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PPT课件
合集下载
建筑智能化系统介绍PPT课件
![建筑智能化系统介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b3ee53c998fcc22bcd10df7.png)
智能化集成系统分为6个大系统: ★信息设施系统(IIS) ★信息化应用系统(ITSI) ★建筑设备管理系统(BMS) ★公共安全系统(PSS) ★机房工程(EEEP) ★建筑环境 每个系统中有包括若干个子系统;目前大部分的系统均 为网络化和IP网络化架构。
建筑智能化的现状
建筑智能化技术普及各个行业,由传统的“弱电”发展到“综合专业集 成系统”。
建筑智能化起源
1984年美国联合科技的UTBS公司在康涅狄格(Connecticut Stste)州哈伏特(Hartford)市将一座金融大厦进行改造并取 名City Place(都市大厦),主要是增添了计算机设备、数据通 信线路、程控交换机等,使住户可以得到通信、文字处理、电 子函件、情报资料检索、行情查询等服务。同时,对大楼的所 有空调、给排水、供配电设备、防火、保安设备由计算机进行 控制,实现综合自动化、信息化,使大楼的用户获得了经济舒 适、高效安全的环境,使大厦功能发生质的飞跃,从而诞生了 世界上第一座智能化楼宇。自此以后,世界上楼宇智能化建设 走上了高速发展轨道。
智能建筑技术是构建绿色建筑和数字化城市的核心技术之一。
建筑智能化的发展
由于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及应用技术的发展,弱电智能化将朝着数 字化、互联网化、物联网、绿色节能的方向发展。
数字化和互联网技术已经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如家里的电视机、照 相机、摄像机、电脑、电话及网络。由于技术的普及,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数字化 和网络化的的发展相对来说也比较成熟。尽管还有需进一步完善的地方,例如真 正实现弱电系统的网络集成和管理集成,及真正实现弱电不同系统之间,以及不 同设备品牌之间的兼容。目前业界对弱电系统的数字化和互联网化还是比较熟悉 而且设计和真正实施的工程案例比较多。
建筑智能化的现状
建筑智能化技术普及各个行业,由传统的“弱电”发展到“综合专业集 成系统”。
建筑智能化起源
1984年美国联合科技的UTBS公司在康涅狄格(Connecticut Stste)州哈伏特(Hartford)市将一座金融大厦进行改造并取 名City Place(都市大厦),主要是增添了计算机设备、数据通 信线路、程控交换机等,使住户可以得到通信、文字处理、电 子函件、情报资料检索、行情查询等服务。同时,对大楼的所 有空调、给排水、供配电设备、防火、保安设备由计算机进行 控制,实现综合自动化、信息化,使大楼的用户获得了经济舒 适、高效安全的环境,使大厦功能发生质的飞跃,从而诞生了 世界上第一座智能化楼宇。自此以后,世界上楼宇智能化建设 走上了高速发展轨道。
智能建筑技术是构建绿色建筑和数字化城市的核心技术之一。
建筑智能化的发展
由于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及应用技术的发展,弱电智能化将朝着数 字化、互联网化、物联网、绿色节能的方向发展。
数字化和互联网技术已经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如家里的电视机、照 相机、摄像机、电脑、电话及网络。由于技术的普及,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数字化 和网络化的的发展相对来说也比较成熟。尽管还有需进一步完善的地方,例如真 正实现弱电系统的网络集成和管理集成,及真正实现弱电不同系统之间,以及不 同设备品牌之间的兼容。目前业界对弱电系统的数字化和互联网化还是比较熟悉 而且设计和真正实施的工程案例比较多。
智能建造培训讲座PPT课件
![智能建造培训讲座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e5bdc9b8bd63186bcebbcf8.png)
智能建造
——物联网技术在工程
建造中的应用与展望
内容提纲
1 物联网技术介绍 2 基于物联网技术施工自动定位与跟踪技术 3 物联网技术在施工进度监控管理中的应用 4 物联网技术在施工项目控制挣值分析方法的应用 5 物联网技术在施工安全监控管理中的应用 6 基于BIM核心的物联网技术应用发展
2
3
物联网概念的发展
实现对工程建造过程中的智能化管控物联网技术介绍物联网技术介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施工自动定位与跟踪技术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施工自动定位与跟踪技术物联网技术在施工进度监控管理中的应用物联网技术在施工进度监控管理中的应用物联网技术在施工安全监控管理中的应用物联网技术在施工安全监控管理中的应用基于基于bimbim核心的物联网技术应用发展核心的物联网技术应用发展物联网技术在施工项目控制挣值分析方法的应用物联网技术在施工项目控制挣值分析方法的应用施工阶段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生产过程施工阶段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生产过程参与单位众多参与单位众多生产要素参与管理要素众多生产要素参与管理要素众多露天工作易受多种因素与周围环境影响露天工作易受多种因素与周围环境影响基于经验规划和执行项目工作基于经验规划和执行项目工作采用人工搜集数据信息并监控管理采用人工搜集数据信息并监控管理项目管理工作纷繁交错管理人员不堪其苦项目管理工作纷繁交错管理人员不堪其苦16将自动化定位跟踪技术引入施工监控管理领域并且针对多种不同自动化定位跟踪技术的属性特点和不同领域的需求为决策者的技术选择提供决策支持也为施工项目的参与者提供科学的监控管理方法
