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的认识

合集下载

教你如何认识自己的皮肤属于哪种类型

教你如何认识自己的皮肤属于哪种类型

教你如何认识自己的皮肤属于哪种类型
一般来讲,我们的皮肤分为:中性、油性、干性、混合性(混合性偏干/混合性偏油)、敏感性这五大类。

1.中性皮肤:看起来毛孔细小,皮肤有通透感的光泽。

肌肤很健康且质地光滑,有均衡的油分和水份,很少有痘及黑头,皮肤通常也不油不紧绷。

2.油性皮肤:在脸部大部分区哉毛孔粗大明显,容易有满面油光,肤质看上去有些粗糙。

通常洗完脸不紧绷,而且2-3小时就有油腻感到恐惧了。

容易有黑头,粉刺和痘印的困扰。

油性皮肤的形成是回为皮脂腺过渡亢奋分泌过量油脂。

通常青春期肌肤会偏油,男性会偏油。

熬夜及压力也可能导致辞偏油。

3.干性皮肤:毛孔细小,几科乍不见,肌肤表面不泛油光,呈现哑光的状态。

容易形成细碎的干纹,表情纹,尤以眼部及唇部四周最为明显。

干性肌肤容易产生紧绷感,甚至会有脱皮现象。

在洁面之后通常容易有较长时间的紧绷感,有的女性年轻时就是干性肌肤,但通常大多数女性在年长以后,都会渐渐变成干性肌肤。

另外居中住在炎热或寒冷之低湿度气候中的人比较较多呈干性皮肤。

4.混合性皮肤:是最常见的肤质。

国为青春期之后大多数人都是看起来很健康且质地光滑,唯在t字区有些油腻,而两颊不太油腻甚至紧绷的肤质。

混合性肤质又及有2类,通常会随着季节而转换,例如,在夏季偏油,冬季偏干。

来源网络搜集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请按实际情况需要自行编辑。

中医对皮肤生理的认识

中医对皮肤生理的认识

中医对皮肤生理的认识
1. 皮肤的功能:中医认为皮肤是人体与外界环境的界面,具有保护机体、排泄汗液和废物、调节体温等功能。

2. 血液循环和气血运行:中医认为皮肤是气血的外在表现,通过经络与内脏相连,血液循环和气血的运行对皮肤的健康至关重要。

3. 湿热和毒素排出:中医认为湿热内蕴、毒素堆积等会导致皮肤问题,如痘痘、湿疹等,因此重视排湿热、祛毒素的调理。

4. 气滞血瘀和养血润燥:中医认为气滞、血瘀、血虚、津液不足等问题会影响皮肤的滋养和湿润,通过调理气血,养血润燥来改善皮肤问题。

5. 脏腑功能和情绪影响:中医认为脏腑功能紊乱和情绪问题与皮肤病变有密切关系,如肺热可导致痘痘、肝郁可导致皮肤湿疹等。

6. 防护和调理:中医注重皮肤的防护和调理,如保持皮肤清洁、避免寒冷刺激、注意饮食并适时进行湿热清理、养血滋润等。

总体上,中医对皮肤生理有着自己的独特认识,强调整体调理和平衡,将皮肤问题与整体健康联系起来。

皮肤生理学

皮肤生理学

保持健康中性皮肤
1.仗着肤质好就不卸妆可不是一个好习惯!好在你选用 的范围很广,眼部的卸妆品可以根据睫毛膏是否防水而选 择。 2.借着洁面的时机按摩一下皮肤,大约30秒钟,以增强 血液的循环,让肤色更亮丽。 3.用清水洁肤后,将面部的水轻轻拍入肌肤的表层。不 要揉拭皮肤,尤其是眼部,以免给皱纹的产生打下伏笔。 4.用爽肤水,注意避开眼部周围。 5.将保湿液点在面上各个部位,然后用指尖以打圈的方 式轻轻按摩。这层保湿品防止水份蒸发,又能帮助上妆。
皮下组织
皮下组织属于叶间组织,主要组成成分 为脂肪细胞、纤维间隔和血管。此外皮 下组织内分布有淋巴管、神经、汗腺体 以及毛囊。皮下组织具有保护、调节体 温、感觉、分泌与排泄、呼吸、新陈代 谢等7大功能
皮肤的PH值
• 人体皮肤表面存留着尿素、尿酸、盐分、乳酸、 氨基酸、游离脂肪酸等酸性物质,所以皮肤表 面常显弱酸性。
混合性皮肤
• 表现特征:一种皮肤呈现出两种或两种以上 的外观(同时具有油性和干性皮肤的特征)。多 见为面孔T区部位易出油,其余部分则干燥,并 时有粉刺发生,80%的女性都是混合性皮肤。混 合性皮肤多发生于20岁~39岁之间。
混合性皮肤护理要点
保养重点: 按偏油性、偏干性、偏中性皮肤分别侧重处理,在使用
油性皮肤
表现特征:油脂分泌旺盛、T部位油光 明显、毛孔粗大、常有黑头、皮质厚硬不 光滑、皮纹较深;外观暗黄,肤色较深、 皮肤偏碱性,弹性较佳,不容易起皱纹、 衰老,对外界刺激不敏感。皮肤易吸收紫 外线容易变黑、易脱妆、易产生粉刺、暗 疮。
油性皮肤护理要点
保养重点:随时保持皮肤洁净清爽, 少吃糖、咖啡、刺激 性食物, 多吃维生素B2/B6以增加肌肤抵抗力,注意补水 及皮肤的深层清洁,控制油份的过度分泌。 护肤品选择:使用油份较少、清爽性、抑制皮脂分泌、收 敛作用较强的护肤品。白天用温水洗面,选用适合油性皮 肤的洗面奶,保持毛孔的畅通和皮肤清洁。暗疮处不可以 化妆,不可使用油性护肤品,化妆用具应该经常清洗或更 换。更要注意适度的保湿。

