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技术要求及相关规范
综合布线技术要求及相关规范
综合布线技术要求及相关规范1、综合要求1.1. 本项目包括:A、电脑网络布线;B、电视点布线;U电话点布线;D、闭路电视监控布线。
1.2. 电源布线不在综合布线范围内,计算机网络布线作为备用配电,电话、电视不作为备用配电。
1.3. 算机网络布线如有户外部分,则采用光纤布线,电话、电视等户外部分由施工方施工。
1.4. 应符合综合布线的国家标准和电气安全等方面的国家标准。
1.5. 应充分考虑导线与用户相关设备之间的阻抗匹配、传输距离、线间电容、串扰、回波、损耗等因素。
1.6. 在布线系统中充分考虑整体布线工程的防雷与接地问题,建立独立的接地网,必须提供完整可行的防雷与接地方案。
2、其他要求2.1 系统的测试和验收该系统的测试和验收参照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ECS89:97),并根据最新标准修订后的以下标准进行设计和验收。
2.1.1 整个系统应按下列标准的最新修订本进行设计与验收测试。
1)国家电气规范与国家电气安全规范。
2)BS7430--接地3)EIA∕TIA568B及569标准4)ISO∕IECDIS11801(2002)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国际标准。
5)CECS72:92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2.1.2 设备安装、测试、开通1)测试工具采用FLUKEDSP4300电缆测试仪进行验收测试,所有电脑网络信息点(含备份点)按TIA/EIA568B信道测试模型100%通过测试。
2)仪器、仪表和安装材料的安装、测量和调试均由施工方提供。
3)机械结构设备应进行抗震加固。
2.1.3 移交测试1)提交试验的条件应符合技术规格书。
根据上述要求,施工方应提供试验条件、方法和程序草稿,经协商后,由双方共同拟订最终试验文件。
2)移交测试是在用户方督导人员在场的情况下由施工方的人员进行的。
3)如移交测试不符合测试文件的要求,则重新进行系统测试。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技术要求及验收规范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技术要求及验收规范发布时间:2010.06.30 新闻来源:载之(北京)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浏览次数:521.1总体规划1.1.1兼容性综合布线系统是智能建筑内其他系统的信号传输通道,由于不同的系统采用不同的线缆、接线端子、插座面板,故首先考虑兼容性,尽可能的采用相同的传输介质、接线端子、插座面板等,把不同的信号综合到一套标准的布线中,这样可使布线大为简化,可节约大量的设备投资、维护时间。
1.1.2开放性综合布线应采用开放式的体系结构,满足多种国际标准,支持所有的通信协议。
1.1.3灵活性由于采用相同的传输介质、接线端子、插座面板等,故所有的传输通道都应设计成通用的,每个通道都能仅经过简单的跳线处理就可以支持不同的终端设备,如电话机、传真机、ISDN设备、以太网工作站、令牌环工作站等等。
1.1.4可靠性综合布线应选用高品质的材料,所有线缆和相关器件均应通过ISO认证。
对于主链路及重要通道应考虑加装备份线路以提高整个系统的可靠性。
1.1.5先进性综合布线系统为整个智能建筑的基础,故应采用国际上主流的甚至适当超前的技术,兼容最新的通信协议,通道预留适当的带宽,保证系统若干年不落后(一般为10年左右)。
目前水平子系统的管线施工方法主要有:(1) 直埋方式直埋方式由一系列密封在混凝土里的金属布线管道组成,这些金属管道从配线间向信息插座的位置敷设。
目前使用较多的金属管道有SC镀锌钢管及阻燃高强度PVC管,占空比取30%~50%。
这样设计简单明了,安装、维护都比较方便,工程造价也低。
(2) 先走吊顶内线槽再走支管的方式线槽通常安装在走廊的吊顶内,由弱电间出来的线缆先走吊顶内的线槽,到各房间后,经分支线槽从横梁式电缆管道分叉后将电缆穿过一段支管引向墙壁,剔墙而下到信息出口。
线槽由金属或阻燃高强度PVC材料制成,有单件扣合方式和双件扣合方式。
并配有各种转弯线槽,T型头等。
弱电线槽能走综合布线、公用天线、闭路电视及楼宇自控信号线等弱电线缆。
综合布线规范
综合布线规范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构建一个稳定、高效的网络环境中,综合布线的规范必不可少。
本文将重点介绍综合布线规范的基本要求、常见问题以及一些实施建议。
一、综合布线规范的基本要求1. 合理设计:在进行综合布线的时候,需要进行合理的设计,根据不同的网络需求和空间结构,划定电缆走向和布线路径。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布线的可扩展性,确保未来网络升级的便利性。
2. 测量标准:在进行综合布线前,需要使用专业设备进行测量。
测量结果能够提供给设计师参考,确保布线的质量和可靠性。
测量标准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来制定,但是一般都会包括电缆长度、信号强度等指标。
3. 电缆选择:选择合适的电缆是综合布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根据网络需求和传输距离来选择合适的电缆类型,如双绞线、光纤等。
同时,在选择电缆时需要考虑到其保护性能、抗干扰性能等因素。
4. 安全性保障:综合布线过程中需要确保电缆的安全性。
电缆需要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耐火性能,以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此外,对于布线区域的安全环境也需要进行评估和保障。
5. 标识和管理:为了方便布线的管理和维护,需要对每一段电缆进行标识。
标识可以包括所属部门、电缆类型、安装日期等信息。
同时,需要建立相应的档案管理系统,方便对布线进行跟踪和维护。
二、综合布线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电缆长度超过规定距离:如果一段电缆的长度超过了规定距离,可能会导致信号衰减或者延迟。
解决方法可以通过增加信号放大器、使用中继装置或者重新设计布线路径等途径。
2. 电缆过多导致混乱:如果布线区域电缆过多,可能会造成混乱和隐患。
此时可以重新规划布线路径,进行分类和整理,并确保每一段电缆都有清晰的标识。
3. 技术标准不符合要求:在综合布线过程中,有时可能会遇到技术标准与实际要求不符的情况。
解决方法可以通过重新评估需求并进行调整,或者与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沟通和协商。
综合布线规范技术要点
综合布线规范技术要点
1.规划和设计阶段:
-在进行综合布线前,需要进行详细的规划和设计,考虑建筑物的结构、布局、用户需求等因素,确定布线的路径和布置方式。
2.网络布线要求:
-网络布线一般采用屏蔽双绞线(UTP)或光纤,选择合适的介质和线缆类型,根据具体需求决定传输速率和带宽要求。
-网络布线时需要考虑信号干扰和传输距离等因素,避免与电源线、照明线等干扰源靠近或串扰。
3.机房布线要求:
-机房是布线的核心区域,布线时需要合理规划机柜、机架、配线架等设备的布置和排列,便于维护和管理。
-在机房内进行布线时,需要遵守安全规范,严格控制布线的长度和弯曲半径,避免信号损失和线缆破损。
4.增强类布线要求:
- 在一些需要高速数据传输的场景中,如数据中心和服务器房,通常会采用增强类布线,如Cat 6A和Cat 7线缆,以支持更高的传输速率和带宽。
-增强类布线时,需要采取更严格的设计和安装措施,保证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如减少电磁干扰、增加接地措施等。
5.标准化布线接口:
-综合布线中,需要使用统一的标准化接口,如RJ45插座和LC光纤
连接器,确保不同设备之间的互连和兼容性。
-在进行布线时,需要按照标准规定的接口类型和配线方式进行连接,避免错误的布线或连接方式导致信号损失或不稳定。
