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离辐射危害预防
电离辐射危害预防
![电离辐射危害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b0e7cf32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88.png)
电离辐射危害预防电离辐射是指能够使原子或分子电离的辐射,包括电磁辐射(如X射线、γ射线等)和粒子辐射(如α粒子、β粒子等)。
电离辐射具有强大的穿透能力和生物学效应,对人类和环境都具有潜在的危害。
因此,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必须重视电离辐射的防护。
一、电离辐射的危害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为:1. 细胞损伤:电离辐射对人体内的细胞和DNA分子产生损伤,导致细胞死亡、突变、肿瘤等。
2. 生殖和遗传影响:电离辐射对生殖细胞的DNA造成损害,可能导致遗传病变和畸形。
对孕妇的胎儿来说,电离辐射尤为危险。
3. 器官功能障碍:电离辐射对特定器官(如甲状腺、肝脏等)具有较高的亲和性,可能导致器官功能紊乱。
4. 癌症:电离辐射与某些特定类型的癌症(如白血病、甲状腺癌等)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5. 急性辐射病:高剂量电离辐射短时间作用下,会导致急性辐射病,表现为恶心、呕吐、脱发、血细胞减少等症状。
二、电离辐射危害预防方法为了有效防护电离辐射的危害,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方法:1. 建立辐射管理体系:任何涉及电离辐射的场所,都应建立辐射管理体系,明确辐射源、剂量和接触人员等信息,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方针和操作规程。
2. 辐射监测与控制:对可能受到电离辐射的场所和人员进行辐射监测和控制。
通过使用辐射计、剂量测定器等设备来监测环境中的辐射剂量,并采取措施降低辐射水平。
3. 个体防护装备:对于从事电离辐射相关工作的人员,应提供个体防护装备,如防护服、护目镜、防护手套等。
这些装备可以有效减少电离辐射对人体的直接接触。
4. 空间屏蔽与封堵:通过增加建筑和设备的屏蔽厚度,减少电离辐射的透射。
另外,对于辐射源的研究和使用场所,应采取封堵措施,防止辐射泄漏。
5. 限制接触时间与距离:减少接触电离辐射的时间和距离,可以有效降低辐射吸收剂量。
确保工作场所的设备符合辐射防护标准,并根据辐射强度和接触时间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
电离辐射的危害及预防
![电离辐射的危害及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dc23238ffab069dc502201c7.png)
电离辐射的危害及预防什么是电离辐射电离辐射是一切能引起物质电离的辐射总称,其种类很多,高速带电粒子有α粒子、β粒子、质子,不带电粒子有中子以及X射线、γ射线。
α射线是一种带电粒子流,由于带电,它所到之处很容易引起电离。
α射线有很强的电离本领,但其穿透力很弱,在空气中的射程只有几厘米,只要一张纸或健康的皮肤就能挡住。
故其主要危害是进入人体后的内照射。
β射线也是一种高速带电粒子,其电离本领比α射线小得多,但穿透本领比α射线大,但与X、γ射线比射程短,很容易被铝箔、有机玻璃等材料吸收。
X射线和γ射线的性质大致相同,是不带电波长短的电磁波,因此把他们统称为光子。
两者的穿透力极强,要特别注意意外照射防护。
铅版或一定厚度的混凝土可以阻挡射线。
电离辐射对健康有哪些影响电离辐射的作用方式主要有外照射、内照射、放射性核素体表沾染及复合照射。
以下仅介绍外照射所致的放射性疾病以及电离辐射的远后效应等。
外照射急性放射病:是指人体一次或短时间受到全身超剂量照射引起的全身性疾病。
临床表现分为三型:①骨髓型急性放射病:又称造血型急性放射病,以骨髓造血组织损伤为基本病变,以白细胞数减少、感染、出血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②肠型急性放射病:以胃肠道损伤为基本病变,以频繁呕吐、严重腹泻以及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为主要临床表现。
③脑型急性放射病:以脑组织损伤为基本病变,以意识障碍、定向力丧失、共济失调、肌张力增强、抽搐、震颤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特殊临床表现。
外照射慢性放射病:是指在较长时间内连续或间断受到超剂量照射而发生的全身性疾病。
临床表现以造血组织损伤为主,并伴有其他系统症状。
外周血血细胞有不同程度的减少。
电离辐射的远后效应:已知电离辐射可引起的人类恶性肿瘤有皮肤癌、甲状腺癌、乳腺癌、肺癌和白血病等;其他远后效应有血液系统疾病、胚胎效应、遗传效应等。
此外,电离辐射尚可引起放射性白内障、急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放射性骨损伤等。
放射性疾病的严重程度与受照剂量正相关,受照剂量越大,放射性损伤越大,所致的放射性疾病越严重。
电离辐射危害预防范文(二篇)
![电离辐射危害预防范文(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b12435f1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07.png)
电离辐射危害预防范文电离辐射是指具有足够能量的辐射,主要包括阿尔法射线、贝塔射线、伽马射线和X射线。
长期接触电离辐射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包括损伤细胞、导致癌症、遗传性疾病等。
因此,预防电离辐射危害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
首先,正确使用和佩戴防护设备是预防电离辐射危害的基本措施之一。
在进行有电离辐射的工作时,应佩戴合适的防护手套、护目镜、口罩等防护设备,以避免电离辐射直接接触到身体。
此外,还应根据工作环境的不同,选择合适的防护服、防护鞋等防护装备,并定期检查和更换这些装备。
其次,保持距离是预防电离辐射危害的重要原则之一。
在进行有电离辐射的工作时,应尽量远离辐射源,以减少辐射对身体的直接影响。
同时,也要避免长时间接近辐射源,尽量减少接触时间,从而降低电离辐射的危害。
此外,定期进行辐射监测也是预防电离辐射危害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工作环境、设备和人体进行定期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辐射超标的情况。
在辐射超标时,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如停止工作、撤离现场,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另外,加强职业健康教育也是预防电离辐射危害的重要举措之一。
通过开展职业健康教育和培训,可以增强从业人员的防护意识和知识水平,使其具备正确的防护方法和技能。
同时,还应提供相关的保健知识,如合理膳食、锻炼身体等,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自愈能力。
