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龙舟竞渡的起源与演变历程论文发表

合集下载

端午节龙舟竞渡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端午节龙舟竞渡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端午节龙舟竞渡的起源与发展历程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人们会庆祝这个节日并举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

其中,龙舟竞渡是端午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本文将探讨端午节龙舟竞渡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一、起源据传统民间传说,龙舟竞渡起源于古代中国的一位伟大诗人屈原。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大臣和爱国诗人,他的忠诚和爱国精神使他备受尊敬。

然而,由于宫廷斗争和政治阴谋的压力,屈原最终被逐出了楚国。

屈原经历了种种沮丧和失落,最终,在五月初五这一天,他跳入了汨罗江,以自己的生命来表达对楚国的深深思念。

当他的乡亲们得知这个消息后,纷纷划船寻找屈原,并且撒入江中以驱散江中的鱼虾,以免它们吞食屈原的身体。

二、发展历程龙舟竞渡作为纪念屈原和民众的爱国精神逐渐发展起来。

最初,龙舟竞渡只是一种民间的仪式,人们划龙舟寻找屈原的遗体,并为他们的英雄而感到自豪。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活动逐渐发展成为一项竞技运动。

龙舟竞渡的形式也逐渐丰富多样。

最早的龙舟竞渡只有一个长舟,由多人同划,以速度为竞赛标准。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改良龙舟的设计和制作。

现代的龙舟一般由竹子制成,船身长约12米,船上装饰着精美的彩绘和装饰品。

除了竞速,在现代的龙舟竞渡中,还增加了各种各样的技巧和表演。

例如,队员们会在船上表演各种动作,如划桨和踩踏等。

此外,龙舟竞渡的比赛也逐渐规模化,各地会举办不同级别和不同规模的比赛。

龙舟竞渡除了在中国流行外,如今也在世界范围内开展。

很多国家和地区都举行龙舟竞渡比赛,并且吸引了大量的观众和参赛队伍。

这使得龙舟竞渡成为国际友谊和文化交流的一种形式。

三、结论端午节龙舟竞渡源于对屈原的纪念和对爱国精神的致敬。

经过数千年的发展,这项活动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球范围内受欢迎的竞技运动之一。

通过龙舟竞渡的举办,人们保留了对屈原的敬意,并且传承了他的爱国精神和奉献精神。

同时,龙舟竞渡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展示团队协作和竞技技巧的舞台,弘扬了传统文化和友谊精神。

端午节扬帆起航的龙舟竞渡

端午节扬帆起航的龙舟竞渡

端午节扬帆起航的龙舟竞渡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或重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人们将欢庆这一节日,并开展各种庆祝活动。

其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龙舟竞渡。

龙舟竞渡是中国民间源远流长的传统水上运动,通过积极参与和观赏,人们能够感受到其独特的魅力和荡漾的节日氛围。

一、龙舟竞渡的起源与传说龙舟竞渡起源于中国古代,与端午节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传,中国古代有个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他痛心于国家的腐败和群众的苦难,最终抱石投汩罗江而死。

为了避免屈原的尸体被江中的鱼虾咬食,人们纷纷下江撑船,以木叶编制的粽子投入江中,同时还舞动着船桨拍打江水,以击退鱼虾。

后来,这种活动逐渐演变为龙舟竞渡,作为端午节的重要庆祝项目流传至今。

二、龙舟竞渡的船型特点龙舟竞渡的船身呈长粗而细尖的形状,整体造型像一条巨大的龙。

船长一般在10米至30米之间,船宽约为1米左右。

船头嵌有龙头,船尾有一个隆起的部分,象征着屈原的牺牲和船的灵魂。

龙舟的外表常常采用五颜六色的彩绘,突显神奇和庄重。

三、龙舟竞渡的比赛规则龙舟竞渡是一项团体性的运动,要求船上的队员们经过精确的配合和默契才能获得胜利。

比赛时,船上的手搬桨划动,引领着船前进。

所有队员都需要按照队长的指令迅速、一致地屈膝、并伸直臂膀使用力量,以保持船的稳定和速度。

同时,队员们的动作要与鼓声相配合,以加强整个比赛的节奏感。

四、龙舟竞渡的意义和庆祝活动龙舟竞渡既有娱乐性质,也有纪念意义。

它是人们追忆古代爱国人物和传统文化的方式之一。

比赛中奋力划桨,舟水翻滚,体现了人们勇往直前、顽强拼搏的精神。

除了比赛,端午节还有其他各种庆祝活动,比如包粽子、赛艇模型和观赛等。

五、龙舟竞渡的现代发展如今,龙舟竞渡不仅限于中国本土,还在国际范围内广泛发展。

各地举行的国际龙舟竞渡赛事日益增多,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赛队伍和游客。

这一体育盛事的国际化发展,不仅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增进了不同国家和人民之间的交流与友谊。

端午节龙舟竞渡的起源与演变

端午节龙舟竞渡的起源与演变

端午节龙舟竞渡的起源与演变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这个节日于农历五月初五举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与端午节紧密相关的龙舟竞渡活动,作为这一节日的标志性活动之一,也有着引人入胜的故事和不断演变的历史。

一、起源传说端午节的龙舟竞渡活动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传说,这个传说与屈原有关。

屈原是战国时期的一个伟大的诗人和爱国者。

据说,在齐国灭亡后,屈原投江自尽,以自己的死来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思念之情。

百姓们深感痛惜,纷纷划船捞救,并在江中投放米饭以避免鱼虾伤害屈原的遗体。

二、习俗演变最初的龙舟竞渡是为了纪念屈原而举行的,人们划船捞救的行为逐渐演变成为了后来龙舟竞渡的形式。

随着时代的演变,龙舟竞渡逐渐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传统体育比赛,也成为了人们欢度端午节的一种活动方式。

在这一天,人们会组成队伍划龙舟,参加竞赛。

三、龙舟的形态与规模龙舟是一种独特的中国传统船只,有着自己独特的形态和特征。

它通常是由木头制成,长而狭窄,前端有一个龙头,船的两侧则装饰着彩色的龙鳞。

龙头雄壮威严,龙鳞瑰丽多彩,给人一种神奇的感觉。

随着现代技术的进步,龙舟的制作材料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如使用塑料或纤维材料制作,但整体的形态和特征没有改变。