6.标识和记录:
-同时,需要建立良好的文档记录,包括布线图、端口连接表等,方
便日后查阅和维护。
以上仅为综合布线规范技术要点的简要介绍,实际布线中还有许多细
节需要注意和遵守。
在进行综合布线时,应该选择具备相关资质和经验的
专业团队进行设计和施工,确保布线的质量和可靠性。
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
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深入发展,数据中心、企业、机构、商场、学校等大型建筑都急需稳定、高效、灵活的通信网络。
在布线系统的设计与规划中,综合布线工程是建立这一种网络的重要基础。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
一、综合布线工程简介综合布线是一种协调各种电信、监控、音视频、计算机网络的布线,以适应不同的信息化环境。
综合布线的设计旨在提高网络通信的效率、稳定性和可维护性。
由于综合布线在网络建设中的重要性,因此在综合布线的设计过程中需要技术、规范等多方面因素的考虑。
二、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1、范围和概述综合布线工程涉及到各种电信、监控、音视频、计算机网络的布线,包括配线区、机房、数据中心、商场、学校、医院等各类建筑。
工程设计应当协调各系统的布线,大幅提高网络通信的效率、稳定性和可维护性。
2、技术要求综合布线工程在设计和施工中应当依据行业标准、行业规范、用户实际需求等进行,确保设计规范合理、可行。
3、系统划分将网络通信系统划分为电子设备、传输介质和外部接口3个部分。
其中,电子设备包括交换机、路由器、中继器、服务器、传真、打印机等;传输介质包括光纤、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等;外部接口包括电话、电视、安防系统等。
4、接线系统接线系统是综合布线系统的核心,要满足以下要求:(1)线缆的选择要符合要求,并保证必要的支架和保护件;(2)接线系统应当具有一定的容错能力和灵活性;(3)连接器及其配套配件应当选用合适材料和结构。
5、管道系统为了保护线缆和整个综合布线系统,管道系统必须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和合适的安装方法。
安装位置应考虑到物理隔离、异物排除和安全要求,并应该利用安装空间的物理特性合理设计引上结构。
6、标识系统标识系统是维护和管理综合布线系统的关键。
它应该包括设备标识、线缆标识、端口标识、机房标识、楼层标识等,并与主安装计划相匹配。
这有助于提高维护效率和系统可靠性。
7、综合布线系统的信息分类根据综合布线系统的信息分类,可以将系统分为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两种。
综合布线施工要求
综合布线施工要求1. 前言综合布线是现代通信与信息传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各类信息设备提供稳定、高速、可靠的通信环境。
而合理、规范的施工是保证综合布线高品质、高性能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综合布线施工的基本要求。
2. 设计与规划在开始施工前,应先进行谨慎的设计和规划。
要确保布线的有序性和实用性,需充分考虑以下因素:•终端设备类型和数量;•网络拓扑结构和传输距离;•通信带宽需求和随时间的变化;•安装、维护、管理方便程度;•安全和环境因素。
3. 现场施工3.1 材料准备在施工开始之前,应确保准备齐全了需要的材料和设备,如线缆、插头、挂墙件等。
3.2 线路走向安装人员应根据设计图纸中的要求确定线缆的走向和标高,必须保证走线的清晰、明确、有序。
走线时,应尽量避免出现大量的弯曲,以免损坏线缆。
3.3 现场测量在安装前,应使用合适的仪器,对施工区域进行测量,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测量内容包括:墙面高度、墙角、墙面面积、墙壁的厚度和电缆长度等。
3.4 线路敷设在敷设线缆时,需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确保线缆定长,不可拉长或缩短;•避免线缆拧绕;•线缆搭接部位应处于直线上,不能出现偏移;•水平线缆不能交错在竖直线缆下面。
3.5 线缆保护在线缆敷设和设备预安装过程中,应谨慎避免在经过墙壁、地板等区域时划破线缆。
如必须在墙壁中穿孔,应该使用专用的钻头和开孔器,以避免损伤线缆。
3.6 端口和插座将线路从布线中引出到端口和插座时,需遵循以下规范:•线缆必须用专用器具或机械设备压端,确保端部光滑、无损;•确保插座和接头与标准要求一致;•检查接口是否松动或旋转不灵,如有则需重新拧紧或更换。
3.7 整理连接整理连接是指对线缆、设备和接头进行分类、标识、整理,使设备运行稳定和方便维护。
整理连接应遵循以下几点:•所有线缆标号顺序一致;•确保所有连接正确、牢固、无抗拉力;•接头处必须使用保护套;•整理连接的外观应整洁有序。
4. 后期维护4.1 设备保养综合布线设备在使用中需定期进行维护与保养,以有效保障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综合布线标准 gb50311
综合布线标准 gb50311综合布线标准 GB50311。
综合布线是建筑物内部的通信线路系统,它是建筑物内部通信设备之间相互连接的线缆系统。
综合布线标准 GB50311是我国对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安装、验收及运行维护等方面的规范,它的实施对于保障建筑物内部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提高通信质量,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
综合布线标准 GB50311的制定,是为了规范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安装、验收及运行维护等工作,保证综合布线系统的质量和可靠性。
该标准包括了综合布线系统的基本原理、设计要求、安装要求、验收规范、运行维护等内容,全面系统地规定了综合布线系统的各项工作。
在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阶段,应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和通信需求,合理设计布线系统的拓扑结构和线缆路径,确保布线系统的稳定可靠。
在安装阶段,应严格按照标准规定的要求进行线缆的敷设和连接,确保线缆的质量和连接的可靠性。
在验收阶段,应按照标准规定的验收规范进行验收工作,确保综合布线系统的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在运行维护阶段,应按照标准规定的要求进行系统的运行维护工作,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综合布线标准 GB50311的实施,对于提高综合布线系统的质量和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规范了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安装、验收及运行维护等工作,保证了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
同时,它还降低了建设和运营成本,提高了通信质量,促进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总之,综合布线标准 GB50311是我国对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安装、验收及运行维护等方面的规范,它的实施对于保障建筑物内部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提高通信质量,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各相关单位严格按照该标准的要求进行工作,确保综合布线系统的质量和可靠性,推动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旨在为综合布线系统的科学设计,勘测,施工,安全检测和维护保险提供指导。
