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计算机网络复习总结

合集下载

2023年计算机网络考试知识点超强总结

2023年计算机网络考试知识点超强总结

计算机网络考试重点总结(完整必看)1.计算机网络:运用通信手段,把地理上分散旳、可以以互相共享资源(硬件、软件和数据等)旳方式有机地连接起来旳、而各自又具有独立功能旳自主计算机系统旳集合外部特性:自主计算机系统、互连和共享资源。

内部:协议2.网络分类:1)根据网络中旳互换技术分类:电路互换网;报文互换网;分组互换网;帧中继网;ATM网等。

2)网络拓朴构造进行:星型网;树形网;总线型网;环形网;网状网;混合网等。

4)网络旳作用地理范围:广域网。

局域网。

城域网(范围在广域网和局域网之间)个域网网络协议三要素:语义、语法、时序或同步。

语义:协议元素旳定义。

语法:协议元素旳构造与格式。

规则(时序):协议事件执行次序。

计算机网络体系构造:计算机网络层次构造模型和各层协议旳集合。

3.TCP/IP旳四层功能:1)应用层:应用层协议提供远程访问和资源共享及多种应用服务。

2)传播层:提供端到端旳数据传送服务;为应用层隐藏底层网络旳细节。

3)网络层:处理来自传播层旳报文发送祈求;处理入境数据报;处理ICMP报文。

4)网络接口层:包括用于物理连接、传播旳所有功能。

为何分层:目旳是把多种特定旳功能分离开来,使其实现对其他层次来说是可见旳。

分层构造使各个层次旳设计和测试相对独立。

各层分别实现不一样旳功能,下层为上层提供服务,各层不必理会其他旳服务是怎样实现旳,因此,层1实现方式旳变化将不会影响层2。

协议分层旳原则:保证通信双方收到旳内容和发出旳内容完全一致。

每层都建立在它旳下层之上,下层向上层提供透明服务,上层调用下层服务,并屏蔽下层工作过程。

OSI七层,TCP/IP五层,四层:ISO七层构造旳OSI/RM: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传播层——会话层——表达层——应用层Tcp四层: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播层,应用层Tcp五层: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传播层,应用层4.服务,功能,协议:“服务”是对相邻上层而言旳,属于本层旳外观体现,下层给上层提供服务。

北京林业大学计算机网络复习总结

北京林业大学计算机网络复习总结

计算机网络复习资料考试时间:2015年6月24日晚上13:30~15:20 考试地点:二教309答疑时间:2015年6月19日全天答疑地点:西配114第一:题型分类1 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考:关键字,例如:传输层的两个协议:TCP UDP协议复习方法:看课上提问部分和基本概念部分2 缩写与翻译(每题1分,共10分)考:书后的缩写词(只要大写的)协会和两个字母的不记复习方法:看缩写翻译部分3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考:书后所有的单选复习方法:看书上每章后的单选题,目录在单项选择部分4 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考:课上提问和基本概念复习方法:看课上提问部分和基本概念部分5 应用题(每题8分,共40分)考:IP地址的计算、波形图、CRC校验以及第六章的练习题复习方法:看例题分析部分第二:出题的具体依据1.PPT上的例子2.留过的作业3.1-8章习题中的术语辨析和单项选择4.附录A缩写词(不包含组织和协会)5.课堂提问第一部分基本概念部分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如通信协议、信息交换方式以及网络操作系统等来实现网络中信息传递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2.发展阶段:第一阶段:50—60年代。

该阶段以计算机终端系统的产生和发展为主要代表。

第二阶段:60年代末—70年代。

该阶段以Internet的前身阿帕网(ARPANET)和各种网络体系的产生和发展为主要代表。

第三阶段:70年代末—80年代。

该阶段以OSI开放式网络互联标准的产生,并与Internet 的并行发展为主要代表。

第四阶段:80年代末- 90年代。

该阶段以Internet在全球范围的普及与发展为主要代表。

3.拓扑结构、分类:环形、总线型、星型(1)环型:环型网络中的信息传送是单向的,。

由于信息按固定方向单向流动,两个结点之间仅有一条通路,系统中无信道选择的问题。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期末复习总结(XXX)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期末复习总结(XXX)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期末复习总结(XXX)一、知识要点1、第一章资源子网的组成部分完成数据处理任务的硬件、软件的集合称为资源子网。

由主机、主机上的各种外设以及主机上的资源和各种终端组成。

网络发展阶段1.主机-远程终端互联主要特征:解决了主机与远程终端互连的问题,实现了远程用户共享有一个主机资源的目标,但是并没有在不同的主机之间共享资源。

2.主机-主机互连主要特征:主机与主机之间实现了互联,终端用户可以共享不同主机上的资源,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

3.网络标准化分层次设计网络——网络体系结构出现了SNA、DNA、OSI(七层模型)等4.局域网的兴起局域网——将企业或学校内部的计算机互连成网,彼此共享资源。

微型机功能加强→分布式计算模式(与集中计算模式对等)5.Internet时代Internet起源于ARPAnet,在Internet主干网上连接了各国家和地区的主干网,国家和地区的主干网又连接了企业、黉舍、政府的收集。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1.通信2.资源共享3.分布式处理4.提高计算机的可靠性和可用性收集按地域位置分别按照收集的覆盖范围,可将收集分为局域网、广域网和城域网。

1.局域网:将有限范围内的各种计算机、终端及外部设备连接成网络,彼此高效地共享资源。

如共享文件和打印机。

技术特征:11)覆盖范围有限2)结构简单、简单实现;3)速度快;4)私有性。

2.广域网覆盖的地理范围一般在几十公里以上,覆盖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或者更大范围。

(与局域网使用的收集技术分歧)3.城域网:城域网是介于局域网和广域网之间的收集,覆盖范围在几十公里内,用于将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企业、机关、学校的局域网连接起来,实现一个区域内的资源共享。

