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时 一年级数学教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六课时导学案,教案设计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六课时导学案,教案设计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六课时导学案教学内容:练习课(P64 8T至12T)教学要求:1、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口算方法,能迅速的熟练的进行口算。
2、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小做事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能熟练的口算,提高心算能力。
教学准备:口算卡教学过程:一、基础练习:1、看卡片开火车,说出结果23+7 75+9 8+2356+9 50+5 48+579+5 42+50 5+442、听算,全班计算,后集体订正9+27 6+27 6+309+30 14+6 54+536+5 46+3 33+73、指名说一说:9+30和36+5你是怎么样算的?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吗?二、自主练习1、独立完成练习十一的第8题。
要求:1、先口算,在填空。
2、指明说出计算方法。
3、你是怎么想的?你是怎么算的?1、游戏——小小邮递员比一比,哪个邮递员送的又快又准!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练习十一第10题,6连续加6,每次加的结果写在横线上。
要求:1、小组里口说结果。
2、说说,你是怎么算的?你是怎么想的?3、仔细计算,独立解答,后集体订正。
注意:先计算再比较大小。
三、作业设计练习十一的第11题,要求:1、先说出图意,看图你知道了什么?2、独立计算。
联系十一的第12题。
反思:这节联系课采用游戏的形式,学生学习兴趣比较浓。
我觉得比较困惑得是学生没有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一层。
看来以后还得在这方面下功夫,好好研究学生与教材。
另外学生课堂纪律还得好好抓一抓。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第6课时动物乐园教案北师大版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第六课时动物乐园〖教学内容〗动物乐园〖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体验比较多少的方法。
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并能用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建立符号感。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主动参与学习的精神。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主动参与学习的精神。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同学们,今天的“动物乐园”真热闹,快来看看,说说你们看到了什么。
出示课件。
(教材第16页情境图)学生可能回答:•有2只小鸟在空中飞来飞去。
•有3只小猴子在一起荡秋千。
•有4只小兔子在大树下玩耍。
……师:同学们的观察可不够仔细,老师可是发现了许多问题的,今天就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来帮老师解决这些问题。
二、引导操作,探究新知1、出示“动物乐园”图动物乐园要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小动物们都到动物乐园帮忙,热闹极了。
我们看看都有哪些动物?它们各有几只?请小朋友们自己在心里数一数,等汇报的时候再告诉老师和其他同学。
2、汇报交流师:你看到了些什么?各有几少?(学生:4个篮子,4只小白兔,5个萝卜,3只猴子,2只小鸟。
)3、动手操作(1)谁愿意用动物头像来表示你观察到的图上的各种动物?(2)请其他同学也在下面摆一摆:你看到了几只什么动物?请用学具表示出来。
(3)学生摆完,引导学生观察评价:摆出来的和看到的一样吗?4、设疑激趣来了这么多的动物,到底哪一种动物比较多,老师很想知道,你们想知道吗?那我们把它们比一比好吗?(1)、小组讨论:可以把谁和谁作比较?(2)汇报:我准备把……和……进行比较。
5、探究方法(1)认识同样多和“=”(兔子和篮子比)咱们先把兔子和篮子做比较,那么这两种东西,谁多?谁少?你是怎么知道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动手操作:比较两种动物谁多谁少,可以直接根据数量多少来比较,还可用摆的方法来比较,那么要怎么摆呢?请大家先想一想,再动手摆一摆。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6课时 用数学(2)-优质教案.doc
第5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第6课时用数学(2)【教学内容】:教材P46、P47及练习十【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6、7的加减法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进一步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生发现生活中充满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迅速地口算6、7的加减法;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6点子图、口算卡片、数字卡片、投影等。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你能说说我们生活中的数学吗?(学生可能会说:我今年7岁了,我家有五口人,我是一年级5班的学生)师:是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二、创设情境出示投影。
(小兔图)1.引导学生口述图意:草地上有4只兔子,又来了3只。
一共有多少只?2.问同学们,要求一共多少只,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3.请同学们把这道题的算式写在自己的随堂作业本上。
4.让学生相互交流。
最后告诉同学们在解题时要先看清题意,确定用什么方法计算,再列式。
三、游戏1.让学生看大屏幕,老师问:看一看,我们这一次要玩什么游戏?(看点子说减法算式)。
多媒体课件出示点子卡片(7个点子),接着又盖住了几个点子,只露出3个点子。
问学生:看明白了吗?谁能看点子图说一个减法算式?引导学生说算式:6-5=1。
让同桌互相出示点子图,相互说说算式。
2.卡片游戏拿出0-7八张数字卡片。
从八张卡片中拿出两张卡片,用大数减去小数。
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动手。
两人一组互相交流,一人拿卡片另一人算。
集体交流。
四、口算比赛完成49页练习十第5题。
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五、课中训练1.完成48页练习十第4题引导学生先说图意,交流计算方法,列式计算。
2.投影出示49页第6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六、课堂小结师:同学们已经能够根据图意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了。
在解题时,要弄清题意,想想计算的方法,然后再列算式。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第6课时《减法》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第6课时《减法》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能够理解减法的概念,掌握相减计算方法。
2.能够进行简单的数字减法运算。
3.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减法解决问题。
过程技能1.能够与同学合作,共同完成减法练习。
