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市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
新乡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解析
新乡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解析一、选择题1.第一手史料是指当事人、亲历者直接记录或留下的资料和遗物、遗迹等原始资料。
第二手史料是指非当事人提供(包括后人整理)的资料。
下面不能作为我们研究早期人类的第一手史料的是()A.早期人类的头盖骨化石B.早期人类的遗址C.早期人类使用过的工具D.史书里对早期人类的记载2.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
下图是今河南东南部淮河上游,距今8000多年的原始村落遗址——舞阳贾湖遗址中出土的炭化稻粒、刻符龟甲和骨笛,据此可知()A.原始宗教信仰和艺术出现并发展B.长江中下游是亚洲稻的起源地之一C.古代中国形成南稻北粟的种植格局D.原始的畜牧业获得较高程度的发展3.“舜禹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西东晋,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下列事件能够说明“春秋战国乱悠悠”的是①城濮之战②大禹治水③桂林之战④牧野之战⑤马陵之战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①③⑤D.①②③④4.根据所学知识补全下图的朝代更替表()A.西周、春秋 B.春秋、战国 C.西周、东周 D.东周、战国5.-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有一部分应该归功于他们的文字。
”我国最早出现的文字是()A.隶书B.金文C.小篆D.甲骨文6.“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休,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明确地、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
引发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的主要原因是()A.水利工程兴修B.铁制农具和牛耕使用C.各国变法改革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7.某同学在研究成语起源时,有如下发现,这说明百家争鸣()A.各派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B.在当时引起了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C.为中华民族的起源奠定了思想基础D.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8.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的诸侯国有800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下170多个;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了。
河南省2018-2019学年度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检测卷
七年级㊀历史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两大部分,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㊂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㊂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㊂3.闭卷㊂第一部分㊀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㊀㊀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㊂1.1929年,青年学者裴文中发自周口店的电报称: 顷得一头骨,极完整,颇似人㊂ 后来这一头骨被证实是我国某古人类的化石㊂这一古人类A.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B.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C.会制作出精美的磨制石器D.种植水稻,饲养猪㊁狗和水牛等家畜2.考古发掘是获取科学资料的重要手段,是了解史前始了A.群居生活B.采集生活C.原始农耕D.游牧生活3.‘史记“记载: 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摄行天子之政,荐之于天 舜子商均不肖,舜乃豫荐禹于天㊂ 该史料反映的是A.分封制B.世袭制C.禅让制D.郡县制4. 夏朝历时四百七,夏桀本是亡国君㊂商纣暴虐施酷刑,引来武王正义师㊂周王无道国人起,西周灭在前771㊂ 上述历史歌谣中 引来武王正义师 是指A.涿鹿之战B.牧野之战C.诸侯争霸D.长平之战5.商代已有专门掌管占卜和纪录的贞人,见于卜辞的贞人约有上百人㊂占卜涉及内容包括祭祀㊁天象㊁年成㊁征伐㊁王事等,甚至于商王游猎㊁疾病㊁做梦㊁生子等㊂据此可知A.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㊁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B.甲骨文是汉字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C.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是研究商朝历史的重要史料D.黄帝时期仓颉造字的真实性6.根据下面春秋和战国形势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魏国是春秋时期重要的诸侯国之一B.春秋时期晋文公曾从晋国去往楚国C.战国时期诸侯国数量较春秋时期减少D.从春秋到战国诸侯国数量的变化是历史的倒退7.清人吴文锡描述战国时期一项水利工程: 龙是何年伏,江流滚滚来㊂神功名永著,山势斧分开㊂作堰敢辞瘁,慰农愧少才㊂眷言秦太守,一步一低回㊂ 此诗的名字应是A.‘咏长城“B.‘灵渠“C.‘都江堰“D.‘大运河“8.下图是‘百家争鸣“的图书目录,图中空白书名号中应填写的内容是A.老子B.孔子C.墨子D.韩非子9.右图所示文物的名字是 秦代十二字砖 ,砖上刻有 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无饥人 的字样㊂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块方砖上的文字应该是A.金文B.行书C.小篆D.楷书10.历史年代计算方法是历史学习中必须要掌握的技能之一㊂刘邦击败项羽,统一全国,于公元前3世纪末建立汉朝㊂这一时间在图中的位置是11.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说: 自从儒家成为官方承认的学问,并可以作为晋身之阶以后,表面上看来是胜利了,但实际上却使它逐渐丧失了其独立的批评与自由 与材料中儒学这种现象相关的史实是A.战国时期 百家争鸣B.秦始皇 焚书坑儒C.汉武帝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北魏孝文帝改革12.‘后汉书㊃皇甫嵩传“记载,(公元184年)某次起义爆发后,起义军 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㊂旬日之间,天下向(响)应,京师震动 ㊂这次起义是A.国人暴动B.陈胜㊁吴广起义C.刘邦㊁项羽起义D.黄巾起义13.作为 丝绸之路的开拓者 ,他将中原文明传播至西域,又从西域引进了汗血马㊁葡萄㊁苜蓿㊁石榴㊁胡麻等物种到中原㊂这里的 他 是A.汉武帝B.董仲舒C.卫青D.张骞14.这部著作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㊂东汉史学家班固评价这部著作: 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㊂ 鲁迅也盛赞它: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㊂ 这部著作是A.‘论语“ B.‘史记“C.‘兰亭集序“D.‘齐民要术“15.右图所示战役的主要影响是A.奠定了秦朝统一全国的基础B.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C.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D.