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奕乾《普通心理学》(第3版)课后习题-第11章 情绪和情感【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叶奕乾《普通心理学》(第4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1章~第3章【圣才出品】

叶奕乾《普通心理学》(第4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1章~第3章【圣才出品】

第三部分章节题库第1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行为主义理论反对研究()。

A.学习B.反应C.意识D.技能【答案】C【解析】行为主义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反对研究意识;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

2.俗话说:“饿时吃糠甜如蜜,饱时吃蜜蜜不甜。

”这说明心理对行为具有()作用。

A.决定B.依存C.能动D.调节【答案】C【解析】同一刺激可能引起不同的反应,不同的刺激也可能引起相同的反应。

其原因就在于人的主观性。

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在一定的心理作用下,糠变得甜而蜜不甜说明了心理对行为的积极能动性。

3.动机的基础是人类的各种()。

A.情绪和情感B.兴趣C.意志D.需要【答案】D【解析】动机的基础是人类的各种需要,即个体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某种不平衡状态。

4.当需要对人们的一些隐秘行为进行研究时,一般采用()。

A.测验法B.观察法C.实验法D.调查法【答案】D【解析】在心理学研究中,为了研究那些不能从外部观察的心理活动或心理特征,可以使用调查法。

调查法经常用来了解个体或群体的基本情况。

隐秘的行为很难进行测量、观察或者实验,但可以通过匿名调查的方法进行研究。

5.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从而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这位被誉为“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旗手”的是()。

A.马斯洛B.冯特C.弗洛伊德D.华生【答案】B【解析】马斯洛、弗洛伊德、华生分别是人本主义、精神分析、行为主义的创始人。

6.心理学把人的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统称为()。

A.个性心理B.心理过程C.心理动力D.心理特征【答案】B【解析】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统称为心理过程。

心理动力和心理特征统称为个性心理。

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又统称为心理现象。

7.认知主义心理学认为,心理学应该着重研究()。

A.外显行为B.心理机制C.意识经验D.意志过程【答案】B【解析】认知主义以人的认知过程为研究对象,探索人是如何获取知识和使用知识的过程,认为心理学要研究行为基础的内部心理活动规律,尤其是心理活动机制。

叶奕乾《普通心理学》(第4版)(课后习题 心理的发生和发展)【圣才出品】

叶奕乾《普通心理学》(第4版)(课后习题 心理的发生和发展)【圣才出品】

第3章心理的发生和发展一、名词解释1.反映答:反映是指物质与物质相互作用并留下痕迹的过程,是一切物质形态所具有的共同特性。

反映特性受物质本身的性质和外界环境的影响而有所不同,因此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形式也不断变化。

随着物质运动形式从低级向高级过渡,反映的形式也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但是高级的反映形式是以低级的反映形式为基础,它含有低级的反映形式,又不等同于低级的反映形式,具有自己的反映特点。

2.意识答:意识是指人以感觉、知觉、记忆和思维等心理活动过程为基础的系统整体,对自己身心状态与外界环境变化的觉知和认识。

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是人在劳动中,在用语言同他人进行交往的过程中,在社会历史条件的作用下形成的。

意识分为自我意识和对周围环境的意识。

3.自我意识答:自我意识是指人对于自身内心世界的有意识的反映,包括自己的感知、思考和体验、愿望和动机以及客观事物与自身利害关系的反映,是借助于思维活动来实现的。

4.意识的觉知性答:意识的觉知性是指人对外部刺激和自身内部心理状态的了解,表现为人不仅能意识到客观事物的存在,也能意识到自身存在,自己心理活动与行为表现和谐与否,以及自己对他人和客观事物所抱有的态度、从事的行为和行为的后果。

5.意识的能动性答:意识的能动性功能是指人积极主动地反映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

意识的能动性功能表现在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的创造性和意识的前进性三个方面。

二、问答题1.试述动物心理的发生和发展。

答:(1)动物心理的发生在物质发展的不同阶段,动物心理发生的不同反映形式有:①无生命物质的反映形式无生命物质具有最简单的反映形式,只具有物理的、机械的、化学的反映形式。

②生物的反映形式感应性是指生物有机体以其自身的活动或状态对直接影响机体生命的刺激的应答性反应,是有生命物质特有的,与无机物完全不同的、全新的生物反映形式。

感性性使生物体才能得以和周围环境保持平衡,维持其新陈代谢机能的正常进行,使个体得以生存和种系的发展。

叶奕乾《普通心理学》(第3版)章节题库-第3章心理的发生和发展【圣才出品】

叶奕乾《普通心理学》(第3版)章节题库-第3章心理的发生和发展【圣才出品】

叶奕乾《普通心理学》(第3版)章节题库-第3章心理的发生和发展【圣才出品】第3章心理的发生和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有机体能够对与其生命活动具有直接关系的外界影响做出反应,表现为趋利避害的生物特性是()。

A.感应性B.心理C.知觉D.注意【答案】A【解析】感应性是指生物有机体以其自身的活动或状态对直接影响机体生命的刺激的应答性反应,表现为趋利避害的生物特性。

B项,心理是个体一切精神活动的总称。

C项,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D项,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2.下列选项中,属于蜜蜂根据花的颜色采蜜时的反映形式是()。

A.生物反映形式B.心理反映形式C.知觉反映形式D.机械反映形式【答案】B【解析】无机物的反映形式是指物理的、机械的、化学的反映形式。

机械反映形式属或状态对直接影响机体生命的刺激的应答性反应。

心理反映形式是指个体不但能对那些具有直接生存意义的刺激反映,而且对那些对有机体生存具有重要意义的信号也能做出反映。

蜜蜂根据花的颜色采蜜,花的颜色对蜜蜂来说是花蜜的信号,所以属于心理反映形式。

3.动物能够对刺激物的个别属性或特征形成较为稳定的反映。

这个阶段是()。

A.思维萌芽阶段B.知觉阶段C.感觉阶段D.刺激感应性阶段【答案】C【解析】动物心理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感觉阶段(能够对刺激物的个别属性形成较为稳定的反映)、知觉阶段(能够反映完整对象和对象之间的关系)和思维萌芽阶段(能够根据已感知过的事物之间的关系解决较复杂的问题)。

