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室模式管理提升艺术设计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以天津工业大学动画系工作室为例
职业院校动漫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措施研究
职业院校动漫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措施研究随着动漫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动漫行业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而职业院校动漫专业学生作为动漫行业的未来人才,其创新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职业院校动漫专业需要不断探索有效的培养措施。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分析动漫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相关措施,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动漫专业课程设置的创新动漫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首先离不开专业课程设置的创新。
现如今,动漫行业已经不再仅仅是手绘动画,还包括二维、三维动画、游戏开发、影视制作等多种形式。
专业课程设置需要紧跟时代潮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应该加强对于技术类课程的教学,包括动画制作、游戏开发和影视特效等课程,使学生们掌握最新的动漫技术。
还需要注重对文化类课程的教学,如动漫题材的文学、艺术和人文等课程,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与审美能力。
应该增设创新创业类课程,引导学生了解动漫行业的市场需求、发展趋势和商业模式等知识,培养学生的市场洞察力和商业思维。
还可以引入创客、创业实践等课程,让学生了解创业流程,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
这些课程设置的创新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
二、实践教学的开展除了课程设置的创新,实践教学的开展也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手段。
职业院校动漫专业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进行实践教学,例如开展动漫设计比赛、组织动漫作品展示、参与动漫产业项目等。
这些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意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动漫专业学生还可以通过实习来锻炼自己的创业能力。
学校可以积极与动漫行业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
在实习期间,学生们可以接触到真实的动漫项目,了解动漫行业的运作模式和规律,积累实践经验,为将来的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师资队伍建设的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对于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至关重要。
职业院校动漫专业应当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引进具有行业背景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辅导。
高校艺术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路径研究
高校艺术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路径研究国家对创新创业教育日益重视,文章对艺术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进行调研,分析艺术类大学生在创新创业中存在的问题,归纳艺术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基本构成要素。
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中的薄弱环节,构建高校艺术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路径,旨在提高艺术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标签: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路径艺术类学生既是高校群体中的一部分,又有别于普通高校学生。
他们思想活跃,但其中的一些人理想信念淡薄;他们情感丰富,但其中一些人组织纪律性不强;他们专业情结浓厚,但其中有一些人文化基础薄弱。
笔者以安徽新华学院动漫学院艺术类学生为例,对艺术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展开调研,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旨在探讨出适合艺术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的路径。
1.艺术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构成要素艺术类大学生在创新创业中到底存在怎样的问题?艺术类学生们自己到底如何看待创新创业问题?各个学校如何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带着这一系列问题,为深入了解艺术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笔者针对安徽省内部分高校艺术类学生,共计800余名同学,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结合的方式进行了相关的社会实地调查,对问卷材料进行了统计分析,总结归纳艺术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主要有三部分构成:管理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
其具体能力由多种要素构成,具体见右上表。
根据统计结果,对各项能力及其要素进行分析,高校艺术类学生三种能力发展并不均衡,总体反映结果为管理能力较欠缺,其次是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
每种能力中的各个能力要素发展亦不平衡,具体如下。
(1)管理能力中沟通技巧和风险预估是最薄弱的环节,领导力和团队合作相对较好。
此次调查数据中,88.72%的艺术类学生表示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通过参与学生组织、开展活动,锻炼其领导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沟通技巧和风险预估则很少有机会得到锻炼。
从统计数据看,熟练掌握沟通技巧的学生约为32.3%,而风险预估,只有不到8.33%的学生有初步了解,大多数学生在这项能力上基本为空白。
工作室制教学在高职动画人才培养中的创新路径探索
工作室制教学在高职动画人才培养中的创新路径探索
王爱军
【期刊名称】《河北画报》
【年(卷),期】2024()10
