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中理性观念演变历程

合集下载

论我国经济的三元结构

论我国经济的三元结构

论我国经济的三元结构一、概述中国经济的三元结构理论是对我国当前及未来经济发展格局的一种深刻剖析和科学概括。

这一结构主要体现在城乡经济、区域经济以及产业结构三个方面,构成了我国经济发展的立体框架与核心动力。

在城乡层面,表现为传统农业经济、现代城市工业经济以及新型城镇综合经济体并存且相互影响的格局在区域发展上,则体现为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经济梯度差异及其互补协同效应而在产业结构上,是我国从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转型,并致力于构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的过程。

具体来说,“三元结构”理论旨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力图通过深化改革与创新政策,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升级,从而实现国家整体经济健康、持续、高质量的发展目标。

这一理论对于理解中国经济的复杂性和制定适应国情的宏观经济政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开篇陈述:简述研究我国经济结构的重要性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经济结构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骨架和支撑,它决定了资源的配置方式、产业的发展方向以及经济的增长动力。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拥有庞大人口和复杂经济体系的国家来说,研究经济结构的构成、演变和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研究我国经济结构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制约因素。

通过分析不同产业、不同区域、不同所有制经济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我们可以发现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瓶颈,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研究我国经济结构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经济转型升级的方向和路径。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关键时期,面临着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等多方面的挑战。

通过研究经济结构的演变规律和发展趋势,我们可以明确经济转型升级的目标和重点,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研究我国经济结构还有助于我们提高经济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血缘、姻缘、亲情与利益现阶段中国农村社会中“差序格局”的“理性化”趋势

血缘、姻缘、亲情与利益现阶段中国农村社会中“差序格局”的“理性化”趋势

血缘、姻缘、亲情与利益现阶段中国农村社会中“差序格局”的“理性化”趋势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现阶段中国农村社会中的“差序格局”及其“理性化”趋势,特别是在血缘、姻缘、亲情与利益等多个维度上的表现。

我们将分析这些社会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揭示它们在农村社会变迁中的作用,并探讨这种“理性化”趋势对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的影响。

我们将概述“差序格局”这一概念在中国农村社会中的历史演变。

接着,我们将分析血缘、姻缘和亲情等传统关系在现代社会中的变化,以及它们如何与利益关系交织在一起,形成新的社会格局。

我们将重点关注这种格局下的“理性化”趋势,即人们在处理社会关系时更加注重实际利益,而非传统的情感和道德约束。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探讨这种“理性化”趋势对中国农村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的影响。

一方面,这种趋势可能促进了社会流动和经济发展,提高了农村社会的整体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它也可能导致人际关系的疏离和道德观念的淡化,给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带来挑战。

我们将提出若干建议,以应对这种“理性化”趋势带来的挑战。

我们认为,在保持经济发展的应重视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的传承,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与社会稳定。

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应加强对农村社会变迁的研究和关注,为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差序格局的传统理解“差序格局”这一概念,源自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一书,它深刻描绘了中国传统社会人际关系的特点。

在差序格局中,每个人都以自己为中心,像石子投入水中形成的涟漪一样,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这种格局强调的是人际关系中的亲疏远近和相对性,而非现代社会中强调的平等和普遍性。

传统上,差序格局在中国农村社会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血缘和姻缘是构成差序格局的两大基石。

家族和亲戚关系是农村社会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

家族成员之间的亲疏远近、尊卑长幼都严格按照血缘关系来排列,形成了严密的家族结构。

而姻缘则是通过婚姻建立起来的另一种重要关系,它连接了不同家族,形成了更为复杂的社会网络。

对中国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理性思考

对中国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理性思考
维普资讯
对中国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理性思考
宋衍 涛
( 外 经济 贸 易 大学 公共 管理 学院, 对 北京 102) 00 9
【 摘
要】 目前对和谐发展 的研 究现状来看 , 从 作为和谐发展 的重要组成部分 的区域经 济平衡 发展却鲜为人所关
注。 如果 谈及 和 谐 发 展 而不 关注 区域 经 济平 衡 发 展 则 不 利 于 和 谐发 展 局 面 的形 成 , 以在 构 建 社 会 主 义 和 谐社 会 的 所 大背景下 , 区域 经 济 平 衡 发 展 依 然 是 我 国 的 必 然 选 择 , 且 根 据 我 国 国 情 , 2 世 纪 , 而 在 1 区域 经 济 平 衡 发 展 战 略 应 是
【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02 70 ( 0 )00 2 — 3 10 - 4 8 0 71- 0 1 0 2
区 域 经 济 平 衡 发 展 是 社 会 主 义 社 会 和 谐 发 展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和 基 础 性 因 素 。社 会 主义 社 会 和 谐 发 展 必 须 建 立 在 区 域 经 济 平 衡 发 展 的 基 础 之 上 。 区 域 经 济 平 衡 发 展 也 会 推 进 社 会 和 谐 发 展 迈 向 更 高 阶 段 。 在 构 建 社 会 主 义 和谐 社 会 的 背 景 下 ,我 国 依 然 存 在 着 区 域 经 济 发 展 不 平 衡 的 现 象 , 严 重 地 影 响 了 我 国可 持 续 发 展 与 和谐 发 展 局 面 的 形 成 。要 解 决 我 国 的 区 域 经 济 非 平 衡 发 展 问题 就 要 积 极 推 进 区 域 经 济 平 衡 发 展 战 略 ,用 科 学 发 展 观 统 领 区 域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全

衡水金考卷历史分科综合卷(2)答案

衡水金考卷历史分科综合卷(2)答案

1.C 材料表明,战国时期有才干的名学武士能够担任重要官职,官吏不再获得世袭的土地,俸禄由是否在任为转移,表明以血缘关系为依据的宗法世袭制瓦解,开始出现官吏任免制。

名学武士是依据才干获得重职高官,不是依据血缘关系和德行;以德行和才干为依据的选官制度是汉代的察举制;“臣下无土地”是指官吏不再拥有世袭的封地,并不是不管理任职地区的土地。

