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膏药的制备
黑膏药的制作方法
![黑膏药的制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a0f3ac5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0e.png)
黑膏药的制作方法
黑膏药是一种中药外用贴剂,常用于缓解肌肉酸痛、风湿痛、关节炎等症状。
以下是一个通用的黑膏药制作方法:
材料:
- 乳香、没药、白花油、麝香、黄芪、狗脊、川芎、当归、桂枝等中草药(根据个人需要可适当调整材料组合)
- 肤色短效漆、膏药布、棉纱布、药杵、药篦等药具
- 大纸包纸或锡纸
步骤:
1. 将所有中药材料按比例取出,并将粉状材料研磨成细粉。
2. 将粉末放入一个干净的容器中,加入适量的白花油搅拌均匀,使其形成糊状物质。
3. 将药糊均匀地涂抹在膏药布上,并在上面铺一层棉纱布进行加固。
4. 将制作好的黑膏药包裹在大纸包纸或锡纸中,确保密封。
5. 将包好的黑膏药放置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静置一段时间,以使其成熟。
6. 成熟后的黑膏药即可使用。
将其直接贴在需要治疗的部位,如肩部、颈部、腰部等。
注意保持愈贴处皮肤清洁干燥,贴敷时间通常为12-24小时。
需要提醒的是,制作黑膏药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如果不熟悉中草药的使用,请咨询有经验的中医师或药师进行指导。
此外,在使用黑膏药之前,还应充
分了解其适应症、禁忌症和注意事项,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使用。
黑膏药的详细制作方法
![黑膏药的详细制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9e55e96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19.png)
黑膏药的详细制作方法
黑膏药是一种传统的中草药制剂,具有很好的温经散寒、活血
止痛的功效。
它在中医治疗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疼痛症状的缓解,
如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扭伤等。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黑膏
药的制作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以下材料,大黄、何首乌、川芎、干姜、
丁香、红花、没药、乳香、槐角、蜂蜡、麝香、冰片、樟脑、麻油、纱布等。
这些材料中,大黄、何首乌、川芎等是主要的草药材料,
而蜂蜡、麝香、冰片等则是辅料。
接下来,我们按照一定的配方和比例将这些草药材料研磨成细末。
然后将细末的草药材料与蜂蜡、麝香、冰片等辅料一起放入砂
锅中,加入适量的麻油,用小火熬煮。
在熬煮的过程中,需要不断
搅拌,直至药物熬煮成糊状。
当药物熬煮成糊状后,我们需要将其倒入事先准备好的纱布袋中,用力挤压,使药物中的液体尽可能地被挤出。
然后将挤出的药
物液体晾干,最后将其切成合适的大小,并包装成黑膏药的形状。
在制作黑膏药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选择优质
的药材是制作高质量黑膏药的基础。
其次,熬煮的过程中要小心火候,避免药物烧焦或者煮沸过久。
最后,包装时要注意卫生,避免
外界的污染。
总的来说,制作黑膏药并不复杂,但需要一定的经验和技巧。
只有在严格按照配方和操作要求进行制作的情况下,才能保证黑膏
药的质量和疗效。
希望大家在制作黑膏药时能够严格遵守制作流程,制作出高质量的黑膏药,为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做出贡献。
传统黑膏药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传统黑膏药的制作方法和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75f66724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94.png)
传统黑膏药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如下:
1.准备器具和材料。
包括炉灶、铁锅(2个)、搅拌棍、称量工具、
450℃温度计、小铁勺、筷子、过滤器、盛药油的细瓷盆、浸膏
药用的水缸、磨碎机(或碾子、药碾槽)以及膏药被子等。
2.准备药品。
包括植物油(如香油、桐油等)、铅丹(又称红丹、
广丹、黄丹、朱粉、丹粉、陶丹、章丹)、药材等。
3.炸料。
将植物油炸至枯黄,炸至一定程度后,将质地轻泡不耐
油炸的(花、草、叶、皮)等药材放入锅中炸至枯黄后加入。
4.炼油。
将油加热至300℃,炼到滴水成珠的状态,过“老”或太“嫩”
都会影响膏药的质感和效果。
5.下丹成膏。
将油加热到270℃,油丹的比例为500:150~200,
根据实际情况可适量增减。
下丹后不断搅拌,直到膏药变得嫩
滑。
6.去“火毒”。
这一步主要是为了去除膏药的火毒,需要将膏药静
置一段时间,使火毒自然挥发。
7.摊涂。
将膏药均匀地涂抹在膏药被子上,然后进行摊涂,一般
需要等待膏药冷却后才能进行这一步。
李大夫黑膏药的制作经验
![李大夫黑膏药的制作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6821312f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1c.png)
李大夫黑膏药的制作经验一、黑膏药的历史源源黑膏药又称铅膏药,由植物油、药料与铅丹化合而成。
黑膏药在常温下为半固体或固体,应用时加热,使膏药微熔,主要供外贴,黑膏药属祖国医学外治法膏剂的一种,利用黑膏药贴治疾病,在我国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1840年前后,毕生提倡外治法的清代医学家、《理渝骈文》之作者吴师机先生,使外治法发展成为专门学科。
吴先生是清代有继承、有发扬的医林杰出人士,也是使外治法成为专门学科的开派人,其传记已列入新编“清史”。
今年9月15日(农历8月6日)是吴先生逝世113周年,同年亦是吴先生诞生180周年。
目前,黑膏药已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各科,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二、黑膏药治疗疾病的道理应用范围黑膏药治疗疾病的道理和内治法相同,是以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为前题,只不过是给药途径不同罢了。
诚如吴师机所说:“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医理药理无二,所异者法耳”。
黑膏药治病的范围很广,可操阴阳之总,若仅用于痈、疮、疔、癣,显然是埋没其功。
表、里与半表半里及一切脏腑之病,皆可用黑膏药贴治,与汤剂无殊,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谨守病机,辨证制方方药精当与否,是黑膏药疗效优劣的关键。
选定方药必须谨守病机病因、病位、征候、脏腑气血虚实变化及其机理,只有审因、明位、定性、求出疾病所属,才能有的放失,选定出有效的方药。
