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卢惠珍)

合集下载

初三物理上册教案

初三物理上册教案
利用学生喜欢 动手的特点, 让学生在实际 操作思考、交 流,使小灯泡 亮起来,体验 到成功的快 乐。!
湖坊学校集体备课
用电器:利用电来工作。 电源:供电; 开关:控制电路通断; 导线:连接电路,形成电流的路径; 电路: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等连接起来组成的电的路径。
湖坊学校集体备课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沪、粤版)
物理教学设计方案
九年级(上册)
主讲:罗叫根
南昌市青山湖区湖坊学校
二○一二年九月
湖坊学校集体备课
目录
第十一章 电路初探 11.1 从闪电谈起 11.2 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 11.3 怎样认识和测量电流 11.4 探究电路中的电流 11.5 怎样认识和测量电压 11.6 探究电路中的电压
关于电路,教学从最简单电路入手,由简单到复杂、从定性到定量逐步认识电路。先学习电路 的基本组成,再研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然后定量研究电流的强弱,学习电流的概念,进而用电 流表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最后探讨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用电压表探究串、 并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
作为电学部分的入门,教学应尽可能地让学生多动手连接电路。通过“怎样使小灯泡发光”“怎 样使两个小灯泡同时发光”“用电流表测电流”“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用电压表测干 电池的电压”“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等一系列实验活动,让学生动手实践操作,在实 验中观察、思考,逐步熟悉电路,认识电路,进而定量研究电路,并探究出串、并联电路中电流、 电压的规律。教学中要关注与物理有关的生活现象、社会问题和科技发展,以拓宽学习物理的空间。
二、本章教材分析
本章是电学的入门篇,主要内容有: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电路的组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电流和电流表,电压和电压表。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惠妞妞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惠妞妞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惠妞妞第一章:教学目标设计1.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教学目标设定方法,并能够根据课程内容合理设定知识与技能目标。

1.2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将学会如何根据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便更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将培养对教学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以及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设计2.1 教材分析本章将介绍如何分析教材,包括对教材内容的梳理、重点难点的确定以及与学生实际情况的结合。

2.2 学情分析学生将通过学习本章,掌握如何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以便更好地制定教学计划。

2.3 教学目标与内容的匹配学生将学习如何将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有效匹配,以确保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第三章:教学方法设计3.1 教学方法的选择本章将介绍各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探究法、小组合作法等,并引导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和学情选择合适的方法。

3.2 教学媒体的运用学生将学习如何选择和运用教学媒体,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3.3 教学策略的制定学生将掌握制定教学策略的方法,包括课堂管理策略、学生评价策略等,以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第四章:教学评价设计4.1 形成性评价学生将学习如何进行形成性评价,以监测和促进学生的学习过程。

4.2 总结性评价学生将了解总结性评价的目的和方法,以及如何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

4.3 自我评价学生将培养自我评价的能力,通过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第五章:教学计划与实施5.1 教学计划的制定学生将学习如何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

5.2 教学实施与调整学生将掌握教学实施的基本步骤和技巧,并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5.3 教学反思与改进学生将培养教学反思的习惯,通过分析教学效果和问题,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

第六章:课堂管理策略6.1 课堂纪律管理6.2 学生行为管理学生将掌握有效的学生行为管理策略,包括如何处理学生间的冲突和不当行为。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母丙梅)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母丙梅)

