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剂的热物理性质
制冷剂r22和r32区别
![制冷剂r22和r32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1f88717858fb770bf68a5526.png)
目前,仅R410a和R32制冷剂被用于代替家用空调中的R22制冷剂。
如今,制冷百科全书对R22,R410a和R32的特性进行了简单的比较分析。
1.热物理性质:可以减少R32的带电量,仅为R410a的0.71倍。
R32系统的工作压力高于R410a,但最大增加不超过2.6%,相当于R410A系统的承压要求。
同时,R32系统的排气温度比R410A高35.3℃。
2.环境特性:ODP值(臭氧消耗潜能值)为0,但R32的GWP值(全球变暖潜能值)中等。
与R22相比,CO2的减排率可达到77.6%,而R410a仅为2.5%,在二氧化碳减排方面明显优于R410a。
3.安全:R32和R410a无毒,而R32可燃。
但是,在R22,R32,R290,R161和R1234YF的几种替代物中,R32具有最高的燃烧下限LFL(点火下限),并且在这些制冷剂中,R32的可燃性最低。
4.循环性能:从理论循环性能来看,R32系统的制冷量比R410a高12.6%,能耗增加8.1%,综合节能4.3%。
实验结果还表明,R32制冷系统的能效比略高于R410a。
首先,了解氟利昂的定义。
氟利昂是饱和烃(烃)的卤素衍生物的总称,它是一种制冷剂,在1930年代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而出现。
它的出现解决了制冷和空调行业寻找制冷剂的问题。
从氟利昂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到不是氟利昂的r134a,r410a和r407c实际上是氟利昂。
制冷行业中使用的氟制冷剂包括r11(cfcl3),r12(cf2cl2),r22(chf2cl),r32(ch2f2),r113(c2f3cl3),r114(c2f4cl2),r115(c2f5cl),r123(c2hf3cl2),r125(ch R143a(ch3cf3),r141b (ccl2fch3),r142b(h3c2f2cl),r152(ch3chf2),r404a(44%r125和52%r143a和4%r134a),r407c(23%r32和25%r125和52)R410a(50%r32和50%r125),r500(73.8%r12和26.2%r152),r502(48.8%r22和51.2%r115)等氟利昂由于制冷剂中存在cl元素而破坏臭氧层,并且随着cl原子数的增加,其破坏臭氧层的能力也增加,并且随着H元素含量的增加,其破坏臭氧层的能力也随之增加。
R22制冷剂物理性质
![R22制冷剂物理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80bd4c0076c66137ee061958.png)
R22制冷剂物理性质发布日期:2013-8-25 10:28:20 点击次数:1977 信息录入:R22制冷剂物理特性:分子式CH2FCF3沸点(101.3kpa)℃-26.1临界温度℃101.1临界压力kpa 4066.6液体密度kg/m³ 1188.1饱和蒸气压(25℃)kPa 661.9汽化热/蒸发潜热(沸点下,1atm)kJ/kg 216破坏臭氧潜能值(ODP)0全球变暖潜能值(GWP,100 yr) 1300 ASHRAE安全级别A1(无毒不可燃)饱和液体密度25℃g/m³ 1.207液体比热25℃[KJ/(Kg·℃)] 1.51溶解度(水中,25℃)% 0.15全球变暖系数值(GWP)0.29临界密度g/cm³ 0.512沸点下蒸发潜能KJ/Kg 215.0>R22制冷剂物理特性:分子式CH2FCF3沸点(101.3kpa)℃-26.1临界温度℃101.1临界压力kpa 4066.6液体密度kg/m³ 1188.1饱和蒸气压(25℃)kPa 661.9汽化热/蒸发潜热(沸点下,1atm)kJ/kg 216破坏臭氧潜能值(ODP)0全球变暖潜能值(GWP,100 yr) 1300 ASHRAE安全级别A1(无毒不可燃)饱和液体密度25℃g/m³ 1.207液体比热25℃[KJ/(Kg·℃)] 1.51溶解度(水中,25℃)% 0.15全球变暖系数值(GWP)0.29临界密度g/cm³ 0.512 沸点下蒸发潜能KJ/Kg 215.0。
R410a物理化学性质
![R410a物理化学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eb113d16650e52ea5518985f.png)
R410a介绍
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物理性质R410A,是一种混合制冷剂,它是由R32(二氟甲烷)和R125(五氟乙烷)组成的混合物,其优点在于可以根据具体的使用要求,对各种性质,如易燃性、容量、排气温度和效能加以考虑,量身合成一种制冷剂。
