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薛瑞萍班级日志-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书心得.doc
薛瑞萍《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通用5篇)
薛瑞萍《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通用5篇)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薛瑞萍《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薛瑞萍《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1今年刚送走一个五年级,重新接了个一年级。
感觉真是不习惯,且不说那些小不点们在课堂上一会动儿一会动儿的,也不说学生有什么事情都要来报告老师,诸如“我想上厕所”“某某拿我的东西”之类。
但凡学校有什么活动,往往要老师亲力亲为。
诸如此类的也花费低年级老师很多时间、精力和口舌。
原来的学生彼此熟悉,很多时候只需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学生已心领神会。
班级的日常工作也有小干部管理,老师大多时候只管教学即可。
现在,面对这些小不点儿,有一句话没讲到,他们就不知该怎样做,我不免有手忙脚乱之感。
就在我颇感困惑时,一位朋友向我推荐薛瑞萍老师的《心平气和的一年级》。
读完之后,感触很多,启发也很多。
这本书和以往所看的教育书籍不同,这是一本原生态的教育随笔,书中没有大套大套空洞的理论和抽象的概念,而以一则则短小精悍的教育日记,一个个朴实无华的教学故事,折射着教育的真谛,其中许多观点和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1、教学要慢慢磨,要给学生慢慢悟的时间。
孩子千般种,个性千般样。
我们不可能让所有的孩子都要向我们要求的那样,这也是不现实的。
读过看云的《心平气和的一年级》,我感悟到教学,尤其一年级的教学要慢慢磨,要给学生慢慢悟的时间。
孩子思维的大门需要慢慢打开的。
更何况他们的学前教育是有很大差异的。
一年级孩子第一道难关就是学习拼音,枯燥的拼读常让一些孩子望而怯步。
在课堂上,就需要教师运用语言的魅力来使得孩子们对拼音动情。
“清晰简练、生动鲜明的语言会使学生对你的每节课心存期待……无论教学辅导手段多么发达,语言永远是教师联络情感,传授知识的最重要的方式”简单的真理,却是需要深厚的积累。
(完整版)读《心平气和的一年级》有感
读《心平气和的一年级》有感第一眼看到薛瑞萍老师的这本书,它就勾起了我的好奇心:一年级真能心平气和?此刻,课间的喧闹声,课前静息时的吵闹场景,几个猴孩儿的小花脸··都好似在眼前,不禁又觉得有几分焦虑和烦躁浮上心头。
但是转神一想:如果这真是一本能“制服”一年级“顽猴们”的秘笈,那还真不错。
也许你也会认为薛老师是一位理想主义者,教一年级,怎能做到心平气和?可当你真的走进书中,你会被那一个个日常所见的故事所吸引,因为它展现的是一位普通教师的悲喜和愤怒,它拉近了我们和名师的距离,让你在一个个真实的小故事中感悟深刻的道理。
这些看似随性的琐碎记录,没有掩饰什么,没有矫揉造作,却折射出薛老师执着而独到的教学思想。
在薛老师的眼里,教育不再只是琐碎、辛苦,而是可以美得如花、静得如水、纯得如雪。
读了薛老师的这本书,如饮甘甜的泉水,滋润着一线一年级老师们的心田。
在我眼中,它果真是一本秘笈,我学会了很多,也有很多感悟。
我感悟:只有老师先静下心,才能带领孩子们走向“静”!薛老师在书中写到:“刚开始几天,常规教育围绕一个中心词:‘静’。
讲课声音尽量小,学生读书要求用心但轻声。
反复表扬完成任务之后安静看书的孩子。
”心平气和地对待学生,对待孩子。
让我们慢慢来吧。
我们原本准备用一生的时间来爱孩子的——不是吗?方式过激的时候,只能让孩子惧怕学习,还可能铸成一生难以追悔的大错。
教一年级的日子里,总是在面对无序、扰攘的孩子们,面对乱哄哄的课堂,我好像随时会爆炸一样,变得没有耐心,很暴躁,过于严苛。
但一想到孩子毕竟是孩子,还是很想让他们感受到我的爱。
当看到薛瑞萍老师的这段文字时,我很惊喜,原来可以不用和学生比声音大。
当看到她的学生真的静下来的时候,我羡慕不已,真想我的班级也能达到如此效果啊。
此时,我开始反思,也许是我不够静心,只有老师先静下心来面对闹攘的孩子们,才能带引孩子们走向“静”!对,我总是以暴躁的方式去处理一些问题,我在孩子们眼中一直是大嗓门,孩子们如何能静呢。
好书分享《薛瑞萍班级日志——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
引导孩子爱读书,读好书,奠定一生学习阅读的基 础,一生与书结缘,将多么诗意美好!