【摘要】高职影视动画专业毕业生设计实践能力直接影响其就业竞争力,如何培养符合市场亟须的专业动画人才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传统的课堂教学承担了传授知识与技能的任务,然而却缺乏对学生个性化及综合能力的培养,工作室制教学成为连接企业、学校、学生的桥梁,建立起以企业项目为纽带、以竞赛项目为主导、以毕设项目为引领的新型教学模式。
【总页数】3页(P215-217)
【作者】王爱军
【作者单位】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构建"工作室制"教学平台,培养创意产业高技能人才——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工作室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动漫专业教改中的探索
3.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核心竞争力优化路径分析——基于“工作室制”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4.工作室制人才培养下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学创新探讨
5.基于创新工作室的师徒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工作室的教学模式研究——以苏州高博动画专业为例
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中,动画教育需要强调动画人才与就业岗位的有效匹配,而动画专业本身实践性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要求更高,而现有的一些人才培养模式难以有效满足行业实际需求。
工作室制教育模式的引入,以面向社会、岗位需求优化教学设计,提升动画专业人才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尤其是在课程整合上,借助于工作室,确立每门课程的融合贯通机制。
如,利用工作室项目化动画设计任务,可以根据学生实际特点分配不同的设计任务,因材施教,增进合作、互助,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效率意识,也解决了动画学习与动画创作衔接的难题。
一、动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工作室模式的优势1.动画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往的动画专业教学,缺乏与就业市场的有效衔接,课程活动组织不到位,过于突出对动画理论知识的讲解,忽视动画实践及动画设计项目活动渗透,使学生以听课、记笔记为主,学习热情不足。
同时,在动画设计课程教学中,部分教师以口授方式为主,学生参与性不足,合作意识不强,更难以融入创新精神。
教学评价以书面测试为主,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导致评价不科学。
在师资方面,部分教师缺乏应有的动画项目设计经验,课堂教学方法陈旧,综合性不强,制约了学生动画能力的全面发展。
2.工作室教学模式的优势工作室教学模式在动画专业课程中的应用,主要特点在于联系动画行业,融入市场化运作方式,突出知识理论与动手实践的有机结合,强调学生实践能力、职业岗位适应性,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实现了课堂教学与就业实操有效对接。
工作室教学模式直接将动画市场设计任务导入课堂,学生从任务分配、岗位分配与合作中提升设计能力,锻炼综合技能。
二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工作室教学模式以课堂教学为平台,以动画设计任务为依托,从项目确立、规划、方案讨论、作品制作等环节突出实践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是增强学生的就业适应性。
在工作室教学模式中,课堂就是企业环境,角色就是岗位,设计任务就是真实项目,这能够满足学生了解行业、适应岗位的需求。
艺术设计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目的与培养模式研究
艺术设计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目的与培养模式研究一、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积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具体到艺术设计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创新思维:艺术设计类大学生需要具备超前的、前瞻性的思维方式,能够在不断发展的社会环境中进行创新和创造。
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提升他们的创造能力。
2. 培养实践能力:艺术设计类大学生需要拥有扎实的实践能力,能够将自己的创意付诸实践,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改进。
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他们在未来的创业生涯中能够实际操作,将自己的创意转化为现实。
3.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创新创业往往需要一个团队的努力,而不是一个人的孤军奋战。
艺术设计类大学生需要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合作,并且能够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共同完成创新创业项目。
艺术设计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模式应该是一种综合性的培养模式,包括理论学习、实践能力培养和创业项目实践等多个方面。
1. 理论学习:艺术设计类大学生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时,需要系统学习创新创业的理论知识,了解创新创业的基本概念、相关政策法规、市场趋势等方面的知识。
理论学习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只有掌握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学生才能在实践中游刃有余。
2. 实践能力培养:除了理论学习之外,艺术设计类大学生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践能力培养。
这包括绘画、雕塑、摄影、公共艺术等多种方式的实践训练,以及与相关行业进行实习,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创业项目实践:创新创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艺术设计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应该包括创业项目实践。
学校可以与相关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一些实际的创业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掌握创业的实际操作技能。
动画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下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高等教 育教 学 改革 , 以教 、 研、 产为 一体 培养 学 生, 鼓 励高 校 学 生积极 自主创 新创业 , 培养 学生的创新精 神和创业 能
力。
第一 , 从教 学构 架上来 看 , 工作 室教 学模 式构建 了一
个基 本 的教学框 架群 , 形 成相 互关联 、 网络状分 布 的教 学
