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乡--阳江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个东西你见过,吃过吗?我们阳江人 叫它杩,每逢过年过节家家户户都会做 这个
这是油炸食品,叫鱼杩,有些里
面会有墨鱼,虾子这些东西,很香 很好吃,只是很容易上火
关于阳江豆豉的起源,民间流传着一段凄美的 故事。很久以前,平冈人王三德的老祖先娶窦 氏为妻,生下一个儿子后就得病死了。剩下窦 氏带着儿子,住在漠阳下游一间又矮又破的土 地庙里,靠乞讨度日。 一天娘儿俩讨来许多煮熟的黑豆,窦氏娘舍 不得吃完,就把剩下的黑豆收藏在瓦罐里。一 晃过了一个多月。一天遇上刮风下雨,没法出 门讨吃。窦氏记起黑豆,打开瓦罐一看,黑豆 已经发了一层厚厚的霉。日子太苦,发霉的豆 子也不能浪费啊。窦氏把霉洗干净,吃了一点 点稍稍填下肚子,剩下的重新放进瓦罐。为免 得熟豆子再发霉,她特意在上面撒了一把盐。
闸坡是海陵岛重镇,晨雾尚未散尽,码头 边归船靠岸,人头涌动,一筐筐闪着银光 的海鲜在交易声中抬上码头,运往各处。 百舸千舟停泊一港,汽笛争鸣,洋溢着一 派繁忙气氛。许多游客来到闸坡总驻足于 大排档前的水族缸,被五彩斑谰的海鱼, 形状各异的海贝,珍贵稀有的虾蟹所吸引, 观赏后可即点即食,品尝美味佳肴,“海 味一条街”集中于闸坡镇人民路,这里海 产品琳琅满目。可选购自己喜爱的海干、 海货。还有海螺、贝壳、珊瑚及其以之为 原材料加工的工艺品,加上久负盛名的阳 江特产:豆豉、刀具、漆器、不锈钢器皿、 益智(一种植物食品)、仁稔等。使芽梭 如织的游人不虚此行。
沙扒海滨镇[前名叫北雅]比邻乌石头[月亮湾], 海岸线长2公里,是阳西旅游胜地之一。经15公里 县级沥青公路与325国道相接,距阳西县城42公里, 海程车距闸坡港42公里,西距电白博贺港37公里。 历年来,沙扒镇十分 沙扒湾全景图重视渔业生产 的发展和渔港规划建设,已形成了捕养加、渔工贸、 产供销、渔科教一体化的渔业产业化新格局,促进 了全镇渔业经济的全面发展。
忠勇祠,后称太平书院,位于阳西县城区内, 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平面呈方形,面积1389平 方米。据载,忠勇祠建于明朝万历年,现存祠院 为清光绪年重建,基本保存完好。 忠勇祠为纪念平定倭寇战役牺牲的将士而建, 清乾隆年间侍读翁方纲为此撰文并书碑记,今碑 记存于广东省博物馆。祠后为七贤书院,奉祀李 德裕、寇准、苏轼、苏辙、秦观、赵鼎、胡诠等 宋朝七贤臣。 千年古榆树
豆豉,江豆豉,与阳江的漆器、小刀一道被誉为“阳江三宝”。上个
世纪五十年代起,她带着浓郁的香味,走进全国大小城市:上个世 纪八十、九十年代,她飘洋过海远销港澳、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和 地区,许多海内外客人,正是通过香醇味美的阳江豆豉,进而对阳 江产生浓厚兴趣。 很长时间,阳江豆豉是阳江人厨房里少不得的调味佳品。和所有 的豆豉一样,阳江豆豉能和百味,它既能给菜肴增香添色,又能刺 激食欲,只要放进少许,就能使食品别有一番风味。 阳江豆豉能够挺立数百年而不倒,主要是原料和产品的风味有独 到之处。先说原料,生产阳江豆豉选用的都是阳江本地区所产的黑 豆。因为其皮薄肉多,颗粒适中,皮色乌黑油润,豉肉松化,豉味 浓香醇厚,味道鲜美可口,余味绵长。此外,在高温浓缩下,其它 种类的豆豉会成为糊状,而阳江豆豉依然颗粒玲珑,豉味更加浓香。 不少地方生产的豆豉中含有水分,阳江豆豉却是干的,这样更卫生, 运输更方便。 长期以来,阳江豆豉成了家喻户晓的调味佳品和食品加工的理想 原料。
◇阳江炒米饼:阳江炒米饼是精选 大米粉、绿豆粉、白砂糖、花生粉、 椰容等精制而成,入口松化、香脆, 是阳江著名特产。 ◇春砂仁 砂仁气味香郁,是一种宽 中理气、健胃消食的名贵药材。阳 江市辖的阳春市东部山区出产的砂 仁,药用效果最好,世称"春砂", 是国内砂仁的上品。 ◇益智 益智具有开胃、消食、健脾 等功效。阳江盛产益智,尤其以阳 东的大八为最。阳东大八镇与华南 理工大学联合开发的“九制益智” 更是口感清新,回味无穷。
我的故乡--阳江 风筝 阳江三宝--豆鼓 “窦氏”的传说 阳江三宝--漆器 漆器的传说 阳江三宝--小刀 其他特产 闸坡渔市 沙扒湾 忠勇祠 杂谈