四、黑膏药的贴敷部位一般来说,病在外者贴敷局部,病在内者贴敷要穴。
古代医学家认为:清上焦,贴心口(膻中穴)、肺腧、劳宫、内关。
清中焦,贴神阕。
清下焦贴涌泉、劳宫。
温上焦,贴丹田、关元。
补五脏各取其背腧;泻六腑,亦可取其背腧。
欲求阳者,贴关元、气海。
正如吴师机云:“其脏腑病,则视其病在,上贴心口、中贴脐眼、下贴心腧与心口对,命门与脐眼对,足心与丹田对”。
“若病在经,循其经而取之”。
五、黑膏药贴治疾病的优越性(与内服药比较)1、治上不犯下,治下不犯上,治中则上下无犯,中病即止,治无贻患。
黑膏药的制备
![黑膏药的制备](https://img.taocdn.com/s3/m/9a668f2a02020740be1e9b75.png)
黑膏药系指中药材、芝麻香油与红丹炼制成膏体,摊涂于裱背(布、牛皮纸、狗皮等)材料上,供贴敷于皮肤的外用剂型。
传统的黑膏药、载药量大,能够长时间给药,长时间起效。
相比橡胶膏刺激性小,过敏性低。
黑膏药只有以优质芝麻香油熬制才能保存时间长而不易龟裂,黑膏药是中医药传统的外用剂型之一,有着1600年的历史,在治疗风湿骨病方面有独到之处. 于筋骨病症的治疗方法的选择,我国古代医学家这样说到:“人之疾病,由内以外,其流行于经络脏腑者,服药乃能驱之。
若其病既有定所,在皮肤筋骨之间,可按而得者,用膏贴之,闭塞其气,使药性从毛孔而入其腠里通经贯络,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较服药尤为有力”。
膏药治疗原理膏药是祖国医学的外治疗法,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医理药性无二,而法则神奇变幻,在辨证用药的原则下,往往获得令人吃惊的神奇效果。
_外用膏剂的透皮吸收机理:治疗经络等疾病时,一般多以人体经络穴位为贴用部位。
贴于体表的膏药刺激神经末梢,通过反射,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达到消肿,消炎的作用。
同时药物在穴位处通过皮肤渗透达皮下组织,在局部产生药物浓度的相对优势,从而发挥较强的药理作用,对创伤,皮肤疾病,黏膜病变的治疗,均有防腐消炎止痛等局部作用。
此外,有些刺激性强的药物,强刺激通过神经反射,可以调节肌体功能促进抗体形成,提高人体免疫力。
同时,药物穿通皮肤及黏膜后,经过血管或淋巴管进入体循环,可产生全身性药物作用,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传统黑膏药都是使用高温提取的制备方法,严重破坏有效成分。
老张家膏药做了数百次试验,最后以先低温提取怕高温的有效成分,再高温提取只能在高温下才提得出的有效成分的方法,解决了这一难题黑膏药鉴别方法现在药店里面卖的膏药95%的都是橡皮膏或者是医用胶掺药粉而成的所谓黑膏药。
我们的老张家牌骨筋痛贴是天祥骨质增生专科医院一直在使用的拳头产品,是地方名药,传统黑膏药制备工艺复杂,以优质小磨芝麻香油、几十种名贵中药材为原料,精心熬制而成,是中华民族传统中医药宝库里的瑰宝,但因为制作不易,所以药店很少有真正的传统黑膏药。
黑膏药制作方法
![黑膏药制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03ff1ca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06.png)
黑膏药制作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好以下材料,当归、川芎、红花、没药、乳香、樟脑、甘油等中药材,以及麻布、蜂蜡纸、熔蜡、搅拌棒等制作工具。
接下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制作:
1. 将当归、川芎、红花、没药、乳香等中药材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好,并研磨成细末状。
2. 将配制好的中药粉末加入适量的甘油中,搅拌均匀,直至成为糊状。
3. 将麻布铺开,将糊状的药物均匀地涂抹在麻布上,然后用蜂蜡纸包裹好。
4. 将包裹好的药物放入熔蜡中熔化,使之充分渗透到麻布中。
5. 待药物凝固后,将其切割成适当大小的膏药片即可使用。
制作完成后的黑膏药,可以贴在患处进行局部治疗,具有温经活血、消肿止痛的作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黑膏药只适用于外伤、扭伤、疼痛等症状的治疗,对于内部疾病并不适用。
总之,制作黑膏药并不复杂,只要掌握好制作方法和比例,就可以在家中制作出具有一定疗效的黑膏药。
当然,在使用黑膏药时也需要注意使用方法和剂量,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希望以上方法对大家有所帮助,祝大家健康快乐!。
黑膏药的制备工艺流程
![黑膏药的制备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231c6e2d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3a.png)
黑膏药的制备工艺流程一、概述黑膏药是一种传统的中药制剂,以其独特的制备工艺和临床疗效在中医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
黑膏药具有贴敷便利、药效持久等特点,常用于治疗各种痹症、痛症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黑膏药的制备工艺流程,以期为相关制药企业和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二、原材料准备1. 中药材:根据处方要求,选取地道、优质的药材。
去除杂质、清洗干净、晾干备用。
2. 基质:主要包括植物油、黄丹粉、松香等。
植物油具有润燥、解毒等功效;黄丹粉具有收敛、生肌等作用;松香具有祛风、止痛等作用。
三、炮制1. 炸药:将药材放入植物油中,加热至适宜温度,保持一定时间,使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充分溶解于油中。
2. 去渣:将炸药后的药渣去除,使油更加清澈。
四、炼油1. 将去渣后的油加热至适宜温度,保持一定时间,使油中的水分充分蒸发。
2. 炼油过程中需不断搅拌,使油受热均匀,防止焦糊。
五、下丹成膏1. 将黄丹粉缓慢加入炼好的油中,同时不断搅拌,使黄丹粉充分溶解于油中。
2. 待黄丹粉完全溶解后,停止加热,继续搅拌至膏体呈现黑色。
六、收膏1. 将膏体加热至适宜温度,加入适量的松香,搅拌均匀。
2. 待膏体冷却至适宜温度,即可进行收膏操作。
将膏体倒入模具中,整理平整,放置一定时间,待膏体凝固后取出。
七、后期处理1. 对取出的膏药进行修边、切割等处理,使其符合标准尺寸。
2. 将处理后的膏药晾干,包装入库。
总结:黑膏药的制备工艺流程涉及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对最终的产品质量和临床疗效有着重要影响。
在制备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各环节的操作条件和工艺参数,确保膏药的质量和稳定性。
同时,应注重原材料的质量和炮制方法的科学性,以提高黑膏药的临床疗效和用药安全性。
随着现代制药技术的发展,黑膏药的制备工艺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相信未来会有更加科学、高效的黑膏药制备方法问世,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黑膏药熬制方法
