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论——翻译版
古代文论
《中国古代文论》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孔)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论语为政》)2. 孟子提出了“以意逆志”说和“知人论世”说,这确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
3.《庄子•外物》篇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4.《毛诗大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5.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论断。
6.陆机在《文赋》中提出了“诗缘情而绮靡”说,主张诗歌重在抒发感情,实际上起到了使诗歌的抒情不受“止乎礼义”束缚的巨大作用。
7.陈子昂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提出了“兴寄”和“风骨”说,要求文章寄怀深远,言之有物,因物喻志,托物起情,意想鲜明、语言精警。
8.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中提出了“诗穷而后工”说,将作家的生活境遇、情感状态直接地与诗歌创作的自身特点联系。
9.李清照在《词论》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著名观点;张炎的《词源》则对词提出了“清空”和“意趣”的审美要求。
10.明代后期的思想家李贽主张文学要表现真心,提出了“童心”说;而后受其影响的以袁宏道为代表的公安派则提出了“性灵”说。
11.清代的李渔在《闲庭偶寄》中认为戏曲创作要“立主脑”这是指一部戏曲的要有主要人物和中心情节。
12.王国维在他的文学理论批评著作《人间词话》中提出了著名的“境界说”,这是他的文学批评理论的核心。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 . 最先提出“养气”说的先秦思想家是( A )。
A.孟子B.老子C.孔子D.庄子2 . 司马迁根据历史上的许多伟人因遭困厄而著书的事迹,概括出了( D )。
A.“不平则鸣”说B.“疾虚妄”说C.“文章为时为事而作”说D.“发愤著书”说3. 提出作诗“取境”有难、易两种情况的古代诗论家是( B )。
A.南朝梁代的钟嵘B.唐代的皎然C.明代的谢榛D.清代的袁枚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教材指出:孟子的“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确实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
中国古代文论——翻译版
翻译文赋(陆机)余每观才士之所作,窃有以得其用心。
夫放言谴辞,良多变矣,妍蚩好恶,可得而言。
每自属文,尤见其情。
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
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
故作《文赋》,以述先士之盛藻,因论作文之利害所由,它日殆可谓曲尽其妙。
至于操斧伐柯,虽取则不远,若夫随手之变,良难以辞逮。
盖所能言者,具于此云尔。
翻译:我每次阅读那些有才气作家的作品,自以为对他们创作时所有的心思自己都有体会。
作家行文遣词,的确变化无穷,但文章的美丑好坏还是可以用语言来评述的。
每当自己写作时,尤其能体会到别人写作的甘苦。
作者经常感到苦恼的是,意念有能准确反映客观事物,语言不能完全表达立意。
大概这个问题不是认识道理的困难,而是实践操作的困难。
因此我作《文赋》借以介绍古代作家的美文,论述作文成败的缘由,将来或者可以穷尽文章写作的奥妙。
至于借鉴(前人的写作决窍),则如同比着斧子做斧柄,虽然样式经验就在眼前,但那得心应手的熟练技巧,却难以用语言表达详尽,大凡我能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都在这篇《文赋》里了。
佇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
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
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心懔懔以怀霜,志渺渺而临云。
詠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
游文章之林府,嘉丽藻之彬彬。
慨投篇而援笔,聊宣之乎斯文。
翻译:(在创作准备阶段)要伫立天地之间,深入观察万物,博览三坟五典,以此陶冶性灵。
随四季变化感叹光阴易逝,目睹万物盛衰引起思绪纷纷。
临深秋因树叶凋零而伤悲,处芳春由枝条柔嫩而欢欣。
有时,心意肃然如胸怀霜雪,有时,情志高远似上青云。
歌颂前贤德行的伟大显赫,赞咏古圣道德的芳香芬馨。
遨游在前人书林中,欣赏文质并茂的佳作,于是慨然有感投书提笔,敷陈成这篇诗文。
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
精骛八极,心游万仞。
其致也,情曈昽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倾群言之沥液,漱六艺之芳润。
浮天渊以安流,濯下泉而潜浸。
于是沉辞怫悦,若游鱼衔钩,而出重渊之深;浮藻联翩,若翰鸟婴缴,而坠曾云之峻。
《中国古代文论》期末考试核心必考复习资料精简版
《中国古代文论》期末考试核心必考复习资料精简版整理人:王宰相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一.填空题:(25小题,每空1分,共50分)1.孔子论语 "思无邪"就是提倡音乐的乐曲,要中正平和,要"乐而不淫,哀而不伤".2.孔子的文质说,他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老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一种美学观念。
4.司马迁写作《史记》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5.《毛诗大序》中说:"诗有六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6.曹丕提出四科八体说的文体论:“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
”7.西晋陆机《文赋》进一步把文体分为诗、赋、碑、诔、铭、箴、颂、论、奏、说十类。
8.陆机《文赋》:陆机,西晋文学家。
9.刘勰,字彦和,生活于南北朝时期,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理论家。
10.陆机在《文赋》中论文体风格特征时,提出了“诗缘情而绮靡”和“赋体物而浏亮”。
11.《典论•论文》强调作家个性对文学创作的意义,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观点。
12.曹丕《典论•论文》研究了不同类型文体的特点,指出“文本同而末异”。
13.钟嵘对诗歌理论的贡献,诗论专著《诗品》,其文论思想的核心,认为是“直寻”。
14.钟嵘把诗经分为:小雅和国风。
15.钟嵘的《诗品》和刘勰的《文心雕龙》,代表了齐梁时期文学批评的最高成就。
16.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提出“兴寄”和“风骨”说,这是他诗歌革新主张。
17.陈子昂心目中的理想作品是:“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
”18.韩愈在《答李朔书》中继承了孟子的“养气”说,提出了“气盛言宜”之论。
19.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提出了他的“不平则鸣”论。
