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知识配合课本补充

合集下载

八年级新闻教学方案:知识与实践结合

八年级新闻教学方案:知识与实践结合

八年级新闻教学方案:知识与实践结合八年级语文上册《消息二则》的教学可以围绕以下几个核心环节展开: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o让学生了解新闻报道的基本结构和特点,掌握新闻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如何发生)。

o培养学生的快速捕捉信息和准确理解信息的能力。

o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文学鉴赏素养。

2.过程与方法:o通过讲授法、讨论法和实践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o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新闻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教学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o培养学生关注时事、关爱社会的情感态度。

o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道德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新闻六要素的理解和新闻报道基本结构的掌握。

●难点: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到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约5分钟):o可以通过展示新闻图片或播放相关纪录片片段,引导学生关注新闻,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o提问:“你们平时喜欢看新闻吗?你们觉得新闻对我们的生活和成长有什么作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课文(约10分钟):o介绍《消息二则》的作者、背景和内容梗概。

o分析两篇消息的结构,让学生了解新闻报道的基本框架。

o分析新闻语言特点,如简洁明了、客观公正等。

3.分析课文(约15分钟):o深入剖析两篇消息,讲解新闻报道的五个W和一个H(即Who、What、When、Where、Why和How)的要素。

o通过对比不同新闻媒体的报道风格,让学生了解新闻语言的多样性及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

o引导学生找出电头,简要分析其内容和作用。

4.课堂讨论(约10分钟):o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新闻报道是如何做到客观公正的?”“新闻标题对读者的吸引力体现在哪里?”等,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兴趣。

o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尊重每个人的观点,培养包容多元意见的素养。

5.总结课文(约5分钟):o总结新闻报道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强调新闻六要素的重要性。

新闻文体常识

新闻文体常识

新闻文体知识《新闻两则》宇文皓月新闻的定义:新闻是用概括性的叙述方式,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导国内外具有新闻价值的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

二、新闻的结构:1.题目2.导语(副题目):是一句话或一段话,是新闻当中最有价值最核心的事实概括3.主体:是对导语的展开弥补4.布景:是新闻的历史情况和坏境条件5.结语:是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具有启发与激励性的语言三、需要注意事项:①精心拟定题目。

题目要能准确地反映消息报导的主要事实和中心意思,给人以启示。

题目要力求简洁、概括、凝炼,以精炼的文字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和观点,使人一目了然。

②导语明确。

要用一句话或一段话写出消息的主要事实,一般告诉读者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单位)、什么事以及事情的经过或结果。

③主体部分要具体充实,用事实说话,不克不及虚构或夸张。

消息的记叙不要求详尽地展开事件的情节或细节,只是简明扼要、精炼概括地记叙事实的轮廓和梗概。

主体部分还必须注意条理清楚、条理分明、内容充实、生动形象。

④有时可根据情况省略导语或布景或结语新闻消息简介(1)基本构成1) 题目消息的题目,分眉题(又称引题、肩题)、正题(又称主题、母题)和副题(又称辅题、子题)。

出现在报刊上有如下几种情况: 2) 导语,消息的导语,就是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

它是由消息中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精辟的议论组成,以吸引读者。

平常所说的消息的结构是“倒金字塔”式,原因就在于此。

3) 主体主体是消息的主要部分。

它承接导语,论述导语所揭示的主题,或回答导语中提出的问题,对消息事实作具体的叙述与展开。

4) 布景布景是指事件发生的历史环境和原因,它说明事件发生的具体条件、性质和意义,是为充实内容,烘托和突出主题服务的布景既可在主体部分出现,也可在导语或结尾部分出现,位置不固定。

5) 结语结语是消息的最后一段或一句话。

说明消息所述事实的意义,使读者对消息的理解、感受加深,从中得到更多的启示。

八年级上册语文新闻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语文新闻知识点
新闻知识点
新闻,也叫“消息”,指对国内外新近发生的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人和事实的简要而迅速的报道。通常分为动态新闻、综合新闻、典型报道和新闻述评四类。其中,动态新闻是报纸、广播最常用的一种。
新闻这种文体从广义上来讲,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从狭义上来讲,只指消息,课文就是报道及时的消息。
一、新闻的六要素:也就是记叙要素,包括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2.阅读下面这则新闻报道,请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主要信息(不超24字,含24字)。
本报讯(记者凌弘)今(15日)8时30分,2004年全国暨四川省科技活动周开幕式在绵阳汉龙体育馆举行。
科技活动周的开幕式将通过通讯卫星信号传输手段向全国转播,使北京、上海、和四川绵阳会场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况适时互传、适时互动。绵阳会场丰富多彩的活动将会分外夺目。全国人民将一睹绵阳人民的风采。
新闻背景的作对导致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广阔的时代背景的了解
2、与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发生发展过程直接有关的背景材料;
3、向记者提供消息、介绍情况的人的背景情况。
狭义上单指与新闻人物和事件形成有机联系的一定的环境和历史条件。
六、倒金字塔式结构:倒金字塔式的结构,其特点是头重脚轻地组织、安排材料,把新闻的高潮或结论放在最前面,然后按事实重要性递减的顺序来安排,借以突出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这种结构方式,写好导语尤为重要,并且它的结尾一般都表现为自然而止。(这种结构的优点是易于材料的组织、利于突出新闻的特点、行文简洁明快、方便读者阅读、便于编辑处理。缺点是难以有所变化、导语、正文、标题容易重复、文意跳跃性较大。
二、新闻的结构:一篇完整的消息有五部分构成: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1、标题以凝炼的语言,概述全篇的要旨,醒目有力。分为主标题、副标题、引标题。