R410A外观无色,不浑浊,易挥发,沸点-51.6℃,凝固点-155℃;其主要特点有:
(1)不破坏臭氧层。
其分子式中不含氯元素,故其臭氧层破坏潜能值(ODP)为0。
全球变暖潜能值(GWP)小于0.2。
(2)毒性极低。
容许浓度和R22同样,都是1000ppm。
(3)不可燃。
空气中的可燃极性为0。
(4)化学和热稳定性高
(5)水分溶解性与R22几乎相同。
(6)是混合制冷剂,由两种制冷剂组成
(7)不与矿物油或烷基苯油相溶。
(与POE[酯润滑油]、PVE[醚润滑油]相溶)R22与其替代制冷剂R407C、R410A的物理性能比较:。
制冷剂的热物理性质
![制冷剂的热物理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897141e66294dd88d0d26bb5.png)
168.31
5.947
0.078
0.463
55
0.056
4.25
制冷剂的热物理性质
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标准工况和空调工况
工况
制冷剂
冷凝温度℃
蒸发温度℃
过冷温度℃
吸气温度℃
标准工况
R717
30
-15
25
-10
R22
30
-15
25
15
R502
30
-15
25
15
空调工况
R717
40
5
35
10
R22
17.031
-33.4
-77.7
132.4
11.3
4.130
1.32
2.160
0.24
1.17
4.94
1312.56
1126.25
0.889
0.509
0.454
98
0.057
4.21
CHF2CL
86.48
-40.8
-160
96
4.93
1.905
1.194(10℃)
0.615(10℃)
0.3
1.2
4.06
40
5
35
15
全封闭活塞式制冷压缩机名义工况
工况
制冷剂
冷凝温度℃
蒸发温度℃
过冷温度℃
吸气温度℃
环境温度℃
高温工况
R22
54.4
7.2
46.1
35
35 3
低温工况
R22,R502
30
-15
25
15
阅读时间:2011.4.5
制冷剂沸点
![制冷剂沸点](https://img.taocdn.com/s3/m/697ad55b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d7.png)
制冷剂沸点制冷剂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和化学品,广泛应用于工业、商业和家庭冷却和制冷领域。
制冷剂的沸点是制冷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对制冷效率和能耗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制冷剂沸点的相关知识和应用。
一、制冷剂沸点的定义和意义制冷剂沸点是指在常压下,制冷剂从液态变为气态的温度。
制冷剂的沸点是其物理性质之一,是制冷过程中的重要参数。
沸点与制冷剂的性质密切相关,不同的制冷剂具有不同的沸点。
制冷剂沸点的意义在于,它决定了制冷剂的蒸发和冷凝温度。
在制冷循环中,制冷剂从低温区域吸收热量,变成气态,然后被压缩,变成高温高压气体,再在冷凝器中放出热量,变成液态,回到低温区域,循环往复。
制冷剂沸点越低,蒸发温度越低,制冷效果越好,但能耗也会增加。
二、常见制冷剂的沸点常见的制冷剂包括氨、氟利昂、丙烷、丁烷、二氧化碳等。
它们的沸点如下:氨:-33.34℃;氟利昂:-26.1℃;丙烷:-42℃;丁烷:-0.5℃;二氧化碳:-78.5℃。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不同的制冷剂具有不同的沸点。
其中,氨和氟利昂的沸点较低,适用于低温制冷和空调系统;丙烷和丁烷的沸点较高,适用于中温制冷和商业冷藏;二氧化碳的沸点较低,但在高压下可用于超临界制冷。
三、制冷剂沸点的影响因素制冷剂沸点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制冷剂的分子结构、分子量、氢键作用、极性等。
分子结构:分子结构的不同会影响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从而影响沸点。
例如,氨分子中有一个孤对电子,可以形成氢键作用,使得氨的沸点较低。
分子量:分子量越大,分子间的引力越强,沸点也越高。
例如,氯氟烃的分子量较大,沸点较高。
氢键作用:氢键作用是分子间的一种弱相互作用力,它可以增加分子间的引力,从而增加沸点。
例如,甲醇和乙醇的沸点较高,与氢键作用有关。
极性:极性分子的沸点一般较高。
极性分子中的极性基团会增加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从而增加沸点。
例如,水的沸点就较高。
四、制冷剂沸点的应用制冷剂沸点在制冷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新型制冷剂R134_R134_R134a及R134_R22的热力学性质
