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禽场生物安全体系建立原则

合集下载

畜禽健康养殖及其生物安全体系的构建

畜禽健康养殖及其生物安全体系的构建

畜禽健康养殖及其生物安全体系的构建动物疫病是危害畜牧业生产和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已成为制约养殖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与养殖业发展和集约化饲养程度的提高相比,我国畜禽养殖方式和水平未能得到同步提升。

一方面对致病机理认识不足,难以做到有效防控动物疫病;另一方面忽视动物的生理特点和基本福利,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而滥用添加剂、激素、疫苗等,造成严重的动物健康问题和日益复杂的疫病流行状况。

动物疫病不仅直接关系畜牧业的发展,而且关系到经济发展、人民健康和社会稳定。

防控家禽疫病,不仅要从疫病流行三个基本环节加强综合防制,更要在宏观上积极进行动物健康养殖体系及其生物安全保障体系的规划、建设与完善,以充分发挥人类活动对动物传染病流行过程的重大作用与积极影响。

本文仅就畜禽健康养殖及其生物安全体系的构建阐述如下:1、建立和健全各级畜禽防疫体系和兽医卫生监督控制体系转变动物防疫观念,将动物防疫定位由保障动物健康和畜牧经济发展,提升到保护人类健康与安全,并实现动物防疫工作由以保护动物健康为核心提升到向以保护人类健康与安全为核心的转变。

准确定位动物防疫工作,建立和健全各级畜禽防疫体系和兽医卫生监督控制体系,以保障防疫规划、措施及各项兽医法规的贯彻执行。

畜禽防疫体系和兽医卫生监督控制体系的工作,是一项与农业、商业、外贸、卫生、交通等部门密切相关的系统工作。

完善政府的社会管理和提高公共服务职能,必须依靠政府,从全局出发,统一部署,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建立、完善动物产品生产全过程的动物防疫监管机制。

建立兽医相关职能责、权、利统一的垂直管理体制与体系,特别是建立和完善垂直管理的官方兽医体制,是实现对动物的饲养、管理、屠宰、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实行全程监控的有效体制。

官方兽医体制的完善可切实将动物防疫工作的重点,由治标为重点的结果监控转变为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全程监控。

2、以区域化和标准化的安全养殖小区建设为核心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牢固树立生物安全意识,以区域化和标准化的安全养殖小区建设为核心,大力推进动物健康养殖与动物生产生物安全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浅析健全规模化鸡场的生物安全防控体系

浅析健全规模化鸡场的生物安全防控体系
除 了保护 自身 的安全外 . 还担 负着雏鸡早期 的保护作用 。在
内温 度保 持在 1 8℃~ 8℃, 2 空气 相对 湿 度达 到7 %以上 。 0
234 带 鸡 消毒 .. 带 鸡 消毒 工 作 是 饲 养 管理 工作 中的 重 要 组 成部 分 . 般应 做 到每 日1 一 次或 隔 日1 。夏 季可 根 据 次
2 . 制订正确合理的消毒程序 ①人员、生产工具及车 -2 3
辆的消毒 。工作人员 进入鸡舍必须 经淋浴 , 换上消毒 过的工
饲 料 中大 肠杆 菌 、 门 氏菌 进行 检测 , 禁 使用 不 合 格 原 沙 严
料。 同时还需 对植 物 源性 饲料 中 的霉菌 进行 检测 。最 终使 成 品料 中的各 项卫 生 指标符 合 标准 成 品料 在 未添 加防腐
种 鸡正 常 ( 无免 疫抑 制性 疾病 、 强烈 应激 、 其他 严重 的细 菌 性疾病 等 )及孵化过程 正常 的情况下 。 日龄雏 鸡上述3 抗 1 种 体 滴度应大 于 同期种鸡 抗体滴度 的7 %。通过疫 苗 免疫 , 0 使 鸡 群 产生 均 匀有 效 的 抗体 . 病原 与 鸡群 “ 对 ” 使 相 隔离 。 从
溶 液 2 l 高锰 酸 钾 1 ) 应 将 鸡 舍 内所 有 用 具 放 入鸡 8H 、 l 4g 时
舍后 再进 行 . 且密 闭达2 h 并 4 以上 。 熏蒸 消毒鸡 舍时 , 使 舍 应
免制 度 . 体监测 包括种 鸡 自身的抗体 及其1 抗 日龄雏鸡 的抗
体. 一般 来 说种 鸡 N A 、B 抗体 的 高低 、 D、 II 的 均匀 度 的好 坏
多数 情 况下 . 度过 大会 降低 消 毒 药 的浓 度 , 般 在 冲洗 湿 一

牧场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牧场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牧场生物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牧场是畜牧养殖业的重要基地,是畜禽等动物的栖息地和生产场所。

为了保障牧场的生物安全,保护畜牧养殖业的稳定发展,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目标牧场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的管理目标是确保牧场内外的动植物资源不受到病害和有害生物的侵害,保障畜牧生产的安全和稳定。

三、管理原则1. 预防为主。

加强对牧场疾病和害虫的预防工作,实施早期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控制疫情和害虫危害,确保牧场生物安全。

2. 安全第一。

牧场生物安全是最重要的,任何行为都不能以任何理由损害生物安全。

3. 综合治理。

通过综合治理手段,建立起有效的牧场生物安全管理制度,保障动植物资源的健康和稳定。

四、管理内容1. 动植物检疫(1)严格贯彻执行动植物检疫法律法规,定期对牧场进行检疫。

(2)建立检疫档案,对患病动植物进行隔离和治疗。

(3)对进出牧场的动植物进行登记和检疫。

2. 疫病防控(1)建立健全的疫病预警机制,定期对牧场进行疫病监测和报告。

(2)加强牲畜的免疫工作,确保畜牧业的生产安全。

(3)对发病动物进行隔离和治疗,防止疫情蔓延。

3. 害虫防治(1)建立健全的害虫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控制害虫侵袭。

(2)定期进行害虫防治工作,采取物理、化学、生物等综合手段防治害虫。

(3)对害虫的防控工作进行记录和汇总,进行长期监测,确保牧场的环境卫生。

4. 牧场清洁(1)加强牧场内外环境的清洁工作,保持牧场的整洁卫生。

(2)对牲畜粪便和废弃物进行集中处理,防止细菌和虫害滋生。

(3)加强环境监测和采样,提高环境卫生质量。

5. 安全生产(1)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加强人员培训,保障牧场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

