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卫星定位误差来源.
GPS定位系统在测绘中的误差及其校正
GPS定位系统在测绘中的误差及其校正近年,全球定位系统(GPS)在测绘领域广泛应用,成为现代测绘的重要工具。
然而,GPS定位系统的测量精度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误差,这对于需要高精度测绘数据的应用来说,可能带来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探讨GPS定位系统的误差来源及校正方法,以期提高测绘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一、GPS定位系统误差来源1. 大气层延迟误差:GPS信号在穿过大气层时会发生延迟,导致定位结果产生偏差。
这主要由大气层中的水汽含量、温度、压力等因素所引起。
2. 卫星发射钟误差:GPS卫星发射钟的精确度无法达到理论上的完美,钟的频率可能出现细微偏差,进而影响测量结果。
3. 卫星轨道误差:由于各颗卫星在轨道上的摄动等因素,其运行轨迹不会完全符合理论轨道,从而引起时间误差。
4. 多径效应:接收天线接收到的信号可能会经过多次反射,导致信号延迟,从而产生定位误差。
5. 接收机钟差:GPS接收机内部的时钟精度有限,存在一定的误差,会对定位结果造成影响。
二、GPS定位系统误差的校正方法1. 差分定位法:差分定位法是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校正方法之一。
它通过同时观测参考站和待测站的GPS信号,利用参考站的已知坐标和观测数据,计算出两个站点间的差异,进而校正待测站点的定位误差。
2. 精密轨道确定法:通过利用卫星轨道参数提供的精密轨道数据,结合接收机的测量结果,计算卫星的真实位置,从而减小轨道误差对定位结果的影响。
3. 多频率接收机技术:多频率接收机可以利用不同频率的信号对多径效应进行抵消,从而提高定位精度。
4. 大气层延迟模型校正:根据大气层的温度、湿度、压力等参数,采用相应的模型对大气层延迟误差进行校正。
5. 时钟差校正:通过与参考源对比,校正接收机内部时钟的误差。
三、GPS定位系统误差校正的应用GPS定位系统的高精度测绘数据广泛应用于地图制作、土地测量、工程测量、导航定位等领域。
对于地图制作来说,GPS定位系统提供的高精度数据能够提高地图的准确性,并为城市规划、交通规划等提供重要依据。
测绘技术中常见的GPS测量误差及其处理方法
测绘技术中常见的GPS测量误差及其处理方法GPS测量误差是测绘技术中常见的一个问题,它会对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讨论GPS测量误差及其处理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GPS测量技术。
一、GPS测量误差的来源GPS测量误差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 星历误差:GPS卫星的轨道预报存在一定的误差,这会导致卫星位置的偏差。
从而引起接收器测量结果的不准确。
2. 电离层延迟:GPS信号在通过电离层时会发生传播速度变化,从而产生延迟。
这种延迟会导致测量结果的偏移。
3. 对流层延迟:GPS信号在通过对流层时也会发生传播速度变化,引起延迟。
这个延迟主要受天气条件的影响,如温度、湿度等,会导致测量误差的增大。
4. 多径效应:GPS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可能会被建筑物、树林等障碍物反射,形成多个信号路径。
这些反射信号会与直达信号叠加,导致测量结果的偏差。
二、GPS测量误差的处理方法针对GPS测量误差,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进行处理:1. 差分GPS测量:差分GPS测量是一种通过同时测量参考站和待测站的方式,消除大部分GPS测量误差的方法。
通过获取参考站与待测站之间的差异,可以得到相对准确的测量结果。
2. 排除异常值:在大量的GPS测量数据中,可能存在一些异常值,这些异常值可能是由于设备故障或环境因素引起的。
通过统计学方法,可以识别和排除这些异常值,提高测量数据的可靠性。
3. 数据平滑处理:由于GPS测量误差的存在,测量数据可能存在一定的波动和不稳定性。
通过对数据进行平滑处理,可以减小误差对结果的影响,得到更加平稳的测量结果。
4. 多基线处理:对于需要测量较大区域的工程,使用多个基准站进行GPS测量可以提高精度和可靠性。
通过基线向量之间的相互比较和校验,可以减小误差的累积效应。
5. 校正模型:根据GPS测量误差的特点,可以建立相应的校正模型。
通过对误差进行建模和拟合,可以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提高准确性。
gps测量坐标误差有多大
GPS测量坐标误差有多大GPS(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利用卫星定位技术来获取地理位置信息的系统。
它广泛应用于导航、地理测量、军事和民用等领域。
然而,由于多种原因,GPS测量坐标会存在一定的误差。
误差来源GPS测量坐标的误差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卫星误差:卫星的精密轨道、钟差和天线相位中心等因素都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虽然GPS系统会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校正这些误差,但仍然无法完全消除。
2.大气延迟:由于GPS信号在穿过大气层时会受到大气介质的影响,导致信号传播速度发生变化。
这种大气延迟会导致测量结果与真实位置之间产生误差。
3.多路径效应:当GPS信号在到达接收机之前与建筑物、树木等障碍物发生反射后再次达到接收机时,会产生多路径效应。
这种效应会导致信号的传播路径变长,进而引起测量误差。
4.接收机误差:包括接收机的硬件设备、信号处理以及观测条件等因素,都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接收机的性能越好,产生的误差就越小。
误差类型在GPS测量过程中,常见的误差类型包括:1.精度误差:指GPS测量结果与真实位置之间的差异。
通常以水平误差和垂直误差来衡量。
水平误差是指实际测量结果与真实位置在水平方向上的差距,垂直误差则是指在垂直方向上的差距。
2.相对误差:指同一测量点在不同时间或不同接收机进行测量时产生的误差。
相对误差可以通过对同一位置进行多次测量,并对结果进行比对来评估。