形成了南北朝分立对峙局面16.下列砖画出土于甘肃嘉峪关魏晋古墓,生动反映了当时汉人胡食的生活习俗㊂这组砖面可以用来直接研究A.江南开发B.民族交融C.政权并立D.经济重心南移17.第一手史料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㊂以下用于研究三国历史的第一手史料是A.历史剧‘三国“B.罗贯中的‘三国演义“C.司马迁的‘史记“D.诸葛亮的‘出师表“18.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㊂交战的双方是A.曹操与袁绍B.蜀国与魏国C.西晋与前秦D.东晋与前秦19.为推进中小学书法教育,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教育部制定‘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初中学生可以尝试学习隶书㊁行书等其他字体㊂‘兰亭集序“在我国古代史上享有 天下第一行书 美誉,它的作者是A.王羲之B.顾恺之C.贾思勰D.司马迁20.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㊂下列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正确的是A.中华文明的起源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C.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D.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二部分㊀非选择题(共4小题,30分)2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㊂材料一㊀封建亲戚,以藩屏周㊂材料二材料三㊀汉初,在实行秦朝制度的同时,分封了一些王国㊂诸侯王权力很大,在封地内可以任免官吏,收取租税,铸造钱币,还拥有兵权㊂材料四㊀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㊁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㊁推动㊁发展和形成多民族㊁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㊂(1)材料一描述的是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1分)该制度的作用是什么?(2分)(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朝代的政治制度?(1分)图示中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1分)(3)阅读材料三,汉初分封王国后来产生了什么影响?(1分)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来消除这一影响?(1分)(4)依据材料四,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㊂(1分)22.(9分)历史上的变法与改革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㊂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㊂材料一材料二㊀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㊂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㊂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㊂‘汉书㊃食货志“材料三㊀学习汉族文化,仿照汉人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提倡说汉话,改鲜卑复姓为汉字单姓,禁穿胡服,仿南朝制定官制,妇女冠服,提倡与汉族通婚㊂(1)从材料一的两幅图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1分)材料一与材料二的联系是什么?(1分)(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1分)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其中两项主要措施㊂(2分)用材料二中的一句原话来概括这一事件的历史作用㊂(1分)(3)材料三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次改革?(1分)这次改革有什么历史意义?(2分) 23.(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㊂ʌ思想篇ɔ材料一(1)孔子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1分)根据材料一概括其思想核心㊂(1分)材料二㊀商鞅变法前,秦国各地度量衡不统一㊂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商鞅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商鞅方升 此外商鞅还规范了进位制度,统一了斗㊁桶㊁权㊁衡㊁丈㊁尺,规定六尺为一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五十亩为一畦㊂(2)材料二反映了商鞅变法的一项重要措施,根据材料二的内容概括这项措施的名称㊂(1分)在这项措施的基础上,秦灭六国后又实行了哪些有利于各地交流的经济文化措施?(2分)ʌ科技篇ɔ材料三㊀中国古代有一项伟大的发明创造,它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 东汉时期 在总结这项发明经验的基础上,用树皮㊁麻头㊁破布㊁旧鱼网做原料,扩大了原料来源,降低成本,提高了产量和质量㊂(3)东汉哪一人物改进了这一技术,使之得以普及?(1分)这一技术的发明和改进产生了什么影响?(1分)24.(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㊂材料一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西部和北部少数民族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不断内迁,大量南下的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在黄河流域杂居相处,彼此交流㊂他们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方面,相互渗透,取长补短㊂材料二㊀(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㊂‘史记“译文材料三㊀江南 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㊂ 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㊂沈约(梁)‘宋书“(1)材料一反映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出现了什么现象?(1分)(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说一说‘宋书“里描写的江南地区和‘史记“里描写的江南地区有什么不同㊂(2分)请你分析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有哪些㊂(2分)(3)综上所述,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启示?(1分)。
