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大语文国学入学测试题三-六年级(含答案)
六年级语文入学试卷【含答案】
六年级语文入学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 明B. 早C. 好D. 林2.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A. 罗贯中B. 吴承恩C. 施耐庵D. 曹雪芹3. 下列哪个词是表示颜色的词?A. 大小B. 高低C. 红蓝D. 前后4. 下列哪个成语是表示“勤奋学习”的?A. 画龙点睛B. 学富五车C. 一目十行D. 对牛弹琴5. 下列哪个字是会意字?A. 休B. 林C. 明D. 好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水浒传》是四大名著之一。
()2. “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论语》。
()3.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杜甫的诗句。
()4.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王之涣的诗句。
()5. “桂林山水甲天下”是形容桂林的山水美景。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______》。
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______的诗句。
3.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出自______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4. 《西游记》的作者是______。
5. “满招损,谦受益”出自《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要解释“成语”的含义。
2. 请简要介绍《红楼梦》的主要人物。
3. 请简要解释“形声字”的含义。
4. 请简要介绍《水浒传》的故事背景。
5. 请简要解释“会意字”的含义。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一、二、三”组成一个成语。
2. 请用“红、黄、蓝”组成一个成语。
3. 请用“山、水、花”组成一个诗句。
4. 请用“春、夏、秋、冬”组成一个诗句。
5. 请用“风、花、雪、月”组成一个成语。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西游记》中孙悟空的性格特点。
2. 请分析《水浒传》中宋江的性格特点。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用“人、口、手”组成一个成语,并解释其含义。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2020语文六年级入学测试 人教部编版 (含答案)
小学六年级入学测试卷(满分60分)姓名:成绩:一、基础知识(10分)1.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是()A.暂.时 (zàn) 魁梧.(wǔ)锐不可当.(dānɡ)B.惩.罚 (chénɡ) 教诲.(huì)忍俊不禁.(jìn)C.酝酿. (rǎnɡ) 拮据.(jū)一望无垠.(yín)D.镂.空 (lòu) 解剖.(pōu)不省.人事(xǐnɡ)2、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衣襟坠落襟飘给舞B、疾驰幽雅硕大无朋C、眩染白昼顾影自怜D、惊鹊箫洒细雨迷蒙3、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许多家长强逼本该享受快乐童年的幼中儿到早教机构上提高班,这种揠苗助长....的做法不可取。
B、冰雪初融,江河日下....,涓涓细流润泽万物,春在人们不知不觉中悄然而至。
C、任何个人的成绩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D、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4、下列语序的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她不仅担纲节目的主持工作②节目要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并感动于他们让观众遇见了大干世界③还首次以制作人的身份转型大型电视节目的幕后制作④《朗读者》是著名节目主持人董卿20多年电视经验的一次全情绽放⑤董卿表示《朗读者》中的“朗读”二字重文字,“者”字重人⑥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另一面A、④①③⑥⑤②B、④①③⑤②⑥C、⑤②④①⑥③D、⑤②⑥④①③5、阅读下面的古诗,对其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A、词人描绘了一幅山村仲秋月夜图,充满了清幽恬静的乡土气息,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B、“稻花香里说丰年”的不是人,而是一片蛙声,这种侧面烘托极为动人。
小学国学小名士题库(全套)
试题说明国学知识测试题共6套,每套120道问答题和30道诗词接龙题。
问答题均按照古典名著、唐宋诗词、民俗礼仪、诸子百家、典故百科进行分类。
其中前三套的问答题均为选择题,后三套的问答题有填空、选择、判断三种题型。
由于水平及时间所限,题目中肯定存在不当甚至错讹之处,敬请指正。
国学知识测试题(一)一、古典名著1.在“精卫填海”的故事里,“精卫”是一个人(B )。
A、正确B、错误2.“买椟还珠”这则成语是用来比喻有些人(A )。
A、只注重事物外表,不重内涵B、为了赚钱不择手段3.在“夸父逐日”中,“夸父”是怎样追逐太阳的(B )。
A、驾车B、奔跑4.我们常说的“鸿雁传书”源自以下哪个历史故事(A )。
A、苏武牧羊B、昭君出塞5.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试题中有一道对对子题,上联“孙行者”,下面下联中最合适的是:(A )A、胡适之B、周作人6.《水浒传》中绰号“玉麒麟”的是卢俊义。
(A )A、正确B、错误7.在《三国演义》中,过五关,斩六将的猛将是谁? (B)A、吕布B、关羽8.《红楼梦》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长篇小说之一,它的别名是:(B )A、《金陵记》B、《石头记》9.神话故事“夸父逐日”出自哪部书?(A )A、《山海经》B、《世说新语》10.《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二十四史的总称,其中只有一部是完全意义上的通史,它是:(B )A、《汉书》B、《史记》11.《在水一方》的歌词来源于:(A )A、《诗经》B、《陌上桑》12.《三国演义》中的“三英战吕布”的“三英”指的是:(B )A、赵云、张飞、关羽B、刘备、关羽、张飞13.我们常用“社稷”来指代国家,其中“社”字代表的是:(A )A、土地之神B、五谷之神14.“疱丁解牛”形容做事得心应手,“疱丁”指的是什么?(B )A、一个年轻力壮的厨师B、一个名叫“丁”的厨师15.下列哪个成语和“道听途说”词意更接近?(B )A、空穴来风B、三人成虎16.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说的是哪部名著的成书过程?(B )A、《儒林外史》B、《红楼梦》17.成语白驹过隙比喻:(B )A、速度飞快B、时光飞逝18.“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中的沉鱼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A )A、西施B、貂蝉19.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出自哪部古典名著? (A )A、《三国演义》B、《三国志》20.《三国演义》中,桃园结义是记载的刘备、张飞、关羽三位结拜为兄弟。
国学知识测试题(含答案)
国学知识测试题(四)古典名著:一、填空1.《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树”的是(孙悟空)。
2.巴金“激流三部曲”是:(《家》《春》《秋》)。
3.《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
4.青梅煮酒论英雄是曹操在试探(刘备)。
5.《卖火柴的小女孩》是谁的作品?(安徒生)。
6.《城南旧事》的作者是(林海音),这本小说是由5个故事组成的,分别是《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7.(《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言行的书。