国 的创 业教 育起步较 晚 , 各 方面 问题 都处于研 究和实践 阶
段。
应该 说 , 创新创 业教 育是 一种适应现代 社会发展 的新 兴教 育理 念 , 其 必然 以实践教 学为 主要 的教 学模 式 之一 。 对 于应用 性较 强 的专 业 , 创 新创业教 育 的优势 更为 显著。
动漫 探索
A盯 E DUC AT l oN RESEARCH
动 画 专业 工 作 室教 学模 式下 创新 创业教 育探 索
口黄 苏瑾
摘 要: 创新创业教 育是 一种 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新兴教 育理念 , 对 于应 用性 、 实践性强的艺术类专业来说 在 工作 室教 学模式 下进 行创新创 业教 育具有相 当的可行性 。无论是 从教 学构 架、 教 学形 态, 还是从教 学关 系来看 工 作 室教 学模 式 和创 新创业教育在理念上方 向一致 , 在 实践 中又能互通互补 , 具 有显 著的优 势。
,
,
关键词 : 动 画专业 工作室教 学模式 创新创业教育
现 代教 育 强调 培 养 学 生 的素质 能 力 、 创 新 性和 实践
性, 创 新创 业教育 即是途 径之 一。 近年来 , 为 了适 应社会 发展 的 需要 , 我 国高等 院校普遍 开展 创新创 业教 育 , 深 化
论艺术类学生专业工作室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促进作用
论艺术类学生专业工作室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促进作用1工作室基本情况目前,西安科技大学艺术类专业工作室核心管理团队现有工作人员10 名,专业方向创业导师15 名,大学生74 名。
工作室通过新空间建设和新媒体建设,如设立创吧、微信群、微信平台和网络讲堂等,为创业学生创造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不仅使他们了解到创业形势和政策,同时也加强了对他们的培训,增强其创业能力。
工作室通过充分发挥学院设计优势和合理配置软硬件资源,聚焦于产品设计、动画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景观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和展示专业领域,与校外项目孵化、创业教育、投融资服务等机构进行对接与合作,通过创业导师为设计专业本科生及本校其他相关专业学生的创业活动提供服务,实现学生带项目就业或自主创业,产出一批在省内外具有较强影响力的设计驱动型创业企业,将工作室建设成为一个适合本专业、本地域,在国内设计相关行业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项目化、联合式培养模式创新基地。
2工作室运营机制2.1 组织机构西安科技大学艺术类专业工作室适用于“互联网+”环境下的新型传媒企业运营模式,采用新型创新服务模式,实行创业导师制,本着提供便利化、开放化、低成本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的理念,采用矩阵式企业管理模式,由学院相关领导及系主任成立指导管理办公室,办公室下设技术指导部门、策划营销部门、设备实验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门以及行政管理等职能部门。
根据西安科技大学艺术学院的专业门类将项目组划分为产品设计、动画设计、景观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以及展示设计等项目组,各专业组成员由在校学生兼职构成;兼有职能式和项目式划分的优点,加强了横向联系,专业设备和人员得到了充分利用,实现了人力资源的弹性共享;具有较大的机动性,促进各类设计专业人员互相帮助,互相激发,相得益彰。
2.2 运营模式模式1:活动聚合型以活动交流为主,定期举办想法或项目的发布、展示、路演等创业活动聚合。
模式2:培训辅导型旨在利用学院的教育资源和校友资源,以理论结合实际的培训体系为依托,是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工科院校艺术类专业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通与融 合 ; 实 践环节薄 弱 , 实 践教学途 径仅 限于 虚拟课 题, 实训室建设 项 目设 置单一 ; 师资 缺乏 丰富 的社 会实 践经 验 ; 学生 动手 能力 差 , 创 新意 识 不强 , 创 意策 略空 泛; 专业建设 与行业发展存在脱节现象 。工作室制人才 培养模式遵 循艺术类专业教学特 点和创 作规律 , 能最大 限度地挖掘 教学资源 , 使课堂教学 、 社会 项 目、 科技竞赛
同时需要采取科 学合理 的运行管理模式 , 并在 实践 中不断完善 。
[ 关键词 ] 工作室制 艺术 类专业
[ 中图分类号 ] C 9 6 1
人才培养模 式 创新 实践
[ 文章 编号 ] 2 0 9 5 — 3 4 3 7 ( 2 0 1 4 ) 0 3 — 0 0 8 4 — 0 3
宽松 的教学环境 是培 养学 生创新 意识 和创 新 能力 的外部条件 , l T作室进行特 色教学 , 面对市场 开放 , 由指
讨论 , 遵循 “ 头脑风暴 ” 法, 使学 生 主动 参 与 , 各抒 己见 ,
并通 过讨论与评 价 , 提 出解决 问题 的方式 和方法 , 将所 学知识用于解决实际 问题 , 从而培养了创新能力 。
廖 霜
Uni v e r s i t y Edu c a t i o n Fe b r u a r y 201 4
,
工科院校艺术类专业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付百学 倪 明辉 杨 林 王兴彬 张 平
( 黑龙 江工程 学院 , 黑龙 江
[ 摘
哈 尔滨 1 5 0 0 5 0 )
企业设计师 、 公 司负责 人和创意总监 的身 份介入项 目课
程, 参 与管理 与指导学生。
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与实施
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与实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艺术设计专业作为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然而,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仅仅有艺术设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远远不够的。
为了培养和提升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竞争力,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实施。
首先,要培养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艺术设计行业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较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跨学科的思维能力。
通过引入跨学科课程,例如心理学、社会学和商业管理等,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社会变革的趋势,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拓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提供实践机会和工作经验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
通过校内外实习和项目合作等方式,学生可以接触到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实际的设计需求,从中学习和应用创新思维和方法。
其次,要培养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的创业能力。
