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全国高中生物联赛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07全国生物学联赛吉林预赛试题

2007全国生物学联赛吉林预赛试题

2007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吉林省预赛试题注意事项:1.字迹工整,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做答;2.答题时间为90分钟,满分12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0分)1.关于细胞核膜上的核孔,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核孔在核膜上均匀分布B.核孔由内、外核膜融合而成C.核孔数目多少与细胞核体积大小正相关D.核孔是某些大分子物质的运输孔道2.水的哪种特性最有利于体内的生物化学反应?A.水的流动性大B.水分子极性强C.水分的比热大D.水有润滑作用3.使刚光学显微镜时,人眼不会把两点误认为一个点的最小间距是:A.0.2μmB.0.8μmC.1μmD.2μm4.在动物细胞培养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动物细胞培养的目的是获得大量的细胞分泌蛋白B.动物细胞培养前要用胰蛋白酶使细胞分散C.细胞遗传物质的改变发生于原代培养过程中D.培养至50代后能继续传代的传代细胞叫细胞株5.基因工程在畜牧养殖业上的应用有广阔的前景,科学家将某些特定基因与病毒DNA构成重组DNA,然后通过感染或显微注射技术转移到动物的:A.去核卵细胞中B.受精卵中C.乳腺细胞中D.任何体细胞中6.泡桐属植物花中雌蕊为二心皮二室,故应具:A.侧膜胎座B.边缘胎座C.中轴胎座D.特立中央胎座7.禾本科植物小穗中小花的花被为:A.浆片B.苞片C.稃片D.颖片8.有限外韧维管束是贯穿于:A.蕨类植物茎B.双子叶植物茎C.裸子植物茎D.单子叶植物茎9.下列花序中,花的开放次序由上向下的是:A.轮伞花序B.头状花序C.穗状花序D.伞房花序10.桃花与向日葵花在结构上有如下的区别,但在分类上首先参考的是:A.花冠分离与合生B.雄蕊多数为5枚C.子房上位与下位D.单花与花序11.下列对C3植物和C4植物描述不正确的是:A.C3植物CO2最初的固定产物是3-磷酸甘油酸,C4植物则是草酰乙酸B.C3植物叶片维管束周围紧密排列着两圈特殊叶绿体更多的光合作用细胞C.C4植物较C3植物光合作用效率高D.C4植物中,Calvin循环途径仅限丁维管束鞘细胞中12.下列动物通常以孤雌生殖繁殖后代的是:A.水螅B.绦虫C.轮虫D.蚯蚓13.一个动物学家收到一个软体动物标本,他经过观察之后说该标本是双壳类软体动物,以下哪一项是他得出这一结论的要点?A.鳃B.外套膜C.身体对称D.没有齿舌14.下列哪类动物具有不完全的双循环?A.鲤鱼B.青蛙C.家鸽D.家鼠15.没有泄殖腔的动物是:A.硬骨鱼B.软骨鱼C.青蛙D.鸭嘴兽16.在神经纤维上,Na+通道失活的时间是在:A.动作电位的上升相B.动作电位的下降相C.相对不应期D.绝对不应期17.下列哪项指标可反映兴奋性的大小?A.动作电位去极化幅度B.动作电位去极化速度C.膜电位水平D.阈强度18.小肠吸收来的氨基酸被运至脑部利用,并将脑部产生的含氮废物送至肾脏排出。

2007年联赛试题解析

2007年联赛试题解析

2007年联赛试题解析1初生维管束由原形成层发育而来茎中的初生木质部为内始式发育初生韧皮部为外始式发育2被子植物的双受精为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构成的中央细胞结合另一个与卵细胞结合3花粉壁可分为外壁和内壁花粉外壁的主要成分是孢粉素内壁以果肢质、纤维素、半纤维素和蛋白质等组成4蒴果由副雌蕊组成边缘胎座为单心皮雌蕊发育而来至于顶生胎座与蒴果的关系我不太清楚5我不会不过环带为上壳与下壳结合处应该不选A6苔藓孢子体寄生于配子体上包括基足孢蒴蒴柄注意蒴帽为配子体世代的分清基足与假根7 石莼为同形世代交替海带世代交替中孢子体占优势8 筛管用于运输糖分等有机物9叶绿体的有机物以三碳化合物形式输出所以说蔗糖的的合成在细胞质内但淀粉的合成在叶绿体内10赤霉素可以诱导阿尔法淀粉酶的合成此酶可以水解淀粉11这题要蒙也蒙a12根据题干应选b13豆科植物的种子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吸水能力蛋白质大于淀粉油料是疏水的14一些浮水植物如睡莲其气孔位于上表皮(下表皮是水)15二氧化碳拍收量大于氧气吸收量所以无氧呼吸为主兼有有氧呼吸16锌是吲哚乙酸的前体酪氨酸合成所必需的缺锌会得小叶症(丛叶症)和缺绿17金松属于杉科这里的容易混淆的名称应该记一下(参见《奥赛经典》)18银杏肯定是油松感觉可能性不如水杉大19菊科花程式应该记一下很能说明问题果二心皮一胚珠的连萼瘦果严格来说为假果20这题我不会望老师解答21兰花内轮花被的下面一瓣特化为下唇合蕊柱也是兰科特有的有雌蕊雄蕊聚合在一起组成22羊膜类动物(爬行,鸟,哺乳)的成体具有后肾23这题我不会望老师解答24这题我不会望老师解答25卤虫游泳鲎可在海底爬行也可仰泳我觉得c也可以但d更好藤壶是固着生活的26锁骨肩胛骨乌喙骨都属于肩带至于是否与脊柱相连可以自己拿手摸摸(应该不算作弊吧)27 鱼科分类今年很意外的考了也没什么好说的没记的记一记吧(不要放弃)28 小肠胰脏肝脏都为典型的内胚层衍生物29前列腺尿道球腺都可向尿道分泌一些物质有外分泌腺的功能所以有导管,泪腺不用说了吧鱼类精巢,鱼类卵巢就注意硬骨鱼有生殖腺导管为生殖腺外壁延伸形成30端生齿鳄鱼也有羊膜卵爬行类也产环椎与枢椎爬行动物与鸟类都有(不过我记得嗉囊蝗虫也有)31蒙吧 cd选一个我选错了专业解释奇静脉起自右腰升静脉,穿膈后沿脊柱右侧上行至第4胸椎高度,绕右肺根上方呈弓形向前注入上腔静脉。

2007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理论试卷标准答案

2007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理论试卷标准答案

2007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标准答案省(自治区、直辖市)____地区____姓名____学校_____班级___考号_____——————————————————密封线—————————————————————注意事项:1.字迹工整,卷面整洁,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上作答;2.认真审题,按题意和要求作答;3.答题时间120分钟,全卷共150分。

二、多重判断(每小题2分,共60分)[注:请对本题的每一个答案.....进行判断,正确答案划上“√”,错误答案划上“×”,当答案完全正确时才能得分]。

91.A(×)B(√)C(√)D(×)106.A(×)B(×)C(√)D(√)E(×)92.A(√)B(√)C(×)D(×)107.A(√)B(×)C(√)D(×)93.A(×)B(×)C(√)D(√)108.A(√)B(×)C(√)D(×)E(√)94.A(×)B(√)C(√)D(×)E(×)109.A(×)B(√)C(√)D(×)95.A(×)B(√)C(×)D(√)E(×)110.A(×)B(√)C(√)D(√)96.A(×)B(×)C(√)D(√)E(×)111.A(√)B(√)C(×)D(×)97.A(√)B(×)C(√)D(√)E(×)112.A(√)B(√)C(√)D(√)98.A(√)B(√)C(×)D(√)E(×)113.A(×)B(√)C(√)D(×)99.A(×)B(√)C(√)D(×)114.A(√)B(×)C(×)D(√)100.A(√)B(√)C(×)D(×)115.A(√)B(√)C(√)D(√)E(√)101.A(√)B(×)C(√)D(√)E(×)116.A(×)B(×)C(√)D(√)E(√)102.A(√)B(√)C(×)D(×)E(×)117.A(×)B(√)C(√)D(√)E(√)103.A(×)B(√)C(×)D(×)E(√)118.A(√)B(×)C(√)D(√)104.A(√)B(×)C(×)D(√)E(×)119.A(√)B(×)C(×)D(√)E(√)105.A(√)B(×)C(√)D(√)E(×)120.A(√)B(√)C(√)D(×)凡13日联赛理论考试期间接到全国竞赛委员会修改第70题通知的省,请将标准答案修改为A。