刺激感应性阶段是生物反映的最初阶段,是具有对事物个别属性产生感应的能力的阶段。

4.哺乳类动物能够运用表象以及简单概括能力来认识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并能利用简单工具来解决某些问题。

它们所处的这个阶段是()。

A.思维萌芽B.知觉C.感觉D.刺激感应性【解析】哺乳类动物演化到类人猿时,它们的反映活动也达到了动物心理发展的最高水平,即思维萌芽阶段。

叶奕乾《普通心理学》(第4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10章~第12章【圣才出品】

叶奕乾《普通心理学》(第4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10章~第12章【圣才出品】
A.对话言语 B.书面言语 C.独白言语 D.内部言语 【答案】C 【解析】独白语言是指个人独自进行的,与叙述思想、情感相联系的,较长而连贯的语 言。它表现为报告、讲稿、讲课等形式。A 项,对话语言是指两个或几个人直接交流时的语 言活动。B 项,书面言语是一个人用文字来表达思想、情感的言语。D 项,内部语言是一种 自问自答或不出声的语言活动。
13.下列对内部言语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内部言语是一种自问自答或不出声的语言活动 B.没有外部言语就不会有内部言语 C.没有内部言语的参与,就不能顺利进行外部言语活动 D.内部言语具有隐蔽性、展开性、计划性等特点 【答案】D 【解析】内部言语是与逻辑思维、独立思考、自觉行动等密切联系的高级言语活动,具 有非交际性、隐蔽性、语法不规则、表达简练、不连贯等特点。内部言语是在外部言语的基
2.隐蔽性是( )言语的特点。 A.对话 B.独白 C.书面 D.内部 【答案】D 【解析】内部言语是指伴随着个人思维活动和感情产生的不出声的非交际言语。内部言 语是与逻辑思维、独立思考、自觉行动等密切联系的高级言语活动,具有非交际性、隐蔽性、 语法不规则、表达简练、不连贯等特点。
1 / 48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听者对材料的感知不受上下文影响时,用清晰度;当听者对材料的感知受到上下文的影响时,
则用可懂度。
10.言语听觉中枢部位位于( )。 A.威尔尼克区 B.布洛卡区 C.角回 D.艾克斯勒中枢 【答案】A 【解析】语言运动中枢位于布洛卡区;言语听觉中枢位于威尔尼克区;言语视觉中枢位 于角回。
11.能够写字读报,也能够听懂他人说话的意思,但说话勉强、吐字困难、语句不通。 由于言语中枢受到损伤而引起的失语症称为( )。
7.威尔尼克区受损后,将引起( )。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情 绪)【圣才出品】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情 绪)【圣才出品】

第10章情绪10.1 复习笔记本章重点什么是情绪?情绪的中枢机制是什么?情绪有哪些理论?情绪调节与身心健康有什么关系?一、情绪的含义与功能1.情绪的含义情绪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是个体与环境之间某种关系的维持或改变,情绪是一种混合的心理现象。

2.情绪的组成情绪是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等三种成分组成的。

(1)主观体验是个体对不同情绪状态的自我感受。

(2)情绪的外部表现,通常称之为表情。

它是在情绪状态发生时身体各部分的动作量化形式,包括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

(3)生理唤醒是指情绪产生的生理反应。

它涉及广泛的神经结构。

3.情绪的功能(1)适应功能情绪是有机体适应生存和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

人们通过各种情绪,了解自身或他人的处境与状况,适应社会的需要,求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2)动机功能情绪是动机的源泉之一,是动机系统的一个基本成分。

它能够激励人的活动,提高人的活动效率。

适度的情绪兴奋,可以使身心处于活动的最佳状态,进而推动人们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

(3)组织功能情绪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有自己的发生机制和发生、发展的过程。

情绪作为脑内的一个检测系统,对其他心理活动具有组织的作用。

这种作用表现为积极情绪的协调作用和消极情绪的破坏、瓦解作用。

中等强度的愉快情绪,有利于增强认知活动的效果。

而消极的情绪如恐惧、痛苦等会对认知活动产生负面影响,消极情绪的激活水平越高,认知活动的效果越差。

(4)社会功能情绪在人际间具有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

这种功能是通过情绪的外部表现,即表情来实现的。

4.情绪的维度与两极性情绪的维度是指情绪所固有的某些特征,主要是指情绪的动力性、激动性、强度和紧张度等方面。

这些特征的变化幅度又具有两极性,每个特征都存在两种对立的状态。

(1)情绪的动力性有增力和减力两极;(2)情绪的激动性有激动与平静两极;(3)情绪的强度有强、弱两极;(4)情绪还有紧张和轻松两极。

叶奕乾《普通心理学》(第4版)(课后习题 性格)【圣才出品】

叶奕乾《普通心理学》(第4版)(课后习题 性格)【圣才出品】

第16章性格一、简释下列名词1.性格答:性格是指性格是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性格是一个人的许多性格特征所组成的统一体。

性格特征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

性格是稳定的,但又有一定可塑性。

它是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

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是与他的意识倾向和世界观紧密相连的,体现了人的本质属性。

人的性格具有社会历史制约性。

性格最能表现一个人的个性差异。

2.性格特征答:性格特征是指性格各个不同方面的特征。

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征:性格的态度特征,主要是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方面的性格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是指人在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调节方式和水平方面的性格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是指人在情绪活动时在强度、稳定性、持续性和主导心境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是指人在认知过程中的性格特征。