总之,预防电离辐射危害是保障从业人员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必要措施。
正确使用和佩戴防护设备、保持距离、定期进行辐射监测和加强职业健康教育,都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通过积极采取这些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电离辐射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
我们应该认识到电离辐射的危害性,并时刻保持警惕,合理预防电离辐射危害,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身体健康。
电离辐射危害预防范文(二)电离辐射是一种具有高能量的辐射,对人体健康会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预防电离辐射的伤害势在必行。
本文将介绍一些预防电离辐射危害的范本,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请从放射卫生角度简述电离辐射防护的三项基本原则
![请从放射卫生角度简述电离辐射防护的三项基本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4a3d7cfc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df.png)
请从放射卫生角度简述电离辐射防护的三项基本原则电离辐射防护的三项基本原则是:减少暴露剂量、限制接触以及保护人员和环境。
下面对这三项原则进行简述:1. 减少暴露剂量:这是电离辐射防护的首要原则。
通过采取措施降低人员暴露于辐射源的剂量,可以减少患辐射病以及遗传效应的风险。
此原则包括:- 时间:尽量缩短与辐射源接触的时间,减少辐射暴露的持续时间。
- 距离:尽量保持远离辐射源,以减少辐射剂量的接收。
使用屏障或保持适当的距离,以最大程度地降低辐射水平。
- 屏蔽:使用适当的防护措施,如防护衣、隔离室、屏蔽材料等,以减少辐射剂量的散射或吸收。
2. 限制接触:这意味着限制只有经过培训和授权的工作人员才能接触辐射源或从事与电离辐射相关的工作。
此原则包括:- 授权:只有具备相关资质和培训的人员才能接触辐射源,包括正确操作和维护辐射设备的工作人员。
- 监控:对可能接触电离辐射的人员进行辐射剂量的监测和控制,确保其在安全限值之下。
- 预防:采取预防性措施,如合理的工作安排、设备维护和紧急响应计划等,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意外接触的风险。
3. 保护人员和环境:这是保护工作人员和社会大众免受电离辐射危害的原则。
此原则包括:- 培训和教育: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使工作人员了解电离辐射的危害以及如何正确使用防护设备和采取防护措施。
- 监测和评估:定期监测和评估辐射水平和辐射源周围环境的辐射水平,确保其处于安全限值之内。
- 安全措施:建立安全程序和标准操作程序,确保在使用辐射源时符合相关的安全要求和规定。
- 紧急响应:制定应急计划和措施,以应对可能的辐射事故,并确保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最小化辐射对人员和环境的影响。
通过遵循这三项基本原则,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护人员免受电离辐射的危害,确保安全使用电离辐射技术和设备。
电离辐射危害及预防方法
![电离辐射危害及预防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560a904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f6.png)
宣传内容:普及电离辐射知识,提高公众对电离辐射的认识和理解 宣传形式:通过媒体、宣传册、讲座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
宣传对象:针对不同人群,如学生、医护人员、公众等,制定不同的宣传内容和形式
宣传效果评估:对宣传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估,以便及时调整和改进宣传策略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保障个人健康:通 过体检可以了解身 体状况,采取有效 措施预防辐射危害
远离核设施和放射源
在工作场所采取防护措施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强辐射环境中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遵循安全操作规程,避免意外暴露
电离辐射的应急处 理
判断辐射类型:确定是电离辐 射后,应立即离开辐射区域
切断辐射源:关闭与辐射源相 关的设备或装置
电离辐射的预防方 法
尽量减少接触电离 辐射的时间,避免 长时间暴露在辐射 环境中。
在接触过程中,可 以采取适当的防护 措施,如穿戴防护 服、佩戴护目镜等。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及时发现并处理潜 在的健康问题。
保持健康的生活 方式,加强锻炼, 提高身体免疫力。
穿戴防护服和佩 戴防护眼镜
定期进行辐射监 测和评估
破坏生态平衡:电离辐射会破坏环境中的生物链,影响生态平衡
污染水源:电离辐射会污染水源,导致水质下降,影响人类和动物的健康
损害土壤:电离辐射会损害土壤,影响土壤肥力和农作物生长
破坏大气层:电离辐射会破坏大气层中的臭氧层,使地球暴露在太阳紫外线的辐射下, 增加皮肤癌等疾病的风险
致癌风险:增加患癌症的几率
通知相关部门:及时报告给相 关部门,以便采取进一步措施
记录现场情况:对现场情况进 行记录,以便后续分析处理
立即离开辐射源 尽快就医检查,接受专业治疗 告知医生自己可能接触到的辐射剂量 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必要的医学观察和随访
预防电离辐射危害及防护
![预防电离辐射危害及防护](https://img.taocdn.com/s3/m/ac8775b4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f9.png)
03 电离辐射对生物的免疫系 统产生影响,导致免疫功 能下降或免疫系统紊乱
04 电离辐射对生物的生殖系 统产生影响,导致生殖功 能下降或生殖系统疾病
电离辐射的来源
自然来源
1
2
3
4
宇宙射线:来自宇 宙空间的高能粒子
地壳中的放射性元 素:如铀、钍等
宇宙射线与地壳中的 放射性元素相互作用
产生的次生辐射
预防电离辐射危害及防护
演讲人
目录
01. 电离辐射的危害 02. 电离辐射的来源 03. 预防电离辐射的方法 04. 电离辐射的防护措施
电离辐射的危害
对人体的影响
01
02
03
04
电离辐射对人体的 细胞和组织造成损 伤,可能导致癌症、
白血病等疾病。
电离辐射对生殖系 统有影响,可能导 致不孕不育、胎儿
03
防护手套:保护手部免 受辐射伤害
04
防护口罩:保护呼吸道 免受辐射伤害
05
防护帽:保护头部免受 辐射伤害
06
防护靴:保护脚部免受立辐射监测网络:对辐射源进行实
时监测,确保辐射水平在安全范围内
02