2007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全国卷二)及解析

2007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全国卷二)及解析

2007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全国卷Ⅱ)一、选择题1.(6分)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如果淡水鱼不排卵,可将同种性成熟的垂体提取液注射到雌鱼体内,促进其排卵.这一方法主要是利用了垂体细胞合成的()A.甲状腺素B.雌激素C.促甲状腺素D.促性腺激素2.(6分)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其免疫功能表现为()A.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功能下降B.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均正常C.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功能正常D.细胞免疫正常、体液免疫功能下降3.(6分)人体内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在该环境中可发生许多生物化学反应,其中有()A.蛋白质消化分解成氨基酸B.酶和激素的合成C.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D.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4.(6分)下列有关基因工程中限制内切酶的描述,错误的是()A.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B.限制性内切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C.限制性内切酶能识别和切割RNAD.限制性内切酶可从原核生物中提取5.(6分)如图纵向表示海洋不同深度中鱼类的食物分布状况,曲线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鱼的数量变化.下列对此图的分析,错误的是()A.海洋中的鱼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B.此图表明鱼类对食物的竞争状况C.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捕食状况D.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共生关系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满分42分)6.(22分)回答下列I、II小题:Ⅰ、如图表示光照强度对A、B两种C3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据图回答:(1)A、B两种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对光能利用的差异是.(2)在农业生产中,与B植物相比,A植物应种植在条件下.Ⅱ、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A、B两支试管,在A管中加入煮熟的蚕豆子叶,B管中加入发芽的蚕豆子叶.在两管中分别加入甲烯蓝溶液(注:甲烯蓝氧化态为蓝色,接受氢后为无色)一段时间后倒出溶液,两管中的子叶都呈蓝色.然后,两管分别加水淹没子叶、抽气,在水面上覆盖适量石蜡油,37℃保温一段时间后,发现A管中的子叶不变色,B管中的子叶蓝色变浅.取出子叶放在滤纸上,一段时间后,发现A管中取的子叶不变色,B管中取出的子叶蓝色变深.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问题:(1)37℃保温一段时间后,B管子叶蓝色变浅的原因是.(2)滤纸上B管子叶蓝色变深的原因是(3)A管子叶37℃保温后不变色的原因是.(4)该实验设置A管的目的是.7.(20分)填空回答:(1)已知番茄的抗病与感病、红果与黄果、多室与少室这三对相对性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抗病性用A、a表示,果色用B、b 表示、室数用D、d表示.为了确定每对性状的显、隐性,以及它们的遗传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现选用表现型为感病红果多室和两个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如果F1表现抗病红果少室,则可确定每对性状的显、隐性,并可确定以上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和.将F1自交得到F2,如果F2的表现型有种,且它们的比例为,则这三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规律.(2)若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从上述F1番茄叶片取材制备人工种子、繁殖种苗,其过程可简述为如下5个步骤:上述过程中去分化发生在第步骤,再分化发生在第步骤,从叶组织块到种苗形成的过程说明番茄叶片细胞具有.2007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全国卷Ⅱ)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6分)(2007•全国卷Ⅱ)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如果淡水鱼不排卵,可将同种性成熟的垂体提取液注射到雌鱼体内,促进其排卵.这一方法主要是利用了垂体细胞合成的()A.甲状腺素B.雌激素C.促甲状腺素D.促性腺激素【分析】性成熟鱼的垂体中可分泌促性腺激素,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雌鱼的卵巢产生雌激素,从而促进其排卵,所以这一方法主要是利用了垂体细胞合成的促性腺激素.本题抓住关键词“促进雌鱼排卵”.【解答】解:垂体合成分泌促性腺激素作用于卵巢,合成分泌性激素,促进雌蛙排卵.故选:D.2.(6分)(2007•全国卷Ⅱ)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其免疫功能表现为()A.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功能下降B.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均正常C.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功能正常D.细胞免疫正常、体液免疫功能下降【分析】特异性免疫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种.体液免疫中主要是B淋巴细胞起作用,同时T细胞也起了呈递抗原的作用;细胞免疫中主要是T细胞起作用.【解答】解:在细胞免疫中,必须依靠由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产生的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死亡,细胞内的抗原释放出来,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而在体液免疫过程中,绝大多数抗原经过吞噬细胞吞噬、暴露抗原决定簇,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只有极少数抗原可以直接与B细胞接触,即体液免疫多数情况下要依赖T细胞.而T细胞是由骨髓造血干细胞增殖产生后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所以一旦切除了幼年小鼠的胸腺,其细胞免疫会缺陷、体液免疫功能将下降.故选:A.3.(6分)(2007•全国卷Ⅱ)人体内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在该环境中可发生许多生物化学反应,其中有()A.蛋白质消化分解成氨基酸B.酶和激素的合成C.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D.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分析】人体内以水为基础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构成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一切与外界相通的管腔、囊腔(如消化道、呼吸道、膀胱、子宫等)及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泪液、汗液、尿液、消化液等)都不可看作内环境,因而其内所含物质也不可看作存在于内环境中的物质.【解答】解:A、蛋白质消化分解成氨其酸在消化道中进行,不在内环境中进行,A错误;B、酶和激素的合成发生在细胞内,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B错误;C、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在细胞内,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C错误;D、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发生在血浆中,血浆属于内环境,D正确.故选:D.4.(6分)(2007•全国卷Ⅱ)下列有关基因工程中限制内切酶的描述,错误的是()A.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B.限制性内切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C.限制性内切酶能识别和切割RNAD.限制性内切酶可从原核生物中提取【分析】限制酶主要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限制酶具有特异性,即一种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限制酶切割形成黏性末端和平末端两种.【解答】解:A、限制酶具有特异性,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A正确;B、酶的活性都受温度的影响,B正确;C、限制酶只能识别和切割DNA,C错误;D、限制酶可以从原核生物中提取,也可以从真核生物中提取,D正确.故选:C.5.(6分)(2007•全国卷Ⅱ)如图纵向表示海洋不同深度中鱼类的食物分布状况,曲线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鱼的数量变化.下列对此图的分析,错误的是()A.海洋中的鱼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B.此图表明鱼类对食物的竞争状况C.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捕食状况D.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共生关系【分析】由图可知,丙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乙既吃浮游生物,也吃底栖生物,甲主要以底栖生物为食.因而能说明海洋中的鱼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也能表明鱼类对食物的竞争状况和海洋中鱼类的捕食状况,但此图无法表明海洋中鱼类的共生关系,【解答】解:A、从曲线可以看出,甲、乙、丙生活的区域不同,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故A正确;B、它们的生存区域和食物有重叠部分,存在竞争,故B正确;C、三种鱼主要食物有所不同,利于各种群的生存,丙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乙既吃浮游生物,也吃底栖生物,甲主要以底栖生物为食,故C正确;D、图中能说明竞争状况和鱼类的捕食状况,但无法表面海洋中鱼类的共生关系,故D错误.故选:D.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满分42分)6.(22分)(2007•全国卷Ⅱ)回答下列I、II小题:Ⅰ、如图表示光照强度对A、B两种C3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据图回答:(1)A、B两种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对光能利用的差异是在低于P 光照强度下B植物光能利用率比A植物的高,在高于P光照强度下A 植物光能利用率比B植物的高.(2)在农业生产中,与B植物相比,A植物应种植在较强光照条件下.Ⅱ、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A、B两支试管,在A管中加入煮熟的蚕豆子叶,B管中加入发芽的蚕豆子叶.在两管中分别加入甲烯蓝溶液(注:甲烯蓝氧化态为蓝色,接受氢后为无色)一段时间后倒出溶液,两管中的子叶都呈蓝色.然后,两管分别加水淹没子叶、抽气,在水面上覆盖适量石蜡油,37℃保温一段时间后,发现A管中的子叶不变色,B管中的子叶蓝色变浅.取出子叶放在滤纸上,一段时间后,发现A管中取的子叶不变色,B管中取出的子叶蓝色变深.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问题:(1)37℃保温一段时间后,B管子叶蓝色变浅的原因是子叶在无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氢能使甲烯蓝还原.(2)滤纸上B管子叶蓝色变深的原因是通过呼吸作用还原的甲烯蓝被氧化(3)A管子叶37℃保温后不变色的原因是子叶细胞的酶失活,无呼吸作用.(4)该实验设置A管的目的是作对照实验.【分析】I、题中提出A、B两种均为C3植物,C3与C4在光合作用上的差别主要是C4植物能利用较低浓度的CO2,CO2补偿点要低些.植物对光照强度的要求不同主要分为阳性植物和阴性植物.Ⅱ、本实验将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全部呈现出来,要求学生分析A、B两试管中的子叶颜色发生变化及不变色的原因.另外,题干中有“甲烯蓝氧化态为蓝色,接受氢后为无色”的信息提示,能起到引导学生辨别答题方向的作用.【解答】解:I、(1)据图分析可知,图中以在P点为界,低于P光照强度下B植物光能利用率比A植物的高,在高于P光照强度下A 植物光能利用率比B植物的高.(2)图中可知,B植物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均低于A植物,因此可确定A植物为喜阳植物,B植物为喜阴植物,因此在农业生产中,与B植物相比,A植物应种植在较强光照条件下.II、(1)37℃保温操作之前,“两管分别加水淹没子叶、抽气,在水面上覆盖适量石蜡油”,即制造了无氧环境,由于A管细胞死亡,一段时间后,B管中子叶在无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氢能使甲烯蓝还原.(2)取出子叶放在滤纸上,滤纸上A管中子叶不进行呼吸作用,而滤纸上B管子叶通过呼吸作用,还原的甲烯蓝被氧化,因此蓝色变深.(3)A管子叶已经经过加热煮沸,此时子叶细胞的酶失活,无呼吸作用,因此37℃保温后不变色.(4)该实验设置A管的目的是作对照实验.故答案为:I、(1)在低于P光照强度下B植物光能利用率比A植物的高,在高于P光照强度下A植物光能利用率比B植物的高.(2)较强光照II、(1)子叶在无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氢能使甲烯蓝还原.(2)通过呼吸作用还原的甲烯蓝被氧化(3)子叶细胞的酶失活,无呼吸作用.(4)作对照实验.7.(20分)(2007•全国卷Ⅱ)填空回答:(1)已知番茄的抗病与感病、红果与黄果、多室与少室这三对相对性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抗病性用A、a表示,果色用B、b 表示、室数用D、d表示.为了确定每对性状的显、隐性,以及它们的遗传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现选用表现型为感病红果多室和抗病黄果少室两个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如果F1表现抗病红果少室,则可确定每对性状的显、隐性,并可确定以上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dd和AAbbDD.将F1自交得到F2,如果F2的表现型有8种,且它们的比例为27:9:9:9:3:3:3:1,则这三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规律.(2)若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从上述F1番茄叶片取材制备人工种子、繁殖种苗,其过程可简述为如下5个步骤:上述过程中去分化发生在第b步骤,再分化发生在第c步骤,从叶组织块到种苗形成的过程说明番茄叶片细胞具有全能性.【分析】根据子代的性状分离比判断3对基因是否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也可以从假设3对基因独立遗传,则后代的性状分离比应该是什么比例来入手.【解答】解:(1)这是一道关于三对相对性状遗传题.为了确定每对性状的显、隐性,以及它们的遗传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采用杂交方法.其中亲本选择相对性状的纯合体,其中一个亲本表现型为感病红果多室,基因型为aaBBdd;则另一个亲本必须是抗病黄果少室,基因型为AAbbDD.杂交后F1表现则为显性性状,F1自交得到F2,如果这三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规律,则后代表现型有8中,其比例为(3:1)3,即27:9:9:9:3:3:3:1.(2)由图分析可知,b为脱分化(或去分化),c为再分化,从叶组织块到种苗形成的过程说明番茄叶片细胞具有全能性.故答案是:(1)抗病黄果少室aaBBdd AAbbDD 8 27:9:9:9:3:3:3:1(2)b c 全能性。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试卷及答案-江苏卷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试卷及答案-江苏卷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试题(XX)生物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6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不属于植物体内蛋白质功能的是A.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B.催化细胞内化学反应的酶C.供给细胞代谢的主要能源物质D.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载体2.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量达总吸水量的99%。

