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问题的几点思考——以昆明市“城中村”改造为例

合集下载

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问题研究——以昆明市城中村改造为例

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问题研究——以昆明市城中村改造为例
云南农业 大学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Y u n n a n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ht t p:/ /x b .y na u . e du .C I 1 E —m a i l :s k@ y n a u .e d u .c n
c l e d b y s p r a w l i n g c i t y, b e c o mi n g v i l l a g e wi t h i n u r b a n a r e a o r u r b a n — v i l l a g e .Nu me r o u s f a r me r s n o t o n l y
以昆 明市城 中村改 造 为例
赵海波 ,李世俊 ,李文荣 ,陈 雯 ,赵 玲
( 云南农业大学 校长办公室 ,云南 昆明 6 5 0 2 0 1 )
摘要 :随着城 区的不断扩大 ,昆明市越来越多的近郊农村 变成了城 中村 。失地农 民是 在这一进程 中产生 的特 殊社会群体 ,他们失去 了赖 以生存的土地 ,也失去了以土地为基础 的生存权 和发 展权 。本文 以昆明市城 中村 改造为例 ,以部分 城中村失地农 民作为调查研究样本 ,重点提 出了构 建就业 、多元化 补偿和社会 保障 三位一
体的利益保障体系 ,实现失地农 民可持续生计 。
关键词 :城中村改 造 ;失地农 民;可持续生计 ;发展 中图分类号 :F 3 2 1 . 3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4 — 0 3 9 0 X ( 2 0 1 3 )0 4 — 0 0 1 4~ 0 5
Re s e a r c h o n t he La n d- l o s i n g Fa r me r s S u s t a i n a b l e Li v e l i h o o d:

关于对城中村改造中土地产权问题的思考_以昆明市为例

关于对城中村改造中土地产权问题的思考_以昆明市为例

作者简介:武友德(1964年- ),男,云南禄劝人,云南师范大学教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研究;陈长瑶(1980年- ),男,云南罗平人,云南师范大学讲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学、人文地理学研究;李君(1981年- ),女,山东潍坊人,河南大学区域经济学专业在读博士,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学研究。

3 基金项目:本文是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培养项目、云南省院省校合作项目(06SXHZ001)和云南师范大学人文社科基地项目(08R WJD001)阶段性成果。

《经济问题探索》2008年第11期关于对城中村改造中土地产权问题的思考3———以昆明市为例武友德1,陈长瑶1,李 君2(11云南师范大学,昆明650000;21河南大学,河南开封475000)摘 要:“城中村”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城市形象的提升,关系到城乡关系的协调。

然而在“城中村”改造的过程中,对土地产权的争论一直是城中村改造中困扰政府、居民以及开发商的焦点所在。

本文试图就城中村的土地产权问题与“城中村”改造进行思考,以期提出较为系统的协调城乡关系的城中村综合改造思路。

关键词:城中村;土地产权;协调城乡关系;昆明市 “城中村”又称“都市里的村庄”,是进入城市化加速期的产物。

“城中村”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城乡关系的协调,关系到城乡居民的共同发展。

以土地产权和经营制度为依据,城中村是指在城市总体规划区内仍然保留和实行农村集体所有制、农村经营体制的农村社区(谭炳才2002);城中村是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大量农村集体土地被征为国有土地后,因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11亩而撤销农村建制的村庄,是城乡结合部广泛分布的一类特殊社区:第一,居民原为农村户口,现成建制迁转为城镇户口;第二,人均耕地不足011亩,土地不再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第三,已经脱离原有的农村管理范围成为城市管理的一部分(邱元华2001)等。

“城中村”是近几年来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各大、中、小城市中出现的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对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可持续发展带来的一系列不利影响,引起了政府、广大学者等社会人群的关注。

我国“城中村”改造的社会稳定分析——以昆明市“城中村”改造为例

我国“城中村”改造的社会稳定分析——以昆明市“城中村”改造为例

出标 语 等来 造 势 ,施 加 压 力 ,提 高谈 判 的 筹码 , 获 取利 益 。三是 干扰施 工甚 至采 用暴 力行 为抵 制 拆迁 。 “ 城 中村 ” 居 民 多半 以 出 租 房 屋 获 取 收
益 ,在 改造 过程 中 ,村 民的心态 多种 多样 ,对 未 来 的 不 确 定 性 ,生 活 来 源 的 丧 失 ,周 边 各 种 “ 言 语 ” 往往 会加 深 村 民 的忧 虑 ,忧 虑 的加 深 会
发 事件 的预 警机制 建设 是维 护社会 稳定 的有 效途
径。
对 “ 城 中村 ” 的概 念 ,还 存 在 种 种 不 一 致 的认识 。有 从 自然 形 态方 面定 义 的 : “ 城 中村 ”
是 每月 都 有 保 障。经 济 来 源 的 特 性 使 得 “ 城 中
村 ” 中不 少 居 民能 够 做 的事 不 多 ,人 口 的混 合 结构让 “ 城 中村 ” 成 了生 活 环 境 最 脏 、城 市 治 安最 乱 、社 会 问题 最 多 的区域 。其 在 自身 的发展
2 0 1 3年 第 5期 NO . 5 2 0 1 3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J o u na r l o f Yu n n a n P o l i c e O f f i c e r A c a d e my
总第 1 0 0期 S u ml 0 0
我国 “ 城 中村 " 改造 的社 会 稳 定分 析
“ 城 中 村 ” 改 造 工 作 的进 程 。
关键词 :“ 城 中村 ” ;改造 ; 社会稳定 ;措施 ;对策
中图分类号 :1 3 6 3 1 . 4 3 文献标识 码:A 文章编号 :1 6 7 2 —6 o 5 7( 2 0 1 3 )O 5 — 7 6 一 O 5

“城中村”问题及对策之我见

“城中村”问题及对策之我见

“城中村”问题及对策之我见“城中村”问题及对策之我见⼏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设市城市不断增多,城市建成区⾯积⽇益扩⼤,许多城市的近郊区农村甚⾄远郊农村随着⼟地被征⽤,成为⼀个个“城中村”。