消防
联动、消防栓、定位、调度
军事 煤炭
侦查、监控、定位、评估
电力林业 水务 金融
大棚、土壤、灌溉、环境、跟踪
通风、瓦斯、救灾定位
抄表、监控、节能
——物联网技术在工程
建造中的应用与展望
内容提纲
1 物联网技术介绍 2 基于物联网技术施工自动定位与跟踪技术 3 物联网技术在施工进度监控管理中的应用 4 物联网技术在施工项目控制挣值分析方法的应用 5 物联网技术在施工安全监控管理中的应用 6 基于BIM核心的物联网技术应用发展
2
3
物联网概念的发展
实现对工程建造过程中的智能化管控物联网技术介绍物联网技术介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施工自动定位与跟踪技术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施工自动定位与跟踪技术物联网技术在施工进度监控管理中的应用物联网技术在施工进度监控管理中的应用物联网技术在施工安全监控管理中的应用物联网技术在施工安全监控管理中的应用基于基于bimbim核心的物联网技术应用发展核心的物联网技术应用发展物联网技术在施工项目控制挣值分析方法的应用物联网技术在施工项目控制挣值分析方法的应用施工阶段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生产过程施工阶段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生产过程参与单位众多参与单位众多生产要素参与管理要素众多生产要素参与管理要素众多露天工作易受多种因素与周围环境影响露天工作易受多种因素与周围环境影响基于经验规划和执行项目工作基于经验规划和执行项目工作采用人工搜集数据信息并监控管理采用人工搜集数据信息并监控管理项目管理工作纷繁交错管理人员不堪其苦项目管理工作纷繁交错管理人员不堪其苦16将自动化定位跟踪技术引入施工监控管理领域并且针对多种不同自动化定位跟踪技术的属性特点和不同领域的需求为决策者的技术选择提供决策支持也为施工项目的参与者提供科学的监控管理方法
消防
联动、消防栓、定位、调度
军事 煤炭
侦查、监控、定位、评估
电力林业 水务 金融
大棚、土壤、灌溉、环境、跟踪
通风、瓦斯、救灾定位
抄表、监控、节能
智能建筑技术PPT课件
![智能建筑技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f8f3e98e518964bce847c47.png)
9.3.1太阳能集热系统
太阳能集热器主要分为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和真空管型太 阳能集热器两种。
平板型太阳集热器的工作原理为:阳光透光盖板照射在表明涂 有高太阳能吸收率涂层的吸热板上,吸热板吸收太阳辐射后温 度升高,将热量传递给集热器内的工质,使工质温度升高。
真空管型太阳集热器的工作原理为:太阳能通过外玻璃管照射 到内管表面吸热体上转换为热能,然后加热内玻璃管内的传热 流体,由于夹层之间被抽成真空,有效降低了向周围环境的热 损失,使集热器效率提高;其产品质量与选用的玻璃管材料、 真空性能和选择性吸收膜有重要关系。
在过度季节用自然通风代替空调,是建筑节能的重要措施。 通过合理开关门窗,充分利用自然通风。
在中空玻璃幕墙结构建筑的顶部设置动力烟囱,或设计建
筑物无动力通风系统,合理组织建筑物内的气流等技术措
施,也已在试用中取得了成功经验。实现这些对象的控制
和调节,都是现代智能建筑的主要课题。
CHENLI
7
9.3太阳能光热利用
9
地源热泵系统方案系统设计前,应该根据工程勘察结果, 评估系统实施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地源热泵系统施工时,严禁损坏即有地下管线和构筑物。
地源热泵系统地埋管换热器安装完成后,应该在埋管区 域作出标志或标明管线的定位带,并应采用两个现场的 永久目标进行定位。
地源热泵系统地埋管换热系统施工前应具备埋管区域的 工程勘察资料、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并完成施工组织 设计。
用于建筑的可再生能源,可以分为五个部分:
太阳能的光电利用,主要包括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和太 阳能光伏照明系统。
通过控制围护结构遮阳等部件,充分利用太阳能,同时 减少太阳辐射对建筑物环境的影响,实现节能。建筑设 计中充分利用天然光采光和自然通风。
建筑智能化介绍PPT课件
![建筑智能化介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7b65f2e4a7302768e993960.png)
建筑智能化介 绍
目录
List
• 什么叫建筑智能化?包括哪些系统? • 建筑智能化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
• 安防行业的发展历程
• 智能化行业上、中、下游产业链. • 监控品牌格局.