2.能够在解决问题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解决方案。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减法的概念。
2.熟练运用减法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1.理解借位减法的概念。
2.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减法计算。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2.教具:小黑板、彩色粉笔、数字卡片。
3.课件:计算减法的示例和练习题。
4.实物:具有减法运算的实际物品,如水果或玩具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子引出减法的概念,让学生先尝试进行简单的减法运算。
2. 讲解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师用小黑板或课件展示减法的计算方法,重点讲解借位减法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3. 操作练习教师布置减法练习题,让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减法的运算方法。
4. 合作探究学生分组,合作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在合作中互相讨论和学习。
5. 拓展应用教师提出一些带有减法的生活场景问题,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是否掌握了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有哪些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需要进行针对性辅导?六、课堂作业布置一些减法计算题目,让学生在家中进行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七、教学延伸可以通过让学生设计减法游戏或活动来延伸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学生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减法的相关知识,提高数学计算能力。
一年级数学第一册第六教案
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单元教材解读:一、教学内容本单元是在认识1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11—20各数。
它是认数的继续和发展,对引导学生建立初步的数感有重要的意义。
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掌握20以内的大小和11~20各数的读法和写法,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做好准备。
本单元内容结构如下图。
数数→读数→顺序和大小→写数→个位和十位→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二、教学目标1.认识11~20各数,能够正确、有序地读写各数。
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2.认识“十位”、“个位”,初步认识十进制及位置制,初步体验位置制的作用。
3.了解加法和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能够计算简单的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初步感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规律。
4.能够在解决“之间有几个”的问题中继续体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检验回顾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并能用数数的方法解决简单地“之间有几个”的问题,为理解“植树模型”积累基本活动经验。
5.能够初步了解加法算式与减法算式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1.会读、会写11――20各数,掌握这数的组成、顺序及大小。
2.认识十位与个位。
3.熟练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4.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
四、教学难点:认识数位,了每个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
五、教学课时:5课时课题认识11~20各数课时 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3、74页,练习十七1~6教学目标:1.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初步了解十进制计数法;初步培养数感。
2.通过数、摆、说等活动,让学生在经历数数的过程中理解11~20各数的意义。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手操作和乐于思考的习惯。
3.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能正确数数、读数、写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及组成。
一年级上册数学6、7的认识第六课时教案
焦家小学课时教学备课模板第 5 单元总课时数:15 备课时间:2013.10.21 课题8和9 课型新授一、教材内容分析教材53—54页上的8、9的认识的编排与前面6、7的认识基本上一样,只不过比认识6、7的要求稍微高一些。
主要是可供学生数数的资源更丰富,并且所数事物的数量不像6、7那样明显。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1、熟练数出8和9,会正确读出数字,会比较数的大小,并能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三、教学重难点分析会正确读出数字,会比较数的大小,并能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动手操作与讲解感悟相结合。
多媒体课件教学准备课时安排第六课时授课时间2013.10.22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复习,引入。
1、开火车口算。
2、出示课件,回答问题。
二、探究新知。
1、出示课件: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小组互相说说?然后派代表汇报图上有哪些东西是8个?有哪些东西可以用9来表示?今天我们就来认识8和92、动手操作这幅图上的点子表示8你能拿出表示8的学具吗?3、请自己摆一个喜欢的图形,你知道8是怎样来的吗?4、那7个再拨上1个是几?再添一个呢?5、师出示点子图96、出示尺子图8在谁的后面?7的前面是几?9的前面是几?7的后面是几?7、看看点子图,比一比谁多谁少?比较大小三、练习1、填数2、数一数3、看谁想得明白。
4、练习十第1、2、3题。
课堂检测与反馈课本51页中间的题目。
板书设计8和9的认识7<8 8>7 8<9 9>8学生对于8和9掌握得还可以,只不过对于数字的排列顺序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还要加强练习。
教学反思。
罗湖区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6课《做个加法表》教案(定稿)
教师放手让学生分四人小组交流、讨论横向观察发现的规律。
如:9+2=8+3=7+4=6+5=5+6=4+7……
小组汇报,梳理规律:一个加数+1,另一个加数-1,得数不变。
3、斜向观察,探索攀升。(根据时间机动选择)
四、解决问题,内化规律。
1、数学王国国里开出了几辆数字列车,邀请小朋友们带上数字娃娃一起做加法游戏。
学生独立思考,指生回答。
预设学生可能会有以下:
回答1:按得数来分,把得数相同的排在一起。
回答2:按一个相同的加数来分。
回答3:按顺序来排。
……
3、同桌合作,初探方法。
(1)找出得数是11的算式排一排。
师行间巡视,了解学生的排列情况。
学生展示,引导全班同学互动评价。师引导学生按照从无序到有序的顺序展示整理结果,让学生在生生互动和生生质疑中感受有序排列的优势。
(2)找出得数是12的算式排一排。
(3)说一说:接下来,你打算怎样做整理?
