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战战争分析讲课讲稿

合集下载

易中天品三国之官渡之战

易中天品三国之官渡之战

易中天品三国之官渡之战这是一次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大决战,这是一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这又是一个让人思考、发人深省的历史事件。

袁绍人多势众,曹操兵少将寡,然而曹操的军队却以一当十,大败袁绍。

那么曹操是如何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呢?这一场战争的过程究竟怎样?敬请关注《易中天品三国之一决雌雄》!从公元190年到公元200年,经过近十年的诸侯混战,形成了势力最强的两大集团,这就是曹操集团和袁绍集团。

袁绍获得了翼州、青州、并州、幽州四州的土地,雄居北方;曹操的势力西达关中,东到兖州、豫州、徐州,控制了黄河以南、淮汉以北的大部分地区,与袁绍形成了沿黄河下游南北对峙的局面。

此时,杨奉已灭,吕布已亡,袁术已死,张绣已降,孙策据守江东,刘表中立观望,局势变得十分明朗,那就是袁绍和曹操两雄不并立,必须一决雌雄。

当时,袁绍的实力远远胜过曹操,自然不甘屈居于曹操之下,于是袁绍决定进攻曹操,这就发生了历史上有名的“官渡之战”。

那么,兵力微弱的曹操是如何应对势力强大的袁绍的呢?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易中天品三国》之“一决雌雄”正在播出,敬请关注!易中天:我们今天讲官渡之战,战争是在建安五年二月正式打响的,一共分为四个阶段。

官渡之战的第一个阶段交锋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交锋阶段”,袁绍先发制人,建安五年二月,袁绍驻军黎阳,在黄河的北岸,派大将颜良攻打隔河的白马,同时派大将文丑进攻延津,主战场是在白马。

这个时候驻守白马的是刘延,刘延有三千人,这样打到建安五年四月的时候刘延顶不住了,给曹操写了一封鸡毛信求援,曹操也知道刘延顶不住,决定增援白马。

这个时候曹操的一个谋士叫做荀攸的就跟曹操说,咱不打白马,我们打延津,曹操马上就明白过来了,什么意思呢?声东击西,现在我不是白马吃紧吗?我们不打白马,我们军队从延津出发渡过黄河,做出一副要包抄袁绍后路的这样一个架势,袁绍一定会上当受骗,增援延津。

曹操马上采纳了荀攸的这个建议,率领一支部队大张旗鼓地向延津方向挺进。

官渡之战战争分析讲课讲稿

官渡之战战争分析讲课讲稿

官渡之战战争分析官渡之战战争分析内容摘要:本文主要介绍官渡之战的战争背景、战争原因,分析实力对比,描述战争过程,并用孙子兵法对官渡之战进行战争分析。

关键词:官渡之战孙子兵法战争分析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

一、战争背景东汉末年,列国纷争,战争不断。

虽然轰轰烈烈的“黄巾起义”最终被镇压下去了,但这次起义对汉朝统治者的腐朽统治以沉重打击,使早已风雨飘摇的东汉王朝分崩离析、名存实亡。

在镇压“黄巾起义”的名义下,全国各地的州郡官吏独揽军政大权、地主豪强纷纷自立门户,划分势力范围,形成了多方割据的情形。

他们早已不把东汉王朝放在眼里,为了领地和利益,发动一场又一场的兼并战争,使得国土内战乱不断,民不聊生,曹操曾自己写诗来描绘中原地区由于长期的战乱而造成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凄惨景象。

当时的割据势力:主要有河北的袁绍、河内的张杨、兖豫的曹操、徐州的吕布、扬州的袁术、江东的孙策、荆州的刘表、幽州的公孙瓒、南阳的张绣等。

形成群雄并起的局面,在这些割据势力的连年征战中,袁绍、曹操两大集团逐步壮大起来。

建安元年,曹操挟持魏献帝,开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历史,从此曹操掌握军政大权,不断壮大起来,先后攻灭了吕布、袁术等,或得了大片的领地。

二、战争原因建安四年,袁绍在长期交战后最终战胜公孙瓒,占据了幽州、青州等地,将河北地区尽收囊中。

因此,华北平原两个最大的军事集团就互相的感到了对方对自己统治的威胁,因此曹袁两大军事集团的大战不可避免的爆发了,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官渡之战。