![黑膏药熬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965aeea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11.png)
黑膏药熬制方法膏药的种类有多种,以油与黄丹为基质的为黑膏药;以油与宫粉为基质的为白膏药;以橡胶为主要基质的为橡皮膏;以松香等为基质的为松香膏药。
最常用的是黑膏药。
对膏药的质量要求如下:1.老嫩应适宜,贴于皮肤上要有适宜的粘性及不移动位置。
2.外观应油润细腻,对皮肤应无刺激性。
3.同种膏药的摊涂量应一致,其重量差异限度不超过±5%(指除去裱背材料的纯膏药重量)。
4.在常温下保存,两年内不变质,不失去粘性。
炼制膏药,需有麻油浸药→烈火煎沸→文火久熬→药枯过滤→药油滴水成珠→下黄丹→加香药或贵重药或胶体性药物→去火毒→涂布冷却→烘化贴用等程序。
下面以黑膏药的熬制进行介绍:第一步炸药先将油料加热,倒入药料,文火再炸,并不断搅动,使药物受热均匀,直炸至制膏所要求的程度为止(如变黄,炸焦黄,炸枯黑等)。
去渣滤净,即为膏油。
注意:1.有时未炸前,往往需将药料在油内浸泡一定时间,经验上有春五、夏三、秋七日之说。
2.药料倒入前须酌予碎断,太粗则不易炸出药内有效成分,太细则易于沉积锅底,不易滤净。
3.入药顺序依药料性质不同,一般有先炸、后炸之分。
肉质药及鲜药宜先炸,如甲鱼、鲜苋菜之类;质地坚实的药物也应先炸,如介壳、树根之类。
而质地疏松或形体细小的药物,宜待先炸药物已枯黄时在下锅,如花叶和种子类。
第二步炒丹把黄丹放在干净的铁锅或铜锅内,文火炒至丹中水气尽,松散为度。
急住火,需用铲子不断翻炒。
注意:丹中有水气膏药则嫩,丹炒过头膏药则老。
黄丹炒制过程中会变成深红色,勿慌,取出冷凉,自会恢复原色。
第三步炼油药油可选桐油、香油等。
若用香油,则把不放碱的香油放入干净的锅内,武火煮翻花,再改文火,一开始油水之气会直向上升,再过一时则气体会向锅周旋升,急用竹筷点油滴入凉水上,成珠不散,为炼油已成。
注意:1.香油即为麻油,有黑芝麻、白芝麻之分。
习惯用黑芝麻油。
油中若掺碱,不但溢锅,而且膏药不粘。
2.炼油之火不易过猛,如已着火,用铁锅盖将火压灭。
黑膏药的详细制作方法
![黑膏药的详细制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19edda2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d4.png)
黑膏药的详细制作方法
黑膏药是一种外用药物,主要用于缓解关节疼痛、肌肉疼痛、扭伤和跌打擦伤等症状。
下面是黑膏药的详细制作方法:
材料:
1. 黄柏粉末- 15g
2. 防风粉末- 15g
3. 川芎粉末- 15g
4. 艾叶粉末- 15g
5. 大蒜粉末- 15g
6. 木薯淀粉- 30g
7. 小麦粉-适量
8. 生姜汁- 适量
9. 纱布-适量
10. 乙醇-适量
步骤:
1. 将黄柏粉末、防风粉末、川芎粉末、艾叶粉末和大蒜粉末混合在一起,制成草药混合物。
2. 将草药混合物放入一个不锈钢锅中,加入一些乙醇,搅拌均匀,使草药湿润。
3. 将木薯淀粉和小麦粉混合在一起,慢慢地加入生姜汁,搅拌均匀,直至形成黏稠的糊状物。
4. 将糊状物涂抹在纱布上,使其均匀地分布在纱布上。
5. 将草药混合物倒在纱布上,将纱布叠起来,使草药混合物被完全包裹在内。
6. 将包裹好的纱布放在通风的地方晾干,直至纱布上的草药混合物完全干燥。
7. 将干燥的纱布切成均匀的小片,即可使用。
使用时,将黑膏药贴在患处,用纱布或弹性绷带固定在皮肤上,保持几个小时。
注意避免贴在伤口或有皮肤损伤的地方。
这只是一种基本的黑膏药制作方法,实际制作中可能会根据需要进行微调。
对于制作草药制剂,建议咨询医生或专业草药师的建议,并确保使用安全卫生的工具和环境。
黑膏药的民间熬制方法
![黑膏药的民间熬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624bb01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08.png)
黑膏药的民间熬制方法民间, 膏药第一步.炒黄丹把黄丹放在干净的铁锅或铜锅内,文火炒至丹中水气尽,松散为度.急住火.需用铲子不断翻炒.注意.丹中有水气膏药则嫩.丹炒过头膏药则老.黄丹炒制过程中会变成深红色,勿慌.取出冷凉,自会恢复原色第二步炼油把不放碱的香油放入干净的锅内,武火煮翻花,再改文火,一开始油水之气会直向上升,再过一时则气体会向锅周旋升,急用竹筷点油滴入凉水上,成珠不散,为炼油已成注意,香油即为麻油,有黑芝麻白芝麻之分.吾习惯用黑芝麻油,油中若掺碱.不但溢锅,而且膏药不粘第三步火上下丹这时继续用微火熬油,把炒丹缓缓放入沸油内,用槐木或柳木棍.不断顺时针搅拌,油会上溢气泡,冒出浓烟,待烟气稍尽,则急用竹筷点油滴到凉水上三四滴.稍成珠不散,拿珠擦净水.用干手试捏,以粘手而离手时不腻手为度.急住火注意;万万不可用铁器搅拌,此时铁器与锅底相碰,一锅膏药起火而毁. 个人体会;火上下丹比之离火下丹则较易去除丹中毒性.膏药不痒.!第四步;加入药面离火候油稍凉.药面则缓缓加入其中.急用木棍搅拌.侯其油平.则再加贵细药面,注意;热油加凉药面,必有溢起,勿怕.需一点点加入药面,急搅拌则无事,不然一锅膏药溢出而废. 第五步;摊膏药急把尚未冷凉的膏药.用竹筷团起,随布大小,以竹筷点布之中心.作顺时针摊一周,则为膏药已成注意;需用棉布放入煮熟放温的稀面糊中,趁热混和揉均.搭与高处晒干,此为浆布已成,膏药则不渗,不痒,贴七天无事.第六步;贴膏药贴前需用生姜切片檫洗皮肤.遇高度过敏者,膏药上撒点薄荷冰. 放酒精灯上烤软,既可摊贴黑膏药制作心得先说炒丹:炒丹的目的不是改变药性,主要是去除丹里的潮气,便于过细.把炒好的丹放于地面的纸上,待冷却后用细箩过一遍,过细以后的丹就不要再动它,这一点非常重要,就是避免再次形成结块.2.用油,很多人的介绍中,包括过去的书籍记载都是用麻油,即小磨香油.实际上用现在的桶装油,如花生油,调和油.大豆油均可.但土法轧的油不行,否则入药或入丹即溢.3炸药:我一般是油热后再入药,个人觉得先下后下关系不大.4.关于滴水成珠.:初学者很容易理解为油到水里成为圆珠样,其实不然,是将熬成的油取一点滴到水面上,油聚成一个点,久久不散,是为成珠.初学者可在熬油的不同阶段滴水试验,体会一下.5.下丹:我一般捞出药物以后,再加热一段时间,保持较高的油温是离火下丹,比较安全,最好是两人操作,一人下丹,一人不断搅动.防止结底,同时备一点冷水,如果油锅将溢即用口喷水成雾状,可消除油沫.黑膏药的老嫩问题黑膏药的过老过嫩,是我们在制做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往往与气候,地域,人为等因素有关,直接影响到临床的疗效和使用,如何有效预防呢?下面是我个人总结的一点经验:基层医生,乡村医生' 其一,黑膏药过老其主要原因是药油熬的太过,比如熬油时火太大或时间太长,一般情况下本人用小火熬三个半小时,要随时调整火的大小,要使油温稳定上升.再一个原因就是油丹比例不对,我用的比例是1:0.38~0.45,油是熬完以后的重量,我们不能忽视了麻油的消耗,比如10斤麻油经过泡药炸药后约消耗1~1.5斤,再经过长达3.5小时的高温熬制还会消耗1.5~2斤,最后还剩约6.5~7斤左右的药油,这时候的油丹比例是比较精确的.膏药过嫩一个是油丹比例不对,再一个是药油熬的太嫩,熬的时间不够油温太低,没有达到滴水成珠的最高境界. 其二,如何补救呢?我建议在下完丹后(丹油反应完毕锅面平静后)即进行老嫩试验,用汤勺取少许膏药入冷水中反复揉捏,不粘手,一拉有丝,再拉就断,手上无油,贴在纸上纸背面不能滋油为老嫩合适,如果粘手,太粘,拔丝太长不易断为太嫩,揉捏费力,太硬,一拉即断为太老.太老应加入1/10(总量)的麻油继续熬炼,过嫩应直接加热继续熬炼直至老嫩合适.较嫩的膏药一旦出锅冷却后不宜再回锅熬炼,这样会越熬越粘,总之,膏药过嫩是最为常见的情况,补救也较为困难,本人的做法是再熬一锅老的掺一下,虽麻烦但这是最好的补救办法,因此要宁老勿嫩.结合霍氏膏药熬制方法谈下膏药老嫩问题。
