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车间管理制度文档.docx
焊接工程车间规章制度范本

焊接工程车间规章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焊接工程车间的管理,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利益,维护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焊接工程车间的所有员工。
第三条焊接工程车间的主要任务是负责企业的焊接工程任务,确保焊接质量和安全生产。
第四条员工在焊接工作中要严格遵守规章制度,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做到安全第一。
第五条焊接工程车间负责人要严格执行本规章制度,做好管理工作,保障员工的权益。
第二章员工管理第六条员工入职时需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进行培训后方可上岗。
第七条员工应遵守工作时间,不得擅自请假或迟到早退。
第八条员工应按照规定着装,佩戴必要的劳保用品进入车间。
第九条员工应遵守车间纪律,不得吸烟、酗酒、赌博或有其他违法行为。
第十条员工应保护设备、机器和工具的完好,使用完毕后及时归还。
第三章安全管理第十一条焊接工程车间要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确保员工了解和掌握相关安全操作规程。
第十二条操作焊接设备时必须佩戴防护用具,保障人身安全。
第十三条严禁无证操作焊接设备,禁止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进行焊接作业。
第十四条禁止将焊接工具私自带回家,必须在车间统一管理。
第十五条发现设备故障或安全隐患应立即报告维修,禁止私自进行维修操作。
第四章生产管理第十六条焊接工程车间应按照制定的工艺流程进行生产,保障焊接质量。
第十七条生产计划应按时完成,不得私自调整工期或延误交货。
第十八条负责人要定期对员工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
第十九条生产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应及时处理,避免影响整个生产进度。
第五章纪律管理第二十条对违反规章制度的员工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严肃处理违纪行为。
第二十一条员工之间要相互尊重,不得发生吵架或斗殴等不良行为。
第二十二条对于监督或检查工作中的不良行为应及时纠正,确保规章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第六章管理措施第二十三条将本规章制度向员工进行宣传教育,确保员工了解并遵守规章制度。
第二十四条建立健全奖惩机制,激励员工积极工作,惩罚违规行为。
焊接车间质量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焊接车间生产的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客户要求,提高企业竞争力,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焊接车间所有员工,包括焊接工、检验员、技术员等。
第三条焊接车间质量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 以客户为中心,持续改进产品质量;2. 强化全员质量意识,落实质量责任;3. 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4. 确保焊接工艺过程受控,减少不合格品产生。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焊接车间设立质量管理小组,负责全面质量管理。
第五条质量管理小组职责:1. 制定和修订焊接车间质量管理制度;2. 组织开展质量教育培训;3. 监督、检查焊接生产过程;4. 负责不合格品的处理;5. 分析、评估焊接车间质量状况,提出改进措施。
第六条焊接工职责:1. 按照焊接工艺规程进行操作,确保焊接质量;2. 定期进行设备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3. 发现质量问题及时报告,参与问题解决;4. 积极参与质量改进活动。
第七条检验员职责:1. 严格按照检验规程进行检验,确保产品质量;2. 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隔离和报告;3. 参与产品质量改进活动;4. 定期对检验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
第三章质量标准与检验第八条焊接车间产品质量标准应符合以下要求:1. 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2. 外观无裂纹、气孔、夹渣等缺陷;3. 尺寸、形状、位置等符合设计要求;4. 焊缝强度满足使用要求。
第九条检验规程:1. 检验员在检验前应熟悉产品图纸、焊接工艺规程和检验标准;2. 检验过程中应按照检验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3. 检验过程中应做好检验记录,包括检验日期、检验员、检验结果等;4. 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隔离和报告,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处理。
第四章质量改进第十条焊接车间应定期开展质量改进活动,提高产品质量。
第十一条质量改进活动包括:1. 分析不合格品原因,制定改进措施;2. 落实改进措施,跟踪改进效果;3. 优化焊接工艺,提高产品质量;4. 开展员工质量教育培训,提高全员质量意识。
焊接车间管理制度

焊接车间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焊接车间工作秩序,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焊接车间所有员工,包括内部员工和外来人员。
第三条本制度内容包括车间管理、安全生产、职责分工等方面内容。
第二章车间管理第四条车间管理要求严格执行部门管理制度,严禁越权操作。
第五条车间要保持整洁、清洁,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检查。
第六条车间要建立台账,记录每日生产情况,及时汇报给上级主管。
第七条车间要统一管理设备、工具,确保使用正常,定期检查设备工作状态。
第八条车间要根据生产计划合理安排生产工艺流程,确保生产进度。
第三章安全生产第九条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工作服和劳保用品,保持个人卫生和工作安全。
第十条焊接车间必须配备相应的消防设备,进行定期演练和检查。
第十一条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禁止违章操作。
第十二条车间要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第十三条车间要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管理,确保操作人员的健康安全。
第四章职责分工第十四条车间主管负责车间日常管理,对车间生产负全面责任。
第十五条生产人员负责具体作业操作,按照工艺要求完成生产任务。
第十六条设备维护人员负责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工作,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第十七条安全管理员负责车间安全管理工作,定期检查隐患,并提出改善方案。
第五章违章处罚第十八条车间严禁私自违章操作,一经查实,将给予相应处罚。
第十九条违反本制度相关规定的操作人员,可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罚款、扣工资等处罚。