三、分析实力对比公元199 年(建安四年),袁绍最终战胜公孙瓒,据幽州、冀州、青州、并州,尽有河北之地,意欲南向以争天下。

这样,华北最重要的两个政治军事集团,决战势所难免。

起初形势袁强曹弱。

袁绍已无后顾之忧,地广人众,可动员的兵力在十万以上。

曹操则是处于四战之地,除了北方的袁绍,关中诸将尚在观望,南边刘表、张绣不肯降服,东南孙策蠢蠢欲动,暂时依附的刘备也是貌合神离。

人教版2018-2019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 (2)ppt课件

人教版2018-2019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 (2)ppt课件
下)建议,出奇兵偷袭乌巢,放火焚烧袁绍的粮草,致使袁绍 军心动摇,纷纷溃散。曹操则全线出击,歼灭袁绍的主力。 最后,袁绍只带了800名残兵败将渡过黄河,逃回河北。
优质课件
袁 绍
10万人
乌巢
官渡 之战 3 、4 ຫໍສະໝຸດ 人曹 操优质课件官 渡 之 战
时间
公元200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袁绍和曹操
以少胜多
结果
优质课件
善于用人,不仅屈 尊出迎许攸,而且 兵多将广 ---骄傲轻敌 采纳了许攸的建议, 不习水战 派兵袭击袁军的囤 粮处,抓住战机发 孙、刘 动进攻。 袁绍 天时 骄傲轻敌,听不 地利 人少力弱 进正确意见 人和
曹操
赤壁之战 曹操
优质课件
三、三国鼎立的形成
1、魏、蜀、吴三国的建立 2、魏、蜀、吴三国经济的发展
优质课件
优质课件

刘 刘 刘

刘 赤壁
曹军
之战
孙、刘 孙 联军
优质课件
赤壁 之 战
时间
交战双方 公元208年 曹操和孙刘联军
战争特点
以少胜多
曹操失败 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结果
作用
优质课件
分 析 讨 论
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 而赤壁之战曹操又以多败于少。 你认为原因何在呢?能否说成 是天意?
官渡之战
220年,曹丕 自称皇帝, 国号魏,定 都洛阳。 魏
优质课件
蜀 221年,刘备称 帝,国号汉, 史称蜀汉,定 都成都。

222年,孙 权称王,国 号吴,定都 建业。
优质课件
政权名称
建国年代
创建者 (pī)
都城(今名)
魏 蜀
220年 221年

官渡之战课件

官渡之战课件





袁 绍 集 团 的 下 场
第一阶段袁绍就被曹操打了个出其 不意,并折了两员大将,可以说曹 操是初战告捷了。事实上却是如此 吗?
曹操的心思1
放弃延津和白马
曹操退守官渡的原因
袁绍自以为曹操打胜仗了却要退,是畏惧自己实力 的强大;而曹操真正的目的是想缩短战线。因为战 线太长不利于战斗中分散兵力去防守,在加上自己 的兵已经远远比袁绍的少,所以曹操情愿放弃白马 延津都要退守官渡。而此刻袁绍渡过了黄河,一直 开往官渡与曹操对峙着安营。这会轮到了曹操的补 给线缩短,而袁绍的补给线却拉长了。战事就这样 进入了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相持阶段
这个阶段双方在相持着,但技术含量却很高。
两军对峙
先说袁绍方面,他令军士筑起高垒,在高垒 上建起小楼居高临下放箭射向曹营,曹兵死 伤无数。曹操方面呢,曹操发明了投石车, 他利用投石车把石头抛向袁军,袁军也折兵 不小。这样相持了好几个月,双方都不分胜 负。
曹操的心思2
撤军
谋士们的意思 1、荀彧的第二阶段,曹袁双方相 持不下,各有损耗,军士疲乏。曹操 军的军粮也将要耗完了,在这种情况 下曹操还要撤军吗,还是继续顶下去? 继续打下去又有什么机遇给他呢?
第三阶段:转折阶段
刘备开溜 许攸叛逃
张郃反水
刘备开溜,袁绍失去了外援; 许攸叛逃,袁绍失去了智囊; 张郃反水,袁绍折了翅膀; 这三件事都可以证明袁绍大势已 去了。那接下来的结果又会怎样 呢?
第四阶段:决胜阶段
这个阶段就简单了,就是曹操按照 贾诩的建议,集中兵力进行反攻。 袁绍这边,军心已经动乱,一击即 溃。袁绍带着长子袁谭逃跑了,曹 操在官渡之战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谋建 杀建 溃建 呕建 杀安 ;安 ;安 血安 袁拾 十 九 而七 尚贰 年 年 死年 和年 , , ;五 袁九 袁 袁 月 熙月 谭 尚 , ;, 被 被 袁 公 曹 曹 绍 孙 操 操 发 康 所 击 病

三国鼎立之官渡之战 共77页PPT资料

三国鼎立之官渡之战 共77页PPT资料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人民
渴望早日结束战乱,过上和平
安定的生活。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
匈 奴
袁绍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曹操
曹操
刘璋
刘表
袁术
割据势力
主要的割据势力: 袁绍、袁术、吕布、张绣、曹操、刘备、孙
权、刘表、张鲁、刘璋等。
七年级历史第18课
少年英豪,占据 长江下游以东
轻时期的曹操任性好侠、放荡不羁 。
汉末校尉
公元184年,曹操于汉末黄巾起义时 显露头角,后被封为西园八校尉之一, 参与了天下诸侯讨伐董卓的战争。董卓 死后,曹操独自发展自身势力。
青州兵
公元192年,青州黄巾军连破兖州郡县。
曹操“设奇伏,昼夜会战”,终于将黄巾击 败。当年冬天,获降卒三十余万,人口百余万 。曹操收其精锐,组成军队,号青州兵。
袁本初英俊威武、礼贤下 士这给他带来了人才的优势。但 这只是袁绍表面上待人之举。他 外表宽容,内心猜忌,喜好谋略 而不能决断,有人才而不能用, 听到好的计谋而不能采纳,即使 得到人才又能怎么样呢!门下的 谋士们互相嫉妒、互相谋害,不 能齐心协力共事袁绍。
曹操的 曹操字孟德。出身低层官宦家庭。年
崛起
官 渡
之 宜奉天子以 战 令不臣
晋文公护送周天子回洛阳,则霸业成。
宜奉天子以令不臣
汉献帝逃亡过程中,远在 山东的曹操把他迎到河南许昌 ,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在 群雄中逐鹿中占据了政治优势 。
曹丞相
消灭 群雄
曹操以许昌为中心,经过多年的南征北战,先 后消灭吕布、袁术等割据势力,降张绣、逐刘 备,控制了兖州、豫州、徐州等地。
四世三公,占 据黄河以北