美容师必学的皮肤学基础知识

美容师必学的皮肤学基础知识

、认识皮肤①: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覆盖于人体的表面。

成人的皮肤面积为⒈5—2平方米,总重量占人体体重的16% 。

②:眼部的皮肤是最薄的,而以手掌及脚掌的皮肤为最厚。

③:皮肤具有弹性及保护作用,在正常情况下,新陈代谢促使皮肤不断重现生机。

二、皮肤的分层皮肤由外向内可分三层,表皮层,真皮层和皮下组织,另外皮肤还有一些附属器官①表皮是皮肤的最外层,覆盖全身,有保护的作用。

表皮的平均厚度为0.1到0.3毫米表皮没有血管,但有很多细小的神经末梢,能感知外界的刺产生触觉,痛觉,冷觉,热觉,压力觉等感觉。

②真皮位于表皮深层,向下于皮肤组织相连。

真皮由致密结缔组织组成其内分布着各种结缔组织细胞和大量的胶原纤维弹性纤维,使皮肤既有弹性,又有韧性。

真皮位于表皮和皮下组织之间,主要由胶原纤维,弹力纤维,网状纤维和无定型基质等结缔组织构成,其中还有神经和神经末梢,血管,淋巴管,肌肉以及皮肤的附属器 。

③皮下组织属于间叶组织,主要组成成分为脂肪细胞、纤维间隔和血管。

此外,皮下组织内尚分布有淋巴管、神经、汗腺体以及毛囊(乳头部)。

其厚度因体表部位、年龄、性别、内分泌、营养和健康状态等而有明显差异。

三、皮肤的作用1、保护作用2、感觉作用3、调节体温的作用4、分泌和排泄的作用5、吸收的作用6、 代谢的作用7、免疫的作用四、皮肤类型划分(一)中性皮肤是健康理想的皮肤,多见于青春发育期前的少女。

皮脂分泌量适中,皮肤既不干也不油,皮肤红润细腻,富有弹性,毛孔较小,对外界刺激不敏感。

(二)干性皮肤皮肤白皙,毛孔细小而不明显。

皮脂分泌量少,皮肤比较干燥,容易身生细小皱纹,生成色素。

(三)油性皮肤肤色较深,毛孔粗大,皮脂分泌量多,皮肤油腻光亮,不容易起皱纹,对外界刺激不敏感。

由于皮脂分泌过多,容易生粉刺,痤疮。

(四)油性缺水性皮肤皮肤表面油光光,仔细看有细小干纹,自觉有紧绷感,局部毛孔粗大容易受到外界刺激而敏感。

认识皮肤PPT课件

认识皮肤PPT课件
皮肤又可根据皮脂和汗液的分泌量,细分成四种 类型: 油性皮肤 干性皮肤 中性皮肤 混合性皮肤
敏感性皮肤
油性皮肤
表面油腻光亮,纹理粗糙,可 见粗大的毛孔,有时呈桔皮状。
此种类型皮肤者不易出现皱纹。
干性皮肤
肤白细嫩,毛孔不明显,无油腻, 少光泽,较干燥,有时还可见到糠样的 脱屑。
皮肤角质层含水量往往低于10%, 不易掉妆,不易生粉刺。易长雀斑,易 生皱纹。
皮肤的淋巴管
真皮浅层中含有丰富的淋巴管,与真 皮深层的淋巴管相通,再经皮下组织的淋 巴管到达附近淋巴结。
淋巴液为无色透明的液体,是血液经 毛细血管壁渗透到组织细胞间形成的。良 好的淋巴循环是皮肤健康的重要保障。
皮肤的神经
感觉神经纤维 运动神经纤维 分泌神经纤维
感觉神经纤维
产生触觉、痛觉、压力觉、冷觉、 热觉等
网状层位于真皮深层,含有丰富的血管、 淋巴管、神经、肌肉、皮脂腺、汗腺、毛囊等。
真皮
真皮中纤维结缔组织有三种: 胶原纤维 弹力纤维 网状纤维 真皮层含水量占全部皮肤组织的60%, 若低于60%时,皮肤会呈干燥、起皱纹等缺 水状态。
真皮
结缔组织 真皮的细胞 基质
结缔组织
真皮的结缔组织包括胶原纤维、弹力 纤维和网状纤维。
皮脂腺
皮脂的主要成分: 脂肪酸、蜡脂、角鲨烯、甘油三酯
可以滋润皮肤、毛发,防止皮肤水 分蒸发。
皮脂呈弱酸性,有一定的抑菌、杀 菌作用。
毛发
长毛 短毛 毳毛 主要成份是角蛋白。
皮肤的血管
皮肤的血管由皮下深层动脉、静脉分支 而来。小动脉与小静脉在皮下组织层并行, 走向与皮肤表面平行,有分支到达真皮层, 形成毛细血管网和动静脉吻合。
棘细胞层
位于颗粒层下,由 4 ~ 8 层带 棘突的多角形细胞构成,是表皮中最 厚的一层。

