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地理《必修二》模块课程纲要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必修二课程纲要

高中地理必修二课程纲要

《高中地理必修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地理课程类型:必修教材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4月第3版适用年级:高一年级授课节数:60课时背景现代社会要求国民能够在科学的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形成文明的生活与生产方式。

这也是时代赋予高中地理课程教育的使命。

高中地理必修二侧重于研究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为解释各种人文事物的时空分布及制定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理论依据。

本教材对于生活活动方面,选择了这个时代最为显而易见同时也和人类关系非常密切的人口、城市等内容为切入口,以点带面的研究地理环境对地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的深刻影响,使学生对地域文化有一个较为整体的认识。

为了丰富地域文化的内容,教师也可自己增加建筑、语言等背景知识予以强化。

本教材对于生产活动方面,以三大类产业为支架,重点研究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的一般规律,论证人类生产活动的合理性,为促进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高一年级下册的学生,基于自身对生活中常见的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领域的观察和感性认识,较为容易进入情景、分析案例,再结合上册对自然地理规律的认识,进行探究和思考,总结归纳出人与自然相处的一般规律,但要将规律上升为具有正确环境观和发展观的思维品格,还需要借助以区域为背景的、多个不同类型的具体案例的分析(必修三)来逐渐养成。

目标1、通过人口相关数据与图表信息的分析,总结人口增长、人口迁移的规律和原因;初步预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可能面临的人口问题,提出应对措施;评价人口分布的合理性;区分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说出我国制定人口政策的依据。

2、通过具体的城市空间结构、区域城市结构体系、城市化等案例的分析,论证城市空间结构的合理性,总结出城市规划的一般原则;说出不同等级城市在区域的作用和定位;提出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方法,归纳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问题,制定解决方案。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全套(附教学计划)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全套(附教学计划)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全集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与教学目标本学期高一地理采用人教版教材,教学内容是地理必修2,人文地理部分,主要介绍人地环境的基础知识、人文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要求学生能独立或合作进行人文社会的分析和调查;掌握阅读、分析、动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

二、教学内容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至第六单元。

三、学情分析从上期期末考试情况看,四个班的成绩比较趋于统一,但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都比较欠缺,有待进一步提高。

同时高一学生由于初中对地理课不够重视,无论学科知识、学科能力都较薄弱,新课程以专题的方式进行学习,对他们来说会存在较大困难。

而且学生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会有较大的兴趣,但专题式的探究学习,部分学生会感到有困难,不易把握知识点。

四、教学具体措施1.备课时重点研究教材和学生,圈出难点、重点,把知识分为了解层次、识记层次、掌握并运用层次,针对学生的现有知识结构做到有的放矢,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掌握重点,熟记基础知识。

2.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

要做到先管后教,以提高学生兴趣和积极性为主,运用多媒体和直观教学手段,以及学生所见所闻的现有知识,激发其学习热情,启发其积极思维,开拓其动脑、动手能力。

3.课堂练习应紧扣课堂讲解的内容,从易到难,深入浅出,循序渐进,以中低档题目为主,做到有梯度有层次地推进教学,使学生能在识记、听懂课堂内容的前提下就能做对,从而达到消化课堂内容,体验成功的感觉。

4.作业批改时应做好总结,把那些学生得分率低的地方记录下来,以利于改进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查漏补缺。

同时,要做到认真批改,对那些掌握得好的学生不吝表扬,后进生鼓励支持,中等生促进加油提高,批示时注意语言的感召力,起到潜移默化的激励作用。

5.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抓好“记忆改变学习计划”,开展班级竞争,激发其学习动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其积极性,教师应通过适当的知识竞赛让学生参与竞争,达到成绩总体提高的目的。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说课稿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说课稿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说课稿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问题研究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第三节城市化问题研究从市中心到郊区,你选择住在哪里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问题研究家乡的农业园区会是什么样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第二节工业地域的形成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问题研究煤城焦作出路何在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的布局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问题研究北京的自行车是多了还是少了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问题研究绿色食品知多少第一单元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说课稿一.说教材教材分析:选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知识内容】: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从时空两个角度阐述人口的发展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协调、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第一部分人口的自然增长,第二部分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其中第一部分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第二部分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的基础,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是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的进一步具体化。

对于第一部分人口的自然增长,教师应使学生明确人口的自然增长与自然增长率及人口基数的关系,以及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

