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马哲考试辨析题
马哲辨析题
辨析题1、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2、唯物主义者是可知论者,唯心主义者是不可知论者。
3、哲学上两大基本派别是一元论和二元论。
4、世界统一于存在。
5、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在任何范围内都具有绝对的意义。
6、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
7、建筑楼房,先有设计图纸,然后才能盖起楼房,所以,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是意识决定物质。
8、“观念的东西不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东西而已。
”9、唯物主义是一元论,唯心主义是二元论。
10、“一切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
11、割下来的手以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手。
12、量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13、新事物就是新产生的事物。
14、差异就是矛盾。
15、辩证矛盾就是思维的前后不一致。
16、并非所有的现象都表现本质,偶然的、零碎的、稍纵即逝的现象就无本质可言。
17、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就是主观和客观的关系。
18、唯物主义认识论都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19、“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
”20、“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过程。
21、“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22、社会历史是自然历史过程。
23、“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24、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由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成为社会的基本关系。
25、社会历史的发展离不开人的自觉活动,因此社会规律是按照人的意志发展的。
26、在文化对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的作用问题上,有一种说法:“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
”27、“政府终归是少数人的政府,不管这些少数人使用一个人的名义,还是使用许多人的名义。
”28、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是指它与社会存在相互独立,并行不悖。
29、国家是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机关。
30、社会历史的发展离不开人的自觉活动,因此社会规律是按照人的意志发展的。
31、时势造英雄。
32、任何个人在历史上都起作用。
33、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力量,因而,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直接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马克思主义哲学辨析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辨析题及答案辨析题题库: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世界观人人都有,所以哲学也人人都有。
错误。
世界观是人们关于世界的根本看法。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总会自发地形成这样或那样的世界观,但只有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才是哲学。
2、唯物主义都是可知论,唯心主义都是不可知论。
错误。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基于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是基于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区分。
唯物主义者和彻底的唯心主义者(如黑格尔、贝克莱)肯定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坚持可知论,而另一部分唯心主义者(如休谟)则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坚持不可知论。
3、世界统一于存在。
错误。
这是一个折衷主义的观点。
因为在这里,存在是不明确的,如果存在是物质的话,这是唯物主义的观点,如果存在是指精神的话,这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与它的物质性。
4、物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存在。
错误。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与具体实物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把物质归结为看的见摸得着的东西,混淆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如,生产方式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5、大脑分泌思想,就像肝脏分泌胆汁一样。
错误。
意识不是人脑自生的。
65页最后一段“人脑是意识的器官。
主观映像。
”6、新生事物就是新出现的事物。
错误。
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是新事物。
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不能以出现的先后作为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准。
7、正确的意识其根源是客观事物,错误的意识则是人的头脑主观自生的。
错误。
意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
正确的思想是对客观事物的错误反映,错误的思想是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的、虚幻的反映。
8、唯物主义都倡导能动的反映论。
错误。
264页4-7行9、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是有限的。
错误。
就具体认识过程而言,人们的认识能力收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不可能穷尽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但按其本性及其无限发展的可能性来说,人类思维是至上的,完全能够认识无限着的客观世界。
马哲辨析题及答案
马哲辨析题及答案1、“物质是从各种实物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参考答案】(1)这一说法是正确的,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2)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它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3)物质与具体实物是共性和个性、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哲学的物质是从各种实物中抽象出来的,它抽象、概括的是一切实物的共性、普遍性,即客观实在性,这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因此说“物质是从各种实物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2、世界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
【参考答案】(1)此观点是错误的。
(2)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就是说一切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的。
把世界看成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是片面的。
(3)所谓“既成事物的集合体”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
它把世界看作已经形成的永恒不变的综合体,从唯物辩证法看来,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参考答案】(1)此观点是错误的。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包含普遍性,但比普遍性丰富,不能完全进入普遍性之中。
整体和部分则是反映事物的包含和组合的关系。
整体由部分组成,整体是部分的总和;部分存在于整体之中,只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才能存在。