龙舟的规模也有所不同,有小型龙舟和大型龙舟之分。

小型龙舟适合于普通人的娱乐和比赛,而大型龙舟通常由多人划桨,规模较大,需要更多的团队合作。

四、龙舟竞渡的比赛规则龙舟竞渡比赛通常分为多个组别,包括男子组、女子组、混合组等。

参赛的队伍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特长选择相应的组别进行竞争。

比赛的规则主要包括船长所发的指令以及团队的配合和划桨的节奏。

在终点线上,冠军将被授予名誉称号,并得到奖品。

五、端午节龙舟竞渡的意义端午节龙舟竞渡不仅是一项富有竞争和娱乐性质的运动,还承载着浓厚的文化和精神内涵。

一方面,它以活动形式传承和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使年轻一代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另一方面,它也凝聚了人们对屈原的敬仰和怀念,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团结与奋进精神。

端午节传统龙舟竞渡活动的历史演变与现代发展

端午节传统龙舟竞渡活动的历史演变与现代发展

端午节传统龙舟竞渡活动的历史演变与现代发展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间节日之一。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龙舟竞渡。

龙舟竞渡是一项源远流长的传统体育运动,它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在现代社会中仍然保持着活力。

龙舟竞渡起源于古代中国的一个传说。

相传,在中国古代,有一个伟大的诗人屈原,他是楚国的忠臣。

然而,由于一系列的政治阴谋,他被贬谪到了一个偏远的地方。

屈原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流放生活的痛苦使他深感痛苦,最终选择了投江自尽。

当地的渔民们得知了这个消息后,纷纷划船去救他,但最终只能无奈地找到他的尸体。

为了防止鱼虾吃掉屈原的尸体,渔民们纷纷划船在江中竞渡,同时还放火燃烧竹子,以驱赶鱼虾。

这就是龙舟竞渡的起源。

龙舟竞渡在中国的历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

据史书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龙舟竞渡就已经成为一项盛大的庆祝活动。

当时的龙舟竞渡是以祈求丰收和祭祀祖先为目的的,人们相信划龙舟可以驱除邪灵,保佑平安。

随着时间的推移,龙舟竞渡逐渐发展成为一项具有娱乐性质的体育运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

在现代社会中,龙舟竞渡已经成为一项受欢迎的运动。

每年的端午节,各地都会举行盛大的龙舟竞渡比赛。

这些比赛不仅吸引了大量的参赛队伍,还吸引了大批的观众前来观看。

参赛队伍通常由一群强壮的划船手组成,他们需要在指挥员的指挥下,紧密配合,全力划船。

整个比赛过程充满着激烈的竞争和紧张的气氛,观众们则在岸边欢呼助威。

这种竞技精神和团队合作的意义使得龙舟竞渡成为了一项受人尊敬的运动。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龙舟竞渡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如今,一些高科技的设备被引入到龙舟竞渡中,例如定位系统和计时器等。

这些设备不仅提高了比赛的公正性和准确性,还为观众提供了更好的观赛体验。

此外,一些知名企业也开始赞助龙舟竞渡比赛,使得比赛的规模和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龙舟竞渡的历史演变和现代发展,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活力。

端午节的龙舟竞渡作文

端午节的龙舟竞渡作文

端午节的龙舟竞渡作文《端午节的龙舟竞渡》“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每到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的氛围便在华夏大地弥漫开来。

而在众多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中,龙舟竞渡无疑是最具激情和活力的一项。

龙舟竞渡,又被称为赛龙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节日民俗活动之一。

那一艘艘精心打造的龙舟,宛如一条条即将腾飞的巨龙,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比赛的那一天,河边总是挤满了人。

男女老少,皆怀着期待的心情,早早地来到河边,只为占据一个绝佳的观赛位置。

河岸两边,彩旗飘扬,热闹非凡。

空气中弥漫着艾草和粽子的香气,让人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氛围。

随着一声令下,龙舟竞渡正式开始。

鼓手们挥舞着手中的鼓槌,用力地敲击着鼓面,那激昂的鼓声,仿佛是战斗的号角,瞬间点燃了整个赛场的气氛。

划手们整齐地挥动着手中的桨,动作整齐划一,节奏明快有力。

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坚定的神情,每一次划动都倾注了全身的力量。

龙舟在他们的努力下,如离弦之箭,在水面上飞驰。

水面上,龙舟你追我赶,互不相让。

每一艘龙舟都在奋力向前,溅起的水花如同珍珠般洒落。

船头的指挥员,目光坚定,大声呼喊着口号,引领着整支队伍的节奏。

而船尾的舵手,则全神贯注地掌控着方向,确保龙舟能够沿着正确的路线前进。

观众们在岸边也没闲着,他们不停地为自己支持的队伍加油助威。

加油声、呼喊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

有的观众激动得手舞足蹈,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龙舟之上;有的观众则紧张地握紧拳头,眼睛紧紧地盯着龙舟,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精彩的瞬间。

在这激烈的比赛中,团队的协作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每一位划手都必须紧密配合,听从鼓手和指挥员的指挥,只有这样,龙舟才能在水面上保持稳定的速度和正确的方向。

这种团结一心、共同奋进的精神,正是龙舟竞渡的魅力所在。

龙舟竞渡不仅是一场体育比赛,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它承载着人们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之情。

传说屈原投江自尽后,楚国的百姓们为了阻止江中的鱼虾啃食他的遗体,纷纷划船在江面上打捞。

后来,这一行为逐渐演变成了端午节的龙舟竞渡习俗。

历史上的龙舟竞渡

历史上的龙舟竞渡

历史上的龙舟竞渡龙舟竞渡是一项源远流长的传统体育运动,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端午节民俗活动。

在历史长河中,龙舟竞渡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符号和传统节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题为《历史上的龙舟竞渡》的文章中,我们将带您穿越历史,探索龙舟竞渡的起源、演变以及其在不同时期的意义。

一、龙舟竞渡的起源与演变龙舟竞渡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端午节,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

其中最著名的说法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龙舟竞渡则是为了寻找屈原的身体,以示缅怀和追思。

在屈原去世后,百姓为了保护他的尸体,纷纷划船在江河湖海中寻找,后来形成了龙舟竞渡的传统活动。

随着历史的演进,龙舟竞渡这一传统体育运动逐渐发展起来,并且在不同地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竞渡方式。

