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应用基础教案05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课程第5章教案
任课教师教学目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指南教学设计教学小结思考与创新课后习题第1讲问题及函数依赖理论刘爱红单位信息学院上课地点2501(1)掌握判断并设计一个好的关系模式的根本原那么和方法。
(2)熟练掌握函数依赖理论。
使学生会〞用〞数据库,具有较强的数据库设计、数据库系统管理和应用开发能力,能够灵活运用数据库技术解决实际应用问题,并能够成为数据库设计员。
从如何判断是否为一个“好〞的关系模式这一问题出发,逐步深入分析:数据冗余带来的问题:冗余存储、更新异常、插入异常、删除异常。
模式分解不当带来的问题:是否为无损连接?是否保持函数依赖关系?函数依赖定义:讲解函数依赖、非平凡函数依赖和平凡函数依赖、完全依赖、局部依赖、传递依赖等概念。
函数依赖理论:函数依赖集F的闭包、属性集闭包、正那么覆盖、无损连接分解、保持依赖分解等。
重点:了解什么是一个"不好"的数据库模式;数据冗余引起的问题及模式分解导致的问题;函数依赖理论。
难点:函数依赖理论。
什么样的数据库模式是一个“不好〞的模式?以学生选课关系SCE实例数据冗余引起的问题:冗余存储、更新异常、插入异常、删除异常。
模式分解导致的问题:什么样的关系模式需要进一步分解为较小的关系模式集?是否所有的模式分解都是有益的?函数依赖定义:〔实例导入的“螺旋式〞+案例式〕讲解函数依赖、非平凡函数依赖和平凡函数依赖、完全依赖、局部依赖、传递依赖等概念。
(4)函数依赖理论:〔动画式〕主要有:函数依赖集F的闭包、属性集闭包、正那么覆盖、无损连接分解、保持依赖分解等。
一个“好〞的关系模式应该是:数据冗余应尽可能少。
不发生插入异常、删除异常、更新异常等问题。
模式分解时,分解后的模式应具有无损连接和保持依赖等特性。
函数依赖是关系模式中属性之间存在的一种约束关系。
1〕结合大作业的逻辑设计局部,判断自己设计的关系模式是否存在大量数据冗余问题和分解不正确而带来的有损连接或不保持依赖关系的问题。
数据库应用基础教案
数据库应用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作用。
2. 掌握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操作。
3. 掌握SQL语言的基本语法和使用方法。
4. 了解关系型数据库的设计原则和步骤。
5. 能够运用数据库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数据库概述1.1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1.2 数据库的发展历程1.3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2. 数据库管理系统2.1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2.2 常见数据库管理系统介绍2.3 数据库的创建和管理3. SQL语言基础3.1 SQL语言概述3.2 数据定义语句3.3 数据查询语句3.4 数据更新语句3.5 数据控制语句4. 关系型数据库设计4.1 关系型数据库的基本概念4.2 实体-关系模型4.3 关系模型的规范化4.4 数据库设计原则4.5 数据库设计步骤5. 数据库应用实例5.1 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5.2 数据库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5.3 数据库性能优化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实践法:上机操作,掌握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操作。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应用案例,了解数据库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数据库应用基础。
2. 课件:PowerPoint。
3. 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如MySQL、Oracle等。
4. 上机实验环境:计算机实验室。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上机实验中的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数据库应用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4. 课程设计:评估学生运用数据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包括16次理论课和16次上机实践。
2. 授课方式:每周两次课,一次理论课,一次上机实践。
3. 教学进度:按照教材和教案进行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调整进度。
MySQL数据库实用教程(附微课)教案05 数据查询
总结课程内容,重申重点、难点
课后任务
完成“例5-39”“例5-40”“例5-41”……和"例5-43,,
任务名称
第五节课堂案例:学生成绩管理数据库的数据查询
教学目的
通过实例加强对数据查询的理解
教学方法
课堂授课、班级授课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重点难点
重点:等值连接的多表查询
难点:查询条件设置、聚合函数应用于分组
教学
内容
设计
课程引入:通过提出问题“综合应用查询语句完成对学生成绩管理的数据查询”引入本课
授课内容:
一、单表和多表的查询
二、使用GRoUPBY子句和聚合函数
三、子查询
总结课程内容,重申重点、难点
课后任务
完成第5章的项目实训
******学校
教师教案
(学年第学期)
课程名称:MVSO1数据库应用
授课专业:
任课教师:
所在系部:
第5章数据查询
任务名称
第一节数据查询语句、单表查询
教学目的
掌握SE1ECT语句的基本语法格式和含WHERE子句的单表查询
教学方法
课堂授课、班级授课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重点难点