2
建筑智能化 Intelligentization
什么是建筑智化? 包括哪些系统?
建筑智能化是 以建筑为平台, 兼备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及通信 网络系统、服务、管理的最优化组 合,向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 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
6
建筑智能化 Intelligentization
安防行业的发展趋势
1:从技术的角度: 行业化、高清化、智能化
2:从市场的角度 政府积极推动 国际反恐形势、国内城镇化与快速城市建设、部分应用领域安全事故 频发等,促使政府大力推动 “应急体系”、“平安社会”、“平安城 市”、“3111”工程等重大项目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公安及社会各方面 对安防产品需求的升温。
12
This is
Intelligentiz ation
I
13
谢谢
THE END
14
5
建筑智能化 Intelligentization
安防行业(监控行业)的发展历程
• 第一代监控系统叫CCTV,即闭路电视监控系统,设备主要构成是模拟 摄像机、画面分割器、视频线缆、矩阵、键盘及录像设备VCR。 • 第二代监控系统是以DVR产品为核心的视频传输、存储技术。DVR采 用数字化视频图像处理方式,视频存储在硬盘上,可以利用网络进行 远程管理,其主要应用还是配合矩阵实现数字化图像存储,亦称为模 数混合结构。 • 第三代为IP摄像机、编码器及NVR的全IP数字视频时代,摄像机的视 频图像就近转化成数字信号上传到网络);大容量存储设备取代DVR 内部有限的硬盘容量;智能视频分析功能内置到IP摄像机或编码器中;
目录
List
• 什么叫建筑智能化?包括哪些系统? • 建筑智能化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
• 安防行业的发展历程
• 智能化行业上、中、下游产业链. • 监控品牌格局.
2
建筑智能化 Intelligentization
什么是建筑智化? 包括哪些系统?
建筑智能化是 以建筑为平台, 兼备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及通信 网络系统、服务、管理的最优化组 合,向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 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
6
建筑智能化 Intelligentization
安防行业的发展趋势
1:从技术的角度: 行业化、高清化、智能化
2:从市场的角度 政府积极推动 国际反恐形势、国内城镇化与快速城市建设、部分应用领域安全事故 频发等,促使政府大力推动 “应急体系”、“平安社会”、“平安城 市”、“3111”工程等重大项目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公安及社会各方面 对安防产品需求的升温。
12
This is
Intelligentiz ation
I
13
谢谢
THE END
14
5
建筑智能化 Intelligentization
安防行业(监控行业)的发展历程
• 第一代监控系统叫CCTV,即闭路电视监控系统,设备主要构成是模拟 摄像机、画面分割器、视频线缆、矩阵、键盘及录像设备VCR。 • 第二代监控系统是以DVR产品为核心的视频传输、存储技术。DVR采 用数字化视频图像处理方式,视频存储在硬盘上,可以利用网络进行 远程管理,其主要应用还是配合矩阵实现数字化图像存储,亦称为模 数混合结构。 • 第三代为IP摄像机、编码器及NVR的全IP数字视频时代,摄像机的视 频图像就近转化成数字信号上传到网络);大容量存储设备取代DVR 内部有限的硬盘容量;智能视频分析功能内置到IP摄像机或编码器中;
建筑智能化PPT课件
![建筑智能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2241e0b195f312b3069a513.png)
光纤配架
网络配架
光纤
网线பைடு நூலகம்
Switch
语音配架 各个楼层机柜
6类网线 6类网线
网线 电话线
程控交换系统概述
电话交换机是一种特殊用途的用户交换机,它有若干电话机共用外线,适用于机关、团 体、中小企业等单位,也可以用于住宅和秘书电话。集团电话交换机不需要专职的话务员和 维护人员,每部都可以通过指示灯了解整个系统的工作情况。当外线呼入时,可由任意一部 话机应答,并可以转给所需的被叫。
有线电视系统概述
有线电视系统主要由信号源、前端、干线传输和用户分配网络组成。信号源接收设备向前端提供系 统欲传输的各种信号。它一般包括开路电视接收信号、调频广播、地面卫星、微波以及有线电视台自 办节目等信号。系统的前端部分的主要任务是将信号源送来的各种信号进行滤波、变频、放大、调制、 混合等,使其适用于在干线传输系统中进行传输。系统的干线传输部分将系统前端部分所提供的电视 信号通过传输媒体不失真地传输给分配系统。其传输方式主要有光纤、微波和同轴电缆三种。