官渡之战分析

官渡之战分析

官渡之战分析第一篇:官渡之战分析官渡之战分析这是一次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大决战,这是一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这又是一个让人思考、发人深省的历史事件。

袁绍人多势众,曹操兵少将寡,然而曹操的军队却以一当十,大败袁绍。

那么曹操是如何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呢?这一场战争的过程究竟怎样?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虽然在各路诸侯的联合镇压之下失败了,但是东汉王朝的统治地位也摇摇欲坠,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各地州郡大吏独揽军政大权占据地盘,形成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转入争权夺利、互相兼并的长期战争,造成中原地区“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凄惨景象。

当时的割据势力,主要有河北的袁绍、河内的张杨、兖豫的曹操、徐州的吕布、扬州的袁术、江东的孙策、荆州的刘表、幽州的公孙瓒、南阳的张绣等。

形成群雄并起的局面,在这些割据势力的连年征战的过程中,华北地区,袁绍和曹操两大军事集团逐渐壮大起来。

建安四年,袁绍最终战胜公孙瓒,据幽州、冀州、青州、并州,尽有河北之地,意欲南向以争天下。

这样,华北最重要的两个政治军事集团,决战势所难免。

起初形势袁强曹弱。

袁绍已无后顾之忧,地广人众,可动员的兵力在十万以上。

曹操则是四面受敌,除了北方的袁绍,关中诸将尚在观望,南边刘表、张绣不肯降服,东南孙策蠢蠢欲动,暂时依附的刘备也是貌合神离。

尽管如此,当时的一些有识之士,包括曹操的谋士荀彧、郭嘉,还在张绣麾下的贾诩,以及凉州从事杨阜,在综合分析了曹、袁的优劣后,认为袁绍外宽内忌,好谋无决,他们都看好曹操,认为局势会向着有利于曹的方向变化。

建安三年,十一月,吕布被曹操消灭,建安四年六月,袁术病死,十一月张绣投降曹操。

刘表中立,孙策保守江东。

局势变得更加明朗。

总的来看,这场著名的战役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交锋阶段”,袁绍为争取主动,先发制人,驻军黎阳,派遣大将颜良文丑渡过黄河,颜良攻白马,文丑击延津。

曹操则采取声东击西的打法,率领大军急援延津,在达到迷惑袁绍的目的之后,关羽带领小队人马杀向白马,斩杀大将颜良,解白马之围。

官渡之战曹操击败袁绍的原因分析

官渡之战曹操击败袁绍的原因分析

官渡之战曹操击败袁绍的原因分析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争之一,发生于公元200年左右,曹操率领的东汉军队与袁绍率领的北方联军在官渡之地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

最终,曹操胜利了,袁绍败北。

那么,官渡之战曹操击败袁绍的原因是什么呢?首先,曹操在官渡之战前做了充分的准备。

曹操在战前隐匿兵力,埋伏在官渡地区的深处,等待时机。

而袁绍的军队则是轻敌,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忽视了曹操的实力。

曹操借助这一点,成功地发起了偷袭,并取得了胜利。

其次,曹操在官渡之战中有着出色的指挥能力和组织能力。

曹操派出徐晃等精锐部队攻打南门,同时又出击孟津,引诱袁绍的军队分兵出击。

曹操在战争中采用了分兵出击的策略,最终成功地分割了袁绍的军队,使其无法形成合力抵抗,进而取得了胜利。

第三,官渡之战曹操击败袁绍的原因还在于曹操军队战斗素质的高水平。

曹操领导的军队在战斗中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坚韧性。

曹操行军,可以连续十天不断,食不绝味。

在战斗中,曹操军队始终保持着高度的紧张和警惕性,在关键时刻如同钢铁般坚不可摧。

第四,曹操在官渡之战中的作战策略也值得一提。

曹操采取“秋风扫落叶”的战术,即从袁绍的军队中挑选出军魁袁尚,将其杀死,以此打击对袁军士气的影响。

曹操还采用了“暗渡陈仓”的计策,成功地绕过了关键的敌军防线,使其毫无准备地遭受了重创。

最后,曹操还借助了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

袁绍的军队已经疲惫不堪,而曹操的援军则从后方不断地积极支援。

同时,袁绍与众将之间的关系矛盾重重,也给曹操提供了可乘之机。

在外部因素的推动下,曹操成功地实现了进攻的目标。

综上所述,官渡之战曹操击败袁绍的原因较为复杂,包括了曹操自身的准备和能力、军队的素质、作战策略以及外部因素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这也说明,在战争中,准备充分、战斗素质高、作战策略得当以及掌握外部因素的变化趋势,是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

