我心目中的科学家征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

钱学森,应用力学、航天技术和系统工程科学家。生于上海市,原籍浙江省杭州市。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36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硕士学位。1938年获加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1955年回国。早年在应用力学和火箭、导弹技术的许多领域都做过开创性的工作。独立研究以及和冯.卡门合作研究提出的许多理论,为应用力学、航空工程和火箭导弹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回国后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卫星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为创建和发展我国的导弹、航天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在工程控制论、系统工程和系统科学、思维科学和人体科学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等许多理论领域都进行过创造性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1956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1年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模奖章。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钱学森同志是我国爱国知识分子的典范,他的经历体现了当代中国知识分子追求进步的正确道路。钱学森对发展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特别是航天事业作出的卓越成就和杰出贡献,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树立了一座中国航天的丰碑。钱学森早年就怀抱“学习知识,贡献社会,报效国家”的宏大理想,在美国科学界崭露头角,功成名就,成为“科学家银河中一颗明亮的星”。在美国,他拥有优越的科研和生活条件,但是为了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冲破重重障碍和阻力,毅然选择回国。“我一直相信:我一定能够回到祖国的,今天,我终于回来了!”这是我国著名科学家和火箭专家钱学森于1995年从美国回到广州时,对接待他的中国旅行社同志所说的一句万分感慨的话。经过艰苦斗争回国后,受命领导开创中国的航天事业。

“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他知识渊博,刻苦攻关,站在世界科技的前沿,以自己的远见卓识和非凡的智慧,带领我们航天战线的干部职工不懈奋斗,依靠自己的力量,在经济落后和工业薄弱的基础上,突破了航天技术的诸多难关,先后发射成功导弹和人造卫星,开创了中国航天的新纪元。我们以及后来的航天人,在钱学森的指引和影响下,创造了中国航天发展史上一个又一个奇迹,相继攻克了载人航天和月球探测的技术制高点,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奔月的梦想。中国航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壮国威,振民心,在国际舞台上争得了一席地位。

钱学森的一生与中国航天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航天史上不仅记载了他的不

朽功绩,而且也展现了他出众的才华和崇高的人格。这一切都永远地铭刻在我们的心上,长久地存留于我们的记忆。

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也是一位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体现了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所做出的积极贡献,他在事业上的雄才伟略科技界推崇备至,他的传奇经历50年前就使他成为国际著名人物,他生活中的心路历程更为我们民族提供了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邓小平评价他说,钱学森同志是一位具有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坚定不移地为社会事业奋斗的战士。

钱老说过:“我姓钱,但我不爱钱!”他用自己的钱支助了很多人,甚至掏钱培养一些当时不为人关注,但今后不得不关注的人才。对于名,他更是要求主动辞去“院士”这个N人明争暗斗,争的头破血流的称号,为后来人腾位子!在回国前,他被美国海军次长称为:顶的上美军三个师的人物!回国后,我觉得培养了一大批国家急需人才,那是比造出导弹更伟大的事情,他让一个国家的航空技术水平提高了一个时代!一个人能被后人看作丰碑,看作模范,我想就是因为他贡献巨大而超脱名利之外吧!

每一位科学家的成长史给我们后来人很好的领路与导航作用。钱学森的意义,已经超过了科学的领域,在思想、道德的高度为我们标榜了一代领袖的风范。当下的科研环境,市场经济大潮对社会各阶层产生了巨大冲击,科研界也未能幸免。就工资待遇而言,当时流行一种说法“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就是指科研人员待遇偏低,人才外流现象明显。中国一流的科研机构和大学为发达国家的SCI刊物打工,盲目的SCI崇拜使得科学研究更加功利化。近年来,我国发表SCI和核心刊物论文数量直线上升,但是原始创新能力和国际科技影响力却与我们的形象严重不符。“在科技领域,大力营造敢为人先、敢于创造、敢冒风险、敢于怀疑批判和宽容失败的环境,鼓励自由探索,发扬学术民主,提倡学术争鸣。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氛围。”科学允许失败,对科研人员和研究生也要允许失败,每年都要有新成果发表,研究生没有论文发表,就不授予学位是不符合这一精神的。中国不缺少科研优秀人才,但缺乏科研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如何重塑科学精神,培育良好的科研土壤,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道路。

钱学森虽然离开我们了,但他就像那颗高挂在太空的“钱学森星”,光芒永

不熄灭,照亮着中国航天振兴腾飞之路。这是钱学森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精神财富,值得我们永远珍藏、铭记、传承,并在华夏大地上发扬光大。

我对钱学森充满崇敬和怀念之情,以期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和前进的力量,在新的起点上薪火相传,攀登科技新高峰。对我们年轻人而言,就要树立远大理想与抱负,不畏艰辛,在前辈的指引下攻坚克难,勇于攀爬。实现人生的目标与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