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滤纸条3

合集下载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教案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教案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教案
实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一、教学目标:
1.基本知识与技能:
了解叶绿体中的色素组成、颜色;
了解纸层析法的原理;
2.方法与过程:
通过实验掌握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基本操作方法;
3.情感与态度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学会根据实验的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推出结论;
实验结束完成整理工作;
二、实验重点与难点
重点:初步掌握提取和分离叶绿素中色素的方法、探索叶绿素色素在滤纸上层析的情况; 难点:分离叶绿体色素中绿叶细线的画法;
三、材料用具:
1、材料:新鲜的绿叶如菠菜的绿叶;
2、用具:干燥的定性滤纸、试管、试管架、研钵、漏斗、棉塞、尼龙纱布、毛细吸管、剪刀、量筒、药匙、天平、铅笔、直尺;
3、试剂:无水乙醇、层析液、二氧化硅石英沙和碳酸钙;
四、教学方法:
师生合作以学生操作为主、教师讲解为辅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提取色素
2.制备滤纸条
3.画滤液细线
4.分离色素
5.观察实验结果
五、实验注意事项
1.叶片要新鲜、颜色要深绿;
2.研磨要充分、迅速;
3.滤液收集后要及时用棉塞将试管口塞紧,以免滤液挥发; 4.滤液细线要细、直、含较多色素;
5.滤线上的滤液细线不能浸入层析液;为什么
六、实验结果分析
滤纸条上出现4条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是:
橙黄色胡萝卜素最快
黄色叶黄素
蓝绿色叶绿素a最多
黄绿色叶绿素b最慢。

(完整版)《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教学设计

(完整版)《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教学设计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实验是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四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中的基本实验,加之此节是生物三大必修模块《分子与细胞》的核心内容。

所以在展开光合作用的相关学习内容之前通过教师适当的引导,学生的动手操作完成对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的学习,增强了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和学习光合作用的兴趣,也为后续光合作用内容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并以此提高了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我所带的是职业中学的体育班,全班29位学生,其中只有3名女同学,以男生居多的这个班级学生学习的重视度,自觉性都比较差。

而且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态度不端正,文化课的底子薄,对课堂教学兴趣不浓厚。

但学生比较好动,具有很大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往往他们对实验课具有很高的兴趣,这样对开展生物实验课很优势。

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课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目的、实验原理,探索叶绿体有色素的种类。

能力目标:(1)初步学会提取、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和技能。

(2)使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程序和方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3)提高学生口头表达、相互交流的能力及思维的严密性。

情感态度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索的欲望和能力。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学生关心爱护绿色植物,关心发展农业的意识,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四、重点难点:重点: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难点: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对照实验的设计和色素的提取。

五、实验原理:提取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丙酮中,所以可以用丙酮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当没有丙酮时,也可以用其他有机溶剂替代,如酒精。

分离原理:分离色素的方法叫纸层析法。

分离色素与色素的溶解度有关,而与色素的浓度、含量无关。

因为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虑纸条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从而将各种色素分开。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说课稿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说课稿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说课稿《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及作用这节内容承接前面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的内容,紧接着安排实验:色素的提取与分离,既突出了生物实验及其实验基本技能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基础性地位,又很好地加深了学生对上节知识的理解和升华,真是恰到好处。

本实验按常规教学它是个验证实验,验证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含量及颜色。

为了适应新课改的理念,我们将此实验改成探究性实验,对很多问题进行了对比和扩展。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原理,了解叶绿体中的色素组成、颜色。

能力目标:掌握色素的提取与分离的基本操作方法,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与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发展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学会根据实验的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推出结论。

形成善于交流、合作、反思、评价的学习品质。

3.教学重、难点重点:色素提取与分离的操作。

难点:色素提取与分离操作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如,菠菜叶的研磨,层析液的配制,滤液细线的画法等)二、教法分析1. 学情分析经过初高中化学和生物的学习,学生已具有一定自学、观察、质疑能力,了解了进行探究性学习的一些基本方法,在课前我布置了对本实验的预习,学生已了解了基本情况。

2.授课理念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学生物,体验探究学习的过程与乐趣,从生活走进生物,从生物走向社会。

3.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探讨——实践”实验教学法,即探究性教学方法。

通过每组同学对每一步不同的做法与探究相结合,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自己找出答案,突破难点。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教师借助于视频等多媒体,规范学生实验操作。

三、学法分析分学习小组以问题为中心,学生经过实验探究,并通过对问题的解决,提高分析、归纳能力,学会评价与反思。

四、教学程序课前预习——→观看视频——→自己动手——→质疑探究——→结果分析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布置课前预习填写教学案思考总结通过生物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培养自学和质疑能力。

高中生物试验DNA的粗提取和鉴定试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高中生物试验DNA的粗提取和鉴定试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高中生物实验DNA的粗提取和鉴定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⑴充分搅拌鸡血细胞液。

DNA存在于鸡血细胞的细胞核中。

将鸡血细胞液与蒸馏水混合后,必须用玻璃棒沿一个方向快速搅拌,使鸡血细胞加速破裂,并释放出DNA。

⑵沉淀DNA时必须用冷酒精。

实验前必须准备好大量的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并在冰箱中至少存放24h。

⑶正确搅拌含有悬浮物的溶液。

实验步骤3、5、7都需要用玻璃棒搅拌。

在进行步骤3、5时,玻璃棒不要直接接触烧杯底部,而且搅拌要轻缓,以便获得较完整的DNA分子。

进行步骤7时,要将玻璃棒插入烧杯中溶液的中间,用手缓慢转动5min〜10min。

本实验中鉴定DNA的方法为二苯胺法。

如果在没有二苯胺的情况下也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

典例解析下列关于“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原理中,说法错误的是A.DNA在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随溶液浓度的变化而改变 B.利用DNA不溶于酒精的性质,可除去细胞中溶于酒精的物质而得到较纯的DNAC.DNA是大分子有机物,不溶于水而溶于某些有机溶剂D.DNA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经沸水浴后会出现蓝色反应答案:C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说法中,有误的是()A.该实验中有两次加入蒸馏水,均是为了析出DNAB.该实验学生操作中多次用到搅拌,除最后一步未强调方向外,其余均要求单向搅拌C.该实验中有3次过滤,过滤时使用纱布层数与需用滤液或黏稠物有关D.实验三次加入NaCl溶液,无论浓度是2mol/L,还是0.015mol/L,均是为了溶解DNA解析:对照比较表可知,除A说法有误外,其余各项均正确。