(4)指生汇报方法,师利用课件同步整理。
三、仔细观察,发现规律。
1、课件呈现完整的加法表。
教师引导学生竖着观察,提出问题:竖着观察加法表,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独立思考后与同桌交流。
全班交流,互动反馈。
师引导学生梳理内化:竖着看加法表,第一个加数没有变,第二个加数一次比一次多1,得数也一个比一个多1。
备注修订意见
活动1【导入】《做个加法表》
一、口算练习,课前热身。
教师利用口算卡片,带领学生进行口算练习。
二、分类整理,感悟规律。
1、师将20以内的口算卡片凌乱地呈现在小黑板上。
引发学生的感叹:“多”、“乱”……,从而产生要分类整理的想法。
一年级数学第七单元第6课时教学设计
第6课时(总第课时)
课题:自主练习
教学内容:教材102-104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算理。
2、学会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1、看图列式。
先让学生圈出10个再计算。
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算理。
2、通过每组两个算式的对比,进一步巩固“凑十法”的理解和应用。
3、看图计算:
指导学生先独立填写算式,然后借助直观图说说是怎样计算的,进一步强化对算理的理解。
4、“7加几”、“6加几”的计算练习。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引导交流算法。
5、20以内进位加法的口算。
采取快速抢答、小组竞赛的方式,让学生反复练习,以逐步达到口算正确、快速的要求。
6、引导学生写算式:
独立完成、小组交流补充。
7、独立完成、交流订正。
8、课间活动的游戏。
先让学生独立解决,然后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9、填方框的练习。
独立完成交流算法。
10用表格呈现信息的实际问题.
引导学生先读懂表格,然后独立解决。
11、组织学生看图讲故事,提出数学问题,独立解答,然后交流补充,互相学习。
2020年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数学教案
2020年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数学教案第一课时 20以内进位加法教学内容:“凑十”准备课教学目标:1、学生明确给9、8、7、6凑十各需几;为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打基础;分散教学难点。
2、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积极动脑;大胆发言的习惯。
教学方法:情境演示、启发式教学法、实践操作法。
教学具准备:苹果数字卡、数字卡片、小花、小棒、五角星、小黑板。
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10的组成:玩找朋友游戏;复习10的组成。
师出1个手指;说道:“1的朋友在哪里呀在哪里?”生出9个手指;答道:“1的朋友在这里呀在这里。
1和9组成10。
”二、谈话导入:小朋友们刚才对10的组成掌握得真好!1、哪个小朋友知道植树节使几月几日?( 3月 12日)2、植树节这天;六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到人民公园植树;有十个坑;已经种了9棵树;再种几棵才能吧这十个坑填满?教师板书:9+( )=10给9凑十需要几? 9加几等于10? (生答)3、教师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凑十”(教师板题:“凑十”)三、新授:1、学生动手摆小棒;分别给9、8、7、6凑十。
如:学生先摆出9根小棒;教师提问“再摆几根才凑成十? ” (再摆1根凑成十;9+1=10)(8、7、6凑十教法类似)2、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给9、8、7、6凑十各需要几;你们还记得吗?3、下面我们一起来拍手说一说。
给9凑十需要1;9加1等于10;给8凑十需要2;8加2等于10;给7凑十需要3;7加3等于10;给6凑十需要4;6加4等于10;3、今天我们学习的新知识十什么?(凑十)4、你们还知道其他可以凑成十的数吗?小组4人交流;边摆边说。
四、巩固练习:1、教师出题;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式:妈妈叫小明去买10个鸡蛋;他先买了5个鸡蛋;再买几个才凑够10个鸡蛋?( 5+(5)=10 )2、指名学生自编题目;其他学生列式计算;再对答案。
3、出示一幅三角形图;要求用我们今天刚学习的“凑十”法来做:教师引导学生用“凑十”法;9凑1“为什么要挪一个 ?”4、拍手说儿歌:“小朋友;拍拍手;大家一起把十凑;9凑1; 8凑2;7凑3; 6凑4;两5相凑刚好够! ”3、大家来摘智慧星:看算式马上说出得数;最快的小朋友就能得到智慧星。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第六课时教案
课题:练习一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材第21-22页教学目标:1、通过对5以内数的认识、几和第几的认识以及数的大小比较的综合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5以内数的顺序的认识、数数和数的大小的比较。
2、训练学生应用数数的知识收集相应的信息,应用学过的符号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的能力,锻炼学生灵活的思维。
3、加强学生数的书写训练,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加深对5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难点:加深对5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准备:情景图、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整理回忆开学以来我们学了哪些内容?二、练习1、我们已经学会了数物体的个数,想一想,怎样才能做到数数不多不少?完成第1题,数出结果后把2幅图连起来说一说:5只鸟飞走2只还剩3只。
5只鸟飞走5只还剩0只。
2、接着画,画满5个。
明确:2添上3是5.3添上2是5.4添上1是5.3、第3题:认识带箭头的线,补充没有写出来的数。
0表示什么?(一个也没有、开始)从小到大读,从大到小读。
4、第4、5题:明确要求,独立完成,读一读算式。
5、第6题,老师读要求,学生按要求完成。
补充,从小到大排一排。
1、出示第7题,认识区分大于号、小于号、等号,按要求填数。
2、第8题,看图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看图弄清是谁和谁比?完成填空后说说比的结果。
8、思考题,三块地都是用同样大的方块拼成的,想一想,哪块草地最大?为什么?板书设计:练习一4>() 1<()作业设计:《补充习题》、第9题思考题:()> 3 >()()<()<5。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五单元第6课时10的加减法 冀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6课时 10的加减法冀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课时教学内容为:10的加减法。