2018-2019学年年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请把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单选题,每题2分,共50分)1.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目前,在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A.北京人B.蓝田人C.元谋人D.山顶洞人2.最早种植水稻的人是()A.北京人B.半坡原始居民C.山顶洞人D.河姆渡原始居民3.把商朝的都城迁到殷的是()A.文王B.伊尹C.盘庚D.纣4、秦灭六国,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在()A.公元前230年B.公元前221年C.公元前207年D.公元221年5.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A.司母戊鼎B.四羊方尊C.可烧炭火的青铜器D.三星堆青铜立人象6.要研究商王的活动,最有说服力的文字资料的()A.《史记》B.《资治通鉴》C.甲骨文D.铭文7.我国古代闻名于世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处于战国时期的()A.齐国B.楚国C.赵国D.秦国8.“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这里指的是()A.陈胜、吴广起义B.楚汉战争C.长平之战D.秦完成统一9.下列对人类文化传播贡献最大的是()A.张衡B.蔡伦C.张仲景D.华佗10.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A.战国B.西周C.商朝D.夏朝11.我国最早建立县制是在()A.春秋B.战国C.秦朝D.汉朝12.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A.老子B.孔子C.孟子D.庄子13.世袭制代替禅让制,使“公天下”变成“家天下”的国王是()A.舜B.尧C.禹D.启14.下列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使用骨针缝衣②使用天然火③种植水稻④制造色彩艳丽的彩陶A.②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④③②①D.①③②④15.使东方六国再也无力与秦国抗衡的决定性战役的()A.牧野之战B.城濮之战C.长平之战D.马陵之战16.陈胜、吴广起义与历代农民战争不一样,其独特的历史作用是()A.首先提出“平分田地”B.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后世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C.以大无畏的精神,推翻封建王朝D.攻占郡县,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统治17.佛教起源于()A.西域B.欧洲C.古印度D.大秦18.《史记》记述了A.从西周到春秋的历史B.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C.从战国到西汉时期的历史D.从秦始皇到汉武帝的历史19.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长期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这是因为()A.董仲舒对儒家学说作了发挥B.儒家思想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C.儒家思想代表了劳动人民的利益D.汉武帝任用信奉儒家思想人做了大官20.西域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始于()A.张骞出使西域B.班超出使西域C.西域都护的设置D.“丝绸之路”的开辟21.某人想从东向西沿“丝绸之路”考古,他会先后经过()A.长安→ 河西走廊→西亚→欧洲B.河西走廊→西亚→新疆→欧洲C.长安→西亚→河西走廊→欧洲D.河西走廊→长安→西亚→欧洲22、最能体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绘画和雕塑综合特点的是()A.王羲之的字B.顾恺之的画C.石窟艺术D.青铜器23.春秋时期第一个取得霸主地位的是()。
新乡市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解析
新乡市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解析一、选择题1.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A.元谋人B.北京人C.蓝田人D.山顶洞人2.在发掘处于原始农耕时期的某遗址时,考古人员发现一个存储粟和芥菜之类的罐子。
这个罐子可能是A.彩陶B.白陶C.黑陶D.青铜器皿3.正确区分历史史实与历史观点,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表述不属于历史史实的是()A.后羿射日的传说B.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C.马克思认为英国革命是“欧洲范围的革命”D.英国宪章运动是欧洲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一次早期工人运动4.将夏桀、商纣和周厉王三人归为一类的标准是()A.都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B.他们都以残暴著称C.都重用人才,改革内政D.都爱民如子5.中国古代有一种文字的刻写要经历钻孔、雷槽、灼烧、刻卜辞四个步骤。
这种文字是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隶书6.西周时期,一个人用耒耜只能耕田十亩;战国时期则可耕百亩田。
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铁器牛耕的推广B.私田大量被开垦C.社会人口的增加D.封建制度的确立7.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我国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是古往今来治国兴邦的基本经验,下列体现了民本思想的是A.“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B.“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C.“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D.“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8.“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
”作为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2200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都江堰修建于A.长江中游B.战国时期C.秦朝初期D.黄河中游9.“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百姓)大安,立号为皇帝”,与此相关的人物是()A.秦始皇B.汉武帝C.光武帝D.汉高祖10.“王候将相宁有种乎”这句掷地有声的话语影响了千万不畏强权’敢于斗争的中国人民,它出于中国历史上哪一次农民起义A.黄巾起义B.陈胜,吴广起义C.白莲教起义D.国人暴动11.2020年中国在抗疫期间,治疗新冠肺炎采取了预防与治疗相结合、中西医相结合的方法。
2018-2019学年度七年级第一学期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
XX市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七年级历史(总分:100分作答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最有力的证据是中国原始人类的A.传说、遗址B.化石、遗址C.遗物、记载D.传说、记载2、西周实行分封的根本目的是A.结成部落联盟 B.“公天下”变成“家天下”C.天子为巩固其统治 D.为削弱地方诸侯力量3、“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
在中国古代居民家中常常可见“耕读传家”、“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耕田读书”等这类匾额或门联。
古代家庭崇尚的积善、忠孝和耕读应是迎合A.老庄之学B.孔孟之道C.墨家学说D.法家理论4、“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与材料中的人物有关的史实是A.建立张楚 B.巨鹿之战 C.灭亡秦朝 D.约法三章5、文字的发明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中国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比较成熟的文字是A.刻画符号B.楔形文字C.甲骨文D.纸草文字6、下列图示中能正确反映我国历史上“三国鼎立”局面的是A. B. C. D.7、下列秦朝短命而亡的根本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A.“焚书坑儒”摧残了古代文化B.统一六国的货币、度量衡C.修筑长城,徭役繁重D.秦的暴政使人民不堪忍受8、前秦、东晋之间的淝水之战,东晋以少胜多取得了胜利。
