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模式的分解无损连接性教案
数据库系统概论17模式分解的等价标准
前例:现有关系模式R(A,B,C),其上的函数依赖集F={A→B, C→B},判断ρ 1={AB,AC}, ρ 2={AB,BC}是否保持函数 依赖。
第一种分解
例:对给定的关系模式R(U,F),U={C,T,H,R,S,G},F={CS→G, C→T,TH→R,HR→C, HS→R},将其无损连接性和 依赖保持性分解为3NF。
解:求出F的最小依赖集,Fm= {CS→G,C→T,TH→R, HR→C, HS→R}
(1)不满足条件
(2)不满足条件
(3)R1=CSG,R2=CT,R3=THR,R4=HRC,R5=HSR
则称这个分解ρ是满足依赖集F的无损连接。
(2)验证无损连接的充要条件
如果R的分解为ρ={R1,R2},F为R所满足的函数依赖集合,则分解
ρ具有无损连接性的充分必要条件为
R1∩R2→(R1-R2)∈F+ 或R1∩R2→(R2-R1)∈F+ 例:现有关系模式R(A,B,C),函数依赖集F={A→B,C→B},判 断ρ1={AB,AC}, ρ2={AB,BC}是否具有无损连接性。
关系模式S(Sno,sdept,dean), F={Sno→sdept,sdept→dean}
第三种分解:
做自然连接
Sno sdept S1 d1 S2 d2 S3 d2
Sdept dean d1 罗 ∈3NF d2 何
sno sdept dean S1 D1 罗 S2 D2 何 S3 D2 何
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即不丢失信息,也减少了冗余。
(6)不执行 (7)输出 ρ={CSG,CT,THR,HRC,HSR}
关系模式分解的无损连接和保持函数依赖
关系模式分解的无损连接和保持函数依赖一、引言关系模式是关系数据库中的核心元素之一,它描述了数据的结构和关系。
在设计关系数据库时,我们常常需要对关系模式进行分解,以满足数据库的需求。
本文将讨论关系模式分解的无损连接和保持函数依赖的相关概念和方法。
二、关系模式分解关系模式分解是将一个关系模式拆分成多个较小的关系模式的过程。
在分解关系模式时,我们需要考虑两个重要的性质:无损连接和保持函数依赖。
2.1 无损连接无损连接是指在关系模式分解后,通过对分解后的关系进行连接操作能够恢复原始关系模式。
换句话说,无损连接要求分解后的关系能够完整地保留原始关系中的所有信息。
2.2 保持函数依赖保持函数依赖是指在关系模式分解后,分解后的关系中依然能够保持原始关系中的函数依赖关系。
函数依赖是指一个属性或者属性集合的值决定了另一个属性或者属性集合的值。
三、关系模式分解的方法关系模式分解有多种方法,下面介绍三种常用的方法:自然连接、垂直分解和水平分解。
3.1 自然连接自然连接是指通过公共属性将两个或多个关系模式进行连接,得到一个具有完整信息的新关系模式。
自然连接的特点是能够保持原始关系中的所有信息和函数依赖。
3.2 垂直分解垂直分解是指根据属性集合的划分,将一个关系模式分解成多个关系模式。
垂直分解的优点是能够消除冗余数据,提高查询效率。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垂直分解可能会造成关系丢失或信息损失。
3.3 水平分解水平分解是指将一个关系模式的元组进行水平划分,得到多个关系模式。
水平分解的特点是能够提高并发性能和容错性。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水平分解可能会造成查询的复杂性增加和数据的分布不均衡。
四、关系模式分解的应用关系模式分解在实际的数据库设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介绍两个例子以说明关系模式分解的应用。
4.1 学生课程关系考虑一个学生选课系统,其中包含学生和课程两个关系模式。
学生关系模式包括学生ID、姓名和年龄等属性,课程关系模式包括课程ID、课程名称和教师名称等属性。
数据库重难点(无损连接和范式)
模式分解的几个重要事实:若只要求分解具有“无损连接性”,一定可以达到4NF;若要求分解要“保持函数依赖”,可以达到3NF,但不一定能达到BCNF;若要求分解既要“保持函数依赖”,又要具有“无损连接性”,可以达到3NF,但不一定能达到BCNF;试分析下列分解是否具有无损联接和保持函数依赖的特点:设R(ABC),F1={A→B} 在R上成立,ρ1={AB,AC}。
首先,检查是否具有无损联接特点:第1种解法--算法4.2:A B C AB a1 a2 b13 AC a1 b22 a3 A B C a1 a2 b13 a1 a2 a3(1) 构造表(2)根据A→B进行处理结果第二行全是a行,因此分解是无损联接分解。
第2种解法:(定理4.8)R1(AB)∩R2(AC)=AR2- R1=B∵A→B,∴该分解是无损联接分解。
然后,检查分解是否保持函数依赖πR1(F1)={A→B,以及按自反率推出的一些函数依赖}πR2(F1)={按自反率推出的一些函数依赖}F1被πR1(F1)所蕴涵,∴所以该分解保持函数依赖。
范式当查询涉及到针对“否定”特征含义的查询要求,如“不”、“没有”等字眼,一般要用差运算表示。
针对“全部”特征含义的查询要求,如“全部”、“至少”、“包含”等字眼,一般要用除法运算。
?1NF :R(A,B,C,D)依赖集(ab>c a->d) 因为d部分依赖于ab 所以属于1NF 不属于2NF 2NF :R(A,B,C,D)依赖集(ab>c c—>d) 因为d传递依赖与AB 但是不存在部分依赖所以属于2N 不属3NF3NF : R(A,B,C,D)依赖集(ab>c ab—>d,d->a) 因为即不存在部分依赖也不存在传递依赖所以属于3NF 但是因为d->a因为d是非主属性所以不属于BCNF1、第一范式(1NF):一个关系模式R的所有属性都是不可分的基本数据项。