“城中村”是我国在⼯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种独特现象。

这种现象⽆论在东部沿海地区还是在中西部地区的城市,都⾮常普遍地存在。

由于历史等原因,这些“城中村”的发展严重滞后,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发展。

解决“城中村”存在的问题,迫在眉睫。

⼀、“城中村”的形成“城中村”是指在城市建成区(含中⼼城区和近郊区)范围内所保留着的在社会结构、经济⽣活、⼈员⾝份及管理⽅式等⽅⾯依然承传农业社会的农村聚落点,是中国城市化发展和城乡⼆元管理体制⽭盾的产物。

随着城市建设发展,以前围绕城市周边的部分村落及其耕地,被纳⼊城市⽤地范围,原来的村庄逐渐被城市包围起来,散落在中⼼城区或城区边缘,遂形成了⼀个个“城中村”。

可见,“城中村”不仅是空间概念,更是社会经济概念。

伴随“城中村”⽽来的是⼀系列问题,这严重困扰着城乡和谐发展。

消除城中村现象,根治“城中村”,已经成为当前统筹城乡经济,全⾯推进⼯业化和城市化和谐发展的⼀项迫切要求。

⼆、“城中村”的现状以昆明为例,昆明在城市化进程中同样存在“城中村”现象,⽽且量⼤⾯⼴。

据调查,昆明市主城建成范围内共有村庄 288 个,涉及村民约 21.9 万⼈、7.75 万户,村庄占地⾯积约 28km2,建筑⾯积 2276km2。

从分布看,昆明“城中村”从城市核⼼区到城市边缘均有。

随着昆明城市空间迅速向四周拓展——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建成区内的“城中村”还未得到有效解决,建成区外围的农村村落也正⾯临着被吞为新的“城中村”的处境。

“城中村”的⼤量长期存在,不仅浪费了宝贵的城市资源,降低了居民的⽣活⽔平,⽽且已严重损害了春城的形象,制约着城市竞争⼒的提升,从某种意义说已成为昆明城市化发展的瓶颈,很⼤程度上影响着和谐昆明的建设。

试论"城中村"的"软"改造——以昆明市马村社区为个案

试论"城中村"的"软"改造——以昆明市马村社区为个案
范 、 明、 透 高效 运 作 。 ◆ 参考文献 :
[] 1 王成艳 , 薛兴利 . 关于农村 合作 医疗 筹资机 制的探讨 [】 卫 生经 济研 究, 0 5 0. J. 2 0, 1 [】 2 王禄 生, 张里程 . 国农村 合作 医疗 制度发 我
展历 史及 其 经 验教 训
1 9 , 8 960.
马村 社 区地处 昆明市 北 市区龙 泉路

h , 南来 北往 的交通要 道 , 五个 自 段 是 辖
然村 , 区面积 1 辖 . 方 公里 , 中 山林 5平 其 面积 l0 4 2亩 , 在册 耕地面 积 l73亩 , 8- 但 基本 都已经是企业用地。 区有常住居 民 社
l2 6 7户 , 住 人 口 4 5 常 2 2余 人 , 动 人 口 流 10 0余 人 。经 过 调 查 , 者 认 为 , 60 笔 日前 马
于 居 食 不 分 , 份 合 作 社 继 承 了 原村 委 会 股

马村社 区治理 困境及原 因
即股东的股份不再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 社
区新 增人 口和 劳 动力 不 增加 股份 , 东迁 出 股 或 死亡 后 , 份 可 以转 让 、 承 和赠 与。 然 股 继 虽 经 过 改制 , 原来 组织 化 的共 同 体利 益结 构 但
并没有改变 。 股份合作社事实上承接 了原村 委会的人员和 由村委会管理的集体资产, 同 时继承了村委会的大部分职能 ,造成 了股 份合作社职权错位、 越位 , 政企不分。
的人员和 巨大 的经济 力量 , 相应 的在村 民 中的权威也被继承 了下来 , 形式_ 职 能的 卜 缺失 并不意 味着股 份合作 社社缺 乏参 与 社区管理的资本和动力 , 也不妨碍股份合 作社事实治理主 体地位 的获得 。

昆明市城中村改造:机遇与挑战并存

昆明市城中村改造:机遇与挑战并存

昆明市城中村改造:机遇与挑战并存第一篇:昆明市城中村改造:机遇与挑战并存昆明市城中村改造:机遇与挑战并存【摘要】:城中村是快速城市化的产物,昆明这个美丽的城市同样拥有300多个城中村,城中村改造势在必行,改造城中村过程中必然有着许多的问题,使得城中村改造机遇与挑战并存。

【关键词】:昆明城中村改造机遇挑战2008初,中共昆明市委九届四次全会,做出了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之重大决策。

根据2007年底的统计数据,昆明主城建成区249平方公里范围内,共有城中村336个,截止2010年底增加城中村范围到382个。

昆明将城中村改造,作为强力推进工业化加速、城市化提升、市场化转型和国际化拓展,加快建设富强昆明、活力昆明、文化昆明、生态昆明、和谐昆明的重要而且必然的举措。

昆明是我国面向东南亚、南亚乃至中东、南欧、非洲的前沿和门户,具有“东连黔桂通沿海,北经川渝进中原,南下越老达泰柬,西接缅甸连印巴”的独特区位优势。

昆明也是中国全国著名的旅游城市之一,四季如春的昆明有着大量的城中村存在必将影响其城市形象。

昆明城中村改造一是有利于改善人居环境,消除安全隐患;二是有利于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现代化形象;三是有利于消除城乡二元管理体制,推进城市社会综合改革,促进城乡和谐发展;四是有利于提升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加快滇池水环境的综合治理;五是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盘活土地使用效益,拓宽经济发展空间,提高居民经济收入。

六是进一步深化社会公共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社会公共管理职能,优化社会公共管理方式,解决居民的居住、交通、医疗、教育、社保等保障问题。

昆明市城中村改造给昆明市带来的机遇是加速昆明城市化进程,改善城市景观,优化城市空间格局,以达到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效果。

昆明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中土地的权利的改变与拆迁补偿问题一直是昆明市城中村改造面临的最大挑战。

