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校史馆分析[优质PPT]

合集下载

清华发展历史与传统文化

清华发展历史与传统文化

1949.8调出,合组 1952.7文理法学院与人员调出 1952.7部分人员调出 1952.7地质系调出,合组 1952.7部分人员调到
北 京 农 业 学 院 北 京 大 学
中 国 人 民 大 学 北 京 地 质 学 院 中 国 科 学 院
理 学 院
- - - - -
法 学 院
1952.7法律系、政治系、社会 系一部分调出,合组
– 学校从50年代中期开始建立核能及核技术、计 算机、微电子及电子工程、工程力学等学科专 业。为发展“两弹一星”培养了人才
文革十年(1966-1976)
• 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学校工作 受到严重损失。在“四人帮”的直接控制 下,广大知识分子受到严重迫害。但教师 们仍坚持教学,培养了一批学生。
2、新中国成立至文化大革命结束 (1949-1976)
• 清华园解放时,地下党做了大量工作, 动员绝大多数教授、副教授留下来。
• 梁思成教授为首的建筑系教师设计了 国徽;张奚若教授提出的国名建议, 得到采纳。
文革前十七年(1949-1966)
1950年6月,毛泽东应张奚若教授邀请题写 “清华大学”校名
北 京 矿 业 学 院
北 京 钢 铁 学 院
工 学 院
留下土 建、机 械、动 力、电 机等系
1952年7月 部分人员调至 北京大学工学院、燕京大学 机械系及化工组一部分
建 筑 系
土 木 工 程 系 水 利 工 程 系
清华大学
机 械 制 造 系
院系设置
动 力 机 械 系
电 机 工 程 系 无 线 电 工 程 系 石 油 工 程 系 北 京 石 油 学 院 1953.9调出, 合组
• 1860年(咸丰十年) ,英法联军火烧 圆明园,近春园也被毁于兵火,沦为 “荒岛”。清华园则幸存完好。 • 咸丰死后,又留给长子载濂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


科学馆
• 科学馆位于大礼堂西南,与同方部遥相对应,是清华早期四大建筑(大礼堂、图书馆、 科学馆、体育馆)之一。科学馆始建于1917年4月,落成于1919年9月。由公顺记 (Kung Sung Kee)承建,美国著名建筑师墨菲(H. K. Murphy) 设计。科学馆主体为三 层建筑,总面积约3550平方米,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结构先进,材料质地坚 固。立面分为三段,并点缀石柱,暗红砖墙,灰色坡顶,黄铜大门,青瓦钢窗,门额 上镌有铁铸的汉文"科学"和英文"SCIENCE BVILDING"(英文古体拼写),端庄古朴, 精雕的梁柱、恢宏的穹拱等欧式古典建筑的元素尽含其中。建馆之初,这里是学校理 科教学和实验的场所,从1926年物理系建系,特别是1929年清华理学院建院以后,直 到 1999年新理学大楼建成,科学馆一直被作为物理系馆。如今,完好如初的科学馆已 作为杨振宁和林家翘两教授回国工作后创建的两个研究中心(即高等研究中心)及周 培源应用数学研究中心的科研办公基地,仍然屹立在校园中心大草坪西侧。 科学馆是全国有志于科学报国的优秀青年心目中的圣殿。这儿保存下清华理科最 古老的记忆,也成为了后来清华理科辉煌的发源地。一大批中国现代科学家由科学馆 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单是成为国内外科学界精英和科学院院士的就不下六七十人, 在1999年国家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有9位是清华物理系的本科毕业生。从这 些闪光的名字中可以看到,科学馆不愧是中国现代科学的摇篮。
清华路
• 清华路是清华大学的两条主干道之一,笔直的大道从清华 西门一直延伸到学校的最东部,将校园分为南北两个部分。 贯穿学校东西方向的清华路连接着学校教师生活区、行政 办公区和教学区,连接着校园东西部,连接着清华几个不 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也连接着传统与现代。从西门 沿着清华路前行,沿途可见标志性建筑二校门,从二校门 可遥望大礼堂、日晷草坪和清华学堂,穿过清华路和学堂 路两条主干道交汇处,路左侧便是新清华学堂、音乐厅和 校史馆几个百年校庆标志性建筑,经过东主楼,就可到达 主楼广场。清华路两侧种植着银杏树和法国梧桐,校河从 南侧蜿蜒而过。秋日的清华路,金灿灿的银杏叶在路两旁 随风摇动,为清华园增添了一份秋日的浪漫。满地的落叶, 如同在路上铺了一条金黄色的毯子,漫步其中,更可感受 校园的美丽与宁静。每天早晨,很多在校园东区上课的清 华学子在朝阳中骑车前往系馆,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2019年整理清华发展历史及其传统文化简介 - 幻灯片1

