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季版)2017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5 空城计练习 语文版

合集下载

2017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习题(语文版)正式版

2017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习题(语文版)正式版
麈.尾( zhǔ) 言讫.( qì)
2.多音字注音、形近字组词。(6 分)
纶((gluúān))n纶涤巾纶
纶(guān)纶巾 携(xié) 携带 伦(lún)伦理 镌(juān)镌刻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C )(4 分) A.得知军情司马懿引大军十万而来,诸葛亮身边的众官全都大.惊.失.色.。 B.司马懿大军兵临城下,西城县的二十余百姓旁.若.无.人.地低头扫地。 C.诸葛亮以二千五百兵力,使得司马懿十五万大军撤退,这是他处.心. 积.虑.的结果。 D.司马懿疑.神.疑.鬼.,不听次子进言,中了空城计,失去了活捉诸葛亮 的大好时机。
5.空城计
5.空城计 得分________ 卷后分________ 评价
________
1.注音或写汉字。(12 分) 司马 yì( 懿) 蜂 yōnɡ( 拥)
隐匿.( nì) 城 pù( 铺) 纶.巾( guā)n 笑容可 jū( 掬) 骇.然( hài) 远遁.( dùn)
旌.旗( jīng) 鹤 chǎng( 氅 )
(3)这个故事情节是____________。(2分)
阅读课文3-6自然段,回答问题。(12分) 6.第3自然段中“懿笑而不信”,司马懿为什么“ 笑”是?一种怀疑继而轻蔑的笑,他不相信诸葛亮会 冒这么大的险。
7.说由说笑司到马疑懿到心撤理兵变。化的过程。
8.司马懿退兵的理由是什么?(用原文 回亮答平) 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
若进,中其计也。
9.吾诸兵葛止亮有为二什千么五不百弃,城若逃弃走城?而走, 必不能远遁。得不为司马懿所擒乎 ?
10.对于诸葛亮这个人物,历来褒贬不一。 学了《空城计》后,你对他的印象是否有所改 观呢?请简要写出你对诸葛亮的认识。(6分)

七年级语文空城计 同步练习(一)

七年级语文空城计 同步练习(一)

空城计同步练习(一) 【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一、字音及词义:分拨:分派。

飞马:这里指骑着快怪传送紧急军情的人。

失色:因惊恐不安而变了脸色。

城铺:城上巡哨的岗棚。

妄行出入:不遵守规定,随便进出。

鹤氅:用羽毛编成的外衣。

纶巾:用青色丝带编的头巾。

敌楼:筑在城上,用来观察敌情的城楼。

笑容可掬:形容满脸堆笑的样子。

莫非:莫不是,大概。

表示推测。

抚掌:拍手表示高兴。

骇然:惊惧的样子。

言讫:说完。

二、相关背景:1、关于作者罗贯中(1330?~1440?)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

名本,字贯中。

杭州人,祖籍太原。

关于他的生平,明王圻《稗史汇编》说罗贯中是“有志图王者”,后来朱元璋这样的“真主”一统天下,他的政治抱负落空,而致力于小说创作。

清徐渭仁、徐鈵所绘《水浒一百单八将图题跋》说他曾入张士诚幕。

罗贯中的创作才能是多方面的。

他写过乐府隐语和戏曲,但以小说成就为主。

关于他的小说,《西湖游览志馀》称他“编撰小说数十种”,又相传他写过《十七史演义》。

今存署名罗贯中的作品,除《三国志通俗演义》外,还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传》和《三遂平妖传》。

这些作品中《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成就最高。

全书以宏大的结构描绘了三国时期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起自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一。

作品谴责了统治者的残暴和丑恶,反映了动乱时代人民的痛苦和对清明政治、对仁君的向往,体现了鲜明的“拥刘反曹”倾向。

《三国志通俗演义》“文不甚深、言不甚俗”,语言简洁明快而又生动。

它把历史和文学自然结合,有现实的描绘,又充满了浪漫主义的传奇色彩。

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现存最早刊本为嘉靖本,最为流行的本子是清代毛纶、毛宗岗父子的修改本。

除小说创作外,贾仲名《录鬼簿续编》说他“乐府隐语,极为清新”。

他现存戏曲作品有《赵太祖龙虎风云会》杂剧。

杂剧的基本思想和《三国志通俗演义》类似,描写君臣之间的亲密关系,并希望通过“正三纲、谨五常”来结束奸雄争霸造成的悲惨局面。

2、关于《三国演义》《三国演义》全名《三国志通俗演义》,故事从东汉灵帝中平元年(184)黄巾起义写起,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止。