摘录赏析
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秩序 形成的时机却是一旦错过,补救艰难——闹的荒 草一旦生根,必定乱蓬蓬拥塞了孩子的心灵,其 中难以开出思静的花朵。而没有静听和沉思为前 提,所谓“积极发言”,只是为表现而表现的低 效折腾而已。
读书感悟一:
心平气和 循序渐进
3. 对考试分数做到“心平”。
分数并不能代表学生的一切,在小学阶段我们要 更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那才是 支撑学生未来十几年甚至一生的核心素养。
4. 对学困生做到“气和”。
一味地补缺补差,可能会导致学困生丧失学习 的信心,倒不如对他们“气和”一点,多给鼓励和 自由,各随其能,各随其性,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惊 喜。
摘录赏析
关于母语教学,我所努力的目标是在每个孩子那 里种下一株树,待其根深蒂固,待其获得旺盛而深厚 的主动生命力,任谁教他们都是无所谓的事情了,现 在,仍需教师全力以赴的是着力于根部的培植和滋养, 是锲而不舍的增长他们对阅读的热爱和对写作的兴趣, 至于分数,只是一时的花朵和果实,不能不要,但绝 不能成为基础阶段营求的目标。
读书感悟二: 家校联手 相互配合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培养孩子的静气,是父母和教师的共同责任,父母 要做到的是自己先不制造噪音。以静传达静,以静 滋养静,尽量平和地与孩子说话。
读书感悟三: 广泛阅读 爱上看书
“教师的根应当扎在两处沃野:一是在学生,一是 在书籍。” “对于我而言,读书是一种内在需要,也是为了保 持一种上升的有活力的状态。”——薛萍瑞
薛瑞萍《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精选13篇)
薛瑞萍《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精选13篇)薛瑞萍《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精选13篇)薛瑞萍《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篇1我被这本书吸引是因为书名上“心平气和”这个词。
我想在许多人的印象中,一年级是忙乱的、嘈杂的、紧张的,它很难和“心平气和”这四个字划上等号。
可作者又是如何做到的呢?于是怀着一分好奇,带着一分疑惑,走近了薛老师和她的孩子们,感受着属于一年级的“心平气和”。
书中薛老师用原生态的教育随笔,叙述了小学一年级第一个学期的教学点滴,真实地再现我们一年级教师面对的相似的日子。
从初入学的闹到静,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使学生不害怕学习,进而到热爱学习。
她领着孩子们听经典音乐,让孩子们阅读各类书籍,她号召家长营造学习型家庭。
薛老师用朴素的言语传递着她的教育理念,平凡的事件中展示她的胸怀。
书中没有大套大套空洞的理论和抽象的概念,而以一则则短小精悍的教育日记,一个个朴实无华的教学故事,折射着教育的真谛,让我感觉到有一个知己在与我敞开心扉的交流每天带一年级的心得。
在这本书中,总能隐约地找到自己的影子、学生的影子、家长的影子,却也在书中看到了自己与薛老师的巨大差距。
不到一个星期就读完了这本书,而自己却无法做到心平气和,觉得自己许多该做的事情没有做,但许多不该做的事情却一直没有停,于是每天还是细细地读,书中的很多细节留给我的是感动和思考。
一、佩服薛老师那极具个性的思想。
薛老师说:“心平气和地对待学生,对待孩子。
让我们慢慢来吧。
我们原本准备用一生的时间来爱孩子的——不是吗?方式过急的时候,只能让孩子惧怕学习。
还可能铸成一生难以追悔的大错。
”薛老师的一年级语文教学就是在这样的心态中从容而行的。
在语文教学中,她坚信课外阅读的滋养,坚信“混混”法,允许暂时的落后,允许落后学生的永远存在,因为每个人的发展是不可能步调一致的。
“作为教师,我们比谁都知道分数的重要。
可是,那比分数更重要的,我们时刻不敢忘记:第一,身心健康;第二,正直勤勉;第三,面对困难,具有独立战胜的勇气和能力;第四,成绩优秀。
平气和的一年级读书感受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读书分享 汇报日期
《薛瑞萍班级日志》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
推荐理由:
这是一本帮助刚入学的孩子 尽快适应学校生活,建立学习 秩序,形成学习能力的指导用 书!
