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来中央1号文件
历年来中央1号文件
1、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第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对迅速推开的农村改革进行了总结。
文件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同时还说明它“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个体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
2、1983年1月,第二个中央“一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正式颁布。
从理论上说明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
3、1984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即第三个“一号文件”。
文件强调要继续稳定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规定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生产周期长的和开发性的项目,承包期应当更长一些。
近年来的一号文件4、198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即第四个“一号文件”。
取消了30年来农副产品统购派购的制度,对粮、棉等少数重要产品采取国家计划合同收购的新政策。
5、1986年1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一九八六年农村工作的部署》,即第五个“一号文件”。
文件肯定了农村改革的方针政策是正确的,必须继续贯彻执行。
6、2004年1月,针对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增长缓慢的情况,中央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的第六个“一号文件”。
7、2005年1月30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即第七个“一号文件”。
文件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中央财政“三农”支出情况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8、2006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即第八个“一号文件”。
历年中央一号文件
从10个中央“1号文件”看农村改革30年的政策演进从1982年到2008年,中央先后出台了10个关于农村工作的“1号文件”。
1号文件意味着高度重视,意味着不同寻常,意味着非抓不可。
下面从上世纪八十年代5个1号文件(1982-1986)的政策框架、新世纪5个1号文件(2004-2008)的政策框架以及综述10个中央一号文件的政策主张等三个方面,重温中国农村改革30年的政策脉络。
一、上世纪八十年代五个1号文件的政策框架(1982-1986)(一)1982年1号文件解决的是联产承包制的性质问题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批转1981年12月的《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即第1个1号文件)。
1、背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已经纠正了并在继续纠正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左”倾错误,对农村政策作了重大调整,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使农村出现了二十多年来少有的大好形势。
全国农村已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生产队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大规模的变动已经过去,此时,已经转入了总结、完善、稳定阶段。
2、内容:文件对农业生产责任制,改善农村商品流通,农业科学技术,提高经济效益,改善生产条件,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的政策问题作了规定。
强调我国农业必须坚持两个长期不变:社会主义集体的道路、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公有制长期不变;集体经济要建立生产责任制长期不变。
3、特点:文件不但肯定了联产承包制,认为包工、包产、包干,主要是体现劳动成果分配的不同方法,而且从理论上说明它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个体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
4、意义:文件影响深远。
由于联产承包制采取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
联产承包制越来越成为全国农业生产的主要形式。
(二)1983年1号文件解决的是人民公社体制改革问题1983年1月2日中共中央印发《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即第2个1号文件)。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关于三农的“一号文件”
发展作 出具体 部署。时隔 1年 ,中共 中央总 书记胡锦涛 于2 0年 1 月; 8 03 2 5 0日签署 《 中共 中央、 国 务 院 关 于促 进 农 民增 加 收 入 若 干 政 策 的意 见》 , 中央 一 号 文 件 再 次 回 归 农 业 。 至 今 年 , 中
央在 新 世 纪 已连 续 出 台 了七 个 指 导 “ 农” 工 作 的 中 央 “ 号 文 件 ” 。 鉴于 中央 一 号 文 件 的 三 一 重要作 用 ,我 们总结 了十一届三 中全会 以来 的历次 涉农问题 的 中央一 号文件的主要 精神 ,供 大 家 回பைடு நூலகம் 和 参 考 ,从 中 可 以 看 出 中央 在 农村 改革 和 发展 方 面 的政 策轨 迹 。
断扩大 的趋势 。
2 0 0 5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 力
20年 1 0 0 5 月3 日, 中共 中央 国务院 关 于进一 步加 强农 村工 作提 高农 业综 合 生 产能 力若干 政策 的意 见 ,即改革 开 宽裕 、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 民主 ”
放 以 来 中 央 第 七 个 “ 号 文 件 ” 。 文 件 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字方针 。 一 O 要 求 ,要 稳定 、完 善和 强化 各项 支农政 2 0 0 7 策 ,切 实 加 强 农 业 综 合 生 产 能 力建 设 。
K 共 中 央 国 务 院 关 于 促 进 农 民 增 加 收 中 入 若 干 政 策 的 意 见 》 下 发 , 成 为 改 革 开 放 以 来 中 央 的 第 六 个 “ 号 文 件 ” 。 文 一
件 要 求 , 增 加 农 业 投 入 , 强 化 对 农 业 支
持 保 护 ,尽 快 扭 转 城 乡 居 民 收 入 差 距 不
历年1号文件看农业补贴
财政补 贴政 策 。
民 收 入 分 配 政 策 、 预 算 收 支 政
工程》 杂 志社 常 务 副 主 编 。 从 事
农机行 业新闻采访工作 1 0 余 年 。 先 后 发 表 行 业 文 章 近 百 万 字。 精 通 期 刊 出版 、 选题策划 、 活 动组织、 经 营 管 理等 。
置 补贴 , 对 种 养 业 保 险 的 农 户 给
予补 贴 , 并 不断扩 大补 贴 范围。