《空城计》阅读练习及答案

《空城计》阅读练习及答案

《空城计》阅读练习及答案第一篇:《空城计》阅读练习及答案做阅读题要组织语言规范答题,认真书写。

答案基本考虑成熟之后,还需要注意一下表述的语言。

语言简洁明了,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啰嗦重复,不得要领,往往会出力不讨好。

《空城计》阅读答案是什么?《空城记》①孔明分拨已定,先引五千兵退去西城县搬运粮草。

忽然十余次飞马报到,说: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望西城蜂拥而来!时孔明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斑文官,所引五千军,已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

众官听得这个消息,尽皆失色。

②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望西城县杀来。

孔明传令,教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

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

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③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

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

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

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麈尾。

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傍若无人。

④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

次子司马昭曰:莫非诸葛老师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

我兵若进,中其计也。

汝辈岂知?宜速退。

⑤于是两路兵尽皆退去。

孔明见魏军远去,抚掌而笑。

众官无不骇然,乃问孔明日:司马懿乃魏之名将,今统十五万精兵到此,见了丞相,便速退去,何也?孔明曰: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

吾非行险,盖因不得已而用之。

此人必引军投山北小路去也。

吾已令兴、苞二人在彼等候。

⑥众皆惊服曰:丞相之机,神鬼莫测。

若某等之见,必弃城而走矣。

孔明曰: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弃城而走,必不能远遁。

得不为司马懿所擒乎?言讫,拍手大笑,曰:吾若为司马懿,必不便退也。

语文版七下语文第二单元 第5课 空城计 同步练习题

语文版七下语文第二单元 第5课  空城计  同步练习题

初中语文试卷鼎尚图文整理制作语文版七年级下册(2016) 第二单元第5课空城计同步练习题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分拨.( ) 旌.旗( ) 隐匿.( ) 司马懿.( )鹤氅.( ) 纶.巾( ) 麈.尾( ) 笑容可掬.( )言qì( ) fǔ( )掌hài( )然fén( )香2.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 )(2)我兵若.进,中其计也。

( )(3)于是两路兵尽皆.退去。

( )(4)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

(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的古今义。

(1)弃城而走.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2)引.五千军古义:_____ 今义:________(3)凭.栏而坐古义:_____ 今义:_______(4)焚香操.琴古义:_______ 今义:______4.揣摩下面诸葛亮“笑”时的心理。

(1)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

(2)孔明见魏军远去,抚掌而笑。

(3)言讫,拍手大笑,曰:“吾若为司马懿,必不便退也。

”5.填空。

(1)课文节选自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

另外三部古典名著分别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2)“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____________写给________的信中的内容。

(3)《三国演义》中以弱胜强的两次著名战役是________和_________。

(4)《三国演义》主要人物中被称为“三绝”的分别是:“奸绝”是_____,“智绝”是_________,“义绝”是_________。

(5)课文中诸葛亮的性格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司马懿的性格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请你参加七年级(1)班组织的“千古风流人物·诸葛亮”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七年级语文空城计同步练习

七年级语文空城计同步练习

《空城计》同步练习第一部分:1.本文选自,作者是小说家。

2.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司马懿.()旌.旗()纶.巾()笑容可掬.()3.与《三国演义》并称为我国古典四大名著的其他三部为、、。

4.小说的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读课文,用简洁的话概括本文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5.诸葛亮足智多谋,处变不惊。

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诸葛亮的这些特点?6.揣摩下面诸葛亮“笑”时的心理。

⑴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

⑵孔明见魏军远去,抚掌而笑。

⑶言讫,拍手大笑,曰:“吾若为司马懿,必不便退也。

”7.诸葛亮使“空城计”的背景有二:一是;二是。

8.你还知道《三国演义》中哪些故事?请用简洁的话加以概括。

(或写出与之相关的成语、典故等)第二部分:(一)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

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

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

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麈尾。

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旁若无人。

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

次子司马昭曰:“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

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

我兵若进,中其计也。

汝辈岂知?宜速退。

”于是两路兵尽皆退去。

孔明见魏军远去,抚掌而笑。

众官无不骇然,乃问孔明曰:“司马懿乃魏之名将,今统十五万精兵到此,见了丞相,便速退去,何也?”孔明曰:“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

