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第一--三章 单元测试卷及解析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第一--三章 单元测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0,两直角边的比为3:4,则较短直角边的长为( ) A. 3 B. 6 C. 8 D. 52.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 √16=±4B. ±√16=4C. √-273= -3 D. √(-4)2=-4 3.已知0<x <1,那么x,-x,√x ,x 2中最大的数是( ) A. x B. √x C. -x D. x 24.在实数√2,0.41,√32,π4,227,0.32•,0.1010010001…中,无理数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5.下列四个结论中,正确的是( ) ①-0.064的立方根是0.4 ②8的立方根是±2 ③27的立方根是3 ④116的算术平方根是14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6.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长是4和5,则第三边长是( ) A. 3或√31 B. √41 C. √41或3 D. 不能确定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直角三角形中,两条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B. 若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之比为3:4:5,则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C. 在△ABC 中,∠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c 2−a 2=b 2,则∠B=90°D. △ABC 的三边为a 、b 、c ,且满足a 2+b 2+c 2+50 =6a +8b +10c ,则△ABC是直角三角形8.如图,在△ABC 中,∠C=90°,AC=2,点D 在BC 上,∠ADC=2∠B ,BC 的长为( )19.如图1,一架梯子长为5cm ,斜靠在一面墙上,梯子底端离墙3cm ,若梯子的顶端下滑了1m (如图2),则梯子的底端在水平方向上滑动的距离BD 为( ).A. 1mB. 大于1mC. 介于0m 和0.5m 之间D. 介于0.5m 和1m 之间第II 卷(非选择题)二、解答题(题型注释)(1)√643-√−3383+√(−2)2+|√3−2|(2)(3√2+2√3)(3√2−2√3)11.设a ,b 为实数,且满足(a ﹣3)2+(b ﹣1)2=0的值. 12.如下图请求出三角形ABC 的面积。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一章单元测试卷(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已知△ABC的三边长分别是3 cm,4 cm,5 cm,则△ABC的面积是(A)A.6 cm2B.7.5 cm2C.10 cm2D.12 cm22. 如图,字母B所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是(C)A.12B.13C.144D.1943. 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分别为a,b,c,且(a+b)2=c2+2ab,则这个三角形是(C)A.等边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锐角三角形4. 已知一直角三角形木板,三边的平方和为1800,则斜边长为(B)A.80 B.30 C.90 D.1205. 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C)A.三个内角之比为1∶2∶3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B.三条边长之比为3∶4∶5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C.三条边长之比为8∶16∶17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D.三个内角之比为1∶1∶2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6. 如图,小明将一张长为20 cm,宽为15 cm的长方形纸(AE>DE)剪去了一角,量得AB=3 cm,CD=4 cm,则剪去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BC长为(D)A.5 cm B.12 cm C.16 cm D.20 cm错误!错误!,第7题图) 错误!,第8题图),第9题图)7. 如图,某公司举行周年庆典,准备在门口长25 m,高7 m的台阶上铺设红地毯,已知台阶的宽为3 m,则共需购买红地毯(C)A.21 m2B.75 m2C.93 m2D.96 m28. 如图,已知长方形ABCD沿着直线BD折叠,使点C落在C′处,BC′交AD于E,AD =8,AB=4,则DE的长为(C)A.3 B.4 C.5 D.69. 如图,在三角形ABC中,D是边BC上的一点,已知AC=5,AD=6,BD=10,CD=5,那么三角形ABC的面积是(B)A.30 B.36 C.72 D.12510. 在△ABC中,AB=15,AC=13,高AD=12,则△ABC的周长是(C)A .42B .32C .42或32D .30或35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1. 在Rt △ABC 中,∠C =90°.若b =8,c =17,则S △ABC =60. 12. 在△ABC 中,AB =5 cm ,BC =6 cm ,BC 边上的中线AD =4 cm ,则∠ADC 的度数是90°. 13. 如图,每个小正方形边长为1,则△ABC 边AC 上的高BD 的长为85.,第13题图) ,第14题图) ,第16题图)14. 如图,已知长方形ABCD ,AB =3 cm ,AD =4 cm ,过对角线BD 的中点O 作BD 的垂直平分线EF ,分别交AD ,BC 于点E ,F ,则AE 的长为78cm .15. 李明从家出发向正北方走了1200 m ,接着向正东方向走到离家2000 m 的地方,则李明向正东方向走了1600m .16. 如图,一块砖的宽AN =5 cm ,长ND =10 cm ,CD 上的点B 距地面的高BD =8 cm .地面上A 处的一只蚂蚁要到B 处吃食,需要爬行的最短路径是17cm .三、解答题(一)(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7. 如图,在Rt △ABC 中,∠C =90°,AC =3,BC =4,求AB 的长和△ABC 的周长.解:由勾股定理得AB 2=AC 2+BC 2=32+42=52,所以AB =5,△ABC 的周长是AC +BC +AB =3+4+5=1218. 如图,∠C =90°,AM =CM ,MP ⊥AB 于点P ,求证:BM 2=AP 2+BC 2+PM 2.证明:因为BM 2=BC 2+CM 2,CM =AM ,所以BM 2=BC 2+AM 2.又AM 2=AP 2+PM 2,所以BM 2=BC 2+AP 2+PM 219. 如图,在△ABC 中,AB =20,AC =15,AD 为BC 边上的高,且AD =12,求△ABC 的周长.解:因为AD 为BC 边上的高,所以∠ADB =∠ADC =90°,在Rt △ABD 中,AB =20,AD =12,所以BD 2=AB 2-AD 2,即BD =16,在Rt △ADC 中,AC =15,AD =12,所以DC 2=AC 2-AD 2,即DC =9,所以BC =25,所以△ABC 的周长是60四、解答题(二)(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20. 如图,已知∠ADC =90°,AD =8,CD =6,AB =26,BC =24. (1)证明:△ABC 是直角三角形. (2)请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解:(1)因为在Rt △ADC 中,∠ADC =90°,AD =8,CD =6,所以AC 2=AD 2+CD 2=82+62=100,所以AC =10.在△ABC 中,因为AC 2+BC 2=102+242=676,AB 2=262=676,所以AC 2+BC 2=AB 2,所以△ABC 为直角三角形 (2)S 阴影=S △ABC -S △ACD =12×10×24-12×8×6=9621. 如图,小明的家位于一条南北走向的河流MN 的东侧A 处,某一天小明从家出发沿南偏西30°方向走60 m 到达河边B 处取水,然后沿另一方向走80 m 到达菜地C 处浇水,最后沿第三方向走100 m 回到家A 处.问小明到河边B 处取水后是沿哪个方向行走的?并说明理由.解:因为AB =60,BC =80,AC =100,所以AB 2+BC 2=AC 2,∠ABC =90°.因为AD ∥NM ,所以∠NBA =∠BAD =30°,所以∠MBC =180°-90°-30°=60°,所以小明在河边B 处取水后是沿南偏东60°方向行走的22. 学校要征收一块土地,形状如图所示,∠B =∠D =90°,AB =20米,BC =15米,CD =7米,土地价格为1000元/平方米,请你计算学校征收这块地需要多少元?解:连接AC ,在△ABC 中,∠B =90°,AB =20,BC =15.由勾股定理得:AC 2=AB 2+BC 2=202+152=625.在△ADC 中,∠D =90°,CD =7,由勾股定理得:AD 2=AC 2-CD 2=625-72=576,AD =24,所以四边形的面积为12AB ·BC +12CD ·AD =234(平方米),234×1000=234000(元),所以学校征收这块地需要234000元五、解答题(三)(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9分,共27分)23. 如图,△ABC 的面积为84,BC =21,现将△ABC 沿直线BC 向右平移a(0<a <21)个单位到△DEF 的位置.(1)求BC 边上的高; (2)若AB =10,①求线段DF 的长;②连接AE ,当△ABE 时等腰三角形时,求a 的值.解:(1)作AM ⊥BC 于M ,因为△ABC 的面积为84,所以12BC ·AM =84,解得AM =8,即BC 边上的高为8(2)①在Rt △ABM 中,BM 2=AB 2-AM 2,所以BM =6,所以CM =BC -BM =15,在Rt △ACM 中,AC 2=AM 2+CM 2,所以AC =17,由平移的性质可知,DF =AC =17;②当AB =BE =10时,a =BE =10;当AB =AE =10时,BE =2BM =12,则a =BE =12;当EA =EB =a 时,ME =a -6,在Rt △AME 中,AM 2+ME 2=AE 2,即82+(a -6)2=a 2,解得a =253,则当△ABE 时等腰三角形时,a 的值为10或12或25324. 我们学习了勾股定理后,都知道“勾三、股四、弦五”.(1)观察:3,4,5;5,12,13;7,24,25;…,发现这些勾股数的勾都是奇数,且从3起就没有间断过.事实上,勾是三时,股和弦的算式分别是12(9-1),12(9+1);勾是五时,股和弦的算式分别是12(25-1),12(25+1).根据你发现的规律,分别写出勾是七时,股和弦的算式;(2)根据(1)的规律,请用含n(n 为奇数,且n ≥3)的代数式来表示所有这些勾股数的勾、股、弦,合情猜想它们之间的相等关系(请写出两种),并对其中一种猜想加以证明;(3)继续观察4,3,5;6,8,10;8,15,17;…,可以发现各组的第一个数都是偶数,且从4起也没有间断过.运用类似上述探索的方法,直接用m(m 为偶数,且m >4)的代数式来表示股和弦.解:(1)12(72-1),12(72+1) (2)当n ≥3,且n 为奇数时,勾、股、弦分别为:n ,12(n 2-1),12(n 2+1),它们之间的关系为:①弦-股=1,②勾2+股2=弦2,如证明①,弦-股=12(n 2+1)-12(n 2-1)=12n 2+12-12n 2+12=1 (3)当m>4,且m 为偶数时,股、弦分别为:(m 2)2-1,(m2)2+125. 如图,在△ABC 中,AC =BC ,∠ACB =90°,点D ,E 是直线AB 上两点.∠DCE =45°. (1)当CE ⊥AB 时,点D 与点A 重合,求证:DE 2=AD 2+BE 2; (2)当点D 不与点A 重合时,求证:DE 2=AD 2+BE 2;(3)当点D 在BA 的延长线上时,(2)中的结论是否成立?画出图形,说明理由.解:(1)因为CE ⊥AB ,所以AE =BE ,因为点D 与点A 重合,所以AD =0,所以DE 2=AD 2+BE 2 (2)如图①,过点A 作AF ⊥AB ,使AF =BE ,连接DF ,CF ,因为在△ABC 中,AC =BC ,∠ACB =90°,所以∠CAB =∠B =45°,所以∠FAC =45°,所以△CAF ≌△CBE(SAS ),所以CF =CE ,∠ACF =∠BCE ,因为∠ACB =90°,∠DCE =45°,所以∠ACD +∠BCE =∠ACB -∠DCE =90°-45°=45°,因为∠ACF =∠BCE ,所以∠ACD +∠ACF =45°,即∠DCF =45°,所以∠DCF =∠DCE ,又因为CD =CD ,所以△CDF ≌△CDE(SAS ),所以DF =DE ,因为AD 2+AF 2=DF 2,所以AD 2+BE 2=DE 2(3)结论仍然成立.理由:如图②,过点A 作AF ⊥AB ,使AF =BE ,连接DF ,CF ,因为在△ABC 中,AC =BC ,∠ACB =90°,所以∠CAB =∠B =45°,所以∠FAC =45°,所以△CAF ≌△CBE(SAS ),所以CF =CE ,∠ACF =∠BCE ,因为∠BCE +∠ACE =90°,所以∠ACF +∠ACE =90°,即∠FCE =90°,因为∠DCE =45°,所以∠DCF =45°,所以∠DCF =∠DCE ,又因为CD =CD ,所以△CDF ≌△CDE(SAS ),所以DF =DE ,因为AD 2+AF 2=DF 2,所以AD 2+BE 2=DE 2。
第一章 勾股定理数学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北师大版(含答案)
第一章勾股定理数学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北师大版(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如图,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中,将射线AC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度(< ≤)得到射线AE,点M是点D关于射线AE的对称点,则线段CM长度的最小值为()A. B.0.5 C.1 D.2、勾股定理是几何中的一个重要定理,在我国古算书《周髀算经》中就有“若勾三,股四,则弦五”的记载.如图1是由边长相等的小正方形和直角三角形构成的,可以用其面积关系验证勾股定理.图2是由图1放入矩形内得到的,已知∠BAC=90°,AB=6,AC=8,点D、E、F、G、H、I都在矩形KLMJ的边上,则矩形KLMJ的周长为()A.40B.44C.84D.883、“用长分别为5cm、12cm、13cm的三条线段可以围成直角三角形”这一事件是( )A.必然事件B.不可能事件C.随机事件D.以上都不是4、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分别为60cm和80cm,那么边长是()A.100cmB.80cmC.60cmD.50cm5、三角形三边长分别是3,4,5,则它的最短边上的高为()A.3B.2.4C.4D.4.86、一根竹子高9尺,折断后竹子顶端落在离竹子底端3尺处,折断处离地面高度是()A.3尺B.4尺C.5尺D.6尺7、如图,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交于点O ,以AD为边向外作Rt△ADE ,∠AED=90°,连接OE , DE=6,OE=,则另一直角边AE的长为().A. B.2 C.8 D.108、如图①所示,有一个由传感器A控制的灯,要装在门上方离地高4.5m的墙上,任何东西只要移至该灯5m及5m以内时,灯就会自动发光.请问一个身高1.5m的学生要走到离墙多远的地方灯刚好发光?()A.4米B.3米C.5米D.7米9、如图,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设直角三角形较长直角边长为a,较短直角边长为b,若(a+b)2=21,大正方形的面积为13.则小正方形的面积为()A.3B.4C.5D.610、如图,AB为⊙O的直径,弦CD⊥AB于E,已知CD=12,BE=2,则⊙O的半径为()A.8B.10C.16D.2011、下列命题不成立的是A.三个角的度数之比为1:3:4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B.三个角的度数比为1::2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C.三边长度比为1::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D.三边长度之比为::2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12、三角形的三边为a、b、c,由下列条件不能判断它是直角三角形的是()A.a:b:c =13∶5∶12B.a 2-b 2=c 2C.a 2=(b+c)(b-c) D.a:b:c=8∶16∶1713、如图,已知Rt△ABC中,∠C=90°,BC=3, AC=4,则sinA的值为()..A. B. C. D.14、如图,∠ACB=90°,CD是斜边上的高,AC=3,BC=4,则CD的长为()A.1.6B.2.4C.2D.2.115、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2,3,4B.4,6,8C.6,8,10D.5,11,12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将等腰直角△ABC按如图方法放置在数轴上,点A和C分别对应的数是﹣2和1.以点A为圆心,AB长为半径画弧,交数轴的正半轴于点D,则点D对应的实数为________.17、一根高9m的旗杆在离地4m高处折断,折断处仍相连,此时在3.9m远处耍的身高为1m的小明________危险.(填有或无)18、如图,正方形ABCD的顶点C,A分别在x轴,y轴上,BC是菱形BDCE的对角线.若BC=6,BD=5,则点D的坐标是________.19、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将勾股形(古人称直角三角形为勾股形)分割成一个正方形和两对全等的三角形,如图所示,已知,则的长度是________.20、菱形的面积为24,其中的一条对角线长为6,则此菱形的周长为________.21、已知菱形的周长为,两条对角线的和为6,则菱形的面积为________22、如图所示的一块地,已知AD=4米,CD=3米,∠ADC=90°,AB=13米,BC=12米,这块地的面积为________m223、已知a、b、c是△ABC三边的长,且满足关系式,则△ABC的形状为________24、如图,在高3米,坡面线段AB长为5米的楼梯表面铺地毯,已知楼梯宽1.5米,地毯售价为40元/平方米,若将楼梯表面铺满地毯,则至少需________元.25、如图,已知以点A(0,1)、C(1,0)为顶点的△ABC中,∠BAC=60°,∠ACB=90°,在坐标系内有一动点P(不与A重合),以P、B、C为顶点的三角形和△ABC全等,则P点坐标为________.三、解答题(共5题,共计25分)26、在 Rt△ABC 中,∠C=90°,∠A、∠B、∠C 的对边分别为a、b、c.若a∶c=15∶17,b=24,求a.27、有一块直角三角形的绿地,量得两直角边长分别为6m和8m,现在要将绿地扩充成等腰三角形,且扩充部分是以8m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求扩充后等腰三角形绿地的周长.28、小锤和豆花要测量校园里的一块四边形场地ABCD(如图所示)的周长,其中边BC上有水池及建筑遮挡,没有办法直接测量其长度。
2022-2023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勾股定理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1章勾股定理一.选择题(共8小题,满分32分)1.在△ABC中,∠A=25°,∠B=65°,则下列式子成立的是()A.AC2+AB2=BC2B.AB2+BC2=AC2C.AC2﹣BC2=AB2D.AC2+BC2=AB22.在△ABC中,AB=30,AC=25,高AD=24,则BC的长是()A.25B.18C.25或11D.25或183.如图,字母A所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是()A.12B.13C.25D.1944.在下列长度的各组线段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3,4,5B.7,8,10C.5,12,14D.1,1,25.如图,在△ABC中,∠C=90°,AB=10,BC=8,点P是边BC上的动点,则AP的长不可能为()A.5B.6C.7D.96.如图为某楼梯,测得楼梯的长为5米,高3米,计划在楼梯表面铺地毯,地毯的长度至少为()A.4米B.8米C.9米D.7米7.勾股定理被誉为“几何明珠”,如图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赵爽弦图”,它由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已知大正方形面积为25,小正方形面积为1,若用a、b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a>b),则下列说法:①a2+b2=25,②a﹣b=1,③ab=12,④a+b=7.正确的是()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8.如图,一个梯子斜靠在一竖直的墙AO上,测得AO=4m,若梯子的顶端沿墙下滑1m,这时梯子的底端也下滑1m,则梯子AB的长度为()A.5m B.6m C.3m D.7m二.填空题(共9小题,满分36分)9.△ABC中,AC=8,BC=6,在△ABE中,DE为AB边上的高,DE=12,S△ABE=60,则AB=,∠C=°.10.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3cm,4cm,则这个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为cm.11.某住宅小区有一块草坪如图所示,已知AB=3米,BC=4米,CD=12米,DA=13米,且AB⊥BC,这块草坪的面积是米2.12.已知直角三角形斜边长为10cm,周长为22cm,则此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13.如图,已知△ABC中,AB=6,AC=9,AD⊥BC于D,M为AD上任一点,则MC2﹣MB2=.14.如图是一个三级台阶,它的每一级的长、宽、高分别为20分米,3分米和2分米,A和B是这个台阶的两个端点,A点上有一只蚂蚁想到B点去吃可口的食物,则它所走的最短路线长度为.15.如图,要在河边l上修建一个水泵站,分别向A村和B村送水,已知A村、B村到河边的距离分别为2km和7km,且AB两村庄相距13km,则铺设水管的最短长度是km.16.如图,将一根长为20cm的吸管,置于底面直径为5cm,高为12cm的圆柱形水杯中,设吸管露在杯子外面的长度是为hcm,则h的取值范围是.17.已知在△ABC中,AB=13cm,AC=15cm,高AD=12cm.则△ABC的周长为.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58分)18.如图,有两根长杆隔河相对,一杆高3m,另一杆高2m,两杆相距5m.两根长杆都与地面垂直,现两杆顶部各有一只鱼鹰,它们同时看到两杆之间的河面上E处浮出一条小鱼,于是同时以同样的速度飞下来夺鱼,结果两只鱼鹰同时叼住小鱼.