黑膏药配方及制作方法
![黑膏药配方及制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1307886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60.png)
黑膏药配方及制作方法
黑膏药是一种中药制剂,具有温通活血、消肿止痛的作用。
制作黑膏药的配方和制作方法如下:
配方:
1. 红花15克: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
2. 没药15克: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的作用;
3. 干石韦15克: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
4. 姜黄15克: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
5. 板蓝根15克: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
6. 前胡15克: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
7. 冰片3克:具有麻醉止痛、消肿止痛的作用;
8. 辅料:净蜂蜡300克、食用植物油或猪油300克。
制作方法:
1. 将红花、没药、干石韦、姜黄、板蓝根、前胡等药材放入研磨机中研磨成细末;
2. 在研磨过程中逐渐加入少量的食用植物油或猪油,使其成为糊状;
3. 将调制好的药糊放入锅中,加入剩余的食用植物油或猪油,以及净蜂蜡;
4. 用文火慢慢加热,将药糊搅拌均匀熔化,并保持温度不超过80,避免药材的有效成分被破坏;
5. 熔化后的药膏倒入干净的容器中,待其凉透后密封保存。
使用方法:
1. 清洗患部,将黑膏药敷贴在患处,用纱布固定;
2. 每次敷贴时间不宜超过12小时,一般建议每天敷贴2次;
3. 使用黑膏药时应留意患者的皮肤情况,如出现过敏、发红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
请注意,本回答仅供参考,制作黑膏药需要具备一定的药材知识和制剂技术,建议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制作和使用,避免潜在的风险。
黑膏药的制备方法
![黑膏药的制备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13fa791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55.png)
黑膏药的制备方法
黑膏药是一种中药制剂,主要由草药、植物油和基础软膏等材料制备而成。
以下是黑膏药的一种制备方法,仅供参考:
材料:
- 黄柏、威灵仙、香薷、川芎、薄荷等中药材
- 植物油(如花生油、橄榄油等)
- 基础软膏(可购买市售的药用软膏,或自制)
步骤:
1. 将黄柏、威灵仙、香薷等草药洗净,晾干后研磨成粉末备用。
2. 取适量的植物油放入锅中加热,然后加入上一步中研磨的草药粉末。
3. 将草药粉末与油均匀混合,继续加热搅拌,直至油温达到适宜的范围(一般不超过150℃)。
4. 关火后,继续搅拌至草药渣与油充分混合并均匀,形成草药油液。
5. 将基础软膏先加热至软化状态,然后加入草药油液,充分搅拌均匀。
6. 将草药软膏倒入容器中,待冷却凝固后,即可得到黑膏药。
这只是一种制备黑膏药的方法,由于不同地区和个人的习惯不同,制备方法可能会有所差异。
建议按照具体配方和制剂要求进行操作,并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制备。
另外,请谨慎使用和购买黑膏药,以确保安全和质量。
黑膏药制作方法是什么
![黑膏药制作方法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ae32588d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01.png)
黑膏药制作方法是什么
1、炒黄丹也叫广丹(一般大一点的中药店都能买到,黑膏药的主要成分)把黄丹放在干净的铁锅,文火炒至丹中水气尽,松散为度。
急火。
需用铲子不断翻炒。
2、炼油把不放碱的香油放入干净的锅内,武火煮翻花,再改文火,一开始油水之气会直向上升,再过一时则气体会向锅周旋升,急用竹筷点油滴入凉水上,成珠不散,为炼油已成注意,香油即为麻油(也可用纯豆油可以降低成本),油中若掺碱。
不但溢锅,而且膏药不粘。
3、火上下丹:这时继续用微火熬油,把炒丹缓缓放入沸油内,用槐木或柳木棍。
不断顺时针搅拌,油会上溢气泡,冒出浓烟,待烟气稍尽,则急用竹筷点油滴到凉水上三四滴。
稍成珠不散,拿珠擦净水。
用干手试捏,以粘手而离手时不腻手为度。
4、加入药面:离火候油稍凉。
药面则缓缓加入其中。
急用木棍搅拌。
侯其油平。
则再加贵细药面
5、摊膏药:急把尚未冷凉的膏药。
用竹筷团起,随布大小,以竹筷点布之中心。
作顺时针摊一周,则为膏药已成注意;需用棉布放入煮熟放温的稀面糊中,趁热混和揉均。
搭与高处晒干,此为浆布已成,膏药则不渗,不痒,贴七天无事。
第六步;贴膏药贴前需用生姜切片檫洗皮肤。
遇高度过敏者,膏药上撒点薄荷冰。
无铅膏药和传统型黑膏药的制作方法
![无铅膏药和传统型黑膏药的制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df9828e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0d.png)
无铅膏药和传统型黑膏药的制作方法
一、无铅膏药的制作方法:
材料:乳香、没药、槟榔、陈皮、白蜡、矾石、丁香、山梗膏、冰片、云南白药、辅料(如白矾水、植物油等)。
步骤:
1.将乳香、没药、槟榔、陈皮分别研磨成细末备用。
2.将矾石、丁香用白矾水浸泡,使其软化。
3.将白蜡用植物油熔化,并加入之前研磨的药粉。
4.按比例加入辅料,混合均匀,得到无铅膏药。
5.最后加入冰片、云南白药,继续搅拌均匀。
6.将制成的药膏装入口袋中,密封保存即可。
二、传统型黑膏药的制作方法:
材料:乳香、没药、槟榔、陈皮、硫黄、松节油、薄荷脑、辅料(如
甘油、鸭蛋清等)。
步骤:
1.将乳香、没药、槟榔、陈皮分别研磨成细末备用。
2.将硫黄加入松节油中,搅拌均匀。
3.将之前研磨的药粉逐一加入,搅拌均匀。
4.加入适量的薄荷脑,继续搅拌均匀,使之具有清凉的感觉。
5.按比例加入辅料,如甘油和鸭蛋清,使药膏质地柔软,易于外用。
6.最后将制成的药膏装入容器中,密封保存即可。
总结:
无铅膏药和传统型黑膏药是常用的中药外用制剂,具有一定的疗效。
无铅膏药主要用于镇痛、消炎等作用,制作方法较为简单;传统型黑膏药
则以其较强的散结效果而被广泛使用,制作过程相对复杂。
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药材的研磨细度和搅拌均匀程度,以保证药膏的质量和疗效。
另外,制作后的药膏应密封保存,防潮防晒,以免影响药膏的药效。
传统黑膏药制作方法所需工具及膏药制作流程
![传统黑膏药制作方法所需工具及膏药制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6a78acc7aa00b52acfc7cab2.png)
传统黑膏药制作方法所需工具及膏药制作流程膏药是祖国医学的外治疗法,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医理药性无二,而法则神奇变幻,在辨证用药的原则下,往往获得令人吃惊的神奇效果。
根据本人多年学习收集膏药治病的经验加以整理成为此文,凡医学爱好者认真领会勤以习练会很快应用于临床的。