“仁”是这部书的思想核心。
8.(义)是《三国演义》的思想精髓和灵魂。
二、选择1.《水浒传》中“血溅鸳鸯楼”的人物是(B)A、林冲B、武松2.“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是宝玉对黛玉的第一印象,其中“靥”是指: ( A )A、酒窝B、眼睛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A)A、《孟子》B、《庄子》4.《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A)A、玄奘B、鉴真5.“桑之未落,其叶若沃。
”出自 ( B )A、《小雅·采薇》B、《卫风·氓》6.《论语·为政》中,孔子所说的“而立”之年指的是( B )岁。
A、20B、307.《诗经》中的诗歌,共分为“风”、“雅”、“颂”三类,其中属于民间歌谣的是( B )。
A、大雅B、国风8.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的一本词话著作名叫:(B)A、《蕙风词话》B、《人间词话》三、判断1.《水浒传》中的宋江是山东人。
(√)2.19世纪法国作家莫泊桑,被誉为世界长篇小说之王。
(×)(短篇小说)3.《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作者是司马光。
(√)4.中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是西汉司马迁编的《史记》,全书共183篇,合计五十二万多字,是我国最伟大的历史名著之一。
(√)5.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叫《诗经》。
全书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6.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秋季学期入学测试卷及答案2021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秋季学期入学测试卷及答案2021一.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0分)1. 抄写下面的句子,注意书写格式.(3分)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2. 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4分)猕猿(mǐm__237;) 姣好(jiāo jiǎo)炊烟(cuīchuī)铸成(zh__249;sh__242;u)包袱(f__250; fu) 吓唬(hu hǔ)船艄(shāo _iāo)簇拥(z__250;c__249;)3. 认真拼读,工整书写字词(6分)1.工人们正在m__225;ng l__249;( )地di__224;o( )装新近购买的大型jī_i__232;]( )设备.2.小雷不小心被tiě dīng( )扎了脚掌,那钻心的t__233;ng t__242;ng( )让他难以rěn sh__242;u( ),j__236;ng r__225;n( )放声大哭起来.4. 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承:A.客套话,承蒙;B.担当,应允;C.继续,连接;D.在下面接受,托着;E.姓.(1)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需要我们传承和发扬.( )(2)我并不细看,不过马马虎虎承认下来就是了.( )(3)抗日战争时期,我们的同胞承受了太多的苦难.( )(4)承蒙帮助,不胜感激.( )(5)承姓少见,却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 )5. 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7分)(1)〝督〞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____,再查音节____.〝督〞字的解释有:①监管.查看;②统帅.将领;③中医学名词.诸葛亮称周瑜为〝都督〞,这里的〝督〞字应选第____种解释;在〝任督二脉〞这个词语中〝督〞应选第____种解释.(2)〝人闲桂花落〞中的〝闲〞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再查____画.它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房屋.器物等)不在使用中;②与正事无关的;③清闲下来.〝闲〞在这个句子中应选第____种解释.6. 将下面的诗句与所描写传统节日连起来.(4分)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中秋节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 端午节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清明节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重阳节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7.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演讲比赛,使他的自信心增强了.B.我们一定要注意安全,要防止不发生安全事故.C.刘琳被授予_届优秀毕业生的称号.D.晓玲办事很武断,从不拖泥带水.8.〝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 )A.初春 B.初夏 C.盛夏 D.初秋9. 关于〝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这句诗选自王昌龄的《凉州词》,主要写戍边将士的怀乡情B.这句话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杨柳〞是指塞外的杨柳树C.这句话采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表面上是说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实则是指朝廷的恩泽到达不了这里,表达了作者对皇帝不体恤边塞士兵的抱怨之情D.这两句话笔调苍凉悲壮,感情消极颓废10. 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尼罗河是埃及生命的摇篮.B.这只猴子显然知道大家拿它取乐,因而更加放肆起来.C.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刷板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D.我好像被一种莫名其妙的情绪牵扯着.牵扯着……11. 下列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家乡.《范进中举》中张乡绅称与范进〝同在桑梓〞的意思就是说他与范进是家乡人.B.古希腊神话中,赫尔墨斯是众神的首领,掌管着旅行和商业.宙斯是他的父亲,赫拉是宙斯的妻子.C.古时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称为〝垂髫〞;男子到二十岁时举行〝加冠〞(束发戴帽),表示已经成年,后人常用〝冠〞和〝加冠〞表示男子年已二十..D.戏曲是戏剧的一种,在时间和空间上比话剧.歌剧有较大的自由,《变脸》就是戏曲,而川剧〝变脸〞,原指戏曲中的情绪变化妆,后来指一种瞬间多次变换脸部妆容的特技表演.三.句子练习(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并用自己的话说说句子的意思.(1)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诣: 乃:(2)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示: 儿:13. 按要求写句子.(1)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改为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2)牛群吃草时站立不动.(改为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3)一大团白云从祖父头上飘过.(改为夸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四.