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技术课件报告1
合集下载
智能建筑基本概念教学课件ppt
将绿色建筑与智能建筑相结合,实现建筑物的智能 化和绿色化发展。
绿色智能建筑的优势
例如,提高建筑物的可持续性、降低能耗、 减少环境污染等。
智能建筑的技术是一种模拟人类智能的 技术,包括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领 域。
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 建筑中的应用前景
例如,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智能预 测、智能决策等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
例如,提高建筑物的智能化水平、提 高管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等。
05
智能建筑案例分析
上海中心大厦
详细描述
2. 智能化系统:大楼采用了智能 化的楼宇自动化系统、智能照明 系统、智能安防系统等,实现了 高效节能和优化运营。
总结词:上海中心大厦是中国最 高的智能建筑之一,拥有先进的 智能化系统和绿色建筑理念。
舒适性:智能建筑通过人性化的设计和管理,能够提供 更加舒适、便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 量。
特点
节能性:智能建筑通过智能化的能源管理,能够有效地 降低能源消耗,实现能源的节约和环保。
安全性:智能建筑通过智能化的安全监控和管理,能够 有效地保障建筑的安全运行和人身财产的安全。
智能建筑的发展历程
智能建筑基本概念教学课件ppt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智能建筑概述 • 智能建筑技术 • 智能建筑应用 • 智能建筑未来发展趋势 • 智能建筑案例分析
01
智能建筑概述
智能建筑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智能建筑是指通过应用信息技术、自动化控制技 术、系统集成技术和建筑设备工程技术等手段
高效性:智能建筑通过自动化控制和智能化管理,能够 大大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提高 建筑的运行效率。
2. 智能化系统:商场 采用智能化的客流监 测系统、安全监控系 统等,提高了运营效 率和顾客体验。
绿色智能建筑的优势
例如,提高建筑物的可持续性、降低能耗、 减少环境污染等。
智能建筑的技术是一种模拟人类智能的 技术,包括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领 域。
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 建筑中的应用前景
例如,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智能预 测、智能决策等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
例如,提高建筑物的智能化水平、提 高管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等。
05
智能建筑案例分析
上海中心大厦
详细描述
2. 智能化系统:大楼采用了智能 化的楼宇自动化系统、智能照明 系统、智能安防系统等,实现了 高效节能和优化运营。
总结词:上海中心大厦是中国最 高的智能建筑之一,拥有先进的 智能化系统和绿色建筑理念。
舒适性:智能建筑通过人性化的设计和管理,能够提供 更加舒适、便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 量。
特点
节能性:智能建筑通过智能化的能源管理,能够有效地 降低能源消耗,实现能源的节约和环保。
安全性:智能建筑通过智能化的安全监控和管理,能够 有效地保障建筑的安全运行和人身财产的安全。
智能建筑的发展历程
智能建筑基本概念教学课件ppt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智能建筑概述 • 智能建筑技术 • 智能建筑应用 • 智能建筑未来发展趋势 • 智能建筑案例分析
01
智能建筑概述
智能建筑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智能建筑是指通过应用信息技术、自动化控制技 术、系统集成技术和建筑设备工程技术等手段
高效性:智能建筑通过自动化控制和智能化管理,能够 大大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提高 建筑的运行效率。
2. 智能化系统:商场 采用智能化的客流监 测系统、安全监控系 统等,提高了运营效 率和顾客体验。
智能建筑ppt课件
2021/2/8
智能建筑
12
IBMS系统 通过内部局域将楼宇自控系统、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防盗 报警系统、门禁管理系统、智能照明系统、 变配电系统、物业管理系统、背景音乐系 统、公共广播系统等相互独立的弱电子系 统集成到一起,实现信息的共享与交互, 从而利用信息的统一管理构建出一套有效 的综合应用功能。系统能够智能化建筑内 的所有弱电子系统,包括:BAS(楼宇设 备自控系统)、FAS(火灾报警系统)、 PAS(公共广播系统)、SMS(综合保安 管理系统)、CPS(停车场管理系统)、 SCS(智慧卡管理系统)、OAS(办公自 动化系统)、CNS(通信与网络系统)等 实现集中监控、统一管理,最大限度实现 数据共享,真正地实现整个建筑群体的一 体化控制与管理。
转译各子系统的通讯数据,建立对应系统的服务程序,
接受网络上所有授权用户的服务请求,实现了数据共享。
这种网络环境下的分布式B/S体系结构使集成信息系统
充分发挥其强大的功能。
2021/2/8
智能建筑
7
借助IBMS,将所有子系统集成到一个平台上,通过一个WEB窗口,就可以管控所有的子系统。比如,保安人 员可以直接在这个平台上查看所有区域的监控画面,调用相应的云台功能;对于夜景灯光或室外区域灯光,可以在 平台上统一控制开启或关闭,还可以通过平台调置自动开启或关闭的时间;对于机电子系统,室内照明,暖通,给
2021/2/8
智能建筑
3
智慧园区:智慧城市的先行者 智慧园区是利用新一代信息与通信技
智能建筑引领行业新潮流 术来感知、监测、分析、控制、整合园区
各个关键环节的资源,在此基础上实现对 各种需求做出智慧的响应,使园区整体的 运行具备自我组织、自我运行、自我优化 的能力,为园区企业创造一个绿色、和谐 的发展环境,提供高效、便捷、个性化的 发展空间。智慧园区的建设目标如下:通 过智慧园区的建设,帮助园区在信息化方 面建立统一的组织管理协调架构、业务管 理平台和对外服务运营平台;建立统一的 工作流程,协同、调度和共享机制,通过 云平台的整合,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 获得高效、协同、互动、整体的效益;建 立统一的应急管理与日常管理、对内与对 外服务这2大服务和2大管理体系。