![新型制冷剂R134_R134_R134a及R134_R22的热力学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87942a71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e8.png)
1997 年 9 月Sep t. 1997Jo u rn a l o f C h e m ica l E n g i n ee r i n g o f C h i n e s e U n ive r s it i e s 新型制冷剂 R 134、R 1342R 134a 及ΞR 1342R 22 宋锡瑾的热力学性质张未星吴兆立(浙江大学化工热力学室, 杭州 310027)摘 要 采用马丁2侯 81 型方程对制冷剂 R 134、R 1342R 134a 及 R 1342R 22 的热力学性质进行了系 统的计算, 并绘制了 R 134 的热力学性质图表, 为 R 134 在制冷业及相关领域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1, 1, 2, 22四氟乙烷 热力学性质 制冷工质1 引 言自 1930 年美国杜邦公司首次合成生产第一个氯氟烃类 (C FC s ) 化合物二氟二氯甲烷 (C FC 212) 以来, C FC s 产品就以其无毒、不易燃、不腐蚀、化学稳定性好、热物理性好、低冰点和 低成本等特点, 备受人们的青睐, 因而广泛应用于制冷、电子元件清洗、航空、农业、国防及交通 等领域, 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然而, 1974 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 F . S . R o w 2 lan d 教授等人首次提出了氯氟烃对大气臭氧层有严重破坏作用并会给人类生存环境造成威 胁的观点, 1982 年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的发现使这一观点得到进一步的证实。
随后, 各国政府 和科学家纷纷开始行动, 投入了全球性限制氯氟烃类制冷剂生产、消费和使用的浪潮, 并于 1987 年起草制定了保护臭氧层的蒙特利尔议定书, 提出限制生产 5 种 C FC s 和 3 种 H a l o n 物 质。
1990 年 6 月,“蒙约”国再一次集会, 定于 2000 年全面禁止受控物的使用。
发展中国家推迟 十年。
因此, 寻找和研究新的制冷工质以替换被禁的 C FC s 物质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科学家和 制冷行业技术专家面临紧迫的重大课题。
氟里昂-氨等常用制冷剂介绍
![氟里昂-氨等常用制冷剂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718d424269eae009581bec82.png)
常用制冷剂介绍无机物(氨)应用较广的中温制冷剂,沸点-33.3℃,凝固点-77.9℃;有较好的热力学性质和热物理性质;有毒,可燃,安全分类B2;与水互溶,但由于有腐蚀作用,限制含水量不超过0.2%;密度比矿物油小,在矿物油中溶解度小;对材料有限制,不允许使用铜及铜合金;用于蒸发温度在-65℃以上的大型或中型活塞及螺杆机组中,也有应用于大容量离心式制冷机中。
氟里昂(R12)应用较广的中温制冷剂,沸点-33.3℃,凝固点-77.9℃;有较好的热力学性质和热物理性质;有毒,可燃,安全分类B2;与水互溶,但由于有腐蚀作用,限制含水量不超过0.2%;密度比矿物油小,在矿物油中溶解度小;对材料有限制,不允许使用铜及铜合金;用于蒸发温度在-65℃以上的大型或中型活塞及螺杆机组中,也有应用于大容量离心式制冷机中。
温度滑移(Temperature glide)近共沸制冷剂(Near azeotropic mixture refrigerant)载冷剂在间接冷却的制冷装置中,被冷却物质或空间中的热量是通过一种中间介质传给制冷剂。
这种中间介质在制冷工程中称为载冷剂或第二制冷剂。
优点:减小制冷机的充灌量;载冷剂热容大,易于保持恒温;缺点:系统更加复杂;增大了被冷却对象与制冷剂间的温差,需要较低的蒸发温度。
在工作温度下处于液态;比热容要大;密度小;粘度小;化学稳定性好;不腐蚀管道和设备;不燃、不爆炸、无毒、对人体无害;价格低廉,便于获得。
盐水氯化钙、氯化钠对金属材料有腐蚀作用,在使用时一般加入缓蚀剂,调整溶液的pH值至7.0~8.5,缓蚀剂一般采用重铬酸钠(Na2Cr2O7.2H2O)有机载冷剂主要有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的水溶液等,其中乙二醇的水溶液使用的最为广泛。
不冻液:由乙二醇(质量分数40%),乙醇(20%),水(40%)组成的三元溶液。
冰点:-64℃,密度:1000kg/m3,比热容:3.14kJ/(kg.K),沸点:98 ℃。
R134a的介绍
![R134a的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ea127d4152d380eb62946dce.png)
R134a制冷剂R134a制冷剂是一种新型无公害制冷剂,属于氢氟化碳化合物(四氟乙烷)。
