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屏蔽门电磁测试EMC标准
地铁车务站EMCS系统监控作业标准
![地铁车务站EMCS系统监控作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38cf9b7ce2f0066f53322fb.png)
2.故障报警
(1)设备报警,标准:及时通知相关专业维修人员,在《车站设备故障登记本》上登记,电扶梯、垂直电梯发生故障需在《电扶梯运行记录本》上记录;
(2)确认报警,标准:用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进行登陆并确认报警信息,电扶梯、垂直电梯、屏蔽门故障报警需到现场确认。
2.机电维修人员操作EMCS必须经过环调和车站人员同意。
3.操作人员需用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进行登陆和操作。
监控项目
作业步骤及标准
1.日常监控
(1)屏蔽门系统监控,标准:切换到屏蔽门系统界面,查看设备运行是否正常,是否有故障报警,绿色—屏蔽门打开;灰色—屏蔽门关闭;红色—故障;
(2)给排水系统监控,标准:切换到给排水系统界面,查看水位是否正常,有无高水位报警,绿色—水位正常;红色—高水位报警;
(3)电扶梯系统监控,标准:切换到电扶梯系统界面,查看电扶梯、垂直电梯运行是否正常,有无故障报警,绿色—运行正常;红色—非正常停止或故障,并伴有声音报警;黄色—电扶梯缺油;
(4)环控系统监控,标准:切换到大、小系统界面,查看风机运行是否正常,绿色—运行正常;红色—故障;
(5)确认报警信息,标准:及时用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进行登陆查看并确认;
3.日常操作
(1)日常操作,标准:运营开始前开启相应环控系统和照明,运营结束后关闭相应环控系统和照明;
(2)特定操作,标准:根据环调指令或施工人员要求,远程开启或关闭相关设备。
编制:审核:起用日期:
及时通知相关专业维修人员在车站设备故障登记本上登记电扶梯垂直电梯发生故障需在电扶梯运行记录本上记录
地铁车务站EMCS系统监控作业标准
轨道交通列车电磁兼容性测试探讨
![轨道交通列车电磁兼容性测试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8b7c26ddbcd126fff6050bf7.png)
深圳大学,2018. [2] 高晨轩.城市轨道列车PWM编码器电磁兼容研究[D].成都:西南
交通大学,2018.
科学与信息化2021年2月下 137
Hale Waihona Puke 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制定系列轨道交通设备电磁兼容符合 性测试标准,将系列标准写入最新电磁兼容指令2014/30EU协调 标准清单中,我国对应标准号与IEC 62236-XX系列标准对应[1]。 机车及地面装置设备测试无法在实验室完成,项目可在设备所 在地现场测试。按照EN 50121-3-2规定,设备应采用AB标准 测试设备抗干扰性。标准A要求测试期间设备应如期待持续运 行,不允许性能降低,低于制造商规定性能水准;标准B要求 测试中运行出现性能降低情况,设备应能如期运行。
低频磁场干扰实验测试直流磁场是否对乘客产生影响,磁 场强度限制标准可参考德国标准EDINVDE0848-3-1[2]。测试在 车辆最高负载下进行,直流测试对三方向读数进行方根处理。 车辆低频磁场测试在车内3个高度进行,ESD测试用于检测车载 电子电气设备,测试方法遵循IEC61000-4-2。测试气候条件要 求相对湿度为30%-60%,大气压力为86-106kpa.测试装置标准对 发生器放电特性进行规定。进行接触放电测试,根据EN501213-2,采用接触放电±6kv,空气放电±8kv。
轨道交通系统包括牵引供电系统、信号与机车设备,牵引 供电系统包含电力配电,牵引系统包含电压转换,信号系统分 为控制与信号传输。供电系统位于列车外部,负责实时提供列 车运行电力,牵引系统为列车前行提供驱动力,接收控制中心 速度控制指令;信号系统掌握列车运行指令,包括机车控制信 号向其他部分下达信息传送。导电壳体包含高压大电流传输模 块,交直流转化模块及连接于供电系统的用电设备,分布于列 车各节车厢,复杂的系统各部分存在复杂电场,电磁兼容是用 电设备实现各自功能相互干扰,要求设备干燥产生信号满足限 度,设备对一定幅度的干扰信号表现良好的抗干扰能力。目前 已有标准测试方法未考虑轨道交通设备工作环境中电磁场特殊 性,仅依据通用类基础标准定义轨道交通设备测试方法,未覆 盖干扰信号实际列车中的耦合特征。本文探讨列车设计中应考 虑的EMC问题。
轨道交通 有人环境中电磁发射限值与测量-最新国标
![轨道交通 有人环境中电磁发射限值与测量-最新国标](https://img.taocdn.com/s3/m/a3cec28d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4c.png)
轨道交通有人环境中电磁发射限值与测量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轨道交通环境中电子和电气设备在0Hz~20kHz频率范围内产生的与人体暴露相关的磁场强度的限值要求、测量方法以及测量技术。
本文件规定了轨道交通机车车辆在150kHz~1GHz频率范围内射频电磁骚扰的限值要求、测量方法以及测量技术。
本文件适用于轨道交通环境中电子电气设备对佩戴有源植入式医疗设备人员的磁场强度测量及限值约束,但不进行风险评估。
本文件不考虑旅客和工作人员个人电子设备(如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和无线通讯系统等)的发射。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365电工术语电磁兼容GB/T6113.101—2021无线电抗扰度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规范第1-1部分: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测量设备GB/T24338.3—2018轨道交通电磁兼容第3-1部分:机车车辆列车和整车GB/T27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3.1术语和定义GB/T436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电磁发射electromagnetic emission从源向外发出电磁能的现象。
3.1.2工作人员workers司机、列车乘务人员以及其他在轨道交通环境中工作的人员。
3.1.3地面装置fixed installation轨道交通环境中除机车车辆外的设施。
3.1.4电力牵引系统/馈电系统electric traction system/feeding system提供电动车辆能量的轨道交通供电网。
注:该系统包括:——接触网系统;——回流系统;——无电牵引系统的运行轨道,以及与附近的电力牵引系统的运行轨的导体连接;——从接触网直接或通过变压器供电的地面装置;——发电厂和变电所中独立向接触网直接输送电能的地面装置;——开关站的地面装置。
轨道交通设备环境试验和电磁兼容试验标准方案
![轨道交通设备环境试验和电磁兼容试验标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7e110dc8d376eeafaa3139.png)
轨道交通 电磁兼容 第3-2部分:机车车辆 设备 GB/T 24338.4-2009,IEC 62236-3-2:2003。
8、端口的传导骚扰/端子骚扰电压:
轨道交通 电磁兼容 第5部分:地面供电装置和设备的发射与抗扰度 GB/T 24338.6-2009,IEC 62-2015;只做:频率2Hz~3000Hz,位移≤51mm,载荷≤3000kg。
