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艺术活动教案《下雨啦》
2024版中班下学期美术教案《下雨啦》及教学反思
中班下学期美术教案《下雨啦》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下学期美术教材第四章《大自然的变化》,详细内容为“下雨啦”主题创作。
通过观察下雨天的景象,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绘画表现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下雨天的基本元素,如雨滴、雨伞、雨衣等。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能够运用线条、色彩等表现下雨天的景象。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他们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下雨天的景象,并运用绘画技巧进行创作。
教学重点:下雨天的基本元素、线条、色彩的表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雨伞、雨衣等实物。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盘、抹布。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学生谈论下雨天的经历,引导学生关注下雨天的景象。
2. 新课导入(10分钟)(1)展示下雨天的实物,如雨伞、雨衣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征。
(2)教师示范如何用线条、色彩表现下雨天的景象。
3.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展示作品,讲解创作思路和技巧。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绘画雨滴、雨伞等元素。
4.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自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5. 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师生共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下雨啦》2. 下雨天的基本元素:雨滴、雨伞、雨衣3. 绘画技巧:线条、色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下雨天的画2. 答案要点:包含雨滴、雨伞、雨衣等元素,运用线条、色彩表现下雨天的氛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参与度较高,但在绘画技巧方面仍有待提高。
今后教学中,应加强对绘画技巧的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观察其他天气现象,如晴天、雪天等,并尝试用绘画表现。
组织学生进行天气主题的创作比赛,提高他们的创作热情。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下雨天的景象,并运用绘画技巧进行创作。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下雨啦》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下雨啦》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孩子们了解下雨的情景,认识雨水的形态特征,掌握画
刷的使用方法,锻炼手腕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
1.让孩子们对画刷的使用熟练,掌握画不同种类的线条和图形。
2.让孩子们感受雨水的特征,了解下雨的情景。
教学准备
1.画纸、颜料、画刷等教具。
2.板书:下雨啦。
教学过程
开场
老师可以先通过问孩子们,“你们喜欢下雨天吗?为什么?”来引导孩子们进入
本节课的氛围。
第一步:画出下雨的情景
通过成语“下雨天,没有伞,撑着报纸瑟瑟发抖”的形象,让孩子们想象下雨的
情景。
教师放一些下雨天的照片,让孩子们观察雨天的特征,如雨滴、雨水,以及从
天空落下的雨。
然后,老师可以向孩子们演示如何使用画刷来描绘下雨的情景。
比如,在画布
上画出下雨天的天空,描绘出越来越大的雨滴等。
第二步:画出下雨的物品
通过让孩子们感性地感受下雨天,然后再通过涂色让孩子们了解雨水的形态特征。
老师可以告诉孩子们:下雨天有许多可以画的东西,比如:伞、雨鞋、雨衣等。
然后请孩子们用画刷来画出下雨天的物品,让他们在画画的过程中,学习如何
运用不同的线条和形态。
第三步:共同完成画作
让孩子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让他们一起合作完成一幅下雨的画作。
老师可以将对话框作为画作的背景,让孩子们分别负责不同的画面,共同完成整幅画作。
课堂总结
通过这样的一节课,让孩子们在了解下雨天的基础上,学会了如何运用画刷,掌握了不同种类的线条和图形。
参考文献
无。
中班下学期美术精品教案《下雨啦》含反思
中班下学期美术精品教案《下雨啦》含反思一、教学内容《下雨啦》选自中班下学期美术课程第四章《生活中的美》,本章详细内容围绕引导幼儿观察和表现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现象,通过描绘“下雨”这一主题,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感悟能力和美术表现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仔细观察并描述下雨时的场景和氛围。
2. 培养幼儿运用线条、颜色等元素进行美术创作,表达个人情感。
3.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运用线条、颜色等元素表现下雨的氛围。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力,提高美术创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板、水桶、毛巾等。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下雨的场景,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自己在下雨天的经历。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讲解下雨天的特点,如雨滴的形状、颜色、下落速度等。
示范如何运用线条、颜色表现下雨的氛围。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根据讲解和示范,进行随堂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的问题。