制定预警机制:根据监测数据,制定
预警级别,提前采取防护措施
03
加强个人防护:佩戴辐射防护设备,
A 核能发电站:核反应堆产生的辐射
预防电离辐射的方法
减少接触时间
减少使用手机、 电脑等电子设
备的时间 1
保持良好的生 4
活习惯,增强 身体抵抗力
避免长时间待
2 在辐射源附近
3 合理安排工作、
学习和休息时 间
增加距离
01
原理:电离辐射 强度与距离的平 方成反比,距离 越远,辐射强度
辐射防护知识普及:电离辐射预防与保护方法
![辐射防护知识普及:电离辐射预防与保护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5e5ef42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6f.png)
辐射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物理现象,而电离辐射则是其中一种具有较高能量的辐射形式。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可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电离辐射源,如X射线、γ射线等。
虽然电离辐射在医疗、科研和其他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但长期暴露于电离辐射下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因此,了解电离辐射的预防和保护方法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离辐射的相关知识,以及预防和保护方法,帮助大家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
一、电离辐射的种类和来源:1. X射线:X射线是一种高能量电磁辐射,广泛应用于医学影像学领域,如X光检查和CT 扫描等。
2. γ射线:γ射线是一种高能量的电磁辐射,通常与核反应或原子核衰变过程相关,例如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过程。
3. α射线:α射线是一种带正电荷的粒子辐射,通常由放射性核素衰变产生,其穿透能力较弱,但对人体内部组织的伤害较大。
4. β射线:β射线是一种高速电子或正电子,也是由放射性核素衰变产生的辐射形式,穿透能力较强,但相对易受物质屏蔽。
二、电离辐射对健康的影响:1. 电离辐射可以引起细胞和组织的损伤,包括DNA的断裂、细胞突变等,长期暴露可能增加罹患癌症和遗传疾病的风险。
2. 短期暴露于高剂量电离辐射下可能引起急性放射病,表现为恶心、呕吐、头痛、腹泻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3. 妊娠期妇女对电离辐射特别敏感,较大剂量的辐射暴露可能对胎儿造成畸形、智力低下等影响。
三、电离辐射的预防与保护方法:1. 合理使用医疗影像学检查:在接受X光、CT等医学影像学检查时,应遵循医生建议,控制辐射剂量,避免不必要的检查。
2.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在需要接触电离辐射的环境中工作时,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铅背心、铅眼镜等,减少辐射对身体的直接影响。
3. 加强辐射监测:对潜在电离辐射源进行定期监测,确保辐射水平在安全范围内,及时采取措施保护工作人员和公众健康。
4. 保持安全距离:在可能接触到电离辐射的环境中,尽量保持安全距离,减少辐射对身体的直接照射。
电离辐射危害预防
![电离辐射危害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61904f7d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f3.png)
电离辐射危害预防电离辐射是指具有足够能量的电磁波或粒子在物质中发生相互作用并使原子或分子失去或获得电荷。
常见的电离辐射包括阿尔法粒子、贝塔粒子、伽马射线和X射线等。
虽然电离辐射在医疗、工业和科学研究等许多领域有着广泛应用,但长期接触或高剂量的电离辐射对人体健康会造成危害。
因此,在接触电离辐射的工作环境中,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认识电离辐射危害、控制电离辐射的方法以及应急响应等方面详细介绍电离辐射的预防措施。
一、认识电离辐射危害电离辐射的危害主要包括遗传影响和健康影响两个方面。
1. 遗传影响:电离辐射可以引起基因突变,导致遗传物质发生变异,进而影响后代。
大剂量或长期的辐射暴露会增加遗传病、先天畸形和胎儿死亡的风险。
2. 健康影响:电离辐射对人体细胞和组织有直接的损害作用。
长期接触电离辐射可增加患癌症的风险,如白血病、肺癌、甲状腺癌等。
此外,电离辐射还可以引起放射性皮肤病、骨髓抑制、放射性性腺不孕等健康问题。
二、控制电离辐射的方法为了预防电离辐射的危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控制电离辐射的程度:1. 时间限制:减少暴露时间可以有效降低电离辐射对身体的伤害。
在进行电离辐射工作时,应尽量减少暴露时间,尽量缩短工作过程,减少接触电离辐射的机会。
2. 距离限制:增加与电离辐射源之间的距离可以有效减弱辐射剂量。
通过远离电离辐射源,或在工作环境中设置屏蔽装置,可以降低辐射暴露程度。
3. 屏蔽保护:在进行电离辐射工作时,应采取合适的屏蔽装置来减少辐射剂量。
常见的屏蔽材料包括铅、混凝土和厚重的金属。
4. 个人防护装备:进行电离辐射工作时,应配备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辐射服、护目镜、防辐射手套等。
这些装备可以有效地减少辐射剂量对身体的影响。
5. 控制辐射源:在工作环境中,应采取措施来降低辐射源的强度和数量。
如安装辐射源快速关断装置、定期检查和维护辐射源设备以确保其安全运行等措施。
三、应急响应在电离辐射工作中,应急响应非常重要。
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电离辐射区域预防放射性疾病
![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电离辐射区域预防放射性疾病](https://img.taocdn.com/s3/m/bf2e0648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71.png)
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电离辐射区域预防放射性疾病放射性疾病是由电离辐射引起的一类疾病,长时间暴露在电离辐射区域将增加患上放射性疾病的风险。
因此,保护自己免受电离辐射的影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来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电离辐射区域,从而预防放射性疾病的发生。
1.了解电离辐射的来源和类型了解电离辐射的来源和类型是预防放射性疾病的第一步。
常见的电离辐射包括X射线、γ射线和α、β粒子等。
电离辐射的源头可以是医疗设备、核电厂、核试验、核医学和一些工业设施。
通过了解电离辐射的来源和类型,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自己。