淝水之战后出现的新局面包括①前秦统治迅速瓦解②北方陷入混战状态③形成南北对峙局面④东晋统治暂时稳定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9、“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百姓)”这句话是用来描述传说中的一个历史事件的,这个事件是A.黄帝制造指南车B.涿鹿之战C.嫘祖发明养蚕技术D.大禹治水10、历史老师在介绍我国一处早期文化遗址的时候,重点提到了“黄河流域”、“粟”、“彩陶”、“半地穴式”。
此文化遗址最有可能是A.元谋人遗址B.山顶洞人遗址C.河姆渡遗址D.半坡遗址11、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战国”,因战争众多,激烈而得名,这一时期的著名战役有①马陵之战②桂陵之战③长平之战④牧野之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2、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包括①促进了土地的私有化②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③强化了周王朝的统治④引发了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
2018-2019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试题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检测七年级历史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2019.1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4页,第Ⅱ卷5~8页。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试卷密封线内的考生信息填涂清楚。
所有试题答案均须涂、写在答题卡限定的区域,答在本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选项代号填在Ⅱ卷前的答题表内。
1.梁启超认为,“周朝革命是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之一,它打破了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
”周朝打破“部落政治”的重大举措是实行A.分封制B.王位世袭制C.郡县制D.禅让制2.成语“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都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相关史实,它们反映出当时最突出的时代特征是A.思想活跃,百家争鸣B.王室衰微,诸侯崛起C.人口流动,民族交融D.诸侯争霸,战乱不断3.“塞翁失马”的故事在民间流传了千百年,它告诉我们,“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
这一故事所诠释的哲学观点最早出现于A.《道德经》B.《论语》C.《诗经》D.《春秋》4.“他驱动万乘战车,点燃遍地烽烟……诸侯割据,十年间便成了无影无踪的旧梦——这是中国大陆上第一次真正的统一”。
这次“真正的统一”是A.禹建立夏朝B.嬴政灭六国,建立秦朝C.汉武帝大一统D.武王伐纣,建立西周5.灭六国后,秦始皇为消除文字上的差异,便于政令在全国的推行,于是统一六国文字,颁行全国。
统一后的文字是A.金文B.大篆C.小篆D.隶书6. “阿房,阿房,亡始皇”是在秦朝时期流传的一句童谣,从中你能解读到准确信息是A.陈胜吴广为起义进行迷信宣传B.始皇焚书坑儒,加速灭亡C.阿房宫建立直接导致秦朝灭亡D.秦朝滥用民力,民怨沸腾7.《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率军到咸阳后,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
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
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B)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60.0分)1. 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A. 30万-20万年B. 70万-20万年C. 170万-100万年D. 130万-70万年2. 原始社会时期,我国原始农业开始发展,半坡人主要种植()A. 粟B. 黍C. 菽D. 水稻3. 三皇五帝传说时期,传说治水有功的是()A. 黄帝B. 炎帝C. 禹D. 蚩尤4.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建立于()A. 约公元前2070年B. 约公元前1600年C. 约公元前1046年D. 约公元前771年5. 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下列文字属于“会意”字的是()A. 日B. 田C. 明D. 正6.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五霸”中,其统治的诸侯国位于今山东地区的是()A. 晋文公B. 楚庄王C. 秦穆公D. 齐桓公7.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等。
废井田后,农民得到的土地性质属于()A. 国家公有B. 诸侯所有C. 村庄集体所有D. 农民私有8.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孔子的核心思想是()A. 仁B. 义C. 礼D. 信9. 公元前230年,秦国发动攻势,先后灭掉了东方六国,秦国灭掉的最后一个诸侯国是()A. 赵国B. 魏国C. 燕国D. 齐国10. 陈胜、吴广起义的地点在()A. 渔阳B. 函谷关C. 荥阳D. 大泽乡11. 文景之治时期,继续实行休养政策,这一时期田赋降到了()A. 十五税一B. 二十税一C. 二十五税一D. 三十税一12. 颁布“推恩令”的皇帝是()A. 汉文帝B. 汉景帝C. 汉武帝D. 汉桓帝13. 东汉的首都是()A. 西安B. 咸阳C. 洛阳D. 北京14. 汉武帝时,出使西域的是()A. 张骞B. 董仲舒C. 主父偃D. 司马迁15. 造纸术的改进,推动了科学文化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东汉改进造纸术的是()A. 蔡伦B. 张仲景C. 华佗D. 张角16. 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政治上采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是()A. 袁绍B. 袁术C. 曹操D. 刘备17.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人口迁徙高潮发生在()A. 东汉末年B. 三国时期C. 西晋D. 西汉18. “闻鸡起舞”的成语来源于东晋北伐英雄()A. 祖逖B. 温峤C. 庾亮D. 嵇康19. “草木皆兵”的成语源于()A. 长平之战B. 赤壁之战C. 城濮之战D. 淝水之战20. 南北朝时一位杰出的科学家,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他是()A. 祖冲之B. 贾思勰C. 顾恺之D. 胡昭二、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21. 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墨、法、道家的代表人物。
2018-2019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卷(有答案)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BCBBC DDCDD ABACC B二、列举题(每题2分,共10分)灵渠王羲之赤壁之战大泽乡起义齐桓公三、材料分析17、(1)公元前138年(1分),联合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2分)。
(2)两次被匈奴人扣押(1分)。
要经过荒无人烟的沙漠、戈壁,自然条件险恶(2分)。
(3)A (2分)(4)“丝绸之路”的开辟,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
它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2分)(5)张骞克服千难万险,以高度的责任心,坚强的毅力,完成了通西域的使命,将永远受到后人的敬仰和学习。
(2分)18、(1)由荒凉、落后变为富庶。