城中村改造后土地的由集体产权变为国家产权,农民丢失了自己仅存的生产资料,以及可以由该生产资料创造的各种价值。

关于城中村拆迁改造有关问题的思考

关于城中村拆迁改造有关问题的思考

关于城中村拆迁改造有关问题的思考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城市建设用地的供需紧张,各地都将旧城改造作为加快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来抓。

但随着城市拆迁改造工作的不断深入,拆迁改造诱发的矛盾和纠纷也日益增多,拆迁改造也已成为城市建设的聚点,社会关注的焦点,工作中的难点,媒体关注的热点。

拆迁改造工作涉及面广,法律、政策性强,关系着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为此,我们在工作中急需寻找一条推动旧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工作顺利进行的新路子。

自己对目前拆迁改造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思考。

一、目前临渭区城中村的现状和突出问题渭南中心城市规划区内有临渭区6个街道办事处26个城中村144个村民小组14534户50339人,其宅基地占地约6859亩,公共占地约3372亩,房屋建筑面积约360万平方米。

依据城中村开发改造的成熟度,结合功能定位和分步实施的原则,我们将26个城中村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城市重要功能片区,涉及的城中村分别是人民办园里堡村、曙光村、尤西村,杜桥办五里铺村、车雷村、盈田村,站南办贠张村、李家堡村,双王办槐衙村、丰荫村、朱王村、罗刘村、梁村、八里店村、张刘村、双王村,向阳办农元村、保丰村等18个行政村107个村民小组;第二类为城市近郊片区,涉及的城中村分别是向阳办赵家院村、毕家村、翻身村、蒋家村、西张村,站南办韩马村、高田村等7个行政村33个村民小组;第三类为城市南塬片区,涉及的城中村是向阳办瓦塔村1个行政村4个村民小组。

面对工作实际,我们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本着尊重历史,面对现实的原则,在强化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的同时,按照“政府引导、规划引领、市场运作”的思路,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分步实施、先建后拆、稳妥安置”的原则,积极动员和落实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工作责任,努力形成强大的拆迁改造合力,推动拆迁改造工作稳步顺利开展,确保城市建设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昆明市城中村人居环境问题研究—以“王家桥”社区为例

昆明市城中村人居环境问题研究—以“王家桥”社区为例

昆明市城中村人居环境问题研究—以“王家桥”社区为例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城市建设迅速发展。

过去,城市总体规划中已经开发了城市周边的一些村庄和耕地。

由于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相对滞后和城市转型发展的不平衡,这些农地很少甚至没有的集群仍然实行农村集体所有制和农村管理体制。

根据昆明市“城中村”人居环境的特点,分析其对昆明市形成和发展过程的研究,并对其生存环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

最后,对昆明市“城中村”生活环境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昆明市;城中村;人居环境第一张、绪论1.1研究目的与意义随着昆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站起来,但在光明大道两侧的高楼后面,有一个明显相反的方向。

这个城市的每个村庄似乎都是昆明快速发展的障碍。

通过此次研究调查,反映出昆明的经济,社区生活,社会保障,社会文化等方面的问题。

要根据当地情况提出合理建议,以促进城中村发展,实现王家桥各方面的改善。

1.2国内外研究现状1.2.1国外研究现状(1)城市边缘带德国地理学家赫伯特路易斯当前被认为是第一个提出城乡一体化观点的学者。

当他从1936年的城市形象学角度研究柏林都市的区域结构时,他发觉一些原本在城外的地域,但它被城市的扩张所吞没,成为了城区的一部分。

1942年,安德鲁斯提出了城市和乡村边界的观念。

(2)城市蔓延城市扩张是指城市化和非城市化地区之间的比例。

扩建的特点是大规模的住宅开发,低楼面面积和城市边缘的高建筑密度。

使城乡间的界线日趋模糊。

近年来,随着西部多数城区的发展越来越成熟,多数城区的扩张已变成城市的一种新的空间现象。

(3)贫民区根据英国地理学者的定义,贫民区是穷人聚集的地方,一般以混合和拥堵为特性。

贫民窟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很常见,尤其在发展中国家。

贫民窟和城市村庄的体制是不同的。

城市中的村庄与中国独特的土地制度和原始农民的利益相关联。

(4)都市村庄在城市村庄的探索之初,城市的村庄被称为城市村庄。

然而,在国外的研究中,城中村的本质与村里的非常不同。

浅谈昆明城中村现状 ——官渡古镇中管线架设的滞后与更新

浅谈昆明城中村现状 ——官渡古镇中管线架设的滞后与更新
针对现在城中村的管线乱搭乱接现状,进行有效的改造改建。提高城中村内部居民的素质与安全意识尤为重要,对用电安全进行普及,让居民意识到违法搭建,私拉电线所造成的损失与人生安全问题。同时,对现在城中村的重新规划也迫在眉睫。
2、改造中遇到的问题
(1)现居住村民的反对,一些居住者虽然希望正常用电,但是,又不想配电设备靠近自家或者从自家穿过
2、城中村形成的内在因素
改革开放后,城市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一些人先富起来,逐渐往城市发展,城市的飞快发展,经济状况的优越,吸引了大批的农民工进城务工,但是,在城市中,伴随着工作报酬提高的同时,还有租金的提高,出现了部分农民工有工可做,却无房可住的状态,慢慢的,城中村这一低价出租区便吸引了大部分的进城务工人员的聚集,随着利益的驱使,更多的城中村住房出现。
1.1根本原因
城乡隔离。我国在上世纪建国之后,为了迅速实现工业化,推动重工业的优先发展,而实行了一系列的城乡隔离计划,导致现在城乡发展的严重不平衡,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乡隔离的弊端不断显现,最直接的体现便是在城中村的出现。在城中村现阶段的发展中,由于城中村的特殊性质,一些部门在执行时往往会避开这些地方,久而久之,城中村的问题便日益凸显出来。
2、城中村管线架设混乱造成的影响
我国不少城中村出现空中管线乱架设的现象,这些“空中蜘蛛网”不仅影响村容整洁美观,更存在安全隐患。随着电信、电视事业的发展,通讯线路、有线电视信号传输线路、宽带线路等弱电线路违章“借用”电线杆和路灯杆架设的现象越来越多,有的甚至在电线杆上随意捆绑铁丝、绳索,这些“空中蜘蛛网”在城中村尤为明显。危及附近居民人身和财产安全,还严重影响市容市貌。
3、城中村现状
(1)人口密度过高
(2)市政设施不足
(3)环境质量差