重点:SE1ECT语句的基本语法格式、简单数据查询、条件数据查询
任务名称
第四节子查询、联合查询
教学目的
掌握子查询和联合查询
教学方法
课堂授课、班级授课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重点难点
重点:子查询和联合查询难点:子查询的执行顺序
教学
内容
课程引入:通过提出问题“在执行某个查询的过程中使用另一个查询的结果”引入本课
中职《数据库应用基础》课程教案项目五
AS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classno=clf417
4、使用视图View_yhy来查询“计应”专业中“电商”班的学生信息。代码如下:
usexywglxt
go
select *
fromView_yhy
whereclassname='电商'
go
7、使用SQL语句删除View_yhy1。代码如下:
usexywglxt
go
drop View View_yhy1
go
演示操作+学练习。
教学反思
让学生在操作中熟悉用如何用SQL语句创建视图及对视图进行的相关修改操作。
分区视图使用户可以将两个或多个查询结果组合成单一的结果集,在用户的角度看来就像一个表。
索引视图是通过计算机存储的视图。
3、使用视图的优点
1)视图可以简化用户对数据的理解。
2)视图能够对数据提供安全保护。
4、视图的基本操作——创建、修改、重命名和删除等
15分钟
二、任务及实施步骤
1、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中创建查询“计应”学生的信息的视图,并命名为View_yhy。
中职《数据库应用基础》课程教案
课题章节/名称
项目五:校园网管理系统的视图——创建及修改
课时
2
主要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操法
教学
目标
知识
目标
掌握如何在数据库系统中创建系统及修改视图。
能力
目标
具备用sql语句创建视图及修改视图的能力。
情感
目标
1、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
数据库应用基础教案
数据库应用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作用。
2. 掌握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操作。
3. 学会使用SQL语言进行数据库的创建、修改和查询。
4. 了解数据库的设计原则和步骤。
5. 能够运用数据库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的定义数据库的优点数据库的类型2. 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安装和配置3. 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创建数据库创建表插入数据查询数据更新数据删除数据4. SQL语言基础SQL语言的概述数据定义语句数据查询语句数据更新语句数据控制语句5. 数据库设计原则和步骤数据库设计原则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操作方法。
2. 实践法:上机操作,练习数据库的创建、修改和查询。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数据库技术解决问题。
四、教学环境1. 教室:配备计算机、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2. 实验室:学生机房,每人一台计算机,安装有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
2. 上机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验室实践操作的能力。
3. 期末考试:考查学生对数据库应用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践,提高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
3. 分层教学: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给予适当的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七、教学实施1.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好相关教学材料,如教材、教案、PPT等。
2. 课堂讲解:教师按照教案进行讲解,注意启发学生思考,解答学生的疑问。
3. 课堂练习:教师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学生现场操作,教师进行指导。
4.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SQL server 2005数据库及应用课程教案
《SQL server 2005数据库及应用》课程教案一、课程定位《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是电子商务专业与计算机专业的核心主干课,是数据库开发设计者的首选开发技术。
二、课程总目标根据对教材内容、教学大纲及学生自身认知水平的分析,教学目标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确定:(一)知识目标●了解什么是数据库,体验数据库的丰富性和可靠性。
●了解数据库信息检索的一般过程。
(二)职业能力培养目标●选择合适的数据库提高信息获取的针对性。
●正确评价数据库。
●能自行摸索研究更多数据库的使用方法。
(三)素质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培养学生对数据库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三、重点、难点章节及内容教学重点:第二章:使用T-SQL语言用SQL语句实现表与表之间的查询、修改和删除第三章:使用T-SQL语言编程第四章:数据库设计基础第五~十章:数据库与事务日志、表、数据完整性,索引,视图建立数据库、建表、建视图、建索引第十六章:数据库日常维护与管理数据库的导入与导出及备份教学难点:用E-R图标出实体与实体间的联系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四、教学内容(一)教学内容的选取数据库课程内容的选取依据是国家信息产业人才培养需求、电子商务人才培养需求等职业需求进行选取的,课程内容突出高职高专特色,实行“理论够用、注重实践”的方针,面向岗位任职需要,前后续课程的衔接,统筹考虑和选取的。