它具有与R12相似的热物理性质,标准沸点为-26.1℃。
但臭氧消耗潜能为零,温室效应潜能在~之间。
常温常压下R134a无色,有轻微醚类气体味,不易燃,没有可测量的闪点,对皮肤眼睛无刺激,不会引起皮肤过敏,但暴露时会产生轻微毒气,工作场所应通风良好,R134a是不溶于矿物油的制冷剂,他采用脂类油、合成油(往复式压缩机用)或烷基苯油(旋转式压缩机用)来满足压缩机的润滑要求。
相对于R12制冷剂,R134a制冷剂无毒、不可燃,R134a 制冷剂化学性质稳定、热力性非常接近R12,但材料兼容性差,与矿物油不相容、易吸水。
R134a与R12吸水最大饱和含量对比如表6-1-1所示(-40℃,PPM)表6-1-1 R134a与R12对比状态R134a R12液体150气体45 44134a对制冷系统零部件的技术要求(相对于R12制冷剂)(1)压缩机选型应比汽缸容积大一级。
(2)毛细管应加长10%~15%。
(3)蒸发器和冷凝器可保持不变,也可适当加大冷凝器的面积以降低冷凝压力。
(4)制冷剂充注量减少10%~15%。
(5)采用XH-7或XH-9型干燥过滤器。
134a制冷剂纯度技术要求(1)纯度≥%(2)蒸发残留物≤10ppm(3)酸(以HCI计)≤1ppm(4)水≤10ppm(5)CFC及HCFC ≤100ppm134a制冷剂对制冷系统的清洁度、含水量、真空技术要求(1)清洁度及含水量;①制冷管路:含水量:≤100mg/m2(内表面积);含杂质量:≤60mg/m2(内表面积)。
②压缩机:含水量:≤100mg/台;含杂质量:≤100mg/台。
(2)真空度①单侧抽真空:真空计显示值应≤60Pa;抽真空时间应≥30分钟。
②双侧抽真空:真空计显示值应≤60Pa;抽真空时间≥15分钟。
134a制冷系统所用新材料和零部件(1)新材料:R134a工质;脂类油;XH-7或XH-9型分子筛。
制冷剂
![制冷剂](https://img.taocdn.com/s3/m/0b1cc737aaea998fcc220ed0.png)
4.4 冷媒和热媒
● 盐水溶液
氯化钙和氯化钠水溶液。 ● 蒸汽
优点:靠压力流动,不需设泵。利用汽化潜热传递热量,质量流
量小。 缺点:运行时,管路系统有“水击”发生。凝结水管内有可能产 生“二次蒸汽”,易产生跑冒蒸汽。系统停止运行时,空 气进入,管路易腐蚀。
4.4 冷媒和热媒
2.替代物的选择
原则:HCFC作为过渡物质,HFC、HC作为最终 目标。
4.4 冷媒和热媒
4.4 冷媒和热媒
●水
优良的冷媒和热媒。 优点:比热大,黏度小,腐蚀性小,无毒,无燃烧爆炸危险,化学稳
定性好,来源充沛
缺点:只能用于0℃以上场合 ● 乙二醇、丙二醇水溶液 用于0℃以下的系统作冷媒 乙二醇、丙二醇的凝固点与浓度有关。
73.8/26.2 84.5/15.5 99.3 93.1 -33.5 -41.5 0 -41 -29.8/-25 -40.8/-29.8
R500 R12/152a R501 R22/12
R502 R22/115 R503 R23/13 R504 R32/115 R505 R12/31 R506 R31/114 R507 R125/143a
例:R717、R12、R22、R502
应用:一般冷水机组 低温制冷剂:t<-60℃ 例:R13、R14 应用:复叠式制冷
四、制冷剂的限制使用与替代
1.为简单定性判别制冷剂对臭氧层的破坏能力
CL-+O3→ CLO- +O2
CLO-+O→ CL- +O2
1)将氯氟烃类物质(不含氢、含氯的氟里昂) 代号中的R改用字母CFC 例:CF2CL2→R12→CFC12 CFC11、CFC113、CFC114、CFC115 2)氢氯氟烃类物质(含氢、含氯的氟里昂) 代号中的R改用字母HCFC 例: CHF2CL→R22→HCFC22
制冷剂R407C中单质的热物理性质计算B
![制冷剂R407C中单质的热物理性质计算B](https://img.taocdn.com/s3/m/3a712872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4d.png)
第二章 R407C中单质的热物理性质计算B§2.1.3 理想气体状态的比热[37]根据球共鸣法等方法,采用HFC系制冷剂的理想气体状态的定压比热cp0,对稀薄气体的高精度音速进行测定已成为可能。
另外,还可采用原来的频谱参数进行理论分析。
Yokozeki等人通过理论计算、Sato等人通过实验,证明了在导入HFC系制冷剂的cp0的不确定值(误差)为0.2%。
方程式(2-7)是它的温度函数方程式,表3是方程式的系数。
式(2-7)的有效温度范围为200~500K。
(2-7)式中表2-3 方程式(2-7)的系数§2.1.4密度的计算对于HFC系纯制冷剂的密度的计算,包括饱和液体密度和饱和气体密度。
一、一、饱和液体密度根据可靠性高的饱和液体密度实测数据,采用下面的函数形式导出饱和液体密度的相关方程式。
(2-8)式中根据R32、R125和R134a三种单质各自的具体情况分别得到一下各自的饱和液体密度方程式。