两次加蒸馏水,第一次是为了使细胞吸水破裂释放出核物质(DNA),第二次是为了降低NaCl溶液的浓度从而析出DNA。

⑷DNA粘稠物的再溶解:;⑸提取杂质较少的DNA白色乳状丝状物:;⑹鉴定DNA是否存在可用试剂:。

解析:⑹鉴定DNA是否存在常用:二苯胺试剂沸水浴为蓝色反应;也可选用甲基绿试剂,其颜色反应为蓝绿色。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
他们所得的实验结果依次是 ( B )
A. ①②③④ C. ④②③①
B. ②④①③ D. ③②①④
捕获光能
色素
色素的种类与颜色:
色素 种类
含量
叶绿 约占 素 3/4
名称 叶绿素a 叶绿素b
颜色
吸收光
蓝绿色 主要吸收红 黄绿色 光和蓝紫光
类胡 萝卜 素
约占 黄色
主要吸收蓝 紫光
画滤液细线 毛细吸管沿铅笔线画一条直的 滤液细线 .
色素分离
干燥后, 重复一两 次 将滤纸条轻轻插入 层析液 中
滤纸条上呈 现四条颜色、 宽度不同的 色素带
用培养皿盖住烧杯
胡萝卜素: 橙黄 色 叶黄素: 黄 色 叶绿素a: 蓝绿 色 叶绿素b: 黄绿 色
1.在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时,研磨绿叶碎片需要
加入碳酸钙,目的是 ( B )
捕获光能
色素
色素的吸收光谱
延伸拓展
色素的分布: 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
色素的作用: 吸收、传递、转化光能
不同颜色的大棚对光和效率的影响: ① 无色透明大棚光和效率最高; ② 绿色塑料大棚光和效率最低。 ③ 在农业生产中,有些温室中悬挂红色或蓝 色光的灯,可有效提高蔬菜产量。
甲>乙>丙>丁
叶绿体中色素
实验目的:
提取和分离
1) 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2) 探究绿叶中含有几种色素。
材料用具:
新鲜的绿叶、干燥的定性滤纸、无 水乙醇、层析液、二氧化硅、碳酸 钙、毛细吸管、研钵、剪刀、量筒 等。
一、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1.取材: 5g绿叶+剪碎+研钵 2.研磨: 二氧化硅+碳酸钙+10ml无水乙醇 3.过滤: 玻璃漏斗+单层尼龙布