其中包括工程技术标准,施工规范、安全技术规范、维修和保养技术要求、材料技术要求和精度要求等内容。
一、布线系统总体目标布线系统的总体目标是为信息技术系统提供安全、可靠、高效、经济可行的数据和语音通信传输连接。
二、基本原则1、安全性:遵守有关法律法规,保证安全性,不影响常规操作;(2)可靠性:信号传输可靠,电气连接、电缆连接要稳定,同时具备可扩展性;(3)高效性:采用高性能的技术、设备和通信系统,保证灵活的使用性;(4)经济性:系统设计考虑性价比,并考虑可扩展性和未来发展;(5)环保要求:合理设计设备用电和温度湿度等,实现节能减排,提高设备使用寿命。
三、技术标准(1)选择场地:应选择空间宽敞,表面平整,环境温度、湿度合适的场地,使布线系统能够合理布局,保证整个工程的一致性;(2)人员素质: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敷设和保养人员应具备对有关产品的专业知识,进行施工要经过专业人士的技术认证;(3)硬件技术标准:采缆要求、电缆插座尺寸、网络交换机类型和性能等要根据系统要求进行选择;(4)软件技术标准:主要包括系统管理软件、安全防护软件和路由软件等;(5)信号标准:综合布线系统的信号完整,信到及时,满足系统的要求;(6)保养及技术支持:定期对系统进行保养,进行软件维护,技术升级优化等,对用户提供可靠、及时的技术支持。
四、施工安全规范(1)建立施工组织机构,健全施工计划,按质量标准施工;(2)制定安全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国家安全标准;(3)定期检测电缆线路,保证电气连接牢固;(4)设置防水、防潮措施,保证设备能够正常工作;(5)电缆、电阻及绝缘测量项目要严格按照国家安全规定执行。
五、材料和精度要求(1)采用质量合格的材料,符合国家的电气安全标准,如布线桥架、电缆、电源接头等;(2)布线精度要求:电缆直线度、折线密度、电缆变化位置以及跳线、支架安装及垂直度等,电缆要求保持竖直,电缆夹具间隙相等;(3)布线距离及接头要求:根据布线的要求,控制布线的距离,保证布线平滑无节段性,并且插头配置规范,保证布线的整齐美观。
综合布线系统技术规范方案
综合布线系统技术规范方案1.引言2.设计原则-统一标准:根据现有的国际和国内标准,选择适用的标准并严格遵循,确保所有组件和布线材料的兼容性和互通性。
-高可靠性:为整个系统提供冗余和备份,确保在硬件故障或其他问题发生时,能够快速恢复并保持正常运行。
-可扩展性:在规划和设计布线系统时,考虑到未来的增长和扩展需求,为新设备和应用留出足够的余地和可变性。
-安全性:采取必要的物理和逻辑安全措施,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信息泄露和攻击。
3.布线结构-主干布线:主干布线将各个楼层和机房连接起来,采用高质量的光纤和铜缆,以满足高带宽和长距离传输的需求。
- 水平布线:水平布线将每个楼层内的设备和用户连接起来,采用Cat 6A或更高规格的铜缆,以提供高速、可靠的数据传输。
-直连布线:为重要设备或需要高带宽连接的设备提供直接的布线连接,以确保其性能和可用性。
4.机房规划-机房位置应选择在靠近主干布线入口的位置,以便布线容易、接地可靠。
-机房应具备良好的通风和温度控制,以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
-机房应具有防火、防水和防尘的措施,以保护设备免受潜在的损害。
5.设备安装-所有设备应安装在标准机柜或机架上,并具备良好的接地和防震措施。
-特殊设备(如服务器、交换机等)应采用双电源供电,并配备UPS和发电机等备用电源设备,以确保在停电或电源故障时能够维持正常运行。
6.布线材料和连接器-选择符合标准的布线材料和连接器,确保其质量和可靠性。
-光纤布线应选用OS2或OM3级别的单模光纤,并使用兼容性良好的连接器(如SC或LC)。
- 铜缆布线应选用Cat 6A或更高级别的铜缆,并使用符合标准的连接器。
7.标识和管理-所有布线点和设备应在物理上进行清晰的标识,以便快速定位和故障排除。
-所有布线和设备应进行详细的记录和文档化,以便管理者和维护人员能够迅速了解和管理系统的状态和配置。
8.测试和验收-在布线完成后,对整个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和验证,以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标准。
综合布线规范
综合布线规范1 布线原则 (1)2 线缆分线、端接、卡接 (1)3 配电实施 (2)3.1 基本原则 (2)3.2 施工要点 (2)4 配线实施 (3)4.1 基本原则 (3)4.2 线缆选择 (3)4.3 穿线工序 (4)4.4 技术要求 (4)4.5 电缆保护 (5)4.6 典型问题 (5)5 配管实施 (5)6 配槽实施 (6)6.1 开槽原则 (6)6.2 封槽处理 (7)7 光缆 (7)7.1准备工作 (7)7.2路由工程 (7)7.3光缆敷设 (8)7.4 光缆接续 (8)8 综合要点 (9)9 名词解释 (9)1布线原则●环路供电:前端设备环路供电,双向保障供电安全性。
●视频电缆弯曲半径合理,不小于电缆直径的15倍。
●电源线和信号线分开敷设。
●通过线管敷设线缆要涂抹滑石粉。
●线管端口与电缆间垫专用接口。
●实施防潮、防腐、防虫、防鼠措施。
●接线点要使用焊锡焊接,然后用防水胶带固定。
2线缆分线、端接、卡接●配线时,准确确定线缆线序。
●双绞线分线时,绞线应紧贴卡槽边缘,不可过度分散。
●剥除电缆护套时,长度要合适,不可损伤内导线。
●多芯线缆分线时应以标签捆扎,合理编好序号,以便易于识别。
●卡线完毕,要对布线槽内的导线进行整理,同时清理施工残留物。
●所有线缆都要用标签捆扎,合理编好序号,以便易于识别。
3配电实施3.1 基本原则●配电箱户表后应根据室内用电设备的不同功率分别配线供电;大功率家电设备应独立配线安装插座。
●施工中,严禁损坏房屋原有绝热设施;严禁损博受力钢筋;严禁超荷载集中堆放物品。
●配线时,火线与零线的颜色应不同;同一施工现场火线(L )颜色应统一,零线(N )宜用蓝色,保护线(PE )必须用黄绿双色线。
●导线间和导线对地间电阻必须大于0.5M Ω 。
●各弱电子系统均用星型结构。
●电源线配线时,所用导线截面积应满足用电设备最大输出功率。
●电线与暖气、热水、煤气管之间的平行距离不应小于300mm ,交叉距离不应小于100mm 。
装修及大楼综合布线技术要求
装修及大楼综合布线技术要求1. 引言在如今智能化和信息化的时代,建筑物的综合布线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
装修和综合布线技术对于大楼的正常运行和人们的生活产生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装修和大楼综合布线技术的要求,并提供必要的指导。
2. 装修要求2.1 墙面和屋顶材料在进行大楼装修时,应选择环保、耐用和易清洁的墙面和屋顶材料。
这些材料应具有良好的隔热和隔音性能,以提供一个舒适和安静的室内环境。
建议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材料,并遵循施工规范进行安装。
2.2 照明系统照明系统是大楼装修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根据不同区域的功能需求,选择合适的照明设备和光源,以确保充足的照明,并避免眩光和阴影。
同时,应合理设计照明电路,减少功率损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3 声音控制在大楼内部,特别是公共区域,要求较低的噪音水平。
装修过程中,应选择吸音材料进行施工,以减少声音的传播和反射。
此外,还可以考虑在楼层和墙壁之间加入隔音层,以进一步降低噪音。
2.4 通风与空调系统装修过程中,要合理设计通风和空调系统,以确保良好的空气质量和舒适的室内温度。
通风系统应设有足够的新风供应,并配备过滤装置,以净化空气。