20.白居易《与元九书》中说:“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主张诗歌功利目的。
21.白居易主张诗歌达到功利目的,即“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
中国古代文论(精华)
中国古代文论讲义(提纲)第一讲绪论:中国文论概况一、文论(文学理论)的产生人用文学和艺术来表现,用批评和理论来解释。
刘若愚说:“所有文学和艺术试图表现不可表现者,所有的文学和艺术理论也试图解释不可解释者。
”(《中国文学理论》5页)文学先于文论产生和发展。
文学产生并且有了相当的发展以后,要整理,于是出现了文论,就是对于文学的评论、批评。
整理,一面可以看出文学和其他学术(非文学)的不同,一面可以看出文学作品本身的“本同而末异”。
批评就得有眼光,有标准。
于是为批评的批评——批评的理论产生了。
批评的理论可以指导批评,同时对作家也有借鉴。
于是,批评变得有力量、有价值、有意义。
二、文论的演变中国古代文论的发生演变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一是文学观念演进期(从先秦到南北朝,上古期,约2600年);一是文学观念复古期(从隋唐到宋,中古期,约700年);一是文学观念完成期(从元到清,近古期,约700年)。
上古期,论文的风气偏于“文”,重在从形式上去认识文学;中古期论文的风气偏于“质”,重在从内容上去认识文学;后一时期,是批评家试图建立一种完善的批评理论,使得批评言之有据,所以谓之完成期。
这是一个大概的轮廓。
可以再说详细一些。
1、文学观念演进期又可分为三个时期:先秦为一期,两汉为一期,魏晋南北朝为一期。
先秦时所谓“文学”,是广义的文学观念,也是最初期的文学观念。
当时的“文学”是和学术不分的,文学兼有“文章”和“博学”两重含义。
孔子讲“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文,莫(大约)吾犹人也。
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论语》1-6、7-33)文,文献。
到了两汉,“文”和“学”分开来讲了。
人们把属于词章一类的作品(讲究形式与修辞)称之为“文”或“文章”,把含有学术意义的作品,称为“学”或“文学”。
班固批评屈原“露才扬己”“以离(罹,遭受)谗贼”,但“其文弘博丽雅,为辞赋宗”。
(《汉书艺文志》)虽说“文学”一词与今天的含义不同,但毕竟汉人对“文学”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中国古代文论选译
中国古代文论选译《论语》选录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
”孔子说:“《诗》三百篇,用一句话概括它,可以说:‘思想内容没有邪曲的东西。
'”提示:理解其“思无邪”说。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孔子说:“《关雎》这首诗,抒发快乐的感情,但不过分,抒发哀怨的感情,但不悲伤。
”提示:理解《关雎》为什么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孔子谈到《韶》乐时说,“美到极点了,好到极点了”;谈到《武》乐时说,“美到极点了,但还不够好。
”提示:理解其“尽善”、“尽美”说。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後君子。
”孔子说:“质朴胜过文采,就显得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显得虚浮。
文采和质朴兼备,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提示:与“辞达”一条联系起来,理解其“文质”说和“辞达”说。
子曰:“兴於诗,立於礼,成於乐。
”孔子说:“修身当先学诗,立身则要学礼,人性完善依靠音乐的陶冶。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於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孔子说:“熟读《诗》三百篇,叫他去从政做官治理百姓,却不能通达行政;叫他出使四方各国,却不能切当地赋诗应对;这样,就是诗读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呢?”提示:谈到了诗歌的政治、外交作用。
子曰:“辞达而已矣。
”孔子说:“(说话、写文章)言语能够表达意思就行了。
”提示:与“文质”一条联系起来,准确理解其“辞达”说。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孔子说:“年青人为什么不学习《诗》呢?《诗》可以触发人们的感情志意,可以考察社会政治和人心的得失,可以团结人,可以抒发怨愤不平;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国君;还可以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
”《孟子》选录译文“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古代文论选翻译
一、先秦文论选译中国古代文论在先秦时期有两条线索:儒家诗论和道家思想。
儒家重视文学的外部关系和“政教”功能,而道家虽然表面上否定文学乃至文化,但其对“道”的理解和描述与文学的内在本性相通。
在理解某一文论观点时,一要注意它与时代的精神风貌的关系(外部),二要注意文论谱系内部的演进(内部)。
(一)《尚书•舜典》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说明:尧,传说时代部落首领,陶唐氏,故又名唐尧。
“典”,《说文》解作“大册”,为“五帝之书”。
为后代史官追述的尧舜事迹。
西汉伏生所授今文《尚书》的《尧典》包括《舜典》,古文《尚书》则将其下半篇分出,并加28字,单列《舜典》。
本节选部分即被古文《尚书》列入《舜典》。
此节有两个要点:1、诗言志“诗言志”被视为中国文论的“开山的纲领”(朱自清《诗言志辨序》),集中体现了儒家的文论的基本主张。
对“志”的解释主要有两条路线:其一,将“志”理解为观念、观点,特别是与“礼”相结合的道德观念。
这种“志”具有规范人的自然情感的作用。
故刘勰《明诗》:“诗者,持也,持人情性”;孔子“思无邪”和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汉《诗大序》“发乎情,止乎礼义”等均由此“开山”开出。
其二,将“志”理解为怀抱、情感,与“情”、“意”相等同。
《荀子•乐论》:“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
”《诗大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请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
”司马迁的“发愤抒情”说是其延伸,《史记•太史公自序》:“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
”对“志”的两种解释,一个突出诗歌的“应然”之用,一个则关注诗歌的“本然”之性,实为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
即使是前者,也并不否认诗歌的抒情本质。
2、早期文论的杂然状态——诗、乐、舞“三位一体”翻译:舜帝说:夔!任命你主持乐官,教导年轻人,使他们正直而温和,自由而谨慎,刚毅而不粗暴,简约而不傲慢。
刘若愚关于中国古代文论的翻译思想探析
刘若愚关于中国古代文论的翻译思想探析
刘若愚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论家、文学家、思想家,他的文论被誉为“四书五经”的精髓圆满之作,被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发展史上最佳
的载体和真实写照。
他的文论翻译被认为是当今中国文论著作翻译中质量最高、最能反映中国古代文论思想的最佳典范,是中国古代文论思想中一部受