2019年整理清华发展历史及其传统文化简介 - 幻灯片1

深愿及此时机,崇德修学,勉为真君子,
异日出膺大任,足以挽既倒之狂澜,作中
流之底柱,则民国幸甚矣。”
老校歌是1(92四4年)由校汪鸾训翔、先校生作歌词、,校为词风旨隽永,故用
文言发表: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岿然中央, 东西文化,荟萃一堂,大同爰跻,祖国以光。莘莘学子 来远方,莘莘学子来远方,春风化雨乐未央,行健不息 须自强,自强,自强!行健不息须自强!
• 有权授予博士学位学科、专业 252(128)
• 全国重点学科
37(49)
•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40(27)
• 校园面积(公顷)
405.5(405)
• 建筑面积(万平方米)
195.7(250)
• 实验室
180(171)
– 国家重点实验室 15(11 国筹1 教重14)
• 学校藏书(万册)
358(350)
• 8.开放式。游美、交流、引进。
• 9.爱国奉献“华北之大...”、两弹一星、“三个 台阶”-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 10.又红又专、双肩挑、政治辅导员。红色工程师 摇篮。
• 11.群贤毕至、名师荟萃、延聘名师、民主治校。 “大学者,...”。特聘长江学者计划,讲席教授。
• 12.发展快、永争第一。设施、奖学金、图书丰富。
(68.7-76.10)
4.招收工农兵学员
5.“反击反击右倾翻案风”
2.拨乱反正
“批林批孔”
(76-78)
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世界一流大学
(1978-)
提纲
二. 清 华 校 园 变 迁 图
提纲
三.校园内主要景点及建筑
• 西区 • 东区
(一)西区
1.清华园(工字厅、水木清华)

《清华校史大纲》课件

《清华校史大纲》课件

清华大学的师资力量和教学研究水平
师资力量
清华大学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其中包括多位中国科 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教师队伍中博士比例高,教学 和研究能力强。
教学研究水平
清华大学在教学和科研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学校注重 教学质量,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了大批优秀人 才。同时,清华的科研成果也具有国际影响力,为国家和人 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结词
抗战胜利后,清华大学回到北京复校, 并在改革开放后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VS
详细描述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清华大学回 到北京复校。在改革开放后,清华大学迎 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学校不断扩大规模, 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成为了中国最 顶尖的高等学府之一。同时,清华大学也 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为中国的国际形象和 国家竞争力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03
清华大学的校园文化和传统精神
清华大学的校园环境和文化氛围
清华大学的校园环境优美,绿树成荫,建筑风格独特,是典 型的中国园林式校园。这里的文化氛围浓厚,学术气息活跃 ,是培养人才的摇篮。
清华大学的文化氛围开放包容,注重创新和探索,鼓励学生 自由思考、勇于实践。这里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学子 ,他们互相学习、共同成长,形成了独特的清华学派。
清华大学的科研成果和学术贡献
科研成果
清华大学在科研方面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 包括多项国家级科技奖励。在基础研究方面 ,清华的科研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广 泛的影响;在应用研究方面,清华的科研成 果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 展。
学术贡献
清华大学的学术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 面:一是为国家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重 要的科技支撑;二是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为国内外学术界和产业界输送了大量高素质 人才;三是推动了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 为全球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清华大学校园规划及城市设计方案校园区域设计ppt