(二)教材的选取及依据选择最新的、适合高职高专学生使用的数据库教程,将最新的知识反映到教材中去,我们选择了《边用边学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材。
同时参考了《SQL Server 数据库管理与开发教程与实训》、《Microsoft SQL Server 实用教程》、《SQL Server 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技术》、《Microsoft SQL Server 实例教程》等教材。
五、教学进程计划表(含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统筹)表格1六、教学资料收集和配置设计本课程教学资料主要包括适用于计算机和电子商务专业的高职高专国家级规划教材、相关网络资源、学院图书馆有关藏书、多媒体课件、案例题、习题集、校内实训室等实习实训基地。
SQLServer2005数据库及应用教学设计
SQL Server 2005 数据库及应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帮助学生:1.理解数据库原理及 SQL 语言基础;2.掌握 SQL Server 2005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操作;3.熟悉 SQL Server 2005 数据库应用开发的流程和技术;4.培养学生的数据库设计和开发能力;5.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SQL 基础SQL 是结构化查询语言(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的缩写,是用于访问和操作关系型数据库的标准语言之一。
学生需要熟悉 SQL 的基本语法和数据类型,掌握 SQL 的增删改查操作,了解 SQL 的高级操作和常用函数。
2. SQL Server 2005 数据库系统基础SQL Server 2005 是一种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RDBMS),属于微软公司的产品。
本章节将主要讲解 SQL Server 2005 数据库系统的概念、结构、安装和配置方法,包括 SQL Server 数据库的基本对象(如表、视图、存储过程、触发器等)和数据类型,以及 SQL Server 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备份与恢复。
3. SQL Server 2005 数据库应用开发本章节将主要介绍 SQL Server 2005 数据库应用开发所需的知识和技术,包括 T-SQL 语言、、LINQ、Entity Framework 等技术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以及 SQL Server 2005 数据库与 .NET 程序集的互操作性。
4. 数据库设计与应用实战本章节将结合实际案例对数据库设计和应用开发进行实践演练,学生将运用所学的技能,独立或小组完成一份小型数据库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包括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SQL 编程、应用程序开发等环节。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主要采用“案例教学、实验教学和项目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其中:1.案例教学:采用具体案例贴近生活和工作实际,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和创新能力。
《数据库应用基础》理论教案
《数据库应用基础》理论教案教案:《数据库应用基础》一、教学目标:1.了解数据库的概念和作用;2.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操作;3.能够使用SQL语句对数据库进行增删改查。
二、教学内容:1.数据库概念和作用A.数据库的定义和分类;B.数据库的作用和优势。
2.数据库的基本操作A.创建数据库;B.创建数据表;C.添加、删除和修改数据记录;D.查询数据记录;E.数据表的导入和导出。
3.SQL语句的基本使用A.SQL语句的概念和分类;B.常用的SQL语句及其使用方法。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1.教学方法:A.讲授法:通过讲解教师能够将知识点清晰地传达给学生;B.示例法:通过示例演示,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和SQL语句的使用。
2.教学过程:A.数据库概念和作用(30分钟)1)讲解数据库的定义和分类;2)介绍数据库的作用和优势;3)进行实例分析,说明数据库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B.数据库的基本操作(60分钟)1)创建数据库:介绍创建数据库的方法和注意事项;2)创建数据表:讲解创建数据表的语法和字段定义;3)添加、删除和修改数据记录:示范如何使用SQL语句对数据表进行增、删、改操作;4)查询数据记录:讲解查询语句的使用方法和常用查询条件;5)数据表的导入和导出:介绍如何将数据表导入和导出为其他格式。
C.SQL语句的基本使用(60分钟)1)SQL语句的概念和分类:讲解DDL、DML和DQL语句的含义和用途;2)常用的SQL语句及其使用方法:通过示例演示,让学生掌握常用的SQL语句的使用。
四、教学评价与反馈:1.教学评价:A.学生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设计简单的数据库和SQL查询语句;B.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
