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鄱阳湖的水利工程

合集下载

建鄱阳湖拦水大坝

建鄱阳湖拦水大坝

题目:建鄱阳湖大坝的优与患组号:队员:学校: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摘 要鄱阳湖生态水利枢纽工程是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核心工程、关键工程、头号工程。

当前,关于建设鄱阳湖生态水利枢纽工程仍存在一定争议,且正在进一步的研究和论证之中。

在本文中,我们建立了两种数学模型,对建鄱阳湖拦水大坝的优与患做出了具体的分析。

模型一:水坝工程利弊关系分析,我们主要通过工程利弊量化指标公式a E C =和生态环境价值核算(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损失价值核算),显示出了鄱阳湖湿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将资源与生态环境因子内生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得出结论:当a<1,由工程的净效益小于损失的生态价值, 弊大于利, 反之则利大于弊。

模型二:利用皮尔曲线预测洪水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此模型主要通过历年鄱阳湖区因洪水造成的经济损失估算,来说明建坝的可行性以及必要性。

建设鄱阳湖生态水利枢纽工程有利、有弊,且利大于弊。

对于其存在的“弊”,应积极研究,主动应对,做到“防范于未然”,只有这样,才能将鄱阳湖生态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成为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战略工程。

关键词:鄱阳湖生态水利枢纽工程 利弊关系分析 经济损失分析一、问题的背景与重述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有着自然调解长江旱涝灾害的重要作用。

保护好一湖清水是我们的重大责任。

国务院已于2009年12月12日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但遗憾的是近年来鄱阳湖的生态恶化趋势十分严重。

号称“长江之肾”、中国第一大淡水湖的鄱阳湖,最近几年从春季开始就面临用水困难、全力抗旱的空前水危机。

随着上游来水减少和枯水期的到来,鄱阳湖最低水位屡屡跌破历史记录,创下60年来最低水位,面积只剩下丰水期的1/20。

而在极枯水背后,是多重因素作用下的常态化缺水,且人为破坏水域的现象普遍。

当地官员表示,建水闸是解决鄱阳湖水危机的当务之急。

不过,能不能用建水坝来治理鄱阳湖却有截然相反的意见。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方案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方案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方案一、引言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位于江西省北部。

鄱阳湖水资源丰富,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的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鄱阳湖水域面积不断缩小,水质也受到了各种污染。

因此,为了保护鄱阳湖的生态环境,合理利用湖泊资源,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统一,必须建设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

本文旨在对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进行综合规划,包括工程选址、设计原则、建设目标、工程内容、建设方案等方面的内容,以期为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顺利建设提供可行的方案。

二、选址与设计原则1. 选址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选址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一是综合考虑湖泊地形地貌和水资源分布状况,选择对湖泊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的地点建设水利枢纽;二是考虑周边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配套情况,便于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三是考虑工程建设后的可持续发展性,避免对当地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在选址时,还要充分考虑水利枢纽工程的地质条件、水资源分布、生态环境等因素,确保工程是合理且稳定的。

2. 设计原则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以生态环境保护为首要考虑,保证工程建设后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最小;二是根据湖泊水资源的分布状况,合理安排水库的位置和容积,以实现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三是考虑工程的安全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确保工程的运行安全可靠。

三、建设目标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保护鄱阳湖的生态环境,减少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二是合理利用湖泊资源,满足当地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的需求;三是提高鄱阳湖水域的水质,净化湖泊水体,改善生态环境。

在实现以上目标的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确保工程建设后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工程内容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设水库和水利枢纽,实现对湖泊水资源的调节和控制;二是修建相关的水利设施,包括引水渠、泵站、灌溉设施等,满足当地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的需求;三是进行湖泊水质治理,通过生态修复和水体净化等手段改善鄱阳湖水域的生态环境。

鄱阳湖水利工程争鸣

鄱阳湖水利工程争鸣

鄱 阳 湖 建坝 的呼 声 由来 已久 , 在 孙 中 利 工 程进 行论 证 。 与联 名 的这 些 院 士都 是 早 参 著 名 的生 态 学 专 家 , 中部 分 院 士还 是 江 西 其
“ 范堤 ” “ 和 闸船 坞 ”, 以便 抬高 水 位 , 打通 赣 省 山江 湖 开 发 治理 委 学术 委 员 会委 员, 江 对 粤运 河 。 后陆续 有 建坝 的言 论 , 鄱阳 湖终 西 生态 了解 颇 多 。 其 但 国务院 批 示 , 中国科 学 院 参
究 成 员。 生态 课 题 组 再 次 做 出了 “ 阳 湖维 持 现 鄱

口 家; 专 工程 设计 则委 托 了长 江 委所 属 单 位

长江勘 测规 划设 计 研究 院 。 岂料 , 风 骤 雨 自2 0 年 起 , o 学 者 疾 09 3位
华 、 兴土 、 其 为三位 院士 带领 的课 题 组研 联 名上 书温 家 宝总理 陈 述 鄱阳 湖 水利 工程 之 刘 韩 祸 。 家宝将 此书 转批 江西 。 温 胡振 鹏 对记 者 表示 : 我 看 了所 书内容 , “ 其 中有 很 多明 显 错 误 , 些 学 者对 鄱 阳 湖 知 这
再次 上 书 温 家 宝总 理 , 次 建 议对 鄱 阳 湖 水 再
中国 科 学 院原 副 院 长 孙鸿 烈 院 士 得 程 ) 得三 五年 才 能定下 来 。 省政府 等 不及 瑜 院 士 、 还 但
两个方案。 十年论证
山的 《 国 方 略 》中 就 提 及 : 鄱 阳 湖 建 造 建 在
得 以清 闲地 度过 2 世纪 。 o
进 入新 世 纪 , 旧话 重提 , 主要 是 为了解 决 鄱 阳湖 旱 涝 两季 湖 面面 积 过于 悬 殊 带 o 由中国科 学院 生物局 主持