3.绝对误差:指GPS测量结果与真实位置之间的绝对差距。
由于无法得知真实位置,所以无法直接获得绝对误差。
通常通过测量点的相对误差和已知参考点的坐标来间接获得。
误差量化为了评估GPS测量坐标误差的大小,通常采用以下方法进行量化:1.信号强度指示(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SSI):SSI是衡量GPS信号强度的指标,通常以百分比或分贝表示。
信号强度越高,误差越小。
2.几何精度因子(Geometric Dilution of Precision,GDOP):GDOP是一种衡量卫星几何配置对GPS测量结果精度影响的量化指标。
GPS定位误差的产生原因分析与减小方法
GPS定位误差的产生原因分析与减小方法引言:在现代社会,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导航、交通监控还是地理信息系统等领域都离不开GPS定位技术。
然而,随着GPS定位的广泛应用,人们也逐渐发现定位误差问题的存在。
本文将从GPS定位误差产生的原因入手,探讨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一、GPS定位误差的原因分析:1. GPS系统误差:GPS系统本身存在着一些系统误差,例如卫星钟差、伪距观测误差、大气延迟等。
这些误差会直接影响到GPS定位的准确性。
2. 空间几何因素:GPS定位需要至少4颗卫星进行定位计算,卫星的位置和空间几何分布对定位精度有着重要影响。
当卫星分布不均匀或存在遮挡物时,会导致定位误差增大。
3. 电离层和大气影响:电离层和大气中的湿度、温度等因素都会对GPS信号产生影响,导致信号传播延迟或折射,从而引起定位误差。
4. 载波相位等伪距测量误差:GPS定位是通过测量卫星发射的信号和接收器接收的信号之间的时间差来计算位置的。
然而,由于载波相位的波长较短,测量精度更高,但受到多普勒效应的影响,会产生伪距测量误差。
二、减小GPS定位误差的方法:1. 多路径效应抑制:多路径效应是指GPS信号在传播过程中发生反射、散射等现象,致使接收器接收到多个信号,在信号合成过程中引入误差。
为了减小多路径效应,可以利用天线设计和信号处理技术,选择适合的接收天线和增加抗多路径干扰的算法。
2. 差分定位:差分定位是通过引入一个参考站与基准站的距离进行辅助定位,利用参考站的精确位置和信号传播速度信息来对GPS定位结果进行修正。
差分定位可以大幅度减小系统误差和信号传播误差的影响,提高定位精度。
3. 增加卫星数量和分布:通过增加卫星数量和改善卫星的空间分布,可以提高GPS定位的可见卫星数目和几何配置,从而减小定位误差。
可以使用卫星信噪比、可视卫星数等指标来优选卫星,并避开存在遮挡物的区域。
第五章GPS测量的误差来源及其影响 第五节整周跳变分析与整周未知数的确定
GPS测量定位技术
一、整周跳变分析
2.整周跳变的检验和修正
卫星和接收机之间的距离在随时间而不断变化,其径向速度最
大可达0.9km/s,相应的载波相位观测值 亦 应随之变化,不过
该方法不考虑整周未知数的整数性质,通过平差计算求得 的整周未知数不再进行凑整和重新解算。这种方法一般用于基 线较长的相对定位中。
GPS测量定位技术
二、整周未知数的确定
2.“动态”测量法
在上述经典相对定位法中,是在基线向量未知的情况下, 通过静态相对定位解算整周未知数的。可是当观测站之间的基 线向量已知时,便可以根据基线端点两接收机的同步观测结果, 应用静态相对定位的双差模型直接求解相应的整周未知数,这 时观测时间可大为缩短,一般只需几分钟。
学习目标
•了解卫星星历误差,卫星钟误差,相对论效应的产生与 消减方法。 •理解接收机钟误差,相位中心位置误差的产生与消减方 法。 •掌握电离层折射误差、对流层折射误差、多路径误差的 产生与消减方法。整周未知数的确定。
GPS测量定位技术
第五节 整周跳变分析与整周未知数的确定
一、整周跳变分析
1.整周跳变及其发生
4次差
-0.5795 0.9639 -0.2721 -0.4219
GPS测量定位技术
2.整周跳变的检验和修正 但是,如果在过程中出现了整周跳变,势必要破坏上述 相位观测量的正常变化,高次差的随机特性也将受到破坏。 例如表5-4中在时刻的观测值中含有100周的周跳(表中有 *号的数据),四次差中将出现数十周的异常现象。这表明 通过求差有利于发现周跳。不过这种求高次差的方法难以 检验只有几周的小周跳,因为震荡器本身就有可能造成2周 左右的随机误差。
卫星导航系统的误差分析及其纠正方法
卫星导航系统的误差分析及其纠正方法卫星导航系统是现代化的导航方式之一,已成为人们旅行、航空、海洋、地质勘探等领域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
但是,由于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卫星导航系统的精度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误差的干扰,从而影响到实际使用效果。
因此,本文将针对卫星导航系统的误差分析及其纠正方法进行探讨。
误差来源卫星导航系统的误差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1.天气因素:天气条件的变化,如雷暴、降雨等,会对信号传输造成干扰,导致误差出现。
2.电离层:电离层会对信号产生折射、延迟等影响,从而影响卫星导航系统的精度。
3.卫星轨道误差:卫星轨道的非理想性和不稳定性会使得卫星发射的信号的时间和位置出现误差。
4.接收机性能问题:接收机的性能问题也会影响卫星导航系统的精度。
接收机信噪比的大小,接收机灵敏度等问题都可能产生误差。
误差分析为了消除误差对卫星导航系统的影响,需要对误差进行分析。
对于卫星导航系统而言,误差分析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误差进行分析,二是根据误差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误差分析的第一步就是对误差进行排查。
根据误差来源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析。
对于电离层误差,可以利用多路径组合技术进行处理。
对于卫星轨道误差,可以利用多源数据融合方法进行处理。
对于接收机性能问题,可以采用时差差分技术或载波相位差分技术进行处理。
误差纠正误差纠正方法可以大致分为两类。
一类是通过信息处理技术对误差进行纠正,例如利用多路径组合技术降低电离层误差、利用多源数据融合方法降低卫星轨道误差等。
另一类是通过通信技术对误差进行纠正,例如利用差分定位技术对接收机性能问题进行纠正。
差分定位技术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误差纠正技术。