普遍认可的翻译文本。
究竟什么是刘若愚关于中国古代文论的翻译思想?关于中国古代文论的
翻译,刘若愚认为应该符合中外文化的本质特征。
他认为,原始文本中的语
言要有能够完全表达本质意义的直接性和流畅性,而翻译的文本中则要以汉
语的精辟为准则,着眼它的表达效果和生动性,以达到源文语言中的意思表
达难以调和的效果。
此外,他同样认为,翻译时要尽力保留原文的正确性和完整性,使翻译
的文本尽可能更加接近原文,同时也要考虑本国文化规范,在语言表达时和
谐统一。
总结起来,刘若愚对中国古代文论的翻译思想是,要忠实于原文,以汉
语的精辟为准则,有能够完全表达本质意义的直接性和流畅性,使翻译的文
本尽可能更加接近原文,同时也要考虑本国文化规范,在语言表达时和谐统一,以达到良好的语言表达效果。
这是他对古代文论的翻译思想的综合概括,也是本次探析的重点。
古代文论选翻译
一、先秦文论选译中国古代文论在先秦时期有两条线索:儒家诗论和道家思想。
儒家重视文学的外部关系和“政教”功能,而道家虽然表面上否定文学乃至文化,但其对“道”的理解和描述与文学的内在本性相通。
在理解某一文论观点时,一要注意它与时代的精神风貌的关系(外部),二要注意文论谱系内部的演进(内部)。
(一)《尚书•舜典》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说明:尧,传说时代部落首领,陶唐氏,故又名唐尧。
“典”,《说文》解作“大册”,为“五帝之书”。
为后代史官追述的尧舜事迹。
西汉伏生所授今文《尚书》的《尧典》包括《舜典》,古文《尚书》则将其下半篇分出,并加28字,单列《舜典》。
本节选部分即被古文《尚书》列入《舜典》。
此节有两个要点:1、诗言志“诗言志”被视为中国文论的“开山的纲领”(朱自清《诗言志辨序》),集中体现了儒家的文论的基本主张。
对“志”的解释主要有两条路线:其一,将“志”理解为观念、观点,特别是与“礼”相结合的道德观念。
这种“志”具有规范人的自然情感的作用。
故刘勰《明诗》:“诗者,持也,持人情性”;孔子“思无邪”和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汉《诗大序》“发乎情,止乎礼义”等均由此“开山”开出。
其二,将“志”理解为怀抱、情感,与“情”、“意”相等同。
《荀子•乐论》:“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
”《诗大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请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
”司马迁的“发愤抒情”说是其延伸,《史记•太史公自序》:“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
”对“志”的两种解释,一个突出诗歌的“应然”之用,一个则关注诗歌的“本然”之性,实为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
即使是前者,也并不否认诗歌的抒情本质。
2、早期文论的杂然状态——诗、乐、舞“三位一体”翻译:舜帝说:夔!任命你主持乐官,教导年轻人,使他们正直而温和,自由而谨慎,刚毅而不粗暴,简约而不傲慢。
中国古代文论的英文
中国古代文论的英文In the vast landscape of literary theories, Ancient Chinese Literary Theory (ACLT) stands as a unique and profound tradition, rich in its historical depth and cultural complexity. The integration of ACLT into the global academic discourse, particularly through the medium of English, presents a fascinating challenge and opportunity. This article aims to explore the intersection of Ancient Chinese Literary Theory and its English representations, highlighting the significance of bridging these two cultural milieus.**I. The Evolution of ACLT**ACLT, rooted in the ancient Chinese cultural soil, has evolved over thousands of years, shaped by the intricate tapestry of Confucianism, Taoism, and Buddhism, among other philosophical traditions. The emphasis on harmony, balance, and the integration of nature and humanity is a central theme in ACLT. This perspective finds expression in the literary works of ancient China, from the poetry of the Book of Songs to the prose of the Han Dynasty.**II. The Challenge of Translation**The translation of ACLT into English poses significant challenges due to the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languages. Terms like "yin and yang," "qi," and "dao" are deeply ingrained in Chinese culture and philosophy, and their translation into English often requires a contextual understanding and creative interpretation. This process demands a translator who is not only proficient in both languages but also has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cultural and philosophical backgrounds of both ACLT and English literary theory.**III. Bridging the Gap**Despite the challenges, the bridging of ACLT and English literary theory offers immense benefits. It opens up the possibility of global dialogue and understanding, allowing the rich insights of ACLT to inform and enrich literary scholarship beyond China's borders. The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ACLT terms and concepts into English can contribute to the expansion of global literary theory, adding new perspectives and depths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literature and its role in society.