鄱阳湖“生态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及影响分析

鄱阳湖“生态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及影响分析
收稿 日期 :20 0 0 0 8— 9— 1
根据 《 江流域防洪规划报告》 如 遇 15 年洪 水再 长 , 94
现 ,湖 口控制水位仍维持 2 . 0米 ,则湖 口地区需要安排 25 分洪量为 17—17亿 立方 米 。 目前湖 口地 区仅设 置 了 5 1 2 O 亿立方米 分洪容 积 ,若 遇 15 9 4年 特大 型洪 水 ,则 湖 I控 Z l
第九届全 国人 大五次会 议的江西 代表 团 4 O位代表 向大会
递交议案 ,呼吁在 中国第 一大淡水湖鄱 阳湖上兴建 水利工 程。然而 ,省外和水利部专家提 出质 疑 : “ 控工程 ” 主 湖 要是想将洪水拒于鄱阳湖之外 ,减轻 省内防汛压力 。但是
这必将增加湖北 、安徽等 省的长江 防汛压力。同时 ,为 了
历史最 高洪水 位 2 .8米 ) 25 。鄱 阳湖 水位 受 省 内赣 、抚 、
初 ,江西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鄱 阳湖生态经 济区重 大战略 决策。省水利厅随 即提 出建设 “ 阳湖生 态 水 利枢 纽 工 鄱
程”设想 。“ 生态水利枢 纽 ”工程 在设计 理念上 有两个 明 显的变化 :一 是 “ 枯不 控洪 ” 控 ,即水 坝 闸门在洪 水来 时 全 面放开 ,联 通 “ 江湖 ”水 体 ,既 有利 于分 蓄长江 洪水 , 又有利于水生 动植 物洄游繁殖。二是将 水利枢纽 与湿地 保 护综合考虑 ,将 控制水 位 降到 1 6米 以下 ,以最 大 限度 地 保 留湿地 。显然 , “ 控枯 不控洪 ” 的设计理 念是将 水利工 程的主要作用 ,由防洪为 主要 目的转为水 资源 的配置保 护 与开发利用 。
影响 。
关 键词 :鄱 阳湖 ;生 态水 利 工程 ;影响 中图分 类号 :T 1.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 编号 :17 — 5O (08 6 08 一 (2 I233 J 63 48 20 )0 - 07 0 )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对水生生物影响的探讨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对水生生物影响的探讨


西


Vo I 8 No 4 l2 . Au . 01 g2 0
CI JANC S ENCE I XI
文 章 编 号 :0 1— 6 9 2 1 )4— 5 5— 4 10 3 7 ( 00 0 0 5 0
鄱 阳湖 水 利 枢 纽 工 程 对 水 生 生 物影 响 的探 讨
Co to rjc nAq ai B oo y nr l oeto u t ilg P c
HO G F n C E nj Z O u— ig , H N J —hn N eg , H N We -n , H U H i n C E i se g i m n
洪 峰 陈文静 周辉 明 , , , 陈金 生
(. 1水利部 中国科 学院水工程生 态研究所 , 湖北 武汉 4 07 ;. 3 0 9 2 江西省 水产科学 研究所 , 西 江 南 昌 30 3 ) 30 9
摘要 : 阳湖水利枢 纽工程是 鄱阳湖生 态经济 区一个 重要 组 成部 分 , 坚持 生态立省 的一 项 重大战略 举措 。 鄱 是
生 物 、 栖 生 物 、 生植 物 、 类及 珍 稀 生 物 的 影 响 进 行 分 析 和 探 讨 , 为 工程 实施 后 , 方 面 整 个 湖 区水 体 初 底 水 鱼 认 一
级生产力提 高 , 饵料 生物 资源量较 建坝前会有较 大的增加 , 水生 维管束植物会发 生结构调整和 生物 量变化 , 底 栖生物有增 大的趋 势。枯水期的蓄水 可使鄱 阳湖多年平均 浅层 水 面扩大 ; 内湖水位稳 定 , 有利 于湖 区鱼 类资
( . ns yo tr eo re, hns cdmyo t nier gIs t eo clg , b i hn4 0 7 R ; 1 Miir f e sucs C ieeA ae f e E gnei tu f o yHu e Wu a 30 9P C t Wa R Wa r n n it E o 2 J nx Poica Istt o i ei c n eJ nx N nhn 30 9P C .i gi rv i tue f s r sSi c ,i gi aca g 0 3 R ) a n ln i F h e e a 3

鄱阳县水利工作总结及思路

鄱阳县水利工作总结及思路

鄱阳县水利工作总结及思路
鄱阳县位于江西省北部,是一个水资源丰富的地区,但也面临着水资源管理和
利用方面的挑战。

近年来,鄱阳县在水利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

在此,我们对鄱阳县水利工作进行总结,并提出未来的发展思路。

首先,我们要肯定鄱阳县在水利工作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在水资源管理方面,
鄱阳县加大了对水库、水文站等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力度,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鄱阳县还积极开展了水土保持和水环境治理工作,有效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然而,鄱阳县的水利工作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首先是水资源管理方面存在
的滞后和不足,尤其是在干旱季节,水资源的分配和利用问题依然突出。