4. 创作时间(20分钟)幼儿在画纸上进行创作,教师观察幼儿的表现,适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5. 展示与评价(10分钟)六、板书设计1. 《下雨啦》2. 下雨的特点:雨滴形状、颜色、下落速度等。
3. 美术创作要点:线条、颜色、氛围表现。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以“下雨啦”为主题,为家人画一幅画,表达下雨时的心情。
2. 答案:无固定答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表现个人情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教学中,幼儿对下雨场景的观察和表现较为积极,但在运用线条和颜色方面还需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观察下雨时的自然现象,进一步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美术创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运用线条、颜色等元素表现下雨的氛围。
幼儿园中班语言诗歌教案《下雨啦》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语言诗歌教案《下雨啦》含反思教学目标1.通过《下雨啦》这首诗歌,让幼儿们了解下雨的现象和特点。
2.让幼儿们掌握一些关于下雨的词语,在这个过程中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词汇量。
3.培养幼儿记录、观察下雨的习惯,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过程热身1.音乐欣赏:播放《下雨了》这首儿歌,让幼儿们感受下雨的旋律和节奏。
2.互动游戏:让幼儿们分组进行模仿下雨的声音、姿势,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学习1.引入:提问“今天是什么天气?为什么?”让幼儿们分享对下雨的看法和感受。
2.讲述:老师通过多媒体或实物讲述下雨的现象和特点,向幼儿们传递关于下雨的知识。
3.词语学习:通过图片或图片走读的方式,向幼儿们呈现与下雨相关的词语,并进行简单的解释和巩固。
4.诗歌朗诵:老师引导幼儿们一起朗诵《下雨啦》,在朗诵过程中注意节奏和语调的把握。
5.自由活动:让幼儿们在室外或教室内观察下雨,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他们的感受和发现。
总结1.让几个幼儿表演他们的观察和发现,依次给予评价和夸奖。
2.回顾学习,梳理词语和知识点,进行复习和总结。
3.老师提醒幼儿们记录和观察下雨的习惯,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周围的世界。
参考材料1.微信公众号:国家幼儿师范教育创新联盟2.《幼儿教育:事实与良知》(2019年第5期)3.《优秀教师幼儿园教育实践经验选编》(第四册)反思在这次课堂教学中,我发现目标设定侧重了语言表达,而未着重关注幼儿对下雨的认识和观察。
下一次教学中,我将更多地考虑如何帮助幼儿们对下雨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时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另外,在互动游戏环节中,我发现一些幼儿过于热情,导致场面有些混乱,需要更好地指导和协调。
中班下学期美术教案《下雨啦》
中班下学期美术教案《下雨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下学期美术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美》,详细内容为“下雨啦”主题创作。
通过描绘雨中的场景,让孩子感受生活中的美,学会用画笔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了解雨天的特点,培养观察生活、发现美的能力。
2. 学习使用水彩画表现雨中的场景,提高绘画技能。
3. 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水彩画技法的学习和运用。
教学重点:观察雨中的场景,用绘画表达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画纸、水彩颜料、画笔、调色盘、水桶、毛巾。
学具:画纸、水彩颜料、画笔、调色盘、水桶、毛巾。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雨天的图片,引导孩子观察雨天的特点,如雨滴的形状、雨中的行人、雨伞等。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以画雨中的场景为例,讲解水彩画的技法,如颜色搭配、画笔运用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孩子根据教师的讲解,进行随堂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创作指导(10分钟)教师指导孩子如何描绘雨中的场景,鼓励孩子发挥想象力,创作出自己的作品。
5. 绘画实践(30分钟)孩子根据创作指导,开始绘画实践。
6. 展示评价(10分钟)孩子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同学们共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1. 课题:《下雨啦》2. 教学目标:了解雨天的特点,培养观察生活、发现美的能力。
学习使用水彩画表现雨中的场景,提高绘画技能。
培养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3. 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水彩画技法的学习和运用。
重点:观察雨中的场景,用绘画表达情感。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雨中的场景。
2. 答案:描述雨中的场景,如雨滴、行人、雨伞等。
使用水彩画技法,注意颜色搭配和画笔运用。
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2. 拓展延伸:鼓励孩子在家中观察雨天的场景,进行绘画创作。
组织孩子参观画展,提高审美能力。
中班下学期美术教案《下雨啦》含反思
中班下学期美术教案《下雨啦》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下学期美术教材第四章《天气的变化》,详细内容为“下雨啦”一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认识和了解下雨天的景象,学会用简单的线条和颜色描绘雨天的场景。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和了解下雨天的天气特点,学会表达自己对下雨天的感受。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使其能够用线条和颜色描绘雨天的场景。