2.D 材料体现的是农业种植注重精耕细作的特点,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小农经济的形成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生产工具的进步、政府政策鼓励农业发展、农业技术的进步都是推动农业生产向精耕细作发展的因素,但主要的还是作为生产主体的农户自身的积极性。

3.A 财力涉及的是西汉和东汉的前后对比,而百家争鸣局面在秦朝消失;西汉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信奉儒家学说的官员广受重视,形成“诗书传家”的传统,至东汉中兴即东汉建立时,诸将因搜儒学浸染而“皆有儒者气象”。

民间向学之风兴起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无法解释为何“西汉开国,功臣多出于亡命无赖”的现象;军事将领崇奉儒学也是由于儒学的官方化和主流化。

4.D 李斯创小篆“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初有隶书,以趣约易”,说明秦朝出现的统一文字和后来出现的隶书,都是字体简化的结果,表明字体简化在秦朝成为趋势。

大篆字体在战国时期的秦国就已经出现;“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说明了隶书并非是由囚徒发明;“以趣约易”,用隶书取代篆书是由人们的使用习惯决定的。

5.B 材料表明,上海开埠后的繁盛,引起了社会生活的变化和苏北妇女到上海为佣的现象,体现出的是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近代上海生活“浮华”、“畅适”只是富庶之家的景象,不能说明上海的生活达到了富足的境地;苏北妇女出而为佣体现的是生活艰难情况下的无奈选择,既不是妇女地位的提高,也不是社会风气的浮华。

6.C 英国最早打开中国市场,又是当时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之一,在对华经济侵略中占有优势地位;日本在《马关条约》中首次迫使清政府承认资本输出的合法性,为其在中国的资本输出提供了先机。

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专题复习资料: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专题复习资料: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宏观概要通史概要:近代世界潮流:现代化。

政治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的工业化市场化;思想观念的科学化和理性化。

本专题讲述的是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面对民族危亡,中国近代各阶级的仁人志士力图挽救危机,开始不断向西方学习、探索中国的出路,掀起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抗争史和探索史)。

迈出探索第一步的是地主阶级代表人物林则徐、魏源,他们在鸦片战争后提出了“向西方学习”“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引导着人们开始从器物层次学习西方。

伴随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崛起,他们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本主义的国家,开始了新的探索。

特别是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的失败,使一些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认为中国的落后在于制度的落后,于是试图将西方的政治制度引入中国。

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兴起了一场维新变法运动,虽没有成功,但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派则主张西方的民主共和制,并在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的领导下,进行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但未能彻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资产阶级中的激进派认识到在中国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情况下,要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重要的不是武器和西方的制度,而在于改变中国传统的文化。

于是在反对尊孔复古的浪潮中,资产阶级激进派开始了以西方的民主与科学的思想改造传统文化和国民心理的新文化运动。

虽取得了对封建主义的初步胜利。

但是由于资产阶级的主张不符合中国的国情,并没能引领中国走向繁荣、独立。

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五四运动的爆发,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开始了他们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的探索过程,历史进入新的时期。

主干知识:一个方向:面向西方一个主题:救亡图存三个阶段:学技术(器物)、学制度、学思想文化六大思潮: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第一课“顺乎世界之潮流”一、“睁眼看世界”——地主阶级的抗战派学技术(一)背景、1、政治:鸦战前清朝国势衰落,矛盾尖锐(封建统治危机加深,开始出现民族危机)2、观念:读书人多埋首经书,远离现实,与统治者沉浸在“天朝上国”迷梦中3、直接原因:鸦片战战的惊醒(三千年的巨变)(二)代表及其主要思想1、林则徐——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最早面向西方)1)主持编译和审订了《四洲志》,介绍了各国的历史、地理和政情。

从历史的发展看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变迁

从历史的发展看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变迁

8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12月第6期从历史的发展看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变迁杨迪(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工商管理系,福建福州350012)[摘要]历史的进程,总以不可更改的步伐前行着。

而人类,在这个过程中,一代代地繁衍生患,通过自己的谨慎思考,把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作了一个深刻的诠释。

本文以价值观的演变作为焦点,穿越历史的脚步,再次见证和说明了一个民族一路前行中的战争、灾难、病痛、思考、辉煌和无所畏惧。

[关键词】传统文化;历史发展;价值观;变革与思考中图分类号:G1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940{2008)12—0008—004如同自然界有生态平衡一样,一个民族也有它的人文生态平衡。

人类在自己的社会实践中创造着传统文化,并在千百年的磨练中沉淀出一个民族的价值观,让它们在实践中得到不断的革新与丰富。

进入2l世纪,人的行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人们在特定的价值观的支配下,在特定的价值追求下,在特定的价值规范的统摄下,正以一种新的立场、新的视角,理性思考,重新认识世界、改变世界。

一、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和现实,传统和现代都有它绵延传承发展的内在规律。

中华五千年文明始终以孔孟儒家思想为精髓纵贯其中。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了儒家理论的主题思想构架,后经孟子和句子的进一步补充,正式形成了儒学理论体系。

孔子的“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准则,以和为目标”的以德治国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主流。

而在文明中代代相传的价值观念,如:和平、自由、民主、权益、尊严、荣誉、诚实、正直、道义、公正、平等、合作、快乐等,也都在现实社会中接受着文化洗礼,并在社会规范的作用下构建成了中华民族的民族风格。

可见,正是由于儒家思想具有如此深厚的历史文化根源、积极人世的实践精神,其所具有的深厚历史感、文化感、道德感,以及在传承历史文化上的自觉努力,使得它的价值观逐渐成为了中国社会价值观的主流。

儒家“德治爱民”的政治文化、“孝悌和亲”的伦理文化、“文质彬彬”的礼乐文化,“远神近人”的人本取向,亦逐渐渗透到了中国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

