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困难的诊断依据、注意事项、操作程序
新生儿呼吸困难诊断及护理
• 1.呼吸系统疾病
• (1)呼吸道阻塞性疾病:由于呼吸阻力增加致通 气障碍,引起呼吸困难。上呼吸道阻塞多表现吸 气性呼吸困难、吸气三凹征,见于后鼻孔闭锁、 喉蹼、巨舌畸形、小颌畸形、声门下狭窄、气管 狭窄、声带麻痹、先天性腺样体肥大、咽部囊肿、 水囊瘤、血管瘤、喉痉挛、喉软化等。下呼吸道 阻塞多表现为呼气性呼吸困难,见于支气管狭窄、 羊水或胎粪吸入等。
• 因素有关。常在原发病的基础上,呼吸困 难突然发生或突然加重,两肺湿罗音增多, 面色青紫,继而口鼻腔涌出血性泡沫状液 体或吸引时发现血性液体。胸部X片为非特 异性改变,可有两侧肺广泛斑片状影,肺 透亮度减低,两肺门血管影增多,心影增 大大量出血时两肺透亮度明显减低呈“白肺” 样改变。
• 5.气漏 本病包括气胸、纵膈气肿、心包积 气、间质性肺气肿、气腹等一组疾病,常 发生于新生儿窒息、胎粪吸入、HMD或肺 炎等疾病使用呼吸机治疗中的患儿,也可 为自发性。肺内气体漏至胸腔,称为气胸, 气胸多起病突然,表现呼吸困难、呻吟、 吸气性三凹征、青紫等。胸廓可不对称, 患侧呼吸音减低,心脏可向对侧移位。可 用胸部透光试验检查,胸部X线可确定诊断。
• 新生儿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颅 内出血、颅内感染时,脑血管的自动调节 功能降低,血管通透性增高致脑水肿、颅 压增高,重者出现脑疝,抑制呼吸中枢, 缺氧、感染也可直接损伤大脑,影像呼吸 中枢功能,引起中枢性呼吸困难。此外, 代谢性酸中毒、低血糖、中枢神经抑制剂 如:吗啡、苯巴比妥等都可影像呼吸中枢, 引起中枢性呼吸困难。
诊断
• 新生儿呼吸困难原因很多,首先要明确诊 断,才能及时正确的治疗。询问病史、体 格检查、化验检查、X线和各种辅助检查是 明确诊断的主要手段。
• 1.详细询问病史 包括母孕期健康状况、胎 龄、分娩方式、胎盘情况及是否有窒息、 宫内窘迫、羊水胎粪污染等。注意了解呼 吸困难开始时间、变化及伴随症状。
诊断学_呼吸困难
注意事项: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 疗方案 治疗效果:经过合理的呼吸康复治疗,大多数患者能够明显改善呼吸困 难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预防措施和健康指导
预防措施:戒烟、控制体重、避免接触过敏原等 健康指导: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加强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态等 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可能导致呼吸困难的疾病 及时就医:如有呼吸困难症状,应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治疗
呼吸困难的严重程度评估
根据呼吸困难 的严重程度, 可以分为轻度、 中度、重度三
个等级。
轻度呼吸困难: 仅在活动或运 动时出现,休 息后可缓解。
中度呼吸困难: 在休息时出现, 活动或运动后 加重,但不影 响日常生活。
重度呼吸困难: 无论活动还是 休息,都会持 续出现,严重 影响日常生活。
呼吸困难的病因诊断
呼吸困难的症状表现
呼吸急促
呼吸困难
胸闷
咳嗽
呼吸困难的严重程度评估
轻度呼吸困难:仅在活动或躺下时出现,不影响日常生活
中度呼吸困难:在安静状态下也有轻微呼吸困难,影响日常活动但不影响 睡眠 重度呼吸困难:在安静状态下也有明显呼吸困难,严重影响睡眠和日常生 活
危重呼吸困难:呼吸极度困难,可能导致窒息或死亡,需要紧急抢救
呼吸困难的预后评估
第六章
呼吸困难的短期预后评估
呼吸困难的严重程度: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评估呼吸困难的严重程度,以预测短期内的 病情发展和预后。
病因:了解呼吸困难的病因,如肺部感染、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对短期预后有重要 影响。
并发症:呼吸困难可能伴随的并发症,如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呼吸衰竭等,对短期预后 也有重要影响。
呼吸治疗师操作手册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呼吸医师操作手册第一部分呼吸治疗的基本制度第一章呼吸医师的工作制度第一节 ICU呼吸医师工作目标1.拥有一颗勇敢的心和团结互助的精神,用积极的工作态度,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去建立团结的、规范的、初具规模的呼吸治疗专业小组;逐步扩大呼吸治疗学科在国内的影响。
2.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为患者提供更加专业化的呼吸治疗。
指导患者一般氧疗,维持机械通气患者良好的呼吸状态,减少带机不良事件,程序化脱机缩短带机时间,为停机患者提供肺保护促进患者肺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3.协助科室作好呼吸治疗相关器械的管理,维护,提高专业化的培训。
4.积极参加临床科研,承担呼吸治疗专业部分本科教学工作。
5.不断的自我提高,迎接挑战。
第二节 ICU呼吸医师上,下班制度呼吸医师正常上班时间为:1.周一到周五:7 : 40——12 : 00;14 : 00——17 : 302.周末(周六及周日):8 : 40——第二天8 : 403.国家法定节假日按照医院规定放假,但必须注意自己值班时间,严禁脱岗。
第三节 ICU呼吸医师值班制度ICU每日呼吸医师值班人员由白班、中班、夜班组成,视情况添加助理RT(呼吸治疗专业实习同学)值班1.白班RT负责该治疗组的日常工作和应急事件。
2.中班RT负责该治疗组的日常工作和应急事件,同时负责安排7 : 40——15 : 00时间段的整个病房的呼吸治疗相关工作。
3.夜班RT负责该治疗组的日常工作和应急事件,同时负责安排15 : 00后整个病房的呼吸治疗相关工作。
4.白班RT、中班RT,下班前必须向夜班RT交班经同意后方可离开。
5.每月25日之前有住院总公布下月值班安排表,不允许私自换班。
6.其它详细细则见加强治疗科工作手册相关章节。
第四节 ICU呼吸医师交班制度1.周一到周五:7 : 40——7 : 55;周末(周六及周日):8 : 40——9 : 00由前日值班RT组织RT小组成员于重点患者床旁交班,交班内容:诊断、患者基本情况及其变化、呼吸支持治疗情况及其疗效、注意事项。
呼吸困难护理常规
呼吸困难护理常规呼吸困难是一种临床表现,指呼吸频率改变、呼吸深浅改变、呼吸节律改变或呼吸负荷增加等情况。
呼吸困难是体内其中一种疾病的表现,如肺炎、心力衰竭、哮喘等。