清华大学校园规划及城市设计方案校园区域设计ppt
真诚感谢
调查问卷帮助我们给后面的设计 定下了基调
校园环境调查问卷统计
题号 问题
选项
印象篇 1
①二校门
②大礼堂
你认为可作为清华的标志性建筑 ③主楼

④清华学堂
⑤理学院
⑥图书馆区
统计 比率 备注 31
现 1 2
1
13 2 老校区依然是同学们心

8 里的中心 1 5
1调 研
2
请简要描述对清华校园的总体印 象
南北主干道 校
往 西
不仅是交通节点 同时也是校园分区的节点 是学校人文历史与现代生活的交点
的 人文历史性
的 科研发展性


——



东西主干道主要——游览轴线

有机动车

主要服务对象——居住区内的教职员工家属 学校西南战略
大 科
具有历史性 串连着清华大学的发展史
发展趋势



往南——日益繁荣的商业区

节 点 设 计
景观分析
具 体 方 案




二校门广场 以景观为主
游客休息区 学生活动区 大讲堂广场

解决交通问题
以景观为主 轻松活泼
庄严 民主 学术
注重于老建筑的关系 休闲
广场序列——二校门前广场——旅客休息区(含校史展览馆)——学生活动广场
——大讲堂广场——主楼前广场——美术学院广场
广场尺度——西 东
校园历史气氛,校园绿 化,尺度问题,交通问 绿 题

交通篇 3
①15分钟以内
估算一下,平时每天骑车花在路 ②15分到半小时

清华大学图书馆历史沿革(3)

清华大学图书馆历史沿革(3)

清华大学图书馆历史沿革(3)历史沿革编辑1911年建立清华学堂。

1912年清华学堂改建为清华学校,正式建立了小规模的图书室,称清华学校图书室。

1919年3月图书室独立馆舍(现老馆东部)落成,建筑面积2114平方米,迁入新馆舍的同时,更名为清华学校图书馆。

1928年学校改为国立清华大学后,图书经费骤增,馆藏逐年大量增加,馆舍不敷使用,乃于1930年3月开工扩建馆舍(即今老馆之中部和西部),于1931年11月竣工,馆舍面积增至7700平方米,可容书30万册,阅览座位700余席。

大学成立后,建立了图书馆委员会作为学校的常设委员会之一。

同时,各院、系也大都建立了自己的图书室。

1935年10月至1936年9月,著名文学家朱自清教授任图书馆委员会主席兼代图书馆主任。

至抗战前夕,馆藏书刊已极为丰富,计36万余册。

1937年"七、七"事变后,学校被迫南迁。

1938年4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在昆明建立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清华图书馆运抵昆明书刊23000余册。

在运抵过程中,暂存重庆北碚的1万余册图书遭日军轰炸,损失惨重,仅烬余3千余册。

抗日战争胜利后,清华大学迁回北京清华园。

1946年复校时,图书馆已面目全非。

抗战期间,日军以图书馆为外科病房,书库为手术室及药库。

这期间馆藏损失达17万5千余册。

到解放前夕,馆藏仅有41万余册。

1948年12月15日,随着清华大学的解放,图书馆重新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1952年国家教育体制改革,清华大学由一所综合性大学调整为工科大学,所有文、理科及一部分工程技术院、系被调整到其他院校,相关图书资料也被调拨出去,至1958年共向外校调拨图书18万余册。

但所幸的是馆藏的30万册珍贵古籍善本及甲骨文、青铜器等一批珍贵文物,在时任校长的蒋南翔指示下被保留了下来。

为适应院系调整后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工程大学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图书馆对馆藏结构进行调整和改造,重点采集工科类图书。