一、教案基本信息1.1 科目: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1.2 年级:一至十二年级1.3 课时:1课时(40分钟)1.4 教材版本: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等1.5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二、教学内容2.1 教材内容:课文课文作者:课文主要内容:2.2 教学重点:知识点1:知识点2:知识点3:2.3 教学难点:难点1:难点2:难点3:三、学情分析3.1 学生特点:学生年龄特点:学生知识基础: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学习习惯:3.2 学习需求: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学生需要培养的能力:学生需要形成的情感态度:四、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任务驱动法:4.2 教学手段:实物教具:多媒体教学:网络资源:课堂练习:五、教学过程设计5.1 导入新课:设计意图:导入方式:导入内容:5.2 自主学习:设计意图:学习任务:学习时间:5.3 合作探究:设计意图:探究问题:小组活动:5.4 课堂讲解:设计意图:讲解内容:讲解方式:5.5 巩固练习:设计意图:练习题目:练习时间:5.6 课堂小结:设计意图:小结内容:小结方式:5.7 课后作业:作业内容:作业要求:作业时间:六、教学评价6.1 评价方式:课堂问答:课堂练习:小组讨论:课后作业:6.2 评价指标:知识掌握程度:能力提升情况:情感态度表现:6.3 评价结果处理:评价结果反馈:评价结果记录:评价结果应用于教学改进:七、教学反思7.1 教学效果反思:学生学习情况:教学目标达成情况:教学方法有效性:7.2 教学内容反思:教材处理:教学难易程度:教学内容拓展:7.3 教学过程反思:课堂组织管理:学生参与度:教学时间分配:八、教学资源8.1 教材资源:教材配套资料:教辅资料:网络资源:8.2 人力资源:教师团队:学生:家长支持:8.3 其他资源:实验室设备:图书馆资料:社区资源:九、教学计划调整9.1 调整原因:学生学习情况:教学反馈:教学资源变化:9.2 调整内容:教学目标调整: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法调整:9.3 调整时间:下次课时间:近期内教学计划调整:十、课后拓展10.1 拓展内容:学科知识拓展:实践操作拓展:情感态度拓展:10.2 拓展方式:课后作业:小组活动:家长参与:10.3 拓展时间:课后立即进行:近期内完成:十一、教学设计与实施注意事项11.1 教学设计注意事项:教学目标明确性:教学内容适宜性:教学方法灵活性:11.2 教学实施注意事项:课堂纪律管理:教学安全:十二、学生支持与辅导12.1 学生支持策略:学习困难学生支持:优秀学生激励:特殊需求学生关怀:12.2 学生辅导方式:一对一辅导:小组辅导:家长沟通:十三、家校沟通与合作13.1 家校沟通方式:家长会议:群/家访:学长记录:13.2 家校合作活动:家长参与课堂:家长志愿者活动:家校联合活动:十四、教学安全管理14.1 安全管理制度:课堂安全规则:应急处理流程:安全教育课程:14.2 安全措施实施:教学设施检查:危险品管理:学生意外伤害预防:十五、教学设计与实施的持续改进15.1 改进方向: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内容更新:教学评价优化:15.2 改进计划:定期自我评估: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教学研究活动参与:15.3 改进目标: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效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为您提供了一份完整的教学设计(教案)模板,涵盖了教案基本信息、教学内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评价、教学反思、教学资源、教学计划调整、课后拓展等多个方面。

教学设计公开课(179)

教学设计公开课(179)
3、情感目标:学生通过自制七巧板、掌握七巧板游戏规则及基本玩法,让学生体会到七巧板的乐趣和创意完成后的喜悦,使学生在“玩”中学习,在“玩”中创意,寓教于乐,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及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
再一次强调七巧板可以使幼儿在观察力、想象力、形状分析及创意逻辑上都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本课无板书设计
教学设计模板:(模板中的蓝色文字可去掉)
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有趣的七巧板》
姓名:
莫慧
工作单位:
河口乡中心幼儿园
学科年级:
大班
教材版本: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作为幼儿园重要的游戏形式之一,结构游戏对幼儿认知发展方面的促进作用不言而喻。因此,作为幼儿教师必须对结构游戏有一个全方位的深入了解。
本节微课用动画情景的方式引发学生兴趣,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自己制作七巧板并熟悉七巧板的玩法与规则,强化、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为今后指导幼儿进行游戏奠定必要的基础。
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问题导入
以动画的方式导入“七巧板是什么?”这个问题
2、各板在拼摆时不能重叠放置。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针对学习流程的设计的各流程,设计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配置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工具,设计信息技术融合点)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五、注意事项
提醒学生在指导幼儿拼图时应当注意幼儿的智力发展程度来选择难以不同的图形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2)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2)