求两杆底部距小鱼的距离各是多少米.(假设小鱼在此过程中保持不动)19.如图是“赵爽弦图”,其中△ABH、△BCG、△CDF和△DAE是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四边形ABCD 和EFGH都是正方形,根据这个图形的面积关系,可以证明勾股定理.设AD=c,AE=a,DE=b,取c =10,a﹣b=2.(1)正方形EFGH的面积为,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为;(2)求(a+b)2的值.20.如图,∠C=90°,AC=3,BC=4,AD=12,BD=13.(1)求AB的长;(2)求∠BAD的度数.21.一根直立于水中的芦节(BD)高出水面(AC)2米,一阵风吹来,芦苇的顶端D恰好到达水面的C处,且C到BD的距离AC=6米,求水的深度(AB)为多少米?22.如图,在Rt△ABC中,∠ACB=90°,AC=8cm,BC=6cm,CD⊥AB于D,求:(1)斜边AB的长;(2)△ABC的面积;(3)高CD的长.23.在一条东西走向河的一侧有一村庄C,河边原有两个取水点A,B,其中AB=AC,由于某种原因,由C到A的路现在已经不通,某村为方便村民取水决定在河边新建一个取水点H(A、H、B在一条直线上),并新修一条路CH,测得CB=3千米,CH=2.4千米,HB=1.8千米.(1)问CH是否为从村庄C到河边的最近路?(即问:CH与AB是否垂直?)请通过计算加以说明;(2)求原来的路线AC的长.24.在一款名为超级玛丽的游戏中,玛丽到达一个高为10米的高台A,利用旗杆顶部的绳索,划过90°到达与高台A水平距离为17米,高为3米的矮台B,(1)求高台A比矮台B高多少米?(2)求旗杆的高度OM;(3)玛丽在荡绳索过程中离地面的最低点的高度MN.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小题,满分32分)1.解:在△ABC中,∠A=25°,∠B=65°,∴∠C=180°﹣∠A﹣∠B=90°,∴△ABC是直角三角形,∴AC2+BC2=AB2,故选项D正确,选项A、B、C错误,故选:D.2.解:如图1,在Rt△ABD中,BD===18,在Rt△ADC中,CD===7,∴BC=BD+CD=18+7=25,如图2,BC=BD﹣CD=18﹣7=11,综上所述,BC的长为25或11,故选:C.3.解:由勾股定理得:字母A所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169﹣144=25.故选:C.4.解:A、∵32+42=25,52=25,∴32+42=52,∴3,4,5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A符合题意;B、∵72+82=113,102=100,∴72+82≠102,∴7,8,10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B不符合题意;C、∵52+122=169,142=196,∴52+122≠142,∴5,12,14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C不符合题意;D、∵1+1=2,∴1,1,2不能构成三角形,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5.解:∵AB=10,BC=8,∴AC==6,则6≤AP≤10,∴AP长不可能是5,故选:A.6.解:由勾股定理得:楼梯的水平宽度==4(米),∵地毯铺满楼梯时其长度的和应该是楼梯的水平宽度与垂直高度的和,地毯的长度至少是3+4=7(米).故选:D.7.解:由图可得,a2+b2=c2=25,故①正确;∵小正方形面积为1,∴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a﹣b=1,故②正确;∵大正方形面积为25,小正方形面积为1,∴ab=(25﹣1)÷4,解得ab=12,故③正确;∵a2+b2=25,ab=12,∴(a+b)2=a2+2ab+b2=49,∴a+b=7,故④正确;故选:D.8.解:设BO=xm,由题意得:AC=1m,BD=1m,AO=4m,在Rt△AOB中,根据勾股定理得:AB2=AO2+OB2=42+x2,在Rt△COD中,根据勾股定理得:CD2=CO2+OD2=(4﹣1)2+(x+1)2,∴42+x2=(4﹣1)2+(x+1)2,解得:x=3,∴AB===5(m),即梯子AB的长为5m,故选:A.二.填空题(共9小题,满分36分)9.解:∵S△ABE=60,∴AB•DE=60,即×AB×12=60,解得:AB=10,∵AC2+BC2=82+62=100,AB2=102=100,∴AC2+BC2=AB2,∴∠C=90°,故答案为:10,90.10.解:设斜边上的高为h,∵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为4cm,3cm,∴斜边的长==5cm,∴3×4=5h,解得h=.故答案为:.11.解:连接AC,如图,∵AB⊥BC,∴∠ABC=90°,∵AB=3米,BC=4米,∴AC=5米,∵CD=12米,DA=13米,∴△ACD为直角三角形,∴草坪的面积等于=S△ABC+S△ACD=3×4÷2+5×12÷2=6+30=36米2.故答案为36.12.解:∵直角三角形斜边长为10cm,周长为22cm,∴设一条直角边为acm,另一条直角边为bcm,∴a+b=22﹣10=12(cm),a2+b2=102=100,∴(a+b)2=a2+b2+2ab=12×12=144,∴2ab=144﹣(a2+b2)=144﹣100=44,∴ab=11.∴此三角形的面积为11cm2.故答案为:11cm2.13.解:在Rt△ABD和Rt△ADC中,BD2=AB2﹣AD2,CD2=AC2﹣AD2,在Rt△BDM和Rt△CDM中,BM2=BD2+MD2=AB2﹣AD2+MD2,MC2=CD2+MD2=AC2﹣AD2+MD2,∴MC2﹣MB2=(AC2﹣AD2+MD2)﹣(AB2﹣AD2+MD2)=AC2﹣AB2=45.故答案为:45.14.解:三级台阶平面展开图为长方形,长为20分米,宽为(2+3)×3分米,则蚂蚁沿台阶面爬行到B点最短路程是此长方形的对角线长.可设蚂蚁沿台阶面爬行到B点最短路程为x分米,由勾股定理得:x2=202+[(2+3)×3]2=252,解得:x=25.答:蚂蚁沿着台阶面爬到B点的最短路程是25分米.故答案为:25分米.15.解:作点A关于河边所在直线l的对称点A′,连接A′B交l于P,则点P为水泵站的位置,此时,(P A+PB)的值最小,即所铺设水管最短;过B点作l的垂线,过A′作l的平行线,设这两线交于点C,过A作AE⊥BC于E,则四边形AA′CE和四边形AMNE是矩形,∴EN=AM=2,EC=AA′=2+2=4,A′C=AE,在Rt△ABE中,依题意得:BE=BN﹣EN=7﹣2=5,AB=13,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E==12,在Rt△B A′C中,BC=BE+EC=5+4=9,A′C=12,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B===15,∵P A=P A′,∴P A+PB=A′B=15(km),故答案为:15.16.解:如图,当吸管、底面直径、杯子的高恰好构成直角三角形时,h最短,此时AB==13,故h最短=20﹣13=7(cm);当吸管竖直插入水杯时,h最大,此时h最大=20﹣12=8(cm).故答案为:7≤h≤8.17.32cm或42cm解:分两种情况说明:(1)当△ABC为锐角三角形时,在Rt△ABD中,BD===5,在Rt△ACD中,CD===9,∴BC=5+9=14,∴△ABC的周长为:15+13+14=42(cm);(2)当△ABC为钝角三角形时,BC=BD﹣CD=9﹣5=4.∴△ABC的周长为:15+13+4=32(cm);故答案为:42cm或32cm.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52分)18.解:由题意可得:AE=DE,则AB2+BE2=EC2+DC2,故22+BE2=(5﹣BE)2+32,解得:BE=3,则EC=5﹣3=2(m),答:两杆杆底到E处的水平距离分别是3m和2m.19.解:(1)∵HE=a﹣b=2,∴S正方形EFGH=HE2=4,∵AD=c=10,∴S正方形ABCD=AD2=100,∴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S正方形ABCD﹣S正方形EFGH=100﹣4=96,故答案为:4;96;(2)由(1)可知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为96,∴4×ab=96,解得2ab=96,∵a2+b2=c2=100,∴(a+b)2=a2+b2+2ab=100+96=196.20.解:(1)∵在△ABC中,∠C=90°,∴AB2=CB2+AC2=42+32=52,∴AB=5;(2)在△ABD中,AB2+AD2=52+122=132,∴AB2+AD2=BD2,∴△ABD为直角三角形,∴∠BAD=90°.21.解:∵先设水深为x,则AB=x,BC=(x+2),∵AC=6米,在△ABC中,AB2+AC2=BC2,即62+x2=(x+2)2,解得x=8(米).答:水深AB为8米.22.解:(1)∵在Rt△ABC中,∠ACB=90°,AC=8cm,BC=6cm,∴AB==10cm;(2)△ABC的面积=AC•BC=×6×8=24cm2;(3)由(2)可知,AC•BC=CD•AB=24,∴CD=4.8(cm).23.解:(1)是,理由是:在△CHB中,∵CH2+BH2=(2.4)2+(1.8)2=9BC2=9∴CH2+BH2=BC2∴CH⊥AB,所以CH是从村庄C到河边的最近路(2)设AC=x在Rt△ACH中,由已知得AC=x,AH=x﹣1.8,CH=2.4由勾股定理得:AC2=AH2+CH2∴x2=(x﹣1.8)2+(2.4)2解这个方程,得x=2.5,答:原来的路线AC的长为2.5千米.24.解:(1)10﹣3=7(米)(2)如图:作AE⊥OM,BF⊥OM,∵∠AOE+∠BOF=∠BOF+∠OBF=90°∴∠AOE=∠OBF在△AOE和△OBF中,,∴△AOE≌△OBF(AAS),∴OE=BF,AE=OF即OE+OF=AE+BF=CD=17(m)∵EF=EM﹣FM=AC﹣BD=10﹣3=7(m),∴2EO+EF=17,则2×EO=10,所以OE=5m,OF=12m,所以OM=OF+FM=15m(3))由勾股定理得OB=OA=ON=13,∴MN=15﹣13=2(m).答:玛丽在荡绳索过程中离地面的最低点的高度MN为2米。
第1章勾股定理 单元综合测试题 2022—2023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含答案)
2022-2023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勾股定理》单元综合测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40分)1.我国汉代的赵爽在注释《周髀算经》时给出了勾股定理的无字证明,人们称它为“赵爽弦图”,“赵爽弦图”指的是()A.B.C.D.2.下列各组数中,属于勾股数的是()A.1,1.7,2B.1.5,2,2.5C.6,8,10D.5,6,73.如图,以Rt△ABC的三边为直径分别向外作半圆,若斜边AB=3,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A.9πB.C.D.3π4.如图,在△ABC中,AB=AC=10,BC=12,AD平分∠BAC,则AD等于()A.6B.7C.8D.95.在△ABC中,AB=AC=5,BC=6,若点P在边AC上移动,则BP的最小值是()A.5B.6C.4D.4.86.如图,某自动感应门的正上方A处装着一个感应器,离地AB=2.5米,当人体进入感应器的感应范围内时,感应门就会自动打开.一个身高1.6米的学生CD正对门,缓慢走到离门1.2米的地方时(BC=1.2米),感应门自动打开,则人头顶离感应器的距离AD等于()A.1.2米B.1.5米C.2.0米D.2.5米7.如图,一根长25m的梯子,斜立在一竖直的墙上,这时梯足距离底端7m.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4m,那么梯足将滑动()A.7m B.8m C.9m D.10m8.如图,一圆柱高8cm,底面半径为cm,一只蚂蚁从点A爬到点B处吃食,要爬行的最短路程是()A.6cm B.8cm C.10cm D.12cm9.以下列各组数为边长,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3,4,5B.4,5,6C.1,2,3D.32,42,52 10.现有四块正方形纸片,面积分别是4,6,8,10,从中选取三块按如图的方式组成图案,若要使所围成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则要选取的三块纸片的面积分别是()A.4,6,8B.4,6,10C.4,8,10D.6,8,10二.填空题(共7小题,满分28分)11.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6和8,则斜边中线的长是.12.直角三角形中,两边长为3,4,则第三边长的平方为.13.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15cm、20cm、25cm,则这个三角形最长边上的高是cm.14.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相等,A,B,C是小正方形的顶点,则∠ABC的度数为.15.观察右面几组勾股数,①3,4,5;②5,12,13;③7,24,25;④9,40,41;并寻找规律,请你写出有以上规律的第⑤组勾股数:,第n组勾股数是.16.“赵爽弦图”巧妙地利用面积关系证明了勾股定理,是我国古代数学的骄傲,如图所示的“赵爽弦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设直角三角形较长直角边长为a,较短直角边长为b,若ab=8,大正方形的面积为25,则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7.在Rt△ABC中,∠C=90°,若AB﹣AC=2,BC=8,则AB的长是.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52分)18.如图是单位长度为1的正方形网格.(1)在图1中画出一条长度的平方为10的线段AB;(2)在图2中画出一个以格点为顶点,面积为5的正方形.。
新版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勾股定理》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1)
D C B A FE D C B A 新版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勾股定理》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1)一、填空题(1. 如图,在长方形ABCD 中,已知BC=10cm ,AB=5cm ,则对角线BD= cm 。
2. 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对角线为22,则正方形边长为 。
3. 把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同时扩大到原来的2倍,则其斜边扩大到原来的 。
4. 三角形中两边的平方差恰好等于第三边的平方,则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5. 飞机在空中水平飞行,某一时刻刚好飞到小刚头顶正上方4000米处,过了20秒,飞机距离小刚5000米,则飞机每小时飞行 千米。
6. 在Rt △ABC 中,∠C=90°,若a:b=3:4,c=20,则a= ,b= 。
7. 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4,则第三边长为 。
8. 如图所示,在矩形ABCD 中,AB=16,BC=8,将矩形沿AC 折叠,点D 落在点E 处,且CE 与AB 交于点F ,那么AF= 。
9. 如图,将一根长24cm 的筷子,置于底面直径为5cm ,高为12cm 的圆柱形茶杯中,设筷子露在杯子外面的长为acm (茶杯装满水),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10. 如图,数轴上有两个Rt △ABC 、Rt △ABC ,OA 、OC 是斜边,且OB=1,AB=1,CD=1,OD=2,分别以O 为圆心,OA 、OC 为半径画弧交x 轴于E 、F ,则E 、F 分别对应的数是 。
11. 一艘轮船以16海里/时的速度离开港口向东南方向航行,另一艘轮船在同时同地以12海里/时的速度向西南方向航行,则一个半小时后两船相距 海里。
12. 所谓的勾股数就是指使等式a 2+b 2=c 2成立的任何三个自然数。
我国清代数学家罗士林钻研出一种求勾股数的方法,即对于任意正整数m 、n (m >n ),取a=m 2-n 2,b=2mn ,c=m 2+n 2,则a 、b 、c 就是一组勾股数。
第一章 勾股定理数学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北师大版(含答案)
第一章勾股定理数学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北师大版(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如图,花园住宅小区有一块长方形绿化带,有极少数人为了避开拐角走“捷径”,在草坪内走出了一条“路”.他们仅仅少走了()步路(假设2步为1米),却踩伤了花草.A.6步B.5步C.4步D.2步2、如图,点A在双曲线y=上,且OA=4,过A作AC⊥x轴,垂足为C,OA的垂直平分线交OC于B,则△ABC的周长为()A.2B.4C.D.53、下列数组中,是勾股数的是()A.1,2,3B.6,8,9C.5,11,12D.9,40,414、∠BAC放在正方形网格纸的位置如图,则tan∠BAC的值为()A. B. C. D.5、如图,□ABCD的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0,AB⊥AC,若AB=4,AC=6,则BD的长是( )A.8B.9C.10D.116、如图,在中,,,,则的长为()A. B. C.3 D.157、在中,D是直线上一点,已知,,,,则的长为()A.4或14B.10或14C.14D.108、在Rt△ABC中,∠C=90°,AC=9,BC=12,则点C到斜边AB的距离是()A. B. C.9 D.69、下列四组线段中,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1,,3B.3,4,5C.4,5,6D.6,7,810、如图,四边形ABCD中,AC⊥BC,AD∥BC,BC=3,AC=4,AD=6,E是BD的中点,则CE 的长为( )A. B.2 C. D.311、如图是一个6×6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都是格点,Rt△ABC的顶点都是图中的格点,其中点A、点B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点C可能的位置共有()A.9个B.8个C.7个D.6个12、下列四组线段中,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a=3,b=4,c=3B.a= ,b= ,c=C.a=3,b=4,c=D.a=1,b= ,c=31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是6,腰长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一根,则此三角形的外接圆的半径是()A.3.2B.C.3.5D.414、如图,把Rt△ABC放在直角坐标系内,其中∠CAB=90°,BC=5,点A,B的坐标分别为(1,0),(4,0).将△ABC沿x轴向右平移,当点C落在直线y=2x-6上时,线段BC扫过的面积为( )A.4B.8C.16D.815、如图,在中,,以点为圆心,长为半径画弧,交于点和点,再分别以点为圆心,大于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作射线交于点.若,则的长度是()A.2B.3C.D.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如图,每个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则AB+BC=________.17、如图,在中,弦,点在上移动,连结,过点作交于点,则的最大值为________.18、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3,4,则第三边为________.19、如图,在Rt△ABC中,∠ACB=90°,AC=BC=1,将Rt△ABC绕A点逆时针旋转30°后得到Rt△ADE,点B经过的路径为,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20、一个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7cm,24 cm,25 cm,则此三角形的面积为________ cm2.21、如图,四边形ABCD是圆O的内接四边形,AC⊥BD交于点P,半径R=6,BC=8,则tan∠DCA=________.22、在中,,,,则a的值是________.23、如图,已知在Rt△ABC中,∠ACB=90°,点D是AC延长线上的一点,AD=24,点E 是BC上一点,BE=10,连接DE,M、N分别是AB、DE的中点,则MN=________.24、如图,菱形的边长为2,,点Q是的中点,点P是对角线上一动点,则最小值为________.25、菱形的周长为,对角线与相交于点,点E为边的中点,以为边作正方形,连接,则的面积为________.三、解答题(共5题,共计25分)26、如图,中,于D.求及的长.27、如图,四边形ABCD中,AB⊥AD,已知AD=3cm,AB=4cm,CD=13cm,BC=12cm,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28、如图,某学校(A点)与公路(直线L)的距离为300米,又与公路车站(D点)的距离为500米,现要在公路上建一个小商店(C点),使之与该校A及车站D的距离相等,求商店与车站之间的距离.29、去年某省将地处A、B两地的两所大学合并成了一所综合性大学,为了方便A、B两地师生的交往,学校准备在相距2km的A、B两地之间修筑一条笔直公路(即图中的线段AB),经测量,在A地的北偏东60°方向、B地的西偏北45°方向C处有一个半径为0.7km的公园,问计划修筑的这条公路会不会穿过公园?为什么?(≈1.732)30、如图,在△ABC中,∠A=90°,点D为BC的中点,DE⊥DF,DE交AB于点E,DF交AC于点F,试写出线段BE,EF,FC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C2、A3、D4、D6、C7、A8、A9、B10、C11、A12、B13、B14、C15、B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17、18、19、20、22、23、24、25、三、解答题(共5题,共计25分)26、28、29、30、。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含期中期末试题,共12套)第一章检测题(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如图,在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点A ,B 都是格点,则以AB 为边的正方形的面积为( A )A .10B .9C .100D .25,第3题图)2.在△ABC 中,AB =15,BC =12,AC =9,则△ABC 的面积为( C ) A .180 B .90 C .54 D .1083.如图,AB ⊥CD 于点B ,△ABD 和△BCE 都是等腰三角形,如果CD =17,BE =5,那么AC 的长为( D )A .12B .7C .5D .134.(荆门中考)如图,在△ABC 中,AB =AC ,AD 是∠BAC 的角平分线,已知AB =5,AD =3,则BC 的长为( C )A .5B .6C .8D .105.在Rt △ABC 中,∠C =90°,AC =9,BC =12,则点C 到AB 的距离为( A ) A .365 B .1225 C .94 D .3346.