(2)加强牧场设施和设备的维护和检修,确保设施设备的安全运行。

(3)建立隐患排查和整改制度,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及时排查和整改。

六、管理措施1. 严格执行《畜牧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

2. 加强和畜牧业相关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提高对牧场生物安全管理的科学性。

县级以上行政区域畜禽养殖生物安全体系的构建

县级以上行政区域畜禽养殖生物安全体系的构建

县级以上行政区域畜禽养殖生物安全体系的构建何雨婷,宁红蕊,纪建常陕西省汉中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陕西汉中 723000摘要发展畜牧业的目的是向社会提供优质、安全的畜产品,畜禽养殖生物安全体系也是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此,本文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构建县级以上行政区域畜禽养殖生物安全体系的背景、目的、意义和方法,重点对体系建立、体系运行的主要内容和保障措施提出了针对性意见和建议,以期为同行们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畜禽养殖;生物安全;体系构建;县级以上行政区域;传播途径畜牧业是我国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和保障供给的支柱产业,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

近年来,在我国畜牧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国际国内动物疫情形式错综复杂,畜禽养殖面临着越发严峻的疫情考验,加之人民群众对畜产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的期望值越来越高。

因此,如何构建合理、有效的畜禽养殖生物安全体系已经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将对构建县级以上行政区域畜禽养殖生物安全体系进行探讨。

1 体系构建的思路2018年8月非洲猪瘟在我国发现以来,许多养猪企业遭受毁灭性打击。

幸存下来的养殖企业或者新办养殖企业将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工作提高到空前的高度,但是仍然无法杜绝动物疫情的流行。

究其原因,就是养殖企业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无法对周边环境进行有效管控,无法在一定区域内建立无疫、安全的生物安全体系。

所以笔者认为,要最大限度降低动物疫情带来的威胁,单纯依靠企业甚至行业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动物疫情防控作为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庞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及早介入,只有组织并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控手段,构建严密合缝的畜禽养殖生物安全体系,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建立畜禽养殖生物安全体系必须覆盖一定的区域,因涉及到行政管理及人财物调配等因素,体系建立最好以县级或者地市级行政区域为主,也可以考虑山川河流等自然屏障围合起来的较大区域。

养禽场生物安全体系建立原则

养禽场生物安全体系建立原则

养禽场生物安全体系建立原则随着社会发展和人口增长,养禽业的规模和重要性越来越大。

然而,由于疾病传播和环境问题等因素,养禽场存在着生物安全的风险。

为了确保禽类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一个健全的生物安全体系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我将阐述养禽场生物安全体系建立的原则。

1.预防为主的原则:预防是最重要的生物安全措施。

养禽场应该采取预防措施,减少疾病的发生。

例如,定期进行兽医检查和疫苗接种,采取适当的隔离措施,以防止病原体的传播。

2.综合管理的原则:养禽场应该实施综合管理,包括饲料管理、环境管理、卫生管理等。

饲料管理应该确保饲料的质量,避免使用过期或受污染的饲料。

环境管理应该保持养禽场的清洁和干燥,定期清理粪便和死亡禽鸟,避免繁殖污染。

卫生管理应包括定期消毒、饲养设施的清洁和消毒、养殖员工的卫生教育等。

3.安全监控的原则:养禽场应建立一个安全监控系统,及时掌握养禽场的情况。

这包括设立巡逻员巡视禽舍和周围环境,检查是否有异常情况。

养禽场应建立一个报警机制,当发现异常情况时,能够及时报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4.应急响应的原则:养禽场应制定应急响应计划,以便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应对。

这包括编制疾病疫情报告流程、制定疫情应对措施等。

养禽场应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和药品,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立即开始治疗。

5.信息共享的原则:养禽场应该与其他相关部门和机构进行信息共享,以便及时获得最新的疫情信息和防控措施。

这可以通过参与行业协会、定期参加培训和会议等方式实现。

6.国际合作的原则:养禽场应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的生物安全管理经验和技术。

国际间的疫情和疫病传播是相互关联的,通过国际合作,可以提高养禽场的防疫能力,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总之,养禽场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预防为主的原则,综合管理的原则,安全监控的原则,应急响应的原则,信息共享的原则和国际合作的原则,养禽场可以减少生物安全风险并提高养禽业的可持续发展。

现代大型家禽养殖企业的生物安全管理

现代大型家禽养殖企业的生物安全管理
1 集 约 化 生 产 方 式 ,规 模 大 ,周转 快 ,批 问密度 和 .
7 禽 场周 围的环境 污 染和社会 疲 情遣 成 巨大威胁 。野 .
鸟、 禽. 水 鼠类和 害虫是 禽场传染病不可忽视 的重要 传染源 。
( )避免使用污染的疫苗 二
( )把好 引进禽苗关 三
重要 ,可以使 低下 的免疫功能逐渐恢复。免疫增强剂中 的许多 中药复方及提 取物都具有 明显 的免疫增 强作用 , 对免疫抑制具有部分解除功能 。 另外,硒、锗等一些微量元素也有增强雏鸡体液及细胞 免疫的功能,能提高对上述疾病引起的免疫抑制的抵抗力。 许 多细胞 因子 对免 疫应 答具 有调 节 作用 ,干 扰素 ( N 、肿瘤坏死 因子 (NF 、鸡转移 因子 ( F 及 白细 I ) F T ) T ) 胞介素 ( ) I 可用来改善免疫功能 。口 L
损害。 使 用 各种 免 疫 增 强 剂对 于 预 防 和 治 疗 免 疫 抑 制 至 关
2 稿信箱 s d 2 0 @2 3 n t 4l 投 y k 07 6 .e
m ̄ io 年 5 禽病防制I r j 1 第 期l 1 2
如何防范以上风 险已成为 当今大型养禽企业生物 安
的遗传潜力。
有 效 的 生 物 安 全 体 系 和措 施 将 使 疫 病 远 离 禽 场 ,即
使存在病原体 ,这一体 系也能将它们消除,或至少减少
( 净化环 境 , 强消毒 , 3 ) 加 消除病 原体 , 中断传 染链 。
病原 的数量和密度至可感染水平以下 ,保证养禽生产获 对生产人 员严格实行 隔离和沐浴制度 ; 实行严格的门卫 得好的生产成绩和经济效益 ,保证企业终产品具有 良好 消毒制度 ; 对人 员双手、鞋 、衣服、工具 、车辆、垫料