对新闻稿件配补资料主要是什么

对新闻稿件配补资料主要是什么

1.新闻稿件配置的原则与技巧电视新闻编辑与报纸、广播新闻编辑相比,相同之处都有文字编辑,不同之处在于它是集文字、画面、同期声于一体,做到声画同步,文字画面互补,体现电视媒介的个性。

首先,电视新闻编辑人员要有较高的理论和政策水平。

要有一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水平和党的政策水平,具备无产阶级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正确的舆论引导人,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思想、方法,观察、分析问题,成为“政治上、工作上、思想上的观察家和批评家。

”第二,电视新闻编辑要有丰富的学识。

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发现问题,衡量轻重和决定取舍。

因此,编辑要博览群书,对国际国内,上下古今,天文地理、科学文化等方面的知识都知道一些。

在当今知识更新的年代,多学一点知识尤为重要。

第三,电视新闻编辑应具有熟练的业务技巧。

电视新闻编辑要比记者、通讯员具有更高的文字解说修养,画面审视修养,现场组合修养等,对逻辑、语法、修辞更加精通。

编辑在编辑中要碰到各种新闻体裁,他还要撰写评论,这又要求他善于驾驭各种文字体裁的能力。

电视新闻编辑还要处理音响材料和图像。

另外,电视新闻编辑还要熟练地掌握改稿配稿,画面组合,制作标题,内容提要等技巧,更加懂得录音、录像、复制等技术知识。

电视新闻编辑不外乎要把好“三关”。

一是思想政治关。

主要看稿件的基本政治倾向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观点是否全面。

注意政治界线、公开报道的科学性和严守党和国家的机密。

二是新闻事实关。

注意检查和核对稿件与画面的情节内容和基本事实两个方面有无差错,前后有无矛盾,是否合乎情理,是否违反科学,有无虚构、添加、嫁接或“张冠李戴”等现象。

三是文字声画关。

注意修改稿件中文理不通,声画脱节的地方,注意用词用语和拍摄画面是否正确。

新闻知识点

新闻知识点

新闻知识点1、新闻:新闻就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它以明确的思想和简洁的语言文字,迅速及时地反映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事实。

)新闻包括消息和通讯等,通讯又包括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等。

2、报道对象:凡是新近发生的对人们生活具有广泛影响或能引起公众关注的事情,或者是对过去事件、事实的新发现、新披露,都是新闻报道的对象。

3、媒介:报纸、广播、电视、互连网。

4、属性:真实性(相对于假新闻而言)和客观性(相对于报道者的主观性而言)是新闻最重要的属性。

5、消息的特点:消息的特点用四个字概括就是“真、短、快、新”。

“真”指内容真实,“短”指篇幅短小(语言简明),“快”指报道迅速及时,“新”(新意)除了强调消息所反映的事实是最近发生的之外,还意在突出内容新鲜、形式活泼,能吸引人,有可读性。

“用事实说话”是消息最主要的特点。

6、消息六要素:事件(何事)、当事人(何人)、时间(何时)、地点(何地)、原因(何因)、如何发生(如何)。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等同于记叙文六要素),(有人将其称为六个W,即What、Who、When、Where、Why、How。

)7、四部分:消息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四部分组成。

8、标题:标题是报纸的眉目,是消息内容的提要(是全文的眼睛),要求准确、鲜明、生动、简洁,形式多样。

标题可以由引题、正题、副题构成。

引题的作用是交代形势、烘托气氛、说明背景、引出题目;正题是一则消息内容的高度概括;副题往往是重要事实、结果的提要(是对正题的补充说明)。

消息的标题不受消息客观性的限制,它往往是记者表明态度、传达倾向的重要手段和工具。

拟题技巧:(1)概括新闻事实准确简明(2)评价新闻内容,态度明确(3)灵活运用词格,形象生动9、电头:导语前的“电头”(例如,新华社莫斯科7月13日电),是稿件对发出单位、时间、地点的说明,也叫“消息头”,是区别于通讯等新闻体裁的特有的外部标志。

新闻知识点

新闻知识点

新闻知识点新闻,也叫“消息”,指对国内外新近发生的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人和事实的简要而迅速的报道。

通常分为动态新闻、综合新闻、典型报道和新闻述评四类。

其中,动态新闻是报纸、广播最常用的一种。

一、新闻的要素:也就是记叙要素,包括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二、新闻的结构:一篇完整的消息有五部分构成: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标题以凝炼的语言,概述全篇的要旨,醒目有力。

导语是消息开头的第一段或是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提示消息的核心内容。

主体是消息的主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阐述和扩展。

背景往往是说明事件发生的原因、条件或环境的材料,有时是注释性的材料。

新闻背景从内容分为人物、历史、地理、事件背景等四种,从作用分为对比性、说明性、注释性等三种。

结语则或是对消息内容作一小结,或是指出所报道事件的发展方向。

标题、导语、主体是一则新闻不可缺少的三个部分。

一则新闻,往往由这三部分构成。

三、新闻导语:新闻写作学特有的一个概念,是消息这种新闻体裁区别于其它文体的一个重要特征。

导语在一则消息中,主要承担两项任务:一是以最简炼的文字突出新闻中最重要的、最新鲜的事实或思想;二是启发、吸引读者情不自禁地阅读全篇新闻。

采用这种方法写新闻的开头,通称为新闻导语。

四、新闻正文:新闻正文是导语之后的“展开部分”。

正文的任务,主要是运用具体的事实有层次地回答、说明、解释或补充导语中提到的问题或事件。

消息的正文,是具体展示新闻内容,充分而有力地体现新闻主题的核心部分。

因此,环绕新闻主题,选取典型的材料,并加以巧妙的运用、布局和安排,注意表达的条理性和逻辑性,做到层次分明、结构严谨,这是正文写作中必须做好的工作。

五、新闻背景(或背景材料):是指新闻中与主体新闻密切相关的历史情况、环境条件以及新闻产生原因和注释性方面的材料。

一条新闻,可以只用现实发生的新闻材料来写成。

若只有背景材料是无法写成一条新闻的。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第二单元《口语交际:新闻》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第二单元《口语交际:新闻》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第二单元:口语交际:新闻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新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掌握新闻报道的基本结构和写作要点。