(1分)(2)原因:a、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1分);b、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1分);c、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安定(1分);d、劳动人民辛勤劳动(1分)。
影响: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2分)(3)保持安定的环境;引进人才;引进技术等等(言之有理,酌情给分,2分)。
二、问答题19、(1)商鞅变法(1分)。
时间:战国时期(或“公元前356年”,或“秦孝公在位时”)(1分)目的:富国强兵(1分)(2)奖励耕织(1分);奖励军功(1分);建立县制(1分);编定户口(1分)。
(3)说明变法成功:“新法仍继续推行,秦的国势日趋强盛。
”(1分)变法成功的原因: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有效的办法;敢于同旧势力斗争;国君的支持和百姓的欢迎。
(1点1分,任意答到2点就得2分)20、(1)孝文帝(2分)孝文帝改革(2分)(2)改姓汉姓;使用汉语;改穿汉服;与汉人通婚(1点1分,答到4点得4分)(3)巩固了统治,促进了民族融合,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2分)。
2018-2019学年度七年级第一学期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
XX市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七年级历史(总分:100分作答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最有力的证据是中国原始人类的A.传说、遗址B.化石、遗址C.遗物、记载D.传说、记载2、西周实行分封的根本目的是A.结成部落联盟 B.“公天下”变成“家天下”C.天子为巩固其统治 D.为削弱地方诸侯力量3、“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
在中国古代居民家中常常可见“耕读传家”、“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耕田读书”等这类匾额或门联。
古代家庭崇尚的积善、忠孝和耕读应是迎合A.老庄之学B.孔孟之道C.墨家学说D.法家理论4、“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与材料中的人物有关的史实是A.建立张楚 B.巨鹿之战 C.灭亡秦朝 D.约法三章5、文字的发明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中国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比较成熟的文字是A.刻画符号B.楔形文字C.甲骨文D.纸草文字6、下列图示中能正确反映我国历史上“三国鼎立”局面的是A. B. C. D.7、下列秦朝短命而亡的根本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A.“焚书坑儒”摧残了古代文化B.统一六国的货币、度量衡C.修筑长城,徭役繁重D.秦的暴政使人民不堪忍受8、前秦、东晋之间的淝水之战,东晋以少胜多取得了胜利。
淝水之战后出现的新局面包括①前秦统治迅速瓦解②北方陷入混战状态③形成南北对峙局面④东晋统治暂时稳定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9、“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百姓)”这句话是用来描述传说中的一个历史事件的,这个事件是A.黄帝制造指南车B.涿鹿之战C.嫘祖发明养蚕技术D.大禹治水10、历史老师在介绍我国一处早期文化遗址的时候,重点提到了“黄河流域”、“粟”、“彩陶”、“半地穴式”。
此文化遗址最有可能是A.元谋人遗址B.山顶洞人遗址C.河姆渡遗址D.半坡遗址11、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战国”,因战争众多,激烈而得名,这一时期的著名战役有①马陵之战②桂陵之战③长平之战④牧野之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2、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包括①促进了土地的私有化②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③强化了周王朝的统治④引发了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
2018-2019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试题(总分 100分考试时间 6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为选择题,5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50分;共100分。
2.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按要求填写在答题卡及试卷的相应位置。
3.第Ⅰ卷每题选出答案后,都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
4.第Ⅱ卷必需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到答题卡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不得超出预留范围。
5.切记不要直接在试卷上答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七年级的李石同学参观了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他看到的陈列品中,不应该有A.各种打制石器B.水稻种子C.灰烬层D.人类骨骼化石2.在历史剧“河姆渡原始居民”中,不该出现的情节是A.种植水稻B.饲养猪狗等家畜C.居住半地穴式房屋D.使用磨制农具石斧3.《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
授舜,则天下得其利。
”以下制度中符合这段文字记载的是A.世袭制 B.分封制 C.禅让制 D.郡县制4.在学习“青铜文明"一课时,芈月同学展示了一幅图片(右图),她的介绍有错误的是A.这个青制器体现了我国商朝青铜技术的高超B.该青铜器上面镌刻有金文C.这个青铜器体现了我国商周时期农业取得长足发展D.该青铜器是祭祀用的5.林语堂在<如何理解中国人>说:”中华民族有三座长城,第一座长城是从秦始皇开始修建的防御工事万里长城,第二座长城是指汉字…”汉字作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开始出现于A.夏朝B.商朝C.秦朝D.西汉6.我们说春秋战国是大变革的时期,是因为A.战争频繁B.诸侯争霸C.新旧制度更替D.百家争鸣7.某同学拟定了主题为“古代文化与现实生活”的四个探究小课题,其中最切题的是A.云冈石窟与雕塑艺术 B.《史记》与宗教活动C.司母戊鼎与古典音乐 D.《论语》与佛教文化8.下列主张中,最能体现“可持续发展”这一思想的是A.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
【精品】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试题+答案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试题(满分100分,时间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75分)1、古人类学家推论人类起源发展过程是:古猿——能人——直立人(距今150—20万年)——智人(距今25—1万年)。
下列哪项最有力地证明直立人存在?A.元谋人牙齿化石B.北京人头盖骨化石C.北京人生活想象图D.北京人复原塑像2、中国是世界上原始农业产生最早的地区之一。
以下考古发现能印证这个观点的是①周口店山顶洞人遗址②河姆渡聚落遗址③陕西半坡聚落遗④山东大汶口遗址A. ②③④B. 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3、据《史记》记载,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作为继承人,但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
从材料中能得到的准确信息是A.伯益建立夏朝B.世袭制代替禅让制C.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国家D.启是夏朝第一代君主4、数轴记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