第二十条造成事故或者损失的操作人员,将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六章附则第二十一条本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如遇到问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
第二十二条本制度最终解释权归焊接车间主管负责。
第二十三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以上为焊接车间管理制度内容,各车间员工必顋遵守,确保车间安全和生产顺利进行。
焊接厂车间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焊接厂车间安全生产、提高生产效率、保障员工身心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焊接厂所有车间及涉及焊接作业的部门。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二章安全生产第四条车间内所有焊接作业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第五条车间内必须配备足够的安全防护设施,如防护罩、防护屏、防护服、防护眼镜等。
第六条焊接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接受专业培训,熟悉焊接工艺和安全操作规程。
第七条焊接作业前,必须检查设备、工具、防护用品等,确保其完好无损。
第八条焊接作业时,必须佩戴防护用品,如防护眼镜、防护口罩、防护手套等。
第九条禁止在禁火区域内进行焊接作业,禁止在未采取有效防火措施的情况下进行焊接作业。
第十条焊接作业现场应设置警示标志,并配备消防器材。
第三章生产管理第十一条车间生产计划由生产部门制定,并报请厂部批准。
第十二条车间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工艺流程进行操作,确保产品质量。
第十三条车间内应保持整洁,不得堆放杂物,确保通道畅通。
第十四条车间内设备、工具应定期检查、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十五条车间内应设立废料回收点,对废料进行分类处理。
第四章员工管理第十六条车间员工应遵守国家劳动法律法规,按时上下班,不得迟到、早退。
第十七条车间员工应积极参加厂部组织的培训、考核,提高自身技能水平。
第十八条车间员工应爱护公物,不得随意损坏车间内的设备、工具。
第十九条车间员工应互相尊重,团结协作,共同维护车间和谐氛围。
第五章考核与奖惩第二十条车间设立绩效考核制度,对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考核。
第二十一条对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违反规定的员工进行处罚。
第六章附则第二十二条本制度由焊接厂厂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三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二十四条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修订。
本制度旨在确保焊接厂车间安全生产、提高生产效率、保障员工身心健康,各车间及相关部门应认真贯彻执行。
焊工车间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范本

焊工车间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焊工车间安全生产,保护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焊工车间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以下简称“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章制度适用于焊工车间内的员工、来访人员以及相关管理人员,以及与焊工车间相关的设备、工具、材料等。
第三条安全目标1. 提高员工安全意识,促进安全行为;2. 减少事故发生,降低事故伤亡和经济损失;3.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各级责任。
第二章基本要求第四条人员管理1. 所有员工必须经过相应的培训,并明确各种灾害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法;2. 未经本单位批准,禁止逾越工作区域范围;3. 禁止饮酒、吸烟和携带易燃易爆品进入焊工车间。
第五条安全设备1. 焊工车间必须具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并配备齐全的消防器材;2. 定期维护检查消防设备和器材的有效性,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六条安全操作1. 在进行焊接作业时,必须佩戴符合标准的防护用品,包括但不限于护目镜、安全手套等;2. 在操作过程中,禁止随意熄灭焊接火焰,必须使用专用灭火器具;3. 对于使用明火的作业,必须设置专人看守,并做好防火措施。
第七条环境卫生1. 保持焊工车间内干净整洁,禁止乱扔垃圾;2. 禁止在工作区域内堆放易燃物品或有毒有害物品。
第八条应急处理1. 焊工车间必须设有合格的应急疏散通道,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2. 在发生火灾、爆炸等紧急情况时,必须迅速疏散人员,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第三章职责与制度第九条领导责任1. 焊工车间负责人必须制定和组织实施安全管理方案,并进行定期的评估;2. 负责监督和检查焊工车间的安全生产工作,并及时处理安全隐患。
第十条员工责任1. 各级员工必须遵守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者的安排和指挥;2. 发现存在安全隐患,应立即上报,并协助解决。
第十一条安全教育和培训1. 焊工车间必须定期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2. 针对新员工,必须进行入职前及入职后的安全培训。
焊接车间生产管理制度范本

一、目的为规范焊接车间生产管理,确保产品质量,保障生产安全,提高生产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焊接车间所有员工、管理人员及相关部门。
三、管理内容1. 人员管理(1)焊接车间所有员工应具备相应的焊接技能和安全生产知识,经过专业培训后方可上岗。
(2)员工应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服从管理,不得擅自离岗、串岗。
(3)员工应爱护生产设备,不得随意损坏、丢弃。
2. 生产管理(1)焊接车间生产计划由生产部根据订单、库存、生产周期等因素制定,并报公司领导审批。
(2)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工艺规程操作,确保产品质量。
(3)生产过程中,应做好生产记录,包括原材料、生产过程、产品检验等。
(4)生产过程中,如遇设备故障、原材料质量问题等情况,应及时报告上级领导,并采取措施解决。
3. 质量管理(1)焊接车间应严格执行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
(2)原材料进厂、生产过程、产品出厂等环节均需进行严格检验,确保产品质量。
(3)对不合格产品进行返工、返修或报废处理,并分析原因,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4. 安全生产(1)焊接车间应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规,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2)生产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安全生产。