–能够用简洁明了的语言简要概括新闻内容。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表达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新闻的兴趣和阅读习惯。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身心健康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新闻报道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方法。

–提高学生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概括新闻的能力。

2.教学难点–学生如何在口语交际中表达出新闻的核心信息。

–学生如何根据所学知识自行撰写简单的新闻报道。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科书。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等。

3.学生准备:学生课前预习相应课文内容,带好课本、笔和纸。

四、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介绍新闻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新闻的特点和作用。

2.学习新知(30分钟)–分析新闻报道的结构和要点,让学生理解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

3.实践练习(40分钟)–分组让学生模拟新闻报道,每组选择一个事件撰写简短的新闻报道。

–每组报告自己的新闻报道,提供同学间的互动和反馈。

4.总结提升(15分钟)–整理学生学习的重点内容,强化新闻写作的要点和技巧。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口语交际活动,提高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五、课后作业1.撰写一则关于身边小事的新闻报道。

2.回顾本次课程中掌握的新闻写作要点,并与同学分享。

3.阅读一则真实新闻报道,分析其结构和特点。

六、教学反思本次课程通过引导学生探讨新闻的特点和写作要点,提高了学生对口语交际的兴趣。

在实践阶段,学生积极投入小组讨论,展示了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然而,在后续课程中,我将更加注重引导学生分析真实新闻报道,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口语交际练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

新闻二则

新闻二则

问 题 讨 论
• 请找出本文的标题、导 语和主体,说说导语从 哪几个方面概括了全文? • 主体可分为哪几个层次? 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如 何衔接的呢?
中新网平壤10月4日电(记者 周兆军)温家宝总理10 月4日上午乘专机前往朝鲜进行正式友好访问。 访问期间,温家宝将同朝鲜领导人举行会谈、会见, 就发展中朝关系及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作为纪念 朝中建交60周年活动的一部分,朝鲜总理金英日曾于3月 访问中国,这次温家宝的回访是就任总理后第一次访问 平壤。 《劳动新闻》当天还刊登了温家宝总理的照片和简历, 并刊载了介绍新中国成立60年来在各个领域取得巨大成 就的文章。
作者简介
1949年初,淮海、辽沈、平津三大战役结束, 我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但国民 党反动政府依然负隅顽抗,在对长江防线经过三 个半月的苦心经营之后,于4月20日悍然拒绝签 订国内和平协定。4月21日,毛主席和朱德总司 令立即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我人民解 放军于该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22日2时,新 华社播发了毛泽东同志撰写的消息《我三十万大 军胜利渡过长江》,报道了中路军万船齐发,突 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的战况。22日夜,毛 泽东同志又撰写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 江》这则全面报道前线最新战况的新闻稿。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注音:读准下列字的音:
荻(dí )港 获(huò)得 要塞(sài) 阻塞(sè) 堵塞(sè) 锐不可当(dāng) 当(dàng)真 歼(jiān)灭 阡(qiān)陌 纤(xiān)维
溃(kuì )退 匮(kuì )乏 馈(kuì )赠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这 则新闻的内容。
思 考 题
作为读者,你能在看了这 则新闻后找出它的六要素吗? 请概括出来。

初二上册语文《消息二则》教案

初二上册语文《消息二则》教案

初二上册语文《消息二则》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初二上册语文《消息二则》教案初二上册语文《消息二则》教案5篇众所周知,消息是以文字报道新闻信息的一种新闻体裁。

新闻知识点归纳

新闻知识点归纳

新闻知识点归纳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闻无处不在,它影响着我们的思维和决策,塑造着我们对世界的认知。

了解新闻的相关知识,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读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至关重要。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来归纳一下新闻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新闻。

新闻,简单来说,就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它具有时效性,必须是新鲜的、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情;同时具有真实性,要基于客观事实,不能虚构或夸大;还有准确性,所报道的内容必须准确无误,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

新闻价值是衡量一则新闻是否重要的关键因素。

新闻价值通常包括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和趣味性。

时新性强调新闻的新鲜程度;重要性指新闻事件对社会、国家乃至全球产生的重大影响;显著性往往与知名人物、著名地点或重大事件相关;接近性则体现在新闻与受众的地理、心理或利益上的接近程度;趣味性能够吸引读者的关注,使新闻更具吸引力。

新闻的类型多种多样。

按照传播渠道,可分为报纸新闻、电视新闻、广播新闻、网络新闻等。

从报道内容来看,有政治新闻、经济新闻、文化新闻、体育新闻、社会新闻等。

政治新闻关乎国家政策、领导人动态等;经济新闻聚焦于经济形势、市场动态和企业发展;文化新闻涵盖艺术、文学、教育等领域;体育新闻报道各类体育赛事和运动员的表现;社会新闻则反映社会现象、民生问题等。

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尾。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要简洁明了、吸引眼球,准确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

导语是新闻的开头部分,它用简短的语言交代最重要、最精彩的内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主体则是对新闻事件的详细阐述,包括事情的经过、相关人物的言论和行动等。

背景用于补充说明新闻事件发生的原因、环境等,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

结尾可以是对新闻事件的总结、展望或相关的呼吁。

在采写新闻时,记者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

采访是获取新闻素材的重要途径,记者要善于提问,倾听被采访者的回答,捕捉关键信息。

初中新闻知识积累教案模板

初中新闻知识积累教案模板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新闻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新闻价值。