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①处应该是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5、《殷墟文字乙编》破译了殷墟发现的一段甲骨卜辞:“让妇好和某某一起去征伐巴方,而王则亲自从东方深入进击巴方,敌人会陷入妇好的埋伏吗?”这说明了甲骨文A.是我国最早的文字 B.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C.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 D.与今天的汉字有着明显的渊源关系6、历史地图可以直观地再现历史。
右图反映的历史形势是A.武王纣伐B.西周分封C.诸侯争霸D.战国七雄7、北京出土的青铜器“克盉(hé)”(右图)记载:周成王封克做匽(今北京地区)的诸侯,管理羌族、驭族……克进驻匽地,接收土地,平息动乱。
此记载印证的分封制的内容是A.诸侯得到周天子授予的土地和臣民B.诸侯在战时须带兵随从周天子作战C.诸侯向周天子缴纳贡品D.诸侯定期觐见周天子8、《史记》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霸主)。
”这表明东周前期A.社会发展停滞不前 B.新的政治体制已经确立C.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 D.贵族政治体制渐趋瓦解9、《吕氏春秋》上有一个故事,说,大力士乌获将牛尾巴都拉断了,牛却纹丝不动。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初一历史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初一历史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答案填在后面空格中)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能制造工具的原始人类应当是()A、北京人B、蓝田人C、山顶洞人D、元谋人2我国黄河流域的原始农耕居民的代表是()A、河姆渡人B、半坡人C、北京人D、大汶口人3.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4.华夏族形成的基础是()A、尧的部落联盟B、禹的部落联盟C、蚩尤的部落联盟D、黄帝和炎帝的部落联盟5.商朝被后世成为殷朝,下列事件中与此相关的是()A、商汤伐夏B、牧野之战C、盘庚迁都D、武王伐纣6.战国时期的下列各国中,地理位置在最东面的是()A、楚国B、齐国D、燕国7.历史故事“卧薪尝胆”曾被拍成电视剧在央视播出,与它有关的史实是()A、武王伐纣B、分封诸侯C、诸侯争霸D、秦并六国8.下列诸国,既是“春秋五霸”又属“战国七雄”的是()A、齐国B、晋国C、燕国D、赵国9.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是()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时期10.“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句中的李太守的功劳是()A、发明水排B、开凿郑国渠C、开凿灵渠D、修筑都江堰11.和孔子同一时代的道家学派创始人是()A、老子B、孟子C、庄子D、韩非12.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其中最高统治者称()B.总统C.国王D.主席13.下列有关秦朝暴政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A、中央集权B、刑法严酷C、赋税繁多D、徭役繁重14.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爆发于()A、公元前209年B、公元209年C、公元前208年D、公元208年15.下列哪两次战役决定着秦朝的成与败()(1)城濮之战(2)巨鹿之战(3)长平之战(4)垓下之战A、(1)(2)B、(2)(3)C、(2)(4)D、(3)(4)16.皇帝的马车都很难配齐毛色一样的四匹马是在()A.西汉初年B.文帝时期C.景帝时期D秦始皇时期17.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是()A.李斯B.孟子C.董仲舒D.商鞅18.东汉初期,政治经济得到发展,史称()A.光武中兴B.文景之治C.开元盛世D.贞观之治19.中国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是中国通往哪里的著名商路?()A.西亚和欧洲B.日本C.朝鲜D.东南亚20.生活在东汉时期,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被后人尊称为“医圣”的是()A.华佗B.张仲景C.李时珍D.郦道元21. 230年,派船队到达夷洲的是()A.蜀汉B.孙吴C.曹魏D西晋22.标志着西晋实现南北统一的历史事件是()A.蜀灭亡B.西晋定都洛阳C.西晋灭吴D.西晋迁都长安23.东晋灭亡后,南方出现的四个政权(宋齐梁陈)更替的局面,历史上统称为“南朝”,都城都在()A.洛阳B.建康C.咸阳D.长安24.某诏令曰:“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精品】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试题+答案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试题(满分100分,时间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75分)1、古人类学家推论人类起源发展过程是:古猿——能人——直立人(距今150—20万年)——智人(距今25—1万年)。
下列哪项最有力地证明直立人存在?A.元谋人牙齿化石B.北京人头盖骨化石C.北京人生活想象图D.北京人复原塑像2、中国是世界上原始农业产生最早的地区之一。
以下考古发现能印证这个观点的是①周口店山顶洞人遗址②河姆渡聚落遗址③陕西半坡聚落遗④山东大汶口遗址A. ②③④B. 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3、据《史记》记载,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作为继承人,但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
从材料中能得到的准确信息是A.伯益建立夏朝B.世袭制代替禅让制C.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国家D.启是夏朝第一代君主4、数轴记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
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①处应该是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5、《殷墟文字乙编》破译了殷墟发现的一段甲骨卜辞:“让妇好和某某一起去征伐巴方,而王则亲自从东方深入进击巴方,敌人会陷入妇好的埋伏吗?”这说明了甲骨文A.是我国最早的文字 B.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C.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 D.与今天的汉字有着明显的渊源关系6、历史地图可以直观地再现历史。
右图反映的历史形势是A.武王纣伐B.西周分封C.诸侯争霸D.战国七雄7、北京出土的青铜器“克盉(hé)”(右图)记载:周成王封克做匽(今北京地区)的诸侯,管理羌族、驭族……克进驻匽地,接收土地,平息动乱。
此记载印证的分封制的内容是A.诸侯得到周天子授予的土地和臣民B.诸侯在战时须带兵随从周天子作战C.诸侯向周天子缴纳贡品D.诸侯定期觐见周天子8、《史记》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霸主)。
”这表明东周前期A.社会发展停滞不前 B.新的政治体制已经确立C.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 D.贵族政治体制渐趋瓦解9、《吕氏春秋》上有一个故事,说,大力士乌获将牛尾巴都拉断了,牛却纹丝不动。
新乡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2)