数据库的连接课程设计
数据库的连接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数据库连接的基本概念,掌握至少一种数据库连接技术(如:ODBC、JDBC等)。
2. 学生能了解数据库连接的原理,解释连接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3. 学生掌握数据库连接的相关语法,能正确编写连接数据库的代码。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数据库连接操作。
2. 学生能通过实践,解决连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具备一定的故障排查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数据库连接技术,完成简单的数据查询和操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数据库技术的兴趣,激发主动学习的热情。
2. 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伦理观,尊重数据安全和隐私。
3. 学生通过团队协作,培养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在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动手实践,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编程基础,对数据库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数据库连接技术较为陌生。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数据库连接基本概念:介绍数据库连接的定义、作用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教材章节:第一章 数据库基础2. 数据库连接技术:讲解ODBC、JDBC等常见数据库连接技术的原理和特点。
教材章节:第二章 数据库连接技术3. 数据库连接过程:详细解析数据库连接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如:注册驱动、建立连接、执行SQL语句等。
教材章节:第三章 数据库访问4. 数据库连接语法:学习并掌握不同编程语言中数据库连接的语法,如:Java、C#等。
教材章节:第四章 编程语言中的数据库操作5. 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动手实践数据库连接操作,包括创建数据库、建立连接、查询数据等。
教材章节:第五章 实践案例6. 故障排查与解决:介绍数据库连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数据文件的分解和整理教案
数据文件的分解和整理教案教案标题:数据文件的分解和整理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数据文件的概念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2. 掌握数据文件的分解和整理方法。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给定的数据文件进行分解和整理。
教学准备:1. 计算机和投影仪。
2. 数据文件示例。
3. 教学PPT。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 利用教学PPT引导学生思考数据文件的概念,并与实际生活中的数据应用进行联系,如学生的学籍信息、图书馆的图书借阅记录等。
2. 引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并解释学生将会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步骤二:讲解数据文件的分解和整理方法1. 介绍数据文件的分解方法:a. 根据数据文件的内容和结构,将其分解为不同的字段或属性。
b. 解释字段或属性的概念,并给出示例。
2. 介绍数据文件的整理方法:a. 根据数据文件的需求和使用目的,对字段或属性进行排序、过滤、清洗等操作。
b. 引导学生思考数据整理的重要性,并解释其对数据分析和决策的影响。
步骤三: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1. 提供一个实际的数据文件示例,如学生的考试成绩表。
2. 分组讨论,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对该数据文件进行分解和整理。
3.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上台展示他们的分解和整理结果,并解释他们的思路和方法。
4. 整合各组的思路和方法,总结出数据文件的分解和整理的一般步骤和技巧。
步骤四:拓展应用1. 提供更复杂的数据文件示例,如销售记录表。
2. 要求学生自主分组,对该数据文件进行分解和整理,并针对特定问题进行数据分析和决策。
3.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上台展示他们的分析和决策结果,并解释他们的思路和方法。