2.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电离辐射区域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电离辐射区域是最有效的预防放射性疾病的方法之一。
如果必须进入电离辐射区域,尽量减少停留的时间,并保持距离辐射源的远离。
在核电厂、核医学等高辐射区域工作的人员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和剂量限制进行工作。
3.使用防护装备在接触电离辐射的情况下,使用防护装备是必不可少的。
这包括穿戴防护服、佩戴防护手套、戴上防护面罩等。
防护装备可以有效地减少电离辐射对身体的危害。
4.定期体检定期体检是及时发现和预防放射性疾病的关键。
定期检查身体状况,包括进行血液检测和辐射检测,以确保身体没有暴露在电离辐射的情况下。
5.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减少患上放射性疾病的风险。
均衡饮食,保持充足的睡眠和适量的锻炼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6.加强环境监测加强环境监测有助于及时掌握电离辐射区域的辐射水平。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电离辐射的监测,及时发布相关信息,为公众提供准确的辐射状况,从而引导人们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7.加强公众教育加强公众对电离辐射的认知和相关知识的普及是预防放射性疾病的关键。
通过开展宣传活动、举办讲座和发布资料等方式,向公众传递正确的防护知识和措施。
总结:在现代社会,电离辐射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难以避免的存在。
为了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电离辐射区域并预防放射性疾病的发生,我们应该了解电离辐射的来源和类型,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定期体检,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环境监测和公众教育。
电离辐射的危害及预防
![电离辐射的危害及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e1a8b44f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09.png)
电离辐射的危害及预防电离辐射是指能够从原子或分子中剥夺电子的辐射,并且具有足够能量将物质电离的能力。
电离辐射包括了电磁辐射的一部分,如X射线和γ射线,以及带电粒子辐射,如α粒子、β粒子和中子。
这些辐射对人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所以需要采取预防措施来降低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电离辐射的危害:1. 细胞损伤:电离辐射可以直接作用于细胞和组织,损坏和破坏DNA分子,导致细胞死亡或遗传物质的突变。
这可能导致遗传疾病、癌症和其他慢性疾病的发生。
2. 癌症:电离辐射是引起癌症的重要因素之一。
长期接触电离辐射可以增加癌症的发生率,特别是对于暴露于高剂量电离辐射的人群,如核电厂工人、医学工作者和岩石工人等。
3. 遗传影响:电离辐射可以改变DNA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导致遗传物质的突变,并在后代中传递。
长期接触电离辐射会增加遗传疾病的发生率。
4. 生殖系统损伤:电离辐射对生殖系统产生严重的损害,导致不孕症和先天缺陷的发生率增加。
对于孕妇来说,接受电离辐射暴露可能会导致胚胎畸形和流产。
5. 照射伤害:高剂量的电离辐射会引起急性辐射病,包括恶心、呕吐、头痛、脱发、出血等症状。
严重的照射伤害可能导致器官损伤、休克和死亡。
预防电离辐射的方法:1. 辐射防护装备:对于需要接触电离辐射的工作人员,应该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铅衣、铅眼镜和手套等,以降低辐射的接收量。
同时,应该确保这些装备的质量和有效性。
2. 接触剂量控制:在接触电离辐射的工作场所,应该有严格的剂量控制措施,包括监测辐射水平、限制辐射时间和距离、使用遮挡物和屏蔽设备等。
3. 消除辐射源:在可能的情况下,应该尽量消除辐射源,以减少辐射对人体的暴露。
这可以通过使用无辐射的替代品或改变工作流程来实现。
4. 教育与培训:对于潜在暴露于电离辐射的人群,如医学工作者和科研人员,应该提供必要的教育和培训,以提高他们对辐射危害和预防措施的意识和知识。
5. 检测与监测:对于可能接触电离辐射的人群,应该进行定期的辐射检测和监测,以确保辐射水平始终处于安全范围内。
电离辐射的危害及预防(二篇)
![电离辐射的危害及预防(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2a386a63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7d.png)
电离辐射的危害及预防电离辐射是指带电粒子或电磁波对物质的作用,能够产生电离现象,对人体和环境都具有一定的危害。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电离辐射主要来自自然来源和人为活动。
自然来源的电离辐射包括宇宙射线、地球放射性物质和大气中的辐射;而人为活动产生的电离辐射则主要来自核能事故、医学诊断和治疗、工业活动以及核武器测试等。
首先,电离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
直接效应是指电离辐射与细胞或组织直接相互作用,造成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损伤。
例如,电离辐射可以导致DNA链断裂,从而增加细胞遗传物质的突变率,并可能导致癌症的发生。
间接效应则是指电离辐射与细胞内的水分子反应生成活性自由基,进而破坏细胞内其他生物分子,如蛋白质和脂质。
这些破坏过程会引发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从而损伤细胞功能和引起组织炎症。
其次,预防电离辐射的关键在于减少接触的剂量和时间。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措施:1. 居民居住地的选择:在选择居住地时,应尽量避开自然放射性物质富集的地区,如矿区或放射性气体泄露地区。
2. 尽量减少医学诊断和治疗中的辐射剂量:在进行X射线、CT 扫描、核医学治疗等医疗检查和治疗时,应尽量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不必要的辐射照射。
3. 工作场所和工业设备的安全措施:对于从事可能接触电离辐射的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相关的保护措施,如佩戴防辐射服、使用辐射剂量计等。
4. 食品和水源的检测:应定期对居民所消费的食品和饮用水进行辐射检测,确保其安全无害。
5. 核能事故的预防和应对:应采取措施预防核能事故的发生,并建立完善的紧急应对机制,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