新乡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2)一、选择题1.“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此联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分别发生在()A.秦末和春秋末B.春秋和战国C.战国和三国D.秦初和汉朝2.比较下侧两幅图片中北魏陶俑的不同之处,下列改革措施中与这一差异关系最为密切的是A.要求官员在朝廷中必须说汉语B.改鲜卑姓氏为汉姓C.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D.以汉服代替鲜卑服3.下图变化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A.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B.北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C.江南地区社会秩序安定D.农作物新品种大量引进4.下面示意图演示了西晋灭亡的原因。
图中“?”处应填的史实是A.国人暴动B.七国之乱C.八王之乱D.五胡内迁5.王老师在讲授某一历史事件时,展示了图4的幻灯片,王老师讲述的是A.赤壁之战B.官渡之战C.长平之战D.淝水之战6.司马迁取材广泛,修史态度严肃认真,《史记》记事翔实,内容丰富。
下列内容可能出现在《史记》中的是A.河姆渡聚落的兴衰 B.探寻秦国崛起的原因 C.道教的兴起与传播 D.东汉末年军阀混战7.边城暮雨雁飞低(黄昏时烟雨笼罩着边城,雁群在低空飞行),芦笋初生渐欲齐(河边的芦苇发芽似笋,一起争着向上生长)。无数铃声遥过碛(驼队摇响着悦耳的铃声走过遥远的戈壁滩),应驮白练到安西(应该是驮着白色丝绸到安西的最好时节啊)。”唐代诗人张藉的这首《凉州词》描绘的应是()A.张骞出使西域的千难万险B.丝绸之路上经常见的情景C.班超经营西域的坚持不懈D.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景象8.东汉梁太后之兄梁冀独揽朝政20余年。
梁冀一门“前后七封侯,三皇后,六贵人,二大将军……其余卿、将、尹、校五十七人”,宗室姻亲充斥朝廷和郡县。
这说明当时()A.官僚机构庞大B.外戚把持朝政C.豪强地主横行D.宦官势力猖獗9.飞天是我国石窟艺术中最富舞蹈美感的形象之一,以下飞天形象的变化反映出A.书法艺术成熟B.北方民族融合C.江南经济开发D.南北政权对峙10.汉朝从国家初定发展到"文景之治"的繁荣昌盛,其原因不包括A.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B.重视"以德化民",社会安定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文帝、景帝提倡勤俭治国11.在北京人遗址中,考古工作者通过某种研究方法得出了“北京人是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的结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市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0分)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据考古发现,约6000年前就已种植粟的是()A. 北京人B. 山顶洞人C. 河姆渡人D. 半坡人2.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
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A. 农耕文明B. 海洋文明C. 神话传说D. 游牧文明3.西周末年,昏庸的幽王上演了一场“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诸侯率兵前往护卫周王是遵守了()A. 封建制的法规B. 禅让制的规则C. 世袭制的传统D. 分封制的义务4.古代豪门贵族吃饭时要奏乐击钟,用鼎盛着各种珍贵食品,故常以“钟鸣鼎食”来形容富贵人家生活奢侈豪华,由此可见鼎的主要用途除了祭祀外,还用作()A. 装饰品B. 食器C. 乐器D. 盛水器皿5.春秋时期,那一现象促进了农业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A. 陶器制作技术的成熟B. 水利工程的兴修C. 青铜器的改进D. 铁制农具与牛耕的出现6.据史书记载,春秋初年有一百多个诸侯国,到战国时期只剩下十几个了,这个材料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A. 诸侯国割据混战日益扩大B. 人民遭受的灾难更重C. 封建制度正逐步确立D. 历史向统一的方向发展7.墨家儒家道家法家8.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A. 频繁的争霸战争B. 学术繁荣C. 社会制度的变化D. 新兴地主阶级的产生9.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中央政府分管行政的是()A. 太尉B. 丞相C. 郡守D. 御史大夫10.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歼灭秦军主力的战役是()A. 淝水之战B. 牧野之战C. 巨鹿之战D. 长平之战11.秦始皇为自己修建了巨大的骊山陵墓,汉文帝修建陵墓要求从简,不许用金、银、铜等装饰,只可用瓦器。
对比他们的不同做法,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A. 汉朝的国力不如秦朝强盛B. 法治不如仁政C. 只有采用儒家学说才能治理好国家D. “成由俭,败由奢”12.西汉解决王国问题的关键步骤是()A. 颁布“推恩令”B. 增强王国势力C.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 “焚书坑儒”13.造成东汉末年衰败的政治原因是()A. 北方各族人民大量南迁B. 汉族统治者偏安江南C.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D. 南方经济相对落后14.小明参加中央电视台“开心词典”节目网上答题时,遇到了“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的时间”这道题,他的正确答案应该是()A. 公元前60年B. 公元前138年C. 公元60年D. 公元138年15.《伤寒杂病论》的作者张仲景被尊为()A. 医仙B. 神医C. 医圣D. 名医16.曹操是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他的政治、军事活动不包括()A. 官渡之战B. 赤壁之战C. 统一北方D. 建魏称帝17.作为一个刚刚立国的王朝,西晋应该是很有生命力的,但却迅速地走向败亡,这是开国皇帝司马炎所不能料到的。
下列哪一事件标志着西晋王朝由盛转衰()A. 赤壁之战B. 石崇、王恺斗富C. 七国之乱D. “八王之乱”18.“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具体表现包括()①修建水利工程,荒田变良田②种植双季稻③粪肥得到推广④麦稻兼作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19.下列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无关的是()A. 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B. 洛阳的地理位置优越C. 为加强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D. 为逃避北方连年战乱20.小明的老家在豫东农村,他对农作物栽培技术很感兴趣,很想了解家乡在历史上种植农作物的情况和技术,他应查阅的主要著作是()A. 《水经注》B. 《齐民要术》C. 《本草纲目》D. 《天工开物》二、问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21.情境分析:分析下列情境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北魏初年,有个姓拓跋的人穿鲜卑的衣服,说鲜卑话,曾担任“白鹭官”,没有俸禄,但在战争中掠夺到的财物可以归己。
若干年后,他的后人已改为“元”姓,担任的官职是太尉,有规定的俸禄可以领取,穿汉人的衣服,说汉话,还与朝中的一个汉人官员结成了亲家。
上述情境中,与“白鹭官”相比,其后人的生活习俗发生了哪些变化?导致“白鹭官”后人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源于历史上的哪一重大改革?通过分析情境中“白鹭官”后人的变化,说明这次改革具有怎样的积极作用。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6.0分)22.材料一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材料二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狩者巡所守也。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书所职也。
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