空调系统应根据房间大小和使用需求,选择合适的制冷和制热设备,并进行合理布线。
3. 综合布线技术要求3.1 网络布线综合布线中的网络布线是至关重要的部分。
应根据大楼规模和需求,设计合适的网络基础设施,包括网络线缆、面板、交换机等。
网络布线应遵循国家和行业标准,如TIA/EIA和ISO/IEC等。
网络线缆应采用高质量的铜缆或光纤缆,并采取合适的走线方式,以确保网络的性能和稳定性。
3.2 电力布线电力布线是保障大楼正常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根据大楼的用电需求,合理设计电力线路和配电箱。
电力线路应符合国家电气安全标准,并进行绝缘和耐压测试,以确保电力安全。
同时,应合理布置电源插座,并考虑到不同设备和需求的电力负载。
3.3 视频监控布线视频监控系统是大楼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合布线技术规范
维修更换
根据故障原因,采取相应的维修 措施,如更换损坏的线缆、紧固 松动的接口、维修或更换故障设
备等。
更新升级策略
技术更新
关注综合布线技术的最新发展,及时引入新技术和新设备,提高 系统性能。
设备升级
对老旧设备进行升级或替换,以适应新的应用需求和技术标准。
系统扩展
根据实际需求,对综合布线系统进行扩展,增加新的线缆、接口 和设备,满足不断增长的数据传输需求。
的完好性和性能。
清洁保养
保持综合布线系统的清洁,避免灰 尘和污垢对系统性能造成影响。
防潮防水
确保综合布线系统处于干燥环境中, 防止潮湿和水分对线缆和设备造成 损害。
故障排查及处理方法
故障定位
利用专业的测试工具和软件,对 综合布线系统进行故障定位,确
定故障发生的具体位置。
原因分析
分析故障发生的原因,包括线缆 损坏、接口松动、设备故障等。
综合布线技术规范
• 综合布线系统概述 • 布线材料选择与要求 • 布线设计原则与方法 • 施工过程管理与质量控制 • 测试与验收规范 • 维护与保养策略
01
综合布线系统概述
定义与功能
定义
综合布线系统是一种集成化的信 息传输系统,用于建筑物或建筑 群内语音、数据、图像等信息的 传输。
功能
实现建筑物内部及建筑物之间的 信息传输,支持语音、数据、图 像等多种业务,提供灵活、可扩 展的信息传输平台。
绘制详细的施工图纸,明确线缆 走向、设备位置、安装细节等。
工程预算
根据设计方案和施工图纸,编制 工程预算,包括材料、设备、人 工等费用。
案例分析
01
案例一
某大型企业园区网综合布线设计。针对该企业园区网的复杂需求,设计
机房综合布线规范
机房综合布线规范机房综合布线规范是指在建设机房时,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综合布线的工作。
综合布线是机房建设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机房的性能和运行稳定性。
下面就机房综合布线的规范进行详细介绍。
1.布线环境要求机房综合布线应放置在干燥、通风良好、温度适宜的环境中。
机房应进行防尘、防静电等处理,以保证布线的质量和可靠性。
2.布线路径设计机房综合布线应采用整洁、有序的布线路径设计。
布线应避免与电源线、高压线等干扰源交叉。
布线路径应有足够的空间,便于维护和管理。
3.布线标准机房的综合布线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
比如,布线应采用统一的色彩标准,便于标识和识别。
布线应按照标准分类,比如数据线、电源线、控制线等。
4.布线材料选择机房综合布线时,应选择质量可靠的材料。
比如,电缆应采用优质铜芯线,插座应采用防火、防水的材料。
同时,材料的选择要符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要求。
5.接地处理机房综合布线时,应进行有效的接地处理。
接地线的选择和布线方式应符合电气接地的相关要求,以保证机房的安全运行。
6.布线测试机房综合布线完成后,应进行测试,以确保布线质量和性能。
测试内容包括网络连通性、线缆信号传输性能等。
测试结果应符合规定的标准。
7.标识和记录机房综合布线完成后,应进行标识和记录。
每根线缆、插座等都应贴上标签,并记录在档案中。
这样,在维护和管理时能够快速定位和处理问题。
8.维护和管理机房综合布线完成后,应进行定期的维护和管理工作。
比如,定期检查和清洁布线,定期更换老化的线缆和插座。
维护和管理工作要有相应的计划和记录。
综合布线是机房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对机房的性能和运行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只有按照规范进行综合布线,才能确保机房的正常运行,提高机房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以上是机房综合布线规范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综合布线施工规范标准
综合布线施工规范标准一、管道材料选择和施工要求1、水平子系统水平子系统的走线管道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每层楼内放置水平传输介质的总线槽,另一部分是将传输介质引向各房间信息接口的分线管或线槽.从总线槽到分线槽或线管需要有过渡连接.总线槽要求宽度与高度的比例为3:1,在线槽中放置的双绞线应不超过三层.在线槽中放置的双绞线密度过大会影响底层双绞线的传输性能.水平线槽一般有多处转弯,在转弯处应留有足够大的空间以保证双绞线有充分的弯曲半径.根据EIA/TIA569标准,超五类4对非屏蔽双绞线的弯曲半径应不小于线径的8倍.最新的标准认为,弯曲半径大于线径的4倍已可以满足传输要求了.但有一点是重要的,即保持足够大的弯曲半径可以保证系统的传输性能.在水平线槽的转弯处,应有垫衬以减小拉线时的摩擦力.水平子系统线槽或线管应采用镀锌铁槽或铁管.双绞线和光纤对安装有不同的要求,双绞线垂直放置于竖井之内,由于自身的重量牵拉,日久之后会使双绞线的绞合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这种改变对传输语音的三类线来说影响不是太大,但对需要传输高速数据的超五类线,这个问题是不能被忽略的,因此设计垂直竖井内的线槽时应仔细考虑双绞线的固定.双绞线的固定时的力的大小是应该受到重视的一种技巧,如果扎线太紧可能会降低NEXT值,从而影响线缆的传输性能.2、缆线的敷设和保护方式检验1缆线般应按下列要求敷设:缆线的型式、规格应与设计规定相符.缆线的布放应自然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接头等现象,不应受外力的挤压和损伤.缆线两端应贴有标签,应标明编号,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标签应选用不易损坏的材料.缆线终接后,应有余量.交接间、设备间对绞电缆预留长度宜为~,工作区为10~30mm;光缆布放宜盘留,预留长度宜为3~5m,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长度.2缆线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1非屏蔽4对对绞线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4倍;2屏蔽4对对绞线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6~10倍;3主干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10倍;4光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光缆外径的15倍.电源线、综合布线系统缆线应分隔布放,缆线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在暗管或线槽中缆线敷设完毕后,宜在信道两端出口处用填充材料进行封堵.3预埋线槽和暗管敷设缆线应符合下列规定:敷设线槽的两端宜用标志表示出编号和长度等内容.敷设暗管宜采用钢管或阻燃硬质PVC管.布放多层屏蔽电缆、扁平缆线和大对数主干光缆时,直线管道的管径利用率为50%~60%,弯管道应为40%~50%.