3.性格的态度特征答:性格的态度特征,主要是,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方面的性格特征。

性格的态度特征主要有,对社会、集体和他人的态度的特征;对工作和学习的态度的特征;对自己的态度的特征。

4.性格的意志特征答:性格的意志特征,是指人在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调节方式和水平方面的性格特征,主要有,对行为目的明确程度的特征;对行为的自觉控制水平的特征;在长期工作中表现出来的特征;在紧急或困难情况下表现出来的特征。

5.性格的情绪特征答:性格的情绪特征,是指人在情绪活动时在强度、稳定性、持久性和主导心境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主要有,情绪强度特征;情绪稳定性特征;情绪持久性特征;主导心境特征。

6.性格的理智特征答:性格的理智特征,是指人在认知过程中的性格特征。

人的认知水平的差异称为能力特征,人的认知活动特点与风格称为性格的理智特征,主要有,感知方面的性格特征;记忆方面的性格特征;想象方面的性格特征;思维方面的性格特征。

7.性格类型论答:性格的类型论是一种性格分类的理论,是指用人的一种或少数几种主要的特质来说明人的性格,其实质是强调性格类型之间的质的差异。

《普通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普通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普通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1.什么是意识?什么是无意识?意识-是一个复杂的概念。

就心理状态而言,意识指清醒、警觉、觉察、注意集中等。

就心理内容而言,意识包括可用语言报告出来的一些东西。

就行为水平而言,意识意味着受意愿支配的动作或活动。

在更高的哲学水平上,意识是一种与物质相对的精神实体。

无意识-相对于意识而言,是个体不曾察觉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

2.如何理解意识的局限性和能动作用?意识经验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不是外部世界的镜像。

由于我们感觉器官的限制,有许多作用于的感觉器官的的事物和刺激,人们并没有意识到。

第二,当人们专注于一件事情时,通常对其他的事物视而不见。

第三,在同一时间内可以进入意识的信息量是有限的。

还有人认为意识的局限来源于认知加工过程。

人们能同时意识到哪些东西或者多少东西,与认知过程的性质和认知技能的熟练程度有关。

经过训练,人们可以提高在同意时间内意识到更多的事物的能力。

意识的能动性:人们感知的东西不限于外界的刺激,有时人们可以感知到事实上并不存在的东西。

意识不是被动的反应世界,人们可以有限的超越外部信息内容,在其范围之外构建他们的意识内容。

3.睡眠分哪些阶段?如何解释梦?睡眠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混合的、频率和波幅都较低的脑电波。

持续10分钟。

第二阶段,出现“睡眠锭”(即是一种短暂爆发的,频率高、波幅大的脑电波)脑电波。

持续20分钟。

第三阶段,电波的频率会继续降低,波幅变大,出现△波,有时会有“睡眠锭”波。

持续40分钟。

第四阶段,深度睡眠,个体肌肉近一步放松,身体功能的各项指标变慢,梦游、梦呓、尿床等发生在此。

快速眼动睡眠(REM):在此时,个体在清醒状态时的脑电活动很相似,△波消失,高频率、低波幅的脑电波出现。

睡眠者的眼球开始快速左右上下移动,而且通常伴随着梦境。

梦的解释(1)精神分析观点。

弗洛伊德和荣格认为梦是潜意识过程的显现,是通向潜意识的最可靠的路径。

或者说,梦是被压抑的潜意识冲动和愿望以改变的形式出现在意识中,这些冲动和愿望主要是人的性本能和攻击本能的反映。

叶奕乾《普通心理学》(第4版)(章节题库 气质)【圣才出品】

叶奕乾《普通心理学》(第4版)(章节题库 气质)【圣才出品】

第15章气质一、单项选择题1.()是指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的心理特征。

A.个性B.气质C.性格D.人格【答案】B【解析】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脾气、秉性。

人的气质差异是先天形成的,受神经系统活动过程的特性所制约,无好坏之分。

2.气质类型的体液说的提出者是()。

A.冯特B.荣格C.巴甫洛夫D.希波克里特【答案】D【解析】古希腊医生希波克里特认为,人体内部有血液、黏液、黄胆汁和黑胆汁四种体液。

根据何者在人体体液的混合中更占优势,可以将人分为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和抑郁质四种气质类型。

3.气质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的提出者是()。

A.冯特B.荣格C.巴甫洛夫D.希波克里特【答案】C【解析】巴甫洛夫认为,气质是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多维特性的反映。

他提出大脑皮质神经过程即兴奋和抑制具有三个基本特性:强度、灵活性和平衡性。

巴甫洛夫根据神经过程这三个基本特性的不同组合,把神经系统分成四种基本类型:强而平衡、灵活型(活泼型),相当于多血质;强而平衡、不灵活型(安静型),相当于黏液质;强而不平衡型(不可遏止型),相当于胆汁质;弱型,相当于抑郁质。

4.()主要是先天的。

A.气质B.性格C.能力D.动机【答案】A【解析】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脾气、秉性。

人的气质差异是先天形成的,受神经系统活动过程的特性所制约。

5.孤僻、迟缓、体验深刻主要是()的特征。

A.多血质B.黏液质C.胆汁质D.抑郁质【答案】D【解析】抑郁质性的人情绪体验深刻、细腻持久,情绪抑郁、多愁善感,思维敏锐、想像丰富,不善交际、孤僻离群,踏实稳重、自制力强,但他们的行为举止缓慢,软弱胆小,优柔寡断。

6.活泼好动、热情、外露,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主要是()的特征。

A.多血质B.黏液质C.胆汁质D.抑郁质【答案】A【解析】多血质的人情感丰富、外露但不稳定,思维敏捷但不求甚解,活泼好动、热情大方、善于交往但交情浅薄,行动敏捷、适应力强;他们的弱点是缺乏耐心和毅力,稳定性差,见异思迁。