4东西方的近(现)代化道路—中国式发展道路的得与失

4东西方的近(现)代化道路—中国式发展道路的得与失

②创办的近代企业,引进西方先进的机器生产方式和科技人
才,开启了近代中国工业文明的先河。
(3)外交上:使中国外交开始向近代化转变,建立外交机构总
理衙门,加强了清朝同外国的联系。
(4)军事上:创建近代海军,军事近代化的开启。
(5)教育上:洋务运动设立新式学堂,培养翻译、科技、军事
方面的人才,还派遣留学生,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始。
6.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
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
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
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 ” 这一
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 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文明时期 C.③是 18 世纪工业革命时期,④是 19 世纪第二次工业革 命时期 D.③是18世纪工业革命时期,④是20世纪信息文明时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观察曲线图可知,图片曲线反映的是经济发展与
环境质量的关系,①属于农耕文明,②属于第一次工业 革命时期,故A项正确。 ②应该是18世纪工业革命时期,B项错误; ③是19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C、D两项错误。 答案 A
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逐步确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体制。②新时期,中国在内部继承,外部借鉴的基础上,提
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以科学发展、和谐发
展与和平发展为目标,关注经济可持续发展、关注民生和社
会和谐发展,逐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辩证理性的认识和分析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环境问题

辩证理性的认识和分析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环境问题

辩证理性的认识和分析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环境问题自1978年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连续20年保持了10%的高增长率,取得了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迅速缩小着同先进国家的经济差距,已经成为了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然而当我们在为中国的经济奇迹喝彩的同时,也要开始反思经济高速增长的代价,特别是急剧的工业化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的代价,所以辩证认识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尤为重要。

目前中国很多产业的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如果只一味的重视经济增长,而忽略环境保护,那么人类很容易遭到大自然无情的报复,这也将影响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的刻不容缓是每一个中国公民都能深刻体会到的,生活在抚顺的我同样体会颇深。

抚顺西露天矿位于抚顺市区的南部,是一个具有90多年开采历史、生产煤炭和油母页岩两种矿物的全国大型露天煤矿之一,对推动辽宁省的重工业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近年来抚顺煤炭资源已经逐渐枯竭,然而身为抚顺市民的我们却深刻的体会到了经济发展给环境带来的副作用。

即使市中心也经常尘土飞扬,由于煤炭开采过度,地表下陷问题频频出现,同时也造成了公路破损严重。

虽然政府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增加绿化面积,但随着经济发展,房地产企业开始增加建筑力度,粉尘漫天的情况依然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心情。

小城市尚且如此,大城市的环境也同样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近日来北京频频出现的雾霾天气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北京身为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人口的不断增多同时也带来了机动车尾气排放的增加,同时建筑行业的扬尘、餐饮行业的油烟排放以及火电、钢铁、水泥行业由于煤炭燃烧不充分所带来的颗粒都是造成雾霾天气愈加严重的原因。

这种雾霾天气很容易传播细菌和病毒,导致传染病扩散和多种疾病的发生,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和生命,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不便。

因此这也促进了政府进一步加强治理措施,坚持清洁能源发展战略,控制煤烟型污染,有力控制机动车污染排放,深入进行统一取暖工作等。

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基于工具理性抑或价值理性

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基于工具理性抑或价值理性

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基于工具理性抑或价值理性【摘要】这篇文章将讨论中国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从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在工具理性的观点中,我们需要注重效率和技术创新,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在价值理性的观点中,我们应该关注人文关怀和社会公平,实现可持续发展。

通过分析中国经济当前的发展状况,我们可以看到挑战与机遇共存。

为了克服“中等收入陷阱”,我们需要寻找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路径。

结合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可以更好地引领中国经济发展,创造更加均衡和可持续的增长。

未来展望中,我们期待中国能够不断创新、开放,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通过本文的总结,我们可以更清晰地认识到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性和挑战。

【关键词】中国,中等收入陷阱,工具理性,价值理性,经济发展,挑战,机遇,发展路径,结合,未来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国正面临着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时刻。

随着经济持续增长,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并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中国必须面对中等收入陷阱带来的挑战。

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一个国家在达到中高收入水平后,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结构性问题凸显、产业转型困难等现象,导致国家陷入发展困境无法突破。

中国在迈向高收入国家的道路上,必须认真面对这一挑战。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已经带来了繁荣与发展,但也伴随着一系列问题。

金融风险、环境污染、人口老龄化等问题日益突出,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国际贸易形势的变化、技术革新带来的挑战与机遇也在不断涌现,中国需要灵活应对并积极开拓。

面对“中等收入陷阱”的严峻挑战,中国需要探索新的发展路径。

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并重,在政策制定和实施中更加注重实效性与人文关怀。

只有综合运用这两种理性,才能更好地应对挑战,推动中国经济向前发展。

1.2 问题意义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在迈向高收入国家的过程中,中国面临着“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

社会学论文论当前我国社会的四种非理性文化心态

社会学论文论当前我国社会的四种非理性文化心态

社会学论文论当前我国社会的四种非理性文化心态当前我国社会的四种非理性文化心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变化。

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文化心态。

然而,有些文化心态并不是理性的,它们可能会对社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讨论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的四种非理性文化心态,并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和对社会的影响。

一、盲目追求物质享受的心态在现代社会中,物质生活的丰富给了人们更多的选择和享受。

然而,一些人却过分追求物质享受,将其作为衡量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准。

他们不断追逐名牌、奢侈品,无视自身经济状况和社会责任,甚至不惜以不正当手段获取财富。

这种盲目追求物质享受的心态,导致了社会的贫富差距加大,道德观念的淡漠以及社会关系的疏离。

二、过度追求个人利益的心态个人利益是每个人都会追求的,但是过度追求个人利益的心态却会导致一系列问题。

在当前我国社会,一些人为了谋取私利,不择手段地违法乱纪,甚至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他们只考虑眼前的利益,缺乏对长远发展的思考和责任感。

这种非理性的文化心态,不仅破坏了社会公平正义,还损害了国家和民族的形象。

三、盲目追随潮流的心态在当今社会,潮流文化充斥着我们的生活。

一些人为了追求时尚和个性,盲目追随各种潮流,失去了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价值观。