3. 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念,提高其美术创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和表达下雨天的场景。
重点:学会用线条和颜色描绘雨天的场景,培养幼儿的美术创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雨天场景的图片、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板、水桶等。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板、水桶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让幼儿说说自己对下雨天的认识和感受。
(2)展示雨天场景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细节。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示范如何用线条和颜色描绘雨天的场景。
(2)讲解绘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线条的流畅、颜色的搭配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按照示范,自行创作雨天场景的画作。
(2)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及时的鼓励和指导。
4. 画作展示与评价(5分钟)(1)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感受。
(2)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强调优点,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六、板书设计1. 《下雨啦》2. 内容:(1)下雨天的场景特点(2)绘画步骤及注意事项(3)颜色搭配建议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用自己的画笔描绘一个下雨天的场景。
(1)雨天场景:如雨天、雨滴、雨伞等。
(2)线条流畅,颜色搭配和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掌握了描绘雨天场景的技巧,提高了美术创作能力。
2. 拓展延伸:(1)让幼儿尝试用其他材料(如彩泥、废旧物品等)创作雨天场景。
中班下学期美术教案《下雨啦》2篇
中班下学期美术教案《下雨啦》中班下学期美术教案《下雨啦》精选2篇(一)教学目的:1. 通过观察、模拟和创造,培养幼儿对下雨天的认知和感受。
2. 培养幼儿对色彩和形状的敏感观察力,增强幼儿的绘画技巧。
3. 进步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创造力,通过合作制作一幅有关下雨天的艺术作品。
教学准备:1. 《下雨啦》的图片、卡片或故事书。
2. 画纸、彩色笔、彩色水笔、颜料、刷子等绘画工具。
3. 放大图片《下雨啦》。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向幼儿展示图片《下雨啦》并让幼儿观察,引导幼儿说出图中的内容和特点,激发幼儿对下雨天的兴趣。
2. 情感表达〔10分钟〕读故事《下雨啦》给幼儿听,让幼儿感受下雨的气氛和情感,并询问幼儿对下雨的感受和想象。
3. 绘画活动〔25分钟〕a. 选择适宜的绘画工具和颜料,向幼儿展示如何画出下雨的效果。
比方:用蓝色画雨水,用灰色描绘阴云等。
b. 鼓励幼儿模拟画,观察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c. 提供多种绘画工具和颜料,让幼儿自由发挥创造,画出自己想象中的下雨天。
4. 合作制作艺术作品〔10分钟〕组织幼儿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合作制作一幅有关下雨天的艺术作品,可以是拼贴、剪纸或者涂色等形式。
鼓励幼儿合作、分享和创造,展示小组作品。
5. 温故知新〔5分钟〕回忆今天的绘画活动,让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引导幼儿考虑下雨天的特点和感受。
教学延伸:1. 在户外观察下雨的天气,感受下雨的声音和气味,并画出自己的观察记录。
2. 制作手工制品,比方制作纸制伞、雨滴挂饰等。
3. 导入音乐活动,播放有关下雨的音乐,引导幼儿跟着音乐舞蹈或创作自己的雨天音乐。
评估与反思:观察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对色彩、形状和细节的观察、模拟和创造才能。
并根据观察结果调整教学策略,满足不同幼儿的学习需求。
中班下学期美术教案《下雨啦》精选2篇(二)教案标题:《小书包》美术教案教案目的:1. 培养幼儿对书包的认知和理解;2. 进步幼儿的手工操作才能;3. 培养幼儿的观察才能和想象力;4. 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才能。
中班下学期美术教案《下雨啦》及教学反思
中班下学期美术教案《下雨啦》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下学期美术教材第四章《天气的变化》,详细内容为“下雨啦”一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下雨天的自然现象,学会观察雨天的景色,用绘画的方式表现下雨天的场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下雨天的基本特征,能够正确描绘雨天的场景。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雨天的景色,并运用绘画技巧进行创作。
教学重点:下雨天的特征表现,以及绘画技法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绘画工具、颜料、画纸、画板、图片等。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下雨天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下雨天的景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下雨天的特征(10分钟)通过图片和实例,讲解下雨天的基本特征,如雨滴的形状、雨天的光线、地面的反光等。
3. 示范绘画技巧(10分钟)教师现场示范如何描绘下雨天的场景,包括线条、色彩、构图等方面的运用。
4. 学生创作(15分钟)学生根据观察和示范,运用绘画技巧进行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互相欣赏作品,进行评价和交流。
教师针对学生作品进行点评,指导学生改进。