主要包括10以内两位数的加减法,并且注意进位和退位的处理。
二、教学目标1.掌握10以内两位数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进行进位和退位的意识。
3.能够熟练解决10的加减法问题。
三、教学重点1.10以内两位数的加减法。
2.进位和退位的处理。
四、教学难点1.如何合理安排进位和退位问题。
2.检查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五、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讲解法、观察法、活动法和练习法等。
这些方法相互配合,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教师可以使用数字卡片或实物让学生感知数字10的出现方式,同时引入本课学习内容。
2. 分步讲解10的加减法分步讲解10的加减法,包括进位和退位的处理方式。
通过简单的实例讲解和演示,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些概念和方法。
3. 练习并带动思考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内容,并在其中加入重点难点的题目,提醒学生注意进位和退位的处理。
在这个环节都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自主解决问题。
4. 加深印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互动游戏、角色扮演等活动形式加深学生对10的加减法的理解和记忆。
5. 课堂小结对学生进行小结,并强调10的加减法中所需要注意的要点。
让学生掌握10的加减法,不出现明显的错误,并树立自信,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好基础。
七、教学评价通过老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够初步掌握10的加减法。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练习与小组竞赛的方式,检查学生掌握程度。
并在下一节课中进行查漏补缺。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第6课时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精品教案
第4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第6课时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学内容教材第43页例6。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整体观察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培养学生的数感。
2.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数与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3.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估测能力。
过程与方法经历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比较的思想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生活丰富多彩,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重点、难点重点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数学用语描述数与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突破方法(A案)通过设置具体情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B案)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观察、估测,从而理解突破。
难点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相对性,并能用语言正确地进行描述。
突破方法(A案)合作交流。
(B案)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相结合。
教法与学法教法情境教学和引导探究的方法。
学法观察比较和探究体验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A案复习旧知课件出示:1.按顺序写数。
2.比较大小。
4554 3634 87794047 8998 19223.把下列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3587706215 6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板书课题)探究新知课件出示教材第43页例6的情境图。
1.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三种颜色的球中,哪种球最多?哪种球最少?2.学生汇报:红球最多,有58个;黄球最少,只有10个。
3.那红球跟黄球相比,结果怎样?黄球跟蓝球相比呢?4.学生自由表达想法,说出红球比黄球要多,黄球比蓝球要少。
教师随即提问“多多少”“少多少”,学生思考后得出“红球比黄球多得多,黄球比蓝球只少一点”。
5.“多得多”一词用得非常好,“只少一点”我们习惯说“少一些”。
谁再说说?(指定几位学生说)谁能反过来说说?6.同桌间互相说一说。
一年级数学第六课时教案
同桌开展活动,先按顺序排一排1-5这五张数字卡片,再按从小到天和从大到小的顺序读一读。
3、完成第5题。
①多媒体出示第5题,让学生说说图意。
②先说说要数些什么,再依次数出每种要数的物体的个数。
③让学生数一数,再进行交流,说出有几棵树、几只苹果、几只小兔、几中小猴、几只小鸟。
④在书上填写相关的数字。
课题
认数(一)
上课时间:9.8
课时
安排
6
教学
内容
认识1-5(教材P12-13页“想想做做”第4-7题。)
教学
目标
1、进一步理解1~5各数的含义,会认、读、写1~5各数,会用这些数表示数量在5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2、结合具体情境,初步感受数与生活的联系,体验用数进行交流的愿望。
3、结合教学进行爱学校、爱老师和有学习的教育,初步学生认真写数的习惯。
⑤反馈,媒体演示。
4、完成第6题。
①教师读明题意。
②师问:这个花瓶上应该有几朵花呀?可是这里只有几朵?还缺几朵?缺几朵就应该画上,应该再画上几朵?
③让学生独立画,不要求画的很像,只要数目对就可以了。
5、第7题:写1-5各个数字。
说说最后一行空的可以怎样利用。
四、总结全课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主备人:备课地点: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写1-5各个数字。把1-5各数写端正。
教学
准备
小黑板
教
学
过
程
师生互动
二次备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一、复习回顾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些数?