浅谈养鹅场的生物安全体系

浅谈养鹅场的生物安全体系
维普资讯
水禽世 界
饲养 管理
2 0 5 0 7.
浅谈养鹅场的②⑧②②⑧⑥
王思庆 , 林庆 添 ( 东省 汕 头 市 白沙禽 畜原 种研 究所 广 中 图分 类 号 :854 ¥3. 文 献标 识 码 : C 553 ) 18 4 文 章 编 号 :63 18 ( 07)5 0 1— 4 17 — 05 2 0 0— 0 6 0 殖场 ( ) 时会 误认 为 鹅 群打 了疫 苗就 不 会 发病 , 户 有
化及排放 , 要远离侯鸟迁徙 的路线 、 医站 、 兽 畜禽交 易场 所 、 屠宰场 、 交通要道 、 城镇 、 人们来往频繁 的 地方以及工业 污染区等地方 , 大型养鹅场周边没有 其他养禽场 , 既要使鹅场不易受到污染和病原的传
播, 同时 又 有 利 于 保 护 环境 , 好 是 有 自然 隔 离 条 最
近年来才能使鹅群发病 , 这些新发疫病在刚开始发 生时 , 常会使一些没有做好防治技术准备的养殖场 措手不及 , 并且我们对疫病防治的研究常落后于新 疫病 的发生。通过试验研究 , 中包括禽流感抗体 其
监测 , 目前一些禽流感疫苗 ( 主要是 } 亚 型 ) 种 { 5 接 在鸡 群上 , 能产生较高 的抗体 , 保护率整齐度也 较
生物安全水平 , 从而决定了疫病发生的可能性。 在 调 查 中经 常见 到 ,同一 水 域 如某 段 河 流 、 同 片池塘等 , 其中有一 鹅群发生传染病后 , 不用多 久 , 围鹅群相继受之传染发病 。水域为水禽提供 周

物安全 的重要性 , 建立一定 的隔离屏障作用 , 进而建 立健全生物安全体系的管理制度 , 进行补充和维持 ,

中, 再加上部分养鹅场本身的管理和 防疫 水平等存 在 诸 多 问题 。在 这 种形 势 下 , 重点 强 调环 境 因素 在 疫病的综合防控 中的决定性作用具有现实意义 。 2 养 鹅 场 生物 安 全体 系的建 立 建立养鹅场生物安全体系需根据实际条件创造 最佳 的饲养生态环境 , 通过消除传染源 , 最大限度减 少饲养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 切断一切传播途径 , 提 高鹅机体抵抗力 , 降低鹅群易感性等方面发挥作用 。 养鹅场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 ,应从养鹅场的规划建

养禽场生物安全体系建立原则

养禽场生物安全体系建立原则

养禽场生物安全体系建立原则一、生物安全体系的概念传染病传播流行的三要素: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只有这三个要素交叉重叠在一起时,动物才有可能发病。

所以生物安全体系的内涵可以概括为所有在动物体外杀灭病原体,降低机体感染病原体的机会和切断病原体传播途径的组合.传染源发病传播途径易感动物二、养禽场疫病传播的主要方式三、养禽场生物安全体系图四、养禽场生物安全体系建立原则1 空间阻断屏障1.1 隔离1.1.1 养禽场与外界环境的隔离养禽场要做到与外界环境高度隔离,使场内禽群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

养禽场场址应选择在地势高燥、水质良好、排水方便,远离交通干线和居民区500m以上,远离屠宰场、畜产品加工厂、垃圾及污水处理厂2000m以上的地点。

要建筑必要的隔离建筑物,将养禽场从外界环境中明确的划分出来,并起到限制场外人员、动物、车辆等自由进出养禽场的作用。

养禽场内应划分生产区、管理区和生活区,各区之间也应建筑围墙等隔离性建筑物。

严格限制外来人员、车辆等进出场区和生产区。

养禽场工作人员也禁止任意离开场区。

生产区内使用的车辆禁止离开生产区,运输饲料、动物的车辆应定期消毒。

场内做好防鸟、灭鼠工作,场内不得饲养其他动物。

1.1。

2 养禽场内各禽群之间的隔离养禽场内各禽群之间也要做到充分隔离,栋舍之间距离不应少于10m.养禽场应执行“全进全出”制和单向的生产流程,鸡分群、转群和出栏后,栋舍要彻底进行清扫、冲洗和消毒,并空舍5—7天方可调入新的鸡群.对养禽场饲养员、兽医及其他工作人员要明确岗位责任,专人专舍专岗,严禁擅自串舍串岗。

1。

2 通道鸡场内应分设净道和脏道。

净道是专门运输饲料、产品及人员出入的通道,脏道是专门运送鸡粪、死鸡、淘汰鸡及垃圾的通道。

除此以外应尽量减少通道.场门口、各场区入口处设长度为4.5m以上、深度20cm以上的消毒池,进入生产区之前,要在装有紫外灯的更衣室更衣。

鸡舍入口处设长度为1.5m以上、深度为20cm以上的消毒池。

养鸡场生物安全制度

养鸡场生物安全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养鸡场生物安全,预防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维护公共卫生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养鸡场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养鸡场所有员工、养殖区、加工区、办公区等场所。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控、责任到人、奖惩分明”的原则。

第二章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第四条建立健全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生物安全职责。

第五条设立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修订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监督、检查生物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

第六条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成员包括:场长、生产部经理、兽医室主任、保卫科科长、办公室负责人等。

第三章生物安全措施第七条养殖区生物安全措施1. 新进鸡苗必须经过严格的检疫,确保无疫病传播风险。

2. 鸡舍门口设置消毒池,所有进出人员必须更换场内专用鞋,并进行消毒。

3. 鸡舍内部定期进行消毒,使用高效消毒剂,如戊二醛、过氧乙酸等。

4. 鸡舍内禁止饲养其他动物,防止交叉感染。

5. 鸡舍内禁止吸烟、喝酒,禁止使用任何可能污染鸡舍环境的物品。

6. 鸡舍内禁止随意丢弃废弃物,必须按照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

第八条加工区生物安全措施1. 加工区入口设置消毒池,所有进出人员必须更换场内专用鞋,并进行消毒。

2. 加工区定期进行消毒,使用高效消毒剂,如戊二醛、过氧乙酸等。

3. 加工区禁止与养殖区交叉,防止交叉污染。

4. 加工区废弃物必须按照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

第九条办公区生物安全措施1. 办公区入口设置消毒池,所有进出人员必须更换场内专用鞋,并进行消毒。

2. 办公区定期进行消毒,使用高效消毒剂,如戊二醛、过氧乙酸等。

3. 办公区禁止饲养宠物,防止动物携带病原体。

4. 办公区禁止随意丢弃废弃物,必须按照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

第十条人员生物安全措施1. 所有员工必须接受生物安全培训,了解并掌握生物安全知识。

家禽养殖中的生物安全管理

家禽养殖中的生物安全管理

家禽养殖中的生物安全管理随着人们对肉类消费的需求增加,家禽养殖业务逐渐兴起。

然而,由于家禽养殖活动面临着疾病传播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生物安全管理在保障家禽健康与消费者食品安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家禽养殖中的生物安全管理策略与实践,并就其重要性进行讨论。

一、家禽疾病的危害及对策家禽养殖业中常见的疾病对家禽群体和养殖企业都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