(3)可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是从不同方面反映事物不同关系的两对范畴,不能把二者等同。
4、在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中,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因而是主要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因而是次要的。
【参考答案】(1)此观点是错误的。
(2)在事物的矛盾运动中,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而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是说明二者在事物运动中存在的状态,起作用的表现形式及侧重点不同,并不说明二者有主次之分。
(3)任何事物的矛盾运动都是斗争性和同一性共同发生作用的结果。
马克思主义哲学辨析题及答案整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辨析题及答案整理题目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及其与其他哲学流派的比较分析。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是以唯物史观为核心,融合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唯物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是辩证唯物主义,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基础。
辩证法认为世界各种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事物都是处于不断运动发展之中的,事物的发展是通过内外矛盾的斗争而推动的。
辩证法还强调全面性和多样性,对事物进行综合和全面的研究。
2. 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物质世界的基础,历史是物质的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3. 阶级斗争: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历史是由阶级斗争推动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而不同的生产方式导致了不同的阶级矛盾和社会结构。
因此,阶级斗争将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
与其他哲学流派相比,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以下特点:1. 与传统唯心主义相比,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了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物质决定意识,相反的观点是没有根据的。
2. 与庸俗唯物主义相比,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历史的发展和社会转型的问题,对社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思考,提出了阶级斗争的观点。
3. 与形而上学相比,马克思主义哲学注重整体和过程的研究,不仅关注事物的静态特点,更关注事物的动态变化。
题目二: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联系及其作用分析。
答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大基本原则,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基础,它强调事物的发展是通过内外矛盾的斗争而推动的。
辩证唯物主义强调对事物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认为事物是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统一体,相互关系复杂,发展也是多方面的。
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为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指导,使得历史唯物主义能够对人类社会历史进行科学的解释和分析。
马哲辨析常考题与答案
1.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
此观点是正确的。
因为:“批判的武器”是指革命的理论,“武器的批判”乃指革命的实践活动。
前一个“物质力量”是指客观世界,后一个“物质力量”是指群众的实践活动,这一论断的意思是说,革命的理论不能代替革命的实践,客观世界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得到改造。
实践与理论相比具有第一位的、头等重要的意义。
革命理论可以指导革命的实践活动,但必须为群众所接受,并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革命理论才能发挥积极作用。
2.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就是能动的反映论。
此观点不正确。
因为:这个观点混同了旧唯物主义认识论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尽管也坚持了反映论,但它是一种消极的、被动的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把实践和辩证法引入了认识论,是一种科学的、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
3.一切唯心主义都是不可知论。
此观点不正确。
因为:不可知论最终都会陷入唯心主义。
但并非所有的唯心主义都是不可知论。
彻底的唯心主义也是可知论。
但它是在精神第一性基础上承认世界的可知性。
4.有的真理是相对真理,有的真理是绝对真理。
.此观点不正确。
因为: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客观真理的两个不同侧面,任何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
二者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即相对真理包含着绝对真理,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并依赖相对真理而存在。
该观点把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割裂开来,看成是可以独立存在的两个不同的真理,因此是错误的、5.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此,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不应当提倡共产主义劳动态度。
.此观点不正确。
因为: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反作用。
在社会主义社会提倡共产主义劳动态度,正是体现了先进意识对社会存在的相对独立性和推动社会发展的能动的反作用。
②在社会主义社会提倡共产主义劳动态度,并不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相矛盾。
因为,共产主义劳动态度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发展的客观必然趋势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
马哲 辨析题(重点)
1、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
这一说法不准确。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
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因为只有用发展了的理论才能指导发展了的实践。
2、唯心主义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这是错误的观点。
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不是划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标准。
坚持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即坚持世界的可知性,是唯物主义和某些唯心主义者都承认的观点。
3、唯物主义都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
唯物主义都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则是“半截子”唯物主义;;它们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一到社会历史领域,就陷入了唯心主义,认为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只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实践的客观实在性,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正确指出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4、世界统一于存在。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