2. 培养学生阅读和分析新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新闻素养。

3.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如何辨别新闻的真伪,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新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新闻价值的判断。

3. 新闻阅读和分析的方法。

教学难点:1. 新闻价值的判断标准。

2. 如何辨别新闻的真伪。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新闻素材,包括报纸、杂志、网络新闻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新闻的定义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新闻知识。

二、讲授新课1. 新闻的基本概念- 解释新闻的定义、特点、功能等。

- 分析新闻的构成要素:标题、导语、正文、背景、结语。

2. 新闻的特点- 客观性:新闻应客观真实地反映事实。

- 时效性:新闻应具有时效性,报道最新事件。

- 真实性:新闻应真实可信,避免虚假报道。

3. 新闻价值- 解释新闻价值的定义和判断标准。

- 分析新闻价值的四个方面:政治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

三、课堂练习1. 学生阅读教师提供的新闻素材,分析其新闻价值和特点。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新闻阅读和分析的方法。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的新闻基本概念、特点、新闻价值等内容。

2.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二、讲授新课1. 新闻阅读和分析的方法- 介绍新闻阅读的技巧,如关注标题、导语、正文等。

- 分析新闻分析的方法,如辨别新闻来源、查找相关资料等。

2. 如何辨别新闻的真伪- 介绍辨别新闻真伪的方法,如查证新闻来源、分析新闻内容等。

- 分享辨别新闻真伪的案例,让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三、课堂练习1. 学生阅读教师提供的新闻素材,分析其真伪,并给出理由。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辨别新闻真伪的经验。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消息二则》学案(含新闻知识点)

《消息二则》学案(含新闻知识点)
通讯的特点:新闻性、文学性、评论性。
7.知识链接——新闻评论。(积累★)
新闻评论是社会各界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所发表的言论的总称。新闻和评论,构成报纸的两大文体。新闻评论是一种写作形式,一种传播力量,一种社会存在,以传播意见性信息为主要目的和方式。一般来说,新闻评论具有6个主要特征:导向正确,就事论理,新闻性强,有的放矢,科学合理,便于传播。
③消息往往报道新闻事件的,新闻特写则主要描绘新闻事件中的。
6.知识链接——通讯。(积累★)
如果说消息是“报道新闻事件”,新闻特写是“描绘新闻瞬间”,那通讯的主要任务就是“讲述新闻故事”。
人物通讯是围绕新闻事件的人物,报道其言行、事迹,展现人物的精神。
事件通讯是相对完整地记述新闻事件,展示其发展过程和社会意义。
表格梳理常见新闻体裁的一般特点
消息
新闻特写
通讯
新闻评论
时效性

一般
较弱
较强
主要内容
报道新闻事件整体
突出呈现新闻事件的某一场景
详细记述新闻事件,具体表现特定人物
对新闻事件、社会现象、重要问题等发表评论
篇幅
一般比较短
篇幅比较灵活
较长
一般比较短
表达方式
记叙、说明为主
记叙、描写为主
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记叙、议论为主
8.知识链接——新闻体裁(积累★)
新闻体裁是新闻作品具体表现形式,包括消息、通讯、新闻特写、新闻评论、调查报告、新闻公报、采访札记、答记者问等。
【练习】给课文批注体裁。①《消息二则》是②《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是③《“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是④《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是⑤《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是

[讲解]新闻的有关知识

[讲解]新闻的有关知识

新闻的有关知识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是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所报道的主要内容,点明其意义。

一般说来,新闻标题较一句话新闻更简洁,往往只要求两个必备要素:人物和事件,句中通常不停顿,文末不用标点。

一句话新闻,又叫标题新闻,就是采用新闻标题的语言表达形式来最大限度地完成报道任务的新闻。

拟写一句话新闻,要把握语段语意,从中筛选出关键信息(读者最关心、最有新闻价值的内容),然后用简明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一句话新闻”通常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对象)、事件(过程、结果)及原因(目的)等要素。

概括主要内容或信息,这类试题重在考查考生对重要信息的筛选能力及语文概括能力。

解答这类题目,首先必须明确材料中哪些信息是主要信息(符合材料表达主旨的实质性信息),哪些是次要信息(评价性的、示例性的、阐述性的信息)。

而后,将主要信息用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来。

1、今年三月“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问题。

下面是总理关于教育问题的一席话,请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信息。

(不超过10个字)教育是现代化国家的基石,国家的发展最终要靠提高全民素质。

……在这里我特别想强调一下“平民教育”问题。

因为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平民。

平民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整体国民的素质。

我们有13亿人口,9亿农民,平民的比重更高。

我们之所以把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就是要使教育成为面向全民的教育,从而使人人能得到教育。

主要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小标题。

(不超过15个字)据新华社三峡工地5月20日电2006年5月20日14时整,经过34小时的连续浇筑,三峡大坝最后一仓混凝土顺利收仓,至此,世界规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坝终于在中国长江西陵峡全线建成。

三峡大坝是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核心,总浇筑时间为3080天,海拔高程185米。

今年汛期,大坝开始全面挡水,长江中下游1500万人、150万公顷良田从此可以解除洪水威协。

大一新闻学知识点汇总笔记

大一新闻学知识点汇总笔记

大一新闻学知识点汇总笔记在大一的新闻学课程中,我们学到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为我们理解和掌握新闻行业的基本原理和技巧提供了基础。

以下是我整理的大一新闻学知识点汇总笔记,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新闻的定义和特点新闻是指通过媒体传播的一种信息形式,它通常以简短、准确、及时的方式呈现,具有公共性、客观性、社会价值等特点。