(3)车间内应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如防护罩、通风设备、灭火器材等。
(4)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5. 环境保护(1)焊接车间应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规,减少污染排放。
(2)合理使用生产原料,降低废料产生。
(3)加强废弃物处理,确保车间环境整洁。
四、绩效考核1. 员工绩效考核依据岗位责任制、工作完成情况、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进行。
2. 绩效考核结果与员工工资、奖金、晋升等挂钩。
五、附则1. 本制度由焊接车间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焊接车间负责修订。
焊接设备车间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焊接设备车间的生产秩序,提高生产效率,保障员工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焊接设备车间全体员工及管理人员。
第三条本制度旨在规范焊接设备车间的生产、操作、维护、安全等工作,确保车间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二章组织与管理第四条车间设立车间主任一名,负责车间全面管理工作;设生产组长一名,负责生产班组的具体工作。
第五条车间应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包括生产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卫生管理制度等。
第三章生产管理第六条生产计划:生产计划由生产部制定,车间主任负责组织实施。
生产计划应明确生产任务、生产时间、质量要求等。
第七条生产过程:生产过程中,员工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产品质量。
第八条质量控制:车间应设立质量检验员,负责对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第四章设备管理第九条设备维护: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十条设备检修:设备出现故障时,应及时进行检修,确保生产不受影响。
第十一条设备更新:设备老化或技术落后时,应及时更新,提高生产效率。
第五章安全管理第十二条安全教育:车间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第十三条安全检查:车间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十四条个人防护:员工应按规定佩戴个人防护用品,确保人身安全。
第十五条事故处理:发生安全事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按规定上报。
第六章卫生管理第十六条车间应保持环境卫生,定期进行清洁消毒。
第十七条员工应保持个人卫生,不得在车间内吸烟、吃零食等。
第十八条废弃物处理:车间产生的废弃物应按规定进行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第七章奖惩第十九条对表现优秀、遵守规章制度的员工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十条对违反规章制度的员工,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罚款等处罚。
第八章附则第二十一条本制度由车间主任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十三条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车间主任负责修订。
焊工车间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范文(4篇)

焊工车间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焊工车间的安全管理,保护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制订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焊工车间的所有职工,包括正式员工、临时工、实习生等。
第三条职工在焊工车间工作时,必须严格遵守本规章制度的各项规定。
第四条焊工车间负责执行本规章制度,并对违反规定的职工进行相应的纪律处分。
第五条职工有权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提出报告,并有权停止作业。
第六条焊工车间负责组织职工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
第七条职工有义务参加焊工车间组织的各项安全活动,如演练、主题讲座等。
第八条职工对本规章制度有任何疑问或建议,可向焊工车间主管提出。
第二章职工安全第九条职工必须熟悉和掌握焊工车间的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
第十条职工必须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不得违反规定操作。
第十一条职工必须正确使用和保管个人防护用品,并按照规定佩戴。
第十二条职工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或工具,应及时向主管报告。
第十三条职工离开作业岗位时,必须将设备关闭、工具归位,并清理工作区域。
第十四条职工在进行高空作业时,必须正确使用安全带,并进行相应的训练和考核。
第十五条职工在使用明火时,必须严格遵守明火使用的安全规定。
第十六条职工在操作焊接、切割设备时,必须按照规定进行预防火灾措施。
第十七条职工发现有人触电或发生火灾时,必须立即采取紧急救援措施,同时报告主管。
第三章火灾防控第十八条焊工车间必须按照消防安全标准规范进行建设和管理。
第十九条焊工车间必须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和自动灭火系统,并定期检查和维护。
第二十条焊工车间必须定期组织灭火演练,提高职工灭火能力。
第二十一条职工禁止在焊工车间内吸烟或进行其他易燃易爆物品的操作。
第二十二条职工严禁乱丢烟蒂、火柴等易燃物品,保持工作区域的清洁整齐。
第二十三条职工在发现明火或其他火灾隐患时,必须立即采取扑灭或报警措施。
第四章机械设备安全第二十四条焊工车间的机械设备必须经过安全评估,在符合国家标准的基础上使用。
焊接管理车间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焊接车间安全生产,提高焊接质量,规范焊接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焊接车间及其相关人员。
第三条焊接车间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公司各项规章制度。
第二章焊接安全管理第四条焊接车间必须配备专职安全员,负责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第五条焊接车间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立即整改,确保安全生产。
第六条焊工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焊工操作证后方可上岗作业。
第七条焊接作业现场应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如消防器材、防护眼镜、防尘口罩等。
第八条焊接作业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焊接质量。