最后,公众对于电离辐射危害的认知和自我保护意识也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自我保护方法:1. 留意天气预报和辐射警报:密切关注相关部门发布的天气预报和辐射警报,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2. 室内避难和密封:在核能事故或辐射泄漏时,应尽量待在室内,并关窗、关门,确保室内空气的净化。
电离辐射的危害和预防
![电离辐射的危害和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d39a08d50912a216157929ec.png)
电离辐射的危害和预防1、电离辐射概念电离辐射因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疗、地质勘探、科研等各个领域,相关行业领域涉及的放射工作人员人数众多,在工作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受到电离辐射的照射,引起职业性放射损害。
电离辐射是一切能引起物质电离的辐射总称,其种类很多,高速带电粒子有α粒子、β粒子、质子,不带电粒子有中子及X射线、γ射线。
2、电离辐射的危害电离辐射对生物体的效应是通过电离辐射的能量作用于生物大分子和水,使得后者发生分子不稳定、分子重排、产生自由基并造成损伤。
在这其中受影响最大的就是DNA分子。
受损的DNA可以经体内酶系统修复,但也可能发生错误修复,这是电离辐射可能诱发癌症的原因之一。
分子电离、自由基产生、化学键断裂使得亚细胞结构破坏,表现为细胞代谢、结构、功能的改变。
相同辐射剂量作用下,不同细胞出现的损伤程度不同。
一般来说,淋巴组织、骨髓、小肠上皮和性腺对辐射最为敏感;其次是角膜、晶状体、内皮细胞等;肌肉、骨骼、软骨和结缔组织对辐射最不敏感。
3、接触电离辐射的行业在工业、农业、科研、医疗领域接触放射线的工种甚多。
主要有:①放射性矿石的勘探、开采、选矿及冶炼;②生产和使用荧光涂料;③从事原子能反应堆、粒子加速器的工作;④生产和使用放射源的工作;⑤工农业生产及科研中利用放射线的工作,例如金属探伤、放射性测井、食品消毒、选种育种、农作物储藏、品保鲜、消灭农作物害虫;⑥放射性仪器仪表自动测厚、测密度、测料位、测水分含量;⑦考古中地质年代分析,X射线荧光分析以及应用示踪原子方法进行科研等;⑧医用X射线、γ射线透视、照片诊断及治疗;⑨医用放射性同位素综合实验、诊断及治疗。
4、电离辐射会引起的职业病在接触电离辐射的工作中,如防护措施不当,违反操作规程,人体受照射的剂量超过一定限度,则能发生有害作用。
在电辐射作用下,机体的反应程度取决于电离辐射的种类、剂量、照射条件及机体的敏感性。
电离辐射可引起放射病,它是机体的全身性反应,几乎所有器官、系统均发生病理改变,但其中以神经系统、造血器官和消化系统的改变最为明显。
2024年电离辐射的危害及预防(3篇)
![2024年电离辐射的危害及预防(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01d5a58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f9.png)
2024年电离辐射的危害及预防____年电离辐射的危害及预防引言电离辐射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也是一种普遍存在于我们周围环境的物理现象。
____年电离辐射的危害及预防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和紧迫的课题。
本文将从电离辐射的类型、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以及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电离辐射的类型电离辐射是指能够离开产生它的原子或分子并激发或离子化其他原子或分子的能量的辐射。
它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电离辐射,包括阿尔法粒子、贝塔粒子和伽马射线;非电离辐射,包括紫外线、微波辐射和射频辐射等。
1.1 阿尔法粒子(α粒子)阿尔法粒子是一种带有正电荷的二价离子,它由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组成。
因为它带有正电荷且具有较大的质量,所以阿尔法粒子能够在空气中以及其他物质中相对较短的距离内传播。
在____年,阿尔法粒子主要会通过核能设施的事故,如核反应堆泄露事故等而产生。
1.2 贝塔粒子(β粒子)贝塔粒子是带有负电荷且质量较小的粒子。
它由高能中子或质子通过一系列核反应产生。
贝塔射线的穿透能力较强,能穿透人体皮肤进入体内。
贝塔粒子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通过直接破坏细胞DNA结构并导致突变,从而引发癌症和其他一系列健康问题。
1.3 伽马射线伽马射线是一种高能电磁波辐射,具有波长短、穿透能力强的特点。
伽马射线主要通过放射性物质,例如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来产生。
它具有很强的穿透力,能够穿透人体组织并激发细胞内部原子核。
伽马射线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为损害DNA和其他细胞分子,导致遗传突变、癌症和辐射病等。
二、电离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健康具有各种不同的危害。
2.1 急性辐射病急性辐射病是人体在短时间内暴露于大剂量辐射下所出现的一系列症状。
根据辐射剂量的不同,急性辐射病可分为四个不同的阶段:暴露(exposure)、潜伏期(latent period)、早期(early stage)和晚期(late stage)。
对于暴露阶段,主要症状包括恶心、呕吐、乏力等。
电离辐射危害预防范本
![电离辐射危害预防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c779a667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2b.png)
电离辐射危害预防范本电离辐射是指能够离开原子或离子的能量高的辐射,它可以分为两类:非电离辐射和电离辐射。
非电离辐射不足以将原子或离子的电子从原子或分子中解离出来,而电离辐射则足以将原子或离子中的电子解离出来。
电离辐射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物质和场景中,包括电视、手机、微波炉、放射性物质等。
然而,电离辐射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的危害,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来降低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一、了解与评估风险人们应当充分了解电离辐射的种类、特征和潜在危害,通过学习相关知识和咨询专业人员,了解自身所处环境中可能存在的电离辐射源。
同时,评估电离辐射对自身和他人的潜在风险非常重要。