10;10 减 4 等于 6;根据苹果树的样子推测大概是 6 个苹果) 师:你们都很聪明, 能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今天,
我们就用学过的知识来学习新的知识,看谁学得又快又好。 二、知识新授 1、课件出示一个 10 格的盒子放了 7 支笔,让学生观察后,说说
观察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一个盒子有 10 个格,已经放了 7 支笔,还有几个格
教学目标 1、理解填写未知加数的含义,掌握求未知加数的方法。 2、明确填未知加数的解题思路,能够说出想的过程,进一 步熟练掌握 10 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初步的探索意识和体验 学习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复习旧知 1,师导入:小朋友,你们到过数学乐园吗?现在,老师想和大
子没有放。 问;也就是说,已经有 7 支笔,在放几支就是 10 支,对吗?(对) 师:像这样: 已经有 7 支圆珠笔了,再放几支就是 10 支了,可
以用一个算式来表示,7+( )=10 问:谁会读这个算式: 7+( )=10 (学生尝试读一读,老师在示范读) 师: ( )就用来表示不知道的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学科 教师 课题名称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
基本信息
数学
年 级 一年级 教学形式 新授
刘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单位
怀远县找郢乡茨淮小学
填写括号里的数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填写括号里的数”前,通过对前几单元的学习, 初步认识了“1—5,6—10 的认识和加减法”,对 5 以内数的分拆和 加减法的计算原理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具备了一定的计算能力。另一 方面很多学生在生活中进行过简单的加、减法计算,甚至有少数学生 10 以内数的加减法已相当熟练,同时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训练,学 生也已经初步具备了观察能力、在比较中发现一些问题的能力,以及 一些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这些都是教学填写‘括号里的数’的重 要基础。但是,有很多学生正是因为已经会算 10 以内数的加减法, 所以普遍存在骄傲自满情绪,不愿意听老师与同学讲算理,造成课堂 纪律难以调控的现象。这是本单元教学的一大阻力,也是老师在本单 元教学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在教学“填写括号里的数”前,我们 就发现我校的很多的学生在计算方面有一定的基础,有很多学生在幼 儿园就已经学过了 10 能内数的加减法,有一些学生还利用课余参加 过珠心算的培训班,在培训班中他们已经学到了三位数的加减法;还 有一些学生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进入小学后学习上跟不上,已在家提

微课教学设计表

微课教学设计表
微课教学设计表
创作团队:卢宝苗 陈玉坤 林镁惠
微课名称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教师姓名
卢宝苗
教师单位
平和县文峰中心小学
问题出处
年级:四年级下册教材版本:Fra bibliotek教版所属章节:四年级(下)第四单元第16课
录制工具和方法
设计思路
1、小组交流
2、个别指导
3、全班朗读并体会
4、学生上台表演读
教学设计
内 容
人教版四年级(下)第四单元第16课《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3、全班有感情朗读,请学生说说其他不同的感想,例:我们现在的生活多么幸福呀!希望战火中的孩子们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在体会感情的基础上,知道学生朗读。
4、分组赛读。
5、请学生上台表演读。
6、全班再一次有感情朗读。
7、教育学生珍惜现在幸福的生活,好好学习。
应用说明
教学目的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教学过程
1、把这首诗最喜欢的一节读给同桌欣赏,并说说读后的感想(同桌交流)。
2、请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学生评价,并说说朗读后的感想(表达了战争中的人们对和平的期盼)。师提出要求:在朗读中把对和平祈盼的感情表达出来,重读“希望、祈盼”,语调上升。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田俊萍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田俊萍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田俊萍一、课程名称:《教学设计(教案)模板》二、课程目标:1. 理解教案的基本结构和要素。

2. 学会编写简单的学生引导部分教案。

3. 掌握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的设计。

三、教学内容:1. 教案的基本结构和要素。

2. 学生引导部分的编写方法。

3. 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的设计。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教案的基本结构和要素,引导学生理解教案的概念。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学生引导部分教案案例,让学生学会编写自己的教案。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的设计,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引导部分教案的编写质量。