和 资助 ; 2 0 0 5年 提 出 扩 大 重 大 政 策 惠 农 增 收 效 应 。 继 续 实施 种 农 业 技 术 推 广 项 目专 项 补 贴 规 粮 农 民 直 接 补 贴 、 良种 补 贴 、 农 模 ; 2 0 0 6年 提 出 对 测 土 配 方 施 机 具 购 置 补 贴 、 农 资 综 合 补 贴 等 肥补 贴 ; 2 0 0 7年 提 出 开 展 免 耕 政 策 。 选 择 部 分 地 方 开展 改 革 试 栽 培技 术推 广 补 贴试 点 ; 2 0 0 8 点 ,提 高补 贴 的 导 向 性 和 效 能 。 1月 发 布 的 2 0 1 5年 中 央 1 年 提 出 继 续 实行 对 畜 禽 养 殖 业 完善 农 机 具 购 置 补 贴 政 策 , 向 主 号 文件 《 关 于 加 大 改 革 创 新 力 度 的 各 项 补 贴 政 策 ; 2 0 0 9年 出 台 产 区和 新 型 农 业 经 营 主 体 倾 斜 , 加 快 农 业 现 代 化 建 设 的 若 干 意 对 涉 农 贷 款 定 向 实 行 费 用 补 贴 ; 扩 大 节 水 灌 溉 设 备 购 置 补 贴 范
解读11个关于“三农”工作的中央1号文件
体 制改革 ,不能不研 究农村 改革 ,不能不知道 一个专 用名
词 — — “ 个 1 文 件 ” 五 号 。 “ 个 1 五 号文 件 ” 是 指从 18 年 ~18 92 9 6年 ,党 中 央制 定 和颁 布 以 农 业 、农 村 和农 民为 主题 的 5 1 文 件 :这 5个 个 号 1 文 件 ,记 录 了中 围共 产 党 尊 重 人 民 群 众 的 首 创 精 神 ,从 号 群 众 中来 、到群 众 中去 ,指 导 中 罔农 村 改 革 的一 系 列 重 大 决
本刊特 稿
11
中
中央 1 号文件 原指 中共 中央每年发 的第 1份文 件。但 是 ,现在 “ 中央 1 号文件 ”已经成为中共 中央重视农村 问题 的专有名词。
个 央
农业合 作化理论 在我 国实践 中的新发展 ” 。文件要求 行家庭承包责任制。
18 9 4年 1 1E ,中共 中 央 发 出 月 t 于 一 九八 四
提 高农 业综 合生产能力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 村建设 、发 展现
度 ,优化产业结构 ,推进改革创新 ,千方百计保 证国家粮食
安 全和主要农产 品有效 供给 ,千方百计促进农 民收入持续增
代农业 、切实加强农业基 础建设 、促进农业稳 定发展和农 民
持续增 收为主题 ,共 同形 成了新时期加强 “ 三农 ”工作 的基
做 出重 大调 整。党的十六大指 出,统筹城 乡经 济社≤ 建设现代农业 ,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 民收入是全面
的若干问题》正式颁布。文件从理论上肯定家庭联产承包责
任制 “ 是在党的领导下 中国农 民的伟大创造 ,是 马克思主义
中央一号文件
2006年: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 强化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 夯实新农村经济基础,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新物质条件
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养新型农民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健全体制保障 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完善治理机制 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新农村建设
2004年:促进农民增收
发展粮食产业 调整农业结构 发展农村二,三产业 增加农民外出务工收入 搞活农产品流通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深化农村改革 做好扶贫开发工作 加强党对农民的领导,确保政策落到实处
2004年农村的小学生
2004年时我读小学五年级,学习条件和图 中差不多,学习环境简陋。
2010年的爱心午餐
主要针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 学校每天中午凭爱心劵可以享受一顿营养 丰富的午餐
2005年: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 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强化优惠政策,进一步调动农民积极性 严格实行耕地保护政策 加强农田水利和生态建设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健全农业投入机制 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 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加大对农业支持和保护力度 稳定发展农业产业
强化现代农业物质支撑和服务体系 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2010年: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健全惠农体系,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 提高现代农业装备,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改善农村民生,缩小城乡公共事业发展差距
协调推进城乡改革,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
“ 三农”问题是我国目前重中之重亟 需解决的问题。
中央一号文件:原指中共中央每年发的第一 份文件,具有纲领性和指导性的地位。一 号文件中的问题是我国全年亟需解决的重 要问题。
从17个中央1号文件看农机化政策变迁
2015.011982年-1986年、2004年-2015年,中央出台了17个以“三农”为主题的1号文件,对农机化年年都有新提法、新要求。
通过学习这些文件,可以梳理国家农机化政策变迁历程,总结农机化发展规律,发现政策落实的“短板”和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一、对农民个人购置农机的态度,经历了从禁止到允许再到给予补贴的过程。
1983年2004年是两个重要的节点。
1983年之前,农机归农村集体所有,不允许农民个人购买。
1983年1号文件打破这一禁区,规定“农民个人或联户购置农副产品加工机具、小型拖拉机和小型机动船,从事生产和运输,对发展农村商品生产,活跃农村经济是有利的,应当允许;大中型拖拉机和汽车,在现阶段原则上也不必禁止私人购置。
”此后,农民个人可以自费购买和拥有农业机械,开启了农机主要由国家和集体投资转向主要由农民投资的历史进程,但是国家对购机农民给予补贴是自2004年才开始的。
2004年注定是中国农机化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这一年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件是中央1号文件规定“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对农民个人、农场职工、农机专业户和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机服务组织购置和更新大型农机具给予一定补贴”,首开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的先河;另一件是《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实施,开创了农机化依法促进的新局面,迎来了农机化发展的黄金时代。
2003年以前全国农机化综合水平年均增幅只有0.5个百分点左右。
“十一五”期间,全国农机化综合水平年均增幅超过3个百分点,“十二五”仍然保持了年均2个多百分点的快速增长势头。
二、对农机购置补贴,经历了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实施力度不断加大的过程。
一是在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功能的认识上,由单一的强农惠农转向了利工利农。
2008年1号文件明确提出“推进农业机械化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的迫切需要,也为振兴农机工业提供了重要机遇。
”此前,一直是把农机购置补贴与提高农机化水平联系在一起的。
中央一号文件由来
中央一号文件由来“中央一号文件”原指中共中央每年发的第一份文件,该文件在国家全年工作中具有纲领性和指导性的地位。
一号文件中提到的问题是中央全年需要重点解决,也是当前国家亟需解决的问题。
