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循环和肺循环讲课教案

合集下载

第二节血液循环---肺循环与体循环学案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二节血液循环---肺循环与体循环学案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08】§ 9.2.2肺循环与体循环初审:_________备课时间:2022-03-13主备:________主审:_________班级:七年级_____ 班姓名_________一.成功学习1. 成功目标(学习要高效,目标不可少)(1) 描述血液循环的途径;(2) 简述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3) 知道血压与脉搏的概念。

(4) 掌握收缩压、舒张压的正常值,高血压、低血压的范围。

重点:血液循环的途径与意义。

难点:体循环、肺循环中的气体交换。

考点:体循环、肺循环中的途径与气体交换。

2.成功自学(目标已明确,高效来自学)(认真自学课本34-40页内容,完成下列问题)知识板块(认真自学课本41-45页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 根据循环途径不同,可将血液循环分为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两部分。

(2) 血液循环的途径:①体循环路线:血液→_________→_________→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血液成分变化;由________血变为______血。

①血液循环的途径:肺循环路线:血液→_________→_________→肺部毛细血管网→_________→_________。

血液成分变化:由_________血变为_________ 血。

(3) 血压:流动的血液对___________产生的侧压力,通常指_________ 的动脉血压。

__________收缩时,__________血压所达到的最高压,叫收缩压;心室舒张时,动脉血压下降到的最低值叫__________。

血压的数字表示方法有_________和__________,血压的数字表示方式__________。

(4) 血压的正常值,收缩压正常范围________千帕,舒张压正常范围________千帕。

①高血压:人在安静状态下收缩压经常超过_________mmHg或___________压经常超过_______mmHg就认为是高血压。

大学生理学循环系统教案

大学生理学循环系统教案

课程名称:生理学授课对象:大学生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循环系统的组成、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和心脏的结构与功能。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生理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1. 循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心脏的结构与功能。

3. 血液循环的途径。

教学难点:1. 心脏的泵血过程。

2. 血液循环的途径。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

2. 心脏模型、血管模型。

3. 实验器材:血压计、听诊器、心电图机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什么是循环系统?它在人体中有什么作用?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新课讲授1. 循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1)讲解循环系统的组成:心脏、血管、血液。

(2)讲解循环系统的功能: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运输代谢废物和二氧化碳。

2. 心脏的结构与功能(1)讲解心脏的结构:心房、心室、瓣膜、传导系统等。

(2)讲解心脏的功能:泵血功能,使血液在全身循环。

3. 血液循环的途径(1)讲解体循环:血液从左心室泵出,经过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各级静脉,最后回流至右心房。