可以借助专业机构或相关设备对环境中的电离辐射进行测量和监测,以确定潜在危害的程度,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二、减少接触电离辐射的时间和频率尽量减少接触电离辐射的时间和频率,特别是对于那些具有高剂量的电离辐射源。
比如,减少使用手机和电视的时间,远离微波炉或其他放射性设备等。
三、保持安全距离电离辐射会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小,所以保持安全距离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接受X射线检查时,应该远离射线产生源,同时穿戴好相关的防护设备。
在接触放射性物质时,也要保持足够的距离,避免接触到物质本身或其辐射。
四、正确使用防护设备对于那些必须接触电离辐射的工作人员,应该正确使用和佩戴防护设备,如防护服、工作手套、护目镜等。
这些设备可以有效地降低电离辐射对身体的伤害。
五、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一些食物和生活习惯可能会增加电离辐射的风险。
比如,食用过多的含放射性物质的食物,如某些海产品和蘑菇,可能会增加接受电离辐射的剂量。
此外,吸烟、酗酒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会对人体对电离辐射的耐受性产生影响。
六、定期体检和健康监测定期进行体检和健康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与电离辐射相关的健康问题。
如何根据自身情况确定体检的频率和监测的指标,可以咨询专业医生或健康管理机构。
七、加强环境监测和控制严格遵守和执行相关的安全规章制度,加强对电离辐射的环境监测和控制。
电离辐射的危害及预防
![电离辐射的危害及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e12ce0d5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6b.png)
电离辐射的危害及预防电离辐射是一种高能量的辐射,包括电磁辐射和粒子辐射。
它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对人体及环境都有潜在风险。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离辐射的危害性以及预防措施。
首先,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遗传损伤:电离辐射能够破坏DNA或其他细胞组分的结构和功能,从而导致遗传物质的损伤。
这种损伤对生殖细胞尤其严重,可能导致后代的遗传疾病。
2. 癌症发生:长期接触辐射会增加癌症发生的风险。
电离辐射能够改变细胞组织的结构和性质,引发细胞的异常增长和分裂,最终形成肿瘤。
3. 性功能受损:辐射对生殖系统的影响可能导致不育或妊娠问题。
辐射暴露还可能导致胎儿畸形和儿童发育不良。
4. 早衰和生活质量下降:长期接触辐射会加速人体细胞的老化,导致早衰和生活质量的下降。
辐射还可能导致皮肤病变、免疫系统紊乱等健康问题。
为了有效预防电离辐射的危害,以下是几项重要的预防措施:1. 避免辐射源:避免接近辐射源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之一。
在工作或生活中,尽量减少接触放射性物质和辐射设备,同时避免进入辐射区域。
2. 屏蔽和隔离:使用防护措施,例如使用铅屏蔽材料、穿戴防护服等,可以有效减少辐射的暴露。
在实验室和工作场所,应建立合适的隔离措施,确保辐射不会对员工造成危害。
3. 定期监测和测量:对潜在辐射环境进行定期监测和测量,确保辐射水平在安全范围内。
定期体检和辐射剂量监测也是必要的预防措施,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健康。
4. 教育和培训:为从事辐射相关工作的人员提供必要的教育和培训,使他们了解辐射的危害性以及使用防护设备和措施的正确方法。
5. 合理使用辐射技术:在医疗和工业领域,合理使用辐射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辐射的危害。
使用低剂量辐射和尽量缩短辐射暴露时间,是常见的措施之一。
除了以上措施,科学研究和政府监管也是预防电离辐射危害的重要手段。
科学家应加强对辐射的研究,找到更安全和可持续的替代技术。
政府应加强对辐射相关行业和活动的监管,制定和执行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公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电离辐射的危害及预防
![电离辐射的危害及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cc75a7d027d3240c8447efb3.png)
电离辐射的危害及预防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电离辐射的危害及预防什么是电离辐射电离辐射是一切能引起物质电离的辐射总称,其种类很多,高速带电粒子有α粒子、β粒子、质子,不带电粒子有中子以及X射线、γ射线。
α射线是一种带电粒子流,由于带电,它所到之处很容易引起电离。
α射线有很强的电离本领,但其穿透力很弱,在空气中的射程只有几厘米,只要一张纸或健康的皮肤就能挡住。
故其主要危害是进入人体后的内照射。
β射线也是一种高速带电粒子,其电离本领比α射线小得多,但穿透本领比α射线大,但与X、γ射线比射程短,很容易被铝箔、有机玻璃等材料吸收。
X射线和γ射线的性质大致相同,是不带电波长短的电磁波,因此把他们统称为光子。
两者的穿透力极强,要特别注意意外照射防护。
铅版或一定厚度的混凝土可以阻挡射线。
电离辐射对健康有哪些影响电离辐射的作用方式主要有外照射、内照射、放射性核素体表沾染及复合照射。
以下仅介绍外照射所致的放射性疾病以及电离辐射的远后效应等。
外照射急性放射病:是指人体一次或短时间受到全身超剂量照射引起的全身性疾病。
临床表现分为三型:①骨髓型急性放射病:又称造血型急性放射病,以骨髓造血组织损伤为基本病变,以白细胞数减少、感染、出血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②肠型急性放射病:以胃肠道损伤为基本病变,以频繁呕吐、严重腹泻以及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为主要临床表现。
③脑型急性放射病:以脑组织损伤为基本病变,以意识障碍、定向力丧失、共济失调、肌张力增强、抽搐、震颤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特殊临床表现。
外照射慢性放射病:是指在较长时间内连续或间断受到超剂量照射而发生的全身性疾病。
临床表现以造血组织损伤为主,并伴有其他系统症状。
外周血血细胞有不同程度的减少。
电离辐射的远后效应:已知电离辐射可引起的人类恶性肿瘤有皮肤癌、甲状腺癌、乳腺癌、肺癌和白血病等;其他远后效应有血液系统疾病、胚胎效应、遗传效应等。
电离辐射危害预防(三篇)
![电离辐射危害预防(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ca79b4ee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3c.png)
电离辐射危害预防电离辐辐是指一切能引起物质电离的辐射总称。
包括α射线、β射线、γ射线、x射线、中子射线等,如生产上测料位用的料位仪、x 射线探伤及测厚仪、测水份用的中子射线、医学上用的x射线诊断机、γ射线治疗机、核医学用的放射性同位素试剂。