暗管布放4对对绞电缆或4芯以下光缆时,管道的截面利用率应为25%~30%.预埋线槽宜采用金属线槽,线槽的截面利用率不应超过50%.4设置电缆桥架和线槽敷设缆线应符合下列规定:电缆线槽、桥架宜高出地面以上.线槽和桥架顶部距楼板不宜小于30mm;在过梁或其它障碍物处,不宜小于50 mm.槽内缆线布放应顺直,尽量不交叉,在缆线进出线槽部位、转弯处应绑扎固定,其水平部分缆线可以不绑扎.垂直线槽布放缆线应每间隔固定在缆线支架上.电缆桥架内缆线垂直敷设时,在缆线的上端和每间隔处应固定在桥架的支架上;水平敷设时,在缆线的首、尾、转弯及每间隔5~10m 处进行固定.在水平、垂直桥架和垂直线槽中敷设缆线时,应对缆线进行绑扎.对绞电缆、光缆及其它信号电缆应根据缆线的类别、数量、缆径、缆线芯数分束绑扎.绑扎间距不宜大于,间距应均匀,松紧适度.楼内光缆宜在金属线槽中敷设,在桥架敷设时应在绑扎固定段加装垫套.采用吊顶支撑柱作为线槽在顶棚内敷设缆线时,每根支撑柱所辖范围内的缆线可以不设置线槽进行布放,但应分束绑扎,缆线护套应阻燃,缆线选用应符合设计要求.建筑群子系统采用架空、管道、直埋、墙壁及暗管敷设电、光缆的施工技术要求应按照本地网通信线路工程验收的相关规定执行.2、保护措施1、水平子系统缆线敷设保护应符合下列要求.预埋暗管保护要求如下:1预埋在墙体中间的最大管径不宜超过50mm,楼板中暗管的最大管径不宜超过25mm.2直线布管每30m处应设置过线盒装置.3暗管的转弯角度应大于90度,在路径上每根暗管的转弯角度不得多于2个,并不应有S弯出现,有弯头的管段长度超过20m时,应设置管线过线盒装置;在有2个弯时,不超过15m应设置过线盒.4暗管转弯的曲率半径不应小于该管外径的6倍,如暗管外径大于50mm时,不应小于10倍.5暗管管口应光滑,并加有护口保护,管口伸出部位宜为25~50mm.2、网络地板缆线敷设保护要求如下:1线槽之间应沟通.2线槽盖板应可开启.3主线槽的宽度由网络地板盖板的宽度而定,一般宜在200mm左右,支线槽宽不宜小于70mm.4地板块应抗压、抗冲击和阻燃.塑料线槽槽底固定点间距一般宜为1m.铺设活动地板敷设缆线时,活动地板内净空应为150~300mm.采用公用立柱作为顶棚支撑柱时,可在立柱中布放缆线.立柱支撑点宜避开沟槽和线槽位置,支撑应牢固.立柱中电力线和综合布线缆线合一布放时,中间应有金属板隔开,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3、干线子系统缆线敷设保护方式应符合下列要求:缆线不得布放在电梯或供水、供汽、供暖管道竖井中,亦不应布放在强电竖井中.干线通道间应沟通.3、主干子系统主干子系统用于大楼之间的传输,一般采用多对数双绞线或多模光纤,光纤有极强的抗干扰能力,所以安装后不会发生如双绞线那样的问题,但光纤本身较为脆弱,强力牵拉或弯折会使纤芯折断,因此安装时应有有经验的工程师在现场指导.光纤的架设可以采用架空、直埋、管道等方法,直埋时应在光纤经过的地方做警告标志,以防以后的施工破坏.由于光纤的纤芯是石英玻璃的极易弄断,所以在施工时绝对不允许超过允许的最小弯曲半径.捆扎时至少为光纤外径的10倍;拉线时至少为光纤外径的15倍.其次,光纤的抗拉强度比铜缆小,因此在施工时,决不允许超过抗拉强度46N.光纤配线架分挂墙式、机架式两种,根据端接光纤数目可分为24口、48口、72口几种,配线架上有适配板,用来安装耦合器.光纤进入配线架前要适当地捆扎,进入配线架之后要预留有一定备用线缆,以方便安装、维护.备用的线缆应盘在光纤配线架的卷轴上.4、管理区子系统管理区子系统是工程施工中考虑最复杂的部分.这部分施工应充分考虑环境影响和端接工艺的影响.电磁辐射是考虑管理区子系统安装环境的主要因素.电磁辐射的影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环境对系统传输的影响,一是系统在信息传输过程中对环境设备的影响.在建筑物内,环境对系统传输的影响主要来自强电磁辐射源,如电台,建筑物内的电梯,马达,UPS电源等.如果环境中这些干扰源的影响较大,应考虑采取屏蔽措施,或选择距离较远的位置.布线系统的端接工艺是直接影响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连接配件的安装工艺主要影响布线系统的近端串扰和衰减,而这两个参数是判断系统性能的重要依据.在管理区子系统还要考虑环境的通风,照明,酸碱度,湿度等条件,这些因素将对端接配件造成腐蚀和老化,日久之后会影响系统的性能.管理区子系统内的安全性也要加以考虑,端接配件最好安装在布线机柜或墙柜内.5、工作区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在施工时要考虑的因素较多,因为不同的房间环境要求不同的信息墙座与其配合.在施工设计时,应尽可能考虑用户对室内布局的需要,同时又要考虑从信息墙座连接应用设备如计算机,等方便和安全.墙上安装型信息墙座一般考虑嵌入式安装.在国内采用的是标准的86型墙盒,该墙盒为正方形,规格80 ×80mm,螺丝孔间距60 mm.信息墙盒与电源墙座的间距应大于500px.桌上型墙座应考虑和家具,办公桌协调,同时应考虑安装位置的安全性.信息墙盒与电源墙座的间距应大于500px.抬高式地板安装在预制的地板盒内,盒内可以安装信息墙座和电源墙座.信息墙座接头的端接安装必须由专业工程师完成.与管理区子系统的端接一样,它的安装工艺对系统的性能有直接的影响.二、施工过程要求施工过程由三个方面完成:管道安装,拉线安装和配件端接.1、管道安装:由具有电信部门二级通信工程安装资格的工程队完成,工艺质量满足国家电信部门有关的施工规范和EIA/TIA569标准.布线桥架的焊接,线槽的过渡联接满足国家电工标准中对强电安装的工艺和安全要求.2、拉线安装:开放式布线系统对拉线施工的技能要求较其它布线高得多,这主要是由传输介质的特点决定的.在开放式布线系统中,采用的传输介质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类为双绞线,另一类为光纤,它们的材料构成和传输特征虽然不同,但在拉线时都要求轻拉轻放,不规范的施工操作有可能导致传输性能的降低,甚至线缆损伤.在施工中经常可以看到下列情况:1双绞线外包覆皮起皱或撕裂,这是由于拉力过大和线槽的转角,过渡联接不符合要求造成的.2双绞线外包覆皮光滑,看不出问题,但用仪表测量时发现传输性能达不到要求,这是由于拉线时拉力过大,使双绞线的长度拉长,绞合拉直造成的.这种情况用于语音和10Mbps以下的数据传输时,影响也许不太大,但用于高速数据传输时则会产生严重的问题.3光纤没有光信号通过,这是由于拉线时操作不当,线缆严重弯折使纤芯断裂造成的.这种情况常见于光纤布线的弯折之处.为了避免施工中出现上述问题,在ISO/IEC11801标准EIA/TIA569标准中规定:双绞线尤其是超五类双绞线拉线时的拉力不能超过13磅约20公斤. 光纤的拉力不能超过5磅约8公斤.为了保证施工的质量,规定:1拉线时每段线的长度不超过20米,超过部分必须有人接送;2在线路转弯处必须有人接送;3、配件端接:配件端接的工艺水平将直接影响布线系统的性能.公司对其严格把关,所有的端接操作都将由专业工程师完成.施工工艺技术要求1、严格按图纸施工,在保证系统功能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工艺标准要求,确保施工质量.2、预埋留位置准确、无遗漏.3、管路两端设备处导线应根据实际情况留有足够的冗余.导线两端应按照图纸提供的线号用标签进行标识,根据线色来进行端子接线,并应在图纸上进行标识,作为施工资料进行存档.4、设备安装牢固、美观、预装设备、竖成列,墙装设备端正一致,资料整理正规完整无遗漏,各种现场变更手续齐全有效.电缆线的敷设:在布线系统中,大多信号都是电流信号或数字信号,故对电缆线的敷设工作应注意以下几点:1、电缆敷设必须设专人指挥,在敷设前向全体施工人员交底,说明敷设电缆的根数,始末端的编号,工艺要求及安全注意事项.2、敷设电缆前要准备标志牌,标明电缆的编号、型号、规格、图位号、起始地点.3、在敷设电缆之前,先检查所有槽、管是否已经完成并符合要求,路由与拟安装信息口的位置是否与设计相符,确定有无遗漏.4、检查预埋管是否畅通,管内带丝是否到位,若没有应先处理好.5、放线前对管路进行检查,穿线前应进行管路清扫、打磨管口.清除管内杂物及积水,有条件时应使用压缩空气吹入滑石粉风保证穿线质量.