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北师大版选修1第3章 食品加工技术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北师大版选修1第3章 食品加工技术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高中生物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1.某高校采用如图所示的发酵罐进行果酒和果醋发酵过程的研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夏季生产果酒和果醋时常需对罐体进行降温处理B. 果醋制作可以在制成的果酒基础上进行C. 正常发酵过程中罐内的压力不会低于大气压D. 酒精发酵需无氧条件不用搅拌转为果醋发酵才搅拌【答案】D【解析】解 A.果酒发酵温度为18~30℃果醋发酵温度为30~35℃因此夏季生产果酒和果醋时常需要对罐体进行降温处理 A正确B.果醋制作可以在制成的果酒基础上进行在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转化为乙醛再将乙醛转化为醋酸 B正确C.无氧呼吸产生了 CO_2且没有消耗氧气因此罐内的压力不会低于大气压 C正确D.酒精发酵第一阶段是通入氧气并搅拌使酵母菌大量增殖然后密封发酵以产生酒精 D 错误故选 D2.下列关于胡萝卜素的纸层析鉴定正确的是()①制备滤纸取18cm×30cm滤纸条于距底端2cm处划基线取A、B、C、D四个点②点样用最细注射器针头分别吸取标准样品和提取样品在A、D和B、C点样吹干③层析将滤纸卷成筒状并固定放到盛有1cm深石油醚的密封容器中层析④观察取出滤纸条使石油醚充分挥发后观察层析带⑤注意滤纸条预先干燥处理点样时快速细致样点圆点尽量细小滤纸筒的竖直边缘不能接触石油醚易挥发注意层析容器要密封A. 全部B. 四项C. 三项D. 二项【答案】A【解析】解①胡萝卜素的纸层析鉴定实验中制备滤纸条的方法是取18cm×30cm滤纸条于距底端2cm处划基线取A、B、C、D四个点①正确②点样时用最细的注射器针头分别吸取标准样品和提取样品在A、D和B、C处点样吹干②正确③可将滤纸卷成筒状并固定放到盛有1cm深石油醚的密封容器中层析③正确④取出滤纸条使石油醚充分挥发后观察层析带④正确⑤注意事项为滤纸条要预先干燥处理以利于吸附更多的色素点样时快速细致样点圆点尽量细小滤纸筒的竖直边缘不能接触石油醚易挥发注意层析容器要密封⑤正确故选 A3.下列关于胡萝卜素以及胡萝卜素提取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A. 胡萝卜素可存在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可以治疗因缺乏维生素A而引起的疾病B. 在把新鲜的胡萝卜切成米粒大小的颗粒置于烘箱中烘干时温度越高、干燥时间越长烘干效果越好C. 在萃取过程中在瓶中安装冷凝回流装置是为了防止加热时有机溶剂挥发在浓缩干燥前没有必要进行过滤D. 胡萝卜素只能从植物中提取获得【答案】A【解析】解 A.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含有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和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可以治疗因缺乏维生素A而引起的疾病 A正确B.在把新鲜的胡萝卜置于烘箱中烘干时温度过高、干燥时间过长胡萝卜素会分解 B错误C.在萃取过程中在瓶中安装冷凝回流装置是为了防止加热时有机溶剂挥发在浓缩干燥前需要进行过滤除去固体物质 C错误D.胡萝卜素的提取除从植物体内提取外还可以用微生物发酵的方法生产胡萝卜素 D错误故选 A4.如图是提取胡萝卜素的实验流程示意图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图中进行干燥处理时要注意控制干燥时间和温度B. 图中甲过程表示萃取丙酮能充分溶解胡萝卜素因此能用于此过程C. 图中乙过程表示浓缩浓缩之前进行过滤的目的是除去萃取液中的不溶物D. 提取的胡萝卜素可以用纸层析法鉴定鉴定时需要与标准样品进行对比【答案】B【解析】A、图中进行干燥处理时要注意控制干燥时间和温度干燥处理时的温度不能过高否则会导致胡萝卜素分解 A正确B、图中甲过程表示萃取此过程用到的有机溶剂具有较高的沸点因此不能用丙酮 B错误C、图中乙过程表示浓缩浓缩之前进行过滤的目的是除去萃取液中的不溶物 C正确D、提取的胡萝卜素可以用纸层析法鉴定鉴定时需要与标准样品进行对比 D正确5.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 种植转基因作物应与传统农业种植区隔离B. 转基因作物被动物食用后目的基因不会转入动物体细胞中C. 种植转基因植物有可能因基因扩散而影响野生植物的遗传多样性D. 转基因植物的目的基因不会转入根际微生物【答案】D【解析】解 A、种植转基因作物以防止对不得植物产生基因污染所以与传统农业种植区隔离 A正确B、动物取食转基因作物后要经过消化吸收才进入身体目的基因不可能直接进入动物细胞 B正确C 、转基因植物可能与野生植物发生杂交而出现基因交流影响野生植物的遗传多样性C正确D、目的基因被微生物摄入细胞内后可能进入这些微生物中 D错误.故选 D.6.下列有关泡菜制作及亚硝酸盐含量测定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泡菜制作需要配制盐水其中盐与水的质量比为4:1B. 泡菜腌制时间长短会影响亚硝酸盐含量但温度和食盐的用量不影响其含量C. 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步骤为重氮化→酸化→显色→比色D. 将显色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标准液进行目测比较可估算出泡菜的亚硝酸盐含量【答案】D【解析】解 A.泡菜制作需要配制盐水其中盐与水的质量比为1:4 A错误B.腌制时间长短、腌制温度和食盐的用量都会影响亚硝酸盐的含量 B错误C.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步骤为酸化→重氮化→显色→比色 C错误D.将显色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标准液进行目测比较可估算出泡菜的亚硝酸盐含量 D正确故选 D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对胡萝卜素粗品的鉴定方法为纸层析法B. 柑橘芳香油的制备通常使用压榨法能够提高出油率C. 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有活菌计数法、显微镜直接计数法D. 为了使橘皮油易与水分离需加入NaCl和\ Na_2SO_4【答案】D【解析】解 A.胡萝卜素鉴定的方法一般采用纸层析法 A正确B.因为其原料易焦糊、分解所以柑橘芳香油的制备通常使用压榨法将橘皮干燥去水并用石灰水浸泡能够提高出油率 B正确C.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有活菌计数法、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C正确D.为了使橘皮油易与水分离需加入 NaHCO_3和 NaSO_4 D错误故选 D8.在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中都要防止微生物污染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果酒发酵阶段应封闭充气口防止杂菌进入放完气后要迅速拧紧B. 腌制腐乳的卤汤中应含有12%左右的食盐以抑制细菌的增殖C. 利用自然菌种发酵果酒时将封有葡萄汁的发酵瓶进行高温高压灭菌D. 将长满毛霉的豆腐装瓶腌制时底层和近瓶口处需加大用盐量【答案】A【解析】解 A.果酒制作需要无氧环境因此果酒发酵阶段应封闭充气口为防止杂菌进入放完气后要迅速拧紧 A正确B.腌制腐乳的卤汤中应含有12%左右的酒以调味和抑制细菌的增殖 B错误C.利用自然菌种发酵果酒时不能将封有葡萄汁的发酵瓶进行高温高压灭菌否则会杀死葡萄汁中的野生酵母菌 C错误D.将长满毛霉的豆腐放在瓶中并逐层加盐由于越接近瓶口被杂菌污染的机会越大因此接近瓶口部分的盐要铺厚一些 D错误故选 A9.家庭制作泡菜时一般需要配制泡菜盐水且在冷却的盐水中可加入少量陈泡菜液在制作初期泡菜坛的水槽中有时有气泡冒出对以上操作及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A. 制作初期乳酸菌无氧呼吸过强导致泡菜坛水槽中有气泡冒出B. 在冷却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液可缩短泡菜制作时间C. 配制的泡菜盐水中盐与水的质量比为1∶4D. 若要分离纯化泡菜滤液中的乳酸菌可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答案】A【解析】解 A.乳酸菌是厌氧菌只能进行无氧呼吸且其无氧呼吸只能产生乳酸不会产生二氧化碳导致气泡产生 A错误B.陈泡菜液含有乳酸菌为泡菜发酵提供菌种故在冷却后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液可以缩短制作时间 B正确C.泡菜制作需要配制盐水其中盐与水的质量比为1∶4 C正确D.纯化菌种时可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得到单菌落 D正确故选 A10.山东酱豆的制作要经过两次发酵第一阶段以大豆为主要原料利用毛霉、曲霉或细菌的作用分解大豆蛋白质第二阶段以蔬菜与发酵过的大豆为主要原料进行乳酸发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第一阶段在空气中发酵时保湿有利于霉菌的菌丝生长B. 第二阶段定期通入空气有利于乳酸菌活动C. 毛霉、曲霉产生的蛋白酶能促进大豆蛋白质、脂肪分解可以丰富营养成分D. 乳酸发酵能促进蔬菜中纤维素水解损失了营养【答案】A【解析】解 A.第一阶段以大豆为主要原料利用毛霉、曲霉或细菌的作用分解大豆蛋白质在空气中发酵时保湿有利于霉菌的菌丝生长 A正确B.第二阶段以蔬菜与发酵过的大豆为主要原料进行乳酸发酵乳酸发酵不需要氧气 B错误C.毛霉、曲霉产生的蛋白酶只能促进大豆蛋白质分解不能促进脂肪分解 C错误D.乳酸发酵能促进蔬菜中纤维素水解有利于人们食用后消化吸收不会损失营养 D错误故选 A11.腐乳制作过程中前期发酵后要将毛坯加盐腌制盐的作用是()①抑制毛霉生长防止杂菌污染和繁殖②析出水分使毛坯变硬不易过早酥烂③调节口味使腐乳有一定咸味④浸提毛霉菌丝上的蛋白酶催化蛋白质水解A. ①③④B. ①②③④C. ②④D. ①②③【答案】B【解析】豆腐坯用食盐腌制可以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在后期制作过程中不会过早酥烂同时盐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腐败变质能够浸提毛霉菌丝上的蛋白酶12.关于果酒的制作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榨汁前应先除去葡萄枝梗再将葡萄单个冲洗干净B. 发酵过程中需要一直打开瓶盖放气以防止发酵瓶破裂C. 为快速获得酒精发酵的温度一般维持在\ 30sim 35℃最好D. 果酒发酵产生的酒精能为醋酸菌生产醋酸提供原料【答案】D【解析】解 A.榨汁前应先将葡萄简单冲洗再除去枝梗以达到去除灰尘等污染物的目的A错误B.酒精发酵过程中需要适时拧松瓶盖放气而不是打开瓶盖 B错误C.酵母菌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8~25℃因此发酵的温度维持在18~25℃最好 C错误D.果酒发酵产生的酒精可为醋酸菌提供碳源为醋酸菌生产醋酸提供原料 D正确故选 D13.如图表示利用谷氨酸棒状杆菌生产谷氨酸的某个阶段.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该生长曲线是微生物在连续培养条件下获得的B. 曲线中的代谢产生最可能属于初级代谢产物C. 调整培养液中C: N为4: 1可以提高该产物产量D. 曲线表明该产物的形成速率与菌体数量有关【答案】B【解析】解 A从图中生长曲线分析不存在衰亡期说明是在连续培养条件下获得的生长曲线 A正确B、初级代谢产物在微生物生长的各个时期都可以合成而曲线中产物曲线显示微生物在稳定期才合成应是次级代谢产物 B错误C 、调整培养液中C: N为4: 1可以提高该产物产量 C正确D、根据两曲线走势可以发现产物的生成速率与菌体数量相关 D正确.故选 B.14.下列关于泡菜制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制作时间的长短对泡菜质量影响不大数月后也可以随食随取B. 泡菜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多种酸其中主要是亚硝酸C. 各种风味不同的泡菜的制作过程基本类似都是利用乳酸菌发酵D. 热水短时处理蔬菜的目的是破坏细胞膜从而使成品泡菜口感较脆【答案】C【解析】A、亚硝酸盐的含量影响泡菜的质量在泡菜腌制过程中腌制方法、时间长短和温度高低等都会影响亚硝酸盐的含量 A错误B、泡菜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多种酸其中主要是乳酸还有少量的亚硝酸 B错误C、各种风味不同的泡菜的制作过程基本类似都是利用乳酸菌发酵 C正确D、用热水短时处理可抑制某些微生物产生果胶酶从而使成品泡菜口感较脆 D错误15.生物武器是指在战争中使人、畜致病毁伤农作物的微生物及其毒素通常包括致病菌、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病毒、真菌和毒素六大类根据它们的类型预测下列不属于生物武器危害性特点的是()A. 传播不受气候影响B. 传染范围广C. 传播途径多D. 传染性强【答案】A【解析】A项生物武器易受环境条件(如温度)的影响还受地形、风向等多种条件影响 A错误B项生物武器的传染范围广 B正确C项生物武器的传播途径多 C正确D项生物武器具有传染性强的特点 D正确故选A16.《唐书》记载“葡萄酒西域有之……及破高昌……京中始识其味”《吐鲁番出土文书》记载了古代高昌所谓“踏浆”之法也就是破碎葡萄果粒的方法与今日一些酒厂沿用的方法非常相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古代酿制葡萄酒利用了自然界的野生酵母菌B. “踏浆”法有利于酵母菌与葡萄汁液混合均匀C. 葡萄酒酿制利用了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的原理D. 在葡萄酒酿制的整个过程中需要严格保证无氧环境【答案】D【解析】解 A.古代人们并不认识酵母菌但在酿制葡萄酒的过程中可能已经利用了酵母菌如葡萄皮上的斑点就是天然的野生酵母菌 A正确B.“踏浆”可以使酵母菌充分与葡萄汁混合接触使酵母菌快速发酵加速酒的生成 B正确C.酵母菌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将葡萄糖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缺氧的条件下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所以酿酒利用的是酵母菌的无氧呼吸 C正确D.酵母菌缺氧时进行酒精发酵所以在发酵过程中要保证无氧环境但并不是说酿酒的整个过程需要无氧环境酿酒有多项工序只需发酵过程保证无氧环境就可以 D错误故选 D17.微生物发酵已经广泛应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根据发酵条件要求微生物发酵过程分为有氧发酵和厌氧发酵B. 谷氨酸棒状杆菌是好氧细菌可用于发酵生产谷氨酸制取味精C. 当缺少糖源和氧气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D. 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可用于制作酸奶和泡菜【答案】C【解析】A、根据发酵条件要求微生物发酵过程分为有氧发酵和厌氧发酵 A正确B、谷氨酸棒状杆菌是好氧细菌可用于微生物发酵工程生产谷氨酸来制取谷氨酸钠(味精) B正确C、醋酸菌是一种好氧菌当氧气充足、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先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C错误D、制作酸奶和泡菜使用的菌种为乳酸菌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 D 正确18.绿色植物甲含有物质W 该物质易溶于极性有机溶剂难溶于水且受热、受潮易分解其提取流程为植物甲→粉碎→加溶剂→振荡→收集提取液→活性炭处理→过滤去除活性炭→蒸馏(含回收溶剂)→重结晶→成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提取物质W时最好不要选用高温烘干的原料B. 在提取物质W时最好选用新鲜含水量高的原料C. 活性炭处理提取液的目的是吸附物质WD. 尽量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操作以加快提取过程【答案】A【解析】A、由于物质W受热易分解因此在提取物质W时最好不要选用高温烘干的原料 A正确B、由于物质W受潮易分解因此在提取物质W时最好不要选用新鲜含水量高的原料 B 错误C、活性炭处理提取液的目的是去除提取液中的色素 C错误D、由于物质W受热易分解所以尽量不要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操作 D错误19.泡菜腌制过程中乳酸菌、乳酸和亚硝酸盐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发酵初期由于氧气的存在而抑制了乳酸菌的增殖B. 发酵中期乳酸含量增加的原因是乳酸菌数量增多C. 取食泡菜的时期应是发酵后期D. 泡菜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和乳酸的变化趋势一致【答案】D【解析】解 A.乳酸菌为厌氧菌发酵初期由于氧气的存在而抑制了乳酸菌的增殖 A正确B.乳酸菌发酵生成乳酸发酵中期乳酸含量增加的原因是乳酸菌数量增多 B正确C.取食泡菜的时期应是发酵后期此时亚硝酸盐含量有所降低 C正确D.发酵初期和中期乳酸菌和乳酸的变化趋势一致但发酵后期变化趋势不一致 D错误故选 D20.人类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果酒、果醋的历史源远流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在葡萄酒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野生酵母B. 葡萄汁要装满发酵瓶营造无氧环境以利于发酵C. 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醋酸杆菌能大量生长繁殖D. 果酒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在30℃\ 果醋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在20℃\【答案】A【解析】解 A.葡萄酒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葡萄皮表面附着的野生型酵母菌A正确B.葡萄汁不能装满发酵瓶要留有大约1/3的空间有利于酵母菌通过有氧呼吸进行繁殖同时可以防止液体溢出 B错误C.醋酸菌是好氧性细菌只有当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 C错误D.果酒发酵过程中温度应控制在18~25℃而果醋发酵过程中温度应控制在30~35℃ D错误故选 A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21.(1)A组同学制作泡菜在泡菜腌制的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腌制的时间、________和食盐的用量这过程离不开乳酸菌的作用其代谢类型为________ 泡菜坛内有时会长出一层白膜这层白膜是由________繁殖而形成的21.(2)B组同学制作腐乳在制作腐乳过程中在腐乳表面往往会有一层致密的皮这层皮实际上是________的匍匐菌丝对人体无害加盐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 避免豆腐块变质21.(3)C组同学制作蓝莓果酒与果醋某同学对自己的发酵装置定时通过充气口充气该同学是在制蓝莓果________ 另一位同学在蓝莓果汁中直接加入某品牌活性酵母之后先向发酵罐中通入一段时间的无菌空气通入无菌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温度, 异养厌氧型, 酵母菌【解析】解(1)泡菜制作过程中由于腌制的时间、温度、盐的用量等都会影响泡菜的品质因此在泡菜腌制的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腌制的时间、温度、盐的用量等乳酸菌的代谢类型为异养厌氧型泡菜坛内出现白膜为酵母菌繁殖而形成的【答案】(2)毛霉, 抑制微生物生长【解析】(2)在制作腐乳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毛霉腐乳制作时加盐腌制的目的是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其变硬防止腐乳酥烂同时抑制微生物生长避免豆腐块变质【答案】(3)醋, 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大量繁殖【解析】(3)由题意知该同学对自己的发酵装置定时通过充气口充气说明菌种进行有氧呼吸因此是果醋的制作过程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微生物利用酵母菌酿酒时先通入氧气的目的是在有氧条件下使酵母菌迅速繁殖数量增加快速形成优势种群22.(1)培养基的配置和灭菌根据目标微生物的特性配置相应的培养基熔喷布的主要成分为聚丙烯纤维(PP 组成仅含有C、H两种元素)用于筛选的固体培养基除需加入经过处理的聚丙烯粉末作为唯一的________外还应加入________________、琼脂等配置好后进行灭菌备用22.(2)目的菌的获取、选择、扩大培养目的细菌大多分布在距地表约5~10cm的潮湿土壤层因此土壤取样时一般________________ 在培养基中加入能与PP结合而显色的染色剂目的菌的作用可使目的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应当选择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比值________(填“天”或“小”)的菌落作为目的菌群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再进行扩大培养22.(3)目的菌的保存在无菌操作下用接种环将获取的目的菌接种在________(填“平面培养基”或“斜面培养基”)上培养适当时间后置于 4℃冰箱中保存22.(4)工业化使用影响目的菌降解熔喷布效果的因素有温度、pH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答出两点即可)22.(5)该团队中某位研究员甲在某稀释浓度下筛选出150个菌落其他研究员在该浓度下只筛选出大约50个菌落该研究员的实验结果与其他研究员存在差异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项即可)【答案】(1)碳源, 氮源、无机盐、水【解析】解(1)熔喷布主要成分为聚丙烯纤维要从土壤中筛选出能高效降解一次性口罩(熔喷布)的细菌应使用已经过处理的聚丙烯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除此之外培养基中还应加入水、氮源、无机盐和琼脂等配置好后进行高压蒸汽灭菌【答案】(2)铲去表层土壤(或取相应位置), 大【解析】(2)绝大多数细菌分布在距地表约5~10cm的土壤层因此土壤取样时一定要铲去表层土壤在培养基中加入能与PP结合而显色的染色剂目的菌能分解PP 使得目的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若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比值大说明该菌落分解PP的效率高应作为目的菌群【答案】(3)斜面培养基【解析】(3)在无菌操作下用临时保藏的方法获取目的菌并接种在斜面培养基上培养适当时间后置于4°C冰箱中保存【答案】(4)目的菌降解PP的能力、目的菌的浓度、熔喷布材质、处理时间【解析】(4)影响目的菌降解熔喷布效果的因素有温度、pH以及目的菌降解PP的能力、目的菌的浓度、熔喷布材质、处理时间等【答案】(5)甲研究员用的培养基被污染或甲研究员所选土壤样品不一样【解析】(5)研究员甲在某稀释浓度下筛选出150个菌落其他研究员在该浓度下只筛选出大约50个菌落甲的实验结果与其他研究员差异的原因可能是①培养基被污染可以用甲研究员配制的同批培养基在不加土样的情况下进行培养作为空白对照来进行验证②甲所选土壤样品不一样可以用与甲研究员一样的土壤进行重复实验来验证23.(1)过程①②均发生在酵母菌的________中.23.(2)过程④是醋酸菌在________时将酒精变成乙醛再将乙醛变成醋酸过程⑤是醋酸菌在________时将葡萄糖转变成醋酸.23.(3)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在制作葡萄酒时菌种主要来自________.23.(4)制作果酒的条件是先通气后密封.先通入无菌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 后密封的目的是________.用反应式表示出制酒过程刚开始时发生的主要化学变化________.23.(5)泡菜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多种酸其中主要是________.对亚硝酸盐的定量测定可以用________法因为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的反应产物能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________色化合物.进行样品测定时还要取等量水进行同样的测定目的是________.【答案】细胞质基质【解析】解(1)过程①是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②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为酒精发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答案】缺少糖源、氧气充足, 氧气、糖源充足【解析】(2)过程④醋酸发酵是醋酸菌在缺少糖源、氧气充足时将酒精变成乙醛再将乙醛变成醋酸过程⑤醋酸发酵是醋酸菌在氧气、糖源充足时将葡萄糖转变成醋酸.【答案】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解析】(3)在制作葡萄酒时菌种主要来自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答案】让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大量繁殖, 让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产生酒精,C_6H_12O_6+ 6H_2O+ 6O_2xrightarrow,酶6CO_2+ 12H_2O+ 能量。

