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吸收与实验

合集下载

有机胺法吸收二氧化碳实验报告

有机胺法吸收二氧化碳实验报告

有机胺法吸收二氧化碳实验报告有机胺法是一种有效的二氧化碳吸收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实验和工业应用中。

本文将结合实验报告,介绍有机胺法如何吸收二氧化碳的过程。

实验步骤:1. 实验材料有机胺(如乙醇胺、二乙醇胺等)、气密容器、二氧化碳气瓶、滴定管、pH计等。

2. 实验流程①将实验用容器放在天平上,记录初始质量,并注入二氧化碳气体。

②在实验材料中加入适量的有机胺溶液,将气密容器密封。

注意,有机胺的浓度要视二氧化碳气体的浓度而定。

③将气密容器加热,并定期翻动,以促进二氧化碳和有机胺的反应。

该反应产生的产物是碳酸盐和胺醇。

④反应结束后,取出气密容器,记录容器的质量。

⑤将反应产物放入滴定管中,使用酸碱滴定法测量其pH值,以确定反应产物是否为碳酸盐。

3. 结果通过以上实验,得到以下结果:①二氧化碳的吸收率与有机胺的浓度和反应时间有关。

②在加热和翻动的条件下,二氧化碳气体可以完全被有机胺吸收。

③反应产物是胺醇和碳酸盐,表明二氧化碳已被有效吸收。

4. 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发现有机胺法吸收二氧化碳的过程是一个化学反应过程。

有机胺在加热和搅拌的条件下,会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碳酸盐和胺醇。

这个过程可以有效地将二氧化碳气体吸收,并转化为化学产物,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同时还可以开发新的能源和化学品。

5. 总结有机胺法吸收二氧化碳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二氧化碳减排技术,可以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通过实验报告阐述了该技术使用过程,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为读者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作为一项对环境和社会都有益的技术,我们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和开发这种技术,以解决二氧化碳排放的问题。

CO2吸收实验

CO2吸收实验

CO2吸收实验一、实验目的1. 了解填料吸收塔的结构、性能和特点,练习并掌握填料塔操作方法;通过实验测定数据的处理分析,加深对填料塔流体力学性能基本理论的理解,加深对填料塔传质性能理论的理解。

2. 掌握填料吸收塔传质能力和传质效率的测定方法,练习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分析。

图一二氧化碳吸收- 解吸实验装置流程图1-CO2钢瓶;2-减压阀;3-CO2流量计;4- 吸收风机;5-吸收塔空气流量计;6-吸收水泵;7-吸收塔水流量计;8-吸收尾气传感器;9-吸收塔;10、15-液封;11-解吸液罐;12-解吸尾气传感器;13-吸收液罐14-解吸塔;16-压差计;17-解吸水泵;18-解吸塔水流量计;19-解吸风机;20-解吸塔空气流量计21- 空气旁路调节阀;22- π型管实验装置三、实验原理传质性能:吸收系数是决定吸收过程速率高低的重要参数,实验测定可获取吸收系数。

对于相同的物系及一定的设备(填料类型与尺寸),吸收系数随着操作条件及气液接触状况的不同而变化。

根据双膜模型的基本假设,气侧和液侧的吸收质A 的传质速率方程可分别表达为:气膜G A k g A(p A p Ai )(1-1 )液膜G A k l A(C Ai C A)(1-2)式中: G A—A 组分的传质速率, kmoI s 1;A —两相接触面积,m2;P A —气侧A组分的平均分压,Pa;P Ai —相界面上A 组分的平均分压,Pa;C A—液侧A 组分的平均浓度,kmol m3C Ai —相界面上A组分的浓度 kmol mk g—以分压表达推动力的气侧传质膜系数, kmol m 2s 1Pa k l —以物质的量浓度表达推动力的液侧传质膜系数, m s 1。

以气相分压或以液相浓度表示传质过程推动力的相际传质速率方程又可分别表达为:G A K G A(p A p A)(1-3)G A K L A(C A C A)(1-4)式中:p A —液相中A组分的实际浓度所要求的气相平衡分压,Pa;3C A —气相中 A 组分的实际分压所要求的液相平衡浓度, K G —以气相分压表示推动力的总传质系数或简称为气相传质总系数,kmol m 2s 1Pa 1;K L —以气相分压表示推动力的总传质系数,或简称为液相传质总系数,1m s 。

化学法吸收二氧化碳的实验研究共3篇

化学法吸收二氧化碳的实验研究共3篇

化学法吸收二氧化碳的实验研究共3篇化学法吸收二氧化碳的实验研究1化学法吸收二氧化碳的实验研究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能够导致气候变化和海平面上升等环境问题。

作为人类社会的一部分,我们需要找到解决和减缓其影响的方法。

其中,一种方法是通过吸收和固定二氧化碳来达到目的。

在这方面,化学法吸收二氧化碳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选择。

化学法吸收二氧化碳的原理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将二氧化碳与化学物质反应,形成固体或液体物质。

这些物质往往是碱性物质,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氨水等。

它们与二氧化碳反应后,产生碳酸盐、碳酸氢盐等物质。

在实验研究中,我们采用了氢氧化钠作为吸收剂,通过反应形成碳酸钠等物质。

首先,准备好实验所需的材料和器材,包括氢氧化钠、二氧化碳气罐、反应装置、分析天平、草图本等。

然后,将反应装置中的氢氧化钠加入到蒸馏水中进行稀释,得到1mol/L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

在这个浓度下,氢氧化钠具有较好的二氧化碳吸收效果。

接下来,将二氧化碳气罐与反应装置连接起来,打开气罐阀门,将二氧化碳气体流入反应装置中。

同时,将氢氧化钠溶液一点一点滴入,反应开始。

观察反应瓶内的现象,可以看到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后,溶液从透明变为混浊,并放出了大量的气体。

此时,反应已经基本完成。

最后,我们用分析天平称量出反应后的固体产物的质量,确定吸收二氧化碳的量。

根据反应方程式,可以计算出吸收的二氧化碳量。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当氢氧化钠浓度达到1mol/L时,每克氢氧化钠可以吸收0.44克二氧化碳。

通过本次实验研究,我们发现化学法吸收二氧化碳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吸收速度和反应完整性,可以达到固定二氧化碳的效果。