并通过人口曲线图及统计图来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的时空特点。

该部分内容还要求学生探讨影响人口自然增长产生时空差异的因素有哪些。

第二部分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我们可以通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进行比较,获得对各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的认识,并可分析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在世界上的分布情况。

在分析每一类人口增长模式特点的过程中,注意联系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特征等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进而综合分析区域发展与不同人口增长模式分布之间的相互关系。

【地理学习】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二课程标准

【地理学习】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二课程标准

【地理学习】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二课程标准新教材地理必修二这个模块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人口,城镇和乡村,产业区位选择,环境与发展。

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特点,树立绿色发展、共同发展、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

本模块共有11条课标:1.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实例,解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2.结合实例,解释城镇和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说明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

3.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4.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区域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以及城镇化的利弊。

5.结合实例,说明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的区位因素。

6.结合实例,说明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7.以国家某项重大发展战略为例,运用不同类型的专题地图,说明其地理背景。

8.结合实例,说明国家海洋权益、海洋发展战略及其重要意义。

9.运用资料,说明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10.运用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说明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其缘由。

11.通过探究有关人文地理问题。

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教学提示】以基本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特点为线索组织教学内容。

采用案例学习的方法,具体分析体现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典型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党和国家提出的新的发展理念,掌握分析人文地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实现知识迁移和能力提升。

注重社会调查等方法,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

帮助学生形成人文地理空间思维习惯,强化人文地理信息的运用。

【学业要求】地理实践力方面:学习本模块之后,学生能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或其他地理工具,收集和呈现人口、城镇、产业活动等人文地理数据、图表和地图。

综合思维、区域认知方面:能够描述人文地理事物的空间现象及其变化,解释不同地方的人们对产业活动进行区位选择的依据。

人地协调观方面:能够形成判断人类活动与资源环境问题关系的初步意识。

高一地理必修2复习纲要(1-4章)

高一地理必修2复习纲要(1-4章)

1.1人口的数量变化20世纪以来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①生方式进步②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不断扩大、加深③防御灾害疾病能力不断提高人口增长模式;①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②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③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

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中国和世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2.3城市化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动力:推力: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自然灾害,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动力: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全,交通便利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发展中国家:起步晚,发展快;水平低;发展不合理;处于初期和中期阶段发达国家:起步早;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处于后期阶段3.1农业的区位选择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机械、科技决定农业活动的类型和规模的重要因素是市场因素。

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澳大利亚(东南部)混合农业耕作业(小麦)畜牧业(牧羊)区位条件:气候暖湿,土壤肥沃;历史悠久,引进良种美利奴羊,鼓励政策主要特征:商业化机械化家庭大农场,农场规模大,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高。