二、新闻价值观与新闻伦理1. 新闻价值观:包括准确性、真实性、多样性、及时性等原则,新闻应该以客观公正的态度报道事实。

2. 新闻伦理:新闻从业人员应当遵守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包括尊重事实、保护隐私、诚实报道等。

三、新闻采访与写作1. 采访技巧:包括提问技巧、倾听技巧、引导受访者等,旨在获取准确而有用的信息。

2. 新闻写作结构:包括倒金字塔式结构、五个W和一个H (Who, What, When, Where, Why and How)等,确保新闻报道简明扼要、内容完整。

四、新闻报道形式1. 新闻消息:通常由简短的标题、导语和正文组成,着重于传递最新的、基本的事实信息。

2. 新闻特写:对事件、人物、社会问题等进行深入报道,通过丰富的事实和细节引起读者的共鸣。

3. 评论与分析:对新闻事件进行解读和评价,提供个人或专业观点,促进公众对事件的思考和讨论。

五、媒介与媒体产业1. 媒介形态:包括印刷媒体、广播媒体和网络媒体等不同的传播形式,它们各自具有特定的传播特点和影响力。

2. 媒体产业:包括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以及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新兴媒体,这些媒体机构构成了庞大的媒体产业链。

六、传播与社会影响1. 新闻传播理论:包括传播模式、传播效应、传播路径等概念和理论,旨在深入了解新闻对社会行为和社会动态的影响机制。

2. 新闻与公众议题:新闻报道对公众议题的选取和关注度会对社会产生重要影响,媒体有责任引导公众关注重要议题和社会问题。

以上是我整理的大一新闻学知识点汇总笔记,这些知识点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新闻行业的运作机制和职业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初二语文上册《新闻两则》知识点归纳

初二语文上册《新闻两则》知识点归纳

初二语文上册《新闻两则》知识点归纳初二语文上册《新闻两则》知识点归纳学习目标一、了解新闻的特点和结构.二、体会新闻语言简明、准确的特点.三、了解战役的经过,树立热爱祖国,珍惜幸福生活的观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基础知识精讲课文全解一、背景材料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时代背景1947年7月到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范围内转入战略进攻.1948年秋,人民解放军连续发起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给国民党反动派以致命打击.1949年4月15日,国共双方谈判.20日南京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谈判破裂.4月21日,毛主席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命令人民解放军“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人民,保卫中国人民领土主权的独立完整”.21日清晨,人民解放军即执行最高统帅的进军令,在西起九江的湖口,东至江阴,长达一千华里的战线上,发动了渡江战役,国民党反动派惨淡经营了长达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一触即溃.23日晚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宣告国民党反动派政权覆灭.2.《中原我军解放南阳》背景资料这则新闻说,“去年七月,南线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实施英勇的进军”,又说到“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第一年歼灭国民党军112万人,1947年6月底,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以主力一部挺进中原,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在外线大量歼灭国民党军;以部分武装坚持内线作战,收复失地.10月10日,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号召全国人民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战争第二年,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军152万人,攻克大批国民党军重点设防的城市,为与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创造了条件.1948年到1949年1月,解放军连续进行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这一则新闻发布于1948年11月5日,辽沈战役已胜利结束,电文说:“杜聿明则刚从徐州飞到东北,一战惨败,又逃到了葫芦岛”,即指蒋军在辽沈战役中的失败.淮海战役是1948年11月6日发起的,这则新闻发电正是淮海战役前夜.二、课文剖析1.重点精讲怎样把握这篇新闻的诸种要素?新闻的要素,也是记叙要素,包括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新闻比较简短,把握新闻六要素也不难.只要把六个要素化成六个问题,阅读的时候留意这六点,一点也不含糊,就能清楚地把握住了.“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心里悬着六个问题,就会注意:①人物?中路军30万人.②时间?二十日夜起二十四小时内.③地点?安庆、芜湖线.④原因?要渡江.⑤经过?突破安庆、芜湖线.⑥结果?渡过三十万人,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一般新闻作品的各种要素不像这样集中,但是把握要素的方法是一致的.养成留意要素的习惯,读别的叙事性作品,也容易把握情节内容了.这篇新闻,分述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就要分别把握各种要素.2.写法精讲《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渡江战役1949年4月20日晚开始,6月2日结束,战役关键是开始后的四天.在渡江战役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时刻,毛泽东亲自撰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及时报道战况,给全国人民和全军将士以极大鼓舞,对于瓦解敌军斗志,鼓舞我军士气发挥了极大的作用.①要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是看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从渡江兵力可以感知战役的壮阔.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奇观.可以想象,千里江面上,万船齐发,冒着炮火,奋勇挺进,直取对岸的景象.可以想象,日日夜夜盼解放的江南人民该是多么激动振奋!②要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是看导语.从导语还可以知道渡江区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长达一千余华里.从导语还可以知道战役的全局,敌阵业已冲破,战役取得了决定性胜利.③要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是看主体部分.主体部分报道了三路大军渡江的进展,列表如下:时间兵力渡江兵力中路军安庆芜湖20日夜~日夜。

如何将新闻教学引入语文课堂

如何将新闻教学引入语文课堂

如何将新闻教学引入语文课堂【摘要】新闻教学在语文课堂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通过分析新闻教学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作用,探讨选取适合的新闻素材进行教学,结合新闻教学和传统语文教学方式,开展新闻教学的实践活动,并评估新闻教学的效果,可以使学生更加积极参与学习,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将新闻教学引入语文课堂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如素材选择的难题和教学效果的评估等。

