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知识点总结第四章光现象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光源是能够发光的物体。
天然光源包括太阳、恒星、萤火虫和水母,人造光源包括电灯、蜡烛和LED灯。
光源可以分为热光源和冷光源,太阳和白炽灯是热光源,萤火虫和LED灯是冷光源。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介质是能够传光的物质。
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通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传播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
光沿直线传播引起的光学现象有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日食和月食。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宇宙间最快的速度,用c表示。
真空中光速为c=2.×10^8m/s。
通常情况下,真空中光速可取近似值:c=3×10^8m/s=3×10^5km/s。
光在空气中的速度非常接近于c。
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3/4c,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2/3c。
光年是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
第二节光的反射光照到物体表面时,一部分光线被物体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我们可以用实验来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实验器材包括激光笔、铁架台、平面镜、玻璃板、白纸、直尺、纸夹、量角器和直角三角板。
操作程序包括将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在白纸上画出中线和射向入射点的线、将白纸夹在玻璃板上并固定在平面镜上、用激光笔沿第一条线射到入射点、改变入射方向再做两次、取下白纸并画出反射光线、用量角器分别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并计入表格。
光路在反射现象中是可逆的,即光线反射的路径与入射时相同。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是两种不同的反射现象。
镜面反射是指光线照射到平整光滑的物体表面上时发生的反射,而漫反射则是指光线照射到粗糙不平的物体表面时发生的反射。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需要准备一张大白纸、一块玻璃板、两支相同的蜡烛、刻度尺、铅笔和火柴。
实验步骤如下: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白纸,然后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并在纸上记录下平面镜的位置。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知识点大全
第四章第一节光的反射1>光源的特点:光源指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太阳、发光的电灯、点燃的蜡烛都是光源,月亮和所有行星,它们并不是光源。
2、光的传播规律:光在透明的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三个条件)3、光的传播速度:光速与介质有关,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真空或空气中的光速取为C = 3.0× IO8加s。
4、光年:路程的单位。
光在1年内传播的距离。
5、光线: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
太阳光是平行光。
6、应用及现象:(1)激光准直。
(例子:排队、挖掘隧道、打靶瞄准、木工刨木头)(2)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皮影也是。
(3)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当月球在中间时可形成日食。
(4)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7、光的反射及反射定律(实验重要)(1)反射:是指光从一种介质射到另一种介质表面时,有部分光返回原介质中传播的现象。
(2)反射定律:①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②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入射点、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反射角。
(3)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4)反射类型:①漫反射:反射面凸凹不平,使得平行光线入射后反射光线不再平行而是射向各个方向。
②镜面反射:反射面很光滑,使得入射的平行光线反射后光线仍然平行。
③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相同点与不同点:a.相同点: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是反射现象,每一条光线反射时,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b.不同点:是镜面反射的反射面是表面光滑的平面,平行光束反射后仍为平行光束;而漫反射的反射面是粗糙不平的,平行光束反射后射向各个方向。
④实例:a.光的反射现象例子:水中的倒影、平面镜成像、潜望镜、凸面镜、凹面镜、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
b.利用镜面反射可以改变光路,例如用平面镜反射日光照亮地道;利用漫反射可以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例如用粗槌的口布做幕布放映电影。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学习总结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第一节光的折射光的折射的概念: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
光的折射的基本概念:(一点、两角、三线)1、入射点0:入射光线与界面的交点。
2、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3、折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4、入射光线:照射到物质分界面的光线OA5、折射光线:光线进入另一种介质被折射后的光线OB6、法线:过折射点OC垂直于分界面的直线NN。
光的折射的几点说明:1、光折射的条件是光由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光垂直射入到两种介质表面时,光的传播方向变。