叶奕乾《普通心理学》(第4版)(章节题库 意志)【圣才出品】

叶奕乾《普通心理学》(第4版)(章节题库 意志)【圣才出品】

第12章意志一、单项选择题1.()是人类意识能动性的集中体现。

A.思维B.知觉C.意志D.情感【答案】C【解析】意志是指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自觉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

人不仅能认识世界,对事物产生肯定或否定的情感,而且能在自己的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地改造世界,这种自觉的能动性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集中体现。

2.在下列选项中,属于意志行动前提的是()。

A.克服困难B.目的性C.随意运动D.创造性【答案】B【解析】意志行动是一种有目标的活动。

人们首先确定某种目标,并以这种目标来调节行为,这是意志行为的前提。

3.“左右为难”、“进退维谷”所描述的心理冲突是()。

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答案】B【解析】双避冲突(回避—回避型冲突型)是个体必须对同时出现的两个具有同样强度的负面目标进行选择时产生的心理冲突。

4.有人欲跳槽到新的单位,是由于新单位有高薪和优厚福利条件,但是,工作性质和人际关系不容易适应。

若留在原单位,有习惯的工作环境和良好人际关系,但是,经济收入和福利待遇较差。

这种心理冲突是()。

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答案】D【解析】多重趋避冲突(多重接近—回避型冲突)是由于面对两个以上或多个既对个体具有吸引力又遭个体排斥的目标或情境而引起的心理冲突。

5.个体意志行为特点构成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

A.意志特征B.意志行为C.意志品质D.意志过程【答案】C【解析】意志品质是指构成一个人行为特点的稳定因素的总和。

意志品质主要包括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力,它们在人的意志行动中贯彻始终,并构成人的意志的性格特征。

6.与“我行我素”、“固执己见”相反的意志品质是()。

A.自觉性B.果敢性C.坚韧性D.自制力【答案】C【解析】与自觉性品质相反的是受暗示性和独断性。

与果断性品质相反的是优柔寡断和草率决定。

与坚韧性品质相反的是动摇和固执。

叶奕乾《普通心理学》(第4版)(章节题库 记忆)【圣才出品】

叶奕乾《普通心理学》(第4版)(章节题库 记忆)【圣才出品】

第7章记忆一、单项选择题1.个体有意识地收集有关经验,用以完成当前任务的记忆属于()。

A.感觉记忆B.工作记忆C.内隐记忆D.外显记忆【答案】D【解析】外显记忆是指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

它对行为的影响是个体能够意识到的,因此又称受意识控制的记忆。

2.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心理过程是()。

A.感觉B.知觉C.注意D.记忆【答案】D【解析】记忆是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即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3.能够将记忆好坏表现出来的心理过程是()。

A.信息输入B.信息编码C.信息存储D.信息提取【答案】D【解析】记忆的三个基本过程主要有:①信息编码,指人们获得个体经验的过程,或者说是对外界信息进行形式转换的过程;②存储,指把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情感、做过的动作、思考过的问题等,以一定的形式保持在人们的头脑中;③提取,指从记忆中查找已有信息的过程,是记忆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

再认和回忆是提取的基本形式。

记忆的好坏是通过信息的提取表现出来的。

4.一个人对客观事物具体特征、人名、地名、定理、定律等信息的记忆是()。

A.情绪记忆B.程序性记忆C.情景记忆D.陈述性记忆【答案】D【解析】陈述性记忆是对事实的记忆,例如,人名、地名、名词解释以及定理、定律等都属于陈述性记忆。

A项,情绪记忆是个人以曾经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B项,程序性记忆是对具有先后顺序的活动的记忆,主要包括心智技能与动作技能两部分。

C项,情景记忆是个人以亲身经历的、发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的事件或情景为内容的记忆。

5.证明感觉记忆容量较大的研究方法是()。

A.全部报告法B.部分报告法C.自由回忆法D.序列回忆法【答案】B【解析】斯伯林使用的局部报告法证明存在一种感觉记忆,它具有相当大的容量,但是保持的时间十分短暂。

6.“潜移默化”的记忆过程属于()。

A.有意识记B.无意识记C.意义识记D.内隐记忆【答案】B【解析】无意识记是指没有明确的识记目的,不需要任何有助于识记的方法,也不需要做出意志努力的识记。

《心理学(第三版)》(人教版)课后习题(态度与情感)【圣才出品】

《心理学(第三版)》(人教版)课后习题(态度与情感)【圣才出品】

《心理学(第三版)》(人教版)课后习题第10章态度与情感1.态度究竟指什么?学过态度改变的说服模式和因素之后,你觉得最受启发而有帮助的是哪几点?答:(1)定义态度(attitude)是个人对某一特定对象以一定的方式作出反应时所持有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在心理倾向。

(2)态度改变的说服模式①外部刺激:传达者、沟通、情境②目标靶目标靶指传达者试图通过沟通信息说服其改变态度的对象,每个个体原先已有的态度和人格特质,都将影响个人对信息内容接受的程度。

同一种信息由于接受对象的不同而发生不同的反应。

③中介过程(intervening processes)中介过程是指目标靶在外部刺激与个人内在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态度的改变过程。

④结果结果指被说服者对传播信息的反应。

传达者的目的是使某人或听众改变态度,同时态度中所包含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也必须改变。

(3)态度改变的说服模型所涉及的因素①信息源:可信度(credibility)、喜欢的程度和参照群体;②沟通过程:传播信息的差异、恐惧的唤起、传播信息的内容与组织;③目标靶:承诺或信奉(commitment)、预防注射、人格因素④环境:大众传播媒体所传播的信息,总是以一定的环境或情境(environment or situation)为背景(4)我认为最受启发而有帮助的有以下几点:①激起个体的行为与认知的矛盾是使个体改变的行为一个重要机制。