城中村改造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分析

城中村改造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分析

二、昆明市城中村改造中出现的问题  虽然昆明市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采取了各种优惠的政策,但由于城中村改造牵涉的村民人数众多,涉及到各方面的利益,所以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1、土地所有权问题  在所有房屋进行拆迁或征收之前,土地所有权都是首先应该弄清楚的问题。

而在调查中发现,百姓对土地征收和城市房屋拆迁的概念不清被混为一谈,有的政府官员和开发商也对两者摸棱两可,称征地拆迁工作云云。

其实二者有本质的区别,不是一个法律概念。

  根据《土地管理法》规定,“土地征收是指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运用国家强制力,按照法定程序将一定范围农村集体土地的所有权转为国家所有权,并依法对被征收土地的原权利人给予补偿的活动”,由此可知,进行征收的土地的所有权是属于集体所有。

  而根据《城市房屋拆迁条例》第二、第三、第四条规定可知,城市房屋拆迁是指为了实施城市规划、旧城区改造,运用国家强制力,组织在城市规划区内国有土地上实施房屋拆迁,并对原房屋权利人给予补偿、安置的活动,进行拆迁的房屋是属于国家所有。

  伍家村和下庄村房屋土地均属于集体所有,因而适用的是《土地管理法》里的“征收”,而非《城市房屋拆迁条例》里的“拆迁”,由此可见,在先前出现的许多关于所谓的“房屋拆迁”都是法律适用的错位,从而成为出现城中村改造的一系列问题的根源。

  2、补偿问题  保护公民享有的私有财产权以及保护物权人享有的物权,从根本上来说,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法律制度是补偿制度,而补偿制度的核心是补偿金数额的确定。

国家标准《房地产估价规范》对于征地和房屋拆迁补偿估价,仅有六条原则性的规定,没有给出相应的技术路线和方法,更没有从充分保护被拆迁人的私人财产权的角度建立拆迁估价基础理论。

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的建设部颁布的《城市房屋拆迁估价指导意见》,在拆迁估价机构的选择、拆迁评估纠纷的调处、被拆迁房屋性质和面积争议的处理等方面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有助于规范城市房屋拆迁估价行为,从而维护拆迁当事人特别是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

_城中村_改造过程中的治安问题研究_以昆明_城中村_改造的实践为例

_城中村_改造过程中的治安问题研究_以昆明_城中村_改造的实践为例

2009·Ⅱ江西行政学院学报“城中村”改造过程中的治安问题研究———以昆明“城中村”改造的实践为例金霞(昆明理工大学法学院,云南昆明650224)引言“城中村”是城镇化过程中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指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区边缘的农村被划入城区、在地理区域上成为了城市的一部分,但在土地权属、户籍、行政管理体制上又保留着农村模式的区域。

它是城市化进程与城乡二元管理体制相矛盾的结果,严重阻碍着城市化进程,降低了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昆明作为云南省唯一的特大型城市,主城建成区249平方公里范围内,存在着城中村336个,居住人口达110万,“春城”变成了“村城”。

2008年2月27日昆明市城中村改造工程正式拉开帷幕。

2008年、2009年全市计划启动125个城中村的改造工作,截至2009年6月30日,已有68个城中村专项规划通过审批,56个村正在进行实质性拆迁,已拆除城中村各类建(构)筑物250万平方米。

这表明,昆明市“城中村”改造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为下一步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同时也必须看到,一些“城中村”在改造过程中各方利益矛盾激烈冲突,有的甚至还爆发了群体性治安事件,显然违背了“城中村”改造的初衷,为城市的稳定发展埋下了隐患。

对“城中村”改造中的治安问题认真加以研究和解决,既是顺利推进改造工作的现实需要,更是社会稳定和谐的要求。

因此,本文试图从昆明市“城中村”综合整治和全面改造的角度,讨论在改造过程中突出的治安问题、成因基础上,提出治安对策,以期对昆明市的“城中村”改造有所裨益。

一、昆明市“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治安问题昆明市的“城中村”改造可分为综合整治和全面改造两类。

在“城中村”综合整治和全面改造过程中,都可能会遇到治安问题。

(一)“城中村”综合整治引发的小范围、个别对抗性治安案件。

“城中村”综合整治是从环境美化、治安治理等方面进行改造,主要围绕“六清”、“六建”工作展开。

我国城中村改造的对策研究——以昆明市为例

我国城中村改造的对策研究——以昆明市为例

我国城中村改造的对策研究——以昆明市为例
马文杰
【期刊名称】《中国房地产》
【年(卷),期】2011(000)006
【摘要】一、我国城中村改造的实践在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里,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城市的建成面积迅速扩张,原先分布在城市周边的农村被纳入城市的版图,被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所包围,成为了“都市里的村庄”即所谓的‘“城中村”。

【总页数】2页(P54-55)
【作者】马文杰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东方房地产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114
【相关文献】
1.城中村改造法律对策研究——以昆明市城中村改造为例 [J], 赵海波;苏海龙;冯彦敏
2.我国“城中村”改造的社会稳定分析——以昆明市“城中村”改造为例 [J], 王明媚
3."城中村"形成机制与对策研究--以昆明市"城中村"为例 [J], 孙建安
4.昆明市"城中村"问题及改造对策研究--以盘龙区东庄村为例 [J], 李诚
5.基于城中村改造的节地潜力测算分析——以昆明市城中村改造工程为例 [J], 王小兵;袁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昆明城中村改造及发展分析

昆明城中村改造及发展分析

昆明城中村改造及发展分析作者:杨灵谭泽飞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7年第25期摘要:城中村是城市快速发展中的遗留问题,存在治安差、环境差、安全隐患多的问题,不少城市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提高居民生活环境,实施城中村改造工程。