传染性疾病如禽流感、新城疫等,可以通过飞禽传播,造成禽群大规模感染,甚至造成大面积死亡。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疫苗接种计划,定期对家禽进行疫苗接种,对控制家禽疾病的传播至关重要。

除了疫苗接种,家禽养殖企业还应严格控制从外部环境引入疾病的途径。

禁止非授权人员进入养殖场,加强对进货禽类的检疫工作,定期消毒养殖场等都有助于减少疾病的发生。

二、环境污染对生物安全的威胁家禽养殖业存在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环境污染。

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便和废水往往难以完全处理和处理,这不仅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还可能通过食物链的方式导致消费者摄入有害物质。

为此,养殖企业应制定合理的废物处理计划。

通过科学高效的系统来处理鸟类粪便,转化为有机肥料等资源,既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也能为农业提供有机肥料。

废水处理也是重要的一环,采用先进的废水处理设备和技术,确保排放的废水符合相关标准,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

三、加强养禽员工的培训与管理养禽员工是家禽养殖中最直接参与运营的人员,对于生物安全的理解和实施至关重要。

养殖企业应加强养禽员工的培训和管理,确保其具备相关的养殖知识和技能,并能够执行相应的生物安全管理措施。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疫苗接种程序、消毒操作、环境管理等方面。

定期组织知识培训和技能考核,以确保养禽员工的素质和能力得到提升。

此外,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对养禽员工的操作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纠正不当行为和作业。

四、建立养殖场监测与预警体系养殖场监测与预警体系可以帮助及早发现疾病爆发和环境问题,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

养禽场动物卫生防控体系的建设

养禽场动物卫生防控体系的建设

只 禽 都 有 采 食 饮 水 位 置 ,并 按 强 弱 、
大小 合 理 分 群 。
( ) 实 行 严 格 的 “ 进 全 出 ” 管 2 全
活 区和靠 近装禽 ( 品 )台。③ 各种 产
消 毒 过 程 要 严 格 做 好 清 扫 、 冲 洗 、 消 毒 三 步 曲 .而 且 每 个 环 节 都 要 彻 底 。
引起 不 良反 应 。
传 染 病 虽 无 明 显 的 临 床 症 状 。但 生 产 统 计 一 般 都 可 以 发 现 异 常 变 化 ,所 以 , 完 整 的 生 产 记 录 体 系 对 诊 断 禽 病 有 着
极 其 重要 的 意 义 。
埋 。 健 康 畜 禽 进 行 紧 急 预 防 接 种 或 药 物 治 疗 .并 对 被 污 染 的 场 地 、 用 具 、 环境 及 其 它 污 染 物 进 行 彻 底 消 毒 。
( ) 防 止 疫 病 传 播 的 天 然 屏 障 是 1
距 离 。 因 此 在 选 址 上 ,首 先 应 考 虑 远
禽 疫 病 发 生 的 根 源 :一 是 养 禽 场 内 自身 存 在 某 些 病 原 体 而 引 起 : 二 是
养禽场动物卫生防控体系的建设
在 地 势 高 燥 、南 向 ,开 阔 、有 一 定 坡 度 的 岗地 。 门设 大 消 毒 池 、禽 舍 门 口设 小 消 毒 池 ( ) 盆 ,有 更 衣 室 和 淋 浴 设 备 ,配 备 专 用 出 禽 ( 品 ) 台 、车 辆 消 毒 .具 等 。 产 I = ( ) 饲 料 和 禽 及 其 产 品 的 运 转 以 3 生 产 线 为 主 体 ,设 计 互 不 交 叉 的 进 、 出 口 分 开 的 线 路 ,使 运 输 车 辆 无 需 进 入 养 禽 区 .装 料 车 无 需 进 入 禽 舍 , 排 水 和 排 粪 沟定 向流 转 。 ( ) 禽 舍 配 备 必 要 的供 水 、供 电 、 4 通 风 、防 暑 降 温 等 设 备 。严 格 实 行 净 道与污道分开。

养禽场生物安全体系建立原则

养禽场生物安全体系建立原则

养禽场生物安全体系建立原则养禽场的生物安全体系建立是确保禽类养殖环境安全和禽类产品质量安全的一个重要举措。

它包括了对禽类养殖环境、养殖管理和疫病控制的综合管理和规范操作。

以下是养禽场生物安全体系建立的原则:1.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养禽场应建立健全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包括管理规定、责任制度、操作程序等。

管理制度应明确禽类养殖的操作流程和各个环节的职责,确保所有工作都能按照规定程序和要求进行。

2.优化养殖环境:养禽场应根据禽类的生理特点和环境需求,为禽类提供适宜的养殖环境。

要注意环境温湿度调控、通风换气、光照等方面的管理,确保禽类生活在良好的环境条件下。

3.加强饲料管理:养禽场应购进符合质量标准的饲料,并加强对饲料的存储、使用和管理,确保饲料无污染、无致病性物质,并按照科学营养配方进行喂养,避免饲料过多或过少,保障禽类的健康发展。

4.加强疫病防控:养禽场应建立健全的疫病防控体系,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相结合的原则,制定合理的免疫和消毒计划,对禽类进行疫苗接种和定期消毒,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和消除疫情。

5.强化养殖管理:养禽场应建立规范的养殖管理要求,包括养殖密度、屎尿处理、禽类死亡处理、禽舍清洁卫生等方面。

要加强对禽类的观察和监控,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6.加强人员培训和健康管理:养禽场应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生物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同时,要加强员工的健康管理,进行定期体检和传染病筛查,确保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不对禽类产生不利影响。