同时,它也有一定的经济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可以被广泛地应用在各个领域。

但是,在应用中还需要考虑到吸收剂的成本、处理固体和液体废物的问题等。

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地研究和解决通过本次实验研究,我们了解到化学法吸收二氧化碳是一种高效的固定二氧化碳方法,具有较高的吸收速度和反应完整性。

(完整版)二氧化碳吸收与解吸实验

(完整版)二氧化碳吸收与解吸实验

二氧化碳汲取与解吸实验一、实验目的1.认识填料汲取塔的构造、性能和特色,练习并掌握填料塔操作方法;经过实验测定数据的办理解析,加深对填料塔流体力学性能基本理论的理解,加深对填料塔传质性能理论的理解。

2.掌握填料汲取塔传质能力和传质效率的测定方法,练习实验数据的办理解析。

二、实验内容1.测定填料层压强降与操作气速的关系,确立在必定液体喷淋量下的液泛气速。

2.固定液相流量和入塔混淆气二氧化碳的浓度,在液泛速度下,取两个相差较大的气相流量,分别丈量塔的传质能力(传质单元数和回收率)和传质效率(传质单元高度和体积汲取总系数)。

3.进行纯水汲取二氧化碳、空气解吸水中二氧化碳的操作练习,同时测定填料塔液侧传质膜系数和总传质系数。

三、实验原理:气体经过填料层的压强降:压强降是塔设计中的重要参数,气体经过填料层压强降的大小决定了塔的动力耗费。

压强降与气、液流量均相关,不同样样液体喷淋量下填料层的压强降 P 与气速u的关系如图一所示:L 3> L 2> L 1aPk,P32L 0 = 01u , m/s图一填料层的P ~u关系当液体喷淋量 L00 时,干填料的P ~u的关系是直线,如图中的直线0。

当有必定的喷淋量时,P ~u的关系变为折线,并存在两个转折点,下转折点称为“载点”,上转折点称为“泛点”。

这两个转折点将P ~u关系分为三个区段:既恒持液量区、载液区及液泛区。

传质性能:汲取系数是决定汲取过程速率高低的重要参数,实验测定可获得汲取系数。

关于同样的物系及必定的设施(填料种类与尺寸),汲取系数跟着操作条件及气液接触状况的不同样样而变化。

1.二氧化碳汲取 - 解吸实验依据双膜模型的基本假定,气侧和液侧的汲取质 A 的传质速率方程可分别表达为气膜G A k g A( p A p Ai ) ( 1)液膜G A k l A(C Ai C A ) (2)式中: G A—A组分的传质速率, kmoI s 1;2A —两相接触面积, m;P A—气侧A组分的均匀分压,Pa;P Ai—相界面上A组分的均匀分压,Pa;C A—液侧A组分的均匀浓度, kmol m 3C Ai—相界面上A组分的浓度kmol m 3k g—以分压表达推进力的气侧传质膜系数,kmol m 2s 1Pa 1;k l—以物质的量浓度表达推进力的液侧传质膜系数,m s 1。

二氧化碳吸收与解吸实验

二氧化碳吸收与解吸实验

二氧化碳吸收与解吸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填料吸收塔的结构、性能和特点,练习并掌握填料塔操作方法;通过实验测定数据的处理分析,加深对填料塔流体力学性能基本理论的理解,加深对填料塔传质性能理论的理解。

2.掌握填料吸收塔传质能力和传质效率的测定方法,练习实验数据的处理分析。

二、实验内容1. 测定填料层压强降与操作气速的关系,确定在一定液体喷淋量下的液泛气速。

2. 固定液相流量和入塔混合气二氧化碳的浓度,在液泛速度下,取两个相差较大的气相流量,分别测量塔的传质能力(传质单元数和回收率)和传质效率(传质单元高度和体积吸收总系数)。

3. 进行纯水吸收二氧化碳、空气解吸水中二氧化碳的操作练习,同时测定填料塔液侧传质膜系数和总传质系数。

三、实验原理:气体通过填料层的压强降:压强降是塔设计中的重要参数,气体通过填料层压强降的大小决定了塔的动力消耗。

压强降与气、液流量均有关,不同液体喷淋量下填料层的压强降P ∆与气速u 的关系如图一所示:123L 3L 2L 1L 0 =>>0图一 填料层的P ∆~u 关系当液体喷淋量00=L 时,干填料的P ∆~u 的关系是直线,如图中的直线0。

ΔP , k P a当有一定的喷淋量时,P ∆~u 的关系变成折线,并存在两个转折点,下转折点称为“载点”,上转折点称为“泛点”。

这两个转折点将P ∆~u 关系分为三个区段:既恒持液量区、载液区及液泛区。

传质性能:吸收系数是决定吸收过程速率高低的重要参数,实验测定可获取吸收系数。

对于相同的物系及一定的设备(填料类型与尺寸),吸收系数随着操作条件及气液接触状况的不同而变化。

1.二氧化碳吸收-解吸实验根据双膜模型的基本假设,气侧和液侧的吸收质A 的传质速率方程可分别表达为 气膜 )(Ai A g A p p A k G -= (1) 液膜 )(A Ai l A C C A k G -= (2) 式中:A G —A 组分的传质速率,1-⋅s kmoI ;A —两相接触面积,m 2;A P —气侧A 组分的平均分压,Pa ; Ai P —相界面上A 组分的平均分压,Pa ;A C —液侧A 组分的平均浓度,3-⋅m kmol Ai C —相界面上A 组分的浓度3-⋅m kmolg k —以分压表达推动力的气侧传质膜系数,112---⋅⋅⋅Pa s m kmol ;l k —以物质的量浓度表达推动力的液侧传质膜系数,1-⋅s m 。

二氧化碳的吸收与解析,实验的误差分析。

二氧化碳的吸收与解析,实验的误差分析。

二氧化碳的吸收与解析,实验的误差分析。

二氧化碳的吸收与解析是化学分析学中一种基本的定量分析方法。

常用于测定空气、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大气等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方法是利用KOH(氢氧化钾)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并且有一个明确的化学反应式:
CO2 + 2KOH → K2CO3 + H2O
因此可以通过测定KOH溶液的消耗量来定量二氧化碳含量。