清华大学校园布局分析

清华大学校园布局分析

清华大学校园布局分析报告目录一、清华大学简介 (3)(1)初期发展 (3)(2)实力 (3)二、校园环境 (4)校园占地六千余亩,以南北主干道为线分为东区、西区。

西区校园为老校区,以美式的校园布局和众多西洋风格的砖石结构历史建筑为特色,大礼堂为其中心景观,图书馆、科学馆、清华学堂、西体育馆及新建的理学院、新图书馆等建筑分布其间,而原“工字厅”、“古月堂”、“水木清华”等古建筑,以及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描述的“近春园荒岛——荷塘”等,则展示了中国传统的皇家园林风格。

东区校园50年代则以兴建的苏式主楼为主体,90年代开始主楼前后新建了各院系系馆及综合体育馆、游泳馆、紫荆公寓等现代风格的建筑物,雄伟大气,而又安静舒适。

(4)三、清华大学校园布局 (4)1.清华大学位置 (4)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30号 (4)2.清华大学简明地图 (5)3.场馆 (5)4.清华建筑 (6)(1)早期建筑 (6)(2)现代建筑 (8)5.布局分析 (8)(1)建筑规划 (8)(2)校园布局分析 (8)(3)校园各建筑布局分析 (9)四、总结 (11)一、清华大学简介清华大学(英文名:Tsinghua University),地处北京西北郊繁盛的园林区,是在几处清代皇家园林的遗址上发展而成的。

清华大学占地面积6000余亩,位于皇家园林清华园,清朝康熙年称熙春园。

雍正、乾隆、咸丰先后居住于此,咸丰年间熙春园改名为清华园。

清华大学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学,2010年《福布斯》评出14所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学,清华是亚洲唯一上榜的大学。

(1)初期发展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曾是由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

1912年,清华学堂更名为清华学校。

1925年设立大学部,开始招收四年制大学生。

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并于1929年秋开办研究院。

清华大学的初期发展,虽然渗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但学校十分重视研究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瑰宝。

大学校史馆研究以清华大学校史馆为例

大学校史馆研究以清华大学校史馆为例

基础课程为例,探讨如何在校史馆的平台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一、校史馆与思想政治教育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结 合
校史馆是学校历史文化的展示平台,也是学校传承文化、弘扬精神的重要场所。 将校史馆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能够充分发挥校史馆的资源优势,为思想政 治教育提供丰富的素材和实例。同时,校史馆的实物、图片和文字资料,能够 让学生更加直观
校史馆是记录学校历史、展示学校文化、传承学校精神的重要场所。它不仅可 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母校的发展历程,更可以激发我们的荣誉感和归属感。 我们相信,通过共建校史馆,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热爱我们的母校,从而为 母校的发展贡献力量。
作为校友,我们有着共同的情感纽带和回忆,这些回忆和故事正是校史馆中最 珍贵的财富。我们希望每一位校友都能够参与到这项倡议中来,贡献自己的力 量和智慧,为校史馆的建设添砖加瓦。
四、结论
基于校史馆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模式是一种创新的教育方式。通过将校史馆与 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可以充分发挥校史馆的资源优势,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 丰富的素材和实例。通过实物展示与讲解、互动体验和课程植入等方式,可以 让学生更加深入地
了解学校的历史和文化、课程的内容和意义,增强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 感。以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课程的内容 和意义,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对课程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因此,基于校史馆的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模式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2)教育与启示:校史馆也是进行爱校教育的重要场所。通过参观校史馆, 可以激发学生对学校的热爱之情,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3)学术研究与交流:校史馆还为学者提供了一个进行学术研究、文化交流 的平台。通过对学校历史的深入研究,可以挖掘出更多的学术价值和人文价值。