5、机械冲击试验:
轨道交通 机车车辆设备 冲击和振动试验 IEC 61373:2010。
轨道交通 机车车辆设备 冲击和振动试验 GB/T 21563-2008,IEC 61373:1999。
轨道交通 电磁兼容 第4部分:信号和通信设备的发射与抗扰度 GB/T 24338.5-2009,IEC 62236-4:2003。
轨道交通 电磁兼容 第3-2部分:机车车辆 设备 GB/T 24338.4-2009,IEC 62236-3-2:2003。
轨道交通 机车车辆电子装置 GB/T 25119-2010,IEC 60571:2006。
5、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轨道交通 电磁兼容 第5部分:地面供电装置和设备的发射与抗扰度 GB/T 24338.6-2009,IEC 62236-5:2003。
轨道交通 电磁兼容 第4部分:信号和通信设备的发射与抗扰度 GB/T 24338.5-2009,IEC 62236-4:2003。
轨道交通 电磁兼容 第3-2部分:机车车辆 设备 GB/T 24338.4-2009,IEC 62236-3-2:2003。
轨道交通 机车车辆电子装置 GB/T 25119-2010,IEC 60571:2006。
2、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emc测量、控制标准
![emc测量、控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890462b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8f.png)
emc测量、控制标准
EMC( 电磁兼容性)测量和控制标准是确保电子设备和系统在电磁环境中正常运行且不会对其他设备造成干扰的一套规范。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EMC(测量和控制标准:
1.(CISPR(标准:CISPR(是国际无线电干扰特别委员会的缩写,制定了一系列关于电磁兼容性的标准,包括(CISPR(11( 工业、科学和医疗设备)、CISPR(22( 信息技术设备)等。
2.(IEC(标准:IEC(是国际电工委员会的缩写,制定了一系列关于电磁兼容性的标准,包括(IEC(61000-3-2 谐波电流发射)、IEC(61000-3-3 电压闪烁)等。
3.(EN(标准:EN(是欧洲标准的缩写,制定了一系列关于电磁兼容性的标准,包括(EN(55011 工业、科学和医疗设备)、EN(55022 信息技术设备)等。
4.(FCC(标准:FCC(是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的缩写,制定了一系列关于电磁兼容性的标准,包括(FCC(Part(15 射频设备)、FCC(Part(18 工业、科学和医疗设备)等。
这些标准通常包括电磁兼容性的测试方法、限制值和测试设备的要求等。
在进行(EMC(测试和控制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产品特点选择相应的标准,并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测试和评估。
国家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国家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https://img.taocdn.com/s3/m/04afdddf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0c.png)
实验室之窗1112020年第5期 安全与电磁兼容国家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江苏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电磁兼容(EMC)实验室是国内建工领域第三方检测机构中首先获得CNAS 和CMA 认可的EMC 实验室,具备信息技术、家用电器、照明工具、医疗设备等多个领域产品的测试能力,涉及近百个国家和国际的行业标准。
该EMC 实验室围绕轨道交通电子电气产品的EMC 测试需求投建,主要包括电子电气产品检测和电磁环境现场检测两大板块。
电子电气产品检测主要为轨道交通信号和控制类电子电气的产品与系统进行检测。
依据EN 50121和GB/T 24338等相关标准,检测项目包括:传导/辐射的发射和抗扰度以及静电、浪涌、群脉冲等。
检测产品包括:列车制动控制装置、车载激光雷达、列车加速度传感器、列车电加热玻璃温度控制器、列车报警显示终端、列车厨房系统电气控制柜、动车组电动端拉门系统门控器等,覆盖机车车辆和轨旁的各类传感、控制、信号和通信设备。
该EMC 实验室利用由电源驱动、控制机柜、中央接口盘以及门体组成的屏蔽门系统(长约5米,总重量接近1吨),完成了国内多条地铁项目的站台屏蔽门系统测试,还协助解决了常州地铁2号线、西安地铁9号线等项目屏蔽门系统的辐射发射超标问题。
检测的上述产品用于时速160公里动力集中动车组、时速250公里中国标准动车组、时速350公里复兴号京雄智能动车组等重大项目和工程。
电磁环境现场检测依据GB 8702、HJ/T 10.2、GB 50174等环境类标准,可进行公众电磁环境(小区、学校、写字楼等)检测、电磁辐射污染源(基站、变电站等)监测、各类数据机房电磁干扰检测(包括电场、磁场强度、功率密度等电磁领域参数以及接地电阻、表面电阻、照度、洁净度等其他参数,覆盖了数据中心检测的绝大多数需求)。
实验室以科学的方法、业内领先的材料和设备、专业的人员、准确的结果为企业产品的研发和优化提供技术支持和依据,可以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订制详细合理的测试方案,提供问题定位和设计整改等技术服务,完成了苏州、无锡、徐州、合肥、温州等多条地铁线路的信号、通信设备机房、站台电磁环境现场检测。
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电磁兼容(EMC)标准一览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电磁兼容(EMC)标准一览表](https://img.taocdn.com/s3/m/8aabf0ddce2f0066f53322aa.png)
我国现行的电磁兼容标准标准代号标准名称对应国际/国外标准GB/T4365-1996电磁兼容术语IEC50、IEC161(90) GJB76-85电磁干扰和电磁兼容性名词术语--GB/T6113-1995无线电干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规范--GB 3907-83*工业无线电干扰基本测量方法--GB 4859-84*电气设备的抗干抗扰度性基本测量方法--GB/T15658-1995城市无线电噪声测量方法-- GB8702-88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T13926.1-92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的电磁兼容性总论--GB/T13926.2-92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的电磁兼容性静电放电要求--GB/T13926.3-92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的电磁兼容性辐射电磁场要求--GB/T13926.4-92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的电磁兼容性电快速瞬变脉冲群要求--GB/T 