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两则材料中所述的是西周实行的什么政治制度?根据材料一判断这种制度封什么人为诸侯?除此之外还有什么人可以被封为诸侯?西周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说诸侯向天子履行哪些义务?西周实行这一制度有何作用?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今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战国策•秦策》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
变法得到了谁的支持?商鞅变法遭到旧贵族的反对,主要是因为他在变法中推行什么措施?他的变法法令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措施是什么?商鞅后来被车裂而死,那么他变法的目的达到了没有?请说明理由。
24.材料一: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
--《汉书•张骞李广利列传》材料二:公元前2世纪西北陆上丝绸之路开通,揭开了中国历史和中外文化交流史的新篇章。
--摘自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初行”的目的是什么?材料一与材料二有什么内在联系?丝绸之路的开辟有何重要意义?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国和两晋时期,北方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开始内迁到黄河流域……以匈奴人灭西晋为序幕,各民族纷纷建立起自己的政权……他们彼此征战,人民被屠杀,牛马被掠夺,城市化为废墟,田地大量荒芜。
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了南迁的浪潮。
材料二:东晋时期,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农田,稻田里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也得到推广。
水稻产量提高,除了主要种植水稻外,还普遍实行麦稻兼种……江南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了南迁的浪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材料一中“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与材料二中“江南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二者是什么关系?你认为江南地区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原因还有哪些?结合江南经济得到开发的原因,谈一谈你对如何发展经济的感想。
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种植粟。
故选:D。
本题考查了半坡原始居民.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2.【答案】A【解析】“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都是关于农耕文明的神话传说。
中华文明的核心是农耕文明,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是农耕文明的杰出代表。
故选:A。
本题考查人文初祖黄帝炎帝,掌握其成就及地位。
本题考查黄帝炎帝的成就及历史地位,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
3.【答案】D【解析】注意题目时间限制,“西周”,“烽火戏诸侯”,“诸侯率兵前往护卫”指的是分封制下诸侯王应尽的义务,其它三项时间也对不上。
故选:D。
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西周分封制.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4.【答案】B【解析】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出现青铜器。
到了夏朝,青铜器种类逐渐增多。
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
著名的青铜器有巨大的司母戊鼎和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等。
西周青铜器种类更加丰富,大量用于祭祀。
据“钟鸣鼎食”可知,鼎的主要用途除了祭祀外,还有食器。
故选:B。
本题考查了鼎的主要用途。
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出现青铜器。
到了夏朝,青铜器种类逐渐增多。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
理解并识记我国古代的青铜器的相关史实。
5.【答案】D【解析】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
我国至迟在春秋末年已使用牛耕,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
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促进了农业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
故选:D。
本题以春秋时期,那一现象促进了农业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为切入点,主要考查铁制农具与牛耕的出现.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的相关史实.6.【答案】D【解析】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客观上有利于国家统一,这个材料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历史走向统一的趋势。
故选:D。
本题以史书记载为切入点,考查的是春秋争霸的社会影响.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春秋争霸的社会影响.7.【答案】B【解析】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礼仪规则”“遵守礼仪规则”,联系所学可知,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重视“礼”和道德教化的作用。
故选:B。
本题考查学生对百家争鸣的认识。
本题难度不大,注意扎实掌握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
8.【答案】C【解析】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使社会急剧变化,出现了大变革。
社会制度发生变化,奴隶社会逐渐瓦解,封建逐步社会确立,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
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制度的变化。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了百家争鸣的有关内容。
理解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原因。
注意准确识记“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
9.【答案】B【解析】在秦朝创立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中央政府设立丞相,分管行政。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秦朝巩固统一措施的知识点。
本题以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秦朝创立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有关知识记忆能力。
10.【答案】C【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07年,项羽率军数万与秦军30万在巨鹿展开决战,项羽率军九战九捷,大败秦军,歼灭了秦军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