7.定期检测和评估:养禽场应定期进行环境和禽类的生物安全检测,评估生物安全体系的实施情况和效果。

根据检测和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相关管理措施,不断提高生物安全水平。

总之,养禽场的生物安全体系建立原则包括健全的管理制度、优化养殖环境、加强饲料管理、加强疫病防控、强化养殖管理、加强人员培训和健康管理、定期检测和评估等。

通过严格遵循这些原则,能够有效地保障禽类养殖环境的安全和禽类产品质量的安全。

养鸡场生物安全

养鸡场生物安全
饲养密度和疫病的发病率呈正相关
5.2、确保饮水质量
水是很多病原特别是细菌的载体
5.3 确保合理的温度和湿度:
温度:过高易发沙门氏菌,过低易发IB等病毒性疾病 湿度:太高易发球虫病和曲霉菌病; 太低易发大肠杆菌病和其它呼吸道病
5.4 提高空气质量:
降低空气中载菌数,降低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
5.5、粪便及时处理
2、根据不同疾病的发病特点设计免疫日龄:
重点考虑各种疾病的发病日龄 一般考虑在发病高峰的日龄阶段的前1-2周免疫 发病日龄小的疾病要实施母体免疫:各种年龄阶段都要发的疾病要考虑 终生免疫
3、参考不同疫苗的免疫特性。
活苗:可在体内繁殖,接种量小、产生免疫力快、免疫途径广泛,但 有毒力返强、与野毒发生重组而出现变异株、免疫后排毒等潜在的危险。
1、科学选址和畜舍的合理布局 选址: 远离居民点、交通要道、其它养殖场、屠宰场、市场, 地势较高,有充足和卫生的饮水等。 布局:生产、销售、管理和生活区严格分开
2、严格的卫生与消毒:
鸡舍:平时清扫,冲洗,喷雾等,空舍后加熏蒸等。 养殖场大门:消毒池勤换液,人员通道的消毒等
3、全进全出(All –in and All- out)
5、考虑疫苗间的干扰
弱毒苗往往会产生干扰现象。
6、结合生产需要
商品代免疫程序简单;祖代和父母代既要考虑产蛋下降性疾病,又要 保证后代有较高的母源抗体水平。
(二)、进行有效的免疫接种
做到“真苗、真打、真有效”
1、疫苗保存条件正确,过期不用。 常检查冰箱及疫苗的物理性状。
2、严格按照免疫程序实施免疫,不要随意调整免疫时间 3、免疫途径选择正确,不要随意更改 4、免疫剂量按照说明书,不要随意更改
2、临床表现

生物安全

生物安全

生物安全对于一个家禽企业来讲,其成功与否,最大的威胁之一来自于禽病。

有效的卫生消毒、生物安全措施和免疫程序在当今现代化高密度鸡群的饲养过程中变得尤为重要。

实践证明,要保障种鸡群的健康,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建立一个全进全出的生物安全体系,也就是说,在同一个鸡场只饲养同一个日龄的鸡群,从育雏、育成直至产蛋的整个生产周期都能够做到:全进全出。

场址的选择场址的选择既要远离主干公路、居民区和村寨,又要远离各种畜禽饲养点和畜禽产品加工点;同时,还要考虑到交通方便、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且供电有保障。

建场的地势要高,以便排水和通风,应避免被其他建筑物或丘陵地带所遮挡。

生活区和生产区要严格分开,四周建立围墙或防疫沟、防疫隔离带等。

鸡舍与鸡舍之间必须保持足够的间距,防止某些疾病通过空气传播(如某栋鸡舍暴发疫情)。

为防止支原体的传播,鸡群之间的距离也许要远达3公里以上。

种鸡场最好的选址是将其建造在(森)树林地区,周边的树木对防止空气传播疾病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鸡场布局为了更好地控制各项传播途径,就必须在建场时同步建设完善的配套设施,例如:浴室、洗衣房、冲洗间、冲洗台、薰蒸房、薰蒸箱、料库、蛋库、草库、杂物库……等设施,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虽然防疫设施的建设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但相对于各种疾病对生产造成的损失,这样的投入还是非常值得的。

鸡场布局图推荐(仅共参考)鸡舍的设计鸡舍和设备在设计时应考虑易于冲洗和消毒。

鸡舍必须使用水泥地面、可冲洗的墙面和顶部、易冲洗的通风管道。

鸡舍的设计和建造不得留有任何飞鸟或野生动物进入鸡舍的方便之处。

所有开口处都应用孔径为2.0厘米的镀塑铁丝网封闭。

鸡舍地面和基础最好为混凝土结构,防止啮齿动物打洞进入鸡舍。

所有鸡舍周围15米范围内的地面都要进行平整和清理,以便能迅速方便地铲割杂草。

人员的控制鸡场的出入口,平时应关闭并上锁,在门口处树立禁止穿行/谢绝参观的标志。

尽量减少各种来访人员,谢绝一切无关人员参观。

禽类养殖场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

禽类养殖场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
上风 向 , 有 自然 隔 离条 件 ( 山丘 、 并 如 河流 、 岸 、 海 树 林 、 稼 ) 另外 , 场饲 养地 周 围 , 能 盲 目推行 养 庄 。 鸡 不
鸡 场 不 宜 过 大 。有 专 家 认 为单 场 不 超 6万 只 为
好。 1 . 于我 们 的 实 际情 况 。禽类 养 殖 场 周 围 . 2鉴 2 最好建 一 定 高度 的 围墙 。

销售 。联 系到 在 防控禽 流感 工 作 中 , 一些 地 方 由于 政 府 重 视 , 门 配合 , 断 实 行 家 禽凭 检 疫 证 明入 部 果
场 销 售 的制 度 , 到 了市场 举 办 者 的 积 极 配合 , 得 经
营者 大都 表 示 理解 Fra bibliotek 响 应 , 际 效 果 较好 。 因此 , 实
已有 十 多年 了 。但对 占居 民 肉类 消 费第 二位 的家禽 又是 另一 种情 况 了 ,除少 数 大 型养 殖场 及禽 类 加工
企业 外 , 多数 家 禽 由居 民在市 场 购买 后 , 即在 市场 随
售禽 摊位 边 的简 易加 工点 上 宰杀 , 举虽 是 方便 . 此 但 从 防疫角 度看 , 患无 穷 。 其 家禽 的屠 宰应 该是 与 生猪
机 遇 、 准 突破 口。 禽 凭 检 疫证 明销 售 经 营并 非 找 家 难事 , 即是政 府 切 实 为 民办 事 的体 现 , 是 保 障 消 也
禽 经 营 区域 肮 脏不 堪 、 二是 有 可能 导致 禽 、 感染 有 人
关 疫病 。有 的地方 结合 卫 生城 市 的创 建及 为 了 防止
地 方对 生 猪 也依 法 开展 了定 点 屠 宰 工 作 .算 来 也
今日 畜牧 兽医0 0 年第 4期 21 1

畜禽养殖中的生物安全与疫病防控

畜禽养殖中的生物安全与疫病防控

畜禽养殖中的生物安全与疫病防控畜禽养殖是农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畜禽养殖规模的扩大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疫病防控和生物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本文将从生物安全的重要性、疫病防控的措施以及畜禽养殖中的挑战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生物安全的重要性生物安全是指保护动植物及其产品、灾害事故预防、控制和处理等一系列措施,目的是确保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同时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人类健康。

在畜禽养殖中,生物安全至关重要。

首先,合理的生物安全措施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疫病的传播,减少经济损失。

其次,加强生物安全管理能够保护养殖动物的健康,提高生产效益。

另外,生物安全对于促进畜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二、疫病防控的措施(一)加强动物疫病监测和报告制度建立健全动物疫病的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发现和报告疫情,有利于采取迅速、有效的防控措施,阻止疫情扩散。