其次是水利设施的老化和损坏严重,需要加大投入进行维护和更新。

另外,水土保持和水环境治理方面也需要进一步加强,以应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点思路。

首先,鄱阳县需要加强水资源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水资源利用制度,完善水资源分配机制,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其次,鄱阳县要加大对水利设施的投入和维护力度,更新老化设施,提高设施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另外,鄱阳县还需要加强水土保持和水环境治理工作,推动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总之,鄱阳县的水利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们相信,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鄱阳县水利工作一定会迎来新的发展,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做出更大的贡献。

谈谈鄱阳湖的水利工程

谈谈鄱阳湖的水利工程

谈谈鄱阳湖的水利工程学院:地理与环境学院姓名:李翠学号:0911021051 摘要:鄱阳湖,这个孕育赣鄱儿女的“母亲湖”,我国最大的淡水湖。

它以承纳江西五大江河来水的宽广胸怀,孕育出赣鄱文明.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

江西境内的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大水系均汇聚到鄱阳湖,经调蓄后由湖口注入长江,约占长江流域面积的9%。

每年7~9月长江主汛期来临时,鄱阳湖成为长江的一个蓄滞洪区,接受江水倒灌,堪称长江的天然调节器。

同时,由于其“洪水一片,枯水一线”的水文特质,多年来让“母亲湖”不断出现了种种“病症",旱涝交替、血吸虫患难、湖面缩小、鱼类资源衰退……,现在安湖,则成为赣鄱儿女一直的梦想。

于是在鄱阳湖建闸调枯畅洪的这个梦想,经过赣鄱儿女几代的努力,正在逐步成为现实. 关键词:鄱阳湖水利工程意义问题我的观点如今,鄱阳湖已不再具有原生态,鄱阳湖正日渐萎缩和退化.由于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降雨时空分布不均以及人类活动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湖区洪、涝、旱等自然灾害频繁。

特别是近年来鄱阳湖枯水期提前、枯水位偏低且持续时间长,造成鄱阳湖水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们生产、生活、生存环境差,血吸虫病猖獗且不断反复,丰富的水土(草洲)资源、渔业资源、水能资源、水运资源等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在流域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情况下,入湖水体的水质日渐变差,鄱阳湖生态环境压力不断增大。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未来鄱阳湖生态环境的矛盾将会进一步加剧。

而兴建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就可以缓解或者解决这些问题。

例如现在进入21世纪以来,旱情又一年重似一年,不管是洪灾还是旱灾,受害者不仅仅是人类,还包括鄱阳湖的鱼、草、鸟等各个生态子系统,就像最近几年,江西遭受了严重的秋旱,鄱阳湖水位连创新低,给湖区生态带来了巨大的破坏”。

因此,建设鄱阳湖水利工程迫在眉睫。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是一座以灌溉、供水、生态保护、血吸虫病防治、航运等为主要功能的水利枢纽工程.其坝址位于鄱阳湖入江水道,上距星子县城约12公里,下至长江汇合口约27公里。

争论了19年!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一波三折,反对声为何强烈?

争论了19年!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一波三折,反对声为何强烈?

争论了19年!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一波三折,反对声为何强烈?作者 | 冯丽妃沈春蕾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效果图(鄱建办供图)“建设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是必须的。

'不搞大开发’并非是不要发展,而是不能搞破坏性开发。

”关于鄱阳湖建闸新一轮舆论关注,南昌大学教授、江西省原副省长胡振鹏在对《中国科学报》的最新回复中如是说。

胡振鹏也是该工程环评技术顾问。

今年3月开始实施的长江保护法首次把“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写入法律,将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

就在这一法规实施前夕,沉寂多年的鄱阳湖水利项目重回公众视野。

媒体关注起因于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年初发布的《关于江西省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的批前公示》(以下简称《公示》)。

质疑者认为,该省这一做法似在与长江保护法生效时间赛跑,并未对鄱阳湖建闸工程的生态影响等进行充分考量。

不过,江西省鄱阳湖水利枢纽建设办公室(以下简称鄱建办)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回应:“年初工程用地预审公示只是依法推进可研工作中的一个环节,不应被别有用心的人借机联系长江保护法生效时间加以炒作。

”如今,距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立项申请已近12年,但知情者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项目仍处于可研阶段,环评报告仍在修改完善中,今年上半年或进行环评二次公示。

从“坝”到“闸” 一波三折今年1月5日,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发布《公示》,其中涵盖了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用地面积、选址地图,并称建设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已纳入国家2020-2022年拟开工建设的150项重大水利工程。

《公示》还表示,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将采取“调枯不控洪”的方式运行,主要目标为恢复和科学调整江湖关系、提高鄱阳湖区的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

但很快,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绿发会)就此做出回应,并质疑“一闸隔断江湖,建闸能解决鄱阳湖生态问题?”。

至此,围绕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争议已持续数十年,至今未有定论。

鄱阳湖工作方案

鄱阳湖工作方案

鄱阳湖工作方案背景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亚洲最大的天然淡水湖之一,位于江西省中部。

目前,鄱阳湖周边的生态环境已经受到了破坏,因此需要采取行动来保护湖泊生态环境,提高湖泊水质和水资源利用效率。

目标为了保护鄱阳湖生态环境,提高湖泊水质,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定以下工作方案:1. 加强水资源管理加强鄱阳湖流域水资源管理,确保水资源合理分配和稳定供给。

制定科学的水资源配置方案,确保地下水、湖泊和江河等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加强水质监测和评估工作,建立及时的应急机制,提升管理水平。