在实验中,误差可能产生于如下方面:
1. 试剂纯度:如果试剂的纯度不能保证,可能会影响吸收和解析过程中的化学反应,进而影响测量结果。

2. 装置漏气:实验装置如果出现气泡漏气等问题,会导致二氧化碳的流失,测量结果将不准确。

3. 操作技巧:实验操作不规范,包括倒液不准确、加热温度不够等等,也会导致实验误差。

4. 仪器准确性:实验中所使用的仪器可能存在读数误差和灵敏度等问题,这也可能导致测量结果的误差。

因此,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使用高纯度试剂、保证操作技巧规范、使用准确的仪器和科学的数据处理方法,以尽可能减小误差并获得准确的二氧化碳含量测量结果。

二氧化碳吸收实验报告

二氧化碳吸收实验报告

二氧化碳吸收实验报告二氧化碳吸收实验报告引言:二氧化碳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它的排放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许多科学家和研究人员致力于寻找有效的二氧化碳吸收方法。

本实验旨在探究不同材料对二氧化碳吸收的效果,并评估其吸收能力及可行性。

实验过程:1. 实验材料准备:我们选择了三种常见的材料作为实验样本:活性炭、氧化铁和纳米孔材料。

这些材料都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有望在二氧化碳吸收中发挥作用。

2. 实验装置搭建:我们使用了一套自制的实验装置,包括一个二氧化碳气源、一个装有样本的吸附罐和一个二氧化碳浓度测量仪。

吸附罐中的样本与二氧化碳气体接触,通过测量浓度变化来评估吸附效果。

3. 实验操作:首先,我们将吸附罐中的样本与二氧化碳气体充分接触,使其吸附二氧化碳。

然后,使用浓度测量仪测量吸附后的二氧化碳浓度,并记录下来。

重复以上步骤,以获得准确的数据。

实验结果:通过多次实验,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 活性炭吸附效果较好:活性炭是一种多孔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因此具有较好的吸附能力。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活性炭对二氧化碳的吸附效果较好,能够有效地降低二氧化碳的浓度。

2. 氧化铁表现出一定的吸附能力:氧化铁是一种常见的吸附材料,它与二氧化碳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力。

实验结果显示,氧化铁对二氧化碳的吸附效果较活性炭略逊一筹,但仍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

3. 纳米孔材料吸附效果有待改进:纳米孔材料是一种新型的吸附材料,具有微小的孔隙结构,有望提高吸附效果。

然而,在我们的实验中,纳米孔材料对二氧化碳的吸附效果较差,需要进一步改进和优化。

讨论与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活性炭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二氧化碳吸附材料,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和可行性。

2. 氧化铁虽然吸附效果稍逊于活性炭,但仍具备一定的吸附能力,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3. 纳米孔材料在二氧化碳吸附方面表现不佳,需要进一步改进和优化。

二氧化碳吸收与解吸实验问题讨论

二氧化碳吸收与解吸实验问题讨论

二氧化碳吸收与解吸实验问题讨论1. 引言二氧化碳(CO2)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对地球的气候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人类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CO2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大气中CO2的浓度上升,从而引发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

因此,了解二氧化碳的吸收与解吸过程对于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探究二氧化碳的吸收与解吸过程,分析其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从实验的原理、实验方法、实验结果以及对结果的讨论等方面展开讨论。

2. 实验原理二氧化碳的吸收与解吸是通过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相变过程实现的。

一般来说,二氧化碳的吸收过程与温度、压力、浓度等因素有关。

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下,二氧化碳会从空气中溶解到溶液中;而在不同的条件下,溶液中的二氧化碳会释放出来,实现解吸过程。

3. 实验方法本实验采用溶液的吸收与解吸方法,具体的实验步骤如下:3.1 实验材料•二氧化碳气体•水•盐酸溶液•实验装置:气体收集瓶、试管、密封橡胶塞、恒温水浴器等3.2 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装置:将气体收集瓶、试管等清洗干净,放入恒温水浴器中加热,使其达到一定温度,以保证实验的稳定性。

2.将一定量的水倒入气体收集瓶中,加入少量盐酸溶液。

3.用实验装置连接好气体收集瓶与试管,确保气体通道畅通。

4.打开二氧化碳气体源,将二氧化碳气体缓慢通入试管中,观察二氧化碳溶解的过程。

5.当二氧化碳的通入量足够大时,观察溶液中是否有气泡产生,观察是否产生白色固体沉淀。

6.停止二氧化碳的通入,观察溶液中二氧化碳的解吸过程,记录相应的数据。

4. 实验结果与讨论经过实验观察,我们发现在二氧化碳通入试管的过程中,溶液中的二氧化碳逐渐增多,溶液颜色也发生了变化,变得更加浑浊。

同时,还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并且溶液中产生了白色固体沉淀,这是由于二氧化碳与盐酸反应生成了碳酸,产生的碳酸较不溶于水,所以会形成沉淀。

在停止通气后,我们观察到沉淀逐渐消失,溶液的颜色变得更加清澈,气泡也停止产生。

二氧化碳的吸收与解吸实验报告

二氧化碳的吸收与解吸实验报告

二氧化碳的吸收与解吸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研究二氧化碳的吸收与解吸过程,并观察其对环境条件的敏感性。

通过使用氢氧化钠(NaOH)溶液作为吸收剂,测量二氧化碳溶液中的pH值和溶液的体积变化,以评估吸收和解吸的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二氧化碳能够被NaOH 溶液吸收,并在一定条件下释放。

1. 引言二氧化碳(CO2)是一种常见的气体,它在大气中的浓度增加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

因此,研究CO2的吸收与解吸过程对于理解和控制大气中CO2浓度的变化至关重要。

本实验旨在模拟CO2吸收与解吸的过程,并观察其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情况。

2. 实验步骤2.1 实验材料:-氢氧化钠(NaOH)固体-蒸馏水-二氧化碳气源- pH计-称量器具-实验室玻璃器皿2.2 实验过程:(1)准备NaOH溶液:称取适量的NaOH固体,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中,搅拌溶解。