建筑智能化系统第一章1.1 课件PPT
具有传递、处理感知信号或信息的能力。 具有对现场的远程监控和数据库管理能力。 具有综合分析,判断的能力。 具有事故预警和实时处理的能力。 具有安全、舒适、服务便捷的功能。 具有节约能源和人性化管理的功能。
楼宇智能化技术
第一章 智能建筑的基本概述
1.4 我国智能建筑的发展和设计原则
我国大中城市的智能建筑正在不断地升温,智能建筑的发展已 成 为城市建设的一个亮点。智能建筑的设计目标应以实际需求为原 则,综合考虑经济条件、人文环境等。 智能建筑的设计原则应具 有足够的应变能力,要有适当的预见性和超前性,考虑今后的发展 和升级智能建筑的系统集成要在设计上协调一致,同步进行,并贯 彻于设计工作的全 过程,集成在同一个计算机网络平台上。
教学要求:
能够阐述智能建筑的基本概念及智能建筑的发展前景。并能 运用所学知识,完成项目的论证和实施的方案。
教学重点:
智能建筑的基本概念。智能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系统组成。
教学难点:
智能建筑的系统组成。
教学手段:
幻灯片、专业网站、多媒体课件。
楼宇智能化技术
第一章 智能建筑的基本概述
1.1 引言
1.1.1 教学内容 本课程是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
智能建筑的三级标准设计规范为: 智能建筑物管理系统(甲级)设计标准 智能建筑物管理系统(乙级)设计标准 智能建筑物管理系统(丙级)设计标准
楼宇智能化技术
第一章 智能建筑的基本概述
1.5 世界智能建筑的发展潮流
在国际上,智能建筑已经向着“智能大厦群”、“智能街 区”、“智能化城市”发展。如韩国(智能半岛)、新加坡(光 纤智能花园)、印度(加尔各答盐湖智能城)、日本、美国正在 计划建造所谓“海上城市”、“空中城市” 和“月球城市”。如 日本大森集团设计的“塔形大楼”高 1609m ,共 500 层,可同时 容纳 30 万人,是世界最高的海上城市。又如美国佛蒙特州建立 了一座称为威鲁士基地的带顶盖的城市,可容纳居民1万余人, 可以自动控制市内温度。美国航天局曾计划在月球上建立一座 “月球城市”,并计划在2007年首先向月球送100名地球移民, 最终可容纳上万人。
楼宇智能化技术
第一章 智能建筑的基本概述
1.4 我国智能建筑的发展和设计原则
我国大中城市的智能建筑正在不断地升温,智能建筑的发展已 成 为城市建设的一个亮点。智能建筑的设计目标应以实际需求为原 则,综合考虑经济条件、人文环境等。 智能建筑的设计原则应具 有足够的应变能力,要有适当的预见性和超前性,考虑今后的发展 和升级智能建筑的系统集成要在设计上协调一致,同步进行,并贯 彻于设计工作的全 过程,集成在同一个计算机网络平台上。
教学要求:
能够阐述智能建筑的基本概念及智能建筑的发展前景。并能 运用所学知识,完成项目的论证和实施的方案。
教学重点:
智能建筑的基本概念。智能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系统组成。
教学难点:
智能建筑的系统组成。
教学手段:
幻灯片、专业网站、多媒体课件。
楼宇智能化技术
第一章 智能建筑的基本概述
1.1 引言
1.1.1 教学内容 本课程是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
智能建筑的三级标准设计规范为: 智能建筑物管理系统(甲级)设计标准 智能建筑物管理系统(乙级)设计标准 智能建筑物管理系统(丙级)设计标准
楼宇智能化技术
第一章 智能建筑的基本概述
1.5 世界智能建筑的发展潮流
在国际上,智能建筑已经向着“智能大厦群”、“智能街 区”、“智能化城市”发展。如韩国(智能半岛)、新加坡(光 纤智能花园)、印度(加尔各答盐湖智能城)、日本、美国正在 计划建造所谓“海上城市”、“空中城市” 和“月球城市”。如 日本大森集团设计的“塔形大楼”高 1609m ,共 500 层,可同时 容纳 30 万人,是世界最高的海上城市。又如美国佛蒙特州建立 了一座称为威鲁士基地的带顶盖的城市,可容纳居民1万余人, 可以自动控制市内温度。美国航天局曾计划在月球上建立一座 “月球城市”,并计划在2007年首先向月球送100名地球移民, 最终可容纳上万人。
《建筑智能化系统》PPT课件
2、组成
3、功能
4、智能建筑与综合布线技术
5、智能建筑与信息高速公路的关系 “信息高速公路”是由光缆构成的高速通道、将其延伸到每
个基层单位、每个家庭,可形成四通八达、畅通无阻的信息 “交通网”,文字、图像、语音都可以以数字流的形式在这个 “交通网”上快速传递。
二、综合布线技术 综合布线系统(PDS,Premises Distribution System)是
它是由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之间的设备组成,包括信息 插座、插座盒(或面板)、连接软线、适配器等。
3、管理区(Administration) 它是干线子系统和水平子系统的桥梁,同时又可为同层组网
提供条件。其中包括双绞线跳线架、跳线(有快接式跳线和简 易跳线之分)。在需要有光纤的布线系统中,还应有光纤跳线 架和光纤跳线。当终端设备位置或局域网的结构变化时,只要 改变跳线方式即可解决,而不需要重新布线。
2、 开放性
传统的布线方式,用户选定了某种设备,也就选定了与之相 适应的布线方式和传输介质。如果更换另一种设备,那原来的布 线系统就要全部更换。这样的话就增加了很多麻烦和投资。综合 布线系统由于采用开放式的体系结构,符合多种国际上流行的标 准,它几乎对所有著名的厂商都是开放的,如:IBM、DEC、 SUN的计算机设备。
2.6 建筑智能化系统
一、智能建筑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功能
1、概念
智能建筑——是将结构、各种系统、服务、管理进行优化 组合,获得高效率、高功能与高舒适性的大楼,从而为人们提 供一个高效和具有经济效益的工作环境。
(以建筑为平台,兼备通信、办公、建筑设备自动化,集系统 结构、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优化组合,向人们提供一个高 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
5、干线子系统(Backbone) 通常它是由主设备间(如计算机房、程控交换机房)至各
《建筑智能化技术》PPT课件
户终端设备之间的控制信号。
ISDN的全部信令都采用公共信道信令方式,因此在用 户/网络接口及网络内部都存在单独的信令信道,和用户信 息信道完全分开。
3.2.3 ISDN用户/网络接口(1)
用户/网络接口是ISDN的关键技术,也是ISDN的构成及应 用和发展的焦点。 • ISDN用户/网络接口的特性 通用性:能综合多种用户终端业务 同时性:能连接多个终端 可移动性:便携式计算机要求终端可移动 隔离性:终端和网络可独立开发,不受对方限制
现更名为
• 国际电信联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ITU