皮肤基础知识(1)

皮肤基础知识(1)
皮肤基础知识
一、皮肤的认识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 面积:1.5—2.0平方公尺
重量:占体重的15%,约有2.8公斤重
二、皮肤的结构
皮肤 表皮 角质层 透明层 颗粒层 棘层 基底层 基底细胞 真皮 黑色素细胞
乳头层
网状层
皮下组织 皮肤内其他 血管 神经 淋巴 肌肉
皮肤附属器 指、趾甲 毛发 汗腺 皮脂腺
颗粒层:
有两层特殊结构: 障蔽层:颗粒层细胞分泌形成的膜样结构,天然障壁, 常温下形成封闭状态,防止水分流失,遇高温时如蒸脸和 热敷会产生裂隙而易吸收营养物质。 晶样角质层:可折射紫外线,但易受到阳光暴晒的损 坏而失去功能。
棘层:
细胞间隙有淋巴液流动,有助于清除衰老细胞和黑色素颗 粒。为细胞提供营养。
湿 度 ( % )
75
70
65
日本气象厅观测到的 全球平均湿度变化
60
1860 1880 1900 1920 1940 1960 1980 2000
时间(年)
17
皮肤的基础知识----影响肌肤健康的主要因素--干燥
干燥环境持续 肌肤呈脱水状态 起白屑・脱皮 锁水能力下降
产生未成熟的细胞
传达不良信息, 新陈代谢混乱
基底层(基底细胞)
(色素形成细胞)
基底膜 真皮 5
皮肤的基础知识----真皮结构
〈真皮断面图〉
表皮
基底膜
表皮突起 乳头层
网状层
真皮
弹力纤维 胶原纤维
纤维芽细胞
基质 6
皮肤的基础知识----整体结构
〈皮肤的断面图〉
感觉神经
毛干 毛根 毛细血管
起毛筋(立毛筋)
表皮
基底膜 表皮突起 乳头层

认识皮肤的分类特点

认识皮肤的分类特点

皮肤的分类特点:皮肤的类型, PH值,天然保湿因子一,皮肤的类型(1)干性皮肤:干性皮肤毛孔不明显,皮脂的分泌量少,皮肤比较干燥没有油腻感,皮肤细嫩,肤色清洁、红润而美观。

表皮角质层中含水量少,这类皮肤经不起外界刺激,夏天日晒后会发红,冬天遇冷容易干裂,这类皮肤容易老化、起皱,因此这类皮肤皮肤要注意保护,补水和防皱是最重要的。

建议:干性皮肤的人,在早晚洗脸时,要使用碱性小的洁肤用品,如洗面奶,尽量避免使用肥皂,以免刺激皮肤,清洗后要涂抹适量的含油脂较多的霜膏以滋润皮肤。

(2)油性皮肤:油性皮肤毛孔比较粗大,皮肤粗糙,皮脂分泌较多,肤色为淡褐色、褐色,皮肤油腻感较强,显得油光满面,这类皮肤经得起风吹日晒,不易起皱纹,也不易老化。

但这类皮肤因皮脂过多会引起毛孔阻塞,从而易长粉刺(痤疮)而影响美容。

这类皮肤要特别注意清洁,经常用清水清洗,以清除皮肤上过多的油脂,不宜使用含油量过高的护肤品。

建议:洁肤时使用含有中药成分的祛痘消炎洗面奶,以防止细菌的滋生而产生炎症和痘疮。

(3)中性皮肤:中性皮肤的皮脂分泌量和含水量适宜,皮肤既不干也不油腻,也不会粗糙,这种皮肤对外界刺激不太敏感,是一种正常、健康、理想的皮肤。

但也同样需要保护,依季节和爱好可使用任何化妆品。

(4)混合类皮肤:皮肤同时具有两种性质不同和类型时称为混合型皮肤。

如一般人的前额、鼻梁、下巴等部位毛孔粗大,油脂分泌较多,属于油性皮肤,而其它部位皮肤较干燥,属于油性或干燥性皮肤,女性中80%属于混合型皮肤。

(5)过敏性皮肤:多数过敏性皮肤毛孔粗大,皮脂分泌量也偏多。

但主要是这种皮肤在使用化妆品、日光照射、某些化学制品等会引起皮肤过敏、红肿、发痒、出现皮脂等。

这种皮肤要慎用化妆品。

接受这样的客人一定要认真谨慎。

二,皮肤的PH值皮肤的ph值为弱酸性范围,故能抑制皮肤表面存在的一些常见细菌,如化脓性菌、白癣菌的繁殖,使其发育困难,从而达到灭菌的效果。

这表明皮肤有自身净作用。

认识皮肤的教案大学版高中

认识皮肤的教案大学版高中

课时:1课时教学对象:大学或高中学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皮肤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皮肤健康问题的关注。