例如四川的泸州龙舟,其特点是龙头上带有一只巨大的泸水灯,豫北的花垣龙舟则以其庞大的船体和激烈的竞赛方式而著称。

二、龙舟竞渡的意义与影响1. 体育竞技的推广与发展龙舟竞渡作为一项民间传统体育运动,不仅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也促进了体育精神的传承与发扬。

通过参与龙舟竞渡,人们可以锻炼身体,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增强体育意识,同时也加深了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

2. 增强文化自信与传统文化保护龙舟竞渡作为中国传统节日活动的一部分,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许多古老的传统文化面临着被遗忘和丢失的风险,而龙舟竞渡通过举办赛事、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等形式,使得人们更加重视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3. 促进地方发展与旅游经济龙舟竞渡作为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传统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地方的经济发展与旅游业的繁荣。

许多地方都利用端午节期间举办龙舟竞渡赛事,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赛和旅游,带动了当地旅游、餐饮、住宿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三、龙舟竞渡的现状与未来展望目前,龙舟竞渡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举办的中国国际龙舟节的重要项目,并且已经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举措使得龙舟竞渡这一传统活动受到更多的关注和保护。

端午节的龙舟竞渡与传统文化作文

端午节的龙舟竞渡与传统文化作文

端午节的龙舟竞渡与传统文化作文《端午节的龙舟竞渡与传统文化》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这一天,全国各地都会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其中最具代表性和观赏性的当属龙舟竞渡。

龙舟竞渡不仅是一项激烈的体育竞技,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精神内涵。

龙舟竞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据传说,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这一天投江自尽,楚国的百姓们为了寻找他的遗体,纷纷划船在江面上打捞,后来逐渐演变成了龙舟竞渡的习俗。

这个传说赋予了龙舟竞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悲壮的色彩,也让人们在参与这项活动时,心中怀着对屈原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龙舟竞渡作为一项传统的水上运动,有着严格的规则和独特的技巧。

龙舟一般由木质制成,形状狭长,船头和船尾装饰着精美的龙头和龙尾。

每条龙舟上通常有数十名划手,他们身着统一的服装,手持桨叶,在鼓手的节奏引领下,齐心协力地划动龙舟。

鼓手的作用至关重要,他们通过有节奏的鼓声,控制着划手们的划水速度和力量,使整个团队能够保持协调一致。

此外,还有一名舵手负责掌控龙舟的方向,确保龙舟能够在笔直的赛道上快速前进。

龙舟竞渡的比赛场地通常选择在江河湖泊等水域宽阔、水流平稳的地方。

赛道的长度和宽度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一般会在起点和终点处设置明显的标志。

比赛开始前,各条龙舟会在起点处整齐排列,等待发令枪响。

随着一声令下,龙舟如离弦之箭般冲出起点,划手们奋力划桨,水花四溅,鼓声震天。

观众们在岸边欢呼助威,气氛热烈非凡。

比赛的胜负取决于龙舟到达终点的先后顺序,先到达终点的队伍获胜。

除了比赛本身,龙舟竞渡还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首先,它体现了团结协作的精神。

在龙舟上,每一名划手都需要与队友密切配合,听从鼓手的指挥,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团队的最大力量。

这种团结协作的精神,不仅在龙舟竞渡中至关重要,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所需要的品质。

其次,龙舟竞渡展示了勇敢拼搏的精神。

划手们在比赛中全力以赴,不畏艰难,勇往直前,这种勇敢拼搏的精神激励着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坚定信念,勇于进取。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赛龙舟的来历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赛龙舟的来历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赛龙舟的来历关于端午节的作文:赛龙舟的来历赛龙舟是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节日民俗活动之一,在中国南方地区普遍存在,为大家分享了赛龙舟的来历,欢迎借鉴!赛龙舟的来历第一篇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我国南方很流行,它最早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其起源可追溯至原始社会末期。

赛龙舟又称龙舟竞渡,在中国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

现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赛龙舟将成为2010年广州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传说,很久以前,西岸没有河流,只有一条又小又脏的水沟。

一天,有个打鱼人在水沟里网住了一条小蛇。

这条小蛇十分奇特,尾部有九片闪耀的鳞片。

当鱼人把手触向鳞片时,蛇眼里闪着乞求的光芒,十分可怜。

渔人顿生恻隐之心,抚了一下它的鳞片,就把它放回了水沟。

谁知那九片鳞忽然落了,小蛇长身而舞,化为一条小龙。

原来,它是一条上天的神龙,因触犯了天条,受玉皇大帝处罚,变成这模样,它的尾巴上被加了九把锁─就是小蛇尾上的九片闪耀的鳞。

玉皇曾言:“这锁要打开,除非得到人的阳气。

”刚才渔人无意中竟打开了小龙身上的千年枷锁。

小龙为了感谢渔人,在水沟里不停地翻动,并从口里不停的喷出水来,灌注在小水沟里。

慢慢地,小水沟变成了大河(也就是现在的'西岸河),河水为西岸带来了五谷丰登。

为了纪念这条神龙,人们把沿河的村子称为龙头寨,上龙首等村。

在神龙升天这一天,也就是端午节举行赛龙舟,以示庆贺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

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

之后每年五月初五划龙舟以纪念之。

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竞渡之习,盛行于吴国、越国、楚国。

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

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端午节的赛龙舟历史优秀作文

端午节的赛龙舟历史优秀作文

端午节的赛龙舟历史优秀作文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一个既有庆祝活动又有深厚历史内涵的节日。

而在端午节的庆祝活动中,赛龙舟是一项独特而精彩的体育竞技项目。

本文将为您介绍端午节赛龙舟的历史背景、传统习俗以及其在现代社会的演变与发展。

一、赛龙舟的历史背景端午节起源于中国远古时期,追溯至公元前278年。

相传,春秋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投江自尽,楚国百姓为了防止鱼虾吃掉他的尸体,纷纷划龙舟下水,拍击水面,以驱走鱼虾。