他们只顾跟风,不加以分析和思考,盲目模仿他人的行为和言论。

这种非理性的文化心态,使得社会变得浮躁和虚假,导致人们迷失自我,无法真正实现个人的价值。

四、对权威的盲目崇拜的心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权威的尊重是一种美德。

然而,在当前我国社会,一些人对权威的盲目崇拜已经超出了正常范围。

他们对权威人物和权威机构的言行不加以思考和质疑,甚至盲从和追随。

这种非理性的文化心态,容易导致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的产生,同时也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以上所述的四种非理性文化心态,都是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的问题。

它们的产生和存在,与社会转型期的不稳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价值观念的多元化有一定的关系。

略述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演进轨迹与趋势

略述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演进轨迹与趋势

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一)起步阶段(1840-1895年),主要是地主阶级领导的洋务运动1、1840年发生鸦片战争以后,传统受到了现实的严峻挑战,中国人对近代化的探索开始了。

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表明以洋务运动为代表的清政府的近代化探索失败。

(1)经济上)经济上地主阶级洋务派领导了洋务运动,其间经历了从重工业到轻工业,从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商办的过程。

官商合办、商办的过程。

民族资产阶级开始创办近代工业。

民族资产阶级开始创办近代工业。

(2)政治上)政治上洋务派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并未将政治体制的近代化提上议事日程。

总理衙门的设立,标志中国外交走向近代化。

门的设立,标志中国外交走向近代化。

(3)思想文化上)思想文化上开始了“西学东渐”,创办新式学堂,培养科技人才。

,创办新式学堂,培养科技人才。

2、阶段特征这一时期,这一时期,本阶段担负近代化任务的主角是地主阶级洋务派;本阶段担负近代化任务的主角是地主阶级洋务派;本阶段担负近代化任务的主角是地主阶级洋务派;领域主要在经济领域,领域主要在经济领域,领域主要在经济领域,学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政治体制近代化尚未提上议事日程,以军事工业为主体的工业化有所进展,并经历了由重工业到轻工业、由军需到民用、由国营到民营的发展过程。

投资形式也由官办、官督商办到商办,官督商办到商办,经历了从一元到多元的转变。

经历了从一元到多元的转变。

经历了从一元到多元的转变。

同时,同时,由于洋务运动的需要,由于洋务运动的需要,近代化开始由近代化开始由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文化和人才教育领域渗透。

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文化和人才教育领域渗透。

(二)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年),也是最重要的阶段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了巨变(1)经济(工业化))经济(工业化)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的比较快速发展与清末新政、新政、(2)政治(民主化))政治(民主化)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等,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建立民国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等,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建立民国 (3)思想(理性化))思想(理性化)新文化运动的产生,民主、科学等思想广泛传播新文化运动的产生,民主、科学等思想广泛传播2、阶段特征:本阶段担负近代化任务的中坚力量是资产阶级;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与变革社会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中国近代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近代中国历史上出现的西学东渐的过程

近代中国历史上出现的西学东渐的过程

52、近代中国历史上出现的“西学东渐”的过程近代现代的思想解放过程是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也是西方进步思想与中国国情结合的过程,呈现渐进的阶段性规律:近代西方的学习经历了一个由表及里的过程。

先是地主阶级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由林则徐、魏源的新思想到洋务运动,这是中国人民学习西方的第一步,但由于固守封建制度而失败;新兴资产阶级,由技术的学习上升到学习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将向西方学习推上一个新的台阶,但由于缺乏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精神而陷于困顿;五四运动使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为传播,中国人由向西方学习走资本主义道路质变到向俄国学习走社会主义道路,找到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最终在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领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完成社会主义革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在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列强的军事、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侵略逐渐加深,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先进人士围绕着向西方学习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形成一次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和运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近代史上的每次重大的政治运动都以思想的解放为先导。

改革开放以来的思想解放就带来了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

近现代中国思想解放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1)从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

这一时期主要是以地主阶级改革派、洋务派为代表,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主张“师夷长技”,学习西方仅停留在“器物”的层面上。

(2)从戊戌变法至五四运动前夕。

这一时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不同派别先后登上政治舞台,他们以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为指导思想,主张效仿西方变革中国传统的政治体制,继而推及到思想文化的深层。

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传播和新文化运动兴起。

用资本主义制度改造中国社会,形成了中国近代三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专题: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

专题: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

专题: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导言:1、近代化含义:以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思想启蒙化为主要标志,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必然趋势,在中国近代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实现社会转型,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阶段。

2、表现:经济领域:经济上的工业化、机器化(用现代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人类从农业文明过渡到工业文明);发展资本主义,在生产力上由手工生产向机器生产过渡,在生产关系上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政治领域:政治上的民主化与法制化(用民主主义思想取代封建专制制度,以法治取代人治);主要是实现政治民主化,由封建专制到民主政治;思想领域:思想上的理性化(以民主和科学的理念取代教会的精神独裁)传播西学,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和思想、政治制度;军事领域:创办近代的军队和军事工业;外交领域:由传统的理藩外交向近代外交转变。

3、中国近代有两个基本问题,即民族不能独立,要求从外国侵略压迫下解放出来、社会生产落后,要求近代化。

前者是生产关系问题,后者是生产力问题。

所以应先解决生产关系的问题以解放生产力。

由此来认识近代中国的两个主要任务,并由此解释洋务运动、实业救国、科学救国、辛亥革命等在近代走不通的问题。

4、近代百年的历史证明: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和取得民族独立,是实现近代化的前提和根本保证,实现近代化是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和取得民族独立的最终目的。

不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地位,不解决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掠夺和压迫,近代化就无法实现。

知识归纳:一、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发展历程1、洋务运动内容:创办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创办民用工业(上海轮船招商局)意义:推动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2、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内容:1869年,方举赞、上海、发昌机器厂意义:近代民族工业企业的出现,中国产生民族资本主义,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一个重要变化。

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趋势与专制主义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趋势与专制主义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趋势与专制主义的发展历程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趋势1、演变历程形成: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思想即在此氛围中产生。

