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化学课件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化学课件
第二章糖类化合物学术定义●糖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可以水解产生这些化合物的物质的总称。
●糖是地球上最丰富的生物分子,在各种生命形式中都具有多种功能。
●广义的糖可分为简单糖类和糖复合物。
前者包括单糖、寡糖和多糖;后者包括糖与蛋白质、脂类等共价形成的复合物。
通式简单糖类的分类●根据分子大小可分为三类:–单糖:仅包含一个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单位–寡糖:两个或几个单糖由糖苷键连接而成–多糖:包含20个以上,甚至成百上千个糖基●结构物质–植物细胞壁中的纤维素–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节肢动物外骨骼几丁质–动物软骨中的蛋白聚糖●识别信号分子:–参与分子和细胞识别、细胞粘附、糖复合物的定位和代谢等2.2单糖●单糖的结构和命名–D-/L-立体异构–单糖的环式结构–单糖构象●单糖的重要衍生物醛糖和酮糖●单糖含有一个羰基和多个羟基。
根据羰基在碳链上的位置可分为,醛糖(Aldoses) 和酮糖(Ketoses)。
–最简单的醛糖是甘油醛 (Glyceraldehyde)–最简单的酮糖是二羟丙酮 (Dihydroxyacetone)●含有不同碳原子数的单糖都有其醛糖和酮糖形式。
单糖的D-/L-立体结构●除了二羟丙酮以外的其他单糖都具有一个或多个不对称(手性)碳原子。
●醛糖与酮糖的构型是由分子中离羰基最远的不对称碳原子上的羟基方向来决定的。
该羟基在费歇尔投影式右侧的称为D-型,在左侧的称为L-型。
●D-葡萄糖与L-葡萄糖互为对映体(enantiomers)。
一对对映体,旋光方向相反,旋光度数、熔点、沸点等都一样。
单糖的环状结构●单糖在水溶液中容易形成分子内的半缩醛或半缩酮。
对于六碳醛糖来说,C-1上的醛基和C-5上的羟基可以反应形成具有六元吡喃环状结构的半缩醛。
C-1上的醛基也可以与C-4上的羟基反应形成具有五元呋喃环状结构的半缩醛。
●成环反应使C-1上形成一个半缩醛羟基,导致新的异构体产生——异头体(anomers)。
规定异头体的半缩醛羟基和分子末端-CH2OH基邻近不对称碳原子的羟基在碳链同侧的称为α型,在异侧的称为β型。
生物化学PPT课件
06
基因表达调控与疾病关系
基因表达调控概述
基因表达调控的定义
基因表达调控是指生物体内通过一系列机制对基因表达进行精确 控制的过程。
基因表达调控的重要性
基因表达调控对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代谢、免疫应答等生命活动 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基因表达调控的层次
基因表达调控可分为转录水平调控、翻译水平调控以及蛋白质加工 和修饰等多个层次。
酶在医学诊断和治疗中应用
疾病诊断
利用酶的特异性催化作用,可以检测体液中特定成分的含 量,从而辅助疾病的诊断。例如,利用酶活性测定法检测 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以诊断糖尿病。
疾病治疗
通过抑制或激活特定酶的活性来治疗疾病。例如,利用酶 抑制剂治疗高血压、癌症等疾病;利用酶激活剂治疗肝炎 、帕金森病等疾病。
药物研发
翻译延伸和终止的调 控
在翻译过程中,延伸因子和终止 因子等蛋白质能够协助核糖体进 行肽链的延伸和终止。这些因子 的活性和表达水平受到严格的调 控,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效率 。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是指在蛋白质 合成后对其进行的一系列化学修 饰过程,包括磷酸化、糖基化、 乙酰化等。这些修饰能够改变蛋 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从而影响其 在细胞内的定位和作用。
根据化学结构和性质,脂 质可分为简单脂质、复合 脂质和衍生脂质三类。
脂质功能
脂质在生物体内具有多种 重要功能,如能量储存、 细胞结构组成、信号传导 等。
甘油三酯代谢途径
甘油三酯合成
主要在肝脏和脂肪组织中合成, 原料为甘油和脂肪酸。
甘油三酯分解
在脂肪酶的作用下分解为甘油和脂 肪酸,供机体利用。
甘油三酯转运
03
酶学原理及应用
酶概述及分类方法
《生物化学》 ppt课件
一、水的结构 单个水分子的两个氢原子共价地与氧原子结合,呈现一种非线
性排列(图1-4a,b)。水的氢键形成具有协同的性质。这就是说, 作为受体的氢键结合的水分子是一种比未键合的水分子更好的氢键 供体。(同样,作为氢键供体的氢键结合的水分子也是一种更好的 氢键受体)。因此,水分子之间氢键的形成有一种彼此支援的现象。 1、冰的结构
结构互补性是生物分子间识别的手段。生命的复杂而高度
组织化的型式取决于生物分子彼此识别和相互作用的能力。如 果一种分子的结构与另一种分子的结构是互补的,例如某种酶 与它的专一性底物分子,那么这两种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就能 准确地实现。结构互补性的原理是生物分子识别的基本要素.