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为a ,b ,c 且满足(a +b +c)(a 2-b 2-c 2)=0,则这个三角形是( B ) A .等腰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锐角三角形 D .钝角三角形7.一架2.5米长的梯子,斜立在一竖直的墙上,这时梯子的底端离墙0.7米,如果梯子的顶端沿墙下滑0.4米,那么梯子底端在水平方向上滑动( B )A .0.9米B .0.8米C .0.5米D .0.4米8.如图,圆柱高8 cm ,底面圆的半径为6πcm ,一只蚂蚁从点A 爬到点B 处吃蜂蜜,则要爬行的最短路程是( B )A .20 cmB .10 cmC .14 cmD .无法确定,第8题图) ,第10题图)9.在△ABC 中,AB =13,AC =15,高AD =12,则BC 的长为( B ) A .14 B .14或4 C .8 D .4或810.如图,将长方形纸片ABCD 折叠,使边DC 落在对角线AC 上,折痕为CE ,且D 点落在对角线D′处,若AB =3,AD =4,则ED 的长为( A )A .32B .3C .1D .43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请写出两组你所熟悉的勾股数:__3,4,5__或__6,8,10__等.12.如图,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9和16,则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__5__.,第12题图) ,第13题图)13.如图,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的“赵爽弦图”,在Rt △ABF 中,∠AFB =90°,AF =3,AB =5,则四边形EFGH 的面积是__1__.14.如图有一个棱长为9 cm 的正方体,一只蜜蜂要沿正方体的表面从顶点A 爬到C 点(C 点在一条棱上,距离顶点B 3 cm 处),则需爬行的最短路程是__15__cm .,第14题图) ,第15题图)15.(漳州中考)如图,在△ABC 中,AB =AC =5,BC =8.点D 是底边BC 上的一个动点,若线段AD 的长为整数,则满足条件的点D 共有__5__个.16.定义:如图,点M ,N 将线段AB 分割成线段AM ,MN ,NB ,且以AM ,MN ,NB 为边可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点M ,N 是线段AB 的勾股分割点.若M ,N 是线段AB 的勾股分割点,且AM =3,BN =5,则MN 2的值为__16或34__.三、解答题(本大题9小题,共72分)17.(6分)如图,正方形网格中有△ABC ,若小方格边长为1,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求△ABC 的面积;(2)判断△ABC 是什么形状,并说明理由.解:(1)用正方形的面积减去三个小三角形的面积即可求出△ABC 的面积.S △ABC =4×4-1×2×12-4×3×12-2×4×12=16-1-6-4=5,所以△ABC 的面积为5(2)△ABC 是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因为AB 2=12+22=5,AC 2=22+42=20,BC 2=32+42=25,所以AC2+AB2=BC2,所以△ABC是直角三角形18.(6分)如图,AF⊥DE于F,且DF=15 cm,EF=6 cm,AE=10 cm.求正方形ABCD的面积.解:在Rt△AEF中,AF2=AE2-EF2=64,在Rt△AFD中,AD2=AF2+DF2=289,所以正方形ABCD的面积是289 cm219.(7分)有一只喜鹊在一棵高(AB)3米的小树的树梢上觅食,它的巢筑在距离该树24米(BC),高(EC)为14米的一棵大树上,且巢D离大树顶部E为1米,这时,它听到巢中幼鸟求助的叫声,立刻赶过去,如果它的飞行速度为每秒5米,那么它几秒能赶回巢中?解:由题意知AB=3,BC=24,CD=13,作AG⊥CD于点G,则在Rt△ADG中,AG=24,DG=10,∴AD=102+242=26(米),t=265=5.2(秒).答:它5.2秒能赶回巢中20.(7分)(达州期末)如图,甲轮船以16海里/小时的速度离开港口O向东南方向航行,乙轮船同时同地向西南方向航行,已知他们离开港口一个半小时后分别到达B,A两点,且知AB=30海里,问乙轮船每小时航行多少海里?解:甲轮船向东南方向航行,乙轮船向西南方向航行,所以AO⊥BO,因为甲轮船以16海里/小时的速度航行了一个半小时,所以OB=16×1.5=24(海里),又AB=30海里,所以在Rt△AOB中,AO=AB2-OB2=302-242=18,所以乙轮船每小时航行18÷1.5=12(海里)21.(8分)如图,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ABC=90°,D为AC边上的中点,过D点作DE ⊥DF,交AB于点E,交BC于点F,若AE=4,FC=3,求EF的长.解:连接BD,证△BDE≌△CDF,得BE=FC,所以AB=7,BF=4,在Rt△BEF中,EF2=BE2+BF2=25,即EF=522.(8分)如图,∠AOB=90°,OA=45 cm,OB=15 cm,一智能机器人在点B处看见一个小球从点A出发沿着AO方向匀速滚向点O,智能机器人立即从点B出发,沿直线匀速前进拦截小球,恰好在点C处截住了小球.如果小球滚动的速度与智能机器人行走的速度相等,那么智能机器人行走的路程BC是多少?解:小球滚动的速度与智能机器人行走的速度相同,时间相同,即BC=CA,设AC=x,则OC=45-x,在Rt△BOC中,OB2+OC2=BC2,即152+(45-x)2=x2,解得x=25.所以机器人行走的路程BC是25 cm23.(8分)如图,已知∠MBN=60°,在BM,BN上分别截取BA=BC,P是∠MBN内的一点,连接PA,PB,PC,以BP为边作∠PBQ=60°,且BQ=BP,连接CQ.(1)观察并猜想AP与CQ之间的大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2)若PA∶PB∶PC=3∶4∶5,连接PQ,求证:∠PQC=90°.解:(1)AP=CQ.因为∠ABP+∠PBC=60°,∠QBC+∠PBC=60°,所以∠ABP=∠QBC,又因为AB=BC,BP=BQ,所以△ABP≌△CBQ,AP=CQ(2)设PA=3a,PB=4a,PC=5a,连接PQ,在△PBQ中,因为PB=BQ=4a,且∠PBQ=60°,所以△PBQ为等边三角形,所以PQ=4a,在△PQC中,因为PQ2+QC2=16a2+9a2=25a2=PC2,所以△PQC 为直角三角形,即∠PQC =90°24.(10分)如图,在长方形ABCD 中,AB =8,BC =6,P 为AD 上一点,将△ABP 沿BP 翻折至△EBP ,PE 与CD 相交于点O ,且OE =OD.(1)试证明DG =EP ; (2)求AP 的长.解:(1)因为四边形ABCD 是长方形,所以∠D =∠A =∠C =90°,AD =BC =6,CD =AB =8.由折叠的性质可知EP =AP ,BE =AB =8,∠E =∠A =90°,所以∠E =∠D.在△ODP 和△OEG 中,⎩⎨⎧∠D =∠E ,OD =OE ,∠DOP =∠EOG ,所以△ODP ≌△OEG ,所以OP =OG ,PD =GE ,所以DO +OG =PO +OE ,所以DG =EP(2)设AP =EP =DG =x ,则GE =PD =AD -AP =6-x ,所以CG =DC -DG =8-x ,BG =BE -GE =8-(6-x)=2+x.在Rt △CGB 中,由勾股定理得BC 2+CG 2=BG 2,即62+(8-x)2=(x +2)2,解得x =4.8,所以AP =4.825. (12分)如图,在△ABC 中,AC =BC ,∠ACB =90°,点D ,E 是线段AB 上两点.∠DCE =45°.(1)当CE ⊥AB 时,点D 与点A 重合,求证:DE 2=AD 2+BE 2; (2)当点D 不与点A 重合时,求证:DE 2=AD 2+BE 2;(3)当点D 在BA 的延长线上时,(2)中的结论是否成立?画出图形,说明理由.解:(1)因为CE ⊥AB ,所以AE =BE ,因为点D 与点A 重合,所以AD =0,所以DE 2=AD 2+BE 2 (2)如图①,过点A 作AF ⊥AB ,使AF =BE ,连接DF ,CF ,因为在△ABC 中,AC =BC ,∠ACB =90°,所以∠CAB =∠B =45°,所以∠FAC =45°,所以△CAF ≌△CBE(SAS ),所以CF =CE ,∠ACF =∠BCE ,因为∠ACB =90°,∠DCE =45°,所以∠ACD +∠BCE =∠ACB -∠DCE =90°-45°=45°,因为∠ACF =∠BCE ,所以∠ACD +∠ACF =45°,即∠DCF =45°,所以∠DCF =∠DCE ,又因为CD =CD ,所以△CDF ≌△CDE(SAS ),所以DF =DE ,因为AD 2+AF 2=DF 2,所以AD 2+BE 2=DE 2(3)结论仍然成立.理由:如图②,过点A 作AF ⊥AB ,使AF =BE ,连接DF ,CF ,因为在△ABC 中,AC =BC ,∠ACB =90°,所以∠CAB =∠B =45°,所以∠FAC =45°,所以△CAF ≌△CBE(SAS ),所以CF =CE ,∠ACF =∠BCE ,因为∠BCE +∠ACE =90°,所以∠ACF +∠ACE =90°,即∠FCE=90°,因为∠DCE =45°,所以∠DCF =45°,所以∠DCF =∠DCE ,又因为CD =CD ,所以△CDF ≌△CDE(SAS ),所以DF =DE ,因为AD 2+AF 2=DF 2,所以AD 2+BE 2=DE 2第二章检测题(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四个实数中,不是无理数的是( B )A . 2B .38C .1.01001000100001……D .π22.121的平方根是( C )A .11B .-11C .±11D .±113.(铁岭中考)二次根式x -4有意义,则实数x 的取值范围是( D ) A .x>4 B .x<4 C .x =4 D .x ≥4 4.(达州期中)下面计算正确的是( B ) A .3+3=3 3 B .27÷3=3C .2·3= 5D .4=±25.实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且|a|>|b|,则化简a 2-|a +b|的结果为( C )A .2a +bB .-2a +bC .bD .2a -b6.已知k ,m ,n 为三个整数,若135=k 15,450=15m ,180=6n ,则下列关于k ,m ,n 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D )A .k<m =nB .m =n<kC .m<n<kD .m<k<n7.下列说法:①5是25的算术平方根;②56是2536的一个平方根;③(-4)2的平方根是-4;④立方根和算术平方根都等于自身的数是0和1.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C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8.如图,下列各数中,数轴上点A 表示的可能是( C )A .4的算术平方根B .4的立方根C .8的算术平方根D .8的立方根 9.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C ) A .22+32=2+3B .32+53=(3+5)2+3C .152-122=15+12·15-12D .412=21210.(泸州中考)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 ,b ,c ,求其面积问题,中外数学家曾经进行过深入研究,古希腊的几何学家海伦(Heron ,约公元50年)给出求其面积的海伦公式S =p (p -a )(p -b )(p -c ),其中p =a +b +c2;我国南宋时期数学家秦九韶(约1202-1261)曾提出利用三角形的三边求其面积的秦九韶公式S =12a 2b 2-(a 2+b 2-c 22)2,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3,4,则其面积是( B )A .3158B .3154C .3152D .152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南京中考)计算:(-3)2=__3__.12.(陕西中考)在实数-5,-3,0,π,6中,最大的一个数是__π__. 13.(荆门中考)已知实数m ,n 满足|n -2|+m +1=0,则m +2n 的值为__3__. 14.(鄂州中考)若y =x -12+12-x -6,则xy =__-3__. 15.15-x 是有理数,则x 的最大整数值是__15__.16.若两个代数式M 与N ,满足M ·N =-1,则称这两个代数式为“互为友好因式”,则3+5的“互为友好因式”是2三、解答题(本大题9小题,共72分) 17.(8分)计算:(1)(达州中考)20170-|1-2|+(13)-1+2×22;解:5(2)1+(-12)-1-(3-2)2÷(13-3)0.解:-3+318.(8分)先化简,再求值:(1)(a -2b)(a +2b)+ab 3÷(-ab),其中a =2,b =3; 解:原式=a 2-5b 2=-13(2)(2x +3)(2x -3)-4x(x -1)+(x -2)2,其中x =- 3. 解:原式=x 2-5=-219.(9分)计算:(1)32+50+1345-18;解:62+5 (2)22÷52×1234; 解:35 (3)(6-412+38)÷2 2. 解:123+220.(6分)若31-2x 与33y -2互为相反数,求1+2x y的值.解:由题意得(1-2x)+(3y -2)=0,整理得1+2x =3y ,所以1+2x y =3yy=321.(8分)甲同学用如下图所示的方法作出了C 点,表示数13,在△OAB 中,∠OAB =90°,OA =2,AB =3,且点O ,A ,C 在同一数轴上,OB =OC.(1)请说明甲同学这样做的理由;(2)仿照甲同学的做法,在如下所给数轴上描出表示-29的点F.解:(1)在Rt △OAB 中,由勾股定理得OB 2=OA 2+AB 2,所以OC =OB =OA 2+AB 2=22+32=13,即点C表示数13(2)画图略.在△ODE中,∠EDO=90°,OD=5,DE=2,则OF=OE=29,即F点为-2922.(8分)如果正方形网格中的每一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则每个小格的顶点叫做格点.(1)如图①,以格点为顶点的△ABC中,请判断AB,BC,AC三边的长度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2)在图②中,以格点为顶点画一个三角形,使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5,2 2.解:(1)AB=4,AC=32+32=32,BC=12+32=10,所以AB的长度是有理数,AC和BC的长度是无理数(2)图略23.(6分)已知实数x,y满足x+y=-7,xy=12,求y xy+xyx的值.解:因为x+y=-7,xy=12,所以x<0,y<0,所以y xy+xyx=-xy-xy=-2xy=-212=-4324.(8分)小丽想用一块面积为400 cm2的正方形纸片沿着边的方向剪出一块面积为300 cm2的长方形,并使长方形纸片的长宽之比为3∶2,请问小丽能否剪出符合要求的长方形纸片,请说明理由.解:小丽不能剪出符合要求的长方形纸片.理由为:设长方形纸片的长为3x cm,宽为2x cm,由题意则有:3x·2x=300,6x2=300,x2=50,所以x=50,所以长方形纸片的长为3x=350,又因为50>49=7,所以3x=350>21(cm),而原正方形纸片的边长为20 cm,故小丽不能剪出符合要求的长方形纸片25.(11分)阅读下列材料,然后解答下列问题:在进行代数式化简时,我们有时会碰上如53,23+1这样的式子,其实我们还可以将其进一步化简:(一)53=5×33×3=533;(二)23+1=2×(3-1)(3+1)(3-1)=2(3-1)(3)2-1=3-1;(三)23+1=3-13+1=(3)2-123+1=(3+1)(3-1)3+1=3-1.以上这种化简的方法叫分母有理化.(1)请用不同的方法化简25+3:①参照(二)式化简25+3=;②参照(三)式化简25+3=(2)化简:13+1+15+3+17+5+…+199+97.解:(1)①2×(5-3)(5+3)(5-3)=2(5-3)(5)2-(3)2=5-3②5-35+3=(5)2-(3)25+3=(5+3)(5-3)5+3=5-3(2)原式=3-12+5-32+7-52+…+99-972=99-12=311-12第三章检测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聊城中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M(-3,4)在( B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2.八(2)班有45人参加学校运动会的入场式,队伍共9排5列,如果用(2,4)表示第2排从左到右第4列站着的同学,那么站在队伍最中间的点表示为( D )A.(15,4) B.(2,3) C.(3,0) D.(5,3)3.若点A(m,n)在第三象限,则点B(-m,n)在( D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4.如果M(m+3,2m+4)在y轴上,那么点M的坐标是( B )A.(-2,0) B.(0,-2) C.(1,0) D.(0,1)5.如果P 点的坐标为(a ,b),它关于y 轴的对称点为P 1,P 1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P 2,已知P 2的坐标为(-2,3),则点P 的坐标为( B )A .(-2,-3)B .(2,-3)C .(-2,3)D .(2,3)6.(资阳期末)如图,小明从点O 出发,先向西走40米,再向南走30米到达点E ,如果点E 的位置用(-40,-30)表示,那么(10,20)表示的位置是( B )A .点AB .点BC .点CD .点D,第6题图) ,第7题图)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O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x 轴于点M ,交y 轴于点N ,再分别以点M ,N 为圆心,大于12MN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第二象限交于点P.若点P 的坐标为(2a ,b +1),则a 与b 的数量关系为( B )A .a =bB .2a +b =-1C .2a -b =1D .2a +b =1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 ,B ,C 三点的坐标分别为(0,0),(0,-5),(-2,-2),以这三点为平行四边形的三个顶点,则第四个顶点不可能在( A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9. 已知A(a ,0)和B 点(0,10)两点,且AB 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等于20,则a 的值为( D ) A .2 B .4C .0或4D .4或-410.如图,点A 的坐标是(2,2),若点P 在x 轴上,且△APO 是等腰三角形,则点P 的坐标不可能是( B )A .(4,0)B .(1,0)C .(-22,0)D .(2,0)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点P(1,2)关于x 轴的对称点P 1的坐标是__(1,-2)__,点P(1,2)关于y 轴的对称点P 2的坐标是__(-1,2)__.12.如图,如果所在的位置坐标为(-1,-2),所在的位置坐标为(2,-2),则所在的位置坐标为__(-3,3)__.,第12题图) ,第14题图)13.已知点A(4,3),AB ∥y 轴,且AB =3,则B 点的坐标为__(4,0)或(4,6)__.14.如图,正方形A 1A 2A 3A 4,A 5A 6A 7A 8,A 9A 10A 11A 12,…(每个正方形从第三象限的顶点开始,按顺时针方向,依次记为A 1,A 2,A 3,A 4;A 5,A 6,A 7,A 8;A 9,A 10,A 11,A 12;…)的中心均在坐标原点O ,各边均与x 轴或y 轴平行,若它们的边长依次是2,4,6…,则顶点A 20的坐标为__(5,-5)__.15.(湘潭中考)阅读材料:设a →=(x 1,y 1),b →=(x 2,y 2),如果a →※b →,则x 1·y 2=x 2·y 1.根据该材料填空:已知a →=(2,3),b →=(4,m),且a →※b →,则m =__6__.16.如图,将正方形OABC 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是原点,A 的坐标为(1,3),则点B 的坐标为3)__.三、解答题(本大题9小题,共72分)17.(6分)有一张图纸被损坏,但上面有如图所示的两个标志点A(-3,1),B(-3,-3)可见,而主要建筑C(3,2)破损,请通过建立直角坐标系找到图中建筑C 的位置.解:如图:18.(6分)图中标明了小强家附近的一些地方.(1)写出公园、游艺场和学校的坐标;(2)早晨,小强从家里出发,沿(-3,-1),(-1,-2),(0,-1),(2,-2),(1,0),(1,3),(-1,2)路线转了一下,又回到家里,写出他路上经过的地方.解:(1)公园(3,-1),游艺场(3,2),学校(1,3)(2)邮局——移动通讯——幼儿园——消防队——火车站——学校——糖果店19.(6分)一位老人制作的仿真郑和宝船尺寸如图,已知在某一直角坐标系中,点A坐标为(9,0).(1)请你直接在图中画出该坐标系;(2)写出其余5点的坐标.解:(1)画图略(2)B(5,2),C(-5,2),D(-9,0),E(-5,-2),F(5,-2)20.(6分)如图,分别说明:△ABC从(1)→(2),再从(2)→(3)…一直到(5),它的横、纵坐标依次是如何变化的?解:(1)→(2)纵坐标不变,横坐标都加1(2)→(3)横坐标不变,纵坐标都加1(3)→(4)横、纵坐标都乘以-1(4)→(5)横坐标不变,纵坐标都乘以-121.(9分)已知点A(a-3,a2-4),求分别满足下列条件的a及点A的坐标:(1)当点A在x轴上;(2)当点A在y轴上;(3)已知点B(2,5),且AB∥x轴.解:(1)因为点A(a-3,a2-4)在x轴上,所以a2-4=0,所以a=±2.点A的坐标为(-1,0)或(-5,0)(2)因为点A在y轴上,所以a-3=0,所以a=3,点A的坐标为(0,5)(3)因为AB∥x轴,所以a2-4=5,所以a=±3.当a=±3时,a-3≠2,故a=±3,点A的坐标为(0,5)或(-6,5)22.(10分)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A,B,C三点.(1)写出A,B,C三点坐标;(2)画出△ABC关于x轴对称图形△A1B1C1,并写出A1,B1,C1的坐标;(3)在图中描出D(2,4),E(3,1),F(1,3),观察△DEF与△ABC有什么关系?(4)如果三角形ABC中任意一点M的坐标为(x,y),那么它关于y轴对称的点N的坐标是什么?解:(1)A(-2,4),B(-3,1),C(-1,3)(2)图略,A1(-2,-4),B1(-3,-1),C1(-1,-3)(3)△DEF与△ABC关于y轴对称(4)N(-x,y)23.(8分)如图所示,OABC是一张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长方形纸片,O为原点,点A在x轴的正半轴上,点C在y轴的正半轴上,OA=10,OC=8.在OC边上取一点D,将纸片沿AD翻折,使点O落在BC边上的点E处,求D,E两点的坐标.解:由题意可知,折痕AD是四边形OAED的对称轴,在Rt△ABE中,AE=AO=10,AB=8,BE=AE2-AB2=102-82=6,所以CE=4,所以E(4,8).在Rt△DCE中,DC2+CE2=DE2,又因为DE=OD,所以(8-OD)2+42=OD2,解得OD=5,所以D(0,5)24.(9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三点A(-2,1),B(3,1),C(2,3).