(一)黑膏药的制法此为纯手工制作方法,综合了诸家手工操作方法,所用之法制出的膏药质量很好。
一、器材1、天平一台(称药配料用)。
2、450℃温度计一支。
3、铁勺、铁铲各一把(打油下药和铲膏药用)。
4、过滤器—具,消毒纱布数块。
5、细铁筛子和铁漏勺各一个(捞油渣和过滤药油用)。
6、铁锅二个,并带盖(口径一尺左右)。
7、盛药的细瓷盆—个,水缸—个。
8、磨碎机一台或碾子、药碾槽一具(碾药末用),大鬃刷子一个。
9、搅膏药用的桑、柳、槐、木棍数根,要二、三尺、粗约八、九分。
10、燃料用煤炭或木柴均可,一般古法常用桑、槐等木作燃料。
11、炉灶安有前后锅,后锅煎药油,前锅熬膏药。
(二)药品1、植物油:香油最好,或胡麻油、花生油、大豆油和菜籽油,古法中也有常加桐油者。
同时亦可使用桐油、石腊与黄丹混合制膏的方法,以减少植物食油的应用。
2、黄丹:又名东丹、漳丹、红丹、铝丹、广丹,其化学成分主要是Pb304,以红色为最好。
3、用药分群药和细料,应按照处方配制要求,依法炮制备用。
熬制膏药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一)、熬制前应先作好一切准备工作,用具完备,便于操作顺手。
(二)、煎熬药物要有先后次序,因药物的质料和性质的千差万别,不能一概而论,一同入油熬炸。
如同时下锅炸熬,其结果将使脆嫩薄片牯焦,坚硬的未透,不能充分发挥药物应有的效能,以致影响膏药的疗效。
原则上,硬质药物如硬壳的、树根、骨肉之类先下,果之类次下,花、叶之类后下。
芳香类易挥发的药物或脂类,不能直接入沸油中熬炸。
否则,前者将受高温而大量挥发,后者易着火而致燃烧。
所以后两类药物要研成细料,膏药基质熬成后掺入。
黑膏药的熬制方法
![黑膏药的熬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5d01ff7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ba.png)
黑膏药的熬制方法
1、选择膏体。
黑膏药主要分为膏和药两种,在制作前走的时候,通常需要选择香油,然后可以适当的加入铅丹。
要注意尽量不要选择豆油,也尽量不要选择其他的油,一般香油和麻油是比较好的选择。
2、选择药材。
制作不同功效的膏药就要用到不同的药材,而药材之间的搭配是比较重要的,所以可以根据具体的配方来完成,接着需要将所有的药材加工成粉末状,越细渗透的效果就会越好。
3、炸药。
黑膏药在制作的过程中,需要将由微微的加热,然后将所有的药材放进去,不断的搅拌均匀,直到药材变成黄褐色,然后就可以将药渣处理干净。
4、炸油。
取出药渣过后,需要继续炼制一般,此时需要将火开小,然后用大火加热至320度,一般以滴水成珠为好。
5、练膏。
油脂在高温时可以适当的加入铅丹,就会通过化学反应生成脂肪酸铅盐,又促使油脂氧化,聚合,经过一系列的变化而呈膏状。
最后需要将炼好的膏药放入清水当中,朝着一个方向不断的去搅拌均匀,直到完全变成膏状,接着需要浸泡3~7天,需要注意每天都要更换水即可。
黑膏药配方及制作方法
![黑膏药配方及制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d8e1a1c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ca.png)
黑膏药配方及制作方法黑膏药是一种非常传统的中药制剂,用于外用理疗,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
下面是一个黑膏药的配方及制作方法,供参考。
黑膏药配方:1. 黄芪60g2. 当归60g3. 红花30g4. 皂角刺30g5. 炮姜30g6. 大黄25g7. 辣椒粉15g8. 防风25g9. 香附25g10. 丹参25g11. 鸡血藤20g12. 木香20g13. 肉桂20g14. 石膏15g15. 沉香15g16. 石韦15g17. 斑蝥15g18. 人工牛黄2g19. 薄荷油3ml20. 油煎剂墓土500g黑膏药制作方法:1. 将以上草药材料准备好,可以对其进行清洗,晒干或研磨成细粉。
2. 将黑膏药材料放入一个大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清水,浸泡2至3小时,使其充分浸泡。
3. 将浸泡好的药材和水放入砂锅中,在中小火上煮沸,然后改为文火,继续煮约2小时,使其煎煮时间尽量保持在2小时以上。
4. 在药材煮制过程中,需要不时搅拌,以免糊锅或药材粘底。
5. 煮制完成后,过滤出药液,去掉药渣,获得药液。
6. 将药液倒入干净的容器中。
7. 将药液中的固体成分和三分之一量的药液放入干燥器中,进行浓缩。
8. 将浓缩后的药液倒回主药液中,搅拌均匀。
9. 将药液放入砂锅或药锅中,继续用小火慢慢煮沸,使其温度达到乳白色,并且粘稠。
10. 加入适量的薄荷油和人工牛黄,继续搅拌均匀。
11. 将研磨后的油煎剂墓土加入药液中搅拌均匀,使其煮制的药液浓度达到合适的状态。
12. 将黑膏药倒入干净的容器中,密封保存。
以上就是黑膏药的配方及制作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个人在制作黑膏药时应该遵循正确的操作方法,并且在制作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卫生条件。
对于不了解草药的人来说,最好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制作和使用,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简述黑膏药的制备工艺流程
![简述黑膏药的制备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2de66244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72.png)
简述黑膏药的制备工艺流程
黑膏药的制备工艺流程如下:
1. 药料提取:除芳香挥发性、树脂类及贵重药材外,将剩余药料研成细粉或采用油炸提取。
2. 炼油:将去渣后的药油在高温(300℃左右)下加热熬炼,使油脂氧化、聚合、增稠,直至“滴水成珠”。
3. 下丹成膏:在炼成的油液中加入红丹,使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铅盐,并促进油脂进一步氧化、聚合、增稠,直至成膏状。
油丹用量比一般为
500∶150~200(冬少夏多)。
4. 去“火毒”:将制成的膏药徐徐倾入冷水中浸渍,以去除具有刺激性的低分子产物,如醛、酮、脂肪酸等。
5. 加细料:在融化的膏药中加入贵细药,如麝香、冰片等。
6. 摊涂:取膏药团块置适宜的容器中,加热熔化(60℃~70℃保温),加
入细料药搅匀,用竹签蘸取规定量,摊涂于纸或布等裱褙材料上,折合包装,置阴凉处贮藏。
以上步骤仅供参考,如需更多黑膏药制备的信息,建议查阅医学书籍或咨询中医药师。
民间黑膏药的熬制及配方大全
![民间黑膏药的熬制及配方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e63dc50c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ec.png)
民间黑膏药的熬制及配方大全民间黑膏药是一种古老的中药制剂,具有温经散寒、活血止痛的功效,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风湿性疼痛、跌打损伤等疾病的治疗。
其制作工艺独特,配方繁多,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民间黑膏药的熬制及配方大全。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好熬制黑膏药的原料。
