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仙林大学城规划建设介绍教学文案共18页文档

合集下载

南京仙林大学城规划建设介绍PPT文档18页

南京仙林大学城规划建设介绍PPT文档18页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Biblioteka ,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谢谢!
南京仙林大学城规划建设介绍
56、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57、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5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 理荒秽 ,带月 荷锄归 。道狭 草木长 ,夕露 沾我衣 。衣沾 不足惜 ,但使 愿无违 。 59、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60、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南京仙林大学城项目策划报告-85PPT-2008年课件

南京仙林大学城项目策划报告-85PPT-2008年课件
南京仙林大学城项目策划报告-85PPT-2008年
宏观市场
POLICY
➢ 从2000年到2007年连续8年实 现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 超过13%;
➢ 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 3333.77 亿元,同比去年增长 17.7%;
➢ 根据《南京市十一五纲要》, 十一五期间全市年均经济增 长率预期为14.2%以上,预计 到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 RMB5000亿元,GDP接近735 亿美元。
POLICY
南京概况
南京是中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生产基地。南京的电子、化工生产能力 在国内城市中居第二位,车辆制造规模居第三位,机械制造业的技术、规 模居国内领先地位,家用电器业、建材工业也都具有较大规模。
南京是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通讯枢纽,建立了全方位、立体化、大 运量的交通运输网络,铁路、公路、水运、空运、管道五种运输方式齐全, 拥有现代化的通讯体系。
发布单位 国务院办公厅
实施时间
影响
01.07
对于囤积土地的企业有一定影 响
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 率
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央行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 未按本办法规定交存首期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开发建设单位或公有住房 国家建设部、财
理办法》
售房单位不得将房屋交付购买人。
政部
《土地调查条例》
条例详细规定:土地利用现状及变化情况、土地权属及变化情况、土地的 所有权和使用权状况;土地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每十年进行一次 全国土地调查;每年进行土地变更调查。
国务院办公厅
01.25 02.01 02.07
继续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 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 规范住宅市场。
乱占土地企业有一定影响

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仙林大学城建设的意见

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仙林大学城建设的意见

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仙林大学城建设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2.01.12•【字号】•【施行日期】2002.01.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仙林大学城建设的意见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建设仙林大学城,是我省和我市改革高等教育体制,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发展高等教育产业的战略部署:也是我市按照“三个集中、一个疏散”的城市建设布局方案,拓展城市框架,调整老城功能,加快现代化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举措。

为了切实加快仙林大学城建设进度,确保用3-5年时间,将其建成一个整体功能完善、人文生态环境优良、建筑别具文化特色,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国内第一流的现代化教育名城,特提出如下意见:一、进一步明确建设仙林大学城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一)在我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迈向新世纪的关键时期,面对知识经济的浪潮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难得机遇和严峻挑战,建设仙林大学城,能有效改变高校布局分散、教育环境封闭、规模效应发挥不够的状况,做到资源共享,实现优势互补,发展布局结构合理、学科门类齐全、规模效益好、教育质量高的高等教育。

同时,可以进一步拉开城市框架,增强城市辐射能力,推进城市现代化进程。

通过将教育产业、高新科技产业、房地产业融为一体,能够有效地培养新世纪之初我市经济发展的新平台、信息快速传递的新载体、高新科技研发的新基地,为推动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早日实现富民强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提供重要保证。

(二)仙林大学城建设的指导思想是:根据突出生态环境、突出人文内涵、突出信息优势和体现规划的高起点、体现社区建设的智能化、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理念,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整体推进,规费留区、滚动发展的思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经过3-5年的努力,力争把仙林大学城建成全国最具影响力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型、智能型、开放型大学城,促进我市教育与科技、经济的紧密结合,为全市新世纪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人才保证和区域空间。

仙林大学城中心地块城市设计说明

仙林大学城中心地块城市设计说明

南京市仙林大学城中心地块城市设计说明书一、项目概况仙林大学城位于南京仙西新市区的西北部,是南京城市总体规划和仙西新市区总体规划调整确定的现代化综合大学城。

规划未来容纳十多所大学,师生总人数达17万人,居民8万人,规划总用地20kM2。

本次城市设计地段为大学城中心地区,包括大学城公共活动中心和部分开居住发性用地。

规划用地范围北至文苑路,南至仙林大道,西起仙霞路,东止中心公园,区内总用地1.17万平方公里。

中心地块主要服务于各所大学的师生及附近居民,将容纳相当于中等城市中心区所必备的基础功能,同时包含匹配大学城的特定功能。

仙林大学城规划和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形成学习的城市、创业的城市、青年的城市、文化的城市、生态的城市以及生活的城市。