网络拓扑结构(括号中是有n个节点,计算直连线个数)1总线结构n2环形结构n3星形结构n-14树形结构n-15.网形结构n(n-1)/2网络发展的热点问题,如物联网、云计算等1.物联网定义: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计算机网络考试知识点超强总结

计算机网络考试知识点超强总结

计算机网络考试重点总结(完整必看)1.计算机网络:利用通信手段,把地理上分散的、能够以相互共享资源(硬件、软件和数据等)的方式有机地连接起来的、而各自又具备独立功能的自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外部特征:自主计算机系统、互连和共享资源。

内部:协议2.网络分类:1)根据网络中的交换技术分类: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分组交换网;帧中继网;ATM网等。

2)网络拓朴结构进行:星型网;树形网;总线型网;环形网;网状网;混合网等。

4)网络的作用地理范围:广域网。

局域网。

城域网(范围在广域网和局域网之间)个域网网络协议三要素:语义、语法、时序或同步。

语义:协议元素的定义。

语法:协议元素的结构与格式。

规则(时序):协议事件执行顺序。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模型和各层协议的集合。

3.TCP/IP的四层功能:1)应用层:应用层协议提供远程访问和资源共享及各种应用服务。

2)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的数据传送服务;为应用层隐藏底层网络的细节。

3)网络层:处理来自传输层的报文发送请求;处理入境数据报;处理ICMP报文。

4)网络接口层:包括用于物理连接、传输的所有功能。

为何分层:目的是把各种特定的功能分离开来,使其实现对其他层次来说是可见的。

分层结构使各个层次的设计和测试相对独立。

各层分别实现不同的功能,下层为上层提供服务,各层不必理会其他的服务是如何实现的,因此,层1实现方式的改变将不会影响层2。

协议分层的原则:保证通信双方收到的内容和发出的内容完全一致。

每层都建立在它的下层之上,下层向上层提供透明服务,上层调用下层服务,并屏蔽下层工作过程。

OSI七层,TCP/IP五层,四层:ISO七层结构的OSI/RM: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Tcp四层: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Tcp五层: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4.服务,功能,协议:“服务”是对相邻上层而言的,属于本层的外观表现,下层给上层提供服务。

北林 计算机网络 复习总结全整理

北林 计算机网络 复习总结全整理

计算机网络2010-2011复习资料考试时间:2011年1月5日晚上7:00~9:00 考试地点:二教510答疑时间:2011年1月4日全天答疑地点:主楼412房间第一:题型分类1 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考:关键字,例如:传输层的两个协议:TCP UDP协议复习方法:看课上提问部分和基本概念部分2 缩写与翻译(每题1分,共10分)考:书后的缩写词(只要大写的)协会和两个字母的不记复习方法:看缩写翻译部分3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考:书后所有的单选复习方法:看书上每章后的单选题,目录在单项选择部分4 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考:课上提问和基本概念复习方法:看课上提问部分和基本概念部分5 应用题(每题6分,共30分)考:IP地址的计算、波形图、CRC校验以及第六章的练习题复习方法:看例题分析部分第二:出题的具体依据1、1-9章习题中的名词解释和单项选择题。

2、书中缩写词翻译。

3、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分类、拓扑结构、分组交换技术、OSI参考模型、数据编码技术、多路复用技术、CRC校验、差错控制机制、局域网的拓扑结构、CSMA/CD的工作原理、虚拟局域网的组网方法、局域网互联与网桥的基本工作原理、IP地址、IP协议、路由器基本概念和主要功能、多播的概念、UDP协议、TCP协议。

第一部分课上提问部分:第一章:计算机网络的概念(4)1、网络的拓扑结构:拓扑学是几何学的一个分支,但是这种几何学又和通常的平面几何、立体几何不同。

但是拓扑学对于研究对象的长短、大小、面积、体积等度量性质和数量关系都无关。

研究计算机网络组成结构的时候,我们可以抛开网络中的具体设备,把工作站、服务器等网络单元抽象为结点,把网络中的电缆等通信介质抽象为线。

这样,从拓扑学的观点看计算机网络就变成了点和线组成的几何图形,我们称它为网络的拓扑结构。

网络中的结点有两类:转接结点,只转接和交换信息的结点;访问结点,是信息交换的源结点和目标结点。

计算机网络复习总结

计算机网络复习总结

计算机网络复习总结一、网络基础知识1. 网络的定义和分类:网络是由若干计算机通过通信链路连接而成的互联网,按作用范围可分为LAN、WAN和Internet。

2.OSI参考模型:由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组成。

3.TCP/IP协议族:由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组成,是网络世界的基础协议。

4.常用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集线器、网关等。

二、网络协议1.TCP/IP协议族:包括IP协议、TCP协议、UDP协议等,IP协议负责寻址和分组转发,TCP协议提供可靠的端到端传输控制,UDP协议提供无连接的传输服务。

2. HTTP协议:超文本传输协议,用于Web浏览器和Web服务器之间的通信,支持客户端发送请求和服务器返回响应。

3.DNS协议:域名系统,用于将域名解析为IP地址,并提供域名和IP地址之间的映射。

4.DHCP协议:动态主机配置协议,为网络中的主机自动分配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配置信息。

5.FTP协议和TFTP协议:文件传输协议和简单文件传输协议,用于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传输文件。

三、网络安全1.网络攻击与防范:常见的网络攻击包括拒绝服务攻击、入侵攻击、数据泄露等,防范措施包括使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加密通信等。

2.加密与解密:对于敏感数据的传输,采用加密技术可以保证数据的机密性,常用的加密算法有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

3.网络认证与授权:网络认证是指验证用户身份的过程,常用的认证方式包括用户名密码验证、数字证书验证等;网络授权是指控制用户对资源的访问权限。

四、学习方法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知识是网络学习的基础,但只有结合实践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可以通过搭建实验环境、参与网络项目等方式进行实践。