2. 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学生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设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案示例:一、课程名称:《数学》分数的加减法二、课程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2. 学生能够运用分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1. 分数加减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2. 实际问题中分数加减法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分数加减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引导学生理解。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中分数加减法的应用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分数加减法概念和运算规则的理解程度。

2. 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用分数加减法的正确性和准确性。

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整数加减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2. 新课讲解:讲解分数加减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举例说明。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中分数加减法的应用,让学生尝试解决。

4. 练习巩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归纳:总结分数加减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强调重点和难点。

6.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分数加减法的知识。

教学评价方式:1. 课堂练习题的正确率和准确性。

2. 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3. 学生对分数加减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自我评估。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母丙梅)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母丙梅)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母丙梅)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课程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和实践活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课题:课程主题2. 教学重点:重点知识点3. 教学难点:难点知识点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问题、情境、故事等方式引起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理解新知识,完成练习题。

3. 合作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分享学习心得。

4.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重点、难点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5. 实践活动: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堂所学,布置课后作业。

四、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情境教学: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培养团队精神,提高沟通协作能力。

4. 差异化教学: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实践活动: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检验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指定教材,提供学习指导。

2. 辅助材料:PPT、教案、学习手册等。

3. 网络资源:相关网站、在线视频、论坛等。

4. 实物教具:用于直观展示和操作演示。

七、教学环境1. 教室环境:安静、整洁、光线充足。

2. 教学设备:计算机、投影仪、白板等。

3. 座位安排:有利于学生互动和参与。

八、教学时间1. 课时安排: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合理安排。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梁慧贤)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梁慧贤)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梁慧贤)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掌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学生能够运用……方法解决问题;(3)学生能够提高……方面的技能。

2. 过程与方法:(1)学生能够通过……方法获取信息;(2)学生能够运用……方法进行探究和解决问题;(3)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培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能够培养对……的兴趣和爱好;(2)学生能够形成……的正确价值观;(3)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体现……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1)重点讲解……内容;(2)重点培养……能力。

2. 教学难点:(1)难点讲解……内容;(2)难点培养……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方式导入新课;(2)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 讲解:(1)详细讲解……内容;(2)利用……教具辅助讲解;(3)结合生活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3. 互动:(1)开展……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2)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合作能力。

4. 练习:(1)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2)针对性地进行……练习,提高学生技能。

(2)强调……重要知识点。

四、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1)课堂表现评价;(2)作业完成情况评价;(3)……考试或测试评价。

2. 评价指标:(1)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学生在……方面的技能水平;(3)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

五、教学资源1. 教学素材:(1)利用……教材进行教学;(2)参考……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2. 教学工具:(1)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2)使用……教具辅助教学。

3. 教学环境:(1)教室布置有利于学习的氛围;(2)保证教学过程中的安静和秩序。

六、教学策略1.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2)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理解;(3)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2. 教学手段:(1)利用多媒体课件,提高课堂教学效果;(2)运用网络资源,拓宽学生视野;(3)采用互动式教学,增强课堂活力。

9 ai ei u 获奖说课导学案(表格式)

9 ai ei u 获奖说课导学案(表格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ɑi ei ui三个复韵母和它们的四声,认清字母的读音。.练习复韵母ɑi ei ui拼音,正确、熟练地读准每个音节。
过程与方法
教给学生正确读书ai ei ui、拼音,正确、熟练地读准每个音节。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懂得在学习中要相互合作
重难点
重点
观察四线格中字母的位置,两个字母紧挨着
ei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小朋友砍木头,嘴里发出ei
的声音).编儿歌:
e在前,在后,滑过来
eieiei
.示范写法:学生书空
1、指导观察,写的时候注意什么?(两个字母靠近)2、练习描红
1、看图回答问题。2、学生看图,老师讲《龟兔赛跑》的故事。3、练习拼音。分别找出整体认读音节、单韵母音节、复韵母音节,分析音节结构,用色笔标出声母韵母。再个别拼读、连读。4、小组练习讲故事,在讲的过程中,涉及到图中的音节,重点拼读三遍。
ai ei
授课年级
一年级
学科
语文
授课教师
龙莉琴李惠
陈洁
课时
共 1 课时
第 1 课时
课 题
9.《ai ei ui 》
教材分析
学会ɑi ei ui三个复韵母和它们的四声,认清字母的读音。.练习复韵母ɑi ei ui。.练习复韵母ɑi ei ui拼音,正确、熟练地读准每个音节。
学生分析
由单韵母到复韵母读法和写法比较难,要多练习,多指导。
难点
标调规则,复韵母的发音。
教学方法
讲授法 学练结合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 师 行 为
期望的学生行为
时间分配
媒体应用
一、复习。
二、新授
三、学习ai ei ui的书写