吾非行险,盖因不得已而用之。

此人必引军投山北小路去也。

吾已令兴、苞二人在彼等候。

”众皆惊服曰:“丞相之机,神鬼莫测。

若某等之见,必弃城而走矣。

”孔明曰:“吾兵止二千五百,若弃城而走,必不能远遁。

得不为司马懿所擒乎?”言讫,拍手大笑,曰:“吾若为司马懿,必不便退也。

”9.第一段中“懿笑而不信”,司马懿为什么“笑”?10.说说司马懿心理变化的过程。

2017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习题(语文版)完美版

2017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习题(语文版)完美版
麈.尾( zhǔ) 言讫.( qì)
2.多音字注音、形近字组词。(6 分)
纶((gluúān))n纶涤巾纶
纶(guān)纶巾 携(xié) 携带 伦(lún)伦理 镌(juān)镌刻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C )(4 分) A.得知军情司马懿引大军十万而来,诸葛亮身边的众官全都大.惊.失.色.。 B.司马懿大军兵临城下,西城县的二十余百姓旁.若.无.人.地低头扫地。 C.诸葛亮以二千五百兵力,使得司马懿十五万大军撤退,这是他处.心. 积.虑.的结果。 D.司马懿疑.神.疑.鬼.,不听次子进言,中了空城计,失去了活捉诸葛亮 的大好时机。
逃的曹军,曹军束手待擒。然关羽乃义重
如山之人,念及曹操昔日于己有厚恩,心
中不忍;又见曹军狼狈不堪,愈发不忍;
加以与曹将张辽有故旧之情,遂抗命放去
曹军,曹操得以脱身。后得刘备求情,关 羽免受军法惩处。
(二)
玄德回视其人,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颌虎须,声若巨 雷,势如奔马。玄德见他形貌异常,问其姓名。其人曰:“某 姓张,名飞,字翼德。世居涿郡,颇有庄田,买酒屠猪,专 好结交天下豪杰。恰才见公看榜而叹,故此相问。”玄德曰: “我本汉室宗亲,姓刘,名备。今闻黄巾倡乱,有志欲破贼安 民,恨力不能,故长叹耳。”飞曰:“吾颇有资财,当招募乡 勇,与公同举大事,如何?”玄德甚喜,遂与同入村店中饮酒 。
若进,中其计也。
9.吾诸兵葛止亮有为二什千么五不百弃,城若逃弃走城?而走, 必不能远遁。得不为司马懿所擒乎 ?
10.对于诸葛亮这个人物,历来褒贬不一。 学了《空城计》后,你对他的印象是否有所改 观呢?请简要写出你对诸葛亮的认识。(6分)
在“空城计”这一故事中,马谡违背诸葛亮将令 ,丢失街亭,致使司马懿15万大军逼近西城。 当时诸葛亮仅有一班文官及老弱病残的军士 2000余人,形势十分危急。然亮镇定自若,从 容布置,大家各执其事,司马懿来了一见此景 ,蔫了。司马懿深知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 ”,料定必有埋伏,传令退兵,由此西城才得 以转危为安。表现了他的足智多谋,神机妙算 。

(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空城计》课件语文版

(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空城计》课件语文版
第③(其处他成正语使确用改不法恰也当行(q)iàdàng),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①搭配不当,“意识”与“增强”搭配;②误用书名号,活动主题不能 用书名号,只有文章、书名、电影名、电视剧名等用书名号;③感情色彩不当。
众皆惊服曰:“丞相(chéngxiàng)之机,神鬼莫测。若某等之见,必弃城而走 矣。”孔明曰:“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弃城而走,必不能远遁。得不为司马懿 所擒乎?”言讫,拍手大笑,曰:“吾若为司马懿,必不便退也。”
第十二页,共21页。
7.诸葛亮之所以敢使空城计,是因为什么?(5分) 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 8.司马懿退兵的理由是什么?(用原文回答)(5分) 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 9.诸葛亮为什么不弃城逃走?(5分) 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弃城而走,必不能远遁。得不为司马懿所擒乎? 10.说说司马懿心理变化的过程。据此可以看出司马懿是一个怎样的人?(5分) 由笑到疑到撤兵(chèbīng)。司马懿是一个阴险狡诈、刚愎自用的人。
第二十页,共21页。
【片段仿写】 请运用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写一个(yī ɡè)150字左右 的片段,突出某一人物的某一性格或精神。 例文:下课铃响罢,老师离开了教室,同学们马上就活跃起来,有的 在大声叫喊,有的拿着乒乓球在桌上打得“呯呯”响,只有黄艳端坐在 位子上,在草稿纸上写写画画,一会儿念念有词,一会儿抚额沉思,一 会儿露出笑容,她真是个爱学习的好学生。
保全国家,为泰山之靠,奈何从懦夫之议耶?”…… 二人互相争辩,孔明只袖手冷笑。瑜曰:“先生何故哂笑?”孔明曰:“亮不笑别人, 笑子敬不识时务耳。”肃曰:“先生如何反笑我不识时务?”孔明曰:“公瑾主意欲降操,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5 空城计同步练习 语文版(2021学年)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5 空城计同步练习 语文版(2021学年)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 空城计同步练习语文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空城计同步练习语文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 5 空城计同步练习语文版的全部内容。