2. 多进行网络实验:通过使用Wireshark等网络抓包工具进行实验,观察和分析网络通信过程,熟悉各种协议的使用和交互。

3.阅读相关文献和案例:了解最新的网络安全威胁和防范措施,可以阅读相关论文、文章和安全报告等。

计算机网络复习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网络复习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网络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论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结合信息时代的重要特征1.21世纪的一些重要特征就是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它是一个以网络为核心的时代。

2.这里所说的“三网”,即指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和计算机网络。

(考点:三网合一)计算机网络功能:资源共享、数据通信、提高可靠性所谓连通性,就是计算机网络使上网用户之间都可以交换信息,好像这些用户的计算机都可以彼此直接连通一样。

用户之间的距离也似乎一次而变得更近了。

所谓共享就是指资源共享。

资源共享的含义是多方面的。

一课是信息共享、软件共享,也可以是硬件共享。

数据交换和通信计算机网络中的计算机之间或计算机与终端之间,可以快速可靠地相互传递数据、程序或文件。

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在一些用于计算机实时控制和要求高可靠性的场合,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备份技术可以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

因特网的组成:边缘部分和核心部分边缘部分:由所有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组成。

这部风是用户直接使用的,用来进行通信(传送数据、音频或视频)和资源共享。

核心部分: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

这部分是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的(提供连通性和交换)。

分组交换和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整个报文的比特流连续的从源点直达终点,好像在一个管道中传送。

报文交换——整个报文先传送到相邻的结点,全部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

分组交换——单个分组(这只是整个报文的一部分)传送到相邻结点,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

网络定义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并未统一。

关于计算机网络的最简单的定义是:一些相互连接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

另一个定义来自计算机老师: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将地理位置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试用通信线路通信设备,遵守共同的协定,用以数据通信,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系统。

网络分类作用范围、交换方式网络分类:几种不同类别的网络(1):广域网W AN(wide area network) 广域网的作用范围通常为几十到几千公里,因而有时也称作远程网(long haul network)。

计算机网络技术教程期末复习总结

计算机网络技术教程期末复习总结

前四章1、数据以分组(packet)为单位进行传送,在每个结点采用路由选择和存储转发技术将分组转发至下一站,直到最终目的地。

2、路由器处理分组的过程是:1,把收到的分组先放入缓存(暂时存储);2,查找转发表,找出到某个目的地址应从哪个端口转发;3,把分组送到适当的端口转发出去。

3、TCP协议主要用于实现源主机与目的主机之间的分布式进程通信的功能;IP协议主要用于实现分组通过通信子网的路由选择功能。

4、因特网是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前身是ARPANET。

网络(network)由若干结点(node)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link)组成。

5、网络把许多计算机连接在一起。

互联网则把许多网络连接在一起。

互联网是“网络的网络”(network of networks)。

6、从因特网的工作方式上看,可以划分为两大块:边缘部分核心部分7、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互联起来的自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8、计算机网络分类的方法:1,按传输技术分类:广播网络,点-点网络;2,按照覆盖的地理范围进行分类: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

9、计算机网络拓扑的定义:计算机网络拓扑是通过网中结点与通信线路之间的几何关系表示网络结构,反映出网络各实体之间的结构关系;是指通信子网的拓扑构型。

星形拓扑,环形拓扑,总线形拓扑,树形拓扑,网状拓扑。

10、计算机网络从物理组成上看分为硬件、软件、协议三部分;从逻辑功能上可以分成资源子网与通信子网两个部分;互联网是一个由大量的路由器将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互联而成,结构在不断变化的网际网。

11、实体:表示任何可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

12、协议: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

要素:语法:定义用户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与格式。

语义:规定了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以及完成的动作与响应。

时序:通信过程中各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13、接口:表示同一结点相邻层之间交换信息的连接点,下层通过接口向上层提供服务。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题型总结5篇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题型总结5篇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题型总结5篇第一篇: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题型总结计算机网络内容总结第一章网络概述一、计算机网络最重要的功能:连通性、共享性(填)二、因特网的两大组成部分:边缘部分、核心部分(填)1、主机A和主机B通信,实质上是主机A的某个进程同主机B 的某个进程通信。

2、网络边缘的端系统之间的通信方式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客户—服务器方式(C/S)、对等方式(P2P)3、在网络核心部分起特殊作用的是路由器,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的关键构件,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

(选)三、三种交换方式: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填)1、电路交换:整个报文的比特流连续地从源点直达终点。

电话交换机是电路交换,“建立连接—通话—释放连接”,电路交换的线路的传输效率往往很低。

2、报文交换:整个报文先传送到相邻结点,全部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

3、分组交换:单个分组(整个报文的一部分)传送到相邻结点,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

存储转发技术,主机是为用户进行信息处理的,路由器是用来转发分组的,即进行分组交换。

(选)四、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按地域(中英文名称):广域网(WAN)、城域网(MAN)、局域网(LAN)、个人区域网(PAN)(填)五、(简答)时延:时延的 4 个组成部分、计算。

六、协议(定义、三要素及其含义):定义: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称为协议。

三要素及其含义:(1)语法: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2)语义: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3)同步: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填选)七、5 层体系结构各层及功能:(填)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为用户应用进程提供服务λ运输层(transport layer)为主机中进程间通信提供服务λ网络层(network layer)为主机间通信提供服务λ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相邻结点间的无错传输λ物理层(physical layer)透明地传输原始的比特流第二章物理层一、关于信道(通信方式三种):单向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填)1、单向通信又称单工通信,无线电广播,有线电广播,电视广播2、双向交替通信又称半双工通信,对讲机3、双向同时通信又称全双工通信(选)二、常用的导向性传输媒体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填)三、常用的非导向传输媒体:短波;微波:地面接力、卫星(填)四、信道复用:FDM、TDM、STDM、WDM(名称、复用方法、特点):(填选选)FDM:频分复用,复用方法:整个带宽划分为多个频段,不同用户使用不同频段。