四年级教案

四年级教案
3、启发引导学生说好自己的童年趣事。
三、检测巩固:
1、感情朗读课文。
2、积累喜欢的词汇。
3、背诵第五自然段。
四、拓展:
1、小组内说自己的童年趣事。
2、个别说童年趣事,跟同学一起分享快乐。




1、绿叶的梦
①绿叶可做标本;
②绿叶可做各种小饰品;
“我”着迷绿叶:③找树叶充满竞争和探险;
④绿叶美丽,布置教室;
①绿叶可做标本;②绿叶可做各种小饰品:元宝树叶做项链,菟丝草做戒指和手镯,豆角花挂在耳边……③找树叶充满竞争和探险;④绿叶美丽,布置教室;⑤绿叶可当茶、当药……




1、绿叶的梦
汇成山岗戒指乐章枣子尖刺陈列中毒回忆







学科
语文
课型
阅读
课题:1、绿叶的梦
课时
2
主备教师
夏琴清
参与教师
四年级全体语文教师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 生 活 动
个性活动
一、谈话导入:
1、孩子们,你们折过船
吗?怎样折?用什么折的?
2、有个孩子用芦叶做船。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芦叶船》
二、布置学生自主预习:
1、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根据字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记忆字形。
2、思考讨论:芦叶怎样做船?孩子们怎样放船?在放船时产生了那些丰富的联想?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重点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理解课文内,。
教具学具
课件、小黑板
教学方法
自主预习、合作探究、以读代讲

教学设计(教案)卢帼晶

教学设计(教案)卢帼晶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
第3节写小草,写得很细。

春草有什么特点?作者从哪几方面来写草?哪些词特别用得好?
明确:
正面描写(草)
长态:钻(生命力强)
质地:嫩嫩的(鲜嫩)
软绵绵(柔软)
色泽:绿绿的(浅绿)
长势:满是的(旺盛)
侧面描写(人)
坐躺打踢赛捉
2、春花图:
(1)小组交流:第4节,写什么呢?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再写什么?一派怎样的景象?用“我觉得(词/句)写得好,它写出了。

(特点)”
的句式品味本文的语言特点。

(2)小组展示(要求每人赏析一处)
明确:
树,花,蜜蜂,蝴蝶,野花。

赶趟儿:争先奔赴目的地的意思。

写花的争春,花的色彩,花的甜味,结的果实。

花下是怎样的情景呢?有一个词用得特别好,哪个词?“闹”“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

为什么野花会像眼睛,像星星,眨呀眨的?比喻用得形象生动。

细笔描绘了一幅繁花似锦,昆虫喧闹,春意盎然的美景,色彩鲜艳,层次分明。

板书:
春花图:
花朵多(赶趟儿、杂样儿、散)
花色艳(红、粉、白)
花味甜
——正面描写
蜜蜂:闹蝴蝶:飞
——侧面描写
3、赏析春风图
作者是怎样把无形、无色、无味的春风写得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
温暖柔和(不寒、抚摸)(触觉)
清香扑鼻(泥草花香)(嗅觉)
色彩明丽(繁花嫩叶)(视觉)
和谐悦耳(鸟鸣、笛声、轻风流水)(听觉)
4、赏析春雨图
春雨有什么特点?作者从哪几方面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
基本信息
学科数学年级五年级教学形式
教师卢惠珍单位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棠澍小学
课题名称
学情分析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并能灵活运用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理解平行四边形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同时又是进一步学习三角形面积、梯形面积、圆的面积和立体图形表面积计算的基础。