2、范写1-5各数,同时介绍书写时的注意点,提出学生在书写过程中的不足。
数学一年级第六章教学方案
数学一年级第六章教学方案为了提高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数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需要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
本教学方案以数学一年级第六章的内容为基础,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和读写0-100的数字,学会数数、比较、测量和解决简单的加减法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维活动自主探索。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耐心、细心和自信心,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认识和读写0-100的数字;(2)数数、比较、测量的基本技能;(3)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2. 教学难点:(1)加法和减法运算的初步概念和应用;(2)理解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
三、教学内容和安排1. 认识和读写0-100的数字(1)教师以实际数物为例,引导学生从0开始数数,逐渐认识和读写0-20的数字;(2)通过数字卡片、数字拼图等教具,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读写20-100的数字;(3)开展数字游戏,巩固数字的认识和记忆。
2. 数数、比较、测量的基本技能(1)通过数物进行数数活动,让学生掌握数数的基本技巧;(2)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比较和排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3)进行简单的测量实践活动,如测量书本、铅笔等的长度和重量。
3. 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1)通过实际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加法的含义和意义;(2)逐步教授加法的基本运算方法,进行相关练习;(3)通过情境问题,引导学生体会加法的应用场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类似地,引导学生理解减法的含义和意义,并进行相关练习。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借助真实情境和实物示范,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2. 适度启发式教学法: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引导,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和探索解题方法。
3.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活动、讨论和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认识图形
第六單元認識圖形【教學目標】1、在對簡單圖形的認識中培養初步的空間觀念。
2、經歷直觀認識簡單平面圖形的過程,能辨認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等簡單圖形。
3、體驗簡單圖形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在對簡單圖形的認識中培養初步的空間觀念。
【教學難點】體驗簡單圖形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課時】3課時。
本單元教學應注意的問題:1、從直觀到抽象,從實物操作到抽象到數學知識的學習。
2、注重操作、思維、語言表達有機結合。
第一課時認識長方形、正方形【教學內容】教材第66~67頁。
【教學目標】1、能辨別長方形和正方形,並知道名稱。
2、經歷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的過程,體會面與體的聯繫與區別。
3、體驗長方形、正方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讓學生感受身邊的數學。
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協作能力。
【教學重點】能辨別長方形和正方形,並知道名稱。
【教學難點】體會面與體的聯繫與區別。
【教學類型】新授課。
【教學準備】積木、橡皮、磚塊、粉筆盒。
【學習方式】講解、引導。
佈置作業:課本第68頁練一練。
板書設計:認識長方形、正方形長方形正方形的圖畫黑板上認識物體表面課本、課桌、文具盒、粉筆盒【教學反思】第二課時認識三角形、圓【教學內容】冀教版數學一年級下冊69~70頁,認識三角形、圓。
【教學目標】1、能辨認三角形、圓,初步瞭解圓柱、球的一些特徵。
2、讓學生經歷直觀認識三角形,圓的過程。
3、體驗三角形、圓與生活的密切聯繫,進一步感受身邊豐富的圖形世界。
【教學重點】能辨認三角形、圓,初步瞭解圓柱、球的一些特徵。
【教學難點】體驗三角形、圓與生活的密切聯繫,進一步感受身邊豐富的圖形世界。
【教學類型】新授課。
【教學準備】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圖片若干,球、圓柱。
【教學方式】講解、引導。
佈置作業:課本第71頁練一練。
板書設計:認識三角形和圓三角形和圓的圖形:掛圖認識物體三角尺、硬幣、紙牌(圓形) 【教學反思】第三課時折、剪、拼【教學內容】冀教版數學一年級下冊72~73頁。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减法教案专题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减法教案专题第一篇: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减法教案专题第六课时:解决问题2 【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47页,。
【课程标准陈述】1.在现实情境中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实物的顺序和位置。
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能进行交流。
2.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
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
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3.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
【学习目标】1.巩固得数为6和7的减法的计算,然后通过图文结合解答简单的应用题。
2.通过图文结合,读懂题意,弄清条件和问题,计算答案,小组讨论。
3.在练习的过程中发展学生认真读题的好习惯,理清解答问题的步骤。
【学习重点】图文结合解答简单的应用题【学习难点】发现提出并解决问题。
【评价活动方案】1.通过课件出示教材第47页的主题图,教师提问,学生思考,组内交流来评价学习目标1。
2.通过课件接着演示有2只青蛙跳向水中,躲在荷花丛中青蛙旁出现?只的字样,提问并引导学生明确这道题该用什么方法计算来评价学习目标2。
3.通过小结,指导看书完成教材第47页的做一做独立完成并且到黑板板书来评价学习目标3。
【学习过程】一、复习导入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复习一下!我们在本单元解决问题1中学到了什么呢?你能说说这幅图的意思吗?得出你的答案,然后小组交流。