中共中央在1982年至1986年连续五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
2004年至2009年又连续六年发布“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
专访陈锡文:用统筹城乡发展新理念解决“三农”新问题——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就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新华网北京1月31日电(记者万武义、车玉明、董峻)新华社31日受权播发了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这是新世纪以来的第7个中央一号文件。
文件以“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为主题,既着眼于2010年的农业农村工作,更着眼于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发展。
在文件公布之际,多年从事“三农”工作、参与新世纪以来7个中央一号文件起草工作的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独家专访。
记者:与以往的6个中央一号文件相比,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有什么不同的背景和考虑?陈锡文:新世纪以来的前6个中央一号文件都有很高的含金量,对指导农业农村工作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是在特定背景下出台的,是个风向标,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的体现,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长远战略意义。
去年,面对历史罕见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面对多年不遇自然灾害的重大考验,面对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异常波动的不利影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粮食再获丰收,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农民转移就业稳步增加,农民生活不断改善,农村社会安定和谐,总体形势明显好于预期。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看到,当前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今年这个文件主要是考虑了以下三个方面因素:一是要用统筹城乡发展新理念解决“三农”新问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1号文件
中共中央国务院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2010年12月31日)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
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
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必须下决心加快水利发展,切实增强水利支撑保障能力,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近年来我国频繁发生的严重水旱灾害,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暴露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必须大力加强水利建设。
现就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作出如下决定。
一、新形势下水利的战略地位(一)水利面临的新形势。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水利工作,领导人民开展了气壮山河的水利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为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但必须看到,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水情。
洪涝灾害频繁仍然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仍然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然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水利设施薄弱仍然是国家基础设施的明显短板。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大,我国水利面临的形势更趋严峻,增强防灾减灾能力要求越来越迫切,强化水资源节约保护工作越来越繁重,加快扭转农业主要“靠天吃饭”局面任务越来越艰巨。
2010年西南地区发生特大干旱、多数省区市遭受洪涝灾害、部分地方突发严重山洪泥石流,再次警示我们加快水利建设刻不容缓。
(二)新形势下水利的地位和作用。
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
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
要把水利工作摆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推动水利实现跨越式发展。
2017年中央1号文件解读
土地经营权
土地承包权
承
农
市
包
民
民
方
股权分红
终身社保
土地经营权 合 作 社
流
转权益转移
集中化经营 农事种植
热点名词解读 —— 田园综合体
“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 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 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 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
集体土地所有权不变 农户承包权不变 农民利益不受损
保 障
田园综合体
实 现
功能
循环 农业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背景 《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
其一,因劳动力 成本、土地成本 等持续攀升等原 因,当前国内粮 价高出国际市场 30%-50%,竞争 力缺乏,小规模、 高成本的农业生 产模式难以持续。
其二,因消费结 构升级、价格机 制问题等原因, 当前部分农产品 供需结构矛盾突 出,大豆供小于 求、进口激增, 玉米供过于求、 库存高企。
跨国农 企经营
现代 畜牧业
全国农业 信贷担保
体系
农产品 期权试点
农产品精 深加工
精准脱贫
食品安 全战略
美丽乡 村建设
精准扶贫
农业保 险品种
应对资源环境约束,加快转变农 业发展方式,推进农村一二三产 深度融合,促进农民增收。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 进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市场化 发展,强调社会有效供给。
历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历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2010年是改革开放31周年,当我们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路上回眸时看到,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这是党的十七大以来第7个关注“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是改革开放以来第12个中央一号文件。
在这一系列中央一号文件指引下,30年来农村改革高潮迭起。