对蒸腾作用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促进水分的吸收B.吸收无机盐的动力C.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D.降低叶片的温度3.在荠菜胚的发育过程中,从周围组织中吸收并运送营养物质供球状胚体发育的结构是A.胚芽B.胚轴C.胚根D.胚柄4.下列关于人体健康与营养物质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营养不良的原因之一是食物种类过于单一B.脂肪肝的形成与脂肪摄人多少无关C.低血糖早期症状可通过及时补充糖含量多的食物来缓解D.大病初愈者适宜进食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5.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作用及其应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成熟细胞比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更为敏感B.顶端优势能够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适宜茎生长的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往往抑制根的生长D.可利用生长素类似物防止落花落果6.下列关于生态因素对生物影响的说法错误的是A.趋光性是农业害虫的共性B.温暖地区的阔叶林多,而寒冷地区的针叶林多C.水分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陆生生物的生长和发育D.各种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具有综合性7.优生,就是让每个家庭生育健康的孩子。

下列与优生无关的措施是A C .适龄结婚,适龄生育B.遵守婚姻法,不近亲结婚.进行遗传咨询,做好婚前检查D.产前诊断,以确定胎儿性别8.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关系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细胞质基质不能为细胞代谢提供ATPB.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关C.细胞核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D.细胞若失去结构的完整性将大大缩短其寿命9.a、b、c、d分别是一些生物细胞某个分裂时期的示意图,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A.a图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B.b图表示人红细胞分裂的某个阶段C.c图细胞分裂后将产生1个次级卵母细胞和1个极体D.d图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单体10.某生物小组进行无土栽培实验,观察不同矿质元素对南瓜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2007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山东赛区)预赛

2007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山东赛区)预赛

2007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山东赛区)高中组预赛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Ⅰ卷与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共8页)为选择题,70分;第Ⅱ卷(共4页)为非选择题,50分;共120分。

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答第Ⅰ卷前务必将自己所在的市、县区、学校、姓名填写在第Ⅱ卷的密封线内。

3.第Ⅰ卷每题选出答案后,都必须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在第Ⅱ卷前的答题栏内。

考试结束,将第Ⅱ卷收回。

第I卷(选择题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40分)1.胰腺细胞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胰蛋白酶原,对其分选的细胞结构是A.核糖体B.内质网C.高尔基体D.线粒体2.在开展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时,某校部分学生对高度近视的家系进行调查,结果如下表,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B.X染色体显性遗传C.常染色体显性遗传D.X染色体隐性遗传3.分泌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细胞以及它们分泌量增加的条件是A.肾上腺髓质和胰岛A细胞,血糖含量降低时B.肾上腺皮质和胰岛A细胞,血糖含量降低时C.肾上腺髓质和胰岛B细胞,血糖含量升高时D.肾上腺皮质和胰岛B细胞,血糖含量升高时4.下列关于几种元素与光合作用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C是组成糖类的基本元素,在光合作用中C元素从CO2先后经C3、C5形成(CH2O)B.N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之一,没有N植物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O是构成有机物的基本元素之一,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中的氧来自于水D.P是构成ATP的必需元素,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均有ATP的合成5.1条染色单体含有1个双链的DNA分子。

那么,四分体时期的1对同源染色体含有A.2个双链的DNA分子B.4个双链的DNA分子C.2个单链的DNA分子D.1个双链的DNA分子6.下列关于兴奋在突触处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A.兴奋只能从突触前膜传向突触后膜B.神经递质的释放,不需要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C.突触后膜上的每种受体均可以和多种神经递质结合D.在突触处传递兴奋时,兴奋由化学信号转变成电信号再转变成化学信号7.已知病毒的核酸有双链DNA、单链DNA、双链RNA和单链RNA四种类型。

2007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全国卷ⅰ)及解析

2007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全国卷ⅰ)及解析

3.(3 分)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 S 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曲线最终呈 S 型 B.达到 K 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 C.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 D.种群的增长速度逐步降低 4.(3 分)通过发酵罐发酵可大规模生产谷氨酸,生产中常用的菌种是好氧的谷氨酸棒状
杆菌.下面有关谷氨酸发酵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氧充足时,发酵液中有乳酸的积累 B.发酵液中碳源和氮源比例的变化不影响谷氨酸的产量 C.菌体中谷氨酸的排出,有利于谷氨酸的合成和产量的提高
第 2 页(共 7 页)
Ⅱ、已知果蝇刚毛和截毛这对相对性状由 X 和 Y 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刚毛基因
(B)对截毛基因牛(b)为显性.现有基因型分别为 XBXB、XBYB、XbXb 和 XbYb 的四种
果蝇. (1)根据需要从上述四种果蝇中选择亲本,通过两代杂交,使最终获得的后代果蝇中,雄
性全部表现为截毛,雌性全部表现为刚毛,则第一代杂交亲本中,雄性的基因型
Ⅰ、玉米和小麦在适宜条件下光照一段时间后,将叶横切片用碘液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
这两种植物的维管束鞘细胞和叶肉细胞,结果发现玉米叶片的维管束鞘细胞被染色,小麦
叶片的
被染成
,被染色的原因是
.由此可知,玉
米属于
植物,小麦属于
植物.
当用碘液对某一植物照光后的叶横切片染色时,却发现被染色的叶片同时出现上述玉米和
由此作答.
【解答】解:Ⅰ、(1)玉米和小麦分别属于 C4 和 C3 植物,两类植物的主要区别有:C 植物维管束鞘细胞中含有没有基粒的叶绿体、叶肉细胞中含有完整叶绿体;而 C3 植物仅4叶 肉细胞中含有完整叶绿体;C4 植物的叶片中,围绕着维管束的是呈“花环型”的两圈细胞 (维管束细胞和叶肉细胞);C4 植物 CO2 经两次固定:CO2+C3→C4、CO2+C5→2C3,而 C3 植物仅发生一次,即 CO2+C5→2C3;“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都被碘液染色的植物”既 不是典型的 C3 植物,也不是典型的 C4 植物,可是它们又同时具有 C3 植物和 C4 植物光合 作用的特点,它应该叫做“C3﹣ 4C 中间型植物”. Ⅱ、(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的实验改进及分析.某同学用两种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与蒸馏 水对插枝条生根无差异,则该同学用的生长素浓度相当于图 1 的①a、b 两点对应的生长素 浓度;②a 附近两点(低浓度)对应的生长素浓度;③b 附近两点(高浓度)对应的生长

全国中学生物联赛试题及答案

全国中学生物联赛试题及答案
食 蜜 鸟 亲 体 的 取 食 领 域 会
A.
先变
大 , 后
变小
B. 先 变 小
, 后 变 大
C.
不变
D.
不确

45.用a-b-和a+b+两种噬菌体同时感染E.coli,然后取其裂解液涂布到平板培养基上,统 计 生 长 噬 菌 斑 数 , 结 果 是a+b+=7125,a+b-=555,a-b+=490,a-b-=6675。 因 此 判 断 基 因 位
•花









A
•胼 胝

B

维素
1
C.
果胶

D



4
形成





具有
的胎




A•边缘胎座、中轴胎座与特立中央胎座B.顶生胎座、侧膜胎座与特立中央胎座
C.
中 轴 胎 座 、 特 立 中 央 胎 座 与 侧 膜 胎 座D
.边缘胎座、
侧膜胎座与基生胎座
5
羽纹硅藻的脊缝在 什么 部
位能看到:

38
.人


知外界





主要
取决

A.耳
蜗神

冲 动 的 频 率
B.


神经
冲动的幅

C.耳 蜗
毛 细 胞

部听毛弯曲
的 频 率
D.
耳蜗

2007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预赛(安徽赛区)试题卷

2007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预赛(安徽赛区)试题卷

2007年安徽省中学生生物学竞赛预赛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25题(单选题100题,多选题25题),全卷150分;2、考试时间:2007年3月17日9:0O一11:00。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100分)1.不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是( )A.叶绿体 B.核糖体 C.溶酶体 D.液泡2.下列细胞器与其功能的关系,错误的是( )A.光面内质网——合成并转运蛋白质 B.高尔基体——合成多糖C.白色体——贮藏淀粉 D.线粒体——胞质遗传3.下列可以作为破坏微丝结构的特异性药物的是( )A.秋水仙素 B.常春藤碱 C.紫杉醇 D.细胞松弛素B4.各种细胞器的膜和质膜、核膜在分子结构上都是类似的,它们通称为生物膜。

下列对生物膜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分子以非共价键组合而成B.脂双层的内部结构为疏水性分子组成C.膜表面有各种酶,使专一的化学反应能在膜上进行D.所有的膜蛋白分子在整个膜上都能自由的流动5.原核生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 )A.纤维素 B.果胶质 C.几丁质 D.肽葡聚糖6.下列有关细胞核的论述,错误的是( )A.真核细胞有且仅有一个细胞核B.细胞核中染色最深的部分是核仁C.真核细胞染色质的主要成分是DNA和组蛋白D.维管植物的筛管细胞在发育过程中细胞核逐渐消失7.下列何者为核仁的功能( )A.调节核孔 B.核糖体次单位组装的场所 C.贮存不活化的DNA D.合成核蛋白8.如果做口腔粘膜上皮细胞实验,分别滴加2%、0.9%、0.1%的氯化钠溶液,然后制成装片。

结果细胞保持正常状态的是( )A.滴2%NaCl溶液的上皮细胞 B.滴0.9%NaCl溶液的上皮细胞C.滴0.1%NaCl溶液的上皮细胞 D.无法确定9.有些海藻细胞中,碘的浓度比周围海水中的高200万倍,但碘仍继续向细胞内移动,这种转运方式属于(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胞吞作用10.正常骨髓细胞的细胞周期约为40h,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白细胞的细胞周期为2d至10d。