3.2.1 ISDN的概念(1)
• ISDN产生的背景
通信技术发展迅速,各种通信设备不断出现; 不同设备的接口和传输速率的要求不同; 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话音和非话音业务等都能综合
CAS的组成 综合业务数字网 数字程控交换机系统 可视图文及传真系统 卫星通信系统
光缆通信系统 视频会议系统 国际互连网 微波通信系统
3.1 通信自动化系统概述
通信设备的发展方向 终端设备→数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 传输链路→数字化、宽带化 交换设备→适合宽带ISDN的快速分组交换机
3.2.3 ISDN用户/网络接口(9)
CCITT规定的ISDN用户/网络接口结构
接口 类型
BRI
物理的 接口速率
192k bit/s
1.544M bit/s或 PRI 2.048M
bit/s
接口名称 基本接口 B信道接口
H0信道接口 H1信道接口
接口结构 信道结构
2B十D
23B十D (1.544Mbit/s)
ISDN的全部信令都采用公共信道信令方式,因此在用 户/网络接口及网络内部都存在单独的信令信道,和用户信 息信道完全分开。
3.2.3 ISDN用户/网络接口(1)
用户/网络接口是ISDN的关键技术,也是ISDN的构成及应 用和发展的焦点。 • ISDN用户/网络接口的特性 通用性:能综合多种用户终端业务 同时性:能连接多个终端 可移动性:便携式计算机要求终端可移动 隔离性:终端和网络可独立开发,不受对方限制
现更名为
• 国际电信联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ITU
3.2.1 ISDN的概念(1)
• ISDN产生的背景
通信技术发展迅速,各种通信设备不断出现; 不同设备的接口和传输速率的要求不同; 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话音和非话音业务等都能综合
CAS的组成 综合业务数字网 数字程控交换机系统 可视图文及传真系统 卫星通信系统
光缆通信系统 视频会议系统 国际互连网 微波通信系统
3.1 通信自动化系统概述
通信设备的发展方向 终端设备→数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 传输链路→数字化、宽带化 交换设备→适合宽带ISDN的快速分组交换机
3.2.3 ISDN用户/网络接口(9)
CCITT规定的ISDN用户/网络接口结构
接口 类型
BRI
物理的 接口速率
192k bit/s
1.544M bit/s或 PRI 2.048M
bit/s
接口名称 基本接口 B信道接口
H0信道接口 H1信道接口
接口结构 信道结构
2B十D
23B十D (1.544Mbit/s)
智能建筑概论 第4版 课件 第1章智能化建筑概论
专有通信协议的自动化系统被开放通信协议的自动化 系统所取代,并在整个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内实现完 全 互 操 作 , Internet 成 为 企 业 级 的 基 础 网 络 设 施 (Infrastructure)。
最 后 形 成 网 络 化 的 楼 宇 系 统 ( NBS , Networked Building Systems),真正成为企业级信息系统的一 个子系统。
最早的楼宇自控系统是气动系统,气动控制系统的能 源是压缩空气,主要用于控制供热、供冷管道上的调
节阀和空气调节系统的空气输配管道调节阀。 随后,电气控制系统逐渐代替气动控制系统,并成为
楼宇控制系统的主要控制形式。 接着是计算机系统在楼宇设备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起初计算机系统只是被简单地纳入电气控制系统之中,
1.5.3建筑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阻碍
社会环境与意识 系统集成的思想 关于建筑智能化费用 技术与管理工作
新加坡认为,智能建筑必须具备3个条件:
一是具有完善的安保、消防系统,能有效应对灾难 和紧急情况;
二是具有能够调节大楼内的温度、湿度、灯光等环 境控制参数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创造舒适、安 全的生活环境;
三是具有良好的通信网络和通信设施,使各种数据 能在建筑内外进行传输和交换,能让用户拥有足够 的通信能力。
随着企业级管理(Enterprise-wide Management)的 日 益 流 行 , 开 放 系 统 技 术 ( Open Systems Technology ) 以 及 Internet 技 术 的 发 展 , 物 业 管 理 (Facility Management)越来越专业化;
1.2.1 SIC概述
由智能化建筑环境内系统集成中心(System Integrated Center,SIC)利用综合布线系统GCS 连接和控制“3A”系统如图:
最 后 形 成 网 络 化 的 楼 宇 系 统 ( NBS , Networked Building Systems),真正成为企业级信息系统的一 个子系统。
最早的楼宇自控系统是气动系统,气动控制系统的能 源是压缩空气,主要用于控制供热、供冷管道上的调
节阀和空气调节系统的空气输配管道调节阀。 随后,电气控制系统逐渐代替气动控制系统,并成为
楼宇控制系统的主要控制形式。 接着是计算机系统在楼宇设备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起初计算机系统只是被简单地纳入电气控制系统之中,
1.5.3建筑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阻碍
社会环境与意识 系统集成的思想 关于建筑智能化费用 技术与管理工作
新加坡认为,智能建筑必须具备3个条件:
一是具有完善的安保、消防系统,能有效应对灾难 和紧急情况;
二是具有能够调节大楼内的温度、湿度、灯光等环 境控制参数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创造舒适、安 全的生活环境;
三是具有良好的通信网络和通信设施,使各种数据 能在建筑内外进行传输和交换,能让用户拥有足够 的通信能力。
随着企业级管理(Enterprise-wide Management)的 日 益 流 行 , 开 放 系 统 技 术 ( Open Systems Technology ) 以 及 Internet 技 术 的 发 展 , 物 业 管 理 (Facility Management)越来越专业化;
1.2.1 SIC概述
由智能化建筑环境内系统集成中心(System Integrated Center,SIC)利用综合布线系统GCS 连接和控制“3A”系统如图:
楼宇智能化技术概述ppt课件
供配电
温控器
空调/冷冻机
给排水
设备
EBI Server HONEYWELL
通 信 接 口
楼宇自控系统BA
安全自动化系统 SA