1、1、 R32的饱和液体密度[33]在9套共126组温度实验数据的基础上,拟合了一个R32的饱和液密度方程:(2-9)式中,为普适临界指数,,,,为由拟合确定的常数,其值分别为:=1.786625, =0.8584065, =0.2709076, =0.23456482、2、 R125的饱和液体密度[35](2-10)式中,,,为常系数,其值分别为:=1.887307, =1.28166, =-1.682786, =1.348143、3、 R134a的饱和液体密度[36](2-11)式中,,,为常系数,其值分别为:=1.72389, =1.71761, =-2.26904, =1.70744二、二、饱和气体密度关于R32、R125、R134a单质的饱和气体密度的状态方程式,从公开文献看,没有合适的方程,我们对不同单质使用不同的方法来得到饱和气体密度的状态方程。
1、1、R32的饱和气体密度[32]根据已有的R32的饱和气体密度值,我们拟合一个线性方程式:(2-12)式中,,,,为常系数,其值分别为:=1.8352×104,=-2.5899×102,=1.3755,=-3.2644×10-3,=2.9311×10-62、2、R125的饱和气体密度[35]R125的饱和蒸气密度方程如下:(2-13)式中:为临界压缩因子,=0.271;为常系数,其中=-0.698842,=-2.745433,=2.288954,=0.416675;为气体常数,=0.692757kJ/(kg.K)3、3、R134a的饱和气体密度和R32一样,根据已有的饱和气体密度值,拟合一个线性方程式:(2-14)式中,,,,为常系数,其值分别为:=4.6681×103,=-66.930,=3.6306×10-1,=-8.8719×10-4,=8.3015×10-7§2.2 制冷剂迁移性质的计算§2.2.1 饱和状态的粘度一、一、饱和液体的粘度关于HFC系制冷剂的饱和液体粘性系数,已有很多研究人员测定过,并发表过很多研究论文,并制作了粘性系数的公式。
制冷技术
![制冷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d9fc6c0652ea551810a687ef.png)
w0 (h2' h1' ) (h2 h1 )
'
q0 q0 w0 w0
注意:对于吸气过热的影响要区别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 制冷剂蒸气在蒸发器内过热,此时Δq0是包括在有用的单位制冷量之内;但在这种情况 下,单位制冷量和单位理论功都有所增大,循环的制冷系数是否增大不能够直观判断。 分析和计算指明,这同制冷剂的种类有关:对于氨制冷系数稍有降低,对于R12和R 50 2制冷系数略有提高;而R 22介于两者之间,制冷系数无甚变化。由此可知,无论 征何种情况下,对于氨应尽量避免吸气过热。 另一种情况是: 制冷剂饱和蒸气离开蒸发器在吸气管内过热,而不是在蒸发器中过热,在这种情况下, Δq0不能利用,有用的单位制冷量仍然是q0,而单位理论功却增大了Δw0 ,循环的制冷系 数必然要减小。所以,吸气管内的过热被称为有害过热,应尽量设法减小。在吸气管上 包扎隔热层即是减小有害过热的一种措施; 5、吸气过热的利弊: 1)如果吸气过热是在蒸发器内发生,则为有效制冷量,如果在压缩机的吸气管中吸收环 境空气中的热量而损失,则为有害过热; 2)当吸气过热度增加,排气温度T2上升,过高的排气温度不但使润滑油粘度变稀,影响 压缩机的正常运行,但适当增加过热度能使润滑油较顺利返回压缩机;
3、性能指标
为了说明上述理沦循环的性能,常使用以下的性能指标。 (1)单位制冷量
lkg制冷剂在一次循环中所能制得的冷量称为单位制冷量,常用q0表示,单位是kJ/kg。 单位制冷量也就是在—次循环中,lkg制冷剂在蒸发过程中向被冷却介质所吸收的热量, 故可用下式计算(参见下图): q0 = h1-h5= h1-h4=r0(1-x5) 式中:r0 —蒸发温度下制冷剂的汽化潜热 x5—节流后气液混合物的干度
R134a - 物理性质
![R134a - 物理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8790b02ee2bd960590c67785.png)
R134A二氟一氯甲烷(R22)一、分子式: CHCLF2商品编码:29034910 危编号:1018 危险级别:2.2二、物理性质分子量 86.48沸点℃ -40.82相对密度(30℃),液体,g/cm3 1.177熔点℃ -160.00临界温度℃ 96.15临界压力 MPA 4.75破坏臭氧层潜能值(ODP) 0.045全球变暖系数值(GWP) 1700冰点℃-液体比热 30℃,【KJ/(Kg·℃)】 0.31饱和液体密度 30℃, (g/cm3 ) 1.174等压蒸气比热 (Cp) , 30℃及 101.3kPa【KJ/(Kg·℃)】0.16 临界密度, g/cm3 0.526沸点下蒸发潜能, KJ/Kg 233.5R407C - 热力特性分子式:CH2F2/CHF2CF3/CF3CH2F沸点,°C: -43.925°C时蒸汽压,MPA ABS:1.174液体密度(25°C),kg/L:1.136临界温度,°C:86.74临界压力,MPa:4.619气体热容(1 atm,25°C),KJ/(kg·K): 0.829液体热容(1 