《薛瑞萍班级日志:心平 气和的一年级》全程记录了一 名小学一年级教师的工作历程, 对于刚踏上教育一线的我来说, 这本书犹如者薛瑞萍是安徽 省62中小学部的语文老师,
2004年9月她以“看云”的网名
在“教育在线”网上贴出了一篇
帖子“心平气和的一年级”,以 她第三次带一年级的每日经历为 主题,掀起了低年级教师和家长 的追看热潮。后来由长春出版社
出版成书。
内容介绍
第一部分“走向平和”: 作者以日记的形式,真实地记录了其每天的工
薛老师认为:“教师的根应当扎在两处沃野:一是在学生,一是在书 籍。”“对于我而言,读书是一种内在需要,也是为了保持一种上升的 有活力的状态。”所以她一天不看书,心里就觉得空落落的。只要有时 间,就拿出书来阅读。
收获四:把阅读看做生活必须。
《教育漫话》里有这样的句子:“小时候 孩子的容易塑造,正如水是柔软的,可以 轻易改变它的流向。童年就是水。教育的 根部,就是在童年。”薛老师正是以心平 气和的心态,循循善诱,孜孜不倦,让孩 子的童年流淌着爱的音符。
作历程。 第二部分“请跟我来”: 以书信体形式向读者呈现了一年级第一学期与
家长交流的21封书信。 第三部分“第一度春夏”:
讲的是新学期出现的新气象。
01
收获一:强调一个“静”字。
02
薛老师特别注重给孩子营造 一个安静的氛围,不但自己 声音小而柔和,要求孩子也 能够做到轻声慢语。
收获二:教师要善于反省。
《薛瑞萍班级日志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书心得.docx
精品文档心平气和静听花开的声音——品读《薛瑞萍班级日志:心平气和的一年级》无意中看到《薛瑞萍班级日志:心平气和的一年级》,不禁吸引了我的眼球,心平气和,对于一年级的学生如何做到呢?第一次接触一年级的学生,看着这群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的孩子们,那双好奇的眼睛以及那停不了的双手,我不禁有点不知所措。
在幼儿园他们都是以“玩”为主,而小学阶段,就要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接受良好行为规范的训练和约束,还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
一看到他们特别爱唧唧喳喳,静不下心来,你会觉得他这也不对,那也不规范,恨不得一下子把自觉学习、认真听讲的学习习惯全都养成。
而薛老师却能做到心平气和,带着这样的佩服进入了她的世界。
书中薛老师把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并整理出版的,这是非常值得借鉴,虽然我是一名数学老师,但语数其实是相通的。
都说小学难教,尤其是一年级,既是孩子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起点,也是教师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开端,身为班主任的我更要注重行为习惯的养成。
全书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走向平和。
记述她与一年级孩子共同成长的点滴,时间跨度是五个月。
第二部分:请跟我来。
是她与家长沟通的记录,属于家校沟通部分。
这部分对我影响最深,在平时的教育生活中我是否重视与家长的沟通呢?第三部分:第一度春夏。
记录的是她与一年级孩子共度的另一个五个月——一年级的下学期。
在潜移默化中传递出她心平气和的教育理念,且让我静下心来,探寻薛老师的教育精髓:一、学生。
学生是一名教最基本的素。
薛老的微入至,哪怕是戒,也不同于的教,她的并不是教,更不是体,是点名和站而已。
而的效果却出奇得好,因种戒也融入了学生无微不至的!二、静和柔的理念,是薛老教学中最的。
上声音小而柔和,她信静和柔是会染的,安静会从一些孩子到达另一些孩子。
在一年的教学中,抓住了“安静” 一点,就等于掌握了堂,教要开展的各教学活才得以利行。
最人佩服的是薛老懂得巧妙借用音制静,在音中培养孩子的静气。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
再次品读薛瑞萍老师的《心平气和的一年级》一书,让我思绪万分,受益匪浅。
这本书中,薛老师以朴实的语言、真诚的态度,向我们讲述了她在一年级教学过程中的故事。
她对孩子细心的呵护、对家长真诚的交流,让我深受感动。
在她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位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演绎着不平凡事业的老师的形象。
她的执著与细致,是我们所有教师学习的榜样。
一年级是小学阶段的初始,面对一群刚上小学的孩子,薛老师却略带得意地说:“一年级的好处是看见孩子一天跟一天不一样,真有成就感。
”她用自己的耐心和智慧,让调皮的孩子安静下来学习。
她让孩子们听音乐,选择适合孩子的音乐,培养学生在音乐中修身养性。
这种方法不仅让孩子们安静下来,还让他们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
这本书最精彩的是薛老师在一学期内给家长写的二十几封信。
她把这一组信叫做“请跟我来”,意味着老师和家长同心合力地完成一年级小学生的教育任务。
她认为:“不仅要教育孩子,也要教育家长,怎样做好一个家长,怎样心平气和地与孩子一起成长。
”
读完这本书,我深悟了教育的美丽源于用心去感悟。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试着用更轻柔的声音说话,让自己更加心平气和。
同时,我也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让家长更多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情况,共同促进孩子们的成长。
(完整版)读《心平气和一年级》心得体会
这几周,我读了薛瑞萍老师的《心平气和一年级》,感到受益匪浅,从她身上领悟到一个优秀教师应具备的品格,薛瑞萍老师有很多值得我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最值得借鉴的就是她那种坚持不懈记录自己教学经历的精神。
笔录的经历犹如一面镜子,可以把自己的一言一行清晰地再现,不仅有助于我们调节自己的心情,充实生活,总结经验,同时也有助于自我坚持的毅力和良好习惯的培养。
薛老师那种高超的管理技巧更值得我学习,哪怕是在批评时,也能做到柔和,缺少了我们老师平时声嘶力竭的喊叫,这样反而使教育的目的更快的达到,那种此时小声胜大声的境界使我不佩服都不行。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希望自己能从中汲取营养,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素质,争取做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
读后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要学会跟孩子柔和的交流,放低声调,给孩子们一个轻松地学习环境,这一点对于我来说太至关重要了。
以前我上课遇到学生不听话,有时难免会提高自己的嗓音,唯恐学生听不见自己的声音,甚至会大声呵斥学生,从来不知道小声的好处。
结果,几周下来,尤其是在过度用嗓后喉咙疼痛难忍。
而薛老师与孩子们交流运用低声教学法恰恰收到了更好的效果,使孩子们在一种舒缓的节奏中学会了倾听,学会了表达,学会了与他人交流。
这样,既有利于孩子的学习,又保护了自己的嗓子,真是一举两得的事!