2.教学反馈:A.学生反馈:通过课堂调查、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理解和掌握程度;B.教师反馈:通过检查学生的作业和课堂表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
《数据库应用基础》理论教案
《数据库应用基础》理论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数据库应用的基础理论知识;2.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结构;3.理解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作用和功能;4.熟悉数据库的设计方法和规范。
教学重点:1.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结构;2.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作用和功能;3.数据库的设计方法和规范。
教学难点:1.数据库的设计方法和规范;2.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作用和功能。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基本概念和结构,让学生理解数据库的基础知识;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掌握数据库的设计方法和规范。
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节: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结构(40分钟)1.数据库的概念和特点-讲解数据库的定义和特点,如数据共享、数据独立性、数据安全性等;-示意图展示数据库与文件系统的对比,强调数据库的优势。
2.数据库的组成结构-讲解数据库的组成结构,包括数据模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用户。
第二节: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作用和功能(40分钟)1.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和作用-讲解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定义和作用,如数据管理、数据安全、数据完整性等;-引导学生思考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讲解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包括数据定义、数据操作、数据控制、数据完整性等;-通过示例演示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
第三节:数据库的设计方法和规范(40分钟)1.数据库设计的方法-介绍数据库设计的一般方法,包括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等;-引导学生掌握数据库设计的步骤和流程。
2.数据库设计的规范-讲解数据库设计的规范,包括命名规范、完整性约束、索引设计等;-强调数据库设计规范的重要性和影响。
教学资源:1.讲稿:提供详细的教学内容和步骤;2.示例数据库:提供具体的案例实践材料。
教学评价:1.通过随堂测验,检查学生对数据库基础理论的掌握情况;2.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数据库,并解释设计思路;3.在课堂上通过互动问答,检查学生对数据库设计方法和规范的理解程度。
《数据库应用基础Access》组级公开课教案
掌握命令按钮使用
理解窗体作用;
掌握命令按钮的特点。
仔细观察并能模仿
独立思考并举一反三
培养学生提高学习、工作、生活的效率
重点
创建简单的查询面板,掌握命令按钮使用
难点
掌握命令按钮使用
主要教学手段
1、用现实中类似场景反映并强调窗体在整个数据库应用系统整体中所处的地位。
2、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演示教学法”,帮助学生明确了解全新的视图、复杂的操作步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创新的热情。
3、通过学生管理系统项目复习所学过的主要内容“表”和“查询”;
教学过程组织
主体环节(约35分钟)
一、教师演示(12分钟)
简绍工具箱控件,通过任务演示操作帮助学生了解命令按钮使用。
1、在数据库“对象”中选择“窗体”;
2、双击“在设计视图中创建窗体”;
3、选择“工具箱”中的“命令按钮”;
4、在“主体”中绘制命令按钮,弹出“命令按钮向导”对话框;
《数据库应用基础——Access》教案
授课班级:计算机应用1201班授课时间:4月10日(周三)
授课教师:刘春霞上课地点:实训楼5楼7号机房
本次课标题
使用设计视图创建窗体——建立查询面板
教学
目的
理解窗体作用
创建简单的窗体
创建简单的查询面板
教学
目标
能力(技能)目标
知识目标
素质目标(渗透教育)
创建简单的窗体
5、选中“类别”列表中的“杂项”,同时选中“操作列表”中的“运行查询”;
6、单击“下一步”;
7、选中“学号查询”,单击“下一步”按钮;
8、选择“文本”单选按钮,将“运行查询”重命名为“按学号”进行查询,单击“下一步”按钮;
数据库应用基础教案
数据库应用基础教案教案标题:数据库应用基础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2. 掌握数据库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 理解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和操作;4. 能够使用SQL语言进行数据库的查询和操作;5. 能够设计和实现简单的数据库应用。
教学内容:1. 数据库基本概念a. 数据库的定义和分类;b. 数据库的应用领域和重要性。
2. 数据库设计原则和方法a. 实体-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b. 数据库设计的步骤和方法;c. 数据库规范化的原则和目的。