**IV. The Future of ACLT in English**The future of ACLT in English looks bright, especially as the world becomes increasingly interconnected. As more scholars and translators delve into the depths of ACLT, we can expect to see more comprehensive and nuanced translations that truly capture the essence of this ancient tradition. These translations will not only introduce ACLT to a wider global audience but also contribute to the ongoing evolution of literary theory and criticism.**V. Conclusion**In conclusion, the bridging of Ancient Chinese Literary Theory and English literary theory is a crucial and rewarding endeavor. It requires dedication, scholarship, and cultural sensitivity, but the potential rewards are immense. By opening up ACLT to a global audience through English, we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promote cross-cultural understanding, enrich literary scholarship, and contribute to the ongoing dialogue between East and West.**中国古代文论与英文世界的桥梁:一次探索**在文学理论的广阔天地中,中国古代文学理论(ACLT)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古代文论翻译
《毛诗序》译文《关雎》这首诗,咏叹的是后妃之德,为《国风》的开篇,是有关劝告天下之民而端正男女之事的诗篇,所以用之于人民,用之于国家,(供劝告教化之用)。
风,就是“讽”,就是“教”。
“讽”是委婉劝告以打动人,“教”是光明正大以化育人。
诗,是人情感的所在,在心里是“志”,发出来成为优美的言语就是“诗”。
情感鼓荡在人心中,就会通过言语表达出来;如果言语不足以表达感情,就会通过嗟叹来表达;如果嗟叹不足以表达感情,就会通过歌唱来表达;如果歌唱不足以表达感情,就会情不自禁地通过手舞足蹈来表达情感通过宫商之声表达出来,声声相应而成韵律或文采就是音。
治世之音安静而愉悦,它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也平和;乱世之音怨恨而愤怒,它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也乖戾(lì);亡国之音哀婉而忧思,它所反映的民风民俗也困苦。
所以要端正得失、惊动天地、感动鬼神,诗歌是最贴近不过得了。
先王就是用它来治理夫妇、成就孝敬、敦厚人伦、纯美人文教化以及移风易俗的。
所以《诗经》有“六义”,一叫“风”,二叫“赋”,三叫“比”,四叫“兴”,五叫“雅”,六叫“颂”。
上则人君以“风”来教化臣民,下则臣民以“风”来劝告人君,通过诗文来含蓄而温婉地批评和劝谏,从而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所以叫“风”。
待到王道衰微、礼义荒废、政教散失以及国家的政治和习俗相异有别时,于是失去《风》《雅》之正的诗歌就出现了。
(采诗的)国之史官是明晓于人君之善恶得失的。
(诗人)伤怀于人伦的废弃,哀叹于法政的苛刻,作诗来吟咏心中的情性,以委婉地讽喻、劝戒人君,这是通达于世事的变迁和感怀于旧时的风俗啊。
所以“变风”之诗是发乎人的情性而又合于人之礼义的。
发乎情感,是百姓的生性所致啊;合乎礼义而止,是先王的教化所致啊。
一国之政事都寄托于一人之心,这样作的诗就叫“风”;说天下之政事而观察发现四方之习俗,这样作的诗就叫“雅”。
雅,就是正,是说王道政治的兴衰变废的。
政治有大有小,所以有《小雅》和《大雅》。
中国历代文论精选
第二节
讽喻教化
“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
诗歌自上而下的教化 《关雎》“后妃之德” 诗歌自上而下的教化作用,反映了 汉代封建统治者对文艺的要求。
第三节 六义说
风雅颂是诗的分类,赋比兴是诗的
写作方法。(后人观点) “六义”说作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 表现的特点规律之概括,作为古代 诗歌密切系现实的优良传统的总结, 广泛影响着后世的诗歌创作和批评。
《大宗师》“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
入也。” 《齐物论》 与天地“并生”,与万 物“为一” 追求精神自由和人格独立,在任自 然而无为的精神遨游中实现个体身 心存在对现实的超越。
第二节《庄子》对古代文艺 思想的影响 浪漫· 奇崛 “以谬悠之说,荒唐之
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傥,不 以觭见之也。以天下为沉浊,不可 与庄语。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 真,以寓言为广。独与天地精神往 来。”
接上
2· 3
“和”即是适中、恰如其分。 孔子以“中庸”为最高道德标准: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中庸 即折中、调和。
3· 道德修养
君子——文质彬彬
“质”指人的内在品质;“文” 指人表现于外的礼仪风采。 孔子主张文质并重,即内容与形 式的和谐统一,这一原则无疑相通 于他中和的文学理论。
总结
第三节 汉代对屈原及其作品的评价
汉代对屈原其人其文的评价,是文论史上最早的作家作品 评论,有不容忽视的意义。
一、司马迁《史记· 屈原传》 1、肯定了屈原的写作动机。揭示屈原创作《离骚》“盖自 怨生”,指出其“怨”由“爱”生,即“爱——谤—— 逐——怨——骚——谏”的心理情感过程,对屈原的“怨 悱”之情持肯定态度。 2、继承了淮南王刘安的观点,高度评价了《离骚》的思 想内容及艺术成就。首先,说《离骚》兼《风》、《雅》 之长。其次,对《离骚》的语言特色和表现手法(或托古 刺今,或以小喻大,或因迩及远)作了高度评价。最终指 出它“虽与日月争光可也”的不朽价值。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00814)
中国古代文论第一章:先秦两汉文论第一节尚书•舜典(节录)1、《尚书》是我国上古历史与典章文献的汇编。
“尚”即上,“尚书”即上古之书,故名《尚书》。
《尚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尚书》是儒家经典,称《书经》。
2、诗言志的观点:答:“诗言志”是我国上古时期人们对诗的本质、特征、作用的认识和概括,也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关于诗的最早的一个定义,它对我国诗歌创作与批评的影响源远流长。
“志”指意志和感情。
诗的本质在于言志抒情,诗的特征是通过语言的媒介来表达感情,抒发志向,诗的作用表现在它的认识意义和教育意义上。
3、诗歌的教育作用的观点:答:从《尚书•舜典》中“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杰,刚而无虐,简而无傲”可以看出,当时的人们已经认识到诗歌、音乐、舞蹈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通过它可以使贵族的子弟正直而温和,宽宏而庄严,刚毅而不苛刻,简易而不傲慢,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
这种对于文艺的政治教化作用的认识,成为对中国文艺理论批评产生深刻影响的一种主导性认识。