二、学习新知1.夏天的郊外可真漂亮啊许多荷花都开放了,瞧!小青蛙们也忍不住出来游玩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可爱的青蛙吧!(评价目标1)(课件出示教材第47页的主题图)教师提问:大括号表示什么?与前一个课时相比?只得位置的改变表示什么?学生思考,组内交流,得出:大括号表示一共有7 只青蛙,?只表示荷叶上的青蛙数量不清。
2.课件接着演示:(评价目标2)有2只青蛙跳向水中,躲在荷花丛中青蛙旁出现?只的字样。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 100以内数的认识 第6课时 解决问题》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 100以内数的认识第6课时解决问题》人教版课时内容简介本节课主要围绕“100以内数的认识”展开,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字100以内的数,以及解决相应数学问题的方法。
教学目标1.掌握100以内的数;2.能够准确表达和解决与100以内数相关的问题;3.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动脑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准备1.课件PPT;2.黑板、彩色粉笔;3.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下册;4.单项选择题、实际问题练习题等。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教师用小黑板上书数字0-100,让学生观察;2.引导学生发现0-100之间的规律,并询问100内的特殊数;3.引入本节课的主题:“100以内的数的认识”。
探究(15分钟)1.通过PPT展示数字0-100的图形表示,让学生理解数与图形之间的对应关系;2.讲解如何利用数轴理解100以内的数,并通过实例演示;3.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用数轴解决“36比25多几”的问题,并邀请几组学生上台展示解决过程。
练习(20分钟)1.布置单项选择题练习,包括“大于、小于、多几、少几”等类型;2.定时监督学生完成练习,并对错误答案进行讲解。
拓展(10分钟)1.教师提出几道实际问题,如“小明有36本书,比小红多15本,问小红有几本书?”;2.让学生自由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互相交流。
总结(5分钟)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和解决问题方法;2.请学生回答今天学到的重点内容,并评价本节课的学习效果。
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题;2.撰写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理解和解决100以内数的问题上还存在一定困难,希望在未来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拓展,提高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学大纲,希朇对您有所帮助。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课时减法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课时减法人教新课标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案的重要性,下面是我为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课时减法所准备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以及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主要包括第6课时减法的相关知识。
具体章节和内容如下:1. 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初步感知减法的概念,例如“我有5个苹果,吃掉了3个,还剩几个?”2. 减法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减法是一种运算,表示数量的减少。
3. 减法的计算方法:教授减法的计算方法,如“从被减数开始,一个个往下数,数到差为止,差就是减法的答案。
”4. 减法的性质:讲解减法的性质,如“一个数减去0,等于这个数本身。
”5. 减法的应用:通过例题和随堂练习,让学生掌握减法的基本应用,如“小明有10个球,给了小红3个,他还剩几个?”二、教学目标1. 理解减法的概念,知道减法是一种表示数量减少的运算。
2. 掌握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减法运算。
3. 了解减法的性质,能够运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1. 减法概念的理解。
2. 减法计算方法的掌握。
教学重点:1. 减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减法运算的熟练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课件。
学具:练习本、笔、算盘(可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我有5个苹果,吃掉了3个,还剩几个?”引发学生对减法的兴趣。
2. 讲解减法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减法是一种运算,表示数量的减少。
3. 教授减法的计算方法: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掌握减法的计算方法。
4. 讲解减法的性质:通过示例,让学生了解减法的性质。
5. 应用练习:通过例题和随堂练习,让学生掌握减法的基本应用。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减法定义:表示数量的减少计算方法:从被减数开始,一个个往下数,数到差为止,差就是减法的答案性质:一个数减去0,等于这个数本身七、作业设计1. 题目:小明有10个球,给了小红3个,他还剩几个?答案:小明还剩7个球。
第六课时 一年级数学教案
第六课时一年级数学教案第六课时一年级数学教案第六、8和9次会议的组成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拼图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8、9的作文。
2、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看到一组组成,会想到另一组组成。
3.让学生在参与学习中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增强团队合作与沟通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8和9的组成。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看到一个群体的构成,思考另一个群体。
教学过程一、评论导言1、问:同学们,请你们想一想,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两个数?2、师:请你打手势表示下面各题圆圈中该填什么符号。
7○88○98○69○53、猜一猜。
① 一个数字小于9。
这个号码可能是多少?②一个数,它既比9小,又比7大,你知道这个数是几吗?1.揭开主题。
师:上节课,我们不但认识了8和9,而且还学会了8和9的写法。
这节课就让我们来进一步认识8、9,了解8和9分别是怎样组成的。
(黑板作文题目:作文8和作文9)首先,创设情境,探索作文新知识教学8。
1.创造情境。