护理呼吸困难的常规是为了缓解患者的症状,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1.创建舒适的环境:为患者提供安静、温暖、干燥的环境,避免刺激性气味和烟雾的暴露,保持室内通风良好。
2.观察呼吸状况:监测患者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呼吸节律、呼吸急促情况,并及时记录。
观察气喘、打哈欠、咳嗽或痰涂片等症状。
3.维持呼吸道通畅: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维持正坐位或半坐位,有助于减轻呼吸困难。
如果患者不能自主调整体位,可以放置护体枕或护体垫。
-鼓励患者咳嗽和清除痰液。
如果患者痰液较多或不易咳嗽,可使用吸痰器等辅助手段来帮助清除痰液。
-保持气道湿润。
通过湿化器、蒸汽浴、补水等方式来增加空气湿度,减少呼吸道刺激。
同时可用生理盐水雾化吸入,帮助清除痰液,缓解气道炎症。
-防止感染。
呼吸困难的患者由于体内免疫力下降,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或肺部感染。
护理上要注意隔离措施,避免交叉感染。
4.提供氧气支持:对于需要氧气治疗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正确设置和调整氧气流量,并观察患者对氧气治疗的效果。
同时,要定期检查氧气设备的正常工作情况,防止氧气泄漏或突然中断。
5.定期转位和体位引流:对于痰液较多的患者,要定期转动体位,促进痰液排出。
可以帮助患者适当侧卧位,辅以身体运动和按摩,促进呼吸道分泌物的引流。
6.预防并发症:呼吸困难患者容易出现肺不张、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护理上要加强预防措施。
例如,鼓励患者进行呼吸锻炼,如深呼吸、腹式呼吸等,以预防肺不张的发生。
同时,还要帮助患者进行下肢肌肉运动和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7.心理支持:呼吸困难常常导致患者焦虑、恐惧和焦急,护理人员应给予充分的安全感和支持。
可以通过与患者交流、开导和安抚来缓解其焦虑情绪,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完整版)呼吸科急危重症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本次项目成果总结回顾
建立了完善的呼吸科急危重症 应急预案体系,包括识别、评 估、处置、转运等环节。
通过培训和演练,提高了医护 人员对呼吸科急危重症的应急 处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实际应用中,成功救治了多 例呼吸科急危重症患者,验证 了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
绪,提高康复信心。
促进心理适应
02
心理干预有助于患者更好地适应疾病带来的生活变化,提高应
对能力。
改善生活质量
03
通过心理干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得到改善,进而提高整体
生活质量。
营养支持在康复过程中重要性
维持生理功能
营养支持可以为患者提供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素,维持正常的生理 功能。
促进组织修复
良好的营养状况有助于患者受损组织的修复和再生,加速康复进 程。
01
及时清除呼吸道内血液和分泌物 ,保持呼吸道通畅。
02
如出现窒息等紧急情况,立即进 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呼吸科常见急危重症应急预案
01
自发性气胸
02
03
04
小量气胸可自行吸收,大量气 胸需进行胸腔穿刺抽气或胸腔
闭式引流。
对于张力性气胸等紧急情况, 需立即进行胸腔穿刺排气。
积极治疗原发病,如肺部感染 等。
提高免疫力
合理的营养支持可以增强患者的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定期随访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评估
随访制度建立
制定明确的随访计划和流程,包括随访时间、内容、方式等,确保 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随访服务。
执行情况评估
定期对随访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包括随访率、随访质量等指 标,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
测量呼吸的注意事项
测量呼吸的注意事项测量呼吸是一项常见的临床操作,用于评估人体呼吸系统的功能。
在进行呼吸测量时,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注意,以确保准确可靠的测量结果。
第一,保证测量环境的安静和舒适。
在进行呼吸测量时,应选择一个安静的环境,以避免外界噪音对呼吸测量结果的干扰。
同时,测量者应提供一个舒适的测量姿势,可以是坐着或平躺着,以使被测者能够自然呼吸。
第二,选择合适的呼吸测量仪器。
根据需要,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呼吸测量仪器,如呼吸频率计、峰流量计或肺功能仪等。
在选择仪器时,应根据测量目的和被测者的特点进行合理选择,并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三,正确使用呼吸测量仪器。
在使用呼吸测量仪器前,应详细了解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要点。
例如,如果使用峰流量计进行呼吸测量,应正确握持仪器并将嘴唇紧密贴合峰流量计的嘴咬口,以确保呼吸气流的准确测量。
第四,精确计算呼吸参数。
在进行呼吸测量时,应准确测量呼气和吸气的时间,并将结果及时记录下来。
例如,计算呼吸频率时,应根据测量得到的时间和呼吸次数计算平均呼吸频率。
另外,还可以根据需要计算呼气峰流率、肺活量、通气量等呼吸参数。
第五,谨慎评估呼吸异常。
在测量过程中,如果发现呼吸异常表现,如呼吸困难、咳嗽、喘息等症状,应及时停止测量并进行评估。
如果可能,应寻求医生的帮助,以便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
总之,测量呼吸是一项需要谨慎操作的过程。
只有确保测量环境的安静舒适、选择适当的仪器、正确使用仪器、精确计算呼吸参数,并在发现异常情况时进行及时评估,才能得到准确可靠的呼吸测量结果。