安全自动化系统(SA)常设有闭路电视监控系统(CCTV)、通道控制(门禁)系统、防盗报警系统、巡更系统等。系统24小时连续工作,监视建筑物的重要区域与公共场所,一旦发现危险情况或事故灾害的预兆,立即报警并采取对策,以确保建筑物内人员与财物的安全。
机合作重构,减少冗余和提高容错能力,用较低的成本实现更高性能、更高可靠性的系统;网络把整个系统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2) 现代控制技术(Control),主要指集散型的监控系统(DCS—Distribution Control System)。硬件采用标准化、模块化、系列化的设计;软件采用具有实时多任务、多用户分布式操作系统(可能是嵌入式);系统具有配置灵活、通用性强、控制功能完善、数据处理方便、显示操作集中、人机界面友好、安装调试方便、维护简单、实时性强、可靠性高等特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办公自动化系统OAS
OA 按计算机技术来说是一个计算机网络与数据库技术结合的系统,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提供集文字、声音、图象为一体的图文式办公手段,为各种行政、经菅的管理与决策提供统计、规划、预测支持,实现信息库资源共享与高效的业务处理。
(2) 建立技术先进、管理科学和综合集成的高度智能化管理体制。 (3) 节省能源消耗,减少资源浪费,降低日常运行成本。 在国际上,智能建筑已经向“智能建筑群”和“智能城市”发展,如韩国的“智能半岛”计划,新加坡的“智能花园”计划,日本的“海上智能城”和美国的“月球智能城市”计划等等。
综合布线系统PDS(SCS结构化综合布线)
智能建筑讲PPT课件
1
存储卡
2
加密存储卡
3
CPU卡
2019年5月30日
5.3 智能卡应用系统
5.3.1 智能卡的种类
按IC卡的读写特征分类: 接触式 非接触式卡(又称射频卡,感应卡):RFID
其它种类的智能卡: TM(Touch Memory)卡 激光卡
5.3 智能卡应用系统:一卡通
1. 智能卡应用系统
智能卡应用系统,又叫“一卡通”系统,是一种在计算机 网络环境下利用智能卡及其读写设备实现多种管理功能的综合 管理系统。
5.3 智能卡应用系统
5.3.1 智能卡(IC卡) IC卡是由法国人在1974年发明,并首先在法国得到 推广使用。现在,智能卡有着广泛的应用。
智能卡的容量? 智能卡的信息保存期? 智能卡的读写次数? 智能卡都有哪些应用?
5.3 智能卡应用系统
5.3.1 智能卡的种类
按是否具有微处理器的分类:
入驻业务应用系统
2
物业管理系统
3
公共服务管理系统
4
对全局性紧急事件的快速反应与联动
5
智能卡应用系统
6
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系统
2019年5月30日
入驻业务应用系统 入驻业务应用系统,即入驻单位的业务应用系
统,满足该单位具体的业务要求。 物业管理系统
物业管理系统对建筑物内各类设施的资料、数 据、运行和维护进行管理。 公共服务管理系统
智能卡应用系统的功能子系统
1
发卡子系统
2
信息管理子系统
3
实一时库监控子系统
4
清算子系统
5
统计与分析子系统
2019年5月30日
SUCCESS
THANK YOU
智能建筑技术课件1
能效比是在额定工况和规定条件下,空调进行制冷运
行时实际制冷量与实际输入功率之比。这是一个综合 性指标,反映了单位输入功率在空调运行过程中转换 成的制冷量。空调能效比越大,在制冷量相等时节省 的电能就越多。 空调的能效比分为两种,分别是制冷能效比EER和制 热能效比COP。一般而言,空调制热只是冬季取暖的 一种辅助手段,其主要功能仍然是夏季制冷,所以人 们一般所称的空调能效比通常指的是制冷能效比EER。
2.3.2 空调机的选取 在选用楼层空调机时,也应选用合适的高效率空 调系统,配置高效的风机。安装和调试时应注意解决 空调机组的漏风问题。 2.3.3 水泵的选取 水系统应选择高效的水泵。设计时,应避免采用 过大的水量安全系数,致使水量偏大,水温差过小; 水泵扬程避免选配过高或采用了过于保守的附加系数; 当水系统实际水阻较小时,导致流量变大,严重时甚 至烧毁机组。
在建设阶段,建筑节能工程以建筑主体为主,多采用
仿真技术,但建设阶段,设备配置及控制的节能策略将 为运营的节能奠定基础;建筑节能的第二个环节是建筑 设备的调试,采用建筑智能化技术进行调试及优化控制 是关键;建筑节能的第三个重要环节是运营期,采用智 能化技术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它能大幅度地节省运营期 的能耗费用。
2013-2017年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 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我国建筑业产值的持续增长 推动了建筑智能化行业的发展,智能建筑行业市场在 2005年首次突破200亿元之后,也以每年20%以上的增 长态势发展,2012年市场规模达到861亿元。2013年市 场将超千亿规模。
我国能源消耗的三大“耗能大户”:建筑耗能、工业耗
虽然建筑围护结构和各建筑能耗设备系 统的设计和节能是建筑节能实现的前提和基 本条件,但建筑智能化技术在节能中的作用 是不可低估和替代的。 另外,在当前建筑节能工作中对具体项 目的能耗计量、能耗诊断与评估、能耗监测 等进行动态管理也是需要智能建筑技术的支 持。
智能建造培训讲座PPT课件
智能建造的定义:基于数字化技术和智能化技术,实现建பைடு நூலகம்全生命周期的高效管理和优化
智能建造的优势: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质量、保障安全
智能建造的应用领域
建筑行业
制造业
交通运输业
航空航天领域
智能建造的优势
缩短建造周期
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建造成本
提高工程质量
智能建造技术
物联网技术
定义:物联网技术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实现人、机、物三者之间的相互连接和交互的技术。
行业挑战:技术人才短缺、数据安全问题、政策法规不完善等
展望:加强技术研发,培养专业人才,推进政策法规建设等
感谢您的观看
智能建造的实践案例分享及启示
实践案例1:智能建造技术在某大型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实践案例2:智能建造技术在某超高层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实践案例3:智能建造技术在某地铁工程中的应用
实践案例4:智能建造技术在某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智能建造的创新探索及研究前沿
数字化建造平台
人工智能(AI)技术
物联网(IoT)技术
智能建造的实施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智能建造技术在某建筑项目中的应用和效果
背景介绍:智能建造技术的产生和应用