它可以通过在同一时刻同时接收多个卫星信号,然后将它们之间的差异作为误差的补偿,从而提高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
差分定位技术的准确性取决于差分基线的长度和稳定性。
如果差分基线长度较短,误差的补偿也相对较小。
但如果差分基线长度过长,则信号会受到多路径影响,从而导致误差更大。
GPS测量中坐标纠正与误差分析
GPS测量中坐标纠正与误差分析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已经成为现代测量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通过接收卫星发射的信号,GPS可以准确测量出地球上某一点的经纬度坐标。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GPS测量的坐标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因此,对GPS测量中的坐标进行纠正与误差分析,对于提高测量精度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GPS测量中可能存在的误差来源。
一般来说,GPS测量误差主要包括:卫星钟差、电离层延迟、大气延迟、多径效应、接收机钟差、观测数据产生与处理中的误差等。
卫星钟差指的是卫星发射信号的时间与卫星自身的时间存在一定的偏差,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
电离层延迟是由于卫星信号在经过大气电离层时受到电离层的影响,造成信号传播速度变化,从而引起测量误差。
大气延迟是由于信号经过大气层时受到大气密度变化的影响,导致测量结果出现偏移。
多径效应指的是卫星信号在传播过程中,除了直接到达接收机外,还存在与地面或建筑物反射后到达接收机的信号,这些多路径信号会导致测量结果产生误差。
接收机钟差是指接收机内部时钟与GPS系统时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也会影响到测量结果的精度。
针对以上误差来源,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纠正措施来提高GPS测量的准确性。
首先,卫星钟差可以通过测量多颗卫星的信号并进行差分处理来纠正。
差分GPS技术能够消除卫星钟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其次,电离层延迟和大气延迟可以通过接收机和卫星信号之间的差分处理来消除。
接收机将两颗卫星的信号之间的差异作为电离层和大气延迟的参考,从而进行纠正。
此外,采用多路径抑制技术可以降低多径效应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这种技术包括选择合适的接收机和天线,减少信号的反射和干扰。
最后,接收机钟差可以通过接收机内部的校正机制进行补偿。
除了进行误差纠正,我们还需要进行误差分析,了解测量结果的可信程度和误差范围。
误差分析是通过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误差的概率分布和置信区间。
第6章GPS测量的误差来源及减弱措施
误差影响定位精度10-30 m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的偏移和变化消除或消弱各种误差影响的方法①•模型改正法–原理:利用模型计算出误差影响的大小,直接对观测值进行修正–适用情况:对误差的特性、机制及产生原因有较深刻了解,能建立理论或经验公式–所针对的误差源•相对论效应•电离层延迟•对流层延迟•卫星钟差–限制:有些误差难以模型化改正后的观测值=原始观测值+模型改正•求差法–原理:通过观测值间一定方式的相互求差,消去或消弱求差观测值中所包含的相同或相似的误差影响–适用情况:误差具有较强的空间、时间或其它类型的相关性。
–所针对的误差源•电离层延迟•对流层延迟•卫星轨道误差•…–限制:空间相关性将随着测站间距离的增加而减弱消除或消弱各种误差影响的方法②消除或消弱各种误差影响的方法③•参数法–原理:采用参数估计的方法,将系统性偏差求定出来–适用情况:几乎适用于任何的情况–限制:不能同时将所有影响均作为参数来估计消除或消弱各种误差影响的方法④•回避法–原理:选择合适的观测地点,避开易产生误差的环境;采用特殊的观测方法;采用特殊的硬件设备,消除或减弱误差的影响–适用情况:对误差产生的条件及原因有所了解;具有特殊的设备。
–所针对的误差源•电磁波干扰•多路径效应–限制:无法完全避免误差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盲目性6.1 GPS测量误差分类及对距离测量的影响与信号传播有关的误差与卫星有关的误差与接收机有关的误差其它误差•对流层折射•电离层折射•多路径效应•星历误差•卫星钟差•相对论效应•接收机钟差•位置误差•天线相位中心的偏差及变化•各通道间的信号延迟误差•地球潮汐1.5-15m1.5-15m1.5-5m1. m6.2 与信号传播有关的误差电离层折射对流层折射多路径误差电离层中的气体分子由于大气折射效应)利用电离层改正)(2cos P T t P-π∑3ϕαDC =5ns T P =14hαn 和βn :由导航tropion N δρδρλ++- 6.2.2对流层折射▪离地面高度40km 以下的大气层,是一种非电离大气层。
GPS测量的主要误差来源及其影响
实测星历根据实测资料进行拟合处理而直接得出的星历。
7第二节与卫星有关的误差2.星历误差对定位的影响单点定位星历误差的径向分量作为等价测距误差进入平差计算,配赋到星站坐标和接收机钟差改正数中去,具体配赋方式则与卫星的几何图形有关。
8第二节与卫星有关的误差2.星历误差对定位的影响相对定位利用两站的同步观测资料进行相对定位时,由于星历误差对两站的影响具有很强的相关性,所以在求坐标差时,共同的影响可自行消去,从而获得高精度的相对坐标。
第二节与卫星有关的误差2.星历误差对定位的影响根据一次观测的结果,可以导出星历误差对定位影响的估算式为:--- 基线长;db——卫星星历误差所引起的基线误差;p 一一卫星至测站的距离;ds——星历误差;ds——卫星星历的相对误差。
第二节与卫星有关的误差3.减弱星历误差影响的途径1)建立自己的GPS卫星跟踪网独立定轨2)相对定位3)轨道松弛法9第二节与卫星有关的误差二、卫星钟的钟误差卫星钟采用的是GPS时,但尽管GPS卫星均设有高精度的原子钟御钟和锥钟),它们与理想的GPS时之间仍存在着难以避免的频率偏差或频率漂移,也包含钟的随机误差。