2. 改善基础设施建设鄱阳湖流域基础设施建设比较滞后,必须加强投入和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水资源供应和管理水平。

完善鄱阳湖周边排水系统,避免污水对水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加强水电站等水利设施的改造和维护,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3. 推广生态种植增加湖泊周边的植被覆盖率,加强植物修复技术,推广生态种植,提高湖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在湖泊周边建设湿地公园和绿化带,推广生态旅游模式,提高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4. 促进科技创新通过推进科技创新,提高湖泊资源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推广先进科技成果应用于水资源管理,提高湖泊水质和管理水平。

实施方式以上工作需要加强政策咨询和宣传工作,积极动员全社会参与。

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投入相关领域建设,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应用。

同时,加强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从财政资金和社会投资方面提供支持。

结论建立鄱阳湖流域保护长效机制,以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环境保护、生态修复,实现居民生态幸福、湖泊水质改善、经济转型升级的联动发展。

这是一个复杂而长期性的工作,需要全社会各方合力,才能实现共赢。

峡江水利枢纽工程

峡江水利枢纽工程
峡江水利枢纽工程
峡江水利枢纽工程,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点水利工程之一。大坝位 于赣江中游峡江老县城巴邱镇上游4公里处,是赣江上的一座大型控制性水利枢纽 工程,为中国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之一。
峡江水利枢纽工程是一座以防洪、发电为主,兼有航运、灌溉等综合利用功能 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工程静态总投资82.41亿元,是江西省迄今为止投资规模最 大的水利工程。 水库正常蓄水位46米,总库容14.53亿立方米,可以调控赣江70%的流域面积。 水电站工程为该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设计安装9台灯泡贯流式机组,单机容量4 万千瓦,总装机容量36万千瓦,多年平均发电量11.42亿千瓦时。
2
3
4
5
峡江水利枢纽工程于09年9月开工,2014年4月大坝交通桥 贯通,2015年3月30日最后一台机组并网发电。
6
7
8
9
10
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将全力保障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以及省 会中心城市南昌的电力供应。
11
12
13
பைடு நூலகம்4
峡江水利枢纽控制流域面积约62710 平方公里, 并为下游 33万亩农田提供可靠的灌溉水源。
15
16
17
18
峡江水利枢纽可使赣东大堤防洪标准由50 年一遇提高到 100 年一遇。
19
20
21
22

鄱阳湖区重点圩堤建设

鄱阳湖区重点圩堤建设

鄱阳湖区重点圩堤建设1概述江西筑堤历史悠久,最早见于后汉永元年间,豫章太守张躬筑南塘堤,以捍章(赣江)水,历经多代至今,从未间断与洪水的抗争。

“98”大水之后,国家加大了防洪工程建设投人,开始了大规模的防洪工程建设,先后实施了九江长江干堤加固整治工程、赣抚大堤加固配套工程、鄱阳湖区二期防洪工程、五河尾闾疏浚工程、退田还湖、平垸行洪工程等。

一系列堤防加固整治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依然存在些许问题。

2鄱阳湖区重点圩堤建设情况按照2012年水利部批复的《鄱阳湖区综合治理规划》,鄱阳湖区重点圩堤共46座,堤线总长1693.9km。

其中,保护南昌市和赣抚平原区域防洪安全共2座,分别为赣抚大堤与富大有堤;保护耕地十万亩以上的重点圩堤与分蓄洪区圩堤12座,分别为红旗联圩、蒋巷联圩、南新联圩、长乐联圩、信瑞联圩、赣西联圩、廿四联圩、饶河联圩、梓埠联圩、军山湖联圩、康山分蓄洪区、珠湖联圩蓄洪区;保护耕地五万亩、保护县城、或圩区内有重要设施的重点圩堤32座,分别为沿江大堤、南湖圩、青丰山左堤、扬子洲联圩、成朱联圩、流湖圩、小港联圩、丰城大联圩、赣西肖江堤、药湖联圩、抚东堤、棠墅港左堤、三江联圩、中洲联圩、信西联圩、古埠联圩、枫富联圩、沿河联圩、西河东联圩、乐丰联圩、畲湾联圩、乐北联圩、镇桥联圩、三角联圩、九合联圩、永北圩、郭东圩、矶山联圩、南康堤、附城圩、共青联圩、双钟堤。

2.1鄱阳湖治理一期工程按照水利部水规(1988)46号文对《江西省鄱阳湖区重点圩堤及分蓄洪区工程总体初步设计》的批复,1986年开始实施鄱阳湖治理一期工程,建设范围为红旗联圩等10座保护耕地十万亩以上的重点圩堤及康山大堤等4座分蓄洪区共12座圩堤的除险加固工程。

圩堤设计防洪标准为在湖盆区圩堤以防御相应湖口22.50m(吴淞)的洪水位,在五河尾闾区圩堤防御各河20年一遇的洪水位,穿堤建筑物设计洪水位按所在堤段设计洪水位加高0.5m,堤防等级为4级。

鄱阳湖建闸工程方案最新

鄱阳湖建闸工程方案最新

鄱阳湖建闸工程方案最新一、前言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位于江西省北部,是鄱阳湖流域重要的水文地理核心地区,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和文化价值。

鄱阳湖流域水文地理关系复杂,自然条件极其恶劣。

其流域面积辽阔,孕育了丰富的水资源,但是也因为湖泊、河流众多,水文地理多样,防洪、特别是鄱阳湖2020年特大洪水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解决鄱阳湖流域防洪问题,从而保障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提升流域生态环境,我们制定了鄱阳湖建闸工程方案。