此时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重合,折射角与入射角都为02、发生光的折射现象的同时,在界面也发生反射现象3、发生光的折射现象时,光在两种不同的介质中传播,所以传播速度不同。
4、折射时光路可逆的。
光折射的特点:1、当光由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分别位于法叙述时线两侧;入射角增大(或减小)时,折射角也随之增大(或减小),但角度变化不成比例。
光垂直入射时,折射角等于0.当光从空气射向水(玻璃)中时,折射光线偏向法线方向,即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玻璃)射向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偏离法线方向,即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无论光从空气中射入其它介质还是从其它介质中射入空气,空气中的角度总大于其它介质中的角度。
生活中的折射现象:1、从一种介质看另一种介质中的物体,所看到的都不是物体本生,而是物体的虚像。
2、星光闪烁是因为大气层疏密不均又经常变化,因而远处恒星发来的光进入大气层后,折射光线时常发生变化,折射光线摇摆不定。
所以看见“星光”不停闪烁。
3、光射到两种物质界面时,将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景物的倒影是靠反射光进入照相机被拍摄下来的,反射光的能量要小于入射光,所以观赏水面风景照照片时,总发现景物的倒影比景物本身暗些。
4、在水岸边看见水中一个静止物体,要用一束强光照亮物体时,根据光的传播途径的可逆性,我们只要对准物体照射即可。
物理八年级四章知识点归纳总结
物理八年级四章知识点归纳总结物理是一门研究自然界各种物质的运动规律和能量转化的科学。
在八年级的学习中,我们涉及了许多重要的物理知识点。
下面将对八年级物理课程中的四章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第一章:运动和力1. 运动的描述运动是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物的位置移动。
我们可以根据物体的位置和时间的变化来描述运动,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概念。
2. 力的作用与测量力是使物体发生变化的原因。
常见的力包括接触力、重力、摩擦力等。
我们可以通过力的大小和方向来描述它,力的单位是牛顿(N)。
3.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是描述力和运动关系的基本原理。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指出物体如果受到平衡力作用,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第二定律(运动定律)指出物体受到的合力等于物体质量和加速度的乘积;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指出力的作用总是成对出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第二章:光的反射1. 光线的传播特点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传播直线、以光速传播、具有反射、折射等特点。
2. 反射定律反射定律描述了光线与表面发生反射时的关系。
它指出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3. 镜面的成像平面镜和球面镜是常见的镜子。
根据反射定律,我们可以得知镜子中的光线与物体的关系,并利用光线追迹法确定镜面成像位置。
成像特点包括:虚实、大小、正倒等方面。
第三章:声的传播1. 声音的特点和产生声音是物体振动引起的一种机械波。
声音的特点包括:响度、音调、音色等。
声音的产生与空气中的分子振动有关。
2. 声音的传播和速度声音需通过介质传播,如空气、水等。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米/秒。
3. 声音的反射和回声声音在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形成回声。
我们可以利用回声原理测量距离。
第四章:电和磁1. 电流与导体电流是电荷流动的现象,导体是电流流动的媒介。
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可由电量和时间来描述。
2. 电路和电阻电路是电流的路径,可以分为串联和并联电路。
八年级物理 第四章 光现象知识点总结
第四章光现象知识点一:光源1、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源可分为天然光源(水母、太阳),人造光源(灯泡、火把);月亮、钻石、镜子、影幕不是光源。
知识点二:光的直线传播1、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①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如果介质是不同种或不均匀的,光线将会发生弯曲。
例如:早晨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我们就看到了它,就是因为大气层不均匀,靠近地面附近大气稠密,越到高空越稀薄,不均匀的大气层使光线变弯了,如图所示。
②能传播光的介质必须是透明的,如水、玻璃、空气等。
2、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是理想化物理模型,非真实存在)3、光的直线传播的有关现象(1)小孔成像:像的形状只跟物体的形状相似,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是倒立的实像(树阴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
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
a.小孔成像的条件:孔的大小必须远远小于孔到发光的距离及孔到光屏的距离。
b.像的大小与发光体到孔的距离和像到孔的距离有关,发光体到小孔的距离不变,光屏远离小孔,实像增大;光屏靠近小孔,实像减小;光屏到小孔的距离不变,发光体远离小孔,实像减小;发光体靠近小孔,实像增大。
△当物体到小孔的距离大于光屏到小孔的距离时,成缩小的像。
△当物体到小孔的距离小于光屏到小孔的距离时,成放大的像。
△当物体到小也孔的距离等于光屏到小孔的距离时,成等大的像。
(2)取得直线:激光准直(挖隧道定向);整队集合;射击瞄准; (3)限制视线:坐井观天、一叶障目;(4)影子的形成:影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阴暗区域即影子)。
;日食(太阳—月球—地球)、月食(月球—太阳—地球)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习题】1.小孔成像与影子的区别和联系影子小孔成像不同点“影子”是光不能到达的地方,形成的黑暗区域。
“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相对于物体呈倒立的像。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光现象 知识点重点难点汇总及配套习题.