创业是实现个人价值和追求梦想的一种方式,对于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来说,可以通过创业来实现自己独特的设计理念和风格。
然而,由于设计行业的特殊性和竞争的激烈程度,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
因此,需要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创业培育支持。
这包括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和工作坊,帮助学生了解创业流程和策划、营销、财务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资源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市场需求和行业趋势,提高商业意识和判断能力。
此外,还可以组织创业大赛和创意设计展览,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华和吸引投资的平台。
此外,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还需要注重实践与理论结合的教学方法。
艺术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理论知识的学习只是培养学生专业素质的一部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项目实践、工作坊和实习等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和实践设计过程,锻炼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于工作室机制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化课程开发研究
教育探索116作者简介:李鹏飞(1977— ),男,汉族,吉林吉林人。
主要研究方向:艺术设计、艺术理论、室内装饰。
课题项目:新时代项目化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以电脑图文处理技术课程为例(项目编号:JGJX2018D447)。
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中,项目化课程的开发研究是一种势在必行的课程改革趋势。
高职艺术设计是与社会接触较为紧密的院校,在所学课程上也要与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职业和具体工作有密切联系。
因此,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改革是一种必然的选择,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所学的东西可以在工作中应用,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一、工作室机制的教学模式什么是工作室机制的教学模式呢?就是在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化课程的传授过程中,采用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中就能以“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为方向,设定职业能力培养方向,从而使书本中的知识,通过这种工作室机制的学习模式变成直接运用的过程。
工作室机制的教学模式是根据未来工作的方向和主要任务来制定课程,目标明确、针对性强,能够让学生在完成学业后,很快的融入到正常的工作中去。
工作室机制的教学模式,把实际的工作任务变为课程,让学生在完成实际的具体项目过程中来构建课程中的相关理论,发展艺术设计专业岗位的技术能力。
课程在设置上以工作内容为典型案例,让学生进行实践,围绕工作任务来进行职业能力的训练。
同时,工作室机制的教学模式在让学生具备工作职业能力的同时,还能够对所学理论充分理解和认识。
二、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化课程开发研究的探索(一)要对学生所学课程建立明确的目标这就要求学生要事先对最终能够达到的效果确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
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三个目标的结合,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不同的目标都有不同的作用,要求学生掌握运用。
知识目标是让学生学会艺术设计专业的理论,能够掌握书本上的知识。
能力目标,就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实践,通过项目的实践具备一定的能力。
以提高实践能力为目标 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湖北成 人教 育 学院 学报
l B i n o Ad l Ed c t n I a t i u
J l u ,20 12
Vo .1 N . 1 8 O4
第l 8卷
第 4期
人 养模 以提高实践 能力为 目标 不断创新 才培 式
培养 目标 是高素质技能 型( 技术 型 ) 应用人才。
我院进行 了《 职动 漫设计 与 制作 专业人 才 培养 模式 研 高 究 与实践》 题研究。经过几 年的探 索与 实践 , 课 取得 了一 定 成效 。2 0 , 院动 漫设 计与 制作 专业 批 准为 省级 0 6年 我 改革试点专业 ,0 7年 电脑 二 维动 画课 程批 准 为省 级精 20
力为 目的 , 删去过时的教学 内容 , 及时更新 补充新技术 、 新 技能 。
[ 稿 日期 ]0 2— 5— 5 收 21 0 0 [ 金项 目] 基 本文为湖北省人文社科重 点研 究基 地—— 湖北技能型人才培养研 究中心研 究成 果。
1 9・ 4
・
3 构建 以工 作室 为 载体 的 “ 目 +技 能 ’ . 项 的教 学模
的教学全过程 , 实践学时 占教学总学时的 6 %。 2 将职业资格认证 的 内容 纳入到 教学课 程之 中。坚 持
、
1 实行 “ . 4+1+1 人才培养模式 。 ”
即前 4个学 期完成教学课 程基本 理论 和基 本技 能 的 教学内容 , 5学期学生根据个人兴趣与特长 自主选择专 第
式 。根据岗位的需要有针对性的对岗位技能进行强化。
针对部分 教师缺少动画设计 与制作的实践经验 , 安排 他们 到企业挂 职锻炼 , 亲身体验动画制作的实际和生产管
地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以湖南商学院艺术设计工作室为例
种 全方位开放 自由的氛 围。 在教 师与学 生、 学生与学生、 堂 课 2化点为线, . 重视过程 的发展 。艺术设计工作 室训练开展
与行 业或市场之 间积极互动, 进行各 种对话和 交往。 的过程教 学更强调 学 习活 动 中经验 的获取 , 知识点 串联 成 将
线, 更加 注重学习的过程 , 体现情境性 的课堂教学模 式。
学院讲师, 主要从 事包装设计、 环境 陶艺与生活陶艺的教 学研 究工作。
中 国工业 设 计协 会 会 员 , 苏省 美术 家协 会 会 员 。 江
( 接第 5 页 ) 上 1
的态度来欣 赏和预见学生的天性, 坚信每个 学生都是 有待 开发 的创新者 , 要唤醒其未被知 晓或 沉睡 中的能力 , 学生都 能感 使 受到发挥 自己才能的幸福。 艺术设计工作 室教学模式 实行 “ 以老 带新” 的教 师配备模 式, 不仅保证工作 室的正常运 行 , 同时也给青年教 师一个锻 炼 和提高的平台。很 多教 师通过实践不断地 充实 自己, 他们指导 学生的过程也是 自己再学 习、 知识再更新的过程。工作 室积极
“
一
动、 互助 的关系 , 在这 种关系 中, 师的职能并没有被 削弱, 教 相
反, 它对教 师素质 却提 出了更高 的要求。首先 , 这种教 学模 式 要求教 师从学 习管理者 转化为学 习指导者 。在 艺术 设计工作 对学生来说 , 不是看传授 学生多少知识 , 而是看传授给 学生多