光合作用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光合作用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光合作用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 实验方法 —— 纸层析法 ▲ 实验步骤
1、提取色素 2、制备滤纸条 3、画滤液细线 4、分离色素 5、观察记录
1
1、提取色素
• 绿叶剪碎→研钵 →加少许SiO2 、CaCO3 、 10mL无水C2H5OH → 研磨 → 收集滤液
1
☆ 各试剂作用 SiO2 —— 研磨充分
☆ 收集滤液的要求 —— 及时塞紧试管口,防止挥发 (成功关键3)
1
2、制备滤纸条
☆ 制备要求 将一端剪去两角 —— 使色素扩散均匀,色素带整齐 在距此端1cm处画一铅笔横线
—— 标记作用 不要弄脏弄湿滤纸条
1
3、画滤液细线
☆ 画线要求(成功关键4) 细、直、均匀
—— 防止色素带重叠,使扩散起点一致 重复2~3次(干后再画) —— 增加色素含量,使效果更明显
▲ 过量易使滤液颜色变浅
CaCO3 —— 中和有机酸,防止色素被破坏
▲ 不加入则会发生去镁反应,叶绿素分子成为 褐色的去镁叶绿素,滤液呈黄绿色或褐色
无水C2H5OH (CCl4、丙酮、石油醚) —— 溶解色素
▲ 不加入则色素不能溶解,滤液几乎无色
1
☆ 研磨的要求 —— 迅速、充分(成功关键2) 有机溶剂易挥发 充分破坏叶绿体,使色素完全释放
扩散速度快慢与( 溶解度高低 )有关 色素带的宽窄与( 色素含量多少)有关
1
谢谢观赏
1
4、分离色素
3mL层析液 → 小烧杯 → 滤纸条 插入层析液中(滤液细线一端朝 下)→用培养皿盖住烧杯口
☆ 操作要求 滤液细线不能接触层析液 (成功关键5) (色素会溶于层析液中) 盖住烧杯口 (防止挥发)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试纸条的制作流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试纸条的制作流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试纸条的制作流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试纸条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实验工具,主要用于检测物质的酸碱性和指示性。