官渡之战ppt课件

官渡之战ppt课件
2
双方兵力分析
曹操
袁绍
当时大约 约12万人(内 3~4万人 骑军就2万人)
3
战前
袁绍久攻易京公孙瓒而不下,曹 操围困下邳吕布而难克,谁能 先一步解决眼前战事,谁就能 提前准备决战。
两人同时解决眼前战事
4


VS
曹操
5
开始
建安五年 (公元200年 )四月,袁 绍大军开始 自黎阳渡河 ,并以颜良 为先锋攻打 白马县。
13
14
——以弱胜强的千古传奇
1
吾知绍之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 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土地虽广,粮食虽丰,适 足以为吾奉也。
——曹操
我了解袁绍的为人,志向远大却缺少智慧,表面 严厉却胆小怕事,忌讳别人有才智自己又没有什 么威严,军队多却没有明确的组织,将领骄横却 没有统一的指挥,土地虽广,粮食虽多,那都是 给我准备的呀。
从这里渡河
6
解白马之围
曹操采纳荀攸 声东击西的作战方 案,佯攻延津,后 率轻军攻白马。关 羽斩颜良、诛文丑
7

初交锋曹操ຫໍສະໝຸດ 袁绍损五六千损一万
8
相持
袁军初战失利,但兵力仍占优势。 七月,进军阳武(今河南中牟北),准
备南下进攻许昌。 八月,袁军主力接近官渡,依沙堆立营
,东西宽约数十里,曹操也立营与袁 军对峙。 九月,曹军一度出击,与袁军交战不利 ,退回营垒坚守。
9
发明
袁绍构筑楼橹, 堆土如山,用箭 俯射曹营。
曹操发明了重 型投石车。 10
许子远来了。
夜袭乌巢
11
胜利
张郃、高览二将向曹军请降。 后曹军顺利占领袁军大营。
曹操下令坑杀七万俘虏。

官渡之战课件

官渡之战课件

官 渡 之 战
公元200年
袁绍
十万人
夜袭乌巢,烧 毁袁军粮草


三四 万人
以少胜多
官渡之战
地点: 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
时间:
参战方: 结果:
东汉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
袁绍军;曹操军 曹操获胜
参战方兵力: 袁绍 约110000人 参战方兵力: 曹操 20000人 伤亡情况: 战争时间: 战争影响: 袁绍约100000人;曹操约8000人 一年 曹操奠定统一北方的基础 主要指挥官: 袁绍;曹操
官渡之战
建安三年(198年)袁绍击败公孙瓒,占有青、 幽、冀、并四州之地。建安元年曹操把汉献帝 挟持到许县,形成“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局面, 取得政治上的优势。建安二年(197年)春, 袁术在寿春(今安徽寿县)称帝。曹操即以 “奉天子以令不臣”为名,进讨袁术并将其消 灭。接着又消灭了吕布,利用张杨部内讧取得 河内郡。从此曹操势力西达关中,东到兖、豫、 徐州,控制了黄河以南,淮、汉以北大部地区, 从而与袁绍形成沿黄河下游南北对峙的局面。 袁绍的兵力在当时远远胜过曹操,自然不甘屈 居于曹操之下,他决心同曹操一决雌雄。建安 四年(199年)六月,袁绍挑选精兵10万,战 马万匹,企图南下进攻许都,官渡之战的序幕 由此拉开。
1、政治上,曹操把汉献帝劫持到许昌,“挟天子以令诸 侯”,取得政治优势;广招人才。 2、经济上,实行屯田,奖励农耕,解决军粮问题,还使 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3、军事上,200年,在官渡之战打败袁绍,为统一北方 奠定基础。
官渡之战结果次要原因:
1. 袁绍与曹操在白马相持时,袁绍下令筑起箭塔,连日向曹操营寨射箭,使曹 操军心动摇。其后,刘晔献上霹雳车之计,大破袁绍弓弩兵,使曹操在官渡得 到据守之地。 2. 曹操于黎阳与袁绍相持,本欲还兵再作打算,荀攸献计:「今兵少不敌,分 其势乃可。公到延津,若将渡兵向其后者,绍必西应之,然后轻兵袭白马,掩 其不备,颜良可擒也。」曹操依计行事,果然大破袁军,斩杀颜良。 3. 建安五年八月始,两军再次相持于官渡,双方互有胜负。其后曹操军中缺粮, 适逢袁绍谋士许攸与营中将士不和,投奔曹操。许攸献计烧袁绍军粮,使袁绍 不战自败。 4.曹操曾经在交战之时想过放弃,写信给许都的荀彧。而荀彧却提醒了曹操: “在战争双方都疲惫不堪时,谁后退谁被动,谁放弃谁灭亡。战机就在这时出 现。”最后帮助曹操寻回信心,继续坚持。 曹操能接纳能人之言,取得最终的胜利,这全在于用人之道。我们可以细分来 看: 刘晔、荀攸、许攸皆是人才,献上计谋,有化险为夷之功;荀彧则具备长 远的战略眼光,能够鼓励和帮助曹操在关键时期坚持战斗,这是更高层次的人 才。由此观之,人才的妥善任用应该可说是“一计敌万人”。至于曹操,他是 一个懂得运用人才的人才,能接纳他人之言,故袁绍兵多也不足为惧,正所谓 兵不在多,在乎能否调遣。