教学重点:1. 皮肤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皮肤健康问题及预防措施。

教学难点:1. 皮肤结构的层次性。

2. 皮肤功能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皮肤吗?皮肤有什么作用?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具有保护、调节体温、排泄、感觉等多种功能。

二、新课讲解1. 皮肤的基本结构(1)提问:皮肤由哪几层组成?(2)学生回答,教师讲解: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层组成。

(3)讲解各层结构特点及功能。

2. 皮肤的功能(1)提问:皮肤有哪些功能?(2)学生回答,教师讲解:①保护功能:皮肤具有防止外界有害物质侵入人体的作用。

②调节体温:皮肤通过汗腺分泌汗液,调节体温。

③排泄:皮肤通过汗腺排泄废物和毒素。

④感觉:皮肤具有触觉、痛觉、温觉等多种感觉。

三、案例分析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皮肤健康问题?2. 学生回答,教师举例讲解:(1)皮肤过敏:常见于化妆品、花粉等过敏源引起的皮肤瘙痒、红肿等症状。

(2)痤疮:青春期常见的一种皮肤问题,主要由皮脂腺分泌异常引起。

(3)银屑病:一种慢性皮肤病,表现为皮肤红斑、银白色鳞屑等症状。

四、预防措施1. 提问:如何预防皮肤健康问题?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1)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洗澡。

(2)选择适合自己的护肤品,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化妆品。

(3)合理饮食,保持皮肤营养均衡。

(4)适当运动,增强免疫力。

五、总结与作业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布置作业:查阅资料,了解一种皮肤健康问题及其预防措施。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皮肤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使学生了解了皮肤的重要性。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提高了学生对皮肤健康问题的关注。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关注皮肤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认识皮肤知识点总结

认识皮肤知识点总结

认识皮肤知识点总结1. 皮肤的结构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部分组成。

表皮是最外层的部分,由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和基底层组成,主要起到防护作用。

真皮是皮肤的中间层,包含有血管、神经末梢、毛囊和汗腺等,具有营养、感觉和温度调节的功能。

皮下组织是连接皮肤和肌肉的层,主要起到支撑和储存能量的作用。

2. 皮肤的生理功能皮肤的生理功能非常多样,主要包括保护作用、温度调节、感知和排泄。

其中,保护作用是皮肤最主要的功能之一,它可以防止外界物质和微生物的侵入,同时防止体内水分的流失。

温度调节是通过汗腺和毛孔来实现的,可以帮助人体在不同环境下保持恒定的体温。

感知功能主要是通过皮肤上的感受器来感知外界环境的刺激,包括触觉、痛觉、温度感知和压力感知等。

排泄功能是通过皮肤的汗腺来排出体内的代谢产物和毒素,保持内环境的稳定。

3. 皮肤的常见问题皮肤常见问题主要包括痤疮、湿疹、皮肤癌、疤痕和色素沉着等。

其中,痤疮是青少年时期常见的皮肤问题,主要是由于皮脂腺分泌过多和细菌感染引起的。

湿疹是一种慢性皮肤炎症,主要症状为皮肤红肿、瘙痒和渗液等。

皮肤癌是一种恶性肿瘤,主要有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和黑色素瘤等不同类型。

疤痕是受伤后愈合形成的瘢痕组织,有时会影响美观。

色素沉着是皮肤色素不均匀的现象,常见于面部、颈部和手部等部位。

4. 皮肤的护理皮肤的护理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保持皮肤的健康和美观。

护肤的基本步骤包括清洁、补水、保湿和防晒。

清洁是保持皮肤清洁的第一步,可以清除污垢和彩妆残留,保持毛孔通畅。

补水和保湿是帮助皮肤保持水分和油脂平衡的重要步骤,可以减少皮肤干燥和皱纹的产生。

防晒是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伤害的重要措施,可以预防晒斑和皮肤老化。

5. 皮肤保健皮肤保健是指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来保持皮肤的健康。

科学的作息时间和充足的睡眠可以帮助皮肤得到充分的休息和修复。

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和营养物质的吸收,对皮肤有益。

七年级语文教案:认识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

七年级语文教案:认识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

作为人体的最大器官,皮肤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仅是一个保护层,还是我们身体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对于学生而言,认识皮肤对于他们的生活习惯养成和健康维护是至关重要的。

在七年级的生物课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教授学生有关皮肤的知识,这包括课堂讲解、实验、游戏等。