本方案旨在通过新建闸工程,实现鄱阳湖洪水调控能力的提升,减轻洪水灾害并提升鄱阳湖流域的防洪能力,同时也兼顾保护湖泊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鄱阳湖建闸背景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位于江西省中部,境内包括南昌、九江、上饶、宜春、吉安、抚州6个地级行政区域,总面积为4050平方公里。

鄱阳湖流域是中国东南地区重要的生态保障区和农业生产基地。

但由于受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影响,鄱阳湖流域洪涝灾害频发,使得区域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受到很大影响,加上近年来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鄱阳湖泛滥、农田被淹和城镇受灾的问题日益突出。

根据江西省水利厅2018年的数据,2018年水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64.3亿元。

尤其是2020年鄱阳湖特大洪水,造成了数十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

因此,为了减轻鄱阳湖流域的水害和洪水灾害,提高流域的防洪能力和改善流域的灾害遭受,建立鄱阳湖建闸工程是当务之急。

三、鄱阳湖建闸工程目标1. 提高鄱阳湖流域的防洪能力,减轻水害和洪水灾害;2. 综合利用鄱阳湖流域水资源,实现多功能水利综合开发;3. 保护鄱阳湖的生态环境,维护湖泊的生态平衡;4. 促进鄱阳湖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四、鄱阳湖建闸工程方案1. 规划布局鄱阳湖建闸工程将根据目标和要求,选址于鄱阳湖流域适宜的区域,与现有的水利设施进行整合优化。

同时,根据鄱阳湖流域的水文地理条件和生态环境,综合考虑现有的农村人口和耕地资源,规划布局鄱阳湖建闸工程,实现洪水调控、水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的多功能综合开发。

鄱阳湖水利工程争鸣

鄱阳湖水利工程争鸣

鄱阳湖水利工程争鸣鄱阳湖,作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在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围绕鄱阳湖水利工程的建设,一直以来都存在着诸多的争议和讨论。

一方面,支持建设鄱阳湖水利工程的观点认为,这将带来一系列的好处。

首先,工程有助于调节水资源的分配。

鄱阳湖地区的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不均,旱季水资源短缺,雨季又可能出现洪涝灾害。

通过水利工程的调控,可以在干旱时期保障农业灌溉、居民生活和工业用水,在雨季时有效蓄水防洪,减轻灾害损失。

其次,有利于航运的发展。

稳定的水位能够改善航道条件,提高通航能力,促进区域内的贸易和经济交流。

再者,工程的建设能够增加电力供应。

通过水力发电,可以为当地及周边地区提供清洁、可再生的能源,推动经济发展,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然而,反对的声音也同样强烈。

他们认为鄱阳湖水利工程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

鄱阳湖是众多珍稀鸟类和水生生物的栖息地,其独特的生态系统极为脆弱。

水利工程的建设可能改变湖泊的水文条件、水温和水质,从而影响鱼类的繁殖和候鸟的栖息,破坏生物多样性。

此外,工程可能导致湿地面积减少。

湿地作为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蓄水、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等多种功能。

一旦湿地面积缩减,将引发一系列生态问题。

再者,从长远来看,工程可能会影响鄱阳湖的自然演变和生态平衡。

鄱阳湖的形成和发展是自然过程的结果,过度的人工干预可能打破这种平衡,引发难以预料的后果。

在这场争鸣中,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经济发展固然重要,但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

在规划和建设鄱阳湖水利工程时,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环境影响评估。

要充分研究工程对生态系统的可能影响,并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和生态补偿机制。

同时,应该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包括生态学家、水利专家、当地居民等,以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还应当借鉴国内外类似水利工程的经验和教训。

有些地方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由于前期规划不足,后期出现了严重的生态问题,花费了巨大的代价进行修复和治理。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关键技术研究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关键技术研究

江湖关系的影响 ,枢纽工程对水资源、防洪 、湖区水环境和鱼类的影响 ,枢纽工程合适的下闸蓄水时期和蓄水位 ,
工 程 闸 门型 式 及 鱼道 建设 等方 面进 行 了 研 究 ,试 图 为鄱 阳湖 水 利 枢 纽工 程项 目立 项和 规 划设 计 提供 科 技支 撑 。 关 键 词 :鄱 阳湖 水 利 枢 纽工 程 ; 江湖 关 系 ;运 行 方 式 ;工 程 的 作用 与影 响 中图 分 类 号 :T 6 V1 文 献标 识码 :A
要 把 鄱 阳湖 区建 设 成生 态文 明 与经 济文 明高度 统一 、人与 自然 和谐 的 生态 经济 区 ;2 0 年 1 月 国务 09 2
院 批 准 了“ 阳 湖 生 态 经 济 区建 设 规 划 ” 鄱 阳湖 水 利 枢 纽 工 程 ” 该 规 划 建 设 的重 要 内容 之 一 ; 鄱 ,“ 是
2 0世纪 初 ,孙 中山先 生就 曾提 出湖 口建 闸 ,以联通 赣 粤水 路航 运 交通 ;1 7 年 ,卫 生部 门从 根治 血 92
吸虫 病 出 发 ,提 出 了在 鄱 阳湖 出 口建 闸 ,蓄 水灭 螺 ;1 7 - 1 8 年 ,江西 省水 利规 划 设计 院对湖 控 9 9 94 工程 开 展 研 究 ,着 眼 于抵 御 1 5 型洪 水 ,并 于 1 9 - 2 0 年 期 问进行 了补 充 和完 善 ; 2 0 年 水 9 4年 95 0 1 03 利部 长 江 水 利 委员 会 编 制 完成 的《 江流 域 防 洪 规划 报 告 》 ,从 长江 中下 游 防洪 总 体 布局 的 角度 , 长 中 对 湖控 工 程 做 了专 题 研 究 ;2 0 年 初 ,江 西 省 委 、省 政 府 提 出 了“ 阳湖生 态 经 济 区 ” 战略 部署 , 08 鄱 的