在不同的年代背景下,十一个中央一号文件各有侧重,准确把握保护农民物质利益、尊重农民民主权利、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改革主线,加速了城乡协调发展的历史进程,共同奏响了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社会发展的气势磅礴的主旋律,是我国城乡社会走向和谐发展、致力于共同繁荣的时代最强音。
1982—1986:谱写中国改革进程的五个辉煌篇章波澜壮阔的中国改革事业,发端于农村。
研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能不研究农村改革,不能不知道一个专用名词——“五个一号文件”。
第一个“五个一号文件”是指从1982年到1986年,党中央制定和颁布的关于农村工作的五份文件。
这五个一号文件,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指导中国农村改革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对实现农村改革率先突破、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解放农村生产力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深深地印在亿万中国农民的心坎。
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第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总结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农村改革,进一步放宽了农村政策,肯定了“双包”(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制。
1983年1月,第二个中央一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正式颁布。
文件从理论上肯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
文件要求全面推行家庭承包责任制。
1984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即第三个一号文件,强调要继续稳定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延长土地承包期。
规定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
文件使农民吃了“长效定心丸”。
中央1号文件
人民网北京2月2日电(记者赵健)2月1日,新华社全文播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
今天上午10时,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和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唐仁健就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有关情况进行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
陈锡文表示,昨天新华社全文播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这也是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第9个以农业农村工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
中央决定,2012年继续发布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以“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为主题,全面部署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一是从形势变化看,我们的面临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更为复杂严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实现稳中求进,必须避免农业出现闪失,避免主要农产品供给出现问题。
今年,我们还要召开党的十八大,做好“三农”工作,稳定发展农业生产,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对营造良好氛围、推动全局工作、赢得战略主动至关重要。
二是从发展需要看,要稳住明年农业生产,长期稳定地保障我国粮食和其他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靠继续增加农业水土资源已没有多少余地,必须靠提高单产。
而提高单产,靠继续增加使用化肥农药,不仅效益在降低,而且破坏环境,也难以为继。
同时,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靠政策增收、提价增收、打工增收等都是非常必要的,今后务必还要继续强化,但根本还是要靠发展生产力,通过科技进步,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实现增产增收、提质增收、节本增收。
因此,巩固农业农村好形势要靠科技,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更要靠科技。
三是从工作指导上看,2004年以来8个中央1号文件,每年通过聚焦一个主题,出台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的重大政策举措,促进了农业农村持续稳定发展,赢得了粮食生产连获丰收、农民收入连攀新高、农村民生不断改善的好局面。
高考政治 时政热点五 中央1号文件《水利问题》
高考政治时政热点五中央1号文件《水利问题》1.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提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
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
但时至今日,洪涝灾害频繁仍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称之为“最大硬伤”、“明显短板”。
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
要把水利工作摆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推动水利实现可持续发展。
(1)结合材料,用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分析说明我国加快水利发展的重要性。
(6分)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水利事业的发展,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
(3分)②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局部的发展有利推动整体的发展。
水利发展滞后,是我国农业和社会发展的“硬伤”和“短板”,加强薄弱环节建设,才能促进农业及整个社会的整体发展。
(3分)(2)运用所学的经济生活知识,从国家和公民的角度为我国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不少于3条)。
(6分)①充分发挥财政的作用,加大国家对水利的资金投入。
②加强水利立法,依法治水、科学用水。
③鼓励和支持水利技术创新,提升水利建设发展水平。
④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引导社会资本积极投入农业水利建设。
⑤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
(回答以上其中2个要点,可得4分;如从宏观调控手段等角度回答,可酌情给分)⑥广大公民要增强水资源节约保护意识,树立科学用水观念。
(2分)2、水是生命之源,古今中外,各国政府都高度关注水利问题。
1号文件及会议精神