实践运用(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一天,纪晓岚(清代大学者)陪同乾隆皇帝游大佛寺.君臣二人来到天王殿,但见殿内正中一尊大肚弥勒佛,袒胸露乳,正在看着他们憨笑.乾隆问:〝此佛为何见朕笑?〞纪晓岚从容答道:〝此乃佛见佛笑.〞乾隆问:〝此话怎讲?〞纪晓岚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乾隆暗暗赞许,转身欲走,忽见大肚弥勒佛正对纪晓岚笑,回身又问:〝那佛也看卿笑,又是为何?〞纪晓岚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乾隆称赞纪晓岚善辩.如果你是纪晓岚,你会怎么说呢,请写在文中横线上.五.阅读理解及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共24分)(一)课内阅读.(13分)常与大拇指合作的是食指.他的姿态可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曲线.他的工作虽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拿笔的时候,全靠他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会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他具有大拇指所没有的〝机敏〞,打电话.扳机枪必须请他,打算盘.拧螺丝.解纽扣等,虽有大拇指相助,终是要他主干的.1.根据选文内容,把词语补充完整.(5分)( )算盘( )螺丝( )机枪( )电话( )纽扣2.下面对食指的特征概括正确的是( ).(多选)(3分)A.敢于冒险B.机敏C.勤奋卖力D.最肯吃苦3.用〝〞画出描写食指外形特点的句子.(2分)4.你认为食指象征着现实生活中的哪些人呢?(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1分)汉字的优势①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古老汉字,在它成为现今世上仅存的象形表意文字系统后,〝汉字是中国落后的根源〞这一结论,就被名正言顺地载入典籍,并广为流传.②1977年,钱伟长教授去参加一个国际会议.〝汉字影响你们现代化.〞外国教授对中国教授说,〝_____拼音文字____能救你们,_____你们的文字是无法进入计算机的.当今,计算机是信息社会的基本工具,也是脑袋!〞③然而,外国教授说错了,中国人能在6000年前创造汉字,并且使它成为世界众多文字中现今独存的象形表意文字,说明这种文字具有别的文字根本无法相比的优势.今天,中国人已经成功地把这种外国教授断言不能输入计算机的方块字敲进了计算机.④表意文字形.音.义的多码性,使汉字显示出自己的优势.像英文这样的拉丁化文字,是采用全息输入的方法(按字符逐个输入),只能靠熟练程度来提高速度,因此太有限了.汉字通过音码.形码.义码几个途径的结合,采用非全息编码输入的方法,计算机的智能化又使中文输入由单个汉字输入进入了词语输入的新阶段.同样内容的英汉对照短文,汉字161个,英文字符(字母)778个.汉字以每分钟203.3个的速度输入,输入一个汉字平均击键1.5次—2.5次,161个汉字击键371次,用了48秒.英文以每分钟500键的速度键入,778个字符击键778次,用了1分30秒,汉字比英文将快了近一倍.⑤20世纪称之为科学奇迹的计算机,有史以来头一次证明:汉字是我们祖先创造的.经历了后人不断完善的.凝聚了高度智慧的.科学而又实用的文字.当古老的象形表意文字进入计算机神奇的时刻,〝汉字是中国落后的根源〞这个被外国人.某些中国人重复了无数次的〝结论〞,竟然显得那么苍白无力.1.在第2段的横线上依次填写关联词语,完全恰当的一项是().(2分)A.只要……就……那么……B.只有……才……因为……C.如果……就……否则……D.除非……才……因此……2,对汉字输入计算机显示的拼音文字无法相比的优势表述准确的一项是().(2分)A.汉字有6000年悠久的历史B.汉字是世界众多文字中现今独存的象形表意文字C.汉字是表意文字,具有形.音.义的多码性D.汉字输入计算机的速度比英文快一倍3.文中画〝______〞的句子主要采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将加点词语〝将近〞去掉可以吗,为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4.什么是〝全息输入〞?什么是〝非全息编码输入〞?请根据相关语句完成下列句子.(2分)①全息输入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非全息编码输入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A.拼音文字的全息输入使提高输入速度受到局限B.表意文字的多码性使汉字显示出别的文字根本无法相比的优势C.汉字的多码性使中文输入由单个汉字输入进入了词语输入的新阶段D.汉字成功地进入计算机证明了汉字的优越性.外国教授〝结论〞的荒谬性六.写作(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观察下面的图画,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收获了什么?自拟题目,写一篇400字左右的文章.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略2. m__237; jiāo chuīzh__249; f__250; hǔshāo c__249;3. 1.忙碌吊机械2.铁钉疼痛忍受竟然4. C BD A E5. (1)D dū②③(2)门 4 ③6.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清明节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重阳节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中秋节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端午节二.选择题7. C8. B9. C【解析】A选项作者错误,B选项〝杨柳〞不是指杨柳树,而是《杨柳曲》,D选项感情虽有抱怨但并不消极颓废.10. D11. B三.句子练习12. (1)拜访. 就,于是. 孔君平来拜访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于是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2)给……看孩子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13. (1)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2)牛群吃草时站立不动,好像在思考着什么.(3)一大团白云从祖父头上飘过,好像要压到了祖父的草帽上.四.实践运用皇上也是佛陀转世,所以弥勒佛见您亲切,会和您笑.弥勒佛是笑话我,笑话我不能成佛.【解析】(1)〝佛见佛笑〞,第一个〝佛〞是指弥勒佛,第二个肯定是指乾隆.古代都有皇帝是神或佛的转世这一迷信说法,用以稳固皇权.这个〝笑〞是佛见佛之间亲切的笑.(2)弥勒佛跟纪晓岚笑,这个〝笑〞肯定不能回答乾隆是亲切的笑,不然会被皇帝认为是有反叛之心的,会招致杀头之罪.所以这个〝笑〞可以理解为笑话的笑,既化解了自己的危机,又博得皇帝的认可.五.阅读理解及分析(一)1.打拧扳打解2.ABC3.他的姿态可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曲线.4.象征着生活中那些遇到危险或者任务,总是冲锋在前,不怕流血牺牲的人.(二)1.B2.C3.列数字.作比较. 不可以,〝将近〞是不到的意思,去掉就表示汉字比英文正好快一倍,与实际不符合,〝将近〞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4.全息输入:按字符逐个输入非全息编码输入:通过音码.形码.义码几个途径的结合5.C【解析】我直挺挺地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六.写作范文〝啃老〞,谁之过现在的人们经常指责我们这一代青年人不该成为〝啃老族〞〝月光族〞,认为我们应该学会赚钱养家,孝敬父母.但是我想说:啃老,不能全怪我们.在中国,95%以上的家庭都视孩子为掌上明珠,不让孩子受一点儿累,吃一点儿苦,孩子们从小在〝糖水中泡大〞,没有自主能力.自理能力.〝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家长们将之视为〝理所当然〞,孩子自然也〝理所当然〞地接受.所以,这不能全怪我们.家长们多少都会〝溺爱〞孩子,而这种溺爱,正是我们青年人最大的〝杀手〞.这样说可能会伤家长们的心,我们理解家长们对我们的一片苦心,可是这道理又何尝不是?做家长的应学会反思自己,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是不是〝扼杀〞了孩子们应有的能力.当今的教育〝成就〞了许多〝有知识,没大脑〞的人.某大学生到外地找女朋友过年,中途迷路,于是便坐在路边哭,巡逻的民警发现了他,问他女孩家在哪,不知道.问他女孩叫什么,不知道.千万别以为这大学生是〝傻子〞,最后这场闹剧竟然不得不在民警唱歌哄他不哭的声音中结束.这就是我们的〝高材生〞,这样的〝人才〞怎么能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在这经济飞速发展的新时代,我们需要更多的是能力.现在,有多少大学生,甚至研究生都没有工作,为什么?因为他们缺乏能力,而能力需要锻炼.那些从小就倍受父母呵护的青年人自然会被社会所〝抛弃〞,而他们的父母,却一个劲地指责他们,真的全是他们的错吗?新的时代,新的要求,我们需要有新的教育方法,家长过分的溺爱会成为我们前进道路上最大的阻力.我想说:啃老,不能全怪我们.【解析】这幅漫画画的是一个不堪重负的母亲,抱着已经比她还壮实的儿子,图中儿子已长胡须,说明他已经成年了.母亲的话:〝儿子,你什么时候能长大,妈妈快跑不动了〞,由此推论,这个漫画反映的是社会上啃老的问题.。