以官渡之战文化宣讲

以官渡之战文化宣讲

以官渡之战文化宣讲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

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

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建安三年(198年),袁绍击败公孙瓒,有青、幽、冀并四州之地。

建安元年,曹操把汉献帝挟持到许昌,形成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局面,取得政治。

上的优势。

建安二年(197年)春,袁术在寿春(今安徽寿县)称帝。

曹操即以奉天子以令不臣为名,进讨袁术并将其消灭。

接着又消灭了吕布,利用张杨部内讧取得河内郡。

从此曹操势力西达关中,东到兖、豫、徐州,控制了黄河以南,淮、汉以北大部地区,从而与袁绍形成沿黄河下游南北对峙的局面。

袁绍的兵力在当时远远胜过曹操,自然不屈居于曹操之下,他决心同曹操一决雌雄。

建安四年(199年)六月,袁绍挑选精兵10万,战马万匹,企图南下进攻许昌,官渡之战的序幕由此拉开。

汉建安五年(200),曹操统军在官渡(今河南中牟境)地区击败袁绍军队进攻的一次决战。

东汉末年,豪强拥兵割据,逐鹿中原。

时袁绍拥有冀、青幽、并四州,自恃兵多粮足,图谋相机消灭仅据兖、豫二州的曹操。

建安五年一月,袁绍率精兵10万南下。

在此之前,曹操为避免腹背受敌,已先击溃与袁绍联合的刘备,并进驻易守难攻的官渡。

四月,曹操以声栖之计,于白马(今河南滑县境)击斩袁将颜良,败袁军。

袁绍初战失利,锐气受挫,改分兵进击为结营紧逼。

两军对垒于官渡,相持数月。

间曹操因兵疲粮缺,一度欲回守许昌(今河南许昌东)。

谋士荀彧认为,曹军以弱敌强,此时退兵必为所乘;反之,袁辉轻敌,内部不和,相持既久必将有变,正可出奇制胜。

曹操纳其言,派兵袭烧袁军粮车;又亲率精锐5000奔袭袁军乌巢(今河南境)粮囤,全歼袁军,烧毁全部囤粮。

消息传来,袁绍所部军心动摇,纷纷溃散投降。

曹操乘机全线出击,歼敌7万余,袁绍父子仅率800余骑北逃。

官渡之战.ppt

官渡之战.ppt

双方兵力分析
曹操
袁绍
当时大约 3~4万人
约12万人(内 骑军就2万人)
战前
袁绍久攻易京公孙瓒而不下,曹 操围困下邳吕布而难克,谁能 先一步解决眼前战事,谁就能 提前准备决战。
两人同时解决眼前战事
袁 绍
VS
曹操
开始
建安五年 (公元200年 )四月,袁 绍大军开始 自黎阳渡河 ,并以颜良 为先锋攻打 白马县。
发明
袁绍构筑楼橹, 堆土如山,用箭 俯射曹营。
曹操发明了重 型投石车。
夜袭乌巢
许子远来了。
胜利
张郃、高览二将向曹军请降。 后曹军顺利占领袁军大营。
曹操下令坑杀七万俘虏。
评价
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双方强弱 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 而战胜”的著名战例之一。战争的胜 负取决于双方政治、军事、经济等多 方面的条件,但首当其冲的是双方军 事实力的较量。曹操在官渡之战中, 实力明显不如袁绍,但他却以少击众 、以劣势对优势并最终大获全胜,其 取胜之道是值得后人很好地深思的。
从这里渡河
解白马之围
曹操采纳荀攸 声东击西的作战方 案,佯攻延津,后 率轻军攻白马。关 羽斩颜良、诛文丑 。
初交锋 曹操 袁绍
损五六千
损一万
相持
袁军初战失利,但兵力仍占优势。 七月,进军阳武(今河南中牟北),准 备南下进攻许昌。 八月,袁军主力接近官渡,依沙堆立营 ,东西宽约数十里,曹操也立营与袁 军对峙。 九月,曹军一度出击,与袁军交战不利 知绍之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 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土地虽广,粮食虽丰,适 足以为吾奉也。 ——曹操
我了解袁绍的为人,志向远大却缺少智慧,表面 严厉却胆小怕事,忌讳别人有才智自己又没有什 么威严,军队多却没有明确的组织,将领骄横却 没有统一的指挥,土地虽广,粮食虽多,那都是 给我准备的呀。