靠近主要公路、良性农业生态环境季风水田农业分布:亚洲的季风区作物:水稻区位条件:①水热充足,雨热同期②地势平坦,土壤肥沃③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④人多地少,需求量大特点(一大,一小,一高,三低):①小农经营②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③机械化和科学水平低④水利工程大商品谷物农业分布: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作物:小麦、玉米区位条件[记忆①气候温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降水丰富②交通便利③市场广阔④地广人稀⑤机械化程度高⑥农业科技先进主要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大牧场放牧业分布:干旱、半干旱气候区美国、阿根廷------牧牛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养羊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专业化程度高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区位条件①气候温暖,草类茂盛②地广人稀,地价低③距离海港近,交通便利乳畜业分布:北美洲五大湖地区、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农产品:牛奶及乳制品区位条件:①气候湿润,广阔草原,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②城市化水平高,生活习惯影响,需求量大主要特点;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集约化程度高;多分布在大城市周围五种导向型工业原料型制糖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加工业;所需工业原料丰富的地区市场型瓶装饮料业、家具制造业、印刷工业;接近产品消费市场的地区动力型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化学工业;能源供应充足的地区劳动力型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工业;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技术型集成电路、航天、航空、精密仪表;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区区位因素:自然因素;原料,动力,水源,土地;市场经济因素:市场,运输,政策,技术,劳动力工业联系(1)生产工序上的联系优点: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最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乡村和城镇第1节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乡村和城镇第1节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4. 分析一个具体的乡村或城镇案例,探讨其空间结构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答案:案例:某乡村或城镇的空间结构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如下:
(1)人口流失严重,劳动力不足。
(2)农业产业单一,经济发展滞后。
(3)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枯竭。
解决措施:
(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高农业产业附加值。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晰、准确地讲解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的知识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突出重点,强调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3)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3. 研究一个具体的乡村或城镇案例,分析其空间结构的特点和形成原因,并总结其发展经验。
答案:案例:某乡村或城镇的空间结构特点如下:
(1)以农业为主要产业,乡村或城镇围绕农田分布。
(2)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相对分散,功能分区不明显。
(3)交通设施较为简单,主要道路连接乡村或城镇的主要区域。
教学方法与策略
1. 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本节课将采用讲授法、案例研究法、小组讨论法和实地考察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讲授法用于向学生传授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案例研究法用于分析具体乡村和城镇的空间结构特征及其形成发展规律;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针对案例展开讨论,培养其地理分析能力;实地考察法则是让学生走出课堂,亲身感受乡村和城镇的空间结构特点,提高其地理实践能力。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复习纲要+课件+(共62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复习纲要+课件+(共62张PPT)
对迁出地的影响
对迁入地的影响
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
对迁出地的影响
有利:
(1)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
想和文化等的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2)对人口压力大的农村,人口迁出缓解了当地 的人地矛盾,可以更加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农 业土地资源。
不利:
造成人才流失。
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
对迁入地的影响
读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回答下题。 8.目前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A.总量呈下降态势 B.总量仍呈增长态势 C.总量呈零增长态势 D.增长模式没有变化
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当一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等于人口死亡率时, 总人口数将达到最高峰
二、人口增长模式的分布与人口问题
①以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 现代型
三、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四、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联系与区别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外部 城 市 个 体 城市 城 市 群 体 城市等级 概念、标志 城市化 进程、特点 对环境的影响 内部 城市形 区区区
分布 组合
城市地域结构 模 式 影 响 因 素 形 成 与 变 化
80年代中期之后国内人口迁移的特点
自发迁移为主 内地经济欠发达 地区向沿海经济 发达地区 农村向城市
80年代中期之前国内人口迁移的特点
有计划,有组织 国家有组织地调动 东部各种人员,支 援西部和边疆建设 。 计划经济体制和严 格的户籍管理
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
二战前:
特点—集团性、大批的移民 地理大发现和新航线的开辟;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殖民扩张 从旧大陆移向新大陆 从已开发国家到未开发国家
环境人口容量: 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 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 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 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高中地理必修2说明书

高中地理必修2说明书

高中地理必修2课程说明书李春亮一.课程总体说明本书侧重人文地理学科领域,它的特点是以人类活动为中心分析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力求体现基本的人文地理过程,包括人口变化过程,城市发展过程,农业和工业地域形成过程,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人地关系思想演变过程等。

初步探讨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

该模块对于培养学生搜集鲜活素材,联系实际,结合乡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学生日常社会实践也具有很好的理论指导作用。

二.课程目标1.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理解人文地理环境的形成和特点;认识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主要途径。

2.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

3.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收集地理信息,学会自主学习。

4.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学习的见解和成果。

5.加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形成良好行为习惯,认识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三.高中地理必修2的教材具体分析第一章人口的变化一、教材分析2.本章在模块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本章内容是从人地关系的角度讲述有关人口地理学的基础知识。

在人与地理环境这对矛盾中,人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通过学习本单元,可以培养学生协调人地关系的意识,为本模块其它章节和“城乡规划”等选修模块的学习打下基础。

3、本章总体教学目标:⑴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⑵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⑶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⑷形成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4、本单元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分析重点:⑴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⑵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⑶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在人与地理环境这对矛盾中,人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人口的增长和迁移对地理环境会造成直接或间接影响。

难点:⑴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一、教材分析2.本章在模块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城市与城市化是第二模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城市的服务功能、城市化等成为本章的核心概念,城市化成为本章要阐述的基本地理过程。

高中地理必修二课程纲要

高中地理必修二课程纲要

地理人教版必修二课程纲要
一、学情分析
学生进入高中下学期以后,学习也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新的教材、新的教学要求,在学生面前摆下一道道难关。

有的学生在开始学地理的时候学的还不错,但是随着课程的深入,尤其是地球运动等立体抽象的知识,却很不适应,听不懂,学不会,这就需要教师因知识点而教,根据不同知识点的认识特点,运用不同的教学技巧。

二、教材分析
必修二相比必修一来讲,知识量增加,理论性、综合性、系统性增强增强,知识的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加深学习难度。