需要综合考虑优势和挑战,展望新闻教学在语文教育中的未来发展,不断完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新闻教学在语文课堂中的实践将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新闻教学、语文课堂、学生语文素养、新闻素材、传统教学、实践活动、效果评估、优势、挑战、未来发展1. 引言1.1 介绍新闻教学在语文课堂中的重要性新闻教学也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语文知识的实用性和生动性。

通过分析新闻报道的语言表达技巧和文风特点,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

新闻教学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跨学科综合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语文课堂中引入新闻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方式的创新,更是对学生综合发展的有益探索。

通过新闻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素养,培养综合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1.2 阐述本文的内容和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将新闻教学引入语文课堂,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通过分析新闻教学对学生语文素养的作用,探讨如何选取适合的新闻素材进行教学,讨论如何结合新闻教学和传统语文教学方式,以及探讨如何开展新闻教学的实践活动和评估教学效果,本文旨在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关于如何有效地引入新闻教学的实用指导。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讨论,希望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他们分析新闻信息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时政“巧”引入,课堂“变”鲜活论文

时政“巧”引入,课堂“变”鲜活论文

时政“巧”引入,课堂“变”鲜活【摘要】对中学生进行时政教育,使他们了解国内外重大时事。

了解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笨,对于青少年学生提高思想政治觉悟,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发学习、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时事政策巧妙引入鲜活课堂时事政策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时事政策教育又称形势和政策教育,或简称为时政教育。

对中学生进行时政教育,使他们了解国内外重大时事。

了解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笨,对于青少年学生提高思想政治觉悟,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发学习、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众所周知,政治课是一门常讲常新的课程,同“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一样,每一节政治课也应该是崭新的。

我们生活的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新的变化,把我们身边发生的重大时事带到政治课堂上来,让政治课堂焕发出新的激情和活力。

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

一、时政引入课堂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需要,筛选相关的时政信息导入课程。

例如,在讲“民族精神”时,引用“神六”这实现中国人载人航天梦的时政,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有利于新课的传授。

此外还可利用课前5分钟进行新闻发布,可由老师指定学生或由学生自主报道,内容包括国内外大事,本地区要闻等。

学生发布后由其他同学补充、指正、点评,或由老师作简要评点。

二、时政的引入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能力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开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活动。

思想政治课实施探究性学习,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去尝试、去接触生活实际,去关心社会和他人,这样的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修养、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协调发展。

再加上网络技术的普及,为时政引入课堂创造了条件,进一步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三、时政的引入。

提供了多种辅助资料,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一般而言,初中思想政治课所讲的一些概念、原理和具体观点比较抽象、枯燥,如果只是照本宣科,肯定不受学生欢迎,更谈不上理解和接受了。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新闻知识”教学设计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新闻知识”教学设计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新闻活动探究”之新闻知识的教学设计一、单元教学内容说明1.单元教学目标(1)了解新闻内容,把握不同体裁新闻的特点;(2)学习读新闻的方法;(3)养成读新闻的习惯;(4)熟悉新闻采访的方法步骤,进行采访实践;(5)学会撰写新闻作品;(6)通过接触新闻了解世界,关注社会生活。

2.教材内容简析本单元是活动探究单元,任务群由新闻阅读、新闻采访以及新闻写作组成,在“新闻阅读”任务驱动下,教材选了四篇文章,分别是《消息二则》(即毛泽东《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首届诺贝尔奖颁发》《“飞天”凌空》《一着惊天海》,这组教材的主题内容是变化着的社会,通过新闻作品呈现社会变化和时代变迁,体现了新闻作品记录社会与时代发展变化的价值。

学生在学习中养成阅读新闻的习惯,通过接触新闻了解世界,关注社会生活。

这组教材的语文素养主题是新闻纪实作品的阅读与写作,教材以新闻文体为线组合,涉及消息、特写、通讯等不同新闻体裁。

要求学生通过活动探究,达成以下学习目标:了解新闻内容,把握不同体裁新闻特点;学习阅读新闻的方法;熟悉新闻采访的方法步骤,进行采访实践;学会撰写新闻作品。

二、图书简析本册语文教材配套图书围绕“新闻”文体,从应用型文体的角度着手,按照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与新闻评论等不同体裁新闻分单元编写,与教材选文形成体裁呼应,为教材提供大量分体阅读的整合文本。

同时,针对教材活动探究单元的特点,编写了“新闻采访与写作”单元,为学生开展新闻探究活动提供了脚手架。

整体的选篇意图在于实现学生文本阅读的拓展、新闻文体素养的提升以及新闻实践活动的落实。

本册语文教材配套图书所选篇章基本侧重于语文素养主题,“新闻”的体裁分类及其特征是选篇与教材整合的基本点,具体对本册语文教材配套图书的使用可采用以下策略:1.求同对比阅读,在具体新闻体裁划分的前提下,整合教材各篇与各单元精读篇目,了解这一文体的结构(比如消息)或者语言特色(比如准确或生动),从而建构出对这一新闻文体的基础性理解;2.拓展训练阅读,针对略读篇目可以采用快速阅读进行文体要素分析的方法,比如可从新闻的六要素和五部分入手,通过拓展训练把握每一结构的训练要点;3.存异对比阅读,每一单元选择一篇精读篇目,对新闻不同文体的特点进行对比性的区分阅读,从而引导学生明确不同新闻文体的不同;4.活动辅助阅读,对“新闻采访与写作”单元,可根据学生探究活动的需要选择合适篇目,在活动过程中作为提供给学生的手脚架和工具箱,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落实具体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领导才下飞机,记者问:你对三陪小姐有何看法?领导很吃惊:北京也有三陪小姐?记者第二天登报《领导飞抵北京,开口便问有无三陪》2,记者问领导:你对三陪问题有何看法?领导:不感兴趣!记者第二天登报《领导夜间娱乐要求高,本地三陪小姐遭冷遇》3,记者问领导,你对三陪小姐没有看法?领导很生气:什么三陪四陪五陪的?不知道!记者第二天登报《三陪已难满足领导,四陪五陪方能过赢》4,记者后来再问领导,领导不发言。