第四章 光现象4.1光的直线传播 (1)4.2光的反射 (11)4.3平面镜成像 (23)4.4 光的折射 (40)4.5光的色散 (55)4.1光的直线传播知识点提炼知识点一:光源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源可分为天然光源(太阳、水母、萤火虫等)和人造光源(灯泡、火把、点燃的蜡烛)。
知识点二:光的直线传播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直线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
3.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射击瞄准等。
知识点三:光的传播速度:1.真空中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在计算中,真空或空气中光速c=3×108m/s =3×105km/s ;2.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43c ,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32c ; 3.光年:是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
光年是长度单位。
重点难点解析一、光的直线传播规律是重点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直线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
3.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射击瞄准等。
二、重点记忆真空中的光速1.真空中的光速约为3×108 m/s。
2.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3.光的传播速度跟介质的种类有关,光在真空中速度最大,在气体、液体、固体中都可以传播。
4天文学中,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叫光年,所以光年是长度的单位。
对点例题解析知识点一:光源【例题1】(2020齐齐哈尔模拟)能够_____的物体叫做光源.现有①星星、②月亮、③太阳、④钻石、⑤电灯、⑥电视屏幕、⑦无影灯、⑧萤火虫、⑨灯笼鱼、⑩交通路牌.将所举例子中的光源进行分类,其中属于天然光源的有_______,分类依据是______;属于人造光源的有_______,分类依据是________。
【答案】发光,③⑧⑨,自然界中存在的光源,⑤⑥⑦,人为制造的。
【解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光源可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物理第四章知识点总结的内容
让知识带有温度。
物理第四章知识点总结的内容物理第四章学问点总结的内容物理第四章学问点总结的内容初二物理第四章学问点总结(苏科版)第四章光的折射学问归纳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扬方向普通发生变化的现象。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它对光芒有会聚作用,所以也叫会聚透镜。
凸透镜成像:(1)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f2f)。
如幻灯机。
(3)物体在焦距之内(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光路图:6.作光路图注重事项:(1).要借助工具作图;(2)是实际光芒画实线,不是实际光芒画虚线;(3)光芒要带箭头,光芒与光芒之间要衔接好,不要断开;(4)作光的反射或折射光路图时,应先在入射点作出法线(虚线),然后按照反射角与入射角或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作出光芒;(5)光第1页/共2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发生折射时,处于空气中的那个角较大;(6)平行主光轴的光芒经凹透镜发散后的'光芒的反向延伸线一定相交在虚焦点上;(7)平面镜成像时,反射光芒的反向延伸线一定经过镜后的像;(8)画透镜时,一定要在透镜内画上斜线作阴影表示实心。
7.人的眼睛像一架奇特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
8.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凹透镜;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凸透镜。
9.望远镜能使远处的物体在近处成像,其中伽利略望远镜目镜是凹透镜,物镜是凸透镜;开普勒望远镜目镜物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焦距长,目镜焦距短)。
10.显微镜的目镜物镜也都是凸透镜(物镜焦距短,目镜焦距长)。
文档内容到此结束,欢迎大家下载、修改、丰富并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人。
第2页/共2页。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光现象知识点总结
第四章光现象知识点一:光源1、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源可分为天然光源(水母、太阳),人造光源(灯泡、火把);月亮、钻石、镜子、影幕不是光源。
知识点二:光的直线传播1、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①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如果介质是不同种或不均匀的,光线将会发生弯曲。
例如:早晨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我们就看到了它,就是因为大气层不均匀,靠近地面附近大②能传播光的介质必须是透明的,如水、玻璃、空气等。
2、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是理想化物理模型,非真实存在)3、光的直线传播的有关现象(1)小孔成像:像的形状只跟物体的形状相似,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是倒立的实像(树阴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
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
a. 小孔成像的条件:孔的大小必须远远小于孔到发光的距离及孔到光屏的距离。
b. 像的大小与发光体到孔的距离和像到孔的距离有关,发光体到小孔的距离不变,光屏远离小孔,实像增大;光屏靠近小孔,实像减小;光屏到小孔的距离不变,发光体远离小孔,实像减小;发光体靠近小孔,实像增大。
△当物体到小孔的距离大于光屏到小孔的距离时,成缩小的像。
△当物体到小孔的距离小于光屏到小孔的距离时,成放大的像。
△当物体到小也孔的距离等于光屏到小孔的距离时,成等大的像。
(2)取得直线:激光准直(挖隧道定向);整队集合;射击瞄准;(3)限制视线:坐井观天、一叶障目;(4)影子的形成:影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阴暗区域即影子)。
;日食(太阳一月球一地球)、月食(月球一太阳一地球)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拗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旦侦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金【习题】1 •小孔成像与影子的区别和联系彩子小孔成像不同点“影子”是光不能到达的地方,形成的黑暗区域。
“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相对于物体呈倒立的像。
