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农产品营销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农产品营销对策研究

(摘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农产品营销在促进生产、引导消费、推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日益突出。面对激烈竞争的国内外市场和农产品供需矛盾,如何加强农产品营销策略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我省农产品营销的主要特点

近年来,我省农产品营销组织稳步发展,营销能力不断增强,推广成效日益明显,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营销意识不断增强。农业经营主体积极转变观念,从以前的习惯于找政府、找领导逐步向"不找市长找市场" 转变。同时,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营销工作日益重视,既跑"田头、栏头"又跑"码头、街头",坚持一手抓农业市场营销主体培育,一手抓农产品营销管理服务,提高了农产品营销工作水平。

(二)营销方式趋向多样。主要有市场销售、网上营销、订单销售、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等方式。我省60%以上农产品通过市场这一渠道销售。全省61家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去年配送额达25.5亿元,比2006年增长50%。

(三)营销网络逐步完善。形成了以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加工经营企业、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和农村经纪人等为主的纵横交错、运转灵活、辐射全国的营销网络。2007年全省有农业龙头企业5437家,农产品批发市场598

个,有近26万名农村经纪人常年从事营销活动。

(四)营销环境正在改善。2007年全省举办各类农业展会120个,销售额6.8亿元,达成合同金额64.1亿元。2005年以来,推行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制度,为我省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减少运输成本2亿多元。省政府和许多地方出台政策,加强农产品营销工作,营销环境进一步优化。

二、当前农产品营销存在的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农产品产后营销服务相对缺位和弱化,农产品营销管理服务总体处于起步阶段。从当前看,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一)认识上不全面。对农产品营销工作认识片面化、简单化。有的认为营销只是市场行为,与政府无关;有的认为营销是盈利行业,不需要政府提供服务;有的认为产品高质量、有特色,就不怕没市场。

(二)营销设施落后。农产品预冷、加工、贮藏、流通、质量检测等基础条件较差,保鲜冷藏库、冷藏运输车辆严重缺乏,农产品流通效率低,损耗大。果蔬在流通过程中的损耗率高达25%至30%,每年损耗量超过670万吨,而发达国家果蔬产品的损耗率平均为5%,美国仅为1%至2%。

(三)营销人才缺乏。现有营销主体素质不高,市场经济观念不强,销售决策能力欠缺,难以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状况。缺乏营销管理服务和市场分析预测方面的人才,难以运用现代化市场预测方法、手段、技术分析市场供求状况。

(四)营销成本过高。农产品运输成本和检测费用高,进超市的

费用更大。据对杭州市40多家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调查,农产品进入超市必须交纳开户费、条码费、广告费等20余种费用,占销售收入的19.3%,比进入农贸市场销售费用率高出16.7个百分点。

(五)出口竞争加剧。受外部环境和内部体制影响,我省农产品出口竞争日益加剧。国外技术壁垒迫使企业增加商检项目,导致费用大幅上升。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快。人民币持续升值影响农产品出口。出口市场相对集中,导致出口风险较大。

三、推进农产品营销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市场主体营销能力

1.优化提升农产品市场。加快布局建设一批产地专业批发市场,依托现有省级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培育或新建重点区域性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构建覆盖全省、连接上海、辐射华东、各具特色的销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布局框架。改造提升农产品市场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从根本上改变设施薄弱状况。

2.积极扶持企业连锁经营。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为发展企业连锁经营提供稳定货源。完善农产品配送网络。对连锁企业进行技术扶持,加大企业连锁经营人才培训力度。

3.大力培育营销中介组织。从农民的实际需要出发,积极鼓励生产大户、贩销大户创办流通中介组织并使其从内向型、管理型的组织向外向型、经营型的模式转变。通过政策扶持和强化服务,帮助中介组织不断拓展销售市场,扩大经营规模。

4.加强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以农产品资源、品牌培育和初级、

精深加工为支撑,打破传统产业、部门、地域的局限,优化整合物流资源,逐步建设形成国际化、区域性、中心城市、重点产销区、主要产品基地五级农产品展销、加工、仓储、运输、配送、供应的物流网络体系。

5.积极探索农产品电子商务。鼓励开展电子结算、拍买交易、IC 卡管理等试点,为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奠定基础。鼓励建立专业网站,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组建地方区域性网上展厅,开展网上宣传、网上订货、网上交易等活动。继续提升浙江农民信箱网上农博会。

(二)提高市场主体竞争能力

1.加快农产品品牌建设。大力发展精品农业,切实抓好精品农业基地建设,实现特色农业精品化,推进精品农业产业化,着力提高农产品综合竞争力。按照市场、效益、自主、生态的原则,把产业集中度高、产品质量稳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产品和绿色、有机农产品作为培育品牌的重点,在生产、加工、流通、展示推介以及品牌注册和评定等环节上予以重点扶持。

2.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以提高品质、降低成本、增加效益为核心,突破一批农产品加工关键技术,加快加工、保鲜、包装、冷藏等技术研究,提升加工农产品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3.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快农产品标准化建设,鼓励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开展"三品"认证。加强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农产品检验检测能力。加强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三)提高市场主体带动能力

1.营销带动生产。各农业生产主体要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使产品适销对路,保障农产品销售。同时,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批发市场、超市等流通组织营销优势,组织流通机构与农产品基地直接对接,通过订单等形式与基地农户、合作社建立稳定利益联结机制,带动生产。

2.营销带动消费。进一步完善营销网络,拓宽营销渠道,鼓励连锁超市、购物中心等新型零售业态发展,进一步拓宽居民的消费领域。大力发展现代仓储和配送中心,使不同地区的产品快速、便捷地送到消费者手中,从而带动农产品消费。

3.营销带动合作。鼓励个体运销户、农村经纪人和营销合作组织向企业化、公司化方向发展,扩大营销规模,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鼓励农业营销组织实行联合、重组,组建大型农业集团,以增强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与其他先进物流网络和体系开展合作经营。

(四)提高政府引导服务能力

1.提供展销服务平台。继续坚持"政府支持、市场运作、企业唱戏"的方针,以多种形式,为农产品生产主体和市场之间搭建展销服务平台,创造有利条件。继续举办省农博会、上海展销会、企业与基地对接会等活动。逐步提高参展产品准入门槛,引导和鼓励更多精品农产品、品牌农产品参展,逐步探索形成优质优价机制。

2.提供信息服务平台。整合各方面信息资源,对关系民生的"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