实施方案:智能建造的流程和技术应用
总结:智能建造技术的优势和未来发展趋势
智能建造的未来发展方向
数字化技术:利用BIM、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化技术提升建造效率。
人工智能: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自动化、智能化施工,提高施工质量。
特点:高效、智能、节能、安全等。
应用领域:智能建造、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
在智能建造培训中的应用: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建筑工地的实时监控和管理,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
智能建筑技术 ppt课件
地源热泵系统地表水换热系统设计前,应对地表水地源热 泵系统运行对水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估。
地源热泵系统地表水换热系统设计方案应根据水面用途、 地表水深度和面积、地表水水质/水位和水温情况综合确 定。
地表水换热盘管的换热量应满足地源热泵系统最大吸热量 或释热量的需要。
地源热泵系统交付使用前,应进行整体运转、调试与验收。
同时,也向用户输出热负荷。热电联产可以大大提高热 电厂的热效率。
PPT课件
18
②供热泵 供热泵是另一个节能方案。在某种情况下,供热
泵有助于建筑物中能源的节约。其效果是明显的。对 于环流供暖,供热泵的效率是很高的,而且有时候对 于单个住宅和多个住宅都是适用的。
③地源热泵/水源热泵
PPT课件
19
(5)锅炉类型及效率的检测;
PPT课件
11
9.3.3热泵的控制
原则上,热泵系统的控制与空调系统的控制相 同,但在一些特殊工况下,例如,在进行供热/ 制冷切换时,热泵对控制系统提出了特殊要求, 需要采取防水措施;当制冷和供热或辅助热源需 要同时投入时,或当与燃气空调联合运行时,需 要调节瞬时冷/热负荷,以匹配辅助热源和辅机 设备的能量需求,进行除霜过程操作,并在其设 计极限内实现安全切换。
PPT课件
25
结束语
总之,建筑节能与智能化技术紧密结合,将有利于挖 掘建筑节能潜力,提高建筑节能水平,让投资、效益、 能耗及建筑环境各项指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本导则 是指导建筑节能智能化技术应用工程的参考性文件, 导则中所涉及的节能策略、技术方法、量化指标还需 要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在工程实践中进一步实践,并不 断深化提炼、总结提高,最后形成《建筑节能智能化 技术应用规程》,进行广泛推广普及,指导大家做好 建筑节能工作。
地源热泵系统地表水换热系统设计方案应根据水面用途、 地表水深度和面积、地表水水质/水位和水温情况综合确 定。
地表水换热盘管的换热量应满足地源热泵系统最大吸热量 或释热量的需要。
地源热泵系统交付使用前,应进行整体运转、调试与验收。
同时,也向用户输出热负荷。热电联产可以大大提高热 电厂的热效率。
PPT课件
18
②供热泵 供热泵是另一个节能方案。在某种情况下,供热
泵有助于建筑物中能源的节约。其效果是明显的。对 于环流供暖,供热泵的效率是很高的,而且有时候对 于单个住宅和多个住宅都是适用的。
③地源热泵/水源热泵
PPT课件
19
(5)锅炉类型及效率的检测;
PPT课件
11
9.3.3热泵的控制
原则上,热泵系统的控制与空调系统的控制相 同,但在一些特殊工况下,例如,在进行供热/ 制冷切换时,热泵对控制系统提出了特殊要求, 需要采取防水措施;当制冷和供热或辅助热源需 要同时投入时,或当与燃气空调联合运行时,需 要调节瞬时冷/热负荷,以匹配辅助热源和辅机 设备的能量需求,进行除霜过程操作,并在其设 计极限内实现安全切换。
PPT课件
25
结束语
总之,建筑节能与智能化技术紧密结合,将有利于挖 掘建筑节能潜力,提高建筑节能水平,让投资、效益、 能耗及建筑环境各项指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本导则 是指导建筑节能智能化技术应用工程的参考性文件, 导则中所涉及的节能策略、技术方法、量化指标还需 要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在工程实践中进一步实践,并不 断深化提炼、总结提高,最后形成《建筑节能智能化 技术应用规程》,进行广泛推广普及,指导大家做好 建筑节能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国外智能建筑发展概述
智能建筑是美国UTBS公司(美国技术建筑系 统公司)在1981年首次提出的,直到1984年7 月美国康州哈特福特市(Hart ford)才建成了世 界第一座智能大厦——“都市大厦”(City85年2月日本在东京日本桥附近的“三井新 二号馆大楼”和1985年8月在东京青山的“本 田青山大楼”
24
7)大力开展智能建筑新技术推广工作 为促进国内智能建筑技术与产品开发和工程应用, “中心”与国内外企业、专家合作,采用 LonWorks技术二次开发完成的“智能化大楼控制 系统开发平台”1996年2月28日通过建设部的鉴定, 并进行了推广应用。“中心”1997年发文推广 “LonWorks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受到行业 内有关人士的重视。 在1998年11月第二届中国智 能建筑设备展览与学术研讨会上,“中心”围绕 LonWorks技术进行了讨论,并于1999年10月28日 在秦皇岛市召开了“Lon-Works技术与产品配套 推广会”会议就提高LonWorks产品的生产、研究 开发、应用配套以及产品质量、产品价格等问题 进行了研讨并达成共识。
高; 管理人员素质较低,需要培养提高; 国家主管部门不重视智能建筑投资回收效益; 智能建筑工程需采用弱电总包方式管理。
18
根据上述调研情况,“中心”就如何加强 政府职能部门对智能建筑的统一管理,制定标 准规范、资质管理及产品标准化问题,提出了 《我国智能建筑发展情况的报告》,得到了原 建设部的高度重视,对我国智能建筑的发展起 了重大推动作用。
25
8)重视行业技术队伍建设
为促进智能建筑技术的推广应用,1996年以来, “中心”同北京工业大学合作先后举办了多期智能 建筑技术研讨班,全国4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 其中350人经考试合格取得“智能建筑技术单科结 业证”。“中心”商请有关高等院校成立了“智能 建筑”专业。1997年“中心”与有关高等学校联合 招收“智能建筑硕士研究生班”,已培养出四届共 计60多人,已有多人领到工程硕士学位,带动了全 国各地几十所高等学校均举办了“智能建筑工程硕 士研究生班”。2005年教育部正式下达新专业目 录——“建筑电气与智能建筑”专业。
10
20世纪90年代,新加坡政府的公共事业部门为 推广智能建筑,专门制定了“智能大厦手册”, 并拨巨资进行研究,要把全岛建成智能花园。