《空城计》同步练习1.小说是一种以塑造__________为中心,通过__________的叙述和__________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作品。

提示:这实际是小说三要素的考查,注意三者之间的关系.答案: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2。

《空城计》节选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__________.这部名著的作者是__________时期小说家__________.答案:《三国演义》元末明初罗贯中3。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词的意思。

(1)众官无不骇然。

()(2)言讫,拍手大笑。

()(3)孔明见魏军远去,抚掌而笑.()(4)若弃城而走,必不能远遁.()提示:结合上下文,根据具体语境完全可以推测出加点词的意思.答案:(1)惊惧的样子;(2)完结,终了;(3)拍;(4)逃跑,逃走。

4。

写出下列事件的主要人物.(1)温酒斩华雄( )(2)威震长坂坡()(3)赔了夫人又折兵()(4)白帝城托孤( )提示:这些都属于著作中的精彩片段,必须熟悉。

答案:(1)关羽;(2)张飞;(3)周瑜;(4)刘备。

5。

联合国秘书长即将改选之际,人们都想方设法打听“小道消息”.在联合国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有记者突然问当时任秘书长的加利:“明年是秘书长选举年,你是否考虑过将竞选连任下届秘书长?”只见加利微微一笑,慢条斯理地答道:“古埃及有一句谚语:‘旧鞋好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空城计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模.样(mú)笑容可掬.(jū)犒.赏(kào )司马懿.(yì)旌.旗(jīng)抚.掌(fǔ)焚.香(fén)隐匿.(nì)hài(骇)然 zhǔ(麈)尾鹤chǎng(氅) guān(纶)巾谨shèn(慎)远dùn (遁)言qì(讫)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的古今义。

(1)弃城而走.古义:跑今义:行走(2)引.五千军古义:率领今义:引起(3)凭.栏而坐古义:靠着今义:凭借(4)焚香操.琴古义:弹奏今义:操作3.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虚词。

(1)皆.不敢进都(2)乃.披鹤氅于是,就(3)遂.止住三军于是,就(4)汝辈岂.知哪里(5)盖.因不得已而用之表原因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A.在3 000米环校跑中,尽管运动员累得尽皆失色....,却个个精神百倍地向终点冲刺。

B.政教处要求七年级观看爱国主义电影时,妄行出入....者将一律受到严肃批评。

C.他见谁都是笑容可掬....的样子,甚至见到坏人坏事也是如此,这令大家非常不满。

D.自习课上,他旁若无人....地走向讲台,却不慎摔倒,引得全班哄堂大笑。

(解析:A项“尽皆失色”是形容因惊恐不安而变了脸色。

)5.下面的文段有三处语病,请找出并修改。

史诗大剧《三国》是一部汉末三分群雄逐鹿局面和汉晋时代文臣武将风采的历史正剧,取材自中华古典四大名著《三国演义》和史书《三国志》,剧中既保留了《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故事,而且根据《三国志》和一些现代历史观点进行了新的解读。

(1)在“一部”后增加“展现”。

(2)在“四大名著”后补充“之一的”。

(3)将“而且”改为“又”。

6.文学常识填空。

(1)小说的三要素分别是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其中故事情节是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组成的。

(2)《空城计》节选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

这部名著与《西游记》《红楼梦》③以下事件与诸葛亮没有直接关系的几项是( C D F )A.空城计B.借东风C.走麦城D.鞭督邮E.隆中对F.群英会8.让我们一同走进主题为“说三国,话诸葛”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下列任务。