同时,加强动物疫苗的研发和推广,提高养殖动物的免疫力。

(二)完善兽医卫生监督体系加强兽医卫生监督,确保畜禽养殖场的卫生环境符合标准要求。

建立健全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的审批制度,严禁非法使用禁用药物。

(三)健全隔离和消毒制度建立养殖场的隔离区和消毒设施,对新进的动物进行隔离观察,确保无疫病动物进入生产区。

定期对养殖场进行彻底的消毒和清洁,以减少疫病传播的可能性。

(四)加强养殖管理养殖场应加强动物的饲养管理,保证动物的合理饲养条件,提高其抗病能力。

加强饲料管理,确保饲料质量安全。

另外,加强养殖场的安全防护,防止野生动物和害虫带入病原体。

三、畜禽养殖中的挑战随着畜禽养殖规模的扩大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畜禽养殖中的生物安全和疫病防控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疫苗研发和推广仍然存在一定的难度,一些新型疫病的防控依然困难重重。

其次,资源有限的兽医和技术人员难以满足大规模畜禽养殖场的需求。

另外,一些养殖场存在管理不规范、卫生条件差等问题,增加了疫病传播的风险。

养殖场生物安全工作计划表

养殖场生物安全工作计划表

养殖场生物安全工作计划表一、背景介绍养殖业是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障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确保养殖场的生物安全,制定并实施一份科学合理的养殖场生物安全工作计划非常必要。

二、目标与原则1. 目标:确保养殖场的生物安全,防范和控制疫病的传播和蔓延,保障畜禽健康生长。

2. 原则:(1)预防为主,控制为辅:注重预防性措施,以预防病害的发生为主要措施,同时备足急需的控制手段。

(2)科学与规范相结合:密切关注疫情动态,合理制定防疫方案,确保防疫工作符合科学原理和规范要求。

(3)全员参与,层层负责:养殖场全体人员要参与到生物安全工作中,各个环节都要负起责任。

三、具体措施1. 建立牲畜禽防疫档案:为每个牲畜禽建立详细的防疫档案,包括动物品种、年龄、疫苗接种情况等信息,便于及时采取相应防疫措施。

2. 强化检疫工作:严格执行进场检疫制度,对所有进场的动物进行健康检查,确保无传染病的动物进入养殖场。

3. 防止异位交叉感染:养殖场内不同栏舍之间要严格隔离,避免疫情跨栏传播,建立健全的消毒程序,确保栏舍清洁卫生。

4. 制定科学合理的疫苗接种方案:根据各种畜禽养殖情况和疫情动态,制定合理的疫苗接种计划,确保畜禽免疫力的建立和维持。

五、应急响应措施1. 建立完善的疫情报告制度:对于发现的疫情要迅速报告,确保信息畅通,做好对外沟通与协调。

2. 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根据疫情情况,及时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迅速采取措施,控制疫情蔓延,防止疫病扩散。

3. 隔离与消毒措施:对于发现的疫情,隔离被感染的畜禽,进行人工治疗或密切监测,对被感染的场地进行彻底清洁与消毒,杜绝疫情传播。

4. 落实兽医检疫工作:如果疫情发展较严重,可邀请专业兽医团队进行检疫工作,提供专业的指导与治疗。

六、培训与教育1. 员工培训: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养殖场生物安全知识的培训,提高员工的防疫意识和操作技能。

2. 外部交流与学习:与相关养殖场、养殖企业、科研院校等进行经验交流与学习,了解国内外前沿生物安全技术和管理方法,不断提升养殖场的生物安全工作水平。

畜禽养殖场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

畜禽养殖场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

畜禽养殖场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畜禽养殖的主要目的是向社会提供高质安全的畜禽产品以供食物消费。

畜禽养殖场的生物安全措施是指在畜禽养殖中避免发生病原体或生物危险因子无意中暴露或外泄导致危害的综合防治或兽医卫生措施。

随着畜牧养殖业的发展,畜禽产品的质量标准、产品安全提级增效越来越严格,畜禽养殖活动中各种管理手段和设施设备的介入是为了阻碍、排除动物疫病的侵害造成的威胁,以保证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保持畜禽的高生产性能,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

在养殖过程中动物疾病发生或周期性频发给防病治病工作带来新的挑战,超量、多品种的生物制剂兽药的使用在预防动物疫病的同时,也给畜产品的食用安全带来潜在隐患。

近年来,人畜共患病的多发给养殖业者的健康构成了威胁,特别是畜禽养殖对环境的污染引起了社会高度关注,且监管力度也越来越强,对畜禽养殖的生物安全防护、畜禽产品安全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还要大力提倡。

病害产品的食用损害和人畜共患病的出现,提示畜禽养殖企业应为畜禽建立一个良好的生长和繁育环境、减少应激、提高抗病力,以保证畜禽及其产品的食用安全。

畜禽养殖场生物安全体系建立的关键控制点主要有以下方面:1 养殖场选址需符合相关标准要求1.1 新建畜禽养殖场的选址要符合当地产业、农牧业发展规划如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区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划定畜牧业禁养区、限养区、养殖区并向社会公布后,规模养殖场的建立必须在划定的养殖区内建设、符合土地利用发展规划和村镇建设发展规划适度养殖才有可能长远的经营发展。

1.2 新选场地要考虑地势高燥、平坦山区、丘陵山地应尽量选择阳坡不宜超过20 ℃,建筑要布局合理紧凑节约土地,在满足当前生产的同时适当考虑将来的技术提高和改造的可能性。

1.3 要符合农业农村部《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的基本要求:(1)养殖场选址一般要与居民生活区、生活饮用水水源地、风景名胜及景点等远离,不同畜禽品种不能饲养在同一养殖场内。

(2)配备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执业兽医或动物防疫技术人员(乡村兽医)。

畜禽养殖与生物安全

畜禽养殖与生物安全

畜禽养殖与生物安全畜禽养殖业是我国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源,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潜在的生物安全隐患。

在畜禽养殖过程中,如何确保生物安全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畜禽养殖与生物安全的关系,及如何提高畜禽养殖业的生物安全水平。

首先,了解畜禽养殖与生物安全之间的联系是十分重要的。

畜禽养殖是指人类为了获取畜禽产品而进行的养殖活动,而生物安全则是保护生物资源不受生物灾害、疾病和有害生物侵害的一种管理方法。

畜禽养殖与生物安全之间的联系存在于多个方面。

首先,畜禽养殖过程中,动物与环境、动物与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导致疾病的传播和扩散。

其次,养殖场的管理不善可能会导致环境污染,进而影响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因此,加强畜禽养殖的生物安全意识和措施是维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手段。

如何提高畜禽养殖业的生物安全水平呢?首先,建立健全的畜禽养殖管理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政府和相关机构应该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明确畜禽养殖业的管理责任和规范。