这有助于医护人员对呼吸功能进行科学评估,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呼吸内科实用诊疗规程及操作细则
呼吸内科实用诊疗规程及操作细则1. 呼吸内科诊疗规程1.1 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的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和家族史。
特别注意询问呼吸系统症状的起始时间、发展过程、伴随症状以及是否有呼吸系统疾病史。
1.2 体格检查重点进行呼吸系统的体格检查,包括观察患者的呼吸形态、呼吸音、哮鸣音、湿啰音等,并进行肺活量、呼吸频率、血压等检查。
1.3 辅助检查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当的辅助检查,如胸部X线片、CT扫描、肺功能测试、血气分析等。
1.4 诊断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做出正确的诊断。
常见的呼吸内科疾病包括肺炎、支气管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2. 呼吸内科操作细则2.1 吸氧治疗- 适应症:低氧血症、呼吸困难、心绞痛等。
- 方法:通过面罩、鼻导管或呼吸机等方式给予高流量氧气。
- 注意事项:观察吸氧效果,避免过度吸氧导致二氧化碳潴留。
2.2 雾化吸入治疗- 适应症: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道感染等。
- 方法:将药物溶解在水中,通过雾化器变成细小颗粒,经口或鼻吸入。
- 注意事项:根据患者病情调整药物剂量和吸入频率。
2.3 支气管扩张剂治疗- 适应症: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 方法:使用定量雾化器或呼吸机给予支气管扩张剂。
- 注意事项:观察患者的呼吸状况,避免药物过量导致不良反应。
2.4 抗感染治疗- 适应症:肺炎、支气管炎等细菌感染。
- 方法:根据痰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 注意事项:遵循抗生素使用原则,避免滥用和耐药性的产生。
2.5 呼吸机治疗- 适应症: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
- 方法: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呼吸机模式和参数。
- 注意事项: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状况,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
3. 呼吸内科疾病护理3.1 一般护理- 保持病室空气流通,保持适当的温湿度。
- 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增强体质。
- 保持口腔卫生,预防感染。
3.2 特殊护理- 吸氧治疗时,注意观察吸氧效果和患者的不适反应。
呼吸困难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一、应急预案概述呼吸困难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为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提高医护人员应对呼吸困难的能力,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应急预案原则1. 及时性: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有效性:采取有效措施,尽快缓解患者呼吸困难症状。
3. 协作性:医护人员、护士、医生、辅助人员等协同作战,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4. 安全性:在救治过程中,确保患者及医护人员安全。
三、应急预案流程1. 早期发现与报告(1)医护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发现呼吸困难症状时,立即进行评估。
(2)评估内容包括:呼吸困难程度、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等。
(3)如怀疑患者病情危重,应立即报告上级医生。
2. 评估与诊断(1)对患者进行详细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明确呼吸困难原因。
(2)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如心电图、血气分析、胸部影像学检查等。
(3)根据检查结果,明确诊断。
3. 急救措施(1)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腔、鼻腔异物,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2)氧疗:根据患者血氧饱和度,给予吸氧治疗。
(3)药物治疗:根据呼吸困难原因,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如支气管扩张剂、平喘药物等。
(4)机械通气:如患者呼吸困难症状严重,可考虑给予机械通气治疗。
4. 观察与护理(1)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
(2)观察患者呼吸困难症状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做好患者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紧张情绪。
5. 转诊(1)如患者病情危重,需转诊至上级医院或专科医院进一步治疗。
(2)在转诊过程中,确保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做好交接工作。
四、应急预案注意事项1.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对呼吸困难的识别和救治能力。
2. 做好应急预案的宣传和普及工作,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急救意识。
3. 定期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呼吸困难的应急处置能力。
五、应急预案总结呼吸困难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症状,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呼吸困难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儿童呼吸困难的诊断思路与急诊处理