14431-93无线电业务要求的信号/干扰保护比和最小可用场强--GB4824-1996工业、科学和医疗(ISM)射频设备电磁骚扰特性的测量方法和限值CISPRII(90)GB4343-1995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动、电热器具、电动工具以及类似电器无线电干扰特性测量方法和允许值CISPR14(93)GB4343.2-1999电磁兼容 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和类似器具的要求 第2部分:抗扰度-产品类标准CISPR14-2:1997GB/T6113-1995无线电干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规范--GB/T6113.2-1998无线电干扰和抗扰度测量方法--GB/T17618-1998信息技术设备抗扰度限值和测量方法CISPR24(97)GB/T17619-1998机动车电子器组件的电磁辐射抗扰性限值和测量方法GB/T17624.1-1998电磁兼容 综述 电磁兼容基本术语和定义的应用与解释IEC61000-1-1GB17625.1-1998低压电气及电子设备发出的谐波电流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A)IEC61000-3-2(1995)标准代号标准名称对应国际/国外标准GB17625.2-1999电磁兼容限值对额定电流不大于16A的设备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的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GB/T17626.1-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抗扰度试验总论IEC61000-4-1(1992)GB/T17626.2-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IEC61000-4-2(1995)GB/T17626.3-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电磁场抗扰度试验IEC61000-4-3(1995)GB/T17626.4-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IEC61000-4-4(1995)GB/T17626.5-1999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GB/T17626.6-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抗扰度IEC61000-4-6(1996)GB/T17626.7-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供电系统及所连设备谐波、谐间波的测量和测量仪器导则IEC61000-4-7(1991)GB/T17626.8-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IEC61000-4-8(1993)GB/T17626.9-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IEC61000-4-9(1993)GB/T17626.10-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阻屁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IEC61000-4-10(1993)GB/T17626.12-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振荡波抗扰度试验IEC61000-4-12(1995) GJB/Z17-1991军用装备电磁兼容性管理指南--GJB/Z25-1991电子设备和设施的接地、搭接和屏蔽设计指南--GJB/Z54-1994系统预防电磁能量效应的设计和试验指南--GJB/Z105-1998电子产品防静电控制手册--GJB1210-1991接地、搭接和屏蔽设计的实施--GJB1389-1992系统电磁兼容性要求--标准代号标准名称对应国际/国外标准GJB2079-1994无线电系统间干扰的测量方法--GJB2081-199487~108MHz频段广播业务和108~137MHz频段航空业务之间的兼容--GJB2926-1997电磁兼容性测试试验室认可要求-- GJB3007-1997防静电工作区技术要求--GJB151A-97军用电子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和敏感度要求--GJB152A-97军用电子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和敏感度测量--GB12190-90高性能屏蔽室屏蔽效能的测量方法-- GB6833.1-86*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总则--GB6833.2-87*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 磁场敏感度试验--GB6833.3-87*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 静电放电敏感度试验--GB6833.4-87*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 电源瞬态敏感度试验--GB6833.5-87*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 辐射敏感度试验--GB6833.6-87*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 传导敏感度试验--GB6833.7-87*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 非工作状态磁场干扰试验--GB6833.8-87*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 工作状态磁场干扰试验--GB6833.9-87*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 传导干扰试验--GB6833.10-87*电于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 辐射干扰试验--GB7343-87*10kHZ~30MHZ 无源无线电干扰滤波器和抑制元件抑制特性的测量方法--标准代号标准名称对应国际/国外标准GB7434-87*架空明线载波通信系统抗无线电广播和通信干扰的指标--GB7495-87架空电力线路与调幅广播收音台的防护问距-- GB13613-92对海中远程无线电导航台站电磁环境要求--GB13614-92短波无线电测向台(站)电磁环境要求-- GB13615-92地球站电磁环境保护要求-- GB13616-92微波接力站电磁环境保护要求-- GB13617-92短波无线电收信台(站)电磁环境要求-- GB13618-92对空情报雷达站电磁环境防护要求--GB/T13620-92卫星通信地球站与地面微波站之间协调区的确定和干扰计算方法--GB9254-1998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CISPR22(1997)GB17743-1999电气照明和类似设备的无线电干扰特性的限值和测量方法CISPR15(1996)*QJ 