在整个教材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生活中,学生按触过形形色色的平面图形。

那么新旧知识间有怎样的联系;图形中的边与边之间有不成直角的情况时,该怎样计算面积,学生还没有接触过。

因此要注重引导学生在探索活动中,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进行操作与观察,从而体会到决定图形面积大小的因素不是图形的形状,而是图形的底与高的长度,从而进一步认识计算方法的本质特征。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掌握平行四边形的计算方法,能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通过经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操作实践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并初步感知平移、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通过学习活动获得成功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通过经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问题导入:
1、复习(大屏幕):
(1)你认识下面这些图形吗?(课件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2)口算长方形的面积:(课件出示:a、长6米,宽4米。

b、长4.5厘米,宽2厘米)(3)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勾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顾,为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做铺垫)(长×宽=面积)
2、提出问题、引入课题:
(1)老师出示问题(用课件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光明小学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的空地,为了美化环境,准备在上面铺上草坪,已知这块空地底是5m,高是3m,请问需要多少㎡草坪呢?你有什么方法?
(2)引入课题: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让先来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

(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二、探索发现、推导公式:
1、学生利用手中的平行四边形的小纸片进行同桌合作,尝试探索(数格、剪拼)。

(可参照课本23页方法)
2、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讲讲解决的方法。

(1)可以在放在格子里数数。

(2)转变成长方形在计算。

……………
3、教师引导让学生把平行四边的面积转化为长方形的面积(课件演示)(渗透转化思想)
4、老师提问:你认为长方形的面积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两者有什么关系?长方形的长、宽与平行四边形的底、高有什么关系?用你自己的话说说。

5、根据转化图(书本P23或课件),集体讨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6、出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老师追问:你能理解吗?假如用字母S表示平行四边形面积,a表示底,h表示高,你会表示公式吗?
(S=a×h省略乘号表示:S=ah)
三、尝试练习、巩固新知:
1、请你尝试计算一下这块空地的面积(导课时的课件)。

2、试一试:口算得出下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课件出示)(a、底4厘米,高3厘米; b、底4分米,高40厘米)(加强学生对面积公式的熟练运用)。

3、练一练课本24页(在练习中,针对错误比较多的,进行集体讲解,少的则个别讲解)。

四、归纳总结、畅谈收获:
1、这节课我们共同研究了什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
2、你有什么收获?(公式推导、面积计算、学习应用等)
3、今天,我们用转化割补法学习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希望同学们把它运用到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五、拓展延伸、活用新知:
(课件出示图形)
1、图中三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相等)(说明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
2、根据图中的条件能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不能,因为底与高不对应)(强调底与高的对应)
3、把一个长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有变化吗?面积呢?(周长不变,面积变小)(感知周长与面积的关系)
板书设计
平行四边形面积
1、数方格法
2、转化法平行四边形平移
长方形= 长×宽
平行四边形面积= 底×高
S=ah
作业或预习
1..完成课本练习十五第二、四题
2.把今天的收获用数学日记的形式写出来。

自我评价
本节教学过程中重点设计了五个活动过程。

第一个过程目的在于复习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重点回顾长方形面积计算及公式,为学习新课作铺垫。

还有由问题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求知欲。

第二个过程目的是通过学生探索,教师引导用转化割补的方法得出平
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第三个过程目的是让学生运用公式进行计算,强化练习,力求熟练。

第四个过程目的是归纳强化本节内容,巩固学习效果。

第五个过程目的是布置作业,对本节知识进行课外延伸。

本节教学不足:
第一、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汇报时我大部分是与汇报学生一对一的交流,没有注重与下面在坐学生之间的交流。

第二、在课堂教学中,我没有对回答问题的学生给予正确及时的评价,评价语言过于单调。

我想通过在网上收集一些教师评价语言方面的素材,丰富自己的评价语言,在今后教学中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整个课堂气氛。

组长评议或同行评议(可选多人):
评议一单位:姓名:日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