第一节课:皮肤的概述在第一节课中,我们可以让学生了解皮肤的基本概念和构成部分。

其中包括皮肤的三层结构: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

我们需要为学生细致的解释这三层的功能,以及这些层之间的协作关系。

通过课堂讲解及相关教具,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所学知识。

第二节课:皮肤的功能在第二节课中,我们需要让学生了解皮肤的各种功能。

它可以保护身体不受外部环境的伤害,维护水分平衡,调节体温,以及提供感官体验等。

在这节课中,我们需要让学生通过互动游戏和实验来体验这些功能。

例如,让学生体验穿上厚衣服和薄衣服在寒冷天气下的不同体验、在实验室中进行身体排汗的实验等。

第三节课:皮肤的健康维护在第三节课中,我们需要让学生了解如何保持皮肤健康。

这包括如何正确洗脸、选择合适的护肤品、注意饮食以及避免常见的皮肤问题等。

在这节课中,我们可以邀请专业皮肤医生和保健师等来进行讲解,以专业的方式来让学生了解皮肤保健的方法和原则。

结语通过上述三个课堂,学生可以领略到皮肤的诸多方面,从而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和生活。

这不仅仅是我们生物课程的一部分,更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和养成好习惯的重要一环。

在今后的课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广泛开展相关实验和互动活动等方式来进一步巩固学生对于皮肤和其他人体器官的认识,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皮肤专业知识.

皮肤专业知识.

第三部分:皮肤的分类及正确保养
皮肤的分类
1、皮肤分为:常见性皮肤和问题性皮肤两种 2、常见性皮肤分为:中性、干性、油性、混 合性 3、问题性皮肤分为:色斑、敏感、衰老、痤 疮等
常见性皮肤的酸碱度-PH值
• 医学和美容上通常以PH值来表示皮肤的酸 碱度,并以此来确定皮肤健康与否。
肤 质 中性肌肤 干性肌肤 油性肌肤
第一层是角质层(俗称“死皮” ):
由4-8层已经死亡、无核的角质细胞组成,呈鱼鳞板状结构, 吸水性强。 优点:1、能防止水分散失和回渗。 2、保湿,滋润肌肤 3、抗磨擦力强,能抗轻微刺激,会自行脱落。 缺点:角质层的厚薄直接影响表皮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1、角质层过厚,皮肤暗哑 ,无光泽,粗糙,护肤品无 法被吸收; 2、角质层过薄,皮脂膜受损,免疫力下降无法抵抗外界 刺激,皮肤易过敏。
• 4、皮肤会不断地随着年龄,气候,健康而改变,应每隔 一段时间就要检查测验一次,看是否需要进行保养上的调 整,
皮肤保养十大须知
• 5、颈部和脸部同样重要,所以千万不可遗忘了颈 部肌肤的保养, • 6、化妆和保养时,所有的动作都要从下往上的方 向操作,切不可从上往下,以防将脸部肌肉拉松 惟一从上向下顺序的操作,便是化妆完毕,用毛 刷将脸上多余的碎粉除去。 • 7、当选用洗面或洗澡的肥皂时,不要因喜欢其香 味而随便采用,选择适合肌肤性质的肥皂才是明 智之举。
油性皮肤:
皮质较厚,毛孔粗大,皮脂 腺分泌皮脂旺盛、满脸油光、 易长粉刺、、痘痘、面疱、 化妆易脱妆、毛发也偏油
成因:主要是因有超出常量
的皮肤脂腺的存在,同时青 春期雄性激素分泌旺盛,遗 传、饮食偏向及不注意及时 面部清洁以及不经常去角质 和不良生活习惯引起的。
油性肌肤护理:

皮肤的认识

皮肤的认识

皮肤与美容密切相关。

拥有光华细嫩、富有弹性的皮肤。

会使人看上去年轻而富有活力,因此皮肤护理,驻颜纺衰自然成了美容院的主要服务内容之一。

第一节:皮肤的结构皮肤的结构及其复杂,含有大量的细胞,错综复杂的血管、神经网、以及毛发、皮脂腺、指甲等附属器。

人们的肤色和皮肤的结构密切相关。

黑色的深浅取决于皮肤所含黑色色素颗粒的多少及位置的深浅。

皮肤白的人,皮肤中含黑色素粒较少;肤色黑的人,皮肤中含黑色素粒较多。

黑种人黑色素粒多而粗大,位置较浅,颗粒层中即含有黑色素粒。

皮肤黄色的浓淡与所含胡萝卜素多少及角质层的厚度有关。

胡萝卜素含量多、角质层较厚的人,皮肤发黄而缺乏光泽;胡萝卜素含量少、角质层较薄的人,皮肤比较白皙细嫩。

肤色红润与否和皮肤毛细血管分布的深浅、疏密程度以及皮肤血流量的多少有关。

皮肤毛细血管分布较浅、较密,血流量充足,皮肤会显得红润;若皮肤血流量减少,皮肤会显得苍白。

下面我们介绍皮肤的基本结构1、表皮(1)表皮是最外层皮肤,覆盖全身,有保护的作用,平均厚度为0.7--2毫米。

表皮内无血管,有许多细小的神经末梢,感知外界刺激产生触觉,痛觉,压力觉,温觉,冷觉等感觉。

表皮有外向内分为: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层,基底层。

表皮的各层是由处于角化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细胞形成。

基底层的基底细胞是表皮细胞的生化之源,它不断产生新细胞,并逐渐向皮肤表层推移,变成各层细胞,最后变成死细胞,以皮屑的方式脱落。

从一个基底细胞产生,到最后变成皮屑脱落大约需要28天。

A 角质层是表皮的最外层,由4--8层扁平无核的角化死细胞构成。

细胞排列紧密,对人体起保护作用。

外层的角化细胞到一定时间会自行脱落,同时会有新形成的角化细胞来补充。

角质层的厚薄对人的肤色和皮肤的吸收能力有一定的影响,角质层过厚,会使皮肤看上去发黄,而且缺乏光泽。

皮肤有一定的吸收能力,角质层越厚,皮肤吸收能力越差。

B 透明层透明层位于角质层下,只有掌心,足底等角质层厚的部位才有此层。

认识皮肤知识点总结图

认识皮肤知识点总结图

认识皮肤知识点总结图一、皮肤的结构1. 表皮表皮是皮肤最外层的一层组织,主要由角质层、颗粒层、透明层和基底层组成。

角质层是表皮最外层的一层,由死细胞角质细胞构成,主要起到防水、保护及抗外界环境侵害的作用。

颗粒层和透明层是表皮的中间层,起到保护作用。

基底层是表皮最内层,主要由活跃的细胞,如基底细胞、色素细胞和梭形细胞构成,是表皮的最重要成分之一。

2. 真皮真皮位于表皮之下,主要由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基质、毛发结构、汗腺和血管等组成。

真皮是皮肤的主要组织,起到支撑、保护、感觉和营养供给的作用。

3. 皮下组织皮下组织是皮肤最内层的组织,主要由脂肪细胞和结缔组织构成,起到保护、保温和能量储备的作用。

二、皮肤的生理功能1. 保护功能皮肤具有防护功能,可以阻止病原体、化学品和其他有害物质进入体内。

同时,皮肤还可以防止水分散失,保持体内水分平衡。

2. 感觉功能皮肤是人体的感觉器官之一,可以感知温度、压力、触觉和疼痛等刺激。

这些感知信息通过神经传递到大脑,让人体作出相应的反应。

3. 温调功能皮肤能够通过汗腺和毛孔调节体温,当体温过高时,汗腺分泌汗液冷却皮肤,帮助体温降低;当体温过低时,毛发能够竖起形成毛孔,起到保温作用。

4. 代谢功能皮肤可以通过汗腺排泄体内废物和毒素,保持体内环境的稳定。

同时,皮肤还可以合成维生素D,帮助钙的吸收和利用。

5. 免疫功能皮肤是人体最重要的免疫屏障之一,能够抵御外界的病原体和细菌侵入。

同时,皮肤还能产生一些免疫相关的物质,参与身体免疫反应。

三、常见的皮肤问题1. 痤疮痤疮是一种皮肤疾病,主要表现为毛囊被堵塞、细菌感染和炎症反应。

痤疮通常出现在青春期,主要集中在面部、颈部、胸部和背部。

2. 皮肤干燥皮肤干燥是皮肤缺水缺油的表现,主要表现为皮肤粗糙、脱屑、瘙痒和紧绷感。

皮肤干燥通常会让肤色看起来不均匀,甚至影响到化妆效果。

3. 敏感肌肤敏感肌肤主要表现为皮肤对外界环境刺激反应过度,容易出现红肿、瘙痒、刺痛等症状。

美容护肤基础知识PPTppt课件

美容护肤基础知识PPTppt课件

前额斑块: 大脑血流量降低,自我心理增压,喜怒无常,妒忌 猜疑,易醒易惊。
眼周斑点: 妇科疾病,缺乏黄体酮可能盆腔淤阻
面颊斑点: 属肝脏代谢障碍、肠胃功能下降、过敏性结肠炎;
精选ppt课件2021
34
斑点的治疗
上唇斑块:属卵巢内分泌不足 眼尾斑点:为脏腑机能差,敏感易激动,心理
承受能力差。 上眼皮斑块:属荷尔蒙失调等妇科疾病 鼻背斑点:多属肝胆功能代谢障碍
黑色素接受到内皮素就得到了加速制造黑色素的信
息,这样洛氨酸酶也被激活了,黑色素大量增殖,
导致皮肤变黑,如果皮肤不同区域产生的内皮素多
少不同,皮肤就会产生色斑。
精选ppt课件2021
23
色斑的形成原因1
气血循环不畅通
面部微循环障 碍
精选ppt课件2021
色斑生成
24
色斑形成原因2
内分泌失调
色素代谢紊乱
毛囊 汗腺
淋巴管பைடு நூலகம்
汗腺
精选ppt课件2021
神经纤维 毛细血管
脂肪细胞
6
第二部分─皮肤的类型和问题
➢皮肤的类型? ➢皮肤的问题 ?
精选ppt课件2021
7
皮肤类型
干性皮肤
中性皮肤
混合性皮肤
精选ppt课件2021
油性皮肤
8
皮肤类型
干 性 皮 肤 中 性 皮 肤 混合性皮肤 油 性 皮 肤
毛孔 肤色 光泽
它的重量约占体重的︰15%
皮肤也是表面积最大的器官。 成人的平均体表面积大至
约︰1.5-2平方米
精选ppt课件2021
4
皮肤的功能
• 保护功能 • 感觉功能 • 调节体温 • 分泌与排泄 • 吸收功能 • 新陈代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皮肤•了解组织结构
人体皮肤结构图:分为表皮层、真皮层、皮下组织;
1 : 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构成,并含有附属器官等等
表皮是皮肤最外面的一层,平均厚度为0.2毫米,根据细胞的不同发展阶段和形态
特点,由外向内可分为5层。