儒家思想由春秋时期孔子创立。

孔子提出的“仁”的思想,经过战国时期孟子、荀子的总结和改造,孟子将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荀子也主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儒学体系更加完整,成为诸子百家中的大宗。

完善:西汉董仲舒根据当时社会需要,吸收诸家理论,改造儒家思想,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主张,得到汉武帝的全面肯定和推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发展:隋唐以后出现了“三教合归儒”的趋势。

宋代出现了新儒学体系——理学。

“程朱理学”是宋学的主体,二程认为“天理”是万物的本原,朱熹提出了“理气论”和“心性论”。

明朝中叶王阳明确立了“心学”思想,主张“心即理也”“心外无物”,提出“致良知”的学说。

新发展:明朝后期,李贽揭露了道学家的虚伪。

明清之际,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提出新的思想主张,儒学再度活跃。

三位进步思想家,批判君主专制,提倡经世致用,重视工商业发展,对传统儒学加以批判继承,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演变规律①、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经历了一个春秋战国时期的形成、秦朝受到打击、西汉成为正统思想、宋明进一步发展、明清衰落的过程;②、在这一过程中,儒家思想不断吸收其他学派的思想以完善自身,达到满足统治者维护统治的需要;③、作为统治者不管采取何种思想,都是以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为根本出发点的。

3、演变原因①、思想是一定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的综合反映,经济是思想产生的物质基础,思想对维护政治局面的稳定起着较大的作用。

②、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分散、保守、落后的自然经济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决定了政治上形成了高度集中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而政治上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也就要求思想的高度集中与统一,因而催生了“大一统”的思想体系。

理性认识中国的经济总量全球第二

理性认识中国的经济总量全球第二

2010年年8月16日,日本官方公布日本第二季度GDP为12880亿美元,而我国第二季度GDP按美元计算为13390亿。

日本经济总量已落后于我国,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

自此,不同国家、不同立场的人便有了不同的评说。

但不论怎么说,我们都应该以更加理性、理智、自省的心态认识我国经济总量的第二。

第一,从历史的视野看:我国GDP曾三超日本。

我国GDP总量超越日本成为第二大经济体。

这不是中国经济第一次超过日本,而是历史上的第三次。

从古代到清末,中国一枝独秀于东亚,曾占据世界GDP头把交椅,领先日本至少3000年,即便甲午战争时,清朝的GDP仍数倍于日本。

这是中国GDP第一次领先日本。

1840年后,我国的GDP不断下降,在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日本GDP历史性地超过中国。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

美军日夜不休的空袭和打击,日本共损失50%的城市建筑,70%的工矿业,85%的军工业,90%的重工业和生产资料,共损失653亿美元,相当于1940年日本国家预算的10倍,导致经济倒退25年。

1949年新中国建国初期,饱经战乱的中国的GDP竟然相当于日本的2倍。

这是中国GDP第二次领先日本。

在二战后的废墟上,日本实现了快速发展。

到了1960年GDP与我国持平。

据高盛的数据统计: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年均GDP增速为10.4%,1966年超过法国,1967年超过英国,1968年超过德国,跃居世界第三。

在日本经济鼎盛时期,我国经济规模不过是日本的11.7%。

改革开放的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645亿元,2008年跃升至300670亿元。

2006年我国赶上了英国。

2007年我国的经济增速在10%左右,而日本的增速不到3%。

我国2009年的名义GDP为49800亿美元,日本为50700亿美元。

到了2010年,我国经济超过日本已是不争的事实。

历史事实告诫我们就是超过了也没有值得骄傲的。

甲午战争时,我国已超过了日本,战争不也败了吗?今天的日本不是仍对钓鱼岛有领土要求吗?第二,从发达国家的标准看:我国发展中国家地位并没改变。

制度变迁与中国经济发展——对我国三十年市场化改革的理性反思

制度变迁与中国经济发展——对我国三十年市场化改革的理性反思
质 是 一 个 用 效 率 较 高 的 制 度 来 替 代 效 率 较 低 的 制 度 。 ]z 在 由计 划 到 市 场 的 制 度 变 迁 过 程 中 , 国 [ (o 2 e” 中 采 取 的是 以政 府 为 主导 的 渐 进 的 方 式 。 一 个 国家 究
探讨 中国经济 市场化 改革 以来制度 变迁及对经 济发展产 生 的影 响 , 有助 于我 们 总 结 中 国经济 体制
20 07年 中 国 国 内 生 产 总 值 猛 增 到 266 9亿 元 , 0 4 1 3 年 问增 加 了 6 倍 。l 7 k J

角度讲 , 市场 化过程 实质上是一种 制度变迁过程 , 制度变迁是 指制度 的替代 、 转换 与交易过程 , 实
是 一场深刻 的制度革命 。
出表 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 :
所谓 经 济 的 市场 化 主 要 有 广 义 和狭 义 两 种 涵 义。广义地讲 , 市场化泛 指一 国经济 中市场产生 、 发 育、 成长和成 熟 的 自然 的动态 的演进 过 程 。狭义 来
说, 市场化是 指原来 实行 计 划 经济 体 制 的 国家 向市
一个国家究探讨中国经济市场化改革以来制度变迁及对经竟选择哪一种方式取决于改革的约束条件因为它济发展产生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总结中国经济体制界定了改革战略的选择空间有关制度主体就只改革30年已经取得的巨大成就并为进一步深化改能从被限定了的选择空间出发来确定改革战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制度创新的路略
改革 3 0年 已 经 取 得 的 巨 大 成 就 , 为 进 一 步 深 化 改 并
竟选 择哪一种方 式 , 取决 于改革 的约束条 件 , 因为它
“ 定 了改 革 战 略 的 选 择 空 间 ” “ 关 制 度 主 体 就 只 界 ,有 能 从 被 限 定 了 的 选 择 空 间 出 发 , 确 定 改 革 战 来 略 。 L 中 国 经 济 上 的 二 元 性 , 乡 村 — — 城 市 二 元 ”3 j 如 性 、 织 上 的二 元 性 、 域 上 的 二 元 性 等 , 中 国 不 组 地 使