要求学生具有相应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以及理解能力。

人口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部分内容要求学生了解人口增长模式,掌握人口迁移的状况,了解环境合理容量。

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部分内容要求学生会运用实例分析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并解释其形成的原因。

理解城市化的概念、主要标志,了解哪些主要因素推动城市化发展,能够运用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部分内容要求学生学会分析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并能够判断某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形成条件,理解并掌握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理解工业地域的形成。

了解交通运输、通信、商业贸易的概念、类型和特点。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部分内容要求学生了解目前人类所面临的环境资源问题,掌握人地关系的演变过程。

三、教学进度。

高中地理必修2课程纲要

高中地理必修2课程纲要

学科思想
• 以“人地关系”为主线 人地关系” •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课程元素
• • • • • • • • • • •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与教学安排 一、内容安排 对课标重点、 二、对课标重点、难点的解读分析 三、内容调整与改进 ◆课程实施 一.课程资源 二.实施手段 三.学习方法 四.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课程评价 一、学分认定的评价指标及成绩来源 二、学分认定及结果处理
• 对课标重点、 二、对课标重点、难点的解读分析 • (一)人口与城市 • (二)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 1. 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 1.“分析农业区位因素, 分析农业区位因素 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 2. 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 2.“分析工业区位因素 分析工业区位因素, 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 3. 结合实例说明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 3.“结合实例说明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 环境的影响” 环境的影响” • 4. 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 4.“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 主要方式” 主要方式” • 5. 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 5.“结合实例 结合实例, 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课程实施
• 一.课程资源 • 1.教材: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形成校本习材,并 教材: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形成校本习材, 根据生情适当增减和调速。教学内容不受教材限制, 根据生情适当增减和调速。教学内容不受教材限制, 可以打破章节的顺序,重新整合, 可以打破章节的顺序,重新整合,但要注意衔接的 合理性。 合理性。 • 2.学案:依据课程标准及纲要编制学案,以供学生 2.学案 依据课程标准及纲要编制学案, 学案: 课前、课中及课后使用。集体教研, 课前、课中及课后使用。集体教研,制定出以学为 主的 • 个性化的学案设计。精选以思维训练为主的案例, 个性化的学案设计。精选以思维训练为主的案例, 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 3.练习:依托学案,兼顾学情,布置分层习题以促 3.练习:依托学案,兼顾学情, 练习 进学习目标的达成。 进学习目标的达成。 • 4.其它资源:网络;期刊;文献;博物馆等。 4.其它资源 网络;期刊;文献;博物馆等。 其它资源:

人教版地理必修二基本知识提纲(适合高一、高二、高三)

人教版地理必修二基本知识提纲(适合高一、高二、高三)

地理必修二基本知识提纲第6单元,人地关系知识清单1.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三个阶段,人地关系)。

2.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3.环境问题的地区分布差异4.我国各地主要生态问题的表现5.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原则6.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7.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8.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有哪些?农业生产活动中,如何实现循环经济?参考答案1.采集渔猎时代:人地平衡,恐惧,依赖和崇拜关系农业文明时期:改造自然,出现生态破坏工业革命时期:征服自然,人地矛盾加深,环境污染严重2.环境污染,生态破坏3.环境污染主要分布在城市和发达国家。

生态破坏:主要分布在乡村和发展中国家4 水土流失:黄土高原、江南丘陵,云贵高原土地荒漠化:西北地区,云贵高原华北平原:次生盐碱化5.经济,生态,社会可持续发展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6.庞大的人口压力,自然资源短缺,深刻的环境危机7循环经济8清洁生产,生态农业第5单元知识盘点1列举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2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向并举例说明3铁路建设的区位条件4南昆铁路建设的意义,决定性因素5写出我国南北向,东西向的主要铁路干线6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参考答案1铁路:连续性好,适于中长途运输。

快,量大,价低。

公路:灵活性最好,短途,价高量小;航空:量小,价高,快捷;水运:量大价低,慢,长途运输;管道:连续性最好,适合液汽态运输2 专业化例:集装箱运输大型化例:超级油轮高速化例:高速铁路3 经济,社会,技术,自然因素等4⑴可以把西南内陆的资源优势同沿海地区区位优势结合起来⑵带动、繁荣沿线地区的经济,促进西南地区经济发展。