韩国也提出把韩国建成“智能半岛”。 印度于1995年开始在加尔各答的盐水湖开始建
设智能城市。
11
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不少城市提出要建设“智 能化街区”、“智能化大厦群”、“智能化国际 信息城”等。日本山武霍尼维尔、清水等公司在 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规划设计出21世纪智能建筑 的模型——实现城市智能化。
山武霍尼维尔承接的“横滨业务大楼”:一个由十座 智能大楼组成的智能建筑群,建筑面积20万m2,设有 冷热源中心等,有1万6千个测控点,实现智能建筑群 一体化集中管理和监控。
山武霍尼维尔公司1998年提出“省”的企业宗旨,通 过自动化的改革,节省时间、能源和空间。
12
我国20世纪90年代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 等地相继建成了一批具有一定智能型的大型公 共建筑,如广东国际大厦、广州世贸中心、北 京发展大厦、北京国贸中心和京广中心、上海 锦江饭店、上海博物馆等。智能建筑在我国呈 发展趋势,引起了我国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
16
规范阶段(1996 ~2000年)
(1)原建设部科技委1996年2月成立建设部科技委 智能建筑开发推广中心(以下简称“中心”)
1)“中心”的主要任务 开展智能建筑发展的市场调查和软科学研究, 提出意见和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开展 技术交流,收集、传播国内外有关智能建筑信 息,开展宣传和普及以及人员培训;开展咨询 服务以及各种技术推广活动;承担建设部交办 的有关事项。
26
9)抓点带面推进智能建筑的健康发展
①受上海博物馆委托,在建设部科技委主持下,“中 心”组织专家对“上海博物馆智能化系统工程”进行 了评审。专家一致认为该系统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和 国际先进水平,其智能化系统建成标志着我国智能建 筑进入了国际先进行列,建议在我国智能建筑的设计、 建设中推广应用。
②为加快我国智能建筑技术的发展,“中心”1999年l2 月开始向全国电子信息推广应用办公室建议,在我国 开展电子信息应用倍增计划“建设行业智能建筑试点 项目”。该项目由全国电子办和原建设部共同组织实 施,“中心”负责申报项目汇总、立项审查、项目跟 踪、项目验收评估等技术服务工作。项目实施通过验 收评估,也达到预期目标。
21
软科学是一门立足实践,面向决策的新兴学科,是 为决策提供支撑依据的系统学科。是自然科学与社会 科学相互结合的交叉科学,是科学理论与科学方法的 高度集锦,决策民主化与科学化的集中体现。针对决 策和管理实践中提出的复杂性、系统性课题,为解决 各类复杂社会问题提出可供选择的各种途径、方案、 措施和对策。
19
3)举办智能建筑发展专题会议、展览会,推广智 能建筑新理念、新技术、新产品
1997年8月,“中心”在北京西山召开了“97 全国智能建筑技术研讨会”。
1997年-2000年期间“中心”与上海有关单位合 作,连续四年在上海举办了四届“中国国际楼 宇现代化设备展览会暨专题研讨会”。
“中心”每年在全国各地召开全国性的智能建 筑新技术新产品研讨会。
2001年在《智能建筑的发展及政策建议》研究课题 的基础上,集中了智能建筑行业30多名资深专家参与 编写,39个企业大力支持,由申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编 辑出版了《智能建筑技术与应用》一书,高度总结了 我国智能建筑发展前五年的理论与实践,对指导我国 智能建筑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28
(2)政府主管部门重视抓政策、标准、规范建设 1)制定相关政策引导智能建筑发展 1997年11月原建设部颁布了《1996-2010年建筑技术政 策》,智能建筑纳入该文件的《建筑技术政策纲要》。 原国家经贸委发布了《“九五”国家重点技术开发指 南》,智能建筑技术列入其中。 由于智能建筑的发展,智能建筑技术逐步延伸到住宅 小区,成为智能建筑的重要的市场。为了指导住宅小 区智能化建设,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于1999年 12月编写了《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建设 要点与技术导则》。
能子系统,全面实现对通信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 大楼内各种设备(空调、供热、给排水、变配电、照明、 电梯、消防、公共安全)等的综合管理。
6
GB/T50314-2006 智能建筑(IB)intelligent building以建筑物为平台, 兼备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 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等,集结构、系统、 服务、管理及其优化组合为一体,向人们提供
1985年日本成立了“国家智能建筑专业委员会”
9
1986年美国成立了“美国智能型建筑学会 ( AIBI)”,该组织共有横跨17个国家的会员, 包括产品和系统集成商、能源、电力和行政机 构咨询公司、研究单位以及房地产商,旨在推 广智能建筑的理念,并提供最先进的技术、咨 询与应用。
英国、法国、加拿大、瑞士、德国在20世纪80 年代末及90年代初都相继落成富有自己特色的 智能建筑。
23
6)开展智能建筑试点示范工程 随着智能建筑的发展,工程质量成为突出的问题, 抓工程质量迫在眉捷。1999年12月5日,“中心” 组织专家、工程设计单位的设计人员和管理人员 在上海召开了“全国智能建筑技术与实施经验研 讨会”,会上提出了提高智能建筑的工程质量, 关键在于提高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和施工水平,并 提出要搞试点示范工程来推动这项工作的开展, 随后得到政府主管部门的支持。
软科学的突出特点: 服务的对象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问题的重大决策; 集成科学家和社会的意见,为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和
支撑; 是一门跨学科,跨领域的决策科学。
著名案例:“世界新技术革命和我国对策研 究”“三峡工程论证”“载人航天战略研究”等
22
5)推进住宅小区智能化的发展 随着智能建筑技术推广应用,使智能大厦的理念 进入住宅建筑。为了使住宅小区智能化健康有序 地发展,1999年7月25日“中心”在京召开了“全 国住宅小区智能化技术研讨会”,与会代表就住 宅小区智能化的规划设计、信息网络应用技术、 智能化住宅小区建设中如何促进建筑生态化、节 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研讨。并提出了住 宅小区智能化有关标准、规划和准人规则及政策 法规等,对促进住宅小区智能化健康有序地发展 起了重大作用。