记者第二天登报《面对三陪问题,领导无言以对》5,领导大怒,对记者说,这么乱写,我去法院告你!记者第二天登报《领导一怒为三陪》6,领导气急之下,将记者告到法庭。

媒体争相报道《法庭将审理领导三陪小姐案》,领导看后撞墙而死。

7.领导死后,所有媒体标题为《领导一死为红颜》新闻结构倒金字塔式结构:好处:便于记者迅速报道新闻,直截了当,开门见山,吸引读者,便于读者迅速掌握全篇之精华,满足受众尽快获取最新消息之需求;因为将最重要的新闻放在了前面,所以它的导语常可变成“简明新闻”或“一句话新闻”。

例如:中新社北京九月五日电中国中青年新闻工作者的最高奖“范长江新闻奖”从今年开始进行评奖,以后每两年评选一次。

记者从中国记协和范长江新闻奖基金会今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凡在评选年度不超过55岁的中青年专业新闻工作者均可参加评选。

评选范围包括正式批准登记的报纸、通讯社、广播电台、新闻时事类刊物和新闻电影等单位的新闻编辑、记者、播音员(包括节目主持人)以及从事新闻理论研究、新闻教育的专业人员。

首届“范长江新闻奖”最多评选采编人员10名,是否设提名奖待定。

评选结果将在明年第一季度公布。

据悉,海外新闻工作者参加评选的办法另行拟定。

倒金字塔式结构,将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最先发出去;便于编辑选稿、分稿、组版、删节,如在版面不够时,可从后往前删,无须重新调整段落。

但它也易于造成程式化、单一化的毛病,而且,它比较适宜写时效性强、事件单一的突发性新闻,而用它来写非事件性新闻、富有人情味、故事情强的新闻,就不太适合。

金字塔结构:是按新闻事实发生始末,即依时间顺序安排材料的一种消息结构形式。

事件的开始和结束,就是新闻的开头和结尾。

如《北京晚报》的消息《两名大学生玩命》:本报讯 1月22日下午7时,北大分校物理系十八岁学生吴某,与三名女同学到学校附近的铁路边散步。

吴某对女同学说,国外曾有人趴在铁轨中间,火车过后安然无恙。

这时,一列火车正巧从西直门方向驶来。

吴某和一名女同学欲亲身一试。

他们迎着火车趴在铁轨中间。

火车司机发现后,立刻采取制动措施。

车头和一节车厢从他们上面驶过之后停了下来。

女同学从车下爬出,侥幸留下了姓名。

吴某却没有出来。

他的头颅受到严重损伤,已经丧生。

新闻的标题引题正题副题四种模式三行、两行(两种)一行一、正题(实题)在任何新闻题中,正题是中心。

从内容来说,正题说明新闻中最重要的事实和思想,是标题中最主要的部分。

从结构来说,正题是标题中最主要的部分,是标题的枢纽。

正题在整个标题中,所用的字号最大,最引人注意。

如果标题所表达的内容比较单纯,则采用单一式标题即可。

单一式标题没有辅题,只有正题。

单一式标题多为一行题,必要时也用两行,但不宜超过两行,行数太多,既臃肿又不醒目。

例如:国足7-0胜香港仍无缘2006世界杯〈2004年11月18日新浪网〉辽宁开始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恶意欠薪将罚两倍〈2004年11月18日人民网〉二、引题引题是位于正题之前的辅题,主要作用是引出正题。

引题文字宜简洁,最好不要超过一行,否则,喧宾夺主,不利于正题的突出。

引题引出正题,可以有多种方式。

最常见的是,通过交代和说明相关的背景、意义、目的、原因、结果以及具体事实等引出正题。

例如:了解国民文化素质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我国首次调查语言文字使用情况(正题(实))(2004年8月10日《人民日报》)衬衣短裙出场冷饮墨镜抢手上海早春高温百年罕见(正题(实)(2004年2月14日《人民日报》)夕阳无限好何怅近黄昏广州老年人生活丰富多彩(正题(实))(2004年2月25日《人民日报》)例一的引题交代正题的背景。

例二的引题则是说明正题的目的。

例三的引题说明正题引出的结果。

例四的正题讲事实,引题则是缘事而发的赞叹。

三、副题副题位于正题之后,正题不能完全包括或表述的重要内容,往往由副题来承担。

副题主要起补充和解释正题的作用。

副题对正题的补充、解释可分两类:第一类是正题不写事实,只提出一个论断或疑问,标题要提示的新闻事实,全部写在副题中。

例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引)江淮大地,好个雪(正)万众上街铲雪,交通畅行无阻(副题(实))(2003年1月23日《人民日报》)《创业史》写作基地为何由富变穷?(正)主要原因是领导班子懒散,责任制不落实,陕西省委正研究改变这个队面貌的具体办法(副题(实))(1998年5月18日《人民日报》)例一引题是引用毛泽东同志的《沁园春雪》中的两句词,正题是套用《红楼梦》里的“丰年好大雪”的句式,形象生动,但不具体,副题是用具体事实对正题作出解释。

例二的正题提出问题,副题则是对正题所提问题的回答。

第二类是正题已承担部分叙事任务,副题则补充交代其他事实。

例如:大庆30万吨乙烯工程通过验收(正题(实))将于明年元旦正式投产(副题)(2004年9月18日《人民日报》)此题中,正题报告了大庆30万吨乙烯工程通过验收这个最新、最重要的事实,副题则预告了工程正式投产的日期,是对正题的一个补充。