中国90年代的激进主义、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

中国90年代的激进主义、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

中国90年代的激进主义、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中国90年代的激进主义、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中国90年代激进主义、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的文化分析,认为:中国现代激进主义、保守主义以及自由主义,伴随着中国近百年的现代化进程而不断发展转型,并呈现为互相对峙甚至互相循环的尖锐形态。

到了本世纪末,这一问题不仅与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话语权力密切相关,而且与启蒙理想、新儒学、现代性、后现代性,以及文化民族主义、民粹主义、后殖民主义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清理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走出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的思维误区,防止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的忽左忽右忽前忽后,创建真实有效的社会公共空间,成为本文对90年代中国思想文化审理的基本向度。

在激进主义与保守主义、自由主义之间,并非是完全对立而难以沟通,相反,三者之间往往出现一种互相补充、互相依存的关系。

那种以“冷战思维”来张扬激进主义或新激进主义(如新左派),抑制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做法早已过时。

在世纪之交,我们有可能从更广阔的跨文化跨学科角度,来看文化的双向选择和文化的误读与重释,进而审理激进主义、保守主义、自由主义文化价值差异与思想互补问题。

要弄清激进主义和保守主义是怎样交织缠绕,它们同自由主义的复杂关系,[①] 并怎样此起彼伏进行着权力较量的,需要我们走向历史语境之中,对其权力关系、历史发展和价值趋向加以多角度考察。

一中国现代化语境中的知识启蒙近现代中国,西学东渐,中西会通逐渐成为近百年中国学术文化的基本特性。

现代中国学术与现代中国的文化政治变革,与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运动密不可分。

[②] 无论是世纪初还是世纪末,中国现代化与现代学术命运都休戚相关。

可以说,现代化历程就是知识启蒙的艰难历程和学术思想变革的痛苦历程,同时也是中国现代启蒙知识分子逐渐成熟并具备全球眼光的过程。

回首世纪风云,可以看到,中国在百年现代化进程中始终是以“现代化”为目标的,这一现象集中体现在几乎每十年就出现一大变上。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的变化近期在毛概课上观看了二十五年前的电影《何处不风流》,此电影81年拍摄,84年才公开放,情节依稀还记得,此电影大意是文革后,几个女知青回城待业(那时失业称待业,从字面上看为等待就业之意,此词又说明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但等待就业的时间太长,回城知青太多人满为患,就业的岗位僧多粥少,因此此几位女知青就业就遥遥无期。

后来,一街道干部点化他们在公园摆汤圆自创业,要知道,那时还刚文革不久,这主意还真叫大胆!但几位女知青克服困难,还真成功了!看完这部电影,我的感触还真是多,我觉得给我最大的震撼应该就是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来人么思想观念以及精神面貌的变化吧!我觉得首先就是经济领域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在改革开放之前,计划与市场通常被视为具有标示社会制度的功能,在改革实践中被还原为社会资源配置方式得到广泛的认同。

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我国工农业商品生产经历了由指令性计划到指导性计划,再到今天主要以市场供求状况自主决定的演变。

在所有制关系上,相应地实现了从单纯的“一大二公”向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转变。

在改革之初,我们首先遇到了如何正确看待经济能人,如何正确看待在发展商品生产中出现的雇工现象的问题。

是否允许被视为带有剥削意味的“雇工”的存在,其实质也是如何看待私有经济的问题。

直到1988年第7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在宪法中明确了国家允许私营企业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

人们的思想观念才逐步完成了从个体经济到私营企业到私营经济合法化的演化。

与此同时,国有企业从上世纪80年代起,也开始经历了放权让利、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管理层收购等不同形式的改革历程。

随着实践的发展,我们确立了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方针,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一的公有制格局被彻底打破,最终实现了在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下,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政策,允许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把个人的贡献与经济利益挂起钩来。

经济史_历史观与方法论

经济史_历史观与方法论

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3期经济史:历史观与方法论吴承明(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100836) 内容提要:本文是对经济史学理论的研究。

全文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谈历史观,回溯经济史学史,介绍西方的历史哲学,比较中西方的历史观,探究理性发展的道路,对理性主义作了反思。

第二部分着重探讨经济史方法论问题,其中包括实证主义与相关问题、经济学理论与经济史研究、结构主义和整体史观、经济计量学方法、新制度学派经济史理论,并阐发了经济发展、制度变迁和社会与文化思想变迁的关系。

关键词:经济史 历史观 方法论一、历史观(一)引子:经济史学小史在西方,经济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是19世纪后期从历史学中分立出来的。

其分立,是因为经济学已发展成为系统的理论,原来历史学中的经济内容,可以用经济学的理论来分析和解说了。

19世纪,西方历史学界占主导地位的是以兰克(Leopold v on Ranke)为首的史学,被称为历史主义学派(historismus)。

他们强调历史世界与自然世界不同,自然世界是普遍一致的,历史则有个性,一国的意识形态、制度、价值观完全受自己的历史发展所决定。

他们认为历史学就是要真实地再现和理解过去,所以十分重视历史文献的考证,因而是实证主义的史学。

他们十分重视历史事件,详述事件经过,用因果关系联系起来,成为叙述式的史学。

在19世纪后期,经济史从历史学中分立出来以后,虽然是用经济学理论解释历史,但仍保持着历史主义的特点。

如英国的阿什莱(Williams J.Ashley)认为经济学原理不能普遍有效,应用于本国社会需作修正,并需作出历史评价。

坎宁翰(William Cuningham)强调经济变动中的政治、心理因素,不能废除传统的史学方法。

以施穆勒(G ustav v on Schm oller)为首的德国历史学派,是当时经济史学中一个重要学派,提出经济发展阶段论,并强调作历史评价。

总之,在19世纪,经济史虽已成为独立学科,但仍主要属于历史学领域。

高翔著《近代的初曙:18世纪中国观念变迁与社会发展》

高翔著《近代的初曙:18世纪中国观念变迁与社会发展》

高翔著《近代的初曙:18世纪中国观念变迁与社会发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630页张小也(光明日报社理论部,北京100031)高翔的新作《近代的初曙:18世纪中国观念变迁与社会发展》(以下简称《近代的初曙》),最近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了。