所有金属线槽盖板、护边均应打磨,不留毛刺,以免划伤电缆.6、核对电缆的规格和型号.7、在管内穿线时,要避免电缆受到过度拉引,每米的拉力不能超过7公斤以便保护线对绞距.8、布放线缆时,线缆不能放成死角或打结,以保证线缆的性能良好,水平线槽中敷设电缆时,电缆应顺直,尽量避免交叉.9、做好放线保护,不能伤保护套和踩踏线缆.10、对于有安装天花的区域,所有的水平线缆敷设工作必须在天花施工前完成;所有线缆不应外露.11、留线长度:楼层配线间、设备间端留长度从线槽到地面再返上铜缆3~5m,光缆7~9m,信息出口端预留长度.12、线缆敷设时,两端应做好标记,线缆标记要表示清楚,在一根线缆的两端必须有一致的标识,线标应清晰可读.标线号时要求以左手拿线头,线尾向右,以便于以后线号的确认.13、垂直线缆的布放:穿线宜自上而下进行,在放线时线缆要求平行摆放,不能相互绞缠、交叉,不得使线缆放成死弯或打结.14、光缆应尽量避免重物挤压.15、绑扎:施工穿线时作好临时绑扎,避免垂直拉紧后再绑扎,以减少重力下垂对线缆性能的影响.主干线穿完后进行整体绑扎,要求绑扎间距≤.光缆应时行单独绑扎.绑扎时如有弯曲应满足不小于10CM 的变曲半径.16、安装在地下的同轴电缆须有屏蔽铝箔片以阴隔潮气.17、同轴电缆在安装时要进行必要的检查,不可有损伤屏蔽层.18、安装电缆时要注意确保各电缆的温度要高于5C.19、填写好放线记录表:记录中主干铜缆或光纤给定的编号应明确楼层号、序号.20、电缆敷设完毕后,两端必须留有足够的长度,各拐弯处、直线段应整理后得到指挥人员的确认符合设计要求方可掐断.21、线槽内线缆布放完毕后应盖好槽盖,满足防火、防潮、防鼠害之要求.机柜箱内接线:1、按设计安装图进行机架、机柜安装,安装螺丝必须拧紧.2、机架、机柜安装应与进线位置对准;安装时,应调整好水平、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3mm.3、按供货商提供的安装图、设计布置图进行配线架安装.4、机架、机柜、配线架的金属基座都应做好接地连接.5、核对电缆编号无误.6、端接前,机柜内线缆应作好绑扎,绑扎要整齐美观.应留有1米左右的移动余量.7、剥除电缆护套时应采用专用剥线器,不得剥伤绝缘层,电缆中间不得产生断接现象.8、端接前须准备好配线架端接表,电缆端接依照端接表进行.9、来自现场进入机柜箱内的电缆首先要进行校验编号.10、来自现场进入机柜箱内的电缆要进行固定.11、来自现场进入机柜箱内的电缆,应留有一定的余量.12、来自现场进入机柜箱内的电缆一般不容许有接头.13、来自现场进入机柜箱内的电缆尽量避免相互交叉.14、按图施工接线正确,连接牢固接触良好,配线整齐、美观、标牌清晰.15、选用同一区段的电缆跳线颜色要尽可能统一,便于安装调试和日常维护.。
综合布线施工工艺(规范标准)
综合布线系统安装施工工艺标准料管暗敷设要求:3.3.1.1暗敷管宜采用金属管或阻燃型硬质(PVC)塑料管,预埋在墙体中间的暗管内径不宜超过50mm,楼板中的暗管内径宜为15~25mm。
直线布管30m处应设置拉线盒或接线箱。
3.3.1.2暗配管制转弯角度应大于90°,在路径上每根暗管的转弯角度不得多于二个,并不应有S弯出现。
在弯曲布管时每间隔15m处,应设置暗拉线盒或接线箱。
3.3.1.3暗配管转弯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该管外径的6倍,如暗管外径大于50mm时,不应小于10倍。
3.3.2金属线槽地面暗敷设要求:3.3.2.1在建筑物中预埋线槽,可根据其尺寸不同,按一层或二层设置,应至少预埋二根以上,线槽截面高度不宜超过25mm。
3.3.2.2线槽直埋长度超过6m或在线槽路由交叉、转弯时,宜设置拉线盒,以便于布放缆线和维修。
3.3.2.3拉线盒应能开启,并与地面齐平,盒盖处应采取防水措施。
3.3.2.4线槽宜采用金属管引入分线盒内。
预埋金属线槽见图3.3.2.4所示。
有关地面金属线槽安装施工工艺请按有关章节要求施工。
图3.3.2.4预埋金属线槽示意图3.3.3格形楼板下暗敷设格形线槽和沟槽要求:3.3.3.1格形线槽与沟槽构成请见图3.3.3.1所示。
图3.3.3.1格形线槽与沟槽构成示意图3.3.3.2沟槽和格形线槽必须沟通。
3.3.3.3沟槽盖板可开启,并与地面平齐,盖板和信息插座出口处应采取防水措施。
3.3.3.4桥架敷设要求:3.3.4.1桥架水平敷设时,吊(支)架间距一般为1.5m~3m,垂直敷设时固定在建筑物构体上的间距宜小于2m。
3.3.4.2桥架及槽道水平度每米偏差不应超过50mm。
3.3.4.3桥架及槽道水平度过每米偏差不应超过2mm。
3.3.4.4垂直桥架及槽道应与地面保持垂直,并无倾斜现象,垂直度偏差不应超过3mm。
3.3.4.5两槽道拼接处水平度偏差不应超过2mm。
3.3.4.6吊(支)架安装应保持垂直平整,排列整齐,固定牢固,无歪斜现象。
综合布线系统技术规范
综合布线系统技术规范1. 引言综合布线系统是一个用于传输数据、语音和视频等各种信息的基础设施。
它可以在机构、企业和住宅等各种环境中使用,为各种应用提供高效、可靠和安全的通信。
本文档旨在规范综合布线系统的技术要求,确保其设计、建设和维护的质量和可靠性。
2. 定义在本文档中,以下术语的定义适用于整个综合布线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指用于传输数据、语音和视频等多种信息的完整通信基础设施。
•水平布线:指连接通信设备和终端设备的布线系统。
•垂直布线:指连接不同楼层之间的布线系统。
•安装间隔:指终端设备之间相邻的最小距离。
3. 设计要求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1.支持多种应用:综合布线系统应支持各种应用场景,包括数据传输、语音通信、视频监控等。
2.兼容性和可扩展性:系统设计应考虑未来的扩展需求,保证系统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
3.灵活性和可管理性:系统设计应灵活可配置,方便管理和维护。
应采用合适的标准化接口和管理工具。
4.安全性和可靠性:系统设计应考虑信息安全和系统可靠性,采用适当的安全措施和冗余设计,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和稳定。
5.节能和环保:系统设计应尽量减少能源消耗,并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4. 建设要求综合布线系统的建设应满足以下要求:1.布线结构:采用合理的布线结构,包括水平布线和垂直布线。
水平布线应采用星型拓扑结构,垂直布线应采用合适的分布式布线或集中式布线结构。
2.布线材料:选择符合标准要求的布线材料,包括电缆、插座、配线架等。
应选择品牌可靠、质量稳定的材料。
3.安装间隔和线缆保护:安装间隔应符合标准要求,线缆应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避免受到机械损伤、电磁干扰等影响。
4.标识和管理:每个布线设备和线缆应有清晰的标识。
建议使用统一的管理工具进行管理和维护。
5.接地和防雷:应采取适当的接地和防雷措施,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
5. 维护要求综合布线系统的维护应满足以下要求:1.定期检测:定期对布线设备和线缆进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修复或更换。
综合布线 国家标准
综合布线国家标准综合布线是指将建筑物内的各种通信线缆(包括电话线、数据线、视频线等)和各种设备(如计算机、电话、传真机等)通过一定的规范和标准进行有序、统一地布置和管理。
综合布线的设计和实施直接关系到建筑物内部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管理维护,因此,综合布线的国家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国家标准对综合布线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综合布线的基本要求。
国家标准规定了综合布线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包括布线系统的可靠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等方面的要求,以及对布线材料、设备、安装、测试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其次,对综合布线的布置和管理要求。