高中生物竞赛试题及答案《植物生理》部分

高中生物竞赛试题及答案《植物生理》部分

2000-2008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真题分类汇编《植物生理》部分一、单选题(本题包括 72 小题。

)1、(07年全国联赛)下列植物的干种子,吸水力最强的是:A.花生 B.大豆 C.小麦 D.玉米2、(02年全国联赛)下列哪一种是研究无机营养元素必需性的精确而又便捷的方法A.土培 B.水培 C.蛭石培 D.砂培3、(07年全国联赛)盐碱地土壤对非盐碱植物的危害主要是因为它导致植物:A.生理干旱 B.同化速度加快 C.呼吸作用增强 D.水分消耗过快4、(04年全国联赛)水淹导致植物死亡的原因是A.土壤水势过高B.植物的根缺氧C.呼吸产生的CO2的毒害作用D.土壤中的物质溶于水中达到毒害作用的浓度5、(04年全国联赛)在胚芽鞘的向光运动中,光感受部位是胚芽鞘的A.顶端 B.延长区 C.基部 D.胚芽鞘内的芽6、(02年全国联赛)在大多数情况下,植物体中水向上运输主要是依靠A.内聚力张力 B.根压 C.蒸腾拉力 D.表面张力7、(08年全国联赛)早春,当落叶树开始新一年的生长时,木质部中水分上升的主要动力是A.大气与木质部的水势差 B.蒸腾拉力 C.根压 D.土壤与根木质部的水势差8、(03年全国联赛)下述有关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论述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初始质壁分离时,细胞的压力势等于零B.在质壁分离现象中,与细胞壁分离的“质”并不是原生质C.蚕豆根的分生细胞放在20%的蔗糖溶液中,能够发生质壁分离D.将洋葱表皮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硝酸钾溶液中,其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又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其原因是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都进入了细胞9、(06年全国联赛)以下哪个关于C4植物的描述是正确的?A.均为单子叶植物B.叶片只进行C4光合作用途径C.光呼吸中放出的CO2能被高效利用D.氧气对其CO2固定影响较小10、(06年全国联赛)所有进行光合放氧的生物都具有那种色素:A.叶绿素a, 叶绿素b B.叶绿素a, 叶绿素cC.叶绿素a, 类胡萝卜素D.叶绿素a,藻胆素11、(08年全国联赛)光合产物蔗糖形成的部位是在A.叶绿体基粒 B.叶绿体间质 C.细胞质 D.类囊体12、(01年全国联赛)在较强光照强度下,降低CO2浓度,下列作物中的哪两种光合速率下降的更快?(1)棉花(2)玉米(3)高梁(4)小麦A.(l)和(3)B.(1)和(4) C.(2)和(3)D.(2)和(4)13、(06年全国联赛)以下对乙烯的论断哪个是错误的?A.是一种气体植物激素B.所有的植物细胞都可以生产这种气体C.不能进行细胞间的传递D.不同果实之间可以传递E.浓度越高,果实成熟越快14、(02年全国联赛)在下列哪种条件下贮藏果实的效果好?A.高二氧化碳浓度、低氧浓度和高乙烯浓度B.低二氧化碳浓度、高氧浓度和无乙烯C.低氧浓度、高二氧化碳浓度和无乙烯D.无氧、无乙烯和高二氧化碳浓度15、(05年全国联赛)生长在岩石上的一片干地衣和生长在地里的一株萎蔫的棉花,一场阵雨后,两者的吸水方式A.都是吸胀作用 B.分别是吸胀作用和渗透作用C.都是渗透作用 D.分别是渗透作用和吸胀作用16、(01年全国联赛)用小麦胚芽鞘切段伸长法鉴定IAA时,下述哪一项注意事项是不正确的?A.要挑选大小均匀的小麦种子,并萌发成幼苗后才能实验B.实验操作要在较弱的光下进行C.实验材料要切去胚芽鞘尖端D.切段要在水中漂洗后,才能测定17、(07年全国联赛)气孔主要分布于叶片上表皮的植物一般生存的环境是:A.旱生 B.水生 C.阴生 D.阳生18、(08年全国联赛)植物呼吸速率最高的器官是A.叶片 B.根 C.茎 D.花19、(02年全国联赛)植物吸水与吸收矿质元素之间的关系是A.有关,但不完全依赖 B.矿质元素吸收少则吸水多C.两者无关 D.矿质元素吸收多则吸水多20、(01年全国联赛)菌根是在植物体上形成的,二者是一种关系。

2007全国高中生物联赛试题及答案

2007全国高中生物联赛试题及答案

2007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理论试卷一、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90分)1.被子植物茎中的初生维管束来源于:A.维管形成层B.木栓形成层C.原形成层D.三生形成层2.一般来说被子植物双受精时,分别与两个精子结合的雌配子体细胞是:A.卵细胞与助细胞B.卵细胞与中央细胞C.助细胞与中央细胞D.中央细胞与反足细胞3.花粉外壁的主要成分是:A.胼胝质B.纤维素C.果胶质D.孢粉素4.形成蒴果的雌蕊具有的胎座类型是:A.边缘胎座、中轴胎座与特立中央胎座B.顶生胎座、侧膜胎座与特立中央胎座C.中轴胎座、特立中央胎座与侧膜胎座D.边缘胎座、侧膜胎座与基生胎座5.羽纹硅藻的脊缝在什么部位能看到:A.环带面B.上壳面C.侧面D.下壳面6.下列结构中,属于地钱孢子体世代的是:A.胞芽B.孢蒴C.假根D.精子器7.下列藻类生活史中,孢子体占优势的异形世代交替是:A.水云B.多管藻C.海带D.石莼8.在筛管中,下面哪种成分的含量最高:A.氨基酸B.磷酸C.有机酸D.糖类9.光合产物是以()的形式从叶绿体转移到细胞质中去的。

A.核酮糖B.葡萄糖C.蔗糖D.磷酸丙糖10,在大麦种子萌发前,将胚去除,种子中的淀粉则不能被水解。

若对其施用()可最有效地使种子重新获得水解淀粉的能力。

A.淀粉酶B.赤霉素C.碳水化合物D.DNA酶11.自然环境中有不少盐碱土,大部分在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的地区,以及滨海地区。

过高的盐分对植物生长形成盐害,其中主要的阴离子是Clˉ,C032—和S042—,而最主要的阳离子则是()。

A.Na+B.Ca++C.Mg++D.K+12.在植物不同的发育阶段中,个体上不同部位的生长情况不同。

在一定的时期,那些代谢旺盛、生长势较强的部位被称为该时期的生长中心。

当水稻在养料供应不足时,()。

A.养分将平均分配而影响新形成中心的生长B.新形成的生长中心将夺取前一生长中心的养料,抑制后者的生长C.养分则继续供应原有中心的生长而抑制新形成中心的生长D.养分则暂时在根部累积,待足够供应时运至中心供其生长13.下列植物的干种子,吸水力最强的是:A.花生B.大豆C.小麦D.玉米14。