六、板书设计1. 《下雨啦》2. 内容:(1)下雨天的特征(2)绘画技巧(3)作品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同学们以“下雨啦”为主题,创作一幅绘画作品。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讲解、示范、创作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下雨天的绘画技巧。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其他天气现象,尝试用绘画的方式表现,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
幼儿园中班语言诗歌教案《下雨啦》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语言诗歌教案《下雨啦》含反思幼儿园中班语言诗歌教案《下雨啦》含反思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诗歌吧,诗歌以强烈的节奏、美妙的韵律、精炼的语言、奇特的想象,丰富的感情展现其语言的艺术。
还苦于找不到好的诗歌?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中班语言诗歌教案《下雨啦》含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活动目标1、能愉快地感知、理解儿歌的内容,并能跟念儿歌。
2、体验诗歌活泼、愉快的童趣,感受小动物们躲雨时的有趣情景,并能模仿儿歌的句式,进行仿编。
3、引导幼儿对下雨天里小动物的表现产生好奇,萌发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4、教育小朋友下雨天要懂得撑伞,爱护身体。
5、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活动准备1、多媒体课件PPT。
2、《下雨啦》录音。
3、实物:伞活动过程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老师说:"小朋友这是什么啊"(出示雨伞)幼儿:"雨伞。
"老师:"那什么时候会用到雨伞呢?"幼儿:"下雨时候""出太阳时候"老师:"对,出太阳的时候可以用雨伞,下雨时候也可以用雨伞,但是呢,小动物们没有雨伞,可以淋雨吗?"幼儿:"淋雨会感冒"老师:"那他们下雨的时候怎么办呢,你们帮他们想想躲雨的'办法?"幼儿:"……"老师:"你们真棒,想到了为小动物躲雨的办法,老师今天带来了几位动物朋友,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下雨的时候,这些小动物是怎么躲雨的。
"二、学习儿歌1、理解儿歌。
(1)教师出示ppt,请幼儿观察图片(图片上有大树、蘑菇、荷叶、青蛙、小蚂蚁、小虫子)提问:A、"有哪些动物朋友"(蚂蚁、青蛙、虫子)B、"他们都待着一个美丽的地方,这个美丽的地方有什么呢?"(蘑菇、荷叶、大树、树叶、花)。
中班下学期美术教案《下雨啦》3篇
中班下学期美术教案《下雨啦》中班下学期美术教案《下雨啦》精选3篇(一)年级:中班(3-4岁)学科:美术教案名称:《下雨啦》教学目标:1. 学习认识雨天的特点和形象。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练习使用水彩画进行创作。
教学准备:1. 图片或海报,展示雨滴、雨伞等与雨天相关的图片。
2. 色彩鲜艳的水彩颜料、画笔、白纸。
3. 实物道具:带有颜色的雨伞、小雨滴玩具等。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让学生围坐在一起,用图片或海报展示与雨天相关的图片,如雨滴、雨伞等,引起学生的注意。
问学生他们知道雨天的特点,以及雨滴、雨伞等的特征是什么。
2. 探究(10分钟)让学生用手指模拟下雨的动作,观察他们的动作。
引导他们观察雨滴的形状和下雨的声音等。
然后,展示实物雨伞和小雨滴玩具,让学生触摸和感受。
问学生在下雨天他们通常会怎么做,他们喜欢用雨伞吗?3. 创作(15分钟)给每位学生分发一张白纸和一套水彩颜料和画笔。
让学生用蓝色的水彩颜料画出背景,代表下雨的天空。
然后,用不同颜色的水彩颜料在天空中画出雨滴,并用另一种颜色画出一把打开的雨伞。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自由创作。
4. 展示和分享(10分钟)让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想象中的雨天场景。
引导学生描述画中的细节和他们为什么选择这些颜色。
鼓励学生相互欣赏和互相交流。
5. 总结(5分钟)再次强调学生在创作中的想象力和观察力,并总结雨天的特点和形象。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周围的事物,并用自己的创造力来表达出来。
拓展活动:1. 唱雨歌:教学雨天相关的儿歌,让学生跟着节奏和动作唱出来。
2. 观察雨滴:在雨天时,带领学生出门观察雨滴的形状和声音,加深对雨天的认识。
3. 制作雨滴手链:用蓝色和白色的珠子制作一条雨滴手链,让学生戴在手腕上,体验下雨的感觉。
评估: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创作和表达能力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评估学生是否能够正确识别雨天的特点和形象,并能够用水彩画表达出来。
中班下学期美术教案《下雨啦》及教学反思
二、时间分配
1.确保导入、讲解、示范、实践等环节的时间分配合理,避免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
2.在实践环节,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绘画,问时注意问题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引导学生思考。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回答,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中班下学期美术教案《下雨啦》及教学反思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中班下学期美术教材第四章《天气变化》,详细内容为第一课时“下雨啦”。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雨天的景象,学会用线条、颜色等元素表现下雨的情景。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雨天的天气特点,认识雨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2.学会运用线条、颜色等元素描绘下雨的情景,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
1.题目要求明确,具有指导性,使学生明确绘画任务。
2.答案多样性和开放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必局限于教师的示范。
3.作业评价注重过程和结果,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展示自己的作品。