大学城的中心地块将是集中体现上述目标的区域所在。

二、规划设计背景南京自古以来有“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洲”之美誉,山川形胜,人杰地灵,更有众多文人墨客独领风骚。

今天的南京是中国重要的高等教育和科研基地,为高校、学生最密集的城市之一。

上个世纪初,南京出现了自己的大学,民国时期院校有了重大发展。

至八十年代末,由于主城区土地供应的限制,多所城内高校无扩展之地,纷纷出城建分部。

经历十多年的曲折发展,大学城的建设成为政府所选择的教育和新城的发展模式。

大学城既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之一,也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类型。

它以社区管理政府化、教育资源共享化、基础设施市政化、师生生活社会化、运转机制市场化而引人瞩目,为成熟的教育、成熟的城市之体现,成为城市与地区综合实力、形象、文化和文明的象征。

目前仙林大学城内已建南师大、经济学院两所大学,另有7所大学在建和拟建,远期规划再增建数所大学。

至2005年,九所大学可基本建成,全面运行。

大学城中心职能为承担大学城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公共活动等功能为主,为高出各校区基本配置的更高层次的公共设施和服务功能。

大学城中心的建设目的在于“以学兴城”、“以城促学”的良性结合,提升城区整体活力,形成以大学为纽带,辐射周边地区,集教育功能、产业功能和生活服务为一体,文化氛围浓厚、科技产业发达、服务体系完善、优秀人才汇聚、生态环境良好的优化区域,最终建成一个社区发展的智力支持密集区、文化科技积累与传播的中心区、生态环境良好的新世纪现代化城区。

城市规划word参考模板

城市规划word参考模板

南京中医药大学仙林校区校园规划09041027 税务一班杨雯瑶当今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无疑已经得到广泛重视。

而校园绿地景观规划设计如何体现自己的文化特色,仍然是一个受到普遍关注的问题。

南京中医药大学仙林校区属新建校区,为了体现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人文内涵,仙林校区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校园环境绿地景观进行系统规划,使整个校园融“山、水、庭、林”于一体,自然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并营造出南京中医药大学校园“承传文脉、交融情景”的独特生态文化景观。

一、概况南京中医药大学仙林校区,位于南京紫金山东麓,仙林大学城内,校园占地总面积88.2hm2。

规划在校人数约12000人。

校园基地除南部的灵山、枯山山脊线以北的山坡地,其余大部分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自然肥力良好。

基地现状树木植被集中分布于山地,平坦地绝大部分为荒草植被。

基地内的现状水体主要是绵延灵山脚下东西向的排洪沟和几处沟塘,水体清澈,水草丰盛而没有污染。

校园基地整体上自然条件较好,为校园环境绿地景观规划和形成本校景观特色奠定了基础。

具体规划指标:绿地总面积59.33hm2(含水面),绿地率67.3%,绿化覆盖率72%以上,人均绿地49.4m2/人。

二、规划理念与设计主题采用现代风格的景观空间形态,结合传统造园艺术手法和山水植被等自然景观特征,充分反映中国悠久的历史文脉,处处体现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人与自然,景观与情感、科技与文化的交融统一:这就是“承传文脉、交融情景”的规划理念和设计主题。

“承”就是继承,“传”则是弘扬,在继承的基础上,进一步弘扬祖国传统文化,并融汇于现代校园景观之中。

由此达到品位高雅、生态和谐、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鲜明特色的中医药大学校园。

三、总体构思布局总体构思布局为:“一座山林植物园,两根文化景观轴,三脉清流纳春秋,四时阴阳调景色,十二人文景点美,二十四桥映月辉'。

简称“一山二轴、三脉四时、十二景点、二十四桥”。

1、一座山林植物园校园南部整个山坡地规划为中医药植物园。

仙林大学城发展规划

仙林大学城发展规划

仙林大学城发展规划仙林大学城发展规划《创新思维与中国传统文化》期中论文B10050317 李弈珅自动化院自动化专业一.南京仙林大学城简介南京仙林大学城位于南京大城东,定位于南京三个新城之一,该地区是21世纪江苏省发展高等教育产业的重点地区。