步骤五:总结与评价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数据文件的分解和整理对数据应用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的努力和创新。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自主查找更多的数据文件示例,并进行分解和整理。
2. 提供更复杂的数据文件示例,让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数据分析和决策。
(软考软件设计师)模式分解的无损连接性之深入剖析
模式分解的无损连接性之深入剖析1. 无损连接分解的形式定义无损连接分解的形式定义如下:设R是一个关系模式,F是R上的一个函数依赖(FD)集。
R分解成数据库模式δ={R1,……,Rk}。
如果对R中每一个满足F的关系r都有下式成立:那么称分解δ相对于F是“无损连接分解”,否则称为“损失连接分解”。
其中表示自然连接。
从上述形式定义中可知,若直接根据定义来判断某个分解是否具有无损连接性,那么就得“对R中每一个满足F的关系r”进行测试,看是否满足上面的等式,这显然不可操作,因为“对R中每一个满足F的关系r”进行测试就意味着“对R中所有满足F的关系r”进行测试,显然是不可能的。
这里所说的“关系”就是指一张具体的表。
因此,必须寻求其它的可操作性方法来判别分解的无损连接性。
2. 无损连接分解的普通判别方法——表格法设关系模式R=A1,…,An,R上成立的FD集F,R的一个分解p={R1,…,Rk}。
无损连接分解的判断步骤如下:(1)构造一张k行n列的表格,每列对应一个属性Aj(1≤j≤n),每行对应一个模式Ri(1≤i≤k)。
如果Aj在Ri中,那么在表格的第i行第j列处填上符号aj,否则填上符号bij。
(2)把表格看成模式R的一个关系,反复检查F中每个FD在表格中是否成立,若不成立,则修改表格中的元素。
修改方法如下:对于F中一个FD:X→Y,如果表格中有两行在X分量上相等,在Y分量上不相等,那么把这两行在Y分量上改成相等。
如果Y的分量中有一个是aj,那么另一个也改成aj;如果没有aj,那么用其中的一个bij替换另一个(尽量把ij改成较小的数,亦即取i值较小的那个)。
若在修改的过程中,发现表格中有一行全是a,即a1,a2,…,an,那么可立即断定p相对于F是无损连接分解,此时不必再继续修改。
若经过多次修改直到表格不能修改之后,发现表格中不存在有一行全是a的情况,那么分解就是有损的。
特别要注意,这里有个循环反复修改的过程,因为一次修改可能导致表格能继续修改。
关系模式无损分解方法
关系模式无损分解方法在数据库设计中,无损分解是指将一个关系模式( 关系表)分解成若干个关系模式,而不丢失任何原始关系的信息。
常见的无损分解方法包括:1.合成依赖法(Synthesis Dependency):该方法主要使用合成依赖来检查是否存在冗余属性。
如果存在合成依赖,可以通过分解来消除。
合成依赖是指通过其他属性可以合成出来的属性。
例如,如果有A →B 和A →C,那么可以通过合成依赖A →BC 来检查是否存在冗余。
2.多值依赖法(Multivalued Dependency):多值依赖是指在一个关系中,一个属性集合的值决定另一个属性集合的值。
通过多值依赖的分析,可以识别是否存在非平凡的函数依赖,从而进行分解。
3.BCNF 分解法 Boyce-Codd Normal Form):BCNF 是关系模式的一种正规化形式,它要求每个非平凡的函数依赖都是一个超码。
如果关系模式不满足BCNF,就需要进行分解,将其转化为BCNF。
这个分解过程通常涉及到将违反BCNF 的属性拆分到新的关系中。
4.第三范式分解法 3NF):第三范式是关系模式的另一种正规化形式,要求关系中的所有属性都是直接依赖于主键。
如果关系不满足第三范式,也需要进行分解。
5.属性闭包法:属性闭包是指在给定关系模式中,通过一组依赖关系,可以推导出其他属性的集合。
通过属性闭包的分析,可以识别出非平凡的函数依赖,从而进行分解。
在进行无损分解时,目标是将关系模式分解成不同的关系,使得每个关系都满足某种范式( 如BCNF 或3NF),同时保留原始关系的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无损分解并不一定是唯一的,可能存在多种合理的分解方案。
选择适当的分解方案通常取决于具体的应用需求和性能考虑。
数据库课程第6章-3
A1 R1 …
Rk
…
An an
bij
算法: 无损联接的判断 2、反复检查F的每一个函数依赖,并修改表格中的元素,方法 如下: 对F中每一个函数依赖X→Y,若表格中有两行t1,t2,在X上 相等,在Y上不相等,那么修改Y,使这两行在Y上也相等。 ①若t1[Ai],t2[Ai]中有一个等于aj,则另一个也改为aj ; ②若没有aj ,则取t2[Ai] = t1[Ai]=bji (t2的行号小于t1)。 一直到表格不能修改为止。
B a2 b22 a2 b42
C b13 a3 b33 a3
D b14 b24 a4 a4 AB AC BD CD
A a1 a1 b31 b41
B a2 a2 a2 b42
C b13 a3 b33 a3
D b14 b24 a4 a4
A→B
A AB AC BD CD a1 a1 b31 b41 B a2 a2 a2 b42 C a3 a3 a3 a3 D b14 b24 a4 a4 AB AC BD CD A a1 a1 b31 b41 B a2 a2 a2 b42 C a3 a3 a3 a3 D b14 b14 a4 a4
1 2 k i
思考:mp(r)和r一定相等吗?