急、危重症呼吸相关性治疗策略的专业特点
非人工气道下的呼吸治疗(基础疗法与初级管理)
■ 气道治疗
(1)合理温湿化:一般来说湿化过程和温化过程同时进行合称温湿化 。目的:使吸入气体温度和湿度适中.减少气道刺激,减轻气道内 分泌物黏稠和干结带来的引流困难和障碍,从而改善呼吸困难和防 止肺不张。合理温湿化要求用相应的办法使到达气道内的吸入气体 温度在36~37℃.同时相对湿度在70%~100%。非人工气道下的温 湿化分单纯空气温湿化和温湿化吸氧(氧疗):①单纯空气温湿化是指 用加热蒸发、超声雾化、辐射等办法使环境空气和医疗空气温度和 湿度同时达到温湿化目标;②温湿化吸氧(氧疗)是指用加热蒸发、超 声雾化、辐射等办法使医疗氧气温度和湿度同时达到温湿化目标。 (2)针对急性期气管、支气管壁的充血、水肿进行相应治疗。 (3)针对痉挛机制所致的气道梗阻进行合理解痉治疗。
儿童呼吸困难的诊断 思路与急诊处理
小儿呼吸困难类似于呼吸窘迫,主要是指由呼吸道疾 患所致的一组临床表现或状态,亦可由呼吸道以外疾患所 致。呼吸困难可包括症状、体征和疾病严重程度等多重涵 义。呼吸困难症状可表现为呼吸过快或过慢、呼吸过深或 过浅、喘息、呻吟等;呼吸困难体征包括紫绀、呼吸节律不 整、三凹征、吸气困难、呼气困难、双相呼吸困难、吸气或呼 气延长、吸气或呼气相哕音、捻发音、细湿哕音、肺泡呼吸音 变弱等;呼吸困难严重程度可分为过度呼吸做功、代偿和失 代偿呼吸衰竭。本文主要观点如下:小儿呼吸困难既可由 呼吸道本身多种性质、多部位病变所致,又可由呼吸道以外 病变所致;通过简单、正确的临床数据分析,急诊儿科医生 可以初步对小儿呼吸困难进行病情、定性和定位诊断;小儿 呼吸困难的急救原则是按照生命支持ABC原则,开放气 道,让肺泡复张;根据治疗后的表现.不断收集相关l临床数 据,重复对诊断和疗效进行评估,直到诊断明确和病情缓解 及稳定,以期减少或避免呼吸困难的漏诊和误诊的发生。
呼吸科常见操作技术流程
呼吸科常见操作技术流程胸腔穿刺技术适应症:1.诊断性穿刺(1)胸部外伤后疑有血气胸,需进一步明确者(2)胸腔积液性质待定,需穿刺抽取积液作实验室检查者;2.治疗性穿刺(1)大量胸腔积液或积血影响呼吸、循环功能,且尚不具备条件施行胸腔引流术时(2)气胸影响呼吸功能者;(3)脓胸或恶性胸液需胸腔内注入药物者;禁忌症:病情危重,有严重出血倾向,大咯血,穿刺部位有炎症病灶,对麻醉药过敏;术前准备:术前患者应进行胸部x线和超声波检查,确定胸腔内有无积液或积气,了解液体或气体所在部位及量的多少,并标上穿刺记号;器械与药物准备穿刺部位选择:1胸腔积液-叩诊为实音及呼吸音明显减低处,一般常选腋后线与肩胛下角线之间第7~9肋间,也可在腋中线第6~7肋间穿刺,现多作B型超声检查确定穿刺点及进针深度,并应注意参照X线检查结果及查体情况;包裹性积液及少量积液者,则必须于X线检查及B型超声检查标记定位后穿刺或超声引导下穿刺;2气胸-参照胸部透视或拍片结果,穿刺点取第2~3肋间锁骨中线处,或第4~5肋间腋前线处;如为张力性气胸,病情危急无法作X线检查时,可按上述部位直接作诊断性穿刺;操作方法:(1)术者戴口罩和无菌手套,助手协助打开胸穿包;按无菌操作常规消毒铺巾,以2%利多卡因3-5ml局部麻醉,在选定的穿刺点沿肋骨上缘垂直进针,缓慢推进并注药,预计接近胸膜时麻醉要充分,至有落空感时可轻回抽,如抽出液体,证明已进入胸腔内积液处,记住进针方向及深度后拔针;2 检查穿刺针是否通畅,与穿刺针连结的乳胶管先用血管钳夹住,准备穿刺;3 术者左手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穿刺针沿肋骨上缘按上述方向及深度穿刺,有落空感后以注射器连接胶管抽液;助手注意抽液时固定好穿刺针位置,每次取下注射器前先夹闭胶管,防止空气进入胸腔;(4)脓胸患者在抽脓液后,可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脓腔,至流出的灌洗液清洁时为止;而后可注入适当的抗生素;(5)抽液完毕,拔出穿刺针,盖以无菌纱布,胶布固定;嘱患者卧床休息;(6)抽出的胸液,根据病情需要分别送检;注意事项:1术前应向患者阐明穿刺的目的和大致过程,以消除其顾虑,取得配合;对精神紧张者,可于术前半小时给安定10mg,或可待因以镇静止痛;2严重肺气肿、广泛肺大泡者,或病变邻近心脏、大血管者以及胸腔积液量甚少者,胸腔穿刺宜慎重;3穿刺部位的胸壁组织有急性化脓性感染时,不宜在该处穿刺,待感染控制后或避开感染部位进行穿刺;4不合作或有精神病患者不宜作胸腔穿刺;5穿刺针应沿肋骨上缘垂直进针,不可斜向上方,以免损伤肋骨下缘处的神经和血管;6局部麻醉应充分,固定好穿刺针,避免刺破肺组织;夹紧乳胶管避免气体进入胸腔;7穿刺抽液量抽液不可过多过快,严防负压性肺水肿发生;以诊断为目的者,一般为50~100ml;以减压为目的时,第一次不宜超过600ml,以后每次不要超过1000ml;创伤性血胸穿刺时,宜间断放出积血,随时注意血压,并加快输血输液速度,以防抽液过程中突然发生呼吸循环功能紊乱或休克;8穿刺中患者应避免咳嗽及转动,必要时可事先服用可待因;术中如发生连续咳嗽或出现头晕、胸闷、面包苍白、出汗,甚至昏厥等胸膜反应,应即停止抽液,拔出穿刺针;让患者平卧,必要时皮下注射1:1000肾上腺素~;胸腔闭式引流术适应症:(1)开放性气胸,张力性气胸,影响呼吸、循环功能者(2)胸腔穿刺术治疗肺无法复张者(3)需使用机械通气或者人工通气的气胸或血气胸(4)拔除胸腔引流管后气胸或血胸复发者(5)剖胸手术禁忌症:结核性脓胸◆引流气体一般选在锁骨中线第2肋间或腋中线第3肋间插管◆引流液体选在腋中线和腋后线之间的第6—8肋间插管◆排脓在脓腔最低点操作方法:◆局部浸润麻醉壁层胸膜后,进针少许,再行胸膜腔穿刺抽吸确诊;◆沿肋间做2—3CM的切口,依次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用2把弯止血钳交替钝性分离胸壁肌层达肋骨上缘,于肋间穿破壁层胸膜进入胸膜腔,此时可有突破感,同时切口有液体或气体溢出;◆立即将引流管顺止血钳进入胸膜腔;◆侧孔位于胸腔2~3CM.◆切口间断缝合1—2针,并结扎固定引流管;◆引流管结于水封瓶,各接口处必须严密,以防漏气;术后护理观察:◆严格灭菌◆妥善固定,管道密封◆保持引流通畅◆注意观察玻璃管水柱随呼吸波动的幅度,并记录引流液量,颜色,性状◆发生意外,及时处理:水封瓶破裂或连接部位脱节应立即用血管钳夹闭软质的引流管;用手将其折叠后捏紧,勿使漏气,立即更换新的无菌引流装置;鼓励病人咳嗽和深呼吸,排出胸膜腔内的空气和液体;拔管:◆24小时引流液小于50ml,脓液小于10ml,无气体溢出.病人无呼吸困难,听诊呼吸音恢复,X线检查肺膨胀良好.