六年级入学测试卷语文卷
六年级入学测试卷语文卷一、读拼音,写词语。
(5分)Dà shà tuǒ tiē yuán liàng ruì xuě dàn shēng( ) ( ) ( ) ( ) ( )二、在带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划上“——”(3分)画卷(juàn juǎn)一场雪(cháng chǎng) 扁舟(piān biǎn)邮差(chāi chà) 一水间(jiàn jiān) 剥皮(bāo bō)三、在完全正确的一组词后的括号里划“√”再找出错别字依次改正在括号中。
(6分)1、电钮咨询媒体馒头()2、俗话春辉胁商慷慨()3、树稍誉写谨慎生锈()四、把词语补充完整。
(4分)应接不()()山倒海粉妆玉()随心所()()地而起居高()下前()后()优胜()汰五、填空。
(9分)1、“盛”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再查()画。
“盛”字在字典中解释有:①兴旺②强烈③浓厚④热烈的大规模的。
在“盛况”这个词中,它应取第()种意思。
在“盛气凌人”这个词中“盛”应取第()个意思。
2、“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两句诗的作者是。
3、《游子吟》的后两句是,。
4、每一食,便念稼穑之艰难,每一衣,则想。
5、我攀登过的泰山,游览过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
六、选词填空。
(6分,每小题2分)不但……还…… 不是……而是…… 无论……都…… 如果……就……1、我发现前面六十多米远的地方就是敌人的前沿阵地,()可以看见铁丝网和胸墙,()可以看见地堡和火力。
陆续继续持续延续2、我们()跳上一只小船,船向河中心移去。
3、这节课,我们()学习《鸟的天堂》。
七、判断题,对的划“√”,错的划“×”(4分)1、《墨梅》《竹石》《石灰吟》看起来是写物的,实际上是赞颂人的一种精神。
()2、“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是一个歇后语。
()3、“这怎么忍受得了呢?”和“这不能忍受。
六年级语文上册入学考试测试卷含答案
六年文入学考卷学校:班:姓名:分:一、拼音写字、,注意写工整、正确。
xiāo hu ǎnɡj ìdiàn ch ày ān( ) 烟撒()()()紫()二、在划横字的正确音下边画上横。
他在屏(bǐnɡpínɡ)后边,声屏(bǐnɡpínɡ)气,惟恐被人。
2.将(ji ānɡjiànɡ)将(ji ānɡjiànɡ)来三、同音字填空。
xiàn:( ) 制呈( ) ( ) 害( )索四、适合的关填空。
不⋯⋯都⋯⋯之因此⋯⋯是因⋯⋯不只⋯⋯并且⋯⋯不是⋯⋯而是⋯⋯1.非洲的花()多,()那边的花开花,草开花,灌木开花,多也开花。
2.望着那个青里透的苹果,士()不想吃,()不肯吃。
五、按要求写句子。
1、您我付出了高的代价,道不足以表达您中国人民的友?(改述句)。
2、礼拜五下午我在体育里体操大。
(改正病句)。
六、将左右两相的内容用段接起来。
《三国演》吴承恩《将相和》《西游》中《猴王出生》《水》施耐庵《景阳》《史·廉相如》司迁《草船借箭》七、按文内容填空。
船夫的技特好。
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能多,他(),绝不()。
不论怎么(),他能左拐右拐地()。
八、将左右两相的内容接起来,而后在“”上再写两句内外累的名言或警语,但不可以重复本卷出的。
怪生无雨都,天碧水碧天。
地花地,无志空百。
有志不在年高,同到牛女家。
现在直上河去,不是遮是使。
九、 判断。
正确的打“√”,的打“×”。
1.生是我国古典刺小《儒林外史》中的一个人物。
( )2.本学期我又了几种新的文学形式:如《半截蜡》是相声。
( ) 十、 文践。
我在上学期累的一句歇后是: 。
我能用它写一句。
第二部分:累与运用 十一、《“辣子”初林黛玉》片段,回答以下。
一未了(liǎol ē),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 “我来了,不 曾(zēnɡcénɡ)迎接客。
”黛玉罕道:“些人个个皆( )声屏气,恭整这样,来者 系(xìj ì),放无礼。
2020年秋入学测试六年级语文试卷及答案
六年级语文试卷第 1 页共 3 页2020年秋入学测试六年级语文试卷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第首首语:同学们,愿你们用信心与细心作笔,用认真与勤勉为墨,去描绘自己的一方晴空!请认真审题,仔细作答。
本卷满分100分,其中卷面书写3分。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2分)一、读拼音,写词语(4分) sh én sh èng q īng t íng d ǎo g ào c í xi áng ()()()()二、读句子,用“√”选出下列句子中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4分)1、船头和船艄.(sh āo xi āo )向上翘.(qi ào qi áo )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
2、今天终于见到曾.(z ēng c éng )祖父了,这让我兴.(x īng x ìng )奋不已。
三、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字形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2分)A 、胸有成竹风平浪静囫囵吞枣相衣为命B 、手急眼快哭笑不得一声不吭兵荒马乱C 、囫囵吞枣摩拳擦掌多事之秋神机妙算D 、养遵处优出谋划策津津有味理直气壮四、选词填空(4分)A 、耸立B 、挺立C 、屹立D 、矗立 1、几棵老松树()在山坡上。
2、中国像巨人一样()在世界的东方。
3、那古老的金字塔()在大漠夕照中,令人着迷。
4、我们打开窗帘,望望()在两岸的古建筑,有说不完的情趣。
五、按要求写句子(4分)1、我们不能辜负老师对我们的殷切希望。
(改为反问句)2、家乡的春节非常热闹非凡。
(修改病句)六、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5分)1、《乡村四月》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翁卷。
()2、杨氏之子和孔君平的对话,利用姓氏的特点做文章,你来我往,真是巧妙。
()3、三打白骨精、大战红孩儿、刘姥姥进大观园、真假美猴王等一个个扣人心弦的故事都出自《西游记》。
经典国学常识100题(含答案)
经典国学常识100题(含答案)“一”型测试题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2.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 )。
3.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的《》。
4.我国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是( )的《》。
5.“天下第一行书”指( )的《》。
6.“天下第一关”指( )。
答案:1.诗经2.屈原3.司马迁史记4.刘勰文心雕龙5.王羲之兰亭序6.山海关“二”型测试题7.“两司马”指汉辞赋家( )和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迁。
8.“二陆”指西晋文学家( )和陆云。
9.书法史上的“二王”指东晋时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和( )父子。
10.我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指唐代诗人( )和( )。
11.“二程”指北宋时期哲学家、教育家程颢和( )兄弟。
12.“乐府双璧”指《木兰诗》和《》。