1 .角质层:由数层角化细胞组成,含有角蛋白。

它能抵抗摩擦,防止体液外渗和化学物质
内侵。

角蛋白吸水力较强,一般含水量不低于10%,以维持皮肤的柔润,如低于此值,皮肤则干燥,出现鳞屑或皲裂。

由于部位不同,其厚度差异甚大,如眼睑、包皮、额部、腹部、
肘窝等部位较薄,掌、跖部位最厚。

角质层的细胞无细胞核,若有核残存,称为角化不全。

2.透明层:由2〜3层核已消失的扁平透明细胞组成,含有角母蛋白。

能防止水分,电解
质和化学物质的透过,故又称屏障带。

此层于掌、跖部位最明显。

3.颗粒层:由2〜4层扁平梭形细胞组成,含有大量嗜碱性透明角质颗粒皮肤。

颗粒层
扁平梭形细胞层数增多时,称为粒层肥厚,并常伴有角化过度;颗粒层消失,常伴有角化不
全。

4 .棘细胞层:由4〜8层多角形的棘细胞组成,由下向上渐趋扁平,细胞间借桥粒互相
连接,形成所谓细胞间桥。

5.基底层:由一层排列呈栅状的圆柱细胞组成。

此层细胞不断分裂(经常有3%〜5%的细
胞进行分裂),逐渐向上推移、角化、变形,形成表皮其他各层,最后角化脱落。

基底细胞分裂后至脱落的时间,一般认为是28日,称为更替时间,其中自基底细胞分裂后到颗粒层
最上层为14日,形成角质层到最后脱落为14日。

基底细胞间夹杂一种来源于神经嵴的選色素细胞(又称树枝状细胞),占整个基底细胞的4%〜10% ,能产生黑色素(色素颗粒),
决定着皮肤颜色的深浅。

另外发现:从护肤的角度来讲表皮并不是最外面的皮肤成分,外面还有一种起保护作
用的皮脂膜。

真皮
来源于中胚叶,由纤维、基质和细胞构成。

接近于表皮之真皮乳头称为乳头层,
又称真皮浅层;其下称为网状层,又称真皮深层,两者无严格界限。

1 •纤维:有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和网状纤维三种。

(1)胶原纤维:为真皮的主要成分,约占95%,集合组成束状。

在乳头层纤维束较
细,排列紧密,走行方向不一,亦不互相交织。

在网状层纤维束较粗,排列较疏松,交织成
网状,与皮肤表面平行者较多。

由于纤维束呈螺旋状,故有一定伸缩性。

(2)弹力纤维:在网状层下部较多,多盘绕在胶原纤维束下及皮肤附属器官周围。

除赋予皮肤弹性外,也构成皮肤及其附属器的支架。

(3)网状纤维:被认为是未成熟的胶原纤维,它环绕于皮肤附属器及血管周围。

2 •基质:是一种无定形的、均匀的胶样物质,充塞于纤维束间及细胞间, 为皮肤
各种成分提供物质支持,并为物质代谢提供场所。

3 •细胞:主要有以下几种:
(1)成纤维细胞:能产生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和基质。

(2)组织细胞:是网状内皮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吞噬微生物、代谢产物、色素颗粒和异物的能力,起着有效的清除作用。

(3)肥大细胞:存在于真皮和皮下组织中,以真皮乳头层为最多。

其胞浆内的颗粒, 能贮存和释放组织胺及肝素等。

表皮和真皮区分的意义举例:痤疮之类的如果用手去抓,就容易继发感染。

一般来讲,咱们的皮肤感染,感染到表皮层,什么疤都不落,得一个皮肤病很厉害,它不落疤,它在表皮。

如果说感染到真皮了,一定要落疤了。

皮肤是一个屏障,你不要破坏它的屏障。

皮下组织
来源于中胚叶,在真皮的下部,由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小叶组成,其下紧临肌膜。