计算机网络复习总结

计算机网络复习总结

第一章: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阶段:1.远程终端联机阶段(20世纪50年代);2.计算机网络阶段(20世纪60年代);3.标准化网络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4.信息高速公路阶段(20世纪90年代起)2.计算机网络:凡将地理位置不同,并且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而连接起来,并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按照一定的协议实现相互通信和资源共享的系统,称为计算机网络系统。

3计算机网络的目标:资源共享;相互通信;提高可靠性;节省费用;分布计算4、为何要划分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将计算机网络分为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符合网络体系结构的分层思想,便于对网络进行研究和设计。

资源子网、通信子网可单独规划、管理,使整个网络的设计与运行简化。

5资源子网:由主机系统、终端、终端控制器、联网外设、各种软件资源与信息资源组成。

主要负责全网的信息处理,为网络用户提供网络服务和资源共享功能。

6、通信子网:由通信控制处理机、通信线路与其他通信设备组成,主要负责全网的数据通信。

为网络用户提供数据传输、转接、加工和变换等通信处理工作。

8、拓扑(Topology):在计算机网络中抛开网络中的具体设备,把工作站、服务器等网络单元抽象为“点”,把网络中的电缆等通信介质抽象为“线”,这样计算机网络结构就抽象为点和线组成的几何图形,人们称之为网络的拓扑结构。

9、总线型结构:由一条总线连接若干个结点所形成的网络称总线型网络。

总线型结构应用广泛,其突出的优点为:(1)结构简单,可扩充,性能好;(2)网络的可靠性高,结点间响应速度快,共享资源能力强;(3)网络的成本低,设备投入量少,安装使用方便;总线型缺点是:1)故障诊断困难。

2)故障隔离比较困难。

3)所有的计算机都在一条总线上,发送信息时比较容易发生冲突,故这种结构的网络实时性不强。

4) 总线长度有个限制10、星型结构:以中央结点为中心,把若干外围结点连接起来的网络称星型结构,星型结构中,中央结点对各外围结点间的通信和信息交换进行集中控制和管理。

计算机网络复习完整汇总

计算机网络复习完整汇总

计算机网络复习完整汇总计算机网络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连接了世界各地的计算机设备,让信息在全球范围内快速传输。

为了帮助大家复习计算机网络知识,本文将对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体系结构以及常见的网络协议进行汇总总结。

一、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是指多台计算机和设备通过通信线路互相连接,进行数据传输与共享资源的系统。

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计算机网络按照覆盖范围的大小可以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按照拓扑结构可以分为总线型、星型、环型、网状型等;按照连接方式可以分为点对点连接和多点连接等。

3. OSI参考模型与TCP/IP协议模型OSI参考模型将计算机网络分为七个层次: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TCP/IP协议模型将计算机网络分为四个层次: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两种模型都是为了规范计算机网络的架构与通信规则。

二、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1. 客户端/服务器模型客户端/服务器模型是一种常见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其中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服务器响应请求并提供相应的服务。

这种模型适用于互联网上的大部分应用,如网页浏览、文件传输等。

2. 对等(P2P)模型对等模型是指计算机之间的连接是对等的,每台计算机既可以是客户端,也可以是服务器。

这种模型适用于资源共享的场景,如BitTorrent协议中的文件下载。

三、常见网络协议1. TCP/IP协议TCP/IP协议是互联网通信的基础协议。

它包括了多个协议,如IP 协议、TCP协议、UDP协议等。

TCP协议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UDP 协议提供不可靠但是实时性较好的数据传输。

2. HTTP协议HTTP协议是在Web浏览中使用的协议,它是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进行通信的规则。

客户端发送HTTP请求,服务器返回HTTP响应,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网页加载、文件上传下载等操作。

3. DNS协议DNS协议(域名系统)用于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

计算机网络知识点总结归纳整理

计算机网络知识点总结归纳整理

第1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1.1计算机网络的概述计算机网络的概念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多个独立的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互连起来的系统,以实现彼此交换信息(通信)和共享资源的目的。

计算机网络功能:(1)数据通信。

(2)资源共享。

(3)并行和分布式处理(数据处理)。

(4)提高可靠性。

(5)负载均衡。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按网络的分布范围来分,网络可分为广域网WAN,城域网MAN,局域网LAN,个人区域网PAN。

计算机网络基本网络拓扑结构有五种:总线形、星形、树形、环形、网状形。

计算机网络按使用者分类,可分为公用网,专用网。

计算机网络从逻辑功能上可以分为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带宽:时延是衡量计算机网络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数据经历的总时延一般是指发送时延、传播时延、排队时延和处理时延。

吞吐量:速率(数据率,比特率):bit/s信道利用率:1.2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参考模型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的各个层次及其相关协议的集合,是对计算机网络所完成功能的精确定义。

接口数据单元IDU、服务数据单元SDU、协议数据单元PDU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协议网络协议:为主机与主机之间、主机与通信子网之间或子网中各通信节点之间的通信而使用的,是通信双方必须遵守的,事先约定好的规则、标准或约定。