从国内外湖泊建闸现状浅谈鄱阳湖水利枢纽建设

从国内外湖泊建闸现状浅谈鄱阳湖水利枢纽建设

从国内外湖泊建闸现状浅谈鄱阳湖水利枢纽建设吴瑶;贾磊;段明【摘要】As the state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ecological a 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harmony between human being and nature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the research of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protection and the regulation of the health system of lakes and rivers has become an improtant direction. This paper collected the typical cases of sluices construction on rivers and lakes in recent years ,comparatively analyzedthe proposed localization and functional benefit of Poyang Lake Water Control Projec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oyang Lake Water Control Project construction can be more beneficial under a reasonable and scientific running schedule ,the building of Poyang Lake Water Control Project is an essential aspect of Poyang Lake governance. It also provide the reasonable scientific basis and direction for the similar lake protection.%本文搜集了近年来国内外河流湖泊建闸典型案例,参考对照拟建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定位及功能效益进行分析研究。

新中国鄱阳湖流域水利建设初探

新中国鄱阳湖流域水利建设初探
财 力 紧 缺是 水 利 兴 修难 有 起 色 的 主要 原 因 。1 2 9 8年 4
月, 江西 水 利 局几 经 周 折 后 正式 成立 , 制订 相 应 的工 作 规 并
划 : 欲 以有 限 之经 费 。 本兼 治 , 于 二 十年 内消 弭未 来 水 “ 标 冀
旱之 灾 劫 。 兴 各 河无 穷 之水 利 。 但 因财政 紧 张 , 加 上 国 振 ” 但 共对 峙 的战 争环 境 ,政府 既无 心 亦 无 力 大兴 水利 。至 十 九 “ 年 春 , 令 停发 事 业 经 费 , 奉 裁撤 测 量 队 , 原定 计 划 因 以停 辍 , 不惟 测 研 各 河之 治 本 工 程无 法 推 进 。即整 理 各圩 之急 求 工
害 的承 受 能 力下 降 , 害发 生 的频 率 及其 破 坏 性增 大 , 统 灾 传 水利 设施 面 临更 严 峻 的考 验 。 如 森林 资 源 破 坏 非 常 严 重 。 14 年 全 流域 森 林 采伐 量 约 为 3 7 5 立方 米 , 占森 林 蓄 92 33 万
积量 的 4 .% , 采 量 约 为 森 林 生 长量 的 25倍 , 重 地 违 38 超 . 严 背 了森 林 生 态平 衡 规 律 , 而 加 剧 了 水 土流 失 , 弱 了 防洪 从 减 堤坝 的功效 。[ 2 豫‘ 水 利失 修 , 害 难 防 , 灾 直接 带 来 的 是社 会 经 济 尤其 是 农
程亦 不 能依 法施 行 。一切 修 防 工 事 完 全责 诸 困 苦颠 沛 之 民
变 了传统社会水利设施 的落后状况 。为江西农业经济的恢
复 发 展奠 定 了基 础 。


传 统 水 利 的衰 落
力 ” 政 府 在水 利 工 程 中的 退 出虽 属无 奈 , 确是 事 实 。 民 。 但 而 间 力量 亦 因 时局 维 艰 .在 财力 物 力 上 对水 利 兴 修 的投 入 也

为了“一湖清水”——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介绍

为了“一湖清水”——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介绍

为了“一湖清水”——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介绍
江西省鄱阳湖水利枢纽建设办公室
【期刊名称】《江西水利科技》
【年(卷),期】2013(039)002
【摘要】近年来,受长江上游干支流水库群汛后蓄水及鄱阳湖上游来水减少等因素影响,鄱阳湖出现持续的秋季低枯水位情况,给湖区民生、生态、经济等方面带来严重影响.针对这种不断加剧的影响,为保持鄱阳湖“一湖清水”,江西省提出兴建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本文围绕枢纽建设的必要性、工程规划、作用与效益以及目前围绕工程建设开展的研究工作等方面对枢纽工程进行全面细致的阐述,旨在让大家对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知.
【总页数】9页(P83-91)
【作者】江西省鄱阳湖水利枢纽建设办公室
【作者单位】江西省鄱阳湖水利枢纽建设办公室,江西南昌 33004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882.9
【相关文献】
1.森林生态系统对大湖泊生态保育价值初探--基于鄱阳湖“一湖清水”保护的视角[J], 吴南生;张露;杜天真
2.增强湖区农民环保意识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 [J], 王慧娟;杨期勇;张新华;张蔚萍
3.留住“一湖清水”——鄱阳湖生态农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J], 程关怀
4.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指明科学发展的道路——读《为了一湖清水》 [J], 黄
新建
5.大力助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读《为了一湖清水》 [J], 叶青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鄱阳湖拟建大坝抢水长江下游将变水沟