(2)装置实验装置:将NaOH溶液倒入实验室玻璃器皿中,置于实验台上。

(3)测量初始条件:使用pH计测量NaOH溶液的初始pH 值,并记录初始溶液的体积。

(4)注入CO2气体:将二氧化碳气体缓慢地通入NaOH溶液中,观察溶液的变化,并记录每次通气的时间和CO2气体的体积。

(5)测量pH值:定期使用pH计测量溶液的pH值,并记录下来。

(6)测量溶液体积:测量在吸收和解吸过程中溶液的体积变化,并记录下来。

3. 实验结果实验期间,我们记录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溶液的时间、CO2气体的体积以及溶液的pH值变化。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绘制了相应的数据表和图表。

4. 讨论与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观察到二氧化碳气体通入NaOH溶液后,溶液的pH值逐渐下降,说明二氧化碳被NaOH吸收并生成了碳酸。

随着二氧化碳的继续通入,溶液的体积也有所增加,这是由于二氧化碳的溶解导致溶液的体积增大。

在观察解吸过程时,我们停止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溶液开始释放二氧化碳,并逐渐恢复到初始状态。

此时,溶液的pH 值逐渐升高,说明碳酸在解吸过程中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二氧化碳吸收实验

二氧化碳吸收实验

实验四吸收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吸收装置的基本流程和操作特性,加深对传质过程的了解。

2.了解填料塔的结构,测定其流体力学性能。

3.通过用水吸收二氧化碳,研究物质传递过程,确立吸收传质系数与操作条件及填料性质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吸收是利用气体在液体中溶解度的差异来分离气体混合物的传质过程。

吸收过程一般在塔设备中进行,常用的吸收塔为填料塔和板式塔。

在操作填料塔时,气体自下而上从填料间隙穿过,与从塔顶喷淋而下的液体(吸收剂)在填料表面进行接触,实现相间传质。

而在板式塔中,塔板是气、液两相接触传质的场所。

液体沿降液管流入塔板,上升的气相通过塔板的开孔鼓泡通过液相层,在塔板上气液两相以错流方式接触。

吸收塔内气液两相的流体力学状态直接影响到吸收过程的操作性能。

1、吸收塔的流体力学特性吸收塔的流体力学特性包括压强降和液泛规律,计算吸收塔需用动力时,必须知道压强降的大小;而确定吸收塔的气、液负载量时,则必须了解液泛的规律,所以测量流体力学性能是吸收实验的一项内容。

在填料塔中,被吸收气体通过填料时,由于填料造成的局部阻力及摩擦力而产生压强降。

气体通过床层的压强降与空塔气速、填料的特性(材质、形状和尺寸)以及液体的喷淋密度等因素有关。

当气体通过干填料时,气体的压强降仅与气体的流速有关,在双对数坐标纸上进行标绘,可得到压强降ΔP与空塔速度u 为一直线;当塔内有液体喷淋时,气体通过填料的压强降不但与气体流速有关,且与液体的喷淋密度有关,在一定的喷淋密度下,由于液膜有一定厚度,占有一定空间,液膜的存在使气体在填料空隙间的实际流速有所增加,所以压强随气体流速增加的趋势要比干填料层大。

低气速操作时,膜厚随气速变化不大,液膜增厚所造成的附加压降增高并不显著,此时压降曲线基本上与干填料层的压降曲线平行。

随气速增加,上升气流与下降液体间的摩擦力增大,开始阻碍液体的下流,使得填料层内的持液量随气速的增加而增加,此种现象称为拦液。

二氧化碳吸收实验

二氧化碳吸收实验

( 4 ) Y1――
Y1

nCO2 nair
nCO2 G
, CO2
转子流量计读数必须校正,其依据为
qv' ( f ' )0
qv
( f 0 )'
Y2 (5)Βιβλιοθήκη 2――y2 1 y2
,稳定操作后(各仪表读数恒定
10-15min)测量气体出
口浓度(丙酮的摩尔分率),取样后采用气相色谱仪分析,测得的是丙酮的质量
L=100L/h
填料层高度 Z=
m
塔径 D=0.05m
填料层 单位高度填 压强降 料层压强降 序 号 mmH2O mmH2O/m 1 2 3 4 5 6 7 8
空气转子 流量计读 数 m3/h
空塔气速 m/s
操作现象 如:正常
如:积液
2
9
10
如:液泛
2、二氧化碳吸收传质系数测定数据记录
表 6-4 二氧化碳吸收传质系数测定数据记录表
air ≈0.2× 1.204 =0.156(m3/h)
co2
1.976
空气转子流量计读数 V Air =0.9(m3/h) 图中标准样 CO2 的质量分率 yw1=0.997155,则进塔(塔底)中 CO2 摩尔分率为
y1CO 2

yw1CO2 / MCO2 yw1CO2 / MCO2 yw1Air
温度测量:PT100 铂电阻,用于测定测气相、液相温度。
2、二氧化碳吸收实验装置流程示意图(见图 6-3)
3
气 0.25---2.5 气 0.25---2.5 气 0.25---2.5
气 0.25---2.5 气 0.25---2.5
放空

化学法吸收二氧化碳的实验研究

化学法吸收二氧化碳的实验研究

化学法吸收二氧化碳的实验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益严重,二氧化碳(CO₂)的减排和捕集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

化学法吸收二氧化碳作为一种有效的减排技术,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旨在探讨化学法吸收二氧化碳的实验研究,通过对吸收剂的选择、反应条件的优化以及吸收过程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以期为提高化学法吸收二氧化碳的效率和降低其成本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本文首先对化学法吸收二氧化碳的基本原理进行介绍,然后详细阐述实验研究的方案和方法,包括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装置的设计、实验步骤的确定等。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分析实验结果,讨论各种因素对吸收效果的影响,并提出优化措施。

本文还将对化学法吸收二氧化碳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推动全球碳减排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二、化学法吸收二氧化碳的原理化学法吸收二氧化碳主要是利用化学反应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无害或低害的化合物。

这种方法通常涉及使用碱性溶液或固体吸收剂,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等,与二氧化碳进行反应,生成相应的碳酸盐或碳酸氢盐。