这些偏差总量在Ims 以内,由此引起的等效距离可达300km o11第二节与卫星有关的误差二、卫星钟的钟误差卫星钟差的改正卫星钟差可通过下式得到改正:is aO al(t iff)日2(t W1)相对定位:利用两台或多台接收机对同一组卫星的同步观测值求差时可以有效地减弱电离层折射的影响,即使不对电离层折射进行改正,对基线成果的影响一般也不-6会超过IXIO O16第三节卫星信号传播误差2减弱电离层影响的有效措施2)双接收:如分别用两个已知频率fl和f2发射卫星信号,则两个不同频率的信号就会沿同一路径到达接收机。
公式中积分值虽然无法计算,但对两个频率的信号却是相同的。
第三节卫星信号传播误差二、对流层折射、对流层及其影响2、减弱对流层影响的措施3、用霍普非尔德公式进行对流层折射改正17第三节卫星信号传播误差1、对流层及其影响对流层是高度为50km以下的大气层,由于离地面更近,其大气密度比电离层更大,大气状态变化更复杂。
GPS单点定位误差分析
GPS单点定位误差分析GPS(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基于卫星技术的定位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导航、地理调研、气象预测等。
然而,由于多种原因,GPS定位结果常常存在一定的误差。
本篇文章旨在分析GPS单点定位误差,并提出几种主要的误差来源。
GPS单点定位是通过接收卫星发射的信号并计算信号传播时间来确定接收器在空间中的位置。
然而,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接收机本身的制造和使用等各种因素,GPS定位的准确性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首先,与接收机相关的误差是GPS单点定位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接收机的制造质量、使用状态和校准程度会对定位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
例如,接收机的内部信号处理能力不足,会导致数据质量下降;接收机的时钟漂移和频率稳定性问题,会使定位结果出现偏差。
其次,与信号传播相关的误差也是GPS定位中的主要问题之一。
由于地球大气层会对无线电波信号进行衰减、散射等影响,导致信号传播速度和路径出现变化,从而影响定位的精度。
其中,大气层延迟是GPS定位误差的重要来源之一,它与空气密度、湿度、温度等因素有关。
此外,卫星几何相关的误差也会对GPS定位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
卫星的空间分布、发射时钟误差、轨道偏差等因素都会对信号传播时间计算产生影响,从而引入定位误差。
特别是当卫星轨道分布不均匀时,接收机可能无法接收到足够多的有效信号,从而导致定位的失败或者误差增加。
此外,在GPS单点定位过程中,往往还会遇到多路径效应、动态干扰、多径反射等现象。
多路径效应是指信号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了反射物体,导致接收机接收到多个路径上的信号,从而使得定位结果产生误差。
动态干扰是指外界的无线电频率干扰,如电源设备、通讯设备等,会对GPS信号的接收和处理产生干扰。
而多径反射则是指信号由于地物或建筑物的反射,会产生额外的传播路径,从而导致定位结果的不准确。
为了降低GPS单点定位误差,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 精确校准接收机:定期对接收机进行校准,修正其内部时钟的漂移,提高接收机的稳定性和精度。
卫星导航系统中的定位误差分析与纠正方法
卫星导航系统中的定位误差分析与纠正方法卫星导航系统是一种基于卫星和接收机的无线电导航系统,可为用户提供位置信息和时间信息。
目前世界上最著名的卫星导航系统是GPS系统。
卫星导航系统广泛应用于航空、航海、汽车等领域,但定位误差一直是制约卫星导航系统精度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有效的定位误差分析和纠正方法对于提高卫星导航系统的精度具有重要意义。
一、定位误差的来源在实际应用中,定位误差的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多径效应:在卫星导航中,信号从卫星到接收机会经过大气层、地面及建筑物等障碍物的反射,形成多条路径,导致信号到达接收机时时间不同,从而影响信号的接收强度和相位,引起定位误差。
2.大气延迟:卫星信号在传播至地面接收机过程中,会和大气层中的水汽、离子层等物质发生作用,形成信号的延迟和衍射,造成定位误差。
3.时钟误差:由于卫星时钟和接收机时钟存在差异,导致信号的到达时间和时间标准存在误差,引起定位误差。
4.卫星轨道误差:卫星的轨道参数可能存在变化,导致卫星位置计算的误差,进而影响到距离计算和定位精度。
二、定位误差分析方法为了解决卫星导航系统中的定位误差问题,需要对误差源进行定位误差分析。
常用的定位误差分析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测量方法:通过测量不同地点的接收机接收到相同卫星的时间和位置,验证不同地点的定位误差,并对误差进行分析。
2.数据处理方法:用多条卫星信号计算一个接收机的位置,在数据处理时通过加权、差分、平均等方法消除干扰信号,提高数据质量,减小定位误差。
3.数学模型方法:通过数学建模描述误差的产生过程,并用模型对误差进行分析和预测。
三、定位误差纠正方法为了改善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需要对定位误差进行纠正,常用的纠正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差分方法:通过使用同时接收同一组卫星数据的两个接收机进行差分计算,除去通用误差项,提高单个接收机的定位精度。
2.观测矩阵法:利用卫星信号和接收机位置观测数据,建立观测矩阵,最小二乘法求解参数,实现对定位误差的纠正。
GPS定位中的误差来源
1、与GPS卫星有关的因素(1)SA干扰误差美国政府从其国家利益出发,通过降低广播星历精度(ε技术)、在GPS信号中加入高频抖动等方法,人为降低普通用户利用GPS进行导航定位时的精度(目前已经取消)。
(2)卫星星历误差在进行GPS定位时,计算在某时刻GPS卫星位置所需的卫星轨道参数是通过各种类型的星历提供的,但不论采用哪种类型的星历,所计算出的卫星位置都会与其真实位置有所差异,这就是所谓的星历误差。
(3)卫星钟差卫星钟差是GPS卫星上所安装的原子钟的钟面时与GPS标准时间的误差。
(4)卫星信号发射天线相位中心偏差卫星信号发射天线相位中心偏差是GPS卫星上信号发射天线的标称相位中心与其真实相位中心之间的差异。