2007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全国卷ⅱ)-已校

2007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全国卷ⅱ)-已校

2007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全国卷Ⅱ)一、选择题1.(6分)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如果淡水鱼不排卵,可将同种性成熟的垂体提取液注射到雌鱼体内,促进其排卵.这一方法主要是利用了垂体细胞合成的()A.甲状腺素B.雌激素C.促甲状腺素D.促性腺激素2.(6分)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其免疫功能表现为()A.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功能下降B.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均正常C.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功能正常D.细胞免疫正常、体液免疫功能下降3.(6分)人体内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在该环境中可发生许多生物化学反应,其中有()A.蛋白质消化分解成氨基酸B.酶和激素的合成C.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D.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4.(6分)下列有关基因工程中限制内切酶的描述,错误的是()A.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B.限制性内切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C.限制性内切酶能识别和切割RNAD.限制性内切酶可从原核生物中提取5.(6分)如图纵向表示海洋不同深度中鱼类的食物分布状况,曲线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鱼的数量变化.下列对此图的分析,错误的是()A.海洋中的鱼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B.此图表明鱼类对食物的竞争状况C.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捕食状况D.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共生关系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满分42分)6.(22分)回答下列I、II小题:Ⅰ、如图表示光照强度对A、B两种C3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据图回答:(1)A、B两种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对光能利用的差异是.(2)在农业生产中,与B植物相比,A植物应种植在条件下.Ⅱ、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A、B两支试管,在A管中加入煮熟的蚕豆子叶,B管中加入发芽的蚕豆子叶.在两管中分别加入甲烯蓝溶液(注:甲烯蓝氧化态为蓝色,接受氢后为无色)一段时间后倒出溶液,两管中的子叶都呈蓝色.然后,两管分别加水淹没子叶、抽气,在水面上覆盖适量石蜡油,37℃保温一段时间后,发现A管中的子叶不变色,B管中的子叶蓝色变浅.取出子叶放在滤纸上,一段时间后,发现A管中取的子叶不变色,B管中取出的子叶蓝色变深.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问题:(1)37℃保温一段时间后,B管子叶蓝色变浅的原因是.(2)滤纸上B管子叶蓝色变深的原因是(3)A管子叶37℃保温后不变色的原因是.(4)该实验设置A管的目的是.7.(20分)填空回答:(1)已知番茄的抗病与感病、红果与黄果、多室与少室这三对相对性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抗病性用A、a表示,果色用B、b表示、室数用D、d表示.为了确定每对性状的显、隐性,以及它们的遗传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现选用表现型为感病红果多室和两个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如果F1表现抗病红果少室,则可确定每对性状的显、隐性,并可确定以上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和.将F1自交得到F2,如果F2的表现型有种,且它们的比例为,则这三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规律.(2)若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从上述F1番茄叶片取材制备人工种子、繁殖种苗,其过程可简述为如下5个步骤:上述过程中去分化发生在第步骤,再分化发生在第步骤,从叶组织块到种苗形成的过程说明番茄叶片细胞具有.2007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全国卷Ⅱ)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6分)(2007•全国卷Ⅱ)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如果淡水鱼不排卵,可将同种性成熟的垂体提取液注射到雌鱼体内,促进其排卵.这一方法主要是利用了垂体细胞合成的()A.甲状腺素B.雌激素C.促甲状腺素D.促性腺激素【分析】性成熟鱼的垂体中可分泌促性腺激素,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雌鱼的卵巢产生雌激素,从而促进其排卵,所以这一方法主要是利用了垂体细胞合成的促性腺激素.本题抓住关键词“促进雌鱼排卵”.【解答】解:垂体合成分泌促性腺激素作用于卵巢,合成分泌性激素,促进雌蛙排卵.故选:D.2.(6分)(2007•全国卷Ⅱ)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其免疫功能表现为()A.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功能下降B.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均正常C.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功能正常D.细胞免疫正常、体液免疫功能下降【分析】特异性免疫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种.体液免疫中主要是B淋巴细胞起作用,同时T细胞也起了呈递抗原的作用;细胞免疫中主要是T细胞起作用.【解答】解:在细胞免疫中,必须依靠由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产生的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死亡,细胞内的抗原释放出来,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而在体液免疫过程中,绝大多数抗原经过吞噬细胞吞噬、暴露抗原决定簇,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只有极少数抗原可以直接与B细胞接触,即体液免疫多数情况下要依赖T细胞.而T细胞是由骨髓造血干细胞增殖产生后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所以一旦切除了幼年小鼠的胸腺,其细胞免疫会缺陷、体液免疫功能将下降.故选:A.3.(6分)(2007•全国卷Ⅱ)人体内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在该环境中可发生许多生物化学反应,其中有()A.蛋白质消化分解成氨基酸B.酶和激素的合成C.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D.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分析】人体内以水为基础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构成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一切与外界相通的管腔、囊腔(如消化道、呼吸道、膀胱、子宫等)及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泪液、汗液、尿液、消化液等)都不可看作内环境,因而其内所含物质也不可看作存在于内环境中的物质.【解答】解:A、蛋白质消化分解成氨其酸在消化道中进行,不在内环境中进行,A错误;B、酶和激素的合成发生在细胞内,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B错误;C、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在细胞内,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C错误;D、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发生在血浆中,血浆属于内环境,D 正确.故选:D.4.(6分)(2007•全国卷Ⅱ)下列有关基因工程中限制内切酶的描述,错误的是()A.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B.限制性内切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C.限制性内切酶能识别和切割RNAD.限制性内切酶可从原核生物中提取【分析】限制酶主要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限制酶具有特异性,即一种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限制酶切割形成黏性末端和平末端两种.【解答】解:A、限制酶具有特异性,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A正确;B、酶的活性都受温度的影响,B正确;C、限制酶只能识别和切割DNA,C错误;D、限制酶可以从原核生物中提取,也可以从真核生物中提取,D正确.故选:C.5.(6分)(2007•全国卷Ⅱ)如图纵向表示海洋不同深度中鱼类的食物分布状况,曲线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鱼的数量变化.下列对此图的分析,错误的是()A.海洋中的鱼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B.此图表明鱼类对食物的竞争状况C.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捕食状况D.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共生关系【分析】由图可知,丙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乙既吃浮游生物,也吃底栖生物,甲主要以底栖生物为食.因而能说明海洋中的鱼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也能表明鱼类对食物的竞争状况和海洋中鱼类的捕食状况,但此图无法表明海洋中鱼类的共生关系,【解答】解:A、从曲线可以看出,甲、乙、丙生活的区域不同,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故A正确;B、它们的生存区域和食物有重叠部分,存在竞争,故B正确;C、三种鱼主要食物有所不同,利于各种群的生存,丙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乙既吃浮游生物,也吃底栖生物,甲主要以底栖生物为食,故C正确;D、图中能说明竞争状况和鱼类的捕食状况,但无法表面海洋中鱼类的共生关系,故D错误.故选:D.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满分42分)6.(22分)(2007•全国卷Ⅱ)回答下列I、II小题:Ⅰ、如图表示光照强度对A、B两种C3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据图回答:(1)A、B两种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对光能利用的差异是在低于P光照强度下B植物光能利用率比A植物的高,在高于P光照强度下A植物光能利用率比B 植物的高.(2)在农业生产中,与B植物相比,A植物应种植在较强光照条件下.Ⅱ、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A、B两支试管,在A管中加入煮熟的蚕豆子叶,B管中加入发芽的蚕豆子叶.在两管中分别加入甲烯蓝溶液(注:甲烯蓝氧化态为蓝色,接受氢后为无色)一段时间后倒出溶液,两管中的子叶都呈蓝色.然后,两管分别加水淹没子叶、抽气,在水面上覆盖适量石蜡油,37℃保温一段时间后,发现A管中的子叶不变色,B管中的子叶蓝色变浅.取出子叶放在滤纸上,一段时间后,发现A管中取的子叶不变色,B管中取出的子叶蓝色变深.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问题:(1)37℃保温一段时间后,B管子叶蓝色变浅的原因是子叶在无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氢能使甲烯蓝还原.(2)滤纸上B管子叶蓝色变深的原因是通过呼吸作用还原的甲烯蓝被氧化(3)A管子叶37℃保温后不变色的原因是子叶细胞的酶失活,无呼吸作用.(4)该实验设置A管的目的是作对照实验.【分析】I、题中提出A、B两种均为C3植物,C3与C4在光合作用上的差别主要是C4植物能利用较低浓度的CO2,CO2补偿点要低些.植物对光照强度的要求不同主要分为阳性植物和阴性植物.Ⅱ、本实验将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全部呈现出来,要求学生分析A、B两试管中的子叶颜色发生变化及不变色的原因.另外,题干中有“甲烯蓝氧化态为蓝色,接受氢后为无色”的信息提示,能起到引导学生辨别答题方向的作用.【解答】解:I、(1)据图分析可知,图中以在P点为界,低于P光照强度下B 植物光能利用率比A植物的高,在高于P光照强度下A植物光能利用率比B植物的高.(2)图中可知,B植物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均低于A植物,因此可确定A植物为喜阳植物,B植物为喜阴植物,因此在农业生产中,与B植物相比,A植物应种植在较强光照条件下.II、(1)37℃保温操作之前,“两管分别加水淹没子叶、抽气,在水面上覆盖适量石蜡油”,即制造了无氧环境,由于A管细胞死亡,一段时间后,B管中子叶在无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氢能使甲烯蓝还原.(2)取出子叶放在滤纸上,滤纸上A管中子叶不进行呼吸作用,而滤纸上B管子叶通过呼吸作用,还原的甲烯蓝被氧化,因此蓝色变深.(3)A管子叶已经经过加热煮沸,此时子叶细胞的酶失活,无呼吸作用,因此37℃保温后不变色.(4)该实验设置A管的目的是作对照实验.故答案为:I、(1)在低于P光照强度下B植物光能利用率比A植物的高,在高于P光照强度下A植物光能利用率比B植物的高.(2)较强光照II、(1)子叶在无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氢能使甲烯蓝还原.(2)通过呼吸作用还原的甲烯蓝被氧化(3)子叶细胞的酶失活,无呼吸作用.(4)作对照实验.7.(20分)(2007•全国卷Ⅱ)填空回答:(1)已知番茄的抗病与感病、红果与黄果、多室与少室这三对相对性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抗病性用A、a表示,果色用B、b表示、室数用D、d表示.为了确定每对性状的显、隐性,以及它们的遗传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现选用表现型为感病红果多室和抗病黄果少室两个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如果F1表现抗病红果少室,则可确定每对性状的显、隐性,并可确定以上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dd和AAbbDD.将F1自交得到F2,如果F2的表现型有8种,且它们的比例为27:9:9:9:3:3:3:1,则这三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规律.(2)若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从上述F1番茄叶片取材制备人工种子、繁殖种苗,其过程可简述为如下5个步骤:上述过程中去分化发生在第b步骤,再分化发生在第c步骤,从叶组织块到种苗形成的过程说明番茄叶片细胞具有全能性.【分析】根据子代的性状分离比判断3对基因是否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也可以从假设3对基因独立遗传,则后代的性状分离比应该是什么比例来入手.【解答】解:(1)这是一道关于三对相对性状遗传题.为了确定每对性状的显、隐性,以及它们的遗传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采用杂交方法.其中亲本选择相对性状的纯合体,其中一个亲本表现型为感病红果多室,基因型为aaBBdd;则另一个亲本必须是抗病黄果少室,基因型为AAbbDD.杂交后F1表现则为显性性状,F1自交得到F2,如果这三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规律,则后代表现型有8中,其比例为(3:1)3,即27:9:9:9:3:3:3:1.(2)由图分析可知,b为脱分化(或去分化),c为再分化,从叶组织块到种苗形成的过程说明番茄叶片细胞具有全能性.故答案是:(1)抗病黄果少室aaBBdd AAbbDD 8 27:9:9:9:3:3:3:1(2)b c 全能性。

2007年全国卷Ⅱ理综(生物部分)(解析)

2007年全国卷Ⅱ理综(生物部分)(解析)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Ⅱ)生物部分(黑龙江、吉林、广西、贵州、云南、青海、内蒙古、甘肃、新疆)第Ⅰ卷本试卷共 21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26 分。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a—23一、选择题(本题共 13 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如果淡水鱼不排卵,可将同种性成熟鱼的垂体提取液注射到雌鱼体内,促进其排卵。

这一方法主要是利用了垂体细胞合成的A.甲状腺激素B.雌激素C.促甲状腺激素D.促性腺激素【解析】鱼排卵受雌激素的调节,淡水鱼不排卵说明其雌性激素不足。

但是同种性成熟鱼的垂体提取物中不可能含有雌激素,因此不能选B,垂体虽然不分泌雌激素,却能分泌促性腺激素促进卵巢的发育和雌激素的分泌,从而促进鱼排卵,因此垂体提取物中发挥作用的是促性腺激素。

【答案】D【命题意图】考查垂体在激素调节中的作用及促性腺激素的功能。

【解析】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促进雌鱼排卵,应与性激素的分泌有关,只能在B与D之间选择,而题干说的是注射了同种性成熟的垂体提取液到雌鱼体内,问的是垂体细胞合成了什么物质,雌激素主要是卵巢分泌的(肾上腺也能分泌少量的),促性腺激素由垂体分泌,故选D。