对于关系模式R关于F的无损联接条件为:r=mp(r)
讨论:
什么关系? 2、在关系模式R分解成ρ ={R1,R2…Rk}时R上的 关系r和其投影联接表达式 mp(r)的元组个数分 别为p和q,p和q之间满足?
1、 r ⊆ mp(r)
1、在关系模式R分解成ρ ={R1,R2…Rk}时R上的 关系r和其投影联接表达式 mp(r)之间必然满足
2、p<=q
2 无损联接——如何判断
数据库系统教程DBS第四章2
用XA1A2…An代替n个XA1,XA2,… ,XAn
例1:CTHRSG(C,T,H,R,S,G)
F ={C→T,HR→C,HT→R,CS→G,HS→R }
={ CT ,CHR, HRT ,CSG , HSR }
第四章 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设计 4.4 关系模式的规范化
3. 结果为3NF,且具有保持依赖和无损连接的分解算法:
ST(S 分 数据冗余 ,T) 解 插入异常 T,J ) T→J TJ(
删除异常
原因:主属性部分函数依赖或传递函数依赖于 候选键。{S,T}→J T→J(部分函数依赖) {S,J}→T T→J(传递函数依赖)
第四章 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设计 4.4 关系模式的规范化
例:R(city,st,zip) F={(city,st)→zip, zip→city}
第四章 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设计 4.4 关系模式的规范化
回顾:
关系数据库模式:是关系模式的集合
基于同样的一组属性可构造不同的数据库模式
不好的模式:冗余→操作异常
解决办法:分解 分解目标:达某级范式(3NF/BCNF) 分解的原则:保持函数依赖、连接无损 理论基础:函数依赖→非平凡函数依赖
解
zc(zip,cLeabharlann ty)4.4 关系模式的规范化
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设计
五. BCNF(Boyce-Codd范式)--改进的3NF
设关系模式R是1NF,且每个属性都不传递依赖 于R的候选键,则R∈BCNF。称R是BCNF的模式。 满足BCNF的关系可避免更新异常和数据冗余。 定义4.19: 设F是关系模式R的FD集,如果对F中每个非平凡的FD X→Y,都有X是R的超键,则称R是BCNF的模式。 定理4.11:如果R是BCNF模式,那么R也是3NF模式
关系模式的分解-无损连接与保持函数依赖
S21(SNO,CLASSNO),
S22(SNO,DEPTNO)
由于U1∩U2=SNO,U1-U2=CLASSNO,显然U1 U2→U1-U2,所以分解2具有无损连接性。然而分解2也不是一个很好的分解方案,将前面例子的关系r投影到S21,S22的属性上,得到关系r21如表5-18和r22如表5-19:
在将一个关系模式分解为三个或者更多个关系模式的情况下,要判别分解是否具有无损连接性需要比较复杂的算法。然而若将一个关系模式分解为两个关系模式,则很容易判别分解是否具有无损连接性。
关系模式R(U,F)分解为关系模式R1(U1,F1),R2(U2,F2)是具有无损连接性的分解的充分必要条件是(U1∩U2→U1-U2)∈F+,或者(U2∩U1→U2-U1)∈F+。
事实上,将关系r投影为r1,r2,…,rn时并不会丢失信息,关键是对r1,r2,…,rn作自然连接可能会产生一些原来r中没有的元组,从而无法区别那些元组是r中原来有的,即数据库中应该存在的数据,在这个意义上丢失了信息。
例如:设关系模式S(SNO,CLASSNO,DEPTNO)在某一时刻的关系r如下表5-14
表5-14
SNO
CLASSNO
DEPTNO
S1
C1
D1
S2
C2
D2
S3
C2
D2
S4
C3
D1
若按分解方案一将关系模式S分解为:
S11(SNO,DEPTNO)和
S12(CLASSNO,DEPTNO),
则将r投影到S11和S12的属性上,得到关系r11如表5-15,r12如表5-16。
表5-15
SNO
数据库模式的分解
泛关系假设下的投影联接变换示意图
关系模式R R的一个实例r
模式分解
π Ri(r)
ρ ={R1,R2,..Rk} r1,r2,..rk
S=mρ (r)
π Ri(s)
23
2引理6.4
设 ρ={R1<U1,F1>, R2<U2,F2>,...Rk<Uk,Fk>} 为关系模
式R的一个分解,r为R的任一个关系,ri=π Ri(r), 则
①r mρ (r)(即r的投影连接包含r) ② 如果s=mρ (r) ,则π Ri(S)=ri ③ mρ (mΡ (r))=mρ (r)
24
①r mρ (r)
r的投影连接包含r,分解后再连接起来的r肯定不
会比原来的r小;
② 如果s=mρ (r) ,则π Ri(S)=ri, 投影连接后再投影到子关系模式 = 直接投影到该 子关系模式。即π Ri(r)= π Ri(mρ (r) ), ③ mρ (mΡ (r))=mρ (r) 多次投影连接的结果等于一次投影连接后的结果 25 .