在化学吸收过程中,吸收剂的选择至关重要。

理想的吸收剂应具备高吸收速率、高吸收容量和良好的选择性,即只与二氧化碳反应,而不与其他气体发生显著反应。

吸收剂还应易于再生和循环使用,以降低处理成本和减少废弃物产生。

化学吸收过程可以在不同的操作条件下进行,如温度、压力、液气比等。

这些操作条件对吸收速率、吸收容量和反应产物的性质有重要影响。

因此,优化操作条件是提高化学吸收法性能的关键。

化学吸收法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反应产物的处置和利用。

生成的碳酸盐或碳酸氢盐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进行处理,如转化为有价值的化学品、用作肥料或建筑材料等。

这种资源化利用不仅可以减少废弃物产生,还可以实现二氧化碳的减排和资源的循环利用。

化学法吸收二氧化碳的原理是利用化学反应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无害或低害的化合物。

通过选择合适的吸收剂、优化操作条件和实现产物的资源化利用,化学法吸收二氧化碳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二氧化碳的吸收与解吸实验思考题

二氧化碳的吸收与解吸实验思考题

二氧化碳的吸收与解吸实验思考题一、实验介绍二氧化碳是一种重要的气体,它在地球大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实验主要是探究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过程,以及二氧化碳的吸收与解吸过程。

二、实验原理1. 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二氧化碳可以溶解在水中,形成碳酸。

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水接触时,会发生以下反应:CO2 + H2O → H2CO3其中,H2CO3是碳酸。

2. 二氧化碳的吸收与解吸当空气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时,它会被水吸收。

相反地,当空气中含有较少的二氧化碳时,水会释放出已经溶解在其中的二氧化碳。

三、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透明的玻璃杯,并将其放置在平坦表面上。

2. 在玻璃杯里加入适量的自来水(约半杯)。

3. 将一张白纸放在玻璃杯下方,并将玻璃杯移到白纸上。

4. 将一个小碗放在玻璃杯旁边,并将其里面装满了小颗粒的碳酸钠。

5. 将一根吸管插入碳酸钠中,并将其另一端放在玻璃杯内,但不要让吸管接触到水面。

6. 观察玻璃杯内的水,当吸管中的气体流入水中时,会产生气泡。

这是因为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时会产生气泡。

7. 等待几分钟,观察气泡是否消失。

如果消失了,说明二氧化碳已经被完全溶解在水中。

四、实验思考题1. 为什么二氧化碳会被水吸收?答:二氧化碳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而这个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

当空气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时,它会被水吸收。

相反地,当空气中含有较少的二氧化碳时,水会释放出已经溶解在其中的二氧化碳。

2. 为什么加入小颗粒的碳酸钠?答:加入小颗粒的碳酸钠可以增加实验的效果,因为碳酸钠可以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

当吸管中的气体流入水中时,会产生气泡。

这是因为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时会产生气泡。

3. 为什么要等待几分钟?答:等待几分钟是为了让二氧化碳充分地溶解在水中。

如果没有等待足够的时间,实验结果可能不准确。

4. 实验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答: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使用透明的玻璃杯;(2)将玻璃杯放在平坦表面上;(3)不要让吸管接触到水面;(4)使用小颗粒的碳酸钠;(5)等待足够的时间,让二氧化碳充分地溶解在水中。

二氧化碳吸收实验

二氧化碳吸收实验

实验四吸收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吸收装置的基本流程和操作特性,加深对传质过程的了解。

2.了解填料塔的结构,测定其流体力学性能。

3.通过用水吸收二氧化碳,研究物质传递过程,确立吸收传质系数与操作条件及填料性质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吸收是利用气体在液体中溶解度的差异来分离气体混合物的传质过程。

吸收过程一般在塔设备中进行,常用的吸收塔为填料塔和板式塔。

在操作填料塔时,气体自下而上从填料间隙穿过,与从塔顶喷淋而下的液体(吸收剂)在填料表面进行接触,实现相间传质。

而在板式塔中,塔板是气、液两相接触传质的场所。

液体沿降液管流入塔板,上升的气相通过塔板的开孔鼓泡通过液相层,在塔板上气液两相以错流方式接触。

吸收塔内气液两相的流体力学状态直接影响到吸收过程的操作性能。

1、吸收塔的流体力学特性吸收塔的流体力学特性包括压强降和液泛规律,计算吸收塔需用动力时,必须知道压强降的大小;而确定吸收塔的气、液负载量时,则必须了解液泛的规律,所以测量流体力学性能是吸收实验的一项内容。

在填料塔中,被吸收气体通过填料时,由于填料造成的局部阻力及摩擦力而产生压强降。

气体通过床层的压强降与空塔气速、填料的特性(材质、形状和尺寸)以及液体的喷淋密度等因素有关。

当气体通过干填料时,气体的压强降仅与气体的流速有关,在双对数坐标纸上进行标绘,可得到压强降ΔP与空塔速度u为一直线;当塔内有液体喷淋时,气体通过填料的压强降不但与气体流速有关,且与液体的喷淋密度有关,在一定的喷淋密度下,由于液膜有一定厚度,占有一定空间,液膜的存在使气体在填料空隙间的实际流速有所增加,所以压强随气体流速增加的趋势要比干填料层大。

低气速操作时,膜厚随气速变化不大,液膜增厚所造成的附加压降增高并不显著,此时压降曲线基本上与干填料层的压降曲线平行。

随气速增加,上升气流与下降液体间的摩擦力增大,开始阻碍液体的下流,使得填料层内的持液量随气速的增加而增加,此种现象称为拦液。

二氧化碳吸收实验报告数据处理

二氧化碳吸收实验报告数据处理

二氧化碳吸收实验报告数据处理引言:二氧化碳(CO2)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它的排放对地球气候产生着极大的影响。

为了解决全球变暖问题,减少CO2的排放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本实验旨在探究不同条件下CO2的吸收情况,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为减少CO2排放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实验中,我们选取了三个不同温度的溶液进行CO2吸收实验,分别是25℃、35℃和45℃。