一
能回归 自我, 并驰骋于 国际设计舞 台。 对陶艺融入包装设计 课程 的研 究, 正是对 以上思考 的一个反 思。笔者希望通过对 此项课程的研 究, 能继承和 弘扬我国民族 的传统文化, 并在 与 包 装融合 的过程 中寻找到结合 点, 使我 国本土化 的包 装设计 道路 更宽 、 更广。
谈以工作室模式为载体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收稿日期:2018-03-02作者简介:关淼(1978-),女,满族,辽宁锦州人,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主要从事美术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
2018年第2期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NO.22018(总116期) JOURNALOFLIAONINGTEACHERSCOLLEGE(SOCIALSCIENCESEDITION)GeneralNo.116谈以工作室模式为载体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关 淼1 解 艳2(1、2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锦州121000) 摘 要: 随着我国艺术设计的发展,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发展十分迅速,已成为很多学校的热门专业,该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每一个领域都要求毕业生能够面对实际业务。
因此,在人才培养上,除了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艺术素养,掌握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之外,重点在于培养创新创业能力。
通过对高职院校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从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职位分析及对此类人才培养上存在的问题,以工作室模式为载体对这类学生在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上自身应具备的条件、培养的意义、具体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探索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合格的应用型设计类人才。
关键词: 工作室模式;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898(2018)02—0078—02 艺术设计具有创造性。
因此,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应突显艺术创新创业的特点,同时注重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把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
一、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职位分析及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一)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职位分析从艺术设计行业各种相关的招聘信息来看,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需要目前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种:一种是偏重于纯设计的岗位,包括各种与艺术相关联的绘图员、设计师、设计助理等。
工作室模式下二维动画教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工作室模式下二维动画教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刘晓峰摘要:工作室模式的主要优势为项目负责制与个人负责制,以培养二维动画应用型人才的制作能力和设计能力为教学目的,在实践应用过程中引导学生深入课程内容的学习和完成引入项目的工作任务,熟练掌握项目工作的任务顺序。
工作室模式下二维动画教学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对职业的认同感和职业技能,从而全面培养具备职业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工作室二维动画教学应用型人才工作室模式的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 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工作室模式下,二 维动画教学可以实现动漫专业教学改革与 企业实践技能需求之间的有效结合,培养 应用型人才。
探讨工作室模式下的二维动 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拓展教学课程 内容与改革的创新教学方法,是当前研究 与探索的基本方向。
一、 工作室模式下人才培养模式 的内涵工作室模式是将二维动画的相关理论 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学生以项目设计制 作人员参与、接受企业导师指导开展工作 的教学模式。
教学方式的变化可以突出对 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跟进项目的职业能力。
同时,在实际项目现场教学 的工作室模式下,淡化教室和实验室之间 的界限,为正在学习知识的学生提供虚拟 的工作环境。
工作室模式下的二维动画教学对应用 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造 型艺术的二维动画设计需要设计者具备扎 实的造型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素养。
因此, 学生要具有深厚的知识文化基础、创新的造 型思维及人文素养。
这是二维动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方向,也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目 的。
同时,一位成功的设计师必须顺应时代 发展的趋势。
因此,教师要开拓学生的思维 空间,保持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强化应用 型人才培养的核心价值。
其次,学生作为参 与项目的个体,应对项目、个人负责,具备服 务项目的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利用自身优 势在实践应用中发挥作用。
由于动画制作属于流程化作业,在工作室中制作二维动 画时,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在一定程度上 决定了项目整体流程能否顺利实施。
以提升就业能力为目标的《动画制片》课程教学改革
一、动画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虽然国内外高校已经普遍承认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但当前我国高校仍普遍缺乏这一方面的尝试,主要表现在:1.尚未充分认识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内涵。
