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鲵(娃娃鱼)
娃娃鱼咬人吗-吃什么?有毒吗-

娃娃鱼咬人吗?吃什么?有毒吗?娃娃鱼学名大鲵,别称人鱼、孩儿鱼、脚鱼、啼鱼、腊狗等,为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也国家二级保护两栖野生动物,还是农业产业化和特色农业重点开发及野生动物基因保护品种,今天我们农村养殖网就讲讲娃娃鱼吃什么?会不会咬人?是否有毒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一、娃娃鱼会不会咬人?成年娃娃鱼会咬人,被咬之处最厉害的会伤及骨骼。
娃娃鱼并不是鱼,而是两栖动物,因为有着娃娃鱼的美称和胖乎乎的体型,看起来“很萌”,又因它喜静而怕强光,在许多人眼,静静趴在水中的娃娃鱼显得很温顺。
但是,娃娃鱼生性凶猛,牙齿尖而密,上颚两排下颚一排,也是会咬人的。
二、娃娃鱼吃什么食物?娃娃鱼生性凶猛,肉食性,以水生昆虫、鱼、蟹、虾、蛙、蛇、鳖、鼠、鸟等为食,捕食方式为“守株待兔”,牙齿不能咀嚼,只是张口将食物囫囵吞下,然后在胃中慢慢消化。
人工饲喂以天然饵料为好,主要有浮游生物类、虫类、肉类及鱼类、贝类等。
三、娃娃鱼有毒吗?娃娃鱼是无毒的,娃娃鱼的头宽大而扁平,表面有明显的疣状粒。
眼小,位于头背,无眼睑,这是长期适应水下生活而退化的结果。
弧形的口裂十分宽大,上下颌具多数大小相似的细齿,有利于取食。
体躯宽扁而壮实。
侧扁的尾部很长,为体长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尾的上下有鳍状物。
四肢肥短,很像婴儿的手臂,据说也是把它叫做娃娃鱼的又一个原因。
前肢具4指,后肢具5趾,指(趾)间有微蹼,无爪。
四、娃娃鱼的捕食习性娃娃鱼夜间静守在滩口石堆中,一旦发现猎物经过时,便进行突然袭击,因口中的牙齿又尖又密,猎物进入口内后很难逃掉。
有很强的耐饥本领,饲养在清凉的水中二、三年不进食也不会饿死。
同时也能暴食,饱餐一顿可增加体重的五分之一。
食物缺乏时,还会出现同类相残的现象,甚至以卵充饥。
平时躲躲藏藏,喜欢把身体的颜色和周围的石子一样以躲避天敌。
五、娃娃鱼的价值与市场前景大鲵有3亿多年的历史,是从水生到陆生过度进化的典型动物,是现存最大的两栖类动物,有“活化石”美称,在研究生物进化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
娃娃鱼简介

精心整理娃娃鱼简介娃娃鱼学名大鲵,起源于三亿五千万年前,早于人类,和恐龙是同时代的产物,它是从水生到陆生过渡的典型两栖动物,在生物进化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被专家誉为“水中人参”和“软黄金”,是我国独有的国宝,被国外称为“水中大熊猫”,是一种稀、特、珍名贵且面临濒危的野达233°C 适宜水中溶解氧为5mg/L 以上,体形较大的个体生活于深水,中小型个体生活在浅水中,在水中,皮肤是它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也常需将头部伸出水面进行呼吸。
娃娃鱼食性广,为肉食性,常以溪中鱼虾蟹蛙等为食,也捕食螺蚌、水蛇、鼠类及水生昆虫等。
娃娃鱼的新陈代谢较为缓慢,耐饥饿能力很强,只要饲养在清洁凉爽的水中,数月不喂食物也不致饿死。
娃娃鱼卵生,4-5龄达到性成熟,繁殖期为每年的5-10月,在繁殖季节,娃娃鱼常发出类似娃娃的叫声。
娃娃鱼产卵前,雄性娃娃鱼选择产卵场所,一般在水深1米左右有泥沙质底的溪河洞穴处,雄性娃娃鱼用足、尾及头部将产房打扫干净后,雌性娃娃鱼才住进去。
产卵多在夜间进行,雌性娃娃鱼一次可产卵400-1500枚,卵乳黄色,直径5-8mm形成长达数“鳞含有EAAI食品等方面有着独特的研发价值,能促进人体生理活性、改善人体细胞代谢水平,促进人体蛋白质合成,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增强人体抗病能力,对长期从事脑力、吸烟、大量饮酒、年老体衰的人们,健体强身有特效。
大鲵俗称娃娃鱼,属于无脊椎动物、脊索动物门、两栖纲、滑体亚纲、有尾目、隐鲵亚科。
1、信用价值娃娃鱼肉味鲜美,是一种名贵佳肴,它在香港、台湾及东南亚市场上被视为珍惜补品。
对人体补虚有奇效,每市斤售价约合人民币1400元。
据有关专家分析,娃娃鱼肌肉蛋白含17种氨基酸,其中8种是人体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及营养价值均高于牛肉和梅花鹿23美丽的两大关键——抗皱和保温与胶原蛋白有密切关系,充足的胶原蛋白可以使皮肤细胞活力旺盛,从而使肌肤水分充盈,呈现紧致的弹性和润泽。
大鲵的生活习性