《清华校史大纲》课件

《清华校史大纲》课件

留学生教育:招收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 国际化办学:与国际知名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开展联合培养项目 国际化师资:引进国际知名学者和专家,提升师资力量 国际化课程:开设国际化课程,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和竞争力
国际排名:清 华大学在全球 大学排名中名
列前茅
国际合作:清 华大学与全球 众多知名大学 建立了合作关
PART THREE
学制:本科四年,硕士两年,博士三年 课程设置:分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实践教育三个阶段 通识教育:包括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基础课程 专业教育:包括专业课程、实验课程、实践课程等 实践教育:包括实习、实践、科研等环节 学分制:学生需要完成一定的学分才能毕业
学科设置:涵盖文、理、工、医、管理等多个学科 课程类型: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实验课、实践课等 课程内容:注重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的融合,强调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课程评价: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结合
课程设置多元化:涵盖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等多个领域 注重实践教学: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国际化程度高:与国际知名大学合作,开设国际课程,提供国际交流机会 创新教育: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
课程设置:涵盖多个学科领域,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 教学质量:教师队伍强大,教学水平高,注重实践与创新
社会服务:积 极参与社会公 益活动,服务
社会
国际交流:加 强国际交流与 合作,提升国
际影响力
校友会:由清华大学校友组成,旨在加强校友之间的联系和合作,促进校友事业发展
基金会:由清华大学校友、企业、社会团体等捐赠设立,旨在支持清华大学的教学、科研和社 会服务
校友会和基金会的作用:为清华大学的发展提供资金、人才和技术支持,推动清华大学成为世 界一流大学

清华PPT模板

清华PPT模板

演讲主题及背景
主题
明确演讲的主题和核心观点,突出重 点和亮点。
演讲目的
阐明演讲的目的和意义,激发听众的 共鸣和反响。
背景
介绍演讲主题的相关背景和信息,帮 助听众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演讲内容。
02
清华大学简介
历史沿革与发展现状
创立背景
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始建于 1911年,是中国政府设立的留美
预备学校。
合作办学项目
02
与国际知名大学合作举办合作办学项目,引进优质教育资源,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师资培训项目
03
选派教师赴国际合作伙伴进行访学和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
养和国际视野。
师生出国境交流情况
1 2
教师出国境交流 鼓励教师出国境参加学术会议、合作研究和访学 活动,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学生出国境交流
优势领域
重点阐述清华大学在国内乃至国际 上的领先领域和优势学科,如计算 机科学与技术、物理学、化学等。
科研成果及影响力评估
科研成果
列举近年来清华大学在科研方面取得 的重要成果,包括发表的论文、获得 的专利、承担的科研项目等。
影响力评估
对清华大学的科研成果进行影响力评估, 如论文引用率、专利转化率、项目社会 经济效益等。
师资队伍建设及培训情况
构建高水平师资队伍,引进优秀人才
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 学改革和科研创新
加强教师培训和学术交流,提高教师 教学水平
推行导师制,发挥优秀教师的传帮带 作用
04
科学研究与成果转