薛瑞萍老师的这本书真是太值得一读了,她是我们老师们学习的榜样,也启发我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具体而有效的方法,鼓励我尝试改变自己的教育方法。
教育需要心平气和,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才能走向平和的境界,这也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当我翻开《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这本书时,仿佛走进了一个充满温暖与智慧的教育世界。
作者薛瑞萍老师用细腻而真实的笔触,记录了她与一年级孩子们相处的点点滴滴,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育观念和行为。
书中没有高深的教育理论,却有着最朴实、最实用的教育方法。
薛老师用她的耐心、爱心和慧心,告诉我们如何在一年级这个特殊的阶段,帮助孩子们顺利地适应学校生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德修养。
一年级的孩子,刚刚从幼儿园踏入小学,他们充满了好奇和懵懂,也带着许多的不适应。
薛老师深知这一点,所以她总是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孩子们的种种问题。
她不会因为孩子的调皮捣蛋而大发雷霆,也不会因为孩子的学习困难而心急如焚。
她相信,只要给孩子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他们一定能够慢慢成长。
在教学上,薛老师非常注重阅读。
她认为,阅读是孩子们获取知识、培养语感、提高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因此,她每天都会给孩子们读故事,让他们在故事中感受文字的魅力。
同时,她也鼓励家长们在家中陪伴孩子阅读,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这种对阅读的重视,让我深刻地认识到阅读对于孩子们成长的重要性。
我们不能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阅读这个能够滋养孩子心灵的宝库。
薛老师还特别注重培养孩子们的纪律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她不会通过严厉的惩罚来约束孩子们,而是通过制定简单明确的规则,让孩子们明白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
同时,她会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孩子们。
比如,她要求孩子们保持安静,自己也会轻声细语;她要求孩子们爱护书本,自己也会小心翼翼地对待每一本图书。
这种言传身教的教育方式,远比空洞的说教更有效果。
在与家长的沟通方面,薛老师也给了我很多启示。
她会定期与家长交流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
同时,她也会给家长提供一些教育建议,帮助家长更好地教育孩子。
她认为,只有家校合作,才能让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
这让我意识到,作为教师,我们不能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完全推给家长,而是要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助力。
教师读书随笔心平气及的小学一年级的的读书心得.docx
教师读书随笔《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书心得《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这本书是薛瑞萍老师在第三次带一年级时以每日随笔的方式记录的长篇感悟。
作者薛瑞萍,她只是一位普通的语文老师,但她却有着普通教师难以企及的广博精深的专业素养、开阔睿智的人文视野。
从她的字里行间我看不到丝毫的烦躁、郁闷。
而是处处充满着和谐、轻松愉快。
读完《心平气和的一年级》我受到很大启发,一年级,怎样心平气和?整天听着唧唧喳喳的吵嚷,反反复复说着那些大同小异的规矩,解决着鸡毛蒜皮的麻烦,如何做到心平气和?当你真的走进书中,你会被那一个个朴实无华的故事所吸引,它和你倾诉着一位普通教师的悲喜和愤怒,让你在一个个真实的小故事中感悟深刻的道理。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 2014 版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也是我启发最大的一个部分——走向平和,记述她与一年级孩子共同成长的点滴。
第二部分:请跟我来。
收录的是薛老师给孩子家长的信,每一封信都是她与家长的真情对话,都体现了一个教师应有的责任感和爱心。
第三部分:第一度春夏。
了班中的日常生活及孩子的表。
中体了她“心平气和”支撑的理来源:霍姆林斯基等大的理潜心揣摩和悟----“心平气和地待学生,待孩子。
我慢慢来吧。
我原本准用一生的来孩子的——不是?方式急的候,只能孩子惧怕学。
可能成一生以追悔的大。
”如何做到心平气和,完全我有了深刻体会。
首先,薛瑞萍老她自己在不断的。
她喜看各种各的,《》、《孟子》、《》、《老子》、《世新》,《沙与沫》、《胞生命的礼》、《水母与牛》、《人的声音》、《我的精神家园》,狄金森、、泰戈⋯⋯薛老推崇黄庭的一句——“一日不,言无味,面目可憎。