1211-870122;V06航天系统地面设施接地要求 国内 QJ 1213-870122;V06电磁屏蔽室屏蔽效能的测量方法 国内 *QJ 1539-880122;V751航天遥测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国内 *QJ 1692-890122;V06航天系统地面设施电磁兼容性要求 国内 QJ 1693--890122;V06电子元器件防静电要求 国内 QJ 1760-890122;V06用频谱仪测量电磁干扰的方法 国内标准代号标准名称对应国际/国外标准*QJ 1874-900122;V06接地、搭接和屏蔽的设计应用 国内 *QJ 1875-900122;V06静电测试方法 国内 QJ 1875A-980122;V06静电测试方法 国内 QJ 1950-900122;V06防静电操作系统技术要求 国内 QJ 2177-910122;V06防静电安全工作台技术要求 国内 QJ 2245-920122;V06电子仪器和设备防静电要求 国内 QJ 2256-920122;V06系统预防电磁能量效应的设计和试验指南 国内 QJ 2266-92 航天系统电磁兼容性要求 国内0122;V06*QJ 2268-920122;V711地(舰)空导弹武器系统抗干扰性能要求 国内QJ 2350-92 0122;V06电磁辐射敏感度的测试方法 横电磁波传输室测量国内QJ 2892-970122;V06EMI衬垫的测量与评价方法 国内 QJ 3035-980122;V27电子机柜电磁屏蔽要求和测试方法 国内标准代号标准名称对应国际/国外标准*QJ 1874-900122;V06接地、搭接和屏蔽的设计应用 国内 *QJ 1875-900122;V06静电测试方法 国内 QJ 1875A-980122;V06静电测试方法 国内 QJ 1950-900122;V06防静电操作系统技术要求 国内 QJ 2177-910122;V06防静电安全工作台技术要求 国内 QJ 2245-920122;V06电子仪器和设备防静电要求 国内 QJ 2256-920122;V06系统预防电磁能量效应的设计和试验指南 国内 QJ 2266-920122;V06航天系统电磁兼容性要求 国内 *QJ 2268-920122;V711地(舰)空导弹武器系统抗干扰性能要求 国内QJ 2350-92 0122;V06电磁辐射敏感度的测试方法 横电磁波传输室测量国内QJ 2892-970122;V06EMI衬垫的测量与评价方法 国内 QJ 3035-980122;V27电子机柜电磁屏蔽要求和测试方法 国内。
地铁车辆电磁兼容标准浅析与应用
![地铁车辆电磁兼容标准浅析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3b8aed8b7360b4c2f3f6411.png)
地铁车辆电磁兼容标准浅析与应用摘要:文章根据地铁车辆设计过程中有关EMC国内外标准进行了阐述,论述了关键的评估方法;同时标准的应用层面对车辆电磁限值及磁场发射的限值进行设计上的总结;最终给出了车辆研发过程中,关于EMC需要满足的国内外标准和设计要素,文章的描述和总结可供地铁车辆设计的同行提供技术指引和参考。
关键词:地铁;电磁兼容;磁场限值;0 引言目前地铁车辆关于EMC的研究在国际上涵盖欧洲电工技术标准委员会(CENELEC)、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铁路联盟(UIC)、国际电信联盟(ITU)等机构。
文章对这些标准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车辆外部电磁环境和低频磁场发射限值;最后总结了车辆EMC技术需要考虑的设计要素。
1 电磁兼容评估标准解读EMC技术领域国际标准EC 62236:2008,EN 50121:2015,均为地铁车辆研发领域影响力较大的标准[1] [2]。
国内标准主要是GB/T 24338[3]。
其中EN 50121系列标准是应用最为广泛,覆盖轨道路旁系统对外部的电磁发射、车辆设备电磁发射、信号及地板装置等等,目前国内地铁车辆大多执行此标准。
IEC 62236:2008 也是一套完整的电磁兼容性系列标准,提供用于轨道系统的电磁兼容管理架构,规定了轨道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对外界的电磁发射限值。
GB/T 24338:2009也是完整的电磁兼容系列标准,其内容与IEC 62236要求范围类似。
2 地铁车辆电磁兼容应用2.1 车载电缆EMC技术结合国内外标准和多个地铁车辆项目的试验情况,地铁车辆电力线缆、辅助供电电缆、控制电缆和传感器电缆等,每种电缆在布置上需要遵循基本规则,线缆之间的必须保持一定的间距,以达到EN50121:2015的要求,具体见表1.表1 轨道车辆应用的电缆间距 (单位:m)注:A1:电力电缆(一般为15 kV/16.67 Hz, 25kV/50 Hz, 1.5kV DC, 750V DC等);A2:辅助供电电缆(如: AC230 V, 400 V);B: 蓄电池电缆,控制电缆,未屏蔽信号电缆;C: 屏蔽信号电缆,总线电缆,扬声器电缆,传感器电缆等。
电磁兼容(EMC)主要测试项目和对应标准介绍
![电磁兼容(EMC)主要测试项目和对应标准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46cd463a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40.png)
电磁兼容(EMC)主要测试项目和对应标准介绍电磁兼容(EMC)知识--初学必看电磁兼容(EMC)主要测试项目和对应标准介绍□ 空间辐射(Radiation) EN55011,13,22 、CISPR11,13,22、FCC Part 15&18, VCCI 、GB14023、GB4824、GB9254、GB13837、GB18655、GB/T16607、GJB151A-97□ 传导干扰(Conduction) EN55011,13,14-1,15,22、CISPR11,13,14-1,15,22、FCC Part 15&18, VCCI 、GB4824、GB9254、GB13837、GB17743、GB4343、GB18655□ 喀呖声(Click) EN55014-1 、CISPR14□ 功率辐射(Power Clamp) EN55013,14-1 、CISPR13,14-1 、GB13837、GB4343□ 磁场辐射(Magnetic Emission) EN55011,15 、CISPR11,15 、GB17743、GB4824□ 静电放电(ESD) IEC61000-4-2、EN61000-4-2、GB/T17626.2□ 辐射抗扰度(R/S) IEC61000-4-3、EN61000-4-3 、GB/T17626.3 、GJB151A-97□ 脉冲群抗扰度(EFT/B) IEC61000-4-4、EN61000-4-4 、GB/T17626.4□ 浪涌抗扰度(SURGE) IEC61000-4-5、EN61000-4-5、GB/T17626.5□ 传导骚扰抗扰度(C/S) IEC61000-4-6、EN61000-4-6 、GB/T17626.6 、GJB151A-97□ 工频磁场抗扰度(M/S) IEC61000-4-8、EN61000-4-8、GB/T17626.8□ 电压跌落(DIPS) IEC61000-4-11、EN61000-4-11、GB/T17626.11□ 谐波电流(Harmonic) IEC61000-3-2、EN61000-3-2 、GB17625.1□ 电压波动和闪烁(Flicker) IEC61000-3-3、EN61000-3-3 、GB17625.2□ 振荡波抗扰度(Flicker) IEC61000-4-12、EN61000-4-12、GB/T17626.12EMC测试指南一、EMI(电磁骚扰)分射频和工频两类测试l 射频类测试项目:1.1 射频分传导和辐射两项测试射频传导(屏蔽室测试)1.1.1 传导分电压和功率两项测试1.1.2 传导电压标准:CISPR11、14、15、221.1.3 传导功率标准:CISPR11、14射频辐射(电波暗室测试)1.1.4 射频辐射标准:CISPR11、22、IEC60571l 工频类测试项目(实验室测试)1.2 工频分谐波和闪烁两项测试工频谐波1.2.1 IEC6100-3-2工频闪烁1.2.2 IEC6100-3-3二、EMS(电磁敏感度)分瞬变、射频、低频磁场、电源质量l 瞬变类测试项目(实验室测试)2.1 瞬变分静电、瞬变脉冲和浪涌三项测试瞬变静电IEC6100-4-2瞬变脉冲IEC6100-4-4瞬变浪涌IEC6100-4-5l 射频类项目2.2 射频分传导和辐射两项测试射频传导IEC61004-6(实验室测试)射频辐射IEC6100-4-3(电波暗室测试)l 低频磁场类测试项目(实验室测试)2.3 低频磁场分脉冲磁场和工频磁场两项测试脉冲磁场IEC6100-4-9工频磁场IEC6100-4-8电源质量类测试项目(实验室测试)2.4分跌落、中断、电压变化三项测试IEC6100-4-11注:几点说明:1. 