17
2)开展智能建筑发展现状调研,向政府主管部门提出政策意见与 建议 首先1996年组织专家对北京、上海、苏州、徐州、郑州等地 的智能建筑进行了调研,掌握了我国智能建筑发展的现状、存 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主要问题有: 智能建筑缺乏政府职能部门的统一管理; 国家主管部门没有对智能建筑工程承包商进行资质认定; 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水平很低; 智能建筑产品过分依靠进口,售后服务较差,用户满意程度不
1995年6月中国工程建设标化协会通信工程委 员会发布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 设计规范》和《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 程验收规范》。
1995年7月上海华东建筑设计院制定了上海地 区《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15
初始阶段的特点:建筑智能化的对象主要 是宾馆和商务楼,智能化系统的子系统各自独 立,建设片面追求高标准,国家没有统一管理, 形成自由发展的局面。
大家好
1
1 智能建筑行业历史回顾与发展现状
2
京
金
广
茂
大
大
厦
厦
3
维也纳Millennium大厦
Burj al Arab Tower Hotel 4
迪拜塔(20哈20/12利/5 法塔) 160层、828米
5
GB/T50314-2000 IB是以建筑为平台,兼备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及
通信网络系统,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它们之 间的最优化组合,向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 便利的环境。其基本内涵是:以综合布线系统为基础, 以计算机网络系统为桥梁,综合配置建筑物内的各功
国外智能建筑发展概述
智能建筑是美国UTBS公司(美国技术建筑系 统公司)在1981年首次提出的,直到1984年7 月美国康州哈特福特市(Hart ford)才建成了世 界第一座智能大厦——“都市大厦”(City85年2月日本在东京日本桥附近的“三井新 二号馆大楼”和1985年8月在东京青山的“本 田青山大楼”
24
7)大力开展智能建筑新技术推广工作 为促进国内智能建筑技术与产品开发和工程应用, “中心”与国内外企业、专家合作,采用 LonWorks技术二次开发完成的“智能化大楼控制 系统开发平台”1996年2月28日通过建设部的鉴定, 并进行了推广应用。“中心”1997年发文推广 “LonWorks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受到行业 内有关人士的重视。 在1998年11月第二届中国智 能建筑设备展览与学术研讨会上,“中心”围绕 LonWorks技术进行了讨论,并于1999年10月28日 在秦皇岛市召开了“Lon-Works技术与产品配套 推广会”会议就提高LonWorks产品的生产、研究 开发、应用配套以及产品质量、产品价格等问题 进行了研讨并达成共识。
高; 管理人员素质较低,需要培养提高; 国家主管部门不重视智能建筑投资回收效益; 智能建筑工程需采用弱电总包方式管理。
18
根据上述调研情况,“中心”就如何加强 政府职能部门对智能建筑的统一管理,制定标 准规范、资质管理及产品标准化问题,提出了 《我国智能建筑发展情况的报告》,得到了原 建设部的高度重视,对我国智能建筑的发展起 了重大推动作用。
25
8)重视行业技术队伍建设
为促进智能建筑技术的推广应用,1996年以来, “中心”同北京工业大学合作先后举办了多期智能 建筑技术研讨班,全国4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 其中350人经考试合格取得“智能建筑技术单科结 业证”。“中心”商请有关高等院校成立了“智能 建筑”专业。1997年“中心”与有关高等学校联合 招收“智能建筑硕士研究生班”,已培养出四届共 计60多人,已有多人领到工程硕士学位,带动了全 国各地几十所高等学校均举办了“智能建筑工程硕 士研究生班”。2005年教育部正式下达新专业目 录——“建筑电气与智能建筑”专业。
10
20世纪90年代,新加坡政府的公共事业部门为 推广智能建筑,专门制定了“智能大厦手册”, 并拨巨资进行研究,要把全岛建成智能花园。
韩国也提出把韩国建成“智能半岛”。 印度于1995年开始在加尔各答的盐水湖开始建
设智能城市。
11
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不少城市提出要建设“智 能化街区”、“智能化大厦群”、“智能化国际 信息城”等。日本山武霍尼维尔、清水等公司在 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规划设计出21世纪智能建筑 的模型——实现城市智能化。
山武霍尼维尔承接的“横滨业务大楼”:一个由十座 智能大楼组成的智能建筑群,建筑面积20万m2,设有 冷热源中心等,有1万6千个测控点,实现智能建筑群 一体化集中管理和监控。
山武霍尼维尔公司1998年提出“省”的企业宗旨,通 过自动化的改革,节省时间、能源和空间。
12
我国20世纪90年代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 等地相继建成了一批具有一定智能型的大型公 共建筑,如广东国际大厦、广州世贸中心、北 京发展大厦、北京国贸中心和京广中心、上海 锦江饭店、上海博物馆等。智能建筑在我国呈 发展趋势,引起了我国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
16
规范阶段(1996 ~2000年)
(1)原建设部科技委1996年2月成立建设部科技委 智能建筑开发推广中心(以下简称“中心”)
1)“中心”的主要任务 开展智能建筑发展的市场调查和软科学研究, 提出意见和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开展 技术交流,收集、传播国内外有关智能建筑信 息,开展宣传和普及以及人员培训;开展咨询 服务以及各种技术推广活动;承担建设部交办 的有关事项。
26
9)抓点带面推进智能建筑的健康发展
①受上海博物馆委托,在建设部科技委主持下,“中 心”组织专家对“上海博物馆智能化系统工程”进行 了评审。专家一致认为该系统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和 国际先进水平,其智能化系统建成标志着我国智能建 筑进入了国际先进行列,建议在我国智能建筑的设计、 建设中推广应用。