在接触电离辐射的工作中,如防护措施不当,违反操作规程,人体受照射的剂量超过一定限度,则能发生有害作用。
在电辐射作用下,机体的反应程度取决于电离辐射的种类、剂量、照射条件及机体的敏感性。
电离辐射可引起放射病,它是机体的全身性反应,几乎所有器官、系统均发生病理改变,但其中以神经系统、造血器官和消化系统的改变最为明显。
电离辐射对机体的损伤可分为急性放射损伤和慢性放射性损伤。
短时间内接受一定剂量的照射,可引起机体的急性损伤,平时见于核事故和放射治疗病人。
而较长时间内分散接受一定剂量的照射,可引起慢性放射性损伤,如皮肤损伤、造血障碍,白细胞减少、生育力受损等。
另外,辐射还可以致癌和引起胎儿的死亡和畸形。
外照射防护的三大原则是间隔防护、距离防护、屏蔽防护;内照射防护的基本方法有围封隔离、除污保洁和个人防护。
电离辐射危害预防(二)电离辐射是指能够使原本电中性的物质带上电荷的一种辐射现象。
它来自不稳定核素的放射性衰变或是核反应,具有很高能量。
电离辐射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主要包括细胞损伤、遗传变异、免疫力减弱和导致癌症等。
因此,预防电离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了解电离辐射的来源和种类是预防的基础。
电离辐射的来源包括自然界和人为活动。
自然界中的电离辐射来自于地壳中的放射性物质,如铀、钍,以及宇宙射线等。
人为活动中的电离辐射包括核能设施的运行、放射性医疗和工业应用等。
电离辐射按照其能量分为三种主要类型:电磁辐射、粒子辐射和中子辐射。
电磁辐射包括γ射线和X射线,它们具有很高的渗透力;粒子辐射包括α粒子、β粒子和中子等,其中α粒子的能量最高,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
如何预防生活中的电离辐射
![如何预防生活中的电离辐射](https://img.taocdn.com/s3/m/bf43e949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fb.png)
如何预防生活中的电离辐射电离辐射是指具有足够能量来电离物质的放射线,如X射线和γ射线等。
生活中,电离辐射来自多个来源,包括核医学检查、X射线检查和长时间的电脑使用等。
长期接触电离辐射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些预防措施来减少接触电离辐射的风险。
1. 减少核医学检查核医学检查是一种常用的诊断方法,但其中的放射性物质可能会产生电离辐射。
为了减少接触电离辐射的风险,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在执行核医学检查前,与医生充分沟通,确保真正需要进行这项检查,避免不必要的辐射暴露。
•尽量选择其他非放射性诊断方法,例如磁共振成像(MRI)或超声波检查。
这些方法不会产生电离辐射,对身体无害。
•在核医学检查中,医师和技术人员必须正确操作设备,确保被检查者暴露在辐射区域的时间尽可能短。
同时,使用适当的辐射防护措施,如铅衣和水窗等。
2. 注意电脑使用时间如今,电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但长时间使用电脑也会暴露于电离辐射中。
为了降低电脑使用对我们身体的潜在风险,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每隔一段时间就要休息一下,远离电脑屏幕,进行眼部和颈部放松运动。
这样可以减少对眼睛和颈部的紧张,同时减少接受电脑辐射的时间。
•调整电脑屏幕的亮度和对比度,在保证舒适的同时减少辐射对眼睛的刺激。
•尽量使用防辐射屏幕保护器或低辐射的屏幕,这样可以有效减少辐射量。
•使用键盘和鼠标时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长时间的手腕扭转和肩部紧张。
3. 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太阳下阳光是一种自然的电离辐射源,但长时间暴露在强烈的阳光下可能会对我们的皮肤和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预防阳光引起的电离辐射,需要注意以下事项:•避免在阳光最强烈的时间段(10点至下午4点)长时间暴露在户外,尤其是在夏季和高原地区。
•出门时,选择带宽较宽的遮阳帽和衣物,以保护头部和身体暴露的部分。
•使用防晒霜,具有适当的防晒指数,并定期补涂。
•使用太阳镜,能够阻挡紫外线和有害的可见光,保护眼睛健康。
电离辐射的危害及预防(三篇)
![电离辐射的危害及预防(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6eb73a7d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34.png)
电离辐射的危害及预防什么是电离辐射电离辐射是一切能引起物质电离的辐射总称,其种类很多,高速带电粒子有粒子、粒子、质子,不带电粒子有中子以及x射线、射线。
射线是一种带电粒子流,由于带电,它所到之处很容易引起电离。
射线有很强的电离本领,但其穿透力很弱,在空气中的射程只有几厘米,只要一张纸或健康的皮肤就能挡住。
故其主要危害是进入人体后的内照射。
射线也是一种高速带电粒子,其电离本领比射线小得多,但穿透本领比射线大,但与x、射线比射程短,很容易被铝箔、有机玻璃等材料吸收。
x射线和射线的性质大致相同,是不带电波长短的电磁波,因此把他们统称为光子。
两者的穿透力极强,要特别注意意外照射防护。
铅版或一定厚度的混凝土可以阻挡射线。
电离辐射对健康有哪些影响电离辐射的作用方式主要有外照射、内照射、放射性核素体表沾染及复合照射。
以下仅介绍外照射所致的放射性疾病以及电离辐射的远后效应等。
外照射急性放射病:是指人体一次或短时间受到全身超剂量照射引起的全身性疾病。
临床表现分为三型:①骨髓型急性放射病:又称造血型急性放射病,以骨髓造血组织损伤为基本病变,以白细胞数减少、感染、出血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②肠型急性放射病:以胃肠道损伤为基本病变,以频繁呕吐、严重腹泻以及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为主要临床表现。
③脑型急性放射病:以脑组织损伤为基本病变,以意识障碍、定向力丧失、共济失调、肌张力增强、抽搐、震颤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特殊临床表现。
外照射慢性放射病:是指在较长时间内连续或间断受到超剂量照射而发生的全身性疾病。
临床表现以造血组织损伤为主,并伴有其他系统症状。
外周血血细胞有不同程度的减少。
电离辐射的远后效应:已知电离辐射可引起的人类恶性肿瘤有皮肤癌、甲状腺癌、乳腺癌、肺癌和白血病等;其他远后效应有血液系统疾病、胚胎效应、遗传效应等。
此外,电离辐射尚可引起放射性白内障、急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放射性骨损伤等。
放射性疾病的严重程度与受照剂量正相关,受照剂量越大,放射性损伤越大,所致的放射性疾病越严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业资料:________ 电离辐射危害预防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7 页