第九条焊接作业现场应保持整洁,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第十条焊接作业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作业,并向车间主任报告。
第三章焊接质量管理第十一条焊接车间应建立焊接工艺规程,明确焊接工艺参数和质量要求。
第十二条焊接车间应定期对焊工进行焊接技能考核,确保焊工具备相应的焊接技能。
第十三条焊接材料、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定期进行检验。
第十四条焊接过程应严格控制焊接参数,确保焊接质量。
第十五条焊接完成后的产品应进行质量检验,不合格产品不得出厂。
第四章焊接设备管理第十六条焊接车间应定期对焊接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十七条焊接设备应按照操作规程使用,不得随意更改设备参数。
第十八条焊接设备出现故障时,应立即停机检修,不得带病作业。
第五章培训与考核第十九条焊接车间应定期组织焊工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焊接技术水平。
第二十条焊工应参加公司组织的焊接技能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二十一条焊工应定期参加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第六章奖惩第二十二条对在焊接工作中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焊工,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十三条对违反本制度规定,造成安全事故或质量问题的焊工,视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罚款、降职等处分。
第七章附则第二十四条本制度由公司焊接车间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车间焊工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车间焊接工作的安全、高效、优质,提高焊接技术水平,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规章制度,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从事焊接工作的焊工。
第三条焊工应严格遵守本制度,保证焊接作业的安全、环保、文明生产。
第二章焊工资格与培训第四条焊工必须取得国家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具备相应的焊接技能。
第五条焊工上岗前必须经过公司组织的专业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焊接工艺、安全操作规程、焊接设备使用等。
第六条焊工培训合格后,由车间负责人发放《焊工操作证》,并注明有效期限。
第三章焊接作业管理第七条焊接作业前,焊工应检查焊接设备、工具及焊接材料,确保其符合要求。
第八条焊接作业应严格按照焊接工艺规程进行,不得擅自更改焊接参数。
第九条焊接作业现场应保持整洁,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并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
第十条焊接作业过程中,焊工应佩戴防护用品,如防护眼镜、手套、防尘口罩等。
第十一条焊接作业应避免在恶劣天气条件下进行,如遇六级以上大风、雨、雪等天气,应暂停焊接作业。
第十二条焊接作业完成后,焊工应对焊接部位进行检查,确保焊接质量符合要求。
第四章安全与环保第十三条焊接作业现场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提醒焊工及其他人员注意安全。
第十四条焊接作业过程中,焊工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防止火灾、爆炸等事故的发生。
第十五条焊接作业产生的有害气体、烟尘等应通过通风设施及时排出,确保车间空气质量。
第十六条焊接作业产生的废渣、废料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第五章考核与奖惩第十七条焊工工作表现将纳入绩效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焊接质量、安全操作、工作效率等。
第十八条对焊接质量优良、安全操作规范、工作效率高的焊工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九条对违反本制度、造成安全事故或质量事故的焊工,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包括警告、罚款、降职、辞退等。
第六章附则第二十条本制度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二十二条本制度如有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之处,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焊接加工车间管理制度范本

焊接加工车间管理制度范本一、总则为确保焊接加工车间生产秩序,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保障员工安全,加强车间管理,根据公司相关规定,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焊接加工车间全体员工。
二、生产组织1. 生产计划:根据市场需求和公司发展战略,生产部门应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确保车间生产任务的有效完成。
2. 人员配置:根据生产任务和员工素质,生产部门应为车间配备最佳的生产工人组合,提高生产效率。
3. 生产班次:根据生产需求,实行三班制或两班制生产,确保车间生产任务的连续性。
4. 设备管理:车间设备应定期检查、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对于重要设备,应制定应急预案,防止设备故障对生产造成影响。
三、劳动纪律1. 员工应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服从管理,认真执行生产任务。
2. 员工需按时上下班,有事提前请假,严禁迟到、早退、矿工。
3. 员工在工作过程中,严禁串岗、闲聊与工作无关的事宜,确保岗位工作顺利进行。
4. 员工应保持工作服整洁,佩戴相应的安全防护用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5. 员工在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上报,不得隐瞒不报。
四、质量管理1. 严格按照产品质量标准进行生产,确保出厂产品符合要求。
2. 做好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及时发现并解决质量问题。
3. 对产品质量进行跟踪,收集客户反馈,不断优化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
4.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质量意识,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提升。
五、安全与卫生1. 员工必须遵守安全生产规定,确保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2. 车间内应配备齐全的消防设施,定期进行消防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3.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4. 保持车间内环境卫生,定期清理垃圾,防止污染,确保员工健康。