这是作者继《康雍乾三帝统治思想研究》(1995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之后完成的又一部学术专著。

作为与高翔交往多年的学友,我深知该书虽不是十年磨一剑,但也经历了长时期的资料和理论的准备,在诸多方面展现了作者鲜明的学术风格和学术理念。

我不敢妄言能准确评价这部著作的成败得失及其学术价值(高翔常说:好的著作,诚然有写给今人的,但更多地是写给后人的),但仍打算结合自己的研究兴趣,对本书作一简要评述,但愿作者和读者均不以为忤。

《近代的初曙》以18世纪中国知识界的观念变迁为中心,对18世纪中国意识形态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士林风气、学术动向和政治状况作了系统、深入的分析,并以此为切入点考察了18世纪中国社会的发展水平。

其主要内容和基本布局是:第一章“时代与问题”,主要分析了18世纪中国知识分子所处的历史环境,包括17世纪的精神遗产、“康乾盛世”的时代特征以及清王朝实施的文化政策等。

第二章“理欲之争与生活方式的变迁”,主要考察18世纪伦理观念的转变,重点集中在以戴震、袁枚等人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对个性自由的追求上面,并特别强调了这些代表人物的思想行为在当时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第三章“学术观念的多元化趋势”,探讨18世纪学术的发展态势,除了对学界所普遍关注的汉学和理学的互动关系进行研究外,还对其他学术门类的动向进行了分析。

作者将笔触深入到普通士人的学术态度上,特别关注反传统思潮的内涵及其影响,揭示了学术观念的多元化趋势。

第四章“政治观念的变革”,是对18世纪政治观念的基本估价。

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极端君主专制理论的形成及其实践;知识界对极端君主专制的反应;行政管理理论的发展及其意义;危机意识、汉族知识界的民族意识与反清潜流。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并从中国实践中发展为毛泽东思想,成为政治经济制度和国家建设的指导原则。

所以,建国后的经济发展所经历的各个阶段始终伴随着观念演变的历程:树立“革命思想”、进行“思想改造”、大胆“解放思想”等,都反映出经济发展同思想演变的高度相关性,按照当时政治理论的解释叫做:“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

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也有其思想理论依据。

众所周知,从坚持两个“凡是”原则到转而接受“实践是检验真中国经济发展中理性观念演变历程金碚内容提要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理性观念演变进程,展现为“理”和“真”的关系不断深化演进。

当经济理性在务实的实践过程中占据主导、中国经济现代化走上市场经济的道路,经济运行的机理就开始发生根本性变化。

自此往后,经济发展的实物目标(计划指标)就让位于对经济价值的无限追求。

在传统社会中,一旦注入经济理性,就会改变传统社会的财富观[1],承认追求财富的正当性,允许劳动致富,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并以GDP 的高速增长作为经济现代化的压倒性核心指标。

进入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里,政府就开始感受到了“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的突出矛盾,因而提出了要有“科学发展观”的主张,这实际上是已经看到了亢奋的物质主义的局限性或显著缺陷,是已经认识到市场经济的浅度理性化具有很大局限性,必须转向深度理性化。

中国的经济现代化向纵深推进,面临的挑战是严峻的,新时代肩负着艰巨的历史使命。

所谓“纵深推进”,不仅是经济效率(资源优化)的继续提高,而且是价值观和社会文化的现代性,以及制度形态的现代化。

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深度推进,需要将强烈的工具主义倾向导入更有效地实现真性目标的轨道,实际上就是导入深层理性化的经济现代化进程。

因此,理性升华,真性引领,是中国经济现代化深度推进的正确方向。

关键词经济理性经济现代化本真理性价值文化金碚,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郑州大学商学院院长,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100732[1]大多数国家或民族(各种宗教的原教旨教义)的传统观念,都认为追求物质财富是不高尚的,甚至是不道德、不正当的。

理的唯一标准”的观念,成为中国解放思想、实行改革开放的强大思想武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非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话。

马克思的原话是:“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1]这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一个重要论断,也是理论家们论证前一个命题的主要理论依据。

这两个命题,一个表述为“实践是……标准”,另一个表述为“实践中证明”,那么,两者的涵义有差别吗?前者强调“检验真理”的标准,后者强调“证明思维”的真理性;前者强调的是认识结果(真理),后者强调认识能力(思维)。

也就是说,前者强调人的认识对不对,后者强调人的思维有没有认识能力(现实性和力量)。

按照前一个命题的逻辑,主要考虑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而按照后一个命题的逻辑,就必须考察“理性”与“真性”的关系,进而考虑主观与客观的关系,理性着重于“能不能”,真性着重于“对不对”。

本文的研究可以表明,中国经济现代化以及人们对其规律的认识,就是围绕着“能不能”和“对不对”这两个基本问题的思考逻辑而不断演进的。

中文的“真理”一词十分精巧,“真”和“理”,恰好将本文所涉及的真性与理性的概念融为一体,同时也可以区分“真”(真性)和“理”(理性)的不同含义。

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理性观念演变进程,就展现为“理”和“真”的关系的不断深化演进。

一、以实物为目标:朴素的物质主义世界各国的经济现代化大多数都是在市场经济制度下启动的。

新中国建立之前,从经济运行的主导机理和经济制度的一般分类看,实行的是市场经济制度(如果加上“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也可以称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市场经济”)。

那个时代的中国,贫穷落后、天灾战乱、列强分食、民不聊生。

共产党举起“打土豪,分田地”的旗帜,赢得民心,赶走列强,推翻旧政府,实现“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建立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并承诺广大人民在新国家中“当家做主”,实现和平,消灭饥饿,达到丰衣足食和国家强盛的民族发展目标。

按此思路,新中国建立后,从分田到户到组织互助组、合作社,再到建立人民公社,发动工业“大跃进”,都是以达到一定的实物量为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