atm,25°C),KJ/(kg·K):1.54气体热传导率(25°C),W/(m·K):0.01314液体热传导率(25°C),W/(m·K):0.0819ODP: 0GWP:1.526气味:轻微的醚味颜色:无色透明化学稳定性:稳定,但应避开明火和高温与其他材料的不相容性:与活泼金属,碱金属、碱土金属如铝、锌、钡等不相容聚合性:不会发生聚合反应其组分为: HFC-32%(w/w):23±2HFC-125,%(w/w): 25±2HFC-134a,%(w/w):52±2水分,mg/kg ≤10酸度,mg/kg,≤1蒸发残留物,mg/kg,≤100气相中不凝性气体,%(v/v),≤1.5R410AR410A,是一种混合制冷剂,它是由R32(二氟甲烷)和R125(五氟乙烷)组成的混合物,其优点在于可以根据具体的使用要求,对各种性质,如易燃性、容量、排气温度和效能加以考虑,量身合成一种制冷剂。
制冷学
![制冷学](https://img.taocdn.com/s3/m/da9edf330b4c2e3f57276383.png)
1、制冷剂:制冷机中把热量从被冷却物体传给环境介质的内部循环流动的工作介质。
2、制冷技术:是一门研究人工制冷的原理、方法以及如何运用制冷装置获得低温的科学。
3、制冷机:实现制冷所必需的机器和设备。
4、制冷设备:在制冷机中除转动的压缩机和泵等机器外换热器及各种辅助设备。
5、制冷装置:将制冷机同消耗冷量的设备结合一起的装置。
6、制冷循环:在制冷机中制冷剂周而复始吸热放热的流动循环。
7、制冷:利用人工的方法把物体或某一空间的温度降低到低于周围环境的温度并使之维持在一定温度的过程。
8、潜热:冷凝状态改变,温度不变相变热显热:冷却状态不变,温度改变可以感知9、焓表达式:H=U+PV定义:焓代表流动工质中的能量中取决于工质热力状态的那部分能量。
如果动能、位能忽略,焓代表随工质移动而转移的总能量。
10、闭口系统的能量平衡。
工质从外界吸热Q以后,从状态1变化到状态2对外做功W,若动能、位能忽略不计,则工质储存能的增加即为热力学能增加。
Q—W=ΔU=U1—U2 Q=ΔU+W加给工质的热量一部分用于工质的热力学能储存于工质内部,余下一部分以做功的形式传递给外界。
热量Q 吸热Q增加功W 对外做功W+膨胀功热力学能变ΔU 增加ΔU+闭口系统完成循环后,循环中与外界交换的热量=与外界交换的净热量11、开口系统的能量平衡。
Q=E1+推动功1+热量1—(E2+推动功2+热量2)=U1+E位+E动+P1V1+热量1—(U+E动+E位+P2V2+热量2)=H2—H1+ΔE位+ΔE动+ΔWQ=ΔH+ΔE位+ΔE动+ΔW 忽略动能、位能Q=Δh+w12、熵:热力学状态参数,是判别实际过程的方向提供过程能否实现是否可逆的依据。
13、制冷系数:在制冷循环中,制冷剂从被冷却物体中所制取的冷量q。
与所消耗的机械功w的比值。
(e=q。
/w)14、热力完善度:将工作于相同温度范围的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e与逆向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e`之比成为这个循环的热了完善度。
制冷剂r22和r32区别
![制冷剂r22和r32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348f0558e009581b6ad9eb7e.png)
r22和r123之间的比较:(1)r22和r123均为氢氯氟烃,但r22的臭氧层破坏力是r123的2.5倍,温室效应指数是r123的17倍。
(2)r123是低压制冷剂,其蒸发器内为负压,冷凝器内为0.04mpa,停机时间为--0.004mpa。
因此,即使单元泄漏,也只有外部空气进入单元的可能性。
(3)3)r22的临界压力比r123的临界压力高1300kpa,这增加了单元内部和泄漏的可能性。
r22和r134a之间的比较:(1)r134a的比容是r22的比容的1.47倍,并且蒸发的潜热很小。
因此,就排放量相同的压缩机而言,R134a单元的制冷能力仅为r22单元的制冷能力的60%。
(2)2)r134a的导热系数比r22的导热系数低10%,因此热交换器的热交换面积增加。
(3)r134a的吸水率很强,是r22的20倍。
因此,需要使用R134a 单元系统中的干燥机来避免系统结冰现象。
(4)r134a对铜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镀铜现象”,因此必须在系统中添加添加剂。
(5)r134a对橡胶物质的溶胀作用强,在实际使用中制冷剂的泄漏率高。
(6)r134a系统需要特殊的压缩机和特殊的脂类润滑油。
脂类润滑油具有高吸水性,高发泡性和高扩散性,其系统性能稳定性不及r22系统中使用的矿物油。
(7)目前,hfc制冷剂及其专用脂油的价格高于r22,设备的运行成本将上升。
目前,仅R410a和R32制冷剂被用于代替家用空调中的R22制冷剂。
如今,制冷百科全书对R22,R410a和R32的特性进行了简单的比较分析。
1.热物理性质:可以减少R32的带电量,仅为R410a的0.71倍。
R32系统的工作压力高于R410a,但最大增加不超过2.6%,相当于R410A系统的承压要求。
同时,R32系统的排气温度比R410A高35.3℃。