六、设备维护与保养1. 设备操作人员应熟练掌握设备操作规程,正确使用设备。
2. 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确保设备性能稳定,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3. 发现设备故障,及时报修,确保生产进度不受影响。
焊接车间纪律管理制度范本

焊接车间纪律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焊接车间的管理,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根据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的规章制度,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焊接车间的全体员工,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
第三条焊接车间全体员工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认真执行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加公司的各项活动,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
第二章工作纪律第四条员工必须按时上下班,严格遵守作息时间,不得迟到、早退、旷工。
如有特殊情况,需提前向车间主任请假。
第五条员工在工作期间,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工作服、防护眼镜、手套等。
第六条员工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工艺要求,做到安全、高效、优质的生产。
第七条员工在操作设备时,必须严格遵守设备操作规程,不得擅自离岗、关机、停机、改动设备参数。
第八条员工在发现设备故障或安全隐患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向车间主任报告,并积极参与排查和处理。
第九条员工必须遵守焊接车间的环境卫生规定,保持工作场所的整洁和卫生。
第十条员工在车间内禁止吸烟、喝酒、赌博、打架斗殴等行为,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
第三章考勤制度第十一条员工实行打卡制度,必须按时打卡上下班,不得代打卡、漏打卡。
第十二条员工请假、加班、出差等,必须提前向车间主任申请,经批准后方可执行。
第十三条员工请假半天以内,由车间主任批准;请假半天以上,由厂长批准。
第十四条员工加班,按照企业规定的加班工资标准支付。
第四章奖惩制度第十五条员工有以下表现,给予奖励:(一)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的规章制度;(二)工作认真负责,产量、质量、效率等方面表现突出;(三)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为企业创造效益;(四)勇于创新,技术进步,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
第十六条员工有以下行为,给予处罚:(一)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二)迟到、早退、旷工、请假未经批准;(三)操作设备不规范,造成质量问题或安全事故;(四)在工作中,玩忽职守,造成企业损失;(五)打架斗殴、赌博、吸烟等违反车间纪律的行为。
焊接厂车间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焊接生产车间的安全生产和高效运作,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产品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焊接厂所有员工,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
第三条本制度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旨在规范焊接生产车间的各项管理工作。
第二章岗位职责第四条管理人员职责:1. 负责制定焊接生产车间管理制度,并监督执行;2. 组织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3. 定期检查车间设备、工具、原材料等,确保其符合安全生产要求;4. 处理车间内的安全事故,追究相关责任。
第五条技术人员职责:1. 负责焊接工艺的制定和优化,确保焊接质量;2. 参与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和应用;3. 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指导,提高焊接技能;4. 定期对焊接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
第六条操作人员职责:1. 遵守本制度及岗位操作规程,保证安全生产;2. 按照工艺要求进行焊接作业,确保焊接质量;3. 发现设备、工具、原材料等异常情况,及时上报;4. 保持工作环境整洁,节约原材料。
第三章安全生产第七条焊接生产车间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职责。
第八条车间内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并定期检查维护。
第九条焊接生产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安全作业。
第十条车间内禁止吸烟、使用明火,禁止将易燃易爆物品带入车间。
第十一条车间内应配备消防器材,并定期检查维护。
第四章设备与工具管理第十二条焊接设备、工具应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其安全、可靠、有效。
第十三条新购置的设备、工具应经专业人员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十四条焊接设备、工具的使用人员应熟悉其性能和操作方法。
第五章原材料与产品质量第十五条原材料应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十六条焊接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焊接质量,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
第十七条车间内应设立质量检验站,对焊接产品进行质量检验。
第六章培训与考核第十八条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生产、焊接技术等方面的培训。
焊接车间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焊接车间生产安全、高效、有序进行,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提高产品质量,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规章制度,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焊接车间及其相关工作人员。
第三条焊接车间管理制度应遵循以下原则: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2. 严格执行,奖罚分明;3. 不断改进,持续优化。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焊接车间设立车间主任、生产组长、安全员、质量员等岗位,明确岗位职责。
第五条车间主任负责全面管理焊接车间,确保生产任务按时完成,协调各部门工作,对车间安全、质量、生产等方面负责。