大鲵的生活习性大鲵一般都匿居在山溪的石隙间,洞穴位于水面以下。
夜间静守在滩口石堆中,一旦发现猎物经过时,便进行突然袭击,因它口中的牙齿又尖又密,猎物进入口内后很难逃掉。
娃娃鱼有很强的耐饥本领,饲养在清凉的水中二、三年不进食也不会饿死。
它同时也能暴食,饱餐一顿可增加体重的五分之一。
食物缺乏时,还会出现同类相残的现象,甚至以卵充饥。
平时躲躲藏藏,喜欢把身体的颜色和周围的石子一样,免得天敌发现它。
大鲵主要分布于亚洲,中国大鲵除新疆、西藏、内蒙、台湾未见报道外,其余省区都有分布,主要产于长江、黄河及珠江中上游支流的山涧溪流中。
中国大鲵原产地自然分布主要集中在中国的五大区域:一是湖南张家界、江永、岳阳和湘西自治州福建武夷山;二是湖北房县、神农架,麻城龟峰山,罗田天堂寨;三是陕西汉中、安康、商洛;四是贵州遵义和四川宜宾、兴文、威远葫芦口、巴中南江等地;五是江西靖安。
其他零星分布于湖北鹤峰、利川、恩施,广西柳州、玉林,甘肃天水[4]及文县,河南栾川县,卢氏县、蒿县,南阳内乡宝天曼,山西垣曲县,浙江庆元,贵州黔东南,在潮州凤凰山天池,其中靖安县是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在全国第一个发布公告保护大鲵,到设立全国第一个大鲵自然保护区,建立全国第一个县娃娃鱼研究所,2001年,将大鲵定为县吉祥物。
靖安县大鲵人工繁养技术成果全国领先,通过中国科学院有关专家鉴定,具备大规模开发利用大鲵的技术条件。
2005年8月,被中国水产加工与流通协会授予“中国娃娃鱼之乡”称号。
据统计,大鲵自然资源蕴藏量约为9万尾,以丘陵山区资源量为多,在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工业污染的加剧,资源更显不足。
四川巴中市南江县的大巴山区,山高林密,大巴山并且没有工业污染,是大鲵生存的最佳环境。
大鲵生性凶猛,肉食性,以水生昆虫、鱼、蟹、虾、蛙、蛇、鳖、鼠、鸟等为食。
捕食方式为“守株待兔”。
它的牙齿不能咀嚼,只是张口将食物囫囵吞下,然后在胃中慢慢消化。
雌鲵每年7~8月间产卵,卵产于岩石洞内,每尾产卵300枚以上,剩下的抚育任务就交给了雄鲵。
2024年大鲵养殖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大鲵养殖市场发展现状引言大鲵(学名:Andrias davidianus),俗称娃娃鱼、巨鲵,是一种中国特有的两栖动物。
由于大鲵的肉质鲜美,养殖大鲵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农业产业。
本文将探讨大鲵养殖市场的发展现状。
养殖规模与产量大鲵的养殖规模主要集中在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大鲵养殖规模呈现逐渐扩大的趋势。
其中,湖南省是大鲵养殖的主要产区,养殖规模占全国的大部分。
目前,湖南省的大鲵养殖场数量已超过100个,养殖面积超过1000亩。
总体而言,大鲵的养殖产量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产品市场需求大鲵的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被广大消费者所喜爱。
同时,大鲵的鳄皮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在皮革制品行业有很大的市场需求。
由于市场对大鲵产品的需求增加,养殖户纷纷增加了养殖规模,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养殖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大鲵养殖过程中,养殖户不断探索新的养殖技术,以提高养殖效益。
其中,水质管理、饲料配方和疾病防控是养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科学合理的水质管理和饲料配方,可以提高大鲵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效益。
此外,养殖户还注重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减少疫情对养殖场的影响。
政策与市场环境大鲵养殖市场的发展也受到政策和市场环境的影响。
近年来,相关政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大鲵养殖的发展。
同时,市场对大鲵产品的认可度也在不断提高,消费者对大鲵产品的需求逐渐增加。
这些积极因素为大鲵养殖市场提供了有利发展的外部环境。
面临的挑战与发展前景尽管大鲵养殖市场发展迅速,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大鲵养殖的成本较高,需要投入较多资金。
其次,大鲵养殖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如疾病爆发等。
此外,市场竞争激烈,养殖户需要不断提高养殖技术和产品质量,以保持竞争力。
展望未来,大鲵养殖市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养殖技术的不断创新,大鲵的养殖效益将继续提高。
同时,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大鲵产品市场的需求也将得到进一步扩大。
大鲵——娃娃鱼

二、形态特征
现存有尾目中最大的一种,在 两栖动物中要数它体形最大,全长 可达1米至1.5米,体重最重的可超百 斤,而外形有点类似蜥蜴,只是相 比之下更肥壮扁平。至尾部逐渐转 为侧扁。体两侧有明显的肤褶,四 肢短扁,指、趾前五后四,具微蹼。 尾圆形,尾上下有鳍状物。
二、形态特征
体表光滑,布满粘液。身体 背面为黑色和棕红色相杂,腹面 颜色浅淡。娃娃鱼头宽而扁圆, 上嵌一对小眼睛,尾部侧扁,四 肢短小,形状十分怪异。体色有 棕色、红棕色,还有黑棕色的。 娃娃鱼是现存两栖动物中最大的 一种,在有的地方,身长可达1.8 米。
七、食用价值
• 大鲵是一种食用价值极高的动物,其 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含有优质蛋白质、 丰富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营养价值极高, 被誉为“水中人参”,在中国香港、台湾 及东南亚市场上被视为珍稀补品。大鲵肌 肉蛋白是一种优质蛋白,必需氨基酸含量 高,组成比例好,完全符合人体需要量模 式,其营养价值远优于鲍鱼、燕窝、鱼翅 和甲鱼。
大鲵——娃娃鱼
Andrias davidianus ——1354010121 段琳烨
一、分类地位
别称:娃娃鱼,人鱼,孩儿鱼,狗鱼,脚鱼, 啼鱼,腊狗 门:脊索动物门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两栖纲 亚纲:滑体亚纲 目:有尾目 亚目:隐鳃鲵亚目 科:隐鳃鲵科 属:大鲵属 种:大鲵 分布区域:长江、黄河、珠江中上游支流山 涧溪流。大鲵栖息于山区的溪流 之中,在水质清澈、含沙量不大, 水流湍急,并且要有回流水的洞 穴中生活。
六、学术价值
• 科研价值 • 娃娃鱼学名大鲵,是 3亿年前与恐龙同一 时代生存并延续下来 的珍稀物种,也是现 存最大的两栖类动物, 被称为“活化石”。 大鲵的心脏构造特殊, 已经出现了一些爬行 类的特征。具有重要 的研究价值。
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两栖动物