皮下组织的厚薄依年龄、性别、部位及营养状态而异。

有防止散热、储备能量和抵御外来机
械性冲击的功能。

皮肤的认识
PH值不正干性皮肤表现特征:皮肤水份、油份均不正常,干燥、粗糙,缺乏弹性,皮肤的
常,毛孔细小,脸部皮肤较薄,易敏感。

面部肌肤暗沉、没有光泽,易破裂、起皮屑、长斑,
不易上妆。

但外观比较干净,皮丘平坦,皮沟呈直线走向,浅、乱而广。

皮肤松弛、容易产生皱纹和老化现象;干性皮肤又可分为缺油性和缺水性两种。

保养重点:多做按摩护理,促进血液循环,注意使用滋润、美白、活性的修护霜和营养霜。

注意补充肌肤的水份与营养成份、调节水油平衡的护理。

护肤品选择: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不要过于频繁的沐浴及过度使用洁面乳,注意周护理及使用保持营养型的产品,选择非泡沫型、碱性度较低的清洁产品、带保湿的化妆水。

中性皮肤表现特征:水份、油份适中,皮肤酸碱度适中,皮肤光滑细嫩柔软,富于弹性
红润而有光泽,毛孔细小,无任何瑕疵,纹路排列整齐,皮沟纵横走向,是最理想漂亮的
皮肤。

中性皮肤多数出现在小孩当中,通常以14岁以下发育前的少女为多。

年纪轻的人尤其青春期过
后仍保持中性皮肤的很少。

这种皮肤一般炎夏易偏油,冬季易偏干。

保养重点:注意清洁、爽肤、润肤以及按摩的周护理。

注意日补水、调节水油平衡的护理。

护肤品选择:依年龄、季节选择,夏天亲水性,冬天选滋润性,选择范围较广。

油性皮肤表现特征:油脂分泌旺盛、T部位油光明显、毛孔粗大、触摸有黑头、皮质厚
硬不光滑、皮纹较深;外观暗黄,肤色较深、皮肤偏碱性,弹性较佳,不容易起皱纹、衰老, 对外界刺激不敏感。

皮肤易吸收紫外线容易变黑、易脱妆、易产生粉刺、暗疮。

保养重点:随时保持皮肤洁净清爽,少吃糖、咖啡、刺激性食物, 多吃维生素B2/B6以
增加肌肤抵抗力,注意补水及皮肤的深层清洁,控制油份的过度分泌,调节皮肤的平衡。

护肤品选择:使用油份较少、清爽性、抑制皮脂分泌、收敛作用较强的护肤品。

白天用温水
洗面,选用适合油性皮肤的洗面奶,保持毛孔的畅通和皮肤清洁。

暗疮处不可以化妆,不可
使用油性护肤品,化妆用具应该经常地清洗或更换。

更要注意适度的保湿
混合性皮肤表现特征:一种皮肤呈现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外观(同时具有油性和干性皮肤的特征)。

多见为面孔T区部位易出油,其余部分则干燥,并时有粉刺发生,男性80%都是混合性皮肤。

混合性皮肤多发生于20-35岁之间。

保养重点:按片油性、偏干性、偏中性皮肤分别侧重处理,在使用护肤品时,先
滋润较干的部位,再在其它部位用剩余量擦拭。

注意适时补水、补营养成份、调节皮肤的平
衡。

护肤品选择:夏天参考第三项 油性皮肤的选择,冬天参考第一项干性皮肤的选择。

敏感性皮肤 表现特征:皮肤较敏感, 皮脂膜薄,皮肤自身保护能力较弱,皮肤易出现红、 肿、刺、痒、痛和 脱皮、脱水现象。

保养重点:经常对皮肤进行保养;洗脸时水不可以过热过冷, 晨,可选
用 防晒霜,以避免日光伤害皮肤;晚上,可用营养型
食方面要注意易引起过敏的食物。

皮肤出现过敏后,要立即停止使用任何化妆品,对皮肤进 行观察和
保养护理。

护肤品选择:应先进行适应性试验,在无反应的情况下方可使用。

切忌使用劣质化妆品或同 时使用多重化妆品,并注意不要频繁更换化妆品含香料过多及过酸过碱的护肤品不能用, 应选择适用于 敏感性皮肤 的化妆品。

春天敏感性皮肤怎样处理:1皮肤一定要保持水分充足,皮肤缺水时是最敏感的阶段,很容 易受外界影响导致过敏。

人们总以为皮肤过敏就是脸开始发红,
其实不然,在你感觉到皮肤 有绷紧感时,其实就已经是敏感的最初阶段。

所以每天在脸部清洁完后,趁皮肤还带润感就
应该立即涂抹上适合自己的润肤乳。

2■做好日常防晒,春天适宜户外活动,一定要给肌肤做 好足够的保护,避免阳光紫外线、花粉等对肌肤的冲击。

3.春季情绪特别容易躁动,就连皮—
肤也会被影响到,这时,可以在每天晚上睡觉前点个植物香薰进行冥想。

不仅能平复你的心 情,也能舒缓镇静你的肌肤 .| PS 在应对过敏上,强化肌肤的抵抗力相当重要,如睡眠充足、饮食充足均衡、情绪和
谐、远离污染环境及减少皮肤的刺激等。

轻微的敏感只要处置得宜,很快便会恢复,严重时 则要迅速就医。

要使用温和的洗面奶洗脸。

早 化装水增加皮肤的水份。

在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