每个温度下,我们分别测量了不同时间点的CO2浓度,并记录下来。

实验时间为60分钟,测量间隔为10分钟。

结果:在25℃温度下,C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 10分钟:0.04%- 20分钟:0.03%- 30分钟:0.02%- 40分钟:0.02%- 50分钟:0.01%- 60分钟:0.01%在35℃温度下,C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 10分钟:0.06%- 20分钟:0.05%- 30分钟:0.04%- 40分钟:0.03%- 50分钟:0.02%- 60分钟:0.02%在45℃温度下,C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 10分钟:0.08%- 20分钟:0.07%- 30分钟:0.06%- 40分钟:0.05%- 50分钟:0.03%- 60分钟:0.03%讨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随着时间的推移,CO2浓度逐渐降低。

这表明在实验条件下,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

2. 随着温度的升高,溶液对CO2的吸收能力提高。

这说明温度对CO2的吸收有着积极的影响。

3. 在实验时间内,CO2浓度的降低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

这与溶解度的变化有关,温度的升高可以增加溶解度,促进CO2的吸收。

结论:通过本实验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我们发现温度对CO2的吸收有着显著的影响。

在实验条件下,随着温度的升高,溶液对CO2的吸收能力增强,CO2浓度的降低速度加快。

这为减少CO2排放提供了科学依据,未来可以尝试利用高温条件下的溶液来吸收CO2,从而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

二氧化碳吸收与解吸实验报告

二氧化碳吸收与解吸实验报告

二氧化碳吸收与解吸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二氧化碳在不同环境下的吸收和解吸情况,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

二、实验材料二氧化碳气体、水、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指示剂、容量瓶、试管、滴定管、酒精灯等。

三、实验原理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包括二氧化碳的吸收和解吸,其中吸收后的二氧化碳可以被植物利用进行光合作用,解吸后的二氧化碳则会进入大气层中。

实验中,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酸,再通过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碳酸酸转化为碳酸钠,观察其变化。

四、实验步骤1. 取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放入容量瓶中。

2. 加入一定量的水,使其中溶解的二氧化碳达到饱和状态。

3. 取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试管中。

4. 加入少量的酚酞指示剂,观察其颜色变化。

5. 缓慢将第2步中的饱和二氧化碳气体通过试管中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6. 观察指示剂的变化,记录颜色变化时间和颜色变化程度。

7. 重复实验,改变环境温度等条件,观察结果。

五、实验结果在常温下,通过饱和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指示剂由粉红色变为无色,表明有二氧化碳吸收反应发生。

当环境温度提高时,吸收二氧化碳的速度会加快,颜色变化时间会缩短,颜色变化程度也会加深。

六、实验分析本实验通过观察酚酞指示剂颜色变化,可以判断二氧化碳气体是否被吸收。

在自然界中,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并利用其进行生长等活动。

同时,二氧化碳也会通过植物的呼吸、动物的呼吸和燃烧等过程释放出来,进入大气层中。

通过本实验的观察,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

七、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二氧化碳气体可以被水吸收,并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酸。

2. 碳酸酸可以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

3. 通过酚酞指示剂的变化,可以判断二氧化碳气体是否被吸收。

4. 环境温度的变化会影响二氧化碳的吸收速率。

八、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防止产生危险。

二氧化碳吸收实验报告数据处理

二氧化碳吸收实验报告数据处理

探究不同温度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情况
本实验旨在探究不同温度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情况,为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提供参考。

实验步骤:
1.在室温条件下,将100ml的水加入试管中
2.用洗涤瓶向试管中通入25ml的二氧化碳
3.立即插上气泡计,记录起始气泡体积并浸入水中
4.接着使用温控槽分别将试管放置在20℃、30℃和40℃的水中
5.记录每个温度下20分钟后的气泡体积
6.取出试管,用滴定管加入氢氧化钠至底部形成碱性底液
7.读取计时器,记录气泡体积与时间的变化率
实验结果:
在20℃下,二氧化碳的吸收变化率为0.05ml/min。

在30℃下,二氧化碳的吸收变化率为0.1ml/min。

而在40℃下,二氧化碳的吸收变化率达到了0.15ml/min。

可以看出,在升高温度的情况下,二氧化碳的吸收变化率也随之增加。

实验结论:
本实验结果表明,二氧化碳在水中的吸收与温度密切相关。

在升高温度的情况下,二氧化碳的吸收变化率也随之增加。

因此,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方面,人们应当关注气候变化,减少碳排放,从而降低地球温度,避免不良环境后果的发生。

二氧化碳吸收与解吸实验解读

二氧化碳吸收与解吸实验解读

二氧化碳吸收与解吸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填料吸收塔的结构、性能和特点,练习并掌握填料塔操作方法;通过实验测定数据的处理分析,加深对填料塔流体力学性能基本理论的理解,加深对填料塔传质性能理论的理解。

2.掌握填料吸收塔传质能力和传质效率的测定方法,练习实验数据的处理分析。

二、实验内容1. 测定填料层压强降与操作气速的关系,确定在一定液体喷淋量下的液泛气速。

2. 固定液相流量和入塔混合气二氧化碳的浓度,在液泛速度下,取两个相差较大的气相流量,分别测量塔的传质能力(传质单元数和回收率)和传质效率(传质单元高度和体积吸收总系数)。

3. 进行纯水吸收二氧化碳、空气解吸水中二氧化碳的操作练习,同时测定填料塔液侧传质膜系数和总传质系数。

三、实验原理:气体通过填料层的压强降:压强降是塔设计中的重要参数,气体通过填料层压强降的大小决定了塔的动力消耗。

压强降与气、液流量均有关,不同液体喷淋量下填料层的压强降P ∆与气速u 的关系如图一所示:图一 填料层的P ∆~u 关系当液体喷淋量00=L 时,干填料的P ∆~u 的关系是直线,如图中的直线0。

当有一定的喷淋量时,P ∆~u 的关系变成折线,并存在两个转折点,下转折点称为“载点”,上转折点称为“泛点”。

这两个转折点将P ∆~u 关系分为三个区段:既恒持液量区、载液区及液泛区。

传质性能:吸收系数是决定吸收过程速率高低的重要参数,实验测定可获取吸收系数。

对于相同的物系及一定的设备(填料类型与尺寸),吸收系数随着操作条件及气液接触状况的不同而变化。

1.二氧化碳吸收-解吸实验根据双膜模型的基本假设,气侧和液侧的吸收质A 的传质速率方程可分别表达为 气膜 )(Ai A g A p p A k G -= (1) 液膜 )(A Ai l A C C A k G -= (2) 式中:A G —A 组分的传质速率,1-⋅s kmoI ;A —两相接触面积,m 2;A P —气侧A 组分的平均分压,Pa ; Ai P —相界面上A 组分的平均分压,Pa ;A C —液侧A 组分的平均浓度,3-⋅m kmol Ai C —相界面上A 组分的浓度3-⋅m kmolg k —以分压表达推动力的气侧传质膜系数,112---⋅⋅⋅Pa s m kmol ;l k —以物质的量浓度表达推动力的液侧传质膜系数,1-⋅s m 。