传导功率测试面积 > 7x1M2. 传导电压测试桌:推荐 2x1.5x0.8要考虑柜式设备的测试面积。
电磁兼容EMC认证及其标准详解
![电磁兼容EMC认证及其标准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b60bde06581b6bd97f19eaf4.png)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 Part 2: Environment
Section 6: Assessment of the Emission Levels in the Power Supply of Industrial Plants as Regards Low-Frequency Conducted Disturbances 8 IEC 61000-2-7 电磁兼容 第 2 部分:环境 第 7 分部分:不同环境里的低 频磁场
美国的联邦通信委员会(FCC)成立于 1934 年,它主要对无线电、通信等进 行管理与控制,属政府机构,有执法权。它与政府、企业合作制定 FCC 法规、标 准。内容涉及无线电、通信等各方面,特别是无线通信设备和系统的无线电干扰 问题,包括无线电干扰限值与测量方法,认证体系与组织管理制度等。FCC 对 B 级产品执行强制认证,而且应由其认证实验室直接进行。FCC 还下属约 200 个“独 立实验室(ITL)”,分布在美国本土及世界各地。ITL 的主要职责是对申请得 到 A 级认证的产品进行测试,并负责培训认证及测试人员以及技术咨询。
15 IEC 61000-3-5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 Part 3-4: LimitsLimitation of Emission of Harmonic Current in Low-Voltage Power Supply Systems for Equipment with Rated Current Greater than 16 A 电磁兼容 第 3 部分:限值 第 5 分部分:额定电流>16A 的 设备在低压供电系统的电压波动和闪烁限值
13 IEC 61000-3-3
地铁屏蔽门系统电磁兼容测试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
![地铁屏蔽门系统电磁兼容测试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d865035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d4.png)
地铁屏蔽门系统电磁兼容测试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近年来,随着全国地铁网络建设的快速推进,在运营安全、乘客体验等方面的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其中,地铁屏蔽门的电磁兼容性问题备受关注。
屏蔽门系统是地铁站台和车厢之间的物理隔离门,它可以有效防止乘客误入轨道区域、避免高峰时期车门拥堵等安全隐患。
然而,由于其大量使用电子元件和线路,难免会造成电磁干扰,可能会影响到周边系统和设备的正常运行,严重时会导致事故和安全隐患。
因此,对地铁屏蔽门的电磁兼容性进行测试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文旨在研究地铁屏蔽门系统的电磁兼容性测试方法,为提高地铁运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供技术支持。
二、研究目的1. 系统分析地铁屏蔽门的电磁干扰特点及其引起的问题;2. 系统介绍地铁屏蔽门的电磁兼容性测试方法及其原理;3. 实验验证地铁屏蔽门对周边设备的电磁兼容性;4. 提出地铁屏蔽门电磁兼容性改进措施。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屏蔽门系统的电磁特性分析:通过对屏蔽门系统的电子元件、线路等电磁特性进行分析,确定其可能会造成的电磁干扰范围和程度。
2. 电磁兼容性测试方法研究:根据国际标准和国内标准,综合考虑地铁场馆的特点和屏蔽门系统的特性,设计出适合地铁屏蔽门系统的电磁兼容性测试方法。
3. 电磁兼容性实验验证:通过实验验证地铁屏蔽门对周边系统和设备的电磁兼容性,分析其对周边系统和设备运行的影响和可能的隐患。
4. 电磁兼容性改进措施:针对实验结果提出改进措施,通过设计合适的屏蔽系统、优化线路布局、选择合适的元件等方式,提高地铁屏蔽门系统的电磁兼容性。
四、研究意义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地铁屏蔽门系统的运营安全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在不影响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下,降低电磁干扰对周边系统和设备带来的风险和隐患。
同时,本论文的研究结果也可以为国内地铁屏蔽门系统的发展提供参考。
最终实现对提高地铁运营安全和运行效率的贡献。
五、预期结果通过对地铁屏蔽门系统的电磁兼容性测试和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确定地铁屏蔽门系统可能造成的电磁干扰范围和程度;2. 提出适用于地铁场馆的电磁兼容性测试方法;3. 验证地铁屏蔽门系统对周边系统和设备的电磁兼容性,并分析其对周边系统和设备运行的影响和可能的隐患;4. 提出地铁屏蔽门系统的电磁兼容性改进措施,提高地铁屏蔽门系统的电磁兼容性。
轨道交通emc标准
![轨道交通emc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9447b5c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a3.png)
标题:轨道交通电磁兼容(EMC)标准引言: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轨道交通系统作为重要的公共交通方式,为人们提供了高效、快速、环保的出行选择。
然而,由于轨道交通系统中存在大量复杂的电子设备和电气设施,电磁干扰问题也随之而来。
为了确保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制定并遵守相应的电磁兼容(EMC)标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就轨道交通电磁兼容标准进行探讨。
一、什么是轨道交通电磁兼容(EMC)标准?1.1 EMC的定义电磁兼容(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简称EMC)是指各种设备和系统在共同电磁环境下工作时,不会产生互相干扰,同时也不会被互相干扰的能力。