四、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有效性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应关注以下几点:
1.针对学生绘画技巧的不足,教师应进行有效的教学调整,如加强个别指导,提高示范的针对性等。
二、实践环节的指导
在实践环节,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鼓励学生大胆表现,不必拘泥于一种表现方式,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注意观察学生的绘画过程,及时发现问题,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如线条的运用、颜色的搭配等。
3.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作业设计的多样性和开放性
作业设计应注重以下方面:
四、情景导入
1.利用雨天景象的图片,营造生动、真实的雨天氛围,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下雨了》(通用10篇)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下雨了》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下雨了》(通用10篇)作为一名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下雨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下雨了》篇1活动目标:1、能有兴趣地观察下雨的情景,知道夏天会下雷雨。
2、充分体验听雨、看雨、玩雨的乐趣。
活动准备:ppt课件图谱“x”“x”“x”小花、小窗、小门图片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打招呼二:基本部分1、让幼儿观察大屏幕,看到了什么?幼儿:下雨了师:听到了什么?幼儿:下雨的声音2、继续欣赏,让幼儿听一听下雨天鼹鼠发生了哪些故事?附故事:雨天的声音晚上,小鼹鼠正想睡觉呢,可是,它听到大门外有声音。
它就走出门,打开门一看,谁也没有,不过,它看见“夏雨”了,那是夏天的雨。
小鼹鼠就关上门,回到屋里想睡觉。
可是,外面还是有声音,小鼹鼠知道,那是朋友们在雨天里发出的声音,可是,到底是谁呢?小鼹鼠竖起耳朵仔细听,小鼹鼠听到:“沙沙沙,小草,是你吗?”小鼹鼠有竖起耳朵仔细听:“叮叮叮,小窗,是你吗?”小鼹鼠竖起耳朵仔细听:“咚咚咚,小门,是你吗?”3、提问:雨天里,小鼹鼠的哪些朋友发出了声音?幼儿:小门、小草、小窗户(老师把图片粘贴到黑板上)师:还记得鼹鼠朋友小草、小门、小窗,发出的什么声音吗?(把“沙沙沙”“叮叮叮”“咚咚咚”粘贴到相应的图片上)幼儿:小草发出的是“沙沙沙”的声音小门发出的是“咚咚咚”的声音小窗发出的是“叮叮叮”的声音师:它们发出声音的时候发了几下?幼儿:3下师:仔细听一听这3下声音中,哪一下声音是最长的?(老师示范)幼儿:第三声是最长的三:1、展示图谱(1)出示“x”“x”“x”师:用这三个“x”来表示小草“沙沙沙”的声音,哪一下是大“x”发出的声音?幼儿:第三下,最长的声音(2)”x”“x”“x”让幼儿看一看怎么发声音?幼儿:小草:沙——沙沙小窗:叮——叮叮小门:咚——咚咚(3)“xxx”让幼儿观察有什么不一样?幼儿:三个“x”是一样的,但是多了一条横线,代表快的意思。
中班下学期美术教案《下雨啦》含反思
中班下学期美术教案《下雨啦》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下学期美术教材第四章《天气变化》,详细内容为“下雨啦”主题创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雨天的自然现象,掌握雨滴、雨伞、雨衣等绘画技巧,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雨天的自然现象,认识到雨水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形状、颜色表现雨天场景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动手操作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雨滴、雨伞、雨衣等绘画技巧的掌握。
2. 教学重点:观察雨天的场景,运用绘画技巧表现雨天氛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绘画素材、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板、课件展示架。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雨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雨天的场景,讨论下雨时的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雨天的自然现象,引导学生了解雨水的重要性。
展示雨滴、雨伞、雨衣等绘画素材,讲解绘画技巧。
3. 示范:现场示范如何绘画雨天的场景,强调线条、形状、颜色的运用。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绘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展示:学生完成作品后,展示在课件展示架上,互相欣赏、评价。
六、板书设计1. 雨天的自然现象2. 雨滴、雨伞、雨衣绘画技巧3. 学生作品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下雨啦”为主题,创作一幅雨天场景的绘画作品。
2. 答案要点:(1)线条流畅,形状准确;(2)颜色搭配合理,表现出雨天的氛围;(3)创意新颖,富有想象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充分观察、体验雨天的场景,提高了绘画技巧。
但部分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对雨滴、雨伞、雨衣的表现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天气变化,用绘画记录不同天气下的场景,提高观察力和绘画技巧。
同时,开展“节约用水”主题活动,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中班下学期美术教案《下雨啦》含反思
中班下学期美术教案《下雨啦》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下学期美术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天气》,详细内容为“下雨啦”一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雨天的特点和景象,学习运用线条、图形等元素表现下雨的场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雨天的自然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图形等元素进行绘画表现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活、表达自己情感的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并运用绘画元素表现雨天的场景。