◆拔管时病人应取半卧位或坐在床边,鼓励病人咳嗽,挤压引流管后夹闭,嘱病人深吸一口气后屏住;病人屏气时拔管,拔管后立即用凡士林纱布覆盖伤口;◆拔管后,要观察病人有无呼吸困难、气胸和皮下气肿;检查流口覆盖情况,是否继续渗液,拔管后第二天应更换敷料;注意事项:引流管的长度以能将引流管固定在床缘,且能使它垂直降到引流瓶为宜;过长时易扭曲,还会增大死腔,影响通气;过短时病人翻身或坐起时易牵拉到引流管;固定引流管时,可将引流管两端的床单拉紧形成一凹槽,再用别针固定;胸腔穿刺置管术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穿刺术适应症:肿瘤、心衰等原因所致的反复持续出现的大量胸水患者且没有明显的粘连、包裹或分隔,胸水一两次根本抽不净,而且会持续生成或者需要反复穿刺冲洗注药的患者,可以减少穿刺次数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禁忌症:病情垂危者;有严重出血倾向者;顽固性咳嗽;操作前应查血常规、止凝血时间、术前标志物、心电图操作步骤:1.胸水超声定位明确穿刺部位以及局部有无包裹粘连分隔等;2.常规皮肤消毒,带无菌手套,铺巾;3. 2%利多卡因逐层浸润麻醉至胸膜腔;4.持蓝空针y型沿麻醉点进针至回吸有胸水流出;5.通过蓝空针针芯置入导引钢丝弯头朝前深度弯头超过蓝空针针尖即可,不要过深以免导丝打折,固定导丝不动拔出蓝空针;6.沿导引钢丝置入扩皮器扩皮,注意力度适当,不要采取暴力,拔出扩皮器;7.沿导丝置入静脉留置软管,深度10-15厘米均可,宁深勿浅,因为可以逐渐往外拔管以利于引流,胶贴固定;8.注意每次放液或注药完毕后一定要用肝素封管肝素液配制:普通肝素12500U加入125-250毫升生理盐水中每次2-3毫升即可;9.胸穿前要和患者沟通,尽量不要咳嗽,即使咳嗽也要先告知;术后护理:1.每日更换引流管,盐水冲洗,避免堵管2.隔日消毒,更换敷贴3.记录引流量,颜色性状等注意事项:1、术前最好能完善胸部X线及胸腔B超定位,胸穿前一定要在床边核对胸片和病人的定位点,这样可以避免定位错位时造成的严重后果;2、消毒、铺巾、戴手套后,局麻前要再次触摸肋骨的位置,确定穿刺点;反复定位,明确穿刺点是穿刺成功很重要的一点;3、下一肋上缘进针很重要;但肋间隙中间也是可以的;4、“垂直进针”是相对的,病人往往倒座在木椅上并不是笔直的,需要把针尾抬高一点才是真正的垂真进针;5当手下感觉穿刺受阻,穿刺针可能刺到骨头,此时可退针至皮下,微微调整穿刺方向后再继续进针;6、穿刺时一定要谨慎,进针深度不可太深;如抽不出胸腔积液,需及时请上级医师接手;7、局麻进针及穿刺进针时,均应边进针边回抽;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适应症:1.肺内实质性病变,尤其位于周边用其它方法不能确诊者;2.双侧病变或不能手术的恶性病变,需要病理类型诊断指导放疗或者;3.为了确定肺内转移性病变的性质;主要禁忌证:1.病变附近有严重、肺大泡者;2.怀疑有血管病变如血管瘤、肺动静脉瘘;3.怀疑肺内囊性病变如肺包虫病;4.病人系出血素质,有凝血机制障碍或正在抗凝治疗中;5.病人不合作,不能控制咳嗽,有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肺动脉高压者; 操作方法:1.常规术前准备,训练病人配合呼吸;2.先用自制导管栅条定位尺回形针也可以贴于拟穿刺部位行CT扫描,确定最佳穿刺点,进针角度及达到靶点的深度,在CT光标指示下,以记号笔或者龙胆紫标记出穿刺点;3.常规消毒、铺巾,顺穿刺方向用2%普鲁卡因行穿刺点、局部皮下及穿刺道胸壁,皮下保留麻醉用注射器针头行CT扫描,直观地确定进针角度及呼吸对穿刺的影响,顺针头方向,在病人平静呼吸下进行穿刺,当穿刺接近胸膜时,嘱病人平静呼吸后屏气进针穿破胸膜,按预定的进针角度和深度穿刺进针至靶点,行靶层面CT扫描,证实针尖位于病灶内或病灶边缘后,即可行扇形抽吸活检或自动活检枪击发取材;4.抽吸活检时抽吸针保持负压拨出,将内容物推到玻片上;5.组织针取出有形组织条送入10%福尔马林液内固定;6.病人术后留观2~4h,常规胸部CT扫描,观察有无等并发症发生; 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1.首先要确定好穿刺层面和进针点,以及进针深度、角度和呼吸对穿刺的影响;2.最佳穿刺入路为:①穿刺点到病变距离最短,以垂直方向或水平方向为佳;②组织损伤轻;尽量避开叶间胸膜、肋间神经、及CT下能显示的粗大血管影或肺纹理等,有胸膜粘连时,选择有粘连处进针,减少气胸发生;③深度达到病变实质区,避开坏死区;3.麻醉时不宜穿刺太深,若刺破胸膜,有发生气胸之可能;4.在定点定层面和穿刺时,令病人保持相同的呼吸状态,一般以平静呼吸后屏气即可;穿刺前需训练病人,以求良好配合;5.保留麻醉针头CT扫描,是观察呼吸对穿刺影响最直观方法;6.穿刺胸膜时,病人应在平静呼吸后屏气状态下进行,动作迅速地刺入靶点,尽量缩短穿刺时间;应避免多次穿破胸膜,如一次未刺中靶目标,穿刺针只应退至胸膜下,调整方向后再穿刺,不可完全拔出后多次穿刺;7.正确选择取材部位;较大活检,应从肿瘤边缘有强化部位取材,若从肿瘤中心取材,常为坏死区;空洞病变应在内、外边缘活检;炎变应从病变内部有强化部位取材并做细菌学检查;、胸膜肥厚伴肺内实变时,选择软组织密度区穿刺;合并肺不张时,穿刺中心须在肿块区,即强化区;8.根据活检的部位、肿块邻近组织结构和病变的特性,正确选择穿刺针的型号;粗口径针和切割针不宜用于多血管病变或可疑血管病变;抽吸针不宜用于硬癌或组织结构致密的病变;穿刺针进入病变,一般应控制在3~4次内;粗于20G的针,穿刺次数宜少,细于20G 的针,则较安全;胸膜穿刺活检术1.各种原因不明的胸膜病变合并胸腔积液患者为此项检查的适应症;2.原因未明的渗出性胸腔积液;3.原因未明的胸膜病变伴胸腔积液;4.胸膜增厚明显而病因不明时,即使无胸腔积液,也可考虑;1.出凝血机制障碍;应用抗凝剂、出血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或凝血机制障碍,且不能用常规治疗方法纠正者血小板<50×109/L,PT>25秒;2.脓胸或胸部皮肤有化脓性感染者;3.可疑血管病变者;4.严重心律失常、新近发生心肌梗死的患者;5.不合作或精神病患者;6.呼吸功能不全、肺动脉高压及心肺功能储备低下者为相对禁忌症; 操作前准备:1.常规检查血常规、血型、出凝血时、凝血三项,行X线、肺CT检查;2.做ECG及动脉血气分析3.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指标4.胸腔B超定位,确定穿刺部位5.准备常规消毒物品、麻醉药、无菌穿刺包等;6.必要的抢救措施,如输液物品、止血药、吸氧、胸穿包等;操作方法:1.一般以肩胛线或腋后线第7-8肋间为穿刺点,包裹性积液或胸膜病变可结合X线、CT或超声检查确定穿刺点;皮肤常规消毒,利多卡因局麻;在逐层麻醉过程中,测出并标记抽出胸液时的进针深度;2.将套管连同穿刺针刺入胸膜腔后,拔出穿刺针,迅速接上50ml注射器,并留取胸液;3.保持套管位置不变,移开注射器,迅速插入钝头钩针,将整个针从垂直位变成与胸壁成45°位置;将套管连同钝头钩针缓慢后退,遇阻力,将钩针紧紧钩住胸膜并固定,然后将套管推入1cm左右后将钩针拉出,即可获得活检标本;4.分别在3、6、9点处各重复操作1-2次,以获得足够的标本送检;5.拔出套管及钩针,常规消毒,无菌纱布敷盖,加压包扎或延长压迫时间尤其胸腔积液量大,胸腔压力高者;注意事项:1.患者生命指标是否平衡2.B超定位标志有无脱落3.注意病灶大小/胸膜肥厚程度,确定进针深度4.术后有无呼吸困难加重,有无紫绀、大汗、咯血及发热等;5.注意肺部听诊变化情况6.注意穿刺局部有无胸液外渗、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及其防治:1.气胸治疗措施:1紧急拍胸片确定肺组织压缩范围,必要时胸穿排气;2间断高流量吸氧;3若症状持续加重,行胸腔闭式引流;2.出血治疗措施:1应用止血药物;2若为血胸,可考虑行胸腔穿刺放液;3补液对症;3.胸液外渗、胸壁感染治疗措施:1加压包扎或延长压迫时间;2积极抗感染;4.肿瘤沿针刺通道种植播散治疗措施:局部放疗;。