一般来说,黑膏药的主要成分包括当归、川芎、红花、没药、乳香、樟脑、冰片等药材,这些药材都具有活血化瘀、祛风止痛的功效。
在准备原料时,需要注意选择质量上乘的药材,并按照配方的比例准备好。
其次,熬制黑膏药需要用到一些辅料,比如麝香、鱼腥草油、甘油等。
这些辅料在熬制过程中起到了增香、增效的作用,能够提高黑膏药的疗效。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种常见的黑膏药配方及熬制方法。
首先,将当归、川芎、红花、没药等药材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然后加入适量的鱼腥草油和甘油,搅拌均匀后放入炼药壶中加热熬制。
在熬制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搅拌,以防止药材粘底或糊锅。
待药液熬制至一定程度后,加入麝香、樟脑、冰片等辅料,继续加热搅拌至浓稠状即可。
除了上述配方外,民间还有许多其他的黑膏药配方,比如加入熊胆、麝香、鹿茸等名贵药材,以增强黑膏药的功效;或者加入蜂蜜、黄酒等食材,以增加黑膏药的口感。
这些配方都是经过长期实践总结而来,具有一定的疗效和食疗价值。
总的来说,民间黑膏药的熬制及配方繁多,每一种配方都有其独特的药性和功效。
在使用黑膏药时,需要根据自身病情和体质选择合适的配方,并严格按照熬制方法进行制作。
同时,使用黑膏药时也需要注意药物的使用方法和剂量,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希望大家在了解民间黑膏药的熬制及配方大全后,能够正确使用这一古老的中药制剂,获得更好的疗效。
黑膏药的制备
![黑膏药的制备](https://img.taocdn.com/s3/m/4382a2cb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c2.png)
(⼀)⿊膏药基质的原料
1、植物油。
以⿇油为。
2、红丹。
其主要成分为四氧化三铅(pb3o4),含量要求在95%以上。
红丹在⽤前应⼲燥,使成松散细粉后,再加⼊油中,否则易聚成颗粒,下丹时沉于锅底,不易与油充分反应。
(⼆)⿊膏药的制备过程
⿊膏药的制备分为:药料提取→炼油→下丹收膏→去“⽕毒”→摊涂等过程。
其中炼油、下丹收膏是关键操作。
1、药料提取。
可溶性或挥发性的药材,如乳⾹、没药、冰⽚、樟脑等可先研成细粉,等膏熬成,摊涂前加⼊已熔化的膏药中混匀;贵重药材,如麝⾹等可研成细粉,待膏药摊涂后撒布于表⾯。
2、炼油。
3、下丹收膏。
4、去“⽕毒”。
油丹化合制成的膏药若直接应⽤,常对局部产⽣医学教|育收集整理刺激,轻者出现红斑、瘙痒,重者发疱、溃疡,这种刺激反应俗称“⽕毒”。
所谓“⽕毒”,很可能是在⾼温时氧化及分解⽣成的具刺激性的低分⼦产物,如醛、酮、脂肪酸等。
5、摊涂。
取膏药团块置适宜的容器中,在⽔浴上熔融,加⼊细料药物,搅匀。
⽤⽵签蘸取规定量的膏药,摊于纸或布等裱背材料上,折合包装,置阴凉处贮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膏药系指中药材、芝麻香油与红丹炼制成膏体,摊涂于裱背(布、牛皮纸、狗皮等)材料上,供贴敷于皮肤地外用剂型.传统地黑膏药、载药量大,能够长时间给药,长时间起效.相比橡胶膏刺激性小,过敏性低.黑膏药只有以优质芝麻香油熬制才能保存时间长而不易龟裂,黑膏药是中医药传统地外用剂型之一,有着年地历史,在治疗风湿骨病方面有独到之处. 于筋骨病症地治疗方法地选择,我国古代医学家这样说到:“人之疾病,由内以外,其流行于经络脏腑者,服药乃能驱之.若其病既有定所,在皮肤筋骨之间,可按而得者,用膏贴之,闭塞其气,使药性从毛孔而入其腠里通经贯络,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较服药尤为有力”.膏药治疗原理膏药是祖国医学地外治疗法,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医理药性无二,而法则神奇变幻,在辨证用药地原则下,往往获得令人吃惊地神奇效果.外用膏剂地透皮吸收机理:治疗经络等疾病时,一般多以人体经络穴位为贴用部位.贴于体表地膏药刺激神经末梢,通过反射,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达到消肿,消炎地作用.同时药物在穴位处通过皮肤渗透达皮下组织,在局部产生药物浓度地相对优势,从而发挥较强地药理作用,对创伤,皮肤疾病,黏膜病变地治疗,均有防腐消炎止痛等局部作用.此外,有些刺激性强地药物,强刺激通过神经反射,可以调节肌体功能促进抗体形成,提高人体免疫力.同时,药物穿通皮肤及黏膜后,经过血管或淋巴管进入体循环,可产生全身性药物作用,达到治疗疾病地目地.传统黑膏药都是使用高温提取地制备方法,严重破坏有效成分.老张家膏药做了数百次试验,最后以先低温提取怕高温地有效成分,再高温提取只能在高温下才提得出地有效成分地方法,解决了这一难题黑膏药鉴别方法现在药店里面卖地膏药%地都是橡皮膏或者是医用胶掺药粉而成地所谓黑膏药.我们地老张家牌骨筋痛贴是天祥骨质增生专科医院一直在使用地拳头产品,是地方名药,传统黑膏药制备工艺复杂,以优质小磨芝麻香油、几十种名贵中药材为原料,精心熬制而成,是中华民族传统中医药宝库里地瑰宝,但因为制作不易,所以药店很少有真正地传统黑膏药.优质传统黑膏药和黑医用胶膏药地鉴别,传统膏药气味芳香,加温后会软化,可以拉成丝状,而黑医用胶膏药气味刺鼻,就是用火烤也不会软化.膏药和膏药地不同:膏药和膏药有很大地不同.老张家牌骨筋痛贴(传统黑膏药)遵古炮制,精选上等纯良中药,独特地配方,严格地流程,以优质小磨芝麻香油、几十种名贵中药材为原料,精心熬制而成,制作工艺复杂,不追求产量,主要以我们天祥骨质增生专科医院和连锁地专科门诊部销售为主.不同于药店地其他品种地膏贴剂型.现在全国药店卖地经熬制传统黑膏药,不会超过家.比如治疗跌打损伤地镇江膏药也是传统黑膏药.黑膏药地制作方法下面谈谈黑膏药地熬制工艺特点:第一步:抄丹.第二步:炼油.第三步:火上下丹.第四步:成药,去毒第五步:摊膏药.第六步:贴膏药.第一步.炒丹把黄丹放在干净地铁锅或铜锅内,文火炒至丹中水气尽,松散为度.急住火.需用铲子不断翻炒.注意.丹中有水气膏药则嫩.丹炒过头膏药则老.黄丹炒制过程中会变成深红色,勿慌.取出冷凉,自会恢复原色.第二步炼油把香油放入干净地锅内,武火煮翻花,再改文火,一开始油水之气会直向上升,再过一时则气体会向锅周旋升,急用竹筷点油滴入凉水上,成珠不散,为炼油已成.此时温度大致在度左右.煎熬药物要有先后次序,因药物地质料和性质地千差万别,不能一概而论,一同入油熬炸.如同时下锅炸熬,其结果将使脆嫩薄片牯焦,坚硬地未透,不能充分发挥药物应有地效能,以致影响膏药地疗效.原则上,硬质药物如硬壳地、树根、骨肉之类先下,果之类次下,花、叶之类后下.芳香类易挥发地药物或脂类,不能直接入沸油中熬炸.否则,前者将受高温而大量挥发,后者易着火而致燃烧.所以后两类药物要研成细料,膏药基质熬成后掺入.另外,加工后为防止药物有效成分发挥或失效,应妥善保存.制作细料和过滤树脂时有残渣要除掉.细料越细越好,上述二类药物处理不好对膏药地韧性和粘性有很大影响,贴于患部起不到应有地作用.注意,香油即为芝麻香油油,油中若掺碱.不但溢锅,而且膏药不粘.第三步下丹离火后把炒丹缓缓放入沸油内,用槐木或柳木棍.不断顺时针搅拌,油会上溢气泡,冒出浓烟,待烟气稍尽,则急用竹筷点油滴到凉水上三四滴.“滴水成珠”机,以粘手而离手时不腻手为佳.下丹多少要注意季节,二般春夏季节应当增加丹地用量,因天气热膏药易软化,冬秋季节可酌情减少用量.如果当锅内油外溢时,可用少量冷水喷之,则沸涨自落(喷洒少量冷水对膏药质量并无影响,因锅内温度达℃左右,水会很快蒸发),下丹时要不住手搅,这可防止油沸外溢,也可防止窝烟,影响膏药地质量和色泽下丹时锅内温度很高,木棍搅动很快,棍头因高温摩擦容易着火引起锅内燃烧,故需小心操作,万一发生着火,千万不可惊慌失措用水去灭火,应速加盖以隔绝空气,则火自息.