电离辐射危害预防
电离辐辐是指一切能引起物质电离的辐射总称。
包括α射线、β
射线、γ射线、x射线、中子射线等,如生产上测料位用的料位仪、x 射线探伤及测厚仪、测水份用的中子射线、医学上用的x射线诊断机、γ射线治疗机、核医学用的放射性同位素试剂。
在接触电离辐射的工作中,如防护措施不当,违反操作规程,人体受照射的剂量超过一定限度,则能发生有害作用。
在电辐射作用下,机体的反应程度取决于电离辐射的种类、剂量、照射条件及机体的敏感性。
电离辐射可引起放射病,它是机体的全身性反应,几乎所有器官、系统均发生病理改变,但其中以神经系统、造血器官和消化系统的改变最为明显。
电离辐射对机体的损伤可分为急性放射损伤和慢性放射性损伤。
短时间内接受一定剂量的照射,可引起机体的急性损伤,平时见于核事故和放射治疗病人。
而较长时间内分散接受一定剂量的照射,可引起慢性放射性损伤,如皮肤损伤、造血障碍,白细胞减少、生育力受损等。
另外,辐射还可以致癌和引起胎儿的死亡和畸形。
外照射防护的三大原则是间隔防护、距离防护、屏蔽防护;内照射防护的基本方法有围封隔离、除污保洁和个人防护。
电离辐射的危害及预防
什么是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是一切能引起物质电离的辐射总称,其种类很多,高速带
第 2 页共 7 页
电粒子有粒子、粒子、质子,不带电粒子有中子以及x射线、射线。
射线是一种带电粒子流,由于带电,它所到之处很容易引起电离。
射线有很强的电离本领,但其穿透力很弱,在空气中的射程只有几厘米,只要一张纸或健康的皮肤就能挡住。
故其主要危害是进入人体后的内照射。
射线也是一种高速带电粒子,其电离本领比射线小得多,但穿透本领比射线大,但与x、射线比射程短,很容易被铝箔、有机玻璃等材料吸收。
x射线和射线的性质大致相同,是不带电波长短的电磁波,因此把他们统称为光子。
两者的穿透力极强,要特别注意意外照射防护。
铅版或一定厚度的混凝土可以阻挡射线。
电离辐射对健康有哪些影响
电离辐射的作用方式主要有外照射、内照射、放射性核素体表沾染及复合照射。
以下仅介绍外照射所致的放射性疾病以及电离辐射的远后效应等。
外照射急性放射病:是指人体一次或短时间受到全身超剂量照射引起的全身性疾病。
临床表现分为三型:①骨髓型急性放射病:又称造血型急性放射病,以骨髓造血组织损伤为基本病变,以白细胞数减少、感染、出血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②肠型急性放射病:以胃肠道损伤为基本病变,以频繁呕吐、严重腹泻以及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为主要临床表现。
③脑型急性放射病:以脑组织损伤为基本病变,以意识障碍、定向力丧失、共济失调、肌张力增强、抽搐、震颤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特殊临床表现。
外照射慢性放射病:是指在较长时间内连续或间断受到超剂量照射
第 3 页共 7 页
而发生的全身性疾病。
临床表现以造血组织损伤为主,并伴有其他系统症状。
外周血血细胞有不同程度的减少。
电离辐射的远后效应:已知电离辐射可引起的人类恶性肿瘤有皮肤癌、甲状腺癌、乳腺癌、肺癌和白血病等;其他远后效应有血液系统疾病、胚胎效应、遗传效应等。
此外,电离辐射尚可引起放射性白内障、急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放射性骨损伤等。
放射性疾病的严重程度与受照剂量正相关,受照剂量越大,放射性损伤越大,所致的放射性疾病越严重。
放射源分类及其石油化工企业应用放射源的危害程度
按照放射源对人体健康潜在危害程度,从高到低将放射源分为Ⅰ、Ⅱ、Ⅲ、Ⅳ、Ⅴ类。
Ⅰ类放射源为极高危险源。
在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分钟到1小时就可致人死亡;Ⅱ类放射源为高危险源。
在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小时至几天可致人死亡;Ⅲ类放射源为危险源。
没有防护接触这类源几小时就可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接触几天至几周也可致人死亡;Ⅳ类放射源为低危险源。
基本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但对长时间、近距离接触这些放射源的人可能造成可恢复的临时性损伤;Ⅴ类放射源为极低危险源。
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
石油化工企业应用的放射源主要为各种料位计、液位计、密度计等放射源仪表,主要放射源为137Cs密封源和241Am/Be中子密封源,广泛地应用于连续重整、延迟焦化、聚丙烯等装置。
因此类放射源活度较低,多为IV、V类放射源(单次照射剂量50cGy),且源外表由源容器包裹、屏蔽,被照射的物料上又不会残留放射性物质,正常工作状态下不
第 4 页共 7 页
会对装置工作人员、检维修人员造成放射性伤害,但事故状态下(如源容器损坏),可能对长时间、近距离接触的人员造成可恢复的临时性放射性损害。
电离辐射危害的防护
1.时间防护
控制受照时间是减少电离辐射照射的重要方法。
对于任何照射,人体受到的累积剂量均与照射时间成正比,照射时间越长,受照剂量越大,危害越严重。
通过减少受照工作时间,能够减小受照剂量。
2.距离防护
控制人与放射源的距离是电离辐射防护的另一个有用的方法。
因剂量率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关系,通过限制接近源的距离可达到减少电离辐射照射的目的。
3.屏蔽防护
屏蔽防护是指在人和放射源之间设置防护屏障的防护方法。
许多情况下,特别是对强辐射源,屏蔽防护是保证工作场所辐射水平达到有关标准规定的唯一可行方法。
由于石油化工企业应用的放射源仪表一般没有专用的工作场所,且场地狭小,很难利用时间和距离防护,因此在放射源仪表出厂自带完善的屏蔽防护(源容器)基础上还应做到以下几点:
对源容器定期检查,防止源容器发生锈蚀、凹陷等情况影响屏蔽效果。
考虑到石油化工企业应用的放射源仪表均露天存放,易发生锈蚀、意外磕碰、丢失等情况,在不影响仪表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应在其外部设置可开启的金属防护罩,并对防护罩进行加锁,由专人负责开启关闭,保证任何情况下,人体不直接与放射源接触。
第 5 页共 7 页
在设备检修时,要对放射源仪表的拆除、安装,储存,铅罐活门的关闭开启设专人负责严格登记,并要有放射卫生人员现场监护。
放射源在半衰期后更换,换下的放射源应按指定的运输方案,制定报废程序,报地方卫生、公安部门备案后,送工程所在地省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放射性废物库储存。
为存在放射源仪表的石化装置配备一到两台便携式辐射剂量报警仪,在外操人员巡检时佩戴,以有效控制事故状态下潜在照射的发生。
此外,要对接触放射源的工作人员定期查体,包括染色体检查,发现禁忌症及时调离放射工作岗位。
电离辐射危害是可防可控的,我们既要对它的危害充分认识,有效减少其对人员带来的危害,又要对其危害正确认识,避免无科学依据的夸大其危害,这样才能有效正确地开展电离辐射的防护工作。
第 6 页共 7 页
行业资料
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
(资料仅供参考)
下载修改即可使用
第7 页共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