6、生物分子的的识别是由弱的相互作用力介导的 通过结构互补性所发生的生物分子识别事件是由前面
1、生物分子是含碳的化合物 所有生物分子都含有碳。碳的优势是由于它通过共用电
子对形成稳定的共价键方面的多面性。通常与碳以共价键相 结合的原子是碳本身以及H、O和N(图1—1)。
碳的共价键有两个特别值得注意的性质。一是碳与自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形成共价键的能力,另一个是被键合碳原子周围的四个共价 键的四面体性质。这两种性质对于碳所形成的线性、分支以 及环状的化合物的惊人多样性是极为重要的。这种多样性可 因N、O和H原子的参与而进一步扩大。
3、生物大分子具有特征性的三维结构 任何一种分子结构都是独特的,并具有可区别的特有的性
质。生物大分子,尤其是蛋白质,分子结构已经达到了其复杂 性的极点。 4、非共价作用力维持生物大分子的结构
共价键把原子结合在一起形成分子,非共价作用力是分子
内或分子间的原子之间的吸引。非共价作用力是弱的作用力, 包括氢键、离子键、范德华力和疏水相互作用。这些作用力一 般介于4–30 kJ·mol-1范围。 5、结构互补性决定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
华东理工生物化学chap03
上上一一页页
下下一一页页
返回
按脂类的皂化性质分
可皂化脂类: 一、中性脂肪:甘油一脂,甘油三脂等 二、磷脂类:甘油磷脂和鞘磷脂 三、蜡:长链脂肪酸与长链醇形成的脂 非皂化脂类: 一、萜类(异戊二稀的衍生物) 二、类固醇类(环戊烷多氢菲的衍生物) 三、前列腺素(20碳不饱和脂肪酸的衍生物)
上一页
下一页
甘油三酯的性质
甘油三酯性质与其中的脂肪酸性质有关(如熔 点:组分中的脂肪酸碳链越长、饱和度越高则 熔点越高)
皂化与皂化值:可用来推算油脂的平均分子量 酸败与酸值:测游离脂肪酸含量,表示油脂品
质好坏 卤化与碘值:可用来测定油脂中脂肪酸的不饱
和度
上上一一页页
下下一一页页
返回
上上一一页页
下下一一页页
返回
磷脂的性质
中 极 两 性
上上一一页页
下下一一页页
返回
类固醇类
是环戊烷多氢菲的衍生物
上上一一页页
下下一一页页
返回
类固醇化合物在生物体中的作用
转化为维生素D3 转化为胆酸和胆汁酸盐 转化为激素(如性激素)
上上一一页页
下下一一页页
返回
维生素D3的生成
上上一一页页
下下一一页页
返回
维生素D3的作用
参与钙磷代谢促进成骨作用
上上一一页页
下下一一页页
返回
胆酸和胆汁酸盐
是体内天然的乳化剂 促进肠道内脂肪、胆固醇以及脂溶性维
生素的乳化 活化脂肪酶
上上一一页页
下下一一页页
返回
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
《生物化学》全套PPT课件
04 糖代谢途径与调控机制
糖类概述及分类方法
糖类定义
多羟基醛、多羟基酮及其缩聚物和某些衍生物的 总称。
糖类分类
单糖、低聚糖、多糖。
糖类生物学作用
提供能量;物质代谢的碳骨架;细胞的组成成分。
糖无氧氧化过程剖析
糖无氧氧化定义
在无氧条件下,葡萄糖经分解代谢为乳酸或乙醇的过程。
糖无氧氧化过程
葡萄糖磷酸化;异构化;裂解;还原。
质谱法
利用蛋白质分子在电场或 磁场中的运动规律进行测 定。
cDNA测序法
通过测定编码蛋白质的 cDNA序列,间接推断蛋 白质序列。
蛋白质高级结构类型及特点
二级结构
主要依靠氢键维持的局部 空间结构,包括α-螺旋、 β-折叠等。
三级结构
整条肽链中全部氨基酸残 基的相对空间位置,包括 结构域、超二级结构等。
脂类分类方法
根据化学结构和性质,脂类可分为简单பைடு நூலகம்质(如脂肪酸、甘油酯等) 和复合脂质(如磷脂、糖脂等)。
脂类在生物体内的分布
不同生物体内的脂类分布有差异,如动物体内主要储存甘油三酯, 而植物体内则以脂肪酸为主。
甘油三酯分解代谢过程剖析
01
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途径
甘油三酯在体内主要通过脂肪酶的催化作用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进而
糖异生作用及其生理意义
糖异生定义
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 过程。
糖异生过程
乳酸、甘油、生糖氨基酸等转变为 葡萄糖或糖原。
糖异生生理意义
维持血糖恒定;补充或恢复肝糖原 储备;利用乳酸。
05 脂类代谢途径与调控机制
脂类概述及分类方法
脂类定义及主要功能
脂类是生物体内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包括脂肪、磷脂、固醇等, 主要功能是储存能量、构成生物膜、参与信号传导等。
华东理工生物化学chap05
上一页
下一页
对青霉素酶不敏感的青霉素新品种
cefoxitin , 先 锋 霉 素 (或称为头抱菌素)类 抗生素,其结构为:
由链霉菌产生,稳定性好的原因主 要是其分子中β-内酰胺环上连接 的噻唑侧链基团和甲氧基的空间位 阻作用,影响了与青霉素酶的结合。
上一页
下一页
