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学》学习辅导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课程目标与课程过程

一、课程设计的内容

学校课程设计就是为了产生一定的教育影响而对整体的学校活动进行周密的安排。课程设计者必须完成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课程界限的限定

1、学校课程界限的设定

课程设计活动就是界限的设定活动。不是所有的教育经验都能或应该包含在学校课程之中。当课程设计者决定吸纳一些必要的经验时,必然会排除其他一些经验。一种新的东西纳入现有的课程,就意味着其他东西要让路。例如,人们普遍认为计算机应用能力应该作为课程中的一种重要.技能,但人们必须认真考虑以便决定它在课程组织中的地位,根据时间和资源来权衡其投入,考虑它占用的其他学科的时间,甚至把其他学科排挤出课程计划所造成的影响等。因此,课程设计者必须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标准和规范,合理地配置课程时间和课程资源。由此也可以看出,课程设计实际上又是一种零和游戏。

2、确定教育经验

课程设计的第二个工作是明确教育经验。课程所纳入的经验一定是有教育性的。因此,选择有教育性的教育经验就成为课程设计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什么是教育性,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见解。但现在,教育界对这一问题,已经有了比较一致的看法,即要被纳入课程的教育经验必须要通过三个方面的检验,即教育经验不仅要满足学习者的需要,还要满足社会的需要并表现为一定的知识体系的特征。在设计中,可以根据以上三个维度来考察某种课程:适合学生的发展或成熟水平吗?能说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兴趣吗?课程所鼓励或发展的行为和技能对社会是有意义的或必要的吗?这些内容是理性的和有用的知识或经验吗?

3、整体学校经验的设计

学校支持的任何经验都是课程,课程不仅局限于课堂,还包括学校经验的整体。这些经验也可以通过活动、学生自治团体、社团、音乐艺术活动等来获得。像课堂经验一样,这些经验也是课程,也应该被课程设计者来分析和检验。所以,课程设计者所要做的第三项工作就是对整体的学校经验进行整合,在整合的过程中要考虑学校的人力、物力、时间等资源条件,同时要考虑课程结构,以便使各种类型的课程,如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按照恰当的分量和时间进行安排,使其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二、学校课程设计的层次

课程设计可以分为两种层次。第一种层次是宏观课程的设计,包括对所有学校经验的基础设计,如年级间和年级内的学科安排、学校任务和学校课外经验的安排。第二种层次是微观课程设计,主要强调课堂活动的开发和运作,如课业设计、不同教学模式的应用、基于课堂的评价的设计、班级发展等。因为课堂

活动是课程的试金石,是课程获得教学生命的地方,所以微观课程值得而且需要经常受到关注。

三、学校课程设计和实施的步骤

学校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包括以下五个步骤:

(一)学校分析

学校分析,考虑学校的条件和特点、社区资源、家长的期望、学生的需要、教师的能力等因素,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家课程标准,设计本校的课程目标。

在设计学校课程目标之前,首先要通过多种途径对学校进行分析,只有掌握了学校的现状,才有可能为学校规划出现实可行的发展图景,才能明确学校课程发展的目标和方向,设计出适宜的课程内容。

分析方法或模式不限于一种,只要能对学校进行深入分析的方法均可以采用。现在国外常用SWOTS 分析法来分析学校现状。SWOTS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它是由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是一种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单位现实情况的方法。SWOTS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行动策略(strategy)。从整体上看,SWOTS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SW,主要用来分析内部条件;第二部分为OT,主要用来分析外部条件;第三部分为S,利用上面这两部分的分析,从中找出对自已有利的、值得发扬的因素,以及对自己不利的、要避开的东西,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办法,并明确以后的发展方向。