3. 数据库管理系统a.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定义和功能;b. 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介绍;c.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安装和配置。
4. SQL语言基础a. SQL语言的定义和分类;b. SQL语句的基本结构和语法;c. 常用的SQL语句和操作。
5. 数据库应用设计与实现a. 数据库应用的需求分析和功能设计;b. 数据库应用的表设计和关系建立;c. 数据库应用的界面设计和交互实现。
教学步骤:1. 导入引入(5分钟)a. 引入数据库的概念和应用领域;b. 引入数据库应用基础教学的目标和重要性。
2. 知识讲解(30分钟)a. 介绍数据库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b. 讲解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和操作;c. 解释SQL语言的基础知识和常用语句。
3. 示例演示(20分钟)a. 演示数据库设计和管理系统的实际操作;b. 展示SQL语言的使用和常见操作。
4. 练习与讨论(25分钟)a. 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b. 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和交流,解决问题。
5. 案例分析(20分钟)a. 学生根据给定的案例进行数据库应用设计;b. 学生展示和讨论各自的设计方案。
6. 总结与评价(10分钟)a.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b. 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教学资源:1. 讲义和PPT:包含数据库基础知识和操作示例;2. 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如MySQL、Oracle等;3. 练习题和案例分析材料。
数据库应用基础教学设计
数据库应用基础教学设计前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据库技术在企业的应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因此,如何将数据库应用基础技能培养成为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必备技能之一,已经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份切实可行的数据库应用基础教学设计。
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1.了解数据库技术的基础知识;2.掌握数据库查询语言的基本操作;3.学会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进行数据的操作;4.掌握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方法。
教学内容第一部分:数据库技术基础知识1.数据库的概念2.数据库的分类3.数据库的结构4.数据库模型5.数据库的完整性6.数据库的安全性7.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8.数据库的性能优化和调优第二部分:SQL语言基础操作1.SQL语言概述2.SELECT语句3.INSERT语句4.UPDATE语句5.DELETE语句6.数据库连接操作7.子查询第三部分:DBMS基础操作1.MySQL数据库管理系统2.PostgreSQL数据库管理系统第四部分:数据库设计基础1.关系模型理论2.数据库设计规范3.数据库设计方法教学方法本课程采取“教师讲授+案例教学+作业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掌握数据库技术的应用和分析能力。
具体教学方法如下:1.教师讲授:以PPT为主要教学形式,将数据库应用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操作和数据库设计方法系统地介绍给学生,强调实际应用和案例教学;2.案例教学:通过教师编写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设计和操作,提高学生应用数据库技术的能力;3.作业练习:每章都设置相应的作业题目,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完成,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评估采用定期考试(包括闭卷和开卷),平时作业,小组讨论和项目设计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评估。
其中,考试占总成绩的50%,其他方式占总成绩的50%。
总结数据库技术应用已经成为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的必备技能,因此,本课程的开设,除了可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更可以增强求职者在求职和职业发展中的竞争力。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SQLServer2005教学设计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SQLServer2005教学设计一、前言数据库是一个重要的数据管理工具,是信息化时代的核心和基础设施。
本次SQLServer2005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的基础知识,以及掌握SQLServer2005的基本使用方法。
二、教学目标1.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基本操作方法;2.掌握SQLServer2005数据库的基本操作方法;3.熟练使用SQL语言进行数据查询、修改、删除和添加操作;4.能够设计和实现简单的数据库应用。
三、教学内容1. 数据库基本概念本课程主要涵盖以下数据库基本概念:•数据库的定义和特点;•数据库的组成和结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作用以及常见的DBMS;•常见的数据库模型和它们的特点;•数据库范式的定义和作用。