世界的统一性问题,讲的是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世界统一于存在”是一个错误的折中主义的命题,之所以是错误的,是因为“存在”是什么,在这里不明确的;如果存在是精神,世界统一于存在是统一于精神,这是唯心主义的命题;反过来,如果存在是物质,世界统一于存在就是统一于物质,这是唯物主义的命题。
5、运动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这一观点不准确。
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马哲辨析题及论述题
辨析题1.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在任何范围内都具有绝对的意义。
答:这一观点是不对的。
(1)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本体论范围内才有绝对意义。
超出这个范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无意识相对的。
(2)从认识论大范围来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物质的反映。
意识又具有能动性,能反作用于物质,意识和物质互相联系。
2.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
答:这一观点是正确的。
(1)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
(2)在实践中,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从而创造出一个属人的对象世界,把人的目的、理想、知识和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满足自身的发展要求,这事实践区别于自然物质形态运动和动物本能活动的特殊本质。
所以,实践活动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对象性活动。
3.建筑楼房,先有设计图纸,然后才能盖房,所以,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是意识决定物质。
答:这一观点是不对的。
(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2)在建筑楼房之前所设计图纸,决不是人脑自生的。
它是实践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在对客观世界的合乎规律的把握基础上所产生的认识结果。
这正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的表现;(3)题中观点的错误在于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把意识夸大为决定物质的东西,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4.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事物是发展的。
答:这一观点是不对的。
(1)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是对立的发展观。
她们的对立主要表现在:第一,唯物辩证法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世界;形而上学则用孤立的观点看世界。
第二,唯物辩证法用大战变化的观点看世界:形而上学则用静止不变的观点看世界。
第三,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形而上学则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把事物变化的原因归结为外部力量的推动。
(2)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和斗争焦点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5.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马哲辨析题
辨析题答案1、哲学是“科学之科学”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哲学是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所以,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而不是哲学凌驾于各门具体科学之上。
2、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指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所形成的根本对立的哲学派别,即: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与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有被称为哲学的两个对子。
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因为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二是思维能否反映存在的问题。
对第一个方面问题的不同回答把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第二方面问题的不同回答把哲学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4、事物是又动又不动。
答: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相对静止包含着绝对运动,静中有动;绝对运动中包含着相对静止,动中有静;所以,纯粹的运动和纯粹的静止都是不存在的。
5、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这种说法否定了农业生产的客观规律性,夸大了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凭“胆”、凭主观臆想去搞生产,其结果只能使生产遭到破坏,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6、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向前发展,这时就必须变革社会的生产力以适应生产关系的向前发展。
答:此说法是错误的。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时,只能变革生产关系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7、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答:此说法是对的。
国家是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当阶级矛盾尖锐对抗和冲突时,统治者阶级就会运用国家这个暴力机关来维持自己的统治。
8、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答:此说法是对的。
因为:科学技术可以渗透到生产力的实体要素中去,从而极大的改变生产力的面貌;并且,科学技术还可以渗透到管理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马哲辨析题
辨析题1、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富裕就是社会主义。
(F)答题要点:1)不完全正确。
前一句是正确的,后一句是不准确的。
2)从前一句来看,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最大优越性是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所以“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是正确的。
3)从后一句来看,社会主义还处于不发达状态,还不富裕,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所以说,后一句不准确。
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特征,但富裕,也可以是其他社会的特征,如资本主义的特征。
对于这个问题,邓小平作了很好的回答。
他在1988年5月25日《思想更解放一些,改革的步子更快一些》一文中指出:“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就要肯定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摆脱贫穷,使国家富强起来,使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没有贫穷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
”这里旗帜鲜明地指出:贫穷决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一定应该是富裕的社会!但最关键的是后面那句话: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所要求的富裕,并不仅仅是国家富强,不仅仅是产生众多的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亿万富翁,而是要实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
2、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T)改革的实质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各种具体制度,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无论从改革在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方面所起的巨大作用看,还是从引起我国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变革的深度和广度看,都可以说是开始了一场新的革命。