但是,在城中村的改造过程中存在不少的问题。

以昆明市为例,以昆明市城中村改造现状为基础,分析昆明城中村改造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改造建议,并认为未来改造工作的重点将从“单纯的物理改造”向“强调城市建设中的有机更新、保护和传承”的“微改造”转变。

关键词:昆明市;城中村;微改造中图分类号:F29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25-0099-02引言城中村是城市快速发展的产物,一般来说,城中村的主要形成原因在于“城中村”形成和发展的特殊性。

大量城中村的存在,严重影响城市形象,“城不城”“乡不乡”成为春城的尴尬。

城中村对城市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城市形象和卫生、环境上,同时城中村缺乏统一规划,建筑没有章法,“握手楼”“接吻楼”普遍存在。

昆明市有关方面的一份公开材料中这样表述:城中村存在市政设施不配套、社会治安混乱、建筑安全和火险隐患突出等问题,部分城中村已成为滋生犯罪活动的温床。

因此,应改变城中村脏乱差的面貌,提升城乡居住环境,将昆明市变成城乡宜居的家园。

一、昆明市城中村改造过程及现状1.昆明市城中村改造过程。

昆明市城中村改造自2008年以来共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改造工程的启动阶段。

2008年2月份改造工程正式启动,这标志着昆明市进入“去城中村”时代,当前昆明市计划用五年时间完成主城区336个城中村的改造计划,当前启动改造了80个城中村,总占地14 777.8亩,总人口达20万。

第二阶段是改造城中加速阶段。

在2009年昆明城中村改造大会上,昆明市政府决定再实施对45个城中村的改造计划,当前共拆除城中村各类建(构)筑物150万平方米。

2010年,经过两年改造计划的实施,昆明市城中村改造计划带来的连锁反应显现,由于改造的拆迁款直接催生了不少于2万个百万富翁,并且由于改造导致昆明市房租的上涨,当年全市房主普遍涨幅在400~800元。

浅析城中村改造民生问题

浅析城中村改造民生问题

浅析城中村改造民生问题城中村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历史遗留,由于房价较低,成了许多外地进城务工农民的另外一个家。

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口进城打工,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群体。

政府为了应对这个巨大的的群体出台许多项相关政策,但是效果不佳,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下面以昆明城中村改造为例来分析分析所遗留的问题。

标签:昆明;城中村;改造过程;居住人口;外地人一、昆明城中村现状分析随着昆明城市建设的发展产生了许多不同的需求,近年来城中村的出现适当的满足了部分发展的需求。

因此城中村作为一个崭新的名词开始出现在昆明,也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知道。

由于昆明农民的土地大多数被政府征用,而且政府征用土地后只给每家保留适量的住宅用地,导致在失去土地后农民无法从事农业生产、农业活动,但是他们的户籍、土地所有权、经济的组织形式和管理的特征……依旧留有原来农村形态的现象。

失地农民不仅失去了生活的基本来源和基本保障,而且又由于学历不高和没学过相关技能,在昆明越来越快发展的这一段进程中,他们由最开始的主导者变成了如今的路人,而且生活也受到了极大地限制,带来了诸多问题和越来越多的麻烦不便。

其中大量的城中村主要分布在昆明各城区内,它们的出现占用了大量珍贵而又稀少的城市建设用地。

有些村(如赵家堆村)位于昆明的黄金地段,这类地租较高原本用于建造经济型用房的地块如今却被城中村占领,不仅造成了大量的经济损失二导致城市建设用地的建设用地率大大降低。

赵家堆村里的房子仅仅供租赁,不进入市场,不进行交易,导致价值得不到合理体现从中无法获得较高的收益,也得不到利润的回收,造成土地利用率不科学,不合理。

在时代的不断发展下,昆明为了顺应时代发展,推进城市化进程,谋求更好的发展,解决限制昆明发展的城中村问题迫在眉睫。

日益突出的城中村问题成为许多地产公司、各个企业以及设计师非常想去解决的问题。

除此之外昆明的市民作为昆明人也开始对长期得不到解决的城中村问题持有很大的意见,同时作为居住在城中村里的村民也有强烈愿望希望城中村早日得到整改,希望自己所居住的地方不再被别人议论纷纷。

昆明市城中村改造问题探析

昆明市城中村改造问题探析
2 e 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相衔接 , Lu i 合理调整城市 用地布局 ,
推动产业发展 、 片区繁荣 , 完善城市功能 , 美化城市环境 . 提升城市 品位。 ( 二)整合土地资源 ,提高利 用效率 在实施城 中村重建改造进程 中,除城市规划涉及到市
政公 用设施及市级以上重大公益建设项 目外 ,建成区内城 中村 的现有 集体 土地 以及 周边 村集体经济 组织拥有 国有
总建筑 面积 。其 中一环以内城 中村 2 2个 .一环至二环 5 1
个 ,二 环以外 2 3 。截 止去年上半年 ,昆明已有 8 6个 6个
城 中村进入全面拆迁 ,累计拆除城 中村建 ( )筑物 70 构 6 万平方 米。3 个城 中村工程建设 已开工 ,工程建设面积 7
50万平方米。昆明的城 中村数量之大 ,布局之广 ,与其 1 它省会城市相比 ,甚为突出。
J l 01 3 u 2 1 y 9


官营落成入住 , 这是 昆明城 中村改造工程的一个里程碑 。 张 官营模 式为 先安置 、再搬迁 、后 拆迁 ” ,优先启动 回
于全面提升城市建设品质 、改善居 民生活条件 具有重要意
义。为 了更好推进 昆明城 中村 的改造 ,提 出 以下几 点建
杭州模式是由政府统筹改造城 中村 。市政府负责城 中
村 改造政策和规 划制定 ,区政府统一运作 、统筹平衡本 区
城 中村改造。区政府 为改造主体 ,区政府享受市政府在土 地运作方面的部分权限 ,统一运作 、统筹平衡城 中村集体
2 t 9月 2 00年 8日,昆明市首个城 中村回迁安置房张
安置村 民的农转居 多层公 寓 ,部分地块用于出让以解决建
设资金平衡需要 , 土地 出让金的 3% 上交市政府 .6 % 5 5 返还 区政府用于全 区城 中村改造。拆迁补偿方式为城 中村 居民原房屋评估定价 ,按建安价折抵购买新建多层公 寓。 体制变更方面有撤村 ( 委会 )建 居 ( 委会 ). 民变市 民. 村 集体经济组织改股份公 司、村民变股东等 。