为了纪念屈原,人们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举行赛龙舟的活动。

另外,赛龙舟还与中国古代以船为交通工具的渔民有着密切的联系。

据史书记载,龙舟最早出现在秦汉时期,民间崇拜屈原的风俗与渔民赛龙舟的传统相结合,渐渐形成了端午节赛龙舟的盛大庆典。

二、传统的赛龙舟习俗在端午节赛龙舟活动中,有着严格的礼仪规范和传统的习俗。

1. 龙舟的制作:龙舟的制作是一个非常精细的工艺过程,需要选用上等材料,经过复杂的刻制和装饰,才能打造出一艘精美的龙舟。

龙舟的头部通常以龙的形象为设计,船身则用五彩缤纷的彩带装饰,寓意吉祥。

2. 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庆祝活动的重要环节。

在比赛中,参赛的龙舟队伍竞相划桨、奋力冲刺,以争夺比赛的胜利。

观众们会聚集在河岸边,为自己支持的队伍加油助威,现场气氛热烈、喜气洋洋。

3. 粽子的食用: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食品之一,也是赛龙舟活动中必不可少的象征之一。

人们在赛龙舟的同时,还可以品尝到各种口味的粽子,如肉粽、豆沙粽等等。

粽子的形状象征着招财进宝、驱邪避祸,具有独特的节日祝福寓意。

三、赛龙舟的现代演变与发展随着社会的变迁与科技的进步,赛龙舟活动在现代社会中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演变与发展。

1. 赛事规模扩大:在现代,赛龙舟活动的规模不再局限于河流或湖泊,而是扩展至大型运动场馆,如奥林匹克体育场等。

这使得更多的人可以观看到赛龙舟比赛,增加了赛事的观赏性与娱乐性。

2. 国际交流与比赛:如今,赛龙舟已经被推广到世界范围,并成为一项备受国际认可的竞技运动。

端午节龙舟竞渡的起源与变迁

端午节龙舟竞渡的起源与变迁

端午节龙舟竞渡的起源与变迁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五月初五举行。

而与端午节紧密相关的活动之一就是龙舟竞渡。

龙舟竞渡作为一种传统体育比赛,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端午节龙舟竞渡的起源与变迁,以展示其在中国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一、起源传说龙舟竞渡的起源与屈原有关。

屈原,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也是楚国的政治家。

相传他在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这一天投江自尽,以抗议楚国的腐败统治。

当地居民为了寻找屈原的遗体,并且为了驱走恶灵,纷纷划船下江。

有传说称,他们划船时扔进江中一些米饭和鸡蛋,以此防止鱼虾吃掉屈原的遗体。

后来,在文化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这种纪念活动逐渐演变成了龙舟竞渡的形式。

二、龙舟竞渡的兴起龙舟竞渡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

那时,刘备打败了周瑜,占领了荆州。

在喜庆胜利的同时,他还表彰楚国文化,特别是屈原的精神。

为了纪念屈原并向他致敬,刘备命令大家划龙舟,并在船上扔米饭和鸡蛋,以保佑明年五谷丰登、天下太平。

这就是最早的龙舟竞渡的记载。

三、龙舟竞渡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龙舟竞渡逐渐发展成为了一项具有规模的体育活动,并且融入了更多的元素。

除了划龙舟之外,现代的龙舟竞渡还包括打鼓、吹箫和舞狮子等活动。

这些元素使得龙舟竞渡成为了一场音乐、舞蹈和体育的盛宴,给人们带来了愉悦和娱乐。

四、龙舟竞渡的现代意义龙舟竞渡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不仅是一种体育运动,更是一种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方式。

通过参与龙舟竞渡,人们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体味到中国人民的团结和勇气。

此外,龙舟竞渡也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

每年端午节期间,全国各地都会举办各式各样的龙舟竞渡比赛,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这些比赛不仅展示了龙舟竞渡的风采,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总结:端午节龙舟竞渡作为一项具有深厚历史背景的传统文化活动,不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张名片。

从起源传说到现代举办的各种比赛,龙舟竞渡一直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的关注。

赛龙舟写范文

赛龙舟写范文

赛龙舟写范文赛龙舟。

赛龙舟是中国传统的民间水上竞技项目,起源于古代祭祀龙神的活动。

如今,赛龙舟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每年端午节都会举行龙舟比赛。

赛龙舟不仅是一项体育运动,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民族凝聚的象征。

下面我们来谈谈赛龙舟的起源、历史和文化意义。

赛龙舟的起源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中国春秋战国时期。

相传,春秋时期楚国的屈原因忠贞不屈,遭到贵族的排挤和诬陷,最终投江殉国。

为了防止鱼虾吃掉屈原的尸体,百姓们划船下水,吹击鼓声,以驱赶鱼虾,还有人投放粽子以充饥。

后来,人们纷纷效仿,逐渐演变成了赛龙舟的活动。

因此,赛龙舟也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一种方式,也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之一。

历史上,赛龙舟曾经是一项重要的军事训练项目。

在古代中国,龙舟不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一种战争工具。

在战争时期,龙舟可以用来运输军队和物资,也可以用来进行战斗。

为了提高士兵的战斗力和水上作战的技能,各地的军队都会组织龙舟比赛,以此来锻炼士兵的身体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

因此,赛龙舟也被视为一种训练士兵的手段,也是一种军事活动。

如今,赛龙舟已经成为了一项广泛的体育运动。

每年端午节,各地都会举行龙舟比赛,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前来观看。

赛龙舟不仅是一项体育竞技活动,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民族凝聚的象征。

在龙舟比赛中,选手们需要齐心协力,配合默契,才能划出最快的速度。

这种团队合作的精神,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倡导的“团结一致,共同进步”的精神的体现。

同时,赛龙舟也是一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也是一种民族凝聚的方式。

赛龙舟的文化意义还体现在龙舟的造型和装饰上。

龙舟通常是由一条长长的船身和一条巨大的龙头组成,龙头上还会有五彩的彩带和鲜艳的彩绘。

整个龙舟造型独特,富有中国传统的文化特色。

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吉祥的象征,而龙舟则被视为龙的化身,因此赛龙舟也被视为一种祈福的仪式。

在赛龙舟的时候,人们会高喊“加油”、“努力”等口号,以此来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端午作文龙舟竞渡

端午作文龙舟竞渡

端午作文龙舟竞渡端午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民俗节日,它也是一个有趣的竞赛日。

因为每年这个节日,我们都能看到各组队伍在水上建设龙舟,然后比赛划桨的速度。

这就是著名的龙舟竞渡比赛。

龙舟竞渡是我国传统体育运动之一,源远流长,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据说,这项运动起源于纪念伟大诗人屈原。