1号文件及会议精神中央决定,2012年继续发布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1号文件,以“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为主题,全面部署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一是从形势变化看,我们的面临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更为复杂严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实现稳中求进,必须避免农业出现闪失,避免主要农产品供给出现问题。
做好“三农”工作,稳定发展农业生产,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对营造良好氛围、推动全局工作、赢得战略主动至关重要。
二是从发展需要看,要稳住明年农业生产,长期稳定地保障我国粮食和其他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靠继续增加农业水土资源已没有多少余地,必须靠提高单产。
而提高单产,靠继续增加使用化肥农药,不仅效益在降低,而且破坏环境,也难以为继。
同时,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靠政策增收、提价增收、打工增收等都是非常必要的,今后务必还要继续强化,但根本还是要靠发展生产力,通过科技进步,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实现增产增收、提质增收、节本增收。
因此,巩固农业农村好形势要靠科技,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更要靠科技。
三是从工作指导上看,2004年以来8个中央1号文件,每年通过聚焦一个主题,出台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的重大政策举措,促进了农业农村持续稳定发展,赢得了粮食生产连获丰收、农民收入连攀新高、农村民生不断改善的好局面。
实践证明,中央发出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1号文件,有利于突出工作重点、明确政策指向、集中解决问题,已经成为中央指导“三农”工作的政策导向和主要信号,成为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体系的集中体现和鲜明标志,成为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有力武器和重要抓手。
总的看,今年中央把1号文件的主题确定为“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既抓住了发展要害、回应了基层关切、兼顾了当前长远,又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三农”政策体系。
【VIP专享】中央一号文件原指中共中央每年发的第一份文件
中央一号文件原指中共中央每年发的第一份文件。
现在已经成为中共中央重视农村问题的专有名词。
历史沿革编辑1、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第一个关于 “三农”问题的 “一号文件”,对迅速推开的农村改革进行了总结。
文件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 “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同时还说明它 “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个体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
2、1983年1月,第二个中央 “一号文件” 《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正式颁布。
从理论上说明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
3、1984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即第三个 “一号文件”。
文件强调要继续稳定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规定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生产周期长的和开发性的项目,承包期应当更长一些。
近年来的一号文件4、198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即第四个 “一号文件”。
取消了30年来农副产品统购派购的制度,对粮、棉等少数重要产品采取国家计划合同收购的新政策。
5、1986年1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一九八六年农村工作的部署》,即第五个 “一号文件”。
文件肯定了农村改革的方针政策是正确的,必须继续贯彻执行。
6、2004年1月,针对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增长缓慢的情况,中央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的第六个“一号文件”。
7、2005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即第七个 “一号文件”。
文件要求,坚持 “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中央财政“三农”支出情况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从10个中央1号文件看中国农村改革
_ 李海 鸥
已 经走 过 了 3 0年 在 这 3 0年 不 平 凡 农 民 已 经 高 涨 起 来 的 积 极 性 就 可 能 重 进 军 为 改 变 人 口和 工 业 的 布 局 创 造
设 小康社 会为 目标 ,开 启了 以工补 农 、
以 城 带 乡的 新 时 代 。
国 农 民 的 伟 大 创 造 ,是 马 克 思 主 义 农 共 中央 、国 务 院发 出 《 于 进一 步 活 关
业合作化理论在 我国实践 中的新发 展。
跃 农 村 经 济 的 十 项政 策 》( 第 4个 1 即
的 日子 里 ,中央先 后 出台了 1 个 关于 新 受 到 挫 伤 , 已 经 活 跃 起 来 的 农 村 经 了条件 。 0
农 村 工 作 的 1号 文 件 。1号 文 件 意 济 就 可能 受 到窒 息 。为 了解决 这一 问
味 着高 度重 视 意味 着 不 同寻 常 意 题 , 9 3年 1 2日中 共 中央 印 发 《 18 月 当
维普资讯
3 ya oei 黜 0 e s pn  ̄ r n
改革开放三十年 1
从 1 中央 1 0个 号文件看 中国农村改革
A ve on Ru al f m n Ch n o Re iw r or i i a Up n 1 Doc Re 0 umen s群1 is e y Cen r t s u d b tal Commie fCPC t e o t
文 件 指 出 ,人 民 公 社 的 体 制 ,要 改 革 , 在 迎 来 新 形 势 的 同 时 , 农 产 品
历年中央一号文件
历年中央“三农”一号文件回顾“中央一号文件”原指每年发的第一份文件,该文件在全年工作中具有性和指导性的地位。
一号文件中提到的问题是中央全年需要重点解决,也是当前国家亟需解决的问题,更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难度。
中共中央在1982年至1986年连续五年发布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在农村改革史上成为专有名词——“五个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
2004年至2015年又连续十二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
1.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第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名为《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
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同时还说明它“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个体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