国家标准规定了综合布线在建筑物内的布置和管理要求,包括布线路径的选择、布线管道的设置、布线箱的安装、布线标识的要求等,旨在确保布线系统的有序、美观、易于管理。
再次,对综合布线的技术要求。
国家标准规定了综合布线的技术指标和测试方法,包括对布线材料和设备的技术要求,对布线系统的传输性能和抗干扰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以及对布线系统的测试和验收方法。
最后,对综合布线的维护和管理要求。
国家标准规定了综合布线的维护和管理要求,包括对布线系统的日常维护、定期检测和管理记录等方面的要求,以及对布线系统故障处理和变更管理的要求,旨在确保布线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综合布线国家标准的实施,对于保障建筑物内部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管理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进行设计、实施和管理,才能确保综合布线系统的高质量和长期稳定运行。
因此,各相关单位和人员在进行综合布线工程时,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标准的规定,确保综合布线系统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国家标准化部门也应加强对综合布线国家标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相关单位和人员的标准意识和实施水平,推动综合布线国家标准的全面实施和落实。
综合布线国家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推动我国综合布线产业的发展和提升我国综合布线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加强对综合布线国家标准的研究和制定,不断完善和提高综合布线国家标准,才能更好地满足综合布线市场的需求,促进我国综合布线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壮大。
综合布线的标准与设计规范
1999年发布一个增补版 EIA/TIA-568-A.5,并推荐5e类和 6类的相关内容。
2000年 EIA/TIA-568-B颁布
综合布线技术
5.国外综合布线系统的主要标准
综合布线技术
几个定义:
•入口室或入口空间(电信):连接建筑物内或建筑物之间的电信 基干设施的空间。 •设备电缆和软线:用于将电信设备连接到水平电缆或基干电缆 的电缆或软线。 •设备室(电信):用于为建筑物用户服务的电信设备集中空间。 •接地:电路(例如电信),设备和地面,或地面服务的某些导电 体之间的连接导线,不论是有意的还是偶然的。 •水平电缆布线:电信出口/连接器和水平交叉接线之间的布线。 •水平交叉连接:水平电缆与其他电缆,例如水平,基干,和设 备的交叉连接 •跨接线:不带连接器的扭结线对组,在交叉接线处用于连接电 信线路/连接线。
综合布线技术
制定综合布线系统规范主要组织
综合布线技术
标准的分类
❖ 产品质量标准:是指产品质量特性应达到的要求。如强度、 硬度、化学成分、舒适度、灵敏度等
❖ 产品包装标准:生产活动中,对所有产品制作的运输包装 和销售包装的品种、规格、尺寸、参数、工艺、成分、性 能等所做的统一规定。
❖ 产品管理标准:它是以各种产品的管理事项为对象所制定 的标准。 3.从标准总体的法律属性分类
综合布线技术
综合布线系统的主要标准
1、我国标准的使用情况 20世纪80年代,主要采用国外标准; 20世纪90年代,编制、批准、发布一些标准和规 范及图集,现在的标准多数是属于综合性标准。
2、国际标准和国外标准 ❖ ANSI/EIA/TIA-568-A:1995《商业建筑物电信布
综合布线工程施工规范及技术要求
综合布线工程施工规范及技术要求一、总则本规范适用于综合布线工程的工程实施、调试、检测、质量控制。
综合布线工程范围包括:区域综合外网、室内综合管网和综合布线工程。
区域综合外网工程由管道、电缆隧道、电缆沟、人(手)孔、引入与引出配管、室外交接箱等组成;室内综合管网由弱电间、线槽、配管、配线箱、接线盒、智能配线箱、管网支架等组成;综合布线工程主要包括用于建筑弱电系统及综合布线的主干线缆、水平线缆、用户配线、各类配线模块、机柜等。
本规范依据现行国家规范与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16➢《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50312-201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建筑电气工程实施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15➢《通信管道与通信工程设计规范》GB50373-2006二、施工技术要求1、配电箱户表后应根据室内用电设备的不同功率分别配线供电;大功率家电设备应独立配线安装插座。
2、配线时,相线与零线的颜色应不同;同一住宅相线(L)颜色应统一,零线(N)宜用蓝色,保护线(PE)必须用黄绿双色线3、导线间和导线对地间电阻必须大于0.5MΩ,使用兆欧表测试。
4、各弱电子系统均用星型结构。
5、进线穿线管2~3根从户外引入家用信息接入箱。
出线穿线管从家用信息箱到各个户内信息插座。
所敷设暗管(穿线管)应采用钢管或阻燃硬质聚氯乙烯管(硬质PVC管)。
6、直线管的管径利用率应为50%~60%,弯管的管径利用率应为40%~50%。
7、所布线路上存在局部干扰源,且不能满足最小净距离要求时,应采用钢管。
8、暗管直线敷设长度超过30米时,中间应加装过线盒。
9、暗管必须弯曲敷设时,其路由长度应≤15米,且该段内不得有S弯。
连续弯曲超过2次时,应加装过线盒。
所有转弯处均用弯管器完成,为标准的转弯半径。
不得采用国家明令禁止的三通四通等。
10、暗管弯曲半径不得小于该管外径的6~10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布线技术要求及相关规范1、综合要求1.1.本项目包括:A、电脑网络布线;B、电视点布线;C、电话点布线;D、闭路电视监控布线。
1.2.电源布线不在综合布线的范围之内,电脑网络布线作备份布点,电话和电视不作备份布点。
1.3.电脑网络布线如有室外部分,则用光纤布线,电话和电视的室外部分均由施工方施工。
1.4.工程必须符合国家有关综合布线、电气安全标准等规范。
1.5.充分考虑所采用线材和用户相关设备的阻抗匹配、传输距离及线间电容、串扰、回波、损耗等因素。
1.6.充分考虑整体布线工程的防雷及接地并为布线系统建设一个独立的接地网,必须提供完整、可行的防雷接地方案。
2、其他要求2.1 系统的测试和验收本系统的测试和验收参照整个系统应按下列标准的最新修订本进行设计和验收测试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建筑和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ECS 89:97)进行。
2.1.1整个系统应按下列标准的最新修订本进行设计和验收测试。
1)国家电气规范和国家电气安全规范。
2)BS7430----接地3)EIA/TIA568B及569标准4)ISO/IEC DIS 11801(2002)建筑和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国际标准。
5)CECS72:92建筑和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2.1.2设备安装、测试、开通1)测试工具采用FLUKE DSP4300 电缆测试仪进行验收测试,所有电脑网络信息点(含备份点)按TIA/EIA568B信道测试模型100%通过测试。
2)设备安装、调测所需工具、仪表及安装材料均由施工方提供。
3)设备的机械结构应作抗震加固。
2.1.3移交测试1)移交测试的条款应和技术规范一致。
基于以上要求,施工方应提供测试条件、方法和过程的草案,谈判后,最终测试文件由双方共同拟定。