主打高档社区区和科研机构错落分布,仙林大学城借鉴国外高尚人文社区的规划,以高起点,以绿色人文为主题的高发展为目标。

为适应这一规划的要求,加快教育体制改革,优化高等教育布局,拓展南京城市框架,调整老城功能,2002年1月14日,省市政府共同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成立南京市仙林大学城管委会,拉开了开发建设大学城的序幕。

建筑规划:2002年2月仙林大学城宣布成立时,亚东、汇金的楼盘每平方米即上涨1000元,随着越来越多高校进驻,交通、智能、环境优势凸现,商品房价格也急剧上升,平均涨幅达178%。

目前亚东现有楼盘中,除沁兰雅筑尚有少量尾盘外,仙鹤山庄、金陵家天下、雁鸣山庄、咏梅山庄都已销售一空。

居民只得求助于二手房市场,交易十分火爆。

咏梅山庄当初的开盘价1980元/平方米,现在二手房已卖到7000元,沁兰雅筑双拼别墅从4250元涨到10000元。

现在售楼盘亚东城已达8500元/平米,东方天郡9200/平米。

山水风华、招商溪谷、栖园等别墅双拼1--1.2万,独立别墅卖到1.3---1.5万元。

大学城环境优势、学术氛围带来的房地产投资和升值潜力,也为各地房产商和市民看好。

将于9月11日首次挂牌拍卖的核心区两个地块,面积只有7.7万平方米,尽管住宅地底价已从原来的50万元/亩上升到80万元/亩,商业用地200万元/亩,却吸引了省内外四五十家房地产商前来报名。

梁学忠介绍说,大学城人均林地72平方米,拥有140个小型水库,大气质量达1—2级,一个片区万台电脑可同时上网。

拍卖地建房在南京市率先实行1:1.35的住宅间距,超过现行规划中1:1.2的标准,新区住户拥有充足的阳光权。

仙林新市区将成为以白领为主的中高档居住区。

南京市仙林新市区总体规划实施回顾与评价

南京市仙林新市区总体规划实施回顾与评价

附件1《南京市仙林新市区总体规划实施回顾与评价》任务书《南京市仙林新市区总体规划实施回顾与评价》任务书一、项目背景仙林新市区位于南京主城以东,西隔紫金山与主城相邻,是“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2000年调整)中明确的主城外围三大新市区之一。

城市总体规划规定仙林新市区的功能是“都市发展区的区域副中心,是以发展教育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新市区。

规划鼓励发展教育科研、商务服务、文化体育、休闲娱乐设施、高品质居住等第三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研发加工以及其他无污染、高科技含量的第二产业”。

在《南京仙林新市区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新市区建设初具规模,随着仙林新市区新一轮建设启动,为了更好地指导该地区有序发展,南京市规划局提出对仙林新市区总体规划回顾与评价。

通过此项工作,为仙林新市区今后的发展和新市区整体空间的优化提供指导性意见,同时也为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提供一个地区的专项研究。

二、研究范围仙林新市区:南至沪宁高速公路,北至宁镇公路,西至绕城公路,东至七乡河(详见附图)。

三、研究范围相关规划概况仙林新市区共包括仙鹤、麒麟、白象、青龙4个片区,马群科技园和玄武软件园2个园区,总用地约80.22km2。

仙鹤片区—仙林新市区中大学城集中布置的区域,是以发展高等院校、居住和公共设施等为主的综合社区。

高等院校以人力资源培养为主要功能,形成南京市最大的人才培养、出国留学培训基地。

白象片区—仙林新市区中近期重点发展地区。

集中安排国际高教园区、科研机构和产业用地,以“产、学、研”同步发展为特色,力争形成南京市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园。

青龙片区—位于二环路以东,七乡河以西,东西绿色走廊以南,沪宁高速公路以北主要集中安排中高档居住用地,并兼有小型家庭商务办公功能,形成标准较高、环境优美、配套齐全、相对集中的中高档居住区。