保安监控及防盗报警系统概述图
安防风险等级分级
入口门厅、电梯厅、楼梯 口及前室、消防及安保控 制中心
领导办公室、消防及安保 控制中心、室外门卫室、 财务
主要出入口、走道电梯厅、 电梯轿厢、停车场区域等
全方位防范 报警探测器 报警按钮 视频摄像机
人防与技防相结合
视频监控为主, 防盗报警为辅
保安监控及防盗报警系统主要设备
1. 企业安装直线电话
无线对讲系统
计算机网络系统
防入侵检测
各 楼 层 交 换 机
防入侵检测
流量监控中心 防火墙
Email Server
WEB Server
智慧建造PPT
![智慧建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19ed3a0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d6.png)
支持智慧建造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 政府应完善智慧建造相关法规,
• 政府应推动智慧建造技术标准的
为智慧建造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制定,促进技术的普及与发展
05
智慧建造在城市规划与建筑设
计中的应用
智慧建造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前
景
01
智慧城市
• 智慧建造技术将助力智慧城市的建设,
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
• 智慧建造技术将推动城市的绿色发展,
才
• 智慧建造人才培养体系不完
• 企业已经开始关注智慧建造
善,难以提高人才质量
人才的培养,提供培训和发展
机会
智慧建造人才培养的教育体系构建与优化
教育体系构建
教育体系优化
• 高校应设立智慧建造相关专业,培养
• 高校应完善智慧建造课程体系,涵盖
具备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智慧建造人
智慧建造技术和管理知识
才
02
创新能力
• 智慧建造人才需要具备创新思维,能够
在智慧建造领域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 智慧建造人才需要具备团队协作能力,
能够与团队成员共同完成智慧建造项目
智慧建造人才培养的现状与问题
培养现状
存在问题
• 部分高校已经开设了智慧建
• 智慧建造人才供应量不足,
造相关专业,培养智慧建造人
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 满足了市场对建筑项目高效、环保、安
全的需求
• 提高了建筑项目的市场竞争力,赢得了
市场份额
智慧建造案例的启示与借鉴
技术研发与创新
• 企业应加大对智慧建造技术的研发投入,
提高技术水平
• 政府应加大对智慧建造技术的政策支持
力度,推动技术发展与应用
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ppt课件
![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4e1bacc4431b90d6d85c7dd.png)
6
1. 通信网络系统(CNS)集成
(1) CNS集成系统一般是各子系统逐步建成后,才完 善系统集成功能。
(2) 每个通信子系统都必须提供标准的接口与符合国 际标准的通信协议,实现与BMS、INS的集成。
(3) 接收并提供IBMS集成所必须的各种信息。
7
2. 信息网络系统(INS)集成
(1) INS集成系统应根据用户需求与经济条件,逐步建 成与完善,首先应解决事务型办公自动化和物业管 理自动化系统。
12
(3) 各子系统与建筑集成管理系统IBMS之间可有不同 的通信、连接。
①子系统具有独立监控功能,并将运行数据送到IBMS, 按照IBMS的指令改变运行状态或运行方式,实现 优化控制、管理。
②子系统具有完全独立的监控功能。由于规范或职责 的原因,不宜接受IBMS系统的统一控制,例如, 视频监控(CCTV)子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 子系统。
(2) 信息网络一般由两大部分组成: ① 本地信息网络,一般是高速主干网,主干以光纤为
主,连接建筑物内其他各资源子网和计算机主机。
② 建筑物外部的信息网络一般包括接入网以及通过接 入网与本地信息网络联接。即局域网之间以及局域 网与广域网之间的互连。
8
(3) INS应具备与BMS及CNS联网与集成的功能,既 可实现近期工程集成的需求,又具备发展到IBMS 的潜力。
11
4. 建筑集成管理系统(IBMS)