我对阳江有着特殊的感情,不仅仅是因为他是我的 老家那么简单。更多是因为阳江依山傍海,历数千年岁 月浸润,经一代代阳江人披荆斩棘、栉风沐雨,开创了 一个繁荣昌盛、人杰地灵之境,造就了阳江源远流长、 深沉厚重、绵绵相续的文化精神。 阳江人以中原文化为根底,放眼四海波浪,广纳八 面来风,把土著文化、中原文化、海洋文化、广府文化、 客家文化、华侨文化杂交组合,融汇升华,精英辈出, 形成了独特的漠阳江文化 一提阳江大家就会想到阳江的刀具,豆鼓。的确,这两样 是阳江比较出名的特产。农、林、牧、渔都较发达,素有 “鱼米之乡”之称的阳江又怎么可能只有这两样特产呢?阳江 特产有豆鼓、漆器、小刀(号称“阳江三件宝”)、孔雀石、 春砂仁酒、蛇胆液、益智(阳东大八)、(三甲)切粉、不 锈钢器皿、真皮运动鞋、服装、(春华)丝袜、(粤宝)矿泉 水等等。游客除了在购物商场买到土特产外,还可购买到各式 旅游纪念品,如各种海贝装饰工艺品,富有渔民风情的椰叶编 织帽等等 阳江也是一个购物的好去处,这里有各类购物商场,集中 阳江土特产,阳江小刀、豆豉、漆器、各种干鲜、腌制、蜡制 的海产品和各类工艺制品,让您在海陵岛之行满载而归。 如果你有空欢迎你到阳江玩,你将发现阳江人的人情与和善。
又过了十几天。娘儿俩出远门乞讨归来, 刚到家门口就闻到一股奇异的香味。 屋里屋外到处找,发现是瓦罐中的熟黑 豆散发出来的。拿出一尝,香浓可口。 这意外的发现令窦氏兴奋不已。从此以 后,窦氏都用这种办法处理讨来的豆子。 她去世以后,她的儿子把泡制熟豆的方 法教给父老乡亲。为了纪念窦氏,乡亲 们把这样制出的熟豆称为“窦氏豆”, 后来简称“窦氏”。因为是豆制品,改 名“豆豉”。 岁月流传,窦氏的事迹早已不可稽 考。传说不管是真是假,都给豆豉蒙上 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静女心如发,名师手有神,阳江朱漆好,留得岭南 春。”这是田汉同志1962年4月13日参观阳江县地方国营漆 器工艺厂时题的诗句。阳江漆器的制作,始于明末清初。20 世纪初,阳江生产漆器的有20多家,多集中在南恩路西段 (旧西门街)。其中著名的有“老义和”和“广泰成”两家, 它们在广州、香港都有分店,其产品还远销东南亚。20世纪 30年代,阳江县长李伯振派人到福建考察漆器,之后,官办 一间“阳江县立改良漆器传习所”,促进了阳江漆器生产的 发展。漆器原品种逐多了,有首饰盒、印章盒、茶盆、烟盒 等日常用品,产品开始有了多种颜色和字画装饰。但这个所 开办不久,因经营管理不善而倒闭了。日寇侵略我国期间, 阳江漆器生产一落千丈。能工巧匠多被迫改行或流离失所。 到1949年,全县漆器工人只剩下40多人,漆器业奄奄一息。 解放后,阳江漆器获得了新生,在党的关怀下漆器工人发挥 了当家作主的精神,发展这种传统工艺。 阳江漆器的优点是质轻、坚固、耐用,无裂缝。加上漆 膜本身耐水、防潮、耐酸碱、耐大气侵蚀等化学性能以及耐 温、耐靡,光亮、漆膜丰厚,更显得名贵而实用,因而销路 很广。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成果的运用,阳江漆器厂不断创 新,增加花色品种
“南有阳江,北有潍坊”。阳江的风筝已有 1400多年的历史。阳江风筝的制作工艺非常考 究,形神兼备,栩栩如生。。 每到重阳,场景十分壮观秋高气爽,纸鹞 高飞,万人空巷,是民间一年一度最兴盛的赛 事。1991年,广东省体委命名阳江为“广东省 风筝之乡”。1993年7月,中国风筝协会命名阳 江为“中国风筝之乡”。 其中“灵芝”风筝被 评为世界十绝,“百足”风筝长可达100多米。 阳江风筝种类繁多,,有龙类、板子类、 软翅类、硬翅类、筒子类、串类复线操作类等、 放飞效果优良,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欣赏价 值和收藏价值。,。阳江现已在鸳鸯湖公园内 建有风筝陈列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传说清道光年间,有一个外国 商人购得一批阳江漆皮箱,内 装贵重物品,乘船回国。船在 海上沉没。几天后,这个商人 偶然在海边拾获自己的一只皮 箱。抹干后,外表光滑如故。 揭开一看,不由得惊诧不已。 原来他以为那只皮箱在海里漂 浸了多日,里面的东西肯定被 海水浸坏了,谁知箱里一点水 渍也没有!这个商人不但逢人 都夸这件事,还写文章在报上 发表。于是最江漆器便驰名中 外了。
阳江是“中国刀剪之都”,刀 剪生产,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 阳江刀剪以其锋利、美观、耐用而 享刀剪品牌。“中国菜刀中心”、 “中国剪刀中心”、“中国小刀中 心”均落户阳江。五金刀剪产品生 产企业占了全国的一半以上,产量 占了全国的60%,出口占了全国的 80%以上。
阳江小刀:阳江小刀历史悠久、中外驰名、 品种繁多、美观锋利、远销海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