(2)讲解肺循环:血液从右心室泵出,经过肺动脉、肺毛细血管、肺静脉,最后回流至左心房。

三、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强调重点和难点。

四、作业布置1. 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加深对循环系统的理解。

2. 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的主要内容。

2. 提问:什么是心脏的泵血过程?它是如何完成的?二、新课讲授1. 心脏的泵血过程(1)讲解心脏的泵血过程:心房收缩、心室收缩、心房舒张、心室舒张。

(2)讲解心脏的泵血原理:心脏瓣膜的作用、心脏传导系统的功能。

2. 血液循环的途径(1)讲解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详细过程。

(2)讲解血液循环的意义: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

三、实验演示1. 使用血压计、听诊器、心电图机等实验器材,演示心脏的泵血过程和血液循环的途径。

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培训课件

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培训课件
1.肺循环的起处点,请是联系什网么站或?本人终删除点。是什么? 2.体循环的起点是什么?终点是什么? 3.心脏四腔中流动脉血的有?流静脉血的有? 与心脏相连的四条血管中流动脉血的有?流 静脉血的是什么?
4. 通左心房的血管是?通右心房的血管是? 5. 通左心室的血管是?通右心室的血管是?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活学活用
1.某人患胃病时,在 前臂进行输液,药物到 达胃部毛细血管时所经 历的途径是怎样的? 2.药物到达胃部需要经过 心脏的次数?
/view/f17fa11ba300a6c30c229f1a.html?st=1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起点处,请联系网站终或点本人删除。 血液变化
体循环 左心室
右心房
动脉血——静脉血
肺循环 右心室
左心房
静脉血——动脉血
判断:动脉中流的动脉血,静脉中流的是静脉血。 这种说法对吗?请举例说明。
不对。 肺静脉内流的是动脉血,肺动脉内流的静脉血。
A.同时进行的
B.先进行体循环,再进行肺循环
C.先进行肺循环,再进行体循环 D. 体循环和肺循环交替进行
C 3. 肺循环的起点和终点分别应该是(
)
A.左心房、右心室
B.右心房、右心室
C.右心室、左心房
D. 左心房、左心室
B 4.连接动脉和静脉的是( );连接体循环和A肺循
A.心脏
B.毛细血管
C.动脉
D.静脉
本3文、档心所提脏供肌的信肉息最仅发供处参达,考的请之联用部系,位网不是站能或作(本为科人C学删除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A、左心房 B、右心房C、左心室 D、右心室

说出体循环及肺循环的途径以及其血液成分的变化课件

说出体循环及肺循环的途径以及其血液成分的变化课件
说出体循环及肺循环的 途径以及其血液成分的 变化课件
contents
目录
• 体循环的途径及其血液成分变化 • 肺循环的途径及其血液成分变化 • 总结 • 参考文献
01
体循环的途径及其血液成分变化
体循环的途径
• 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 、下腔静脉→右心房
血液成分的变化
血液成分的变化
氧气含量增加
在肺部,血液中的红细胞与肺泡 进行气体交换,吸入氧气,使血 液中的氧气含量增加。
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从红细 胞释放到肺泡中,使血液中的二 氧化碳含量减少。
03
总结
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重要性
体循环
为身体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并带走废物。
肺循环
为肺部提供氧气,并带走二氧化碳。
[2] 徐英含, 王建昌. 肺循环和体 循环的途径及其血液成分的变化
[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8, 28(1):24-25.
[3] 赵丽. 肺循环和体循环的途径 及其血液成分的变化[J]. 中国临 床医生杂志, 2017, 45(1):26-27.
THANKS
感谢观看
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含氧量降低,二氧化碳含量升高
02
肺循环的途径及其血液成分变化
肺循环的途径
01
02Hale Waihona Puke 0304右心房
血液从上、下腔静脉回流入右 心房。
右心室
血液从右心房进入右心室,通 过肺动脉瓣流入肺动脉。
肺动脉
血液随肺动脉流入肺部毛细血 管网。
肺静脉
血液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后, 通过肺静脉回流至左心房。
循环系统在人体中的作用
运输

循环系统授课教案模板范文

循环系统授课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循环系统二、授课对象:医学专业学生三、课时:2课时四、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循环系统的组成、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等基本知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循环系统相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医学专业的兴趣,培养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循环系统的组成、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

2. 教学难点:血液循环途径的理解与应用。

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循环系统的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病例,分析循环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循环系统相关话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循环系统相关内容。

2. 实体模型:循环系统器官模型。

3. 病例资料:循环系统疾病病例。

八、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循环系统的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授循环系统组成教师讲解心脏、血管、血液等循环系统组成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3. 讲授血液循环途径教师讲解体循环、肺循环的途径,强调血液循环途径的理解。

4.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循环系统疾病病例,引导学生分析病例,加深对循环系统疾病理解。

5.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循环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6.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第二课时1. 复习上节课内容教师提问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循环系统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讲授循环系统疾病教师讲解循环系统疾病的分类、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3.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循环系统疾病病例,引导学生分析病例,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循环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案,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九、课后作业:1. 阅读教材相关章节,加深对循环系统知识的理解。