浅析昆明“城中村”改造

浅析昆明“城中村”改造

浅析昆明“城中村”改造作者:张静来源:《商情》2013年第06期“城中村”现象是在城市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道坎,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速度加快的今天,“城中村”成为社会各界的一大关注焦点。

“城中村”问题是在我国城乡二元体制的特殊国情下,由于快速城市化而产生的特殊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的发展,“城中村”问题影响着市民的生活质量、城市现代化建设和城市整体功能的发挥。

但“城中村”改造是政府、房地产开发商和“城中村”村民三方博弈的一个过程,使得当前“城中村”改造存在日益严峻的矛盾冲突。

从“城中村”的形成原因入手,在分析了昆明市“城中村”概况、改造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提出了一些措施及建议,希望能对昆明“城中村”改造提供参考及帮助。

城市化“城中村”改造村民昆明一、引言目前,我国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城市规模急剧扩张,对土地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随之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大量“城中村”。

“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带有普遍性的社会现象,同时也是在我国特有的土地所有制和文化背景下,快速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特殊问题。

近年来,昆明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经济快速发展,城中村问题也随之不断加剧,成为城市发展的制约因素。

在2008年,昆明市委市政府面对昆明日益恶化的城中村问题,提出了用5年时间完成城市建成区内三百多个城中村的改造改建工作。

二、“城中村”改造的意义城中村与城市经济、社会、空间发展极不协调,影响城市规划实施,对城市景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土地利用与空间布局、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都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将城中村划入城市的统一管理与规划,通过土地、规划、建设、人口、经济、管理等各方面的调整,实现从农村向城市的转变,从而真正实现城市的共同发展,以利于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三、昆明“城中村”改造现状及问题(一)昆明“城中村”改造现状(1)西山区“城中村”改造情况目前,西山区共拆除“城中村”改造范围建筑面积126.96万平方米,其中:2008年完成南亚项目22.07万平方米,2009年完成拆迁面积104.89万平方米,并完成55个片区的土地权属调查及影像成图、出图工作,调查总面积4.6万亩。

昆明市城中村改造研究

昆明市城中村改造研究

昆明市城中村改造研究经济管理学院发展0801班A08081199袁齐云昆明市城中村改造研究摘要: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但是城市化的中期加速阶段,常常会出现一些“城市病”。

城中村问题正是我国许多城市快速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城市病”,这个“病”在昆明格外突出。

2007年底,昆明主城建成区249平方公里范围内有城中村336个,总建筑面积3817万平方米,居住人口近100万人,人口密度约为5万人/平方公里。

其中,二环路内共有城中村72个,占地面积1.94平方公里,居住人口约21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约为10.8万人。

昆明的城中村数量多、分布广、人口密度之大、容积率之高,并且从城市核心区到城市边缘均有分布,这在省会城市中也是罕见的。

另外,城中村常常利用土地的区位优势,大量出租集体土地。

2004年清理违法用地8000余宗,大部分发生在城中村。

不过,在城中村的这些问题中,令昆明市的执政者最担心的莫过于城中村里比比皆是的安全隐患。

城中村建筑几乎无规划设计,走进城中村满眼是“一线天”、“握手楼”,且不说采光通风条件差、违法违章搭建与乱倒垃圾等脏乱现象突出,城中村内基础设施不完善,排水排污不畅、时常内涝水淹。

昆明又是地震多发区,也是国家要求的8度抗震设防地区,而城中村的房屋建筑无地质勘测、无规划设计、无消防配套、无抗震检测、无环保要求、无资质施工、无竣工验收等,抗震设防能力弱,火灾隐患突出。

省地震局2008年初向昆明市委、市政府郑重指出:城中村是昆明市防震减灾最薄弱的区域,如不抓紧改造,一遇地震城中村将变成“坟场”。

数量众多的城中村已成为昆明城市发展的瓶颈,城中村中存在的众多社会隐患和问题,影响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城中村改造是建设现代新昆明绕不过去的一道坎。

关键词:昆明城中村“村城”“征地不征村”土地产权基础设施正文:一、城中村的界定及产生(一)城中村的界定:事物的发展或者进步必然存在着不平衡,就一定会有个先后顺序,城市的发展也如此。

昆明市五华区城中村改造问题研究——以小菜园村和下马村为例

昆明市五华区城中村改造问题研究——以小菜园村和下马村为例

昆明市五华区城中村改造问题研究——以小菜园村和下马村为例摘要:城中村问题是当今许多城市必须面临的一大难题。

本文以昆明市五华区未改造的小菜园村和改造建设中的下马村为例,分别从规划建设、居住环境等方面深入分析城中村目前现状,从农村宅基地、拆迁补偿、资金筹措等问题具体分析改造过程中的困境,并对今后城中村改造提出相关对策和意见。

关键词:城中村改造;昆明五华区;城市问题引言城中村是指在我国城乡二元管理体制下,城市包围村庄,村民无土地资源从事农业生产,但其户籍、土地权属、经济组织形式和管理特征等仍然保留原有农村形态的现象[1]。

城中村现象及其特征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独特产物,而昆明恰又是中国城中村最多的城市,自2008年开始,纳入改造计划的城中村共382个,改造总用地面积约12万亩,涉及人口户数约16万户。

因此深入研究城中村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将能够对未来城中村改造提供有益的参考。