(二)学校教育目标相匹配的学生能力发展指标。

在确定学校学生能力发展指标之前,先要区分国家课程标准中各领域学科能力指标和学校学生能力发展指标。国家课程标准中的能力指标是针对所有学校;所有学生的能力指标,它是编写教材、拟定教学目标、实施教学评价的基础指标,是呼应国家教育发展目标而制定的。而学校学生能力发展指标呼应的是学校教育的发展目标,是学校本位的课程规划、教材开发以及教学评价的依据。学校学生能力发展指标是描述学生实现学校发展目标所应具备的具体能力、行为或特质。必须意识到上述两个目标的不同,在确定学校学生能力指标时才能有所侧重。但是,在确定学校学生能力指标后,还需要将上述两项指标糅合在一起,才能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加以实施。

设计学校学生的能力指标可以采取从学校特色回溯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依据学校与社区特色,确定学校发展目标;(2)分析学校历年常办活动的学习目标;(3)归纳整理学习目标为能力目标;(4)确定对应的学科或课程的目标;(5)区别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能力目标和本校自定的目标;(6)对照学校教育目标和学生能力指标进一步修订和完善。”

学校学生能力指标可以参照各学科课程标准的能力指标来设定,可以由各学科能力指标延伸开来,也可以是不同于课程标准要求的指标,这要视各学校的具体情况而定,不宜流于为异而异或为同而同的极端思维。学校学生能力指标最好按照各年级各学期分阶段来设计。当各年级有了明确达成的能力指标后,就可依照指标,设计教学活动,组织教学资源开展活动。在综合设计各年级各学期的能力目标的过程中,最

主要的工作就是深入解读课程标准中各学习领域或学科之能力指标,配合学校学生能力指标,适宜地安排在各学习年级。

(三)校课程的内容、框架、教学进度,其包括学校所有年级学科课程的设计,一个年级一学期的课程及其实施等,同时制定落实学校课程目标的各项管理措施,保障学校课程目标的顺利实施。

1、学习课程设计的类型

美国学者Bardy提出按照课程设计类型、参与人员可以组成“双向度学校课程发展类型”。其中,学校课程的设计类型包括:课程选择、课程改编、课程创造;参与人员包括:个别师、一组教师、教师团体、全体教职员。Marsh等人修正补充Bardy的“双向度学校课程发展类型”为“三向度学校课程发展类型”。

课程选择,即从现有的课程中选取切合学校或社区特色的内容来设计活动;课程改编,即将现有的课程改变或重新组织来设计课程以契合学校或社区的特质;课程创造,即抛开现有课程,创造新活动来融入学校或社区活动。

按照投入的时间可分为一次性课程计划、短期课程计划、中期课程计划、长期课程计划四种类型。短期、中期、长期课程计划没有固定的限制,一般以半学期以内的为短期计划,以半学期至一学期为中期计划,以一学期以上者为长期计划。学校课程设计建议先尝试短期计划,待积累相当经验后,逐渐发展中期、长期计划。

如今大部分学校的课程设计处于“现有课程的选择”、“个别教师”、“一次性计划(几周或一个月)”次。因此,学校可以先发展到“课程改编”、“全体教职员”、“中期计划(学期)”的层次。最后发展为“课程创造”、“教师、家长与学生”、“长期计划”的层次。学习课程计划不宜急躁,必须循序渐进地朝目标迈进。

2、课程结构的设计

现今,我国实施的是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学校层面的课程设计很少直接对学校的整个课程体系和结构进行重新的建构,大多数情况下是进行局部的或弹性化的调整。例如,增加或减少国家课程之外的某个或某些科目,合并或整合相关科目,开设多种形式的活动,等等。但即使是局部的调整,也必须顾及整体结构的合理性二也就是说,课程结构的调整可以根据学校的不同情况而采取不同的策略。

学校课程结构的设计应坚持以下原则:

第一,多样性的原则。多样化的课程类型是优化课程结构的一个前提。学校课程开发的基本宗旨就是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以及同一学生的多元的学习需求,所以,课程的丰富多样是学校课程设计的一个重要特征。

第二,整体性原则。任何学校的课程设计都要将学校的课程看做一个整体。只有这样,学校的丰富多元的课程在结构上才会“多而不杂”、“错落有致”,使各种课程活动“相辅相成”。

第三,平衡性原则。学校课程设计还要注意课程的平衡性。各门课程的课时分配、科目学习在时间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