A a1 a2 B b1 b1
r2=πR2(r)
B b1 b1 C c1 c2
A a1 mρ (r) a1 a2 a2
B b1 b1 b1 b1
C c1 c2 c1 c2
r2=πR2(mρ (r)) A a1 a2 B b1 b1 B b1 b1 C c1 c2
27
r1=πR1(mρ (r))
结论:分解后的关系做自然联接必包含 分解前的关系,即分解不会丢失信息, 但可能增加信息,只有r=mρ (r)时,分解 才具有无损联接性
把低一级的关系模式分解为若干个高一级的关系模式的方法并不是唯一的只有能够保证分解后的关系模式与原关系模式等价分解方法才有意义关系模式分解的标准三种模式分解的等价定义分解具有无损连接性分解要保持函数依赖分解既要保持函数依赖又要具有无损连接性无损连接性是指分解后所得到的各个关系可以通过自然连接来实现还原
数据库模式的分解无损连接性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3.9.4 模式分解算法
课后习题: 已知,关系模式R(A,B,C,D,E),R旳最小依 赖集Fmin={A→B,C→D}。 试将R分解为3NF,并具有无损连接性和保持 函数依赖性。
3.9.4 模式分解算法
算法5 转换为BCNF旳无损连接分解。 (1)关系模式R旳分解ρ,初始时ρ={R<U,F>}。 (2)检验ρ中各关系模式是否均属于BCNF。若是,则
对F中旳每个函数依赖进行一次上述旳处置,称对F 旳一次扫描。
算法2 鉴别一种分解旳无损连接性
③比较扫描前后,表有无变化。如有变化, 则返回第②步处理,不然,算法结束,则 ρ相对于F是有损分解。 假如发生循环,那么前次扫描至少应使该 表降低一种符号,表中符号有限,所以循 环必然会终止。
算法2 鉴别一种分解旳无损连接性
R2 b21 b22 a3 a4 b25
R3 b31 b32 b33
最终成果: A
B
C
R1 a1
a2
a3
R2 b21 b22 a3
R3 b31 b32 b33
a4 a5
D
E
a4 1 a5 2
a4
a5 2
a4 a5
ρ相对于F是无损分解
算法2 鉴别一种分解旳无损连接性
例2,R(A,B,C), F={ AB,CB}
• 具有无损连接性旳分解确保不丢失信息。 • 无损连接性不一定能处理插入异常、删除异常、修改复杂、
数据冗余等问题。
3.9.2 无损分解(续)
例:S-L(Sno, Sdept, Sloc) F={ Sno→Sdept,Sdept→Sloc,Sno→Sloc} S-L∈2NF,分解措施能够有多种:
1. S-L分解为三个关系模式: SN(Sno) ,SD(Sdept),SL(Sloc)
3范式及无损分解
☆ 一个系有很多学生,且同系学生住在一个地方 ☆ 一个学生转系☆ 一个新系创建但新生尚未注册☆ 一个系所有学生毕业了
结论:3NF可以消除一些2NF中存在的更新异常,
3NF不能彻底消除更新异常
13
范式:2NF、3NF和BCNF
16
范式:2NF、3NF和BCNF
如果一个模式属于BCNF,在函数依赖的范畴内,彻底消除了更新异常吗?
如果一个模式属于BCNF,在数据依赖的范畴内,彻底消除了更新异常吗?