麒麟片区—位于宁芜铁路以东,二环路以西,东西绿色生态廊道以南,沪宁高速公路以北,处于通向上海的区域经济发展轴的最有利区位上,是新市区的主要门户。

对仙林大学城建设的创新思考

对仙林大学城建设的创新思考

对仙林大学城建设的创新思考仙林大学城建设的目的是为了促进高校与地市高教事业在资源共享,拓展空间、整合与发展新兴学科与专业诸方面的巨大双赢;园区建设上针对时代性与高校特性长远规划的精心设计与分步实施;能同时实现一体化与灵活性的统一领导下的“条状管理”原则;解决大学城建设与运作资金的多元筹资模式探索;后勤社会化的完全实现集中了办学精力,并节约了办学成本。

其建设的指导思想是:根据突出生态环境、突出人文内涵、突出信息优势和体现规划的高起点、体现社区建设的智能化、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理念,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整体推进,规费留区、滚动发展的思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经过3-5年的努力,力争把仙林大学城建成全国最具影响力、国际知名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型、职能型、开放型大学城,促进教育与科技、经济的紧密结合,为南京新世纪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人才保证和区域空间。

但是,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不可能是一帆风顺,也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一些建设上难题,以及建设上偏差。

问题和不足既然产生了,就必须有针对性方法加以解决,使仙林大学城更好的适应这个时代的要求。

对于仙林大学城“硬坏境”的建设,各高校之间不应攀比建筑群的mordern和别致,这毕竟是校园,是提供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场所,你不能够把它搞得像商业区一样,导致高贵气质的背后却是学生学习和素质的低劣。

但又不能尽显随便,它们应该赋予学生启迪和思考,就比如说弯弯的小路是在告诉大家生活的曲折,路尽头的美好风光又预示着未来的光明。

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有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这也与约翰·霍布金斯大学首任校长吉尔曼的“大学的荣誉应该取决于教师和学者总的品质,而不应取决于人数,更不取决于供他们使用的建筑物”有异曲同工之妙。

所以对于整个仙林大学城的建设应该把重心放在对学生的综合教育,而非“大楼”。

至于说仙林大学城的“软环境”建设,那更得好好说一说,其实中国的大学城大多存在的问题是:它们是满足新形势下需要而“速成”的,建设不过十几年的时间,其中仙林大学城尤为突出,其文化底蕴必然是薄弱的,这样的话,很容易建设处一个“畸形儿”出来,这与建筑上的强烈反差,很有可能落为笑柄。

南京医药仙林校区环境规划设计方案

南京医药仙林校区环境规划设计方案

南京医药仙林校区环境规划设计方案一、现状概况1、项目概况南京中医药大学仙林校区位于南京市亚东开发区仙林大学城内,处于312国道,沪宁高速和连接长江二桥的绕城公路及未来的二环路的“#”字公路网中间,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新校区规划总面积约有88.2公顷(约1324亩),预计到2010年在校生规模可达到8000~10000人。

2、基地概况新校区有1560亩的校区建设用地。

东侧与九乡河紧邻;南侧有灵山(高114.3米)、枯山(高40米)及其小坡地;西侧为外国语学校(在建);北侧为连接南师附校与九香河的十里长沟及其北侧的仙林景观大道;西北面为64亩水面与仙林景观大道北侧面积约10亩的学苑公园山水景观相呼应。

新校区内有山有水,环境优越。

二、规划依据1、南京中医药大学仙林校区环境总体规划设计任务书2、南京中医药大学仙林校区地形图(1:1000)含光盘3、规划局对我校仙林校区总体规划的设计要求4、上海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总体规划设计图及单体建筑效果图5、《南京城市总体规划》6、《城市规划编制条件》7、《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8、《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9、校方提供的学院概况及今后发展的目标和定位10、国家有关现行法规、规范及规定现场勘查所获得的地块,土壤、植物及地形等资料。

三、区位分析在确定规划目标之前,有必要全面剖析南京中医药大学的仙林校区所处的环境氛围以及中医药大学自身的特点,并进一步深入分析当前世界一流高校的发展趋势,从而全面深入地评价南京中医药大学仙林校区的区位优势:地处传统历史文化名城,紧邻长江,受益于南京几千年文化的熏陶,同时拥有近五十年的校园文化积淀,在环境空间和建筑形态上,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点与校风文脉的反映。