从上可见引题、副题都是为正题服务的,前者主要是导,后者主要是续。

引题可以叙事、说理或抒情,而副题一般仅是叙事。

结合《新闻阅读与写作》第30页评论式导语:导语从议论入手或是使叙述或议论夹在一起,用虚实结合,夹叙夹议的写法对所报道的新闻事实进行评论,说明其意义,这就是人们通常说的评论式导语,也称评述式导语或议论式导语。

作用:能突出新闻事实的意义,凝炼和升华新闻的主题,获得立足点,放眼全局的效果,从而唤起读者的注意,充分发挥新闻指导作用。

提问式导语:把新闻报道中已经解决的问题先用疑问句式鲜明地提出,然后用事实加以回答,这实际上是设问手法,在叙述性写导语作中的运用。

作用: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用提问或反问方式把确定的思想表达出来37.对比方式导语作用:使事实的变动显得更加鲜明,显示新闻事实的意义,突出矛盾,产生悬念,变平淡为曲折通讯专题结合书本和练习册整理知识要点:24页:引语新闻中记述人的言论的部分就是引语。

直接引语是指新闻中用引号引起来的新闻人物所说的话,引文必须原原本本,准确无误,一字不差,绝对忠实于讲话人的语言和思想。

作用:1.增加新闻的可信度。

2.增加新闻的兴趣度。

3.有助于澄清冲突与问题。

4.刺激读者的注意力。

5、改变报道的节奏。

间接引语报道的是新闻人物所讲的主要意思,引文不用引号,它可以是讲话的原话,也可以是记者用自己的话的进行转述。

作用:1.便于突出重点。

2.便于清晰条理。

3.便于为直接引语做好铺垫。

"如何选用直接引语?采访对象说的是关系到新闻本质的话。

""采访对象说的是风格独特的话。

采访对象以不同寻常的方式说的话。

"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话。

""重要人物说的话。

重要场合中相关人物说的话。

"争论中各方说的话。

"间接引语的使用方法:"忠实人物的本意。

把最能表现人物本质观点的内容提出出来,不能有意或无意的掩盖说话人最重要的观点。

""用客观的语言表达人物的观点和意图。

清晰的标明间接引语的来源。

"使用间接引语时虽然不加引号,但引述的内容也必须与讲话人的原意相同或者相近。

不能断章取义,不能“各取所需”;“不能移花接木”,不能根据个人需要任意杜撰;更不能把新闻人物从未讲过的话加在他们的头上。

A、渣打银行经济师许长泰说,香港受制于外围经济表现,倘若明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或内地经济出现硬着陆,便将拖累本港经济,沙士重临也可能对经济造成隐忧。

B、东亚银行首席经济师邓世安表示,本地经济活动已全面复苏,七至九月的出口数字表现得更强劲,进一步支持经济增长,但他担心明年能否持续。

在A中,许长泰在被采访时表述香港经济如何面临种种外围影响,沙士可能会在哪些方面对经济造成隐忧的话语,记者都没有展开,而是通过对许话语的整理,代之以总结性表述。

B中记者用很简短的话转引了邓世安要表达的两层意思,一是对现在经济的评价,二是对明年的预测。

很明显,这种引用是概括性的,客观而冷静的叙述方式。

这种做法缩短了篇幅,加快了叙述速度;同时通过记者对采访中新闻人物的大段语言进行重新梳理,删去其中情绪化的表达、混乱的叙述,可以使受众更直接地了解到新闻人物的表达意图。

间接引语难点:1、怎么归纳与转述新闻人物的原话。

(准确)2、怎么克制自己不杜撰引语。

(真实)混合引语则是将记者引语与记者自己的转述混合使用的一种派生手段。

使用混合引语要谨慎。

若无十足把握,尽量不用。

直接引语可以原创性地再现人物的讲话,记者更多地处于一种记载的状态。

直接引语实现了一种“同期声”的效果,保真性较强。

混合引语往往和记者叙述共同组成对一个句子的完整叙述。

很明显,在句中只有符合记者叙述需要的人物话语才能在删减中得到保留。

同时,由于有引号的标示(从标点符号的功用来看,引号可以使其引用的内容成为全句强调和突出的对象),混合引语的内容更多的是在为记者的全句叙述功能而发挥作用。

引语的保真性得到了较大的削弱。

无引号的间接引语的保真性则最差。

人物的原话基本上全部被改头换面,用记者语言进行了重新表达。

这种方式可以方便读者进行阅读,但是,由于记者的高度参与,消息来源的声音可能被记者个人的声音所遮盖,造成信息的原意不能有效地传达。

中国新闻业者与西方同行在使用直接引语方面的不同态度(怕担责任)1995年5月,第四十三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天津举行。

当时新华社体育部主任刘其中采访国家领导人会见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的活动。

因为事先知道部分记者对那次锦标赛的组织工作颇有微词,一些外国记者还扬言要把组委会收费太高、成绩公报发布太迟等事向萨马兰奇“告状”,又听说会见时可能要谈及国际奥委会希望中国申办2004年奥运会的问题。

所以,当时他格外小心,不仅做了详细记录,还录了音。

回见后,他在现场写了稿子,并特意把萨马兰奇高度评价大会的组织工作、明显暗示中国申办2004年奥运会的话根据录音用直接引语写了进去。

萨马兰奇说,要组织好大型国际体育比赛,必须有两个条件,一是准备工作必须井井有条,二是东道国必须有较高的运动水平。

他说:“这次世乒赛的成功举办表明,中国已经完全具备了这两个条件。

这次大赛的组织工作非常成功。

”他还说:“这次世乒赛的成功举办还表明,中国完全有能力举办更大规模的国际体育赛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