13.“二拍”指明末( )编著的话本集及拟话本集《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14.“二乔”指( )时乔公的两个女儿大乔和小乔。
答案:7.司马相如8.陆机9.王献之10.李白杜甫11.程颐12.孔雀东南飞13.凌濛初14.三国“三”型测试题15.“三曹”指汉魏间曹操与子( )、曹植。
16.“三苏”指北宋文学家( )与子苏轼、苏辙。
17.“三袁”指明代后期公安派代表作家袁宗道、( )、袁中道三兄弟。
18.“三玄”指《》《老子》《庄子》三书的统称。
19.“春秋三传”简称“三传”,指解释《春秋》的《》《公羊传》《穀梁传》。
20.“三吏三别”指唐朝杜甫创作的组诗,包括《新安吏》《》《潼关吏》和《新婚别》《》《无家别》六篇。
21.“三言”指明末冯梦龙纂辑的话本集及拟话本集《喻世明言》《》《醒世恒言》。
22.《三国演义》中“三英战吕布”的“三英”指刘备、( )、张飞。
23.“三皇”通常指伏羲、( )、神农。
24.“三教”指儒教、( )、佛教。
25.“三纲”指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
26.“三才”指天、地、( )。
27.“三牲”指用于祭祀的牛、羊、( )。
大语文国学入学测试题三-六年级(含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大语文”国学基础测试题三升四年级/四年级姓名:一、选择题(15 分)1.下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1 分)A.老奶奶告诫我说:“摘(zāi)桃容易栽(zhāi)桃难啊!”B.他似(sì)乎没有听见,仍像个木偶似(shì)的站在那儿。
C.音乐(lè)给人带来了无限的快乐(yuè)。
D.小明做的飞机模(mú)型精致极了,跟真的一模(mó)一样。
2.填在横线上最为恰当的一项是()(1 分)老师说:“星期日上午去历史博物馆,这是课内学习的补充和,希望大家都能。
”那天上午,同学们来到学校,在老师的带领下,乘车前往历史博物馆。
A.继续参加参观陆续B.参加继续参观陆续C.参加陆续参观继续D.参观继续参加陆续3.下面哪一组词不是近义词?()(1 分)A.愚公移ft——精卫填海B.狗仗人势——狐假虎威C.望梅止渴——良药苦口D.看菜吃饭——量体裁衣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1 分)A.历史博物馆展出了两千多年前的新出土的文物。
B.老师用和蔼的语气和慈祥的目光注视着我们。
C.我们要下决心改掉不好的坏习惯。
D.经过持续的努力,我的作文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
5.选出在修辞上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1 分)A.一只百灵鸟像风一样的掠过树林。
B.一棵棵挺拔的杨柳为宁静的湖水站岗放哨。
C.习习凉风在树叶间演奏出优美动人的乐曲。
D.一轮明月端坐在宁静的夜空之中。
6.“答应了别人的事就要守信用”与这句话意思不一样的是()(1 分)A.答应别人的事怎能不守信用?B.答应别人的事非守信用不可!C.答应别人的事非守信用不可吗?D.答应别人的事不能不守信用。
7.下面故事与人物搭配不当的一项是()(1 分)A.铁杵磨针(李白)B.开天辟地(女娲)C.大闹天宫(孙悟空)D.胯下之辱(韩信)8.下面歇后语搭配不当的一项是()(1 分)A.和尚打伞——无法无天B.万事俱备——只欠东风C.八仙过海——自身难保D.画蛇添足——多此一举9.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1 分)A.《皇帝的新装》、《丑小鸭》、《海的女儿》都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童话作品。
国学3.民俗礼仪测试题
三、民俗礼仪测试题一、选择题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 )A、苏州B、房屋C、酒D、庄稼2. “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 )A、左手在外B、右手在外3.“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 )A、中秋节B、元宵节C、端午节D、七夕节4. 《百家姓》中没有下面哪个姓?( )A、乌B、巫C、肖D、萧5.吃年糕的习俗与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有关?( )A 、伍子胥 B、范蠡 C、屈原6. 古人的婚礼在什么时间举行?( )A、早上B、中午C、傍晚7.“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 )A、丈夫把头发束起来B、妻子把头发束起来C、把夫妻头发束在一起8.在我国风俗中,常常避讳73和84这两个岁数,因为这是两位历史人物去世的年龄,他们是:( )A、孔子和孟子B、老子和庄子C、汉高祖和汉武帝D、周武王和周文王9.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弟弟妹妹应该用下面哪种称谓?( )A、家弟家妹B、舍弟舍妹C、息弟息妹10.下列哪项不是端午节的习俗?( )A、挂香包B、插艾蒿C、登高采菊 D 、喝雄黄酒11.在古代人们尊称对方的妻子:( )A、令爱B、令正12.唐代诗人卢照邻曾以诗句“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描写了元宵节的盛况,请问诗中所描写的是哪个习俗?( )A燃灯 B放焰火13.小赵的日记中有一篇标题是今日上元飘大雪,寰宇皆白,这应该是什么时候写的?( )A元旦 B春节 C元宵节14我们熟悉的百家姓是按照什么方式排列的?( )A人口数量 B政治地位15.《百家姓》中没有下面哪个姓?( )A乌 B巫 C肖 D萧16“乞巧节”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 )A、对月穿针;B、月下采摘;C、烙巧果子;D、包吉祥饺。
17、中华文明的源头是()。
A、唐朝B、宋朝C、虞夏商周D、三国时期18、“缡”指的是()。
A、古代女子出嫁时所系的佩巾B、古代女子出嫁时所穿的衣服C、古代男子娶亲时所戴的帽子D、古代男子娶亲时所系的佩巾19、孔子“怀忠信”的目的是()。
语文 小六年级入学测试卷(附答案)
六年级入学测试卷(满分100分)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64分)一、拼音写字、词,注意书写工整、正确。
(5分)èhào jǐliang jìdiàn( ) ()()dùjìchàyān( ) ()紫()红二、在划横线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上横线。
(4分)1.他们俩躲在屏(bǐnɡ pínɡ)风后面,敛声屏(bǐnɡ pínɡ)气,生怕被人发现。
2.骆驼咀嚼.(juè jiáo)的样子令我惊呆了,我静静地看着它慢慢地嚼.(juè jiáo )着。
三、按查字典要求填空。
(6分)1、“丞”字查()部。
2、“归”按音序查字法查音序(),再查音节();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
“归”在字典中的解释有:A、返回;B、还给;C、趋向;D、由谁负责;E、归并、合并“完璧归赵”中的“归”应取()种解释。
“千条河流归大海”中的“归”应取()种解释。
“他是位归国华侨”中的“归”应取()种解释。
“经过讨论,大家的意见归于一致了。
”中的“归”应取()种解释。
四、同音字填空。
(5分)xiàn : ( )制呈( ) ( )害 ( )索()饼五、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空。
(4分)不论……都……之所以……是因为……不但……而且……不是……而是……1.非洲的花()多,()那里的花开花,草开花,灌木开花,许多树也开花。
2.望着那个青里透红的苹果,战士们()不想吃,()不愿吃。
六、按要求写句子。
(12分)1、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改为陈述句)。
2、春天的广州是个美丽的季节。
(修改病句)。
3、通过老师的讲解,使我的疑惑消失了。
(修改病句)4、你说的有道理。
(改为双重否定句)5、猫的眼睛真亮啊!(改为夸张句)6、水绿。
(改为比喻句)七、请将左右两边相对应的内容用线段连接起来。
小升初语文国学文学常识检测试题60题-填空题 (4)(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小升初语文国学文学常识试题60题(三)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白骨精分别变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被孙悟空识破了,从而让我们看到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孙悟空。