“影子”和物体形状相似,但不一定和物体一样大小“像”的形状和物体是相似的2•太阳光穿过树叶间的缝隙,在地面上形成无数个小圆点,这是太阳的(像),是由于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一、温度:1、温度: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注:热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高,冷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低,若两个物体冷热程度一样,它们的温度亦相同;我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一般不可靠;2、摄氏温度:(1)温度常用的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C”表示;(2)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然后把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3)摄氏温度的读法:如“5℃”读作“5摄氏度”;“-20℃”读作“零下20摄氏度”或“负20摄氏度”二、体温计:1、用途:专门用来测量人体温的;2、测量范围:35℃~42℃;分度值为0.1℃;3、体温计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4、体温计的特殊构成:玻璃泡和直的玻璃管之间有极细的、弯的细管(缩口);物态变化:物质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固态、液态、气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物质以什么状态存在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三、温度计1、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造的;2、温度计的构成:玻璃泡、均匀的玻璃管、玻璃泡总装适量的液体(如酒精、煤油或水银)、刻度;3、温度计的使用:(1) 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并估测液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2) 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能紧靠容器壁和容器底部;(3) 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夜柱的上表面相平。
四、熔化和凝固: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1、物质熔化时要吸热;凝固时要放热;2、熔化和凝固是可逆的两物态变化过程;3、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1) 晶体:熔化时有固定温度(熔点)的物质;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温度的物质;(2) 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有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4、晶体熔化的条件:(1) 温度达到熔点;(2)继续吸收热量;5、晶体凝固的条件:(1)温度达到凝固点;(2)继续放热;6、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7、晶体的熔化、凝固曲线:五、升华和凝华1、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升华吸热,凝华放热;2、升华现象:樟脑球变小;冰冻的衣服变干;人工降雨中干冰的物态变化;3、凝华现象:雪的形成;北方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在玻璃的内表面)六、汽化和液化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2、汽化和液化是互为可逆的过程,汽化要吸热、液化要放热;3、汽化可分为沸腾和蒸发;(1)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沸点),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注:(A)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B)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C)液体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沸点越高(高压锅煮饭)(D)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还要继续吸热;(2) 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注:蒸发的快慢与(A)液体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蒸发越快(夏天洒在房间的水比冬天干的快;在太阳下晒衣服快干);(B)跟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有关,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凉衣服时要把衣服打开凉,为了地下有积水快干,要把积水扫开);(C)跟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有关,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凉衣服要凉在通风处,夏天开风扇降温);(3) 沸腾和蒸发的区别和联系:(A)它们都是汽化现象,都吸收热量;(B)沸腾只在沸点时才进行;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C)沸腾在液体内、外同时发生;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D)沸腾比蒸发剧烈;(4)蒸发可致冷:夏天在房间洒水降温;人出汗降温;发烧时在皮肤上涂酒精降温;(5)不同物体蒸发的快慢不同:如酒精比水蒸发的快;4、液化的方法:(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增大压强,提高沸点)如:氢的储存和运输;液化气;七、云、霜、露、雾、雨、雪、雹、“白气”的形成1、温度高于0℃时,水蒸汽液化成小水滴成为露;附在尘埃上形成雾;2、温度低于0℃时,水蒸汽凝华成霜;3、“白气”是水蒸汽与冷液化而成的4、水蒸汽上升到高空,与冷空气相遇液化成小水滴,就形成云,大水滴就是雨;5、云层中还有大量的小冰晶、雪(水蒸汽凝华而成),小冰晶下落可熔化成雨,小水滴再与0℃冷空气流时,凝固成雹。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 光现象知识点总结
一、光的直线传播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第四章光现象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篝火、蜡烛、油灯、电灯。
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早晨,看到刚从地平线升起的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该现象说明: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1 34、应用及现象:2①激光准直。
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
如图:在月球后1 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④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5、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
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
二、光的反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即: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不发光物体把照在它上面的光反射进入我们的眼睛3、分类:(1)镜面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条件:反射面平滑。
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
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2)漫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