可逆抑制(reversible inhibition)
和多种不同的酶蛋白结合形成不同的全酶。
• 全酶中的酶蛋白决定底物专一性
上一页
下一页
(一)辅酶和辅基
4、辅酶和维生素
大多数辅酶或辅基的前体是维生素,主要是水溶性B 族维生素。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二)酶分子中的金属离子
金属酶(mentalloenzymes),如SOD
1) 酶蛋白与金属离子结合紧密
上一页
下一页
不可逆抑制(irreversible inhibition)
概念:抑制剂与酶活性中心必需基团以共价键
结合,阻碍了底物的结合或破坏了酶的催化基 团,不能用透析或超滤等方法去除抑制剂。
结合部位:活性中心必需基团
结合方式:共价键
分类:根据抑制剂对酶选择性的方式
非专一性不可逆抑制 专一性不可逆抑制
概念:抑制剂与酶蛋白以非共价键结合,具有可
逆性,可用透析、过滤等方法将抑制剂除去。
结合部位:活性中心,非活性中心 结合方式:非共价键 分类:
上一页
下一页
可逆抑制的分类
抑制剂与底物是否竞争与酶的结合 1. 竞争性抑制 (Competitive inhibition) 2. 非竞争性抑制 (uncompetitive inhibition) 3. 反竞争性抑制 (anticompetitive inhibition)
华东理工生物化学chap15
克隆载体
粘性质粒(Cosmid),是人工构建的、 粘性质粒(Cosmid),是人工构建的、兼具 ),是人工构建的 质粒与噬菌体双重特性的大容量载体。 质粒与噬菌体双重特性的大容量载体。克隆 容量可达45kb 45kb。 容量可达45kb。 酵母人工染色体: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 世纪80 酵母人工染色体: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 大片段外源基因克隆体系, 大片段外源基因克隆体系,其克隆容量可达 200~1000kb。 200~1000kb。
主要步骤: 主要步骤: 构建DNA DNA重组分子 1、构建DNA重组分子 重组DNA DNA分子引入宿主细胞和筛选鉴定 2、重组DNA分子引入宿主细胞和筛选鉴定 3、基因的表达
返回
真核染色体DNA 真核染色体
基 因 工 程 基 本 程 序
克隆载体 质粒) (质粒)
限制酶切割
限制酶切割并 分离所需片断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Smith在1970年从流感噬血菌中发现 由Smith在1970年从流感噬血菌中发现 细菌体内有特异的限制修饰系统, 细菌体内有特异的限制修饰系统,这种修饰 系统是通过特殊的修饰酶在细菌本身DNA DNA的特 系统是通过特殊的修饰酶在细菌本身DNA的特 异识别序列处进行甲基化修饰, 异识别序列处进行甲基化修饰,从而与外源 DNA相区别 这样, 相区别。 DNA相区别。这样,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就能去 切割破坏外源DNA 而对本身无影响。 DNA, 切割破坏外源DNA,而对本身无影响。 目前已从原核生物中分离出400 500多种限 400~ 目前已从原核生物中分离出400~500多种限 制性核酸内切酶
基因工程也称基因重组技术、 基因工程也称基因重组技术、基因克隆或分 子克隆 是指利用DNA重组技术生产或改造生物产品、 DNA重组技术生产或改造生物产品 是指利用DNA重组技术生产或改造生物产品、 创建或改良动植物品种以及开发特殊用途的 微生物等 是生物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
《生物化学》全套课件
《生物化学》全套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基于《生物化学》教材,主要涉及第5章至第8章的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酶学原理、代谢途径、生物分子结构和功能、以及遗传信息的表达与调控。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实验方法。
2. 学习生物分子结构与功能的相互关系,了解其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3. 掌握代谢途径的基本过程,分析生物体内的物质转化与能量流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代谢途径的复杂性、生物分子结构与功能的相互关系。