养殖场应该建立起科学的管理体系,确保动物的健康和安全。

其次,加强养殖场的环境监测和控制。

定期对土壤、水源等环境进行检测,确保没有污染源的存在。

提供合适的饲料和住房条件,保障动物的生活舒适和健康。

此外,加强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加强疫苗接种、定期体检等措施,降低动物感染疾病的风险。

另外,加强畜禽养殖与科学研究的结合也是提高生物安全水平的一种有效途径。

通过科学研究,可以提高畜禽的抗病能力和生物安全水平。

研究人员可以从饲养管理、饲料配方、疫苗研发等方面进行创新和探索,为畜禽养殖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与此同时,加强与相关机构的合作,共同开展畜禽养殖业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为提高生物安全水平不断努力。

此外,加强养殖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增强他们的生物安全意识和保护动物健康的责任心。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畜禽疾病预防与控制、养殖场管理技巧等方面,使从业人员具备科学的养殖理念和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禽场生物安全体系建立原则一、生物安全体系的概念传染病传播流行的三要素: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只有这三个要素交叉重叠在一起时,动物才有可能发病。

所以生物安全体系的内涵可以概括为所有在动物体外杀灭病原体,降低机体感染病原体的机会和切断病原体传播途径的组合。

传染源发病传播途径易感动物二、养禽场疫病传播的主要方式三、养禽场生物安全体系图四、养禽场生物安全体系建立原则1 空间阻断屏障1.1 隔离1.1.1 养禽场与外界环境的隔离养禽场要做到与外界环境高度隔离,使场内禽群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

养禽场场址应选择在地势高燥、水质良好、排水方便,远离交通干线和居民区500m以上,远离屠宰场、畜产品加工厂、垃圾及污水处理厂2000m以上的地点。

要建筑必要的隔离建筑物,将养禽场从外界环境中明确的划分出来,并起到限制场外人员、动物、车辆等自由进出养禽场的作用。

养禽场内应划分生产区、管理区和生活区,各区之间也应建筑围墙等隔离性建筑物。

严格限制外来人员、车辆等进出场区和生产区。

养禽场工作人员也禁止任意离开场区。

生产区内使用的车辆禁止离开生产区,运输饲料、动物的车辆应定期消毒。

场内做好防鸟、灭鼠工作,场内不得饲养其他动物。

1.1.2 养禽场内各禽群之间的隔离养禽场内各禽群之间也要做到充分隔离,栋舍之间距离不应少于10m。

养禽场应执行“全进全出”制和单向的生产流程,鸡分群、转群和出栏后,栋舍要彻底进行清扫、冲洗和消毒,并空舍5-7天方可调入新的鸡群。

对养禽场饲养员、兽医及其他工作人员要明确岗位责任,专人专舍专岗,严禁擅自串舍串岗。

1.2 通道鸡场内应分设净道和脏道。

净道是专门运输饲料、产品及人员出入的通道,脏道是专门运送鸡粪、死鸡、淘汰鸡及垃圾的通道。

除此以外应尽量减少通道。

场门口、各场区入口处设长度为4.5m以上、深度20cm以上的消毒池,进入生产区之前,要在装有紫外灯的更衣室更衣。

鸡舍入口处设长度为1.5m以上、深度为20cm以上的消毒池。

1.3 消毒1.3.1 场区环境和鸡舍内部的消毒养禽场场区内部主要道路要做硬化处理,保持场区卫生清洁,合理绿化。

鸡舍内的地面、墙面、天棚等应选择质地坚硬材料建造,并应平整、光滑、便于冲洗、消毒。

一般场区每周消毒1-2次,鸡舍应每天清洁,每周至少消毒一次,料糟、水槽和其他用具要定期清洗,保持清洁,每月消毒1-2次。

1.3.2 人员、工具及车辆的消毒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时应洗手、更换工作服,戴工作帽,穿专用鞋踏消毒池;离开生产区时也应进行必要的消毒。

生产工具应先冲洗干燥再熏蒸消毒后备用。

进入场区的车辆先用高压水管冲洗车轮,再缓慢通过消毒池。

场区内的车辆每次装运后及时清洁消毒。

1.3.3 带鸡消毒可以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夏季可根据情况适当增加次数,可以起到降温的作用,冬季可加温后再喷雾。

消毒药应选择对鸡体无刺激性、无腐蚀性的药物轮换使用,严格按要求的浓度配比,根据鸡舍空间容积决定喷雾使用量,雾粒应控制在80-120μm,过大沉降过快,起不到吸附作用,并造成鸡舍潮湿,但也不应小于50μm,因为沉降速度过慢,易被鸡吸入呼吸道后诱发呼吸道病。

1.4 鸡场废弃物的处理鸡场废弃物应分类处理:鸡舍内的鸡粪应根据季节、鸡舍环境控制等情况定时清除。

鸡粪、垫料等应通过专用脏道运出鸡场500m以外进行出售或无害化处理,不可堆放于鸡舍周围。

活疫苗瓶及包装物应先经消毒液浸泡后再和其他垃圾一起装袋运出鸡场集中处理。

病死鸡焚化或经消毒液浸泡后发酵处理。

厕所及鸡舍污水应设置化粪池,避免污水直接排入环境中。

2 健康机体屏障2.1鸡苗遗传类型控制不同类型、品种或品系的动物特定疫病的易感性存在很大的差异。

在育种过程中应逐步淘汰对特定疫病易感性强的动物。

肉鸡的选育如果过份追求生产性能,就会使肉鸡体质变得敏感脆弱,对各种病原微生物易感,所以肉鸡应选择生产性能和抗病性能达到平衡的品种,例如腿病、猝死症、腹水症等遗传性疾病较少,抗逆性较强的品种。

2.2 鸡苗质量控制优种优质鸡苗是获得理想饲养效益的前提。

购买鸡雏时要选择有一定规模、饲养环境好、种鸡品种纯正、健康无病、具有《种畜种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和引种证明、并可提供技术服务的种鸡场。

选择生长发育好、品种特征显著、生产性能优良、精神饱满、健康无病的适龄种鸡群生产的鸡苗;选择出壳时间正常、集中、整齐的雏鸡;出壳过早或过迟是因种蛋质量差或孵化温度不当所致,饲养难度大。

健康雏鸡活泼爱动、眼大有神、反应灵敏,抓在手中挣扎有力,腹部大小适中、柔软脐部吸收良好,无毛区小并被周围绒毛覆盖,肛门区干净,绒毛干燥而稠密。

弱雏、病雏或残雏表现呆立、低头、闭眼、反应迟钝抓在手中挣扎无力,脐部吸收不良,有血迹,无毛区大,腹部膨大,颜色不正常,肛门区沾有粪便,绒毛潮湿、稀少,腿爪异常、跛行,有眼疾等。