第一,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相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而言的。
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落后的状态。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第二,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而言。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做革命。
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辨析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辨析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一种具有革命性质的批判性哲学。
它是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理论基础,对于理解和改变现实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和核心观点展开辨析,并通过举例加以说明和论证。
首先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渊源和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特别是《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是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些概念对于我们理解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具有重要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矛盾和危机,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实践。
其次,我们可以辨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概念和观点。
首先是唯物主义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唯物主义是与唯心主义相对立的基本观点。
通过唯物主义,我们可以看到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而人的意识和思维只是物质的产物。
例如,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经济关系和生产力决定了社会的形态和发展,而人们的意识形态和权利只是这种经济关系的反映。
其次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发展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的。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的演变是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结果。
例如,封建社会的发展和崩溃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矛盾。
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将会导致社会主义的到来。
另外一个重要的概念是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之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推动的。
例如,资本主义社会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无产阶级通过组织、斗争和革命来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此外,马克思主义哲学还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和人的活动主体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实践是认识对象和认识主体之间的有机联系。
例如,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人民群众通过实践来推动社会的进步,同时也通过实践来认识和改造世界。
马哲辨析题
答:这种观点不准确。亲眼所见,亲耳所听是感性认识的感觉阶段,是直接的感性经验。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影响,这部分经验不见得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真实反映,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是虚假的。这个命题主要问题在于夸大了感觉在认识中的作用,将感觉和事实本身混淆,是不对的。
15、剩余价值是全部资本带来的
答:这种观点不准确。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以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它表明,剩余价值既不是由全部资本创造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创造的,而是由可变资本创造的。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价值这二因素
答:这种观点不准确。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交换价值是一种商品与另一种商品相交换的比例,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可见,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研究的问题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9、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是工人全部劳动创造的价值
答:这种观点不准确。资本主义工人劳动之后按劳动时间或劳动成果支付工资。从表面看,好象是工人出卖的不是劳动力而是劳动;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不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而是全部劳动的价值或价格。但是,这是一种假象,工资不是劳动的价值,而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劳动是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它本身并不是商品。劳动力商品具有能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价值的特点。正因为如此,资本家才购买劳动力来进行资本主义生产。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或者说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转化为工资,好像工人的全部劳动都得到了报酬,这就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马哲考试辨析题及论述题
第一部份辩证的唯物论一、哲学是“科学之科学”答:错误。
这是旧哲学在哲学的对象和内容问题上的观点。
(1)旧哲学往往把自己的哲学看成是一应俱全的、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终极真理体系;没有科学解决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是具体科学的归纳和总结,而不是它们的“总和”。
(3)哲学只能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式论的指导,而不能代替具体科学的研究。
哲学和具体科学之间是普遍和特殊的关系,而不是整体和部份的关系。
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成“科学之科学”,往往以主观的判断代替真实的联系,阻碍具体科学的发展,也阻碍哲学的发展。
二、哲学的大体问题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答:错误。
因为哲学的大体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是由人类的实践活动和哲学体系本身的逻辑关系决定的;哲学大体问题的第一个方面(即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10、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反作用,就是说,任何思想、意识都无例外地对事物的发展起推动、增进作用。
答:错误。
(1)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2)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推动、增进作用。
