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土资源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及对策探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国土资源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及对策探讨

摘要:现阶段,我国国土资源面临的生态问题严重,生态国土具有经济、社会、生态等多重属性和功能,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和空间载体。加强生态国土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要求,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

格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生态国土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要发挥自

然资源生态文明建设主力军作用,把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

部署落实到自然资源领域的各个环节。基于此,本文对生态国土建设进行分析。

关键词:国土资源;生态;问题

1生态国土建设的内涵与社会价值

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空间载体和构成要素,在现代化建设中具

有战略性、全局性、根本性的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融入到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随着生态文明战

略的不断深化,“生态国土”建设已成为当前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和行动自觉。作

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想与目标,生态国土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

客观要求,提供优质生态产品和生态功能为任务,并成为关系现代人居、生产生

活和资源环境相互协调的重大社会实践。作为科学问题,生态国土是包含自然科

学与社会科学众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现代重大研究领域。从世界范围看,马斯河谷

烟雾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日本水俣病事件等大范围、

长时间的生态环境公害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于环境与生态问题的持续关注,

并进一步引致学者对于人口、资源、环境与生态等科学问题的不断思考。1970年

4月,声势浩大的环境保护运动,促使美国成立了专门的政府组成机构,同时通

过了水污染控制法和清洁大气法的修正案。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启动了“人与生物圈”计划,这项研究计划专门设置了生态国土问题研究的课题,集中了

当时国际在空间规划领域、生态环境领域等学者组成的专家组,推进以生态国土

问题为明确指向,全球范围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规划设计等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总体来说,我国生态国土的科学研究,慢于实践发展。新中国成立很长一段

时间以来,我国的生态国土建设多侧重于生态环境的营建,如“三北防护林”“南水

北调”等重大工程。21世纪以来,针对存在的资源环境问题,在宏观层面上,倾

向于自然生态空间的整体保护与生态廊道的建设等,同时,注重顶层设计与生态

国土制度的建设;微观层面上,则以人居环境营造、品质社区打造为主要内容,

主要表现为城市更新与棕地改造利用等。

2国土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现状

当前,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及高新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社会文明的脚

步日益加快,但与此同时,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而生态环境问题

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自然本身的变化,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人为原因,并且人为

原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更加重要。国土规划是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

的重要举措,但长期以来,在我国的国土规划中只重视对经济和社会资源的调整,而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这也加剧了生态环境问题。人们在开发利用土

地资源的同时,也应当要兼顾对土地和环境的整治与保护,否则若导致生态环境

过度透支和破坏,早晚将会引起重大的灾难。尤其是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当中,对

于城市土地资源的规划,更要兼顾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统一,努力走

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生态国土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是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关系。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自然资源

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也要更好地发挥政府在自然资源产权保护、用途管制、节

约利用、利益分配、资源保护、整治修复、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作用,

促进自然资源优化配置、持续利用、绿色发展和利益共享。二是统筹资源保障开

发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把节约放在优先位置,以最少的资

源消耗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大力拓展资源利用空间,保障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对资源的合理需求。统筹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资源开发不破坏生态环

境系统的恢复能力,生态环境保护不影响国家资源供给安全。

三是统筹资源收益和分配的关系。要加快资源税费金制度改革,合理确定中

央与地方资源收益分配比例,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资源收益

要充分体现共享原则,在保障国家权益的同时,向资源所在地适当倾斜。资源收

益重点用于地方环境治理、生态补偿及民生保障支出,提高当地生活水平和可持

续发展能力。

4提升生态国土建设的对策

4.1构建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

制定《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办法》,探索建立统一的确权登记系统,清晰

界定全部国土空间各类自然资源资产的产权主体,对水流、森林、山岭、草原、

荒地、滩涂等所有自然生态空间统一确权登记。建立权责明确的自然资源产权体系,制定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有偿出让制度方案。探索建立中央和地方政府分

级代理行使所有职责的体制,研究提出全民所有中央政府直接行使所有权、全民

所有地方政府行使所有权的资源清单和空间范围。

4.2统筹自然资源保护与生态修复

一是强化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落实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构

建约束性保护、建设性保护、激励性保护、自律性保护相结合的耕地保护新格局。调整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严格划定城市发展边界,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

基本农田并实行特殊保护。坚持耕地保护数量质量生态并重。探索多样化的耕地

保护补偿机制。充分发挥耕地生产粮食、保护生态环境和传承农耕文化的多重功能。二是大力推进国土综合整治。坚持系统治理原则,坚持治地、治水、治海、

治山、治矿、治林相结合,整合相关工程项目和资金,探索建立统一整治修复的

体制和机制,实行“山水林田湖草”统一保护、统一整治、统一修复。针对水土流失、污染,土地荒漠化、石漠化、沙化、土壤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区域,从

生产安排、生态修复、工程改良等方面开展综合整治,使国土综合整治真正成为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平台。

4.3 管理制度与时俱进

在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城市化建设进程快速深入,传统的土地规划已经无

法适应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实际需求,有必要做出与时俱进的调整。国土资源管理

制度的建立要统筹各个部门之间的平衡关系,经济发展、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等

都是国土资源管理中需要统筹规划的部分,在之前原有的这种占有与补偿机制的

基础上,应该使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对于需要开垦的土地,需要作出完整的补偿

机制;而对于一些不能够开垦的土地,需要采取收费政策来依托。这都需要保证

在良好的环境建设基础上,让土地类型化,并做到有重点有特色,使土地建设能

够真正的与环境保护、产业发展、基础建设相互协调,确保土地的使用符合国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