消除二氧化碳的实验原理

消除二氧化碳的实验原理

消除二氧化碳的实验原理
消除二氧化碳的实验原理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 吸收:利用一些化学物质来吸收二氧化碳。

常用的吸收剂包括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等。

这些吸收剂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稳定的产物从而将CO2从气相中移除。

2. 化学反应:通过一些化学反应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其他物质。

例如,可利用氢气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甲烷,即CO2 + 4H2 →CH4 + 2H2O。

3. 吸附:利用一些具有高表面积和吸附能力的材料来吸附二氧化碳。

例如,活性炭、分子筛等材料能有效吸附二氧化碳分子,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

4. 光催化:利用光催化剂(如二氧化钛)、紫外光和可见光等能够激活催化剂的光源,将二氧化碳光催化还原为其他有价值的物质,如甲酸、甲醇等。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消除二氧化碳的实验原理,具体选择哪种方法取决于实验目的、条件和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氧化碳吸收实验装置说明书天津大学化工基础实验中心2015.04一、实验目的1.了解填料吸收塔的结构、性能和特点,练习并掌握填料塔操作方法;通过实验测定数据的处理分析,加深对填料塔流体力学性能基本理论的理解,加深对填料塔传质性能理论的理解。

2.掌握填料吸收塔传质能力和传质效率的测定方法,练习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分析。

二、实验内容1. 测定填料层压强降与操作气速的关系,确定在一定液体喷淋量下的液泛气速。

2. 固定液相流量和入塔混合气二氧化碳的浓度,在液泛速度下,取两个相差较大的气相流量,分别测量塔的传质能力(传质单元数和回收率)和传质效率(传质单元高度和体积吸收总系数)。

3. 进行纯水吸收二氧化碳、空气,解吸水中二氧化碳的操作练习。

三、实验原理:气体通过填料层的压强降:压强降是塔设计中的重要参数,气体通过填料层压强降的大小决定了塔的动力消耗。

压强降与气、液流量均有关,不同液体喷淋量下填料层的压强降P ∆与气速u 的关系如图一所示:图-1 填料层的P ∆~u 关系当液体喷淋量00=L 时,干填料的P ∆~u 的关系是直线,如图中的直线0。

当有一定的喷淋量时,P ∆~u 的关系变成折线,并存在两个转折点,下转折点称为“载点”,上转折点称为“泛点”。

这两个转折点将P ∆~u 关系分为三个区段:既恒持液量区、载液区及液泛区。

传质性能:吸收系数是决定吸收过程速率高低的重要参数,实验测定可获取吸收系数。

对于相同的物系及一定的设备(填料类型与尺寸),吸收系数随着操作条件及气液接触状况的不同而变化。

1.二氧化碳吸收-解吸实验根据双膜模型的基本假设,气侧和液侧的吸收质A 的传质速率方程可分别表达为气膜 )(Ai A g A p p A k G -= (1)液膜 )(A Ai l A C C A k G -= (2) 式中:A G —A 组分的传质速率,1-⋅s kmoI ;A —两相接触面积,m 2;A P —气侧A 组分的平均分压,Pa ;Ai P —相界面上A 组分的平均分压,Pa ; A C —液侧A 组分的平均浓度,3-⋅m kmolAi C —相界面上A 组分的浓度3-⋅m kmolg k —以分压表达推动力的气侧传质膜系数,112---⋅⋅⋅Pa s m kmol ;l k —以物质的量浓度表达推动力的液侧传质膜系数,1-⋅s m 。

以气相分压或以液相浓度表示传质过程推动力的相际传质速率方程又可分别表达为: )(*-=A A G A p p A K G (3))(A A L A C C A K G -=* (4)式中:*A p —液相中A 组分的实际浓度所要求的气相平衡分压,Pa ;*A C —气相中A 组分的实际分压所要求的液相平衡浓度,3-⋅m kmol ;G K —以气相分压表示推动力的总传质系数或简称为气相传质总系数,112---⋅⋅⋅Pa s m kmol ;L K -以气相分压表示推动力的总传质系数,或简称为液相传质总系数,1-⋅s m 。

若气液相平衡关系遵循享利定律:A A Hp C =,则:lg G HK k K 111+= (5) lg L k k H K 11+= (6)P 2=P L AP A +d P A C A +dC AP 1=P A1 C A1,F L图-2 双膜模型的浓度分布图 图-3 填料塔的物料衡算图当气膜阻力远大于液膜阻力时,则相际传质过程式受气膜传质速率控制,此时,g G k K =;反之,当液膜阻力远大于气膜阻力时,则相际传质过程受液膜传质速率控制,此时,l L k K =。

如图三所示,在逆流接触的填料层内,任意载取一微分段,并以此为衡算系统,则由吸收质A 的物料衡算可得:A L LA dC F dG ρ= (7a )式中:L F ——液相摩尔流率,1-⋅s kmol ;L ρ——液相摩尔密度,3-⋅m kmol 。

根据传质速率基本方程式,可写出该微分段的传质速率微分方程:aSdh C C K dG A A L A )(-=* (7b )联立上两式可得: AA A L L L C C dC aS K F dh -⋅=*ρ (8) 式中:a ——气液两相接触的比表面积, m 2·m -1;S ——填料塔的横载面积,m 2。

本实验采用水吸收二氧化碳与空气的混合物中的二氧化碳气体,且已知二氧化碳在常温常压下溶解度较小,因此,液相摩尔流率L F 和摩尔密度L ρ的比值,亦即液相体积流率L s V )(可视为定值,且设总传质系数K L 和两相接触比表面积a ,在整个填料层内为一定值,则按下列边值条件积分式(8),可得填料层高度的计算公式:0=h 2.A A C C = h h = 1A A C C =⎰-⋅=*12A A C C AA A L sL C C dC aS K V h (9) 令 aSK V H L sL L = ,且称H L 为液相传质单元高度(HTU ); ⎰-=*12A A C C A A A L C C dC N ,且称N L 为液相传质单元数(NTU )。