4、诗、乐、舞三者之间的关系:答:“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和“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的描述,反映了上古时期诗歌、音乐、舞蹈三位一体的关系。
《尚书•舜典》中的描述,也为后代研究文学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提供了依据。
5、了解《尚书•舜典》中记载的上古时期人们对艺术的一些基本认识:答:①帝命令夔主管音乐,说明在当时已经有了官办的乐队,也可能就是后代“学在官府”的前身。
②“教胄子”说明当时已经把音乐作为政治道德教育的一种手段,也就是后世“诗教”的前身。
③文中指出诗(歌辞)、歌(演唱)、声(音乐)、律(伴奏)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了艺术的整体和谐性,开启了对艺术本身规律研究和探讨的先河。
④文中“击石拊石”和“百兽率舞”描绘,说明当时歌舞可能已经有了统一指挥的形式以及简单的化装。
有可能出现的综合性的大题一、了解《尚书•舜典》中记载的上古时期人们对艺术的一些基本知识:“学在官府”“诗教”“艺术的整体和谐性”“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统一指挥形式及简单化装。
中国古代文论
中国古代文论第一讲:先秦1、孔子【思无邪,兴观群怨,辞达与文质,尽善尽美】◆兴观群怨:是孔子的美学观点。
其实质是对诗歌社会功能的认识和概括。
孔子在《论语阳货》中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兴”指诗歌中的思想感情可以感染人;“观”,指诗歌内容可以再现生活现实,让人们认识社会风俗和面貌;“群”指诗歌可以使人们相互切磋,提高思想修养;“怨”指人们可以借助诗歌,怨刺上政,表达民意。
孔子的“兴观群怨”说是现实主义文学批评的源头,对后世的现实主义文学批评和创作有重要的影响。
但是孔子的理论有时代局限性,“兴”要受到“礼”的规范;“观”主要针对统治者;“群”主要局限于统治者之间;“怨”要讲究“怨而不怒”,中和平庸。
【《毛诗序》的“讽谏”说,曹丕《典论·论文》中的“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世”】2、孟子【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养气说】(1)以意逆志:是孟子在《孟子万章上》提出的,是一种阅读和理解诗歌思想感情的一种解诗方法。
“是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视为得之。
”意思是解诗的人,不要因为文饰而影响对其辞意的理解,不要因为表面的辞意而影响对其思想感情的理解,以自己的思想体验区追溯诗人的志,才是正确的方法。
以意逆志是指评论作品的人,不要拘泥于作品中个别的文辞,不要受制于词句,而应该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思想意志去理解作品其中的含义。
(2)知人论世:是孟子在《孟子万章下》提出的文学批评的原则和方法:“颂其诗,读其书,而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知人论世强调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应该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正如丹纳在其《艺术哲学》一书中指出文学创作三要素:种族、时代、环境。
只有这样,才能站在作者的立场上,与作者为友,体验作者的感情,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中的思想内涵。
(3)知言养气说:是孟子在《孟子公孙丑上》提出:“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中国古代文论
中国古代文论绪论一、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一)中国古代文论有其正确性与深刻性,但也有保守、落后的一面。
(二)中国古代文论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重视道德实践,强调文学的社会内容及其教化作用。
(三)中国古代文论的概念和范畴往往是抽象与具体、概括与体验的统一,其内涵既有确定性又有多义性。
(四)中国古代文论偏重于表现(抒情言志),发展为以意境说和教化说为两大支柱的文学理论体系,不同于西方偏重于再现(摹仿),发展为以典型说为核心的文学理论体系。
二、中国古代文论的表现形态(一)散见于子书中的文论;(二)诗话、词话;(三)书信序跋;(四)小说(含戏剧)评点;(五)散见于诗、词、笔记、小说、戏剧、经传训诂,以及艺人谚语中的文论。
三、中国古代文论的历史分期结合历史发展阶段特征和文学创作发展状况,分为五个时期:(一)先秦——萌芽产生期;(二)汉魏六朝——发展成熟期;(三)唐宋金元——深入扩展期;(四)明清——繁荣鼎盛期;(五)近代——中西结合期。
第一编先秦时期文论第一章概述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文论的萌芽产生期。
其文论特点是:1.此期文论不是纯粹的、单一的,而是大都体现在对总体文化的论述之中;2.其萌芽和产生,与哲学、政治思想有非常密切的关系;3.此期的文学思想和艺术思想、文学理论批评与艺术理论批评,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4.此期文论已涉及到我国古代文论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为以后文论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中国古代文论的萌芽和“诗言志”的提出(一)中国古代文论的萌芽1.文论萌芽出现于创造文字之后中国文学诞生于文字发明之前,而古代文论的萌芽则出现于创造文字之后。
文字创造要由直观模仿进而发展为指事、会意等“六书”中的其他方法,势必要借助于比喻、象征等手段。
这大约相当于后来诗歌中运用的“比兴”手法。
与文字创造相接近的是八卦的创造。
八卦的创造可能象征自然界的八种基本事物。
用一种抽象的符号来表示某种具体意思,从其象征作用来说,与文学创作中的“兴”也有相似之处。
中国古代文论
中国古代文论∙先秦时期o诗言志o《周易》▪象与意▪阳刚与阴柔▪发展论▪文品与人品o儒家文论思想▪孔子:“诗教观”∙“思无邪”说∙“兴观群怨”说∙“尽善尽美”说∙“辞达”说∙“文质”说▪孟子∙“以意逆志”说∙“知人论世”说∙“知言养气”说▪荀子∙“中和之美”说o道家文论思想▪老子∙“大音希声”说▪庄子∙"虚静"说∙"物化"说∙“言不尽意”、“得意忘言”说∙“天籁”说∙卮言、重言、寓言说o其他学派▪墨子∙“三表法”说▪韩非子∙两汉时期o司马迁▪“发愤著书”说▪“实录”精神o《礼记·乐记》▪音乐的产生源于人心感物▪提出音生人心的问题,引申出了文艺对社会政治的重大反作用▪关于音乐的本质o《毛诗大序》▪"情志统一"说▪“发乎情,止乎礼义”说▪讽谏说以及“主文而譎諫”▪六义说▪"变风"、"变雅"说o扬雄▪“诗人之赋丽以则,词人之赋丽以淫”▪“心声心画”论▪“雕虫篆刻”▪明道、宗经,征圣o董仲舒▪“天人感应”与文学创作▪论诗歌内容和功用▪诗无达诂o王充《论衡》▪文学真实性—“疾虚妄”说▪文学的实用价值—有为而作,有益于世▪文学独创性—反对贵古贱今∙魏晋南北朝o曹丕《典论·论文》▪文学价值论—文章“不朽”论▪文学批评论—反对“贵远贱近”、“向实背声”▪文体论—“四科八体“论▪作家论—”文气说“o陆机《文赋》▪创作过程论∙创作准备阶段∙创作进行阶段∙创作表现阶段▪文体风格论—十体论∙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文学审美论—应、和、悲、雅、艳o文笔说和声律论o刘勰《文心雕龙》▪内容构成▪文学的本质和起源∙原道说▪文学的构思与创作∙心物交融说∙神思说∙虚静说∙志气和辞令说∙言意之辩▪文学的风格和体裁∙风格和作家的关系∙风格和文体的关系▪文学作品的”风骨“▪文学作品的写作技巧▪文学的批评与欣赏∙鉴赏态度: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鉴赏方法:六观说▪文学的历史发展及其与时代的关系∙通变说o钟嵘《诗品》▪诗歌的产生和发展▪诗歌创作以自然为最高美学原则—“直寻”说▪以怨愤为主要内容的风骨论▪“滋味”说▪五言诗的流变∙隋唐五代时期o陈子昂和诗文革新▪代表作:《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理论内容∙对齐梁文学的批评∙兴寄”说∙“风骨”说o殷璠▪代表:《河岳英灵集》▪理论∙兴象论o王昌龄▪代表:《诗格》▪理论∙诗境论o杜甫▪代表:《戏为六绝句》▪理论∙重视《诗经》传统∙正确学习前代文学遗产:继承风雅传统,转益多师o皎然▪代表:《诗式》▪理论∙“意”与“境”的关系∙“言”与“意”的关系∙“取境”难易问题∙复古与新变o白居易▪代表:《与元九书》、《新乐府序》▪理论∙诗歌创作要“为时”、“为事”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歌要讽谕现实∙白居易诗歌理论及其诗歌创作的缺点o韩愈▪代表:《答李翊书》、《送孟东野序》、《调张籍》、《答李充秀才书》▪理论·∙提倡古道,写作古文∙学习古文的方法o人品与文品相统一o惟”陈言务去“o“气盛言宜”论∙“不平则鸣”论∙雄健怪奇的审美风格∙韩愈的文学理论对后代的影响o司空图▪代表:《二十四诗品》、《与王驾评诗书》、《与李生论诗书》、《与极浦书》▪理论∙论“思”与“境”的关系,提出“思与境偕”说∙把“味”作为诗歌的第一要义,提出“韵味”说∙追求含蓄蕴藉的诗歌意境,提出“四外”说∙司空图诗论之影响∙宋金元时期o欧阳修▪代表:《答吴充秀才书》、《梅圣俞诗集序》、《六一诗话》▪理论∙文道关系论∙“诗穷而后工”说∙诗歌的意境∙欧阳修的诗文论对后代的影响o苏轼▪代表:《日喻》、《送参寥师》、《文说》、《书黄子思诗集后》、《答谢民师书》▪理论∙道可致而不可求∙“空静”观∙随物赋形和生动传神∙风格论—平淡自然∙辞达说∙词自是一家o苏辙▪代表:《上枢密韩太尉书》▪理论∙养气说o黄庭坚▪代表:《与王观复书》、《答洪驹父书》▪理论∙强调温柔敦厚之旨∙重视法度∙夺胎换骨和点铁成金∙黄庭坚的影响:江西诗派o严羽▪代表:《沧浪诗话》▪理论∙论”别材“、”别趣“∙以盛唐为法∙论熟参与妙悟o李清照▪代表:《词论》▪理论∙词别是一家o张炎▪代表:《词源》▪理论∙强调音律和谐∙强调词的”雅正“∙强调”清空”,反对“质实”o元好问▪代表:《论诗绝句》三十首▪理论∙重视儒家诗教传统∙强调内容必须体现真情实感∙艺术风格上,推崇豪放自然典雅,反对纤弱雕琢∙明清时期o前后七子▪理论∙倡言复古,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反对宋元,台阁体∙学习古人格调,遵循古人范式∙重视真情▪前后七子诗文观的得失o李贽▪代表:《童心说》▪理论∙童心说∙评点《水浒传》o公安三袁▪代表:《序小修诗》、《与丘长孺》▪理论:性灵说∙诗文抒写作者性灵,表现真情实感∙强调“变”,反对复古派∙提倡“趣”,表达作者的个性▪公安派诗文观的弊端和影响o谢肇淛、袁于令▪代表:《五杂俎》▪理论∙评点《西游记》o虚实相半o“幻”与“真”的关系o沈汤之争o李渔《闲情偶寄》▪“立主脑”▪“密针线”▪“审虚实”o王夫之▪“情景融合”论▪“兴观群怨”论o叶燮▪代表:《原诗》▪理论∙反对复古模拟∙推崇杜甫、韩愈,提倡温柔敦厚∙论诗歌的理、事、情三要素∙论作家的“胸襟”和“才胆识力”∙论诗歌的审美本质和艺术思维特点o王士禎▪神韵说o沈德潜▪格调说o翁方纲▪肌理说o袁枚▪性灵说o桐城派▪义法说∙近代o刘熙载《艺概》o王国维▪《红楼梦评论》▪《人间词话》∙境界说:写真景物、真感情∙“隔”与“不隔”∙造境与写境∙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
王小强-中国古代文论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一、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中英文):本课程作为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知识课,系统介绍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发展历程。
课程内容主要有两条线索组织起来:其一,是按照历史线索,将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史上做岀重要贡献的理论家逐一展开阐释和讲解:英二,注重中国古代文论概念史的线索梳理。
通过以上内容的讲解和学习,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扎实的古典文学理论功底,增强他们的国学基础,使他们能够更深入地从理论角度认识文学,理解文学现象和作品。
As a professional knowledge course for undergraduates majoring in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this course systematically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ancient Chinese literary theory・ The content of the course is organized by two clues: one is to explain the theorists who have made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to th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ese literary theory one by one according to the historical clues; the other is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clue combing of the concept history of ancient Chinese literary theory・Through the explanation and study of the above contents, we can train the undergraduates majoring in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to have a solid foundation of classical literature theory, strengthen their found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enable them to hav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literature and understand literary phenomena and works from a theoretical perspective・2.设计思路:“中国古代文论”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知识课,是系统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史的课程, 本课程内容按照中国古代文艺思想历史发展顺序,分章节展开讲解。
中国古代文论完整版
庄子论道
• 《知北游》:物物者非物也。物出,不得 先物也。 • 《知北游》:昭昭生于冥冥,有伦生于无 形,精神生于道,形生于精,而万物以形 相生。
• • • • • • •
老子创造的前置理论背景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司马迁:无为自化、清净自正。 老子创造观: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谓令人口爽。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弃绝人工,委任自然。
“尽善尽美”的美学观