它具有操作简单、快速反应、灵敏度高等特点,在实验室、医疗领域和环境监测等方面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试纸条的制作流程,包括材料准备和制作步骤,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在试纸条的制作中,常用的材料主要包括指示剂、滤纸、胶水、酒精和水等。

指示剂是试纸条的关键组成部分,它的选择将直接影响试纸的灵敏度和反应特性。

常见的指示剂有酚酞、酚酞红、溴酚蓝等,它们能够根据颜色的变化来表征被检测物质的性质。

试纸条的制作步骤相对简单,首先需要将指示剂溶解在适量的酒精或水中,制成适当浓度的溶液。

然后,将滤纸剪成狭长的条状,并在一端涂抹上胶水。

接下来,在涂有胶水的一端涂抹指示剂溶液,使其渗透到滤纸中。

最后,将试纸条晾干并储存于干燥环境中,以便后续使用。

试纸条的应用前景广阔。

在实验室中,它可以用于检测溶液的酸碱性,帮助研究人员进行化学实验的快速定性分析。

在医疗领域,试纸条可以用于尿液分析、血液pH测定等,为临床诊断提供便捷和准确的结果。

此外,在环境监测中,试纸条也可以用于检测水体和大气中的酸碱度,帮助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总之,试纸条作为一种便捷、快速的化学实验工具,在不同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详细了解其制作流程和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试纸条,为科研和实践提供有力的支持。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文章的整体框架和组织方式,它对于整篇文章的逻辑性和清晰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良好的文章结构可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文章的内容。