目前高校普遍对就业能力的内涵理解过于狭隘,在本科生的就业能力培养时,着重解决的是其如何获得工作,因此常会只专注于扩展学生就业渠道、提高学生面试技巧等。
但是,真正的培养学生就业能力,还应关注学生如何维持工作以及获得职业的发展,着重解决学生“上手快,后劲不足”的问题。
因此,应该全面认识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在培养学生获得理想就业的同时,提升其进一步获得职业发展的能力,要让学生获得与其专业相应的、适合未来职业发展的知识、技能、品质甚至职业的规划能力。
2.高校办学定位不明确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
由于我国的高等教育实现了大众化,很多高校或很多专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增加,而这些学校或专业都存在办学定位不明确,盲目从众的特点,这也就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埋下了隐患。
这些新开办的大学或专业,一般都是照搬国内或地方一流高校而设置,并没有切实考虑自身师资力量、地区资源、学生资源、地区就业市场等具体的问题。
往往产生的人才“不伦不类”,既不具备科研能力,也不能适应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3.高校的体制、机制不符合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的要求。
从高校管理体制和绩效评价机制来看,目前普遍对教师的评价标准定位在科研能力为主的方向上,而忽视了对教师教学和人才培养能力的评价。
因此导致教师更多的关注于个人科研,而放更少的精力在人才培养方面。
因此导致教学中普遍缺少就业能力的培养环节,实践教学环节效果不理想,以及缺乏对职业态度、职业素养的培育等。
同时,高校管理层面也缺少以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为目标的业界互动机制。
这些现象都严重影响了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
具体到动画专业的人才培养,当前也普遍存在上述的误区,这也进一步导致了近年来动画专业的就业情况频亮红灯。
动画专业曾在2013年被教育质量评估机构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认为是“2013年度就业前景最不看好的本科专业”,并在该榜中被列为首位,这表明动画专业在目前就业率很低,而失业率又很高。
以创新工作室为载体的大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研究
以创新工作室为载体的大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研究作者:何加亮,宋丽俏来源:《高教学刊》2022年第07期摘要:“工匠精神”是人类宝贵的精神文明,它促进个体的成长成才、推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发展、是实现中国梦的现实需要。
创新工作室是创新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渠道,也是“工匠精神”的培育载体。
以创新工作室为载体对大学生进行“工匠精神”的培育,可以通过开设职业课程、营造文化氛围和加强师资建设等方式实现,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人才,推动国家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创新工作室;人才培养;工匠精神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07-0025-04Abstract: "Craftsman spirit" is the precious spiritual wealth of mankind. It promotes the growth of individuals, promotes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ety,and is the practical need of realizing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Innovation studio is the training channel of innovative technical talents and the carrier of "craftsman spirit". The "craftsman spirit" of college students can be cultivated through offering vocational courses, creating cultural atmosphere, and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so as to cultivate more talents with virtue and skill for the society and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and society.Keywords: Innovation studio; talent development; craftsman's spirit一、“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一)促进个体成长,实现人生价值青年人的成长成才不仅要靠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还要注重锤炼崇高的道德品格和坚韧的意志品质。
动漫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提升研究
动漫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提升研究摘要:高职动漫学生在教学实践及就业创业能力上不能跟随时代开展的需求,致使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就业和实践能力缺乏,严重制约动漫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构建多元化、多层面的创新创业教学实践平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业能力,进而满足高职动漫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需求规范。
关键词:高职动漫;创新创业能力;教学实践在创新驱动开展战略下,强化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注重创业就业实践能力与岗位技能相结合的创新人才的培养,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实践教学体系中,结合“互联网+〞创业新趋势,建立多元化多层次教学实践平台,推进校企育人机制,有效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就业质量。
1创新创业导向下高职动漫教学实践模式分析动漫行业不仅需要动漫制作人才,还要具备一定专业技能操作、创新创意设计能力的综合型创作和经营人才。
目前高职动漫实践教学模式主要如下。
1.1校企合作、工程带动模式工程带动式实践可以让学生在真实工作任务中进行工程创意设计研发。
教师将各任务的操作要领和制作办法进行介绍,学生与学生之间建立互动小组完成工程的制作,教师辅助指导,让学生体验岗位工作任务中各个环节的操作要领,从而增强企业团队意识,开拓学生的创意思路,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制作过程中小组与小组之间发展竞赛、激发头脑风暴,学校对于创意思路和工程作品制作优秀的学生进行褒扬或采取鼓励措施。
校企共同进行评价和考核管理学生,让学生进行双向选择,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意识,同时提高创业就业竞争力。