第六条生产组长负责组织生产,确保生产进度,协调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对组内员工进行技术指导。
第七条安全员负责焊接车间安全管理工作,包括安全检查、安全教育、事故处理等。
第八条质量员负责焊接产品质量监控,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公司要求。
第三章安全生产管理第九条焊接车间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
第十条焊接车间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生产安全。
第十一条焊接车间应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确保员工掌握安全操作技能。
第十二条焊接车间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操作。
第十三条焊接车间应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确保员工正确佩戴。
第十四条焊接车间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维护,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第四章质量管理第十五条焊接车间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公司要求。
第十六条质量员应负责对焊接产品进行质量监控,发现质量问题及时上报,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第十七条焊接车间应严格执行工艺规程,确保生产过程稳定,提高产品质量。
第十八条焊接车间应定期对员工进行质量意识培训,提高员工质量意识。
第五章劳动纪律第十九条焊接车间员工应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服从管理。
第二十条焊接车间员工应按时上下班,不得迟到、早退。
第二十一条焊接车间员工应爱护公司财产,不得损坏、浪费。
焊接厂车间管理制度范本

一、总则1.1 为了加强焊接厂车间的管理,提高生产效率,确保产品质量,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焊接厂车间的所有员工,包括生产、技术、质量、安全等相关部门。
1.3 本制度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企业实际情况制定。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2.1 焊接厂车间设立车间主任一名,负责车间全面管理工作。
2.2 车间主任职责:(1)组织实施本制度,确保各项管理措施落实到位;(2)负责车间生产计划的制定和执行;(3)负责车间员工的管理和培训;(4)负责车间安全、质量、环保等工作的监督和检查;(5)负责车间设备的维护和管理;(6)负责车间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协调。
2.3 车间主任下设生产组长、技术组长、质量组长、安全组长等岗位,分别负责各自领域的工作。
2.4 各岗位职责:(1)生产组长:负责生产计划的执行,组织生产,确保生产进度和质量;(2)技术组长:负责技术指导和工艺改进,确保产品技术要求;(3)质量组长:负责产品质量监控,确保产品合格率;(4)安全组长:负责安全生产,确保员工安全;(5)其他岗位:按照各自职责要求,做好本职工作。
三、生产管理(1)生产计划由车间主任负责制定,报厂部批准后执行;(2)生产计划应包括生产任务、生产时间、生产人员、生产设备等内容;(3)生产计划应根据市场需求、原材料供应、设备状况等因素进行调整。
3.2 生产组织:(1)生产组长负责组织生产,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执行;(2)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操作,确保产品质量;(3)生产组长应定期检查生产进度,确保生产任务按时完成。
3.3 生产记录:(1)生产过程中,应做好生产记录,包括生产日期、生产人员、生产设备、生产数量、生产质量等信息;(2)生产记录应保存完好,便于查询和追溯。
四、质量管理4.1 质量要求:(1)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进行生产;(2)产品质量应符合客户要求。
4.2 质量检查:(1)生产过程中,质量组长负责对产品进行质量检查;(2)质量检查应包括外观、尺寸、性能等方面的检验;(3)质量检查结果应记录在案,不合格产品应立即处理。
焊接车间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一、总则为了确保焊接车间生产安全,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提高焊接产品质量,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焊接车间及其相关作业人员。
三、安全责任1. 焊接车间主任为焊接车间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焊接车间安全管理工作。
2. 各班组长、安全员为焊接车间安全管理直接责任人,负责本班组安全管理工作。
3. 作业人员为焊接车间安全管理直接参与者,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四、安全管理制度1. 安全教育培训(1)新员工入职前,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2)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3)特殊岗位员工需持证上岗,并定期进行复审。
2. 安全操作规程(1)严格按照焊接工艺规程进行操作,确保焊接质量。
(2)正确使用焊接设备,禁止私自拆卸、改装设备。
(3)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尘口罩、防毒面具等。
(4)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设备运行状态,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操作,报告上级。
3. 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1)定期对焊接车间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2)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对排查出的隐患进行分类、分级管理。
(3)加强对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的管理,严格执行“五双”管理制度。
4. 用电安全(1)严格遵守用电安全规程,禁止私拉乱接电线。
(2)电器设备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非专业人员不得操作。
(3)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5. 防火安全(1)加强火灾防范意识,严格执行消防安全制度。
(2)禁止在车间内吸烟、使用明火。
(3)定期对消防设施进行检查、维护,确保其完好有效。
6. 应急处理(1)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
(2)发生事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组织救援。
(3)事故发生后,迅速开展调查分析,查明原因,吸取教训。