1.研究区概况昆明市五华区城中村改造自2008年11月起。

五华区列入改造计划的城中村共计56个,涉及大观、龙翔、华山、丰宁、莲华、红云、黑林铺、普吉共8个街道办事处。

另外高新区还有5个城中村。

目前五华区城中村改造项目情况,已完成改造10个,正在建设中20个,已拆迁未建设7个,未拆迁19个。

经实地调研,本文选择两个典型城中村为研究对象,分别为未改造城中村小菜园村和改造建设中城中村下马村,具体分析其现状及存在问题。

小菜园村紧邻盘龙江,位于滨江西路附近,建于上世纪90年代,属于典型老式城中村,占地总面积为0.3平方公里。

下马村又称沸城,位于五华区白云路与龙泉路交叉口附近,于2009年由五华区城中村拆迁改造工作指挥部办公室引导,云南艾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作为改造主体进行改造,因改造过程中的种种困境,目前仍处于一片废墟之中。

2.城中村形成主要原因城中村的形成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土地政策和户籍政策应该是城中村形成的最主要原因。

城市化逐渐发展,村民虽过着和城市居民一样的生活,但并不能从根本上完成其身份由农民向市民的转换,城市仍保留了农村集体所有制形式,农民宅基地的存在在本质上也并未发生变化,因此在城市规划过程中,无法统一土地收购,只能绕开这些农村居民点,从而导致逐渐被城市包围形成城中村。

心得体会从昆明城中村改造看解放思想解放什么

心得体会从昆明城中村改造看解放思想解放什么

三一文库()/心得体会范文/心得体会从昆明城中村改造看解放思想解放什么今年以来,“解放思想”再次成为政界的一种“运动”。

各种研讨会、报告会纷纷举办,一些新举措被冠以“解放思想”的成果。

如果按照这种思路推衍,意思现在的人已经思想僵化,所以需要解放思想。

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搞过两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第一次的解放思想强调要以实践为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不再是以本本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为突破经过文革禁锢十多年之久的脑袋注入了新的氧气,让人们开始学着自我思考。

思考什么呢?思考什么是真理,思考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中国的必由之路。

第二次解放思想突出的是“姓资姓社”的问题。

这可以视为第一次解放思想的延续。

既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那么姓资姓社就是一个“伪问题”。

只要对中国发展有利,只要对中国绝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提高有利,就是好的——管它姓什么。

这一次解放思想,很多人有点糊涂。

解放什么呢?我也有点糊涂。

按照逻辑推理,如果需要解放思想,那是因为思想僵化,还有很多禁锢我们头脑的东西。

如果需要解放思想,那就是我们胆子还不够大,创新还不够野。

可是,现在碰到问题真是这样吗?我以为,现在碰到的问题已经不是胆子大小问题,不是思想僵化问题。

就以昆明的城中村改造为例。

城中村改造实质上是社会深层次矛盾的暴露,更是30年改革开放历史遗留问题的堆积。

其中涉及到的问题,错综复杂之程度,超过以往所有的城市管理和城市建设问题。

面对这样的难题,绝对不是观念解放一下,或者找到一两个突破口就可以解决的。

城中村改造涉及到的法律问题、历史问题、经济问题、三农问题、社会稳定问题,最终还可以引申到中国特有的二元结构和二元制度问题。

可谓牵一发动全身,不仅仅是昆明一个城市的问题,而且关系到全国。

解决这样的问题,确实需要解放思想,但解放思想决不是胆子大的问题。

相反,解决这样的问题,需要的是科学而理性的精神、民主的参与、稳健地推进,以及成功的范例之后的示范带动作用。

科学而理性的态度,与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完全一致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中村”问题的几点思考——以昆明市“城中村”改造为例发表时间:2012-12-06T15:17:45.78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2年7月Under供稿作者:陈秀民1 陈吉2 [导读] “城中村”问题是当今比较敏感、热门的问题,也是许多城市所必须面临的一大难题,涉及到多方面的利益。

陈秀民1 浙江当代发展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陈吉2 浙江当代发展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摘要:“城中村”问题是当今比较敏感、热门的问题,也是许多城市所必须面临的一大难题,涉及到多方面的利益。

通过对昆明市城中村的调查.分析了“城中村”是城市化背景下城乡二元结构和外来人口居住需求相互作用的产物,城中村的改造涉及到土地、户籍、村民自身利益、外来人口居住等各方面因素。

期以来“城中村”存在的大量社会问题,严重影响着昆明的城市形象,本文辩证地指出了“城中村”的危害性和积极作用,并对“城中村”改造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城中村”,现状及问题,“城中村”改造 \"Village inside city\" problem of some think-takes kunming \"village inside city\" reform, for example ChenXiuMin 1 zhejiang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al design institute development Co., LTD ChenJi 2 zhejiang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al design institute development Co., LTD Abstract: \"village inside city\" is the more sensitive, popular problem, but also many cities to be faced with a difficult problem, involves the various interests.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village inside city of kunming. Analysis of the \"village inside city\" is the background of urbanization urban and rural structure and foreign population living demand of the interaction of the product, the villages of reform of the related to land, household registration, the villagers their own interests, foreign population lives and so on various aspects factors. Since period village inside city \"of the existence of social problems, the serious influence kunming city image, this paper dialectically that the\" village inside city \"of the danger and positive role, and\" village inside city \"reform of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Key words: \"village inside city\",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village inside city\" reform “城中村”是在我国城乡二元管理体制下,城市快速发展,规模急剧扩张,城市包围村庄,村民无土地资源从事农业生产,但其户籍、土地权属、经济组织形式和管理特征等仍然保留原有农村形态的现象。

这些“城中村”存在着卫生、安全、治安等大量社会问题.严重影响着昆明的城市形象,社会各界反映很大.要求逐步改造昆明市的“城中村”。

针对“城中村” 的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调查研究的情况,提出改造的建议。

1昆明市城中村的现状根据调查,昆明市主城建成范围内共有村庄288个,涉及村民约21.9万人、7.75万户,村庄占地面积约28平方米,建筑面积2276万平方米。

在这288个村庄中,约有50%为“城中村”,50%为“城边村”。

其中在二环路以内共有村庄66个,全部是“城中村”。

总人口约34500人、14200户,总用地面积4.25平方米,占二环路内总面积的9.4%,总建筑面积600万平方米,平均容积率1.43,户均建筑面积429平方米。