Yes
No
其它的数据依赖也会产生更新异常
17
其它设计考虑
18
其它设计考虑
反规范化设计是为了提高查询效率 进行反规范化设计后,需要采取措施,处理可能出现的更新异常
5
范式:2NF、3NF和BCNF
实例 例,有一个关系模式S-L-C(S#,SD,SL,C#,G),其中S#为学生的学号,SD为学生所在系,SL为学生的住处,并且每个系的学生住在同一个地方,C#为课程号,G为成绩。这里键为(S#,C#)。 函数依赖有: S# → SD, S# → SL, SD → SL,
9
范式:2NF、3NF和BCNF
第二范式(2NF)在S-L(S#,SD,SL)和S-C(S#,C#,G)中
结论:2NF可以消除一些1NF中存在的更新异常, 但不能彻底消除更新异常
10
范式:2NF、3NF和BCNF
第三范式(3NF) 第三范式(Third Normal Form,简称3NF) —— 若R∈2NF,且每一个非主属性不传递函数依赖于键,则R∈3NF。
键为(S,J),(S,T)
分析: (1)没有非主属性,所以,不存在非主属性对键的部分与传递依赖,因此,STJ3NF (2)在T →J中,决定因素 T 不包含键,因此,STJBCNF
模式分解——无损连接分解
模式分解 ——无损连接分解
练习1:已知R<U,F>,U={A, B, C, D, E},F={AB->C, C->D, D->E},R的一个分解为R1(A, B, C),R2(C, D),R3(D, E),判断是否为无 损分解
1. 构造表
D
E
D
E
a4
a4Βιβλιοθήκη a5DEb14
b15
a4
b25
a4
a5
D a4 a4 a4
D a4 a4 a4
E b15 b25 a5
E a5 a5 a5
A
B
C
ABC
CD
DE
2. 初始化,根据表中行号中的元素,填上对应的ai
A
B
C
ABC
a1
a2
a3
CD
a3
DE
对空白部分补上bij
A
B
C
ABC
a1
a2
a3
CD
b21
b22
a3
DE
b31
b32
b33
3. 由AB->C,找AB列(注意不是A、B列),发现每一行(元组)中AB组合没有相同的,跳过 由C->D,找C列,发现1、2行相同,因此将D列的1、2行改为a4
A
B
C
ABC
a1
a2
a3
CD
b21
b22
a3
DE
b31
b32
b33
由D->E,找到D列,发现1、2、3行全部相同,因此将E列的1、2、3行都改为a5
A
SQLServer教案第04周关系模式的分解.doc
教学过程与组织关系模式R关于F的无损连接条件是:任何满足F的关系「,都有r=mp(r)o上述定义可以这样较为直观地理解:设有关系模式R,如果把R分解为n个(n>l)子模式,相应一个R 关系中的数据就要被分成n个子表R I,R2,…,站。
如果这n个子表自然连接(即进行R] XR2X...XRn)的结果与原来的R关系相同(即数据未损失),则称该分解具备无损连接性。
保持关系模式分解的无损连接性是必要的,因为它保证了该模式上的任何一个关系能由它的那些投影通过自然连接而得到恢复。
定理3・4设R是一个关系模式,P={Ri,R2,...,Rk}是关系模式R的一个分解"是R的任一关系, rj= Jl Ri(R) (lWiWk),则有:® rC m P(r);②如果S = m P(r),则H RI(S);③ mp(m P(r)= m P(r)(2)无损联接的判定定理3-5若R的分解P={R],R2},F为R所满足的两数依赖集,分解P具备无损联接的充分必要条件是:R1nR2^(Ri-R2)e F+或者R I CIR2T(R2・R1) & F+定理3-5中R I AR2为模式Ri和R2的交集,由两模式的公共属性组成;(R I・R2)、依2次1)表示两模式的差集,分别由R]、R2中去除两模式的公共属性后的其它属性组成。
该定理表明当一个关系模式分解成两个关系模式时,如果两关系模式的公共属性能够函数决定它们屮的其它属性时,这样的分解具备无损联接性。
例3-13 设有关系模式R(A,B,C), F={A~B},判断R 的两个分解pi={Ri(A,B),R2(A,C)} >P2={R I(A,B),R3(B,C)}是否具备无损连接性。
解:根据定理3・5, pi具备无损连接性,P2不具备无损连接性。
算法3・3无损联接的测试算法。
输入:关系模式R=AjA2...A n, R上的函数依赖集F, R的一个分解P={Rj} (i=l,2,...,k)o输出:判断P相对于F是否具备无损联接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9.2 无损分解
无损分解定义:关系模式R<U,F>的一个分解
ρ={ R1<U1,F1>,R2<U2,F2>, …,Rn<Un,Fn>},对于R的任
一关系r,都有r为其在各Ui(1=1,…,n)上的投影的(自然) 连接,即r=πU1(r) ⋈πU2(r) ⋈… ⋈πUn(r),则称关系模式
R的这个分解ρ具有无损连接性(Lossless join)。
ρ={R1(ABC), R2(CD),R3(DE)}。 那么ρ相对于F是否无损分解?