五、奖惩措施1. 对在安全生产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五金焊接车间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五金焊接车间管理,确保生产安全、产品质量和员工福利,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五金焊接车间所有员工及管理人员。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二章组织架构与职责第四条五金焊接车间设主任一名,负责车间全面工作;设技术员一名,负责技术指导和生产协调;设安全员一名,负责安全生产和隐患排查。
第五条各岗位人员职责如下:1. 主任:负责车间生产计划、设备管理、人员调配、安全生产、质量监控等工作。
2. 技术员:负责技术指导、工艺改进、设备维护、生产协调等工作。
3. 安全员:负责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安全培训、应急处理等工作。
4. 操作工:负责焊接操作、设备操作、产品质量控制等工作。
第三章劳动纪律与考勤第六条员工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公司规章制度和车间管理制度。
第七条员工应按时上下班,不得迟到、早退、旷工。
如有特殊情况需请假,应按规定程序办理。
第八条员工应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不得在工作时间从事与工作无关的活动。
第九条员工应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各项培训活动,提高自身素质。
第四章生产安全与操作规程第十条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确保生产安全。
第十一条操作工必须佩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尘口罩等。
第十二条严格执行焊接操作规程,确保焊接质量。
第十三条定期对焊接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十四条加强对生产环境的监控,确保生产现场整洁、通风良好。
第五章质量管理第十五条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原则,确保产品质量。
第十六条严格按照生产工艺要求进行生产,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第十七条对不合格产品进行返工、修复或报废处理,严禁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第十八条定期对产品质量进行抽检,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第六章奖惩制度第十九条对严格遵守本制度、工作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十条对违反本制度、工作表现不佳的员工给予批评教育或处罚。
第七章附则第二十一条本制度由五金焊接车间负责解释。
车间焊接管理制度范本

车间焊接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焊接作业的安全管理,确保焊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管理制度,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焊接车间的所有焊接作业和管理活动。
第三条焊接车间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领导和员工的安全生产职责,确保焊接作业的安全与质量。
第四条焊接车间应严格执行国家焊接标准和规范,提高焊接工艺水平,降低焊接缺陷,保证焊接结构的安全可靠性。
第二章焊接作业管理第五条焊接作业前,应根据焊接工艺规程和焊接任务单,进行作业准备。
检查焊接设备、工具和材料是否符合要求,确认无误后开始作业。
第六条焊接作业中,焊工应遵守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焊接设备、工具和材料,做到安全、高效、优质焊接。
第七条焊接作业后,应及时清理焊接现场,关闭焊接设备,并对焊接质量进行自检、互检和专职检验。
不合格的焊接部位应进行返修或重新焊接。
第八条焊接车间应定期对焊接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三章焊接质量管理第九条焊接车间应建立焊接质量管理体系,实行焊接质量责任制。
第十条焊接车间应加强焊接质量控制,实行焊接质量预控、过程控制和终控,确保焊接质量符合要求。
第十一条焊接车间应开展焊接质量培训,提高员工的焊接技能和质量意识。
第四章安全生产管理第十二条焊接车间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第十三条焊接车间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十四条焊接车间应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五章环境保护与职业健康第十五条焊接车间应遵守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强焊接作业过程中的环境保护。
第十六条焊接车间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焊接作业对员工身体的危害,保障员工的职业健康。
第六章监督检查第十七条焊接车间应定期对焊接作业进行自查,确保各项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第十八条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应对焊接车间进行不定期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指导。
第七章奖惩措施第十九条对于严格遵守本制度、在焊接作业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员工,公司应给予表彰和奖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焊工车间安全管理规章制度1、焊接工作前,应检查电弧焊机外壳是否漏电,保持良好的接地;电弧焊设备与线路是否有良好的绝缘。
2、检查面罩和护目镜是否符合要求。
3、操作时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更换焊条时,严禁乱仍焊条头。
4、单采用焊条修补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时,必须将容器内的残渣仔细清洗干净后才能施焊。
5、焊接工作结束时,必须切断电源,待焊件冷却,并确认没有可疑烟气、火迹后方可离开现场。
6、乙炔发生器使用前应检查是否有回火保险器和防爆装置。
7、夏季应将气瓶和乙炔发生器放置阴凉处,冬季应防止结冰。
8、工作地点经常检查各部位工作是否正常,焊接完毕应按规定关好开关,清理现场,保持场地整洁。
焊工实习车间安全操作规程1、遵守电焊工的安全操作规程,尊敬师长,听从指挥,勤学苦练。
2、不迟到、不早退,实习期间不擅自离开实习岗位。
3、不大声喧哗,不聚众聊天,不干与实习无关的其它事情。
4、实习前必须穿好工作服,工作鞋,准备好防护玻璃面罩。
5、实习时听从老师安排,不干私活。
6、保持实习场所和焊机清洁。
7、实习结束后,及时切断焊机电源,关闭氧气瓶,乙炔阀门,离开车间时关闭门窗。
焊工安全生产知识一、焊工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焊接过程中会产生有毒气体、有害粉尘,弧光辐射、高频电磁场、噪声和射线等。
如果焊工不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不懂劳保防护知识很容易引发爆炸、考核是否了解工艺,也要对其应掌握的技能考核。
对工艺确认要求,包括工艺方法和工艺参数确认。
对工艺参数确认,本人认为可以应用“三次设计”方法中“参数设计和容差设计”,三次设计是“线外质量控制”中对产品的系统设计、参数设计、容差设计的要求,主要是用于设计过程控制中,这里可以借鉴其理论用于工序控制(线内控制)。