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两栖动物两栖类动物由鱼类进化而来。
长期的物种进化使两栖动物既能活跃在陆地上,又能游动于水中。
那么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两栖动物是什么呢?跟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大鲵(拉丁学名:Andrias davidianus ),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
它的叫声像婴儿的哭声,因此人们又叫它“娃娃鱼”。
大鲵是国家二级保护两栖野生动物,是农业产业化和特色农业重点开发及野生动物基因保护品种。
三种大鲵全球现存最大的三种大鲵,中国大鲵身长可达1.8米,日本大鲵身长可达1.5米,隐鳃鲵身长可达0.75米。
除美洲大鲵外,其余分布于亚洲。
是3亿年前与恐龙同一时代生存并延续下来的珍稀物种,被称为“活化石”。
中国大鲵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
一般寿命50至60年,有说能生存达80至100年。
中国大鲵俗称“娃娃鱼”,取其叫声像婴儿啼哭;日本大鲵俗称“大山椒鱼”,源于其身有山椒味道。
体形扁长,四肢很短,前肢4指,后肢5趾,趾间有蹼,有一短而侧扁的尾巴。
属两栖动物,水中用鳃呼吸,水外用肺兼皮肤呼吸,皮肤只有黏膜,没有鳞片覆盖。
在两栖动物中要数它体形最大,体重最重的可超百斤,外形有点类似蜥蜴,只是相比之下更肥壮扁平。
心脏构造特殊,已经出现了一些爬行类的特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不要被外表所迷惑中国大鲵俗名娃娃鱼、海狗鱼、狗鱼,主产于长江、黄河及珠江中上游支流的山涧溪流中。
它的叫声酷似小孩的啼哭,所以一般又称它为娃娃鱼。
早在2000年前已有不少书籍提到“鲵鱼有四足,如鳖而行疾、有鱼之体、而似足行、声如小儿啼”。
尽管长得圆润呆萌,但千万不要把它当成温良谦和的动物。
其性凶猛,肉食性,白天一动不动,夜晚出来觅食。
捕食昆虫、鱼、虾、老鼠等,甚至其他两栖动物,张口就吃,从不挑食。
它保持了泥盆纪巨大肉食性两栖动物的特征,仍然拥有祖先在水中的霸主地位。
雌鲵每年7~8月间产卵,卵产于岩石洞内,每尾产卵300枚以上,剩下的抚育任务就交给了雄鲵。
娃娃鱼简介

娃娃鱼简介娃娃鱼学名大鲵,起源于三亿五千万年前,早于人类,和恐龙是同时代的产物,它是从水生到陆生过渡的典型两栖动物,在生物进化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被专家誉为“水中人参”和“软黄金”,是我国独有的国宝,被国外称为“水中大熊猫”,是一种稀、特、珍名贵且面临濒危的野生种物,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娃娃鱼是现今体形最大的两栖动物,成体一般可达0.5米以上,最长可达2米,体重100公斤以上,体表裸露,皮肤光滑而有弹性,一般为棕褐色,也有暗红、棕红、土黄、浅褐、金黄等色,背腹面布满不规则褐色或深褐色斑点;体扁平,头呈半圆形,躯干部粗壮,四肢短粗,犁骨齿发达,为娃娃鱼主要的捕食工具;成体不具鳃,肺呼吸;啼叫时像小孩声音,能爬树,喜阴,常匿居在石灰岩广布、水质清澈、多砂石和深潭、水量充沛的深山溪流、岩穴,泉洞中,昼夜伏出;生存寿命有一百年左右;成鲵穴居,多栖息在海拔100-1200米的水流较急而清凉的溪河中,昼伏夜出,4-10月摄食生长,冬季休眠;幼群居,具外鳃,喜栖息在溪流支流的小水潭内;最适宜生长的水温为16-23°C,当水温低于14°C或高于33°C时,摄食减少,行动迟钝,生长缓慢,10°C以下则开始休眠;最适宜水中溶解氧为5mg/L以上,体形较大的个体生活于深水,中小型个体生活在浅水中,在水中,皮肤是它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也常需将头部伸出水面进行呼吸;娃娃鱼食性广,为肉食性,常以溪中鱼虾蟹蛙等为食,也捕食螺蚌、水蛇、鼠类及水生昆虫等;娃娃鱼的新陈代谢较为缓慢,耐饥饿能力很强,只要饲养在清洁凉爽的水中,数月不喂食物也不致饿死;娃娃鱼卵生,4-5龄达到性成熟,繁殖期为每年的5-10月,在繁殖季节,娃娃鱼常发出类似娃娃的叫声;娃娃鱼产卵前,雄性娃娃鱼选择产卵场所,一般在水深1米左右有泥沙质底的溪河洞穴处,雄性娃娃鱼用足、尾及头部将产房打扫干净后,雌性娃娃鱼才住进去;产卵多在夜间进行,雌性娃娃鱼一次可产卵400-1500枚,卵乳黄色,直径5-8mm形成长达数米的含珠状卵带,漂浮在水中,雄性娃娃鱼随即排精,在水中完成受精过程;雌性娃娃鱼随即离开,雄性娃娃鱼则留在洞穴看护,孵卵期间,雄性娃娃鱼在卵周围回游爬动,还常把身体弯成半圆形将卵围住,以防敌害或卵被水冲走;30-40天后孵化结束;早在山海经中就有描述:“鲵,出丹洛二水”;本草纲目中有“鳞目、大鲵……抗衰老特效也.”现代临床观察,娃娃鱼更有滋阴补肾、补血行气、延寿益年的功效;娃娃鱼肉味鲜美,风味独特,是一种名贵佳肴,被视为珍稀名贵补品,对人体滋补有奇效,身价昂贵;娃娃鱼肉蛋白质中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包换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总量为91.92%,其EAAI指数远高于牛肉和梅花鹿肉;娃娃鱼皮肤中含有大量的胶原蛋白和CHF,对人体无排异性,是世界上当今生物界最好最有奇效的美白、嫩肤、祛皱容颜的化妆品.娃娃鱼机体中含70多种天然活性生物,在食用、药用、化妆品、健康食品等方面有着独特的研发价值,能促进人体生理活性、改善人体细胞代谢水平,促进人体蛋白质合成,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增强人体抗病能力,对长期从事脑力、吸烟、大量饮酒、年老体衰的人们,健体强身有特效;大鲵俗称娃娃鱼,属于无脊椎动物、脊索动物门、两栖纲、滑体亚纲、有尾目、隐鲵亚科;1、信用价值娃娃鱼肉味鲜美,是一种名贵佳肴,它在香港、台湾及东南亚市场上被视为珍惜补品;对人体补虚有奇效,每市斤售价约合人民币1400元;据有关专家分析,娃娃鱼肌肉蛋白含17种氨基酸,其中8种是人体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及营养价值均高于牛肉和梅花鹿肉;现代医学认为,经常食用大鲵可以聪明益智,延缓衰老、提高造血和免疫功能,对防止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恶性贫血和恶性肿瘤有很好作用;2、药用价值大鲵是一种传统的名贵中药,在历代中草药秘方中多有记载;传统中医认为,大鲵性甘平、味淡、有补气、养血、益智、滋补、强壮等多种功效;它能促进细胞的DNA生物合成,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据有关文献报道,娃娃鱼机体中可提取超级抗原PRLA,它被国际卫生组织称为“诱导癌细胞凋亡反应因子;”另据报道,大鲵肝脏含有丰富的金属硫蛋白MT,对增强机体防癌、抗癌和抑制各种疾病起着重要的作用;大鲵还有超强的再生和自我修复能力,民间常以其皮肤研粉拌桐油治疗火烫伤,促进皮肤再生;3、美容价值大鲵皮肤中含有47-61.3%的人体最佳祛皱美容物胶原蛋白;肌肤健康美丽的两大关键——抗皱和保温与胶原蛋白有密切关系,充足的胶原蛋白可以使皮肤细胞活力旺盛,从而使肌肤水分充盈,呈现紧致的弹性和润泽;维持皮肤细腻光滑,并使细纹、皱纹得以舒展,有效防止肌肤老化;4、观赏价值大鲵是一种珍稀奇特观赏动物,其貌不扬,只产于偏僻山区的山涧洞穴之中,常人难得一睹芳容;。
娃娃鱼(大鲵)常见病的防治