(2)本文节选自《__________》,它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
2.我们常说“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这句话出自________ 3.阅读积累。
(1)__________,为有源头活水来。
(2)___________,不拘一格降人才。
(3)遗民泪尽胡尘里,___________。
(4)不识庐山真面目,___________。
(5)死去元知万事空,___________。
(6)“空余赤兔马千里,漫有方天戟一枝”,这句诗所指的人物是_______;“马骑赤兔行千里,刀偃青龙出五关”所指的人物是______。
(7)《爸爸的花儿落了》中“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
”暗示着:________________。
4.“出污泥而不染”说的植物是(__________)。
5.填空。
(1)老舍看到的草原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想回味草原的无限乐趣。
”这句话使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表现了________之情。
(2)《周易》中有句话说的是“天行健,______________。
”我们奋斗的脚步永远都不停止,而岳飞在《满江红》中发出感慨:“________,______________,空悲切!”我们是新时代少年,更要争分夺秒,好好学习。
(3)语言是一门艺术,杨氏子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令孔君平刮目相看;晏子看到城门旁边的洞口,说了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楚王立即大开城门迎他进去;而杰奎琳的“我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吗?”则保住了信息、拯救了全家的性命。
六年级国学考试题及答案
六年级国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以下哪部著作?A.《论语》B.《孟子》C.《大学》D.《中庸》答案:A2. 下列哪句诗出自杜甫的《春望》?A.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B.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C.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D.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答案:A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哪位古代思想家提出的?A. 孔子B. 老子C. 墨子D. 韩非子答案:A4.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出自《论语》的哪一篇?A. 学而B. 为政C. 八佾D. 里仁答案:A5.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成语用来形容什么?A. 桃李的果实B. 桃李的香气C. 桃李的美景D. 桃李的果实和美景答案:B6.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强调了什么?A. 学习的重要性B. 合作的重要性C. 选择老师的重要性D. 团队协作的重要性答案:A7. “温故而知新”出自以下哪本书?A.《诗经》B.《尚书》C.《论语》D.《礼记》答案:C8.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哪位古代教育家的教学理念?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韩愈答案:A9.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A. 学习需要思考B. 学习需要实践C. 学习需要记忆D. 学习需要复习答案:A10.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这句话出自《论语》的哪一篇?A. 学而B. 为政C. 八佾D. 里仁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句话出自《论语》的______篇。
答案:为政2.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句诗出自______的《离骚》。
答案:屈原3.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句话出自______的《易经》。
答案:周文王4.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这句话出自《论语》的______篇。
答案:子路5.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完整版)小学六年级语文入学测试题(精华版).docx
XX小学六年级语文入学测试题(全卷共 4 页 100分钟完卷)班级姓名一、基础知识( 52 分)1、给加点字注上正确的读音。
(3 分)发酵()静啊()一样()...饥饿()模糊()模样()....2、看拼音写汉字成词语。
(13.5 分)xi āo zhèng yāng lìn hān喧( )()住遭()()啬()睡k ǎi yìdiān kēng qi āng( )旋( )立()倒()Zhì()手可热两军对()孤注一()闲情逸()3.按要求在句子中填上合适的词语(共 3 分)(1). 这两个人总是一起做坏事,真是()呀!(与动物有关的成语)(2). 是他让我做成了这个艺术品,又是他打碎了这个艺术品,真是()()呀。
(写出有关历史人物的成语)(3). 虽然路上有许多(),但谁也别想()我们前进的脚步,我们是不会受到一点()就放弃的。
(用“阻”字组成词语填空,不得重复)4用查字典的知识填空。
(4 分)“鼎”字的部首是,再查画,结构是,第六画的笔画名称是用鼎的不同含义组词:古代烹煮用的器物;象征三方并立、互相对峙;正当,正在;大5、找出每组词中的错别字画上“——”,把正确的字写在括号里。
( 3 分)(1)金壁辉煌忠心耿耿鸦雀无声不约而同()(2)彬彬有礼温文尔雅建步如飞小心翼翼()(3)眼花缭乱理直气壮小巧玲珑风资绰约()6 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4 分)(1)下面的句子中,意思相同的两句是()A、李军不知道老师在批评他。
B、李军知道老师不是在批评他。
C、老师不是在批评他,李军不是不知道。
D 、老师在批评他,李军是知道的。
(2)下面的词语中和“电影:观众”关系最相似的一组是()A . 学生:家长 B.报纸:读者 C.课本:书包(3)下列词语排列无序的一组是()A. 桃花荷花菊花梅花B.春节端午中秋除夕C.请求恳求乞求哀求D.喜爱喜欢酷爱热爱(4)树木对森林正如钢铁对()A. 工具B. 铁轨C. 金属D.高炉7 根据所给的信息,写出相关的答案( 4.5 分)(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的事物()(2).四大民间传说()()()()(3)“蒋干中计”“跃马过檀溪”作品()(4)“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中的“忠骨”是指()人物名,“佞臣”是指()(5)请写出“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中作者送别友人时登上的楼名:()8、按要求改写句子( 11 分)(1)赵州桥高超的技术水平和不休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六年级语文上册入学考试测试卷(含答案)
六年级语文入学考试测试卷学校:班级:姓名:评分:一、读拼音写字、词,注意书写工整、正确。
xiāo huǎnɡjìdiàn chàyān( )烟撒()()()紫()红二、在划横线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上横线。
1.他们俩躲在屏(bǐnɡpínɡ)风后面,敛声屏(bǐnɡpínɡ)气,生怕被人发现。
2.将(jiānɡjiànɡ)领将(jiānɡjiànɡ)来三、同音字填空。
xiàn :( )制呈( ) ( )害( )索四、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空。
不论……都……之所以……是因为……不但……而且……不是……而是……1.非洲的花()多,()那里的花开花,草开花,灌木开花,许多树也开花。