”同,她引她的学生也成一个的人,她学生在包里放一本外,作做好可以看。
她建一年的孩子学完拼音后《365 夜儿歌》,背背,增感。
她和学生一起《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窗的小豆豆》⋯⋯其次,她不间断地沟通一句“请跟我来”折射出了薛老师内心的笃定与自信,也透露出了她骨子里的实事求是与直面差异。
读书心得:心平气和的一年级
读书心得: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书心得心平气和的一班级《心平气和的一班级》,从题目看,就被心平气和四个字所迷住一班级是孩子学习生活的起点,应当和杂乱、焦虑、紧急这些词连在一起的,怎么还能心平气和?刚开头几天,常规教育围绕一个中心词‘静’。
讲课声音尽量小,同学读书要求专心但轻声。
反复表扬完成任务之后宁静看书的孩子。
面对无序、吵闹的同学,老师难免要提高音量大喊,让乱哄哄的课堂静下来,咽喉炎就成了老师的职业病。
当看到薛瑞萍老师的这段文字时,特殊关注,渴望看到她这一教学方式的结果。
家长都盼望老师多提问自己的孩子,惟恐孩子发言的机会比别人少。
其实,对于孩子来说,首先需要倾听这才是学会学习的关键。
薛瑞萍老师则认为孩子学会学习的关键是倾听,而这往往被我们忽视。
刚开头还以为薛老师是不是和以往的老师一样,也是填鸭式的教学,让同学以听为主?后来看到她让同学倾听的时候,孩子们是怎么样的静,这是对发言者的敬重,当然也为学习供应了良好的环境,一举两得。
教学从宁静训练开头。
走向平和是这本书的核心内容。
从2023年8月31日孩子入学的前一天,到2023年1月21日一班级第一学期结束,薛瑞萍老师具体记录了自己是怎样从焦灼走向平和,她的班级如何走过困难的时期建立了起良好的秩序的。
秩序从宁静开头。
对于新入学的孩子,我们总觉得他们这也不对,那也不规范,恨不得一下子关心同学养成自觉学习、仔细听讲、按时作业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但薛老师不是这样的,她的态度是一要责任明确,二要渐渐加任务,就像现在对于行为规范的要求,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只强调宁静这一条。
等这一条入了他们心,真正成为班规了,再抓其他的。
样样都抓,必定样样抓不起来。
她盼望这样有意识地反复强调,能尽早让同学懂得静是好的。
一班级的常规教育是重要的开场,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而孩子们不行能短时间内全部做到。
这就要求我们对孩子们不能一下子要求太高,只能一点一滴地关心孩子完成从幼儿园到学校的过渡。
(完整word版)《薛瑞萍班级日志-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书心得
教育是美丽而缓慢的事业——品读《薛瑞萍班级日志:心平气和的一年级》一年级的孩子就像池塘里的青蛙,有事无事叫呱呱,所以班主任总是忙乱的、嘈杂的、紧张的,嗓子总是嘶哑的,让自己失去温柔,常常陷入以暴制暴的狼狈状态,那些常规教育,自觉学习、认真听讲的学习习惯恨不得一下子全都养成。
作为一位和一年级孩子接触的年轻教师,急需一些克敌制胜的法宝,薛老师这本《心平气和的一年级》无疑是雪中送炭,“心平气和”地管理班级理念,深深的折服了我。
这是一本帮助刚入学的孩子尽快适应学校生活,建立学习秩序,形成学习能力的指导用书!本书既讲述了身为班主任艺术,也灌输了语文教学的方法。
本书第一部分:走向平和。
记述她与一年级孩子共同成长的点滴,正是我们的第一学期。
第二部分:请跟我来。
是她与家长沟通的记录,属于家校沟通部分。
第三部分:第一度春夏。
记录的是一年级的第二学期的生活学习。
在潜移默化中传递出她心平气和的教育理念,我也静下心来,探寻薛老师的教育精髓:一、我唯有走向“平和”才能真正有效地管理好班级。
1、常规训练从“安静”开始。
在一年级起始,薛老师只强调“安静”一条,自己静下来,并注重给孩子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氛围.她说:“我声音的静和柔是会传染的,安静总会从一些孩子到达另一些孩子.”平时讲课薛老师的声音尽量小,并要求学生读书“少用嗓子多用心”,还反复表扬完成任务之后安静看书的孩子.这样时间长了,学生们便懂得静是好的,终于很闹的孩子也能坐得住,也能静下来,这对他们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大有帮助.2.用音乐滋养孩子的心灵薛老师每天让一年级的孩子听音乐,静静地趴在桌上听有各种优美的轻音乐,如《雪绒花》《春江花月夜》《早晨的空气》《春野》……慢慢地,孩子们在音乐声中朗读、自习,包括休息;慢慢地,孩子们个个都是轻声慢语、以礼待人.音乐成了这个班级形成优良教学秩序的一大功臣,正是音乐的熏陶使孩子学会了读书、学会了思考并快乐地成长.3.适当且平和的惩戒规范纪律薛老师开始一定要硬着心肠严格要求,把学生的不良习惯给予纠正,她所带班级的班规就是:“自己承认,接受惩罚;不肯承认加倍惩罚.”可见惩戒在班级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过薛老师非常重视惩戒的方式与分寸,可爱的孩子们也准确地理解了老师的苦心----“老师罚我们站就是喜欢我们.要不然的话,我们就会学坏,成为坏孩子.”读到这些管理班级的高超手法给我的震撼很大.现在才知道心平气和是一种境界,是一种教育的境界,有时以柔克刚的管理方法来得更有效果.4、把阅读看做生活必须。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读《薛瑞萍班级日志——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这本书,读完之后感触良多。
今天就就这本书说说自己的一些收获。