(1) 应根据用户使用和管理需求,把用户软、硬件平 台、网络平台、数据平台等组成一个完整协调的 集成系统,实现优化控制和管理,创造节能、高 效、舒适、安全的环境。
(2) IBMS应具备与BMS(SAS、BAS、FAS)、CNS、 INS联网通信的能力,实现各系统之间语言、数据、 图像的资源共享。
1. 通信网络系统(CNS)集成
(1) CNS集成系统一般是各子系统逐步建成后,才完 善系统集成功能。
(2) 每个通信子系统都必须提供标准的接口与符合国 际标准的通信协议,实现与BMS、INS的集成。
(3) 接收并提供IBMS集成所必须的各种信息。
7
2. 信息网络系统(INS)集成
(1) INS集成系统应根据用户需求与经济条件,逐步建 成与完善,首先应解决事务型办公自动化和物业管 理自动化系统。
12
(3) 各子系统与建筑集成管理系统IBMS之间可有不同 的通信、连接。
①子系统具有独立监控功能,并将运行数据送到IBMS, 按照IBMS的指令改变运行状态或运行方式,实现 优化控制、管理。
②子系统具有完全独立的监控功能。由于规范或职责 的原因,不宜接受IBMS系统的统一控制,例如, 视频监控(CCTV)子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 子系统。
(2) 信息网络一般由两大部分组成: ① 本地信息网络,一般是高速主干网,主干以光纤为
主,连接建筑物内其他各资源子网和计算机主机。
② 建筑物外部的信息网络一般包括接入网以及通过接 入网与本地信息网络联接。即局域网之间以及局域 网与广域网之间的互连。
8
(3) INS应具备与BMS及CNS联网与集成的功能,既 可实现近期工程集成的需求,又具备发展到IBMS 的潜力。
11
4. 建筑集成管理系统(IBMS)
(1) 应根据用户使用和管理需求,把用户软、硬件平 台、网络平台、数据平台等组成一个完整协调的 集成系统,实现优化控制和管理,创造节能、高 效、舒适、安全的环境。
(2) IBMS应具备与BMS(SAS、BAS、FAS)、CNS、 INS联网通信的能力,实现各系统之间语言、数据、 图像的资源共享。
智能建筑PPT
![智能建筑PPT](https://img.taocdn.com/s3/m/8a0333dc08a1284ac85043f5.png)
智能建筑的发展
2008奥运体育场馆更是当今世界智能建筑的杰出代表, 它由通讯系统、体育竞赛管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建筑 设备监控管理系统及节能系统等几大部分组成。它的智 能化系统是以先进的控制策略为指导,分为纵向集成、 横向集成、总体集成三种模式的体育场馆整体数字化技 术解决方案。a.纵向集成:在传统BA、FA、SA的集成基 础上进行管理平台的集成控制实现各子系统的具休功能。 b.横向集成:体育场馆中各子系统形成联动集成主要体 现各子系统的联动和优化组合。c.总体集成:将各集成 平台与体育竞赛管理系统进行总体集成形成统一的体育 场馆智能化系统。
智能建筑的前景
第三、开放式的智能化建筑 智能建筑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系统,开放式系统的智 能大厦能够不断吸收新的技术,更新旧的设备,从而使 整个智能化系统设施运行得更好。 第四、智能建筑的个性化 个性化设计就是坚持以大系统、动态运行的角度进行建 筑对象和使用对象的系统分析,针对特定建筑的具体需 求,根据系统运行状态,深入细节的设计。以大系统的 角度进行个性化设计就是贴近环境的差异性,贴近用户 能力差异性,贴近应用的差异性,还要贴近管理差异性, 对不同管理模式采取不同设计,细化到对同一幢建筑里 不同功能区域的差异性。
智能建筑的定义
4C技术仅仅是智能建筑的结构化和系统 化。智能建筑应当是:“通过对建筑物的 4个基本要素,即结构、系统、服务和管 理,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最优化 设计,提供一个投资合理又拥有高效、便 利、安全的环境空间。智能建筑能够帮助 建筑的主人,财产的管理者和拥有者意识 到,他们在开支、生活舒适、商务活动和 人身安全等全面得到最大利益的回报。”
智能建筑的前景
第二、智能建筑的节能和绿色环保。如何采用高科技的 手段,节约能源和降低污染应成为智能建筑永恒的话题, 在某种意义上,智能建筑也可称为生态智能建筑或绿色 智能建筑,生态智能建筑就应该处理好人、建筑和自然 三者之间的关系,它既要为人创造一个舒适的空间环境, 同时又要保护好周围的大环境,绿色智能建筑则要符合 “安全、舒适、方便、节能、环保”的原则。
智能建筑概述PPT课件
![智能建筑概述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8ec9621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01.png)
智能化设备
智能化设备是智能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各种传 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设备。