2、与传播路径有关的因素(1) 电离层延迟由于地球周围的电离层对电磁波的折射效应,使得GPS信号的传播速度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称为电离层延迟。
(2) 对流层延迟对于地球周围的对流层对电磁波的折射效应,使得GPS信号的传播速度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称为对流层延迟。
(3) 多路径效应于接收机周围环境的影响,使得接收机所接收到的卫星信号中还包含有反射和折射信号的影响,这就是所谓的多路径效应。
3、接收机有关的因素(1) 接收集钟差接收机钟差是GPS接收机所使用的钟的钟面时与GPS标准时之间的差异。
(2) 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偏差收机天线相位中心偏差是GPS接收机天线的标称相位中心与其真实的相位中心之间的差异。
(3) 接收机软件和硬件造成的误差在进行GPS定位时,定位结果还会受到诸如处理与控制软件和硬件等的影响。
(4)天线相对旋转产生的相位增加效应4、其它(1)GPS控制部分人为或计算机造成的影响由于GPS控制部分的问题或用户在进行数据处理时引入的误差等。
(2)数据处理软件的影响数据处理软件的算法不完善对定位结果的影响。
(3)固体潮、极潮和海水负荷的影响(4)相对论效应。
卫星钟和地面钟由于存在相对运动,从地面观测,卫星钟走得慢,影响电磁波传播时间的测定。
GPS测量的误差来源及其影响
GPS测量的误差来源及其影响
2. 卫星轨道误差(Satellite Orbit Error):GPS接收机通过接收
多颗卫星的信号以计算自身的位置。
然而,卫星的轨道并非绝对准确,存
在一定的误差。
这些误差包括卫星轨道偏移、轨道不规则性等。
影响是,
卫星轨道误差会导致位置计算的不准确,从而影响GPS测量结果的精度。
3. 钟差误差(Clock Error):为了对GPS信号进行定位计算,接收
机需要与卫星的时间进行同步。
然而,GPS卫星上的钟不可能完全精确,
存在一定的时间漂移和偏差。
这将导致接收机对时间进行不准确的计算,
从而造成测量误差。
影响是,测量结果的时间信息会受到钟差误差的影响,进而影响测量精度。
4. 大气延迟(Atmospheric Delay):GPS信号从卫星到达接收机的
过程中,会经过大气层,而大气层中的水汽和电离层的影响会引起信号的
传播速度变化,从而产生测量误差。
影响是,大气延迟会导致距离测量值
的不准确,进而影响位置计算的精度。
5. 多路径效应(Multipath Effect):当GPS信号与建筑物、地形
等物体反射或折射后到达接收机时,会产生多个信号路径,这会干扰接收
机对信号的处理。
影响是,多路径效应会导致信号的延迟和失真,从而影
响距离测量的准确性。
第五章GPS信号的误差
式中: fs ---卫星时钟的频率; f ---同类静止的时钟频率 ;
Vs ---卫星的运行速度; C0---真空光速。
若用GPS卫星的运行速度Vs=3874m/s,而 C0=299792458m/s,则可算得GPS卫星时 钟相对于地面同类时钟的频率之差是
测距码观测值:
d ion
C
40 .28 f2
s Ne ds
载波相位观测值:
dion
C
40 .28 f2
s Ne ds
将二者结合处理可基本消除电离层折射误
差的影响,使单频GPS接收机的测程扩大到
200Km左右。
(5)选择有利观测时段
时 延
0 4 8 12 16 20 24 地方时
对流层折射误差
3.减弱电离层影响的措施
(1)利用双频观测(对于双频接收机) 现令: dion= A / f2 对于双频接收机,可以同时接收两个载波信号。 则有: S = ρ1 + A / f12 ;
S = ρ2 + A / f22 ;
式上中的:PS码为信星号站进的行理测论量距分离别, ρ获1 得和的ρ伪2 为距对观两测个值载。波
GPS信号电离层折射率为: nGPS= 1+40.28Nef -2
GPS信号在电离层中传播速度为: Vg=C0/nGPS=C0(1-40.28Nef-2)
若伪距测量中信号的传播时间为Δt,那么 S=vg Δt= C0(1-40.28Nef-2) Δt = C0 Δt- C0 40.28Nef-2 Δt
但由于其能反映全球的平均状况,与各地的 实际情况必然会有一定的差异,所以其改正 效果仅能改正电离层折射误差的 75﹪左右。
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误差来源解析
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误差来源解析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如全球定位系统(GPS)、伽利略等,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至关重要的定位与导航工具。
然而,任何一个定位系统都不可避免地存在误差。
这些误差源可以分为多个来源,包括卫星钟差、大气层延迟、多路径效应、接收机噪声以及人为因素等。
这篇文章将对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误差的来源进行解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定位系统。
首先,卫星钟差是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中常见的误差源之一。
任何一个时间测量都需要一个准确的时钟。
然而,卫星的原子钟并非完美,会存在一定的误差。
当卫星发射后,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如温度变化、重力影响等,卫星钟的频率可能会发生微小的变化。
这种变化对定位系统的精度有着直接的影响。
其次,大气层延迟是导致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误差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于地球大气层的存在,导航信号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大气层中的影响,从而导致延迟。
大气层延迟在定位系统中会引起距离测量误差,因为卫星发射的信号需要经过大气层才能到达接收机。
不同的大气层条件(如湿度、温度等)会对导航信号的传播速度产生影响,从而引起定位误差。
另外,多路径效应也是导致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误差的重要来源之一。
当信号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如建筑物或地形起伏时,信号可以发生反射、绕射以及散射等现象。