1.2 轨道交通中的电磁兼容问题轨道交通系统中存在着大量的电源、驱动器、通信设备等电子设备,这些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电磁辐射,可能对其他设备造成干扰,甚至引发系统故障,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EMC 标准。
二、轨道交通电磁兼容(EMC)标准的重要性2.1 保证安全运营轨道交通系统中存在大量的关键设备和系统,如列车控制系统、信号系统等,如果这些设备在电磁环境下出现干扰或故障,将对系统的安全运营产生严重影响。
制定和遵守EMC标准可以有效降低系统故障风险,确保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营。
2.2 提高设备可靠性EMC标准不仅仅是为了避免设备之间的互相干扰,更重要的是提高设备的抗干扰能力。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规范的测试,可以改善设备的抗干扰性能,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2.3 促进技术创新与发展制定统一的EMC标准有利于推动技术创新和设备研发。
标准的制定可以推动行业内各个企业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遵循一致的规范,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同时,标准还为企业提供了参考和指导,促进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三、轨道交通电磁兼容(EMC)标准的内容3.1 电磁辐射限值针对轨道交通系统中的各种设备,需要明确规定其电磁辐射限值,以保证设备在工作时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过大的电磁辐射,从而避免对其他设备和人员造成干扰和伤害。
地铁站电磁环境检测评估及防护建议
![地铁站电磁环境检测评估及防护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1a0309fc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6b.png)
92SAFETY & EMC No.1 20211 概述随着我国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地铁作为人们日常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其电磁辐射对出行乘客的影响问题备受关注。
目前国内外有许多高铁及动车组的电磁辐射研究,大多是研究电磁骚扰源的产生与电磁场分布,或从某一特定角度对高速动车进行研究[1-3]。
相比于高速动车组,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研究相对较少[4-7],且这些研究主要聚焦于列车变压器、乘客座位及车窗、司机室等位置,很少关注地铁站台等外部环境。
地铁是目前出行量最大、城市流动人口最密集的公共交通工具之一,地铁站内部的电磁辐射及其对大量地铁乘客、长期处于此环境的地铁站工作人员的影响亟待研究与评估。
2 测试对象(地铁站)及测量方法介绍2.1 测试对象—地铁站地铁车站一般分为露天式和地下封闭式两类,为较为全面的评估两类车站的电磁环境,选取上海市地铁嘉定区11号线嘉定新城站、桃浦新村站和昌吉东路站作为测试对象,其中昌吉东路站和嘉定新城站属于地上双层结构地铁站,地面一层是检票进站厅,地上二层是露天候车站台与轨道。
昌吉东路站是有两条轨道的小型地铁站。
嘉定新城站有五条轨道,存在多条线路的并线与换乘。
桃浦新村站属于地下双层结构地铁站,地面一层是检票进站厅,地下一层是封闭候车站台与轨道,为两侧轨道中间候车厅的构造。
这两种地上和地下地铁站站台的构造代表了国内大多数地铁站的一般特征。
2.2 测量方法及测试位置根据HJ/T 10.2-1996《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使用的检测仪器为台湾泰仕TES-953电磁辐射检测仪。
实验过程中测量了各点的最大测量值,测量方式为在每个测量点测量一系列最大测量值(一段时间内的最大即时测量值),之后对这组测量值取平均值。
摘要选取露天式、地下式不同结构的三个地铁站,针对有无列车进站等情况,测量了不同位置的电磁辐射峰值、瞬时值及平均值,绘制了车站不同方位电磁辐射分布图,揭示了地铁车站空间电磁场分布规律。
电磁兼容性及EMC指令标准规定、要求与测试方法
![电磁兼容性及EMC指令标准规定、要求与测试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deac17c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d4.png)
电磁兼容性及EMC指令标准规定、要求与测试方法一、EMC电磁兼容定义:1、电磁兼容性(EMC)是指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符合要求运行并不对其环境中的任何设备产生无法忍受的电磁干扰的能力。
2、EMC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①、一方面是指设备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对所在环境产生的电磁干扰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值;②、另一方面是指器具对所在环境中存在的电磁干扰具有一定程度的抗扰度,即电磁敏感性。
3、MC包括EMI(电磁干扰)及EMS(电磁耐受性)两部分,所谓EMI电磁干扰,乃为机器本身在执行应有功能的过程中所产生不利于其它系统的电磁噪声;而EMS乃指机器在执行应有功能的过程中不受周围电磁环境影响的能力。
4、电磁兼容(Electro Magnetic Compatibility)各种电气或电子设备在电磁环境复杂的共同空间中,以规定的安全系数满足设计要求的正常工作能力。
也称电磁兼容性。
它的含义包括电子系统或设备之间在电磁环境中的相互兼顾。
电子系统或设备在自然界电磁环境中能按照设计要求正常工作。
若再扩展到电磁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则又可把电磁兼容学科内容称作环境电磁学。
二、电磁兼容EMC指令概述:1、EMC指令是欧洲联盟制定的一项法规,全称为电磁兼容性(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指令,编号为2014/30/EU。
该指令的目的是确保在欧洲市场上销售的电气和电子设备能够满足特定的电磁兼容性要求,从而减少设备之间的电磁干扰。
2、EMC指令适用于在欧洲市场上销售的电气和电子设备,当产品带电存在电磁干扰或抗干扰要求时,需要进行EMC认证并遵守EMC指令。
三、常见的EMC电磁兼容标准:1、电磁辐射测量及测试标准:①、EN 55032:对于工业、科学和医疗设备的辐射要求。
②、EN 55011:对于家用电器、信息技术设备和电信设备的辐射要求。
2、电磁感应测量及测试标准:①、EN 55024:对于工业、科学和医疗设备的电磁感应抗扰度要求。
emc各标准限值
![emc各标准限值](https://img.taocdn.com/s3/m/4b985697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7d.png)
emc各标准限值