②为加快我国智能建筑技术的发展,“中心”1999年l2 月开始向全国电子信息推广应用办公室建议,在我国 开展电子信息应用倍增计划“建设行业智能建筑试点 项目”。该项目由全国电子办和原建设部共同组织实 施,“中心”负责申报项目汇总、立项审查、项目跟 踪、项目验收评估等技术服务工作。项目实施通过验 收评估,也达到预期目标。
21
软科学是一门立足实践,面向决策的新兴学科,是 为决策提供支撑依据的系统学科。是自然科学与社会 科学相互结合的交叉科学,是科学理论与科学方法的 高度集锦,决策民主化与科学化的集中体现。针对决 策和管理实践中提出的复杂性、系统性课题,为解决 各类复杂社会问题提出可供选择的各种途径、方案、 措施和对策。
19
3)举办智能建筑发展专题会议、展览会,推广智 能建筑新理念、新技术、新产品
1997年8月,“中心”在北京西山召开了“97 全国智能建筑技术研讨会”。
1997年-2000年期间“中心”与上海有关单位合 作,连续四年在上海举办了四届“中国国际楼 宇现代化设备展览会暨专题研讨会”。
“中心”每年在全国各地召开全国性的智能建 筑新技术新产品研讨会。
2001年在《智能建筑的发展及政策建议》研究课题 的基础上,集中了智能建筑行业30多名资深专家参与 编写,39个企业大力支持,由申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编 辑出版了《智能建筑技术与应用》一书,高度总结了 我国智能建筑发展前五年的理论与实践,对指导我国 智能建筑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28
(2)政府主管部门重视抓政策、标准、规范建设 1)制定相关政策引导智能建筑发展 1997年11月原建设部颁布了《1996-2010年建筑技术政 策》,智能建筑纳入该文件的《建筑技术政策纲要》。 原国家经贸委发布了《“九五”国家重点技术开发指 南》,智能建筑技术列入其中。 由于智能建筑的发展,智能建筑技术逐步延伸到住宅 小区,成为智能建筑的重要的市场。为了指导住宅小 区智能化建设,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于1999年 12月编写了《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建设 要点与技术导则》。
能子系统,全面实现对通信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 大楼内各种设备(空调、供热、给排水、变配电、照明、 电梯、消防、公共安全)等的综合管理。
6
GB/T50314-2006 智能建筑(IB)intelligent building以建筑物为平台, 兼备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 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等,集结构、系统、 服务、管理及其优化组合为一体,向人们提供
1985年日本成立了“国家智能建筑专业委员会”
9
1986年美国成立了“美国智能型建筑学会 ( AIBI)”,该组织共有横跨17个国家的会员, 包括产品和系统集成商、能源、电力和行政机 构咨询公司、研究单位以及房地产商,旨在推 广智能建筑的理念,并提供最先进的技术、咨 询与应用。
英国、法国、加拿大、瑞士、德国在20世纪80 年代末及90年代初都相继落成富有自己特色的 智能建筑。
23
6)开展智能建筑试点示范工程 随着智能建筑的发展,工程质量成为突出的问题, 抓工程质量迫在眉捷。1999年12月5日,“中心” 组织专家、工程设计单位的设计人员和管理人员 在上海召开了“全国智能建筑技术与实施经验研 讨会”,会上提出了提高智能建筑的工程质量, 关键在于提高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和施工水平,并 提出要搞试点示范工程来推动这项工作的开展, 随后得到政府主管部门的支持。
软科学的突出特点: 服务的对象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问题的重大决策; 集成科学家和社会的意见,为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和
支撑; 是一门跨学科,跨领域的决策科学。
著名案例:“世界新技术革命和我国对策研 究”“三峡工程论证”“载人航天战略研究”等
22
5)推进住宅小区智能化的发展 随着智能建筑技术推广应用,使智能大厦的理念 进入住宅建筑。为了使住宅小区智能化健康有序 地发展,1999年7月25日“中心”在京召开了“全 国住宅小区智能化技术研讨会”,与会代表就住 宅小区智能化的规划设计、信息网络应用技术、 智能化住宅小区建设中如何促进建筑生态化、节 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研讨。并提出了住 宅小区智能化有关标准、规划和准人规则及政策 法规等,对促进住宅小区智能化健康有序地发展 起了重大作用。
17
2)开展智能建筑发展现状调研,向政府主管部门提出政策意见与 建议 首先1996年组织专家对北京、上海、苏州、徐州、郑州等地 的智能建筑进行了调研,掌握了我国智能建筑发展的现状、存 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主要问题有: 智能建筑缺乏政府职能部门的统一管理; 国家主管部门没有对智能建筑工程承包商进行资质认定; 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水平很低; 智能建筑产品过分依靠进口,售后服务较差,用户满意程度不
1995年6月中国工程建设标化协会通信工程委 员会发布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 设计规范》和《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 程验收规范》。
1995年7月上海华东建筑设计院制定了上海地 区《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15
初始阶段的特点:建筑智能化的对象主要 是宾馆和商务楼,智能化系统的子系统各自独 立,建设片面追求高标准,国家没有统一管理, 形成自由发展的局面。
大家好
1
1 智能建筑行业历史回顾与发展现状
2
京
金
广
茂
大
大
厦
厦
3
维也纳Millennium大厦
Burj al Arab Tower Hotel 4
迪拜塔(20哈20/12利/5 法塔) 160层、828米
5
GB/T50314-2000 IB是以建筑为平台,兼备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及
通信网络系统,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它们之 间的最优化组合,向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 便利的环境。其基本内涵是:以综合布线系统为基础, 以计算机网络系统为桥梁,综合配置建筑物内的各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