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三、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像①像、物大小相等②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八年级上册物理笫四章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物理笫四章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的知识点主要有以下内容:
1. 电流: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的流动,它的单位是安培(A),符号是I。
电流的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2. 电路的基本要素:电路包括电源、导体和负载。
电源提供电流,导体传输电流,负载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3. 静电场和静电力: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称为静电力,它与电荷之间的距离和电荷的大小有关。
静电力遵循库仑定律,即静电力正比于两个电荷的乘积,反比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
4. 电阻和电阻率:导体中电流的流动受到阻碍,这种阻碍称为电阻。
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有关,用电阻率来表示。
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
5.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描述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等于电压与电阻的比值,即I=U/R,其中I代表电流,U代表电压,R代表电阻。
6.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在串联电路中,电流沿着一条路径依次通过各个电阻。
在并联电路中,电流通过分支,再汇集在一起。
7. 电功和功率:电功表示电能的转化或传递,它等于电流乘以电压乘以时间。
电功的单位是焦耳(J)。
功率表示单位时间内的电功,它等于电功与时间的比值,单位是瓦特(W)。
这些是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的主要知识点,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可以理解电流、电路的基本要素、静电力、电阻和欧姆定律等物理概念和原理。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前四节知识点总结梳理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前四节知识点总结梳理八年级物理课程第四章主要介绍了光的传播和成像,包括了光的传播直线性、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和光的色散四个部分。
本文将对这四个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梳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光学的基础知识。
一、光的传播直线性光的传播直线性是指光在各种介质中传播时的路径是直线。
这一知识点的核心是光的传播遵循直线传播的规律,即光线在各种介质中传播时不会发生弯曲,而是沿着直线方向传播。
与光的传播直线性相关的实验包括直线传播实验、光的阻挡实验等。
通过这些实验,我们可以验证光的传播路径确实是直线,并进一步理解光的传播直线性原理。
二、光的反射光的反射是指光线遇到界面时从原来的介质中反射出去的现象。
光的反射主要包括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两个方面。
反射定律是指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三者之间的关系: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这一定律可以用来解释光线在平面镜前的反射情况,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在平面镜上形成的像。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我们可以通过光的反射来构建光学仪器,如反光望远镜和显微镜。
三、光的折射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光的折射主要包括折射定律和透镜成像两个方面。
折射定律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入射角、折射角和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间的关系。
光的折射定律可以用来解释光线在透明介质中的传播情况,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透镜成像是光的折射在透镜上形成的像。
根据透镜的特性,我们可以设计和使用透镜来实现放大或者缩小的成像效果,如放大镜和显微镜等。
四、光的色散光的色散是指光通过不同介质时,不同频率的光线被分散成不同颜色的现象。
光的色散主要包括光的频率与颜色关系和光的全反射两个方面。
光的频率与颜色关系是指不同频率的光线对应不同的颜色。
通过光的频率与颜色的关系,我们可以解释彩虹的形成原理,并进一步了解光的特性。
光的全反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发生的现象。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知识点
总结
本章主要讲述了光的传播和光的反射定律。
以下是一些关键知识点的总结:
1. 光的传播方式:
- 光是一种波动,可以在真空和透明介质中传播。
- 光的传播速度是有限的,约为300,000 km/s。
- 光可以直线传播,但也可以发生折射和反射。
2. 光的反射定律:
- 光在与界面相交时,会按照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原则发生反射。
- 入射角是光线与界面法线之间的夹角,反射角是光线与法线反方向的夹角。
- 光线与界面垂直相交时,不发生折射,称为全反射现象。
3. 光的折射:
- 光线从一个介质传播到另一个介质时,会改变传播方向,这称为光的折射现象。
- 光线折射的程度取决于两个介质的折射率。
- 根据斯涅尔定律,光线入射角、折射角和两个介质的折射率之间满足一个关系式:n1 * sin(入射角) = n2 * sin(折射角)。
4. 镜子的成像:
- 平面镜反射出的光线会保持原来的方向,所以物体在镜子中的像与实物是等大、等距离的,只有左右方向相反。
- 弧面镜(凸透镜或凹透镜)反射出的光线会发生变形,物体在镜子中的像大小和位置与实物有差异。
5. 光的颜色:
- 光的颜色是由其波长决定的,不同波长的光看起来是不同的颜色。
- 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它们的混合可以产生其他颜色。
- 物体对光的吸收和反射决定了它的颜色。
这些是本章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如需更详细信息,请参考教材或其他相关资料。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 光现象”必背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必背知识点一、光源1. 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2. 分类:天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等。
人造光源:如电灯、蜡烛、油灯等。
需要注意的是,月亮本身不发光,它反射太阳光,所以不是光源。
3. 光源的类型:按不同标准可分为天然光源与人造光源、热光源与冷光源、点光源与平行光源等。
其中,太阳光属于平行光源。
二、光的直线传播1. 基本规律: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 现象与应用:现象: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应用:激光准直、射击时的三点一线、学生排队等。