网络协议的三要素:语法、语义、时序(同步)。

网络协议采用分层方式的优点:各层之间是独立的。

灵活性好。

结构上可分隔开。

易于实现和维护。

有利于标准化工作。

协议族:协议栈,许多成员协议的集合。

接口相邻实体间的通信是通过它们的边界进行的,该边界称为相邻层间的接口,每一层都定义了向它的相邻高层提供的一组服务。

服务由服务访问点(SAP)提供上层使用,某一层的SAP就是上一层可以访问本层服务的地方,每个SAP都有一个唯一属于它的地址。

服务访问点SAP:同一系统中相邻两层的实体进行交互的地方。

服务服务原语主要分为:请求原语,指示原语,响应原语,证实原语。

(完整版)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各章节总结

(完整版)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各章节总结

第一章概括1.“三网”指的是:电信网络、广播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

2.计算机网络向用户供给的最重要的功能有两个:连通性、共享性。

3.网络是由若干结点和连结这些结点的链路构成。

4.网络中的结点能够是计算机、集线器、互换机或路由器等。

5.网络和网络还能够经过路由器互连起来,这样就构成了一个覆盖范围更大的网络,即互联网(或互连网),所以互联网是“网络的网络” 。

6.网络把很多计算机连结在一同,而因特网则把很多网络连结在一同。

7.因特网发展的三个阶段:从单个网络 ARPANET 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建成三级构造的因特网、逐渐形成了多层次 ISP 构造的因特网。

8. 因特网拓扑构造从其工作方式上看能够区分为两大块:边沿部分、中心部分。

9. 网络边沿的端系统中运转的程序之间的通讯方式可区分为两类:客户服务器方式( C/S 方式)、平等方式( P2P 方式)。

10.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互换的重点构件,其任务是转发分组,这是网络中心部分最重要的功能。

11.电路互换:“成立连结——通话——开释连结”12.电路互换的一个重要特色是:在通话的所有时间内,通话的两个用户一直占用端到端的通讯资源。

(面向连结的)13.分组互换采纳储存转发技术,其主要特色是面向无连结。

14.主机是为用户进行信息办理的,并且能够和其余主机经过网络互换信息。

15.路由器则是用来转发分组的,即进行分组互换的。

16.分组互换的长处有:高效、灵巧、快速、靠谱。

17.数据传递阶段的主要特色:电路互换——整个报文的比特流连续地从原点抵达终点,仿佛在一个管道中传递;报文互换——整个报文先传递到相邻结点,所有储存下来后查找转发布,转发到下一个结点;分组互换——单个分组(这不过整个报文的一部分)传递到相邻结点,储存下来后查找转发布,转发到下一个节点。

18.计算机网络的最简单的定义是:一些相互连结的、自治的计算机的会合。

19.不一样作用范围的网络有:广域网 WAN 、城域网 MAN 、局域网 LAN 、个人地区网 PAN。

计算机网络复习总结

计算机网络复习总结

第一章1、计算机网络功能(连通性、共享性)2、网络把许多计算机连接在一起,因特网则把许多网络连接在一起。

3、internet互联网: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

当前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特定计算机网络4、因特网的组成(1) 边缘部分由所有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组成。

这部分是用户直接使用的,用来进行通信或(传送数据、音频视频)和资源共享。

(2) 核心部分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

这部分是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的(提供连通性和交换)。

5、数据交换电路交换:整个报文的比特流连续地从源点直达终点,好像在一个管道中传送。

(大量数据,传送时间远大于连接建立时间)报文交换:整个报文先传达到相邻结点,全部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

(不需要预先分配传输宽带,在传送突发数据时可提高整个网络的信道利用率)分组交换:单个分组传送到相邻结点,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节点。

(同上,时延更小,更灵活)6、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按距离分: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和广域网(WAN);个人区域网(PAN)按系统的拥有者分:公用网和专用网。

接入网(AN)宽带接入技术:由ISP 提供的接入网只是起到让用户能够与因特网连接的“桥梁”作用7/计算机网络的性能(1)速率:b/s(2)带宽:数字信道所能传送的“最高数据率”的同义语,单位是b/s(3)吞吐量: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信道、接口)的数据量。

(4)时延(delay 或latency):发送时延:发送数据时,数据帧从结点进入到传输媒体所需要的时间。

传播时延:电磁波在信道中需要传播一定的距离而花费的时间。

处理时延:交换结点为存储转发而进行一些必要的处理所花费的时间。

排队时延:结点缓存队列中分组排队所经历的时延。

排队时延的长短往往取决于网络中当时的通信量。

总时延 = 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处理时延(5)时延带宽积 = 传播时延*带宽(6)往返时延RTT :从发送方发送数据开始,到发送方收到来自接收方的确认 40ms(7)利用率(D=D0/1-U )(信道火苗网络的利用率过高会产生非常大的时延)信道利用率:某信道有百分之几的时间是被利用的。

计算机网络复习总结

计算机网络复习总结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念计算机网络:大量独立的、相互连接起来的计算机共同完成资源共享与计算任务,就是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基本特征:1.目的:实现资源共享2.互连的计算机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台独立的“自治计算机”3.联网计算机必须遵循全网统一的网络协议◎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从网络的交换功能分类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混合交换<2>从网络的传输技术分类·通信信道的类型广播通信信道点到点通信信道·传输技术广播网络点到点网络【注】:采用分组存储转发与路由选择是点到点式网络与广播式网络的重要区别之一<3>从网络的作用范围分类·个人局域网络PAN·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 【注】:广域网的通信子网主要使用分组交换技术·接入网AN<4>从网络的使用者进行分类·公用网·专用网◎网络体系结构<1>网络体系结构的定义:网络层次结构模型与各层协议的集合定义为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Network Architecture)。

<2>分层原则◆不同的网络,其层的数目,各层的名字,内容和功能也不尽相同。

每一层的目的都是向上一层提供特定的服务,而把实现这些服务的细节对上一层屏蔽。

◆将相似的功能集中在同一层内,必要时可将层的功能再分成子块。

◆当功能差别较大时应分层处理。

◆各层只对相邻的上下层定义接口。

◆层数多少要适当若层数太少,就会使每一层的协议太复杂。

层数太多又会在描述和综合各层功能的系统工程任务时遇到较多的困难。

<3>实体、服务、协议的联系与区别·实体(entity):表示任何可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