本文将按照以下顺序进行展开: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将为读者提供对试纸条制作流程的概述,介绍试纸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同时,引言部分还会简单描述本文的结构和目的,提前为读者呈现文章的整体框架。

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试纸条制作的材料准备和制作步骤。

在材料准备部分,我们将列举所需的材料清单,并对每种材料的特性和用途进行简要解释。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说课稿
优缺点
3带液1提成2粗、、 、没细取本细用教教5有线色、不灯、材材或不素时均芯中上不直实,间匀法的用清、不,。验分实的晰不需又我离结验毛的细研减们色,细现、果磨少改素研吸象不,化进与不磨管;齐不学的会分程操克而需药方出度作服引析加品法现难时了起入的,层以很画的碳污用析掌难滤分酸染盖液握把液离钙。玻没而握细效和要片及且,线果易二注、滤费过差断氧意棉液时程的裂化此线细,中难,硅实代线用经题画,验替而榨常;出节榨可导汁出易的约取避致机现掌线了的免色的握素滤,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原理,了
解色素的种类、颜色。
•2、能力目标:通过实验操作,锻炼学生的动手
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严谨的
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开发学 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之间 交流、合作的良好品质。
一、教材分析 二、学情分析 三、教学目标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五、教学方法 六、教学过程 七、板书设计 八、教师课后总结与反思
一、教材分析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是人教
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中一 个非常重要的实验。光合作用是高中生物 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 场所,本实验承接着叶绿体的结构知识的 理解,也为“光合作用的过程”内容的学 习打下基础。
请各位批评指正!
四、教学色素的存在
•2、教学难点:色素提取与分离操作的具
体步骤和创新实验的创新之处
五、教学方法
师生合作(以学生操作为主,教师讲解为辅) 1、直观演示法:
•利用视频进行直观演示,起到较好的示范作用,
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

高中生物_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生物_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一、设计思路新课标提出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倡导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

“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是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确定适宜的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系统把握教材和适当整合其他教学资源,灵活选择运用“自学质疑、交流展示、互动探究、精讲点拨、矫正反馈、迁移运用”六模块,建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实现对话交流、动态生成、合作共享,实现学生知识、能力与情感协同发展的课堂。

本教学设计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合作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来学习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同时锻炼学生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

二、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实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初步把握实的原理和方法步骤,完成课前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课件制作、实验材料准备(新鲜的菠菜叶、无水乙醇、层析液、碳酸钙、二氧化硅、滤纸条、试管、试管架、研钵、玻璃漏斗、毛细吸管、剪刀、量筒等)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6人一组,课前准备好滤纸条,配制好层析液。

三、教学过程四、板书设计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一、实验原理1、提取原理2、分离原理二、实验步骤1、提取色素(研磨法、水浴法)2、制备滤纸条(等腰形状)3、画滤液细线(毛细吸管法、盖玻片法、涂片法、牙线法)4、分离色素(纸层析法)三、实验结果(从上至下)四、注意事项:1、影响因素2、材料选择3、药品用量4、画细线次数5、细线与层析液位置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有了光合作用的有关知识,在本册教材第3章中又学习了细胞结构,至此,学生已经具备进一步学习叶绿体亚显微结构和光合作用原理的知识基础和兴趣。

在实验操作方面,学生已经能进行研磨和过滤等操作,但纸层析法是首次接触,需要教师指导给予直观的认识。

本节课涉及到许多理化知识,如光的色散现象和色素的吸收光谱,学生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困难,需要教师进行解释。

在学习完色素的提取以及分离试验之后,学生能够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

高中生物实验大题(解题思路和实验)

高中生物实验大题(解题思路和实验)

如何看一道题目?一纵观全题,审清题意实验题的逻辑性是很强的,题目中的每一个条件,每一个步骤,都有着紧密的联系。

所以,遇到实验题时,通读全题,仔细分析题目的每一个条件、问题,把握好题目前后的相关性,对题意有一个总体的了解,找出解题的方向。

二确定是探究性实验还是验证性实验探究性实验中的结论是不确定的,有多种可能,而验证性实验是在已知实验结论的前提下,对其加以证实,即结论只有一个。

在大多数情况下,出现“探究”一词的为探究性实验,出现“验证”一词的为验证性实验。

但判断此类题目的依据不能只看是否有“探究”或“验证”这两个名词,应以题目的具体含义为准。

三认真分析实验用具及材料认真分析实验用具及材料是解答实验题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首先,实验用具及材料可以帮助你们准确地安排实验步骤。

有些实验的操作方法可能有多种,而不同的方法需要不同的用具及材料。

所以在选择实验方法时,应以题目给出的用具及材料为准。

另外,题目给出的实验用具及材料,可能会依据实验的具体操作需要从中选择使用。

但题目没有给出的用具和材料,在实验操作步骤中不能出现。

四遵守单一变量原则(和等量原则)这是对照实验中的一个重要事项。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处理,只能有一项条件不同,其他条件要相同且适宜。

五时刻注意题目给出的条件题目给出的条件是解答实验题的重要依据,所以一定要把握好。

在解答每一个小题时都应该谨慎小心,防止漏用、误用每一个条件。

尤其是实验题的条件都比较长,可能有的同学在做到最后几个小题时把前面给出的条件忘记了,所以,此时重读题干,就很有必要了。

六实验步骤中的常用词语在书写实验步骤时,一定要注意一些常用词语的使用。

如分组实验时要编号,加试剂时要注意用到“相同”“等量”“平均”等,这样能保证实验步骤的严密性。

七实验步骤中的最后一步如果所用的实验材料为有生命的物质,在完成实验装置的操作后,最后一步可以这样解答,“放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记入……”这一句话的使用频率是相当高的。

高中生物(新教材)《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导学案+课后练习题

高中生物(新教材)《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导学案+课后练习题

第4节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第1课时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说出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2.说出色素的种类及功能。

3.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生命观念:叶绿体的基粒大大扩展了膜面积,与叶绿体功能进行光合作用相适应。

2.科学探究:学会提取和分离绿叶中色素的实验方法,交流与讨论实验结果。

知识点一捕获光能的色素1.生物圈得以维持运转的基础:□01太阳光能的输入、捕获和转化。

唯一能够捕获和转化光能的生物学途径:□02光合作用。

2.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1)实验原理(2)实验步骤①提取色素问题思考若没有无水乙醇,还可用什么来提取色素?提示:有机溶剂,如丙酮。