大鲵(Andrias davianus),俗称娃娃鱼,属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为我国特有的大型两栖动物,具有很高的食用、科研及药用价值。
近年来,大鲵作为一种新开发的名贵水产动物,越来越多的单位和个人从事大鲵的人工养殖,但人工养殖的大鲵由于技术不到位常患各种疾病,造成较大的损失。
其中大鲵常见病害有水霉病、肠炎病、烂尾病,“三病”死亡率可达40%~90%,因此,要坚持“预防为主,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
作者根据多年养殖大鲵的经验,采用综合防治技术,治疗率达90%以上,现将具体技术介绍如下,供广大养殖者参考。
一、大鲵感染水霉、肠炎、烂尾的危害症状1、水霉病主要症状:观察病鲵可见其头部、躯干部、四肢、尾部有水霉寄生。
早期只见寄生部位边缘不明显的小白点,随后逐渐见到长出的棉絮状菌丝,感染部位肌肉溃烂,严重的出血。
四肢感染时会出现菌丝布满整个部位,刮除菌丝后,可见四肢上有许多肉瘤状圆点,并出血,触之病鲵有剧烈痛感。
开始感染时急噪不安地全池游动,有的在池中整个身体翻转,最后导致全身感染病菌,引起并发症。
病鲵无力地在池中游动,体质消瘦,行动迟钝,投喂饵料时不动不摄食,如处理不及时会导致死亡。
2、肠炎病主要症状:病鲵起初精神不振,食欲减少,严重的不摄食。
病鲵发病中期激动不安,在池中乱撞池壁,最后无力地伏于池底,活动减少。
观察其粪便不成形,入水不久后即散开,而正常的大鲵粪便入水后半小时后仍呈圆棒状。
人工投喂时,大鲵有吐食现象,即使吞下,不久又吐出。
后期脱皮严重,皮肤无光泽。
观察其泄殖孔呈红色,严重时,轻压腹部有血水流出,腹部膨胀。
解剖病死鲵,可见肠道发炎、充血,出现糜烂。
3、烂尾病主要症状:大鲵感染烂尾病主要表现为尾部病初充血,随后发炎糜烂,分泌白色黏液,并有臭味。
最后尾部肌肉腐烂,如不及时发现治疗,将难以治愈。
二、大鲵感染水霉、肠炎、烂尾的原因1、水霉病病因:发病主要原因是由于人工搬动、运输或其它机械损伤时,致使大鲵表皮损伤,给水霉菌可乘之机。
娃娃鱼养殖技术

娃娃鱼是大鲵的俗称,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我国大鲵除新疆、西藏、内蒙古。
黑龙江、吉林、辽宁、台湾未见报道外,其余省、自治区都有分布,主要产于长江、黄河及珠江中上游支流的山溪河流中,尤以四川、湖北、湖南、贵州、陕西等省为多。
大鲵喜阴怕光,生长速度较慢,在野生条件下要5~6年方可性成熟,体重达500克以上,在人工条件下也要至少3年以上达到商品规格。
并且,大鲵人工繁殖较为困难。
因此,养殖很不普遍,仅限于江苏、湖北、广东等地的少数养殖场。
但近年来,娃娃鱼的养殖受到广泛的重视,是很有潜力的名特优养殖品种。
娃娃鱼养殖技术 - 养殖公司位于花都区梯面镇的广州华宝珍稀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于一九九六年创办,是一家集科研和生产于一体的民营科技企业,专业从事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鲵(娃娃鱼)的保护及其子二代全人工繁养生产,并进行相关的技术研究工作。
被国家科技部列为"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重点支持企业,广州市龙头企业。
是广东最大的娃娃鱼商品鱼销售,娃娃鱼鱼苗繁养的基地。
娃娃鱼养殖技术 - 设计建造根据娃娃鱼独特的生态习性,在养殖池设计时要考虑适于娃娃鱼的生活习性和生长发育的生态环境。
(一)养殖池结构娃娃鱼养殖地为两种,一种为露天养殖池,一种为人防工程及地下室养殖池。
其结构为砖、水泥、石头、混凝土结构。
具体结构要求是:1.池壁结构娃娃鱼养殖池池壁要求是:①截止水,使之不漏水;②安全牢固,能承受池壁四周士的压力及池水中的压力,池壁不沉陷;③要有防逃设施;④价格便宜。
娃娃鱼养殖池壁一般用方块石头、砖或混凝土砌成,水泥嵌缝,池壁要用水泥浆抹平滑或贴瓷砖。
池壁顶端要向他内伸出10厘米,以防娃娃鱼逃跑。
2.池底结构娃娃鱼池底一般先用石块夯实,厚度20~30厘米,再用小石渣填空,最后用混凝土铺平。
为了便于排水,池底由四周向中央倾斜,倾斜度为2%左右,再由中心向一边角的排水口倾斜,倾斜度1%~1.5%左右。
3.进水口进水口位置依据进水道,与排水口相对设在池角。
大鲵为什么叫娃娃鱼,由何种原因被称为娃娃鱼