执行器则根据智能化系统的指令,控制建筑内的各种设 备,如照明灯具、空调系统等。
传感器能够监测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光照等,并 将数据传输到智能化系统中进行分析和处理。
控制器是智能化设备的关键部分,它能够接收智能化系 统的指令,并控制执行器进行相应的操作。
智能化软件能够实现建筑内的能源管理、环境控制、设备维护等功能,提高建筑的 运行效率和舒适度。
智能化软件还能够支持远程管理和监控功能,方便管理人员随时随地掌握建筑内的 运行情况。
03 智能建筑的应用与发展Fra bibliotek应用领域
商业建筑
智能建筑在商业领域的应用广泛,如智能 购物中心、智能写字楼等,通过智能化管
理系统提高建筑运行效率,降低能耗。
05 智能建筑的实际案例
智能办公楼
智能办公楼是指通过智能化技术和设 备,实现办公楼宇的智能化管理和运 营的建筑。
智能办公楼的典型案例包括上海中心 大厦、北京望京SOHO等。
智能办公楼的智能化系统包括楼宇自控系统 、安防系统、智能会议系统、智能照明系统 等,能够提高办公效率、降低能耗和运营成 本。
安全可靠
便捷智能化
智能建筑配备先进的安全系 统,如视频监控、入侵检测 等,能够提高建筑的安全性。
智能建筑支持远程管理和控 制,方便管理者进行操作和 维护。
缺点
01
02
03
成本高
智能建筑的建造和维护成 本通常较高,因为涉及到 大量的智能化设备和系统。
技术依赖性强
智能建筑高度依赖于先进 的技术和设备,一旦出现 故障或问题,可能会影响 到建筑的正常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建筑的定义
智能建筑是时代的必然产物,建筑智能化程度 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逐步提高。当今世界科学 技术发展的主要标志是4C技术(即 Computer计算机技术、Control控制技术、 Communication通信技术、CRT图形显示 技术)。将4C技术综合应用于建筑物之中,在 建筑物内建立一个计算机综合网络,使建筑物 智能化。
★ 智能建筑的前景
二、智能建筑的未来发展趋势
第一、智能化小区及数字化社区。近年来智能大 楼的概念引人了居住小区,智能化居住小区发展非常迅 速,日前在大城市几乎所有的新建的居住小区都对智能 化提出了需求,随着住宅建设的发展,对智能化数字化 的需求愈来愈高。实际上,从发展远景上看,网络建设 的前途无限光明,智能住宅小区建设方兴未艾,充满着 无限生机。
8
智能建筑的发展
在各系统横向集成的基础上将建筑设备监控管理系统层、 通信与办公系统管理层、体育竞赛管理系统层通过在开 放的、标准的、统一的网络协议平台上进行系统集成建 立一个实现网络集成、功能集成、软件界面集成的高层 监控管理系统。将不同的网络系统通过各种网关协议转 换尽量集中在相同协议的网络上,形成统一的应用和信 息共享,采用光纤多频复用技术把不同的网络集成起来。
11
智能建筑的前景
第二、智能建筑的节能和绿色环保。如何采用高科技的 手段,节约能源和降低污染应成为智能建筑永恒的话题, 在某种意义上,智能建筑也可称为生态智能建筑或绿色 智能建筑,生态智能建筑就应该处理好人、建筑和自然 三者之间的关系,它既要为人创造一个舒适的空间环境, 同时又要保护好周围的大环境,绿色智能建筑则要符合 “安全、舒适、方便、节能、环保”的原则。
1
智能建筑的定义
4C技术仅仅是智能建筑的结构化和系统 化。智能建筑应当是:“通过对建筑物的 4个基本要素,即结构、系统、服务和管 理,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最优化 设计,提供一个投资合理又拥有高效、便 利、安全的环境空间。智能建筑能够帮助 建筑的主人,财产的管理者和拥有者意识 到,他们在开支、生活舒适、商务活动和 人身安全等全面得到最大利益的回报。”
12
智能建筑的前景
第三、开放式的智能化建筑 智能建筑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系统,开放式系统的智 能大厦能够不断吸收新的技术,更新旧的设备,从而使 整个智能化系统设施运行得更好。
第四、智能建筑的个性化 个性化设计就是坚持以大系统、动态运行的角度进行建 筑对象和使用对象的系统分析,针对特定建筑的具体需 求,根据系统运行状态,深入细节的设计。以大系统的 角度进行个性化设计就是贴近环境的差异性,贴近用户 能力差异性,贴近应用的差异性,还要贴近管理差异性, 对不同管理模式采取不同设计,细化到对同一幢建筑里 不同功能区域的差异性。
7
智能建筑的发展