算法2 判别一个分解的无损连接性
R1(ABC), R2(CD),R3(DE) F={AB→C,C→D,D→E}
初始表:
A
B
C
D
E
R1 a1 a2 a3 b14 b15
R2 b21 b22 a3 a4 b25
R3 b31 b32 b33
(4)对F按具有相同左部的原则分组(假定分为k组), 每一组函数依赖Fi所涉及的全部属性形成一个属性 集Ui。若Ui Uj(i≠j),就去掉Ui。于是 ρ={R1<U1,F1>,R2<U2,F2>,…,Rk<Uk,Fk>} 构 成R<U,F>的一个保持函数依赖的分解,并且每个 Ri(Ui,Fi)均属于3NF且保持函数依赖。
算法2 判别一个分解的无损连接性
③比较扫描前后,表有无变化。如有变化, 则返回第②步处理,否则,算法结束,则 ρ相对于F是有损分解。 如果发生循环,那么前次扫描至少应使该 表减少一个符号,表中符号有限,因此循 环必然会终止。
算法2 判别一个分解的无损连接性
例1,设关系模式R(ABCDE), F={AB→C,C→D,D→E}, R分解成
3.9.2 无损分解(续)
4. 将SL分解为下面二个关系模式: ND(Sno, Sdept) , DL(Sdept, Sloc) 该分解保持了函数依赖(且具有无损连接性)。
3.9.3 保持函数依赖的模式分解
定义:设关系模式R<U,F>被分解为若干个关系模式 R1<U1,F1>,R2<U2,F2>,…,Rn<Un,Fn> 其中 U=U1∪U2∪…∪Un,且不存在Ui Uj,Fi为F在Ui上 的投影),若F所逻辑蕴含的函数依赖一定也由分 解得到的某个关系模式中的函数依赖Fi所逻辑蕴含, 则称关系模式R的这个分解是保持函数依赖的 (Preserve dependency)。
3.9.3 保持函数依赖的模式分解(续)
• 如果一个分解具有无损连接性,则它能够保证不 丢失信息。
• 如果一个分解保持了函数依赖,则它可以减轻或 解决各种异常情况。
• 分解具有无损连接性和分解保持函数依赖是两个 互相独立的标准。具有无损连接性的分解不一定 能够保持函数依赖;同样,保持函数依赖的分解 也不一定具有无损连接性。
算法2 判别一个分解的无损连接性
设ρ={R1<U1,F1>,R2<U2,F2>,…,Rk<Uk,Fk>}
是R<U,F>的一个分解,U={A1,…, An} ①构造一张k行n列的表格。每列对应一个属性Aj,
每行对应一个模式Ri。如果Aj属于Ui,那么在表格 的第i行第j列处填上符号aj,否则填上bij。
3.9.4 模式分解算法
例,设R(A,B,C,D,E),Fmin={ A→B,C→D}。 则, ρ={R1(A,B),R2(C,D),R3(E)}
是保持函数依赖的分解。
3.9.4 模式分解算法
算法4 转换为3NF既有无损连接性又保持函数依赖 的分解 。 (1)对关系模式R中的函数依赖集F进行“极小化” 处理,然后把最小依赖集中那些左部相同的FD用 合并性合并起来,处理后的函数依赖集仍记为F;
算法终止。 (3)设ρ中Ri<Ui,Fi>不属于BCNF,那么必有X→AFi+
( A X),且X非Ri的超码。对Ri进行分解: σ={S1,S2},US1=XA,US2=Ui-{A},以σ代替 Ri<Ui,Fi>返回第(2)步。 由于U中属性有限,因而有限次循环后算法5一定 会终止。
算法5 转换为BCNF的无损连接分解。
3.9 模式的分解
3.9.1 关系模式分解的标准 • 把低一级的关系模式分解为若干个高一级的关系模
式的方法并不是唯一的
• 只有能够保证分解后的关系模式与原关系模式等价, 分解方法才有意义 “等价”概念的三种定义:
(1)分解具有无损连接性。 (2)分解要保持函数依赖性。 (3)分解既要保持函数依赖,又要具有无损连接性。
R6(HJ)}
3.9.4 模式分解算法
课后习题: 已知,关系模式R(A,B,C,D,E),R的最小依 赖集Fmin={A→B,C→D}。 试将R分解为3NF,并具有无损连接性和保持 函数依赖性。
3.9.4 模式分解算法
算法5 转换为BCNF的无损连接分解。 (1)关系模式R的分解ρ,初始时ρ={R<U,F>}。 (2)检查ρ中各关系模式是否均属于BCNF。若是,则
算法2 判别一个分解的无损连接性