大鲵为什么叫娃娃鱼,由何种原因被称为娃娃鱼娃娃鱼学名大鲵,大鲵是我国特产的一种珍贵野生动物。
那么,大鲵为什么叫娃娃鱼,由何种原因被称为娃娃鱼呢下面跟农村养殖网一起来看看吧!一、大鲵为什么叫娃娃鱼,由何种原因被称为娃娃鱼因其夜间的叫声犹如婴儿啼哭,所以俗称为娃娃鱼,它实际上并不是鱼,它名之曰鱼而非鱼,是我国体型最大的两栖动物,它的外形有点象壁虎,体长一般为1米左右,最长的可达2米,体重为20;_;25公斤,最大的达50公斤。
它的头宽大而扁平,表面有明显的疣状粒。
眼小,位于头背,无眼睑,这是长期适应水下生活而退化的结果。
弧形的口裂十分宽大,上下颌具多数大小相似的细齿,有利于取食。
体躯宽扁而壮实。
侧扁的尾部很长,为体长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尾的上下有鳍状物。
四肢肥短,很像婴儿的手臂,据说也是把它叫做娃娃鱼的又一个原因。
二、体型特征前肢具4指,后肢具5趾,指(趾)间有微蹼,无爪。
体表皮肤较为光滑,散布有小疣粒,受刺激时能分泌出似花椒味的白浆状粘液。
沿体侧腋胯间有纵行皮肤褶。
体色随栖居环境色彩而有差异,背面呈棕色、红棕色、黑棕色等,上面有颜色较深的不规则斑点,腹面浅褐色或灰白色。
它可以用肺呼吸,但由于肺的发育不完善,因而也象青蛙一样,需要借助湿润的皮肤来进行气体交换,作为辅助呼吸,所以必须生活在水中或水域的附近。
从生物进化的观点来看,它是从水中生活的鱼类向真正的陆栖动物演化的一个过渡类型。
三、栖息场所娃娃鱼平时喜栖于山谷清澈的溪流岩石底下,一遇大雨或山洪暴发,又常常离开水面,有时还会攀缘上树。
专以鱼、蟹、虾、蛙等为食料,是山里水中的恶霸。
有时威吓行人,乃至伤人。
因此,井冈山人又称它为狗鱼。
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在茅坪八角楼曾以群众送给他的大鲵,启发、教育人民起来革命打倒土豪劣绅。
井冈山溪涧纵横,洞泉密布,水清凉爽,是娃娃鱼生活的乐园。
它白天常常潜息在清水的洞穴内,夜间游出洞穴,张口对着流水。
让鱼、虾、虫、蛙等食物囫囵流入壮里,以此为寻食方式。
娃娃鱼属于什么类动物

娃娃鱼属于什么类动物
“娃娃鱼”虽然称为鱼,其实它并不是鱼,而是一种生活在淡水中的两栖动物,与青蛙和蟾蜍同属一个大家庭,学名叫大鲵或鲵鱼,娃娃鱼是它的俗称。
它的身体呈棕褐色,皮肤滑润无鱗,长着四只不大的脚;头扁圆而宽,口很大,有许多细齿排列在上下颚上;眼睛很小,位于头部背方;还有一条左右侧扁的大尾巴,看上去有点像墙上爬着的壁虎,只是身体要大得多,一般身长1米左右,重5〜6千克,最长的可达1.8米以上,是世界上现存的有尾两栖类中体型最大的一种。
大鲵的分布较广,在我国湖南、湖北、贵州、广西(北部)、四川、河北、陕西和山西等省(自治区)都可以找到。
它主要生活在山区水流清澈湍急、水温较低的溪流中,匿居在山溪的石隙间。
夏末产卵,每次产500粒左右,2〜4星期以后就能孵化成幼体。
它的食物包括鱼、虾、蛙、蝌蚪和蚯蚓等,常在夜间活动,利用尾巴和躯干的不停摆动进行游泳。
游泳的时候,四条腿紧贴在身体两侧,以减轻前进的阻力;在水底活动时,腹部贴在地面上,以后腿推动身体前行,前腿用于变换行动的方向。
根据有关文献记载,在天津、上海、钱塘江、厦门和广州等地也曾发现过大鲵,但有人分析认为可能是由内地运输时逃逸出来的。
1961年和1962年上半年,在北京也曾陆续捕到过这种动物,第一次捕到的是不到2千克重的幼体,第二次捕到的是一条1米长、6千克多重的成体,经过解剖,发现生殖腺已经开始有些膨
大。
捕鱼人说,在捕到的当时,拉网感到很吃力,两个人拉网上岸以后,这条黑油油的“大怪物”在网内不断地挣扎,它的叫声好像婴儿轻声的啼哭一般。
这一发现说明,大鲵不仅栖息在山溪中,也可以在北京地区的河流中生活和繁殖,这就扩大了它的分布范围。
娃娃鱼吃什么食物?娃娃鱼的捕食习性有哪些?

娃娃鱼吃什么食物?娃娃鱼的捕食习性有
哪些?
娃娃鱼学名大鲵,别称人鱼、孩儿鱼、脚鱼、啼鱼、腊狗等,为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也国家二级保护两栖野生动物,还是农业产业化和特色农业重点开发及野生动物基因保护品种。
目前已在我国很多地方发展出专门的娃娃鱼养殖基地。
那么,娃娃鱼吃什么食物?娃娃鱼的捕食习性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娃娃鱼吃什么食物?
娃娃鱼生性凶猛,肉食性,以水生昆虫、鱼、蟹、虾、蛙、蛇、鳖、鼠、鸟等为食,捕食方式为“守株待兔”,牙齿不能咀嚼,只是张口将食物囫囵吞下,然后在胃中慢慢消化。
人工饲喂以天然饵料为好,主要有浮游生物类、虫类、肉类及鱼类、贝类等。
娃娃鱼的捕食习性
娃娃鱼夜间静守在滩口石堆中,一旦发现猎物经过时,便进行突然袭击,因口中的牙齿又尖又密,猎物进入口内后很难逃掉。
有很强的耐饥本领,饲养在清凉的水中二、三年不进食也不会饿死。
同时也能暴食,饱餐一顿可增加体重的五分之一。
食物缺乏时,还会出现同
类相残的现象,甚至以卵充饥。
平时躲躲藏藏,喜欢把身体的颜色和周围的石子一样以躲避天敌。
娃娃鱼并不是鱼,而是两栖动物,因为有着娃娃鱼的美称和胖乎乎的体型,看起来“很萌”,又因它喜静而怕强光,在许多人眼,静静趴在水中的娃娃鱼显得很温顺。
但是,看似温顺的娃娃鱼,却是十分凶猛,它的牙齿尖而密,上颚两排下颚一排,也是会咬人的。
所以饲养者在养殖娃娃鱼时一定要注意不要被它给咬伤了。
以上内容由本人为您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大鲵(娃娃鱼)养殖技术方案