在端午节前夕,人们都会在河岸边烧香、放炮和祭祀屈原。

龙舟竞渡就是为了纪念屈原而举行的一种竞赛活动。

每年的端午节,人们都会组织龙舟竞渡比赛。

为了准备这项比赛,很多人都会提前准备。

他们要建造龙舟,根据比赛标准规格来设计出合适的造船模型。

建船的过程需要非常细致地操作,否则就可能影响船体的稳定性。

随着比赛的逐渐接近,参加者都会进入紧张的训练期,加强队伍的团队合作和协作精神,使队员们有更好的表现。

比赛当天,龙舟竞渡的比赛场上挤满了观众和参赛者。

人们欣喜地看到队伍们在水上划桨,比赛的场面十分壮观。

参赛队员们都穿上了华丽的装备,端着五彩斑斓的龙舟。

为了获得领先,他们拼尽全力,不断前进。

比赛进行得如火如荼,从起点开始观众的爆发声直到终点竞赛结果的宣布。

在龙舟竞渡比赛中,除了速度,还有纪律、团队合作等要素也非常重要。

整个比赛过程中,队伍们要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无论遇到什么问题,他们都要全体一起攻克。

在这个过程中,所有队员都发挥了最大功效,带来了越来越高的比赛水平和更丰富的文化体验。

总的来说,龙舟竞渡比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一个激动人心的竞技运动。

它能够让人们感受到集体合作的魅力,同时也能够增强人们的身体素质和体育精神。

我相信,在未来的端午节里,龙舟竞渡比赛还会越来越流行。

中国龙舟竞渡的历史

中国龙舟竞渡的历史

中国龙舟竞渡的历史龙舟竞渡是中国传统的民间体育项目,起源于古代的龙神崇拜文化。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龙舟竞渡已经拥有几千年的历史,并且至今仍是中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传统节日活动之一。

一、起源与发展龙舟竞渡起源于中国古代的龙神崇拜,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最早的龙舟出现在战国时期的楚国,当时人们认为龙是神圣的象征,可以保佑平安和丰收。

因此,他们开始将龙的形象加入到舟身之中,并创造了龙舟竞渡这一独特的赛事。

随着时间的推移,龙舟竞渡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集体竞技运动。

在唐代,龙舟竞渡就已经成为了皇室和官员们的娱乐项目。

到了宋代,龙舟竞渡的规模更加庞大,各地的民众也开始积极参与其中。

而到了明代,龙舟竞渡已经成为了端午节的重要庆祝活动,至今这一传统仍在中国各地举行。

二、赛制与规则龙舟竞渡的比赛通常是在水上进行。

比赛时,选手们搭乘着龙舟,以鼓声为指挥,全力划桨。

通常,每艘龙舟上都有一个指挥员,他们负责调节划桨的节奏。

比赛过程中,龙舟竞渡按照赛程设定,选手们需要在规定的距离内快速划桨。

一般来说,比赛分为直道赛和抢桨赛两种形式。

直道赛是一种直线赛道,选手们需要全力以赴划行到终点。

而抢桨赛则是在特定区域设有桨标,选手们需要用力抓住桨标,争夺胜利。

三、文化意义龙舟竞渡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文化意义。

首先,龙舟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力量和吉祥,参与龙舟竞渡被认为是一种祈求平安吉祥的方式。

其次,龙舟竞渡也是对古代历史和民间传说的一种传承和纪念。

比如,端午节的起源与屈原的故事有关,他是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人们在端午节举行龙舟竞渡,也是为了纪念他的爱国精神。

龙舟竞渡还具有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凝聚力的作用。

选手们需要齐心协力,共同划桨,才能迅速前进。

这种团队合作的精神在现代社会也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总结:中国龙舟竞渡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一项承载着丰富文化内涵的传统体育赛事。

作为中国传统的节日活动之一,龙舟竞渡在人们的心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论中国龙舟竞渡的起源

论中国龙舟竞渡的起源

政府和社会各界对龙 舟竞渡的保护和传承 给予了高度重视,通 过各种措施来推广和 传承这一传统文化
龙舟竞渡的起源传说
屈原投江与龙舟竞渡的传说
屈原投江:楚国诗人屈原因政治失意而投江自尽 龙舟竞渡的起源:人们为了寻找屈原的遗体,划船在江中寻找,逐渐演变成龙舟竞渡 龙舟竞渡的习俗:每年端午节,人们举行龙舟竞渡,以纪念屈原 龙舟竞渡的意义: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传统文化
龙舟竞渡作为一种民俗活动,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升地区知名度 和美誉度具有重要意义。
龙舟竞渡在现代社会的意义与作用
传承传统文化: 龙舟竞渡是中 国传统文化的 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深厚的历 史底蕴和文化
内涵。
增强民族凝聚 力:龙舟竞渡 是一项集体活 动,可以增强 人们的集体意 识和民族凝聚
力。
锻炼身体:龙 舟竞渡是一项 体育活动,可 以锻炼身体,
龙舟竞渡作为一种体育竞技活动,对于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增强人民体质具有重要意义。
龙舟竞渡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与影响
龙舟竞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 众基础。
龙舟竞渡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协作、奋勇拼搏的精神风貌,对于增强民 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具有重要意义。
龙舟竞渡在传统文化中具有祈福、辟邪等寓意,对于传承和弘扬传统文 化具有积极作用。
增强体质。
促进文化交流: 龙舟竞渡作为 一种国际性的 体育活动,可 以促进不同国 家和地区之间 的文化交流。
龙舟竞渡的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龙舟竞渡的历史价值:作为中国 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 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龙舟竞渡的民俗价值:龙舟竞渡 是一种民间习俗,反映了中国人 民的勤劳、勇敢和团结精神。
国际龙舟联合会 的成立

端午节了解龙舟竞渡的起源与发展

端午节了解龙舟竞渡的起源与发展

端午节了解龙舟竞渡的起源与发展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庆祝。

在这一天,人们会进行多种庆祝活动,其中最具特色的莫过于龙舟竞渡。

龙舟竞渡是一项古老的传统体育赛事,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本文将介绍龙舟竞渡的起源与发展,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重要的端午节活动。