(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描出点A,B,C的位置,并将点A,B,C,A用线段依次连接起来;(2)求出以A,B,C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3)在y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以A,B,P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为10?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1)图略(2)依题意,得AB∥x轴,且AB=3-(-2)=5,所以S△ABC=12×5×2=5(3)存在.因为AB=5,S△ABP=10,所以P点到AB的距离为4.又因为点P在y轴上,所以点P的坐标为(0,5)或(0,-3)25.(12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是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实验与探究:(1)由图观察可知点A(0,2)与点A1(2,0)关于直线l对称,请你在图中标明点B(3,5),C(3,-5),D(-3,-5),E(-5,0)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B1,C1,D1,E1的位置,并写出它们的坐标;归纳与发现:(2)结合图形并观察以上五组点的坐标,你会发现:坐标平面内任意一点P(a,b)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P1的坐标为__(b,a)__;拓展与应用:(3)若点M(4,2+5y)与点N(-3,3x+1)关于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对称,求点(x,y)的坐标.解:(1)B1(5,3),C1(-5,3),D1(-5,-3),E1(0,-5)(3)根据任意一点P(a,b)关于直线y=x的对称点P1的坐标为(b,a)可知,2+5y=-3,3x+1=4,解得x=1,y=-1,所以点(x,y)的坐标为(1,-1)第四章检测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图象中,表示y是x的函数的个数有( B )A.1个B.2个C.3个D.4个2.(宜宾期末)一名老师带领x名学生到动物园参观,已知成人票每张30元,学生票每张10元.设门票的总费用为y元,则y与x的函数关系为( A )A.y=10x+30 B.y=40xC.y=10+30x D.y=20x3.(白银中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如图所示,观察图象可得( A ) A.k>0,b>0 B.k>0,b<0C.k<0,b>0 D.k<0,b<0,第3题图),第9题图),第10题图) 4.下列四个点中,不在同一个正比例函数上的点是( D )A.(-4,-8) B.(1,2)C.(-3,-6) D.(2,-4)5.P1(x1,y1),P2(x2,y2)是一次函数y=-2x+5图象上的两点,且x1<x2,则y1与y2的大小关系是( C )A.y1<y2B.y1=y2C.y1>y2D.y1>y2>06.对于函数y=-12x+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图象经过点(2,2)B.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C.图象与y轴的交点是(6,0)D.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是97.已知一次函数y=32x+m和y=-12x+n的图象都经过点A(-2,0),且与y轴分别交于B,C两点,那么△ABC的面积是( C )A.2 B.3C.4 D.68.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y=x平行,且过点(1,2),那么它必过点( A )A.(-1,0) B.(2,-1)C.(2,1) D.(0,-1)9.如图,把Rt△ABC放在直角坐标系内,其中∠CAB=90°,BC=5,点A,B的坐标分别为(1,0),(4,0),将△ABC沿x轴向右平移,当点C落在直线y=2x-6上时,线段BC扫过的面积为( C )A.4 B.8C.16 D.8210.(成都期末)甲、乙两人在直线跑道上同起点、同终点、同方向匀速跑步500 m,先到终点的人原地休息.已知甲先出发2 s.在跑步过程中,甲、乙两人的距离(m)与乙出发的时间t(s)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给出以下结论:①a=8;②b=92;③c=123.其中正确的是( A )A.①②③B.①②C.①③D.②③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将直线y=2x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直线是__y=2x+1__.12.(盐城中考)函数y=x-2x-4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__x≥2且x≠4__.13.一次函数y=(m+2)x+1,若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m的取值范围是__m>-2__.14.已知某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0,2),B(1,3),C(a ,1)三点,则a 的值是__-1__.15.某农场租用播种机播种小麦,在甲播种机播种2天后,又调来乙播种机参与播种,直至完成800亩的播种任务.播种亩数与天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那么乙播种机参与播种的天数是__4__.16.一次函数y =kx +b ,当0≤x ≤4时,-7≤y ≤-3,则k =__1或-1__. 三、解答题(本大题9小题,共72分)17.(7分)已知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经过M(0,2),N(1,3)两点. (1)求k ,b 的值;(2)若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为A(a ,0),求a 的值.解:(1)由题意得b =2,把⎩⎪⎨⎪⎧x =1,y =3代入y =kx +2中得k =1(2)由(1)得y =x +2,当y =0时,x =-2,即a =-218.(6分)一次函数y =-4x +b 与x 轴交于点A ,与y 轴交于点B ,△OAB 的面积是2,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解:令y =0得-4x +b =0,x =b 4,所以S △AOB =12×|b4|×|b|=2,所以b =±4,所以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 =-4x +4或y =-4x -419.(8分)联通公司手机话费收费有A 套餐(月租费15元,通话费每分钟0.1元)和B 套餐(月租费0元,通话费每分钟0.15元)两种.设A 套餐每月话费为y 1(元),B 套餐为y 2(元),月通话时间为x 分钟.(1)分别表示出y 1与x ,y 2与x 的函数关系式; (2)月通话时间多长时,A ,B 两种套餐收费一样?(3)什么情况下A 套餐更省钱? 解:(1)y 1=0.1x +15,y 2=0.15x(2)由y 1=y 2得0.1x +15=0.15x ,解得x =300 (3)当通话时间多于300分钟时,A 套餐省钱20.(7分)设函数y =x +n 的图象与y 轴交于点A ,函数y =-3x -m 的图象与y 轴交于点B ,两个函数的图象交于点C(-3,1),D 为AB 的中点.(1)求m ,n 的值;(2)求直线DC 的一次函数表达式. 解:(1)m =8,n =4(2)由(1)得A(0,4),B(0,-8).因为D 是AB 的中点,所以D(0,-2),设直线CD 的表达式为y=kx +b ,则⎩⎨⎧b =-2,-3k +b =1,解得⎩⎨⎧k =-1,b =-2,即y =-x -221.(7分)某生物小组观察一植物生长,得到植物的高度(单位:厘米)与观察时间(单位:天)的关系,并画出如下的图象(AC 是线段,直线CD 平行于x 轴.)(1)该植物从观察时起,多少天以后停止长高?(2)求直线AC 的表达式,并求该植物最高长多少厘米?解:(1)50天后(2)设直线AC 的表达式为y =kx +6,将(30,12)代入,得12=30k +6,解得k =15,表达式为y =15x +6,最高长16厘米22.(8分)1号探测气球从海拔5 m 处出发,以1 m /min 的速度上升.与此同时,2号探测气球从海拔15 m 处出发,以0.5 m /min 的速度上升,两个气球都匀速上升了50 min .设气球上升时间为 x min (0≤x ≤50)(1)根据题意,填写下表:果不能,请说明理由;(3)当30≤x ≤50时,两个气球所在位置的海拔最多相差多少米?解:(2)能.由x +5=0.5x +15得x =20,所以x +5=25,即气球上升20 min 时位于海拔25 m 处 (3)当30≤x ≤50时,1号气球始终在2号气球上方,设两气球的海拔差为y ,则y =(x +5)-(0.5x +15)=0.5x -10,由函数的性质知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所以当x =50时,y 的值最大,为15米23.(9分)如图,直线y =kx +6与x 轴、y 轴分别相交于点E ,F ,点E 的坐标为(-8,0),点A 的坐标为(-6,0),点P(x ,y)是第二象限内的直线上的一个动点.(1)求k 的值;(2)在点P 的运动过程中,写出△OPA 的面积S 与x 的函数表达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3)探究:当P 运动到什么位置(求P 的坐标)时,△OPA 的面积为278解:(1)k =34(2)由(1)得y =34x +6,所以S =12×6×(34x +6),所以S =94x +18(-8<x<0)(3)由S =94x +18=278得x =-132,y =34×(-132)+6=98,所以P(-132,98),即P 运动到点(-132,98)时,△OPA 的面积为27824.(9分)(长春中考)甲、乙两车间同时开始加工一批服装.从开始加工到加工完这批服装甲车间工作了9小时,乙车间在中途停工一段时间维修设备,然后按停工前的工作效率继续加工,直到与甲车间同时完成这批服装的加工任务为止.设甲、乙两车间各自加工服装的数量为y(件),甲车间加工的时间为x(时),y 与x 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1)甲车间每小时加工服装件数为__80__件;这批服装的总件数为__1140__件; (2)求乙车间维修设备后,乙车间加工服装数量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求甲、乙两车间共同加工完1000件服装时甲车间所用的时间.解:(2)乙车间每小时加工服装件数为120÷2=60(件),乙车间修好设备的时间为9-(420-120)÷60=4(时),所以乙车间维修设备后,乙车间加工服装数量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 =120+60(x -4)=60x -120(4≤x ≤9)(3)甲车间加工服装数量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 =80x ,当80x +60x -120=1000时,x =8.答:甲、乙两车间共同加工完1000件服装时甲车间所用的时间为8小时25.(11分)双11购物节期间,某电器商城推出了两种促销方式,且每次购买电器时只能使用其中一种方式:第一种是打折优惠,凡是在该商城购买家用电器的客户均可享受八折优惠;第二种方式是:赠送优惠券,凡在商城三天内购买家用电器的金额满400元且少于600元的,赠优惠券100元;不少于600元的,所赠优惠券是购买电器金额的14,另再送50元现金.(1)以上两种促销方式中第二种方式,可用如下形式表达:设购买电器的金额为x(x ≥400)元,优惠券金额为y 元,则:①当x =500时,y =__100__;②当x ≥600时,y =__14x__;(2)如果小张想一次性购买原价为x(400≤x <600)元的电器,可以使用优惠券,在上面 的两种促销方式中,试通过计算帮他确定一种比较合算的方式?(3)如果小张在促销期间内在此商城先后两次购买电器时都得到了优惠券(两次购买均未 使用优惠券),第一次购买金额在600元以内,第二次购买金额超过600元,所得优惠 券金额累计达800元,设他购买电器的金额为W 元,W 至少应为多少?(W =支付金额-所送现金金额)解:(2)设y 1=0.8x ,y 2=x -100,因为由0.8x =x -100得x =500,此时y 1=y 2;当400≤x <500时y 1>y 2;当500<x <600时y 1<y 2,所以当x =500时,两种方式一样合算;当400≤x <500时,选第二种方式合算;当500<x <600时,选第一种方式合算(3)设第一次购买花了m 元,第二次花了n 元,当400≤m <600,n ≥600时,100+14n =800,得n=2800,W =m +n -50=m +2750,因为400≤m <600,所以3150≤W <3350,即W 至少为3150元第五章检测题(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方程组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 D ) A .⎩⎪⎨⎪⎧x +13=1y =x 2 B .⎩⎪⎨⎪⎧3x -y =52y -z =6C .⎩⎪⎨⎪⎧x 5+y 2=1xy =1D .⎩⎪⎨⎪⎧x 2=3y -2x =42.由方程组⎩⎪⎨⎪⎧2x +m =1,y -3=m可得出x 与y 的关系是( A )A .2x +y =4B .2x -y =4C .2x +y =-4D .2x -y =-43.已知3a 2x -1b 2y 与-3a -3y b 3x +6是同类项,则x +y 的值为( D ) A .113 B .3113 C .1513 D .-1134.如图,以两条直线l 1,l 2的交点坐标为解的方程组是( C )A .⎩⎪⎨⎪⎧3x -4y =63x -2y =0 B .⎩⎪⎨⎪⎧3x -4y =63x +2y =0 C .⎩⎪⎨⎪⎧3x -4y =-63x -2y =0 D .⎩⎪⎨⎪⎧-3x +4y =63x +2y =05.(眉山中考)已知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2ax +by =3,ax -by =1的解为⎩⎨⎧x =1,y =-1,则a -2b 的值是( B )A .-2B .2C .3D .-36.(随州中考)小明到商店购买“五四青年节”活动奖品,购买20只铅笔和10本笔记本共需110元,但购买30支铅笔和5本笔记本只需85元,设每支铅笔x 元,每本笔记本y 元,则可列方程组( B )A .⎩⎪⎨⎪⎧20x +30y =11010x +5y =85B .⎩⎪⎨⎪⎧20x +10y =11030x +5y =85C .⎩⎪⎨⎪⎧20x +5y =11030x +10y =85D .⎩⎪⎨⎪⎧5x +20y =11010x +30y =85 7.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字与十位上的数字之和为7,如果这个两位数加上45,则恰好成为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对调后组成的新两位数,则原来的两位数是( B )A .61B .16C .52D .258.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x ,y 满足方程组⎩⎪⎨⎪⎧2x -y =3,3x +2y =8.则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A )A .5B .4C .3D .5或49.由方程组⎩⎨⎧2x +y =7,2y +z =8,2z +x =9,可得到x +y +z 的值为( A )A .8B .9C .10D .11.710.有一根长40 cm 的金属棒,欲将其截成x 根7 cm 长的小段和y 根的9 cm 长的小段,剩余部分作废料处理.若使废料最少,则正整数x ,y 应分别为( B )A .x =1,y =3B .x =3,y =2C .x =4,y =1D .x =2,y =3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写出一个解为⎩⎪⎨⎪⎧x =1,y =2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是__⎩⎪⎨⎪⎧x +y =3x -y =-1__.12.(包头中考)若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x +y =3,2x -ay =5的解是⎩⎨⎧x =b ,y =1,则a b的值为__1__.13.如果直线y =2x +3与直线y =3x -2b 的交点在x 轴上,那么b 的值为__-94__.14.八年级(1)班为了奖励学习进步的学生,购买了单价为3元的笔记本与单价为5元的钢笔两种奖品,共花35元,则有__2__种购买方案.15.(乐山中考)二元一次方程组x +y 2=2x -y3=x +2的解是__⎩⎪⎨⎪⎧x =-5y =-1__.16.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分别作出一次函数y =12x +1和y =2x -2的图象,则下面的说法:①函数⎪⎧2y -x =2,⎪⎧x =2,1=2x -2的图象交点的坐标为(-2,2);④两直线与y 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 3.其中正确的有__②④__.(填序号)三、解答题(本大题9小题,共72分) 17.(12分)解下列方程组:(1)⎩⎪⎨⎪⎧y +x =1,5x +2y =8; (2)⎩⎪⎨⎪⎧x 2+y 3=132,4x -3y =18;解:⎩⎪⎨⎪⎧x =2y =-1 解:⎩⎪⎨⎪⎧x =9y =6(3)⎩⎪⎨⎪⎧x -2y =-1,x -y =2-2y ; (4)⎩⎪⎨⎪⎧x +y =-1,2x -y +3z =1,x -2y -z =6.解:⎩⎪⎨⎪⎧x =1y =1 解:⎩⎪⎨⎪⎧x =1y =-2z =-118.(6分)直线a 与直线y =2x +1的交点的横坐标是2,与直线y =-x +2的交点的纵坐标是1,求直线a 对应的表达式.解:将x =2代入y =2x +1得y =5,将y =1代入y =-x +2得x =1,设直线a 的表达式为y =kx+b ,即⎩⎨⎧5=2k +b ,1=k +b ,解得⎩⎨⎧k =4,b =-3,所以直线a 的表达式为y =4x -319.(6分)已知关于x ,y 的方程组⎩⎪⎨⎪⎧ax +2by =4,x +y =1与⎩⎪⎨⎪⎧x -y =3,bx +(a -1)y =3的解相同,求a ,b 的值.解:解方程组⎩⎪⎨⎪⎧x +y =1,x -y =3得⎩⎨⎧x =2,y =-1,将⎩⎪⎨⎪⎧x =2,y =-1代入方程组⎩⎪⎨⎪⎧ax +2by =4,bx +(a -1)y =3得⎩⎪⎨⎪⎧a -b =2,2b -a =2解得⎩⎪⎨⎪⎧a =6b =420.(6分)如图,8块相同的长方形地砖拼成了一个长方形图形(地砖间的缝隙忽略不计),求每块地砖的长和宽.解:设每块地砖的长为x 厘米,宽为y 厘米,由题意得⎩⎨⎧x +y =60,3y +x =2x ,解得⎩⎪⎨⎪⎧x =45,y =15.答:每块地砖的长和宽分别为45厘米,15厘米21.(7分)如图,在东北大秧歌的踩高跷表演中,已知演员身高是高跷长度的2倍,高跷与腿重合部分的长度为28 cm ,演员踩在高跷上时,头顶距离地面的高度为224 cm .设演员的身高为x cm ,高跷的长度为y cm ,求x ,y 的值.解:依题意得⎩⎨⎧x =2y ,x +y -28=224,解得⎩⎪⎨⎪⎧x =168y =8422.(7分)学校组织学生乘汽车去自然保护区野营,前13路段为平路,其余路段为坡路,已知汽车在平路上行驶的速度为60 km /h ,在坡路上行驶的速度为30 km /h .汽车从学校到自然保护区一共行驶了6.5 h ,求汽车在平路和坡路上各行驶多少时间?解:设汽车在平路上行驶x h ,在坡路上行驶y h ,则依题意得⎩⎨⎧x +y =6.5,60x ×2=30y ,解得⎩⎪⎨⎪⎧x =1.3y =5.2。
全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测试卷(全册 共61页 附答案)
全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测试卷(全册共61页附答案)目录第一章达标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把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同时扩大到原来的3倍,则斜边长扩大到原来的( ) A.2倍B.3倍C.4倍D.5倍2.下列各组线段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一组是( )A.30,40,50 B.7,12,13 C.5,9,12 D.3,4,63.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5和12,则第三边长的平方是( ) A.169 B.119 C.13 D.1444.如图,阴影部分是一个长方形,则长方形的面积是( )A.3 cm2B.4 cm2C.5 cm2D.6 cm2(第4题) (第7题) (第10题)5.满足下列条件的△ABC,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为( )A.∠A=∠B-∠C B.∠A∶∠B∶∠C=1∶1∶2C.b2=a2-c2D.a∶b∶c=2∶3∶46.已知一轮船以18 n mile/h的速度从港口A出发向西南方向航行,另一轮船以24 n mile/h 的速度同时从港口A出发向东南方向航行,离开港口1.5 h后,两轮船相距( ) A.30 n mile B.35 n mile C.40 n mile D.45 n mile7.如图,在△ABC中,AB=AC=13,BC=10,点D为BC的中点,DE⊥AB,垂足为点E,则DE等于( )A.1013B.1513C.6013D.75138.若△ABC的三边长a,b,c满足(a-b)(a2+b2-c2)=0,则△ABC是( ) A.等腰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等边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9.已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5 cm,周长为12 cm,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 A.12 cm2B.6 cm2C.8 cm2D.10 cm210.如图,分别以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为边向外作正方形,然后分别以三个正方形的中心为圆心,正方形边长的一半为半径作圆,记三个圆的面积分别为S1,S2,S3,则S1,S2,S3之间的关系是( )A.S1+S2>S3B.S1+S2=S3C.S1+S2<S3D.无法确定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11.如图,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AD是底边上的高,若AB=5 cm,BC=6 cm,则AD=__________.(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12.如图,某人欲横渡一条河,由于水流的影响,实际上岸地点C偏离欲到达点B 300 m,结果他在水中实际游了500 m,则该河流的宽度为________.13.如图,在Rt△ABC中,∠B=90°,AB=3 cm,AC=5 cm,将△ABC折叠,使点C与点A 重合,得折痕DE,则△ABE的周长等于________.14.已知a,b,c是△ABC的三边长,且满足关系式(a2-c2-b2)2+||c-b=0,则△ABC的形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如图是一个长方体,则AB=________,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_.