②分离色素3.观察结果滤纸条上色素带有四条,如下图所示:结果分析:(1)色素带的条数与色素种类有关,四条色素带说明有□28四种色素。

(2)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有关,色素带越宽说明此种色素含量越多。

色素带最宽的是□29叶绿素a,最窄的是□30胡萝卜素,叶绿素b的色素带比叶黄素的稍宽。

(3)色素带扩散速度与□31溶解度有关,扩散速度越快说明□32溶解度越高。

(4)相邻两条色素带之间距离最远的是□33胡萝卜素和叶黄素,最近的是□34叶绿素a和叶绿素b。

4.绿叶中色素的吸收光谱(1)光谱:阳光是由不同波长的光组合而成的复合光,在穿过三棱镜时,不同波长的光会分散开,形成□35不同颜色的光带,称为光谱。

(2)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36蓝紫光和红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37蓝紫光。

问题思考制备滤纸条;在一端剪去两角的目的?提示:防止出现边缘效应,两边色素扩散的快,保证色素带整齐。

问题思考重复画线的目的?提示:增加色素含量,使现象明显。

延伸拓展 1.影响叶绿素合成的因素(1)光照:光是叶绿素合成的必要条件,植物在黑暗中叶呈黄色。

(2)温度:低温抑制叶绿素的合成,破坏已有的叶绿素分子,从而使叶片变黄。

(3)镁等无机盐:镁是构成叶绿素的主要成分,缺镁叶片变黄。

新人教(2019)生物必修1学案:第5章第4节 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 第1课时 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新人教(2019)生物必修1学案:第5章第4节 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 第1课时 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第4节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第1课时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1.理解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

2.通过设计和进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及相关仪器、药品的使用方法。

3.通过叶绿体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培养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

新知探究一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1.实验原理(1)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

(2)绿叶中的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但不同的色素溶解度不同。

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

2.实验选材新鲜的绿叶(如菠菜的绿叶)。

问题(1):为什么要选用新鲜的绿叶作实验材料?提示:新鲜的绿叶中色素含量高,从而使滤液中色素含量较高,实验效果明显。

3.实验流程(1)提取绿叶中的色素(2)制备滤纸条(3)画滤液细线(4)分离绿叶中的色素(5)观察与记录(6)实验结果问题(2):为什么研磨时要迅速?为什么研磨时要加入少许碳酸钙和二氧化硅?提示:叶绿素不稳定,易被破坏,因此研磨要迅速、充分,以保证提取较多的色素。

二氧化硅破坏细胞结构,使研磨充分,碳酸钙可防止研磨过程中色素被破坏。

问题(3):为什么盛放滤液的试管管口要加棉塞?提示:防止乙醇挥发和色素氧化。

问题(4):滤纸为什么要预先干燥处理?在制备滤纸条时,为什么将一端的两个角剪掉?提示:干燥处理的目的是使层析液在滤纸条上快速扩散;剪掉两角的目的是防止层析液沿滤纸边缘扩散过快,从而保证色素带分离整齐。

问题(5):画滤液细线为什么要细、齐、直,而且待滤液细线干燥后再重复画一两次?提示:画滤液细线要细、齐、直,目的是使分离出的色素带平整不重叠;滤液细线干燥后再重复画一两次,使分离出的色素带清晰分明。

问题(6):在层析时,为什么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提示:当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色素会被层析液溶解,结果使滤纸条上得不到色素带。

问题(7):从实验结果看,含量最多和最少的色素分别是哪两种?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高和最低的色素分别是哪两种?提示:叶绿素a、胡萝卜素。

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报告中涉及到专业性术语要解释清楚。

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1一、实验目的1.学会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

2.比较、观察叶绿体中四种色素:理解它们的’特点及与光合作用的关系二、实验原理光合色素主要存在于高等植物叶绿体的基粒片层上,而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于有机溶剂中。

故要提取色素,要破坏细胞结构,破坏叶绿体膜,使基粒片层结构直接与有机溶剂接触,使色素溶解在有机溶剂中。

叶绿体中的色素有四种,不同色素在层析液(脂溶性强的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因而随层析液的扩散速度也不同。

三、材料用具取新鲜的绿色叶片、定性滤纸、烧杯、研钵、漏斗、纱布、剪刀、小试管、培养皿、毛细吸管、量筒、有机溶剂、层析液(20份石油醚、2份丙酮、1份苯混合)、二氧化硅、碳酸钙。

四、实验过程(见书P54)1.提取色素:2.制备滤纸条:3.色素分离,纸层析法。

(不要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4.观察:层析后,取出滤纸,在通风处吹干。

观察滤纸条上出现色素带的数目、颜色、位置和宽窄。

结果是:4条色素带从上而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

五、讨论1.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为什么不能接触到层析液?2.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关键是什么?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2一、实验目的1.学会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

2.比较、观察叶绿体中四种色素:理解它们的特点及与光合作用的关系二、实验原理光合色素主要存在于高等植物叶绿体的基粒片层上,而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于有机溶剂中。

故要提取色素,要破坏细胞结构,破坏叶绿体膜,使基粒片层结构直接与有机溶剂接触,使色素溶解在有机溶剂中。

绿叶中色素提取制备滤纸条作用

绿叶中色素提取制备滤纸条作用

绿叶中色素提取制备滤纸条作用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绿叶中的色素提取和利用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众多色素提取物中,绿叶中的色素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色素,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

本文将就绿叶中色素提取制备滤纸条的作用进行探讨。

一、绿叶中的色素提取方法1. 传统提取方法传统的提取方法主要通过研磨、浸提、过滤、浓缩等步骤进行。

首先将绿叶样品进行研磨,使得色素能够更好地溶解出来;然后通过浸提的方法将色素溶解在溶剂中;利用过滤和浓缩技术,将色素提取出来,得到高纯度的色素提取物。

2. 现代提取方法现代的提取方法主要通过超声波提取、微波提取等高效的方法进行。

这些新型的提取方法更加高效、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提取更多的色素提取物。

二、绿叶中的色素提取制备滤纸条的作用1. 生物染料的制备绿叶中的色素提取物可以作为生物染料,可以用于纺织品、食品、化妆品等领域。

利用色素提取物制备的滤纸条可以用于染色实验,为生物染料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便利。

2. 膜分离材料的制备色素提取物可以利用滤纸条对其进行膜分离,可以用于实验室中的生物分离实验。

将色素提取物加入到滤纸条中,经过干燥后,可以得到一种对生物分子有选择性的膜分离材料。

3. 荧光探针的制备色素提取物可以利用滤纸条进行荧光标记,用于细胞、蛋白质等生物分子的荧光检测。

将色素提取物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浸渍在滤纸条上,干燥后,可以得到一种荧光探针,用于生物标记和检测。

4. 生物活性物质的筛选色素提取物可以用于制备滤纸条,作为生物活性物质的筛选材料。

将色素提取物加入到滤纸条中,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后,可以作为生物活性物质的筛选材料,用于药物筛选和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

5. 其他应用除了以上几种作用外,绿叶中的色素提取制备滤纸条还可以用于其他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如生物传感器的制备、生物膜的制备等。