2.望着那个青里透红的苹果,战士们()不想吃,()不愿吃。
五、按要求写句子。
1、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改为陈述句)。
2、星期五下午我们在体育馆里体操大赛。
(修改病句)。
六、请将左右两边相对应的内容用线段连接起来。
《三国演义》吴承恩《将相和》《西游记》罗贯中《猴王出世》《水浒传》施耐庵《景阳冈》《史记·廉颇蔺相如传》司马迁《草船借箭》七、按课文内容填空。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毫不()。
不管怎么(),他总能左拐右拐地()。
八、请将左右两边相对应的内容连接起来,然后在“”上再写两句课内外积累的名言或警句,但不可重复本卷出现过的。
怪生无雨都张伞,天连碧水碧连天。
地满红花红满地,无志空长百岁。
有志不在年高,同到牵牛织女家。
如今直上银河去,不是遮头是使风。
九、判断。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严监生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一个人物。
()2.本学期我们又认识了几种新的文学形式:如《半截蜡烛》是相声。
()十、语文实践。
我在上学期积累的一句歇后语是:。
我还能用它写一句话。
六年级入学测试卷语文
六年级入学测试卷一、选择正确的答案。
(40分)1、整体认读音节共有16个,下面全是整体认读音节的一组是()A.ai ui unün ingB.zhi chi yi wu ye yuanC.sh ch ie en ong2、下面三组注音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烽火(fēng huǒ)誓言(shì yán)侮辱(wú rǔ)B.柔嫩(ró lèn)推辞(tuī chí)热情(rè qíng)C.幽静(yōu jìng)辉煌(huī huáng)女孩(nǚ hái)3、下面形声字组合方式完全相同的一组的是()A.宵芳菜案爸B.闺匪衷疲庭C.闺圆匪闷固D.衬顾秧骑铜4、每组加线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血泊梁山泊湖泊泊舟B.着火打着了着凉上不着天,下不着地C.勉强强词夺理强大倔强D.尽头尽管尽职无穷无尽尽底层5、下面每组词中有三对同义词,每对词中感情色彩都不同的一组是()A.宠爱——溺爱腐蚀——侵蚀理想——幻想B.熟悉——熟练严厉——严峻成绩——成就C.顽强——顽固机智——狡猾教诲——教唆D.仇视——轻视卑鄙——卑劣爱护——爱戴6、下列四对词中不是反义词的一对是()A. 开心——关心B. 忙碌——空闲C.失败——成功D.暂时——永远7、下列词语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A.坚强的目光B.明亮的教室C.敏捷的思维D.朴素的衣着8、下面四句诗的朗读节奏有一句划得不正确,这句是()A.篱落/疏疏/一径/深B.树头/花落/未成/阴C.儿童/急走/追/黄蝶D.飞入/菜花/无/处寻9、下面的话最得体的一句是()A.谢谢你对我的帮助,欢迎你下次再来帮助我。
B.今天是爸爸40岁的生日,是值得庆贺的日子。
C.小军,你给我讲的问题我根本不懂,我希望你给我认真地讲一遍。
D.小刚,你今天的行为打动了我,我要学习你。
六年级国学试题及答案
六年级国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部作品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A. 《诗经》B. 《尚书》C. 《论语》D. 《春秋》答案:C2.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以下哪部古代典籍?A. 《周易》B. 《孟子》C. 《礼记》D. 《墨子》答案:C3.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出自《论语》,请问这句话的意思是?A. 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危险。
B. 学习而不思考就会危险,思考而不学习就会迷惑。
C. 学习而不思考就会危险,思考而不学习就会迷惑。
D. 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安全。
答案:A4. “温故而知新”是哪位古代思想家提出的学习方法?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老子答案:A5.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句话强调了什么?A. 学习要谦虚B. 学习要勤奋C. 学习要有目标D. 学习要有方法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句话出自《论语》,强调了______的重要性。
答案:学习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思想中的“______”原则。
答案:仁爱3.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周易》,这句话告诉我们要______。
答案:不断努力4.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孔子对______的态度。
答案:教育5.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出自《大学》,强调了______的重要性。
答案:淡泊和宁静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诗经》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诗句所表达的意义。
答案:这句诗出自《诗经·周南·关雎》,描绘了雎鸠鸟在河中沙洲上和鸣的情景,象征着夫妻和睦、家庭和谐的美好愿望。
2. 请解释“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这句话的含义。
答案:这句话出自《论语·述而》,意思是君子心胸开阔,行为正直,不计较个人得失;而小人则心胸狭窄,常常忧虑和烦恼,总是计较个人的得失。
带答案六年级国学试题
六年级国学试题班级姓名一、选择1、?始皇出游?写了〔 A 〕外出巡游的经过。
A、秦始皇B、司马迁C、徐市2、〔 A 〕成了历朝历代最高统治者的尊称。
A、皇帝B、丞相C、始皇3、汉高祖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在这句话里子房是〔 C〕A、韩信B、萧何C、张良4、秉笔直书中,〔 B 〕最终一个赶来记载史实的。
A、太史伯B、南史氏C、太史仲5、不是关于友谊、友谊的成语是〔 D 〕6、耕于海畔,苦心戮力,父子治产。
中“父子〞的意思是〔 C 〕A. 父亲B. 儿子C. 父亲及儿子7、?燕王报仇?选自〔 A 〕A、?史记·燕召公世家?B、?史记·管晏列传?C、?史记·老子韩非列传?8、“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讲的是谁的故事?〔 B 〕A、韩信 B、张良 C、孔子9、两汉时期,两次派张骞出驶西域的皇帝是〔 B 〕A 汉高祖B 汉武帝C 汉文帝10、历史上有位皇帝听到他的重臣逝世的消息后,可惜地说: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他死后,我就少了一面镜子了。
这位重臣是:〔 C 〕A、李斯;B、萧何;C、魏征。
11、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A 〕。
A、?史记?B、?道德经?C、?资治通鉴?D、?汉书?12、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是〔 C 〕A、齐桓公B、刘邦C、嬴政D、项羽13、破釜沉舟选自〔 B 〕 A、?高祖本纪? B、?项羽本纪?C、?晋世家?D、?管晏列传?14、?大风歌?的作者是〔 C 〕。
A、管仲B、项羽C、刘邦D、张骞15、〔 A 〕用来比方虽然身在异乡,却感觉很亲切,像在家乡一样自由欢乐。
A、鸡犬新丰B、同甘共苦C、多多益善D、投笔从戎16、古代特地记载朝廷大事,记录君王言行的官员是〔 A 〕A、史官B、翰林C、中书令D、尚书17、“隹〞的本义是指〔 C 〕A、野鸡B、麻雀C、短尾巴鸟D、家禽18、“矰〞是指〔 C 〕A、锅B、赠送C、短箭D、刀具19、“何当遇良史,左右振奇才〞作者是〔 B 〕A、李白B、李峤C、杜甫D、白居易20、〔 C 〕忍辱负重的故事,渐渐演化成了成语“卧薪尝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语文”国学基础测试题
三升四年级/四年级姓名:
一、选择题(15分)
1.下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1分)
A.老奶奶告诫我说:“摘(zāi)桃容易栽(zhāi)桃难啊!”