呼吸困难名词解释诊断学
呼吸困难名词解释诊断学
呼吸困难是指个体在呼吸过程中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产生的一种主观感受。
这种感受在呼吸过程中表现为呼吸动作的用力,即需要用力吸气和呼气。
严重时,呼吸困难可能导致张口呼吸、鼻翼扇动、端坐呼吸等体征,甚至出现口唇、指甲发绀的现象。
呼吸困难的发生机制复杂,可能是由于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多种疾病所引起。
在呼吸系统疾病中,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肺栓塞等,呼吸困难是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
此外,循环系统疾病如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也会导致呼吸困难。
对于呼吸困难的诊断,医生通常会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
病史询问包括了解患者的症状出现的时间、程度、是否与活动有关等。
体格检查则包括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深度、节律等指标,以及是否有张口呼吸、鼻翼扇动等体征。
辅助检查则包括心电图、胸片、肺功能检查等,以帮助确定呼吸困难的具体原因。
总之,呼吸困难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可能由多种疾病所引起。
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对于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肺功能检查操作规范
肺功能检查操作规范一、意义肺功能检查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必要检查之一,对于早期检出肺、气道病变,评估疾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定药物或其它治疗方法的疗效,鉴别呼吸困难的原因,诊断病变部位、评估肺功能对手术的耐受力或劳动强度耐受力及对危重病人的监护等方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适应症(一)呼吸功能的评价:利用肺功能检测结果可对受试者呼吸功能进行评价,明确其呼吸功能是否减损、减损程度、减损类型等。
(二)疾病的诊断、病情评估、干预策略的制定。
如呼吸困难的鉴别、外科术前评估、内科慢性支气管肺病干预治疗后的疗效判断等。
(三)肺切除术及上腹部手术前肺功能评估,规避手术风险。
(四)康复方法的选择或运动处方的确定。
(五)职业病伤残等级评估及劳动能力的鉴定。
三、禁忌征(一)活动性咯血;(二)活动性肺结核;(三)未经胸腔引流的气胸;巨大肺大泡不准备手术者。
(四)心血管疾病,用力呼吸测试可能会加剧心绞痛或者引起血压改变,或者最近有心肌梗塞或肺栓塞;(五)胸部、上腹部或者头颅的血管瘤(胸内压增高会引起破裂的危险);(六)近期的眼部手术,如白内障。
四、用物准备肺功能仪、一次性口含嘴、鼻夹,沙丁胺醇气雾剂,雾化罐。
五、操作程序(一)询问病史,操作前应向患者说明检查目的及检查过程及注意事项。
(二)输入患者基本信息。
(三)用鼻夹将患者鼻子夹住,指导患者保持用嘴呼吸。
(四)尽可能含紧一次性口含嘴,保证测试过程中不漏气。
(五)根据检查项目通过口令指导患者配合即时做呼气和吸气动作。
(六)采集数据,分析并打印报告。
六、注意事项(一)在检查前如果被怀疑为哮喘,在检查前须停用平喘药物,停药时间要遵照医嘱。
(二)凡是有血压不稳定或者心脏病发作等禁忌征的患者暂时不能做肺功能检查。
(三)在检查肺功能前,要调整呼吸,等呼吸稳定后再接受检查。
(四)检查前询问病史及过敏史,避免对通气功能障碍患者或对支气管激发试验药物过敏者进行激发试验。
(五)检查者与被检查者尽量配合,确保数据准确性。
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
高通气综合征
神经系统: a 头昏、头晕 b 眼前发黑,视物模糊 c 晕倒但意识清醒 d 肢体麻木、针刺感 e四肢发抖、抽搐
高通气综合征
张或应激等心理性诱因 符合一、二、三条诊断为典型高通气综合征 符合第三条,部分满足前两条可疑高通气综合症 三条均不符排除高通气综合征
高通气综合征
治疗 1腹式呼吸训练治疗:向病人解释症状与过
度通气之间的关系,训练病人腹式缓慢 呼吸 2面罩重呼吸疗发 3苯二氮卓类药物:阿普唑仑、安定、舒乐 安定
呼吸困难诊断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时间超过1~2小时,伴有喘息:支气管 哮喘、左心衰
▲时间超过数小时~数天,伴发热、咳痰 :肺炎、急性支气管炎;伴发热、无咳 痰:急性胸膜炎、急性化脓性纵膈炎、 急性心包炎
▲高通气伴有代谢性酸中毒者:肾功能衰 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水杨酸、甲醇 中毒
急性呼吸困难
▲ 呼吸困难同时伴有胸痛者:气胸、肺栓 塞、大叶性肺炎、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 包炎、急性胸膜炎、气道异物
期杂音、血压下降
肺血栓栓塞症2
找到下肢DVT的证据支持诊断 E轴K右GS偏Ⅰ及QI、IIT顺III,钟右向束转支位传导阻滞、肺形P波、电 胸片:⑴肺动脉阻塞征:局部肺纹理变细、稀
疏或消失,肺野透光度增加;⑵肺动脉高压征 及右心扩大征:右下肺动脉干增宽或伴截断征, 肺动脉段膨隆及右心室扩大;⑶肺组织改变: 尖端指向肺门的楔形阴影、肺不张、横膈抬高、 少至中量胸腔积液 血浆D–二聚体>500 ug/L 螺旋CT、ECT、MRI有助于发现肺动脉内血栓 的直接证据。肺动脉造影是诊断的“金标准”。
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和抢救流程
家庭护理的指导建议
保持环境清洁
