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中的百分数——百分数(一)》单元分析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检中的百分数——百分数(一)》单元分析

一、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能正确进行百分数与小数、分数的互化;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探索百分数与小数、分数互化的方法以及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增强思维的深刻性,发展数感。

3.在用百分数表达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百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

本单元安排了两个信息窗和相关链接。第一个信息窗是检查视力,借助问题“哪个学校六年级学生视力情况好一些”,引入对百分数的意义及读写的学习。“相关链接”借助问题“你能把下面的数化成百分数吗”、“你能把19%和25%化成分数吗”、“你能把3%、0.7%、123%化成小数吗”,引入对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互化的学习。第二个信息窗是测量体重,借助问题“男生体重合格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这个班的出勤率是多少”,引入对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和出勤率的学习。

本单元教材编写的基本结构如下:

三、教材解读及学与教建议

(一)单元教材解读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小数、分数的意义和应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百分数实际上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它与分数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教材从用分数表示近视人数与总人数之间的关系入手,引出对百分数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百分数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教材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有利于学生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百分数的意义及解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是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

1.创设现实情境,注重贴近学生的生活。

视力和体重关系到儿童的健康成长,教材选取了体检中“检查视力”和“测量体重”的

现实情境,这样的素材贴近学生的生活,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兴趣,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又能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形成数学应用意识,同时引起儿童对自身健康的关注。

2.开放编排教材内容,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索空间。

教材安排具体内容时,在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教学的同时注意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索空间。如:教学百分数、分数、小数的互化时,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并总结方法。教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时,让学生自主思考“什么是合格率”、探究“如何求合格率”,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怎样求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百分率,改变了以往教材直接给学生列举现成的出粉率、发芽率、出勤率等百分率的计算公式的做法,给学生提供了积极思考、充分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与空间。

3.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由于百分数是特殊的分数,其内容与分数的相关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教材在编排及引导探索方面都注重加强所学知识与已有知识经验的联系,方便学生运用迁移方法自主

学习。如:比较1

4

9

50

1

5

的大小,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尝试运用化小数和通

分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互化”内容的编排注重给予学生较大的自主探究空间,目的就是让学生综合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探索它们互化的一般方法。

(二)本单元学与教建议

1.注重方法多样化,体验百分数产生的必要性。

学生以前已经学过用分数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为了让学生体验到百分数产生的必要性,感受百分数的价值。教学时,教师可以先放手让学生自主比较3个分数的大小。学生可能把分数化成小数再比较,或者先通分再比较。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比两种方法,使学生体验到把这些分数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便于统计和比较,从而体验到百分数产生的必要性。

2.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百分数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小数特别是分数概念和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同分数有密切的关系。虽然百分数的意义和实际应用与分数有所不同,但它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与用分数基本相同。因此,教学时可以借助知识间的联系,放手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迁移类推。例如,教学信息窗2的第一个红点问题“男生体重合格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时,因为有了解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实际问题的经验,教师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

3.本单元建议课时数:5课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