该用怎样的态度对待学生?该以怎样的方式与学生、家长相处?如何才能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种种疑惑围绕心间,令人不由焦虑。
而薛瑞萍老师的这本书却给了我许多启发,大大减轻了我内心的不安。
这本书首先吸引我的是它的书名——《心平气和的一年级》,作为一名新教师,最让我担心的便是教导一年级的学生。
一方面,一年级的孩子年纪较小,常常出现各种小状况,比如上课的时候,突然哭闹,再比如突然尿裤子等;另一方面他们刚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并不能立刻转换身份,进入现有的角色,纪律性较差,学习习惯也没有养成。
因此,说起一年级,所有人的第一反应便是吵闹、慌乱、焦头烂额。
而这本书的名字却恰恰叫“心平气和”的“一年级”,不免让我带了一份好奇、一份疑惑,想要看看薛老师如何将“心平气和”与“一年级”画上等号。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这本书不同于其他的教育类著作,它以日记随笔的形式,向我们娓娓道来了薛老师第三次带一年级时发生的生活点滴与所思所想。
书中没有空洞的大道理,却通过一个个朴实无华的生活片段,一个个短小精悍的教学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薛老师的教学智慧,启迪我们去反思自己、去改进自己,值得我们去学习与借鉴。
通过这本书,我学到了:首先,用阅读丰富自身。
文中处处可见薛老师对于读书的热爱,甚至她觉得哪天没读书就仿佛缺少了什么。
不管是简单明晰的、还是晦涩难懂的,薛老师都坚持把它们读完。
不只是读完,她还会在日记中写下自己的思考,结合教学实际去实践与反思。
这十分值得我敬佩。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句古话不止说说而已。
在我的日常生活中,我常常能感到读书的重要性。
多读书,它能使我更为博学,提高我的文学修养,补充我尚且浅薄的阅历;多读书,它能使我思路更加清晰,思维更加活跃;多读书,它能让我修身养性,面对困难或繁杂的事情更加淡定从容;甚至多读书还能在不知不觉间培养人的气质……由此可见,读书是多么重要,更何况身为语文老师,本就需要较好的阅读功底与文学修养。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6篇《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1今年重新教的一年级,回过头来,利用闲暇时间看了《心平气和一年级》这本书。
一年级的孩子是如此的不懂规矩,是如此的活泼好动,可薛瑞萍老师却说:教一年级的学生做到心平气和,这需要一种怎样的境界呀?想到下半年我就要接手一年级,这不就是等于给我送来了宝贵的经验吗?如此这点更加吸引了我,于是一口气看完了这本书,发现自己缺乏的东西太多,要学的东西太多。
一、静气的培养是种艺术在薛老师的眼里,培养学生的静气是整个一年级习惯训练的重点。
薛老师的文章里总是提到读书需要静心,读书也能培养静心。
因此,她特别注重给孩子营造一个安静的学习氛围。
她说“我的静和柔是会传染的,安静总会从一些孩子到达另一些孩子。
”为了培养学生的静气,薛老师每天让一年级的孩子静静地趴在桌上听音乐,写字时听,读书时听,休息时听。
《月河》、《雪绒花》、《春野》、《春江花月夜》。
走进了学生的课堂,也走进了学生的心灵。
薛老师常在学生嘈杂声起时柔和地对孩子们说:“你们影响我听音乐了。
”只这一句话便让学生立即安静下来。
对于一年级学生的行为习惯训练,薛老师只强调安静一条,特别注重给孩子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氛围。
首先她自己不制造噪音,以静传达静,以静滋养静——尽量和孩子说话。
时间长了,孩子们个个都是轻声慢语、以礼待人,适应了小学的生活。
我一方面感叹薛老师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另一方面也惊叹她的教育智慧。
想想我有时候总埋怨学生静不下来,我也是有不可推却的责任的。
教师自身心浮气躁,常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大声叫喊和斥责,孩子又如何能做到心平气和呢?这样想来,我也应当从自身做起。
不仅是学生需要静心,做教师的更需要静心,只有自己轻声慢语,才能要求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做到轻声慢语。
只有静,才适合读书,适合思考,适合孩子的成长。
二、爱孩子就是爱自己薛老师在她的文章中说:我喜欢他们——喜欢他们就是喜欢我自己。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1读书之始,我是觉得应该对自身的启发不是很大的。
因为我是教数学的,而薛瑞萍老师是教语文的,虽同为一年级教师,但在一些方面始终有着细微的差异,比如薛瑞萍老师教拼音时就提到,语文和数学是不同的,是可以混着拖的,所以在教孩子们拼音时,她是有很大耐心的,可以一点点的慢慢的教孩子们,但是数学却不一样,数学不像语文,有着阅读作为温床,可以让孩子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慢慢体会与领悟,数学有着它的客观性,它要求迅速准确,所以本身比较枯燥一些。
深入阅读之后,才发现,教语文和教数学有什么区别呢?不都是教书育人吗?于是才认真的去阅读,去体味薛瑞萍老师在书中表达的涵义。
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心得所获。