2. SQLServer2005数据库的基本操作方法本课程主要讲解以下SQLServer2005数据库的基本操作方法:•SQLServer2005数据库的安装和配置;•SQLServer2005数据库的创建和删除;•SQLServer2005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SQLServer2005数据库的表格操作;•SQLServer2005数据库的索引操作;•SQLServer2005数据库的触发器操作。
3. SQL语言的基础知识本课程主要涵盖以下SQL语言的基础知识:•数据查询语句SELECT的语法和使用方法;•数据修改语句UPDATE的语法和使用方法;•数据删除语句DELETE的语法和使用方法;•数据添加语句INSERT的语法和使用方法。
4. 实验设计本教学设计通过设计实际数据应用的实验,让学生了解各种操作的实际应用情况:•学生将从问题中选定一种实际应用情形并分析其需求;•学生设计数据结构与模式、定义数据和建立关系;•学生编写SQL语句完成数据的增删改查操作;•学生对数据进行应用的测试调试,最终完成一份完整的SQLServer2005数据库应用。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学教案(全)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学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应用领域。
2. 让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如创建、修改、删除和查询数据。
3. 让学生了解关系型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如表、视图和索引。
4. 培养学生运用数据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据库概述1.1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1.2 数据库的发展历程1.3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1.4 数据库的特点和应用领域2. 数据库基本操作2.1 创建数据库2.2 修改数据库2.3 删除数据库2.4 查询数据3. 关系型数据库原理3.1 表3.2 视图3.3 索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操作方法。
2. 演示法:通过实际操作演示数据库的基本操作。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数据库解决实际问题。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制作涵盖教学内容的PPT。
2. 数据库软件:准备数据库软件,如MySQL、Oracle等。
3. 教学案例:准备相关案例,以便进行分析。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介绍数据库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操作方法。
3. 演示:通过实际操作演示数据库的基本操作。
4. 练习:让学生上机练习数据库操作。
5.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数据库解决实际问题。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学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 让学生了解实体-关系模型和关系模型。
3. 让学生学会使用SQL语言进行数据库操作。
4. 培养学生运用数据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内容1. 数据库设计7.1 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7.2 需求分析7.3 概念设计7.4 逻辑设计7.5 物理设计2. 实体-关系模型8.1 实体-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8.2 实体-关系模型的表示方法8.3 实体-关系模型的转换3. 关系模型9.1 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9.2 关系模型的表示方法9.3 关系模型的性质4. SQL语言10.1 SQL语言的基本概念10.2 SQL语言的数据定义10.3 SQL语言的数据查询10.4 SQL语言的数据更新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实体-关系模型和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学教案(全)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学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理解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三者的关系。
2. 让学生掌握数据库的设计步骤,了解实体-联系模型,并能够将现实世界中的问题转化为实体-联系模型。
3. 让学生了解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掌握关系运算,了解关系的完整性约束。
二、教学内容1.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1.1 数据库1.2 数据库管理系统1.3 数据库系统2. 数据库的设计步骤2.1 需求分析2.2 概念设计2.3 逻辑设计2.4 物理设计3. 实体-联系模型3.1 实体及其属性3.2 联系及其类型3.3 实体-联系模型绘制4. 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4.1 关系4.2 关系运算4.3 关系的完整性约束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掌握实体-联系模型的绘制。