每亩养殖池产量 500 公斤摆布,产品单价 1200 元/公斤,养殖成本 30 万元/亩·年.(8~10cm)每 10 平方米放养5 ~ 6尾,大鲵苗(11~20cm)每10平方米放养3~4尾。
养成的商品鲵规格为 2~3 公斤(子二代成鲵),每亩可养殖成鲵 200~250 尾。
1、简介:中文学名:大鲵,拉丁学名: Andrias davidianus ,英文名:Chinese giant salamander,别称:娃娃鱼、人鱼、孩儿鱼、狗鱼、脚鱼、啼鱼、腊狗,隐鳃鲵科,大鲵属。
2、产地分布:中国大鲵除新疆、西藏、内蒙、台湾未见报导外,其余省区都有分布主要产于长江、黄河及珠江中上游支流的山涧溪流中。
中国大鲵原产地自然分布主要集中在中国的五大区域:一是湖南张家界、江永、岳阳和湘西自治州福建武夷山;二是湖北房县、神农架,麻城龟峰山;三是陕西汉中、安康、商洛 ;四是贵州遵义和四川宜宾、兴文、威远葫芦口、巴中南江等地;五是江西靖安。
其他零星分布于湖北鹤峰、利川、恩施,广西柳州、玉林,甘肃文县,河南栾川县,卢氏县、蒿县,南阳内乡宝天曼,山西垣曲县,浙江庆元,贵州黔东南,在潮州凤凰山天池。
3、形态特征:现存有尾目中最大的一种,在两栖动物中要数它体形最大,全长可达 1 米至 1。
5 米,体重最重的可超百斤,而外形有点类似蜥蜴,只是相比之下更肥壮扁平。
大鲵栖息于山区的溪流之中,在水质清澈、含沙量不大,水流湍急,并且要有回流水的洞穴中生活。
大鲵头部扁平、钝圆, 口大,眼不发达,无眼睑。
身体前部扁平,至尾部逐渐转为侧扁.体两侧有明显的肤褶,四肢短扁,指、趾前五后四,具微蹼。
尾圆形,尾上下有鳍状物。
体表光滑,弥漫黏液。
身体背面为黑色和棕红色相杂,腹面颜色浅淡.大鲵又叫娃娃鱼,体表裸露,皮肤光滑,全身弥漫不规则点状或者斑块状青灰色素,体色常因环境的改变而变化。
腹部为灰白色 ,头部宽扁,口大略呈半园形、具有捕捉食物的锋利牙齿。
大鲵-娃娃鱼简介及外形特征,大鲵

大鲵|娃娃鱼简介及外形特征,大鲵饲养娃娃鱼|大鲵的投喂技巧上面我们介绍了饲养娃娃鱼|大鲵的主要饵料类型和娃娃鱼|大鲵饵料的寻找方法,下面主要介绍一下饲养娃娃鱼|大鲵的投喂技巧,针对这种稀缺品种,喂养一定要格外的小心。
1、多样化搭配娃娃鱼|大鲵为肉食性动物,在野外娃娃鱼主要捕食螃蟹、蛙类、小鱼虾等。
人工驯养娃娃鱼的饵料以娜鱼、鲤鱼等鱼类做成鱼块为主。
目前比较经济的饵料是白鳞,适当搭配投喂一些龙虾或青蛙等。
在保证正常投喂的同时,每月要在饵料中加人适量的维生素,每次一片,每月2阳生次。
尽量做到饵料多样化,以保证供应各种营养物质,促进娃娃鱼正常生长发育,也降低了饵料系数。
2、及时驯化鱼摄食娃娃鱼|大鲵通过驯化摄食后,可以及时摄食饵料,减少饵料的浪费。
具体做法是:鱼类要除去不可消化的鱼骨、刺、鳍后再进行投喂,并用2%3%食盐水消毒处理,投喂时要将鱼块切成娃娃鱼适口的大小,不要过大。
刚开始驯食时,用铁丝串好鱼肉块在娃娃鱼头、口前摆动,进行诱食,要多进行几次,一般驯化半月到1月后,娃娃鱼会主动摄食,对饲养员不再害怕,大大提高一次性摄食量。
下午五点定时投喂,次日将剩饵料拣出,防止残饵腐烂变质污染水质。
3、控制量与次数娃娃鱼|大鲵的摄食量与摄食频率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和季节性变化应该按照不同个体加以调整。
每次投喂量相当于娃娃鱼体重的2-4%,投喂频率冬季为4阳7天一次,春季为3阳5天投喂一次,夏季为2-3天投喂次,秋季为2-5天投喂一次,水温直接影响大n的食强度和摄食频率,投喂原则是要以大n的摄食强度确定是否投饵,我们的经验是根据娃娃鱼一次性摄食的尾数占总尾数的60%,来确投饵,否则不投,或只投摄食的娃娃鱼,投喂饵料时,不摄食的娃娃鱼饵料转投其他摄食的大毓。
4、投饵管理①、做好娃娃鱼|大鲵摄食日志,建立详细的摄食生长档案,每具称重一次,以便及时调整投喂量和掌握娃娃鱼增重情况。
②、调控水温与室温。
在夏秋季节的高温阶段,一定要调整水与室温在25℃以下。
小鲵和娃娃鱼的区别