3. 光速: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为3×10^8m/s,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也接近此值。
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速度的3/4,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三、光的反射1. 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 反射定律:三线同面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法线居中(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两角相等(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路可逆。
3. 分类:镜面反射:射到平滑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
应用如平静的水面、黑板反光等。
漫反射:射到凹凸不平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
应用如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四、平面镜成像1. 成像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像。
即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且成的是虚像。
2. 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理。
3. 应用:成像(如镜子)、改变光路(如潜望镜)。
五、光的折射1. 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叫光的折射。
2. 折射规律:三线共面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法线居中(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两角不等 (折射角不等于入射角,具体取决于光从哪种介质射入哪种介质),光路可逆。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第四章
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知识点一、光的折射1.什么是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不变。
2.折射规律①折射光线、法线与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
(三线共面)②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两线分居)③折射角和入射角不等。
(两角不等)注意:空气中的角大④光线垂直射入介质表面是,传播方向不变。
(垂直不变)⑤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光路可逆)二、透镜1. 透镜的分类①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②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
2. 透镜的作用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3. 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到焦点上(2)过焦点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跟主光轴平行(3)过光心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方向不变4. 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反向延长线过异面焦点。
(两个虚焦点)(2)过异面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3)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三、凸透镜的成像规律1.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像的性质与凸透镜的焦距有关,并且它还随物距的改变而改变。
2.物近,像远,像变大;3.一倍焦距处,是物体成倒立实像还是正立虚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处,是物体成缩小像还是放大像的分界点。
四、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1.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它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通过镜头在胶片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人的眼球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有胶片。
3.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是因为晶状体的弯曲度经调节后,物体的像仍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佩戴合适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
4.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物体,是因为晶状体的弯曲度经调节后,物体的像仍落在视网膜的后面。
佩戴合适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
五、望远镜与显微镜1.通常的简易望远镜(或显微镜)可看做是由两个透镜组成的,靠近人眼的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透镜叫做物镜。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知识点汇总(附答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知识点汇总(附答案)第四章光现象01知识梳理1.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________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月亮________光源.(2)光的直线传播:光在________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日月食的形成都说明________________.(3)光速: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_,光________在真空中传播,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_m/s.2.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光从一种物质射到另一种物质的表面时,有一部分光________到原来物质中传播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2)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________,反射角________入射角.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的.(3)分类:光的反射分为________反射和________反射,它们都________光的反射定律.3.平面镜成像(1)原理:光的________.(2)特点:像与物大小________;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________;平面镜所成的是________立的________像.(3)应用:一是改变光的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4.