鲁科版(五四学制)生物七年级上册 4.4.3 运输的途径-体循环和肺循环 教案

鲁科版(五四学制)生物七年级上册 4.4.3  运输的途径-体循环和肺循环 教案

第四章第三节物质运输的途径——体循环和肺循环学习目标:1.概述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2.说明血液循环过程中成分的变化3.阐明血液循环的意义4.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教学过程:驱动问题:第二章我们学习了消化系统,第三章学习了呼吸系统,那么消化后吸收的营养物质及呼吸所获得的的氧气,都要通过血液循环系统被运到哪里利用?那么营养物质和氧气进入血液后是通过怎样的途径被运到组织细胞的呢?本节课我们来学习物质运输的途径:体循环和肺循环任务一:概述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1.总起点和终点我们知道物质运输的动力器官是心脏,心脏的四个腔中泵出血液的腔是什么?回收血液的腔是什么?所以体、肺循环的起点是什么,终点是什么?2.总路径物质运输的管道是血管,那么血液在三种血管中的流动方向是怎样的?根据动脉和静脉的定义,与心室相连的血管是动脉,与心房相连的血管是静脉,所以,体肺循环的总路线是怎样的?3.体肺循环起点和相连血管心脏的四个腔中壁最厚的是什么,为什么,它连什么血管?所以体循环输送血液路线最长,它的起点是什么?肺循环路线短起点是什么?4.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路线下面请同学们观看微视频,然后自己画出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路线。

参考课本74-75页,小组讨论,像老师这样用文字和箭头表示,画出体循环的路线和肺循环的路线,写完的组可以到黑板上填写完整,正确的+2分。

如果有不同意见,可以用红笔改正。

左心房和左心室,以及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间都有什么结构,保证血液只能从左心房流向左心室,右心房流向右心室。

所以体循环和肺循环就构成了一条完整的血液循环途径。

心房和心室都属于心脏,所以体循环和肺循环在哪里汇合到一起?构成一条完整的血液循环途径。

5.接龙小游戏:下面我们玩一个接龙小游戏,老师随便说出一条路线的起点,其他同学要依次说出血液循环的路线,一次一个同学只说一个名称,好的组加2分。

说错的组要减2分,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做准备。

哪个小组来评价一下哪个组表现最好:思考问题:体循环和肺循环构成完整的血液循环途径,那么体循环和肺循环是一前一后进行的,还是同时进行的?师和同学一起做旋转的动作,体验体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

体循环肺循环初中生物教案

体循环肺循环初中生物教案

体循环肺循环初中生物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人体循环系统的构成和功能。

2. 掌握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工作原理。

3. 能够描述血液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的流动过程。

教学重点:1. 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定义和区别。

2. 血液在循环系统中的流动路线和作用。

教学难点:1. 理解体循环和肺循环如何协同工作。

2. 描述血液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的复杂流动过程。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 或投影仪。

2. 模型或图片展示人体循环系统。

3. 学生实验用血管模型或图表。

教学流程:一、引入:让学生观察人体循环系统的模型或图片,引出话题:“人体为何需要循环系统?”引起学生思考。

二、知识讲解:1. 介绍人体循环系统的构成和功能,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

2. 解释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定义和区别,体循环是指血液从心脏经动脉传送到全身组织器官,再经静脉回到心脏;肺循环是指血液从心脏经肺动脉到肺部,经肺静脉回心脏。

3. 分别说明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工作原理和作用,体循环负责输送氧和养分到各组织器官,肺循环负责氧合和清除二氧化碳。

三、实验探究:让学生根据实验用血管模型或图表,模拟血液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的流动过程,体验血液循环的复杂性。

四、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讨论血液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的作用及重要性,加深对循环系统的理解。

五、总结归纳: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强调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协同作用,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让学生回答几个与循环系统相关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课堂检测:通过小测验或问答方式检测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八、课堂结束:做本堂课的总结,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勉励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多加探索与实践。

以上是一份初中生物课程的体循环与肺循环教案范本,可以根据具体教学需要进行调整和补充。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祝教学顺利!。