重点:酶学原理、代谢调控、蛋白质结构与功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激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介绍生活中的生物化学实例,引发学生对生物化学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酶学原理、生物分子结构与功能、代谢途径等,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知识点,给出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互动环节:鼓励学生提问,解答学生疑惑。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左侧:列出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以提纲形式呈现。
2. 板书右侧:针对重点内容,绘制示意图或表格,直观展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酶学原理,举例说明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2)论述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3)分析糖类、脂类、蛋白质在生物体内的代谢途径。
2. 答案:(1)酶学原理:酶是一种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蛋白质,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加速反应速度。
例如,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2)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蛋白质的结构决定其功能,不同的结构具有不同的功能。
例如,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其结构中的铁离子与氧气结合。
(3)糖类、脂类、蛋白质在生物体内的代谢途径:糖类主要通过糖酵解、三羧酸循环进行代谢;脂类通过β氧化途径代谢;蛋白质通过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转氨基作用等途径代谢。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生物化学绪论ppt课件(完整版)
1953 James D. Watson和Francis H. Crick提出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Maurice H.F.Wilkins和Rosalind Franklin发现 DNA螺旋结构。
Frederick Sanger完成胰岛素序列分析。
生化发展大事记
1955 Arthur Kornberg发现E. coli DNA聚合酶。 Mahlon Hoagland证明氨基酸参与蛋白质合成前需要 被活化。
➢ “燃烧”学说(Justus Von Liebig,19世纪20年 代) —动物通过呼吸获取空气中的O2,氧化分解摄 取的食物,产生水和CO2,并且释放热量,保持体 温,维持活力。
➢ 物质代谢概念的产生 —比希将食物分为糖、脂和蛋白质三大类主要
成分,并提出物质,生物化学是一门边缘学科,也是 生命科学领域重要的领头学科。
一、概念:
是研究生物体内化学分子与化学反应的 科学,它在分子水平上探讨生命的本质, 即研究生物体的分子结构与功能、物质 代谢与调节、及其遗传信息传递的分子 基础和调控作用的科学。
生化的初级阶段:生物体内的物质,如糖类、
脂类、蛋白质和核酸等等,它们的组成、结构、 性质、功能等
第一章 绪 论
Introduction to Biochemistry
生物:有生命现象 的物体 —— 新陈 代谢,遗传与繁殖
华东理工生物化学 chap00
上一页
下一页
章首
节首
分子遗传的中心法则
上一页
下一页
章首
节首
基因工程方法的建立
1970年,Temin和Baltimore从 鸡肉瘤病毒中发现反转录酶。
Smith和Wilcox在E.coli中发 现芽豆类限制性内切酶,由此为基 因工程方法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上一页
下一页
章首
节首
四、生物化学的成就
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模式 1958年,分子遗传的中心法则 1970年,基因工程方法的建立 1981年,发现有催化功能的RNA(Ribozyme) 1985年,人类基因组作图和测序计划 1993年,P53被“Science”评为年度分子明星 1997年,第一只克隆羊诞生 1999年,干细胞的研究位列当年科技重大突破首位 2000年,人类基因组作图计划即将完成 2002年,RNAi荣登重大科技突破榜首 2005年,观察进化发生位列科技突破首位
下一页
树 立 质 量 法 制观念 、提高 全员质 量意识 。20.10.1920.10.19Monday, October 19, 2020