昆明市城区规划区范围内的“城中村”呈现如下特点:(1)量大面广,从城市核心区到城市边缘均有分布:(2)建筑密度大,容积率高,改造难度大。

昆明市“城中村” 的平均建筑容积率0.8,二环路内达1.43,有相当一部分村庄的容积率在2.0以上。

部分交通条件好,靠近市场的村庄甚至高达4.0。

远高于一般的城市居住小区1.8的容积率.改造的难度很大;(3) “城中村”的分布大体上是这样的,二环路沿线的村庄建筑密度最大、容积率最高,而且增长的势头十分明显;(4)违法用地、违法建设严重。

“城中村”、 “城边村” 常常利用土地的区位优势,大量出租集体土地.大部分发生在“城中村”、“城边村”。

同时, “城中村”的违法建设较为严重.特别是当城市建设需要进行拆迁时,许多村民把加层等违法建设当作获取高额补偿的一种手段。

(5)旧村建设逐步扩展,新村建设不断增加。

“城中村” 地理区位优势明显,出租经济发达,经济收入较高,许多村庄采取各种名目新建住房,但其旧村却坚决不拆,全部出租。

“城中村”并没有随新村建设而得到解决。

2 “城中村” 存在的主要问题2.1违法建筑泛滥“城中村” 由于处于城市建成区,加之乱搭、乱建,严重破坏了原本村庄空间结构的自然和谐,机理混乱.空间结构与城市严重冲突,整个发展建设呈现无序状态。

2.2市政设施缺乏,环境质量差目前城中村开发强度普遍过大,公共活动空伺(包括绿地)缺乏,环境质量低下;市政及公共配套设施不足.大部分城中村的道路曲折不通,房屋高度无序,排水雨污不分.电力、电讯线路杂乱,煤气管道不通,给排水容量不足,且公共服务设施尤其是供外来人口使用的设施缺乏。

此外城中村建筑间距过小,采光、通风不足.建筑质量不高。

2.3社会问题突出私房出租的巨大收益,造成城中村不少原居民游手好闲、无所事事.成为“四不青年”(不耕作、不学习、不经商、不做工);大量的外来人口主要集聚在“城中村”,外来人口数量远远超过了原住村民。

外来人口膨胀, “城中村” 正在演化为城市的一种“亚社区”,成为城市中社会治安多发区域。

2.4布局混乱,用地功能矛盾“城中村” 内小工厂、仓库和居住交错混杂,用地布局混乱,功能相互冲突。

2.5防灾救护能力弱,安全隐患多 “城中村” 的建设完全处于一种自发状态,缺乏规划控制。

建筑挤占道路和公共空间,根本没有火灾,消防、救援通道,防灾救护能力极度脆弱。

房屋建设根本没有科学的设计,没有考虑地质条件、防震抗震要求。

3 困扰“城中村” 问题解决的几个难点3.1缺少可以置换的土地昆明市城市发展迅速,市区建成面积已达到180 km ,常住人口有200多万,还有100多万流动人口。

人多地少的矛盾相当突出,缺少用来置换“城中村” 的公共用地。

随着昆明市城市规划和城市功能布局的重新调整,这一问题将更为严重。

3.2体制不顺,管理缺失“城中村” 是由于城市快速发展.城乡二元管理体制的转换过程中形成的产物。

在城市的建成区内,本来应该纳入城市的统一管理,但由于管理体制并没有及时随着地域的城市改变而变更。

村集体组织和村民受利益的驱使,管理缺位,乱搭乱建,违法建设成风,公共设施、环境卫生、基础设施无人过问。

3.3 巨大的低质廉价住房需求刺激着“城中村”的违法建设外来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加,为城市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也形成了对低质廉价住房的巨大需求市场。

许多外来务工人员只求有一个栖身之地,根本不在乎居住的条件如何, “城中村” 住房往往成为他们的首选之地。

加之农村基层组织的放任自流,对违法建设处理的不力,巨大需求刺激着“城中村” 农民不顾一切地进行违法建设.任意侵占公共空间和道路,市政设施无人顾及。

3.4改造成本较大,并逐步提高昆明市“城中村”的数量多,买下所有的“城中村”房产需要400多亿元,这相当于昆明市房地产开发投资的6倍。

昆明市政府那不错那么多的钱来改建,房地产更不愿意做赔本的生意。

4 “城中村” 改造的建议“城中村” 改造不是简单的拆除、重建而由是一个涉及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复杂问题。

必须稳妥推进。

逐步解决。

对此,提出以下改造的建议。

(1)在“城中村” 改造前,应对“城中村” 的户籍制度、行政管理体制、经济组织形式和土地所有权按城市模式进行彻底变革,从法理上使“城中村”农民变为市民,消除“城中村”存在的法理基础。

同时,既要冻结“城中村” 的一切建设活动,坚决查处“城巾村”违法用地、违法建设的行为,为“城中村”改造创造条件,又要稳步推进“城中村” 的改造,通过环境居住的改善,使“城巾村” 原居民看到的希望,积极主动地支持并投入到“城中村” 的改造中去。

(2)统一的规划编制改造,昆明市的“城中村”改造要纳入现代新昆明建设的统一规划中,要与行政区划的调整相衔接,在遵循市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各区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具体的改造方案。

规划要有前瞻性、科学性,要与昆明市城市化水平相适应,要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规划相统一,不可操之过急,以免制造新的“城中村”。

可组织有关城市规划方面的专家、学者进行论证,并就规划设计进行公开招标,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实用性。

“城中村”的改造应严格按照城市的统一规划进行。

(3)按“统一规划,逐步改造”的原则,加强规划管理,遏止违章、违法,鼓励农村集体统一按多层公寓式住宅模式建设农民住宅区。

“城中村” 改造必须与改制同步进行,将“城中村” 农民全部农转非,就地城市化。

(4)对于一些改造难度巨大,而对城市规划的实施影响小大的村庄,通过打通消防通道、增加市政设施建设、以及村庄改制.纳入城市的统一管理,消除安全隐患,改善环境卫生、社会治安状况.解决人们关心的“城中村”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