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上机操作,掌握关系运算,了解关系的完整性约束。
四、教学环境1. 教室环境:多媒体教学设备,网络连接。
2. 软件环境: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如MySQL、Oracle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上机操作:检查学生上机操作的结果,评价学生对关系运算和关系完整性约束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评价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学教案(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包括增加、删除、修改和查询。
2. 让学生了解SQL语言的基本功能,能够使用SQL语言进行数据库操作。
3. 让学生了解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掌握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控制。
二、教学内容1. 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操作1.1 增加操作1.2 删除操作1.3 修改操作1.4 查询操作2. SQL语言的基本功能2.1 数据定义2.2 数据查询2.3 数据更新2.4 数据控制3. 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3.1 备份3.2 恢复4. 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控制4.1 安全性控制4.2 完整性控制1. 讲授法:讲解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操作,SQL语言的基本功能。
数据库应用基础教案完整版
包括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 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和数据库实 施、运行和维护。
数据库设计的重要性
良好的数据库设计可以提高数据存储 的效率,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方便数据的检索和维护。
2024/1/25
17
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的任务
通过详细调查现实世界要处理的对象 ,充分了解原系统工作概况,明确用 户的各种需求,是设计数据库的起点 。
参照完整性约束
参照完整性约束用于保证不同关系之间的联系和一致性。 它要求在建立关系之间的联系时,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 如外键的值必须对应于另一个关系中的主键值或空值。这 样可以确保不同关系之间的数据保持一致性和正确性。
用户自定义完整性约束
用户自定义完整性约束用于满足特定应用领域的业务需求 和数据规则。它允许用户根据实际需求定义自己的完整性 约束条件,如属性值的范围、格式等。这样可以确保数据 满足特定的业务规则和要求。
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 :功能、组成、设计等 。
28
分布式数据库应用案例 :金融行业、物流行业 等。
面向对象数据库技术
01
02
03
04
面向对象数据库概述:定义、 特点、优势等。
面向对象数据模型:对象、类 、继承、封装等。
面向对象数据库语言:ODL 、OQL等。
面向对象数据库应用案例: CAD/CAM系统、GIS系统等
06
DELETE语句用于删除表中的数据,可以通过WHERE子句 指定删除条件。
14
数据控制语言(DCL)
DCL(Data Control Language,数据控制语言)用于 控制对数据库对象的访问权限和安全控制。
GRANT语句用于授予用户或角色对数据库对象的访问 权限,可以指定具体的权限级别和操作范围。
数据库及其应用2005年版教学设计
数据库及其应用2005年版教学设计一、课程概述本课程主要介绍关系型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模型、关系代数、数据库设计、SQL语法以及数据库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介绍数据库应用的具体案例和开发方法,以培养学生对数据库的整体认识和具体应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关系型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设计方法;•理解SQL语言的基础特性和使用方法;•掌握MySQL数据库的基本管理和应用开发能力。
2. 技能目标•能够设计关系型数据库,并进行相关的SQL编码;•能够运用MySQL数据库进行常见的SQL查询和操作;•能够借助数据库进行具体的应用开发,如论坛、博客等。
3. 意识目标•培养具有信息管理和应用开发意识的学生;•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数据分析和应用开发能力;•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实践创新能力。
三、课程内容1. 关系型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概念;•关系型数据库的特点和数据模型;•数据库表、列和行的基本概念;•数据库关系和关联的概念和特点。
2. SQL语言的基础特性和使用方法•SQL语言的基本结构和特点;•SELECT语句和常用关键字的使用方法;•WHERE语句和逻辑运算符的使用方法;•JOIN语句和子查询的使用方法。
3. 关系型数据库的设计方法•数据库设计的基础概念和步骤;•实体-关系模型(ER模型)和关系模式的设计方法;•数据库设计的范式和规范化的基本操作;•数据库实现和数据备份等操作方法。
4. MySQL数据库的基本管理和应用开发•MySQL数据库的基本结构和特点;•MySQL数据库的安装和设置;•MySQL数据库的管理和维护;•MySQL数据库的应用开发和优化。