• 《论语 八修》 • 子谓《昭》: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 美矣,未尽善也。 • 《论语 雍也》 •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 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 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 • 善:仁、义。美:礼、乐。
《易传》文学观
• • • • • 1,象与物的关系 易象——意象 易象:(1)观物取象 《文心雕龙》:诗人感物,联类不穷。 (2)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形容,象其物 宜,是故谓之象。 • 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 • 老子“象”:物象 • 易象之象:符号
《易》学与《文心雕龙》
• 《文心雕龙》不仅是按《周易》数理来组 织全书,而且,它的风格理论体系,也是 按照《周易》数理建立起来的。
庄子创造论
• 《逍遥游》: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 无名。 • 擢[zhuó]乱六律,铄绝竽瑟,塞瞽旷之耳, 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灭文章,散五采, 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毁绝 钩绳,而弃规矩,攦工倕之指,而天下始人 有其巧矣。
《庄子 外篇 马蹄》
• 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龁草饮水, 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虽有义台路寝,无所 用之。及至伯乐,曰:“我善治马。”烧之,剔 之,刻之,雒之,连之以羁馽,编之以皂栈,马 之死者十二三矣;饥之,渴之,驰之,骤之,整 之,齐之,前有橛饰之患,而后有鞭筴之威,而 马之死者已过半矣。陶者曰:“我善治埴,圆者 中规,方者中矩。”匠人曰:“我善治木,曲者 中钩,直者应绳。”夫埴木之性,岂欲中规矩钩 绳哉?然且世世称之曰“伯乐善治马”而“陶、 匠善治埴、木”,此亦治天下者之过也。
古文论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论著作非常多,我们遴选出其中主要的四家进行讲解、学习。
这四家就是:曹丕的《典论•论文》、陆机的《文赋》、刘勰的《文心雕龙》(选读)、钟嵘的《诗品》(选读)一、魏晋南北朝文论的总特点从东汉末年开始,儒学逐渐衰落,玄学应运而兴。
所谓玄学,实际上主要是老庄道家思想的发展和流变,体现在文学理论批评上尤其是如此。
因此可以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思想,是由道家思想占据主导地位。
例如,这一时期的许多文论家都极力推崇自然清新之美,都倾心于探讨文学的内部规律,都注重研究文学的审美特征等等,这很明显是继承和发展了老庄道家的文艺观。
首先,文学创作主题的变化。
汉代由于受经学的影响,文学成为宣传儒家礼教的工具,文学创作的主题大都以政治教化和美刺讽谏为中心。
到汉末魏初,逐渐转变为以写个人悲欢遭际为主了,着重抒发个人喜怒哀乐之情,描写个人的曲折经历,以及对动乱现实的深沉感慨。
从表现社会政治主题到刻画个人内心世界,这是一个重大的变化。
其次,文学思想的变化。
创作上的这种变化,反映在文学思想上就是从“言志”到“缘情”的变化。
“言志”的“志”在汉代虽然也包含着“吟咏情性”的因素,在理论上认识到文学创作是在抒情中言志的特点,但是,这种“情”只能是符合“礼义”之情,这种“志”也在儒家政教怀抱的范围。
而魏晋南北朝的“缘情”说目的在于突破儒家“礼义”的束缚。
自由地抒发自己的感情,不再囿于儒家政教怀抱的“志”,而自由地表现自己的愿望与要求。
再次,对创作个性的强调。
与上述文学创作主题与文学思想变化相适应,这一时期在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中,特别重视要体现作家特殊的创作个性。
从文学创作看,曹操的诗歌古直悲凉,曹丕的诗歌缠绵悱恻,曹植的诗歌慷概多气。
在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经学时代,人们的个性往往是受到压抑的。
文学要为封建礼教服务,达到“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目的,只能表现“天理”而不能描写“人欲”。
这一时期文学创作中对创作个性的高度重视,正是当时社会思潮的反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翻译文赋(陆机)余每观才士之所作,窃有以得其用心。
夫放言谴辞,良多变矣,妍蚩好恶,可得而言。
每自属文,尤见其情。
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
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
故作《文赋》,以述先士之盛藻,因论作文之利害所由,它日殆可谓曲尽其妙。
至于操斧伐柯,虽取则不远,若夫随手之变,良难以辞逮。
盖所能言者,具于此云尔。
翻译:我每次阅读那些有才气作家的作品,自以为对他们创作时所有的心思自己都有体会。
作家行文遣词,的确变化无穷,但文章的美丑好坏还是可以用语言来评述的。
每当自己写作时,尤其能体会到别人写作的甘苦。
作者经常感到苦恼的是,意念有能准确反映客观事物,语言不能完全表达立意。
大概这个问题不是认识道理的困难,而是实践操作的困难。
因此我作《文赋》借以介绍古代作家的美文,论述作文成败的缘由,将来或者可以穷尽文章写作的奥妙。
至于借鉴(前人的写作决窍),则如同比着斧子做斧柄,虽然样式经验就在眼前,但那得心应手的熟练技巧,却难以用语言表达详尽,大凡我能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都在这篇《文赋》里了。
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
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
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心懔懔以怀霜,志渺渺而临云。
咏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
游文章之林府,嘉丽藻之彬彬。
慨投篇而援笔,聊宣之乎斯文。
翻译:(在创作准备阶段)要伫立天地之间,深入观察万物,博览三坟五典,以此陶冶性灵。
随四季变化感叹光阴易逝,目睹万物盛衰引起思绪纷纷。
临深秋因树叶凋零而伤悲,处芳春由枝条柔嫩而欢欣。
有时,心意肃然如胸怀霜雪,有时,情志高远似上青云。
歌颂前贤德行的伟大显赫,赞咏古圣道德的芳香芬馨。
遨游在前人书林中,欣赏文质并茂的佳作,于是慨然有感投书提笔,敷陈成这篇诗文。
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
精骛八极,心游万仞。
其致也,情曈昽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倾群言之沥液,漱六艺之芳润。
浮天渊以安流,濯下泉而潜浸。
于是沉辞怫悦,若游鱼衔钩,而出重渊之深;浮藻联翩,若翰鸟婴缴,而坠曾云之峻。
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
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
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翻译:开始创作时,视听都要收拢,聚精会神,潜心思索,旁搜博寻,精神驰骋于远方,思想游逸在九霄。
当(文思酝酿)到了极致的时候,朦胧的情思如初生的太阳逐渐鲜明,外界物象也愈加清晰地不断奔涌显现。
(创作时)吸取群书中的精华,《诗》、《书》等经典就像芳菲的雨露滋润笔端。
艺术的想像,有时浮上天渊平静地流动,有时深入九泉尽受浸润;于是艰涩的辞语像衔钩之鱼从深潭中艰难而出;联翩的辞藻像中箭的飞鸟不断地从层云之端坠落。