三、结语绿叶中的色素提取制备滤纸条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可以应用于生物染料的制备、膜分离材料的制备、荧光探针的制备、生物活性物质的筛选等领域。

叶绿素的提取实验

叶绿素的提取实验

注意: 滤液细 线不能 浸入层 析液中
滤液细线
一 . 叶绿素的提取
二 . 制备滤纸条 三 . 画滤液细线 四 . 叶绿素的分离 五 . 观察实验结果
注意事项:
1 . 实验中所用溶液很多有毒(丙酮、苯等)且 TEXT TEXT TEXT 易燃,实验时应保持通风,安全操作
2 . 研磨要迅速且充分
3 . 滤纸条插入层析液中后一定不能将滤液细线插入进去 4 . 同学们应注重团队合作,共同完成实验
班级性状差异的调查
实验目的
通过对有关性状的比较,认识人类性状差 异的普遍性
了解和掌握遗传学研究中基本的调查统计 方法,体验科学调查过程
实验原理
性状是指生物体所有特征的总和。包括形态 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等等。
相对性状:指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种亲本杂交, 子一代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种亲本杂交, 子一代未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
无酒窝
无名指较长 单眼皮
LOGO
叶绿体中色素的 提取和分离
实验目的
纸层析法
学会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 能分辨叶绿体中的四种色素
叶绿素:叶绿素a(蓝绿色) 叶绿素b(黄绿色)
类胡萝卜素:胡萝卜素(橙黄色)
叶黄素(黄色)
实验原理
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丙酮中 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的快;
手 手 在 在 上 上 曲 弯 曲
我 的 特 征
在你具有的性状下打“ √ ”
班级相貌性状调查表
班级:
显性性状 美人尖 游离耳垂 人数
调查时间:
隐性性状 无美人尖 附着耳垂 人数

制备滤纸条3

制备滤纸条3

3、方法步骤:
(4)分离绿叶中的色素
为何滤液细线不能触及层析液? (防止色素溶解在层析液中) 为何要盖上培养皿?
(防止层析液挥发,因其易挥发 且有毒)
(5)观察与记录
4、实验结果:
讨论:1.滤纸条上有几条不同颜色 的色带?排序怎样?宽窄如何?这 说黄色)
3、方法步骤:
(1)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为何要充分、迅速研磨? (充分溶解色素,并防止溶剂挥发) 为何要加棉塞封口? (防止溶剂挥发和色素分子被氧化)
3、方法步骤:
(2)制备滤纸条
为何要减去两角? (防止边缘扩散过快)
铅笔线 画铅笔细线
3、方法步骤:
(3)画滤液细线:细、匀、直、浓
为何要干燥后再划? (防止滤纸破损) 为何要划2-3次? (防止色素太少,现象不明显)
练习
一、判断题 1、叶绿体中只有叶绿素能够吸收光能。(×) 2、叶绿体的内部有巨大的膜表面。(√ ) 二、选择题
1、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 B) A.叶绿体的外膜上;B.类囊体的薄膜上; C.叶绿体的内膜上;D.叶绿体的基质中。
恩格尔曼实验二
将光通过三棱镜再照射到水绵临时装片, 惊奇地发现大量的好氧细菌聚集在红光和蓝 光区域。从资料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绿 叶
类胡萝卜素

(含量约1/4)
叶黄素(黄色)

色 素
叶绿素
叶绿素a(蓝绿色)
(含量约3/4)
叶绿素b(黄绿色)
二、捕获光能的色素 为何绿叶呈绿色,秋天又变黄色呢?
类胡叶萝绿卜素素溶溶液液
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二、捕获光能的色素 记忆口诀:
胡萝卜素 叶黄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方法步骤:
(4)分离绿叶中的色素
为何滤液细线不能触及层析液? (防止色素溶解在层析液中) 为何要盖上培养皿?
(防止层析液挥发,因其易挥发 且有毒)
(5)观察与记录
4、实验结果:
讨论:1.滤纸条上有几条不同颜色 的色带?排序怎样?宽窄如何?这 说明了什么?
二、捕获光能的色素
胡萝卜素(橙黄色)
结论:叶绿体主要吸收红光和 蓝光用于光合作用,放出氧气。
(2)好氧细菌可确定释放O2 多的部位。 (3)设置“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的目的: 排除O2和光的干扰。 (4)设置“极细的光束照射”的目的:叶绿体 上可分为光照多和光照少的部位,相当于一组 对照实验。
(5)进行黑暗(局部光照)和曝光对比实验: 再次验证实验结果。
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它内部的巨大膜表面上,分布了许 多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子,还有许多 进行光合作用的酶。
绿 叶
类胡萝卜素

(含量约1/4)
叶黄素(黄色)

色 素
叶绿素
叶绿素a(蓝绿色)
(含量Hale Waihona Puke 3/4)叶绿素b(黄绿色)
二、捕获光能的色素 为何绿叶呈绿色,秋天又变黄色呢?
类胡叶萝绿卜素素溶溶液液
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二、捕获光能的色素 记忆口诀:
胡萝卜素 叶黄素
胡黄a b 向前走, 橙 黄 蓝黄颜色留。
练习
一、判断题 1、叶绿体中只有叶绿素能够吸收光能。(×) 2、叶绿体的内部有巨大的膜表面。(√ ) 二、选择题
1、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 B) A.叶绿体的外膜上;B.类囊体的薄膜上; C.叶绿体的内膜上;D.叶绿体的基质中。
恩格尔曼实验二
将光通过三棱镜再照射到水绵临时装片, 惊奇地发现大量的好氧细菌聚集在红光和蓝 光区域。从资料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3、方法步骤:
(1)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为何要充分、迅速研磨? (充分溶解色素,并防止溶剂挥发) 为何要加棉塞封口? (防止溶剂挥发和色素分子被氧化)
3、方法步骤:
(2)制备滤纸条
为何要减去两角? (防止边缘扩散过快)
铅笔线 画铅笔细线
3、方法步骤:
(3)画滤液细线:细、匀、直、浓
为何要干燥后再划? (防止滤纸破损) 为何要划2-3次? (防止色素太少,现象不明显)
(绿绿)
叶绿素a 叶绿素b
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 素存在于细胞的哪个部 位呢?
三、叶绿体的结构
1、形态:扁平的椭球形
基粒
类囊体
2、 外膜 叶绿体 内膜
色素分布:类囊体的薄膜上
结构 叶绿体基质
基粒(多个类囊体)
3、叶绿体的功能
讨论:恩格尔曼实验在设计上有何巧妙之处?
(1)水绵的叶绿体呈螺旋式带状,便于观察。
为什么会出 现白化苗?
绿叶中有哪些色素呢?
一、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实验原理 提取: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 (色素能溶解在有机溶剂中) 分离:用层析液分离色素 (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
2、材料用具: 新鲜的绿叶(色素含量高) 二氧化硅 (研磨充分) 碳酸钙 (防止色素被破坏) 干燥的定性滤纸 无水乙醇、层析液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