5. 数据库应用的具体案例和开发方法•论坛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方法;•博客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方法;•网上商城的设计和开发方法;•其他具体应用案例的设计和开发方法。
四、教学方式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其中理论部分主要采用讲授和互动讨论的方式进行,实践部分主要采用实验和项目开发的方式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eferences 学生表(xh), Kch char(5) constraint key_num foreign
key(kch) references 课程表(kch), Score int ) 修改 CREATE TABLE 成绩表1 (xh int constraint pk_num foreign key(xh)
9.1.2 PRIMARY KEY 约束 数据表中经常有一个列或列的组合,其值能唯一地标识表中的每一行。这样的一列或多 列称为表的主键,通过它可强制表的实体完整性。当创建或更改表时可通过定义 PRIMARY KEY 约束来创建主键。 一个表只能有一个 PRIMARY KEY 约束,而且 PRIMARY KEY 约束中的列不能接受 空值。 当为表指定 PRIMARY KEY 约束时, SQL Server 2005 通过为主键列创建唯一索引强 制数据的唯一性。
各类约束的作用
约束类型
功能
说明
PRIMARY KEY 保证主键的实体完整性
主键的值不能有重复值,并且 不能为NULL,使用时,往往 在其上建立索引,以提高数据 库的性能。
FOREIGN KEY 保证参照完整性
DEFAULT
域完整性
一个表中的值,必须参照另外 一个表中的主键值
设定字段的初始取值
UNIQUE
[ CLUSTERED | NONCLUSTERED ] [ WITH FILLFACTOR = fillfactor ] [ ON { filegroup | DEFAULT } ] ] | FOREIGN KEY REFERENCES ref_table [ ( ref_column [ ,...n ] ) ] | CHECK [ NOT FOR REPLICATION ] }]
{ [ NULL | NOT NULL ] | [ { PRIMARY KEY | UNIQUE }] | [ [ FOREIGN KEY ] REFERENCES ref_table [ ( ref_column ) ]] | CHECK(ogical_expression)} |DROP {[CONSTRAINT]constraint_name|COLUMN column} }
9.1.3 FOREIGN KEY 约束 外键 (FK)是用于建立和加强两个表数据之间的链接的一列或多列。通过将保存表中主键 值的一列或多列添加到另一个表中,可创建两个表之间的链接。这个列就成为第二个表 的外键。 外键在关系数据库中的意义: 桥梁作用:外键提供了两个表之间的连接。 体现参照完整性:外键通过强制外键字段的取值必须是另外表中主键字段的有效值,从 而实施参照完整性。
教 具 准 备 教室、机房
说明 教学内容<课程引入、教学过程、布置作业>
见附页
一、课程引入
1、系统函数
2、日期函数 3、字符串函数 4、算术函数 5、类型转换函数
二、教学内容
9.1约束 在SQL Server系统中,实现数据库完整性提供了3种途径:约束、规则和默认。其中约束 是用来对用户输入到表或字段中的值进行限制的。 SQL Server的约束包括:PRIMARY KEY、FOREIGN KEY、DEFAULT、UNIQUE和CHECK,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确定使用哪个约束。
9.1.1 约束的定义 CREATE TABLE语句创建约束,其语法格式如下: CREATE TABLE table_name
(column_name data_type [ DEFAULT constant_expression ]
[< table_constraint > ::= [ CONSTRAINT constraint_name ] { [ { PRIMARY KEY | UNIQUE }
使用企业管理器创建PRIMARY KEY 约束 1)在企业管理器中展开服务器组,然后展开一个服务器。 2)展开目标数据库并在该数据库下面单击“表”节点,使该数据库中包含的表对象显示
在详细信息窗格中。 3)右击要添加PRIMARY KEY 约束的表,然后选择“设计表”命令。 4)在表设计器中单击要设置为主键的字段(本例中是“学号”),然后在工具栏上单击 “设置主键”按钮,使之处于凹陷状态,此时该字段左边的选择栏将出现一个钥匙标记, 表明该字段是表中的主键字段,如图1所示。 5)至此,已经将“学号”字段设置为主键,单击“保存” 按钮,将所做的修改保存到 数据库中,关闭表设计器窗口。
教
案
第章
节
学
数据库应用基础
科
课题:数据完整性
授课日期
课
班
时
级
授课方式 教学目的
讲授、实训
1、 了解数据完整性的基本概念 2、 掌握设置约束来保证数据完整性 3、 掌握设置默认值来保证数据完整性 4、 掌握设置规则来保证数据完整性 5、 掌握事务处理的概念及事务编程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设置规则来保证数据完整性 难点:掌握事务处理的概念及事务编程
例: CREATE TABLE XXX
(XH INT CONSTRAINT PK_XH PRIMARY KEY(XH), NAME CHAR(8))
2. 使用ALTER TABLE语句添加约束 ALTER TABLE语句添加约束 ,其语法格式如下: ALTER TABLE table {ADD {column_constraint > ::= [ CONSTRAINT constraint_name ]
保证非主键的实体完整性 非主键的值不能有重复值
CHECK
域完整性
字段可以取值的范围
9.1.1 约束的定义 在SQL Server系统中,约束的定义主要是通过CREATE TABLE语句或ALTER TABLE语 句来实现的。使用CREATE TABLE语句,是在建立新表的同时定义约束。使用ALTER TABLE语句,也可向已经存在的表中添加约束。 约束可以是字段级约束,也可以是表级约列起作用;表级约束是把约束放在表中的多个字段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