(于是就会)吸收历代古籍中缺失的文字,采摘到千百年来(作者)亡失的诗篇;抛弃那些前人用过的陈词滥调像抛弃已陨落的朝花那样,采用前人还没用过的清辞秀句像拾取还未开放的花朵那样,(灵感奔涌时)能在片刻间观察古今,能在眨眼间尽览天下。
然后选义按部,考辞就班。
抱景者咸叩,怀响者毕弹。
或因枝以振叶,或沿波而讨源。
或本隐以之显,或求易而得难。
或虎变而兽扰,或龙见而鸟澜。
或妥帖而易施,或岨峿而不安。
罄澄心以凝思,邈众虑而为言。
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始踯躅于燥吻,终流离于濡翰。
理扶质以立干,文垂条而结繁。
信情貌之不差,故每变而在颜。
思涉乐其必笑,方言哀而已叹。
或操觚以率尔,或含毫而邈然。
翻译:(动笔写作时)然后选择适当的事义和确切的词句安排布置在适当确切的地方。
有形之物尽绘其形,含声之物尽现其音。
或者由本逐末,先树要领,或者追本溯源,最后义明。
或者层层阐述,由隐至显;或者步步深入,从易到难,有时纲举目张,如猛虎啸起百兽驯伏;有时偶遇奇句,似蛟龙出水海鸟惊散。
有时信手拈来辞意贴切,有时煞费苦心辞意不合,这时要排除杂念专心思考,整理思绪诉诸语言,将天地概括为形象,把万物融会于笔端。
开始就像话在干唇难以出口,最后酣畅淋漓泻于华艳。
作品内容事理如树木的主干,文辞象树木的枝条上繁茂的花果。
人真正做到内心情感与外貌一致,心情变化均可通过外貌变化反映出来;文章中情感有了变化,外在的文辞就能有所反映。
作者文思涉及快乐之事,必然在文辞上表现为欢快,而文思正要说及哀伤之事,文辞上已经表现出哀叹。
有时提笔一挥而就,有时提笔心里感到茫然无措。
伊兹事之可乐,固圣贤之可钦。
课虚无以责有,叩寂寞而求音。
函绵邈于尺素,吐滂沛乎寸心。
言恢之而弥广,思按之而愈深。
播芳蕤之馥馥,发青条之森森。
粲风飞而猋竖,郁云起乎翰林。
翻译:这写作是(人生)一大乐事,所以被古来的圣人贤士所钦慕。
把虚无的抽象赋予它具体的形象,追寻无声的虚寂赋予它有音的声响,把无限事理容纳于有限篇幅之上,把丰沛的情思倾吐于寸心之间。
语言越是恢弘扩大,构思就越是深沉。
(写作好比春风)传播草木的馥郁芬芳,(又好像春风)催动青青的枝条发育壮大。
(文思奔涌)光灿灿像暴风拔地而起,(落笔挥洒)沉甸甸如积云升起于文林。
体有万殊,物无一量。
纷纭挥霍,形难为状。
辞程才以效伎,意司契而为匠。
在有无而僶俛,当浅深而不让。
虽离方而遯圆,期穷形而尽相。
故夫夸目者尚奢,惬心者贵当。
言穷者无隘,论达者唯旷。
诗缘情而绮靡。
赋体物而浏亮。
碑披文以相质。
诔缠绵而凄怆。
铭博约而温润。
箴顿挫而清壮。
颂优游以彬蔚。
论精微而朗畅。
奏平彻以闲雅。
说炜晔而谲诳。
虽区分之在兹,亦禁邪而制放。
要辞达而理举,故无取乎冗长。
翻译:文体多种多样,客观事物千差万别,它们纷纭变幻,难以描绘具体形象。
作者的语言的才能衡量着写作技巧,辞意切合描写对象才称得上是巧心独运。
无论描写的是抽象或是具体的事物,都努力追求,尽力为之,无论是面对浅深难易的事物,都不要抛弃,当仁不让。
虽然可能会偏离某些规矩尺度,希望能(使描写的事物)穷形尽相。
所以,喜欢炫耀崇尚辞藻的人喜爱浮艳,乐于达理的人看重文辞严密贴切。
语言局促简约的人文辞狭隘,(主张描写穷尽物象的人不会受到拘束)思路畅达的人,文章也开阔旷远。
诗歌因感情而生,文辞华美精致。
赋描写物象,语言清楚明朗。
碑文透过文辞(铭记功德)务必要切合事实。
诔(哀悼死者)文辞缠绵凄怆而情调要凄凉哀伤。
铭文(歌颂功德)要事博辞简而文辞温润,箴文语言顿挫有致而文风清新刚健。
颂立意从容远大而文辞华美。
论文说理精细深切而语言明朗流畅。
奏章陈意平稳透辟而文气舒缓文雅,辩说文辞鲜明灿烂而立意虚假变诈。
文体区分大致如此,但都要求禁止邪曲虚妄。
要辞义畅达说理全面,但更要切记不能写得冗长。
若夫应感之会,通塞之纪,来不可遏,去不可止,藏若景灭,行犹响起。
方天机之骏利,夫何纷而不理?思风发于胸臆,言泉流于唇齿;纷葳蕤以馺遝,唯豪素之所拟;文徽徽以溢目,音冷冷而盈耳。
及其六情底滞,志往神留,兀若枯木,豁若涸流;揽营魂以探赜,顿精爽而自求;理翳翳而愈伏,思轧轧其若抽。
是以或竭情而多悔,或率意而寡尤。
虽兹物之在我,非余力之所戮。
故时抚空怀而自惋,吾未识夫开塞之所由。
翻译:(现在又要回到艺术思维问题)至于文思的到来的时候,它那通塞的妙处,来的时候不可遏止,去的时候抑制不住。
隐藏的时候像是光亮熄灭,活动的时候像有声音在倾诉。
正当文思敏捷的时候,多么纷乱的头绪,也能理出思路。
文思疾风般的从胸中升起,文辞清泉似的从嘴里涌出。
它们纷然杂呈,应接不暇,任凭用纸笔把它描述。
(作者想象着)文采的光辉充满了(他的)眼睛,悦耳的声韵洋溢在(他的)耳际。
等到六情凝滞,神志停留,像一截枯树木然不动,像干涸的河床已经断流。
把握住精神去探索文章的奥秘,振奋文章的情思,再去追求。
文章的主旨隐约地萌动,文思像抽丝一样,戛戛的往外抽。
这就使得有的精心构思反多失误,有的随意写作倒少错谬。
虽然文章由我写作,却不是我的力量所能强求。
所以常扪心感到惋惜,我不知道思路通塞的缘由。
文心雕龙?神思(刘勰)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
”神思之谓也。
文之思也,其神远矣。
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枢机。
枢机方通,则物无隐貌;关键将塞,则神有遁心。
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辞,然后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
翻译:古人说:“身子住在江海的边上,心思却想到朝廷中去了。
”这就是说的想象的方法!文章的构思,它神奇的想象可以不受任何约束,飞翔得十分遥远。
只要默默地聚精会神的思考,那念头便可以接通千年之间;悄悄地改变容颜,视线便好像能够看到万里之外。
在吟哦咏唱中间,可以发出如珠似玉般的悦耳声音;在你凝神思想之间,眼前就展现出风云变幻的景色。
这些都是作文构思时发挥想象力所构成的啊。
所以写作构思很奇妙,可以使内心的想象与外物相交接。
神奇的想象由作者内心来主宰,而意志和体气是支配它们活动的关键;外物由作者的耳目来接触,而语言是掌管它们的表达机构。
当这个机构灵活通畅的时候,那事物的形貌便可以描绘出来,没有隐蔽得了的;如果支配想象的机构受到阻塞,那神奇的想象就会逃遁隐蔽,也就精神涣散了。
所以酝酿文思,着重在虚静心志,清除心里的成见,宁静专一。
这就要努力学习,积累学识来储存珍宝,要斟酌辨析各种事理来丰富增长自己的才学;要研究阅历各种情况来进行彻底的观察;要顺着作文构思去寻求恰当美好的文辞。
然后才能使深通妙道的心灵,按照声律来安排文辞;就像有着独到看法的工匠能自如挥斧一样,凭着想象来进行创作:这就是驾驭文思的首要方法,也是谋篇作文的重要开端。
夫神思方运,万涂竞萌,规矩虚位,刻镂无形。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
方其搦翰,气倍辞前,暨乎篇成,半折心始。
何则?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也。
是以意授于思,言授于意,密则无际,疏则千里:或理在方寸而求之域表,或义在咫尺而思隔山河:是以秉心养术,无务苦虑,含章司契,不必劳情也。
翻译:想象刚刚开始运转活动的时候,各种各样的思路、物象都纷纷呈现在眼前,要在没有形成的文思中孕育内容,要在没有定型的文思中雕刻形象。
登上高山,情思中就充溢着山间的景色;看到大海,情意就出现了海涛汹涌澎湃的风光。
想象的才能,好像飞鸟同风云一起并驾齐驱而无法计量。
刚刚拿起笔的时候,比起在行文之前要气势充足倍增;可是等到写成篇章后,开始想的东西已经打了一半折扣。
为什么会这样呢?想象凭空而起,容易想得奇特,而语言文字却比较实在,所以很难巧妙地表现作者的想象。
所以文章的内容受作者的思想感情支配,而言辞又受文章内容的支配。
如果文章的内容、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章的言辞三者结合得很紧密,那文章就贴切而天衣无缝,反之,疏漏就会相差千里。
有的道理就在心里,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搜求;有的意思就在眼前,却像远隔着高山大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