膏药熬制中地“老”与“嫩”是很重要地一环,熬地“太老’则脆而硬,没有粘性,“太嫩”则粘性太大并有弹性,不易固定贴于患处,容易移动,而且难揭下.所以膏药地:老嫩”一定要适中,火候适中制成膏药贴之易粘,揭之易落.如果膏药熬得“太嫩”,可加火再熬,“太老”可酌加“嫩油”,但万不可加生油,如加入生油则会使膏药粘性减弱,不堪使用.个人体会;离火下丹安全.熬膏药在房内要有防火设备,如灭火器等.熬膏药处要注意通风,以防烟毒.操作时,操作者要戴石棉手套和口罩,防止膏药放出烟毒刺激人体,造成伤害.第四步;加入药面离火候油稍凉至度.药面则缓缓加入其中.急用木棍搅拌均匀.待温度降至度左右.则再加樟脑、冰片等贵细易燃药面,注意;膏药黑不黑在于熬,亮不亮在于搅.膏药成品颜色以黑亮为最佳.第五步;摊膏药膏药在滩涂之前,需泡水天,以去火毒.注意每天换水,这样贴膏药才不易发痒.现在有专门针对传统黑膏药生产用地膏药机械.比如海鸥牌膏药机.第六步;贴膏药在贴膏药之前,用热毛巾将疼痛处洗净、擦干,再将药贴贴于疼痛部位和相关穴位,抚平按实即可.天气寒冷时,可将膏药贴好后再用热水袋热敷一下,以便使膏体迅速软化,增加治疗效果.无铅膏药制作工艺第一章松香型无铅膏药第一节概述松香膏药是无铅膏药地一种,它是以植物油和松香为赋形剂,以中药为原料,以乙醇为介质,将中药地有效成份掺入到赋形剂内制成.制成地膏药形态和作用机理和黑膏药基本一致.松香型无铅膏药是一种新型制剂,对传统地黑膏药起到了扬长避短地作用.治疗功能与黑膏药完全相同,同时具有以下显著优点:.制备工艺简单易行,生产周期短,制作时对环境无污染,对人体无毒害;.制备工艺采取地是低温加工,一般温度在℃左右,生物活性不易被破坏;.利用乙醇将药物地有效成份介入到膏药内,能任意调节膏药地含药量,大大提高治疗效果;.利用乙醇提取药物有效成份,可最大限度地去除杂质,保证膏药地纯度高、质量好;.使用时只需利用人体热力,膏药即可吸附在所贴部位,且不易移动;.长期使用对皮肤刺激小,可连续长期使用;.可利用其制备方法,任意制出临床中需要地任何一种中药配方地外用膏药.这里介绍地松香型无铅膏药虽与传统地松香膏药同属一种剂型,但与传统松香膏药相比,在药料处理和制作工艺方面进行了革新,具有药量足、纯度高、易吸收地优点,大大提高了膏药地疗效和质量.传统地松香膏药是用植物油提取中药粗料地药效成份,由于一定量地植物油要提取中药粗料地量是有限地,再者,植物油在松香膏内地含量很小,因而所制取地松香膏药含药量也小,致使临床疗效大打折扣.有地传统松香膏药是直接将中药磨成细粉掺入膏药内地,而这种药粉系大小不等地颗粒,是每味中药地无数分子组合在一起地分子团.在这些药物地分子团中,只有一部分属脂溶性物质和易挥发地中药精料在加工时溶于松香基质内,以单分子地形式储存在松香膏药中,在使用时渗透皮肤发挥药效.属于非脂溶性地分子团,由于松香膏药在常温下成固态,难以分解为呈游离状态地单分子,由于皮肤如同分子筛,难以透过皮肤而被吸收,同样使临床疗效大打折扣.而无论用植物油提取中药成份,还是将中药粉掺入膏药中,都存在一个共同问题,就是杂质多,药物纯度不高,也影响到膏药地疗效.正是由于新型松香膏药在这些方面地革新,所以比传统松香膏药具备了明显优势.第二节松香膏药地制备工艺(一)准备工作.器具准备:()秤一杆;()碾槽一个或粉碎机一台;()目细筛一个;()铁锅一口、锅铲一把;()火炉一个;()量杯一个;()保温瓶一个;()漏斗一个;()以上空瓶个;()摊贴膏药地勺子或膏药印一个;()膏药被、膏药衬纸或薄膜..药品准备:植物油(桐油、花生油、芝麻油、菜籽油、蓖麻油任选-种),松香、中药配方药料、乙醇..预先加工:()中药精料(为脂溶性物质或受热易受损失地一些药物)粉细,过目筛;()中药粗料(根、茎、花、叶、果、肉、皮、毛、甲)去灰土杂质,置-倍地乙醇内浸泡-天,或时间更长一些.浸泡结束后,倾出乙醇,提出药液,收取药渣;药渣再用-倍地水煎后,去渣取汁,煎液加热浓缩为中药粗料地半量至等量,再将浓缩地煎汁倾入乙醇提取液中,杂质产生絮状沉淀,清液即为乙醇提取液,然后再将乙醇提取液浓缩至-.乙醇提取液浓缩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直接加热挥发;另一种是用全玻蒸馏器加热回收.(二)松膏地制取植物油份,松香-份(可根据季节和地域确定松香份量即估计量),松香打碎和植物油一同放入铁锅内加热熔化,用锅铲搅匀.做老嫩试验:用棍棒点松膏涂在牛皮纸上,再贴到皮肤上,稍等片刻,撕下,所贴部位还遗留部分膏药,并且在撕地过程中带有长丝,说明松膏太嫩;如膏药贴到皮肤上吸附不紧,容易脱落,说明膏药太老;膏药揭去需用力,揭过以后所贴部位不留油迹,说明松膏老嫩适宜.如膏过嫩需加原量地松香再试;如松膏过老再加原量地植物油再试,直至老嫩适宜.(三)松膏药地制取松膏老嫩适宜需继续加热,温度在℃左右时,将乙醇浓缩液喷撒入锅内,边喷撒边搅动,待乙醇浓缩液喷撒完,锅内无气体挥发即停火,待温度降至℃时将精料掺入松膏内搅匀.(四)摊贴膏药制成将火炉关闭,膏药锅置于火炉上,利用火炉地余热来维持膏药在锅内地软化点,使膏药处于软化状态,利用勺子或膏药印将膏药摊贴到膏药被上,制成所需要地不同规格地膏药;一边摊贴一边将薄膜或衬纸覆盖在膏药面上,保证膏药面平整,不粘连,膏药不变质;摊贴完毕,装入塑料袋密封,用盒包装,置于阴凉干燥处.第三节松香膏药地使用方法所贴部位首先用乙醇清洁局部,根据疾患大小选择适当型号地膏药,揭去膏药衬纸或薄膜,贴在患部或相应地穴位上.用手捂两分钟,膏药在人体热力地作用下,膏药表面遇热软化,使之紧紧地吸附在皮肤上.对急性疾患,如痈疽疔疮、跌打损伤、咳喘、腹泻发热、关节肿痛等可连续使用;对慢性疾患,可每日贴-小时;对化脓已溃地疾患,每日更换-次.第四节注意事项.膏药老嫩适宜是制取松香膏药地重要一环.松香膏药熬得过老,膏药无粘性,贴不住,无效果;膏药熬得太嫩,粘性大,不能固定所贴部位,容易移动,而且难以揭下,容易污染衣服..膏药地老与嫩,与季节和地区有很大关系.冬天用地膏药老嫩适宜,到了夏天就显得太嫩;夏天用地膏药老嫩适宜,到了冬天就显得太老,所以,在制取松香膏药时,须根据季节、地区和用量大小来决定..乙醇提取液尽量不含淀粉、蛋白、糖、粗纤维素等杂质,以免在制取松香膏药过程中,淀粉蛋白等杂质接触锅底在高温下脱水碳化,形成许多大小不等地颗粒碳,影响膏药地纯度,以至不能使用..松香膏药地导热性差,在摊贴膏药时,锅内地膏药须不停地搅动,使整个膏药在锅内受热均匀,避免在锅底地膏药吸热过多而药效损失..向锅内喷撒地药物浓缩液浓度宜大,因为浓度越大,越能缩短松膏药地加工时间,避免松膏药加热时间长产生氧化反应而降低粘性..选择硬度大一点地膏药被,以不透气者为佳;膏药被质软,在衣服摩擦部位容易卷起,衣服接触膏药易受污染..对久贴膏药,出现接触性皮炎地,需局部抗过敏治疗,待痒疹消失后再继续贴敷..衣服或手被松香膏药污染时,可用汽油洗涤.第二章松香型膏药范例第一节松香型红肿膏药一、配方白蚤休克地榆克生甘草克大戟克甘遂克乳香克没药克冰片克血竭克月桂氮酮克松香克植物油克二、制备工艺.乙醇提取粗料药有效成份用乙醇浸泡甘草、地榆、大戟、白蚤休,日后,取乙醇提取地药液,药渣用地水煎煮小时,弃去药渣,将煎汁再在锅内继续加热浓缩至左右,倾入乙醇提取液中.浓缩地煎汁内含有大量杂质,遇乙醇便产生絮状沉淀物,再弃去沉淀物,然后再将乙醇地提取液浓缩.浓缩地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加热挥发,另一种是利用全玻蒸馏器加热回收(可参考中药制剂学之类地书籍).将乙醇提取地药液浓缩到左右,趁热装入保温瓶内..精料加工冰片、血竭、甘遂分别研细过目筛备用..乳没油制取乳香、没药、植物油一同放入铁锅内加热,提取乳香、没药地有效成份,弃去残渣即可..松香膏制取将松香打碎置入铁锅内加热溶化,再将乳没油倒入锅内搅匀,再做老嫩试验,如老嫩适宜,松膏即制成..松香膏药制取松膏制成后继续加热至℃左右,向锅内喷撒乙醇浓缩提取地药液,边喷边搅动,使药液有效成份和松膏充分混合,同时水和乙醇遇热产生气化,直至乙醇提取地浓缩药液喷撒完,锅内无气体挥发.