首先是“定能生慧,静纳百川”的睿智,这对于教低年级孩子的老师来讲,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智慧,面对那些天性好动,又不懂世事的孩子们,有时候真的很难做到心平气和,但是身为教师,这却是我们必备的一种素养,说到老师这个职业,不得不说我们的鼻祖孔子,他老人叫就曾说过:“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说明“不愠”是为师者的一项重要品质。
顺带一提,书中不止一次提到作者自身一日不读书,便觉得心里落落的,仿佛少了点什么,几日不读书,便觉得有“急躁之气”,这点让我很是忏愧,虽然平时也有阅读的习惯,但却没有那么深刻的感受,仿佛读书不过是一种消遣,比起薛瑞萍老师那种把读书当作吃饭睡觉这种事来对待的态度,实在是自惭形秽。
身为教师,常年与书为伴,读书实在当好老师的一个重要习惯。
其次是沟通,教师不仅仅是要和孩子沟通,更要和孩子的家长们沟通,“家长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家长在教育中的地位,只有处理好教师、孩子、家长的关系,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才能真正提高,而教师在这当中,就起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桥梁作用,所以家长会不应该是让老师说说孩子的“小报告”,更应该让家长、孩子以及老师做一个深层次的交流。
读《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
读《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读《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当我得知自己这学期又将担任一年级教学时,我有些胆颤,脑海里浮现出自己以前教一年级的情景,当时的我还很庆幸自己一直没有带一年级,谁知风水轮流转,今年轮到我教一年级了。
终于开学了,我将面对着44个孩子。
由于孩子们刚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他们的眼里充满天真无邪,在他们身上看不到半点规范的行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该上课了,也不知道上课了又该做些什么。
从老师口中说的最多就是“快坐好”“小眼睛看老师”“小小手要放好”等“专业”术语,其次就是一遍又一遍地跟他们强调日常行为规范。
几天下来,我害怕走进一年级的教室,甚至有点绝望。
就在这时,《心平气和的一年级》一书让我看到了希望,就象抓住一根救命草,三五天反复的拜读。
作者薛瑞萍,她只是一位普通的语文教师,但她却有着普通教师难以企及的广博精深的专业素养、开阔睿智的人文视野。
从她的字里行间我看不到丝毫的烦躁、郁闷。
而是处处充满着和谐、轻松愉快。
本书分为四大部分:走向平和、请跟我来、平和也辐射、聆听大师。
第一部分“走向平和”,薛老师把这一学期分为五个月分别来记载。
第一个月,薛老师对于刚入学孩子的无序、扰嚷早有准备,虽然工作起来也是非常艰辛繁琐的,但她一直提醒自己要心平气和的去面对这些活泼可爱的孩子。
她首先强调的是一个“静”字,老师讲课声音尽量小,学生读书要求用心但轻声,反复表扬完成任务之后安静看书的孩子。
而我们的老师却做不到这一点,在三楼都能听到一楼一年级老师上课的声音,而学生读书的声音也是声声入耳,甚至有些刺耳。
后来我慢慢地发现老师说话的声音大,未必所有的学生都能听得很清楚,我也尝试着声音稍微小一点去上课,也让学生轻声的去读书,发现学生也越来越用心去听老师讲了。
薛老师把开学第一个月每天以日记的形式把学生的点点滴滴,把班上所发生的一切都以日记的形式记录起来,那些做的好的地方,存在那些不足之处还需订正以及这一个月以来的亲身感受,都有详细的记载,这一点很值得我们老师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是美丽而缓慢的事业——品读《薛瑞萍班级日志:心平气和的一年级》
一年级的孩子就像池塘里的青蛙 , 有事无事叫呱呱 , 所以班主任总是忙乱的、嘈杂的、紧张的 , 嗓子总是嘶哑的,让自己失去温柔,常常陷入以暴制暴的狼狈状态,那些常规教育,自觉学习、认真听讲的学习习惯恨不得一下子全都养成。
作为一位和一年级孩子接触的年轻教师,急需一些克敌制胜的法宝,薛老师这本《心平气和的一年级》无疑是雪中送炭,“心平气和”地管理班级理念,深深的折服了我。
这是一本帮助刚入学的孩子尽快适应学校生活,建立学习秩序,
形成学习能力的指导用书!本书既讲述了身为班主任艺术,也灌输了
语文教学的方法。
本书第一部分:走向平和。
记述她与一年级孩子共
同成长的点滴,正是我们的第一学期。
第二部分:请跟我来。
是她与
家长沟通的记录,属于家校沟通部分。
第三部分:第一度春夏。
记录
的是一年级的第二学期的生活学习。
在潜移默化中传递出她心平气和
的教育理念,我也静下心来,探寻薛老师的教育精髓:
一、我唯有走向“平和”才能真正有效地管理好班级。
1、常规训练从“安静”开始。
在一年级起始 , 薛老师只强调“安静”一条 , 自己静下来,并注重给孩子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氛围 . 她说:“我声音的静和柔是会传染的 , 安静总会从一些孩子到达另一些孩子 . ”平时讲课薛老师的声音尽量
小,并要求学生读书“少用嗓子多用心” , 还反复表扬完成任务之后安静看书的孩子 . 这样时间长了 , 学生们便懂得静是好的 , 终于很闹的孩
子也能坐得住 , 也能静下来 , 他尽快适小学生活大有帮助.
2.用音滋养孩子的心灵
薛老每天一年的孩子听音, 静静地在桌上听有各种美的音 , 如《雪花》《春江花月夜》《早晨的空气》《春野》⋯⋯慢慢地 , 孩子在音声中朗、自, 包括休息;慢慢地 , 孩子个
个都是声慢、以礼待人. 音成了个班形成良教学秩序的
一大功臣 , 正是音的熏陶使孩子学会了、学会了思考并快地
成 .