南京中医药大学师资力量雄厚,全校(包括附属医院)共有教授、研究员、主任医师122人。

他们当中有一批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的知名专家、教授和学科带头人,同时一大批中青年骨干教师也都在各自的学科中崭露头角。

南京仙林大学城规划建设介绍

南京仙林大学城规划建设介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0-2010年 ?万人 ?公顷
二、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南京将建设三个大学城
江北大学城:
目前已建设有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和南京工业大学新校 区以及南京气象学院、南京化 工职业技术学院(浦江学院)、
江北大学城
学校:南京大学 南京气象学院 东南大学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工程学院等
区。
用地规模:
?公顷
三、南京近期将优先建设仙林大学城
仙西新市区自 然形成四个功能分 区,其中:西北分 西北分 区即为仙林大学城, 区即为仙林大学城, 集中建设高等院校, 集中建设高等院校, 形成以教育产业为 兼具居住、 主,兼具居住、研 发、服务功能的综 合性大学城;东北 合性大学城 分 区为与大学城相配套的科技产业园区;西南分区为未来城市商 务设施预留区;东南分区为未来大型国际体育、文化活动设施 预留区及高标准居住区。
南京市
上海市
一、南京 —— 中国重要的高等教育和科研基地
1、南京市基本情况
南京市辖11区4县,面积 6597平方公里,2000年常住 一年以上人口590万人,其中 都市发展区面积超过2500平 方公里,人口400多万人。 2000 年 全 市国 内生 产总 值1020亿元。
一、南京 —— 中国重要的高等教育和科研基地
主要分布在主城及江
主城现有大学
在校学生:?万人 用地规模:?公顷
学校:南京大学等共?所 在校学生:?万人
北、江宁、仙西三个
江宁现有大学
地区。
学校:河海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正德学院 在校学生:?万人 用地规模:?公顷
二、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南京将建设三个大学城
根据江苏省教育 发展“十五”规划,南 京市2005年在校生规模 将达到45万人,占全省 的 1/2 ; 2010 年 达 到 65 万人,占全省的54%。

对仙林大学城建设的创新思考

对仙林大学城建设的创新思考

对仙林大学城建设的创新思考江苏省南京市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摘要:仙林大学城是南京一个大学聚集的地方,这里有许多大学的新校区,包括南京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作为一个新兴的大学城,仙林仍有许多不足,笔者对仙林大学城的建设有许多创新性的思考,包括加强各个大学之间的交流、加强与周边高新企业的合作、建设大学城的文化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促进仙林大学城的经济建设等等关键词:仙林大学城、建设、创新思考南京仙林大学城位于南京大城东,定位于南京三个新城之一,该地区是21世纪江苏省发展高等教育产业的重点地区。

主打高档社区和科研机构错落分布,仙林大学城借鉴国外高尚人文社区的规划,以高起点,以绿色人文为主题的高发展为目标。

为适应这一规划的要求,加快教育体制改革,优化高等教育布局,拓展南京城市框架,调整老城功能。

而我对仙林大学城的建设有自己的创新思考。

仙林大学城作为南京大学聚集的地方,学习氛围强烈,学术底蕴深厚,但是缺乏一种浓郁的文化,深究其因,我们可以发现仙林大学城的几个问题所在:一、大学之间交流需要加强。

大学城之所以为城,它就要成为一个整体,各个学校之间的交流就像城市中人们、企业、商场、服务机构一样要有紧密的联系。

然而在仙林大学城中我们看不到这种联系,大学与大学之间各自为政,学生、教授没有紧密的联系,学术上也没有密切的交流,每个大学的偏科都很严重。

现在许多大学都在向综合性大学发展,而仙林大学城中的大学大多数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如南京邮电大学在通信方面是很强的,而在文科、财经方面起步晚、发展慢,但是南京师范大学和南京财经大学在这两个方面恰恰是强项,那么南邮就可以从后两者吸取文科和财经的教育资源和经验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同时南师大和南财也可以从南邮得到通信等理科、工科的教育资源充实自己。