光的折射(1)定义:光从一种透明介质________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____________的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2)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________内——三线共面;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________两侧——两线分居;当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________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________;当光线垂直入射时,光的传播方向________;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的.(3)光的折射现象:池底变浅、海市蜃楼、水面断筷等.5.光的色散(1)定义:太阳光是白光,它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种色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这说明白光是由________混合而成的.(2)光的三原色:红、________、蓝.(3)红外线、紫外线:光谱中红光以外的辐射叫做________;紫光以外的辐射叫做________,它们都属于________光.02知识对比1.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形成原理光沿直线传播光路图特点像是光线在光屏上实际达到的区域,是倒立的实像.像的大小与物体本身的大小、物体到小孔的距离和小孔到光屏的距离有关影子是光线被物体挡住,在物体的后面形成的阴影区.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大小、物体到光源的距离和物体到光屏的距离有关2.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漫反射镜面反射第 1 页共 1 页。
初二物理第四章知识点总结(苏科版)
初二物理第四章知识点总结(苏科版)一、力和压强1. 力的概念与特点•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或形状的原因。
•力的大小用牛顿(N)作单位,方向用箭头表示。
•力有大小和方向,是矢量量。
•力的运算遵循力的合成和分解原则。
2. 一些常见力•弹力:物体被压缩或拉伸时产生的力。
•正常力:物体受支持压力的力。
•摩擦力:物体相互接触时产生的阻碍运动的力。
•引力:地球或其他物体对物体的吸引力。
3. 压强的计算•压强是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
•压强的计算公式:压强 = 力 / 面积。
•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Pa)。
二、浮力与物体的浸没1. 浮力的概念与特点•浮力是液体或气体对物体的向上作用力。
•物体浸没的条件是物体上浮力大于等于物体的重力。
2. 浸没、漂浮和沉没•浸没:物体完全被液体或气体包围。
•漂浮:物体受到浮力包围但未完全浸没。
•沉没:物体的重力大于浮力而完全被液体或气体包围。
3. 浮力的计算•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重量。
三、压力与压强1. 压力的概念与特点•压力是单位面积上的压强。
•压力的计算公式:压力 = 力 / 面积。
•压力的单位是帕斯卡(Pa)。
2. 液体压力的计算•液体压力由液体的密度、加速度、液体深度和重力加速度决定。
•液体压力的计算公式:压力 = 密度 × 加速度 × 液体深度 × 重力加速度。
3. 液体压强的传导与液压系统•液体压强在液体中传导时,不随传导路线的长度和形状变化而变化。
•液压系统利用液体的压强传送力。
四、杠杆和杠杆平衡1. 杠杆的概念与特点•杠杆是由一个支点和杠杆臂组成的简单机械工具。
•支点处的力臂决定了杠杆的力矩大小。
2. 杠杆平衡的条件•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力矩的平衡。
•当杠杆两边的力矩相等时,杠杆平衡。
3. 杠杆原理的应用•根据杠杆原理可以设计杠杆平衡的杠杆系统,如天平等。
以上是初二物理第四章知识点的总结,涵盖了力和压强、浮力与物体的浸没、压力与压强以及杠杆和杠杆平衡等内容。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知识点总结
光的折射1、知识结构:2、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在这个定义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光能射入某种介质,则这种介质一定是透明的。
否则光只会被反射。
在两种介质的交界面上,光一定会发生反射,若介质透明,则还能发生折射。
光的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但特殊情况下,光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将不变化,也就是说,折射不一定都“折”。
3、与光的反射、折射现象相联系的光学器件及应用:光学器件面镜平面镜(穿衣镜)球面镜凸镜(观后镜)凹镜(太阳灶)透镜凸透镜(照像机、幻灯机、放大镜)凹透镜(近视镜)⎧⎨⎩⎧⎨⎪⎩⎪⎧⎨⎩⎧⎨⎪⎪⎪⎩⎪⎪⎪4、光的折射现象:首先我们要定义一些概念。
有了反射现象的研究经验,可知法线是这些概念的核心。
而入射角、折射角仍指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如图6—1)i为入射角,r为折射角。
光的折射的实验结论:(1)光从空气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前提),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3)折射角小于入射角;(4)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之增大;(5)光线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不变。
我们略作分析:第(1)、(2)条与反射定律相同,也是为了大致定出折射光线的空间位置。
但需要指出的是,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介质交界面的同侧,而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介质交界面的异侧;反射、入射光线在同种介质中,而折射、入射光线在不同种介质中。
在反射定律中,我们依靠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等式最终确定了反射光线的方向。
事实上,对于折射角和入射角,我们也可以列出一个等式,来确定折射光线的最终位置,但由于现在的数学知识不够,我们只能定性地说明角度的关系,因而对角度的描述略微复杂一些。
首先,当光由空气射入别的较密的介质时,光线将向法线偏折,所以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另外,入射光线远离法线,折射光线也会远离光线,但角度关系仍是∠<∠r i 折。
实际上,反射时,入射光线远离法线,反射光线也远离光线,但∠r 反=∠i第(5)条为折射的特例,光垂直入射时,方向不改变,此时∠r 折=∠i=0︒。
物理初二第4章知识点归纳总结
物理初二第4章知识点归纳总结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通过研究物质的本质、性质和相互关系,揭示宇宙的规律。
在初二的物理学习中,第4章是一个重要的章节,涉及了一些基础的物理知识和概念。
下面对第4章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1. 物体的电荷在物理中,电荷是一种基本的物理量,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物体可以通过摩擦、接触和感应等方式获得电荷。
2. 电流和电路电流是电荷流动的现象,在电路中,电荷通过导体形成电流。
电路由电源、导体和电器等组成。
串联电路中,电流穿过各个电器;并联电路中,电流在分支中分流。
3. 电阻和电阻定律电阻是材料对电流流动的阻碍程度。
欧姆定律描述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即U = IR,其中U是电压,I是电流,R是电阻。
4. 电功和功率电功是电流通过电阻时所做的功,功率是电功在单位时间内的做功速度。
功率可以表示为P = IV,其中P是功率,I是电流,V是电压。
5. 电路中的能量转化和损耗在电路中,能量可以从电源转移到电器上,实现能量转化和利用。
但由于电阻的存在,电能会转化为热能,导致能量损耗。