经常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 过度干燥。
吸氧治疗
遵医嘱使用氧气设备,保证充足的氧 气供应。
液体补充
多喝水,保持体内水分充足,稀释痰 液,利于排出。
药物使用
遵医嘱使用药物,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或停药。
心理支持
给予孩子和家属心理支持,帮助孩子积极配合治疗。
充足休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减少活动量,减轻 呼吸负担。
总结和注意事项
呼吸窘迫综合征
是一种严重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 疗。
家庭护理
遵医嘱进行家庭护理,预防并发症。
早期干预
对于早期干预至关重要,可以改善预 后。
密切观察
患者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问答环节
什么是呼吸窘迫综合征?
呼吸窘迫综合征 (RDS) 是一种常见的危重疾病,主要影响新生 儿,尤其是早产儿。
3
监测生命体征
持续监测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评估病情变化。
4
机械通气
对于呼吸衰竭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机械通气,辅助呼吸。
5
治疗原发病
针对原发病进行相应的治疗,例如抗生素治疗感染。
建立并维持呼吸道通畅
清理口腔分泌物
吸出患者口腔内的分泌物或异物,确保气道通畅。
保持头颈部后仰
保持患者头颈部后仰,使气道保持开放状态。
初步评估患者状态
生命体征
包括呼吸频率、心率、血压和 体温。
呼吸道评估
检查气道是否通畅,是否存在 气道阻塞。
呼吸评估
评估呼吸频率、深度、呼吸音 和胸廓运动。
循环评估
评估脉搏、血压、皮肤颜色和 灌注情况。
急性左侧心力衰竭(急性肺水肿)的诊断依据、注意事项、操作程序
急性左侧心力衰竭(急性肺水肿)的诊断依据、注意事项、操作程序
(一)诊断依据
1、有高血压史或心脏病史
2、发作时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咳嗽、咯泡沫样或粉红色泡沫样痰、大量出汗、胸闷、心悸。
3、两肺听诊有广泛大小不一的湿性啰音。
4、注意与支气管哮喘鉴别。
(二)注意事项
1、呋塞米(速尿)、吗啡、硝酸甘油舌下给药、氧气治疗为Ⅰ类效果药物,硝酸甘油静脉滴注及多巴胺、多巴酚丁胺为Ⅱa类效果药物,氨茶碱、毛花苷C(西地兰)静脉注射为Ⅱb类药物。
治疗时按顺序应用,若症状、体征好转就可跳过以下程序,护送去医院。
2、硝酸甘油、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药物的用法,与休克项目相同。
毛花苷C只用于近期未用过洋地黄类药物者。
毛花苷C、氨茶碱静脉推注时要缓慢,边推边观察病情。
3、若不能区分心源性还是肺源性气喘,应使用氨茶碱和吸氧,不能使用吗啡。
(三)操作程序。
呼吸困难诊断、评估与处理
四、呼吸困难的评估方法
目前尚无通用的呼吸困难评估方法。呼吸困难的评估包括临床感知情况评估、呼 吸困难感受严重程度评估及呼吸困难症状的影响和负担等三方面。呼吸困难的严 重程度与导致呼吸困难疾病的严重程度常不一致,呼吸困难严重程度评估不能代 替不同疾病的严重程度的评估。
临床评估呼吸困难时,详细询问病史、患者症状感受并结合诊断性检查是诊断呼 吸困难的重要基础,有助于确定大部分心脏疾病、肺部疾病和神经肌肉疾病患者 的呼吸困难病因。一般而言,如果病因判断正确和处理得当,呼吸困难会有所减 轻,并可提高活动耐力。对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者,应行呼吸病学、心脏病学等 专家多学科会诊,有助于发现潜在的呼吸困难原因。
中文对呼吸困难表述的常用词语有“胸闷”、“喘息”、“气短”、“气促”、 “气急”、“憋气”、“气不够用”、“胸部紧缩感”、“呼吸力”、“呼吸压 迫感”、“窒息感”。
患者讲述呼吸困难为劳力性,常提示有心肺疾病,最常见于心功能不全、支气 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影响呼吸肌肉的疾病,常因限制患者活动而表现 得非常明显。
二、呼吸困难的病理机制和常见病因
呼吸困难的性质可能与特定的病理机制相关,如劳力性呼吸困难可能与气流受限、 呼吸肌力减退有关;胸部发紧感可能与支气管收缩、气道感受器刺激增加有关;空 气渴求感/吸气不足感可能与呼吸驱动增加有关。但应强调的是,呼吸困难的感受 可能仅与个人的感受经验有关,并与患者的精神状况及所处环境有密切联系,同时 也与患者的表述方式有关,可能是社会、文化心理及各种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结果。
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与处理思路
病例四
女性,59岁,间断咳嗽、咳痰5年,加重伴 咯血2个月。
患者5年前受凉后低热、咳嗽、咳白色 粘痰,给予抗生素及祛痰治疗,1个月后症 状不见好转,体重逐渐下降,后拍胸片诊为 "浸润型肺结核",肌注链霉素1个月,口服 利福平、雷米封3个月,症状逐渐减轻,遂 自行停药,
精品课件
此后一直咳嗽,少量白痰,未再复查胸片。 2个月前劳累后咳嗽加重,少量咯血伴低热、 盗汗、胸闷、乏力又来诊。病后进食少,二 便正常,睡眠稍差。既往6年前查出血糖高, 间断用过降糖药,无药物过敏史。 查体:T37.4℃, P94次/分,R22次/分, BP130/80mmHg,一般稍弱,无皮诊,浅表淋 巴结未触及,
精品课件
四、治疗原则 1.心电监护和一般治疗:包括吸氧等 2.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和止痛(吗啡或哌替 啶)、利尿剂、血管扩张剂 3.溶栓和抗凝治疗 4.糖尿病治疗可加用胰岛素 5.高血压暂不处理,注意观察
精品课件
病例三
男性,55岁,胸骨后压榨性痛,伴恶心、呕 吐2小时 患者于2小时前搬重物时突然感到胸骨后疼 痛,压榨性,有濒死感,休息与口含硝酸甘 油均不能缓解,伴大汗、恶心,呕吐过两次, 为胃内容物,二便正常。既往无高血压和心 绞痛病史,无药物过敏史,吸烟20余年,每 天1包
精品课件
一、诊断及诊断依据 (一)诊断: 冠心病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室性期前收缩 心功能Ⅰ级
精品课件
(二)诊断依据: 1. 典型心绞痛而持续2小时不缓解,休息与 口含硝酸甘油均无效,有吸烟史(危险因素) 2. 心电图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室性期前 收缩 3. 查体心叩不大,有期前收缩,心尖部有 S4
精品课件
病因
中毒: 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毒如酸中毒; 急 性感染与传染病; 药物和化学物质中毒