2008奥运体育场馆更是当今世界智能建筑的杰出代表, 它由通讯系统、体育竞赛管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建筑 设备监控管理系统及节能系统等几大部分组成。它的智 能化系统是以先进的控制策略为指导,分为纵向集成、 横向集成、总体集成三种模式的体育场馆整体数字化技 术解决方案。a.纵向集成:在传统BA、FA、SA的集成基 础上进行管理平台的集成控制实现各子系统的具休功能。 b.横向集成:体育场馆中各子系统形成联动集成主要体 现各子系统的联动和优化组合。c.总体集成:将各集成 平台与体育竞赛管理系统进行总体集成形成统一的体育 场馆智能化系统。
9
智能建筑的发展
智能建筑的发展也带动和促进了相关行业的发展,建筑 制冷机组、电梯、变配电、照明等系统设备的控制系统 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智能建筑正在成为建筑革命的 先声,成为21世纪的重要产业部门,乃至成为一个国家 科学技术,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未来建筑的 重要标志。
10
智能建筑的前景
6
智能建筑的发展
在亚洲,新加坡政府为推广智能建筑.拨巨资进行专项 研究,计划将新加坡建成“智能城市花园”。此外,印 度也于1995年起在加尔各答的盐湖开始建设“智能城”. 中国台湾的智能大楼起步较早,1989年竣工最多,1991 年已建成约1300栋,其中有233栋具有较高智能化,以 台北市密度最高,台北101大厦是台湾乃至世界智能大 楼的典范。中国香港智能建筑建得也较早,相继出现了 汇丰银行大厦、立法会大厦、中银大厦等一批智能化程 度较高的智能建筑。
2
智能建筑的目标
智能建筑的目标是:应用现代4C技术构成 智能建筑结构与系统,结合现代化的服务与 管理方式给人们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 娱乐、学习与工作环境空间。
3
智能建筑的发展与前景
★ 智能建筑的发展 (智能住宅的发展几乎与智能大厦同步)
一、智能建筑的发展过程
1984年1月,美国联合科技集团的UTBS公司在康涅 狄格州哈伏特市建成了世界上第 一座智能大厦,它是 由一座旧金融大厦改建而成的都市大厦。在这座3层高, 总建筑面积达10万多平方米的建筑里,客户不必自己添 置设备,便可获得语言通讯、文字处理、电子邮件、市 场行情信息、科学计算和情报资料检索等服务。此外, 大厦实现了自动化综合管理,楼内的空调、供水、防火、 防盗供配电系统等均由电脑控制,使客户真正感到舒适、 方便和安全,因此引起各国的重视和仿效,发达国家和 某些发展中国家纷纷开始智能建筑。
4
智能建筑的发展
在2000年“中国建筑智能化论坛”上,欧洲智能建筑集 团执行主席Alan Kell先生介绍了他们开发的Interger 智能屋,它包括:结构的革新、可持续材料、绿色技术、 智能系统、房间的朝向、形状和外形等五个方面。
5
智能建筑的发展
在欧美以后,日本很快跟上来,但走的是另外一条路。 日本在1986年建造的东京本田青山大厦和NTT品川大厦 等大体上都是大公司建造的自用办公大楼。因此.对其 设备自动化,通讯网络的建设等就更有针对性。由于目 的明确,所以在大楼建设中同时将其内部的办公网络 (OA)系统以及相应的应用系统一起建设起来。在这个基 础上形成了我们后来所说的智能建筑的“3A”体系,日 本最早的一批智能大楼多数是一些大公司,特别是大型 电子公司.如NEC、松下、三菱、东芝等办公大楼,它们 具有很完善的设备系统,设备与建筑设计配合融洽。这 些大公司建设这些系统主要是为了自己使用,提高工作 效率,同时也是为了改善企业形象。
智能建筑是时代的必然产物,建筑智能化程度 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逐步提高。当今世界科学 技术发展的主要标志是4C技术(即 Computer计算机技术、Control控制技术、 Communication通信技术、CRT图形显示 技术)。将4C技术综合应用于建筑物之中,在 建筑物内建立一个计算机综合网络,使建筑物 智能化。
★ 智能建筑的前景
二、智能建筑的未来发展趋势
第一、智能化小区及数字化社区。近年来智能大 楼的概念引人了居住小区,智能化居住小区发展非常迅 速,日前在大城市几乎所有的新建的居住小区都对智能 化提出了需求,随着住宅建设的发展,对智能化数字化 的需求愈来愈高。实际上,从发展远景上看,网络建设 的前途无限光明,智能住宅小区建设方兴未艾,充满着 无限生机。
8
智能建筑的发展
在各系统横向集成的基础上将建筑设备监控管理系统层、 通信与办公系统管理层、体育竞赛管理系统层通过在开 放的、标准的、统一的网络协议平台上进行系统集成建 立一个实现网络集成、功能集成、软件界面集成的高层 监控管理系统。将不同的网络系统通过各种网关协议转 换尽量集中在相同协议的网络上,形成统一的应用和信 息共享,采用光纤多频复用技术把不同的网络集成起来。
11
智能建筑的前景
第二、智能建筑的节能和绿色环保。如何采用高科技的 手段,节约能源和降低污染应成为智能建筑永恒的话题, 在某种意义上,智能建筑也可称为生态智能建筑或绿色 智能建筑,生态智能建筑就应该处理好人、建筑和自然 三者之间的关系,它既要为人创造一个舒适的空间环境, 同时又要保护好周围的大环境,绿色智能建筑则要符合 “安全、舒适、方便、节能、环保”的原则。