6. 简单电路图的绘制和分析利用电路图可以清晰地表示电路的组成和连接关系。
通过分析电路图,可以计算电流、电压、电阻等物理量。
7. 并联电阻和串联电阻的计算并联电阻求解时使用倒数相加法,即1/R总 = 1/R1 + 1/R2 + ...;串联电阻求解时直接相加,即R总 = R1 + R2 + ...8. 伏安特性曲线和电阻的测量伏安特性曲线是描述电阻、电流和电压之间关系的图线。
通过测量电阻和电压,可以计算电阻的大小。
9. 电源和电器的功率计算电源和电器的功率计算可以利用功率公式P = IV进行计算。
对于交流电,还需要考虑功率因数的影响。
10. 电源的选择与安全用电在使用电源时,应该选择适当的电源和电器,确保安全用电。
注意家庭用电的安全常识和电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通过对物理初二第4章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电荷、电流、电路和电阻等基本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光现象
§第1节 光的直线传播
◇ 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 光的沿直线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 介质:能够传光的物质叫做介质。
◇ 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通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传播
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
□ 光沿直线传播引起的光学现象:①影子的形成,光线照到不透明物体上时,部分光线会被物体挡住,在物体后面留下阴暗的区域就是影子。
②小孔成像。
③日食,月食。
◇ 光的传播速度,真空中光是宇宙间最快的速度,物理学中用c 表示。
真空中光速:c = 2.997 92×108 m/s
通常情况下,真空中光速可取近似值:c = 3×108 m/s = 3×105 km/s
光在空气中的速度非常接近于c 。
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4
3c ,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3
2c 。
光年,等于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
§第2节 光的反射
◇ 反射,光照到物体表面时,一部分光线被物体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
※ 实验,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实验器材】激光笔1支,铁架台1个(带铁夹),平面镜1块(10cm×10cm),玻璃板1块(30cm×20cm),白纸1张(B5打印纸) ,直尺(20cm),纸夹2个,量角器1个,直角三角板1块,胶带
【操作程序】
【实验记录】
【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三线同面,二线异侧,两角相等,法线是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角平分线)
□光路的可逆性,在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镜面反射,光照到平整光滑的物体表面上时发生的反射;漫反射,光照到粗糙不平的物体表面时发生的反射。
§第3节平面镜成像
※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实验器材】一张大白纸、一块玻璃板、两支相同的蜡烛、刻度尺、铅笔、火柴【实验设计】
1、如图所示,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白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
在纸上记下平面镜的位置。
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置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
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同样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好像它也被点燃了)。
这个位置就是前面那支蜡烛的像的位置。
在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
实验时注意观察蜡烛的大小和它的像的大小是否相同。
2、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做实验。
3、用直线把每次实验中的蜡烛和它的像的位置连起来,用刻度尺测量它们到平面镜的距离。
并且比较连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
4、实验前弄清各个器材使用的目的和使用要领:
(1)实验时为什么要用到白纸?
便于记录玻璃板以及两支蜡烛的位置,并依此正确得出结论。
(2)为什么使用玻璃板而不使用平面镜?
既能通过玻璃板成像,又能透过它观察像的位置与大小(3)选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什么?
便于比较像和物体的大小关系
(4)刻度尺的作用是什么?
便于比较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关系
(5)如何判断玻璃板后面的蜡烛与玻璃板前面点燃的蜡烛的像是否完全重合?
左右移动头部,直到从不同位置看起来蜡烛与像完全重合为止(6)为什么前面的蜡烛点燃,后面的蜡烛不点燃?
前面的蜡烛点燃是使光线更充足,成像更清晰;后面的蜡烛不点燃是
为了方便与前面蜡烛的像重合,确定像的位置。
【实验结论】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大小相同,像和物体之间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注意事项】
1、实验为什么尽可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便于更清晰的观察蜡烛的像。
(成像更清晰)
2、实验时,在玻璃板的同一侧,可能会看到同一支蜡烛的两个像,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什么?如何消除这一现象?
玻璃板有一定的厚度,光经过玻璃板的两个面分别反射造成的。
选用薄一些的玻璃板或在玻璃表面贴一层汽车玻璃膜。
3、为什么要用较薄的玻璃板?
使蜡烛经过玻璃板的两个反射面所成的两个像几乎重合。
4、在实验中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蜡烛的像重合,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桌面不水平;两支蜡烛的大小不同等等。
◇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平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连线与镜面垂直。
(等大、等距、正立、左右相反,虚像)
利用数学知识可表述为:平面镜所成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实像一般是倒立,由实际光线形成,可在光屏上呈现。
虚像一般是正立,由光线反射形成,光屏上不可见。
§第4节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光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实验,探究光折射时的特点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
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时,偏转方向不变。
(三线同面,二线异侧,光疏介质的角度大,垂直入射两角相等,为0.)
§第5节光的色散
◇色散:太阳光是白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如果用白屏承接,白屏上形成红、橙、黄、绿、蓝、靛、紫。
说明白色光是
各色光混合而成。
三原色:红,绿,蓝
红光之外的辐射叫红外线,红外线制夜视仪,遥控; 紫光以外的光叫紫外线,紫外线能杀死微生物,使荧光物质发光。
过量紫外线对人体有害,轻则皮肤粗糙,重则皮肤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