对等实体(peer)是不同机器上包含对应层的实体。

可以是进程、设备、甚至人。

·协议是“水平的”,即协议是控制对等实体之间通信的规则的集合。

计算机网络总复习(考点总结).docx

计算机网络总复习(考点总结).docx

《计算机网络课程》知识点一、名词解释K协议、协议数据单元(PDU)协议是不同结点的对等层Z间通信所共同遵守的规则和约定。

对等协议之间传输数据的基木单位是协议数据单元PDU (Protocol Data Unit )。

2、实体、对等实体在网络中实体是一个抽彖的名词,它代表任何可以发送或者接收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

对等实体是指位于两个结点上同一层的实体。

3、信道容量是信道传输数据能力的极限,是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4、链路、数据链路链路是一条无源的点到点的物理线路段。

数据链路指的是,数据通信时,除了一条物理线路外,还需要一些必要的规程来控制数据的传输,实现这些规程的硬件和软件加在链路上就构成了数据链路。

5、URL统一资源定位符。

是对可以从互联网上得到的资源的位置和访问方法的一种简洁表示。

6、服务、服务数据单元(SDU)服务是一种功能,它体现在网络中底层向和邻上层提供的一组操作。

它有层次概念。

同一结点和邻层之间通信时交换数据的基本单位,称为服务数据单元(SDU)7、套接字用來表示网络环境中特定计算机上的特定应用程序,它是一个网络地址,由1卩地址和端口号组成。

8、多路复用在数据通信中,传输媒体的带宽或容量往往超过传输单-一信号的需求,为了有效地利用通信线路,可以利用一条信道传输多路信号,这种方法称为信道的多路利用,简称多路复用。

9、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与各层协议的集合10、CSMA/CD是一种介质访问控制协议,被称为"带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协议。

主要应用于总线型拓扑结构的局域网中。

1K数据交换技术数据交换技术是指通信子网对所传输的数据的处理方法。

交换是指:根据需要和网络条件动态地安排两个通信结点的通信线路。

这种操作称为交换。

常见的数据交换方式有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报文分组交换三种方式。

12、数据编码技术数据编码技术指的是怎样用信号來表示数据。

常用的数据编码方法冇两种:模拟数据编码(振幅键控、移频键控和移相键控)和数字数据编码(归零码、非归零码、曼彻斯特编码和差分曼彻斯特编码)13、介质访问控制(MAC)技术介质访问控制技术主要是为了解决有序地使用共享介质的问题。

计算机网络复习总结

计算机网络复习总结

计算机网络复习总结----ce30ba62-6ebb-11ec-b65b-7cb59b590d7d复习总结第一章概述1.通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1)在线系统→ 双机互连→ 复杂网络(2)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由自主运转的计算机通过各种通信手段互连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的系统。

组成:若干自主的计算机(资源子网)、各种通信线路、通信设备(通信子网)功能:资源共享、信息交换(3)面向连接的通信与无连接的通信(要点)面向连接的通信就是通信双方在通信时,要事先建立一条通信线路,其过程有建立连接、通信和释放连接三个步骤。

无连接通信是指在通信时,双方不预先建立连接,而是直接发送数据。

当然,为了确保数据能够到达接收端,发送的数据应该携带一系列控制信息,包括目的地地址。

特点:面向连接的通信在数据传输前要建立一条连接,因此是一种可靠的通信,数据传输的过程中不需要携带控制信息;而无连接的通信中,携带目的地址的数据包各自独立进行传输,因而在通信过程中可能出现数据丢失、收端可能出现乱序。

(4)电路交换vs 分组交换电路切换:用于电路连接的切换模式。

使用时连接,使用后断开。

其主要特点是:信息传输延迟小,但网络利用率低分组交换:报文交换的升级版。

但会将长报文分组逐步传送。

其主要特点是:网络利用率高时延小但是设备复杂5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按照地理范围划分:个人区域网(pan)、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英特网(internet)。

――要会识别,例如:计算机+蓝牙设备:楼盘内网:局域网四川电信数据网:广域网3.体系结构和网际互连(1)分层结构——为什么是分层结构?(每一层的功能都是相对独立的,每一层由于技术进步所做的改变不会影响其他层,从而保持架构的稳定性)如何分层?(2)分层结构中的各种术语――层/对等层、实体/对等实体;服务(垂直、系统内)、协议(水平、系统间);服务接入点(SAP)、协议数据单元(PDU);数据封装(3)协议的三要素――语法、语义、时序(重点掌握)协议是对等实体在相互通信时遵守的规则。

计算机网络背诵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网络背诵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网络背诵知识点总结一、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1.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连接起来,使它们之间可以互相通信和共享资源的技术。

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计算机网络可以按照其覆盖范围、传输技术、网络拓扑结构、使用用途等多种分类方式进行分类。

3.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计算机网络由计算机、通信设备和通信介质等组成,其中计算机是网络的终端,通信设备是网络的中继设备,通信介质是传输信息的媒介。

4. 计算机网络的作用计算机网络可以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协作办公、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多种功能,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

二、网络拓扑结构1. 什么是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拓扑结构是指计算机网络中各个节点和连接线路之间的物理连接关系,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有总线型、星型、环型、网状型等。

2. 各种网络拓扑结构的特点总线型拓扑结构适合小型局域网;星型拓扑结构有较好的可靠性和扩展性;环型拓扑结构适合传输速率高的网络;网状型拓扑结构有较好的容错性和灵活性。

3. 网络拓扑结构的选择不同的网络拓扑结构适用于不同场合,选择合适的网络拓扑结构可以提高网络的性能和可靠性。

三、网络传输技术1. 什么是网络传输技术?网络传输技术是指计算机网络中传输和交换数据的技术,包括有线传输技术和无线传输技术。

2. 有线传输技术的分类有线传输技术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它们分别适用于不同的网络环境和传输速率要求。

3. 无线传输技术的分类无线传输技术包括无线电波、红外线、蓝牙、Wi-Fi等,它们可以实现无线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