一、龙舟竞渡的起源根据史书记载,龙舟竞渡起源于中国古代,与端午节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传,龙舟竞渡始于战国时期,那时中国各地频繁发生战争,战士们常常以龙舟作为战舰,利用水道进行作战。

端午节是中国古代的农耕文化节日,也是中国传统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

因此,在端午节期间举行龙舟竞渡,既能祈求丰收,又能检验战士们的战斗力量。

从而龙舟竞渡逐渐成为一种庆贺丰收、祈福平安的传统活动。

二、龙舟竞渡的发展1. 文化传承龙舟竞渡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它不仅寄托着中国人民的美好愿望,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

在各个历史时期,龙舟竞渡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具有独特风格和文化内涵的竞技运动。

每年的端午节,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会举行盛大的龙舟竞渡比赛,吸引着成千上万的观众前来观看。

2. 竞技特点龙舟竞渡是一项需要团队合作的运动。

一艘龙舟上通常由多名划桨手、舵手和鼓手组成。

他们需要紧密配合,全力以赴,才能够在比赛中取得胜利。

这种注重团队配合的精神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合作、团结精神。

3. 规模扩大随着时间的推移,龙舟竞渡不仅在中国流传,并且逐渐传播到国外。

如今,世界各地都有龙舟竞渡的比赛活动。

国际龙舟联合会成立于1991年,旨在推广和发展龙舟竞渡,使其成为一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体育赛事。

4. 保护与传承为了保护和传承龙舟竞渡这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政府加强了对龙舟竞渡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龙舟竞渡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更多的人们从中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和智慧。

结语:龙舟竞渡作为端午节的一项传统活动,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它不仅是一种庆贺丰收和祈福平安的方式,也是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古代龙舟竞渡

古代龙舟竞渡

古代龙舟竞渡古代龙舟竞渡,一项具有丰富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的传统体育赛事,是中国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如今,龙舟竞渡不仅是一项传统节日庆典,还是一项极具观赏性和体育竞技性的比赛。

本文将深入探讨古代龙舟竞渡的历史渊源、传统习俗、赛事规则以及现代发展,以全面了解这一具有独特魅力的传统文化活动。

一、历史渊源古代龙舟竞渡的历史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起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的仪式。

据史书记载,最早的龙舟竞渡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78年,当时的龙舟还未如今日的精致,它们通常由粗糙的木头制成,但这一传统竞渡活动却一直延续至今。

古代龙舟竞渡的起源与屈原的传说密切相关。

相传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伟大诗人之一,他在楚国被流放后投江自尽,为了避免鱼虫咬食他的尸体,村民们划起了龙舟,敲击锣鼓,将屈原的竹篮装满饭食、酒肉,投入江中,以此来祭奠他的英灵。

这一传统后来演变为端午节的龙舟竞渡,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传统习俗古代龙舟竞渡是一个充满仪式和习俗的节日庆典。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人们聚集在河边或湖畔,欣赏龙舟竞渡比赛。

以下是一些传统习俗:1. 龙舟的造型:龙舟通常有一个龙头和龙尾,象征着神龙附体。

龙舟的外观装饰丰富多彩,鳞甲、龙爪等图案常见于其上。

2. 赛前仪式:在比赛开始前,通常会进行祭祀仪式,以祈求风调雨顺,平安顺利。

这个仪式包括向龙舟、龙头和龙尾献上祭品,如水果、酒和香烛。

3. 赛前鼓点:龙舟上通常有一名鼓手,鼓手的敲击节奏用以指挥船员的划桨,同时也为观众提供了比赛的音乐节奏。

4. 龙舟队服:参赛队伍的队员通常穿着统一的队服,队服的颜色和图案各异,代表不同的队伍。

5. 载歌载舞:在比赛期间,观众可以欣赏到各种歌舞表演,增添了节日气氛。

三、赛事规则古代龙舟竞渡的赛事规则源自悠久的历史传统。

一般来说,比赛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出发:龙舟比赛开始时,各支队伍将齐心协力,齐头并进地划桨,以迅速获得领先位置。

2. 划桨技巧:队伍成员必须协调划桨的力度和频率,以确保龙舟行驶在最快的航线上。

竞技传统龙舟竞赛

竞技传统龙舟竞赛

竞技传统龙舟竞赛龙舟竞赛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各地享有广泛的影响力。

它不仅仅是一项体育竞技赛事,更是一种凝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活动。

龙舟竞赛一直被视为民间的盛事,不仅有深远的历史底蕴,也有独特的运动魅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龙舟竞赛的起源、演变以及特点,并探讨其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和发展前景。

一、起源与演变龙舟竞赛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端午节,起初是通过划龙舟以辟邪驱瘟的民俗活动。

相传战国时期的屈原投江自尽后,人们为了防止鱼虾噬食他的身体,在端午节划龙舟以保护他的尸骨。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民俗活动逐渐演变成一项集体竞技的水上运动。

到了唐代,龙舟竞赛逐渐成为宫廷和民间的盛事,从而奠定了它的地位。

二、特点与装备龙舟竞赛有许多独特的特点,其中包括参与者的合作、节奏感和团队精神等。

一支龙舟通常由20人以上的划手组成,他们需要高度的配合来保持正常的划动速度和力量。

龙舟的形状和结构也与其他船只有所不同,它通常呈长方形,多由木材制成,长度通常在10米到20米之间。

船头通常雕有龙头,整个船身则油漆得五彩斑斓,彰显龙舟的独特魅力。

在比赛中,龙舟队员会穿上统一的服装,通常是彩色的汉服或特制的队服,以凸显队伍的整体形象。

此外,一些队伍还会在队服上绣上象征队伍特色的图案或标志。

龙舟比赛中的划桨工具也是非常重要的装备,常用的桨具有动感的颜色和造型设计,以增加龙舟比赛的视觉效果。

三、意义与发展前景龙舟竞赛作为一项具有民俗特色的竞技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娱乐生活,还有着深远的文化内涵。

它通过竞技的方式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文化精神,强调了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同时,龙舟竞赛也有助于增进人与自然的和谐,通过划船的动作和协作精神,人们能更好地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美妙。

在现代社会,龙舟竞赛在各地仍然非常受欢迎,并且逐渐向国际化发展。

许多国家和地区都举办着自己的龙舟竞赛活动,为国际文化交流和体育外交增添了新的方式和纽带。

可以说,龙舟竞赛在当今世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也为传统体育项目的国际传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龙舟的起源与发展