但是企业在培养过程中往往以实现经济利益为目的来培养技能人才,这就有悖于学校的人才培养初衷,因此要平衡学校与企业联合机制,合理优化资源和课程结构,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才培养,实现校企共赢。
1.2赛教融合模式为了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发展、增强学生的创业就业意识和气氛,学校发展校园创业活动大赛、“互联网+创业就业〞、学业规划大赛、创业技能大赛,在实践活动中教师指导学生发展创业模拟训练和相关的创业策动撰写。
“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理念下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培养模式研究——以广西财经学院艺术类专业为例
A c a d e m i c F o r u m /学术论坛139(广西财经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 南宁 530003)摘要: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环境下,高校的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十分重要,艺术设计类专业具有与创新创意的典型特质,利用工作室教学模式改革,注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与梯队式培养模式,才能有效地将创新创业理念植入到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去。
关键词:创新创业;艺术设计;教学模式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
同年5月,国务院颁行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与实践脱节”是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不容忽视的问题。
为使专业建设和创新创业教育的结合度进一步加强,各地高校纷纷出台鼓励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广西财经学院也不例外。
鉴于目前的就业创业形势,高校的教育模式发展与改革迫在眉睫,在艺术设计专业下架设的工作室制教学本身就是一个新兴的以实业推动实训的教育教学方式,如何将工作室教学与创新创业理念相结合,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素质和专业能力的人才是值得深入研究并付诸实践的课题。
1 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为基础的构建模拟公司管理制,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高校艺术设计工作室具备企业的某些特征和设计公司的基本特征,做到团队成员职责分明,项目分工合作清晰是工作室发展的必要环节。
1.1 艺术设计工作室团队成员职责分工明晰艺术设计工作室由专业教师担任工作室负责人,学生团体为工作室主体。
其中由一位专业指导老师加学生成员团体组成,或者多位专业指导教师加学生成员团体组成,或者由一位专业教师作为带头人和校企合作的公司或专业领域的行业专家以及学生成员团体形成联合体。
工作室人员管理与责任效仿企业员工管理构架,教师和学生在这里得到了角色转换,专业教师在工作室里担任总经理或项目总监,学生团队根据能力特长分别担任各种管理岗位经理和项目经理等。
模拟企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方式,学生进入到情景之中,有的放矢培养自己的职业能力,在团队工作的模式中建立的新型人际关系,交流方式和成果展示方式能够增强学生的职业转换力度。
借助创业测评工具提高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质量——以天津工业大学为例
借助创业测评工具提高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质量——以天津工业大学为例————————————————————————————————作者:————————————————————————————————日期:借助创业测评工具提高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质量——以天津工业大学为例-就业指导论文借助创业测评工具提高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质量——以天津工业大学为例万青(天津工业大学,天津,300387)[摘要]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竞争,而盲目创业就业又导致部分毕业生陷入了尴尬局面。
大学生创业成功与否与他们的创业意愿、创业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遵循创业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应用创业测评软件对1 500余名在校大学生自身性格素质及创业能力测评数据的分析,阐述了制约大学生创业的主要因素,从加强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增强大学生创业的自信心提升创业技能以及加强与社会的沟通等方面探讨了增强大学生创业能力、提高创业就业水平的途径与方法。
[ 关键词]创业教育;创业测评;就业指导;就业质量[中图分类号]G647.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893X(2015)06-0033-03[收稿日期]2015-09-16;[修回日期]2015-10-26[作者简介]万青(1962-),女,天津人,天津工业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企业管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引言随着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深入发展,高校创业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专业性不断提升。
越来越多的高校认识到,创业教育是一项长期、多元、立体的指导服务工作。
如何构建线上线下教育与服务平台,激发学生创业意识,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是新时期高校就业与创业工作的新要求、新方向。
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了创业教育的概念。
创业教育的实质就在于树立创业意识,培养创业品质,传授创业知识,形成创业能力[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工作室模式管理提升艺术设计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以天津工业大学动画系工作室为例
作者:王颖,李飒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第50期
摘要:工作室管理是当前高等院校设计类专业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其以工作室为载体,实
际项目为依托,将教学、科研、学科竞赛以及学生的自主选题融合在一起,为大学生创造了一
个实习平台,锻炼学生商业项目制作能力,项目创新意识,团队合作精神以及专业综合素养。
本文旨在对工作室模式在天津工业大学动画系中的建设与运营情况进行思考与总结,并分析其
运营模式和实践成果。
关键词:工作室模式;艺术设计;创新创业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50-0035-02