鄱阳湖拟建大坝抢水长江下游将变水沟

鄱阳湖拟建大坝抢水长江下游将变水沟“今日湖中石,昔时天上星。

”江西鄱阳湖湖中有一座1800平方米的小岛“落星墩”,王安石、黄庭坚、朱熹等名人曾伫立其上,观水天一色。

而今,落星墩下的湖水已变成无边的大草原,点缀着成群的牛马,数百丈外,才是轮船搁浅的湖滩。

2011年3月以来,这个正值汛期的中国第一大淡水湖,因干旱湖水面积较往年同期骤减一半以上,湖水退去,留下的湖床长满了草,落星墩下的草高至1米。

白云苍狗,鄱阳湖渔歌已歇,牧歌声起。

而中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也同时遭遇大旱,旧日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描述的“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已经变成辽阔的草地,犹如塞外的大草原。

而到5月底,三峡水库的存水即将耗尽,鄱阳湖和洞庭湖仍不知何时能重现烟波浩渺。

在这背后,江西山江湖开发治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晓鸿日前表示:“三峡工程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江湖格局’。

”这种改变,不仅是三峡蓄水后,江水倒灌鄱阳湖的场面已很罕有,还有着生态方面的恶化。

为抵消这种改变,江西已然准备在湖口建起2800米长的大坝,把湖水拦在自己的地盘里。

但专家以为,这一样是违背自然规律的人为干与生态,无异于饮鸩止渴。

渔灾之年“三峡蓄水后,江水倒灌鄱阳湖的场面已很罕有”“你看今天的水位,10.5米不到,这还多亏了三峡补水补了1-2米。

”5月24日下午3时许,九江鄱阳湖入江口,鄱阳湖渔政局湖口分局的周局长看着草洲片片的狭小湖面说,此刻,除几只两三千吨的运沙船缓慢通行江湖之间,更高吨位的货轮与渔船悉数搁在了湖岸边。

周局长说,随着鄱阳湖水位的持续走低,鄱阳湖流域的数万渔民正在蒙受“灭顶之灾”,而仅仅是在去年,湖口县的一条渔船还能收入七八万元乃至十几万元。

事实上,老渔民们都清楚,鄱阳湖的汛期正是鱼类产卵繁衍期,只有湖面下有足够的水草,幼苗孵化后,才有充沛的饵料保证渔产繁衍。

碰到持续干旱、水位偏低乃至大片草洲露出的年份,鱼类产卵将无法保障,渔产必然大幅下降,渔民的生活也将难以为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鄱阳湖的水利工程
学院:地理与环境学院姓名:李翠学号:0911021051 摘要:鄱阳湖,这个孕育赣鄱儿女的“母亲湖”,我国最大的淡水湖。

它以承纳江西五大江河来水的宽广胸怀,孕育出赣鄱文明。

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

江西境内的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大水系均汇聚到鄱阳湖,经调蓄后由湖口注入长江,约占长江流域面积的9%。

每年7~9月长江主汛期来临时,鄱阳湖成为长江的一个蓄滞洪区,接受江水倒灌,堪称长江的天然调节器。

同时,由于其“洪水一片,枯水一线”的水文特质,多年来让“母亲湖”不断出现了种种“病症”,旱涝交替、血吸虫患难、湖面缩小、鱼类资源衰退……,现在安湖,则成为赣鄱儿女一直的梦想。

于是在鄱阳湖建闸调枯畅洪的这个梦想,经过赣鄱儿女几代的努力,正在逐步成为现实。

关键词:鄱阳湖水利工程意义问题我的观点
如今,鄱阳湖已不再具有原生态,鄱阳湖正日渐萎缩和退化。

由于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降雨时空分布不均以及人类活动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湖区洪、涝、旱等自然灾害频繁。

特别是近年来鄱阳湖枯水期提前、枯水位偏低且持续时间长,造成鄱阳湖水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们生产、生活、生存环境差,血吸虫病猖獗且不断反复,丰富的水土(草洲)资源、渔业资源、水能资源、水运资源等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在流域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情况下,入湖水体的水质
日渐变差,鄱阳湖生态环境压力不断增大。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未来鄱阳湖生态环境的矛盾将会进一步加剧。

而兴建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就可以缓解或者解决这些问题。

例如现在进入21世纪以来,旱情又一年重似一年,不管是洪灾还是旱灾,受害者不仅仅是人类,还包括鄱阳湖的鱼、草、鸟等各个生态子系统,就像最近几年,江西遭受了严重的秋旱,鄱阳湖水位连创新低,给湖区生态带来了巨大的破坏”。

因此,建设鄱阳湖水利工程迫在眉睫。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是一座以灌溉、供水、生态保护、血吸虫病防治、航运等为主要功能的水利枢纽工程。

其坝址位于鄱阳湖入江水道,上距星子县城约12公里,下至长江汇合口约27公里。

坝址左岸为长岭山,右岸为屏峰山,两山之间湖面宽约2.8公里。

工程总投资约为96亿元,加上配套工程,总投资超过100亿元。

该工程如建成运行,无疑对江西将有极大裨益。

按生态保护和综合利用要求控制相对稳定的鄱阳湖水位,提高鄱阳湖枯水季节水环境容量,达到供水(灌溉)、保护水生态环境、保护湿地、消灭钉螺、航运、旅游、发电以及水产等方面的综合效益。

而且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运行后,拟分为江湖连通期、鄱阳湖闸蓄水期、三峡水库蓄水期、补偿调节期、低枯水期等5个时段进行不同的调度。