这些现象会导致信号在接收机处形成多个路径,从而引起接收机接收到多个信号,即多径效应。
多径效应会对定位系统的精度和稳定性产生直接的影响,因为它引入了额外的时延以及信号衰减,导致接收机测量的距离和角度产生误差。
此外,接收机噪声也会对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精度产生影响。
接收机本身存在噪声源,例如热噪声和脉冲干扰等。
这些噪声会使接收机对卫星发射的信号进行失真,从而影响定位系统的可靠性和精度。
最后,人为因素也是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误差的重要来源之一。
人为因素包括使用者的使用误差、接收机的校准问题以及操作不当等。
这些因素可能导致定位系统的测量结果出现偏差,从而影响导航的精确性。
卫星定位测量中的误差来源及分类(精)
误差来源 GPS卫星
误差分类 卫星星历误差;卫星钟差; 相对论效应 电离层延迟;对流层延迟;多 路径效应 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的偏移 和变化;接收机钟差;接收机 安置误差 地球潮汐;负荷潮
GNSS测量误差来源与分类
• 偶然误差
– 特点 • 随机 • 量级小 – 毫米级 – 示例 • 卫星信号发生部分的随机噪声 • 接收机信号接收处理部分的随机噪声 • 其它外部某些具有随机特征的影响
GNSS测量误差来源与分类
• 与卫星有关的误差 – 卫星星历误差 – 卫星钟差 – 相对论效应 • 与传播途径有关的误差 – 电离层延迟 – 对流层延迟 – 多路径效应 • 与接收设备有关的误差 – 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的偏移和变化 – 接收机钟差 – 接收机安置误差
GNSS测量误差来源与分类
• 等效距离误差
等效距离误差/m 1.5—15
信号传播
接收设备
1.5—15
1.5—15
其他影响
1.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GNSS测量误差来源与分类
• 系统误差(偏差 - Bias)
– 特点 • 具有某种系统性特征 • 量级大 – 最大可达数百米 – 示例 • 星历误差、卫星钟差、相对论效应 • 对流层折射、电离层折射 • 接收机钟差、天线相位中心的偏差及变化
第四章 GPS定位的误差来源
(3)减弱改正残差影响的主要措施
1)采用上述对流层模型加以改正。 2)引入描述对流层影响的附加待估参数,在数据 处理中一并求得。 3)利用同步观测量求差。
3 多路径误差
在GPS测量中,如果测站周围的反射物所反射得卫 星信号(反射波)进入接收机天线,这就将和直接来 自卫星的信号(直接波)产生干涉,从而使观测值偏 离真值产生所谓的“多路径效应”。 (1)反射波 (2)载波相位测量中的多路径误差
1)利用双频观测。 2)利用电离层改正模型加以改正。 3)利用同步观测值求差。
2 对流层折射
(1)对流层及其影响 对流层与地面接触并从地面得到辐射热能,其温度 随高度的上升而降低,GPS信号通过对流层时,也使传 播的路径发生弯曲,从而使测量距离产生偏差,这种 现象叫做对流层折射。 (2)对流层折射的改正模型 1)霍普菲尔德(Hopfield)公式 2)萨斯塔莫宁(Saastamoinen)公式 3)勃兰克(Black)公式
2载波相位测量中的多路径误差多路径误差示意图消弱多路径误差的方法1选择合适的站址a测站应远离大面积平静地水面b测站不宜选择在山坡山谷和盆地中c测站应离开高层建筑物b接收机天线对于极化特性不同的反射信号应该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第四章 GPS定位的误差及消除
1 GPS测量误差的来源及分类 GPS测量是通过地面接收机设备接收卫星传送的信息 来确定地面点的三维坐标。测量结果的误差主要来源 于GPS卫星、卫星信号的传播过程和地面接收设备。在 高精度的GPS测量中(如地球动力学研究),还应注意 到与地球整体运动有关的地球潮汐、负荷潮及相对论 效应等地影响。
第二节 与卫星有关的误差
1 卫星星历误差 由星历所给出的卫星的空间位置与实际位置之差称为 卫星星历误差,即为星历精度。 (1)星历精度 1)广播星历(预报星历) 精度为20-30m。 2)精密星历(后处理星历) 1d解的精度为15-30cm,7d解的精度为5-15cm, 13d解的精度为3-5cm。
GPS测量的误差来源及其消除方法
GPS测量的误差来源及其消除方法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是一种全球定位技术,通过接收卫星信号来确定地理位置的方法。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经常会遇到GPS测量的误差。
这些误差来自于不同的因素,包括大气层延迟、多径效应、钟差等。
为了提高GPS测量的准确性,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方法来消除这些误差。
首先,我们来看看大气层延迟。
大气层延迟是由于GPS信号在穿越大气层时,受到大气分子的散射和折射影响而产生的延迟。
这种延迟会导致测量结果有一定误差。
为了消除大气层延迟的影响,科学家们发展出了一种称为差分GPS的方法。
差分GPS通过同时观测一个已知位置的基准站和待测站点的GPS信号,利用两者之间的差异来消除大气层延迟的影响。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提高GPS测量的准确性。
除了大气层延迟,多径效应也是导致GPS测量误差的重要因素之一。
多径效应是指GPS信号在传播过程中,经过物体的反射导致多个信号到达接收器,使接收器无法准确确定信号的传播路径。
为了克服多径效应,信号处理技术被广泛应用于GPS测量中。
这些技术包括滤波算法、波束形成和合成孔径雷达等。
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减小多径效应对GPS测量的影响,提高定位的准确性。
此外,钟差也是导致GPS测量误差的一个重要因素。
GPS系统中的卫星钟的时间并非完全精确,存在着一定的误差。
这种误差会导致卫星信号的传播时间不准确,进而影响到GPS测量的准确性。
为了消除钟差的影响,常用的方法是使用差分测量技术。
差分测量技术通过同时测量一个已知位置的基准站和待测站点的GPS信号,并对两者的测量结果进行差分处理,从而消除钟差的影响。
除了上述方法,还有其他一些方法可以用来消除GPS测量的误差。
例如,通过增加观测站点的数量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多个观测站点可以提供更多的测量数据,从而减小误差的影响。