4. 选择传输技术的考虑因素在选择网络传输技术时,需要考虑传输距离、传输速率、抗干扰能力、成本等因素。

四、网络协议1. 什么是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指计算机网络中用于规定数据传输格式和传输方式的约定,网络协议分为物理层协议、数据链路层协议、网络层协议、传输层协议、应用层协议等。

2. 网络协议的作用网络协议可以规范和约束数据的传输过程,确保数据的正确传输和处理。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网络复习资料考试时间:2015年6月24日晚上13:30~15:20 考试地点:二教309答疑时间:2015年6月19日全天答疑地点:西配114第一: 题型分类1 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考:关键字、例如:传输层得两个协议:TCP UDP协议复习方法:瞧课上提问部分与基本概念部分2缩写与翻译(每题1分、共10分)考:书后得缩写词(只要大写得)协会与两个字母得不记复习方法:瞧缩写翻译部分3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考:书后所有得单选复习方法:瞧书上每章后得单选题、目录在单项选择部分4 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考:课上提问与基本概念复习方法:瞧课上提问部分与基本概念部分5 应用题(每题8分、共40分)考:IP地址得计算、波形图、CRC校验以及第六章得练习题复习方法:瞧例题分析部分第二:出题得具体依据1、上得例子2、留过得作业3、1—8章习题中得术语辨析与单项选择4、附录A缩写词(不包含组织与协会)5、课堂提问第一部分基本概念部分1、计算机网络得定义:利用通信设备与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得、功能独立得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以功能完善得网络软件、如通信协议、信息交换方式以及网络操作系统等来实现网络中信息传递与资源共享得系统。

2、发展阶段:第一阶段:50—60年代。

ﻩ该阶段以计算机终端系统得产生与发展为主要代表。

第二阶段:60年代末—70年代。

该阶段以Internet得前身阿帕网(ARPANET)与各种网络体系得产生与发展为主要代表。

第三阶段: 70年代末-80年代.该阶段以OSI开放式网络互联标准得产生、并与Internet 得并行发展为主要代表。

第四阶段: 80年代末- 90年代.该阶段以Internet在全球范围得普及与发展为主要代表。

3、拓扑结构、分类:环形、总线型、星型(1)环型:环型网络中得信息传送就是单向得、。

由于信息按固定方向单向流动、两个结点之间仅有一条通路、系统中无信道选择得问题。

优点:结构简单、由此使得路径选择、通信接口、软件管理都比较简单、所以实现起来比较容易。

缺点:当结点过多时、影响传输效率、使网络响应时间变长;另外、在加入新得工作站时必须使环路暂时中断、故不利于系统扩充。

(2)总线型:网络中所有得结点都通过总线进行信息传输、任何一个结点得信息都可以沿着总线向两个方向传输、并被总线中任何一个结点所接收。

优点:结构简单灵活、对结点设备得装、卸非常方便、可扩充性好;某个工作结点出现故障时不会造成整个网络得故障、可靠性高.缺点:对通信线路(总线)得故障敏感。

任何通信线路得故障都会使得整个网络不能正常运行.(3)星型:如果一个工作站需要传输数据、它首先必须通过中央结点、中央结点接收各分散结点得信息再转发给相应结点、因此中央结点相当复杂、负担比其她结点重得多。

优点:结构简单、建网容易、便于控制与管理。

缺点:中央结点负担重、故容易在中央给点上形成系统得“瓶颈口”.4、分组交换:分组交换网以“分组"作为数据传输单元。

每一个分组得首部都含有地址等控制信息。

分组交换网中得结点交换机根据收到得分组得首部中得地址信息、把分组转发到下一个结点交换机。

用这样得存储转发方式、最后分组就能到达最终目得地.5、数据报、虚电路:都就是分组交换。

数据报沿着不同路径走;虚电路沿着一个路径走。

公用数据网采用得就是分组交换技术。

分组交换技术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类:数据报(Datag ram、DG)方式与虚电路(VirtualCircuit、VC)方式.ﻩ1、数据报得工作原理数据报就是分组存储转发得一种形式;在数据报方式中、分组传送之间不需要预先在源主机与目得主机之间建立“线路连接";源主机所发送得每一个分组都可以独立地选择一条传输路径;每个分组在通信子网中可能就是通过不同得传输路径到达目得主机.2、数据报工作方式得特点同一报文得不同分组可以由不同得传输路径通过通信子网;ﻩ同一报文得不同分组到达目得结点时可能出现乱序、重复与丢失现象;ﻩ每一个分组在传输过程中都必须带有目得地址与源地址;ﻩ数据报方式报文传输延迟较大、适用于突发性通信、不适用于长报文、会话式通信。

1、虚电路得工作原理虚电路方式将数据报方式与线路交换方式结合起来、发挥两种方法得优点、达到最佳得数据交换效果.数据报方式在分组发送之前、发送方与接收方之间不需要预先建立连接.虚电路方式在分组发送之前、需要在发送方与接收方建立一条逻辑连接得虚电路。

2、虚电路方式得特点①在每次报文分组发送之前、必须在发送方与接收方之间建立一条逻辑连接;②一次通信得所有报文分组都从这条逻辑连接得虚电路上通过、因此报文分组不必带目得地址、源地址等辅助信息、报文分组到达目得节点不会出现丢失、重复与乱序得现象;ﻩ③报文分组通过每个虚电路上得节点时、节点只需要做差错检测、而不需要做路径选择;④通信子网中每个节点可以与任何节点建立多条虚电路连接。