3.适当且平和的戒范律
薛老开始一定要硬着心格要求 , 把学生的不良予
正,她所班的班就是:“自己承 , 接受;不肯承加倍 . ”可戒在班管理中起着足重的作用 . 不薛老非常重戒的方式与分寸 , 可的孩子也准确地理解了老的苦心 ----
“老我站就是喜我. 要不然的 , 我就会学坏 , 成坏孩子.” 到些管理班的高超手法我的震撼很大 . 在才知道心平气和是一种境界 , 是一种教育的境界 , 有以柔克的管理方法来得更有效果 .
4、把看做生活必。
薛老:“教的根当扎在两沃野:一是在学生,一是在籍。
”“ 于我而言,是一种内在需要,也是了保持一种上升的有活力的状。
”所以她一天不看,心里就得空落落的。
只要有,就拿出来。
有的起来很,也很,“我告自己:不要着急,慢慢来;完一本是
一本。
”确,多,可以在个喧的世界里,找到一个属于
自己的寂静角落,沉下心来,思考人生,浮躁的心灵于⋯⋯
二、“心平气和”地教学文
1、持不懈抓感。
“良好的感 , 于个人来 , 不有利于文学修养的培植, 也可以他从吐到内心得温煦雅 . ”“没有感 , 文成了什么 ?枯燥的知碎屑 , 无聊的淘分的黄沙 . 感是高雅的精神之花 , 必从小着手培养 . ”听低年孩子 , 往往得他拖子如唱歌 , 每个孩子都会两个两个字地着 , 在我的教学中 , 然也注意到了
个 , 但在多次的范指没解决的候就没能持下去, 松一一地, 因而效果不如意. 而薛老一直固地守
:孩子不达要求就不放松, 教一遍遍地 , 孩子感受言
中的音奏 , 体会“文字就是 , 就是唱歌 . ”
2.考分数做到“心平”
“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下,12 年下来就是一猪也会被得善于
考了 . ” 中振的一句不得不我自己的教学, 心自:“分数的背后孩子将来的展奠定扎的基, 足了
的后了 ?”面班中几十天真活的孩子, 我想我和薛老一立相同的教育,并决行素教育理念:“在小学
段着重培养学生的学趣和学. ”
3、学困生做到“气和”。
“能力的差距是天生的, 好学的程度也不可能一致, 教要做的
是把一丁点的学习热情给放大, 点燃 -----而不是以怀疑的心态扑灭
上进的火花 . ”“要心平气和 , 要承认差距 , 要灭掉强求一致、必将导致两败俱伤的控制欲 , 山高水低 , 各随其能 , 各随其性 . ”“补缺补差是没有用的 , 只徒然地让孩子憎恨惧怕学习. ”薛老师对待学困生的这些观点我感同身受 , 往往越是关注越是在意的后进生会一直在补课和纠错
中变得越发对自己失去信心对学习失去兴趣, 一个学期忙碌下来后进的还是他们 . 倒不如对他们“气和”一点 , 多给鼓励 , 多给自由 , 各随其能, 各随其性 , 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惊喜 .
教育是润物无声的美丽而又缓慢的事业;从容是一切教育工作者必备的心态,的确 , 做到心平气和谈何容易!我将紧跟薛老师的脚印,静下心来,发掘出孩子们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温柔以待,心平气和
地和孩子们一起度过只此唯一的一年级。
也愿朋友们有一种美丽的工作姿态 !
摘抄语录分享:
培养孩子的静气 , 是家长和教师的共同责任. 家长和老师要做到
的是:自己先不制造噪音 . 以静传达静 , 以静滋养静 ----尽量柔和地和孩子说话 . ”“也不要特地注意 , 是我的确修炼到了——上课说话声
音小而柔和 . ”
心平气和地对待学生,对待孩子。
让我们慢慢来吧。
我们原本准备用一生的时间来爱孩子的——不是吗?方式过急的时候,只能让孩子惧怕学习。
还可能铸成一生难以追悔的大错。
读书是一种内在的需要,也是为了保持一种上升的有活力的状态。
同一个班级,孩子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家长综合素质和付
出心力的竞争。
平时不闻不问,考差了大发雷霆,是不负责任的突出
表现。
培养孩子的静气,是家长和教师的共同责任。
作为教师,我们比谁都知道分数的重要。
可是,那比分数更重要的,我们时刻不敢忘记。
第一,身心健康;第二,正直勤勉;第三,
面对困难,具有独立战胜的勇气和能力;第四,成绩优秀。
“能力的差距是天生的 , 好学的程度也不可能一致 , 教师要做的是把一丁点的学习热情给放大 , 点燃 ----- 而不是以怀疑的心态扑灭上
进的火花 . ”“要心平气和 , 要承认差距 , 要灭掉强求一致、必将导致两败俱伤的控制欲 , 山高水低 , 各随其能 , 各随其性 . ”“补缺补差是没有用的 , 只徒然地让孩子憎恨惧怕学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