此外,改进GPS接收器的硬件和软件也可以有效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改进后的接收器可以提供更准确的测量结果,并且具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
GPS定位误差的产生原因分析与减小方法
GPS定位误差的产生原因分析与减小方法导言全球定位系统(GPS)已成为现代社会中广泛应用于导航、地理测量和定位等领域的重要技术。
然而,在使用GPS时,我们常会遇到定位误差的问题。
本文将分析GPS定位误差产生的原因,并探讨减小定位误差的方法。
一、多普勒效应引起的频率偏移误差GPS定位是通过接收来自卫星的信号并测量其到达时间来确定位置的。
然而,卫星和接收器之间的运动会引起多普勒效应,导致接收器测量的信号频率偏离真实频率。
这会导致接收器估计的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存在误差。
为了减小多普勒效应带来的误差,可以采用快速信号处理算法和精确的频率模型来纠正频率偏移。
二、大气延迟引起的距离误差GPS信号在穿过大气层时会受到大气延迟的影响,从而导致接收器估计的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存在偏差。
大气延迟主要由电离层延迟和对流层延迟组成。
为了减小大气延迟带来的误差,可以通过使用多频信号进行差分定位、引入大气误差模型进行修正以及使用增强的大气改正模型来提高定位精度。
三、钟差引起的时间误差卫星和接收器的时钟不可能完全同步,这会导致接收器估计的时间与实际时间之间存在差异。
这个差异会引起接收器估计的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的误差。
为了减小时钟差带来的误差,可以使用差分定位技术来修正时间误差,并利用接收器内部的时间校准机制来提高时钟的准确性。
四、多径效应引起的信号衰减误差当GPS信号在传播过程中发生反射或折射时,会产生多径效应,导致接收器接收到的信号变弱或出现多个传播路径,从而影响定位精度。
为了减小多径效应带来的误差,可以采用抗多径干扰技术,如采用天线阵列、时延估计和信号处理算法等来抑制多径干扰。
五、精度限制引起的测量误差GPS接收器自身的精度限制也会导致定位误差。
接收器的硬件设计和信号处理算法的精度限制都会影响最终的定位精度。
为了减小精度限制带来的误差,可以采用高精度的接收器硬件设计和先进的信号处理算法,以提高定位的准确性。
六、综合多种减小误差方法为了进一步提高GPS定位的精度,可以综合应用上述减小误差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PS 卫星定位的误差来源分析GPS是一个庞大的系统(由GPS卫星、用户和地面的监控站三部分组成 ,GPS 测量是通过地面接收设备接收卫星传送来的信息,计算同一时刻地面接收设备到多颗卫星之间的伪距离,采用空间距离后方交会方法,来确定地面点的三维坐标。
误差的组成也很复杂:根据不同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 误差的分类各有不同。
通常是按误差的性质将其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两类;而从误差的来源又可以将其分为与GPS卫星有关的误差、与GPS卫星信号传播有关的误差和与GPS信号接收机有关的误差。
此篇文章主要论述除钟差、电离层、对流层、多路径效应以外的GPS卫星定位的误差来源。
在高精度的GPS测量中,还应注意到与地球整体运动有关的地球潮汐、负荷潮及相对论效应等影响。
1、与GPS卫星有关的误差(1)卫星星历误差由星历所给出的卫星在空间的位置与实际位置之差称为卫星星历误差。
卫星星历分为广播星历和精密星历。
广播星历是通过GPS卫星发送的一种预报星历。
因为我们不能充分了解卫星上存在的各种摄动因素,所以预报星历钟存在较大的误差。
精密星历是根据实测资料进行拟合处理而得出的。
它需要在一些已知精密位置的点上跟踪卫星来计算观测瞬间的卫星真是位置,从而获得准确可靠的精密星历。
(2)相对论效应相对论效应是由于卫星钟和接收机钟所处的状态(运动速度和重力位不同而引起卫星钟和接收机钟之间产生相对钟误差的现象。
在广义和狭义相对论的综合影响下,钟安放在卫星上比安放在地面上要快,为消除这一影响,一般将卫星钟的标准频率减小4.5×10-3Hz。
(3)美国的SA 政策和AS 政策美国军方为限制非特许用户利用GPS 进行高精度定位, 采用了降低系统精度的政策: SA ( Select iv e Availability 政策和AS( Anti - Spoofing 政策。
SA 政策即选择可用性技术, 通过ε( dither 和δ( epsilon 两种技术实现。
ε技术是通过人为干扰卫星星历数据, 降低GPS 数据传播的轨道参数精度, 从而达到降低利用C / A码进行实时单点定位精度的目的; δ技术则是对GPS 卫星的基准信号人为地引入一个高频抖动信号, 使GPS 卫星频率10. 23 MHz 加以改变, 导致定位产生干扰误差。
采取上述措施后未经授权的用户使用全球定位系统的定位精度被降低为平面位±100 m, 高程±156 m, 速度±0. 3 m/ s, 时间±340ns。
上述误差置信度为95% 。
美国政府已宣布于2005 年5 月1 日子夜取消SA 政策。
AS 政策即反电子欺骗技术, 其目的是为了在和平时期保护其P 码, 战时防止敌方对精密导航定位作用的P 码进行电子干扰。
由于SA对每个卫星附加的偏差不同, 而且同一卫星的不同时段偏差的值也不同, 因此SA 偏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很大。
2、与GPS卫星信号传播有关的误差(1)周跳接收机由于某种原因( 如卫星信号被挡住对卫星短时间失去跟踪, 致使相位变化无法测出,称为失周或失锁,也称为周跳产生周跳的原因有:卫星信号被天线附近的地形地物短时间遮挡;多路径误差、电离层活动加剧、对流层延迟影响;动态测量时, 由于载体运动速度太快或天线倾斜使信号丢失;GPS 接收机质量不佳等。
(2)太阳光压太阳光压对GPS 卫星产生摄动加速度。
太阳光压对卫星产生摄动以影响卫星的轨道, 它是精密定位的主要误差源。
目前太阳光压改正模型有: 标准光压模型、多项式光压模型和ROCK4 光压摄动模型。
3、GPS信号接收机有关的误差(1)噪声误差噪声误差是由PRN( 伪随机噪声码, Pseudo Ran2domNoise 的噪声误差和接收机噪声误差构成。
接收机噪声主要由天线噪声、传输线噪声、接收机内部噪声三部分组成。
GPS 测量的主要观测量是卫星信号从卫星到接收机的时间延迟, 为了测量时间延迟, 要在接收机内复制测距码信号, 并通过接收机的时间延迟器进行相移, 使复制的码信号与接收到的相应码信号达到最大相关, 其必须的相移量, 便是卫星发射的码信号到达接收机天线的传播时间。