(1)【相关搜集】很多与诸葛亮有关的俗语、成语都闪烁着诸葛亮的智慧光芒,请写出下列俗语所涉及的事件。

A.新官上任三把火: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火烧赤壁B.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草船借箭(2)【智慧探源】诸葛亮使用过许多如“空城计”一样精彩的计谋,请你再写出一个,并简述施计经过。

提示:木马计。

施计经过略。

(3)【人物评价】诸葛亮足智多谋的形象早已成为智慧的化身。

请你对他的其他方面作简要评价。

示例:他是忠贞不渝、为国为民的道德代表。

他是高尚人格、超凡意志力的表率。

课内精读①孔明分拨已定,先引五千兵退去西城县搬运粮草。

忽然十余次飞马报到,说:“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望西城蜂拥而来!”时孔明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军,已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

众官听得这个消息,尽皆失色。

②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望西城县杀来。

孔明传令,教“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

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

”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③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

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

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

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麈尾。

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旁若无人。

④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

次子司马昭曰:“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

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

我兵若进,中其计也。

汝辈岂知?宜速退。

”9.作者把故事的开端设计得万分紧急,有什么作用?为下文突出诸葛亮的机智过人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10.第③段中写到“懿笑而不信”,司马懿为什么笑?以为自己看穿诸葛亮的心思而得意地笑。

11.第③段中画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是以谁的视角来写的?有什么作用?神态描写,从司马懿的视角来写的,突出了诸葛亮处变不惊、镇定自若的性格特征。

12.第④段,“懿看毕大疑”,试揣摩他此刻的心理活动。

示例:这怎么是一座空城?难道城中有埋伏?我与诸葛亮交战多年,非常了解他的用兵之道,他是不会冒这个空城之险的,我须退兵才是上策。

13.诸葛亮使用空城计为什么会获得成功?诸葛亮能准确分析形势,临危不慌,做事果断;对司马懿非常了解;勇敢,有智慧,懂得战争辩证法,灵活机动,出奇制胜。

拓展阅读舌战群儒忽一人问曰:“孔明以曹操何如人也?”孔明视其人,乃薛综也。

孔明答曰:“曹操乃汉贼也,又何必问?”综曰:“公言差矣。

汉传世至今,天数将终。

今曹公已有天下三分之二,人皆归心。

刘豫州不识天时,强欲与争,正如以卵击石,安得不败乎?”孔明厉声曰:“薛敬文安得出此无父无君之言乎!夫人生天地间,以忠孝为立身之本。

公既为汉臣,则见有不臣之人,当誓共戮之:臣之道也。

今曹操祖宗叨食汉禄,不思报效,反怀篡逆之心,天下之所共愤;公乃以天数归之,真无父无君之人也!不足与语!请勿复言!”薛综满面羞惭,不能对答。

座上又一人应声问曰:“曹操虽挟天子以令诸侯,犹是相国曹参之后。

刘豫州虽云中山靖王苗裔,却无可稽考,眼见只是织席贩屦之夫耳,何足与曹操抗衡哉!”孔明视之,乃陆绩也。

孔明笑曰:“公非袁术座间怀桔之陆郎乎?请安坐,听吾一言:曹操既为曹相国之后,则世为汉臣矣;今乃专权肆横,欺凌君父,是不惟无君,亦且蔑祖,不惟汉室之乱臣,亦曹氏之贼子也。