一天,老师买了8个小西瓜,可是用一个网兜又装不下,于是呀,老师就把它们分别装在两个网兜里。
你知道老师可能会怎样分装这8个小西瓜吗?2、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老师:请拿出八颗五角星,而不是八个小西瓜,按照不同的划分方法将它们分成两堆。
把它分开,看看它是如何分开的?有多少个部门?①同桌合作,并把分的结果记录下来。
②学生汇报,教师板书8的所有组成。
③小结。
老师:刚才,学生们知道用五颗星来划分8有很多成分,但是写下这么多成分并不容易。
请注意黑板上8的作文。
你能想出任何减少记忆内容的方法吗?在同一张桌子上互相讨论。
找几个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教师要引导学生说出:看一个,记两个,看到老师: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可以想到8由L和7组成,8由7和L组成,8由2和6组成,8由6和2组成,8由3和5组成,8由5和3组成。
我们只需要记住1和7表格8,2和6表格8,3和5表格8,以及4和4表格8。
你觉得这个记忆好吗?请在同一张桌子上互相合作,试着用这种方法快速记住8的作文,看看谁先记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课时 8、9的组成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拼摆的过程中去理解掌握8和9的组成。
2、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看到一组组成,会想到另一组组成。
3、让学生在参与学习中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增强小组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8和9的组成。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看到一组组成,会想到另一组组成。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问:同学们,请你们想一想,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两个数?2、师:请你打手势表示下面各题圆圈中该填什么符号。
7○8 8○9 8○6 9○53、猜一猜。
①一个数比9小,这个数可能是几?②一个数,它既比9小,又比7大,你知道这个数是几吗?1、揭题。
师:上节课,我们不但认识了8和9,而且还学会了8和9的写法。
这节课就让我们来进一步认识8、9,了解8和9分别是怎样组成的。
(板书课题:8、9的组成)一、创设情境,探究新知㈠教学8的组成。
1、创设情境。
一天,老师买了8个小西瓜,可是用一个网兜又装不下,于是呀,老师就把它们分别装在两个网兜里。
你知道老师可能会怎样分装这8个小西瓜吗?2、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师:请你拿出8个五角星来代替8个小西瓜,按照不同的分法把它们分成两堆。
分分看,看看可以怎样分?有几种分法?①同桌合作,并把分的结果记录下来。
②学生汇报,教师板书8的所有组成。
③小结。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分五角星,知道8的组成有这么多,可是要把这么多的组成都记下来,可真不容易。
请同学们观察一下黑板上8的组成,你能想出什么办法减少一些记忆的内容吗?同桌互相讨论一下。
找几个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教师要引导学生说出:看一个,记两个,看到师:通过大家的一致努力,我们可以由l和7组成8,想到7和l组成8,由2和6组成8,想到6和2组成8,由3和5组成8,想到5和3组成8。
我们只要记住1和7组成8、2和6组成8、3和5组成8、4和4组成 8就可以了。
你们觉得这样记忆好吗?请同桌互相合作一下,试着用这个办法来迅速记住8的组成,看谁最先记熟。
①请几位最先举手的小朋友来背8的组成。
㈡教学9的组成1、让学生自己试着将9个小圆片分成两堆,并根据自己动手实践,将书上9的组成补充完整。
2、指名反馈,教师板书,集体订正。
㈢看书答疑: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在书上52页,请同学们看一下,还有什么问题吗?二、反馈练习1、师生举数字卡片来对8、9的组成。
2、同桌两人打手势来对8的组成。
3、完成课本第52页的做一做。
三、课堂练习练习八的第4、5题。
四、课堂总结师:这节课,通过同学们自己的努力,找到了8是怎样组成的,并且学会了只要记住一组,就会联想到另外一组。
板书设计、9第七课时 8、9的加减法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感受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会计算8、9的加减法。
2、通过课堂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评价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会正确计算有关8、9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通过课堂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1、对口令。
复习有关8、9的组成。
2、看图列式。
○○○○●●●○○○○|●●●问:你们能根据一幅图列出2道不同的加法算式或减法算式吗?二、新授。
㈠创设情境,尝试计算8的加减法1、看图说话。
(出示红花图画)师:漂亮吗? 图上画着什么?谁还想说,并且和他说的不一样?(让学生充分说自己的看法,不阻止学生联想一些童话情节。
)2、根据这幅图,你能写出哪些算式?小组合作讨论。
汇报交流,教师板书:5+3=8、3+5=8、8-5=3、8-3=5师:看一幅图,我们可以列2道加法算式和2道减法算式。
㈡动手操作,教学9的加减法。
1、摆5个红小棒,4个绿小棒(老师领着学生整齐地摆出来)师:你能根据你摆的小棒,列几道不同的算式吗?2、学生汇报,教师板书:5+4=9、4+5=9、9-5=4、9-4=5㈢出示想一想:4+4=( ) 8-4=( )师:怎样计算?说说你是怎么想出来的?三、巩固练习。
练习十一的第6、7、8、9题。
1、第7题。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哪两个数相加或相减得到8。
2、第6题。
学生独立理解题意,看图列式,集体订正。
3、第8题。
计算,要求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
4、第9题。
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上书写算式。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你在这节课学会了什么?板书设计8、9的加减法5+3=8 5+4=93+5=8 4+5=98-5=3 9-5=48-3=5 9-4=5想一想:4+4=8 8-4=4第八课时 8、9加减法的练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计算有关8、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2、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加减法算式的写法。
练习重点:有关8、9的加、减法计算。
练习难点: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看一幅图列两道算式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
口算。
9-3 8+1 9-1 8-3 5+47+2 1+6 4—3 9-4 8-43+5 2+7 3+6 5+3 9-8二、指导练习。
1、练习十一第10题。