(第15题) (第16题)16.如图是“赵爽弦图”,△ABH,△BCG,△CDF和△DAE是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四边形ABCD和EFGH都是正方形.如果AB=10,且AH∶AE=3∶4.那么AH等于________.17.红方侦察员小马的正前方400 m处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公路,突然发现一辆蓝方汽车在公路上行驶,他拿出红外线测距仪测得汽车与他相距400 m,10 s后又测得汽车与他相距500 m,则蓝方汽车的速度是________m/s.18.在一根长90 cm的灯管上缠满了彩色丝带,已知可近似地将灯管看成圆柱体,且底面周长为4 cm,彩色丝带均匀地缠绕了30圈(如图为灯管的部分示意图),则彩色丝带的总长度为__________.(第18题)三、解答题(19~22题每题9分,其余每题10分,共66分)19.某消防部队进行消防演练.在模拟现场,有一建筑物发生了火灾,消防车到达后,发现离建筑物的水平距离最近为12 m,如图,即AD=BC=12 m,此时建筑物中距地面12.8 m高的P处有一被困人员需要救援.已知消防云梯车的车身高AB是3.8 m,问此消防车的云梯至少应伸长多少米?20.如图,在4³4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线段AB,AE分别是图中两个1³3的长方形的对角线,请你说明:AB⊥AE.21.如图,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a的正方形,点E在CD上,DE=b,AE=c,延长CB至点F,使BF=b,连接AF,试利用此图说明勾股定理.22.如图,一根12 m的电线杆AB用铁丝AC,AD固定,现已知用去的铁丝AC=15 m,AD=13 m,又测得地面上B,C两点之间的距离是9 m,B,D两点之间的距离是5 m,则电线杆和地面是否垂直,为什么?23.如图,∠AOB=90°,OA=9 cm,OB=3 cm,一机器人在点B处看见一个小球从点A出发沿着AO方向匀速滚向点O,机器人立即从点B出发,沿BC方向匀速前进拦截小球,恰好在点C处截住了小球,如果小球滚动的速度与机器人行走的速度相等,那么机器人行走的路程BC是多少?24.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DC=5 cm,在DC上存在一点E,沿直线AE把△AED折叠,使点D恰好落在BC边上,设落点为F,若△ABF的面积为30 cm2,求△ADE的面积.25.有一个如图所示的长方体透明玻璃水缸,其长AD=8 cm,高AB=6 cm,水深为AE=4 cm,在水面线EF上紧贴内壁G处有一粒食物,且EG=6 cm,一只小虫想从水缸外的A处沿水缸壁爬进水缸内的G处吃掉食物.(1)小虫应该沿怎样的路线爬才能使爬的路线最短呢?请你画出它爬行的最短路线,并用箭头标注.(2)求小虫爬行的最短路线长(不计缸壁厚度).答案一、1.B 2.A 3.A 4.C 5.D 6.D 7.C 8.D 9.B 10.B二、11.4 cm 12.400 m 13.7 cm 14.等腰直角三角形 15.13;30 16.6 17.3018.150 cm 点拨:因为灯管可近似看成圆柱,而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所以假设把灯管的侧面展开后,得到一个由30个完全相同的小长方形组成的大长方形,且每个小长方形的长等于灯管的底面周长,小长方形的高等于灯管长度的130,则丝带的长度等于小长方形对角线长的30倍. 三、19.解:因为CD =AB =3.8 m ,所以PD =PC -CD =9 m. 在Rt △ADP 中,AP 2=AD 2+PD 2, 得AP =15 m.所以此消防车的云梯至少应伸长15 m.20.解:如图,连接BE .(第20题)因为AE 2=12+32=10,AB 2=12+32=10,BE 2=22+42=20,所以AE 2+AB 2=BE 2.所以△ABE 是直角三角形,且∠BAE =90°,即AB ⊥AE .21.解:在△ADE 和△ABF 中,⎩⎪⎨⎪⎧AD =AB =a ,∠D =∠ABF ,DE =BF =b ,所以△ADE ≌△ABF .所以AE =AF =c ,∠DAE =∠BAF ,S △ADE =S △ABF .所以∠EAF =∠EAB +∠BAF =∠EAB +∠DAE =∠DAB =90°,S 正方形ABCD =S 四边形AECF .连接EF ,易知S 四边形AECF =S △AEF +S △ECF =12[c 2+(a -b )(a +b )]=12(a 2+c 2-b 2),S 正方形ABCD=a 2,所以12(a 2+c 2-b 2)=a 2.所以a 2+b 2=c 2. 22.解:垂直.理由如下:因为AB =12 m ,AC =15 m ,BC =9 m , 所以AC 2=BC 2+AB 2. 所以∠CBA =90°. 又因为AD =13 m ,AB =12 m ,BD =5 m ,所以AD 2=BD 2+AB 2. 所以∠ABD =90°, 因此电线杆和地面垂直.点拨:要判定电线杆和地面垂直,只需说明AB ⊥BD 且AB ⊥BC 即可,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可判定△ABD 和△ABC 为直角三角形,从而得出电线杆和地面垂直. 23.解:根据题意,BC =AC =OA -OC =9-OC .因为∠AOB =90°,所以在Rt △BOC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OB 2+OC 2=BC 2, 所以32+OC 2=(9-OC )2, 解得OC =4 cm. 所以BC =5 cm.24.解:由折叠可知AD =AF ,DE =EF .由S △ABF =12BF ²AB =30 cm 2,AB =DC =5 cm ,得BF =12 cm.在Rt △ABF 中,由勾股定理,得AF =13 cm ,所以BC =AD =AF =13 cm. 设DE =x cm ,则EC =(5-x )cm ,EF =x cm ,FC =13-12=1(cm).在Rt △ECF 中,由勾股定理,得EC 2+FC 2=EF 2,即(5-x )2+12=x 2,解得x =135.所以S △ADE =12AD ²DE =12³13³135=16.9 (cm 2).25.解:(1)如图,作点A 关于BC 的对称点A ′,连接A ′G 与BC 交于点Q ,则AQ +QG 为最短路线.(第25题)(2)因为AE =4 cm ,AA ′=12 cm ,所以A ′E =8 cm.在Rt △A ′EG 中,EG =6 cm ,A ′E =8 cm ,A ′G 2=A ′E 2+EG 2=102, 所以A ′G =10 cm ,所以AQ +QG =A ′Q +QG =A ′G =10 cm. 所以最短路线长为10 cm.第二章达标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8的平方根是( )A .4B .±4C .2 2D .±2 2的立方根是( )A .-1B .0C .1D .±13.有下列各数:0.456,3π2,(-π)0,3.14,0.801 08,0.101 001 000 1…(相邻两个1之间0的个数逐次加1),4,12.其中是无理数的有( )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4.有下列各式:①2;②13;③8x >0).其中,最简二次根式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5.下列语句不正确的是( )A .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如果不是有理数,那么一定是无理数B .大小介于两个有理数之间的无理数有无数个C .-1的立方是-1,立方根也是-1D .两个实数,较大者的平方也较大 6.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12=2 3B.32=32==x7.设n 为正整数,且n <65<n +1,则n 的值为( )A .5B .6C .7D .88.如图,在数轴上表示-5和19的两点之间表示整数的点有( )A .7个B .8个C .9个D .6个(第8题)(第10题)9(y +3)2=0,则x -y 的值为( )A .-1B .1C .-7D .710.按如图所示的程序计算,若开始输入的n 值为2,则最后输出的结果是( )A .14B .16C .8+52D .14+2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11 ________ 5 (填“>”或“<”).12.利用计算器计算12³3-5时,正确的按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显示器上显示的数是________.13.如图,数轴上表示数3的是点________.。
北师大八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第一章勾股定理综合测评时间: 满分:120分、精心选一选(每小题4分,共32 分)1. 在厶 ABC 中,/ B=90° ,若 BC=3 AC=5,贝U AB 等于( )A.3B.4C.5D.62. 下列几组数中,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4.两只小鼹鼠在地下打洞,一只朝前方挖,每分钟挖8 cm,另一只朝左挖,每分钟挖 6 cm,10分钟后,两只小鼹鼠相距( )6.图2中的小方格都是边长为 1的正方形,试判断厶 ABC 的形状为()、耐心填一填(每小题4分,共32 分)9. 写出两组勾股数: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10. 在厶ABC 中,ZC = 90° , 若 BC : AC = 3 :4 , AB= 10,则 BC= ___ , AC = _____ .班级: ________ 姓名: _______ 得分: _______1 1 1A.—,B.3 ,4, 6C.5 ,12, 13D.0.8 , 1.2 , 1.53 4 ,53.如图 1, 正方形 ABCD 的面积为 100 cm 2, △ ABP 为直角三角形, / P=90 ° ,且PB=6 cm ,则AP 的长为 ( )A.10 cmB.6 cmC.8 cmD.无法确定A.50 cmB.80 cmC.100 cm D.140 cm5.已知a , b , cABC 的三边,且满足 a 2 b 2 a 2 b 2 c 2 = 0,则它的形状为( A.直角三角形C.等腰直角三角形B.等腰三角形D. 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A .钝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以上都有可能[来源:学科网7. 如图3, 一圆柱高8 cm,底面半径为2 cm, —只蚂蚁从点 A 爬到点B 处吃食,要爬行的最短路程( 取3 )是()A. 20 cmB.10 cmC.14 cmD.无法确定8.已知 Rt △ ABC 中,/ C=90°, 若 BC + AC = 14 cm , AB= 10 cm ,则该三角形的面积是( 2A.24 cm2B.36 cmC.48 cm2D.60 cm11. 如图4,等腰三角形ABC的底边长为16,底边上的高AD长为6,则腰AB的长度为___________13. 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之比为 5 : 12 : 13,它的周长为60,则它的面积是 _______ . 14. 图6是一个三级台阶,它的每一级长、宽、高分别是2米,0.3米,0.2米,A ,B 是这个台阶上两个相对的端点,A 点有一只蚂蚁,想到B 点去吃可口的食物,则蚂蚁沿台阶面 爬行到B 点的最短路程是 米.屋门只有242 cm 高,100 cm 宽.你认为小明能把床垫拿进屋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能”或"不能”)16.图7是一束太阳光线从仓库窗户射入的平面示意图,小强同学测得 米,AC = 4.5米,MC= 6米,则太阳光线 MA 的长度为 _______ 米.17. (10分)如图8,甲渔船以8海里/时的速度离开港口 O 向东北方向航行,乙渔船以5 4 BN ^ —米,NC=—米,BC = 133三、细心做一做(共56分)12.如图 5,/ OAB =Z OBC=Z OCD= 90°, AB= BC = CD= 1, OA= 2,贝U OD 2 = _____15. 一天,小明买了一张底面是边长为 260 cm 的正方形,厚30 cm 的床垫回家,至U 了家门口,才 发现6海里/时的10,在一棵树的10米高处有两只猴子,一只猴子爬下树后走到离树 20米处的池塘D 后直接跃到A 处,距离以直线计算,若两只猴子所经过的距离相等,试求该树的19. (12分)如图 A 处.另一只爬到树顶速度离开港口 O 向西北方向航行,它们同时出发 .一个半小时后,甲、乙两渔船相距多少海里?9,已知在厶 ABC 中,AB=13, AD=12 AC=15, CD=9 求厶 ABC 的面积.18. (10分)如图高度.20. (12分)如图11, 一块草坪的形状为四边形 ABCDr 其中/ B=90 , AB=8 m BC=6 m CD=24 mAD=26 m.求这块草坪的面积.来源:Z#xx#]21. (12分)对任意符合条件的直角三角形保持其锐角顶点 A 不动,改变BC 的位置,使 E , D ,且/ BAE = 90°,/ CAD = 90° (如图 12).【分析】所给数据如图中所示,且四边形 ACFD 是一个正方形,它的面积和四边形ABFE 的面积相等.第一章勾股定理综合测评一、 1.B 2.C 3.C 4.C 5.D 6.C 7.B 8.A二、 9.答案不唯一,如 3,4,5 ; 60,80,100 10.6 8 11.10 12.7 13.120 14.2.5 15.台匕冃匕16.7.533三、 17.解:由题意得 OA — 812 (海里),OB — 69 (海里), AOB 90,所以△ AOB22是直角三角形.由勾股定理,得 OA 2 OB 2 AB 2,即AB 2 =92+122=225,所以AB= 15 (海里).答略.18. 解:因为 AD=12 AC=15 CD=9所以AD+cD=144+8仁225= AC 2,所以△ ADC 为直角三角形,且/ ADC=90 .在 Rt △ ABD 中,AB=13, AD=12 由勾股定理得 BD 2 =AB 2 - AD 2 = 25,所以ED =5,所以 BC = BD+DC=5+9=1411所以 S AABC =• BC• AD=— X 14X 12=84 .2 219. 解:由题意知 AD+DB=BC+CA 且 CA=20米,BC=10米,设 BD=x 贝U AD=30-x .【解答】结合上面的分析过程验证勾股定理[来源:学科网]在Rt △ ACD中,CD+CA^AE2,即(30-x ) 2= ( 10+x) 2+202,解得x=5,故树高CD=10+x=15 (米).20. 解:如图,连接AC,因为/ B=90,所以在Rt△ ABC中,由勾股定理得AC2=AB2+BC2=82+62=100, 所以AC=10.又因为CD=24, AD=26所以在△ ACD中, AC+CD^A E J,所以△ ACD是直角三角形.1 1 1 1” *所以S 四边形ABC=S^ACD-S△ AB(= — AC?CD ——AB?BC —X 10X 24 -——X 8X6 =120-24=96 (m)."22 2 2 2/故该草坪的面积为96 m. '-一/21解:由分析可得S 正方形ACFD= S 四边形ABFE=S^ BAE+ S^ BFE・1 1即b2= c2+ (b+a) (b-a).2 2整理,得2b2= c2+ (b+ a) (b-a) .*源学一科网心所以a2+ b2= c2.第二章实数检测题【本检测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下列无理数中,在一2与1之间的是()A. —LB.—:;C.D .2. (2014 •南京中考)8的平方根是()A . 4B . ±4C .2 .刁D . ±皿3.若a,b为实数,且满足|a—2|+ . b2 =0, 则b —a的值为()A . 2B . 0C.—2 D . 以上都不对4.卜列说法错误的是()A. 5是25的算术平方根B.1是1的一个平方根C . (—4)2的平方根是一4D.0的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都是5.要使式子- x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A . x> 0 B. x>- 2 C. x> 2 D. x< 26.若a, b均为正整数,且a> .7 , b> 3 2,则a + b的最小值是( )A. 3B.4C.57.在实数-,。
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附答案全套
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附答案全套第一章检测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在以下几组线段中,可以形成直角三角形的一组是()a.3、4、4b。
3,4,6C。
3,4,7天。
3, 4, 52.如图,在rt△abc中,∠a=90°,bc=2.5cm,ac=1.5cm,则ab的长为()a.3.5cmb.2cmc.3cmd.4cm3.如图所示,在RT中△ 美国广播公司,∠ ACB=90°如果AB=15cm,则平方Adec和平方bcfg之和为()a.150cm2b.200cm2c.225cm2d.无法计算4.在△ ABC适用于以下条件,直角三角形的数量为()① a=6,B=8,C=10;②A.∶B∶c=1∶2.∶2.③∠a=32°∠b=58°④a=7,b=24,c=25。
a.2个b.3个c.4个d.1个5.在△ ABC,ab=12,BC=16,AC=20,然后是△ ABC是()a.96b。
120摄氏度。
160d。
2006.若△abc的三边长a,b,c满足(a-b)(a2+b2-c2)=0,则△abc是()a.等腰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等边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7.如图是医院、公园和超市的平面示意图,超市在医院的南偏东25°的方向,且到医院的距离为300m,公园到医院的距离为400m.若公园到超市的距离为500m,则公园在医院的()a、75°北偏东B.65°北偏东C.55°北偏东D.不确定8.如图,将长方形纸片abcd折叠,使边dc落在对角线ac上,折痕为ce,且d点落在对角线d′处.若ab=3,ad=4,则ed的长为()34a。
b、 3c.1d。
239.某市在旧城改造中,计划在市内一块如图所示的三角形abc空地上种植草皮以美化环境,已知ab=13米,ad=12米,ad⊥bc,ac=20米.若这种草皮每平方米售价a元,则购买这种草皮至少需要()a、 126a元b.150a元c.156a元d.300a元10.如图,长方体的高为9m,底面是边长为6m的正方形,一只蚂蚁从顶点a开始爬向顶点b,那么它爬行的最短路程为()a、 10mb.12mc.15md.20m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如图所示,4m长梯子的一端距离墙脚2.4m,另一端靠近墙,因此梯子顶部远离墙脚。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试卷第1页,共8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学习了勾股定理之后,老师给大家留了一个作业题,小明看了之后,发现三角形各边都不知道,无从下手,心中着急.请你帮助一下小明.如图,ABC 的顶点A ,B ,C 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的格点上,BD AC ⊥于点D ,则BD 的长为( )A .45B .85C .165D .2452.“赵爽弦图”巧妙地利用面积关系证明了勾股定理,是我国古代数学的骄傲,如图所示的“赵爽弦图”是由四个全等直角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设直角三角形较长直角边长为a ,较短直角边长为b ,若()221a b +=,小正方形的面积为5,则大正方形的面积为( )A .12B .13C .14D .153.如图所示的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赵爽弦图”的示意图,此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接而成,其中5AE =,13BE =,则2EF 的值是( )试卷第2页,共8页A .128B .64C .32D .1444.如图,“赵爽弦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的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大正方形,若图中的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为1和3,则中间小正方形的周长是( )A .4B .8C .12D .165.往直径为26cm 的圆柱形容器内装入一些水以后,截面如图所示.若水面宽24cm AB =,则水的最大深度为( )A .8cmB .10cmC .16cmD .20cm6.如图,圆柱的底面周长为12cm ,AB 是底面圆的直径,在圆柱表面的高BC 上有一点D ,且10cm BC =,2cm DC =.一只蚂蚁从点A 出发,沿着圆柱体的表面爬行到点D 的最短路程是( )cm .试卷第3页,共8页A .14B .12C .10D .87.观察“赵爽弦图”(如图),若图中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a ,b ,a b >,根据图中图形面积之间的关系及勾股定理,可直接得到等式( )A .2()a a b a ab -=-B .22()()a b a b a b +-=-C .222( )2a b a ab b -=-+D .222()2a b a ab b +=++8.我们知道,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三边的长都是正整数,这样的三个正整数就叫做一组勾股数.如果一个正整数c 能表示为两个正整数a ,b 的平方和,即22c a b =+,那么称a ,b ,c 为一组广义勾股数,c 为广义斜边数,则下面的结论:①m 为正整数,则3m ,4m ,5m 为一组勾股数;①1,2,3是一组广义勾股数;①13是广义斜边数;①两个广义斜边数的和是广义斜边数;①若2222,12,221a k k b k c k k =+=+=++,其中k 为正整数,则a ,b ,c 为一组勾股数;①两个广义斜边数的积是广义斜边数.依次正确的是( )A .①①①B .①①①①C .①①①D .①①①9.如图, Rt AED △中,90,,3,11AED AB AC AD EC BE ∠=====,则ED 的值为( )试卷第4页,共8页ABCD110.如图,在①ABC 中,AB =2,①ABC =60°,①ACB =45°,D 是BC 的中点,直线l 经过点D ,AE ①l ,BF ①l ,垂足分别为E ,F ,则AE +BF 的最大值为( )AB .C .D .11.在Rt①ABC 中,①C =90°,AC =10,BC =12,点D 为线段BC 上一动点.以CD 为①O 直径,作AD 交①O 于点E ,则BE 的最小值为( )A .6B .8C .10D .1212.中国古代称直角三角形为勾股形,如果勾股形的三边长为三个正整数,则称三边长叫“勾股数”;如果勾股形的两直角边长为正整数,那么称斜边长的平方叫“整弦数”对于以下结论:①20是“整弦数”;①两个“整弦数”之和一定是“整弦数”;①若c 2为“整弦数”,则c 不可能为正整数;①若m =a 12+b 12,n =a 22+b 22,11a b ≠22a b ,且m ,n ,a 1,a 2,b 1,b 2均为正整数,则m 与n 之积为“整弦数”;①若一个正奇数(除1外)的平方等于两个连续正整数的和,则这个正奇数与这两个连续正整数是一组“勾股数”.其中结论正确的个数为(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试卷第5页,共8页 13.如图,OE ①AB 于E ,若①O 的半径为10,OE =6,则AB =_______.14.