小鲵和娃娃鱼的区别大鲵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
它的叫声很像婴儿的哭声,因此人们又叫它“娃娃鱼”。
大鲵是国家二级保护两栖野生动物,是农业产业化和特色农业重点开发及野生动物基因保护品种。
那娃娃鱼和小鲵有什么区别呢?下面跟农村养殖网一起来看看吧!娃娃鱼介绍大鲵,即娃娃鱼,是两栖动物中体形最大的一种,全长可达1米及以上,体重最重的可超百斤,而外形有点类似蜥蜴,只是相比之下更肥壮扁平。
大鲵头部扁平、钝圆,口大,眼不发达,无眼睑。
身体前部扁平,至尾部逐渐转为侧扁。
体两侧有明显的肤褶,四肢短扁,指、趾前四后五,具微蹼。
尾圆形,尾上下有鳍状物。
娃娃鱼的体色可随不同的环境而变化,但一般多呈灰褐色。
体表光滑无鳞,但有各种斑纹,布满粘液。
身体腹面颜色浅淡。
现存最大的三种大鲵,中国大鲵身长可达1.8米,日本大鲵身长可达1.5米,隐鳃鲵身长可达0.75米。
共通点是体形扁长,四肢很短,前肢4指,后肢5趾,趾间有蹼,有一短而侧扁的尾巴。
不知者或误以为鱼类,其实属两栖动物,水中用鳃呼吸,水外用肺兼皮肤呼吸,皮肤只有黏膜,没有鳞片覆盖。
生活习性大鲵生性凶猛,肉食性,以水生昆虫、鱼、蟹、虾、蛙、蛇、鳖、鼠、鸟等为食。
捕食方式为“守株待兔”。
它的牙齿不能咀嚼,只是张口将食物囫囵吞下,然后在胃中慢慢消化。
大鲵一般都匿居在山溪的石隙间,洞穴位于水面以下。
夜间静守在滩口石堆中,一旦发现猎物经过时,便进行突然袭击,因它口中的牙齿又尖又密,猎物进入口内后很难逃掉。
娃娃鱼有很强的耐饥本领,饲养在清凉的水中二、三年不进食也不会饿死。
它同时也能暴食,饱餐一顿可增加体重的五分之一。
食物缺乏时,还会出现同类相残的现象,甚至以卵充饥。
平时躲躲藏藏,喜欢把身体的颜色和周围的石子一样,免得天敌发现它。
娃娃鱼小时候用的是鳃呼吸,长大后用肺呼吸。
娃娃鱼栖息于山区的溪流之中,在水质清澈、含沙量不大、水流湍急并且要有回流水的洞穴中生活。
大鲵,有中国大鲵和日本大鲵两个种,可在中国、日本的溪涧、池塘里发现,一般寿命50至60年,有说能生存达80至100年。
娃娃鱼烹饪方法