卫星发射码与接收机内复制的相应测距码之间的相位差, 通常其大小约为码元宽度的1% 。
根据相位差与码元宽度的这种关系, 我们可初步估计各种波长的信号的观测精度。
对C/A 码而言, 码元宽度为293m, 所以其观测精度约为2. 9m;P码的码元宽度为29. 3m, 其观测精度约为0. 29m。
由于载波的波长远小于码的波长, 因此在分辨率相同的情况下, 载波相位的观测精度比码相位的观测精度要高得多。
对L1 载波( 波长为19.03cm 而言观测, 误差约为2.0mm; L2 载波( 波长为24.42cm 的观测误差约为2.5mm。
因此P码和载波相位的观测精度比C/A码要高得多, 双频接收机的观测精度要高于单频接收机的观测精度。
同时,由于不同的接收设备, 其接收机噪声误差也不尽相同, 主要是由于它们的天线噪声、传输线噪声、接收机内部噪声各不相同。
因此接收设备的性能也是影响观测精度的一个方面。
(2)卫星轨道偏差该偏差指卫星星历给出的卫星空间位置与卫星实际位置间的偏差。
由于卫星星历是GPS 定位的主要数据依据, 卫星在运行中要受到多种摄动力的影响, 而地面监测站及主控站又难以精确测定其对每一个卫星的作用力, 因此主控站( 和监控站不能精确测定并给出每一个卫星的瞬时轨道信息, 由此形成卫星轨道偏差。
目前有效的方法是采用由美国国家大地测量局(NGS 提供的精密星历, 同时采用不断改进的定轨技术及摄动力模型和同步观测值求差来降低或消除这一误差。
(3)接收机位置误差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与标石中心位置的误差叫接收机位置误差。
包括天线的整平对中误差、天线高误差。
在精密定位时,要仔细操作,来尽量减少这种误差影响。
在变形监测中,应采用有强制对中装置的观测墩。
为减少这种误差,此项误差可通过严格检验校对天线的对中整平设备、采取适当的防风措施等。
(4)天线相位中心位置偏差在GPS测量中,观测值都是以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位置为准的,天线的相位中心与其几何中心在理论上保持一致。
实际上天线的相位中心随着信号输入的强度和方向不同有所变化,即观测时相位中心的瞬时位置与理论上的相位中心有所不同,这种差别叫天线相位中心的位置偏差。
这种偏差的影响可达数毫米至厘米,而如何减少相位中心的偏移是天线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若使用同一类天线,在相距不远的两个或多个测站同步观测同一组卫星, 可通过观测值求差来减弱相位偏移的影响。
但这时各测站的天线均应按天线附有的方位标进行定向,使之根据罗盘指向磁北极。
同时使用性能好的天线,(如扼流圈天线,以求尽可能的减少相位中心位置偏差带来的误差。
接收机天线的几何中心相对于测站标石中心的位置偏差即为接收机位置误差,主要指天线的整平和对中误差及天线高量取误差。
此项误差可通过严格检验校对天线的对中整平设备、采取适当的防风措施等。
4、其它误差(1)地球自转的影响及修正算法地球自转的影响。
GPS采用的是协议地球系,若某一时刻卫星从瞬时空间位置向地面发射信号, 当地面接收机接收到卫星信号时, 与地球固连的协议坐标系相对于卫星发生瞬间位置已发生了旋转( 绕Z轴旋转。
这样接收到的信号会有时间延迟,延迟大小与地球自转速度有关。
GPS信号的空间传播时间约为0.067s左右,由于地球的自转造成的,GPS信号发送时与到达接收机时卫星轨道差为:式中ω是地球自转角速度,位置偏差导致的站星距离差为:(2)地球潮汐的误差地球潮汐的影响,地球并非刚体, 在太阳和月球的万有引力作用下, 固体地球会产生周期性形变, 这种现象被称为地球固体潮。
地球固体潮可使地面点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移达在高精度单点定位和中长距离相对定位中不可忽略此项影响。
(3)人为误差误差大多与人为因素有关, 由于它对观测结果的影响很大, 所以我们应时刻注意避免此类误差出现。
用户的人为误差, 包括大地基准点的选取及对仪器的操作规程的掌握程度( 仪器安置误差, 对中、整平、天线方位的定向等 , 量测天线高度的误差等。
接收机软件和硬件引起的误差, 要求出测前要检校仪器。
主控站和监控站由于人为的或计算机错误引起的误差, 由这类误差( 或者称为错误引起的误差可以由1m到几百公里, 其严重后果可想而知。
美国随时可能启用的AS ( 反电子欺骗, AntiSpoofing 技术。
AS 技术是P 码经过译密技术处理变为Y码, 由P码与高度机密的W码模2和形成Y码。
AS 和SA 是两个独立的干扰GPS 测量精度的技术。
其它电磁波的影响包括接收机天线附近地区的电磁波的干扰( 高压电线, 发射台等等。
(4)卫星的空间位置和能见度所引起的误差卫星的空间位置和能见度也是影响观测精度的一个重要方面。
卫星的空间位置, 我们用PDOP( 空间位置精度因子, Position Dilution of Precision 来表示, 但通常都用几何精度因子GDOP(Geometric Dilution of Precision 来描述空间位置精度因子PDOP和时间误差TDOP( 接收机钟差精度因子, Time Dilution ofPrecision 的综合影响的精度因子。
计算方法是:GDOP= [ ( PDOP 2+ (TDOP 2] 1/ 2GPS 绝对定位的误差与精度因子(DOP 的大小成正比。
既然精度因子的数值与所测卫星的几何分布图形有关, 那么何种分布的图形比较适宜, 就成了人们研究的中心问题。
经分析研究表明: 当观测站与4颗观测卫星所构成的六面体体积越大时, 所测卫星在空间的分布范围也越大, 而这时的GDOP 值越小,观测的精度也越好; 但是为了降低大气折射对观测精度的影响, 通常都要先限制观测卫星的高度角( 上述大气折射对观测精度的影响。
当所测卫星在空间的分布范围越大, GDOP 值越小;当所测卫星在空间的分布范围越小, 则GDOP 值越大。
当GDOP值越小,则观测效果就越显著。
因此可参照GDOP值的大小, 决定观测效果的好坏, 同时决定是否采用此点位或此观测值。
但是光有好的GDOP(GDOP值较小而没有好的能见度, 也是没有用的。
因此观测站周围屏障物的高度角应小于15b。
5、结束语GPS 定位是采用空间测距后方交会原理来定位的。
定位过程中由于各种误差的影响, 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必须严格按照测量规程要求进行操作, 尽量减小和降低各项误差, 提高定位精度。
在GPS 接收机满足精度要求的前提下, 定位主要误差源是多路径效应、周跳和点位的对中误差。
电离层延迟和对流层延迟主要对基线测量两点间的高差产生影响, 两点间高差愈大影响也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