决定性因素:经济社会5南北向: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焦柳线,宝成-成昆线,青藏线东西向:京包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赣-湘黔-贵昆线6聚落形态—沿交通干线扩展,交通干线成为城市的主要发展轴交通衰落--城市发展缓慢或衰落第4单元知识盘点1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有哪些?2各举一例说明工业导向型3说出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4工业联系的方式有哪些?工业集聚的意义5鲁尔区有哪几方面优越的区位条件6美国“硅谷”的区位优势7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发展模式8意大利新工业区区位优势9高技术工业的特点参考答案1自然因素:土地、水源经济,社会因素:原料、燃料、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政策环境因素2原料导向型工业:甜菜制糖厂、甘蔗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市场导向型工业:啤酒厂、汽水厂、家具厂、印刷厂、石油加工厂、棉布厂等动力导向型工业:电解铝工业、化学工业等劳动力导向型工业: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技术导向型工业: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3大气污染:将工厂设置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或常年盛行风向的下风地带(与常年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水污染: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4生产联系,信息联系,空间联系意义:可以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费和能耗,进而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可以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5.丰富优质的煤炭资源,充沛的水源,与铁矿产地距离近,便捷的水陆运输,广阔的市场。

高中地理新课程人教版必修2

高中地理新课程人教版必修2

人教版地理必修Ⅱ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及教学目标的设定课标要求: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本“课标”有三个要求,一是学生要学会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

即在城市分布图上,会指出城市分布的状况,并归纳出城市分布的特点;二是会解释这种结构特点的形成原因;三是会使用实例进行分析说明。

基于以上理解:对本条标准进行细化,可以设定以下教学目标:1、能运用城市地图,辨析其空间形态类型。

2、能以某个具体城市为例,运用地图,分析其空间形态与地形、水系和交通线等因素的关系,理解其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原因。

3、能以某个具体城市为例,说出该城市的土地利用类型。

4、能以某个具体城市为例,运用地图,分析其功能分区的结构及各个功能分区的分布和土地利用方式的特点。

5、能说出地租与交通便捷程度和距离市中心远近的关系,并根据各类土地利用方式在城市不同位置的付租能力说明城市功能分区形成原因。

6、能以某个具体城市为例,说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着的。

二、教学内容解析在平时接触的媒体中或日常生活或旅游等活动过程中,学生对城市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这种对城市的感性认识是零乱的、非系统的。

为了更进一步感知城市,激发学习热情,也为了顺理成章、温故知新,本节教材把与自然地理关系较为密切的“城市形态”放在本节的第一部分。

所以教材在编排上是按由外到内、由整体到局部、由静态到动态的顺序来逐步认识城市个体,其内容分成三个部分:①城市形态;②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③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其中,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内容。

城市的功能分区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从两个方面来认识:一是各功能区没有明显的分界线;二是在一个功能区中,只是该项功能所占的比重较大或该项功能地位突出而已。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这一部分的内容成了本节课的难点。

三个部分的内容相互联系,相辅相承,弄清了“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就不难理解。

高中地理(第二册)概念及知识框架总概括

高中地理(第二册)概念及知识框架总概括

高中地理(第二册)概念及知识框架总概括第一章人口的变化一、相关概念: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指某一特定时期内,某一地区人口的出生率与人口的死亡率之差成为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人口迁移:所谓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环境人口容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二、文章结构本章“人口的变化”主要阐述的是人口问题。

为什么把人口问题放在开始呢?因为当今世界人口、资源、环境是人类普遍关注的三大问题,而人口问题又是产生另外两大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人口问题成为所有问题的焦点。

人口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地球资源的消耗,也影响着人口素质的提高,所以保持地球上人口的适度规模,尽快实现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当务之急。

当前我国和世界上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引起的,因此人口数量的变化是学习的重点。

这部分内容主要从人口增长过程及其地区差异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两个方面阐述。

由于经济发展迅速,全球范围内的人口迁移越来越频繁,而我国正在加速城镇化的进程,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必然随之出现,因此人口的空间变化也是学习的重点。

这部分内容主要从人口迁移过程和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分析的。

目前人口的日益增长,和一定历史时期、一定地域范围内人类开发利用资源的能力和空间的有限性,环境承载能力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所以保持人口的合理容量十分紧迫。

其逻辑关系如下:所以第一章“人口的变化”包括三节课文,分别是人口的数量变化、人口的空间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