其中,江湖连通期(4月1日~8月31日)闸门全部敞开,江湖连通;鄱阳湖闸蓄水期(9月1日~9月20日)利用鄱阳湖洪水尾巴下闸蓄水,水位一般控制在16~17.5m;三峡水库蓄水期(9月21日~10月31日),将闸前水位
由17.5m降至16m左右;补偿调节期(11月1日~12月31日)和低枯水期(次年1月1日~3月31日)按下游用水需求和候鸟习性科学调控水位,达到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之目的。

同时,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特别选择在三峡水库蓄水前进行蓄水,一方面可以缓解当时长江的洪水压力,另一方面又利用长江中下游径流量较大的9月初下闸蓄水,为应对三峡蓄水期间江水的减少储备了水源。

为三峡蓄水期间江水的减少储备了水源。

三峡水库9月21日一进入蓄水期,鄱阳湖水利枢纽闸门一开,就可为长江补水,从而减缓三峡蓄水对下游水资源的影响,三峡水库和鄱阳湖二者密切配合,大大优化了鄱阳湖和长江的关系。

鄱阳湖水利工程虽然有非常多的好处,在很多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但由于它是在改造自然条件的基础上兴建,多多少少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一定得影响。

就像最近的媒体报道称,江西受大旱影响,欲在鄱阳湖修建2800米长的大坝拦住水源,以此对抗干旱。

国际生态领域的专家担心,鄱阳湖筑坝会使长江中下游的水问题更加严重。

“随着长江流域干支流各地抢水的加剧,今后武汉、南京壮阔的江面也许会变成一条水沟。


目前鄱阳湖的水利工程主要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质疑:
(一)鄱阳湖水利工程建成之后是否会对水量的调度造成危害。

很多人认为建了闸之后,在蓄水期会对下游有不利影响。

因为水少了,咸水就会上来,在下游的长江口,比如上海的自来水厂取水就比较困难。

这就叫所谓的集中蓄水期的咸水上溯。

(二)鄱阳湖水利工程建成之后会对候鸟的栖息地与食物链造成不利的影响。

鄱阳湖是我国重要水产养殖基地,国际重要湿地,素有候鸟天堂之称,每年冬春季节,都有大量候鸟从西伯利亚等地飞抵鄱阳湖越冬栖息。

目前一些动物专家和环保主义者担心,鄱阳湖建设水利枢纽工程会影响鄱阳湖湿地生态,改变鄱阳湖原有的正常的生态环境,有可能使得候鸟难以适应新的环境,影响到侯鸟生存。

(三)鄱阳湖水利工程建成之后会影响到水生生物和四大家鱼的迁徙。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的没有富营养化的“一湖清水”。

有人担心,鄱阳湖拦湖建闸会影响水体的自然流动,破坏鄱阳湖“一湖清水”。

影响到水生生物的自然生长,而且每年4~8月是长江“四大家鱼”洄游到鄱阳湖的季节,所以这个水利工程也很有可能影响到四大家鱼的迁徙和繁殖问题。

(四)鄱阳湖水利工程建成之后是否会导致鄱阳湖水环境的变化和水体的富营养化。

在中国的四大淡水湖泊中,鄱阳湖曾被认为是惟一没有出现富营养化的湖泊,有着中国“最后一盆清水”之誉。

鄱阳湖水利工程建成之后,改变了水的自然流通,有可能会使得水的环境彻底的改变,而且有可能会使水的营养成分发生改变,导致严重的水体富营养化。

(五)鄱阳湖水利工程建成之后会使得血吸虫的控制更加的艰难。

血吸虫病是鄱阳湖区的心头大患,血吸虫病是“大水效应”,一般在鄱阳湖流域出现洪水后的第二年到第三年的夏季最为猖獗,鄱阳湖水利工程建成之后鄱阳湖是枯水期间蓄水会不会导致湖区环境变化,使得血吸虫病更加的猖獗,更加的难以控制呢。

(六)鄱阳湖水利工程建成之后是否影响当地群众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

鄱阳湖在古代有过彭蠡泽、彭泽、彭湖等多种称谓,“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唐代诗人王勃笔下所描绘的美丽的鄱阳湖。

虽然如今,鄱阳湖已不再具有原生态,但是当地的群众都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而且他们的经济社会生活都已经固定了,可能建成之后会使得当地的居民不适应。

即使鄱阳湖水利工程遭到了众多的质疑,甚至有人反对,但从其综合效应来说,他们的质疑都是可以消除的,因为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是一项尽显生态的治水工程,其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十分巨大,具备蓄水净水、保护湿地、保护鱼类鸟类、防治血吸虫病等诸多功能。

而且该工程建成后将会产生产生十大效益:一是有利于改善鄱阳湖枯水期水质,总体水质变得更好;二是有利于湿地保护,对生物多样与湿地均能产生积极影响;三是可减少湖区有螺洲滩面积72%以上,有巨大的血防效益;四是将大大改善沿湖圩区的灌溉水源条件;五是枯水期湖水位将有一定的抬高,使沿湖城市、乡镇用水更方便;六是有长江干流补水作用,有利于增加长江下游遭遇突发水环境事件的水资
源调度的灵活性;七是航运效益,可改善湖区航道条件,新增湖区三级航道200km以上;八是水产养殖效益,可使鄱阳湖多年平均新增浅层水面290万亩,是发展水产养殖的良好场所;九是旅游效益,为发展湖区旅游事业、开发利用沿湖地区矿产资源等创造了条件;十是水能利用效益,可利用鄱阳湖水系丰富的径流资源和本工程内湖、外江的水位差发电。

综上,我觉得鄱阳湖水利工程是非常值得建设的,它将产生重大的生态意义和经济效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