②逐一检查F中的每个函数依赖,并修改元素,方法是: 1、取F中一函数依赖X→Y(从第一个开始,到最后一个取完结束), 2、找出X所对应的列中具有相同符号的行。 (如X列中有某两个值均 为a3的行,则算是相同的两行,如果是有两个下标的则不是相同符号, 如a31) 3、考察这些行中Y列的元素,若其中有aj,则全部改为aj,否则全部改 bmj,其中m是这些行的行号最小值。 4、若在某次更改后,有一行是a1a2…an,那么ρ相对于F是无损分解, 算法结束。 对F中的每个函数依赖进行一次上述的处置,称对F的一次扫描。
这是一个自项向下的算法。它自然地形成一棵对 R<U,F>的二又分解树。R<U,F>的分解树不一定是
唯一的。这与步骤(3)中具体选定的X→A有关。
算法5 转换为BCNF的无损连接分解。
例, 设关系模式W(CTHRSG)的属性分别表示课程 名、任课教师名、上课时间、上课教室、选修的 学生学号、成绩等含义。W上的函数依赖集F: {C → T,HR → C,TH→R,CS → G,HS → R}
3.9.3 保持函数依赖的模式分解 (续)
对于关系模式S-L:
• 第1种分解方法既不具有无损连接性,也未保持函 数依赖。
• 第2种分解方法未保持函数依赖,也不具有无损连 接性。
• 第3种分解方法具有无损连接性,但未保持函数依 赖。
• 第4种分解方法既具有无损连接性,又保持了函数 依赖。
3.9.4 模式分解算法
显然,模式W上只有一个键,是HS。
解:要把W分解成BCNF模式集,可以首先考虑CS
→ G,据算法,应把CTHRSG分解成CSG和CTHRS。
为进一步分解,计算出πCSG (F)={CS → G }, πCTHRS (F) ={C → T,HR →C,TH → R,HS → R}。模式CTHRS的键是HS。
算法3(合成法)转换为3NF的保持函数依赖的分解。 (1)对关系模式R中的函数依赖集F进行“极小化”
处理,处理后的函数依赖集仍记为F; (2)若有X→AF,且XA=U,则ρ={R},算法终止; (3)找出不在F中出现的属性,将它们构成一个关系
模式,并把这些属性从R中去掉,把剩余的属性仍 记为U。
算法3 转换为3NF的保持函数依赖的分解
解:HJ是L类属性,所以候选键至少包含HJ,另 外,(HJ)+ ={FGHIJ},所以HJ是唯一的候选键。 (1)求出最小依赖集
Fmin=F={F→I,J→I,I→G,GH→I,IH→F}
3.9.4 模式分解算法
(2) 将关系分解为: ρ={ R1(FI),R2(JI),R3(IG),R4(GHI),R5(IHF)} (3) ρ并上候选键: ρ={R1(FI),R2(JI),R3(IG),R4(GHI),R5(IHF),
算法5 转换为BCNF的无损连接分解。
显然CSG已是BCNF,而CTHRS必须进一步分 解。如考虑C→T,则把CTHRS分解成CT和 CHRS, πCT (F) ={C →T}, πCHRS (F) ={CH → R,HS → R,HR → C}。HS是 CHRS的键。 CHRS再分解一次,利用CH→R分解成CHR和 CHS,2模式均满足BCNF。 分解结束。
最后结果: A
B
C
R1 a1
a2
a3
R2 b21 b22 a3
R3 b31 b32 b33
a4 a5
D
E
a4 1 a5 2
a4
a5 2
a4 a5
ρ相对于F是无损分解
算法2 判别一个分解的无损连接性
例2,R(A,B,C), F={ AB,CB}
–分解ρ1={R1(A,B),R2(A,C)} –分解ρ2={R1(A,B),R1(B,C)} 分析两种分解的无损连接性?
2. SL分解为下面二个关系模式: NL(Sno, Sloc), DL(Sdept, Sloc)
3. 将SL分解为下面二个关系模式: ND(Sno, Sdept) ,NL(Sno, Sloc)
3.9.2 无损分解(续)
第3种分解方法具有无损连接性。 问题: (1)没有保持原关系中的函数依赖,即 S-L中的函数依赖Sdept→Sloc没有投影到关系模 式ND、NL上。 (2)存在冗余和操作异常。
• 具有无损连接性的分解保证不丢失信息。 • 无损连接性不一定能解决插入异常、删除异常、修改复杂、
数据冗余等问题。
3.9.2 无损分解(续)
例:S-L(Sno, Sdept, Sloc) F={ Sno→Sdept,Sdept→Sloc,Sno→Sloc} S-L∈2NF,分解方法可以有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