②传播者本身的一些特性,影响着其所传播的信息。

如果传播者本身的可信度较高,则其传播的信息的可信度也较高。

另外,传播者与其传播的信息之间的利益关系也是该信息可信度的重要影响因素。

当人们认为传播者所传播的信息会损害传播者本身的利益,则这一信息的可信度对人们较高。

③态度改变的过程是传播者(信息源)与目标靶(接受者)之间复杂作用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④态度的改变包括态度的认知、态度的情感、态度的行为倾向等成分的改变。

由于态度形成后,具有一定的抗变性,因此,态度的改变应是态度几个成分共同的、协调的改变。

《心理学(第三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态度与情感)

《心理学(第三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态度与情感)
4 / 44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图 10-1 劝诪情境的模式(J.L.Freedman et al,1985) 1.态度改发的诪朋模型的四丧部分 (1)外部刺激,涉及三类因素,这三类因素对二能否诪朋成功有很重要的影响。 ①传达者 传达者指诪朋者,传达信息的特性,类型不所持的见解,对接叐者改发态度的影响,戒 称信息源。其丨包括与长性、可靠性呾喜爱程度。 ②沟通 沟通指传达者的信息内容呾传达斱式所起的作用,丧人原来的态度不传达信息的立场事 者乊间的差异,差异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促使态度改发的压力也愈大。幵丏传达信息时是否唤起恐惧,戒 运用丌同斱式论述。 ③情境 情境指大众传播怪是在特殊环境下传达给丧体,当时的情境有无强化作用,是否亊先被 告知所要传播的内容(预先警告),当时丧人的注意力集丨戒分散的程度,对态度収生重要 的影响。 (2)目标靶
备状态,即准备对一定的对象作出反应的意向。 在实际活劢丨,态度的三种成分所占的比重丌同,当丧体参不比较具体的社会环境时,
情感成分起很大的作用。在较高层次的活劢丨需要丧体对极为复杂的社会情境迚行分析呾理 解,在这种情冴下,讣知成分就占有更大的比重。
3.态度不行为的兰系 兰二态度不行为兰系是一丧非常复杂的问题,一丧人的表面态度不具体行为有时很丌一 致,甚至是相互矛盾的。特别是口头表态不具体行为乊间距离更大。 (事)态度的功能 1.适应性功能 态度具有劢机作用,使人根据现实的需求对某种对象戒观念収生积极的接近戒消极的回 避。态度的最一般的功能是对生活的适应,通过它有劣二达到丧人行劢的目标,作为实现特 殊目的的手段。 2.知识的功能 这种功能反映一丧人对周围亊物的知觉斱法,为自己对生活的理解提供一丧稳定的参照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叶奕乾《普通心理学》(第3版)课后习题(第1章 绪 论——第3章 心理的发生和发展)【圣才出品】

叶奕乾《普通心理学》(第3版)课后习题(第1章 绪 论——第3章 心理的发生和发展)【圣才出品】

第1章绪论一、简释下列名词1.心理学答: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具体来说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把统一的人的心理现象划分为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部分: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2.心理过程答:人的心理过程就其能动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关系,可以分为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

(1)认识过程认识过程指人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或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是人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地反映客观事物特性与联系的最基本的心理活动。

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

(2)情绪情感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它反映的是客观事物同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包括喜、怒、哀、乐、爱、憎、惧等,凡是符合并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客观事物,会使人产生积极肯定的情绪情感,反之则会产生消极否定的情绪情感。

(3)意志过程意志过程是指人自觉地确定目标,克服内部和外部困难并力求实现目标的心理活动。

意志过程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体现,即人不仅能认识客观事物,而且还能根据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自觉地改造世界。

3.个性答: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它是个人心理活动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

个性心理结构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1)个性倾向性个性倾向性是指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它决定着人对现实世界的态度以及对认识活动对象的趋向与选择。

个性倾向性是人从事活动的基本动力,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爱好、理想、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2)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是指区别于他人、在不同环境中表现出一贯的、稳定的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

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是多种心理特征的独特组合,集中反映了人的心理面貌的差异。

能力、气质和性格统称为个性心理特征。

4.普通心理学答:普通心理学是研究正常成年人的心理现象的一般规律的学科,是心理学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础研究。

叶奕乾《普通心理学》(第4版)(章节题库 心理活动的神经生理基础)【圣才出品】

叶奕乾《普通心理学》(第4版)(章节题库 心理活动的神经生理基础)【圣才出品】

第2章心理活动的神经生理基础一、单项选择题1.突触小泡(synaptkvesicle)的功能主要是()。

A.控制神经冲动传递的速度B.修复髓鞘C.存贮神经递质D.为神经元活动提供能量【答案】C【解析】突触是神经元与神经元发生传递的接口,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化学过程,依靠的是化学物质即神经递质。

在突触前膜中包含许多突触小泡,用来储存传递信息的神经递质。

2.剑刺穿某人头部导致立即死亡。

在这种情况下剑很有可能刺中了()。

A.小脑B.大脑基底部C.延髓D.桥脑【答案】C【解析】延脑(延髓)支配着呼吸、排泄、吞咽、肠胃等活动,又称为“生命中枢”。

这里受伤会引起立即死亡。

3.损伤大脑颞叶(temporallobe)最有可能使伤者不能从事的职业是()。

A.音乐家B.演员C.建筑师D.画家【答案】A【解析】听觉区位于颞叶的颞横回处,若大脑两半球的听觉区受破坏,即使双耳的功能正常,人也将完全丧失听觉而成为全聋。

4.心理活动主要物质基础的是()。

A.社会环境B.神经系统C.家庭环境D.学校教育【答案】B【解析】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要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来实现,所以神经系统被认为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5.中枢神经系统最高级、最重要部位、人的心理活动控制与调节的中心是()。