指定时间,看谁能够一次做对。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练习十一第12、13题。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练习九的第11题。
学生独立看图思考,将算式填在书上。
指名学生说图意和解答方法、算式,集体订正。
三、发散练习练习十一的第14题。
出示数字卡片。
你能摆出几种算式?将算式填在书上。
板书设计6、7的加减法第九课时用数学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加减法的联系和1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1、情境,培养和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能够正确掌握算理,能根据已知量和问号之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列式并计算。
4、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感知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5、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方面的教育。
6、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集体的智慧,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与合作精神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正确掌握算理,能根据已知量和问号之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列式并计算。
教学难点:培养和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激情引新。
观察大森林图。
师:快乐的大森林里都有些什么?二、合作探究,体验发现1、主动探究,体验加法的含义。
师:通过观察,你知道了什么?问:小问号问我们什么?师:谁来帮小蘑菇算一算:一共有几个呢?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板书:6+2=8师:小朋友们真聪明,我们一起去小鹿们在干什么吧!2、小组合作,体验减法的含义。
师:请大家注意观察,你看到些什么?请说给你的同座听。
师:根据这幅画,你能提出一个合适的数学问题吗?请先自己想想,然后四人小组讨论。
教师强调讨论时请注意:一个人说的时候,其他人要认真听,等他说完了,别人再说。
小组同学思考,互相讨论。
教师巡视、倾听,并与之交流,适时启发。
3、汇报结果。
师:谁先来说说,你们准备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问:你能完整的把这幅图说一说吗?问:要求还剩几只小鹿,怎样列式呢?(板书:9—3=6)师:你是怎样想的?4、尝试小结。
师:通过解决我们提出的这个问题,你发现了什么?(着重启发,引导学生理解: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就得到另一部分)5、联系生活,整体感知。
师:根据小鹿图,大家不仅自己提出了问题,而且还自己解决了问题。
像这样加、减的例子,生活中还有许多。
想一想:你能试着举出几个吗?师:看来,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1、完成练习十二第1题。
学生大声的说图意,并在书上列式计算。
2、练习十一的第3题。
要求:互说图意,独立填空。
教师巡视,辅导学困生。
指名汇报,并结合学生回答,集体订正。
四、小结收获,渗透联系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这些知识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板书设计用数学6+2=8 9-3=6第十课时 10的认识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认识10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感。
2、学会lO的数数、认读、写数、大小比较和l0的组成,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
3、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及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4、引导学生感受数l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学会lO的数数、认读、写数、大小比较和l0的组成。
教学难点: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猜一猜。
①有一个数,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还表示起点,它是谁?②能与O做邻居的又是谁?③在我们所学过的数字中谁最大?2、师:9知道它最大可骄傲了,它对1—8各数字说:“你们谁都没我大,特别是你——0,表示一个物体都没有,你真是太小了,不能和我比。
”0听了可伤心啦。
l走到0的身边,和0想出了一个很好的办法对付9。
这时,9没话可说了。
大家猜一猜,1和0想了一个什么办法?1和0联合起来,站在一起组成“lO”,10比9大。
1、揭示课题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10”。
(板书课题:10的认识)二、探究学习1、学习10的含义及10以内数的顺序。
①我们的身边或我们生活中与10有关的奇妙的事很多,你能用动作或一句话表示出来吗?②观察主题图。
数一数,图上哪些物体的数量可以用“10”来表示?师:同学们举了很多例子,像这样:人的手指、脚趾、总人数、气球个数等等,都可以用10来表示。
③做排队游戏。
请小朋友们数数第一排有几个人?(8人)(老师站进去)现在有几个人?(9人)如果想让第一排有10个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数一数现在有几个人?谁是第lO个人?你是从哪边数的?还有谁也可以是第10个人?怎样数?④出示计数器。
老师拨珠子,学生数数。
问:9再添上1是几?10在几的后面?⑤10的位置与大小。
出示尺子。
学生观察。
让学生从1数到10,再从10数到1。
⑥出示点子图。
学生数数点子的个数,完成课本第65页比大小的填空。
说一说下面有多少种填法。
10>()()<l02、10的写法。
1个10在格上书写时左边写1,右边写0。
在第65页的田字格练习写10。
3、lO的组成。
①把10根小棒分成两堆,可以怎样分?(学生动手分,然后将分得结果填在书上。
)②想一想,有几种分法?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③汇报不同的分法。
老师板书10的组成。
④师:上面每两个数合起来都是10。
如果能快速记住10的组成,将来对你们解决许多数学问题很有好处。
⑤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把你的想法说给同桌听。
三、巩固练习1、师生互动游戏:10的组成打手势。
2、生生互动游戏:10的组成对口令。
3、课本60页做一做的。
四、课堂练习练习十二的第1、2题。
板书设计 10的认识直尺图 10的组成第十一课时 10的加减法: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让学生进一步熟悉l0的组成。
2、通过精心设计活动,组织教学,让学生独立与合作相结合,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从而掌握l0的加减法。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使命交流意识和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从而掌握l0的加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