1
智能建筑的定义
4C技术仅仅是智能建筑的结构化和系统 化。智能建筑应当是:“通过对建筑物的 4个基本要素,即结构、系统、服务和管 理,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最优化 设计,提供一个投资合理又拥有高效、便 利、安全的环境空间。智能建筑能够帮助 建筑的主人,财产的管理者和拥有者意识 到,他们在开支、生活舒适、商务活动和 人身安全等全面得到最大利益的回报。”
12
智能建筑的前景
第三、开放式的智能化建筑 智能建筑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系统,开放式系统的智 能大厦能够不断吸收新的技术,更新旧的设备,从而使 整个智能化系统设施运行得更好。
第四、智能建筑的个性化 个性化设计就是坚持以大系统、动态运行的角度进行建 筑对象和使用对象的系统分析,针对特定建筑的具体需 求,根据系统运行状态,深入细节的设计。以大系统的 角度进行个性化设计就是贴近环境的差异性,贴近用户 能力差异性,贴近应用的差异性,还要贴近管理差异性, 对不同管理模式采取不同设计,细化到对同一幢建筑里 不同功能区域的差异性。
7
智能建筑的发展
2008奥运体育场馆更是当今世界智能建筑的杰出代表, 它由通讯系统、体育竞赛管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建筑 设备监控管理系统及节能系统等几大部分组成。它的智 能化系统是以先进的控制策略为指导,分为纵向集成、 横向集成、总体集成三种模式的体育场馆整体数字化技 术解决方案。a.纵向集成:在传统BA、FA、SA的集成基 础上进行管理平台的集成控制实现各子系统的具休功能。 b.横向集成:体育场馆中各子系统形成联动集成主要体 现各子系统的联动和优化组合。c.总体集成:将各集成 平台与体育竞赛管理系统进行总体集成形成统一的体育 场馆智能化系统。
9
智能建筑的发展
智能建筑的发展也带动和促进了相关行业的发展,建筑 制冷机组、电梯、变配电、照明等系统设备的控制系统 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智能建筑正在成为建筑革命的 先声,成为21世纪的重要产业部门,乃至成为一个国家 科学技术,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未来建筑的 重要标志。
10
智能建筑的前景
6
智能建筑的发展
在亚洲,新加坡政府为推广智能建筑.拨巨资进行专项 研究,计划将新加坡建成“智能城市花园”。此外,印 度也于1995年起在加尔各答的盐湖开始建设“智能城”. 中国台湾的智能大楼起步较早,1989年竣工最多,1991 年已建成约1300栋,其中有233栋具有较高智能化,以 台北市密度最高,台北101大厦是台湾乃至世界智能大 楼的典范。中国香港智能建筑建得也较早,相继出现了 汇丰银行大厦、立法会大厦、中银大厦等一批智能化程 度较高的智能建筑。
2
智能建筑的目标
智能建筑的目标是:应用现代4C技术构成 智能建筑结构与系统,结合现代化的服务与 管理方式给人们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 娱乐、学习与工作环境空间。
3
智能建筑的发展与前景
★ 智能建筑的发展 (智能住宅的发展几乎与智能大厦同步)
一、智能建筑的发展过程
1984年1月,美国联合科技集团的UTBS公司在康涅 狄格州哈伏特市建成了世界上第 一座智能大厦,它是 由一座旧金融大厦改建而成的都市大厦。在这座3层高, 总建筑面积达10万多平方米的建筑里,客户不必自己添 置设备,便可获得语言通讯、文字处理、电子邮件、市 场行情信息、科学计算和情报资料检索等服务。此外, 大厦实现了自动化综合管理,楼内的空调、供水、防火、 防盗供配电系统等均由电脑控制,使客户真正感到舒适、 方便和安全,因此引起各国的重视和仿效,发达国家和 某些发展中国家纷纷开始智能建筑。
4
智能建筑的发展
在2000年“中国建筑智能化论坛”上,欧洲智能建筑集 团执行主席Alan Kell先生介绍了他们开发的Interger 智能屋,它包括:结构的革新、可持续材料、绿色技术、 智能系统、房间的朝向、形状和外形等五个方面。
5
智能建筑的发展
在欧美以后,日本很快跟上来,但走的是另外一条路。 日本在1986年建造的东京本田青山大厦和NTT品川大厦 等大体上都是大公司建造的自用办公大楼。因此.对其 设备自动化,通讯网络的建设等就更有针对性。由于目 的明确,所以在大楼建设中同时将其内部的办公网络 (OA)系统以及相应的应用系统一起建设起来。在这个基 础上形成了我们后来所说的智能建筑的“3A”体系,日 本最早的一批智能大楼多数是一些大公司,特别是大型 电子公司.如NEC、松下、三菱、东芝等办公大楼,它们 具有很完善的设备系统,设备与建筑设计配合融洽。这 些大公司建设这些系统主要是为了自己使用,提高工作 效率,同时也是为了改善企业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