呼吸困难患者的护理措施
对于不能口服或口服 不足的患者,可考虑 给予肠内或肠外营养 支持。
增加餐次,采用少食 多餐的方式,以减轻 胃肠负担。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建议
鼓励患者多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 ,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对于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的患者 ,可根据医嘱给予相应的补充剂
。
定期检查患者维生素和矿物质水 平,确保补充效果。
在呼吸机使用过程中需密切监 测患者生命体征和呼吸功能变 化,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
呼吸机撤离
当患者呼吸功能改善、病情稳 定时,需逐步撤离呼吸机,避
免突然停机导致病情反复。
预防并发症策略
口腔护理
保持患者口腔清洁,避免口腔感染。
管道护理
妥善固定各种管道,避免管道脱落、扭曲等 导致并发症。
皮肤护理பைடு நூலகம்
保持患者皮肤干燥、清洁,避免发生压疮。
03
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了解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及配伍禁忌,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观察患者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的变化,以及是否出现咳嗽、咳 痰等症状的改善。
监测药物疗效指标
定期监测患者的肺功能指标、血气分析等指标,评估药物治疗的 效果。
注意观察不良反应
关注患者是否出现心悸、手抖、失眠等药物不良反应,并及时采 取措施处理。
营养支持
给予患者足够的营养支持,增强机体抵抗力 ,促进康复。
PART 04
药物治疗与观察要点
REPORTING
正确使用支气管舒张剂等药物
01
熟悉药物种类、作用及给药途径
掌握各种支气管舒张剂(如β2受体激动剂、茶碱类药物等)的作用机制
、适应症和给药途径。
02
呼吸疾病治疗原则与操作规定
呼吸疾病治疗原则与操作规定一、概述呼吸系统疾病是指影响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的疾病,常见的疾病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肺炎、肺结核等。
本手册旨在阐述呼吸疾病治疗的原则与操作规定,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二、治疗原则1. 病因治疗:针对不同病因的呼吸疾病,采取相应的病因治疗措施。
例如,针对肺结核患者,应严格按照国家抗结核治疗方案进行治疗。
病因治疗:针对不同病因的呼吸疾病,采取相应的病因治疗措施。
例如,针对肺结核患者,应严格按照国家抗结核治疗方案进行治疗。
2. 缓解症状:对于呼吸困难、咳嗽、气促等症状,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如止咳、平喘、祛痰等。
缓解症状:对于呼吸困难、咳嗽、气促等症状,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如止咳、平喘、祛痰等。
3. 改善肺功能:通过康复训练、呼吸操等方法,提高患者的肺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改善肺功能:通过康复训练、呼吸操等方法,提高患者的肺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4. 预防复发:加强患者的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和进行康复训练,预防疾病复发。
预防复发:加强患者的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和进行康复训练,预防疾病复发。
5. 综合治疗:结合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等多种治疗方法,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治疗方案。
综合治疗:结合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等多种治疗方法,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治疗方案。
三、操作规定1. 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症状、体征、既往史、家族史等,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症状、体征、既往史、家族史等,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2. 体格检查: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特别是呼吸系统的检查,如听诊、视诊等。
体格检查: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特别是呼吸系统的检查,如听诊、视诊等。
3. 辅助检查: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当的辅助检查,如胸部X线、肺功能测试、血液检查等。
辅助检查: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当的辅助检查,如胸部X线、肺功能测试、血液检查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吸困难的诊断依据、注意事项、操作程序
(一)诊断依据
1.患者自感呼吸费力,有窒息感。
2.呼吸频率、深度、节律异常。
3.病因及分类
呼吸道疾病:支气管炎、哮喘等
气道障碍
肺源性气管:支气管阻塞:气道异物、急性喉梗阻等
肺泡膨胀障碍:气胸、胸膜病变、肺不张等
肺泡换气障碍肺泡气体弥散障碍:肺水肿、肺炎、肺栓塞、肺结核等
心力衰竭:急性左侧心力衰竭等
心源性
其他:心律失常、心包疾病等
非肺源性神经精神性:癔病、急性血管意外病
非心源性
中毒性疾病:各种中毒
(二)注意事项
1.大多数患者可知道病因或同时有其他症状,应同时治疗处理。
2.在每分钟呼吸少于12次时,才用呼吸兴历剂如尼可刹米(可拉明)、洛贝林。
(三)操作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