而错误的思想是对客观存在歪曲的反映,只会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3)因此,咱们必需坚持正确的意识,同错误的意识作斗争。
四、论述题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围和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的关系是如何的?答:二者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1)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围是对世界上的一切具体物质形态的一路本质(客观实在性)的科学归纳和抽象。
它不仅适用于人们已经熟悉到的物质形态,而且适用于人们尚未熟悉而此后将被发现的物质形态;不仅适用于自然界,而且适用于人类社会历史领域。
因此它是共性,具有绝对性。
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是指物体、物质结构及其具体属性,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发展和深化;它只适用于解释自然界,不适用于解释人类社会,因此它是个性,具有相对性。
马哲复习题(答案版)
复习题:一、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各5分,共20分)1、世界统一于存在错误。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哲学篇)一书中明确)指出,存在是一个摸棱两可的命题,因为不仅物质是存在,精神也同样是存在。
但是,精神是物质世界的反映。
所以,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而不是存在。
认为世界统一于存在其实是杜林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坚决批判的。
有人认为后一句话也是正确的,这无疑是错误的。
2、正确意识的根源是客观事物,错误意识则是人的头脑主观自生的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思想来自于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错误的思想同样也是来自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只不过,错误的思想是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的、虚幻的反映。
3、矛盾就是对立错,矛盾是对立和统一,并不是矛盾就是对立。
4、白马非马不对,违背了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白马的特殊性,马是普遍性,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从哲学上讲,是违背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的原理.矛盾的特殊离不开矛盾的普遍性.世界上的事情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的其他事情有共同之处,总要服从这类事物的一般规律,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是不存在的.5、运动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错,不是运动和发展,是连续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6、否定就是新旧事物的“一刀两断”是片面的,1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2辩证的否定,即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即肯定有否定。
3辩证的否定是了解与发展的环节,即克服有保留。
7、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对,1认识过程的多次反复性,2认识过程的无限性8、“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对,革命的理论对革命的运动的指导作用9、意识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对,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印象10、利用价值规律的作用,就能自动地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错,价值规律能对资源实行配置,是基础配置,并不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因为市场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市场失灵的现象。
马哲辨析题
辨析题1、唯物主义否定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错。
思维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是思维能否反映和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2、物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错。
物质是一个高度抽象概括的哲学范畴,它的基本特征是客观实在性。
这种观点把共性等同于个性,把物质一般等同于具体事物。
3、无神论都是唯物主义错。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对思维和存在谁第一性谁第二性的回答不同,而不是对信不信神的回答不同。
4、错误的思想不是客观存在的反映错。
意识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正确的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错误的意识则是对客观事物的歪曲、颠倒的反映5、质变优于量变错。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只有经过长时间的量变才能引起事物质的变化。
7、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是客体错。
客体是相对于主体来说的,客观事物只有成为主体认识的对象和实践的对象,与主体发生关系才能成为客体,否则仅仅是客观存在物,不是客体8、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错。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其基本形式有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
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其他一切活动的基础。
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主要地表现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主要体现。
所以,在阶级社会中,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生产实践。
9、上层建筑只要适合自己的经济基础就能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错。
上层建筑适合自己的经济基础,能对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其积极的促进作用。
它能否促进社会的发展关键要看经济基础是否适合生产力。
如果经济基础适合生产力,那么适合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就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否则就起阻碍作用10、社会意识都属于上层建筑错。
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按照高低层次的不同,可以划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形式中只有直接反映经济基础的部分才属于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哲学、道德、宗教、艺术。
马哲辨析题
1、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阶级性,所以是不科学的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的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首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性上。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论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
它是完备深刻而无片面性的学说。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彻底而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建立,为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提供了根本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着重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形成了社会的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阐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