2.环境特性:ODP值(臭氧消耗潜能值)为0,但R32的GWP值(全球变暖潜能值)中等。
与R22相比,CO2的减排率可达到77.6%,而R410a仅为2.5%,在二氧化碳减排方面明显优于R410a。
5种混合制冷剂各自的物理性质沸点临界温度临界压力[资料]
![5种混合制冷剂各自的物理性质沸点临界温度临界压力[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88f0afa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8b.png)
000甲烷物理性质甲烷是无色、无味、可燃和微毒的气体。
甲烷对空气的重量比是0.54,比空气约轻一半。
甲烷溶解度很00000000小,在20℃、0.1千帕时,100单位体积的水,只能溶解3个单位体积的甲烷。
同时甲烷燃烧产生明亮的蓝色火焰,然而有可能会偏绿,因为燃甲烷要用玻璃导管,玻璃在制的时候含有钠元素,所以呈现黄色的焰色,甲烷烧起来是蓝色,所以混合看来是绿色。
00000熔点:-182.5℃0000沸点:-161.5℃0000蒸汽压53.32kPa/-168.8℃0000饱和蒸气压(kPa):53.32(-168.8℃) 00000相对密度(水=1)0.42(-164℃) 0000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0.5548(273.15K、101325Pa)0000燃烧热:890.31KJ/mol 00000总发热量:55900kJ/kg(40020kJ/m3) 0000净热值:50200kJ/kg(35900kJ/m3)0000临界温度(℃):-82.6 00000临界压力(MPa):4.59 0000爆炸上限%(V/V):15.0爆炸下限%(V/V):5.0 0000闪点(℃):-188 00000引燃温度(℃):538 00000分子直径0.414nm 00000标准状况下密度为0.717g/L,极难溶于水乙烯的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乙烯是一种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密度为1.25g/L,比空气的密度略小,难溶于水,易溶于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
外观与性状:无色气体,略具烃类特有的臭味。
少量乙烯具有淡淡的甜味。
吸收峰:吸收带在远紫外区pH:水溶液是中性熔点(℃):-169.4沸点(℃):-103.9相对密度(水=1):0.61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0.98饱和蒸气压(kPa):4083.40(0℃)燃烧热(kJ/mol):1411.0临界温度(℃):9.2临界压力(MPa):5.04闪点(fp):无意义引燃温度(℃):425爆炸上限%(V/V):36.0爆炸下限%(V/V):2.7溶解性: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酮、苯,溶于醚。
制冷原理
![制冷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43a5ee7cbcd126fff7050b8d.png)
制冷原理制冷基础一、冷却的概念及人工制冷1、冷却的基本概念冷却——就是取出物体的热量,使物体的温度降低。
冷却的过程伴随着物体本身热能的减少。
自热冷却的程度受周围介质的影响,冷却的极限温度不可能低于周围介质的温度。
要想把某一物体的温度降到低于周围介质的温度,只能借助于人工冷却的方法,即:人工制冷。
2、人工制冷人工制冷:就是通过消耗一定的外功,利用不同的制冷方式,使被冷却的物体温度下降到低于周围介质温度的某一预定温度。
普冷技术:利用人工制冷所制取的温度不低于120K(-153.15℃)时,称为普冷技术。
深冷技术:利用人工制冷制取的温度范围在120K至绝对温度零度(-273.15℃)的制冷技术称为深冷技术。
人工制冷所采用的制冷方式,按制冷原理分,主要有以下5种:(1)高压气体膨胀制冷使常温下的高压气体在膨胀机中绝热膨胀,达到较低的温度,再让气体复热,即可产生冷量,而对被冷却物体制冷。
(2)液体蒸发制冷使常温下的冷凝液体经过节流降压,达到较低的温度,再让液体在低压下蒸发,即可产生冷量,而对被冷却物体制冷。
(3)气体涡流制冷使常温下的高压气体在涡流管中分流,分离出冷、热两股气流,再让冷气流复热,即可产生冷量,而对被冷却物体制冷。
(4)半导体制冷用导电片将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串联起来,构成电偶,接在直流电路中,电流便由N型半导体流向P型半导体,从而在电偶的一端产生吸热现象,另一端产生放热现象,利用电偶吸热的一端产生的冷量而对被冷却物体制冷。
(5)化学方法制冷利用有吸热效应的化学反应过程,可产生冷量而对被冷却物体制冷。