生物血液循环-体循环和肺循环课件

生物血液循环-体循环和肺循环课件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生物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等部分组成。心脏 是一个强健的肌肉器官,通过有规律的收缩和舒张运动, 推动血液在血管中流动。血管是血液流通的管道,包括动 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等不同类型,负责将血液输送到身体 各部位。血液则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流体,其中血浆 负责运输营养物质和氧气,血细胞则参与免疫反应等功能 。
详细描述
生物血液循环对动物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它保障了氧气和营养物质能够及时输送到身体各组织,维持了 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同时,通过血液循环,动物体能够排除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保持内环境的稳态,维持正 常的生理功能。
生物血液循环的组成部分
要点一
总结词
生物血液循环由心脏、血管、血液等部分组成,其中心脏 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血管是血液流通的管道,血液是 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载体。
循环功能的比较
总结词
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功能各不相同。
详细描述
体循环的主要功能是为全身组织细胞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并带走代谢废物;而肺循环的主要功能是 完成气体交换,使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增加并排出二氧化碳。
循环中血液成分的比较
总结词
体循环和肺循环中的血液成分存在差异 。
VS
详细描述
在体循环中,由于组织细胞代谢的需要, 血液中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含量会逐渐减少 ,而代谢废物和二氧化碳的含量会增加; 在肺循环中,由于肺部气体交换的作用, 血液中的氧气含量会增加,而二氧化碳的 含量会减少。
体温调节
温度调节机制
血液中含有温度感受器, 能够感知体内温度的变化, 通过调节血管舒缩和血流 量的变化来调节体温。
维持体温恒定
通过温度调节机制,血液 能够维持体温的恒定,保 证生物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体循环和肺循环讲课教案

体循环和肺循环讲课教案

体循环和肺循环
体循环:含氧丰富的动脉血,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流经全身毛细血管时,与体细胞进行气体交换,成为含氧少的静脉血,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室.
肺循环:含氧较少的静脉血,又右心室进入肺动脉,流经肺部毛细血管
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成为含氧更鼓的动脉血,最后汇集到肺静脉,流回到左心房
区别:体循环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处→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经过体循环血液由原来的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肺循环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经过肺循环血液由原来的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联系:体循环和肺循环是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流动的两条路线,并无先后之分,是同时进行的,并在心脏处汇合。

它们的起点都是心室,终点是心房。

血液通过体循环和肺循环其成分都会发生相应的转变。

生物体循环、肺循环教学教材

生物体循环、肺循环教学教材

生物体循环、肺循环
初中生物体循环与肺循环
血液循环的途径:
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叫作血液循环。

根据血液循环的途径不同,可以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

(1)体循环: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

这一循环途径叫做体循环。

在体循环中,当血液流经身体各部舒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不仅把运来的营养物质输送给细胞,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而且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把它所结合的氧气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这样血液就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

(2)肺循环:流回右心房的血液,经右心室压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为肺循环。

在体循环进行的同时,肺循环也在进行着。

肺循环以右心室为起点,静脉血射入肺动脉,再流经
肺部毛细血管网。

在这里,肺泡和毛细血管中的静脉血进行了气体交换,二氧化碳由血液进入到肺泡中,氧气从肺泡进入毛细血管里的血液中。

这样,原来含氧气较少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气较多的动脉血。

动脉血经肺静脉流同左心房,完成了肺循环。

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关系:
体循环和肺循环虽是两条不同的循环路线,但它们是同时进行的,循环的起止点都在心脏。

心脏把两条循环路线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为人体各组织细胞不断运来氧气和养料,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从而完成体内物质的运输任务。

初中体育体循环教案

初中体育体循环教案

一、教学课题初中体育体循环教案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体育循环训练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理解其对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作用。

2. 技能目标:通过体育循环训练,提高学生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性和协调性等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

三、教学内容1. 体育循环训练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 体育循环训练的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3. 体育循环训练的实践操作四、教学过程1. 准备阶段:教师讲解体育循环训练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让学生了解体育循环训练的作用和意义。

2. 实施阶段:教师引导学生按照指定的顺序和路线进行体育循环训练,监督学生的训练质量和安全。

3. 总结阶段:教师对学生的体育循环训练进行评价和总结,反馈学生的训练效果和改进方向。

五、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通过口头讲解,让学生了解体育循环训练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示范法:教师通过实际操作,演示体育循环训练的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