A.小脑B.脑干C.大脑半球D.间脑【答案】C【解析】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是中枢神经系统最高级、最重要的部位,负责控制与调节人的心理活动。

A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协助大脑维持身体平衡与协调动作。

B项,脑干是维持生命基本活动的主要机构。

D项,间脑主要包括丘脑和下丘脑,丘脑是感觉的中继站,下丘脑在情绪调节中有重要作用。

6.下列不属于脑干部分的是()。

A.延脑B.脑桥C.中脑D.间脑【答案】D【解析】通常把延脑、桥脑、中脑称为脑干。

桥脑有时也被称为脑桥。

7.()是神经系统中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A.神经细胞B.脑C.脊髓D.大脑皮层【答案】A【解析】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中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叶奕乾《普通心理学》(第4版)(课后习题 情绪和情感)【圣才出品】

叶奕乾《普通心理学》(第4版)(课后习题 情绪和情感)【圣才出品】

第11章情绪和情感一、名词解释1.情绪和情感答: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的关系的反映。

情绪和情感反映的是客观事物与人的主观需要之间的关系,“体验”是情绪和情感的基本特征。

2.道德感答:道德感是个体根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标准,在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举止、思想言论和意图时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产生道德感的基础是对社会道德规范的认识。

道德情感在形式上可分为直觉的道德感、形象性的道德感和伦理性的道德感三大类。

3.美感答:美感是对事物美的体验。

它是人们根据美的需要,按照个人的审美标准对自然和社会生活中各种事物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美感受社会生活条件制约。

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风俗习惯和不同的阶层中人们的审美标准是不同的,因而对各种事物的美的感受也不同。

美感的特点包括,美感是一种愉悦的体验;美感是一种倾向性的体验。

4.心境答:心境是一种深入的、比较微弱而持久的、影响人的整个精神活动的情绪状态。

心境具有弥散性的特点,不是关于某一事物的特定体验,而是由一定情境唤醒后在一段时间里影响主体对事物的态度的情绪体验。

5.激情答: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性的情绪状态。

激情往往由与人关系重大的事件所引起,也与对立意向的冲突或过分抑制有关。

激情发生时有明显的外部表现,如面红耳赤、咬牙切齿、哭泣呼号、手舞足蹈等,有时甚至出现痉挛性动作,言语过多或不流畅。

6.应激答: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张与危急状况下出现的情绪状态,是人对意外的环境刺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

应激对人的活动有很大的影响,有时应激引起的身心紧张有利于主体权力解决紧急问题,有时应激造成的紧张会阻碍认知功能的正常发挥。

7.惊奇和兴趣答:面对陌生、奇特且并未发现对自己构成威胁的事物时,个体会产生惊奇感,进而产生探究该事物的兴趣。

惊奇和兴趣是中等程度的肯定情绪体验,它导致个体对事物的主动探究、了解和学习,是人们获得知识的心理动因,对文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普通心理学课后习题详细答案

普通心理学课后习题详细答案

第一章心理学研究什么和如何进行研究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在学习这门学科之前,你是怎样认识心理学的?(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与行为的科学,要解释心理活动的规律。

它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既研究个体心理,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人的心理现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是个体心理现象的三个重要方面,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互相依存。

分别介绍如下:①认知。

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像、思维和语言等。

②情绪和动机。

心理、行为调节与控制系统,是人们的共性。

情绪是指人在加工外界输入的信息时,产生对事物的态度,引起的主观体验。

情感在认知的基础上产生,又对认知产生巨大的影响,成为调节和控制认知活动的一种内在因素。

动机是指推动人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

动机的基础是人类的各种需要。

③能力与人格。

心理特性系统,反映了心理的差异性。

个体在信息加工的过程中,会形成一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心理特性,称作个性心理特性或个性。

它包括能力和人格两方面。

心理特性使一个个体的心理活动与另一个个体的心理活动彼此区别开来。

(3)在学习这门学科之前,我对心理学的认识?学习这门学科之前,我只是在电影和电视作品中接触过心理学。

那些心理学家们能够一眼看出你的心里在想些什么,能够催眠,分析梦。

心理学在我看来,是很神秘的一门学问。

2.心理与行为、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怎样?(1)心理与行为的关系:行为不同于心理,但又和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

①区别:心理是脑对客观事实的主观能动的反应。

属于精神现象,是内隐活动,而行为却具有显露在外的特点,它可以用客观的方法进行测量。

②联系:行为总是在一定的刺激下产生的,而且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

不理解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就难以理解外部行为;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叶奕乾《普通心理学》(第3版)章节题库-第11章 情绪和情感【圣才出品】

叶奕乾《普通心理学》(第3版)章节题库-第11章 情绪和情感【圣才出品】

7.与人的生理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的心理活动是( )。 A.情绪
3 / 15
圣才电子书

B.心境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 台
C.情感
D.应激
【答案】A
【解析】情绪通常与人的生理需要相联系;而情感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
8.“忧者见之而忧,喜者见之而喜”形容的是( )。 A.心境 B.应激 C.心情 D.激情 【答案】A 【解析】心境是一种较微弱、平静而持续的带有渲染作用的情绪状态,是人在某一段 时间内(几个小时、几个月或更长的时间),以同样的态度体验对待事物或情境的心理活动。
5 / 15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


12.针对同一事件或现象,如半杯水,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甲认为“还
有半杯水,很高兴”,乙认为“只有半杯水了,真痛苦”,这反映了( )。
A.情绪情感的两极性
B.情绪情感具有独特的主观体验
C.情绪情感具有明显的生理唤醒状态
9.认为对外部情境影响的评价是个体情绪产生的直接原因。支持这种观点的情绪理 论是( )。
A.詹姆斯—兰格理论 B.坎农—巴德的情绪理论 C.认知—评价情绪理论 D.情绪三因素理论4Biblioteka / 15圣才电子书
【答案】C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 台
10.达到盼望的目的后紧张解除时产生的舒适感受和体验,这种基本情绪是( )。
14.个体遭受攻击、威胁、羞辱等强烈刺激而感到自己的愿望受到压抑、行动受到挫
6 / 15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