3、常用的几种制冷系统人工制冷所采用的方式,按制冷系统分主要由4种:(1)压缩式制冷系统依靠压缩机提高制冷剂的压力,以实现制冷循环的系统称为压缩式制冷系统,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节流或膨胀装置、蒸发器等组成封闭的制冷循环系统,制冷剂在系统中循环工作。
(2)吸收式制冷系统依靠吸收器——发生器组的作用完成制冷剂和吸收剂之间的热交换,从而实现制冷循环的制冷系统,主要由发生器、吸收器、冷凝器、节流装置,蒸发器组成封闭系统,二元溶液工质在系统内循环工作,其中低沸点组份作为制冷剂用以蒸发制冷,高沸点组份作为吸收剂,利用其对制冷剂蒸气的吸收作用完成工作循环。
r134a的热物理性质计算
![r134a的热物理性质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8e0fb993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a5.png)
R134a的热物理性质1.R134a制冷剂R134a制冷剂是一种新型无公害制冷剂,属于氢氟化碳化合物(四氟乙烷)。
它具有与R12相似的热物理性质,标准沸点为-26.1℃。
但臭氧消耗潜能为零,温室效应潜能在0.24~0.29之间。
常温常压下R134a无色,有轻微醚类气体味,不易燃,没有可测量的闪点,对皮肤眼睛无刺激,不会引起皮肤过敏,但暴露是会产生轻微毒气,工作场所应通风良好,R134a是不溶于矿物油的制冷剂,他采用脂类油、合成油(往复式压缩机用)或烷基苯油(旋转式压缩机用)来满足压缩机的润滑要求。
相对于R12制冷剂,R134a 制冷剂无毒、不可燃,R134a制冷剂化学性质稳定、热力性非常接近R12,但材料兼容性差,与矿物油不相容、易吸水。
2.R134a对制冷系统零部件的技术要求(相对于R12制冷剂)(1)压缩机选型应比汽缸容积大一级。
(2)毛细管应加长10%~15%。
(3)蒸发器和冷凝器可保持不变,也可适当加大冷凝器的面积以降低冷凝压力。
(4)制冷剂充注量减少10%~15%。
(5)采用XH-7或XH-9型干燥过滤器。
3.R134a制冷剂纯度技术要求(1)纯度≥99.95%(2)蒸发残留物≤10ppm(3)酸(以HCI计)≤1ppm(4)水≤10ppm(5)CFC及HCFC ≤100ppm4.R134a制冷剂对制冷系统的清洁度、含水量、真空技术要求(1)清洁度及含水量;①制冷管路:含水量:≤100mg/m2(内表面积);含杂质量:≤60mg/m2(内表面积)。
②压缩机:含水量:≤100mg/台;含杂质量:≤100mg/台。
(2)真空度①单侧抽真空:真空计显示值应≤60Pa;抽真空时间应≥30分钟。
②双侧抽真空:真空计显示值应≤60Pa;抽真空时间≥15分钟。
5.R134a制冷系统所用新材料和零部件(1)新材料:R134a工质;脂类油;XH-7或XH-9型分子筛。
(2)新零部件:R134a用压缩机;R134a干燥过滤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缩比
-15时的蒸发潜热(kJ/kg)
单位重量制冷量( kJ/kg)
制冷量为1000kJ/h的排气量(kg/h)
-15℃时的饱和蒸汽比容(m3/kg)
制冷量为1000kJ/h的排气量(m3/h)
排气温度(℃)
制冷量为1000kJ/h时的指示功率(kW)
制冷系数
NH3
17.031
-33.4
-77.7
132.4
11.3
4.130
1.32
2.160
0.24
1.17
4.94
1312.56
1126.25
0.889
0.509
0.45498源自0.0574.21CHF2CL
86.48
-40.8
-160
96
4.93
1.905
1.194(10℃)
0.615(10℃)
0.3
1.2
4.06
217.29
168.31
5.947
0.078
0.463
55
0.056
4.25
制冷剂的热物理性质
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标准工况和空调工况
工况
制冷剂
冷凝温度℃
蒸发温度℃
过冷温度℃
吸气温度℃
标准工况
R717
30
-15
25
-10
R22
30
-15
25
15
R502
30
-15
25
15
空调工况
R717
40
5
35
10
R22
40
5
35
15
全封闭活塞式制冷压缩机名义工况
工况
制冷剂
冷凝温度℃
蒸发温度℃
过冷温度℃
吸气温度℃
环境温度℃
高温工况
R22
54.4
7.2
46.1
35
35 3
低温工况
R22,R502
30
-15
25
15
阅读时间:2011.4.5
题目:关于CO2作环保制冷剂的性能分析
作者:叶学群(阜新高等专科学校 辽宁)
项目制冷剂
氨(R717)
一氯二氟甲烷(R22)
分子式
分子量
标准沸腾温度(℃)
凝固温度(℃)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绝对压力,MPa)
临界比容vcr(L/kg)
绝热指数k(20℃,101.36kPa)
蒸汽定压比热cp[kJ/(kg.℃)20℃,101.36kPa]
-15℃时的蒸汽压力(绝对压力,M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