重点:掌握线条、图形等绘画元素,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绘画教材、画纸、画笔、颜料、模型雨伞、雨衣等。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水杯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身着雨衣、手持雨伞,模拟下雨的场景,引导学生关注并回忆生活中的下雨场景。
2. 例题讲解(10分钟)展示绘画教材,讲解下雨天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习绘画线条、图形等元素。
3. 学生绘画实践(15分钟)学生根据讲解,运用所学绘画元素进行绘画实践。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提供一些下雨天的场景图片,让学生进行临摹练习。
5. 展示与评价(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下雨啦》2. 内容:(1)下雨天的特点:雨滴、雨伞、雨衣、湿漉漉的地面等。
(2)绘画元素:线条、图形、色彩。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下雨天”为主题,创作一幅绘画作品。
2. 答案:学生需在作品中运用线条、图形等元素表现下雨的场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下雨天场景的观察和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指导。
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关注其他天气现象,如晴天、阴天、雪天等。
(2)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绘画元素,创作更多关于天气的作品。
(3)开展“小小天气观察员”活动,让学生记录并分享生活中的天气变化。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并运用绘画元素表现雨天的场景。
中班下学期美术教案《下雨啦》含反思
中班下学期美术教案《下雨啦》含反思教案:《下雨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下学期美术课程,教材为《幼儿园美术教育指导手册》第五章第二节。
内容主要围绕“下雨”这一主题,通过观察和描绘雨滴的形状、颜色和动态,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观察和描述雨滴的形状、颜色和动态。
2. 培养幼儿的手工技巧,提高他们的绘画能力。
3. 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观察和描绘雨滴的形状、颜色和动态。
难点:培养幼儿的手工技巧,如使用剪刀、胶水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雨滴图片、自然现象视频等。
学具: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水、雨滴形状模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播放一段下雨的视频,引导幼儿观察雨滴的形状、颜色和动态。
邀请幼儿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
2. 知识点讲解(5分钟)在黑板上画出雨滴的形状,并向幼儿讲解雨滴的特点。
引导幼儿用粉笔在黑板上模仿雨滴的形状。
3. 绘画练习(10分钟)分发画纸、水彩笔等绘画工具,让幼儿在画纸上自由地描绘雨滴。
鼓励幼儿用不同的颜色和动态表现雨滴。
4. 手工制作(10分钟)分发雨滴形状模板、剪刀、胶水等手工工具,引导幼儿剪下雨滴形状,并将其粘贴在画纸上。
教幼儿正确使用剪刀和胶水,注意安全。
5. 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邀请幼儿展示他们的作品,并鼓励他们分享创作过程中的心得。
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关注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雨滴的形状、颜色和动态。
七、作业设计1. 请幼儿观察家人或朋友下雨时的情景,并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
2. 家长协助幼儿拍摄作品,并至班级群,与大家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和描绘雨滴,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进度,给予他们个性化的指导。
同时,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过程,增进亲子关系。
拓展延伸:下一节课我们将学习描绘太阳,引导幼儿观察太阳的形状、颜色和特点,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幼儿园中班美术精品教案《下雨啦》
幼儿园中班美术精品教案《下雨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材第四章《多姿多彩的自然界》第三节《下雨啦》。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雨天的自然现象,观察雨滴的形状和雨中的场景;学习用彩纸、水粉等材料创作雨天画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雨天的自然现象,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力。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观念。
3.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增进同伴间的友谊。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运用水粉、彩纸等材料创作雨天画作。
重点:观察雨滴的形状,了解雨天的自然现象,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雨天画作示例、水粉颜料、画纸、彩纸、剪刀、胶棒、画笔等。
学具:水粉颜料、画纸、彩纸、剪刀、胶棒、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窗外下雨的场景,让幼儿说说自己对雨天的认识,引导幼儿关注雨滴的形状和雨中的景象。