科研方向及优势领域
科研方向
介绍清华大学在各个领域内的主要 研究方向,如人工智能、新材料、 生物医学等。

清华调研

清华调研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科学馆
科学馆位于大礼堂西南,与同方部遥相对应,是清华早期四大建筑之一, 建于1917年4月至1919年9月,设计者墨菲建筑师。
科学馆主体为三层建筑,总面积约3550平方米,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结构先进,材料质 地坚固。立面分为三段,幵点缀石柱,暗红砖墙,灰色坡顶,黄铜大门,青瓦钢窗,门额上镌有 铁铸的汉文“科学”和英文“SCIENCEBVILDING”(英文古体拼写),端庄古朴,精雕的梁柱、恢 宏的穹拱等欧式古典建筑的元素尽含其中。科学馆和大礼堂、图书馆等组成了清华早期校园的主 要建筑群,为校园中心区建设奠定了欧式的建筑风格,同时为学校发展成为大学奠定了物质基础。
谢谢
新馆设计充分遵循“尊重历史,尊重环境”的原则,在体现时代精神和 建筑个性的同时,努力使建筑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相互呼应、浑然一 体,在空间、尺度、色彩和风格上保持了清华园原有的建筑特色,红砖 墙、坡瓦顶、拱门窗,精雕细刻,朴实无华,富于历史的延续性,但又 不拘于原有建筑形式而透出一派时代气息。
综合体育馆
1、地板抬高方案 1924年,清华学校委派自然科学部教师海宴士等三人研讨解决大礼堂声学问题。作为 一名清华学校高等科的数学教师,海宴士通过一般性观察和经验性分析,认为礼堂内 部四壁直角太尖,致使声音不易传达,由此初步提出应对方案:或“将橡皮地板提高, 钝其角度”;或“用布幕挂礼堂天花板作圆形,则角度可以加多”。海宴士等人得出 的仅是极粗略的方案,并没能切中建筑声学问题的实质。 2、首次运用建筑声学理论提出解决方法 1926年,叶企孙教授领导创建之初的物理学系同仁以及实验辅助人员组成研究小组, 对国外建筑声学的最新进展进行全面学习,掌握了通常情况下塞宾公式的意义,初步 认识到大空间结构、发声特点、声场分布、温度等因素对混响时间的影响。同时,叶 企孙小组创造性的研究了塞宾公式未考虑在内的室内温度变化对混响时间的影响,并 完成了着中国衣服者吸音能力的测定,为当时中国建筑声学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参数。 叶企孙小组运用新的建筑声学理论,分析出导致大礼堂听音困难的原因:拱顶造型的 空间体型缺陷、石灰砖材质的内墙吸音材料过少直接造成混响时间过长。提出清华大 礼堂最适宜的混响时间为1.75秒,并计算得出还需补充吸音能力470平方米(开的 窗),圆拱顶、四弧面、四墙壁为铺设吸声材料的主要位置的结论。 应该说,叶企孙小组已从理论上准确的找出了清华大礼堂存在声学问题的原因,并提 出了解决建筑声学问题的方法。虽然叶企孙小组提出的解决方法未能实施,但他们的 理论研究,使建筑声学研究和实践由清华大学进入了更广泛的科学共同体视野,为中 国近代建筑声学的起步奠定了基础。

清华大学校史讲义

清华大学校史讲义

3、西南联大时期(1938-1946年)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 7月29日,北平沦陷; 9月12日,日军侵入清华,成为日军兵 营和伤兵医院,新南院(新林院)宿 舍竟变成日军随军妓院。 北平沦陷后,清华南迁,与北大、南 开合组临时大学(长沙) ,1938 年 2 月 西迁昆明,同年 5 月 4 日“国立西南联 合大学”在昆明正式成立。
4、复员时期(1946.5-1948.12) 1945 年 8 月抗日胜利, 1946 年 5 月, 西南联大结束,三校分批北上,按原 校复员。 8 月 -10 月,清华师生全部回 到清华园。 经调整,学校设立文、理、法、工、 农 5 个学院 26 个系,学生达 2300 人。 中共地下组织十分活跃,开展反对国 民党腐败统治的斗争,被称为“小解 放区”。 1948年12月15日清华园获得解放。
荷塘月色,水木清华;
清芳挺秀,华夏增辉。
济济师群,佼佼学子;
科技重镇,英才摇篮。
优良传统,代代相传;
建校百年,世界一流。
谢谢!
其中美国分得3200多万两白银,占
3.2%,合2400多万美元。后美承认 “实属过多”,同意“退还”部分 “庚款”。 1908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退款协议, 将1078.529612万美元,从19091940年逐年按月地“退还”中国, 办一所留美预备学校。这是清华大学 的“史前期”。
美国“退款”办学的目的,
1970-1976年,清华大学招收了六届工农兵学员,共 16995人。
自清华建校至今,共计培养了约10万余名本科生学历的毕 业生。
③ 1977-至今,改革开放新的历 史时期。
今天,清华大学正在逐步建成为
当代中国一所著名的设有理、工、 文、法、管理、艺术和医学等学 科的综合性大学。以”综合性、 高素质、研究型、开放式“的姿 态跨入新世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