电磁兼容性(EMC)的各标准限值因产品类型和测试条件而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EMC标准限值:
1.静电放电抗扰度(ESD):在静电放电测试中,设备应能承受±4kV的接触
放电或±8kV的空气放电。
2.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EFT):在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测试中,设备应能
承受±4kV的脉冲电压。
3.浪涌(SURGE):在浪涌测试中,设备应能承受±1kV的浪涌电压。
4.传导抗扰度(CS):在传导抗扰度测试中,设备应能承受500V/m的电磁
场干扰。
5.辐射抗扰度(RS):在辐射抗扰度测试中,设备应能承受30V/m的电磁场
干扰。
这些标准限值是为了确保设备在受到电磁干扰时仍能保持正常运行,并减少对其他设备的干扰。
具体的限值取决于产品的特性和测试条件,因此不同的产品可能会有不同的标准限值。
站台门检验标准
![站台门检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ba0815f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ab.png)
站台门检验标准站台门检验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功能要求:站台门应具备阻止滑动门关闭的力,防止夹伤乘客等功能。
2.障碍物探测功能:站台门应具备障碍物探测功能,当检测到障碍物时,能够自动停止关闭并重新打开。
3.手动解锁力:站台门应具有手动解锁功能,手动解锁力应符合相关规定。
4.运行噪声峰值:站台门的运行噪声峰值应符合相关规定。
5.绝缘区域:站台门门体表面应进行整体绝缘喷涂处理,绝缘处理后门体表面对地绝缘值不小于0.5MΩ(用500 V兆欧表进行检测)。
6.屏蔽门系统接地:站台门系统接地电阻值应小于或等于1Ω。
7.交变湿热试验:站台门应能通过交变湿热试验,在试验过程中不应出现故障。
8.低温存放试验:站台门应能通过低温存放试验,确保在低温环境下能够正常工作。
9.低温试验:站台门应能通过低温试验,确保在低温环境下能够正常工作。
10.供电电源装置试验:站台门供电电源装置应能提供稳定的电压和电流,以确保站台门能够正常工作。
11.关力试验:站台门的关力应符合相关规定,以确保乘客安全。
12.冲击和振动试验:站台门应能通过冲击和振动试验,以确保在振动和冲击环境下能够正常工作。
13.功能测试:站台门应具备所有规定的功能,如开门、关门、报警等。
14.加速寿命测试:站台门应能通过加速寿命测试,以评估其使用寿命。
15.动能测试:站台门的动能应符合相关规定。
16.参数调整功能:站台门的参数应能够调整,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17.噪声测试:站台门的运行噪声应符合相关规定。
18.夹紧力要求:站台门的夹紧力应符合相关规定,以确保乘客安全。
19.安全门控制盘控制功能和监视功能:安全门控制盘应具备控制和监视功能,以确保安全门的正常运行。
20.密封测试:站台门的密封性能应符合相关规定,以确保乘客安全。
21.承受载荷要求:站台门应能承受规定的载荷,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
22.抗干扰能力:站台门应具备一定的抗干扰能力,以确保在电磁干扰环境下能够正常工作。
地铁车站屏蔽门电磁测试EMC标准
![地铁车站屏蔽门电磁测试EMC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17287d86f1aff00bed51e66.png)
1.采用标准IEC 61000-6-4:EMC 通用标准工业环境的辐射标准(EN50081-2)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 Generic standards. Emission standard (EN50082-2) for industrial environments(EN55022)EN55011:2003:<<工业、科学和医疗(ISM)射频设备电磁骚扰特性的测量方法和限值>> IEC 61000-4-2:试验与测量技术第二部分:静电放电抗扰性试验(EN 61000-4-2-95) Testing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Section 2: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Immunity TestIEC 61000-4-3:试验与测量技术第三部分: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性试验(EN 61000-4-3-97) Testing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Section 3: Radiated, radio 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 Field Immunity Test IEC 61000-4-4:试验与测量技术第四部分: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性试验(EN 61000-4-4-95) Testing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Section 4: Electrical Fast Transient/Burst Immunity TestIEC 61000-4-5:试验与测量技术第五部分:浪涌(冲击)抗扰性试验(EN 61000-4-5-95) Testing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Section 5: Surge Immunity TestIEC 61000-4-6:试验与测量技术第六部分:射频场感应传导骚扰抗扰性试验(EN 61000-4-6-96) Testing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Section 6: Immunity to Conducted Disturbances, Induced byradio-frequency FieldsIEC 61000-4-8:试验与测量技术第八部分:工频磁场的抗扰度试验(EN 61000-4-8-93) Testing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Section 8: Power Frequency Magnetic Field Immunity Test受试设备测试将在装有下列设备的样机上进行:1)一个门控单元2)一个中央接口盘3)一个就地控制盘4)一台电机2.试验内容TEST CONTENTS辐射和传导的骚扰Radiated and Conducted Emission第3页抗扰度Immunity第4页第5页B第6页A第7页3.判断等级/ Assessment Criteria“A”表示技术范围内性能正常“B”表示功能或性能暂时降低或丧失,但可自行恢复;“C”表示功能或性能暂时降低或丧失,要求操作人员干预或系统复位才能恢复正常;“D”表示设备或部件损坏,或数据丢失导致功能降低或丧失且无法自行恢复。
行业标准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征求稿
![行业标准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征求稿](https://img.taocdn.com/s3/m/a8783b5e6edb6f1aff001f93.png)