官渡之战分析

官渡之战分析

官渡之战分析刘晔、荀攸、许攸皆是人才,献上计谋,有化险为夷之功;荀彧则具备长远的战略眼光,能够鼓励和帮助曹操在关键时期坚持战斗,这是更高层次的人才。

由此观之,人才的妥善任用应该可说是“一计敌万人”。

至于曹操,他是一个懂得运用人才的人才,能接纳他人之言。

而袁绍呢,刚愎自用,自以为是,本来一场实力悬殊的战役,一场必赢得战役,却最终以八百骑狼狈逃回,故袁绍兵多也不足为惧,正所谓兵不在多,在乎能否调遣。

能屈能伸,广揽贤才,当机立断,这些袁绍到死都没有想明白的东西,全部体现在了曹操的身上,正是这些东西,这种大将风度,让曹操笑到了最后。

在当今社会,官渡之战的意义,还在于我们从中学到的,对现代企业文化的理解和启迪。

一、骄兵必败,哀兵必胜。

一方占据绝对优势,开始势如破竹,后来经过形势演变,双方的优劣态势急转而变,原因何在?在于一方骄兵,一方哀兵。

在最先的相持中一方因为有优势,有战绩,结果主帅大意骄傲,甚至一意孤行,进而将帅离心离德,兵将疏于防范,战斗力大减。

而另一方因为前期失利,或劣势地位明显,必须背水一战,凝聚力逐渐递增,进而群策群力,一心抗敌,士气大涨,同仇敌忾。

袁绍瞧不起曹操的几万人马,骄傲气焰无限膨胀,致使自己不纳忠言以致失败。

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其意义非凡,用意深远。

官渡之战提醒我们无论何时何地,也要胜不骄败不馁。

企业文化也应如此,要去强调忧患意识、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应着力打造一支具有这样三种意识的团队,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在企业中形成具有这三种意识的氛围,如此我们的企业,我们的团队才能无往而不胜。

二、决策者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开门纳谏,进谏者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注意方式方法,这是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

关键时刻,一旁有谋臣提醒主帅危机已经来临,但冥冥之中像是有第三只手挡住了主帅的眼睛,这是人性,还是这娑婆世界的必然,我们不得而知。

看袁绍,他简直可以称得上愚蠢至极,该听的都不听,不该听的都听了,当形成属下相互倾轧这个局面时,决策者就应该反思,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是不是自己耳根软,视线被蒙蔽等等。

官渡之战历史讲解

官渡之战历史讲解

官渡之战历史讲解
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发生在公元208年。

当时董卓的垂死挣扎引发了大乱,曹操抓住了这个机会,率领他的军队进攻袁绍。

在这场战役中,曹操的部队精心筹划并迅速行动,先后攻占了濮阳和孟津等重要城市,夺取了袁绍的粮草。

然而,袁绍的大将颜良、文丑等人在官渡交战,曹操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此后,曹操紧急调动援军并展开反击,在屯田的战略指导下,最终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官渡之战有几个重要的历史意义。

首先,它标志着曹操取得了对北方的控制权,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

其次,曹操在这场战役中展现了出色的军事才能和策略,奠定了他日后称霸北方的基础。

最后,官渡之战也证明了屯田战略的重要性,使曹操能够在战场上保持持久作战能力。

总的来说,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战役,对于曹操的崛起和中国北方政权格局的重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场战役也成为研究中国古代战争策略和军事思想的重要案例之一。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官渡之战战争分析官渡之战战争分析内容摘要:本文主要介绍官渡之战的战争背景、战争原因,分析实力对比,描述战争过程,并用孙子兵法对官渡之战进行战争分析。

关键词:官渡之战孙子兵法战争分析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

一、战争背景东汉末年,列国纷争,战争不断。

虽然轰轰烈烈的“黄巾起义”最终被镇压下去了,但这次起义对汉朝统治者的腐朽统治以沉重打击,使早已风雨飘摇的东汉王朝分崩离析、名存实亡。

在镇压“黄巾起义”的名义下,全国各地的州郡官吏独揽军政大权、地主豪强纷纷自立门户,划分势力范围,形成了多方割据的情形。

他们早已不把东汉王朝放在眼里,为了领地和利益,发动一场又一场的兼并战争,使得国土内战乱不断,民不聊生,曹操曾自己写诗来描绘中原地区由于长期的战乱而造成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凄惨景象。

当时的割据势力:主要有河北的袁绍、河内的张杨、兖豫的曹操、徐州的吕布、扬州的袁术、江东的孙策、荆州的刘表、幽州的公孙瓒、南阳的张绣等。

形成群雄并起的局面,在这些割据势力的连年征战中,袁绍、曹操两大集团逐步壮大起来。

建安元年,曹操挟持魏献帝,开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历史,从此曹操掌握军政大权,不断壮大起来,先后攻灭了吕布、袁术等,或得了大片的领地。

二、战争原因建安四年,袁绍在长期交战后最终战胜公孙瓒,占据了幽州、青州等地,将河北地区尽收囊中。

因此,华北平原两个最大的军事集团就互相的感到了对方对自己统治的威胁,因此曹袁两大军事集团的大战不可避免的爆发了,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官渡之战。