B.他似(sì)乎没有听见,仍像个木偶似(shì)的站在那儿。
C.音乐(lè)给人带来了无限的快乐(yuè)。
D.小明做的飞机模(mú)型精致极了,跟真的一模(mó)一样。
2.填在横线上最为恰当的一项是()(1分)
老师说:“星期日上午去_______历史博物馆,这是课内学习的补充和_______,希望大家都能_______。
”那天上午,同学们_______来到学校,在老师的带领下,乘车前往历史博物馆。
A.继续参加参观陆续
B.参加继续参观陆续
C.参加陆续参观继续
D. 参观继续参加陆续
3.下面哪一组词不是近义词?()(1分)
A.愚公移山——精卫填海
B.狗仗人势——狐假虎威
C.望梅止渴——良药苦口
D.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1分)
A. 历史博物馆展出了两千多年前的新出土的文物。
B. 老师用和蔼的语气和慈祥的目光注视着我们。
C. 我们要下决心改掉不好的坏习惯。
D. 经过持续的努力,我的作文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
5.选出在修辞上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1分)
A.一只百灵鸟像风一样的掠过树林。
B.一棵棵挺拔的杨柳为宁静的湖水站岗放哨。
C.习习凉风在树叶间演奏出优美动人的乐曲。
D.一轮明月端坐在宁静的夜空之中。
6.“答应了别人的事就要守信用”与这句话意思不一样的是()(1分)A.答应别人的事怎能不守信用?
B.答应别人的事非守信用不可!
C.答应别人的事非守信用不可吗?
D.答应别人的事不能不守信用。
7.下面故事与人物搭配不当的一项是()(1分)
A.铁杵磨针(李白)
B.开天辟地(女娲)
C.大闹天宫(孙悟空)
D.胯下之辱(韩信)
8.下面歇后语搭配不当的一项是()(1分)
A.和尚打伞——无法无天
B.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1
C.八仙过海——自身难保
D.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9.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1分)
A. 《皇帝的新装》、《丑小鸭》、《海的女儿》都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童话作品。
B. 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龟兔赛跑》出自格林兄弟收集、整理的《格林童话》。
C. 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同为豪放派的代表人物。
D. 鲁智深是施耐庵所著《水浒传》里面的人物形象,他在小说中的绰号是“花和尚”。
10.“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指的是哪个风景?()(1分)
A.华山
B.黄山
C.黄果树
D.庐山
11.“精卫填海”中的精卫指的是()(1分)
A.一个人
B.一只鸟
C.一条鱼
D.一块石头
12.“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 )的开篇词(1分)
A.《西游记》
B.《红楼梦》
C.《三国演义》
D.《水浒传》
13.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台湾诗人余光中赞誉的这个人是()(1分)
A.杜甫
B.王昌龄
C. 王维
D. 李白
14.“一个长嘴大耳朵的呆子,黑脸短毛,长喙大耳,脑后又有一溜鬃毛,身体粗糙怕人……”这是对《西游记》中()的描写(1分)
A.沙悟净
B.猪悟能
C.孙悟空
D.牛魔王
15.下面不属于四大文明古国的是()(1分)
A.古印度
B.中国
C.古罗马
D.古埃及
三升四年级/四年级大语文入学测试题答案:
选择题(15分)
1.B 2. D 3. C
4. D
5. A 6.C
7. B 8. C 9. B
10.D 11.B 12.C
13.D 14.B 15.C
2
“大语文”国学入学基础测试题
五年级/六年级姓名:
选择题(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参差(cān)模样(mó)情不自禁(jīn)...B.河畔(pàn)削弱(xuē)悬崖勒马(lè)...称心如意()C.边塞(sài chēng)挫折(cu ò)...祈祷(qí)àD.倒影(do)三年五载(zài)...2.请把完全正确一组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分)
A.大喜过忘喋喋不休牵肠挂肚洛绎不绝
B.斩钉载铁失魂落魄宠然大物不动声色
C.银光闪闪一如既往不容争辩依依不舍
D.悬崖绝壁中流砥柱再接再励夜以继日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1分)
A. 他穿了一件灰色上衣,一顶蓝帽子。
B. 我们要学习他刻苦钻研、勤奋好学的精神。
C. 奶奶经常回忆过去有趣的往事。
D. 造纸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
4. 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写到“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这里指的是?()(1分)
A.西施
B.杨玉环
C.王昭君
D.貂蝉
5.李白写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之”的意思是()(1分)
A.的
B.到……去
C.走
D.这
6. 下面关于古代兄弟长幼排行顺序正确的是()(1分)
A.伯(孟)、仲、叔、季
B.伯(孟)、叔、仲、季
C.伯(孟)、仲、季、叔
D.伯(孟)、叔、季、仲
7.“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里没有使用到的修辞是?()(1分)
A.设问
B.拟人
C.比喻
D.夸张
8.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台湾诗人余光中赞誉的这个人是()(1分)
A.杜甫
B.王昌龄
C. 王维
D. 李白
9.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念奴娇”属于()(1分)
A.曲牌名
B.词牌名
C.题目
D.主标题
10. 被称为“埃及的母亲河”的河流是()(1分)
3
A. 幼发拉底河
B. 底格里斯河
C. 恒河
D. 尼罗河
11. 维纳斯是罗马神话中的()(1分)
A.智慧女神
B.爱神和美神
C.自由女神
D.艺术女神
12.小说《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1分)
A. 塞万提斯
B. 笛福
C.莎士比亚
D. 雨果
13. 下列的诗句描写中秋节的是()(1分)
A.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B.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C.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D.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14.下列诗句表现季节不同的是()(1分)
A.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B.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15.“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锦城”指的是()(1分)
A.杭州
B.锦州草
C.成都
D.长安
四升五年级/五年级大语文国学入学测试题答案
选择题(15分)
1.B 2.C 3. B
4. B
5.B
6. A
7.B 8.D 9. B
10. D 11. B 12. B
13. D 14.C 15.C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