2. 新课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雨天画作的示例,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画作中的元素,如雨滴、雨伞、雨衣等。
3. 示范讲解(10分钟)教师现场示范如何用彩纸、水粉等材料创作雨天画作,边示范边讲解步骤和技巧。
4. 幼儿实践(10分钟)幼儿根据示范步骤,自己动手创作雨天画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引导幼儿互相学习,提高创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下雨啦》2. 板书内容:(1)雨天的自然现象(2)雨滴的形状(3)雨天画作创作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创作一幅关于雨天的画作。
2. 答案:(1)使用水粉、彩纸等材料。
(2)表现雨滴、雨伞、雨衣等元素。
(3)作品富有创意,色彩搭配和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实践、创作等环节,让幼儿了解雨天的自然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针对幼儿的个体差异进行指导。
中班音乐活动下雨啦教案及反思
中班音乐活动下雨啦教案及反思教案:中班音乐活动——下雨啦一、教学内容教材:《幼儿园中班音乐课程》第四章,歌曲《下雨啦》。
教学内容:学习歌曲《下雨啦》,通过歌词理解雨水的意义,感受音乐节奏的变化。
二、教学目标1. 能够让幼儿学会歌曲《下雨啦》,并能够独立演唱。
2.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能够用自己的动作表现雨水降落的情景。
3. 增强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学会在集体中共同完成音乐活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会歌曲《下雨啦》,能够独立演唱。
难点:理解歌词意义,用动作表现雨水降落的情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雨滴手偶、雨伞、小雨靴等。
学具:幼儿音乐教材《幼儿园中班音乐课程》第四章。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雨滴手偶,引导幼儿观察雨滴的特点,然后模仿雨滴落下的声音和动作。
2. 歌曲学唱(10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歌曲《下雨啦》,讲解歌词的意义,让幼儿理解雨水的重要性。
3. 动作表现(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雨水降落的情景,如用手模仿雨滴落下的样子,用脚模仿雨水溅起的样子。
4. 集体演唱(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集体演唱歌曲《下雨啦》,让幼儿在集体中感受音乐的快乐。
5.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下雨啦》,让幼儿边听边做动作,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以歌曲《下雨啦》为主题,画出雨滴和雨伞的图案,标出歌曲的节奏和歌词。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学会歌曲《下雨啦》,能够独立演唱。
2. 作业答案:幼儿能够独立演唱歌曲《下雨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幼儿学习歌曲《下雨啦》,通过模仿雨滴的动作,理解了歌词的意义,能够在集体中演唱。
但在动作表现方面,部分幼儿还需要加强指导。
拓展延伸:可以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用家庭物品(如塑料袋、瓶子等)制作雨滴、雨伞等教具,进行音乐活动,增强家庭亲子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情感导入教学内容不仅仅是对歌曲《下雨啦》的歌词记忆和旋律掌握,更重要的是对歌曲背后情感的理解。
2024版中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下雨啦》
中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下雨啦》教案:《下雨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材,第9册第3单元《下雨啦》。
通过学习歌曲《下雨啦》,让学生感受雨滴落下的声音和雨后的欢乐氛围,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表现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下雨啦》的歌词和旋律,能够独立演唱。
2. 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集体合作意识。
3. 引导学生通过歌曲表达自己对雨天的喜爱和雨后的欢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熟练掌握歌曲《下雨啦》的歌词和旋律,能够独立演唱。
难点:让学生在集体演唱中保持音准和节奏的一致,表现出歌曲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挂图、雨滴手偶2. 学具:歌谱、雨伞、小雨衣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模拟雨天场景,用雨滴手偶演示雨天的景象,引导学生感受雨滴落下的声音。
同时,播放歌曲《下雨啦》的伴奏,让学生在实践情景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2. 歌词学习: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歌词,让学生感受歌词的韵律美。
然后,教师逐句教唱歌曲,让学生跟唱。
3. 旋律练习:教师用钢琴弹奏歌曲旋律,让学生跟随钢琴哼唱。
针对难点旋律,教师可以分组教唱,帮助学生掌握音准和节奏。
4. 集体演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演唱,检查学生对歌曲的掌握程度。
在演唱过程中,教师注意纠正学生的音准和节奏问题,确保演唱效果。
5. 创意表现:让学生自主选择雨伞、小雨衣等道具,结合歌曲《下雨啦》进行创意表演。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表现出雨天的欢乐氛围。