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各国工人运动的斗争经验,提出来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夺取政权,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等这一历史使命的道路和方向,从而创建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体现在其政治立场上。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目标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们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2、正确的意识其根源是客观事物,错误的意识则是人的头脑主观自生的。
答:正确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应,错误的意识归根结底到底也是来自客观事物,而不是主观自生的。
理由:(1)从意识的本质特征来看,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是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统一。
就是说各种意识形式,其内容不论如何特殊,各种思想观念,其表面不论如何看起来远离现实生活,都不是主观自生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来自现实,来自物质世界。
马哲辨析题
1.“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答: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的认识,讲真理是客观的,主要是指真理有着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但是,作为反映真理的人的形式是主观的,由于人们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角度等不同,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会有主观差异性,因而会造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2.中国古代认为,“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答:这个观点是正确的。
(2分)这说明了中国古代具有的朴素辨证法的观点。
这个观点揭示了世界万物普遍都存在着矛盾,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存在着对立统一。
3.如果我闭上眼睛,世界上就没什么悬崖。
答:错误。
这是唯心主义思想。
认为存在即被感知,感觉不到的事物就不存在。
但是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4.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必要前提答:这个观点是正确的。
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而劳动力这种商品有着特殊的使用价值,即它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生产出比自身更大的价值,即剩余价值,所以,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必要前提。
5.资本主义工人的工资就是工人劳动的报酬。
答:这个观点是错误的(2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而不是劳动的价值或报酬。
(3分)6.不变资本就是固定资本答:错误。
不变资本是资本家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借助于工人的具体劳动,把原有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价值量没有发生变化。
固定资本:投在厂房、机器、设备等劳动资料上的那部分生产资本。
它是不变资本的一部分。
7.垄断价格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制定的,因而否定了价值规律。
答:错误。
(1分)。
垄断价格虽然由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制定的,但是垄断资本家不能任意规定垄断价格。
(2分)原因是垄断条件下仍然存在竞争,如果垄断资本家把垄断价格定的过高,竞争对手就以较低的价格抛售商品,夺取市场。
商品定价过高,其他企业也会增加生产同量产品,或者生产这种产品的替代品,从而使这类商品增多,结果是商品价格下降。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部分辨析题
第一章辨析题1.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正确。
体现了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所谓“天行有常”就是说自然界与社会都有其各自的运动规律,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尧”这样贤明的君主和“桀”这样邪恶的君主都不可以改变这些规律。
这个认识符合唯物辩证法2.存在即被感知错误。
这种观点是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他说明物质只不过是我们经验到的感觉材料的累积,习惯的力量使它们在我们的心中联结起来。
但根据辨证唯物论的观点,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反对孤立,静止地看问题。
也就是说,万事万物,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人感知不到的,未必不存在。
物质决定意识,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的,所以“存在即被感知”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3.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正确。
“哲学家”是指马克思主义产生前的那些旧的唯心主义哲学家。
这句话的核心是哲学的根本目的不是解析世界,而在于改造世界,并且通过行动及正确的理论做指导,才能让世界想更好的方向发展.4.心无外物。
错。
这句话意思是心与物同体,它认为心是天地万物的主宰,客观的事物没有被心知觉,就处于虚寂的状态,这种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违背了唯物论。
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而非意识决定物质,即“心无外物”,所以该观点错误。
(心外无物,是心学一派的主要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否认了世界的客观性,否认了物质的决定作用,夸大了精神的作用。
)5.白马非马错。
它认为白马不是马,因为白马与马不是同一个层次的事物,所以不能说谁是谁,它是一个典型的诡辩论观点,没有正确认识矛盾的一般性与特殊性的关系,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是寓于特殊性之中的,它们是相互连结的。
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马哲辨析题
1.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是划分唯物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x)它混淆了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
思维与存在的何为第一性何为第二性才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是思维能否反应及正确反应存在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
2.世界统一性原理是马哲的基石世界的统一性原理分物质统一性原理和精神统一性原理。
认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哲的基石是唯物主义的观点,是正确的。
认为精神世界统一性原理是唯心主义的观点是错误的。
3.世界统一于实际存在(x)存在分为精神存在与物质存在。
如果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存在,是唯物主义的思想,是正确的。
如果认为世界统一于精神存在是唯心主义的思想是错误的。
4.从根本上说,世界上除了运动的物质什么也没有(v)它正确的指出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与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与承担者。
5.一元是错的,二元论是对的一元论分为唯物主义一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唯物主义一元论把世界的本源归为物质是正确的,唯心主义一元论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于精神。
二元论认为世界的本源是物质和精神,是错的。
所以后半句错。
6.运动就是发展简单的位移数量的增减都是运动,但并不是发展,只有向上的前进的运动是发展。
运动并不一定是发展,但发展一定是运动。
7.假象就是错觉(x)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有真相与假象之分。