三、分析实力对比公元199 年(建安四年),袁绍最终战胜公孙瓒,据幽州、冀州、青州、并州,尽有河北之地,意欲南向以争天下。

这样,华北最重要的两个政治军事集团,决战势所难免。

起初形势袁强曹弱。

袁绍已无后顾之忧,地广人众,可动员的兵力在十万以上。

曹操则是处于四战之地,除了北方的袁绍,关中诸将尚在观望,南边刘表、张绣不肯降服,东南孙策蠢蠢欲动,暂时依附的刘备也是貌合神离。

尽管如此,当时的一些有识之士,包括曹操的谋士荀彧、郭嘉,还在张绣麾下的贾诩,以及凉州从事杨阜,在综合分析了曹、袁的优劣后,认为袁绍外宽内忌,好谋无决,他们都看好曹操,认为局势会向着有利于曹的方向变化。

四、战争过程和战争分析1、前期公元199 年(建安四年)六月,袁绍挑选精兵十万,战马万匹,企图南下进攻许都,官渡之战的序幕由此拉开。

曹操根据他对袁绍的了解,认为袁绍志大才疏,胆略不足,刻薄寡恩,刚愎自用,兵多而指挥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于是决定以所能集中的数万兵力抗击袁绍的进攻。

为争取战略上的主动,他作出如下部署:1: 派臧霸率精兵自琅玡入青州,占领齐、北海、东安等地,牵制袁绍,巩固右翼,防止袁军从东面袭击许都;2: 曹操率兵进据冀州黎阳,3: 令于禁率步骑二千屯守黄河南岸的重要渡口延津,协助扼守白马的东郡太守刘延,阻滞袁军渡河和长驱南下;4: 以主力在官渡一带筑垒固守,以阻挡袁绍从正面进攻;5: 派人镇抚关中,拉拢凉州,以稳定翼侧。

从以上部署看,曹操所采取的战略方针,不是分兵把守黄河南岸,而是集中兵力,扼守要隘,重点设防,以逸待劳,后发制人。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对孙子兵法第一篇《始计篇》的应用。

《始计篇》讲的是庙算,即出兵前在庙堂上比较敌我的各种条件,估算战事胜负的可能性,并制订作战计划。

《始计篇》也简称《计篇》,是《孙子兵法》的第一篇,“计” 本义是计算、估计,在这里指战前的战略谋划。

作为《孙子兵法》的首篇,在一定程度可以视为孙子卓越军事思想的高度浓缩和精辟概括,它从宏观上对决定战争胜负的政治、军事等各项基本条件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并对战争的发展进程和最终结局进行预测,尤其强调用兵前的周密谋划对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

其中,“慎战”是孙子指导战争实践的基本主张,“五事七计”是他用以预测战争胜负的基本要素,“兵者,诡道也”则指出了用兵的要领,运用智谋。

“慎战”、“五事七计”、“诡道十二术”等都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战略概念,属“庙算”的具体内容。

公元199 年十二月,当曹操正部署对袁绍作战时,刘备起兵反曹,占领下邳,屯据沛县。

刘备军增至数万人,并与袁绍联系,打算合力攻曹。

曹操为保持许昌与青、兖二州的联系,避免两面作战,于次年二月亲自率精兵东击刘备,迅速占领沛县,转而进攻下邳,迫降关羽。

刘备全军溃败,只身逃往河北投奔袁绍。

当曹、刘作战正酣之时,袁绍谋士田丰建议袁绍“举军而袭其后”,但袁绍以幼子有病为辞拒绝采纳,致使曹操从容击败刘备回军官渡。

公元200 年正月,袁绍派陈琳书写檄文并发布,檄文中把曹操骂得无法忍受。

二月进军黎阳,企图渡河寻求与曹军主力决战。

他首先派颜良进攻白马的东郡太守刘延,企图夺取黄河南岸要点,以保障主力渡河。

四月,曹操为争取主动,求得初战的胜利,亲自率兵北上解救白马之围。

此时谋士荀攸认为袁绍兵多,建议声东击西,分散其兵力,先引兵至延津,伪装渡河攻袁绍后方,使袁绍分兵向西,然后遣轻骑迅速袭击进攻白马的袁军,攻其不备,定可击败颜良。

曹操采纳了这一建议,袁绍果然分兵延津。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对孙子兵法虚实篇的应用。