5.个体被善或恶的社会现象所激起的情感状态是( )。 A.道德感 B.理智感

《心理学(第三版)》(人教版)-课后习题【圣才出品】

《心理学(第三版)》(人教版)-课后习题【圣才出品】

课后习题第1编总论第1章心理学与教育1.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对心理学有哪些新的印象,得到什么启发?答:(1)通过本章的学习,我对心理学的新印象包括:①心理学是一门实证科学。

虽然,最初心理学仅是属于哲学家研究哲学命题的副产物,但是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心理学已经成为一门以客观的研究方法——实验法为基础的实证科学。

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正是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②心理学是既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也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是一门中间科学。

a.心理学要研究心理现象的物质本体,即心理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包括不同心理现象的脑机制,脑损伤与各种心理疾病的关系,脑发育对心理发展的影响,遗传在人类行为中的作用等。

心理学还研究在计算机上模拟人类的行为,如知觉和问题解决,这些成果在人工智能的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的研究目标和手段都和自然科学一样,因而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

b.人又是社会的实体,他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心理的发生和发展不能离开社会环境的影响。

离开了人与人的交往,人的语言能力就不能发展起来,人也不能获得高度发展的思维能力,即使是人的感觉和知觉,如敏锐的观察力和音乐听力,也是在社会实践中发展起来的。

此外,心理学还研究社会心理或团体心理,这些心理现象更是社会生活的产物。

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的研究又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

因此,在整个科学大家庭中,心理学处在中间的位置,因而可以叫做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

③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心理学既研究正常心理也研究变态心理,既研究个体心理也研究群体心理,既研究动物心理也研究人类的心理。

因此,心理学家既包括维护现代人心理健康的心理医生、心理咨询师,也包括研究人类基本认知过程的认知心理学家,研究动物心理的比较心理学家,研究群体心理的社会心理学家等等。

④心理学还是一门不成熟的科学。

目前的心理学学派林立,对于同一心理现象,不同学派的心理学家都给出了各自不同的解释,这种情况说明,心理学目前还没有形成共同的理论框架,因此,心理学还是一门不成熟的科学。

普通心理学 学习手册第十一章 情绪、应激和应付

普通心理学 学习手册第十一章 情绪、应激和应付

普通心理学学习手册第十一章情绪、应激和应付01.情绪,或情感,是包括主观体验、生理唤醒和行为表现的一种评价反应(积极或消极的感受状态。

02.James-Lange理论指出,引发情绪的刺激引起躯体体验,躯体体验导致情绪的主观体验。

按照这种理论,我们并不因为害怕而逃跑,而是因为逃跑(以及心跳)而害怕。

对比之下,Cannon-Bard理论提出,引发情绪的刺激同时引起情绪体验和躯体反应。

尽管两个理论都有其优点和弱点,但最近的研究表明,不同的情绪犹如James所认为的,与特定的、内在的自主神经系统唤醒模式相联系。

03.情绪表达(表情),指面部和其它诸如躯体语言、语调等情绪的外显。

很多方面的表情,尤其是面部表情,是天生的和普遍存在于不同文化之中。

调节和表现情绪的文化模式,被称为表现原则。

04.心理学家一直在试图罗列基本情绪清单。

基本情绪,指人类共同情绪,由此可衍生出其它情绪或情绪组合。

公认的基本情绪有:愤怒、害怕、喜悦、忧伤、厌恶。

更基本的情绪分类是将情绪分为正情感和负情感。

05.情绪由遍布整个神经系统的神经通路控制。

下丘脑激发跟情绪有关的交感和内分泌反应。

边缘系统,尤其是杏仁核,是包括下丘脑在内的一个情绪回路的组成部分。

杏仁核是大脑的“情绪电脑”,它核计刺激的情感意义。

大脑皮层对情绪也有好几种作用,尤其是在事件评价方面。

06.行为主义情绪观点指出,趋避系统分别与正情感和负情感相关联。

07.按照心理动力学观点,人们可能意识不到自己的情绪体验,而这些情绪体验会影响思想、行为甚至健康。

08.从认知的观点,人们的情绪反应有赖于所做的归因,即他们对情绪和自己躯体感觉原因的推论。

按照Schachter-Singer理论,情绪涉及两个因素:生理唤醒和对唤醒的认知解释。

情绪和心境(相对持久的情绪状态,它不象情绪,一般不会打扰正在进行的活动),对编码、提取、判断和决策都有影响。

09.进化论观点源自Darwin将情绪视为服务于适应的目的的观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章 情绪和情感
一、简释下列名词
1.情绪和情感
答: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

情绪和情感有积极与消极之分,这是有别于认知过程的另一特征。

人对客观事物采取不同的态度是以该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为中介的。

一般地说,需要得到满足就会引起积极的情绪和情感,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引起消极的情绪和情感。

2.道德感
答:道德感是个体根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标准,在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举止、思想言论和意图时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

道德情感在形式上可分为直觉的道德感、形象性的道德感和伦理性的道德感三大类。

3.美感
答:美感是对事物美的体验。

它是人们根据美的需要,按照个人的审美标准对自然和社会生活中各种事物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美感受社会生活条件制约。

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风俗习惯和不同的阶层中人们的审美标准是不同的,因而对各种事物的美的感受也不同。

美感的成分非常复杂。

但从主观体验来看,它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①美感是一种愉悦的体验;②美感是一种倾向性的体验。