2、1983年1月,第二个中央一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的通知》出台。
从理论上说明了“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
文件就农村发展多种经营、商品生产等问题提出了“两个转化”、“三个一点”的新政策。
即促进农业从自给自足经济向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党和政府各部门、各级领导干部都应力求做到:思想更解放一点,改革更大胆一点,工作更扎实一点,保证“两个转化”加快速度进行下去。
3、1984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即第三个一号文件。
强调要继续稳定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延长土地承包期。
为鼓励农民增加对土地的投资,规定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生产周期长的和开发性项目,承包期应当更长一些。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村的产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允许农村社会资金自由流动,允许农民经商,发展社队企业。
此后,中国农村出现了一个新名词:“乡镇企业”。
从历年中央1号文件看粮食收储制度改革
2009年: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
• 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2009年继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扩大国家粮食、棉花、食用植物油、猪肉储备, 2009年地方粮油储备要按规定规模全部落实到位,适时启动主要农产品临时收储,鼓励企业增加商业收储。
2008年: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
• 健全农业支持补贴制度。继续对重点地区、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并逐步完善办法、健全制度。
2006年: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 坚持和完善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保持合理的粮价水平,加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调控,保护种粮农民利益。
7
历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粮食收储政策的表述
200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
• 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适当缩小指令性计划管理,完善指导性计划管理,更多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粮食,在保证完成国家定购任务的前提下,长年放开经营。
1990年:关于一九九一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通知(粮食大丰收)
• 除了中央建立专项粮食储备外,地方也要储备,建立多级粮食储备制度。国家按照保护价敞开收购,满足 农民出售余粮的要求。集体和农户也应有必要的储备,以丰补歉。
历年“一号文件”回顾
历年“一号文件”回顾:
一号文件原指中共中央每年发的第一份文件。
中共中央在1982年至1986年连续五年发布三农主题的一号文件,在农村改革史上成为专有名词——“五个一号文件”。
2004年起中央又连续10年发布关注三农的一号文件。
2014年:进一步解放思想,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2013年: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
2012年: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
2011年: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
2010年: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
2009年:关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
2008年: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
2007年: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2006年: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200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
2004年: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历史发展中的“一号文件”
历史发展中的“一号文件”
佚名
【期刊名称】《甘肃农业》
【年(卷),期】2015(0)3
【摘要】中央“一号文件”原指中共中央每年发的第一份文件,该文件在国家全
年工作中具有纲领性和指导性的地位。
“一号文件”中提到的问题是中央全年需要重点解决,也是当前国家亟需解决的问题,更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难度。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也是个农业弱国,农民在全国人口总数中占有绝大的比例,农民的平均生活水平在全国处于最低阶层。
而农村的发展问题千头万绪、错综复杂,因此“三农”问题就是目前我国亟需解决的问题。
以往,“一号文件”有个别特别突出的方面,比如2011年的主题水利,2012年的主题农业科技创新等等。
而中央发布2015年“一号文件”里首次提出加强转基因研究、科普,提出要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挖掘新潜力,对确保“舌尖上的安全”提出更高要求。
本期杂志小编带您回顾历年中央“一号文件”重点内容。
【总页数】6页(P16-2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城镇医疗机构在农村卫生事业发展中的作用--写在"一号文件"颁布之际
2.加强发展中国家历史发展在世界通史教学中的地位--从改进世界通史著作中发展中国家历史发展内容的编写谈起
3.现阶段我国乡村发展中的若干问题及振兴建议r——2017—2018年度中央一号文件地方贯彻落实情况r第三方评估调研思考
4.现阶段我国乡村发展中的若干问题及振兴建议——2017—2018年度中央一号文件地方
贯彻落实情况第三方评估调研思考5.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加大强农惠农力度——陈锡文解读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第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对迅速推开的农村改革进行了总结。
文件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同时还说明它“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个体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
2、1983年1月,第二个中央“一号文件” 《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正式颁布。
从理论上说明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
3、1984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即第三个“一号文件”。