龙舟的起源与发展

龙舟的起源与发展龙舟是一种古老而具有独特魅力的传统中国水上竞技运动,也是中国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之一。

龙舟赛事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在过去几十年里逐渐发展成为国际性的体育盛事。

本文将探讨龙舟的起源与发展,并介绍它在不同地区的特点和重要性。

一、起源龙舟起源于中国吴越文化,被认为是纪念屈原的传统活动。

相传,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爱国诗人,他投江自尽抗议政府的腐败统治。

为了避免鱼虾吃掉屈原的身体,人们划船摆龙舟,在江面上制造声浪和扬起飞溅的水花,以保护他的遗体。

二、发展龙舟赛事最早可以追溯到2500年前,那时人们在每年的端午节举办龙舟竞赛以纪念屈原。

在宋朝,龙舟赛事逐渐成为一项民间运动,受到皇室和贵族的欢迎,并开始与端午节紧密关联。

到了明清时期,龙舟赛事已经发展成为一项大规模的竞技运动,并传遍全国各地。

现代龙舟竞赛起源于二十世纪初,特别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发展。

1956年,中国成立了全国性的龙舟竞赛组织,并举办了首届全国龙舟锦标赛。

此后,龙舟竞赛逐渐发展成为一项正式的体育项目,并成为国内外游客热门观赛项目之一。

三、全球发展龙舟运动在中国以外的地区也得到了广泛发展。

在东亚地区,尤其是日本和韩国,龙舟赛事被称为“船划”,并受到了很高的关注和参与。

在欧洲、美洲和澳大利亚等地,龙舟赛事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并成为国际性的比赛项目,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选手和观众。

龙舟的国际发展得益于龙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体育竞技的吸引力。

它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还促进了世界各地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友谊。

同时,作为一项团队合作的体育项目,龙舟运动也培养了选手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四、地方特色和重要性龙舟的发展在不同地区有着各自的特色和重要性。

例如,广东和香港地区的龙舟比赛注重船队的速度和竞技性,船身长而窄,队员以力量和耐力为主。

而福建和台湾地区的龙舟比赛则更加注重传统和文化元素,船型短而宽,队员以技巧和稳定性为主。

端午节传统龙舟比赛的起源与发展

端午节传统龙舟比赛的起源与发展

端午节传统龙舟比赛的起源与发展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起源于古代中国,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在端午节的各种庆祝活动中,传统的龙舟比赛一直是备受关注和热爱的项目之一。

本文将会探讨龙舟比赛的起源与发展,以及其在端午节庆祝活动中的重要性。

起源传统的龙舟比赛起源于中国南方的楚地,据历史记载,龙舟比赛起源于中国古代,与屈原有着密切的关系。

屈原,中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痛惜楚国覆亡,含冤自尽于汨罗江。

为了避免鱼虾吞食屈原之身,楚国人民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划船捞鱼,以供他的英灵享用。

为了保持风俗,人们一直保留着划船捞鱼的传统,并逐渐发展成为了如今的龙舟比赛。

发展龙舟比赛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成为了一项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运动。

早在三国时期,龙舟比赛已经有了明确的规则和流程。

龙舟比赛通常会设立一条特定的赛道,两支队伍分别驾驶龙舟在赛道上争夺胜利。

比赛过程中,船上的队员们奋力划桨,争先恐后地冲刺,以求获得最终的胜利。

随着时间的推移,龙舟比赛逐渐成为一项体育竞技项目,并在全国范围内流行起来。

如今的龙舟比赛已经具有了更加规范和专业的赛制,各地的龙舟比赛也纷纷成立了相应的赛事组织机构,进行统一管理和组织。

同时,龙舟比赛也逐渐与其他体育项目结合,并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内外各类体育赛事中。

在端午节庆祝活动中的重要性龙舟比赛已成为端午节庆祝活动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于丰富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首先,龙舟比赛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作为一项古老的民俗活动,龙舟比赛经历了千百年的演变与发展,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它不仅仅是一项体育竞技项目,更是中国人民勇往直前、争创佳绩的象征。

通过参与龙舟比赛,人们能够感受到端午节的浓厚文化氛围,理解和传承端午节的历史和传统。

其次,龙舟比赛是一项团队合作的体育运动。

参与龙舟比赛的队伍通常由一群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队员组成。

在比赛过程中,队员们需要紧密合作、默契配合,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胜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龙舟竞渡的起源与演变历程
龙舟竞渡是我国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历史悠久,深受各族人民欢迎。

它融民族性、艺术性、技术性、竞赛性、趣味性、于一体,在我国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探讨龙舟竞渡的起源与演变历程,可以更好的保护中国传统龙舟。

对于中国龙舟以后的发展方向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龙舟竞渡、起源、演变历程
一、中国龙舟竞渡的起源
(一)纪念伍子胥和曹娥说
传说伍子胥因遭谗言诽谤,被吴王夫差命人抛于钱塘江波涛之中,有曹娥驾舟去救。

“五月五日,时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曹娥碑》)。

后世遂划龙舟,作救伍员状。

(二)纪念越王勾践说
“越地传云,竞渡之事起于越王勾践,今龙舟是也。

”(《事物原始·端阳》)吴越交战,勾践败而被俘,在吴国过了三年忍辱含垢的生活,骗得了吴王夫差的信任,被放回越国。

回国后,他卧薪尝胆,立志雪耻,于当年五月初五成立水师,开始操练,终于在数年后,一举消灭吴国。

后人为了昭彰勾践这种坚韧不拨的精神,便效仿越国水师演练时的情景,于五月五日这一天划船竞渡,以示纪念。

(三)纪念屈原说
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

其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了都城,
流放到沅和湘流域。

他在流放时,写下忧国忧民的《离骚》和《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了楚国京都,屈原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祖国,于五月初五在写下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

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

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

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在湖北的屈原家乡秭归,有祭拜屈原的仪式流传。

祭屈原之俗在《隋书·地理志》中有记载:“其迅楫齐驰,棹歌乱响,喧振水陆,观者如云。

”唐刘禹锡《竞渡曲》自注:“竞渡始于武陵,及今举楫而相和之,其音咸呼云:…何在‟,斯沼屈之义。

”这种说法普遍被接受,其文字记载始见于南朝梁人撰写的《续齐谐记》:“楚大夫屈原遭谗不用,是日投汨罗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