娃娃鱼烹饪⽅法 娃娃鱼即⼤鲵,是世界上现存最⼤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
它的叫声很像幼⼉哭声,因此⼈们叫它“娃娃鱼”,是国家⼆类保护⽔⽣野⽣动物。
国家规定⼤鲵(娃娃鱼)只有⼦⼆代可以进⾏⾷⽤和买卖。
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下⾯是店铺整理的⼀些娃娃鱼烹饪⽅法,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娃娃鱼烹饪⽅法具体如下: ⼀、奶汤娃娃鱼 1、原料:取刮洗好的娃娃鱼700克(活体约2⽄)改⼑为1厘⽶见⽅块备⽤。
2、辅料:矿泉⽔或者纯净⽔1500克、鸡粉20克、味精7.5克,蒜瓣50克、盐适量、姜20克、鸡油20克、糖适量。
3、烹制⽅法:将净锅上中⽕加油,待油烧⾄5成热时将蒜瓣、⽣姜⼊锅煸炒⽚刻将鱼料倒⼊迅速翻锅,待鱼⾁收紧时倒⼊矿泉⽔转⼤⽕调汤,汤⾄奶⽩⾊时撇去浮沫炖5分钟转中⽕加⼊其它调料。
4、出锅装盘:调料放置3分钟后撇去浮沫淋鸡油装⼊已准备好的容器内即可。
也可⽤每⼈每位容器分装,有底⽕最好。
5、风味特点:原汁原味、娃娃鱼味醇厚、奶汤鲜美。
⼆、⾍草蒸娃娃鱼 1、原料:取挂好洗净的娃娃鱼350克(活体约1⽄),最好⽤娃娃鱼腩或鱼背上的⾁,平均切成⼆⼗块备⽤。
2、辅料:上好红枣10颗、⾍草⼗只(或者是⾍草花)、宁夏枸杞20粒、上等清⾼汤750克、⾷盐10克、鸡粉10克、姜⽚10⽚、⽩糖10克,⼤葱20克、蒜瓣20克。
3、烹制⽅法:将⼊味好的娃娃鱼料⼊锅抄煮后捞出备⽤。
准备好⼗个带盖⽓盅,每个盅内放置两块鱼料,然后依次放⼊红枣、⾍草、枸杞、姜⽚,将⾼汤调好味分别装⼊每个盅内,加盖⼊蒸锅内蒸20分钟即可。
然后取出每个盅内的姜⽚上桌即可。
4、风味特点:汤请味浓、⾁嫩滑爽。
娃娃鱼暂养⽅法 1、将娃娃鱼放⼊50cm⾼的玻璃缸或其它容器内,以防娃娃鱼爬出来,加⽔15cm ,⽔温不要超过25℃,在⽔质、⽔温及光线(微光)都理想的条件下,可以存活⼏个⽉。
2、如果想把娃娃鱼当宠物来饲养(娃娃鱼⼜名长寿鱼,在⾃然界中寿命可达150年,养在家中寓意长寿、吉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鲵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
它的叫声很像幼儿哭声,因此人们又叫它娃娃鱼,是国家二类保护水生野生动物,是农业产业化和特色农业重点开发品种;是野生动物基因保护品种。
中文学名:大鲵拉丁学名: Andrias davidianus 别称:娃娃鱼,
大鲵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
它的叫声很像幼儿哭声,因此人们又叫它“娃娃鱼”,是国家二类保护水生野生动物,是农业产业化和特色农业重点开发品种;是野生动物基因保护品种。
中文学名:大鲵
拉丁学名: Andrias davidianus
别称:娃娃鱼,人鱼,孩儿鱼,狗鱼,鳕鱼,脚鱼,啼鱼,腊狗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Vertebrata
纲:两栖纲 Amphibia
目:有尾目 Caudata
亚目:隐鳃鲵亚目 Cryptobranchoidea
科:隐鳃鲵科 Cryptobrachidae
属:大鲵属 Andrias
形态特征
有尾目中最大的一种,在两栖动物中要数它体形最大,全长可达1米及以上,
体重最重的可超百斤,而外形有点类似蜥蜴,只是相比之下更肥壮扁平。
最近科学家研究:大鲵小时候用的是鳃呼吸,长大后用肺呼吸。
大鲵栖息于山区的溪流之中,在水质清澈、含沙量不大,水流湍急,并且要有回流水的洞穴中生活。
大鲵头部扁平、钝圆,口大,眼不发达,无眼睑。
身体前部扁平,至尾部逐渐转为侧扁。
体两侧有明显的肤褶,四肢短扁,指、趾前四后五,具微蹼。
尾圆形,尾上下有鳍状物。
大鲵的体色可随不同的环境而变化,但一般多呈灰褐色。
体表光滑无鳞,但有各种斑纹,布满粘液。
身体腹面颜色浅淡。
英文:a giant salamander。
编辑本段生活习性
大鲵生性凶猛,肉食性,以水生昆虫、鱼、蟹、虾、蛙、蛇、鳖、鼠、鸟等为食。
捕食方式为“守株待兔”。
大鲵一般都匿居在山溪的石隙间,洞穴位于水面以下。
夜间静守在滩口石堆中,一旦发现猎物经过时,便进行突然袭击,因它口中的牙齿又尖又密,猎物进入口内后很难逃掉。
它的牙齿不能咀嚼,只是张口将食物囫囵吞下,然后在胃中慢慢消化。
娃娃鱼有很强的耐饥本领,饲养在清凉的水中二、三年不进食也不会饿死。
它同时也能暴食,饱餐一顿可增加体重的五分之一。
食物缺乏时,还会出现同类相残的现象,甚至以卵充饥。
分布范围
中国大鲵除新疆、西藏、内蒙、吉林、台湾未见报道外,其余省区都有分布,主要产于长江、黄大鲵
河及珠江中上游支流的山涧溪流中。
中国大鲵原产地自然分布主要集中在我国的五大区域:一是湖南张家界、江永、岳阳和湘西自治州;二是湖北房县、神农架;三是陕西汉中、安康、商洛;四是贵州遵义和四川宜宾、兴文等地;五是江西靖安。
其他零星分布于湖北鹤峰、恩施,广西柳州、玉林,甘肃文县,河南卢氏县、蒿县,山西垣曲县,贵州黔东南,在潮州凤凰山天池,其中靖安县是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在全国第一个发布公告保护大鲵,到设立全国第一个大鲵自然保护区,建立全国第一个县娃娃鱼研究所,2001年,将大鲵定为县吉祥物。
靖安县大鲵人工繁养技术成果全国领先,通过中国科学院有关专家鉴定,具备大规模开发利用大鲵的技术条件。
2005年8月,被中国水产加工与流通协会授予“中国娃娃鱼之乡”称号。
据统计,大鲵自然资源蕴藏量约为9万尾,以丘陵山区资源量为多,在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工业污染的加剧,资源更显不足。
生长繁殖
雌鲵每年7~8月间产卵,卵产于岩石洞内,每尾产卵300枚以上,剩下的抚育任务就交给了雄鲵。
雄鲵把身体曲成半圆状,将卵围住,以免被水冲走或遭受敌害,直至2~3周后孵化出幼鲵,15—40天后,小“娃娃鱼”分散生活,雄鲵才肯离去。
大鲵的寿命在两栖动物中也是最长的,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能活130年之久。
种群现状
由于它肉嫩味鲜,所以长期遭到人们大量捕杀。
各产地数量锐减,有的产地已濒临灭绝。
目前面临的现实是大鲵这一珍贵野生资源,主要因为人的因素,尤其是生存环境丧失、栖息地破坏以及过度利用对大鲵生存造成了严重威胁,导致种群急剧下降,分布区成倍缩小,处于濒危状态。
我国地域辽阔、地貌复杂、河流纵横、湖泊众多、气候多样,为各种生物及生态系统类型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从而成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我国的生态系统主要包括森林、草原、荒漠、农田、湿地及海洋六大类型。
其中森林是最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她蕴藏了大量的生物物
种,是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生态系统类型。
我国的森林类型繁多、功能齐备,对中国乃至全球的环境和气候都具有特别重要的影响。
我国的森林按气候带分布从北向南有寒温带针叶林、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暖温带落叶林和针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中国大鲵的野生资源。
有人估计全国总的蓄积量为5万尾,真正的野生大鲵仍在大自然中可能未达到5万尾,当然比较切合实际的数有待于深入的调查研究来评估;大鲵的人工繁殖全国每年繁殖量,有人报道为10万尾,现在人工繁育已经突破160万尾。
要高度重视拯救与保护大鲵的种质资源,因为有“种”才有苗,不然,则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也就是说大鲵的苗种繁育,首先要从种质资源的源头抓起,要迅速建立中国大鲵种质资源库与中国大鲵原种繁育基地,彻底解决大鲵苗种繁育的“种源”问题。
陕西汉中是中国大鲵的最大产地,2009年10月,在武汉召开的全国大鲵保护和发展会议上确认,汉中大鲵种群总量突破100万尾,已占全国60%。
2010
年6月,农业部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办公室授予汉中市“中国第一大鲵之乡”称号。
为便于大鲵信息交流,汉中市科技信息研究所开通了《中国汉中大鲵网》。
中国首座大鲵生态园日前在江西省宜春市靖安县三爪仑国家示范森林公园内开工建设。
该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占地面积80公顷,是国家农业部重点建设项目。
靖安县是中国大鲵资源的重要产区,是全国唯一的“中国大鲵(娃娃鱼)之乡”。
生态园建成前,年繁育大鲵幼苗5万尾、生产大鲵5000公斤,占全国总产量的18.6%。
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靖安县就非常重视境内丰富的大鲵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和研究,并在全国大鲵研究开发中创下了四个第一,即:在全国第一个发布布告保护大鲵资源;设立全国第一个大鲵自然保护区;成立全国第一家大鲵研究所;全国第一个掌握大鲵人工繁养技术,并第一个成功人工繁育出大鲵子一代、子二代、子三代。
2001年,靖安又将娃娃鱼定为县吉祥物予以保护。
该项目首期工程将在今年10月完成,可形成年繁养大鲵5万尾、救护大鲵1000尾的能力。
生态园集大鲵资源保护、养殖观赏、旅游休闲、文化交流及开发利用为一体,在全国开创了综合性保护开发利用大鲵资源先例。
保护级别
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级别:二级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待定(I)特有种:是大鲵
濒危等级:濒危保护措施:人工饲养,人工繁殖,国家级等级,已有保护区。
保护价值
大鲵的心脏构造特殊,已经出现了一些爬行类的特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中国大鲵是二类保护动物,其经济价值高,在美食、保健、医药、观赏等方面均具有广泛开发利用的前景,因而颇受社会各界关注。
大鲵是一种传统的名贵药用动物。
现代临床观察发现,大鲵具有滋阴补肾、补血行气的功效,对贫血、霍乱、疟疾等有显着疗效。
其皮肤分泌物具有止血的效果,同时,大鲵也是一种食用价值极高的经济动物,其肉质细嫩、风味独特、营养价值极高,其肉蛋白中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有8种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
濒危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