3. 指导法:教师在体育循环训练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纠正学生的训练错误和不足。

4. 反馈法:教师对学生的体育循环训练进行评价和总结,反馈学生的训练效果和改进方向。

六、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教师对学生在体育循环训练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训练态度、训练质量、团队协作等方面。

2. 结果评价:教师对学生在体育循环训练后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进行评价,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韧性和协调性等方面。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体育循环训练教材2. 设施:体育场地和器材3. 仪器:计时器、测量工具等八、教学建议1. 教师在讲解体育循环训练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时,要简洁明了,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

2. 在实施体育循环训练时,教师要确保学生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调整体育循环训练的难度和强度。

初中生物肺循环系统教案

初中生物肺循环系统教案

初中生物肺循环系统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肺循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掌握肺循环系统的工作原理。

3. 理解气体交换在肺循环系统中的重要性。

4. 能够解释肺循环系统在人体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1. 肺循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 气体交换的过程和意义。

教学难点:1. 肺循环系统和体循环系统的关系。

2. 气体交换在肺循环系统中的作用。

教学资源:1. 知识点讲解PPT。

2. 拓展阅读材料。

3. 生物学科教材及相关参考书籍。

4. 实验器材:显微镜、石蜡切片。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气体交换的概念,引出肺循环系统的作用。

2. 利用图片或实物模型展示肺部构造及肺循环系统示意图。

二、讲解肺循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5分钟)1. 介绍肺循环系统的组成部分:肺动脉、肺静脉、肺泡等。

2. 讲解肺循环系统的功能:运输含氧血液和清除二氧化碳。

3. 解释肺循环系统和体循环系统的联系和协调作用。

三、气体交换的过程及意义(15分钟)1. 介绍气体交换的过程:肺泡中氧气向血液中的红细胞输送,同时二氧化碳通过血液从肺泡排出。

2. 分析气体交换在肺循环系统中的意义和重要性。

四、实践活动(15分钟)1. 分发显微镜和石蜡切片,让学生观察血管和肺组织的结构。

2. 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回答相关问题,加深对肺循环系统的理解。

五、课堂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肺循环系统在人体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多加思考,明确肺循环系统与呼吸系统的联系。

3. 布置相关练习作业。

教学反馈:1. 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理解程度进行随堂检测和评价。

2. 收集学生的问题和疑惑,及时解答和指导。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相关知识,拓展阅读有关肺循环系统的资料。

2. 组织实验活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肺循环系统的理解。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注意相关知识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让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2. 需要留出足够时间进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体循环盒肺循环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体循环盒肺循环

血液循环途径梅园中学柳元华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血液循环的概念。

2、掌握体循环,肺循环的途径,血液成分的变化及其意义。

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血液循环的途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归纳,总结的思维能力。

2、通过分析血液循环的血液成分变化,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感悟血液循环过程中蕴藏的生命魅力———生命的高度有序性;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科学观。

二、教学重点血液循环的途径及血液成分的变化三、教学难点血液在循环途径中成分的变化四、教学用具制作幻灯片、有关录像、视频五、教学方法1创设情景法。

2多媒体演示法。

3讲解法、图解法。

4启发诱导,参与讨论。

六、学习方法1小组合作讨论2复习、阅读、观察、归纳七、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同学们请看这幅图画(幻灯片),大家见过吗?这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生病打针的情形,那么药液进入我们体内,经过什么样的途径到达患处,达到治疗的效果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来探索一下血液循环的途径。

(二)复习由于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下面我们复习一下上节课与心脏有关的三个问题(看幻灯片)。