【解析】垂体是动物体内分泌的枢纽,它除了分泌生长激素外,还能分泌多种促激素调节其他内分泌腺。

题中用同种性成熟的垂体提取液注射到雌鱼体内,促进其排卵。

可知其具有调节性腺活动作用,应该是促性腺激素。

【答案】D2.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其免疫功能表现为A.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功能下降B.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均正常C.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功能正常D.细胞免疫正常、体液免疫功能下降【解析】造血干细胞只有在胸腺中才能发育成T淋巴细胞,而T淋巴细胞不仅在细胞免疫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在体液免疫中也有将经吞噬细胞处理而暴露出来的抗原决定簇传递给B淋巴细胞的作用,由于体液免疫中的抗原信息一部分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

2007年全国高考16套生物试题及解析

2007年全国高考16套生物试题及解析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试题(共16套)1.2007年全国高考理综I-生物部分2.2007年全国高考理综II-生物部分3.2007年全国高考理综(四川卷)-生物部分4.2007年全国高考理综(重庆卷)-生物部分5.2007年全国高考理综(天津卷)-生物部分6.2007年全国高考理综(北京卷)-生物部分7.2007年全国高考理综(山东卷)-生物部分8.2007年全国高考理综(宁夏卷)-生物部分9.2007年全国高考(海南)-生物卷10.2007年全国高考(广东)-生物卷11. 2007年全国高考(江苏)-生物卷12.2007年全国高考(上海)-生物卷13.2007年全国高考(上海卷)理科综合-生物部分14.2007年全国高考(广东卷)理科基础-生物部分15.2007年全国高考(广东卷)文科基础-生物部分16.2007年全国高考(山东卷)基本能力-生物部分1---[人教大纲版]2007高考全国卷I---理综(生物)(江西、安徽、浙江、福建、湖北、湖南、河北、河南、山西、陕西、辽宁)1、下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点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得传导方向(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C2、某种病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内后,机体可以对该靶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其中有A、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胞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白细胞介素消灭B、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胞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C、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胞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外毒素消灭D、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胞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3、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B、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C、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D、种群的增长速度逐步降低4、通过发酵罐发酵可大规模生产谷氨酸,生产中常用的菌种是好氧的谷氨酸棒状杆菌。

2007年全国生物联赛试卷答案与解析

2007年全国生物联赛试卷答案与解析

2007年物联赛试卷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90分)1.被子植物茎中的初生维管束来源于:A.维管形成层 B.木栓形成层 C.原形成层 D.三生形成层解析:原形成层属于初生形成层,形成初生维管束;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属于次生形成层,维管形成层往内形成次生木质部、往外形成韧皮部,木栓形成层往外形成木栓层、往内形成栓内层;植物根次生木质部中木薄壁细胞一部分恢复分生能力,形成了三生分生组织——副形成层,由此形成层再分裂产生三生木质部和三生韧皮部。

答案:C2.一般来说被子植物双受精时,分别与两个精子结合的雌配子体细胞是:A.卵细胞与助细胞 B.卵细胞与中央细胞C.助细胞与中央细胞 D.中央细胞与反足细胞解析:被子植物双受精时,2个精子,其中1个与卵细胞结合,另1个与位于胚珠中央的两个极核结合。

答案:B3.花粉外壁的主要成分是:A.胼胝质 B.纤维素 C.果胶质 D.孢粉素解析:花粉壁分为两层,花粉内壁的成分主要是果胶纤维素,抗性较差、在地表容易腐烂,经酸碱处理则分解;而外壁主要成分是孢粉素(含类胡萝卜素和类黄酮类物质),抗腐蚀及抗酸碱性能强。

答案:D4.形成蒴果的雌蕊具有的胎座类型是:A.边缘胎座、中轴胎座与特立中央胎座 B.顶生胎座、侧膜胎座与特立中央胎座C.中轴胎座、特立中央胎座与侧膜胎座 D.边缘胎座、侧膜胎座与基生胎座解析:雌蕊的胎座和果实的种类密切相关,中轴胎座(如锦葵科)、特立中央胎座(如石竹科)、侧膜胎座(如杨柳)均可形成蒴果。

答案:C5.羽纹硅藻的脊缝在什么部位能看到:A.环带面 B.上壳面 C.侧面 D.下壳面解析:羽纹硅藻壳面扁长,常呈棒形、椭圆形、纺锤形等,壳面饰纹垂直长轴,作羽状排列,多呈两侧对称,发育脊缝、假脊缝或管壳缝构造。

多数羽纹硅藻的壳在对着顶轴的方向有长的裂隙,即为壳缝。

壳缝的出现是与硅藻细胞运动能力有关的,这类硅藻可以跳动前进,这是在细胞质在脊缝处的川流所致。

2007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湖北省初赛试题-高三生物试卷与试题

2007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湖北省初赛试题-高三生物试卷与试题
21. 用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所应用的生物工程的组合是 ①基因工程 ②细胞工程 ③发酵工程 ④酶工程[1分]-----正确答案(C)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2. 生产酶制剂所需要的酶大都来自于微生物。这是因为[1分]-----正确答案(C) A 酶主要存在于微生物体内 B 至今人们还无法直接从动物的器官、组织中提取酶 C 与动、植物相比,微生物具有容易培养、繁殖速度快和便于规模生产的优点 D 以上三项答案均不对
19. 下列物质中,若用呼吸酶抑制剂处理小肠绒毛上皮,会明显影响细胞吸收的是[1分]-----正确答案(D)

A水 B 脂肪酸和甘油 C 氧气 D 钾离子和氨基酸
20. 种子萌发时,在贮藏物质发生水解作用的过程中,种子内活性最高的一组酶应该是 ①淀粉酶 ②脂肪酶 ③蛋白酶 ④转氨酶 ⑤蔗糖酶[1分]-----正确答案(A)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①⑤ D ①②③④
[1分]-----正确答案(D) A B C D
8. 某科研单位提供两瓶提取物,这两瓶提取物的化学成分都只含有蛋白质和核酸。那么,你认为,这两瓶提取物最
可能是下哪组物质[1分]-----正确答案(C) A 细菌和病毒 B 细菌和细胞核 C 染色体和病毒 D 病毒和细胞核
9. 当绿色植物缺磷时,光合作用明显受阻。其原因是[1分]-----正确答案(D) A 磷是叶绿素的重要组成部分 B 磷是酶的重要组成部分 C 光合作用的产物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需要磷 D 磷对维持叶绿体膜的结构和功能起重要作用
一致 ②组成各种生物的核酸都基本相同 ③构成核酸的碱基的种类都相同 ④构成与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 类基本相同 ⑤各种生物的蛋白质都相同[1分]-----正确答案(D)
A ①③⑧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⑤ D ①③④ 2. 给一只小白鼠吸入18O2,则这只小白鼠体内最先含有18O2的物质可能存在于[1分]-----正确答案(D) A 在细胞质基质形成的丙酮酸中 B 通过呼吸道呼出的CO2气体中 C 小白鼠体内的C6 H12O6中 D 小白鼠的尿液中 3. 在研究青蛙的胚胎发育时,在植物半球表面的部分细胞上用同位素标记。则同位素示踪的结果,这些标记的细胞 最可能出现在蝌蚪的下列哪组器官[1分]-----正确答案(C) A 心脏和肾脏 B 大脑和小脑 C 肝脏和胰腺 D 骨骼和肌肉 4. 人体内,不属于蛋白质的一组激素是[1分]-----正确答案(B) A 性激素和胰岛素 B 性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 C 性激素和生长激素 D 生长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 5. 给小白鼠注射一定剂量的胰岛素,小白鼠进人休克状态。要使其复苏,可注射适量的[1分]-----正确答案(C) A 性激素 B 甲状腺激素 C 葡萄糖 D 生理盐水 6. 下列哪种物质经过口服后,会失去原有的功能[1分]-----正确答案(C) A 维生素 B 葡萄糖 C 胰岛素 D 胃蛋白酶 7. 由 n个碱基组成的基因,控制合成由一条多肽链组成的蛋白质。若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a,则该蛋白质的相对分 子量最大为