人 生 得 意 须 尽欢, 莫使金 樽空对 月。16:38:5616:38:5616:3810/19/2020 4:38:56 PM
安 全 象 只 弓 ,不拉 它就松 ,要想 保安全 ,常把 弓弦绷 。20.10.1916:38:5616:38Oct-2019-Oct-20
自从达尔文1859年把进化理论首次引入 科学界以来,该理论一直是生物学的基 础,但也受到其它理论的挑战。2005年 研究人员在对1918年大流行的流感病毒 基因、黑猩猩基因以及其它物种的基因 进化研究中发现,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仍 然对当代生物学具有指导意义。并且这 些研究成果对现实生活具有重要影响。
chap02糖类化合物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化学课件
– 参与分子和细胞识别、细胞粘附、糖复合物 的定位和代谢等
2.2 单糖
单糖的结构和命名
– D-/L-立体异构 – 单糖的环式结构 – 单糖构象
单糖的物理性质 单糖的化学性质 单糖的化学反应 单糖的重要衍生物
醛糖和酮糖
单糖含有一个羰基和多个羟基。根据羰 基在碳链上的位置可分为,醛糖 (Aldoses) 和酮糖 (Ketoses)。
下一页上一页糖胺聚糖的类型糖胺聚糖的类型种类缩写重复数目二糖重复单位透明质酸ha50000glca13glcnac14硫酸软骨素cs2060glca13galnac4s6s硫酸皮肤素ds2060glcaidoa2s13galnac4s6s硫酸角质素ks25galgal6s14glcnac6s肝素hep50glca2sidoa2s14glcn3s6s硫酸类肝素hs25175下一页上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下一页上一页肝素与硫酸类肝素的主要区别肝素与硫酸类肝素的主要区别性质硫酸类肝素肝素的溶解性可溶分子大小1070kd1012kd硫酸基己糖胺08181824glcnn硫酸化406085艾杜糖醛酸含量305070与抗凝血酶结合的活性00330合成位置virtuallyallcellsmastcells下一页上一页肝素作为临床抗凝剂肝素作为临床抗凝剂抗凝血酶与肝素的特异性结合在凝血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
氨基糖
氨基糖常存在于结构多糖中,如细菌细胞壁中的 肽聚糖(peptidoglycan),是由N-乙酰-β-D-葡萄糖胺(NAG, GlcNAc)和 N-乙酰胞壁酸(NAM)形成的杂多糖:节肢动 物外骨骼中的几丁质(chitin),是由 N-乙酰-β-D-葡萄 糖胺形成的同多糖。
唾液酸和糖磷酸酯
–蔗糖由α-D-glc与 β-D-fru通 过各自的异头碳羟基连接。 缩写为Glc(α1-2β)Fru, 或者 Fru(β2-1α)Glc。
生物化学PPT课件
生物化学的应用领域
01
02
03
04
医学研究
生物化学在医学领域中发挥着 重要作用,如疾病诊断、药物
研发和生理机制研究等。
农业生产
通过生物化学手段改良作物品 质、提高产量,以及研发新型
肥料和农药。
环境保护
利用生物化学方法处理环境污 染问题,如水体净化、土壤修
复等。
生物技术产业
生物化学在生物技术产业中具 有广泛应用,如基因工程、蛋
合成生物学
合成生物学是新兴的交叉学科,旨在设计和构建人工生物系统,实现新功能或 优化现有功能。通过合成生物学,科学家可以创建定制化的微生物,用于生产 燃料、药物和其他有用物质。
纳米技术与生物医学应用
纳米药物
纳米药物利用纳米技术将药物包裹在 纳米载体中,以提高药物的靶向性、 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降低副作用。 纳米药物在癌症治疗、疫苗开发等领 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生物合成与分解代谢
生物合成
生物合成是指生物体利用简单无机物和单糖等合成复杂有机 物的过程。生物合成包括脂肪酸、蛋白质、核酸等物质的合 成。这些合成过程需要经过一系列酶促反应的完成。
分解代谢
分解代谢是指生物体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和 无机物的过程。这些分解过程包括糖酵解、柠檬酸循环和氧 化磷酸化等。分解代谢是生物体获取能量和合成物质的重要 途径。
结论总结
根据实验结果和讨论,总结实验的结论,指 出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
结果讨论
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探讨结果 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结论应用
探讨实验结论在实际生产和科研中的应用价 值和意义。
05
生物化学前沿研究
基因编辑与合成生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