一根直立于水中的芦节(BD )高出水面(AC )2米,一阵风吹来,芦苇的顶端D 恰好到达水面的C 处,且C 到BD 的距离AC =6米,水的深度(AB )为________米15.学习完《勾股定理》后,尹老师要求数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同学们发现系在旗杆顶端的绳子垂到了地面并多出了一段,但这条绳子的长度未知.如图,经测量,绳子多出的部分长度为1米,将绳子沿地面拉直,绳子底端距离旗杆底端4米,则旗杆的高度为______米.16.已知2(4)5y x x -+,当分别取1,2,3,……,2020时,所对应y 值的总和是__________.17.一个数的平方根是4a 和25a +,则=a _________,这个正数是_________.18.已知a、b、c是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如果满足2(3)50a c--=,则这个三角形的形状是_______.19732x y--,则2x﹣18y2=_____.20.爱动脑筋的小明某天在家玩遥控游戏时遇到下面的问题:已知,如图一个棱长为8cm无盖的正方体铁盒,小明通过遥控器操控一只带有磁性的甲虫玩具,他先把甲虫放在正方体盒子外壁A处,然后遥控甲虫从A处出发沿外壁面正方形ABCD爬行,爬到边CD上后再在边CD上爬行3cm,最后在沿内壁面正方形ABCD上爬行,最终到达内壁BC的中点M,甲虫所走的最短路程是______cm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8分,共40分)21.长清的园博园广场视野开阔,阻挡物少,成为不少市民放风筝的最佳场所,某校七年级(1)班的小明和小亮学习了“勾股定理”之后,为了测得风筝的垂直高度CE,他们进行了如下操作:①测得水平距离BD的长为15米;①根据手中剩余线的长度计算出风筝线BC的长为25米;①牵线放风筝的小明的身高为1.6米.(1)求风筝的垂直高度CE;试卷第6页,共8页试卷第7页,共8页 (2)如果小明想风筝沿CD 方向下降12米,则他应该往回收线多少米?22.在一条东西走向河的一侧有一村庄C ,河边原有两个取水点A ,B ,其中AB =AC ,由于种种原因,由C 到A 的路现在已经不通了,某村为方便村民取水决定在河边新建一个取水点H (A ,H ,B 在一条直线上),并新修一条路CH ,测得CB =3千米,CH =2.4千米,HB =1.8千米.(1)问CH 是不是从村庄C 到河边的最近路,请通过计算加以说明;(2)求原来的路线AC 的长.23.如图,一棵竖直生长的竹子高为8米,一阵强风将竹子从C 处吹折,竹子的顶端A 刚好触地,且与竹子底端的距离AB 是4米.求竹子折断处与根部的距离CB .24.太原的五一广场视野开阔,是一处设计别致,造型美丽的广场园林,成为不少市民放风筝的最佳场所,某校八年级(1)班的小明和小亮同学学习了“勾股定理”之后,为了测得图中风筝的高度CE ,他们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测得BD 的长为15米(注:BD CE );①根据手中剩余线的长度计算出风筝线BC的长为25米;①牵线放风筝的小明身高1.7米.(1)求风筝的高度CE.(2)过点D作DH BC⊥,垂足为H,求BH的长度.25.(12,其中4x=.(2)已知x=y=,求22x xy y-+值.试卷第8页,共8页参考答案1.C2.B3.A4.B5.A6.C7.C8.D9.A10.A11.B12.C13.1614.815.7.5;16.203217.-3118.直角三角形19.2220.1621.(1)风筝的高度CE为21.6米;(2)他应该往回收线8米.22.(1)是;(2)2.5米.23.3米24.(1)风筝的高度CE为21.7米(2)BH的长度为9米25.(1)62,122x(2)11答案第9页,共1页。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勾股定理单元测试(含答案)
第一章勾股定理一、选择题1. 若a,b,c为△ABC的三边长,则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a=1.5,b=2,c=2.5B.a:b:c=3:4:5C.∠A+∠B=∠C D.∠A:∠B:∠C=3:4:52. 在Rt△ABC中,若∠C=90∘,AC=3,BC=4,则点C到直线AB的距离为( )A.3B.4C.5D.2.43. 如图,四边形ABCD中,∠B=90∘,且AB=BC=2,CD=3,DA=1,则∠DAB的度数为( )A.90∘B.120∘C.135∘D.150∘4. 如图,在高为5 m,坡面长为13 m的楼梯表面铺地毯,地毯的长度至少需要( )A.17 m B.18 m C.25 m D.26 m5. 如图是一株美丽的勾股树,其中所有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若正方形A,B,C,D的面积分别为3,5,2,3,则最大正方形E的面积是( )A.47B.13C.11D.86. 如图,将一根长度为8 cm,自然伸直的弹性皮筋AB两端固定在水平的桌面上,然后把皮筋中点C竖直向上拉升3 cm到点D,则此时该弹性皮筋被拉长了( )A.6 cm B.5 cm C.4 cm D.2 cm7. 如图,为了测得湖两岸A点和B点之间的距离,一个观测者在C点设桩,使∠ABC=90∘,并测得BC长为16 m,若已知AC比AB长8 m,则A点和B点之间的距离为( )A.25 m B.12 m C.13 m D.43 m8. 如图,在三角形纸片ABC中,∠ACB=90∘,AC=4,BC=3,点D,E分别在AB,AC上,连接DE,将△ADE沿DE翻折,使点A的对应点F落在BC的延长线上.若FD平分∠EFB,则AD的长为( )A.259B.258C.157D.207二、填空题9. 在△ABC中,∠C=90∘.(1)已知a=10,b=24,那么c=.(2)已知b:c=4:5,a=9,那么b=,c=.10. 如图是“赵爽弦图”,△ABH,△BCG,△CDF和△DAE是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四边形ABCD和EFGH都是正方形,如果AH=6,EF=2,那么AB等于.11. 《九章算术》中的“折竹抵地”问题:今有竹高一丈,末折抵地,去根六尺.问折高者几何?意思是:一根竹子,原高一丈(一丈=10尺),一阵风将竹子折断,其竹梢恰好抵地,抵地处离竹子底部6尺远,问折断处离地面的高度是多少?设折断处离地面的高度为x尺,则可列方程为.12. 如图,一个长方体长4 cm,宽3 cm,高12 cm,则它上下两底面的对角线MN的长为cm.13. 已知a,b,c为△ABC的三边,且满足a2+b2+c2+338=10a+24b+26c,则可以判断△ABC的形状为.14. 如图所示的网格是正方形网格,则∠PAB+∠PBA=∘(点A,B,P是网格线的交点).15.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叫做“垂美”四边形,现有如图所示的“垂美”四边形ABCD,对角线AC,BD交于点O.若AD=2,BC=4,则AB2+CD2=.三、解答题16. 在Rt△ABC中,∠C=90∘.(1) 已知a=8,c=17,求b.(2) 已知b=40,c=41,求a.17.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DBC=90∘,AB=9,AD=12,BC=8,DC=17,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18. 如图,滑竿在机械槽内运动,∠C=90∘,AB=2.5 m,BC=1.5 m,当底端B向右移动0.5 m时,顶端A下滑了多少米?19. 假期中,王强和同学到某海岛上去旅游.他们按照如图所示路线.在点A登陆后租借了自行车,骑车往东走8千米,又往北走2千米;遇到障碍后往西走3千米,再折向北走到6千米处往东拐,走了1千米到达景点B.登陆点A到景点B的直线距离是多少千米?20. 若正整数a,b,c(a<b<c)满足a2+b2=c2,则称(a,b,c)为一组“勾股数”.观察下列两类“勾股数”:第一类(a是奇数):(3,4,5),(5,12,13),(7,24,25),⋯⋯第二类(a是偶数):(6,8,10),(8,15,17),(10,24,26),⋯⋯(1) 请再写出两组勾股数,每类各写一组;(2) 分别就a为奇数、偶数两种情形,用a表示b和c,并选择其中一种情形证明(a,b,c)是“勾股数”.答案一、选择题1. D2. D3. C4. A5. B6. D7. B8. D二、填空题9. 26;12;1510. 1011. x2+62=(10−x)212. 1313. 直角三角形14. 4515. 20三、解答题16.(1) 15.(2) 9.17. ∵∠DBC=90∘,DC=17,BC=8,∴BD2=CD2−BC2=172−82=225=152,∴BD=15.∵AD2+AB2=122+92=144+81=225,BD 2=225, ∴AD 2+AB 2=BD 2,∴△ABD 是直角三角形,且 ∠A =90∘,∴ 四边形 ABCD 的面积 =△ABD 的面积 +∠CBD 的面积 =12×9×12+12×15×8=54+60=114.18. 依题意得 AB =DE =2.5 m ,BC =1.5 m ,∠C =90∘,∴AC 2+BC 2=AB 2,即 AC 2+1.52=2.52,解得 AC =2 m . ∵BD =0.5 m , ∴CD =2 m .在 Rt △ECD 中,CE 2+CD 2=DE 2, ∴CE =1.5 m , ∴AE =0.5 m .答:顶端 A 下滑了 0.5 m .19. 10 千米.20.(1) 第一组(a 是奇数):9,40,41(答案不唯一);第二组(a 是偶数):12,35,37(答案不唯一).(2) 当 a 为奇数时,b =a 2−12,c =a 2+12;当 a 为偶数时,b =a 24−1,c =a 24+1.证明:当 a 为奇数时,a 2+b 2=a 2+(a 2−12)2=(a 2+12)2=c 2,∴(a,b,c ) 是“勾股数”.当 a 为偶数时,a 2+b 2=a 2+(a 24−1)2=(a 24+1)2=c 2,∴(a,b,c ) 是“勾股数”.。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在△ABC中,AB=AC=5,BC=6,D为BC中点,则AD的长为()A.3 B.4 C.5 D.62.△ABC中,∠A,∠B,∠C的对边分别记为a,b,c,由下列条件不能判定△ABC为直角三角形的是()A.∠A+∠B=∠C B.∠A:∠B:∠C=1:2:3C.a2=c2﹣b2D.a:b:c=3:4:63.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10,底长为12,则其底边上的高为()A.13 B.8 C.25 D.644.Rt△ABC中,斜边BC=2,则AB2+AC2+BC2的值为()A.8 B.4 C.6 D.无法计算5.如图,已知两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25和169,则字母B所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是()A.12 B.13 C.144 D.1946.已知一直角三角形的木板,三边的平方和为1800cm2,则斜边长为()A.30cm B.80cm C.90cm D.120cm7.△ABC中,边AB=15,AC=13,高AD=12,则△ABC的周长是()A.42 B.32 C.42或32 D.不能确定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已知a、b、c是三角形的三边长,则a2+b2=c2B.在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C.在Rt△ABC中,∠C=90°,a、b、c分别是∠A,∠B,∠C的对边,则a2+b2=c2D.在Rt△ABC中,∠B=90°,a、b、c分别是∠A,∠B,∠C的对边,则a2+b2=c2 9.已知,如图长方形ABCD中,AB=3cm,AD=9cm,将此长方形折叠,使点B 与点D重合,折痕为EF,则△ABE的面积为()A.3cm2B.4cm2C.6cm2D.12cm210.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2ab=(a+b)2﹣c2,则此三角形是()A.钝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等边三角形二.选择题(共10小题)11.直角三角形斜边长是5,一直角边的长是3,则此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12.在Rt△ABC中,∠ACB=90°,AB=5cm,BC=3cm,CD⊥AB于D,CD=.13.在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记载了一道有趣的数学问题:“今有池方一丈,葭生其中央,出水一尺.引葭赴岸,适与岸齐.问水深、葭长各几何?”这个数学问题的意思是说:“有一个水池,水面是一个边长为1丈(1丈=10尺)的正方形,在水池正中央长有一根芦苇,芦苇露出水面 1 尺.如果把这根芦苇拉向岸边,它的顶端恰好到达岸边的水面.请问这个水池的深度和这根芦苇的长度各是多少?”设这个水池的深度是x尺,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14.如图,有一个长为50cm,宽为30cm,高为40cm的长方体木箱,一根长70cm 的木棍放入(填“能”或“不能”).15.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8cm,4cm,5cm.一只蚂蚁沿着长方体的表面从点A爬到点B.则蚂蚁爬行的最短路径的长是cm.16.如图是一个三级台阶,它的每一级的长,宽,高分别为100cm,15cm和10cm,A和B是这个台阶的两个相对的端点,A点上有一只蚂蚁想到B点去吃可口的食物,则它所走的最短路线长度为.17.如图,已知CD=6m,AD=8m,∠ADC=90°,BC=24m,AB=26m.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18.如图,所有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所有四边形都是正方形,已知S1=9,S2=4,S3=8,S4=10,则S=.19.边长为7,24,25的△ABC内有一点P到三边距离相等,则这个距离为.20.一个三角形的三边的比是3:4:5,它的周长是36,则它的面积是.三.选择题(共9小题)21.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中,∠B=90°,AB=3,BC=4,CD=12,AD=13,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22.如图,已知AC=4,BC=3,BD=12,AD=13,∠ACB=90°,试求阴影部分的面积.23.如图,已知△ABC中,CD⊥AB于D,AC=20,BC=15,DB=9,求AB的长.24.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90°,AB=BC=2,CD=3,AD=1,求∠DAB的度数.25.我们把满足方程x2+y2=z2的正整数的解(x、y、z)叫做勾股数,如,(3,4,5)就是一组勾股数.(1)请你再写出两组勾股数:(、、),(、、);(2)在研究直角三角形的勾股数时,古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曾指出:如果n表示大于1的整数,x=2n,y=n2﹣1,z=n2+1,那么以x,y,z为三边的三角形为直径三角形(即x,y,z为勾股数),请你加以证明.26.“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规定:小汽车在城街路上行驶速度不得超过70km/h.如图,一辆小汽车在一条城市街路上直道行驶,某一时刻刚好行驶到路对面车速检测仪A处的正前方30m的C处,过了2s后,测得小汽车与车速检测仪间距离为50m,这辆小汽车超速了吗?(参考数据转换:1m/s=3.6km/h)27.如图,一架2.5米长的梯子AB斜靠在竖直的墙AC上,这时梯子底部B到墙底端的距离为0.7米,考虑爬梯子的稳定性,现要将梯子顶部A沿墙下移0.4米到A1处,问梯子底部B将外移多少米?28.为迎接南博会,要在会场周围的一块四边形空地上种植草坪进行绿化,经测量∠B=90°,AB=7米,BC=24米,CD=15米,AD=20米,求这块四边形草坪ABCD 的面积.29.如图,圆柱形无盖玻璃容器,高18cm,底面周长为60cm,在外侧距下底1cm的点C处有一蜘蛛,与蜘蛛相对的圆柱形容器的上口外侧距开口1cm的F 处有一苍蝇,试求急于捕获苍蝇充饥的蜘蛛所走的最短路线的长度.30.如图,∠ABC为直角,BC长为3,AB长为4,AF长为12,正方形的面积为169,求三角形AFC的面积.2017年01月17日dxzxshuxue的初中数学组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2016•淮安二模)在△ABC中,AB=AC=5,BC=6,D为BC中点,则AD的长为()A.3 B.4 C.5 D.6【分析】先判断出AD⊥BC,再用勾股定理求解即可.【解答】解:∵AB=AC,点D是BC中点,∴AD⊥BC,∴∠ADB=90°,∵点D是BC中点,∴BD=BC=3,在Rt△ADB中,AB=5,∴AD==4,故选B【点评】此题是勾股定理题目,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勾股定理,解本题的是判断出∠ADB=90°.2.(2016•集美区模拟)△ABC中,∠A,∠B,∠C的对边分别记为a,b,c,由下列条件不能判定△ABC为直角三角形的是()A.∠A+∠B=∠C B.∠A:∠B:∠C=1:2:3C.a2=c2﹣b2D.a:b:c=3:4:6【分析】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A、∠A+∠B=∠C,又∠A+∠B+∠C=180°,则∠C=90°,是直角三角形;B、∠A:∠B:∠C=1:2:3,又∠A+∠B+∠C=180°,则∠C=90°,是直角三角形;C、由a2=c2﹣b2,得a2+b2=c2,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直角三角形;D、32+42≠62,不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不是直角三角形.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注意在应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时,应先认真分析所给边的大小关系,确定最大边后,再验证两条较小边的平方和与最大边的平方之间的关系,进而作出判断.3.(2016春•石家庄期末)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10,底长为12,则其底边上的高为()A.13 B.8 C.25 D.64【分析】先作底边上的高,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即可求出此高的长度.【解答】解:作底边上的高并设此高的长度为x,根据勾股定理得:62+x2=102,解得:x=8.故选B.【点评】本题考点:等腰三角形底边上高的性质和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所在直线为底边的中垂线.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出底边上高的长度.4.(2016春•沧州期末)Rt△ABC中,斜边BC=2,则AB2+AC2+BC2的值为()A.8 B.4 C.6 D.无法计算【分析】利用勾股定理将AB2+AC2转化为BC2,再求值.【解答】解:∵Rt△ABC中,BC为斜边,∴AB2+AC2=BC2,∴AB2+AC2+BC2=2BC2=2×22=8.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正确判断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斜边,利用勾股定理得出等式是解题的关键.5.(2016春•平南县期末)如图,已知两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25和169,则字母B所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是()A.12 B.13 C.144 D.194【分析】结合勾股定理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得字母B所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等于其它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差.【解答】解:字母B所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169﹣25=144.故选C.【点评】熟记: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和等于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6.(2016春•赵县期末)已知一直角三角形的木板,三边的平方和为1800cm2,则斜边长为()A.30cm B.80cm C.90cm D.120cm【分析】先求出斜边的平方,进而可得出结论.【解答】解:设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x,∵三边的平方和为1800cm2,∴x2=900cm2,解得x=30cm.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熟知在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长的平方之和一定等于斜边长的平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7.(2016春•谷城县期末)△ABC中,边AB=15,AC=13,高AD=12,则△ABC 的周长是()A.42 B.32 C.42或32 D.不能确定【分析】本题应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1)当△ABC为锐角三角形时,在Rt△ABD和Rt△ACD中,运用勾股定理可将BD和CD的长求出,两者相加即为BC的长,从而可将△ABC的周长求出;(2)当△ABC为钝角三角形时,在Rt△ABD和Rt△ACD中,运用勾股定理可将BD和CD的长求出,两者相减即为BC的长,从而可将△ABC的周长求出.【解答】解:此题应分两种情况说明:(1)当△ABC为锐角三角形时,在Rt△ABD中,BD===9,在Rt△ACD中,CD===5∴BC=5+9=14∴△ABC的周长为:15+13+14=42;(2)当△ABC为钝角三角形时,在Rt△ABD中,BD===9,在Rt△ACD中,CD===5,∴BC=9﹣5=4.∴△ABC的周长为:15+13+4=32∴当△ABC为锐角三角形时,△ABC的周长为42;当△ABC为钝角三角形时,△ABC的周长为32.综上所述,△ABC的周长是42或32.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及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在解本题时应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易错点在于漏解,同学们思考问题一定要全面,有一定难度.8.(2016春•饶平县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已知a、b、c是三角形的三边长,则a2+b2=c2B.在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C.在Rt△ABC中,∠C=90°,a、b、c分别是∠A,∠B,∠C的对边,则a2+b2=c2 D.在Rt△ABC中,∠B=90°,a、b、c分别是∠A,∠B,∠C的对边,则a2+b2=c2【分析】根据勾股定理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A、若该三角形不是直接三角形,则等式a2+b2=c2不成立,故本选项错误;B、在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故本选项错误;C、在Rt△ABC中,∠C=90°,a、b、c分别是∠A,∠B,∠C的对边,则a2+b2=c2,故本选项正确;D、在Rt△ABC中,∠B=90°,a、b、c分别是∠A,∠B,∠C的对边,则c2+a2=b2,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在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长的平方之和一定等于斜边长的平方.9.