刘豫州堂堂帝胄,当今皇帝,按谱赐爵,何云无可稽考?且高祖起身亭长,而终有天下;织席贩屦,又何足为辱乎?公小儿之见,不足与高士共语!”陆绩语塞。

座上一人忽曰:“孔明所言,皆强词夺理,均非正论,不必再言。

且请问孔明治何经典?”孔明视之,乃严峻也。

孔明曰:“寻章摘句,世之腐儒也,何能兴邦立事?且古耕莘伊尹,钓渭子牙,张良、陈平之流,邓禹、耿衍之辈,皆有匡扶宇宙之才,未审其生平治何经典。

岂亦效书生,区区于笔砚之间,数黑论黄,舞文弄墨而已乎?”严峻低头丧气而不能对。

忽又一人大声曰:“公好为大言,未必真有实学,恐适为儒者所笑耳。

”孔明视其人,乃汝南程德枢也。

孔明答曰:“儒有君子小人之别。

君子之儒,忠君爱国,守正恶邪,务使泽及当时,名留后世。

若夫小人之儒,惟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

且如扬雄以文章名世,而屈身事莽,不免投阁而死,此所谓小人之儒也;虽日赋万言,亦何取哉!”程德枢不能对。

众人见孔明对答如流,尽皆失色。

时座上张温、骆统二人,又欲问难。

忽一人自外而入,厉声言曰:“孔明乃当世奇才,君等以唇舌相难,非敬客之礼也。

曹操大军临境,不思退敌之策,乃徒斗口耶!”众视其人,乃零陵人,姓黄,名盖,字公覆,现为东吴粮官。

当时黄盖谓孔明曰:“愚闻多言获利,不如默而无言。

何不将金石之论为我主言之,乃与众人辩论也?”孔明曰:“诸君不知世务,互相问难,不容不答耳。

”于是黄盖与鲁肃引孔明入。

(节选自《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14.文中画线的“正如以卵击石”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比喻。

这里指刘备不自量力,与曹操相争是自取灭亡。

15.孔明是如何驳斥薛综的话的?诸葛亮抓住儒者鼓吹忠孝为本的特点,以“君父”两个至高无上的字眼喝倒薛综,击到了对手的致命之处。

16.孔明回应严峻时,运用了什么样的句式?有什么作用?运用了一系列的反问句式。

反问,可以增强语势,显得有理有据,在一连串古圣今贤的列举中反衬出书生的无用,从而使以治经典为荣的严峻低头丧气而不能对。

17.孔明是从几个层次来驳斥程德枢的?可以分为两层内容。

一是论君子之儒的风采,表面上为君子之儒正名,实为夫子自道也;二是刻画小人之儒的嘴脸,对大敌当前而群儒一筹莫展予以辛辣的讽刺,且以扬雄屈身事莽下场可悲,昭示东吴群儒不顾气节屈膝投降必将留下千古骂名。

18.结合你对原著的了解,说说舌战群儒中刻画了诸葛亮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刻画了诸葛亮在东吴诸儒的诘问中从容应对、侃侃而谈、纵横捭阖,游刃有余,具有超人的胆识和雄辩的口才的形象。

写作创新19.小说为了塑造人物形象,往往会运用肖像、语言、动作行为、心理、神态等正面描写,请你运用正面描写来刻画一个人物形象。

【课文片段在线】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望西城县杀来。

孔明传令,教:“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备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声言语者,斩之!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

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

”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写法分析】选段通过对孔明肖像、语言、动作等正面描写,表现出其迎敌时临危不惧、胸有成竹的形象。

正面描写一般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方面进行直接描写,注意语言应生动形象的,绘形要传神,心理应独特,动作有特征,达到刻画性格,显示灵魂的效果。

在描写人物时,要将这些方法综合起来,灵活运用。

【例文】先生姓徐,名锦澄,我们给他取的绰号是“徐老虎”,因为他凶。

他的相貌很古怪,他的脑袋的轮廓是有棱有角的,很容易成为漫画的对象。

头很尖,秃秃的,亮亮的,脸形却是方方的,扁扁的,有些像《聊斋志异》绘图中的夜叉的模样。

他的鼻子眼睛嘴好像是过分的集中在脸上很小的一块区域里。

他戴一副墨晶眼镜,银丝小镜框,这两块黑色便成了他脸上最显著的特征。

我常给他画漫画,勾一个轮廓,中间点上两块椭圆形的黑块,便惟妙惟肖。

他经常是仰着头,迈着八字步,两眼望青天,嘴撇得瓢儿似的。

我很难得看见他笑,如果笑起来,是狞笑,样子更凶。

学法点津分析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必须与文章的具体内容结合起来,具体的事件表现出人物具体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风貌。

【典型例题】阅读“懿曰:‘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

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

我兵若进,中其计也。

汝辈岂知?宜速退。

’”分析泥人张的性格特征。

【参考答案】司马懿自认为孔明想暗算他,认为自己做到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结果还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这体现了司马懿疑心重、老谋深算、多疑自负、狡诈多端的性格特征。

【技法点睛】答题格式:(1)……是一个……性格品质)的人身份);(2)从……中,可以看出……是一个……性格品质)的人(身份);(3)……是一个……性格(品质)的人(或:身份),从……中,可以看出。

【习题链接】见“拓展阅读”T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