错觉属于主观范畴,此观点没有看到两者的区别,假象容易引起错觉,但不一定会引起错觉。
8.有用即真理(x)这是唯心主义的真理观(1)把对人有用的认识称为真理,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
(2)把主观需要的满足当做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按照这种提法,任何认识都可能有用(谎言对骗子有用),混淆了真理与谬误的真理与区别。
真理是有用的,但有用的不一定都是真理。
9.相对真理是错误的真理(x)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规律的正确认识,没有对错之分,都是正确的,错误的认识是谬误相对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表明真理需要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辨析题
辨析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恩格斯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的产物。
这一说法是错误的。
黑格尔在他的哲学体系中,第一次试图把整个自然界、历史和精神的世界描述为是运动和发展的,并努力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
这种辩证法思想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合理内核”。
但是,黑格尔是唯心主义者,在他看来,人们头脑中的思想不是现实事物及其发展过程的反映,而是在世界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的“绝对观念"的反映。
这样,一切都被头足倒置了,世界的联系完全被颠倒了。
因而,他的辩证法是唯心主义的、不彻底的。
费尔巴哈把自然界和人当做哲学的出发点,大胆地批判了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提出了自然界是不依赖于任何人的观念而存在的,它是人类赖以生长的基础。
他认为,在自然界和人以外不存在任何东西,宗教幻想创造出来的那些最高存在物只是人的本质的虚幻反映。
但是,由于他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不能正确理解人的本质,所以只能从抽象的人出发去考察历史,在社会历史领域又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潭.费尔巴哈在历史观上留下的唯心主义的印记表明,在有关历史和时代的重大问题上,资产阶级哲学大师们的建树不能不受到历史和时代的局限。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德国古典哲学不是简单地加以拼凑,而是进行了彻底的改造。
首先,抛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对他的体系和范畴进行了革命的改造。
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克服了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改造了他的人本主义唯物论,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
2.唯物主义是可知论,唯心主义是不可知论。
这是错误的观点.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坚持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即坚持世界的可知性,是唯物主义和某些唯心主义者都承认的观点.3. 辩证法认为肯定是维持事物存在的方面,否定是促使事物灭亡的方面,所以,肯定和否定关系是绝对对立的,那种认为否定中有肯定、肯定中有否定的观点是违背唯物辩证法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要坚持不懈地学习、学习、再学习。
2、要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3、要自觉地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4、要在学习和工作中努力创造一流业绩。
每一个积极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都必须对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持之以恒,并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自己,争取早日成为合格的共产党员。
答案二: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不仅要在组织上入党,更要从思想上入党 .1分,
而正确的入党动机是思想上入党的根本问题……………………… 1分,
答案二:预备党员被取消预备资格不是党的纪律处分;取消预备党员资格是指:经过对预备党员预备期的考察,预备党员确实不具备党员条件,基本素质又很差,又没有继续考察的必要,应该取消预备党员资格。党纪处分中党员个人的处分有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对严重违反党纪的党组织的纪律处理措施主要有改组和解散两种处分形式。
答案二:新党章除新增巡视制、党代会代表任期制等事涉党组织和干部建设的内容,浓墨之笔还是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由此,“科学发展观”将被视为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重要理论。
(1)党的十七大修改党章遵循的原则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体现科学发展观等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把党的十七大报告确立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重大工作部署写入党章;坚持发扬党内民主,集中全党智慧;保持党章的总体稳定,只修改那些必须改的、在党内已经形成共识的内容,努力使修改后的党章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充分体现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的新鲜经验,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Nhomakorabea答案二:
不允许私营企业主入党,是由党的性质、纲领和宗旨所决定的。我们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现阶段的任务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终目标是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实现共产主义。工人阶级是我们党的阶级基础。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坚定地维护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发展新党员必须坚持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私营企业主不仅占有一定数量的属于私所有的生产资料,而且雇佣了相当数量的工人,他们同雇工之间存在着雇佣关系和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因此不能吸收其入党。如果允许他们入党,就会动摇以致改变党的阶级基础,势必影响党的性质,模糊党在群众中的形象。
2.辨析题私营企业主不能入党(这个题答案不确定,有两种答案,请朋友们自己斟酌)
答案一: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1)能否自觉地为实现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是否符合党员条件,是吸收新党员的主要标准。
(2)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私营企业主等新的社会阶层广大成员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把包括私营企业主在内的新社会阶层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能不断增强我们党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凝聚力和它的执政能力。
3.辨析题预备党员被取消预备资格是一种党纪处分。
答案一:错误。
答:党章规定的党纪处分有五种: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预备党员被取消预备党员资格不是党纪处分。因为预备党员的预备期是发展党员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的程序,是对预备党员继续进行培养、教育和考察的一个重要阶段。对于在预备期期间不履行党员义务,不具备党员条件的,取消其预备党员资格,是履行入党手续问题,而不是党纪处分问题。