一、提出“工作室教育”
工作室的模式最早可追溯到1919年,在德国魏玛成立了现代设计教育的摇篮———包豪斯学院。
包豪斯学院采用了师徒制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手工技师的手工教育,掌握和了解技术
和手工艺的关系,诞生了最早的工作室的教学模式———作坊式教育教学模式。
这种教育理念
及教育方法对于现代设计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近些年来,我国部分美术类院校或学院都纷纷
开始探索工作室的教育模式
二、建立“工作室模式”
工作室模式建立的初衷是以项目责任制的形式进行实践性教学,这种模式对于设计这类学
科有较大的优势,因为这类学科紧密连接企业、联系市场。
以天津工业大学动画系工作室为例,其以“注重实践,优化基础”的项目化模式,以项目为主要任务驱动,通过学习、研究、合作
培养创新人才,旨在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导”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提高学生的创
新能力、专业技能与创业激情。
天津工业大学动画专业根据不同的研究方向建立相应的工作室,分别为动画第一工作室———三维工作室、“又见川”二维工作室与定格工作室。
着重培养学
生在艺术设计方面的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
多数艺术类高校都选择提供不同的场所及不同的设备给研究方向不同的学生,让学生们在
除了课堂以外的时间,可以到工作室练习专业技能、完成所分配的项目任务、以及讨论专业知
识问题;方便工作室成员在课余时间开展创意分享与交流活动,使学校所建立的实验室设备得
到充分的利用,例如电脑,摄影器材等;为更好地提供创新创业的平台。
无论在经费的投入,
还是制度的扶持上,学校层面各部门都积极参与与配合工作室制度的建设。
以确保工作室的有
效运转。
三、运营“工作室模式”
1.师资配备。
工作室模式循环性利用与可持续性发展,配备优质的师资力量是各个工作室
良性发展的重要基础。
技能薄弱或知识背景单一的教师显然难以承担整个工作室的运营。
因此,
本文认为各个工作室的主导教师需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综合化的知识背景、丰富的项
目实践能力这三个方面的能力背景。
2.学生成员。
天津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学院动画专业工作室的成员在选拔过程中必
须要拥有基础的专业技能与基本的设计能力,在自愿加入、公平竞争的基础上选拔工作室成员,工作室的成员选拔过程中实行双向选择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选择进入不同方向
的工作室,而教师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标准选拔一定数量的学生加入工作室。
工作室一般在每年
春季面向大一、大二学生招新,其一是大一新生已经经过了半年大学生活,对自己的大学生活
多少也有了了解,其二,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早日加入工作室,有更多的机会学习和实践在课堂
上学不到的知识与技能,参与到更多的项目中,累积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实践经验与作品,同时
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有更多的创新创业的想法与机会。
工作室的学生成员必须由四个年级
组成,并且随着大四学生毕业和大一新生加入形成流动性的梯队,同时随着大三、大四学生经
验的累积,与大一、大二学生交流经验并传授技术与方法,让团队更有凝聚力。
3.管理方面。
动画系按照规整的公司管理模式,工作室职位分为,专业导师,学生统筹及
学生组长,专业导师负责项目与企业的对接、创新项目的发起,学生统筹为大三、大四学生中
推选出的一位与导师对接项目的代表,同时,在根据不同同学的兴趣爱好及特长分为不同的小
组中选择一名大三、大四的同学为小组长,统筹把项目分配解释给组长,组长再分配各个组员,组员在一起讨论并完成项目的制作,再一层一层的从组长到统筹进行核查。
保证项目保持高度
的规整化。
非商业项目的创新项目中,各个小组一起讨论自己的想法与观点,激发每个人的创
新热情。
以项目为主导的工作室管理模式,以导师、学生为主体:①当项目到来时,学生们建
立以导师为主导的梯度管理模式,依次为导师,组长及组员,组长为大三、大四学生,组员则
为大一、大二学生,以完成项目为主要目的,导师将任务分配到各个组长,组长将任务分配到
个人有效地进行项目的制作。
将课程与项目实践融于一体,将项目制作与教学结合起来,教师
带领学生在实际项目的制作过程中,完成学生综合性专业技能的训练与提升。
②当没有项目时,导师则为学生提供充足创意点或竞赛信息,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学生共同完成创新项目或
竞赛的制作。
这种教学模式突出专业技能的运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促进教学与就业之间的自
然融合,使学生“能力更强、专业更专、业务更实、技能更高”。
4.整合资源。
动画系工作室通过整合校外企业资源,加强校企之间合作,将企业中的一些
优势资源及管理模式引入到学生的思想与创新创业活动中,达到充分借用企业的优势力量。
其
中与北方电影厂等企业长期合作,工作室的成员以小组的形式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所参与项目
的制作。
通过这种实践训练的模式,训练学生对自己专业市场的洞察力与在实际项目中的实践
能力,激发学生对创新创业的热情。
四、创新之处与实践成果
1.创新之处。
①多模式协同发展。
利用工作室模式的教学实践性强、协作灵活、综合度高
等多个特点,用竞赛项目、社会项目来取代一些课程作业,从传统意义上相对单一的专业课程
教学的模式,向跨专业、跨学科的实验大平台模式转变,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改变学生传
统教学中存在的被动学习、机械学习等学习状况,以自主、自由、合作、研究、创新为主要学
习方法。
②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资源及硬件资源的开放共享。
建立工作室模式将高
校教学中心对外开放程度推向了另一个新的高度。
工作室模式以项目形式将教师和学生、高低
年级学生、甚至是不同专业的学生融为一体,实现成员的优化重组,打破原有硬性规律,更加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合作能力及对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
2.实践成果。
目前为止,工作室已参与完成多个商业影视动画项目,包括院线上映的《大
唐玄奘》《星语心愿》和电视剧《兄弟们开火》以及网络剧集《大唐玄笔录》等。
也获得过校
工作室奖励。
工作室成员也参与多项国家级比赛项目并获得优秀成绩,例如,大学生广告创意
比赛一等奖,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奖项等。
五、结语
基于工作室模式管理提升艺术设计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以工作室为载体,鼓励学生学
习更多专业以外技能,依托教师项目条件和指导力量,鼓励学生早日加入工作室参与项目研究,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目前,在动画专业各师生的不懈努力下,工作室模
式的运营得到了明显成效,大多数学生也从中受益。
但对于工作室的建设和后续的发展仍然处
于一个探索的阶段。
还需高校本着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宗旨,在接下来的应用和建设过程中继续
努力,推进模式的可持续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