2)移交测试是在用户方督导人员在场的情况下由施工方的人员进行的。
3)如果移交测试没有满足测试文件的要求,要重新进行系统测试。
2.1.4试运行验收测试1)试运行是考察整个网络的可靠性的重要步骤,试运行将在移交测试后进行,试运行期为三个月。
2)当主要指标(可靠性,稳定性)在试运行验收满足要求后,最终验收才能进行。
如果上述条件不满足,要另加三个月的试运行期。
系统设计及产品技术要求设计原则实用性 -实施后的计算机布线系统,将能够在现在和将来适应技术的发展。
模块化 - 布线系统中,除去固定于建筑内的线缆外,其余所有的接插件都应是模块化的标准件,以便管理和使用。
扩充性 - 布线系统尽可能一次性考虑投资到位,但不排除是可扩充的,将来有更大的发展时,很容易将设备进行扩展。
经济性 - 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造价。
灵活性 - 信息点能方便地和多种类型设备(如电话、计算机、检测器件以及传真等)进行连接。
可靠性 - 在网络主干线的传输介质上提供容错功能,保证未来现代化系统的可靠运行。
系统功能要求数据网络系统不仅能提供满足数据、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使用的服务和传输能力,而且能方便的通过电信运营商提供的接口或INTERNET等网络用多种方式和全国及世界各地的计算机进行交流。
为了能适应今后10年甚至更长时间内网络和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综合布线系统要能适合当今流行的网络技术(如交换以太网技术及1000BASE-T),特别是国际上普遍使用的千兆以太网技术的要求。
着重强调为今后更先进的如万兆位千兆网络系统使用打好坚实的基础。
该综合布线系统应不但能体现先进国际水平,而且应该具有高度开放性,能为标准的智能型建筑物提供一个高效率、标准和开放的基础平台。
布线系统建设作为某单位办公大楼基础建设的一部分,充分考虑系统使用期间,网络、终端、信息点位等设备的适当增加,系统仍然要求适应正常负载运行。
建成后的综合布线系统将担负电子文档,办公自动化,远程教育,e-mail电子邮件等系统的使用,能否始终保证各系统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作为支撑系统的综合布线系统在设计时着重强调其容错性能和抗灾害性能。
要求:任何一个信息插座均可提供高速数据及语音的使用;根据使用及维护的需要,用户可通过配线架进行灵活、方便地管理,为今后大楼安全、经济地运行打下基础;能为多厂商环境服务的经济、有效的布线方法。
系统构成综合布线系统是所有单体建筑及建筑群的内部及外部语音,数据,监控图像,显示信号及多媒体信号的传输通道,它不但必须满足当前的业务处理需求,更需要考虑今后通讯及网络发展需求。
综合布线系统必须符合并超过国际标准TIA/EIA-568B.2-1和ISO11801(2002)标准4对六类铜缆布线及各子系统的规定。
垂直主干子系统主机房配线中心MDF连接到各楼层分配线间ID采用4芯多模室内光缆,光缆必须满足IEEE802.3ae关于下一代光纤技术标准。
1)10/100/1000Mbps/10Gbps的使用;2)所用材料还必须符合IEC对抗拉力,压力和拉力的承受标准。
语音主干采用三类25对数铜缆,按语音点1:1比例配置铜缆的线对数。
除必须符合对所有产品的要求的标准外,还必须符合EN50167,EN50168对三类线缆的其他技术要求,以满足中速网络使用的需求。
设备间子系统在数据主配线间MD及各分配线间ID采用标准19英寸机柜安装的配线架及相应的网络设备,机柜大小以按照现有设备并有一定预留。
语音垂直主干配线架要求采用110XC配线架,并配有足够的110XC连接块和标签条。
光纤配线架采用19英寸24口机柜式MT-RJ光纤配线架,必需能够达到48芯的光纤端接容量。
光纤连接器采用较先进的高性能,低衰耗,体积小的MT-RJ光纤接头,并按照光纤根数提供1:1比率的原厂3米MT-RJ--SC米光纤跳线。
配线间子系统数据配线架采用24口模块化配线架。
光纤配线架采用19寸24口MT-RJ机架式光纤配线架,配线架应配备标签。
配线间子系统跳线数量根据信息点数目按2:1比率配备。
数据跳线采用原厂六类2米RJ45铜缆跳线,语音跳线采用原厂六类110XC-RJ452米铜缆跳线。
配线间子系统采用的MT-RJ--SC光纤跳线按照光纤根数按照1:1比率进行配置。
水平子系统水平子系统电缆长度为90米以内,语音及数据水平布线均采用六类非屏蔽双绞线(UTP);必须符合并超过最新的六类标准TIA/EIA-568B.2-1或ISO11801(2002),导体直径为23AW,中间带有十字架。
带宽:≥ 600MHz光纤到桌面的水平光纤采用国际标准OM3双芯室内光纤,支持1000Base-SX,1000Base-LX及10Gbase-SX使用。
工作区子系统信息插座采用六类信息插座,能够满足高速数据及语音信号的传输,电气性能达到六类标准TIA/EIA CAT6的要求,测试指标250MHz。
信息插座采用不同的颜色用以区分语音信息点及数据信息点,信息面板要求采用系列86英式面板。
工作区按数据信息点的2:1的比率配备原厂2米RJ45跳线。
六类双绞线采用的六类非屏蔽双绞线必须符合并超越最新的六类标准TIA/EIA-568B.2-1或ISO11801(2002),导体直径为23AW,中间带有十字架,护套必须符合CMR标准,带宽:≥ 600MHz, 在250MHZ频率上至少提供8dB NEXT&RL性能裕量,阻抗: 100 ohms + 15%,承受电压:300V AV/DC,工作温度: -20O C– 60 O C。
信息插座六类非屏蔽信息插座(CAT6),须为SL外观并且自带防尘盖, 额定电压94V,传输带宽≥250MHz,能够满足高速数据及语音信号的传输。
信息模块应具有任选90度(垂直)或180度(水平)安装方式,安装时采用Pistol Tool安装工具一次性端接八根线,信息模块后面须带线缆固定套, RJ-45插座插拔次数必须在750次或以上,110XC模块打接次数必须在200次或以上,信息插座8根金属针必须相互交叉,IDC模块须为45度斜角。
面板面板须为白色,双口,耐腐蚀,45度斜装。
配线架六类配线架必须为RJ45模块化结构,配线架信息插座可以同工作区信息插座互换,插座必须能够拆下安装。
RJ-45插座插拔次数必须在750次或以上,110XC 模块打接次数必须在200次或以上,8根金属针须相互交叉,IDC模块须为45度斜角。
理线器必须为为封闭式理线方式,可分开定购,使用时必须看不到前面跳线。
标准:EIA/TIA-568-B.2-1。
安装:19英寸机柜式安装,每个信息插座可拆下安装,安装时一次性端接八根线, 信息插座应具有任选90度(垂直)或180度(水平)安装方式,。
安全:符合UL 文件 E81956跳线标准:数据级跳线的型式应符合TIA/EIA-568B.2-1和ISO11801 2nd标准。
长度:数据级跳线应为RJ45型号,语音级跳线则应为110XC-RJ45型号。
导体直径:24AWG,传输带宽≥250MHz, 阻抗: 100 ohms + 15%。
光缆配线架光缆配线架:24模块化结构,能够达到48芯光纤的安装空间,附带光纤的盘绕、固定和接续装置。
应提供框架和有关的轨道、托架、设环以及现场组装接线屏所需的所有部件。
它应由光缆接头和特制的水平跨接缆构组成。
安装:19英寸机柜式安装,配MT-RJ光纤耦合器、光纤管理装置、标签和固定附件便于布置跳线。
应提供架空的电缆支承结构以支撑所有进出架的电缆。
光纤连接头及耦合器采用高性能的MT-RJ光纤连接头及相应的耦合器。
平均损耗≤0.1dB标签及网络布线管理软件所有标签必须采用电脑或打字机打印,并且有可靠的粘贴纸和保护膜,色标必须符合EIA/TIA 606 布线管理规范,提供ITRACS7.0网络布线管理软件。
防雷接地新大楼地处比较空旷的地方,虽然大楼在建设过程中,已经建立了整体的地网,但考虑到日后设备及人身安全,投标人必须为整体布线系统建立一个独立的弱电地网,要求接地电阻必须小于2Ω,且必须符合国家有关电气及接地防雷规范和标准。
投标人在投标文件中,应以独立的章节或部分对系统防雷接地的方案作详细的描述,包括但不限于方案的原理、采用的技术手段、选用的防雷及接地设备、适用的标准、地网的分布形式、接地电阻的计算方法、测试及验收标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