《虚实》篇主要论述指挥作战如何争取主动权,主动灵活地打击敌人。

孙子认为,要取得主动,就要善于诱敌以利,调动敌军而不被敌军所调动,就要善于了解敌情和隐瞒我军的意图、行动和用兵规律。

如能做到这些,就能掌握主动,集中我军兵力,分散敌军兵力; 利用敌军的弱点和错误,以众击寡,避实击虚,因敌而制胜。

曹操乃乘机率轻骑,派张辽、关羽为前锋,急趋白马。

关羽迅速迫近颜良军,冲进万军之中杀死颜良并斩首而还,袁军溃败。

曹操解了白马之围后,迁徙白马的百姓沿黄河向西撤退。

袁绍率军渡河追击,军至延津南,派大将文丑与刘备继续率兵追击曹军,曹操当时只有骑兵六百,驻于南阪下,而袁军达五六千骑,尚有步兵在后跟进。

曹操令士卒解鞍放马,并故意将辎重丢弃道旁。

袁军一见果然中计,纷纷争抢财物。

曹操突然发起攻击,终于击败袁军,杀了文丑,顺利退回官渡。

颜良、文丑都是河北名将,却被一战而斩,袁绍军队的锐气被挫伤。

这里同样体现了《虚实篇》中,能掌握主动,集中我军兵力,分散敌军兵力; 利用敌军的弱点和错误,以众击寡,避实击虚,因敌而制胜2、相持袁军初战失利,但兵力仍占优势。

七月,进军阳武,准备南下进攻许昌。

八月,袁军主力接近官渡,依沙堆立营,东西宽约数十里,曹操也立营与袁军对峙。

九月,曹军一度出击,与袁军交战不利,退回营垒坚守。

袁绍构筑楼橹,堆土如山,用箭俯射曹营。

曹军制作了一种抛石装置的霹雳车,发石击毁了袁军所筑的楼橹。

袁军又掘地道进攻,曹军也在营内掘长堑相抵抗,粉碎了袁军的计策。

双方相持三个月,曹操外境困难,前方兵少粮缺,士卒疲乏,后方也不稳固,曹操几乎失去坚守的信心,一日见运粮士兵疲于奔命,于心不忍,不禁脱口而出,“却十五日为汝破绍,不复劳汝矣!”曹操写信给荀彧,商议要退守许都,荀彧回信说:“袁绍将主力集结于官渡,想要与公决胜负。

公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制,必为所乘,这是决定天下大势的关键所在。

当年楚、汉在荥阳、成皋之间,刘邦、项羽没有人肯先退一步,以为先退则势屈。

现在公以一当十,扼守要冲而使袁绍不能前进,已经半年了。

情势已然明朗,绝无回旋的余地,不久就会发生重大的转变。

这正是出奇制胜的时机,千万不可坐失。

”于是曹操决心继续坚守待机,同时加强防守,命负责后勤补给的任峻采取十路纵队为一部,缩短运输队的前后距离,并用复阵,加强护卫,防止袁军袭击;另一方面积极寻求和捕捉战机,击败袁军,不久派曹仁、史涣截击、烧毁袁军数千辆粮车,增加了袁军的补给困难。

期间,汝南郡黄巾军刘辟叛变,袁绍使刘备前往相助,又派韩荀钞断曹军西道,皆被曹仁击破。

江东孙策意欲偷袭许都,却被刺客暗杀。

3、奇袭同年十月,袁绍又派车运粮,并令淳于琼率兵万人护送,屯积在袁军大营以北约20 公里的故市、乌巢。

恰在这时,袁绍谋士许攸投奔曹操,建议曹操轻兵奇袭乌巢,烧其辎重。

曹操立即付诸实行,留曹洪、荀攸守营垒,亲自率领步骑五千,冒用袁军旗号,人衔枚马缚口,各带柴草一束,利用夜暗走小路偷袭乌巢。

到达后立即围攻放火。

《火攻》篇主要指出火攻的目标、种类,发火的物质和气象条件,以及实施方法。

孙子认为,火攻只是辅助军事进攻的一种手段。

所以,火攻者应利用纵火所引起的敌军的骚乱,适时发起攻击,发展并扩大战果袁绍获知曹操袭击乌巢後,一方面派轻骑救援,另一方面命令张郃、高览率重兵猛攻曹军大营。

可曹营坚固,攻打不下。

当曹军急攻乌巢淳于琼营时,袁绍增援的部队已经迫近。

曹操励士死战,大破袁军,杀淳于琼等,并将其粮草全数烧毁。

张郃、高览闻得乌巢被破,于是投降曹操,导致了军心动摇,内部分裂,大军崩溃。

《势》篇主要阐述如何造成有利的态势,来压倒对方。

而要造成有利的态势,就必须正确组织和部署兵力,善于指挥调动军队,擅长出奇制胜,即以正兵当敌,以奇兵取胜。

“奇”、“正”是相辅相生的关系,它们的变化是无穷的所以,要出奇制胜,就应善于因时、因地、因事制宜,根据情况的变化,改换奇正的战法。

袁绍仓惶带八百骑兵退回河北,曹军先后歼灭和坑杀袁军七万余人,也有说是八万人。

官渡之战增强了曹操的实力,为曹操击溃袁绍,统一北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北方仅有曹操和袁绍势力较大,此战击溃了袁绍,北方就无人能和曹操抗衡。

四、战争要点经过以上对战争的分析,我们来简要概括一下孙子兵法中的战争要点:一是“兵者,诡道也”要运用智谋;二是选择有才能的将领,充分发挥他们的才干,以自己的军事实力为基础,造成一种势不可挡的有力态势,士卒就会勇猛无比地战胜敌人;三是善于了解敌情和隐瞒我军的意图、行动和用兵规律;四是利用火攻;五是正确组织和部署兵力,善于指挥调动军队,擅长出奇制胜,即以正兵当敌,以奇兵取胜,并善于因时、因地、因事制宜,根据情况的变化,改换奇正的战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