1)心脏分哪四个腔?2)在这四个腔上分别连有哪些血管?3)血液在这四个腔中是如何流动的?让同学们根据幻灯片上的心脏结构模式图回答。

(三)讲述新课心脏的这些结构特点,保证了血液顺利通过心脏并获得动力继续进行循环。

血液循环概念:教师:讲解血液在心脏和全身的血管所组成的密闭的管道系统内循环地流动叫做血液循环。

学生:观察视频材料(血液循环讲解过程),思考问题1)血液循环包括几个途径。

每个途径的主要功能是什么?教师:归纳:人的血液循环分体循环和肺循环。

肺循环为了获取氧气,体循环为了输送氧气。

2)演示录像了解人的血液循环途径:先观察体循环:指导观察:(1)体循环的起点、止点及大致路径(或体循环是由心脏的哪一腔开始?血液流经何处?最后流回心脏的哪一腔?)(2)在体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有哪些变化?在何处发生的变化?反馈观察情况。

生物血液循环-体循环和肺循环PPT课件

生物血液循环-体循环和肺循环PPT课件
即心房 心室 动脉
功能 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可编辑课件PPT
35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感谢你的观看!
毛细 连通于最小的动 血管 脉和静脉之间
管壁特点
管壁厚, 弹性大
血流 速度

管壁薄,

弹性小。
内径最细, 最 管壁最薄。 慢
适于物质交换
可编辑课件PPT
17
1、心脏的结构
上腔静脉11
肺静脉10
右心房 9
右心室8 下腔下静腔静脉脉7
动脉瓣6 可编辑课件PPT
1主动脉 2肺肺动动脉脉 3左心房 4房室瓣
它属于( B ) 2. 出血时往往呈喷射状的血管是( A )
3. 在人体内的三种血管中,有利于物质交
换的是( C )
4. A.动脉 C.毛细血管
B.静脉 D.无法知道
5. 2.病人输液时,针头刺入的血管是 B

)
可编辑课件PPT
16
模块1—血管
动脉 静脉
概念 (功能)
心脏 身体各 部分
身体各部分 心脏
C 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D 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
4、从人体前臂抽血时常用橡皮带扎住上臂,发现前臂有些血管隆起,这
些血管是( B)
A 动脉 B 静脉 C 毛细血管 D 有动脉也有静脉
5、与歹徒在搏斗中腿部受伤,血液喷射而出,请你帮他选一种有效的止
血方法( C )
A 冷水敷
B 在出血处结扎止血
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心 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 比右心室壁厚。左心室的收 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距离 最长;右心室的收缩把血液 输送到肺,距离较长;心房 收缩只需把血液送入心室, 距离最短。

体循环和肺循环”教学设计

体循环和肺循环”教学设计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体循环和肺循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说出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具体途径及其两者的关系,说明在体循环和肺循环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区别动脉血和静脉血。

【能力目标】观察“血液循环模式图”,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总结能力;动手进行“动脉血和静脉血”实验,提高实验设计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提高知识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从动脉血和静脉血角度思考心脏的结构,认同“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生物的进化”观点;通过思考打吊瓶时药物到达患处经历的过程,了解药物的副作用,形成积极锻炼、科学用药的观点。

教学重点: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区别动脉血和静脉血。

教学难点:理解体循环与肺循环的关系;区别动脉血和静脉血。

教学准备:新鲜的鸡血、真空试管、PPT 课件、相关视频。

教学过程:教学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情境导入PPT 展示人生病的图片问:你有生病的经历吗?是怎么治疗的?若是扁桃体发炎了,直接在扁桃体打吊瓶吗?药物通过由学生自身生病经历导入,拉近与学生观察思考并回学生的距离,提高答。

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怎样的途经到达发炎的扁桃体?PPT展示“人体循环系新授统图”和“血液循环模式观察图片图动图”让学生对血液循环有一个整体的感性认识,并由心脏为循环提供动力,引发思考“血液循环的途径”1.PPT展示“血液循环模体循式图”,引导学生观察图小组讨论、思考回片,思考、讨论 PPT上呈环和答:现的问题。

肺循(1)血液从左心室出环的发,重新回到心脏时经路径历了哪些途径?回到了心脏的那个腔?(2)从右心室出发,重新回到心脏时经历了哪些途径?引导学生板书体循环、肺循环具体路径,总结血液循环途径。

思考、总结体循环、肺循环具体路径,初步思考两者之间关系。

学生通过观察图片、相互讨论,主动获取知识,自主发现、总结血液循环途径,不仅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培养了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总结能力。