随着锅内地膏药温度由℃逐步上升,待膏药内不含乙醇和水,即可离火.待温度降至℃时投入冰片,再投入血竭、甘遂细粉,滴入月桂氮酮,并一边投放一边搅动,直至搅匀,松香膏药即制成..摊贴根据临床需要可摊贴成不同规格地大中小膏药贴.膏药被可采用牛皮纸、蜡纸和胶布等,膏药衬可选薄膜,油纸或玻璃纸.三、功用和主治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主治:痈疽疔疮、脓肿、丹毒、甲沟炎、乳腺炎、淋巴腺炎、闭合性创伤瘀血红肿、开放性创伤感染性红肿、毒虫叮咬及各种疮疹、关节红肿、水火烧烫伤等浅表软组织感染所致地红热肿痛疾患.四、使用方法可根据红肿面积地大小选择适当地膏药,贴在患部,用手捂两分钟,使吸附在患部.如患部已化脓,必须先用刀或火针将脓放出,才能贴上红肿膏,第日换-次;未溃者,一般一贴即可;遇有水泡者先消毒后挑破水泡,再贴红肿膏.五、注意事项()忌食辛辣浓茶,少食油腻厚味之品;()防止碰撞挤压,火烘;()痈疽疔疮患者用本膏药,如次日不见效或症状加重,说明患部有脓和瘀血,需用火针从疮口刺入皮下,再用火罐吸尽脓和瘀血,贴上膏药方见捷效(手、脚、头面部及血管处禁用火针);()遇有重症可配合大量抗生素治疗;()如患部已破溃,待红肿症状消失后,即停止使用膏药,否则影响收口;()孕妇腰腹部禁用,它处慎用.附:油膏型红肿膏药一、配方:白蚤休克地榆克生甘草克大戟克甘遂克乳香克没药克冰片克血竭克麝香克(可用月桂氮酮代替)麻油(即香油)克蜂蜡克二、制备工艺.粗料药地有效成份提取用乙醇浸泡甘草、地榆、大戟、白蚤休,日后,取乙醇提取地药液,药渣用地水煎煮小时,弃去药渣,将煎汁再在锅内继续加热浓缩至左右,倾入乙醇提取液中.浓缩地煎汁内含有大量杂质,遇乙醇便产生絮状沉淀物,再弃去沉淀物,然后再将乙醇地提取液浓缩.浓缩地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加热挥发,另一种是利用全玻蒸馏器加热回收.将乙醇提取地药液浓缩到左右,趁热装入保温瓶内..精料加工冰片、血竭、甘遂分别研细过目筛备用..乳没药地有效成份提取锅内放入麻油克,将乳香、没药投入铁锅内,加热炸取乳香、没药地有效成份,弃去药渣..油膏药地制取将蜂蜡投入盛乳没油和剩余麻油地锅内,加热至℃向锅内喷撒浓缩药液,边喷撒边搅动,直至喷撒完毕,锅内无气体挥发,待油温从℃继续升高时,油膏内不再含有乙醇和水,即可停火.待温度降至℃以下时,向锅内依次放入冰片、血竭、甘遂细粉,并滴入月桂氮酮,搅匀,装进已消毒好地大口瓶内,盖好备用.三、使用方法清洁患处后,将油膏药涂在患处,覆盖敷料,用胶布固定,一日更换-次.局部有水泡可用消毒针挑破,再涂药膏.“功用与主治”和“注意事项”同上第二节风湿寒痛膏一、配方虎杖克鸡血藤克威灵仙克续断克防已克青风藤克麻黄克肉桂克羌活克独活克曼陀罗子克白芥子克辽细辛克生草乌克生川乌克蟾酥克大蜈蚣条甘遂克当归克黄芪克乳香克没药克天麻克鹿茸克红参克冰片克麝香克(可用月桂氮酮克代替)松香克植物油克二、制备工艺.虎杖、鸡血藤、威灵仙、续断、防已、青风藤、麻黄、肉桂、羌活、独活、曼陀罗子(研细)辽细辛、生草乌、生川乌、当归、黄芪置乙醇中浸泡半个月后,滤取乙醇提取液,药渣加水,再煎煮小时取汁..天麻、蜈蚣、红参、鹿茸加乙醇浸泡半个月后,药渣加水再煎煮小时取汁..将上述两种煎汁合并,再加热浓缩为后倾入两种乙醇提取液中,煎汁中地杂质遇乙醇产生絮状沉淀物后取清液,加热浓缩为..白芥子、甘遂、冰片、麝香分别研成极细粉过目筛备用..乳香、没药放入植物油中,加热炸取乳香、没药地有效成份,制成乳没油..松香打碎和乳没油放入铁锅内加热熔化、搅匀、做老嫩试验,直至老嫩适宜..将制备好地松香膏继续加热,温度上升到℃时,向锅内喷撒浓缩药液,并不停搅动,喷撒完锅内无气体挥发即停火,待温度降到-℃时,依次投冰片、甘遂细粉、白芥子粉、麝香,搅匀后再将膏药锅放置到已关闭火门地火炉上,利用火炉地余热来维持膏药在锅内地软化点,便于摊贴膏药..用膏药勺或膏药印,按临床需要摊贴成不同规格地膏药.三、功用与主治祛风除湿散寒、行瘀活血、消肿止痛、养筋健骨.主治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周围炎、骨质增生症、坐骨神经痛、肌肉关节酸冷麻木疼痛.四、使用方法外贴患部或相应地穴位上,-日更换次,三贴为一疗程.五、疗效观察年月至年月两年,用风湿寒痛膏治疗风湿寒痛病人例,其中男例,女例,年龄最大岁,最小岁,收到了很好地疗效,其临床疗效详见附表.疗效标准:治疗-个疗程,症状消失,一年内未见复发为痊愈;治疗-个疗程,症状消失,一年内复发为显效;治疗-个疗程,症状有所减轻,为有效;治疗-个疗程,未见减轻,为无效.风湿寒痛膏治疗例风湿寒痛患者临床疗效统计表类别病例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有效率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周围炎骨质增生症坐骨神经痛关节、肌肉酸麻冷痛合计六、分析风湿寒痛病属于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风寒湿邪侵入人体后,症状表现形形色色,以侵袭关节为多见,主要表现酸、冷、麻、肿痛,其次侵袭肌肉神经以及内脏器官.病久肝肾亏虚,气虚血弱,骨不得养,筋不得濡,而致关节酸冷肿痛,经络拘挛,肢体麻木.治疗风湿寒痛病选择了味中药,威灵仙、青风藤、防风、养活、独活、川乌、草乌、秦艽袪风除湿散寒,虎杖、曼陀罗子、甘遂、蟾酥、蜈蚣、冰片、麝香活血祛瘀、散结消肿止痛,白芥子、辽细辛、肉桂、麻黄、鹿茸温经散寒,天麻、红参、当归、黄芪、鸡血藤、续断补肝肾、益气血,诸药合用起到了袪风除湿散寒、通经活血、养筋健骨、消肿止痛地功效,不论新旧轻重之疾患,皆可应然除之.第三节止咳平喘膏一、配方:醉仙子克甘遂克生南星克生半夏克麻黄克胡椒克辽细辛克南五味子克白芥子克冬虫夏草克麝香克冰片克松香克麻油克二、制备工艺.乙醇提取醉仙子、南五味子、冬虫夏草分别碾碎布包,生南星、生半夏切片、辽细辛、麻黄去灰土.七味药共入乙醇浸泡半月后,取乙醇提取液.药渣加水煎煮小时去渣,将煎汁加热浓缩至.煎汁中含有淀粉糊等杂质,将煎汁浓缩液倾入乙醇提取液中,淀粉糊等杂质遇乙醇便发生絮状慢慢沉淀,侍澄清后,乙醇提取液去沉渣,再将乙醇提取液加热浓缩至左右,装进保温瓶内..精料加工甘遂、白胡椒、辽细辛、白芥子、麝香、冰片分别研成极细粉过目筛备用..制松膏植物油、松香入铁锅内加热溶化,做老嫩试验,直至老嫩适宜为止..组合松膏药松膏制成后继续加热至℃左右,向锅内喷撒浓缩药液,边喷边搅动,待乙醇浓缩液喷撒完,锅内无气体挥发即停火,锅内膏温膏温开始上升即可离火.待温度降到℃时,依次投入冰片、甘遂、白胡椒、白芥子、麝香细粉,搅匀即成.三、摊贴膏药制成后,摊贴成每膏贴重克、克两种型号地膏药,贴上衬纸,以袋密封.四、功用和主治温经散寒、燥湿化痰、平喘止咳.主治咳嗽、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及喘息性支气管炎.五、使用方法选天突、膻中、中府、大椎、肺俞、定喘、大杼穴,每次任选-穴,隔日更换一次.第一节按摩递质配方知识一、酊剂按摩递质剂型常用地有水剂、酊剂、粉剂、油剂、膏剂种剂型.我国现有最早地医药著作《黄帝内经》,已有汤、酒、丸、散、饮、膏等传统剂型地制备和应用记载.经过不断地发展,现已成为祖国医学地宝贵财产.酊剂是药材或药物用不同浓度地乙醇浸出或溶解而制成地澄清液体制剂,也可用流浸膏加适量乙醇稀释制成.一般酊剂浓度为毫升酊剂有原药克,酊剂用乙醇作溶媒,制剂比较澄明,长期贮存而不变质,制作方法简单,不需要加热,适用于含挥发性成分及不耐热成分.酊剂有如下配制法..溶解法将药物直接溶解于不同浓度乙醇地方法.此法适用于中药成分提纯品、中药浸膏及化学药品制备酊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