行业标准"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征求稿前言本标准为首次制订本标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建设部地铁与轻轨研究中心归口。
本标准主编单位:方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编单位: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广州市地下铁道设计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技术要求,检验,试验方法和包装、运输与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设计、制作、检测、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699优质碳素结构钢GB/T 700 碳素结构钢GB/T 1220不锈钢棒GB/T 1804-2000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线性和角度尺寸公差GB/T 2828.1计数检验抽样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3190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GB/T 3280 不锈钢冷轧钢板GB/T 4171高耐候结构钢GB/T 4172 焊接结构用耐候钢GB/T 4237不锈钢热轧钢板GB/T 5237铝合金建筑型材(所有部分)GB 6388运输包装发货标志GB 9254 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GB 8624-1997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方法GB 9962 夹层玻璃GB 9963 钢化玻璃GB/T 13384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 16776 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GB/T 17626.2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T 17626.3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GB/T 17626.4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T 17626.5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GB/T 17626.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GB/T 17626.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GB/T 17626.11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试验GB 50157 地铁设计规范CJJ 96地铁限界标准JC/T 882 幕墙玻璃接缝用密封胶JGJ 102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13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范IEEE 802.3 令牌总线控制层与物理层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采用标准
IEC 61000-6-4:EMC 通用标准工业环境的辐射标准
(EN50081-2)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 Generic standards. Emission standard (EN50082-2) for industrial environments
(EN55022)
EN55011:2003:<<工业、科学和医疗(ISM)射频设备电磁骚扰特性的测量方法和限值>> IEC 61000-4-2:试验与测量技术第二部分:静电放电抗扰性试验
(EN 61000-4-2-95) Testing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
Section 2: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Immunity Test
IEC 61000-4-3:试验与测量技术第三部分: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性试验
(EN 61000-4-3-97) Testing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
Section 3: Radiated, radio 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 Field Immunity Test IEC 61000-4-4:试验与测量技术第四部分: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性试验
(EN 61000-4-4-95) Testing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
Section 4: Electrical Fast Transient/Burst Immunity Test
IEC 61000-4-5:试验与测量技术第五部分:浪涌(冲击)抗扰性试验
(EN 61000-4-5-95) Testing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
Section 5: Surge Immunity Test
IEC 61000-4-6:试验与测量技术第六部分:射频场感应传导骚扰抗扰性试验
(EN 61000-4-6-96) Testing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
Section 6: Immunity to Conducted Disturbances, Induced by
radio-frequency Fields
IEC 61000-4-8:试验与测量技术第八部分:工频磁场的抗扰度试验
(EN 61000-4-8-93) Testing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
Section 8: Power Frequency Magnetic Field Immunity Test
受试设备
测试将在装有下列设备的样机上进行:
1)一个门控单元
2)一个中央接口盘
3)一个就地控制盘
4)一台电机
2.试验内容TEST CONTENTS
辐射和传导的骚扰Radiated and Conducted Emission
第3页
抗扰度Immunity
第4页
第5页
B
第6页
A
第7页
3.判断等级/ Assessment Criteria
“A”表示技术范围内性能正常
“B”表示功能或性能暂时降低或丧失,但可自行恢复;
“C”表示功能或性能暂时降低或丧失,要求操作人员干预或系统复位才能恢复正常;“D”表示设备或部件损坏,或数据丢失导致功能降低或丧失且无法自行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