六、板书设计板书歌曲《下雨啦》的歌词和旋律,突出重点音符和节奏,方便学生跟唱和演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回家后,向家人演唱歌曲《下雨啦》,并描述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2. 答案:歌曲《下雨啦》表达了人们对雨天的喜爱和雨后的欢乐心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对歌曲《下雨啦》的歌词和旋律掌握较好,能够在集体演唱中保持音准和节奏的一致。
中班音乐活动下雨啦教案
中班音乐活动下雨啦教案中班音乐活动下雨啦教案(通用8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音乐活动下雨啦教案(通用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班音乐活动下雨啦教案篇1活动目标:1、让幼儿初步感知小雨和大雨的不同节奏,用不同的身体动作来表示。
2、培养幼儿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5、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课件、小雨和大雨的图片。
活动过程:1、音乐城教师:今天,老师要带您们去一个非常美丽的音乐城,让我们出发吧!(律动)“看,我们我们来到了什么地方?”(音乐城)“咦,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情?”(操作多媒体课件:音乐城下雨了)2、练发声教师:让我们一起把这个消息告诉远处的小鸟、大树、花朵吧!(练习歌词、旋律)55│3――│下雨了3、练节奏⑴大雨节奏教师:你见过下大雨的样子吗?会发出什么声音?让我们一起听听音乐城的雨声吧!教师示范打节奏××××│××××│大雨除了下到手上,还会下到哪里呢?(反复练习节奏)⑵小雨节奏“看看,音乐城的雨点发生了什么变化?”“小雨又会发出什么声音呢?”“谁会来打这个节奏的?”(小雨的节奏应该是慢一些、轻一些)]4、游戏:开城门现在老师还要和你们玩一个游戏:开城门,如果你们打对了节奏,城门里面还会给你们送礼物呢?(用不同的身体动作来表现大雨和小雨的不同节奏)5、结束时间不早了,让我们和音乐城说再见吧!活动延伸:在音乐区中让幼儿拿乐器进行表现大雨和小雨的不同节奏。
中班音乐活动下雨啦教案篇2设计意图:雨是幼儿感知、观察过的自然现象,利用幼儿对雨的初步认识来学习乐曲中的节奏,起到了对新知识的铺垫和孕育的作用,从而使幼儿能更深入的理解和学习本次活动中的乐曲节奏。
中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下雨啦》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听懂并唱出歌曲《下雨啦》,了解歌曲的基本节奏和旋律。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音准、节奏感,以及集体合作表演的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雨天的安全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歌曲《下雨啦》,能够用正确的节奏和音准演唱。
2. 教学难点:音准、节奏感的培养,以及集体合作表演的协调性。
三、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片、动作等直观方式展示歌曲内容,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
2. 情境教学法:创设下雨天的情境,让幼儿身临其境感受歌曲氛围。
3. 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歌曲,提高学习兴趣。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歌曲《下雨啦》乐谱,图片,动作指导卡。
2.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雨具(如雨衣、雨伞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幼儿做热身运动,活跃气氛。
2. 新歌学习:a) 教师播放歌曲《下雨啦》,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氛围。
b) 教师逐句教唱歌曲,重点讲解歌词内容和节奏。
c) 幼儿跟唱,教师纠正音准和节奏。
3. 歌词讲解:结合图片,让幼儿了解歌词中的下雨场景,增强情境感受。
4. 动作指导:教师示范歌曲中的动作,让幼儿跟随学习,提高集体合作表演能力。
5. 练习:分组进行歌曲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6. 展示: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表演,其他幼儿观看并给予掌声。
7. 总结:教师对本次教学进行总结,强调音准、节奏和集体合作的重要性。
8. 课后反思:教师填写教学反思表,总结教学效果和不足之处,为下次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音乐表现,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音乐学习。
2. 环境创设:在教室墙面布置“下雨天”主题画面,让幼儿在的日常活动中感受音乐与生活的联系。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进步情况。
2. 歌曲演唱:评估幼儿的歌曲演唱水平,包括音准、节奏和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中班艺术活动教案《下雨啦》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雨是幼儿感知、观察过的自然现象,利用幼儿对雨的初步认识来学习乐曲中的节奏,起到了对新知识的铺垫和孕育的作用,从而使幼儿能更深入的理解和学习本次活动中的乐曲节奏。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感知复合节奏,并能用两种不同节奏进行演唱。
2、了解一些自然界常识,发展幼儿的唱歌水平。
3、培养幼儿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体验合作带来的快乐。
活动重点:能够正确的唱出歌曲的节奏。
活动难点:了解复合节奏。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导入
2、创设情景
(二)、基本部分
1、欣赏歌曲
2、练节奏
(1)、大雨节奏
(2)、小雨节奏
(3)复合节奏
3、演唱歌曲
(1)、游戏:开城门
(2)、大雨的歌.
(3)、小雨的歌.
(三)、结束部分
幼儿在歌舞表演中结束。
[反思]学习音乐节奏对于幼儿来说是枯燥的,我将节奏融入到有情境的音乐城中,调动了幼儿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
在进入音乐城之前,完成了节奏训练,学会了区分两种不同的节奏,解决了本次活动的重点、难点问题,让幼儿在积极参与音乐活动中,体验了合作带来的快乐,顺利完成教育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