2000~2007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理论与实验考试专题归类训练查题答案

2000~2007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理论与实验考试专题归类训练查题答案

2000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理论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B2. C3. A4. A5. C6. B7. C8. A9. B 10. A 11.A 12.D 13. B 14.D 15.C 16.D 17.A 18.D 19.B 20.D 21.C 22.D 23.B 24.A 25.B 26.D 27.B 28.C 29.C 30.A 31.A 32.B 33.B 34.C 35.C 36.D 37.B 38.B 39.A 40.A 41.B 42.C 43.D 44.B 45.B 46.C 47.A 48.D 49.A 50.C 51.C 52.D 53.B 54.B 55.B 56.C 57.D 58.B 59.C 60.C 61.C 62.D 63.A 64.A 65.B 66.B 67.B 68.D 69.C 70.B71.B 72.A 73.C 74.B 75.D 76.D 77.B 78.B 79.B 80.C 81.D 82.D 83.D 84.B二、是非题:1.× 2.× 3.× 4.√ 5.√ 6. √ 7. √ 8. × 9.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21.√ 22.√23.× 24.× 25.× 26.√ 27.√ 28.√ 29.√30.×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三、填空题:1、被子2、雌配子体3、荚、角4、(1)孢子体(2)配子(3)配子(4)配子体5、球蛋白6、储藏光合作用(顺序可颠倒)7、蛋白质黄色淀粉蓝色8、核糖体叶绿体或质体线粒体细胞膜9、无皮层渗透10、同体不同时异体自体2001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理论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B3.C4.C5.D6.B7.A8.D9.C.D11.D12.C13.D14.B15.B16.C17.B18.D19.20.B21.A22.B23.B24.C25.A26.B27.C28.D29.C30.C31.A32.D33.D34.D35.D36.D37.A38.B39.C40.C41.D42.C43.A44.C45.C46.B47.A48.D49.A50.C51.A52.C53.A54.A55.B56.C57.B58.C59.B60.A61.B62.A63.(1)B(2)C64.B.D66.B67.C68.E69.E70.A71.A72.B73.B二、多重判断.A(√)B.(√)C.(√)D.(√)E.(×).A(√)B.(×)C.()D.(×)E.(√).A.(√)B.(√)C.(×)D.(√)E.(×).A.(×)B.(√)C.(×)D.(×)E.(×)F.(√).A.(√)B.(×)C.(×)D.(√)E.(√).A.(√)B.(×)C.(×)D.(×)E.(√)..A.(×)B.(√)C.(×)D.(√).A.(×)B.(√)C.(√)D.(×).A.(√)B.(×)C.(×)D.(√).A.(×)B.(×)C.(√)D.(√).A.(×)B.(√)C.(√)D.(×).A.(×)B.(√)C.(×)D.(√).A.(√)B.(√)C.(×)D.(×).A.(√)B.(√)C.(×)D.(√).A.(√)B.(×)C.(√)D.(×).A.(×)B.(×)C.(√)D.(√).A.(√)B.(√)C.(×)D.(×)..A.(×)B.(√)C.(√)D.(×).A.(×)B.(√)C.(×)D.(×)E.(√).A.(√)B.(×)C.(√)D.(√)E.(×).A.(√)B.(×)C.(×)D.(√).A.(√)B.(√)C.(×)D.(×)E.(×).A.(×)B.(√)C.(×)D.(√).A.(√)B.(×)C.(√)D.(×).A.(×)B.(√)C.(√)D.(×).A.(√)B.(√)C.(×)D.(×)三、其他1.①—c②—d③—a④—e⑤—b.①—c②—d③—a④—b.①—c②—b③—a④—d4.幼体60%,成体35%,老体5% B幼体44%,成体46%,老体10% C幼体30%,成体50%,老体20% A.答案:存活率:400/500×100=80%死亡率:100%-80%(存活率)=20% /500×100=20%2002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0分)题号 1 A 2 A 3 B 4 B 5 B 6 B 7 A 8 D 9 C 10 D 11 D 12 D 13 B 14 C 15 D 16 B 17 B 18 B 19 C 20 B 21 B 22 D 23 B 24 C 25 D 26 D 27 C 28 C 29 B30 C 31 C 32 C 33 A 34 B 35 B 36 A 37 B 38 C 39 A 40 B 41A 42 D 43 A 44C 45D 46 C 47 A 48 A 49 C 50 B 51 B 52 D 53 B 54 B 55 A 56 A 57 D 58D 59 C 60 B 61 C 62 D 63 C 64 C 65 B 66 C 67 A 68 D 69 B 70 D 71 D 72 B 73 A 74 B 75 B 76 C 77 B 78 B 79 C 80 C 81 C 82 C 83 D 84 D 85 D 86B 87 B 88 B 89C 90 C 91 B 92 B 93 A 94 C 95 C 96 C 97 A 98 C 99 B 100C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答案完全正确才能得分,共16分)题号答案题号答案题号答案题号答案1 A.B.D2 A.C3 A.B.C4 A.B.C.D5 A.B.C6 A.B.C7 C.D8 A.B.C三、是非题(判断正确划√,错误划×,不选划0;每小题1分,不答不得分,答错扣1分,本大题共74分,最低得分为0分)。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生物试卷、答案及解析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生物试卷、答案及解析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生物试卷、答案及解析一、单选题(共60分。

每小置只有一个正确选项)(一)1分题(共8题)1.我国控制人口增长的基本国策是A .优生B .教育C .计划生育D .降低出生率【解析】C 我国控制人口增长的基本国策是计划生育;优生及优生措施:a 、禁止近亲结婚: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b 、遗传咨询:遗传咨询是预防遗传病发生最简便有效的方法。

C 、提倡“适龄生育”:女子生育的最适年龄为24到29岁。

d 、产前诊断。

2.密码子存在于A .DNAB .mRNAC .tRNAD .核糖体【解析】B 遗传物质应具备的特点:①具有相对稳定性②能自我复制③可以指导蛋白质的合成④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每个DNA 分子有很多个基因。

每个基因有成百上千个脱氧核苷酸。

基因不同是由于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不同。

基因控制性状就是通过控制蛋白质合成来实现的。

DNA 的遗传信息又是通过RNA 来传递的。

;密码子(遗传密码):信使RNA 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叫做~; 转运RNA (tRNA ):它的一端是携带氨基酸的部位,另一端有三个碱基,都只能专一地与mRNA 上的特定的三个碱基配对。

3.人体调节体温的神经中枢位于A .下丘脑B .延髓C .大脑D .小脑【解析】A. 下丘脑的作用有:感受:下丘脑有渗透压感受器,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分泌:受下丘脑内神经中枢的作用,能分泌抗利尿激素到垂体后叶;调节:调节渗透压、体温、血糖;传导:传导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的兴奋到大脑皮层形成渴觉小脑:位于桥脑和延髓的后方,中间为蚓部,两侧为小脑半球,借小脑上中下三脚分别与中脑、桥脑和延髓相连接。

小脑的机能有维持身体平衡、保持和调节肌张力和调整协调运动。

脑干:包括中脑、桥脑及延髓。

下丘脑仅是体温的调节中枢,形成感觉在大脑皮层。

4.下列细胞中属于暂不增殖细胞的是A .肾细胞B .筛管细胞C .神经细胞D .骨髓细胞【解析】A 从增殖角度看,细胞分为连续分裂的细胞、暂不增殖的细胞和终端分化细胞。

2007高考全国卷I---理综(生物)

2007高考全国卷I---理综(生物)

2007高考全国卷I---理综生物试题解析(使用地区:江西、安徽、浙江、福建、湖北、湖南、河北、河南、山西、陕西、辽宁)1、下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点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得传导方向(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C1.答案是C。

【解析】神经纤维上的S点受到刺激而产生兴奋时,兴奋部位的膜就发生电位变化,膜外由正电位变成负电位,膜内由负电位变成正电位。

在细胞膜的内外,兴奋部位与邻近未兴奋部位都形成了电位差,也有了电荷的流动,这样就形成了局部电流。

该电流在膜外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膜内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

故C项是正确的。

2、某种病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内后,机体可以对该靶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其中有A、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胞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白细胞介素消灭B、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胞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C、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胞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外毒素消灭D、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胞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2.答案是D。

【解析】病菌进入人体并侵入细胞内后,机体通过效应T细胞对靶细胞产生免疫反应,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导致靶细胞破裂,抗原被暴露出来,进而被相应的抗体消灭。

3、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B、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C、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D、种群的增长速度逐步降低3.答案是D。

【解析】A项中由于空间和资源的限制,自然界中的多数生物种群的数量增长都要达到最大值,因此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通常呈S型;对于S型曲线来说,种群在K/2时增长速率最大。

然后种群的增长率随种群密度的上升而下降,当达到环境所允许的最大值(K 值)时,增长率降为0,所以B项的说法正确;种群数量的增加除受环境因素影响外,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种内斗争也会加剧,影响种群数量的增长,因此C项说法也是正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理论试卷一、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90分)1.被子植物茎中的初生维管束来源于:A.维管形成层B.木栓形成层C.原形成层D.三生形成层2.一般来说被子植物双受精时,分别与两个精子结合的雌配子体细胞是:A.卵细胞与助细胞B.卵细胞与中央细胞C.助细胞与中央细胞D.中央细胞与反足细胞3.花粉外壁的主要成分是:A.胼胝质B.纤维素C.果胶质D.孢粉素4.形成蒴果的雌蕊具有的胎座类型是:A.边缘胎座、中轴胎座与特立中央胎座B.顶生胎座、侧膜胎座与特立中央胎座C.中轴胎座、特立中央胎座与侧膜胎座D.边缘胎座、侧膜胎座与基生胎座5.羽纹硅藻的脊缝在什么部位能看到:A.环带面B.上壳面C.侧面D.下壳面6.下列结构中,属于地钱孢子体世代的是:A.胞芽B.孢蒴C.假根D.精子器7.下列藻类生活史中,孢子体占优势的异形世代交替是:A.水云B.多管藻C.海带D.石莼8.在筛管中,下面哪种成分的含量最高:A.氨基酸B.磷酸C.有机酸D.糖类9.光合产物是以()的形式从叶绿体转移到细胞质中去的。

A.核酮糖B.葡萄糖C.蔗糖D.磷酸丙糖10,在大麦种子萌发前,将胚去除,种子中的淀粉则不能被水解。

若对其施用()可最有效地使种子重新获得水解淀粉的能力。

A.淀粉酶B.赤霉素C.碳水化合物D.DNA酶11.自然环境中有不少盐碱土,大部分在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的地区,以及滨海地区。

过高的盐分对植物生长形成盐害,其中主要的阴离子是Clˉ,C032—和S042—,而最主要的阳离子则是()。

A.Na+B.Ca++C.Mg++D.K+12.在植物不同的发育阶段中,个体上不同部位的生长情况不同。

在一定的时期,那些代谢旺盛、生长势较强的部位被称为该时期的生长中心。

当水稻在养料供应不足时,()。

A.养分将平均分配而影响新形成中心的生长B.新形成的生长中心将夺取前一生长中心的养料,抑制后者的生长C.养分则继续供应原有中心的生长而抑制新形成中心的生长D.养分则暂时在根部累积,待足够供应时运至中心供其生长13.下列植物的干种子,吸水力最强的是:A.花生B.大豆C.小麦D.玉米14。