(2016春•阿荣旗期末)已知,如图长方形ABCD中,AB=3cm,AD=9cm,将此长方形折叠,使点B与点D重合,折痕为EF,则△ABE的面积为()A.3cm2B.4cm2C.6cm2D.12cm2【分析】根据折叠的条件可得:BE=DE,在直角△ABE中,利用勾股定理就可以求解.【解答】解:将此长方形折叠,使点B与点D重合,∴BE=ED.∵AD=9cm=AE+DE=AE+BE.∴BE=9﹣AE,根据勾股定理可知AB2+AE2=BE2.解得AE=4.∴△ABE的面积为3×4÷2=6.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的能力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10.(2016春•定州市期中)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2ab=(a+b)2﹣c2,则此三角形是()A.钝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等边三角形【分析】对原式进行化简,发现三边的关系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从而可判定其形状.【解答】解:∵原式可化为a2+b2=c2,∴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选:C.【点评】解答此题要用到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已知三角形ABC的三边满足a2+b2=c2,则三角形ABC是直角三角形.二.选择题(共10小题)11.(2016•甘孜州)直角三角形斜边长是5,一直角边的长是3,则此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6.【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与一条直角边,可利用勾股定理求出另一条直角边的长度,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面积即可.【解答】解:∵直角三角形斜边长是5,一直角边的长是3,∴另一直角边长为=4.该直角三角形的面积S=×3×4=6.故答案为:6.【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以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勾股定理求出另一条直角边的长度.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勾股定理找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关键.12.(2016•黔东南州一模)在Rt△ABC中,∠ACB=90°,AB=5cm,BC=3cm,CD ⊥AB于D,CD=cm.【分析】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出直角边AC的长度,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即可求出CD的长.【解答】解:∵在Rt△ABC中,∠ACB=90°,AB=5cm,BC=3cm,∴AC==4cm.∵S=AC•CB=AB•CD,△ABC∴×4×3=×5×CD,∴CD=cm.故答案为cm.【点评】此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在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长的平方之和一定等于斜边长的平方.利用直角三角形面积的两种不同表示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3.(2016•平谷区一模)在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记载了一道有趣的数学问题:“今有池方一丈,葭生其中央,出水一尺.引葭赴岸,适与岸齐.问水深、葭长各几何?”这个数学问题的意思是说:“有一个水池,水面是一个边长为1丈(1丈=10尺)的正方形,在水池正中央长有一根芦苇,芦苇露出水面 1 尺.如果把这根芦苇拉向岸边,它的顶端恰好到达岸边的水面.请问这个水池的深度和这根芦苇的长度各是多少?”设这个水池的深度是x尺,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x2+52=(x+1)2.【分析】首先设水池的深度为x尺,则这根芦苇的长度为(x+1)尺,根据勾股定理可得方程x2+52=(x+1)2,再解即可.【解答】解:设水池的深度为x尺,由题意得:x2+52=(x+1)2,解得:x=12,则x+1=13,答:水深12尺,芦苇长13尺,故答案为:x2+52=(x+1)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在应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时勾股定理与方程的结合是解决实际问题常用的方法,关键是从题中抽象出勾股定理这一数学模型,画出准确的示意图.领会数形结合的思想的应用.14.(2016•黔东南州一模)如图,有一个长为50cm,宽为30cm,高为40cm的长方体木箱,一根长70cm的木棍能放入(填“能”或“不能”).【分析】在长方体的盒子中,一角的顶点与斜对的不共面的顶点的距离最大,根据木箱的长,宽,高可求出最大距离,然后和木棒的长度进行比较.【解答】解:可设放入长方体盒子中的最大长度是xcm,根据题意,得x2=502+402+302=5000,702=4900,因为4900<5000,所以能放进去.故答案是:能.【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求出木箱内木棒的最大长度.15.(2016•富阳市模拟)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8cm,4cm,5cm.一只蚂蚁沿着长方体的表面从点A爬到点B.则蚂蚁爬行的最短路径的长是cm.【分析】蚂蚁有三种爬法,就是把正视和俯视(或正视和侧视,或俯视和侧视)二个面展平成一个长方形,然后求其对角线,比较大小即可求得最短的途径.【解答】解:如图所示,路径一:AB==13;路径二:AB==;路径三:AB==;∵>13>,∴cm为最短路径.【点评】此题关键是把长方体拉平后用了勾股定理求出对角线的长度.16.(2016•罗平县校级模拟)如图是一个三级台阶,它的每一级的长,宽,高分别为100cm,15cm和10cm,A和B是这个台阶的两个相对的端点,A点上有一只蚂蚁想到B点去吃可口的食物,则它所走的最短路线长度为125cm.【分析】把立体几何图展开得到平面几何图,如图,然后利用勾股定理计算AB,则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得到蚂蚁所走的最短路线长度.【解答】解:展开图为:则AC=100cm,BC=15×3+10×3=75cm,在Rt△ABC中,AB==125cm.所以蚂蚁所走的最短路线长度为125cm.故答案为:125cm.【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把立体几何图中的问题转化为平面几何图中的问题是解题的关键.17.(2016秋•宜宾期末)如图,已知CD=6m,AD=8m,∠ADC=90°,BC=24m,AB=26m.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96m2.【分析】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C的长,再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出△ACB=AC×BC﹣AD×CD即可得出结论.为直角三角形,再根据S阴影【解答】解:在Rt△ADC中,∵CD=6m,AD=8m,∠ADC=90°,BC=24m,AB=26m,∴AC2=AD2+CD2=82+62=100,∴AC=10m,(取正值).在△ABC中,∵AC2+BC2=102+242=676,AB2=262=676.∴AC2+BC2=AB2,∴△ACB为直角三角形,∠ACB=90°.∴S=AC×BC﹣AD×CD=×10×24﹣×8×6=96(m2).阴影故答案是:96m2.【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的运用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运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C的长,再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出△ACB为直角三角形.18.(2016春•建昌县期末)如图,所有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所有四边形都是正方形,已知S1=9,S2=4,S3=8,S4=10,则S=31.【分析】利用勾股定理,根据图形得到S1+S2+S3+S4=S,求出即可.【解答】解:∵所有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所有四边形都是正方形,∴S=S1+S2+S3+S4=9+4+8+10=31,故答案为:31.【点评】此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是解本题的关键.19.(2016春•通川区期末)边长为7,24,25的△ABC内有一点P到三边距离相等,则这个距离为3.【分析】首先根据三边长确定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再根据题意画出图形,连接AP,BP,CP,根据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得该距离的长.【解答】解:∵72+242=252,∴△ABC是直角三角形,根据题意画图,如图所示:连接AP,BP,CP.设PE=PF=PG=x,S△ABC=×AB×CB=84,S△ABC=AB×x+AC×x+BC×x=(AB+BC+AC)•x=×56x=28x,则28x=84,x=3.故答案为:3.【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逆定理,以及三角形的面积.注意构造辅助线,则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有两种表示方法:一是整体计算,即两条直角边乘积的一半;二是等于三个小三角形的面积和,即(AB+AC+BC)x,然后即可计算x的值.20.(2016春•云梦县期末)一个三角形的三边的比是3:4:5,它的周长是36,则它的面积是54.【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到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然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设三角形的三边是3x:4x:5x,∵(3x)2+(4x)2=(5x)2,∴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它的周长是36,∴3x+4x+5x=36,∴3x=9,4x=12,∴三角形的面积=×9×12=54,故答案为:54.【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熟练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解题的关键.三.选择题(共9小题)21.(2016春•沧州期末)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中,∠B=90°,AB=3,BC=4,CD=12,AD=13,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分析】连接AC,在直角三角形ABC中,由AB及BC的长,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C的长,再由AD及CD的长,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到三角形ACD为直角三角形,根据四边形ABCD的面积=直角三角形ABC的面积+直角三角形ACD的面积,即可求出四边形的面积.【解答】解:连接AC,如图所示:∵∠B=90°,∴△ABC为直角三角形,又∵AB=3,BC=4,∴根据勾股定理得:AC==5,又∵CD=12,AD=13,∴AD 2=132=169,CD 2+AC 2=122+52=144+25=169,∴CD 2+AC 2=AD 2,∴△ACD 为直角三角形,∠ACD=90°,则S 四边形ABCD =S △ABC +S △ACD =AB•BC +AC•CD=×3×4+×5×12=36.故四边形ABCD 的面积是36.【点评】此题考查了勾股定理,以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熟练掌握勾股定理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解本题的关键.22.(2016春•滨州期末)如图,已知AC=4,BC=3,BD=12,AD=13,∠ACB=90°,试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分析】先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 ,然后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出△ABD 是直角三角形,然后分别求出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减即可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解答】解:连接AB ,∵∠ACB=90°,∴AB==5,∵AD=13,BD=12,∴AB 2+BD 2=AD 2,∴△ABD 为直角三角形,阴影部分的面积=AB ×BD ﹣AC ×BC=30﹣6=24.答:阴影部分的面积是24.【点评】此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属于基础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判断出三角形ABD为直角三角形.23.(2016春•启东市期末)如图,已知△ABC中,CD⊥AB于D,AC=20,BC=15,DB=9,求AB的长.【分析】在Rt△BCD中,根据勾股定理求出CD的长,在Rt△ACD中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D的长,故可得出AB的长.【解答】解:∵CD⊥AB于D,AC=20,BC=15,DB=9,∴在Rt△BCD中,CD2=CB2﹣DB2=152﹣92=144;在Rt△ACD中,AD2=AC2﹣CD2=202﹣144=256,∴AD=16,∴AB=AD+DB=16+9=25.【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熟知在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长的平方之和一定等于斜边长的平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4.(2016春•西城区期末)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90°,AB=BC=2,CD=3,AD=1,求∠DAB的度数.【分析】由于∠B=90°,AB=BC=2,利用勾股定理可求AC,并可求∠BAC=45°,而CD=3,DA=1,易得AC2+DA2=CD2,可证△ACD是直角三角形,于是有∠CAD=90°,从而易求∠BAD.【解答】解:∵∠B=90°,AB=BC=2,∴AC==2,∠BAC=45°,又∵CD=3,DA=1,∴AC2+DA2=8+1=9,CD2=9,∴AC2+DA2=CD2,∴△ACD是直角三角形,∴∠CAD=90°,∴∠DAB=45°+90°=135°.故∠DAB的度数为135°.【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题的关键是连接AC,并证明△ACD是直角三角形.25.(2016春•柳州期末)我们把满足方程x2+y2=z2的正整数的解(x、y、z)叫做勾股数,如,(3,4,5)就是一组勾股数.(1)请你再写出两组勾股数:(6、8、10),(9、12、15);(2)在研究直角三角形的勾股数时,古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曾指出:如果n表示大于1的整数,x=2n,y=n2﹣1,z=n2+1,那么以x,y,z为三边的三角形为直径三角形(即x,y,z为勾股数),请你加以证明.【分析】(1)根据勾股数扩大相同的正整数倍仍是勾股数,可得答案;(2)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得答案.【解答】解:(1)写出两组勾股数:(6,8,10),(9,12,15).(2)证明:x2+y2=(2n)2+(n2﹣1)2=4n2+n4﹣2n2+1=n4+2n2+1=(n2+1)2=z2,即x,y,z为勾股数.故答案为:6,8,10;9,12,15.【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数,利用了勾股数扩大相同的正整数倍仍然是勾股数.26.(2016春•自贡期末)“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规定:小汽车在城街路上行驶速度不得超过70km/h.如图,一辆小汽车在一条城市街路上直道行驶,某一时刻刚好行驶到路对面车速检测仪A处的正前方30m的C处,过了2s后,测得小汽车与车速检测仪间距离为50m,这辆小汽车超速了吗?(参考数据转换:1m/s=3.6km/h)【分析】本题求小汽车是否超速,其实就是求BC的距离,直角三角形ABC中,有斜边AB的长,有直角边AC的长,那么BC的长就很容易求得,根据小汽车用2s行驶的路程为BC,那么可求出小汽车的速度,然后再判断是否超速了.【解答】解:在Rt△ABC中,AC=30m,AB=50m;据勾股定理可得:(m)∴小汽车的速度为v==20(m/s)=20×3.6(km/h)=72(km/h);∵72(km/h)>70(km/h);∴这辆小汽车超速行驶.答:这辆小汽车超速了.【点评】本题是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直角三角形中的数学问题,可把条件和问题放到直角三角形中,进行解决.要注意题目中单位的统一.27.(2016春•谷城县期末)如图,一架2.5米长的梯子AB斜靠在竖直的墙AC 上,这时梯子底部B到墙底端的距离为0.7米,考虑爬梯子的稳定性,现要将梯子顶部A沿墙下移0.4米到A1处,问梯子底部B将外移多少米?【分析】在直角三角形ABC中,已知AB,BC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AC的长度,根据AC=AA1+CA1即可求得CA1的长度,在直角三角形A1B2C中,已知AB=A1B2,CA1即可求得CB2的长度,根据BB1=CB1﹣CB即可求得BB2的长度.【解答】解:在直角△ABC中,已知AB=2.5m,BC=0.7m,则AC=m=2.4m,∵AC=AA1+CA1∴CA1=2m,∵在直角△A1B2C中,AB=A1B1,且A1B2为斜边,∴CB2==1.5m,∴BB2=CB1﹣CB=1.5m﹣0.7m=0.8m,答:梯子底部B将外移0.8米.【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的应用及勾股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的正确运用,本题中求CB2的长度是解题的关键.28.(2016春•官渡区期末)为迎接南博会,要在会场周围的一块四边形空地上种植草坪进行绿化,经测量∠B=90°,AB=7米,BC=24米,CD=15米,AD=20米,求这块四边形草坪ABCD的面积.【分析】连接AC.首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得AC的长,再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求得∠D=90°,由题意可知四边形ABCD的面积等于两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问题的解.【解答】解:连接AC,如图所示:在Rt△ABC中,AC2=AB2+BC2=72+242=625,∵AC>0,∴AC=25,在△CAD中,AD2+CD2=400+225=625=AC2∴AD2+CD2=AC2∴∠ADC=90°,S四边形ABCD=S△BAC+S△ADC=•AB•BC+AD•DC,=×24×7+×15×20=84+150=234,答:这块四边形草坪ABCD的面积是234米2.【点评】考查了勾股定理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通过作辅助线可将一般的四边形转化为两个直角三角形,使面积的求解过程变得简单.29.(2016春•澄城县期末)如图,圆柱形无盖玻璃容器,高18cm,底面周长为60cm,在外侧距下底1cm的点C处有一蜘蛛,与蜘蛛相对的圆柱形容器的上口外侧距开口1cm的F处有一苍蝇,试求急于捕获苍蝇充饥的蜘蛛所走的最短路线的长度.【分析】要求不在同一个平面内的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首先要把两个点展开到一个平面内,然后分析展开图形中的数据,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解.【解答】解:将曲面沿AB展开,如图所示,过C作CE⊥AB于E,在Rt△CEF中,∠CEF=90°,EF=18﹣1﹣1=16(cm),CE=×60=30(cm),由勾股定理,得CF==34(cm).答:蜘蛛所走的最短路线是34cm.【点评】由于蜘蛛与苍绳均属于玻璃容器的外侧,因而蜘蛛不能直接到达点F,需沿侧面爬行.为此,可将曲面沿AB展开,显然蜘蛛所走的最短的路线即为线段CF,从而可构造直角三角形,用勾股定理求出CF的长.四.解答题(共1小题)30.(2016秋•江都区期中)如图,∠ABC为直角,BC长为3,AB长为4,AF长为12,正方形的面积为169,求三角形AFC的面积.【分析】先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C的平方,再由正方形的面积为169,得出FC的平方为169,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出∠FAC是直角,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出三角形AFC的面积.【解答】解:∵∠ABC为直角,BC长为3,AB长为4,∴AC2=AB2+BC2=16+9=25,∵正方形的面积为169,∴FC2=169,∵AF2+AC2=144+25=169=FC2,∴∠FAC=90°,∴三角形AFC的面积=AF•AC=×12×5=30.【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正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出∠FAC是直角是解题的关键.。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第一章三角函数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第一章三角函数单
元检测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 下面那个角不是锐角?