对先天有病的鸡苗坚决不能接,不能相信后期用药可改善。

3饲养管理屏障3.1 水质控制鸡的饮用水应该清洁无毒,无病原菌,外观清澈无异味,符合畜禽饮用水卫生标准,即每毫升水中细菌总数小于100个和每升水中大肠菌群少于3个。

对于卫生指标不合格的水应采取沉淀、过滤及使用消毒剂消毒。

常用的消毒剂有氯制剂、碘制剂、复合季铵盐制剂等。

注意饮水消毒剂的使用一定要严格按规定的浓度添加,切不可过量,一般以饮水线末端达到有效浓度即可。

饮用水消毒是预防性的而非治疗性的,并且是切断水质污染前所采取的不得已措施,根本的解决之道是净化水源,控制污染。

3.2饲料卫生控制饲料在符合正常营养指标的前提下,也需符合卫生指标,防止在运输使用过程中被污染。

一般种鸡饲料原料尽可能避免使用动物源性饲料,如确需使用,须对动物源性饲料中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进行检测,严禁使用不合格原料,同时还需对植物源性饲料中的霉菌进行检测,最终使成品料中各项卫生指标符合标准。

成品料在未添加防腐剂或抗氧化剂时,一般贮存不超过7天。

因此应做好饲料存放时间记录,制定好饲料使用计划。

3.3鸡舍小环境控制在搞好养禽场环境绿化的同时,加强鸡舍的通风,落实夏季防暑降温和冬季防寒保暖措施,为家禽生长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同时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应激。

合适的环境温度是保证家禽健康生长的第一要素,尤其是雏鸡阶段,低于正常生长所需的温度,不仅影响生长发育,更会诱发多种疾病,造成很高的死亡率。

一般进雏前的1-2天,应该把鸡舍内部的温度升高到33-35℃,雏鸡进舍后,每2-3天降低1℃,降低到21℃时维持。

鸡舍内部温度偏高需要降温时,要缓慢进行,防止降温过快引起应激。

3.4应激控制生产中尽量减少鸡群应激,特别是分群、断喙、免疫、生人进入鸡舍、突然换料、气温骤变等情况下,都会使鸡群处于应激状态。

通常可将V A、V B、V C的用量增加到平时的1-2倍,保持相对固定的饲养程序,不随意改变料型、饲料的质量,不同生长阶段需要更换饲料时要逐渐进行,不可一次换完。

4 疫病控制屏障4.1 明确病原首先要确定禽群中存在哪些地方性病原,接着确定这些病原的优先级。

确定优先级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病原体的致病机理、感染几率、禽种对病原的易感性、感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等。

比如在生物安全水平较低的肉鸡场,因呼吸道病和腹泻病引起的死淘率占全部死淘鸡的70%,呼吸道病的主要病原体包括H9亚型禽流感病毒与大肠杆菌,败血型霉形体与大肠杆菌,新城疫中强毒与大肠杆菌两两协同作用,同时还常有葡萄球菌、粪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参与,因此控制呼吸道病的优先级病原应该是H9亚型禽流感病毒、败血型霉形体和新城疫中强毒。

腹泻病的主要致病原因是新城疫与大肠杆菌协同作用,大肠杆菌单纯感染或合并其他细菌的多重感染,沙门氏菌感染、奇异变形杆菌合并其他细菌的多重感染,因此控制腹泻病的优先级病原同时包括细菌和病毒。

对于不同养殖场来说,优先级病原不同,顺序不同。

确定优先级病原后,有针对性地选择疫苗对禽群进行免疫,分离致病菌,通过药敏试验选择高效药物。

4.2 疫病净化种禽场对重点禽病要有计划地实施净化。

这些禽病具有经蛋垂直传传播的特性,包括:鸡白痢、鸡白血病、鸡传染性贫血、鸡败血型霉形体。

疫病净化的标准为种群血清学阳性率低于0.2%,一般禽群低于1%。

隔离并淘汰阳性个体。

实施疫病净化后3-6个月,对禽群再次进行疫病监测,确定种群是否达到净化标准。

4.3 疫苗接种4.3.1 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免疫仍是当前控制重大动物疫病的有效手段。

新城疫和禽流感是国家规定必须免疫的动物疫病,实施计划免疫。

依据当地疫病流行和受威胁情况对计划免疫以外的疫病进行免疫。

免疫程序要结合上一代次的免疫情况、各种疫病抗体的消长规律,鸡场管理水平等综合制定,并随时监测、及时修订。

4.3.2 疫苗选择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疫苗,疫苗所用的毒(菌)株要符合当地流行的毒(菌)株,才能起到保护作用,不要迷信进口疫苗。

对疫苗分类合理保存,使用前核对存放温度是否正确,是否在有效期内,活疫苗是否真空,灭活苗是否破乳等。

4.3.3 监测免疫效果建立抗体定期监测及适时补免疫制度。

抗体监测可以委托当地动物疫控部门。

禽流感抗体滴度达到4log2以上、新城疫抗体滴度达到5log2以上的禽只占群体总数70%以上为免疫合格;免疫合格的同时抗体均匀度达到85%,离散度在4个滴度以下为免疫良好。

对于饲养周期在40-50天的肉仔鸡禽流感抗体转阳率达到70%以上即为免疫合格。

种鸡新城疫、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等抗体的高低、均匀度的好坏除了保护自身的安全外,还担负着雏鸡早期的保护作用。

在种鸡正常(无免疫抑制性疾病、强烈应激、其它严重的细菌性疾病)及孵化过程正常的情况下,1日龄雏鸡上述三种抗体滴度应大于同期种鸡抗体滴度的70%。

5 药物使用药物使用必须在以下几种情况:初生雏的药物预防、发生细菌病时的治疗、发生病毒病时的控制继发或并发感染、控制疫苗免疫后过于强烈的副反应。

抗生素的使用原则是足剂量、足疗程,抗生素种类选择要结合适应症、指症和药敏试验的结果。

盲目使用抗生素不仅造成经济上的浪费还会带来很多危害:破坏鸡体内正常菌系,导致二次感染;损伤肝肾等组织;导致耐药菌群的产生,不仅为疾病防治带来困难,还会造成公共卫生隐患;药物残留带来食品安全问题。

养禽场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兽药、饲料、饲料添加剂、兽用生物制品的规定,安全、合理地使用兽药、生物制品及饲料、饲料添加剂,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物质作为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

严格按照用药规程用药,限制某些抗生素及药物的滥用,保证家禽养殖安全,减少对人类的污染。

五、总结养禽场生物安全水平的高低,决定着经济效益的高低。

生物安全体系建设是一个长远的、系统的工程,它决定着企业未来的兴衰存亡。

我们需要先树立生物安全意识,从日常操作做起,逐渐增加建设上的投入,直到形成科学规划、周密布署、严格操作、处处防疫的良好局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