气孔主要分布于叶片上表皮的植物一般生存的环境是:A.旱生B.水生C.阴生D.阳生15.在豌豆种子萌发初期,一般C02的释放量比02的吸收量大几倍说明种子此时的呼吸状况是:A.只进行有氧呼吸B.只进行无氧呼吸C.主要进行有氧呼吸D.主要进行无氧呼吸16.果树有时出现小叶症,其原因是:A.由于营养不足而影响叶片生长B.由于温度太低而影响叶片生长C.由于缺锌而影响生长素合成,进而影响叶片生长D.由于缺锌而影响细胞分裂素合成,进而影响叶片生长17.下列植物中不属于松科的是:A.油松B.雪松C.金松D.金钱松18.下列都属于活化石植物的是:A.银杏、水杉、银杉B.银杏、油松、水杉C.银杉、雪松、侧柏D.红松、水杉、银杉19.向日葵的果实是由哪类子房发育而来的:A,具1心皮、1室、1胚珠的下位子房B.具2心皮、1室、1胚珠的下位子房C.具2心皮、1室、1胚珠的上位子房D.具1心皮、l室、1胚珠的上位子房20.玉米和高粱的穗状花序组成及分类单位为:A.花B.小穗C.雄花D.雌花21.兰科植物的花被片分内、外二轮,每轮三枚,内轮中的一枚特化,形态及分类学中称:A.下唇B.蕊喙C.唇瓣D.合蕊柱22.下列哪一组动物具有后肾?A.鳐鱼,鲤鱼,中国大鲵B.鲸鱼,鲨鱼,狗C.麻雀、杨子鳄、家兔D.鲨鱼,麻雀,鸭嘴兽23.下列关于鸟类分类中的对趾足的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A.对趾足是鸟的第一、第二趾向前,第三、第四趾向后B.对趾足是鸟的第二、第三趾向前,第一、第四趾向后C.对趾足是鸟的第三、第四趾向前,第一、第二趾向后D.对趾足是鸟的第一、第四趾向前,第二、第三趾向后24.腔肠动物的神经网是动物界最简单最原始的神经系统。

有些腔肠动物仅仅在外胚层有1个神经网,有的种类有2个神经网,有的种类有3个神经网。

水螅神经网的情况是:A.在外胚层和中胶层各有1个神经网B.在内外胚层各有1个神经网C.在外胚层有1个神经网D.在内、外胚层和中胶层各有1个神经网25.节肢动物是动物界最大的一个门类,其生活方式有游泳、爬行、固着、飞行等。

下列节肢动物中,生活方式与上述一一对应的是:A.水蚤、寄居蟹、卤虫、蜜蜂B.沼虾、龙虾、卤虫、天牛C.水蚤、鲎、藤壶、普通卷甲虫D.磷虾、螯虾、藤壶、蜻蜒26.下列关于四足类锁骨的哪一个说法是正确的:A.锁骨是前肢骨的一部分,把肩胛骨连到胸骨上B.锁骨是肩带的一部分,与胸椎直接关节C.锁骨是前肢骨的一部分,把前肢骨连到肩胛骨上D.锁骨是肩带的一部分,不与脊柱直接相关节27.下列有5种动物,即:a.金枪鱼;b.鲟鱼;c.澳洲肺鱼:d.银鲛;e.弓鳍鱼。

按上述名称顺序,它们所属的正确类群依次是:A.全骨鱼类:肉鳍鱼类:软骨硬鳞鱼类;软骨鱼类:真骨鱼类B.软骨硬鳞鱼类:软骨鱼类;全骨鱼类;肉鳍鱼类;真骨鱼类C.真骨鱼类:软骨硬鳞鱼类;肉鳍鱼类:软骨鱼类;全骨鱼类D.软骨鱼类:真骨鱼类;肉鳍鱼类;软骨硬鳞鱼类;全骨鱼类28.下列哪一组器官均为中胚层衍生物?A.脑下垂体前叶,脊髓,小肠,肺B.脊索,腹直肌,红血细胞,睾丸C.耳咽管,甲状腺,消化道内壁黏膜,胰脏D.胆囊,直肠末端,肝脏,消化道表面浆膜29.下列哪一组腺体或腺细胞没有导管?A.哈氏腺,前列腺,眶下腺,胸腺,B.颌下腺,甲状旁腺,尿道球腺C.泪腺,甲状腺,鱼类精巢,鱼类卵巢D.哺乳类卵巢,睾丸间质细胞,胰岛,甲状腺30.下列哪一组结构和机能是鸟类所特有的?A.嗉囊、上纹状体和叉骨B.羽毛、恒温和端生齿C.气囊、双重呼吸和枢椎D.异凹型椎体、肌胃和产羊膜卵31.哺乳动物新出现的奇静脉及半奇静脉,相当于低等四足动物退化的后主静脉前段。

请问奇静脉和半奇静脉位于胸廓的位置是:A.奇静脉和半奇静脉都位于胸廓的左侧B.奇静脉和半奇静脉都位于胸廓的右侧C.奇静脉位于胸廓的左侧,半奇静脉位于胸廓的右侧D.奇静脉位于胸廓的右侧,半奇静脉位于胸廓的左侧32.河蚌的贝壳是由外套膜分泌形成的,其中贝壳的角质层和棱柱层是由外套膜的边缘分泌形成的,珍珠层则是由整个外套膜分泌形成的。

因此,随着动物的生长:A.角质层、棱柱层和珍珠层不断加厚B.角质层、棱柱层和珍珠层的厚度不再发生变化C.角质层和棱柱层的厚度不发生变化,珍珠层不断加厚D.角质层和棱柱层不断加厚,珍珠层不发生变化33.下列哪个器官不具有排泄功能:A.肝脏B.肾脏C.唾液腺D.皮肤34.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喝水越多,尿越多B.血压越高,尿越多C.越是兴奋,尿越多D.运动越剧烈,尿越多E.体温越高,尿越多35.食糜由胃进入十二指肠的过程称为胃排空。

(1)糖(2)脂肪(3)蛋白质三种等量营养物质,胃排空速度由快到慢的顺序是:A.(1)(2)(3)B.(1)(3)(2)C.(3)(1)(2)D.(3)(2)(1)36.心血管系统中有一套瓣膜,能保证血液不倒流。

那么在左心室与左心房之间的瓣膜是:A.二尖瓣B.三尖瓣C.半月瓣D.三角瓣37.单个可兴奋细胞的动作电位波形不能完全融合,其原因是:A.刺激强度不够B.刺激频率不够C.钙离子通道有一个失活期D.钠离子通道有一个失活期38.人类感知外界声音的频率主要取决于:A.耳蜗神经冲动的频率B.耳蜗神经冲动的幅度C.耳蜗毛细胞顶部听毛弯曲的频率D.耳蜗毛细胞所在基底膜的位置39.葡萄糖在血液中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A.单纯扩散B.易化扩散C.主动转运D.吞饮作用40.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主要的运输形式分别是:A.氧合血红蛋白;碳酸氢盐B.物理溶解;氨基甲酸血红蛋白C.氧合血红蛋白;氨基甲酸血红蛋白D.氧合血红蛋白;物理溶解41.下列哪种不属于张力感受器:A.颈动脉窦B.主动脉弓C.膀胱壁D.主动脉体E.腱器官42.动物通讯的功能不包括:A.攻击对方B.同种个体间的信息交流C.不同种类个体间的信号传递D.捕食者和猎物之间的信号传递43.金翅雀对田间的稻草人不再害怕,这种学习方式是:A.习惯化B.联想学习C.印痕学习D.模仿44.对于食蜜鸟来说,夏季来临意味着食物更加丰富,它们将开始交配、产卵、孵卵和育雏。

据此,你认为从春季到夏季,再到雏鸟出窝,食蜜鸟亲体的取食领域会:A.先变大,后变小B.先变小,后变大C.不变D.不确定45.用a-b-和a+b+两种噬菌体同时感染E.coli,然后取其裂解液涂布到平板培养基上,统计生长噬菌斑数,结果是a+b+=7125,a+b-=555,a-b+=490,a-b-=6675。

因此判断基因位点a和b的重组率为:A.12.8%B.7%C.14%D.6.4%46.当两个短毛的猫交配后生下了八个小猫,其中六个是短毛,两个是长毛,从上述的实验结果可以判断猫毛长短的遗传方式为:A.短毛对长毛是显性B.长毛对短毛是显性C.短毛与长毛是共显性D.短毛对长毛为互作基因47.下面的家系是人类一种严重的遗传疾病(如图)。

通过分析该病的遗传方式,若图中X个体与Y个体婚配,那么第一个孩子患这种遗传病的概率是多少?A.1/2B.1/4C.3/4D.无法确定48.以下说法最不合理的是哪一项?请寻找你最佳的选择项目:A.一般说来,非同义核苷酸置换对生物具有有害效应的机会比同义置换大。

B.进化乃物质之整合与其所伴随之运动之耗散。

C.可以用分子距离估算缺乏化石记录的类型间趋异进化的时间,弥补古生物学形态估算的缺憾。

D.物化的、信息的、生命的和文化的研究表明,生物和非生物通过传代而实现进化的结果,均可导致对环境的适应。

49.在一个动物种群基因库中,有一杂合优势的基因位点具有一对等位基因A和a,频率分别为p和q;纯合子AA和aa的适合度分别为ω和υ。

在惟有自然选择一种进化影响因素的情况下,A.两种等位基因达到频率平衡时,p=(1-ω)/(2-ω-υ)B.两种等位基因达到频率平衡时,q=(1-ω)/(2-ω-υ)C.两种等位基因达到频率平衡时,p=(1-υ)/(2-ω+υ)D.两种等位基因达到频率平衡时,q=(1-υ)/(2-ω+υ)50.在某生物中有以下代谢途径,且G1、G2位点分列于不同连锁群上。

glgl、g2g2中断代谢过程。

如果用双因子杂合体进行测交,后代中有多少比例的个体可以产生C物质:A.9/16B.3/16C.3/8D.1/451.假设蜜蜂的显性基因B产生野生型目艮色(棕色),其隐性等位基因b产生粉色眼。

如果粉色眼蜂王与棕色眼雄蜂交配,则他们的后代最有可能的是:A.只有野生型颜色的后代B.野生型工蜂与粉色眼雄蜂C.只有粉色眼后代D.工蜂的表型比例是野生型:粉色眼:1:1,而所有雄蜂为野生型52.已知在人类中有一种见强光就打喷嚏的achoo综合征和由于焦虑引起的颤抖下巴(trembllng chin)的两种表型都属于显性表型,那么对于achoo基因和tremblingchin基因均为杂合子父母的子女中第一个孩子具有achoo综合征而没有trembling chin的概率和他们的子女中第一个孩子不具有achoo综合征或trembllngchin的概率分别是:A.1/16和3/16B.3/16和3/16C.1/16和1/16D.3/16和1/1653.在大肠杆菌的遗传学研究中,可以选择适当的培养基挑选出某特殊基因型的突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