从新中国建立后的顺利恢复战后经济,到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所制造的各项主要指标,使人们相信,只要方向正确,“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就可以实现预定即计划安排的实物量指标,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正是这样的观念,导致产生了在生产力还不发达的条件下可以实行计划经济的“科学幻想”,同时,关于社会制度形态的目标定性也从“新民主主义”改变为“社会主义”,从而也就可以认定实行计划经济是“对”的。

以达到计划确定的实物量目标作为推进经济现代化的方式,无论方向目标“对不对”,都很容易接受计划经济的“科幻”思维,认为只要想得到就能做得到,忽视“能不能”的问题,也就是说,只有美好愿景,缺乏经济理性。

当幻想的“赶超”目标不断拔高,“创造新社会”(建成社会主义)的雄心极大膨胀时,社会就完全失去了理性,相信“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可以“跑步进入共产主义”。

结果是,不仅无法实现幻想目标,而且使整个国家陷入可能“被开除球籍”的经济落后和结构破坏的境地,甚至连“吃饱饭”都成为无法确保实现的承诺。

尽管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一直深陷于“对不对”的僵化思维:“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但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对不对”的问题不得不暂时退[1]〔德〕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6页。

居其次,而侧重于考虑“能不能”的问题,即能不能摆脱贫穷落后,给广大人民一个可以接受的基本生活条件。

因而,受到实践的教训,理性思维终于占据主导。

当时提出和接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理论层面上讨论的似乎是“对不对”的问题(何为“真理”,什么是“政治正确”?),而真正要解决的却是“能不能”的问题,实质是在关于“对不对”的讨论或争议中解决“能不能”的问题,即走什么道路才能实现经济发展,摆脱贫穷落后。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的务实精神与德国哲学的理性精神(马克思的理论表述所体现的)形成鲜明对照。

也就是说,我们确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将其作为政治原则,完全是从中国传统的务实精神来理解的,并不需要将其作为一个理性深思的哲学命题来对待,就可以得到大多数中国人的理解和赞同:按照中国人的务实逻辑,既然实践需要这样的思维,它当然就是正确的原则。

不妨可以简单回忆一下那个年代的理论讨论和思维演变,每一次思想突破都是凭借感性观察就可以务实性地实现的:从“资本主义可以有计划”,“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市场”,“摸着石头过河”,“不论白猫黑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计划与市场都是手段”,直到最终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务实就是“实践”,就可以判断真理,这就是非常符合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务实理性。

这样,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思维方式在务实精神中逐步实现理性化,中国经济发展也走上理性化的道路。

可见,当年的“思想解放”,本质上就是解除对经济理性的束缚。

思维方式的转变非常符合中国的务实精神,结果则是让经济理性得以张扬,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工业化进入加速推进的过程。

可以说,这是中国人以其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获得了马克思深刻严谨的理性思维力量。

当经济理性在务实的实践过程中占据主导、中国经济现代化走上市场经济的道路,经济运行的机理就开始发生根本性变化。

自此往后,经济发展的实物目标(计划指标)就让位于对经济价值的无限追求。

于是,实物产品的社会功能逐步蜕变为充当创造经济价值的手段,人们越来越关切经济价值而不是实物产品,特别是当经济理性推动的社会生产力所创造的实物产品越来越丰富的时候(物质产品产量越大,其边际效用越是递减),对于经济价值的关切更加占据压倒性的优势,朴素的物质主义成为历史。

这就是市场经济的逻辑。

二、转向市场经济:亢奋的物质主义1978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经济现代化的方向和道路转变为实行和发展市场经济。

为经济发展注入经济理性,启动经济现代化快速推进的进程,这是几乎所有国家——除了少数拥有丰富的特殊资源的国家之外——经济现代化的共同道路。

在传统社会中,一旦注入经济理性,就会改变传统社会的财富观[1],承认追求财富的正当性,允许劳动致富,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并以GDP(国内生产总值)的高速增长作为经济现代化的压倒性核心指标。

尽管以GDP为衡量经济发展成就的指标具有众所周知的缺陷,但是,在经济现代化的工业化时期,没有更好的指标来代替GDP,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市场经济的理性特征所决定的。

那么,在市场经济中,所谓经济理性具有什么性质呢?它具体体现在哪里?首先体现在社会经济活动的最基层,即相信每一个微观经济主体(个人和企业)的行为都是理性的,认为他们的行为都会以追求自己利益为目标。

并且相信,只要允许他们按理性自主行事,经济发展就有了强大动力。

[1]大多数国家或民族(各种宗教的原教旨教义)的传统观念,都认为追求物质财富是不高尚的,甚至是不道德、不正当的。

因此,收入增加、财富涌流、GDP的高速增长,是经济理性张扬的自然结果。

只要对微观经济主体“松绑”“放权”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制度,就可以启动和加速国家工业化进程,为经济现代化奠定基础。

正是按此逻辑,经过短短30多年,拥有十几亿人口的超大型经济体中国就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发展为GDP总量居世界第二位的经济大国。

如果按PPP(购买力平价)计算,即所生产的实物总量,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一经济大国。

经济理性展现了巨大的能量!经济理性并非抽象人性,而是具有显著的商域文化特质[1]。

中国人的经济理性有其显著特色,务实的工具主义倾向特别强烈。

市场经济为什么能有如此强大的力量,其根源在于市场机制的经济理性具有工具理性的性质,即人们所追求的理性目标实际上是工具性目标,例如收入、财富、GDP 等,而本真目标,即“使用价值”,反倒退而成为追逐工具性目标的手段。

换句话说,市场经济的经济理性,是以“目的”与“手段”的反转为特征的。

在市场经济制度下,追求工具目标的动力越强,经济增长的能量就越大。

中国人是世界上最勤劳、并且储蓄率特别高的民族。

强烈的勤劳刻苦和财富积累意识,支撑了中国经济奇迹般的高速增长,使中国人很快从“穷人”的代名词,几乎已经变为“有钱”的代名词。

当中国接受了市场经济思维,不必考虑“对不对”,“不要争论”何为真正正确,一心向着如何解决“能不能”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