生物体循环、肺循环教学教材

生物体循环、肺循环教学教材

生物体循环、肺循环
初中生物体循环与肺循环
血液循环的途径:
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叫作血液循环。

根据血液循环的途径不同,可以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

(1)体循环: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

这一循环途径叫做体循环。

在体循环中,当血液流经身体各部舒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不仅把运来的营养物质输送给细胞,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而且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把它所结合的氧气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这样血液就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

(2)肺循环:流回右心房的血液,经右心室压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为肺循环。

在体循环进行的同时,肺循环也在进行着。

肺循环以右心室为起点,静脉血射入肺动脉,再流经
肺部毛细血管网。

在这里,肺泡和毛细血管中的静脉血进行了气体交换,二氧化碳由血液进入到肺泡中,氧气从肺泡进入毛细血管里的血液中。

这样,原来含氧气较少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气较多的动脉血。

动脉血经肺静脉流同左心房,完成了肺循环。

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关系:
体循环和肺循环虽是两条不同的循环路线,但它们是同时进行的,循环的起止点都在心脏。

心脏把两条循环路线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为人体各组织细胞不断运来氧气和养料,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从而完成体内物质的运输任务。

肺循环中班科学教案

肺循环中班科学教案

肺循环中班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了解肺循环的基本概念;2. 理解肺循环中血液的循环过程;3. 掌握肺循环中氧和二氧化碳的交换原理。

二、教学准备1. 班级幻灯片或黑板;2. 班级实验器材:水杯、吸管、红蓝色水铅笔;3. 小组活动准备材料:纸板、颜料、刷子。

三、教学流程Step 1: 引入(5分钟)1. 利用一张地球的图示,激发学生对血液循环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我们把心脏比作地球,那我们体内的血液是如何运输的呢?2. 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讨论,然后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肺循环。

Step 2: 探究肺循环的概念与过程(10分钟)1. 通过幻灯片或黑板,给学生呈现肺循环的基本概念。

帮助学生理解,肺循环是指心脏将氧负担血液输送到肺部进行氧合,并将氧合后的血液输送回心脏。

2. 讲解肺循环中血液的循环过程,包括肺动脉、肺毛细血管、肺静脉等重要组织的作用。

通过活泼生动的语言和图示,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

Step 3: 模拟肺循环的实验(15分钟)1. 利用实验器材进行小组实验。

每个小组将需要准备一只水杯,一根吸管和红蓝色的水铅笔。

2. 领导学生按照指示进行实验:将一杯水分为两半,一半用蓝色水铅笔染色,代表含有二氧化碳的血液;另一半用红色水铅笔染色,代表充满氧气的血液。

用吸管分别吸取每一种颜色的水,然后通过水杯进行模拟肺循环的演示。

3. 鼓励学生进行观察、记录和发现。

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肺循环中气体交换后,原来的蓝色水变成了红色水?Step 4: 分组活动(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准备纸板、颜料和刷子。

指导学生在纸板上绘制一幅肺血管的图画。

2. 领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用颜色表示肺动脉、肺毛细血管和肺静脉,并标明血液的流动方向。

3. 每个小组完成后,可以邀请他们进行展示,并解释自己绘制图画的意义。

Step 5: 总结归纳(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肺循环的概念、血液的循环过程和氧和二氧化碳的交换原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循环和肺循环
体循环:含氧丰富的动脉血,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流经全身毛细血管时,与体细胞进行气体交换,成为含氧少的静脉血,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室.
肺循环:含氧较少的静脉血,又右心室进入肺动脉,流经肺部毛细血管
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成为含氧更鼓的动脉血,最后汇集到肺静脉,流回到左心房
区别:体循环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处→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经过体循环血液由原来的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肺循环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经过肺循环血液由原来的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联系:体循环和肺循环是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流动的两条路线,并无先后之分,是同时进行的,并在心脏处汇合。

它们的起点都是心室,终点是心房。

血液通过体循环和肺循环其成分都会发生相应的转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