ﻩ虚电路就是在传输分组时建立起得逻辑连接、称为“虚电路"就是因为这种电路不就是专用得。

每个结点到其她结点间可能有无数条虚电路存在;ﻩ任一个结点可以同时与多个结点之间具有虚电路;每条虚电路支持特定得两个结点之间得数据传输。

ﻩ虚电路方式具有分组交换与线路交换两种方式得优点.6、多路复用:四组(频分、时分、码分、波分)多路复用得实质就是:将一个区域得多个用户信息通过多路复用器进行汇集、将汇集后得信息群通过一条物理线路传送到接收设备;接收设备通过多路复用器将信息群分离成各个单独得信息、再分发到多个用户。

ﻩ多路复用可以分为以下四种基本形式:频分多路复用(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FDM)波分多路复用(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ing,WDM)时分多路复用(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TDM)码分多路复用(C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 CDM)7、CSMA/CD得工作原理:总线网以太网得工作原理。

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工作原理四句话:先听后发、边听变法、冲突停止、延迟重发CSMA/CD得发送流程可以概括为:先听后发、边听边发、冲突停止、延迟重发.理解:(1)载波侦听过程:一个站要发送、首先需侦听总线、以确定介质上就是否存在其她站得发送信号。

如果介质就是空闲得、则可以发送.如果介质就是忙得、则等待一定间隔后重试。

介质得最大利用率取决于帧得长度与传播时间。

帧愈长或传播时间愈短、则介质利用率愈高。

(2)坚持退避算法ﻩ●不坚持CSMA :如果介质就是空闲得、则发送。

如果介质就是忙得、等待一段随机时间、重复第一步。

●1-坚持CSMA :如果介质就是空闲得、则发送.如果介质就是忙得、继续监听、直到介质空闲、立即发送.如果冲突发生、则等待一段随机时间、重复第一步。

ﻩ●P-坚持CSMA:如果介质就是空闲得、则以P得概率发送、而以(1-P)得概率延迟一个时间单位。

时间单位等于最大得传播延迟。

如果介质就是忙得、继续监听直到介质空闲、重复第一步。

如果发送被延迟一个时间单位、则重复第一步.8、虚拟局域网得组网方法:(1)用交换机端口号定义虚拟局域网:理解:缺点就是当用户从一个端口移动到另一个端口时、网络管理者必须对虚拟局域网成员进行重新配置。

(2)用MAC地址定义虚拟局域网:ﻩ理解:MAC地址就是与硬件相关得地址、所以用MAC地址定义得虚拟局域网允许结点移动到网络其它物理网段.由于它得MAC地址不变、所以该结点将自动保持原来得虚拟局域网成员得地位。

从这个角度来说、基于MAC地址定义得虚拟局域网可以瞧作就是基于用户得虚拟局域网。

ﻩ缺点就是要求所有得用户在初始阶段必须配置到至少一个虚拟局域网中、初始配置由人工完成、随后就可以自动跟踪用户。

但在大规模网络中、初始化时把上千个用户配置到某个虚拟局域网中显然就是很麻烦得。

(3)用网络层地址定义虚拟局域网:理解:优点就是它允许按照协议类型来组成虚拟局域网、这种方法有利于组成基于服务或应用得虚拟局域网。

同时、用户可以随意移动工作站而无需重新配置网络地址、这对于TCP/IP协议得用户就是特别有利得。

ﻩ与用MAC地址定义虚拟局域网或用端口地址定义虚拟局域网得方法相比、用网络层地址定义虚拟局域网方法得缺点就是性能较差。

检查网络层地址比检查MAC地址要花费更多得时间、因此用网络层地址定义虚拟局域网得速度会比较慢。

9、不同网络得互连:物理层:放大器……数据链路层:无端网桥网络层:路由器异构性就是指网络与通信协议、计算机与操作系统得差异性。

这种差异性主要表现在:①不同类型得网络如: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②使用不同类型通信协议得网络Ethernet、Token Ring、ATM等;③不同类型得计算机系统如:大型机、小型机、工作站与微型机;④使用不同类型操作系统得计算机.互联网络:利用网桥、路由器等互联设备将两个及两个以上得物理网络相互连接起来构成得系统。

在研究网络层及网络层协议得时候、面对得情况就是由多个由路由器互联起来得局域网、城域网与广域网构成得复杂结构.我们需要暂时“忽略"互联网络内部物理网络得差异性、隐藏各个物理网络实现得细节、将互联网络作为一个虚拟互联网络系统来瞧待。

10、网桥、路由器得基本概念:重点!网桥得基本工作原理:网桥在网络互联中起到数据接收、地址过滤与数据转发得作用、它用来实现多个网络系统之间得数据交换。

基本特征:①网桥在数据链路层上实现局域网互连;②网桥能够互连两个采用不同得数据链路层协议、不同传输介质与不同传输速率得网络;③网桥以接收、存储、地址过滤与转发得方式实现互连得网络之间得通信;④网桥需要互连得网络在数据链路层以上采用相同得协议;⑤网桥可以分隔两个网络之间得广播通信量、有利于改善互连网络得性能与安全性。

路由器得主要服务功能:(1)建立并维护路由表(2)提供网络间得分组转发功能11、动态路由协议RIP,OSPF:怎么形成怎么回事在网络系统运行时、系统将自动运行动态路由选择协议、建立路由表。

ﻩ当Internet结构变化时、动态路由选择协议就会自动更新所有路由器中得路由表。

动态路由选择协议主要有3种:ﻩ●路由选择信息协议RIP●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SPFﻩ●边界网关协议BGP、就是外部路由选择协议12、OSI、TCP/IP层次参考模型得基本概念:七层四层OSI参考模型:物理层、数据链路层与网络层就是网络支持层。

ﻩ会话层、表示层与应用层就是用户支持层。

传输层链接网络支持层与用户支持层。

物理层:协调在物理介质上传送比特流所需得各种功能.ﻩ数据链路层:负责将数据单元无差错地从一个站交付到下一个站.网络层:负责将包通过多条网络链路进行从源站到目得站得交付.传输层:负责将完整得报文从源端到目得端得传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