本章最后的问题研究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壮大的农民工为题材,利用资料让学生分析民工现象存在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进一步培养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关爱他人,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意识。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主要概念城市形态:城市的外部轮廓形态。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提纲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提纲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提纲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那么你知道高中地理必修二提纲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提纲,如果喜欢,欢迎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提纲【人口】一、人口增长1、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生产力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和教育程度影响到人口的死亡率和出生率,进而影响到人口的增长模式。

此外,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灾害等也会影响到人口的增长。

2、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再生产模式):①原始型:高高低(极少数原始落后地区)。

②传统型:高低高(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

③现代型:三低(发达国家或发达地区)。

3、世界人口增长: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欧洲最低;亚洲净增人口数量最多。

4、人口问题:①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压力大——控制人口(中国实行计划生育)。

②人口增长过慢:人口老龄化——鼓励生育、接受移民(中国靠发展生产力)。

二、人口迁移1、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经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政治(政治x战争、国家有组织的人口迁移)、社会文化(宗教x民族歧视)、生态环境、其他因素(家庭和婚姻、投亲靠友、逃避歧视)。

2、人口迁移的意义(效应)(1)利:①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

②加强文化交流。

③减轻迁出地的人口压力。

④为迁入地提供廉价劳动力。

(2)弊:①造成迁出地人才外流。

②给迁入地的环境增加了压力,社会管理增加了难度。

三、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1、人口环境承载力(人口环境容量):一定时期,某一地域能够维持抚养的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一个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最适宜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环境容量。

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的因素:①资源状况。

②生产力水平。

③开放程度和消费水平。

【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一、城市的空间结构1、城市功能分区——相同的城市用地类型发生集聚(1)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交通便利,通信发达,人流量大;付租能力强。

【最新】高中地理《必修二》模块课程纲要

【最新】高中地理《必修二》模块课程纲要

【最新】高中地理《必修二》模块课程纲要【课程名称】高中地理必修二【课程类型】必修课程【教学材料】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教学时数】 32~34课时【授课对象】高一年级课程目标1、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2、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3、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4、能运用实力,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的原因;5、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6、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7、分析农业、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其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8、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9、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归纳人类所面的主要环境问题;10、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课程内容根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德《高中地理必修(2)》课程呢国内容进行教学。

其课程内容包括:章节标准课时第一节人口数量的变化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2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2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1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1.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的原因。

2.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1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2第三节城市化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1.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2.结合实例说明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2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2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1.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高中地理《必修二》模块课程纲要【课程名称】高中地理必修二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教学材料】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教学时数】 32~34课时
【授课对象】高一年级
课程目标
1、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2、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3、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4、能运用实力,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的原因;
5、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6、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7、分析农业、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其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8、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9、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归纳人类所面的主要环境问题;
10、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课程内容
根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德《高中地理必修(2)》课程呢国内容进行教学。

其课程内容包括:
课程实施建议
(一)教学方式:
作为一门基础性的教学,教师的作用不可忽视。

1、对于课程中的基础知识一部分必须通过课堂传授的形式进行教学。

2、对于一些比较抽象或南部比较大的内容也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问题探究等形式进行教学以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二)学习方式:
1、基础知识以课堂听讲为主,结合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等各种形式,提高学习的兴趣.
2、应用性知识以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3、信息窗等则以自学,小组合作,结合实践进行学习.
(三)课时安排
具体参见课程内容合计约32~34课时
(四)课外拓展性练习
1、课后练习主要是任课教师利用课后习题和自编练习结合,分基础部分和提高部分.
2、部分学生地理程度比较好,可以指导他们进行一些课外拓展性的练习,如地理兴趣小组或推荐学生自主学习符合心课程理念的辅助教材。

课程评价
(一)评价指标
1. 学生上课出勤情况,课堂纪律,课堂积极参与情况.
2.课后作业上交情况,作业质量及平时练习情况
3.探究作业,小组合作的参与情况
4.平时测验与其中考试情况
5.期末考试与教师综合评定等。

(二)评价方式与结果处理.
1、每一课程模块评价总分100分,学生得分60分以上(含60分)者都可认为本模块修习合格,授予2学分;
2、每一课程模块评价由两部分构成,即终结性评价(模块考试)和过程性评价,各占总分的60%与40%。

若模块考试得100分,则记其模块终结性评价60分,余类推。

而过程性评价则由模块课时学习10%、课业表现10%、书面作业情况15%、平时测验成绩5%。

根据其各项评价得分按此比例记入总分以确定其是否修习本模块课程合格,并获得相应学分,是否需要重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