(2)新党章的特点:集中体现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党的重要主张,规定党内的重要制度和体制机制,对推进党的工作、加强党的建设具有根本性的规范和指导作用。党的十七大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对党章进行适当修改,有利于全党更好地学习和遵守党章,更好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体现科学发展观等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把党的十七大报告确立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重大工作部署写入党章,努力使党章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推进党的工作、加强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对私营企业主的政治进步要求,应当关心、爱护,持欢迎态度。对他们当中真诚要求加入党组织的,党组织要做好思想工作,鼓励他们政治上的进步要求,并向他们解释清楚不能吸收私营企业主入党的道理。在执行私营企业主不能入党的规定时,不能把个体劳动者同私营企业主混为一谈。同时要注意,一定要把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同党的社会经济政策严格区分开来。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私营企业主正当的经营和合法权益受到法律的保护。这是我们党的一项重要社会经济政策。我们既不能因为不允许私营企业主入党而对党和国家社会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发生怀疑,也不能因为要为贯彻执行党对私营经济的政策而不坚持党员标准。这是不同范畴、不同性质的问题,不要混淆起来。
2.简答题:入党积极分子如何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答案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坚持不懈地学习、学习、再学习。
第二,要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第三,要自觉坚持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第四,要在学习和工作中努力创造一流业绩。
第五,要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与革命气节。
六.论述题
1.结合实际,谈谈如何认真学习党章,自觉遵守党章,切实贯彻党章,坚决维护党章。
答案一:按照党的十七大要求,紧密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认真学习党章,自觉遵守党章,切实贯彻党章,坚决维护党章。
1、学习党章
2、遵守党章
3、贯彻党章
4、维护党章
2.论述题: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曾经说过:“我觉得人生在世,只有勤劳,发奋图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公产主义贡献自己的一切,这才是最幸福的。”请结合对雷锋这段话的理解,谈谈应如何确立自己的人生追求。
入党动机正确与否,关系到党的纯洁性和党的组织的战斗力………1分。
如何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
(1)要树立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终身的坚定信念。………………………………………………………………………….1分
(2)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1分
(3)要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各方面起先锋模范作用……1分
5、要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和革命气节。
(扩展)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曾说过:“我觉得人生在世,只要勤劳,发奋图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为人类解放事业-共产主义贡献自己的一切,这才是最幸福的。”雷锋虽以去世几十年,但他的话犹如在耳,几十年来,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们,不断成长。1963年3月5日,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从此,雷峰的名字传遍祖国大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雷锋的故事》.《雷锋日记选》青少年几乎人手一册,人人知晓;《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曲,唱响了大江南北。雷峰的名字,深深地铭刻在我们这一代人心中;雷锋的事迹,雷锋的精神,鼓舞激励了我们这一代人,乃至一生!45年过去了,学雷锋的岁月依然让人怀念,那时人人学雷锋,个个做雷锋,一人有难,处处感受温暖;一方有难,八方齐来支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助人为乐蔚然成风,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和谐.温暖.安定.团结的社会主义新风尚得以弘扬。 时至今日,再读《雷锋日记选》,它依然向人们展示着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展示着雷锋对待学习的刻苦认真的态度,对待工作的忘我劳动、努力钻研的钉子精神,对待革命无私奉献、顽强战斗的进取精神,对待人民和同志无限热爱的深厚情感;它展示了雷锋的短暂却又意义非凡的一段人生轨迹和心路历程,体现了雷锋崇高的人生理想、坚定的革命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怀和精神品质,体现了雷锋对青春、人生、生活的无限热爱,对党、祖国、人民和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和无限忠诚,以及对这种伟大理想的热烈追求。雷锋说:“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活得更美好……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他通过这朴实的言语,执着的精神、坚强的意志、远大的理想、高尚的品德,用自己年轻的生命践行着他的诺言,写下了共和国文明诗篇中辉煌的一页!他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今天,我们读雷锋日记,就是在读雷锋的经历,读雷锋的人生,读雷锋的精神,读雷锋的品格,读雷锋的光辉……我们读他,也就是在读我们自己,我每读一次,思想上都能受到不一样的启发和感悟,精神上都受到不一样的激励和震撼,心灵上都受到不一样的陶冶和净化!因为雷锋精神,它是我人生路上的奠基石,对我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打下了深深地烙印。 也许有人说雷锋精神过时了,不!雷锋的精神实质是爱祖国,爱人民,是无私的奉献,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创建和谐社会,加强四德建设:即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雷锋就是四德健身的楷模,构建和谐社会,需要雷锋精神。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瑰宝。需要弘扬光大! 雷锋是我们这一代人心中的偶像, 雷锋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雷锋永远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雷锋精神永远是我们追求的人生目标
(3)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政党,它由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组成,集合了中国工人阶级和各族人民的优秀分子。把来自工人、农民、军人、干部的党员作为党的队伍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为党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奠定了坚实的阶级基础。把包括私营企业主在内的社会各方面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不会改变党的性质。这是因为判断一个政党是否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主要应看它的理论和纲领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看它是不是代表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看它是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五:简答题
1.十七大党章具有那些特点?
答案一:集中体现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党的重要主张,规定党内的重要制度和体制机制,对推进党的工作、加强党的建设具有根本性的规范和指导作用。党的十七大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对党章进行适当修改,有利于全党更好地学习和遵守党章,更好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体现科学发展观等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把党的十七大报告确立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重大工作部署写入党章,努力使党章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推进党的工作、加强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