文件强调要继续稳定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规定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生产周期长的和开发性的项目,承包期应当更长一些。
近年来的一号文件
4、198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即第四个“一号文件”。
取消了30年来农副产品统购派购的制度,对粮、棉等少数重要产品采取国家计划合同收购的新政策。
5、1986年1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一九八六年农村工作的部署》,即第五个“一号文件”。
文件肯定了农村改革的方针政策是正确的,必须继续贯彻执行。
6、2004年1月,针对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增长缓慢的情况,中央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的第六个“一号文件”。
7、2005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即第七个“一号文件”。
文件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
中央财政“三农”支出情况
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8、2006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即第八个“一号文件”。
这份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显示,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将迈出有力的一步。
9、2007年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下发,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九个一号文件。
文件要求,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10、2008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下发,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十个一号文件。
《意见》共分8部分,约15000字。
包括:加快构建强化农业基础的长效机制;切实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突出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强化农业科技和服务体系基本支撑;逐步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
11、2009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做好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支撑在农业;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
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进一步强化惠农政策,增强科技支撑,加大投入力度,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改革创新,千方百计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继续提供有力保障。
《意见》共分5部分,约11000字。
包括: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稳定发展农业生产;强化现代农业物质支撑和服务体系;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12、2010年1月31日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在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强化"三农"工作的好政策,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原则和措施: 对"三农"投入首次强调"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这一要求不仅确保"三农"资金投入的总量,更确定了比例要稳步提高。
扩大了马铃薯良种补贴范围,新增了青稞良种补贴,实施花生良种补
一号文件培训会
贴试点,把林业、牧业和抗旱、节水机械设备首次纳入补贴范围。
首次提出要在3年内消除基础金融服务空白乡镇;拓展了农业发展银行支农领域,政策性资金将有更大的"三农"舞台。
大幅度提高家电下乡产品的最高限价,允许各地根据实际增选一个品种纳入补贴范围,补贴对象也扩大到国有农林场区职工。
增加产粮大县奖励补助资金,提高产粮大县人均财力水平,这将有利于提高我国800个产粮大县的种粮积极性,维护我国粮食安全。
13、2011年1月29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是新世纪以来中央关注“三农”的第八个“一号文件”,也是新中国成立62年来中央文件首次对水利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14、2012年2月1日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是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9个中央一号文件。
一号文件突出强调部署农业科技创新,把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
15、2013年1月31日,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一号文件连续第十年聚焦“三农”。
16、2014年1月19日,新华社受权发布《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全文约10000字,共分8个部分33条,包括:完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强化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改善乡村治理机制。
[2]
17、2015年2月1日,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公布。
全文约12000字,共分5个部分32条,包括: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加大惠农政策力度;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围绕增添农村发展活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围绕做好“三农”工作,加强农村法治建设。
[5]
18、2016年1月27日,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公布,全文约15000字,共分6个部分30条,包括:持续夯实现代农业基础,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加强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推进农村产业融合,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指导。
[3]
19、2017年2月05日,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全文约13000字,共分6个部分33条,包括:优化产品产业结构,着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引领现代农业加快发展;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夯实农村共享发展基础;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激活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