A. 40°
B. 75°
C. 120°
D. 160°
答案:D
2. 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一个角是直角,则其余两个角的和是多少度?
A. 45°
B. 90°
C. 120°
D. 180°
答案:C
二、填空题
1. 在单位圆上,角θ对应的弧长为$\frac{\pi}{6}$,则$\sinθ$的值是\_\_\_\_\_\_\_。
答案:0.5
2. 若$\cosθ = -0.8$,则角θ的终边位于哪个象限?
答案:第二象限
三、解答题
1. 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的长度为5cm,斜边的长度为13cm,求另一个直角边的长度。
答案:12cm
2. 已知$\sinθ = \frac{3}{5}$,求$\cosθ$和$\tanθ$的值。
答案:$\cosθ = \frac{4}{5}$,$\tanθ = \frac{3}{4}$
四、计算题
1. $\sin30° + \cos45°$的值等于\_\_\_\_\_\_\_。
答案:$\frac{\sqrt{2} + 1}{2}$
2. $\sin(30° + 45°)$的值等于\_\_\_\_\_\_\_。
答案:$\frac{\sqrt{6} + \sqrt{2}}{4}$
以上是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第一章三角函数单元检测题的内容和答案。
希望对你有帮助!。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勾股定理》单元测试(含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勾股定理》单元测试(含答案)八年级数学勾股定理单元测试(时间:100分钟总分:120分)班级学号姓名得分一、相信你一定能选对!(每小题4分,共32分)1. 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6,8,10,它的最短边上的高为( )A . 6B . 4.5C . 2.4D . 82. 下面几组数:①7,8,9;②12,9,15;③m 2 + n 2, m 2–n 2, 2mn (m ,n 均为正整数,m >n );④2a ,12+a ,22+a .其中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是( ) A . ①② B . ②③ C .①③ D . ③④3. 三角形的三边为a 、b 、c ,由下列条件不能判断它是直角三角形的是()A .a :b :c=8∶16∶17B . a 2-b 2=c 2C .a 2=(b+c)(b-c)D .a :b :c =13∶5∶12 4. 三角形的三边长为ab c b a 2)(22+=+,则这个三角形是( )A . 等边三角形B . 钝角三角形C . 直角三角形D . 锐角三角形. 5.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长是() A .5 B .25 C .7 D .5或76.已知Rt △ABC 中,∠C =90°,若a +b =14cm ,c =10cm ,则Rt △ABC 的面积是()A. 24cm 2B. 36cm 2C. 48cm 2D. 60cm27.直角三角形中一直角边的长为9,另两边为连续自然数,则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A .121B .120C .90D .不能确定8. 放学以后,小红和小颖从学校分手,分别沿东南方向和西南方向回家,若小红和小颖行走的速度都是40米/分,小红用15分钟到家,小颖20分钟到家,小红和小颖家的直线距离为()A .600米B . 800米C . 1000米D. 不能确定二、你能填得又快又对吗?(每小题4分,共32分)9. 在△ABC 中,∠C=90°, AB =5,则2AB +2AC +2BC =_______.10. 如图,是2002年8月北京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会标,由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合而成.如果图中大、小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52和4,那么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和等于.11.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5和12,则它斜边上的高为_______.12.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为连续偶数,则这三个数分别为__________.13.如图,一根树在离地面9米处断裂,树的顶部落在离底部12米处.树折断之前有______第10题图第13题图第14题图第15题图米.14.如图所示,是一个外轮廓为矩形的机器零件平面示意图,根据图中标出尺寸(单位:mm)计算两圆孔中心A和B的距离为.15.如图,梯子AB靠在墙上,梯子的底端A到墙根O的距离为2米,梯子的顶端B到地面的距离为7米.现将梯子的底端A向外移动到A’,使梯子的底端A’到墙根O的距离等于3米,同时梯子的顶端B下降至B’,那么BB’的值:①等于1米;②大于1米5;③小于1米.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16.小刚准备测量河水的深度,他把一根竹竿插到离岸边1.5m远的水底,竹竿高出水面0.5m,把竹竿的顶端拉向岸边,竿顶和岸边的水面刚好相齐,河水的深度为 .三、认真解答,一定要细心哟!(共72分)17.(5分)右图是由16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拼成的,任意连结这些小正方形的若干个顶点,可得到一些线段,试分别画出一条长度是有理数的线段和一条长度是无理数的线段.18.(6分)已知a、b、c是三角形的三边长,a=2n2+2n,b =2n+1,c=2n2+2n+1(n为大于1的自然数),试说明△ABC为直角三角形.19.(6分)小东拿着一根长竹竿进一个宽为3米的城门,他先横着拿不进去,又竖起来拿,结果竿比城门高1米,当他把竿斜着时,两端刚好顶着城门的对角,问竿长多少米?20.(6分)如图所示,某人到岛上去探宝,从A处登陆后先往东走4km,又往北走1.5km,遇到障碍后又往西走2km ,再折回向北走到4.5km 处往东一拐,仅走0.5km 就找到宝藏。
2023-2024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 勾股定理》单元测试卷有答案-北师大版
2023-2024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勾股定理》单元测试卷有答案-北师大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如果把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同时扩大到原来的3倍,那么斜边长扩大到原来的()A.3倍B.4倍C.6倍D.9倍2.在△ABC中,a,b,c分别是,和的对边,下列不能确定为直角三角形的是()A.B.C.D.3.如图,有两棵树,一棵高12m,另一棵高4m,两树相距15m,一只鸟从一棵树的树梢飞到另一棵树的树梢,至少飞行()A.8m B.10m C.13m D.17m4.如图,等边三角形ABC的周长为18,则BC边上的高AD的长为()A.3 B.3 C.6 D.65.如图,在△ABC中,AB=8,AC=6,BC边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E,交BC于点D,若CD=5,则AE 的长为()A.B.2 C.D.46.如图,在△ABC中,∠C=90°,M是AB的中点,点N在AC上,MN⊥AB,若AC=8,BC=4,则NC的长为()A.5 B.4 C.3 D.27.如图,的两边和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于D,E两点,垂足分别为M,N,若,则的周长为()A.B.C.D.8.把两个同样大小的含45°角的三角尺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其中一个锐角顶点与另一个的直角顶点重合于点A,且另外三个锐角顶点B,C,D在同一条直线上,若AB= ,则CD的长为()A.B.C.D.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9.一棵垂直于地面的大树在离地面6m处折断,树的顶部落在离大树底部8m处,大树折断之前的高度是.10.如图,点A在直线上,点B、C在直线上,如果和那么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为.11.如图,AB=BC=CD=DE=1,且BC⊥AB,CD⊥AC,DE⊥AD,则线段AE的长为.12.如图是一个外轮廓为矩形的机器零件平面示意图,根据图中的尺寸(单位:),计算两圆孔中心A和B的距离为mm.13.如图,台阶阶梯每一层高,宽,长 .一只蚂蚁从点爬到点,最短路程是.三、解答题:(本题共5题,共45分)14.在中,D是BC上一点,AC=10,CD=6,AD=8,AB=17,求BC的长.15.如图,已知在Rt△ABC中,∠ACB=90°,AC=9,BC=12,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D,交BC于点E,连结AE,求BE的长.16.如图所示,一架梯子AB斜靠在墙面上,且AB的长为2.5米.(1)若梯子底端离墙角的距离OB为1.5米,求这个梯子的顶端A距地面有多高?(2)在(1)的条件下,如果梯子的顶端A下滑0.5米到点A',那么梯子的底端B在水平方向滑动的距离BB'为多少米?17.已知:四边形ABCD中,AC⊥BC,AB=17,BC=8,CD=12,DA=9;(1)求AC的长;(2)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18.如图,已知:AD是∠BAC的平分线,AB=BD,过点B作BE⊥AC,与AD交于点F.(1)求证:AC∥BD;(2)若AE=2,AB=3,BF=,求△ABF中AB边上的高.1.A 2.B 3.D 4.B 5.A 6.C 7.B 8.C9.16m10.311.212.15013.130cm14.解:∵∴∵∴∴∴∴∴.15.解:在Rt△ABC中,由勾股定理得AB==15∵DE垂直平分线AB∴AE=BE设BE=AE=x,则CE=12﹣x在Rt△ACE中,由勾股定理得AE2=AC2+CE2即x2=92+(12﹣x)2解得x=即BE的长为.16.(1)解:根据勾股定理:所以梯子距离地面的高度为:AO 米;(2)解:梯子下滑了0.5米即梯子距离地面的高度为OA′=(2.5﹣0.5)=2米根据勾股定理:OB′=2米所以当梯子的顶端下滑0.5米时,梯子的底端水平后移了2﹣1.5=0.5米答:当梯子的顶端下滑0.5米时,梯子的底端水平后移了0.5米.17.(1)解:∵AC⊥BC,AB=17,BC=8∴AC= = =15(2)解:∵122+92=152∴CD2+AD2=AC2∴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8×15+ 12×9=60+54=11418.(1)证明:∵AD是∠BAC的平分线∴∠CAD=∠BAD∵AB=BD∴∠BDA=∠BAD∴∠CAD=∠BDA∴AC∥BD;(2)解:作FG⊥AB于G在Rt△ABE中,AE=2,AB=3∴BE∴FE=BE﹣BF∵AD是∠BAC的平分线,BE⊥AC,FG⊥AB,∴FG=FE,即△ABF中AB边上的高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BSD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过关测试
时间:1h 分数:100
范围:勾股定理
一、单项选择.(36分,每题3分)
1.一位无线电爱好者把天线杆设在接收效果最佳的矩形屋顶之上.然后,他从杆顶到屋顶四角之间安装固定用的支撑线.有两根相对的支撑线分别长7米和4米,另一根长1米,则最后一根的长度应为()
A.8米B.9米C.10米$
D.12米2.有一对角线长为200cm的长方形黑板,小明测得长为160cm,那么这块黑板的宽为()
A.180cm B.120cm C.160cm D.64cm 3.已知,如图是一个封闭的正方形纸盒,E是CD中点,F是CE中点,一只蚂蚁从一个顶点A爬到另一个顶点G,那么这只蚂蚁爬行的最短路线是()
A.A⇒B⇒C⇒G B.A⇒C⇒G C.A⇒E⇒G D.A⇒F⇒G
!
第3题第4题4.如图所示,直角三角形ABC中,∠C=90°,AB=5cm,BC=3cm,则以AC 为直径的半圆(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A.4B.4πC.2D.2π
5.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n2-1,2n(n>1),那么它的斜边长是()
A.2n,
B.n+1
C.n2-1D.n2+1
6.在△ABC中,∠A=90°,则下列各式中不成立的是()
A.BC2=AB2+AC2B.AB2=AC2+BC2
C.AB2=BC2-AC2D.AC2=BC2-AB2
7.在△ABC中,∠A=90°,∠A、∠B、∠C的对边长分别为a、b、c,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a2+b2=c2B.b2+c2=a2C.a2-b2=c2D.a2-c2=b2 8.如图,以直角三角形三边为边长作正方形,其中两个以直角边为边长的
A.175B.75(
C.625
D.100
第8题第11题
9.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都是200以内的正整数,且较长的两边长相差1,那么这样的直角三角形有()
A.12个B.9个C.6个;
D.1个10.学校升国旗的一名国旗手发现旗杆上的绳子垂到地面还多1米,当他把绳子下端拉开5米后,发现下端刚好接触地面,你能知道旗杆的高是()A.10米B.12C.13米D.15米11.如(上页)图,已知△ABC中,ABC= ,AB =BC,三角形的顶点在相互平行的三条直线,,上,且,之间的距离为2,,之间的距离为3,则AC的长是
B.2
]
12.如图,在Rt△ABC中,∠BAC=90。
,过顶点A的直线DE∥BC,∠ABC,∠ACB的平分线分别交DE于点E、D,若AC=6,BC=10,则DE的长为()
第12题
答题栏
题号123;
4
56
答案【
题号7891011&
12
答案
)
二、填空。
(12分,每空2分)
13.如图,一架10米长的梯子斜靠在墙上,刚好梯顶抵达8米高的路灯.当电工师傅沿梯上去修路灯时,梯子下滑到了B′处,下滑后,两次梯脚间的距离为2米,则梯顶离路灯米。
第13题第16题第17题
14.请你任意写出两组勾股数。
15.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其中两边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等于.
16.如图,四边形ABCD中,AB=3cm,BC=4cm,CD=12cm,DA=13cm,且∠ABC=90°,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______cm2.
…
17.如图,分别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为边长向外作正方形,然后分别以三个正方形的中心为圆心、正方形边长的一半为半径作圆.记大圆的面积是S1,两个小圆的面积和是S2,则S1和S2两者之间的大小关系是______.18.如图,正方体的棱长为2,O为AD的中点,则O,A1,B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面积为______.
第18题
三、解答题。
(48分)
$19.(8分)已知∠C=90°,BC=3cm,BD=12cm,AD=13cm。
△ABC的面积是6cm2。
(1)求AB的长度;
(2)求△ABD的面积。
第19题
20.(8分)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3cm,E是BC边延长线上的点,且CE=AC
(1)求△ACE的面积;
(2)求以AE为边的正方形的面积.
第20题
21. (5分)如图,一圆柱高BC为20cm,底面周长是10cm,一只蚂蚁从
点A爬到点P处吃食,且PC=
3
5BC,请画出爬行的最短路线并求出最短路线
长.
#
第21题
22.(8分)如图,在△ABC中,AB=AC,AD⊥BC于D,AE∥BC,F是AD的
中点;
(1)说明AE=
1
2BC;
(2)若AD=15,BC=8,求BE的长度.
第22题
23.(5分)如图,圆柱底面半径为2cm,高为9πcm,点A、B分别是圆
柱两底面圆周上的点,且A、B在同一母线上,用一棉线从A顺着圆柱侧
面绕3圈到B,求棉线的最短距离.
第23题
24.(11分)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8,E是AB边上的点,且
AE=6,△DAE经过逆时针旋转后到达△DCF的位置.
(1)旋转中心是______,旋转角度是______,△DEF的形状是______三角
形;(3分)
(2)现将△DCF向左平移,使DC与AB重合,得△ABH,AH交DE于点G.(8
分)
①试说明:AH⊥DE;
②求AG的长.
第24题
25.(4分)如图,在△ABC,∠ACB=90°中,D是BC的中点,DE⊥BC,CE ∥AD,若AC=2,CE=4,求四边形ACEB的周长。
第25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