因此,填料层高度为传质单元高度与传质单元数之乘积,即L L N H h ⨯= (10)若气液平衡关系遵循享利定律,即平衡曲线为直线,则式(9)为可用解析法解得填料层高度的计算式,亦即可采用下列平均推动力法计算填料层的高度或液相传质单元高度:AmA A L sL C C C aS K V h ∆-⋅=21 (11)SK V h H h N L sL L L α== (12) 式中m A C .∆为液相平均推动力,即2211221121.21ln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m C C C C C C C C C C In C C C -----==∆∆∆-∆=∆**** (13) 其中:1110A A C Hp Hy p *==, 2220A A C Hp Hy p *==,0P 为大气压。

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常数:EM H w w1⋅=ρ 13--⋅⋅Pa m koml (14) 式中:w ρ——水的密度, ;/3m kgw M ——水的摩尔质量, 1-⋅kmol kg ;E ——二氧化碳在水中的享利系数,Pa 。

因本实验采用的物系不仅遵循亨利定律,而且气膜阻力可以不计,在此情况下,整个传质过程阻力都集中于液膜,即属液膜控制过程,则液侧体积传质膜系数等于液相体积传质总系数,亦即AmA A sL L l C C C hS V a K a k ∆-⋅==21 (15) 四、实验装置:1.实验装置主要技术参数:填料塔:玻璃管内径 D =0.050m 塔高1.00m 内装φ10×10mm 瓷拉西环; 填料层高度Z =0.95m ; 风机:XGB-12型 550W ;二氧化碳钢瓶和二氧化碳气瓶减压阀1个(用户自备)。

流量测量仪表:CO 2转子流量计型号LZB-6 流量范围0.06~0.6 m 3/h ;空气转子流量计:型号LZB-10 流量范围0.25~2.5 m 3/h ;水转子流量计: 型号LZB-10 流量范围16~160 L /h ;解吸收塔空气转子流量计:型号LZB-10 流量范围0.25~2.5 m 3/h ;解吸收塔水转子流量计:型号LZB-6 流量范围6~60 L/h浓度测量:吸收塔塔底液体浓度分析准备定量化学分析仪器(用户自备);温度测量:PT100铂电阻,用于测定测气相、液相温度。

2.二氧化碳吸收与解吸实验装置流程示意图(见图-4)图-4二氧化碳吸收与解吸实验装置流程示意图1- CO2钢瓶;2- CO2瓶减压阀;3- 吸收用气泵;4-吸收液水泵;5- 解吸液水泵;6-风机; 7- 空气旁通阀;8、9-U型管压差计;F1- 空气流量计;F2-CO2流量计;F3-吸收液流量计;F4-解吸用空气流量计;F5- 解吸液体流量计;V1-V19—阀门;T1-解吸气体温度;T2-吸收液体温度。

3.实验仪表面板图(见图-5)图-5 实验装置面板图五、实验方法及步骤:1. 测量吸收塔干填料层(△P/Z)~u关系曲线(只做解吸塔):打开空气旁路调节阀7至全开,启动风机6。

打开空气流量计F4下的阀门,逐渐关小阀门7的开度,调节进塔的空气流量。

稳定后读取填料层压降△P即U 形管液柱压差计9的数值,然后改变空气流量,空气流量从小到大共测定8-10组数据。

在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后,在对数坐标纸上以空塔气速 u为横坐标,单位高度的压降△P/Z为纵坐标,标绘干填料层(△P/Z)~u关系曲线。

2. 测量吸收塔在喷淋量下填料层(△P/Z)~u关系曲线:将水流量固定在100L/h左右(水流量大小可因设备调整),采用上面相同步骤调节空气流量,稳定后分别读取并记录填料层压降△P、转子流量计读数和流量计处所显示的空气温度,操作中随时注意观察塔内现象,一旦出现液泛,立即记下对应空气转子流量计读数。

根据实验数据在对数坐标纸上标出液体喷淋量为100L/h时的(△P/z)~u•关系曲线(见图2A ),并在图上确定液泛气速,与观察到的液泛气速相比较是否吻合。

3. 二氧化碳吸收传质系数测定:(1)打开阀门V7、V11,其余所以阀门全部关闭。

(2)启动吸收液泵4将水经水流量计F3计量后打入吸收塔中,启动气泵3用阀门V1调节空气流量为指定值,按二氧化碳与空气的比例在10—20%左右计算出二氧化碳的空气流量。

打开二氧化碳钢瓶顶上的减压阀2,向吸收塔内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流量大小由流量计F2读出。

(3)启动解吸泵5,将吸收液经解吸流量计F5计量后打入解吸塔中,同时启动风机,利用阀门7 调节空气流量对解吸塔中的吸收液进行解吸。

解吸塔水流量应与吸收液流量一致。

(4)吸收进行15分钟并操作达到稳定状态之后,测量塔底吸收液的温度,同时用V6和V16取样品,测定吸收塔顶、塔底溶液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5)二氧化碳含量测定用移液管吸取0.1M 左右的Ba (OH )2标准溶液10mL ,放入三角瓶中,并从取样口处接收塔底溶液10 mL ,用胶塞塞好振荡。

溶液中加入2~3滴酚酞指示剂摇匀,用0.1M 左右的盐酸标准溶液滴定到粉红色消失即为终点。

按下式计算得出溶液中二氧化碳浓度:溶液-V V C V C C HCl HCl OH Ba OH Ba CO 222)()(22= 1-⋅L mol六、实验注意事项:1.开启CO 2总阀门前,要先关闭减压阀,阀门开度不宜过大。

2.实验中要注意保持吸收塔水流量计和解吸塔水流量计数值一致,并随时关注水箱中的液位。

两个流量计要及时调节,以保证实验时操作条件不变。

3.分析CO 2浓度操作时动作要迅速,以免CO 2从液体中溢出导致结果不准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