一个学校其实可以对另外的学校学生开放,学生可以选择别的学校的课程,我认为这才是大学城应该具备的功能。

仙林白象分区规划文本

仙林白象分区规划文本

分区规划文本目录目录 (1)第一章总则 (3)第二章规划目标、原则和内容 (4)第三章功能定位 (4)第四章空间布局 (5)第五章高教与产业 (5)第六章居住与人口 (6)第七章公共设施 (7)第八章绿地系统 (8)第九章景观规划 (9)第十章土地利用强度控制 (11)第十一章道路交通规划 (12)第十二章供水规划 (15)第十三章排水规划 (16)第十四章供电规划 (18)第十五章通信规划 (20)第十六章燃气规划 (21)第十七章供热规划 (23)第十八章环卫设施规划 (24)第十九章消防规划 (24)第二十章竖向规划 (25)第二十一章规划实施措施 (25)第二十二章附则 (26)附表 (27)附表一:白象片区土地使用分类及代码表附表二:白象片区土地使用适建范围规定附表三:白象片区规划用地汇总表附表四:白象片区土地利用强度控制规划表仙林新市区白象片区分区规划文本第一章总则第1条《仙林新市区白象片区分区规划》是仙林新市区白象片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法定性指导文件,本规划经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即具法律效应,凡在仙林新市区白象片区范围内进行的各项建设活动,均应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南京市城市规划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等有关规定执行本规划。

下一层次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等)均应遵循本规划的原则和具体要求进行编制。

历次规划中与本规划不符的内容,均应以本规划为准。

第2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其实施细则4、《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5、《南京市城市规划条例及其实施细则》6、《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1年调整)7、《仙林新市区总体规划》(2002年)8、有关部门文件第3条规划用地范围西起公路二环,东至七乡河,北起宁镇公路,南至龙王山脉山脊线,总用地约20.36平方公里。

某建筑说明书

某建筑说明书

南京经济学院仙林校区专业教学组团设计说明一、项目概况在建中的南京经济学院仙林校区是未来南京财经大学的主要校区,学生规模为15000人。

目前一期工程建设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以确保今年九月份进驻新生。

根据总体规划和财经大学的发展需要,二期工程设计现已招投标,拟建的专业教学组团是其中面积较大、功能较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设计依据1.南京经济学院仙林校区专业教学组团设计任务书及其相关资料。

2.南京经济学院仙林校区总体规划。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规范、规定:“民用建筑通则”、“民用建筑防火规范”等。

三、总体目标1.把握高等教育发展趋势,顺应教育内涵变化。

高等教育的内涵,由传统的教师对学生的单向灌输,向以学生为主体的,以人的发展和素质培养为中心的开放式教育转化。

2.以生态环境意识为指导,行为环境和形象环境有机结合,尊重自然,结合地形,以高起点的环境艺术及景观设计创造一个现代化的校园环境。

3.以信息时代特征为指导,反映信息教育和教学智能化的特点,改善各系独立封闭的布置,把单幢布置与集中布局相结合,以适应学科交叉的教学科研模式,创造一个资源共享,联系便捷的智能型校园科研教学环境。

4.形象标志性,反映南京悠久历史文脉,反映时代特色营造个性化的学院环境氛围,加强校园环境的整体性。

四、方案构思经济学科楼、管理学科楼、法政人文学科楼、计算机与信息楼,以拟建图书馆为中心呈放射状布置。

由于专业教学楼平面呈条式,东西主轴长约120米。

如果大量人流从建筑东西两端进入,势必会造成环境的干扰和路线的冗长。

因此我们考虑在四栋专业教学楼之间堆土成丘,形成面向中心广场的大片草坡,师生可拾阶而上,由二层的弧形长廊进入各教学楼的门厅然后再分流。

门厅的西半区集中布置教师办公室,东半区则布置学生教室、实验室及公共用房等。

我们将西半区的底层架空,中间布置以绿化小品、休息座、小卖等,形成绿化庭院,从而使中心广场和建筑之间形成相互渗透的过渡空间,打破了以往教学单位封闭的模式,创造老师和学生的多元化交往空间。

南京仙林大学城规划建设介绍教学文案共18页

南京仙林大学城规划建设介绍教学文案共18页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南京仙林大学城规划建设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教学文案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