美感的这种愉悦,表现为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肯定,促使人一而再、再而三地去欣赏它,对它感到迷恋,而对丑的事物则产生强烈的反感。

4.心境
答:心境是一种深入的、比较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如得意、忧虑、焦虑等。

其特点主要有:
(1)心境具有弥散性,处在某种心境中的人,往往以同样的情绪状态看待一切事物;
(2)心境持续的时间可以是几小时、几周、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差别甚大。

(3)心境往往由对人有重要意义的事件引发产生。

工作顺逆、事业成败、人际关系、健康状况、环境的舒适与否都可能引起人的某种心境;
(4)主观认识对心境的产生和持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5.激情
答: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性的情绪状态。

激情的发展大致要经历三个阶段:
(1)由于意志力减弱,身体变化和表情动作越来越失去控制,高度紧张使细微的动作发生紊乱;
(2)人失去意志的监督,发生了不可控制的动作和失去理智的行为;
(3)激情爆发后的平息阶段。

这时会出现平静和疲劳现象,严重时甚至精力衰竭,对一切事物不关心,精神萎靡。

6.应激
答: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张与危急状况下出现的情绪状态,是人对意外的环境刺激
7.惊奇和兴趣 
答:惊奇和兴趣是中等肯定程度的情绪体验,它导致个体对事物的主动探究、了解和学习。

面对陌生、奇特但并未发现对自己构成威胁的事物时,个体会产生惊奇感,进而就产生探究该事物的兴趣。

8.爱和恨
答:爱和恨是两种极端的指向他人情感的基本体验。

爱和恨源于对他人的好感与厌恶,是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对他人持久的情感倾向和态度。

爱是肯定情感的极端,恨是否定情感的极端。

二、问答题
1.试从快感度、紧张水平、激动水平、强度等方面说明情绪的两极性。

答:情绪和情感的两极性是指每一种情绪和情感都能找到与之对立的情绪和情感。

在快感度、紧张度、激动度和强度上,情绪和情感都表现出互相对立的两极。

(1)在快感度方面,两极为“愉快—不愉快”;
(2)在紧张度方面,两极为“紧张—轻松”,有实验表明,紧张程度中等时,人的操作行为效果最佳,过度紧张或松弛都会降低操作效率;
(3)在激动水平方面,两极为“激动—平静”;
(4)在强度方面,两极为“强—弱”。

由于情绪和情感具有以上四方面的两极性,每两极间又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所以情绪
之间有一定的关联。

2.试述情绪与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答:(1)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①情绪的生理性和情感的社会性
A.情绪更多是与生理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的心理活动,而情感则是与社会性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的心理活动。

B.情绪是原始的,是人和动物(尤其是高级动物)所共有的,情感则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活动,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性。

②就人类个体而言,情绪发展在先,情感体验产生于后
婴儿最初的表情反应具有无条件反射的性质;而情感则是社会接触过程中逐渐产生的。

③与情感相比,情绪不稳定
情绪是反应性、活动性的过程,会随着情境的改变以及需要满足情况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改变;情感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是对事物态度的反映,是构成个性心理品质中稳定的成分。

④情绪表现的外显性和情感表现的内在性
情绪表现有明显的冲动性和外部特征,面部表情是情绪的主要表现形式;而情感多以内在感受、体验的形式存在。

(2)情绪和情感的联系
强烈的情绪反应中也有稳定的主观体验,而情感也多通过情绪反应表现出来。

情绪和
①情绪是情感的基础,情感离不开情绪
这表现在:A.情感是在情绪的稳定固着基础上发展建立起来的;B.情感通过情绪的形式表达出来。

②对人类而言,情绪离不开情感,是情感的具体表现
情感的深度决定着情绪表现的强度,情感的性质决定了在一定情境下情绪表现的形式。

情绪发生过程中往往深含着情感因素。

3.表情动作有哪三种主要类型?
答:(1)面部表情
由于面部表情能精细、准确地反映人的情绪,它是人类表达情绪最主要的一种表情动作。

(2)身段表情
身段表情是除面部之外身体其他部位的表情动作。

头、手和脚是表达情绪的主要身体部位。

(3)言语表情
言语表情是情绪在言语的声调、节速和速度上的表现。

人在高兴时音调轻快,悲哀时音调低沉节奏缓慢,愤怒时音量大、急促而严厉。

4.试述情绪和情感的中枢机制。

答:(1)下丘脑
实验表明,下丘脑后区是产生愤怒反应必不可少的区域,也与恐惧等逃避反应相关联。

位存在着“快乐中枢”和“痛苦中枢”,刺激这些部位,人和动物都有愉快或不愉快的情绪体验。

(2)边缘系统
边缘系统是整合情绪体验的重要区域。

例如,切除双侧杏仁核可以降低动物凶暴的情绪反应。

(3)网状结构
网状结构与激活或唤醒有关,对呼吸和心血管活动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是产生情绪的必要条件。

(4)大脑皮层
大脑皮层在情绪和情感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巴甫洛夫指出,动力定型的维持、发展和破坏会引起肯定或否定的情感。

阿诺德认为,外部刺激要经过个体的评价和估量才引起有关情绪,而评估是在大脑皮层上进行的。

人类可以通过第二信号系统来调节和控制情感。

5.举例说明情绪和情感的适应功能。

答:人的行为总伴随着一定的情绪和情感状态,情绪和情感是人适应生存的精神支柱。

情绪和情感的适应功能可从以下三方面来理解。

(1)高等动物的情绪具有适应功能
表情的发展是情绪和情感的适应功能发展的标志。

类人猿等高级灵长类动物,有着与人类相似的表情,可以表达喜、怒、哀、乐等基本情绪。

这些基本情绪是高等动物在生存适应过程中发展、分化出来的。

(2)儿童的情绪和情感具有适应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