端阳竞渡,乃遗俗也。


二、中国龙舟竞渡的演变历程
(一)、以争夺食物为主的竞渡阶段
独木舟、木排、竹排、木板船的出现,为竞渡创造了条件。

原始竞渡与渔猎时期的劳动生产紧密联系在一起:人们有了舟,经常在水上活动,只要有2只或2只以上的舟同时发现食物时,先民们为了争夺食物,获取食物,自发性的就开始了原始的竞渡。

(二)、以争战为主的竞渡阶段
随着人类原始部落的产生,舟的作用就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生产劳
动和交通的需要了,其中重要的作用就是把舟用作战争的工具。

古代战争除了陆地之战就是水上之争。

漫长的人类发展进程,原始部落之间以及奴隶社会国家之间,为了土地、权益而产生了战争,关键环节是舟的速度和质量,就自然涉及到舟的制造技术。

于是,龙舟的前身就出现了。

作为战船,既要求灵活便捷,又要求快速;操练时既是对战斗船的检验,又是对将士体能、意志、合作精神、技巧的锤炼。

竞渡活动的性质到了商周以后发生重大变化,那就是由自发性转变为有组织、有目的、极具群体性和竞技性。

《国语》载:“越王勾践乃命范蠡、舌庸率师沿海溯淮,以绝吴路,败王子友于姑熊夷┅┅勾践率中军溯江以转吴,如其郭,焚其姑苏,徙其大舟。

”战争促进了舟的制造技术迅速改进和发展。

《中华古今注》载:“孙权,吴之主也,时号为赤龙┅┅言如龙之飞于天。

”描写的是其舟为红色,其速度快如飞箭。

(三)、以祭祀为主的竞渡阶段
人们在原始竞渡和争战竞渡的基础上发展了节日竞渡。

在湘北、鄂南、赣西北等地,龙舟被作为巫人占卜的祭器,肩抗着到乡间串游;有的地方因为水浅不能竞渡,流行旱龙舟活动,不下水,但登高埠,或游街市,俗称“迎鬼船”。

《江西通志》载:“每当五月五日,城内造龙舟,以人装故事其上,一舟数百人,舁(YU,装载)之,行诸陆地,云禳(RANG ,驱除)瘟气也”。

祭祀的主要目的是驱灾祈福,而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从竞渡中体会到了“水戏”的乐趣,便加以总结,在节日开展竞渡活动,体现原始竞争的乐趣,展示群体合作
的力量和结果,并与神秘宗教文化、神话、民俗结合,体现人们的创造力和凝聚力,更隐隐体味到人类在生存和发展中需要的某种精神,与人们的道德情操、宗教信仰、赏心悦目关系甚大。

关于我国节日竞渡的记载最早见于三国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进筒粮,一名粽;造百索系臂,一名长命缕,一命续命缕,一命辟兵缯(ZENG),一命五色缕,一命五色丝,一命朱索;又有条达等织组杂物,以相赠送;采艾悬于户上;蹋百草;竞渡。

”“端午”、“ 竞渡”之词,都始于此。

(四)、以娱乐为主的竞渡阶段
全国各地竟渡日并不一致。

这是因为龙舟竟渡既然是禳灾祈福,企求丰收的活动,是全体农民人人关心的大事,就必须选取一个农闲休息的时间。

而全国各地时差较大,耕作习惯,农作物生长的季节又不相同,就无法有一个共同的时间。

龙舟竞渡虽有祭神祈福之意,或是纪念英雄人物,而实质都是广大农民休闲时的娱乐活动。

在紧张的春插之后,农民利用禾苗返青的时间,开展龙舟竞渡娱乐,松驰一下劳累的身体,然后再精力充沛地投入生产,争取农业丰收。

这表明从求神禳灾祈福进入到依靠自身努力了。

祭神娱神不过是一种借口,实质上是农民群众自己的休闲娱乐。

《隋书地理志》上说:南郡,襄阳地方龙舟竞渡时“喧振水陆,观者如云。

”《杭州府志》上记载:“五月端阳,各至河干湖上观竞渡,岸上人如蚁。

”这种沉醉于龙舟竞渡的现象,就象今日世界上风行的“足球热”。

(五)、以比赛为主的竞渡阶段
1、龙舟比赛在世界兴起阶段
1976年6月世界上第一次国际龙舟赛在香港举行,由香港旅游局举办,技术官员由香港业余划船协会提供,香港国际赛创立。

1977-1980年期间,模仿香港模式,在新加坡、槟城和其他太平洋地区开始举办国际龙舟赛。

2、龙舟比赛快速发展阶段
1987-1990年期间,独立的龙舟协会在中国、英国、荷兰、意大利、德国、丹麦和世界范围内的其他国家成立。

国龙联筹备指导委员会成立,举行了正式的国际赛,欧洲龙舟联合会成立。

1992年亚洲龙舟联合会成立。

在1992-1994年期间,国龙联为龙舟锦标赛和国家比赛出版了国龙联章程、细则、竞赛规则和规程。

龙舟和船桨技术细则逐渐发展和引进。

1995-1997年期间,第一届世界龙舟锦标赛于1995年在中国岳阳举办。

国龙联的成员发展到5大洲的30个成员。

国龙联第一次申请国际奥委会的承认和加入世界体育大会。

1999年国龙联申请加入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

3、中国龙舟快速发展阶段
2005年龙舟赛事达到了创纪录的17项。

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是中国首届全国龙舟月系列国际龙舟赛事。

在此期间,吸引了有来自美国、中国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及国内300多支龙舟队伍、超过6000名选手参加,现场观看比赛的群众达到了200万以上。

通过举办龙舟月及一系列国内、国际龙舟赛,有效的扩大了龙舟运动的影响力,提升了龙舟赛事的品牌,2011年开始举办“中华龙舟大赛”,该项赛事由国家体
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中国龙舟协会、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共同主办,中视体育娱乐有限公司和各赛事举办地政府承办。

参考文献:
[1]王凯珍等.我国龙舟竞渡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3
[2]伍广津等.民族学与人类学龙舟文化的内涵及其当代价值[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