首先是参数设计,对工艺保证中关键的因素找出来,哪些是影响敏感的因素,哪些是影响敏感小的工序,这就是“参数设计”,工序的特性值y=f(A,B,C,……L),确定A,B,C,……L参数波动时△A,△B,△C,……△L对y的影响程度,找出影响大的关键因素(A,B,……L);并参数优化,找出一组数据(A0,B0,……L0),使得y=f(A0,B0,……L0)→目标值m。
其次是“容差设计”,找出参数的最佳值及最佳变差。
参数A0,B0,……L0是波动的,确定最佳值和最佳波动值,y=f(A0±△A0,B0±△B0,……L0±△L0)→目标值m0±△m,最后找出最佳参数值A0,B0,……L0及最佳变差值△A0,△B0,△L0就是工艺参数确认的结果,按照这些参数及变差控制,对工序质量保证效果最好。
工艺方法应包括上述工艺参数外,还应包括材料、加工程序、环境要求、工艺装备(包括测量器具)等特定要求,对工艺方法确认可以结合工艺参数确认时进行,最终要形成工艺方法的规定,其中包括工艺参数要求。
在确定确认项目时,注意各种因素的影响程度,不一定都要对“设备”、“人员”、“工艺参数”进行确认,主要看影响程度,如果设备对过程影响不大,如某些常温磷化(表面处理),设备就是溶液的槽池,没有必要确认,某些全自动焊接,对人员的要求不高,人员确认可以简单些,某些手工焊接,如压力容器,对人员要求高,考取“位置焊工”证书(比普通焊工要求高得多,每名焊工的培训考试费用就上1万元),这种情况下,对焊接工艺方法确认可以简单些。
还有注意识别某些企业对过程特定确认有他们特定方法,比如:有的企业对点焊工序,定期作剥离试验;对焊缝进行浸煤油试验、气密试验、水压强度试验;表面处理的盐雾工艺参数和工艺方法。
对设备确认要求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能够达到工艺要求的能力,如保证达到的温度、电流、电压等,是否能够达到;二是否在规定的参数范围中参数稳定,比如,工艺要求800±20℃,但往上调即刻达到900℃,往下又达到700,温度能保证,但不稳定,如烧煤的煅烧炉温度稳定性较差,中频加热炉温度稳定性好些;三是确认测量设备的准确性,显示仪表的精度在规定范围内,如仪表显示800℃,但实际仅有700℃或达到900℃,这样就不行,并仪表精度应与工艺要求精度相适应,一般仪表显示误差值E≤1/3工艺公差值T。
对人员确认,要考核人员在工艺操作中应掌握的技能,如手工焊工控制熔化池能力、浇铸工和锻造工肉眼判断金属温度的能力等,对他们的确认,仅仅有培训考核记录是不够的,还要看是否对其相应技能考核,本人遇到过审核1家企业缝焊工序,工艺中焊接温度有控制要求,温度过高,焊接金属晶粒过大,对性能有影响,焊接温度过低金属没有熔透,焊接不牢固,缝焊温度由操作者凭经验识别金属颜色控制。
查对人员确认,企业进行了培训、考核,并合格,其中未对人员温度识别能力进行考核,审核组认为确认不充分,到现场让操作者识别温度,与红外线测温仪对比,相差100℃多,已大于工艺规定的公差值。
因此,对人员确认,不仅考核是否了解工艺,也要对其应掌握的技能考核。
对工艺确认要求,包括工艺方法和工艺参数确认。
对工艺参数确认,本人认为可以应用“三次设计”方法中“参数设计和容差设计”,三次设计是“线外质量控制”中对产品的系统设计、参数设计、容差设计的要求,主要是用于设计过程控制中,这里可以借鉴其理论用于工序控制(线内控制)。
首先是参数设计,对工艺保证中关键的因素找出来,哪些是影响敏感的因素,哪些是影响敏感小的工序,这就是“参数设计”,工序的特性值y=f(A,B,C,……L),确定A,B,C,……L参数波动时△A,△B,△C,……△L对y的影响程度,找出影响大的关键因素(A,B,……L);并参数优化,找出一组数据(A0,B0,……L0),使得y=f(A0,B0,……L0)→目标值m。
其次是“容差设计”,找出参数的最佳值及最佳变差。
参数A0,B0,……L0是波动的,确定最佳值和最佳波动值,y=f(A0±△A0,B0±△B0,……L0±△L0)→目标值m0±△m,最后找出最佳参数值A0,B0,……L0及最佳变差值△A0,△B0,△L0就是工艺参数确认的结果,按照这些参数及变差控制,对工序质量保证效果最好。
工艺方法应包括上述工艺参数外,还应包括材料、加工程序、环境要求、工艺装备(包括测量器具)等特定要求,对工艺方法确认可以结合工艺参数确认时进行,最终要形成工艺方法的规定,其中包括工艺参数要求。
在确定确认项目时,注意各种因素的影响程度,不一定都要对“设备”、“人员”、“工艺参数”进行确认,主要看影响程度,如果设备对过程影响不大,如某些常温磷化(表面处理),设备就是溶液的槽池,没有必要确认,某些全自动焊接,对人员的要求不高,人员确认可以简单些,某些手工焊接,如压力容器,对人员要求高,考取“位置焊工”证书(比普通焊工要求高得多,每名焊工的培训考试费用就上1万元),这种情况下,对焊接工艺方法确认可以简单些。
还有注意识别某些企业对过程特定确认有他们特定方法,比如:有的企业对点焊工序,定期作剥离试验;对焊缝进行浸煤油试验、气密试验、水压强度试验;表面处理的盐雾试验;油漆的划格试验等,这些都是他们特定的确认方法,即使企业没有认识到,也应该给他们指出来,以此规定在确认准则中。
4特殊过程监控记录特殊过程因为无法检验或不作检验,需对过程进行监控,因此需要作相应记录,但记录的内容要具体而论,不一定记录全部内容,记录重要内容就行了,有些靠人工保证的工序,对工艺参数可以记录简单些,比如手工焊接的电流电压,在焊接中操作者不可能看电流表和电压表,让操作者记录电流电压是不现实的,这种情况只要求记录谁焊的、使用焊条、焊接位置、焊接设备等信息就可以了。
记录形式也多种多样,某些设备自带记录,应以设备记录为准,可以不作手工记录,如热处理的圆盘纸就是记录,还有的记录在电脑软件中,软件就是记录。
因此,审核员注意对记录识别。
总之,我们在审核时,不要一味看表面看记录表格,要细化标准针对企业的控制要求,结合企业具体的控制情况发现证据或指出问题,要让企业明白控制的重要性、必要性,这样企业才能把贯标工作真真落到实处,从而获得认证带来的好处,这样才体现了9000标准的宗旨——增值。
关于生产部实施工时定额考核办法(试行)为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益,防止出工不出力的现象发生,体现员工多劳多得的宗旨,公司决定对部分工种实施工时定额考核制度,实现员工利益与生产效益挂钩,具体实施办法如下:1、对实行工时定额的员工工资结构进行调整,绩效工资统一定为500元,基本工资根据个人现在工资-绩效工资。
例如某员工现在工资为1800元,调整后工资结构为:基本工资+绩效工资=现工资+加班工资+定额超产=总工资1300 + 500 = 1800 + XXX + XXX = XXXX 同时班长工资也做如下调整:基本工资+绩效工资+班长津贴=现工资+加班工资+定额超产=总工资1400 + 500 + 600 = 2500 + XXX + XXX = XXXX 2、基本工资构成:考勤工资(45%)+劳动态度(15%)+工作技能(32%)+全勤工资(8%)=基本工资3、加班工资构成:基本工资*0.45/208*1.5=平常加班工资基本工资*0.45/208*2=周日加班工资4、定额超产计算方法如下:当月工时<208H每减少一小时工资扣减2.4元当月工时在208——308之间每超出1H按3元计算当月工时在308(含308)——408之间每超出1H按4元计算当月工时在408(含408)以上每超出1H按5.2元计算5、当某工种在待工时由部门安排其他工作,工时按每天8H计算。
特殊情况下经部门长同意可跨工种(实行工时定额管理工种)作业,工时计算方法按原定额工时的1.2倍计算。
6、因突击生产需要加班时,由班长统一填写《加班申请单》经部门主管批准后方可加班,并作为加班工资计算凭证由部门主管统一保管,加班工资只有在本月定额工时超出当月考核时数时计算。
7、请假时计算方法:每请假1H扣减工资={(基本工资*0.45)+绩效工资}/208(元)当月考核时数=当月定额时数-请假时数,请假1天(不含1天)以上扣除当月全勤工资。
注:实行工时定额管理现阶段仅在车床,铣床,数控车床等3个工种实施- 1 - 1目的为了规范车间现场的生产管理,树立车间生产的良好形象,提高业务素质,提高经济效益、达到优质、高效、低耗以及现场生产管理工作能得到有效的实施。
2 范围适用于焊接车间所有班组、人员、所有区域。
3 职责 3.1 车间办公室负责起草、制定车间的现场文明生产管理工作细则,并组织车间的现场文明生产管理活动的检查及考核。
3.2 各班组负责人及相关区域责任人负责按现场文明生产管理的要求执行。
4 内容和标准要求4.1 各班组负责按现场文明生产管理工作细则的规定组织、安排班组文明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